高等教育法论文

2024-09-11

高等教育法论文(共12篇)

高等教育法论文 篇1

“教材是一个国家意志的体现,加强大学课堂教材的建设管理是各国的普遍做法。”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同志在2015年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的教育界联组讨论会上强调。显然,教材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学生素质教育,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人才的有力保证。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此课题研究上,积极重视教材改革,将教材改革建设与课程质量建设有机结合,除着力重视申请国家级规划教材立项外,还大力组织校级教材建设项目立项、出版社出版基金申请、北京市精品教材立项等多种方案,并尝试建设了一批石油石化类经典教材。其中,学校在全日制油气田开发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主干课程《高等油藏工程》的教材改革上,抓住改革机遇,深化教材创新,凸显时代与知识特色,为此,经过学校学院等多方面力量在一年多的改革与实践下,《高等油藏工程》教材改革已初见成效,在试实践的过程中,该课程课堂效果反映较好,在激发学生探究科学问题热情的同时,开创了创新的方向。

一、体系建设

该课程教材改革后能够全面准确地阐述本学科的先进理论与概念,在充分吸收本学科国内外前沿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科学系统地归纳本学科知识点的相互联系与发展规律,深入浅出,案例生动,结构科学,体例完整,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充分的吸收教材的本意。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教材体系建立紧密围绕着完整性、先进性与立体性的原则。

因此需要调研国内外有关《高等油藏工程》课程教材建设内容,优势互补,同时建立教材网络平台体现先进性与信息化,将传统教学方式与互联网优势相结合。

二、方法创新

1.先进编写理念的引进:本课程教材借鉴国内外同类优秀教材编写经验,同时根据启发式与研讨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专业教师丰富的经验与严谨的摸索下进行教材体系建立与完善,以开展讨论会、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与不足等形式促进教材的编写。

2.“立体化”教材的尝试:(1)教材大纲要求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采用较详细地编写方式,从结合讨论、矿场实例、最新成果等多方面进行了改进。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的同时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更好地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让学生了解目前的发展状况,有效解决了书本落后于实际的问题;(2)师生交流课下网络化,促进教学质量。传统教学方式更容易被广大学生所接受,创新型教学方式效率更高,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互动程度。因此,在高等油藏工程授课过程中,兼顾两种授课形式,取长补短,开拓创新,充分利用两种教学方式优势,实现逐步由传统向创新过渡。在课程讲授过程中,不仅采用传统板书、多媒体、提问研讨等课上交流的形式,更增添了课下微信公众号答疑、查看网络化教材等环节。

三、内容优化

改革建设后的教材更加富有特色,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贴近教学规律和认知规律,同时更加注重素质教育,具有启发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际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育改革过程中不仅要勇于尝试,迈开步子,更要不断总结经验,交流反馈,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修正路线。本次教材改革在授课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1.“高等”特色,即更加深入的理论讲解与更为细致的案例分析。主要目的是培养研究生的油藏工程较强的理论知识和工程应用能力,让课本不再脱离实际,让研究生学会通过油气藏静、动态资料的综合分析,从整体上认识油气藏和把握油气运动规律,并为科学开发油气藏制定最佳开发方案和开发设计。

2.“实践”特色,课程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就是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双重提高。实际上,油藏工程的基础理论及应用已在大学阶段进行了基础性的学习,如果在《高等油藏工程》课上仍然讲授过多或偏于基础理论的内容,会使得学生重复学习油藏工程知识,造成时间上的浪费,效率低下;同时,也不能只讲过于深奥、过于复杂的理论公式推导与应用,毕竟还有一部分研究生大学阶段并不是石油工程专业,可能并未系统学习过程《油藏工程》,所以,本课本有效兼顾了两者间的冲突,在兼顾少量初等知识的基础上注重知识的延伸,识记基本知识为辅,培养科研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或新型问题能力为主。

3.“实验”特色,教材中对于重点实验内容进行讲解与实践。目前石油工程学院建成后的一体化教学专业实验室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要发挥其作用,就必须更多地使用,并且把它使用好。理论来源于实践,高于实践,但不应脱离实践。因此教材广泛吸收经典特色实验,辅证理论研究。同时,我们也努力从高等油藏工程课程角度提出一些改进意见,更加丰富课程内容。

4.“网络”特色,努力建设教材网络学习平台,实现教学方式与方法的革新,提高教学质量。将教材知识网络化开发,完成部分内容的网上阅读、问题反馈、集中讨论等内容。此方面的改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思维的扩大化,不仅仅懂得学习,更懂得结合自身去学习。

5.“先进”特色,多年从事油藏工程科研和长期教学过程中,积累了油藏工程方面的大量宝贵的资料,改革后教材与国外高水平大学油藏工程专业保持沟通,将所收集资料通过系统的整理,教学组对这些资料进行了分类与总结,以便充实高等油藏工程的教材中。

总之,高等油藏工程作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研究生重要的专业课程,进一步优化《高等油藏工程》课程教材体系的需求迫在眉睫,有针对性地进行教材内容完善和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也是当下教育教学过程中所要进行的改革。

学校通过课程教材建设规范管理,以点带面,全面推进课程教材建设水平的提高,已建设了一批石油石化类经典教材。如《沉积岩石学》、《石油地质学》、《油矿地质学》、《石油炼制工程》等传统特色教材均进行了多次修订出版,被国内十多所高校使用,成为石油石化类经典教材。目前学校超过31部教材获评北京市精品教材,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摘要:教材改革对提高学生素质教育、教师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高等油藏工程》教材改革基本思想重在“高等”理念的贯彻与执行,教材内容选取与讲授要把握好“度”,即为“机理剖析,理论升华,实践外延”。经过一年多的改革与实践,《高等油藏工程》教材改革已初见成效,课堂效果反映较好,在激发学生探究科学问题热情的同时为新型课程的建设开创了创新的方向。

关键词:高等油藏工程,教材,改革,实践

参考文献

[1]姜汉桥,等.油藏工程原理与方法[M].山东:石油大学出版社,2000.

[2]李传亮.油藏工程原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

[3]姚利民,段文彧.高校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13,(8):60-64.

[4]姚利民.高校教学方法研究述评[J].大学教育科学,2010,(1):20-29.

[5]戚志林,黄小亮,雷登生.“油藏数值模拟”课程教学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2011,(2):90-92.

[6]冯露,亢一澜,王志勇,孙建,王世斌,贾启芬,沈岷.基于问题学习的探究式教学改革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4):176-180.

高等教育法论文 篇2

(1)结合上述案例简述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答:(1)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是高校教师在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教育活动中所形成的较为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集体和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也是社会对教师行为善恶优劣的评价标准。

(2)结合上述案例说明高校职业道德具有哪些特点 答:a、标准要求高

b、示范领域广

c、作用功效长

(3)简述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 答: a、改良社会道德风气的辐射作用

b、对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示范作用 c、对完善自身道德人格的提升作用 d、对推进教师工作的促进作用

(4)结合实际谈一谈你将如何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 答结合实际所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功能、构成即可。@@@@@@@@@@@@@

2,苏步青教授为中国数学教育和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从教50多年来,桃李满天下,早在30年代,苏步青在日本获理学博士,与同学陈建功相约,自愿来到新建的浙江大学数学系任教。当时系里只有4个教师,10多个学生,图书资料奇缺,实验设备全无,经费无着落。他名为副教授,连续几个月没有拿到一分钱。但他毫不动摇,他与陈建功没人开四节课,外加辅导、改作业、编教材、搞科研。他利用暑假到日本去找资料,一个假期找回20万字。靠这种自觉地事业心和意志力,为社会培养人才。德国著名数学家布拉须凯称苏步青是“东方第一个几何学家”,欧美、日本的数学家称他和同事们为“浙大学派”。的确,自1931年到1952年间,苏步青培养了近100名学生,在国内10多所著名高校中任正副系主任的就有25位,有5人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连解放后培养的3名院士,共有8名院士学生。在复旦数学研究所,苏步青更有谷超豪、胡和生和李大潜高足,形成了三代四位院士共事的罕见可喜现象。解放后,他更是孜孜不倦,献身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结合以上案例回答问题:

(1)简述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构成 答:教师与学生关系中的道德规范谈的内容只要符合高

教师与同行关系中的道德规范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道德规范

教师在科学研究中的道德规范

(2)结合上述案例就教师应具有的道德修养来看,你从苏步青的事迹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 教师劳动同社会的进步、经济发展、国家兴盛紧密相连。人民教师的职业道德体现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着整个社会教师的利益,它对促进教师完成教书育人工作,陶冶学生的情操,推动社会精神文明有着重要作用

(3)论述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与高等教育发展的相互关系 答:高等教育发展的综合化趋势与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应变

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化趋势与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开放 高校教育发展的规模化趋势与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强化

(4)结合实际谈一谈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意义 答;结合实际只要符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功能、构成即可。@@@@@@@@@@@@@@@@@@ 案例分析

一、2008年10月28日,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法学院教师程春明正准备上课时,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大四男生付某突然闯入教室,用菜刀将其砍倒,致其重伤,后经抢救无效死亡。有目击者称,嫌疑人付某砍伤程春明老师后,并未逃离现场,而是自己拨打电话报警。付某随后被警察带走。事发后,有学生在该校BBS以及天涯等网络论坛上发帖称,嫌疑人的女朋友与程春明曾有暧昧关系,嫌疑人不堪忍受。发帖学生还表示,据了解嫌疑人对此蓄谋已久。而付某在接受司法机关讯问时说“老师应当为人师表,老师有这种不轨的行为,而学校又不处理,只能„杀一儆百‟来解决问题。”一时间,网上议论纷纷,人们不竟要问,现在大学生究竟怎么了,大学师生关系何以渐行渐远?

51、大学生付某弑师,说明当代大学生(ADE)A、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急待加强和改进; B、普遍心理素质较差,缺乏正确处理生活中矛盾问题的方法; C、普遍法律意识弱,缺乏对生命基本尊重与关怀;

D、思想政治教育有些院系还停留在表层,致使矛盾长期积累并最终激化; E、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摆在大学教育的首位,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52、程老师被学生所杀说明(ABDE)A、这是文明教育的悲剧;

B、部分高校教育工作者师德败坏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C、高校师生关系普遍异化了;

D、这是一起偶然事件,它并不表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已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E、每个高校教师都程度不同地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务。

53、针对上述案例,如何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ABCDE)A、改变轻视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

B、更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高思政课实效性,使之更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 C、加强大学教师队伍的师德培训,突出教师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D、要形成全社会关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E、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使学校管理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54、针对上述案例,你认为高校及教师应(ABD)。

A、高校应建立师德督导巡视组,对教师师德进行定期调查和反馈并整改; B、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做到严格自律;

C、高校应适当缩小规模,提升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 D、教师应深入学生生活,细心观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E、要改变行政主导型的高校教育管理体制,重塑新型的师生关系;

#

案例分析二:2011年4月4日,北师大教授董藩发微博称,高学历者的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并称在给研究生讲课讲“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价(家)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此言一出,立刻在微博上引起巨大争议。截至昨6日15时,56369名网友参与了凤凰网发起的网络调查。其中,45.4%的受访者质疑“高学历者的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这一观点,认为教师不应用金钱来衡量学生的成败与否,甚至另有24.6%的受访者明确反对董藩教授的观点,表示知识沾上铜臭味是社会的悲哀。此外,也有25.6%的受访者认同“高学历者的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的观点,并解释说财富能彰显高学历的价值,教师应该鼓励高学历者积极创造财富。

55、为什么多数网民对此持批评态度,认为教师不应用金钱来衡量学生?因为(ABD)

A、高校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高级人才的专门场所,用金钱来衡量学生人生价值是一种片面的教育理念。B、讲“高学历者的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与教师身份是不适当的。它助长学生拜金主义行为。C、高校教师应安贫乐道,讲这种话,有失体面;

D、这是讲究利益,过分功利的思想,它十分不利于大学生成才成长; E、反映出社会对当前高校教师德现状存在着不满;

56、少数网民对此持认同态度,并解释说财富能彰显高学历的价值,教师应该鼓励高学历者积极创造财富。你觉得其合理性在于(A)。

A、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利益驱动,在追求金钱过程实现个人价值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合理性。B、这句话本身就是教师激励学生追求财富的一种教育手段。只要出发点是好的,手段可以不计较; C、高学历与财富存在对应关系,它讲出了知识的价值;

D、讲“高学历者的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意味着目前高校的学历教育存在相当严重的问题; E、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培养应如市场经营一样应以利益为导向,以金钱为衡量标准;

57、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德领域出现了哪些新问题?(ABCD)

A、重金钱、轻事业;B、讲实惠、淡责任;C、高职称与实际教学科研能力不相称;D、教育观念有偏差,教育思想有问题:E、过分依赖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模式重灌输;

58、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你觉得其职业道德规范应包括哪些内容?(ABCDE)A、坚定立场,把握方向;B、献身教育,甘于奉献;C、严谨治学,科学育人; D、热爱学生,以情育人;D、团结协作,共同育人;E、身正为范,为人师表; $$$$$$$$$$$$$$$$$$$$$$$$$$$$$$$$$$$$$$$$$$$$$$$$$$$$$$$

1、陈老师为某高校博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因住房问题与单位领导发生口角,后又在职称评定时,因未过三分之二多数票而被否决。陈老师非常气愤,认为是院领导有意整他,倍感委曲,有时上课也控制不信自己的情绪,甚至无法将课上完。他还经常到领导办公室与领导争执,同事劝说也无效,最后因情绪失控,在家休息,院领导只好安排别的老师代课。

(1)陈老师遇到的是一些什么样的麻烦事情?

(2分)(D)A.因心理问题导致情绪失去控制。B.因住房问题导致无法继续上课。C.因处事为人欠妥,遇到了很多麻烦。D.遇到了住房与职称评定方面的麻烦。

(2)陈老师是对待这些麻烦事情的态度及处理方法?(2分)(A、B、C)A.对这两件麻烦事情的态度是不理解、不服气。B.在分房问题上与领导争吵。

C.在职称问题上不仅与领导争执甚至上课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D.最后,陈老师去了别的学校做代课老师。

(3)如何看待教师职业的崇高与平凡?

(3分)(A、B)A.树立社会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B.在集体利益得到有效保障的前提下,适度考虑个人利益。C.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都要放在一个尺度上来考虑。D.无私奉献,完全不考虑个人利益。

(4)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有哪些?(3分)(B、C、D)A.献身教育,甘于奉献。B.社会主义原则。C.集体主义原则。D.人道主义原则。

@@@@@@@@@@@@@@@@@@@@@@@@@@@@@@@@@@@@@@@@@

2、姜伯驹,数学家,拓扑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姜教授长期从事拓扑学研究,其在专业方面研究创造的计算方法在国外称为“姜子群”、“姜空间”。但是,姜教授始终强调他的职业是“教师”,育人是他的第一职责,“我首先是一名教师,其次才搞些研究”。他经常说:“我也喜欢做数学教师。”在投身数学研究的同时,他又用坚守教学一线50载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在姜教授看来,教书育人比自己出成果更重要。他说:“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培养出一批杰出人才比自己取得一两项成果更有价值,当前最迫切的任务就是花大力气培养好青年一代。”基于这样的理念,多年来,他坚持给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课,并多次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开设新的课程,力图把世界最新学术成就和思想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尽快赶上国际数学研究水平。他对数学教育的理解是:让学生学会抓住事物的本质以及事物间的联系,并养成独立思考习惯及创新思维。

在北大,学生称姜伯驹是“最好的老师”,并总结姜老师的教学:精益求精、高屋建瓴、融会贯通、因材施教。

(1)姜伯驹如何处理科研与教学的关系?

(2分)(A、B、C、D)A.姜教授长期从事拓扑学研究。B.其在专业方面领先国际水平。

C.但他始终把教书育人看得比自己出成果更重要。D.他说:“我首先是一名教师,其次才搞些研究”。

(2)姜伯驹对数学教育的理解是什么?

(2分)(C、D)A.他经常说:“我也喜欢做数学教师。” B.教书育人比自己出成果更重要。

C.让学生学会抓住事物的本质以及事物间的联系。D.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习惯及创新思维。

(3)为什么北大学生称姜伯驹是“最好的老师”?(3分)(A、B、C、D)A.有国际水平的专业成就,令学生景仰。

B.有先进的专业教学理念,教学效果得到学生的赞许。C.在投身数学研究的同时,坚守教学一线50载。

D.在教学上做到:精益求精、高屋建瓴、融会贯通、因材施教。(4)姜伯驹的感人事迹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3分)(A、B、C、D)A.热爱专业,勇攀高峰。B.献身教育,甘于奉献。C.严谨治学,科学育人。D.他是教书育人的楷模。@@@@@@@@@@@@@@@@@@@@@@@@@@@@@@

案例分析一:科研不端是一个老问题,也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近几年来,韩国首尔大学教授黄禹锡干细胞造假、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多比良基因研究造假等一系列造假事件纷纷。当前。我国正处于剧烈的经济社会转变之中,科研不端之势也呈上升之势。中国科协2005年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近三成科技工作者认为其周围存在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其中尤以抄袭和剽窃他人成果、伪造数据或弄虚作假、技术成果交易中夸大技术价值或隐瞒技术风险三种行为最为普遍。像“汉芯一号”这样的造假事件,已经不仅仅是学术不端行为了。请回答:

1、我国学术界学风不正、学术腐败的直接原因是()A A学术道德问题

B社会道德问题 C急功近利心态

D学术规则缺失

2、高校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职业品质是()AB A求知创新

B治学严谨 C献身教育

D甘于奉献

3、高校教师严谨治学、科学育人的基本道德要求是()ABC A努力钻研专业知识

B勇于创新、坚忍不拔 C要有端正的学术态度

D实事求是、一丝不苟

4、高校教师在学术研究中的道德要求有()ABCD A刻苦钻研、勇于创新

B坚忍不拔、实事求是 C严谨自律、一丝不苟

D遵守法律和学术规范

案例分析二: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第一条中,曾提出如下忠告:如果你的本性是“孤僻”、沉默寡言,更多的愿意独处或与少数朋友交往,如果和人多的集体交往你头痛,如果你感到工作时独自一人或两个朋友一起比和一大批人在一起好,那就不要选择教师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说明作为教师必须具备一些特殊的性格,其中较为突出的是 “乐群性”。请回答以下问题:

1、教师职业劳动中人际关系包括(ABCD)

A教师与学生关系

B教师与同事关系 C教师与领导关系

D教师与学生家长

2、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A)A教师与学生关系

B教师与同事关系 C教师与领导关系

D教师与学生家长

3、建立师生融洽关系的首要条件是(A)ABCDA老师要热爱学生

B教师间相互尊重 C学生尊重老师

D教师与学生家长

4、(C)是处理好同事之间关系的道德准则。

A依法执教

B尊重家长

C团结协作

D 廉洁从教 @@@@@@@@@@@@@@@@@@@@@@@@@@@@@

(一)2010年5月,福建省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省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见》,提出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在教师资格认定、职务评聘和晋升、表彰奖励工作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一是因违法违纪行为受到纪律处分的;二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散布违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基本理论、国家法律法规等错误言论,对学生确立正确理想信念和政治信仰造成不良影响的;三是以非法方式表达诉求,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扰乱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损害学生利益的;四是组织、诱导学生参加非法组织、“黄、赌、毒”和迷信活动的;五是无故旷教或无故拒不接受学校分配的教学、科研及其他工作,影响恶劣的;六是教学工作敷衍塞责,违反教学纪律,屡教不改,造成严重教学事故、实验事故和社会实践事故的;七是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侵占他人成果的;八是对学生安全工作不负责任,或侮辱、体罚学生,影响恶劣的;九是以教谋私,以考试分数等谋财、谋物、谋色,影响恶劣的;十是在招生、考试、评估考核、职称评聘中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的;以及其他严重违反教师职业道德,影响恶劣的。

1.制度在师德建设中的作用有 ACDE。

A.确定作用B.评价作用 C.强制作用 D.秩序保障作用 E.稳定作用 2.以上十条涵盖教师在哪些方面的表现。ABCDE A.理想信念B.工作态度C.教书育人D.为人师表 E.学术道德

3.通过对以上师德“一票否决”的十条内容分析,你认为以下哪些可列入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ABCDE A.爱国守法,依法执教 B.爱岗敬业,恪尽职守 C.关爱学生,教书育人 D.为人师表,淡泊名利 E.严谨笃学,终身学习 4.建立师德“一票否决”的惩处机制的目的在于 AB。A.不断增强教师的危机感 B.加强师德修养的紧迫感 C.给教师下马威 D.给教师诸多方面的限制

(二)据《广东省高校教师身心健康与主观幸福感问题的调查报告》显示, 高校教师在职业枯竭中,去人性化和认知枯竭状况处于中等水平,不是很严重;而情绪衰竭和低个人成就感比较严重。

《广东高校教师师德现状的调查与思考》显示,在为何选择当高校教师方面,选择“它的稳定性和自由性”的占55.4%。调查结果同时反映,一些教师对“教师应是全社会的表率” 的提法,持不赞成的态度(“较不赞成”占17.5%,“不赞成”占13.7%),一些教师把“按劳取酬、等价交换”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占3.9%),多数教师不赞成过于强调教师的奉献精神。对当前的师德状况,人们最不满意的涉及几个方面,一是“过分看重个人利益,热衷创收,精力分散”(占43.2%);二是“教学上无心钻研业务,只求不过不失”(占14%);三是“科研上急功近利,剽窃他人成果”(占24.3%);四是“只完成教学时数,对学生不管不问”(占14%)。

——资料摘自《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一文

1.以上调查反映社会转型期高校教师的状况,体现了 AD。A.教师心理压力增大 B.师资管理者思想观念滞后

C.教师社会地位不高 D.部分教师对教师职业特性的认识尚有偏差 2.“高校教师在职业枯竭中,去人性化和认知枯竭状况处于中等水平,不是很严重;而情绪衰竭和低个人成就感比较严重”,试分析出现以上情况的原因。ABCD A.高等教育的大环境与过去有很大不同,使得高校教师经常感到在应对社会发展步伐和学生活跃思维上力不从心 B.科研与教学任务繁重使得高校教师的压力越来越大 C.高校对教师的评价机制不完善 D.高校师资管理存在问题

3.“在为何选择当高校教师方面,选择“它的稳定性和自由性”的占55.4%”,此项调查显示,从这样的角度看,ABC。A.师德并不是选择教师职业的内在动力 B.投身于教育事业的热情势必打了折扣 C.影响了教师的师德 D.教师的上进心不强

4.综合以上调研材料显示,高校教师非常需要 C。A.增加收入 B.提高地位 C.人文关怀 D.进修学习$$$$$$$$$$$$$$$$$$$$$$$$$$$$$$$$$$$$$$$$$$$$$

51、一位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标兵曾谈到,“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师爱是严慈相济的爱、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爱、无私广泛而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材料来源:《全国优秀教师事迹材料》)请你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⑴、新时期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应注意处理好以(与)的关系。A、道德继承 B、学生为本 C、教师为本 D、道德意识

⑵、以学生为本就是以育人为本,学校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尊重学生的()等差异,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开展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

A、意念 B、个性 C、智能 D、文化水平

⑶、以学生为本就是以育人为本,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学校要转变原有的陈旧观念,把“管”学生的观念转变为()的观念。A、监督学生 B、评价学生 C、服务学生 D、顺其自然 ⑷、教育以()是学校的天职所在;而以(),是实现以()的必要保证。依此题内容,正确答案为()

A、教师为本、学生为本、学生为本 B、学生为本、教师为本、学生为本 C、学生为本、学生为本、教师为本 D、学生为本、学生为本、学生为本

52、某高校孙老师先是因为住房问题与单位领导发生口角,后又在职称评定时,因未过三分之二多数票而被否决。孙老师非常气愤,认为是院领导有意整她,故到院办大吵打闹。因倍感委屈,上课时控制不住自己而声泪俱下,无法继续上课,中途回办公室休息。后又因心情不好,在家休息,只好请别的老师带课。后又在教师的集体活动中,不顾场合,只要看见院领导就想发脾气,宣泄心中的不快。请你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新时期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教师应该正确对待(),冷静地处理与领导的关系。A、领导 B、荣誉 C、自己 D、职权(2)、新时期高等教育肩负三大职能:()

A、培养人才 B、创新科技 C、监督学生 D、服务社会(3)、推进高校师德建设应注意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具体做到()A、“德治”与“法治”相结合B、为教师创设宽松的工作环境 C、情感投入,增强凝聚力

D、提高教师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

(4)新时期的高校师德建设越来越人性化,越来越注重(),这也是现代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必然趋势。A、人文关怀 B、各种能力 C、实践结果 D、传授知识 案例一:校园里的“焦裕禄” 张筑生,北京大学数学教授,2002年2月因病去世。他具有很高的学术天分和创造才能,却甘于从事最基础的教学和教材编写工作;他身体有残疾,12年前得了严重的鼻咽癌,却以惊人的毅力战胜自我,带领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选手,连拿五届总分第一;他忘记自我,诲人不倦。张筑生没能留下什么豪言壮语。他一生钟爱教育事业,心里只有工作、学生。他似乎不 懂得争成果,争头衔。像他这样德高望重的老师他却至死都没评上博导,然而,熟悉他的人们授予了他最高、最响亮的头衔——真正的教授。

1995年,张筑生受命担任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队主教练,一干就是五年。这又是一份无法“出学术成果”的苦差,甚至无法记入“教学工作量”。院里每年核算教学工作量,张筑生都要差一点;虽然每次都由领导“特别照顾”,顺利过关,但对张筑生来说还是有点委屈。“为了搞这个奥赛,他连命都搭进去了。我做过一次教练,再也不想做第二次,累死人了。外人根本不了解这份差事的艰苦程度。”作为一名在数学研究领域天分很高、同行服膺、学生敬佩的高水平的教授,张老师却默默地编写“不算科研成果”的基础教材,担任“不计工作量”的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队主教练,为海淀区教师开设的“数学教师研讨班”授课,“前几年分文不取,后来才拿点授课费”。张老师是不折不扣的教学型教授,而伴随他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的,是奉献,是辛劳,是不计名利,是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执着追求。

2003年2月17日,《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的显著位置以《张筑生,了不起的教授》为题报道了张筑生同志的先进事迹。报道迅速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张筑生被誉为“校园里的焦裕禄”、“知识界的一面镜子”。3月初,北京大学党委和校行政决定在全校教职工特别是教师中开展学习张筑生同志先进事迹的活动,学习他那种情倾学生、忘记自我、诲人不倦的教书育人精神,学习他那种淡泊名利、不求索取、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学习他那种信念坚定、坚忍不拔、孜孜以求的奋斗精神,学习他那种耐得住寂寞、踏踏实实的治学精神,为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

阅读案例材料,完成以下不定项选择题:

1.张筑生具有教师人格魅力的原因是(ABC)

a渊博而扎实的知识基础 b崇高的职业道德 c关心爱护学生 d丰硕的科研成果 2在张筑生身上体现出的崇高职业道德是(ABCD)a甘于奉献 b献身教育 c然爱学生 d淡泊名利

3.张筑生先进事迹中值得我们学习与弘扬的精神是(ABCD)a教书育人精神 b奉献精神 c奋斗精神 d治学精神 4.本个案对当前高等教育的启示是(AB)

a要改革高校教师考核制度 b要从体制方面去改革导致名教授不从事基础教学的不合理状况 c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 d教学型的教师是没有前途的

案例二:大学生最厌恶的教师失德行为

在采访的30名学生中,大多是本科生,他们表示对学术造假很反感,但因为和老师接触较少,多是从媒体等渠道听说类似事件。而他们接触到更多的,是老师不专注教学。

记者在未名湖边遇到两个大三的女孩,一个是北大的,另一个来自北京另一所高校。她们对老师“不专注教学”,北大女生有些抱怨却又似乎不敢多言:“这个问题怎么说呢,现在这种现象挺普遍的。让她(指外校同伴)跟你说吧,反正类似情况我们学校也有”。

她们带着记者找了个地方坐下,外校女生打开话闸:“其实大家都觉得我们班的学生运气特别好,因为刚进大学时给我们上课的是一个很有名的教授。但是不到一学年,我们就开始怀疑这是否真的是好运气。”

说到这个运气,她自己觉得有点好笑,“这个老师在学术上的确有所造诣,他上过《百家讲坛》,之后不断有各种机构邀请他去讲课。他经常在外地巡讲,常常把我们的课推迟或者干脆取消。而且他给我们上课的课件很久没更新了,一些时事的内容都是好早以前的了。我们还发现,那课件根本就不是他自己做的,他对整个课件的构造很生疏,还老念错字。”当记者问到,对于这样的情况学生和校方怎么看待时,她无奈地说:“嗨,还能怎么样啊,其他老师也看不惯我们的课老被耽误,除了偶而抱怨几句,也没有别的办法。至于学校怎么处理,我们也不得而知,至少现在这样的情况一直存在。”

“现在学术造假的问题我感觉挺严重的”,一位学外语的研究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个选项,“上网老能看见某某教授涉嫌学术造假,北大英语系前两年不还出了一个副教授黄宗英抄袭事件吗?”

“其实,我就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他考虑了许久,才犹豫着说起自己的亲身经历,“那是我读本科的时候,有一天我的老师找到我们班5个人,对我们说:„系里有个老师要翻译一部作品而且要的很急,但是他最近没有时间,你们几个帮下他的忙吧。‟那部作品一共12章,于是我们每人负责翻译两章多,弄完了交给那个老师,他加上了一个自己翻译的序言,属上了自己的名字就直接拿去发表了。也没给我们报酬。”

研究生遇到的类似情形似乎更多。接受采访的10个研究生不约而同地埋怨,“帮导师做课题是常事,成果和酬劳是老师的,辛苦常常是我们的。”学生虽然觉得不妥当,但也没有办法,“本科阶段学生跟老师关系挺疏离的,上了课就走人;研究生不同,1个导师一般就带几个学生,关系很紧密,必须跟他们搞好关系。”

“我最讨厌以权谋私的老师!”一名男生在做完问卷后,愤慨地埋怨,“在北大,一些行政人员就有这样的情况。有一次上课,我们一个老师还说呢,学校的一处施工就有问题。当然,这对我们这些学生来说,直接影响好像不是很大。”

“北大我不好多说,不过我上本科的那个学校,就很不得了。”他讲起了本科时期的一段经历。

“我那会儿英语有一学期给挂了,到毕业之前还可以补考一次,考不过就拿不到学位证了。当时,我一个同学的英语更烂,四级能考出20多分。那次补考我还是没过,但英语特烂的那同学居然过了。后来他特不好意思地向我招了,原来是他给主任送了红包。我提出了成绩复议申请的,我妈还打电话给那个主任,他把我妈电话直接就给挂了,说什么补考不能复议。最后没办法,还是掏了500元钱通过了。那所大学比北大穷多了,老师就只好从学生身上开源呗。”

阅读案例材料,完成以下不定项选择题: 1.本个案中的教师失德行为是(ABC)

a以权谋私 b不专注教学 c学术腐败 d喜欢给学生“穿小鞋” 2.高校教师应如何对待教学(AB)

a以教学为中心 b把教学放在第一位 c上课应付了事 d主要精力用于科研和外出讲学 3.出现本个案中的教师失德行为的主要原因有(ABCD)

a市场经济下社会原有的道德观念受到冲击 b少数教师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移 c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落后思想的影响 d全球化的影响

4.治理本个案中的教师失德行为的方法有(ABC)

高等教育法论文 篇3

读完大学后又是另一码事,随着毕业接近,沐浴在福利社会的阳光雨露中的欧洲年轻人,也开始四处寻找工作。尽管如此,他们在这个问题上的观念和找工作的过程,仍和我们中国的大学毕业生有很大区别。

从找工作的观念来看,正如马克思教育我们的,每个社会都有阶级和阶层,这是普遍原理,宣称平等的欧洲也不例外。但是由于在意识形态中刻意淡化“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可悲的是现实中或许还是这样),所以大家不认为受高等教育就一定要从事“高等”职业。大学生穷,因此上学时就会利用业余时间做门房、垃圾工以及搬运工之类的工作。记者在瑞典读研究生的时候,班上就有位同学在本科毕业后干了四五年的垃圾工人,每天凌晨1点钟开着垃圾车四处游荡。我们的老师当中有一位竟然是位司机,在斯德哥尔摩开过10年地铁!

相比之下,前一阵国内爆出的北大才子卖肉事件,倒是显得我们有点太想不开。

到瑞典来的浙江籍华侨,大都是来开餐馆,打拼个五六年后也都身家至少千万。陆博士如果卖肉说不定也能成为富豪。从经济角度考虑,比费尽心思挤进外企,最后做一个患得患失的中产阶级要划算多了。

中国的读书人是从乡试会试殿试的种种关口往社会上层爬,每个关口都是一场“生死战”。这种游戏进行了上千年。

而欧洲的年轻人更多地把学习和找工作看成是生活的一部分,一个连续的成长过程。工作不如意就换,或者工作几年累了想充电,就回到大学里去继续读一段时间。

欧洲现代社会则是有很大灵活性的。说到这里,就不得不回到前面讲到的那位司机老师和垃圾工同学的故事上——那位做垃圾工人的同学,工作都是在深夜和凌晨,经常有机会观察到城市的一些阴暗角落及阴暗勾当,于是乎后来就被报社聘用成为法制新闻记者,最终与笔者同班读新闻学的研究生。

而那位司机出身的老师的经历就更离奇了:他大学毕业后从爱尔兰跑出来,到瑞典南部的一家造船厂当工人,几年后工厂倒闭再度失业,辗转到首都斯德哥尔摩来,幸好找到了开地铁的工作。问题是他还有电影评论和网络技术等方面的一点个人爱好,业余时间经常在报纸上发表点暴力美学之类的深奥文章。于是在他司机生涯的后半期,他一边开地铁,一边在高校开班讲课,这样持续了5年时间,又回到校园里来了。可见一个大学生在欧洲干点儿体力活或做点小买卖都没什么,因为如果他愿意,早晚也可以干点别的。但在中国,一旦开上地铁或者卖起肉来就好像基本“没救”了。这也与人们在观念上把人进行“ 阶层定位”,没有营造出地铁司机也可再当大学老师的社会氛围有关。

高等教育法论文 篇4

1 高校自主权概念

1.1 高校自主权基本概念

高校自主权 (或大学自主权-university autonomy) 的定义众多, 分析视角、表述方法和强调的要素也因人而异, 但在核心要素上, 学术界的观点比较一致:其一, 自主权是大学赖以生存、办学、发展、完成其使命的一个先决条件。其二, 大学自主权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涉及方面众多 (1) 。一所大学最起码要拥有内部治理、学术自由、财政自理等三项权力。作为人才培养、知识生产与传播、学术创新的大学, 自主进行包括招生、制定课程及培训计划, 核定教师基准与其他专业岗位、科研、技术转让等在内的专业活动权力 (即学术自由) 是首要的自主权。内部治理权和财政自理权是保障大学更高效率地实施其学术自由的基本和必要条件。其三, 大学自主权并不是仅存在“是”与“否”两种状态的一种权力, 而更多的是因校而异的一个特征, 即每一所高校获得自主权有所区别, 从完全没有任何自主权的层面到获得完全的自主权的层面。

关于高校自主权程度可以划分为实质性自主权 (substantive au-tonomy) 与手续性自主权 (procedural autonomy) 等两种 (2) 。实质性自主权即高校在决定其所有事务和运行获得充分的决策权, 为大学自主权的最高境界。手续性自主权即只能在落实上级下达的决定上可以自己做主, 但不可能获得决策权。

1.2 越南法律上的高校自主权概念

高校自主权是西方文化中的普遍观念, 但在越南, 该权力不可能是高校理所当然的权力。高校是否获得自主权、获得多大程度的自主权取决于其质量鉴定与排名 (《2012年高教法第32条、第53条) , 而高校质量鉴定与排名均由政府掌控。

越南高校排名直到今日仍未知该由谁来实现, 是代表政府的教育培训部还是独立的鉴定机构?然而, 《2012年高教法》关于高校排名结果的认可却有所规定:“政府规定了高校分层基准”、“政府总理批准大学排名结果”、“教育培训部批准大专学校排名结果”、“根据高校排名结果, 教育培训部应配合高校所在地的省、市人民委员会对高校加以支持”等 (第9条5款) 。值得一提的是, 尽管该成立一个独立的高等教育质量鉴定机构之事早就提出, 但是, 根据《2012年高教法》, 教育培训部仍然是高等教育质量检定的掌控者, “负责制定、颁布、指导实施教育基地基准、培训课程、实施培训课程的起码要求, 检定程序与周期, 从事质量检定的个人、组织的原则、条件与标准, 检定证书的签发、收回, 决定成立检定机构或许可检定活动等事宜” (第52条3款) 。由此见得, 越南某所高校的自主权完全取决于政府对该高校的评估, 即在政府看来, 该高校应不应该获得自主权、获得多大的自主权。

正因为越南政府对高校自主权问题如此看待, 所以高等教育大部分的管制权依然属于政府, 更确切的说是在教育培训部手里, 高校最起码理应获得如上所述的三项自主权因此受到最大程度的限制。

2 越南高校自主权落实的法律限制

2.1《2012年高教法》关于高校自主权的问题

《2012年高教法》是对越南高等教育自主权进行法律确权的重要文件。文件中肯定:“高等院校在机构组织和人事、财政和财产、培训、科学技术、国际交流、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等方面享有自主权” (2) 。就学术而言, 《2012年高教法》首次向高校赋予制定、审核、颁布、实施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等学位的培训课程;制定招生名额;印刷培训学位级别的文凭样本并签发文凭等若干自主权。

这些规定体现了越南政府对高等教育管理的新认识, 也是一个大的进展。然而, 这些规定不可能是具有突破性的转折点, 因为从法律规定可见得, 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控制仍然强大。思考《2012年高教法》所有条款会发现, 越南高等教育实质性的自主权若要变成现实并非易事, 主要源于众多条款的规定要么是对立于大学自主权的真实精神, 要么是模糊得难以实现。其次是各项规定之间互不相同的现象, 在一个条款确定的自主权就被受制于其他条款的规定, 甚至, 同一条的款项之间却自相矛盾。大学自主权的概念尚未具备正确的、充分的理解, 导致自主权的每一个方面均受限制, 或者只是形式上的放权, 且难得享有的自主权却被另外一个条款的规定限制。下面是笔者对《2012年高教法》对高校的学术自由、财政自主权以及内部治理权的法律性质的解析。

2.2 越南高校自主权的法律限制

2.2.1 学术自由权

学术自由涉及到某所大学的有关专业或特殊学术的所有活动, 其中培训活动最为重要。培训活动一般包括招生和开设培训专业等两个方面。

《2012年高教法》第34条“关于招生与组织招生活动”指明, 高校有权自己决定招生名额和招生方式 (第34条第一款b项、第二款b项) 。但, 该条第三款却规定:“教育培训部部长规定了招生名额的制定并颁布了招生规制”。这表明在招生方面, 高校所享有的自主权也是在教育培训部细节上的严格规定。

《2012年高教法》第33条“关于开设培训专业、学科”明显体现了教育培训部“管得紧”的控制。“教育培训部部长规定了的培训专业或学科的开设条件、程序、手续、允许进行或停止等具体事宜”, “有权决定许可进行或停止培训专业或学科”。这一规定的含义是教育培训部部长在开设从专科生到博士生的所有专业或学科持有独大的权力, 高校没有任何自主权。

培训活动的其他活动, 如制定课程、选编教材、培训组织与管理、证书与文凭的签发和管理等分别在第36条、第37条和第38条有所规定。值得一提的是, 在这三个条款当中均有上一款确定的自主权就在另一款受到限制, 另一款却指明“教育培训部规定了某某事宜”, 或者“教育培训部颁布某某规制”。而众所周知, 由教育培训部或其他国家管理机关颁布的规定、规制要么远离实践、迟缓修改, 要么经常修改、缺乏稳定性导致高效落实过程中的许多困境。

对于高校的科研、国际交流、教育质量保障等其他专业活动, 政府的控制更加严谨。每一条的最后一款就确定了国家管理机关在这一方面的管制权力, 从而限制了高效的自主权 (第48条第三款“关于科技活动管理”) 、 (第52条第三款“关于国际交流活动管理”) 。

2.2.2 财政自主权

在财政方面, 公立大学的教育经费按学生名额收到国家预算支持, 而公立大学的学生数量一般站了全国大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公立大学的教育经费由国家拨款, 因此, 公立大学必须“有职责按《国家预算法》有关规定管理、使用” (3) 。就高校科研经费, 政府按科研干部名额进行分配, 而这笔款项只是科学研究所的活动经费的三分之一。关于学费, 高校有权按政府规定的高等教育学费金额基准的范围内自主决定本校学费金额 (4) 。

2005年越南政府颁布了就加强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方面的社会化实业的编号为05/2005/NQ-CP议决。为了落实该议决的方针和目标, 教育培训部与其他教育管理机构选择了五所公立大学作为落实高等教育财政自主权的试点大学。时到今日, 历经了9年, 五所大学的一致认为, 困境比顺境多。试点大学之一的河内外贸大学校长黄文洲教授表示:“表面上大学我校享有财政自主权, 其实, 我们没有其他公立大学享有更多的权利和特殊机制。学校学费收入没增加多少, 而国家的拨款大大减少 (5) , 使得我们的经费倍增, 所以不可能为教职员涨薪水, 也没有任何累计金额予以投资与基础设置。不能提高教职员的收入是我校精英流失的根源” (6) 。另一所试点大学, 河内财政学院也碰到同样的困境。据该学院院长吴世教授 (7) , 公立大学财政自主权的落实之所以困境种种是因为财政自主权需要与人事自主权配套, 而目前大学缺乏了人事自主权;此外, 虽然说是财政自主, 可是大学依然必须执行了再也不适合于新情况的数十年前的收支定额比例, 比如, 若大学实现了全日制教学, 投影仪报废时间是2000个小时, 可是按财政部的规定, 投影仪的报废时间是5年, 所以学校必须等过了5年才可以再购买。

就学费而言, 只有私立大学才有权自定学费金额, 公立大学必须按政府规定的学费金额进行收费。高校财政活动的其他方面, 公里和私立大学均要遵循国家有关的严格规定。即便是私立大学, 财政自主权也很薄弱, 《2005年教育法》甚至规定了私立大学收支差距金额、资金撤退和资金转让差距金额的使用 (第66条) 以及必须接受教育培训部或有关高等教育的其他国家权力机关的检查、审查 (第67条) 。

2.2.3 内部治理自主权

2012年高教法》第四章《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行政管理》涉及到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行政管理。值得注意的是第四章第68条《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行政管理的内容》:

1) 制定并指导实施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规划、计划、政策等;

2) 颁布并组织实施有关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

3) 规定毕业生经培训的知识量、课程结构、毕业水准, 大学教师基准, 高等教育基地基础设施基准, 教材选编、印刷、出版发行, 考试以及签发证书和文凭等事宜;

4) 负责管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 规定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标准及高等教育基地国家标准、高等教育不同学位级别的课程基准及高等教育课程实施的最低要求、高等教育质量检定的程序及周期, 管理高等教育质量检定事宜等;

5) 实施搜集、统计、提供关于高等教育组织与互动的工作;

6) 组织高等教育政府行政管理机构;

7) 组织、指导培训、培养高教教师及管理干部;

8) 动员、管理、使用发展高等教育各种资源;

9) 组织、管理高等教育科研、科技应用、生产、经营等活动;

10) 组织、管理高等教育国际交流活动;

11) 规定为高等教育事业做出线和贡献的人授予名誉;

12) 检查、审查对《高教法》的执行、解决关于高等教育的诉讼、告状、违法处置等。

读解《2012年高教法》第68条得知, 越南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所有活动个个管紧, 几乎高校的每一件事情都受到政府的指导、监督、检查和审查。中央政府不仅对高等教育具有宏观调控的职能, 而且还亲自负责高等教育的芝麻小事。更确切的说, 政府不仅要从宏观上必须管的确定并制定了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与政策之事, 而且还要干预培训课程量、课程结构, 教材选编、出版发行、教师培养、科研、科技应用、国际交流活动等本该由高校自主决定的事宜。殊不知, 政府若过度关注应属于高校内部事务却会忽视了政府真要关注轰动国家教育事业的其他宏观事情。此外, 《2012年高教法》第68条, 越南高等教育自主权虽然得以法律确权, 但也被法律严重地限制。

3 建议

通过对越南高等教育自主权法律性质分析, 可以看出越南高等教育自主权的屡屡制约和缺陷, 有待修改、加强。为了将越南高等教育自主权推进入实质落实期, 进而提升越南高校的培训质量和科研创新能力, 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建立完善有效机制

在宏观调控, 政府应加以对《2005年教育法》、《2012年高教法》等法律法规的不足和不适当之处修改、补充, 尽量做到高等教育自主权的落实有法可依, 政府宏观管理松散、适当、有效, 放松制约, 把实权下放给高校。与克服法律上的缺陷和自相矛盾的同时, 必须明确高校的解释责任及自律, 阐明盈利高校与非营利高校, 对非营利高校予以更多的优惠, 尤其是能够获得更多的国家资源。笔者认为, 凡是以按股份享有利息的企业原则运行的高校均是盈利高校, 尽管该高校的运行模式是什么。

3.2 学术自由落实措施

首先要从高中毕业和高考着手。高中毕业改革应以明确区分学生等级为主, 从而作为高考选生的前提。高考应结束全国统一高考体制、总结经验, 为落实高校自己举办高考提供参考。将高考举办权下放给高校, 允许高校自主决定本校录取新生形式, 采用考试或学习成绩单审批、自己举办本校高考或跟其他院校联盟举办高考等形式。其次是提高培训质量和毕业生的水准。高校必须制定、公告该校的毕业生水准, 注重毕业生外语能力, 至少要达到东盟国一流大学的水准。除此之外, 要落实培训保障机制, 与劳动雇佣单位加强合作、加大区分学生等级力度等。高校还需要不断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通过产品研发、申请专利等适应市场化的科研合作, 从政府以外获得更多的办学资金。充足的资金是高校更有效地落实自主权、更好地办学的基础。

3.3 财政自主权落实措施

总结高等教育自主权落实十年和财政自主权落实试点大学的经验以作为扩大试点要求和增多视点大学的前提, 进而对高等教育财政自主权进行研究和提出结论。在此基础上逐步取消统一的公立大学特殊账户, 解除政府对公立大学基本运营拨款的使用限制, 降低总基本运营拨款额, 提高竞争性拨款份额, 鼓励高校通过与企业合作获得更多的收入、自我创收。政府应引入了绩效基础上的奖励性拨款机制, 即实现高效通过提高质量获得更多的办学经费。对高校而言, 应敢于自负盈亏, 提高培训质量、开展应对社会趋势的培训和研究, 通过与企业合作赢得拨款。

3.4 内部治理自主权落实措施

高校要进行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 加强自我治理, 从体制机制上保证改革的具体实施与内部约束, 构建更为专业的管理队伍, 创建行政权力不干涉与学术权力的内部治理体系, 且仅要改革具体行为。大学内部治理的关键之一是公立大学理事会和党委、私立大学董事会和投资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因此, 研究、解决、协调该关系是改善大学内部治理的务必举措, 使得董事会、理事会具备足够的领导能力和充分的实权决定大学事务。高校还要吸引外部资金的投入, 提高办学实力, 增强自身竞争力。从宏观管理, 撤销“主管部门机制”, 全国所有高校只受教育培训部的管辖。对高校而言, 务必制定、公示于众和落实教职工和管理干部的基准及其聘用、任免、罢免、提拔、管理机制, 以便提升师资队伍质量。

4 结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篇5

第三十条 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高等学校的校长为高等学校的法定代表人。

高等学校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 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第三十二条 高等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办学条件和国家核定的办学规模,制定招生方案,自主调节系科招生比例。

第三十三条 高等学校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

第三十四条 高等学校根据教学需要,自主制定教学计划、选编教材、组织实施教学活动。

第三十五条 高等学校根据自身条件,自主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

国家鼓励高等学校同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等方面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

国家支持具备条件的高等学校成为国家科学研究基地。

第三十六条 高等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自主开展与境外高等学校之间的科学技术文化交流与合作。

第三十七条 高等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和精简、效能的原则,自主确定教学、科学研究、行政职能部门等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评聘教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职务,调整津贴及工资分配。

第三十八条 高等学校对举办者提供的财产、国家财政性资助、受捐赠财产依法自主管理和使用。

高等教育法论文 篇6

关键词: 成人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性质之比较

成人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教育是在建国之初的业余教育和工农教育的基础上产生的,曾受“文革”的影响而停办,十年内乱结束后又迅速恢复发展。1987年国务院批转国家教委《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正式确认“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高等教育由成人高等学校(包括各类管理干部学院、教育学院、广播电视大学和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学院等)承担。《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由高等学校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实施。”“本法所称高等学校是指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其中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这些规定是成人高等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律依据。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一种国家考试制度。1978年,为了解决高等教育培养人才数量的不足,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必须打破常规去发现、培养和扶持各方面的优秀人才。”“要建立适当的考核制度,业余学习的人们经过考核,证明达到高等学校毕业生同等水平的,就应该在使用上同等对待。”为此,教育部于1981年指定北京、上海等地进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点,随后向全国推广。1988年国务院发布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以行政法规的形式将自学考试制度明确下来。

自学考试有时也被视作成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严格地说,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定性为高等教育的一种形式是不准确的。首先,教育活动必然有两个主体,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通过教育者的言传身教和自我学习完成学业的,而自学考试仅靠学习者的自身努力即可完成学业。其次,考试只是教育活动中的一个环节,并且考试也并不仅限于教育活动中,其他的社会活动(如政府公务员的选拔)也可以有考试,教育和考试不是两个等同的概念。而且,《高等教育法》所界定的高等教育“是指在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公民,则不受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不要求必须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准切地讲,自学考试是一种国家学历考试制度,是对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补充。本着鼓励自学成才的精神,《高等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经考试合格的,发给相应的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

成人教育和自学考试虽然性质不同,但其目的和作用是一致的,都在于提高国民的素质,对于完善我国的终身学习体系都具有积极意义。

学习方式与难度之比较

參加成人高等教育得先通过成人高考。报考专科、本科的,原则上须是高中或具备同等学力者,报考专科升本科的,必须具有国民教育系列专科及其以上学历。成人教育有脱产、业余和函授三种学习形式。脱产属于全日制教育,学习者得脱离工作岗位集中精力完成学业。脱产学习能够较好地体验大学校园的学习氛围和文化气息,年龄较小或者想体验大学生活的考生可选择脱产的形式。业余和函授属于非全日制教育。业余一般安排在晚上或双休日上课,工学矛盾较小,适合高校所在城市及近郊的在职人员参加。为了兼顾工作和学习,利用业余时间上课的在职人员最好报考离家或单位较近的学校。函授平时以自学为主,定期集中面授。自学过程中的答疑辅导、作业等主要是通过师生间的信函进行处理。目前,函授借助了网络技术,增加了学习的便利性、时效性。业余时间不规律或距离高校较远的在职人员适宜选择函授学习。

成人教育的课程开设循序渐进,在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教学指导下,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课程考核一般由院校自行命题,因此学习难度不是很大。

自学考试没有入学考试,考生选择专业后即可直接开始专业课程的学习。参加专科或本科段考试的,不受年龄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参加独立本科段考试的,须是国家承认学历的各类高校专科或专科以上毕业生。自学考试采取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学习形式,可以是完全的个人自学,也可以是个人自学与社会助学相结合。个人自学的优点是学习时间和进度的安排非常自由,完全由学习者自己掌握。但是对于那些自学能力不强的人,最好还是参加一下助学辅导班,在老师的指导下系统地了解课程的基本内容,准确把握重点,及时解决学习所遇到的困惑。自学考试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考生可以选择参加考试的科目和时间,工学矛盾较小,适合在职人员参加。

自学考试的课程由国家自学考试机构组织统一考试,试卷从主考院校所命的卷库中抽取。课程考试合格一门,发一门的合格证书,所有课程合格后,颁发毕业证书。

成人教育和自学考试的知识水平要求大致相当。但从实际情况看,通过自学考试较成人教育困难。其主要原因是是考生素质参差不齐。自学考试没有象成人教育那样经过入学考试筛选,它的开放性导致一些不具备基本知识水平的人也蜂拥而上,加上一些人自学能力薄弱,缺乏毅力,不能坚持下去,半途而废,大大影响了自学考试的通过率。另外,自学考试是通过一次考试评价考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不能象成人教育那样结合学生平时学习情况作出更全面、客观的评定,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也加大了自学考试通过的难度。

学习费用之比较

成人教育的收费因学习形式而异。脱产的课程安排比较密集,对教学资源的占用较多,管理也较复杂,所需费用相对高一些。业余和函授的课时安排宽松一些,日常管理比较简单,每学年需要的费用相对少一些。

一般来说,参加自学考试只需要交纳报考费和购买教材、辅导材料,单纯地从这个角度看,其花费比成人教育要低。但是,自学考试参加者中不少人自学能力欠佳,需要参加助学辅导班,为此要交纳不菲的辅导费。参考者所有课程均能一次性通过的也不是很多,一些课程要经过反复多次的重考,费用也将因此增加。根据生源、社会需求等情况变化,自学考试的某些专业可能会停考,尚未考完的考生得重新选择专业,这种变动也会增加考生的费用负担。鉴于这些情况,同样是参加自学考试,个人的花费有所差异,有的考生的花费甚至高于参加成人教育所需的费用。

学历文凭之比较

根据国家学历证书管理的规定,通过成人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获得的文凭,都属于国民教育系列的学历证书, 都是国家承认的,都为社会所认可,具有同等的效力,都可以成为就业、加薪、晋职的参照依据。成人教育和自学考试的毕业生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均可授予学士学位。成人教育的证书由成人高校颁发,自学考试的证书由省级自学考试办公室颁发,主考院校副署。

社会上出现过成人教育和自学考试文凭的含金量孰高孰低的争论,这是毫无意义的。不管是参加成人教育还是自学考试,学习的目的都是为了增加知识,提高能力,文凭并不能决定个人的未来,社会需要的是人的才能。综观全球的成功人士,也并非个个都具有博士文凭。微软公司主席比尔.盖茨甚至大学都没有毕业,但他却创办了全球最成功的企业。

高等教育改革试点与高等教育发展 篇7

关键词:高等教育改革试点,高等教育发展,高等教育体制,制度创新

“改革”与“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活动的两大主题, 同时也是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搭档”出现频率最多、关系最为密切的两个关键词。可以说,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始终与改革过程相伴而行, 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与改革密切联系在一起。值得指出的是, 我国推进改革的方式和主题在不同时期有所不同, 或者说, 改革本身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由于我国传统的“计划体制”及其“惯性”的影响, 任何改革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过程, 而只能采用循序渐进、由点到面、先易后难的方式, 因此我国在改革过程中特别注重试点先行, 逐步积累经验, 然后再逐步推广。从“经济特区”建设和企业改革试点, 到近年来的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深圳等地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都体现了以试点推进改革的战略指导思想。借鉴经济领域的改革经验, 或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高等教育改革也注重采取试点先行的政策。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 高校获得越来越多的办学自主权, 由政府主导或高校自主进行的高等教育改革试点越来越多地成为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形式。近年来,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面临着深刻变革, 国际范围内综合国力竞争加剧, 但与此同时,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却相对滞后, 高等教育质量以及人才培养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相适应性日益突出, 制约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显露。因此, 如何解决高等教育发展中这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 已经成为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的主题。本文试图揭示高等教育改革试点的方式、范围和层次以及改革试点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 进而探讨引导和规范高等教育改革试点, 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高等教育改革试点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改革与发展, 高等教育也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从精英到大众、从外延发展到内涵发展、从注重数量到开始注重全面提高质量的发展历程。与此相适应,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重点, 高等教育改革主题也随高等教育发展任务的变化而变化。在这种背景下, 高等教育改革试点的核心任务在于先行先试、摸索经验, 承担启动和引领高等教育改革的责任。

(一) 高等教育改革试点与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有学者把高等教育比喻为“计划经济的最后一块堡垒”, 这一方面说明长期以来高等教育改革相对滞后于经济领域的改革, 另一方面说明高等教育改革有不同于其他领域的制度环境约束。高等教育改革必须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 既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需求, 又不能照搬经济领域的改革经验与现成模式。从高等教育改革时序上讲,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 高等教育发展“以改革为主题”, 目的是要通过改革建立有特色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 因为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行政化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已严重制约了高等教育发展。在这种制度环境下, 不改革, 发展就无从谈起, 只有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体制与运行机制, 被压抑和束缚的高等教育发展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才能被释放出来。因此, 这一时期高等教育改革重点就是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进入世纪之交,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中心主题发生了历史性转折, 突出标志是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 由此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两大主题的关系调整为“以发展为主题”, 发展是首要任务, 改革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关系之所以会发生这一历史性转换, 主要是因为我国高等教育经过二十多年的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 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体制初步建立, 传统的束缚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性因素得到了根本性调整, 高校的办学主体地位和办学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但与此同时, 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着需求日益旺盛而供给严重不足的突出矛盾, 这一矛盾只有通过规模发展才能得到有效解决。可以说,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已经从前一个时期的“不改革就无法发展”转向“不发展就难以深化改革”的阶段。因此, 这一时期高等教育改革主题就是如何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有效的制度和保障体系支撑。当前,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趋于平稳发展态势, 但经济社会发展对多类型、高质量人才的需求与高等教育质量不够理想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在这种背景下, 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正在朝第二次主题转换, 即又一次进入到了“以改革为主题”的新阶段, 不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只能是空谈。

可见,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不同, 高等教育改革的任务就有所不同, 而高等教育改革试点的主题就是这些改革任务中的难点所在, 同时这些难点又是制约高等教育改革整体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从改革历程来看, 可以说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体制和目标模式是清晰的, 但对于这些目标模式具体包含哪些制度和构成要素还不清晰, 更不清楚如何实现这种目标模式。高等教育改革试点的使命就在于先行先试, 在国家改革政策框架内进行率先探索, 以规避较大改革风险或制度摩擦成本。可行的办法是选择若干“试点”首先获得突破, 待取得成功经验后再予以推广。很显然,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就是这种由点到面、梯度推进的过程, 而试点改革的主题往往就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难点和重点。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首先是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开始的。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 改革政府对高校统得过死的管理体制, 实行简政放权, 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此后直到90年代中期, 围绕高等教育“五大体制”, 即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招生与毕业生就业体制、校内管理体制全面展开改革探索, 而高等教育改革试点的主题也是围绕这些内容确定的。其后, 随着我国高校规模扩张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 人才培养及其质量保障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与此同时, 创业教育、自主选拔录取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教学工作评估等成为高等教育试点改革的主题。近年来, 围绕卓越工程师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学生创新性试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主题, 高等教育改革试点呈现出“遍地开花”的态势。国务院办公厅2010年颁布的《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 (以下简称“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计划”) 中确定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方式, 建设现代大学制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改革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等三类高等教育专项改革试点项目, 选择三个省份进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与以往相比, 这是一次规模最大、内容最为广泛的高等教育改革试点计划。可见,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试点的主题都是高等教育改革重点和难点的体现, 也是长期以来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所在。

(二) 高等教育改革试点直指高等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

高等教育改革不是为改革而改革, 而是为发展而改革, 改革是实现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途径。从内涵来看, 高等教育发展不仅要实现数量的增长, 更要实现结构的优化、质量和效益的提升;高等教育改革就是要破除束缚高等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 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解放高等教育“生产力”。从实践层面而言, 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既包括宏观的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又包括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变革。实际上,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正是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先导, 促进高等教育数量、质量、结构与效益协调发展的过程。在此背景下, 高等教育改革试点主要是以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内容, 并以其制度创新的绩效示范全国, 进而推进高等教育全面综合改革和纵深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改革的试点主题来看, 有些是若干分散的单项改革, 有些是较为系统的综合改革, 几乎涵盖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人才培养体制、招生就业制度、后勤社会化、教师与职员队伍建设等不同类型, 以及高职高专、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不同层次的改革主题。从深度上看, 每一次高等教育改革试点或主题的选择基本上都是围绕影响或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来确定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计划”既涉及到现代大学制度、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 也涉及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省级政府统筹的综合改革。虽然,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已取得了一定效果, 但总体而言, 改革成效不足, 尤其是仍然没有解决高校缺乏办学自主权问题。[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 中明确指出:“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 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 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人民群众期盼良好教育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增强教育活力与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 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当前高等教育试点改革就是要破除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着力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保障机制改革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2]

(三) 高等教育改革试点打破了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状态

长期以来, 我国政府对高校实行自上而下的行政式管理, 高校没有办学自主权, 更缺乏自主发展的责任和动力。因此, 我国高等教育体系逐渐形成了一种“均衡发展”的“大锅饭”现象, 高校之间“千校一面”, 缺乏个性特色。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利益主体的多元化, 这种均衡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改革就是要打破这种均衡发展的状态, 建立非均衡的、特色化、和谐共生的高等教育生态格局。审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历程, 高等教育试点改革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特色化、非均衡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一是给予高等教育改革试点特殊的政策支持。国家或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和实施方案, 赋予试点高校相对较多的改革权限, 鼓励高校因地因校地探索和实践;同时, 在国家规定政策框架内, 试点高校又对试点项目制定了配套实施政策, 以保障试点项目的顺利实施。二是试点高校获得了充足的资源投入。高等教育改革离不开必要的资源投入, 这既包括政府层面的投入, 又包括学校层面的投入。尤其是与人才培养相关的试点项目, 如果没有充足办学资源的倾斜性投入, 不仅难以调动试点单位或项目的积极性, 也难以保证试点改革的顺利进行。比如, 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试点项目学校都获得了教育部或地方政府一定的财政支持;一些研究型大学为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计划, 竞相增加投入, 汇集相关学科优势办学资源。三是通过试点高校的遴选与建设, 进一步强化了试点高校的办学特色。政府对试点院校的选择除了考虑地域分布之外, 更多地要考虑试点院校的现有改革基础和办学优势。由于往往具有比较好的改革条件, 相对于非试点院校, 试点院校改革成果不仅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效应, 而且有助于强化和保持学校办学特色。

二、高等教育改革试点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创新模式

高等教育改革就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利益相关主体的行为规范及其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 其本质就是高等教育系统或高校组织内外部的一系列制度创新。由于高等教育改革涉及各方面的复杂利益关系, 不可能采用“整体推进”和“休克式”疗法进行, 而只能是采用“小步走”或“试点先行”制度创新模式。从改革试点的制度创新的规模来看, 可分为单项制度创新、局部制度创新和整体制度创新。[3]单项制度创新可以是某一项制度的全面创新, 也可以是该项制度的某个环节或某几个环节的完善, 或者重塑一个全新的、以前没有的制度或环节。这种制度创新往往是微观制度的创新, 是在整体制度或者是该项制度所依托的宏观制度环境相对稳定前提下的制度创新, 既可以由政府主导、采用自上而下的制度创新方式, 也可以在政府默许下或在政策允许范围内进行自下而上的制度变革。如高校职员制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等都应属于单项制度改革。单项制度改革速度可慢可快, 时间可长可短, 决策者具有较强的自主控制能力, 在制度改革过程中可以收放自如。局部制度创新是指某一领域或某一制度体系的创新, 相对于单项制度改革, 局部制度改革的目标多元、规模较大, 改革目标需要较长时间的设计和选择, 改革过程以及不同制度之间也需要较长时间进行磨合与协调。20世纪90年代, 我国高等教育“五大体制”之间, 校内管理体制改革、招生就业制度改革如果没有宏观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改革的协同推进, 其改革成效就可能大打折扣。由于局部制度改革是一系列的制度创新, 牵涉到许多相关主体的利益调整和重新分配, 改革阻力和难度势必较大, 改革目标也不可能一步到位, 往往需要的时间较长。整体制度创新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所有制度体系的综合改革, 这种制度改革涉及几乎所有的制度, 因此需要较为成熟的宏观制度环境的支撑, 以及社会较为强烈的制度创新需求。如新近颁布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计划既是对以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 也是新形势下不同层面、不同类型教育制度的综合创新。由于整体制度改革涉及的制度数量较多, 制度之间、利益主体之间冲突较大, 往往需要大量制度设计和试点成本, 政府和高校决策者必须具有较强的对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局势的驾驭能力。

一般而言, “教育制度变迁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是一个新教育制度因素逐渐增加、旧教育制度因素逐渐减少的过程。”[4]高等教育改革试点实际上就是选择这种较为和缓的渐进的改革模式, 因为在传统的制度较为稳固的背景下, 虽然现行制度安排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要求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宜, 但由于教育制度固有的“路径依赖”, 现行制度依然表现出很强的“惯性”, 如果采取较为激进的制度改革方式, 试图强力全面推进制度变革, 则可能欲速则不达。因此, 我国高等教育无论是单项制度改革, 还是局部和整体的制度改革基本上都是采用试点先行的方式。在实践中, 往往由政府主导引入资源市场竞争机制, 或为试点提供政策和资源支持, 通过增量改革而不仅仅是改变资源存量分配结构, 这样可以减少利益再分配带来的各种改革阻力。[5]通过试点改革, 首先在局部范围内获得制度突破, 然后由制度的量变达到局部或整体的制度质变;试点高校内部制度变革, 也更多的不是采用突变性的制度改革的方式, 而往往是从高校内部的某些院系或项目的改革入手, 然后不断积累经验并逐渐推广到其他院系, 例如, 自主招生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以及拔尖创新人才改革等试点项目的实施基本上都是采取这种渐进改革的制度创新模式。

当然, 高等教育试点改革并不是政府或高校的“一厢情愿”或“突发奇想”, 而是有较为现实的制度创新需求, 既有来自政府、高校的需求, 也有来自社会的或学生的需求, 这些需求在不同时期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力量“配比”, 进而转化为不同时期高等教育改革任务, 以及与此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制度创新动力。由于不同时期改革试点的任务不同, 起主导作用的制度创新主体不同, 所以高等教育改革试点的制度创新模式也有所区别。从实践来看, 大致可以分为政府主导的改革试点和由高校主导的改革试点。政府主导的改革试点实行自上而下的制度创新, 由政府通过政策、法律和命令强制推行。由于政府是制度创新的主角, 所以政府一旦下决心, 必定能在较短时间内启动改革进程, 试点单位也由于有政府政策的强力支持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改革的阻力与风险。实际上,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试点大都是由政府主导, 政府通过制订教育改革政策, 以《通知》《意见》《办法》等形式发布改革指令, 高校群起响应, 在这种背景下, 高校与政府的改革目标的脱节或不一致现象时有发生。之所以如此, 一是因为教育行政部门近乎垄断了对高等教育制度进行变革的权力, 拥有充裕的处理高等教育制度变革的信息和专业知识;[6]二是因为高校习惯于听从政府指令, 缺乏自主办学的意识和能力, 也就不可能有自主制度创新的强烈需求。近年来, 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高校办学主体地位的确立, 高校自主制度创新的热情不断高涨;同时, 为应对高校之间的激烈竞争以及高校自身发展, 尤其是人才培养过程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 高校逐渐成为推进试点改革或制度创新的主体或自觉发起者。这类改革试点以高校“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为主要目标诉求, 避免了政府强制推行的行政性特征, 改革成果也容易得到其他高校的效仿。值得指出的是, 随着高等教育在地方政府竞争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中地位的彰显, 地方政府尤其是省级政府逐渐成为推动高等教育试点改革和制度创新的重要角色, 从而改变了长期以来主要以中央政府为主体的制度创新模式, “使得自下而上的制度创新成为可能”, 同时, “地方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领域的竞争, 带来了地方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上的创新。”[7]

可见, 高等教育发展利益主体的多元化, 催生了制度创新的多元主体。尽管利益相关者各自的利益诉求不尽相同, 但都希望通过高等教育改革与制度创新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以贯彻和实施《教育规划纲要》为契机,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试点及其制度创新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

第一,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制度创新模式开始形成。虽然高等教育改革试点还带有比较明显的中央政府指令性和政策性倾向, 但高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 形成了上下互动的制度创新模式。比如,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计划”的试点地区、试点单位的遴选就经过教育部门、相关管理部门、专家组成的综合评审组与申报高校之间的“三上三下”, 按照“自愿申报、专家评审、协商论证、综合平衡、统一部署”的原则确定的。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方面, 其实不少大学很早就率先开展了探索实验, 如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实验班”, 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的文理实验班、计算机共建班, 清华大学的数理基础科学班, 华南理工大学的联合班, 等等。随着近年来“钱学森之问”的深入人心, 这些大学改革经验引起了政府与社会的广泛关注, 进而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上升为国家政策, 并将一批国内一流大学确定为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第二, 重视多元主体参与高等教育改革和制度创新。除中央政府和高校两个制度创新的主体之外, 其他利益相关者也积极参与到高等教育改革试点的设计与实施中来。一是地方政府 (省级政府) 统筹本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逐渐增强, 从各省份发布的“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来看, 几乎所有省份都根据自身实际设定了高等教育改革试点项目。二是政府其他相关部门、行业企业等相关利益主体积极配合高等教育改革。尤其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没有政府相关部门的配合, 就不可能达成预期效果。如“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计划”就涉及国务院多个有关部门、多个行业、多个省市政府、上百所大学、上万家大中型企业, 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需要完成制定培养标准、设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协调国家政策支持、推动地方实施“卓越计划”、高校全方位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艰巨任务, 而每一项任务都需要采取若干有力措施和相关部门协力推进。[8]

第三, 点面结合、以点带面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制度创新。例如,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计划”旨在突破长期以来困扰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既设立了单项制度改革项目, 也设立了综合改革创新项目。在单项制度改革层面, 选择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改革、高等学校办学模式改革等三大类16个项目的改革试点。在试点单位的选择上, 综合考虑了现有改革基础、办学特色和区域分布状况;在综合改革试点层面, 选择了黑龙江、江苏、湖北三省作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份, 旨在探索省级政府统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体制, 推动高等教育体制从传统的“两级管理, 中央为主”向“两级管理, 地方为主”转变, [9]建立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

三、高等教育改革试点的规制及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走向

高等教育改革试点扮演着改革先行者的角色, 改革就难免失败或失误, 也难免遭遇阻碍或消极因素的干扰。本质而言, 改革试点不是目的, 而只是全面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手段。那么, 如何合理规制高等教育改革试点、规避高等教育改革风险和负面效应, 是决定改革试点成败以及在更大范围内顺利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

(一) 打破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体制性约束”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发展理念的战略性转变和全方位注重教育质量的新阶段,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已经成为全面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当前, 在“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计划”的引导下, 各省市高等教育、高校的改革试点异常活跃, 形式各异。但值得指出的是, 在区域或地方以及各高校的改革试点中, 试点改革目标的体制合法性问题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一方面, 《教育规划纲要》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大学制度预设了广阔空间, 另一方面,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又要受到现行的行政体制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框架的约束, 不允许在现行的体制框架外擅自行动。从各地出台的许多改革措施来看, 往往超出了现行体制框架的规定, 表现出某种无序甚至“非法”的特征, 这在某种程度上显示出改革理念与现实体制的冲突, 以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所遭遇到的现行体制制约的尴尬。[10]

从改革背景分析,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是在“去行政化”步履维艰的制度环境下进行的。那么,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应当在一定的限度内进行, 还是可以跳出现行体制规定, 予以逾越和超前?对于这样的困惑,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可以有两种路径:一是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限定在既定的体制框架内, 排除任何超出框架的改革措施, 实际上这只能是“零敲碎打式”的改革, 很难出现系统的制度创新;二是突破现行制度框架, 进行“伤筋动骨式”的改革。实际上, 在这两种二元对立的路径之外还有“第三条道路”, 就是开辟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试点“特区”, 这一方面可以打破现行体制框架的束缚, 给予试点地区和试点高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 赋予“非法”改革以合法性, 另一方面政府仍然需要加强对改革试点的指导和监督, 并将试点改革纳入整体改革规划之中。可见, 如何突破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体制性困境与悖论”, 是今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试点改革必须面对的难题。

(二) 由高等教育“试点特色”走向高等教育的“整体特色”

从某种意义上说, 高等教育试点改革的目的就是保持优势、形成特色,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计划”既隐含着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办学“同质化”问题的担忧, 又寄托着对高等教育特色化发展的深切期待。从近期来看, 高等教育改革试点主要是靠优惠政策、集中投入、制度创新来推动的, 但从发展趋势来看, 单靠外力拉动和政策刺激的改革很难持久。同时,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 试点区域或高校的最初政策优势会逐渐消失。那么, 如何以“点”带“面”持续推进高等教育改革, 进而形成高等教育的“整体特色”, 就成为今后高等教育改革试点的根本目标导向。

当前, 高等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深刻变革, 特色发展、自主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方面, 要建立必要的考核评价机制, 监督试点高校切实推进改革, 有新思路、新措施、新方法, 自觉提升改革的责任意识、自主意识, 切勿将责任变“荣誉”, [11]杜绝“新瓶装旧酒”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 及时总结、推广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好经验, 充分发挥试点的引领示范作用。实践中, 不仅试点高校的特色需要系统化, 还要提升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特色化水平, 着力把“特色试点”转化为“特色高校”, 然后再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系统的“整体特色”。当一所高校被确定为试点单位时, 首先考虑自己的原有优势是什么, 其次是促进特色发展的政策是什么, 再者是如何根据学校实际进一步发展特色、扩展特色。

(三) 建立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责任协同机制

当前,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开始超越单纯的自上而下单纯由中央政府主导的制度创新模式, 尤其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已经成为上下联动、多元利益主体参与的系统工程。实际上,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是教育行政部门、地方政府、高等学校、教师和学生、社会以及用人单位之间利益博弈的过程。高校和地方政府争取自身权益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同时不断推动政府主管部门放权, 要求给予高校或地方政府更多的办学自主权;社会或用人单位出于自身利益考虑, 开始自觉参与高等教育改革或人才培养过程;高校内部基层学术组织或广大师生也希望有更多的参与决策以及维护自身权利的机会。在这种背景下, 如何在保障利益相关者权益的同时, 建立必要的责任约束和利益驱动机制, 是高等教育改革试点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

从改革试点的未来目标来看,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下放办学权利, 切实转变职能, 由“控制”和“管理”向“服务”和“协调”角色转变, 地方政府要切实发挥对所属区域高等教育改革的统筹管理与监管职能, 形成权责结合、分工明确的两级政府管理、监督、责任追究的制度体系。同时, 在国家或地方政府层面, 要建立教育行政部门与其他相关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和责任分担机制, 以便更有效地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对社会或用人单位而言, 关键是要通过建立政策引导、激励约束机制, 调动社会参与高等教育改革尤其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积极性。值得指出的是, 归根结底高校是高等教育试点改革的执行主体, 任何改革目标只有落实到学校层面才有可能达成。因此, 高校自身要切实增强改革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危机意识, 真正进行实质性的而不是形式主义的改革。

注释:

[1]王寰安.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为何成效不足[J].高等教育研究, 2011, (4) :30.

[2]教育部.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就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答记者问[EB/OL].

[3]邓大才.论制度变迁规模与变迁方式的组合模式[J].湖南社会科学, 2004, (1) :172.[4]李江源.论教育制度变迁[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0, (11) :5.

[5]林毅夫, 蔡, 李周.论中国经济改革的渐进式道路[J].经济研究, 1993, (9) :3.

[6]李江源, 姜园.官僚机构:教育制度变革的主体[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9, (7) :109.[7]张应强, 彭红玉.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地方政府竞争与高等教育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 2009, (12) :1.

[8]唐景莉.形成高校和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N].中国教育报, 2011-03-05.

[9]王寰安.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为何成效不足[J].高等教育研究, 2004, (4) :30.

[10]贺祖斌, 等.2010年中国高等教育十大事件盘点[EB/OL].http://www.hie.edu.cn/fzqs/news.asp?new=1642,

[11]熊丙奇.教育改革试点高校:勿将责任变“荣誉”[N].深圳特区报, 2010-12-08.

责任编辑:云蒙责任校对:云蒙

Theoretical Frontier理论前沿

P15高等教育改革试点与高等教育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 高等教育发展始终与高等教育改革密切联系在一起, 高等教育改革是高等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在高等教育改革方式选择上, 以点带面、试点先行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典型特征。当前, 高等教育改革试点开始突破以往由政府主导的行政命令模式, 呈现出上下互动、多主体参与、点面结合的制度创新趋势。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要打破高等教育改革试点的体制性约束, 推动形成高等教育系统的整体特色, 建立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责任协同机制, 实现高等教育健康和谐发展。

P24中国大学理念趋同的层次分析

中国大学的发展存在同质化或曰趋同现象, 其中, 大学理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趋同。大学理念趋同是否合理, 不能一概而论, 可使用层次分析法, 从不同的层次意义上考察趋同的合理性问题。本体论层次上的中国大学理念趋同是合理的, 国别层次上的中国大学理念部分趋同也是合理的, 但个性化层次上的中国大学理念趋同则是盲目的, 应该加以修正和完善, 彰显各自独特的大学理念。

关键词:大学理念;趋同;合理性;层次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 (2012) 02-0024-06

P30政府与高校契约型关系及体制构建研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指出, 要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 而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契约关系可以看作是其中一种新型关系。目前政府与高校地位不平等、高校办学不自由、交换不公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这种契约型关系的构建, 加快高等教育行政体制重构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将有助于政府与高校构建契约型关系。

关键词:政府;高校;契约;体制

高等教育法论文 篇8

一、关于《哲学》的性质的讨论

关于高等教育的思考和探索相比关于教育的思考和探索晚得多, 一般来说, 西方的教育思想必然追溯到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古希腊先哲们, 东方教育思想溯源可至孔孟、老庄等先秦诸子。但是, 关于高等教育的系统性思考却是伴随着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机构的出现而出现的, 这肇始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哥廷根大学和哈勒大学的改革, 以及柏林大学的建立, 这是高等教育和大学在大多数语境中互相代称的历史根源。自那时起, 哲学的一般原理和高等教育的关系便日益紧密起来, 在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中都能找寻到相关的哲学理论基础。20世纪40年代美国教育哲学学会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Society in United States) 成立, 曾任执行委员和会长的布鲁贝克不仅研究教育哲学, 更将目光投向了高等教育哲学, 该书即是他试图用哲学理论解释美国高等教育现象的代表作。

那么, 该书是否属于理论构建的学术著作呢?关于这个问题, 首先要分析理论构建的基本特征。本文认为, 一项研究是否属于理论构建的研究需要考察三个基本要素, 即基本概念、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概念的提出对于理论的重要性相当于一栋大厦的基石, 它是理论研究的始点, 概念不清将会导致理论建构的致命问题。思维方式是研究者在研究中对命题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演绎的抽象的、创造性的过程, 应自始至终具有连贯性。理论体系是经由概念扩展后, 运用链条原理把概念、范畴、原理体系化。一般来说, 理论构建的路径是先界定基本概念, 再运用一定的思维方式创建理论体系。因此, 讨论《哲学》是否属于理论构建的学术著作, 关键看它的三个要素是否完备。

书中, 布鲁贝克创设了“高深知识”、“认识论”、“政治论”, 并把“高深知识”视为高等教育与中等、初等教育的主要差别, 并作为解决高等教育合法性危机的基本概念和全部研究的切入点。他还认为“认识论”是以追求知识为目的的高等教育哲学, “政治论”是以高深知识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为目的的高等教育哲学。在书中的各个章节, 布鲁贝克始终围绕“高深知识”, 用“认识论”和“政治论”平行地分析各类问题和各种关系, 既是对以上基本概念的延伸, 又体现了其思维方式的连贯性。

除了基本概念和思维方式, 还需考察该理论是否完成了对某一现象的观察与描述, 是否厘清了事物与相关关系, 是否具有普遍适用性, 是否构建了理论体系。从根本上说, 《哲学》中实现了对美国高等教育的把握和描述, 它对高深学问、学术自治、学术自由、高等教育为谁服务、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高等教育学、治学的道德、作为教会的大学等美国高等教育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 对高等院校、教师 (教授) 、学生、社会、教会、政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细致梳理, 在此基础上, 作者表达了认识论和政治论互相融合, 但要保持高深学问的相对独立和自由。正因为如此, 布鲁贝克大量引用和批判他人的观点和看法, 使得该书绝不同于教科书, 也不同于一般的理论建构著作。加之该书的英文版书名为 《On the Philosophy of Higher Education》, 而不是 《The Philosophy of Higher Education》, 以至于有学者把该书归为历史批判性著作, 而不是建构性著作。

二、关于《哲学》的研究方法的讨论

《哲学》第一章中提出的“认识论”和“政治论”一直被视为该书的逻辑起点, 甚至被视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根据书中内容, 认识论是指以追求知识为目的的高等教育论;政治论则是把高等教育作为政治的分支、强调高等教育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布鲁贝克梳理了二者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影响力此消彼长的历史, 认为它们从建国时期到19世纪末及以后“交替地在美国的高等学府中占据统治地位”, 但是, 如果仅以此就断定认识论和政治论是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的逻辑起点是否可取?

布鲁贝克在指出认知论和政治论之间矛盾的时候说:“其矛盾之处在于, 探讨高深学问的认识论方法设法摆脱价值影响, 而政治论方法则必须考虑价值问题”, 在这里, 尤其注意“认识论方法”和“政治论方法”的表述方式, 可见, 布鲁贝克将二者视为研究方法或研究范式的可能性较大。其次, 第一章中指出“大学确立它的地位的主要途径有两种, 即存在着两种主要的高等教育哲学, 一种哲学主要是以认识论为基础, 另一种哲学则以政治论为基础”。也就是说, 二者是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的基础, 是作者对美国高等教育现象做出的规律性总结, 既不是教育活动, 也不是从原始教育形式开始的教育现象, 不能简单视为“教育存在”, 如赵军所说“需知政治论哲学和认识论哲学不过是布鲁贝克对美国高等教育哲学流派内部矛盾和冲突的一种归纳”。再次, 这句话还指向了价值关联的根本问题———高深学问, 进而指出了隐含在关于高深学问纷争背后的哲学流派, 分别是理性主义、工具主义、存在主义和分析哲学, 这才是布鲁贝克关于高等教育的真正哲学思考。所以, 不宜把认识论和政治论作为该书的逻辑起点, 更不能作为高等教育哲学的逻辑起点。

回到书中导言, 布鲁贝克指出该书“围绕着这些问题的主旋律‘E’调[E代表专门知识 (expertise) ———即深奥的探求———它构成了高深的学问] 展开论述”, 又指出“精深的专门知识本身就是问题和答案两方面的特殊部分”, 就此可以大胆推断“高深学问”作为逻辑起点更为恰当。因为, 高深学问是被抽象化了的高等教育的教育内容, 连接着教师与学生, 连接着社会与高校;学术自由、学术自治、高等教育的功能等都由高深学问推论而得, 它们可以相互规定;认识论和政治论不过是高深学问在社会中的演化。因此, 布鲁贝克寻求的“各种问题的共同基点”实际上是寻求研究的逻辑起点, 也就是“高深学问”。

三、关于对中国高等教育哲学研究的启示

近现代以来, 中国的经济社会变革无不受到西方国家的影响, 教育概莫能外。仅就高等教育而言, 来自西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 欧美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二是, 西方政治思想中民主、自由等观念的传播催生了近现代高等教育的诞生;三是, 教会大学推动了科学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四是曾留学欧美的学生中产生了一批著名的教育家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改革, 如蔡元培、胡适等;五是, 改革开放后, 越来越多的西方高等教育教育名著被翻译为中文在国内发行, 扩大了国内学者的研究视野。

这里有几个原因:一是, 书名体现了作者的创新和魄力, 无论是英文版的《On the Philosophy of Higher Education》, 还是中文版的《高等教育哲学》, 在高等教育的学术专著中都是罕见的;二是, 译者王承绪的学术影响力, 作为国内比较教育学的泰斗, 王先生的每一部译著都能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 《哲学》也不例外;三是, 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起步较晚, 第一本《高等教育学》 (上册) 于1984年才得以出版发行, 对国内学者而言, 尚缺乏对高等教育的一般问题进行哲学思考, 把哲学的一般原理与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结合起来还存在诸多困难。基于此, 布鲁贝克的《哲学》激发了国内众人对高等教育的深入思考和研究, 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对该书的诠释和解读。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则明显不同, 概括如下:近代初期中国政治社会的急剧变革对高等教育的亟需, 建国后意识形态对高等教育的深刻影响, 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的复苏和发展, 20世纪末高等教育机构数量和学生人数激增, 21世纪后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与建设世界一流水平大学需求凸显。如果按照布鲁贝克的哲学基础分析,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始终与社会需要联系紧密, 即占统治地位的是政治论。实际上, 中国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的稳定发展只能从恢复高考后算起, 距今不到40年的时间, 与美国200余年的高等教育发展史相比, 犹如一个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孩童和一个成熟的中年人的区别。而中国高等教育哲学的起步更晚, 2004年才出现了第一本《高等教育哲学》 (张楚廷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的专著, 学科建设还远远落后于高等教育实践的发展, 实难和美国高等教育哲学研究的繁荣相比。这其中, 布鲁贝克的《哲学》恐怕“难辞其咎”, 因为它占据中国学者头脑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 难怪有人对中国高等教育哲学发出“读经30年, 自醒才3年”的感慨。所以, 在对西方名著的研读中如何避免陷入“西方中心主义”, 构建“中国化”的理论,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为, 《哲学》一书对中国高等教育哲学发展的方法启示远多于内容启示。

第一, 在研究目的方面, 当时, 布鲁贝克创作《哲学》一书的意图非常明确, 即“普遍性”、“根本性”、“整体性”, 也就是说, 布鲁贝克一开始抱有努力透视现象去研究问题的本质的明确目的, 这本身就值得借鉴。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实践中的诸多问题已经引发了研究者的广泛思考, 如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学术自治、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大学的办学理念、大学的功能等, 本文认为, 这些问题与美国高等教育中曾出现的矛盾只是“形似”。与上个世纪美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历史背景大相径庭的是, 当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现代与后现代伴随着传统与现代的历史背景。因此, 在高等教育哲学理论构建中, 必须明确研究目的, 即旨在解决高等教育中的根本问题, 澄清高等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关系, 引导中国的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同时促进教育哲学的发展。

第二, 在研究对象方面, 布鲁贝克直指高等教育的根本问题———高深学问, 并展开一系列讨论。在国内, 关于高等教育方面的研究较多关注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缺乏战略性思考。“由于教育哲学需要获得对事物的整体性把握, 这种目标要求教育哲学不能以直接描述事物某一细小特征的数据为处理对象”, 只对其中的特殊、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只能提出局部的、短期的、具体的解决方案, 不能实现整体性的、普遍性的、长期性、系统性的理论构建。这种研究的缺憾在于对研究对象的选择, 不是过于抽象, 就是过于具体, 不能把“一般”与“特殊”、“根本”与“具体”结合起来, 以至于既不能指导具体的教育实践, 又没能上升到哲学的高度, 不能从根本上革新高等教育理论。

第三, 在具体的研究方法方面, 布鲁贝克在每一章中都沿用了对高深知识、教师 (教授) 、学生等基本要素逐个分析的方法, 也就是说, 在高等教育哲学的研究中, 从分析事物基本要素入手比从分析事物外部环境更重要, 归纳和演绎比问卷调查和实验法更重要。如果仅徘徊在对外部因素或环境 (外因) 的分析和梳理中, 例如, 国内研究者较多重视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对高等教育影响的研究, 结论也都集中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与有高等教育关系紧密、相互作用, 教育不能脱离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独立存在, 高等教育改革需要一系列社会改革配合等观点上, 这样的研究虽然对全面分析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却始终无法得出清晰的、具有普遍性意义的高等教育哲学理论。

第四, 在研究主体方面, 布鲁贝克拥有哲学博士学位, 长期讲授教育哲学的课程, 终生致力于教育哲学、高等教育和教育史的研究, 其著作在美国具有深远的影响力。所以, 哲学与高等教育的结合不仅需要研究者的壮志雄心, 更需要研究者具备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和较高的哲学素养。中国教育哲学经过长达一个世纪的发展 (其间曾中断30年) 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 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国外高等教育哲学历史久远, 成果丰硕;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相关专业稳定发展, 相关学会活动频繁, 这些都是高等教育哲学发展的有利条件。研究者们要充分利用这些条件, 努力总结教育实践经验, 综合教育理论与哲学理论, 提升学术研究水平。

当然, 《哲学》所体现出来的研究方法并非完美。布鲁贝克陈述自己观点的时候比较隐晦, 通篇夹杂着的其他学者的观点也给读者设置了不少障碍, 使得其“澄清问题”、“平衡问题”的结论若隐若现。再加上译本与原著总有一定差异, 对一些核心概念 (如认识论、政治论、学术自治论) 的解读总会受到语境的干扰, 影响了对该书思想的正确解读。当前,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困难重重、矛盾纵横交错, 如果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以模糊的、隐晦的方式表达, 不但对促进教育实践发展无益, 还可能会扩大问题的复杂性, 不利于学术研究积极作用的发挥。

高等教育哲学的发展还有赖于其他学科的成熟, 尤其是居于上位的哲学的发展。近年来, 鉴于文化哲学的兴起和发展, 已有学者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思考对高等教育展开研究, 如衣俊卿、王冀生、董云川等, 希望他们的共同努力能翻开中国高等教育哲学发展史新的一页。综上, 从根本上说, 中国高等教育哲学的发展亟须高等教育方法论的建构和发展, 亟须跳出《高等教育哲学》看中国的高等教育哲学。

参考文献

[1][美]布鲁巴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 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社, 1987:序2, 4, 10, 4, 8, 12, 10, 11, 27.

[2]张斌贤, 刘慧珍.西方高等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1.

[3]杨杏芳.“读经30年, 自醒才3年”——论中国高等教育哲学研究畸形的学术发展道路[J].江苏高教, 2009, (7) :7-10.

[4]余清臣.逻辑的方法之用——论教育哲学研究方法[J].教育学报, 2010, (10) :14.

高等教育法论文 篇9

国家鼓励民间闲置资金进入教育行业, 引导社会力量按规定采取以独立或者合作方式兴办民办学校。就当前的民办教育行业现状来看, 幼儿教育、网络教育以及教育服务类企业融资数量占比较多。随着教育教学资源不断充足, 对公办教育扶持和投资力度不断加大, 民办教育应当站在比公办教育更高的起点上, 才能得以生存、发展。从民办教育评估现状来看, 人数锐减等现实问题, 倒逼民办教育机构进行重大改革, 致力于特色优势业务的打造。随着市场竞争不断提高, 行业发展不断加快, 而且兼并收购现象普遍出现。以同质化并购为例, 在区域市场具有知名度、市场份额的教育机构, 采取横向并购同类教育机构的方式, 实现自身的不断扩张。

2. 民办教育评估问题

民办教育评估过程中,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指标过于统一, 分类不科学。本科院校评估方案以评估指标体系中心, 为使其能够达到广泛、实用以及均衡之效果, 从不同的层面设置若干个一级、二级指标, 同时还有一些观测点和特色项目。就整体来看, 该指标的设置采用了CIPP模型, 仅对部分重点考核指标达标度进行了硬性规定, 非重点指标则有一定的弹性, 大大增强了评估灵活度。然而, 民办高校则并非如此, 在评估过程中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与不足。比如, 评估指标体系以公立学校办学标准设置, 民办高校套用该教学评估标准, 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公立与民办高校之间, 无论是培养模式还是办学方式上, 均存在着差距, 在评估实施过程中反而忽视了这一点。

3. 民办教育评估对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 对全面深化改革国内教育教学体制进行了系统的部署, 而且还明确要求进行教育领域的深化改革, 鼓励社会力量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民办教育作为重要组成部分, 迎来了发展机遇。从国内民办教育层面来看, 未来发展过程中应当从三个方面着手。

策略一:民办教育教学过程中, 设置课外补充环节和相关内容。在实践中, 应当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发掘他们的潜质为重点, 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同时, 还要认清传统高等院校所采用的评估指标, 与民办学校情况是否相适应。策略二:民办教育应当实现当前教育教学内容的精细化、精华化。策略三:民办教育应当立足实际, 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在发展过程中, 应当结合市场发展格局、教育文化观念以及学校自身的发展特点和情况, 积极开展特色民办教育。受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及地方教育文化观念差别影响, 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

4. 民办教育前景展望

从目前的发展势头来看, 到2020年国内基本上可以实现教育教学现代化, 学习型社会构建指日可待。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预计到2020年国内18至22周岁的人群将达到9000万人, 因此生源不再是制约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桎梏。国家及各级政府对民办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 而且加大了对民办教育支持力度, 不断增加的教育需求为我国民办教育拓展了空间。随着民办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吸引了大量资本投入, 一大批优秀教育机构通过上市融资等方式, 在不断加快发展速度, 民办教育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十二五”期间, 民办教育市场发展潜力得以充分发挥, 估计在未来发展过程中, 民办教育市场规模将一直保持稳定的发展速度。从投资发展趋势来看, 风险投资集中在职业培训以及幼教领域, 学历教育领域很少涉足。在未来民办教育发展领域, 投资将呈现出主体多元化、投资多重性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民办教育细分市场, 将成为未来教育领域投资的热点;预计到2020年, 国内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将超过40%, 其中民办高校的股权以及产权转让等将成为一个投资热点;出国留学培训市场也将持续升温, 英语培训市场将一直保持在大约300亿元规模, 尤其是中小学培训将有望成为未来增速最快、市场增速最大的一个板块。

总而言之, 民办高校较之于公办高校, 无论是师资力量、办学经费, 还是科研项目申请与教务管理等方面, 均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这导致民办高校参评积极性较低, 存在着敷衍评估等现象。因此, 应当选择性地采用现行评估方法, 或者结合民办高校的特点, 对传统评估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 使其能够适应民办高校发展现状。

参考文献

[1]顾美玲.构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探索[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1) .

高等教育法论文 篇10

在这方面, 已有几位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如杨近立足于我国现实, 通过对普通高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利弊的分析, 探讨了我国普通高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注意事项, 提出了一些普通高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建议[1] 。王兆林的研究认为, 把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办成了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压缩型”的现象在相当一部分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中仍然存在。这需要制定相应的办学规则加以制约。普通高等学校职业学院对自身办学环境和条件应有清醒的认识, 要发挥优势, 抑制不利因素的影响, 在发展中将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 以专科层次教育为主, 坚持为地方服务的方向, 建立校企密切合作机制, 以不断增强自身的发展实力[2] 。同时, 他还认为, 普通本科院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并非普遍具有优势, 相反, 会自觉不自觉地使普通本科学科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同构化, 从而偏离高等职业教育方向。从高等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来看, 高等院校的分化是历史与内在逻辑的必然。因此, 应实事求是地根据学校的层次和专业性质予以遴选, 允许地方性 (教学型) 普通本科院校中一些职业针对性较强且该方面人才又为社会大量需求的专业举办高等职业教育, 同时要控制数量规模[3] 。

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审视了普通高等学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具有的特点。因此, 本文在回顾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上, 对普通高等学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策略进行探讨, 这对于我国大量普通高等学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是有意义的。

一、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背景

回顾我国一个世纪以来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 总体上看, 高等教育并不以直接培养面向实际工作岗位所需要的人才为取向。如果说, 解放之后按照前苏联模式所进行的“院系调整”具有面向实际所需、培养专门人才的价值趋向与30年之后开始的高等职业教育有一定程度上耦合的话, 那么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从20世纪50年代就不自觉地开展着高等职业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具有天然的培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历史背景和经验积累。但是, 真正的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是最近20来年才开始的。在此之前, 我国并没有单独建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速推进, 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加多样化的要求, 单一的普通教育人才难以适应多样化的社会实际需求, 必须在继续实施普通教育的基础上, 培养更加具有实际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满足生产一线和基层工作的实际需要。因此, 一批高等职业院校应运而生。但是, 由于历史原因, 这些高等职业学院主要是由一批过去的成人高校、中专学校、大专学校升格组建, 在实现新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规划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因此, “为了把优质的教育资源引入高职教育领域, 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 以进一步满足我国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旺盛需求, 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 1999年教育部号召普通本科院校举办高职教育。”[2] 所以, 从2000年6月教育部颁发“关于加强本科院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工作的通知” (教高司[ 2000]35号 ) 开始至今, 绝大多数本科院校举办了高等职业教育, 实施普通教育的本科院校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 尤其在实施“应用本科层次”教育方面起着最主要的作用。根据教育部2004年第13次新闻发布会介绍, 到2003年底, “全国独立设置的普遍的高职高专院校已经达到908所, 基本上实现了在每个地市至少设立一所职业院校的格局。此外, 我们有612所本科学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在校生是479万, 占整个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的43%。另外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 占普高招生人数的52.3%。”[5]

尽管普通本科院校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认识方面并没有达成一致, 从一开始就有不同的意见甚至争议。要解决这些问题, 不能一蹴而就, 关键还要采取相应策略来避劣就优, 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普通高等学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优势

为什么要在我国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近20年之后选择普通高等学校加入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行列?背后蕴涵着我国其他教育机构难以担负重任、普通高等学校具有相应优势的缘由。

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表明, 实施普通教育的学校发展较好, 无论是师资队伍还是办学条件, 无论是政府的投入支持还是社会的评价认可, 无论是用人单位的接纳还是家长的认识, 无论是重学轻术的传统文化还是残酷的现实情况, 普通教育始终被认为是教育中的“正宗”类型。这是我国发展职业教育的一个基本实际。而允许普通高等学校开展高等职业教育是在我国已开始大力实施高校扩招, 积极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启动时期, 是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有了20来年发展历史的转折阶段。为什么?下面来看看普通高等学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具有的一些天然的优势。

第一, 社会认可。

任何事物要一帆风顺地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社会接纳程度。在我国, 在用人单位尤其是家长的眼里, 无论把高等职业教育宣传得怎么必要, 社会及家长还是把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当作学生不得已的最后选择。尤其是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比较晚, 承担高等职业教育的机构主要是职业大学、高等专科学校、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以及部分升格中专学校, 其形成、发展及现状仍然存在许多局限, 在培养质量并没有得到社会认可的情况下, 普通高等学校必然受到家长与学生的追捧。家长心理认可, 学生更愿意选择, 用人单位更加信任等良好的社会基础为我国普通高校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 选择普通高等学校实施高等职业教育也成为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策略。

这种方式有利于发挥普通高等学校的牵动作用, 让老百姓逐步接受这种新鲜的教育模式, 让社会用人单位逐步认识到这种模式的实际价值, 让毕业生逐步展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优势, 对于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是大有裨益的。这几年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不管今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怎样发展,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 普通高等学校所发挥的牵动作用是不能低估的。

第二, 面向行业办学的经验积累。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新中国的公有化改造和院系调整, 高等学校具有很强的行业办学背景, 以至于人才的培养模式具有较明显的职业培养特征。这里不去谈论这种模式本身的优劣, 但就学校与行业、与社会联系本身来看, 学校人才培养以及教育教学更加具有面向实际的基本平台。这种历史经验的获得本身对于发展职业教育来说是有益的。特别那些曾经行业背景很强、属于行业部门主管的院校, 尽管高等教育体制的变迁, 他们仍然与行业企业有许多合作与联系, 这非常有利于组织开展高等职业教育的订单培养与实践实习活动, 这种优势是许多新建高职院校不具有的。

第三, 良好的师资基础。

虽然说职业教育所需要的师资与普通教育所要求的师资在不少方面存在差异, 但是比较而言, 普通高等学校已有的师资更加能够在短时期内胜任同属于高等教育层次的职业教育的教学工作, 更容易通过知识的迁移获得实践能力, 更容易为学生提供扎实而宽泛的基础教育。这一点恰恰是绝大多数新建职业院校所不具备的, 也是社会不能在短时间内接受的最主要原因。

第四, 良好的教育教学组织水平。

历史不能说明一切, 但历史对于任何组织来说都代表着其在社会中的存在理由以及通过存在所表达的社会资本累计和经验积累。普通高等学校恰恰是我国高校中最具历史感的学校, 并通过几十年的办学实践, 锻炼出了一批教育教学管理人才, 提升了教学组织水平。这对于举办高等职业教育来说, 具有很强的迁移作用, 无论是教学计划的制定, 还是课程的建设;无论是课堂理论教学, 还是实际岗位的能力塑造;无论是教师队伍的再造, 还是教学力量的整合, 普通高等学校都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第五, 基本的实验实习条件。

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前提就是要强化实践教学, 必须具备良好的实验实习条件。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教育投入水平很低的国家来说, 职业教育的投入长期并没有受到必要的重视, 导致职业院校的发展严重滞后, 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满足不了教学本身的需求。比较而言, 普通高等学校的实验实习条件反而比职业院校更好一些。因此, 实施高等职业教育容易启动和保证质量, 尤其是对于那些需要更多实验条件、更高投入的理工专业来说, 普通高等学校更加具备优势。

第六, 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 大家越来越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类型, 而不应该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与高专同语的教育层次。这一点已经成为基本共识。既然属于高等教育中与普通高等教育相对应的另一种高等教育类型, 那么高等职业教育就不应该仅仅停留于大专这个层次, 就应该面向社会多样化发展的实际和科技含量增加对岗位任职能力要求提升的现实, 建立起更加合理的高等职业教育学制, 建构大专、本科、研究生等各层次教育的体系, 优化不同人才层次结构, 培养不同层次的多样化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显然, 绝大多数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难当此任, 而绝大多数普通高等学校更易实现这样的企图。

三、普通高等学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劣势

从一开始, 普通高等学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就有争议的, 其缘由就是因为普通高等学校在举办高等职业教育方面存在某些劣势。本文作者也认为, 普通高等学校必须要认清自身的劣势, 才有可能扬长避短。

首先表现在价值观的冲突。虽然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同属高等教育范畴, 但毕竟二者不是同一类型的教育形式, 在价值取向上存在冲突。普通高等教育更加注重的是基础性培养, 按照学科的系统性设计人才的培养体系, 强调的是知识的完整性;而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注重培养学生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简言之, 普通高等教育更加偏重的是学术, 而高等职业教育偏重的是职业;普通高等教育更加偏重的是理论, 而高等职业教育偏重的是实践;普通高等教育更加偏重的是知识, 而高等职业教育偏重的是技能;普通高等教育更加偏重的是课堂, 而高等职业教育偏重的是现场。这些价值观上的冲突必然会反映在培养过程中的不兼容上, 有可能导致高等职业教育演变成为普通高等教育的翻版或者拼盘, 而失去高等职业教育本身的特征。

其次是普通高等学校历史的惯性。现代组织理论表明, 任何组织在适应新的任务与环境过程中总会表现出一定的历史惯性, 而不愿意轻易改变自己。大学更是一个以组织的保守性著称的组织。一直以来, 普通高等学校由于在价值追求上以学术上的探索性作为衡量其水准的标识, 在履行新任务的调适过程中, 如果能够加快提升其适应能力, 也不是不能改变自己, 只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大学改变本身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就这几年实践情况看, 家长和社会对普通高校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可更多的是针对普通高校过去的历史业绩, 更多看重的是普通高校拥有的现成资源和与普通教育的可转换性, 尤其是盼望有朝一日能够通过专升本或者考研究生等形式改变原有身份, 实现读“大学”梦想。正是这样的现实有可能不自觉地强化普通高校的历史惯性力量, 并以此为荣, 使普通高校的高等职业教育更多地打上普通教育的烙印, 而缺少职业教育本身应有的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说, 以学术为导向的研究型大学不宜举办高等职业教育, 而应该让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大学来完成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

四、普通高等学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策略

“本科院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是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探索。”[6] 实际上, 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大学的职能和担负的任务总是在不断增加, 并且大学为了适应这样的变化也不断地在改变着自己。从一个纯粹的教学机构变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 传授知识与创造知识本身就是知识链条中的不同阶段, 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要在同一个机构的同一群人中同构并不是一件容易调和的事情。就是到了今天, 仍然不时有对研究工作冲击教学工作的批判。但是, 总体上看, 这两项看似迥异的职能在今天的大学中已能较好协调。同样, 社会服务的职能引入大学校园的时候, 大学与政府、社会各自的期待, 以及大学自身对待这项“象牙塔”之外的来客并不欣然接受, 抵触之后是今天的自觉。经过历史风雨, 似乎大学已经习惯了相互矛盾的事物并存于校园。所以, 关键是我们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来应对。同样, 对于今天的新任务, 我们应该以一种博达的胸襟来应对, 采取相应的策略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一) 设置相对独立的体系, 屏蔽历史惯性

如前所述,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具有不同的性质, 要求所采用的培养体系和方式是不同的。为了体现二者各自的独特性, 有必要设置相对独立的培养体系。

设置相对独立的培养体系应首先设置相对独立的机构。不应把高等职业教育的各专业设置于相应的普通院系之中, 与各普通教育专业混合一体;而应该把一所大学之中所设立的高等职业专业集中起来, 成立专门的高等职业学院, 并通过这个学院来建构自己的培养体系, 包括建立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所谓“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在利用本校原有的实验设备外,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建立固定的实践教学基地、相对独立的专业实训中心和实习基地。

同时, 应该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研究建立相应的课程教学体系, 包括教学计划和大纲、教材体系和实验实习体系。不能简单移植原有普通教育的模式, 应该在已有举办高等教育经验的基础上, 系统设计, 整体优化, 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应用性与技能型。

(二) 延伸与业界的合作, 强化职业特色

传统上, 我国高校与行业总有许多“亲缘”关系, 只是由于近年来高等教育体制的变化, 把这种“亲缘”关系转变成了平等的合作关系。这种关系纽带是普通高校重要的社会资本, 如果运用得当, 也非常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因此, 应该把过去业已建立的业界合作关系保持并发扬下去, 并支持高等职业教育学院拓展这样的关系, 努力与企事业单位合作, 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 开发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保证学生得到基本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综合训练。从这几年普通高校的实践看, 一些办得很好的学校总是非常注重在这方面的资源拓展与运用。

(三) 提升培养的层次, 彰显独特优势

普通高等学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与其他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相比, 到底应该突出自身的什么优势?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链条上, 应该如何定位?这应该是所有普通高等学校思考的一个发展性问题。

从普通高校的实际看, 比较而言, 普通高校在基础理论方面、在人才培养的较高层次上, 具有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不具备的优势。因此, 普通高校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设计过程中, 应该注意保持在基础理论方面的特长, 使得毕业学生不但在实践能力方面胜任第一次就业岗位的要求, 而且具备较好的职业发展能力和转换岗位能力。在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代, 这方面的能力越来越显得重要。这也应该是普通高等学校在培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方面的最大竞争力。

同时, 为了合理分工和定位, 避免不合理竞争, 普通高等学校应该主要集中在本科及以上层次人才的培养上, 把大专及其它形式的非学历高等职业教育主要留给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这不但有利于发挥两类院校各自的优势, 而且也有利于合理优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结构, 避免两类院校之间的不合理竞争, 形成两类院校各安其位、相互补充、互相链接的高等职业教育系统。

(四) 职教成果反哺普教, 构建和谐发展体系

从发展看, 普通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强调与社会实际的联系, 也注重实践能力的塑造, 也正在设法提升就业竞争力。这些方面恰恰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些重要特征。因此, 高等职业教育在普通高等学校的发展, 其教育教学的成果可以反哺普通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第一, 可以把与实践、与行业紧密联系所获得的信息反馈给学校, 促进教学改革, 推动办学理念更新, 优化人才培养培养模式。第二, 可以互通师资队伍, 聘请建立起来的以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双师型”专业教师给普通高等教育学生上实践性课程, 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第三, 可以把建立起来的实践基地综合运用起来, 发挥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综合效益, 解决普教学生实习难的问题。

通过这些方式, 使校方和教职员工、学生都认识到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并不是一个单一输出的过程, 而是一个相互补充, 实现共赢的过程。以此来端正对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 改变对待高等职业教育的态度。同时, 逐步建立普职互通的立交体系, 实现科学和谐发展。

摘要:本文在回顾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上, 认为普通高等学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具有社会认可、面向行业办学的经验积累、良好的师资基础、良好的教育教学组织水平、基本的实验实习条件、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等优势。同时, 存在价值观的冲突和普通高等学校历史的惯性不良影响两个方面的不足。由此提出:设置相对独立的体系, 屏蔽历史惯性;延伸与业界的合作, 强化职业特色;提升培养的层次, 彰显独特优势;职教成果反哺普教, 构建和谐发展体系等策略。

关键词:职业教育,高等学校,高等教育管理,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杨近.对普通高等学校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考[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 2001, (3) :93-96.

[2][4]王兆林.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探析[J].教育与现代化, 2004, (4) :72-77.

[3]王兆林.关于普通本科院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考[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 2005, (4) :100-102.

[5]教育部2004年第13次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与改革走向 (文字实录) [EB/OL].http://www.moe.edu.cn/2007-07-02.

高等教育法论文 篇11

关键词:美国私立高教民办高教现状与问题对策

一、美国私立高等教育成功的主要经验

1636 年, 哈佛学院在马萨诸塞州的坎布里奇建院,这既是美国高等教育的发端,也是美国私立高等教育的开始。[1]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美国已成为当今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私立高等教育也雄踞世界榜首。美国名牌大学多为私立大学,使得各国学生都努力争上私立大学。美国的私立大学有哪些特点,发挥了哪些作用, 是很值得研究学习的。

(一)法律支撑

在美国私立大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 完善的教育立法、有效的政策落实对于私立大学的存在和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成为美国私立大学蓬勃发展的决定因素。1791 年的《权利法案》奠定了美国高等教育多元化、多样化的基础, 为私立大学的存在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管理体制

从教育管理体制来看, 美国联邦政府对私立大学的发展进行宏观引导, 实施间接管理。政府并非事无巨细, 只是从全局大方向出发予以引导, 不介入私立大学的具体事务, 更不干涉私立大学内部的管理。可见政府赋予私立大学的权利是很大的, 私立大学很少受到政府部门的控制。

(三)经费来源

现代美国学校教育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政府拨款;另一个是学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自行筹集部分资金。美国联邦政府对私立高等教育资助的主要目的有三点:①促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适应工农业生产的发展;②通过向学生提供贷款和津贴,资助适龄青年入学,做到教育机会均等,促进教育大众化、民主化。

二、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现状及问题研究

(一)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

1.对民办高等教育的认识不统一

首先,大家对于民办教育的认识还都只停留在宏观层面,主要认知还是来源于春秋时期开始兴起的私学上,忽略了民办教育一直不断地在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的发展与进步;其次,作为与公办教育相对应的体制,其在制度上、管理上的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不被大多数人接受和认同。

2.民办高等教育自身体制仍需完善

民办高等教育在教育制度创新发展的今天,对其自身的软件、硬件设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身体制还需要进一步改善。1)发展规模普遍偏小。以山东省2003年的调查统计来看,在全省139所民办高校中,规模过万的学校只有一所。[2] 2)管理不够规范。一些学校单纯以盈利为目的,收取高额的学费,教学质量不能保证。

(二)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1.民办教育政策法规滞后于民办教育的发展

从目前来看,由于私立教育发展非常迅速,政策发挥滞后于实践。[3]由于缺乏严格的政策法规的指导,下决定时往往无法可循,决定者的主观臆断常常占据主导地位,很容易造成最后决定的不客观性。

2.办学思想不端、缺乏科学管理

1)办学思想缺失

由于民办高校在经济上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方式,有些举办者将学校视为营利机构,办学动机不端正,功利性较强,办学不是为了培养人才,而是以获取某种利益为目的,导致教学投入不足、教学管理不够严谨、教学计划和大纲不齐全、缺少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等,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给民办高校带来了极为不良的影响,甚至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因此,民办高校要健康发展首先必须端正办学思想。

2)内部管理亟待规范。

目前,民办高校普遍存在家族式管理、企业式管理等,缺乏民主和监督。例如,有些学校董事会形同虚设,有些董事会则常常不恰当地干预校务,举办者与办学者之间矛盾尖锐;人事安排上出现了“近亲化”的倾向,甚至有些办学者把学校视为己有,经费随意领支,手续不全,造成财务管理混乱等等。

3.师生待遇得不到保障

1)学生无法享受到应有的权利

《民办教育促进法》第33 条明文规定:“民办学校的受教育者在升学、就业、社会优待以及参加先进评选等方面享有与同级同类公办学校的受教育者同等权利。”然而,由于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尚不成熟,社会认可程度还不高,使得民办高校的学生在享受待遇上仍然无法与公办高校的学生相提并论,这从毕业证书的实效性、学籍管理、学生申请助学贷款、国家拨款对贫困生的资助、户口的隶属关系等方面可见一斑。

2)教师的待遇也得不到保障

《民办教育促进法》虽然法律上规定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教师享有同等权利, 但由于对民办高校教师在任职、休职、辞职、免职、一般权力、处罚条件等方面没有细化的规定, 使得民办高校教师的医疗保险、住房、职称评定、养老保险等方面的问题往往不能得到有效解决。[4]

三、美国私立高等教育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一)加强政策扶持,完善法律环境

制定和完善有关的政策法规,迅速改变法规建设滞后于教育发展的局面。通过立法,鼓励社会各界和公民个人出资办学,保证举办者、学校和教职员工的合法权益,规范民办教育举办者的办学行为。《民办教育促进法》只是对民办教育的主要问题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在措施上还显得不够具体,很难成为一部关于民办教育发展的母法。

(二)科学化管理,规范办学行为

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并按照规章制度自主管理。规章制度是现代教育管理的基础和基本依据。现代教育管理理论认为,无论是针对教育对象还是针对教职员工的规章制度,都不是为了束缚管理对象,让管理对象就范,而是为了让管理对象分清群己的界限,懂得行动的准则。[5]

(三)建立多样化的筹资渠道,保证资金链畅通

雄厚的经济实力是民办教育生存、发展的基础。民办教育发展到今天,只有高起点、高投入才能吸引学生,也才有大的发展。建立多样化的筹资渠道,保持稳定的经费来源,是民办高校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基础薄弱的我国民办高校更加需要建立多样化的筹资渠道,从而保证稳定的经费来源。学校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建立多元化的经费来源结构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刘娜,刘苏华,吕英芳.美国私立大学的概念、特点与功能[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6):47.

[2]于龙斌.民办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科学,2004(7):26.

[3]宋恩荣,吕达.当代中国教育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84.

高等教育法论文 篇12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高等非学历教育,发展

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相关理论分析得知, 我国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 逐步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然而, 马丁·特罗的大众化理论主要关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指当年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占18-22周岁人口的比率) 的高低, 15%和50%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据马丁·特罗预测,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之后, 即进入普及阶段的高等教育入学率呈继续上升趋势, 普通青年的入学需求将不断增长, 但从20世纪末21世纪初欧美各国高等教育发展中观察, 我们很难见证马丁·特罗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预见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继续增长的势头, 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新情况的出现:如一些国家的高等教育入学率增长到一定水平后将停滞不前;一些国家高等教育生源除了普通青年, 还出现了大量有过工作经历、非传统的成人学生, 增长的势头超过了普通青年, 而且其中有些成人本身就具有大学文凭。这批学生的大量出现, 使高等教育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契机, 而非学历教育的需求又让他们有别于传统的成人学生。目前, 中国的这批学生也在持续增加, 普通高校吸收了在职研究生和研究生非学历教育学生, 更多的成人学生却广泛存在于各种教育培训机构, 最为典型的是为职业资格认证而考试的大批学生。广义范围讲, 这批学生的教育也应属于成人高等非学历教育之范畴。

一、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教育现状分析

(一) 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教育存在的问题研究

四川大学的江颖和宛小燕经过调查研究, 在《成人教育》期刊上发表题为《新形势下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出路探讨》, 该文提到的我国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近年来面临的主要问题除了教育质量下降、教学特色缺乏, 还有至少两方面的问题表现比较突出:

1.招生数和毕业生数相对下滑。

与以往相比, 我国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招生数与毕业生数近年来有了绝对数量的增长, 但与普通高校的类似情况相比, 就只能用逐渐下滑来概括了。其中, 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招生数自2003年开始下滑, 由221.16万人减少到184.44万人, 减少了36.72万人;毕业生数自2006年开始从166.79万人减少到81.52万人, 减少了85.27万人[1], 其中该数据还缺乏中途退学的学生统计情况。

2.教学资源紧张。

教学资源紧张主要表现在1992年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在校师生比为1∶7.2, 1999年师生比为1∶15.3, 2006年师生比则为1∶37.5, 远远超出了2005年年底我国普通高校1∶16.9的师生比[1]。

(二) 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教育现状的简要分析

据了解, 成人高等教育招生的学生有大批高考落榜生, 他们和普通本科生在心智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却被冠以成人学生的名字。二者突出的不同就是后者经历过成人高考, 成为成教生。

就我们在成人高等教育学院观察得知, 有相当一部分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相关代课教师是外聘教师或在校研究生, 客观来讲这部分教师的存在足以证明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上相对缺乏。但增加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教师数量, 又会给继续教育学院的各方管理增加新问题。因此到目前为止, 该问题依然存在于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之中。

除此之外, 目前的成人高等教育由于教育目的不明确而导致管理混乱;在教学方式层面, 成教生与普通高校大学生区分模糊;在成教生就业方面, 成教生理论不能和普通高校大学生相提并论, 而实践却不及职业教育学院的学生, 这就让他们的就业陷入更加尴尬的局面。与此同时, 我国的市场经济不断发展, 需要大批高端人才和高级技术人员, 按照目前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 很难适应社会新时期的新要求。我们不能否认成人高等教育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做出的历史贡献, 但目前的成人高等教育却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因此, 教育部于2007年4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部署高等学校成人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管理的通知》, 该文件提到成人高等教育“主要面向在职人员开展业余形式的高中后和大学后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培训, 大力开展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由此, 我们可以看到, 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已经或正在引起教育部门的广泛关注, 而成人高等教育的非学历趋势已经开始试点, 特别在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将会得到逐步体现。

二、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向非学历教育转变的必然性

(一) 美、英、日三国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向非学历教育的发展

由于终身教育理论的践行和发展, 继续教育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随着知识经济社会对成人高等学历教育需求的减弱, 成人高等教育的非学历教育作为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和职业培训相结合, 迅速地发展。这种发展趋势在西方发达国家有较突出的表现。

日本学者有本章将非传统成人学生规模越来越大、次数越来越频繁地进入高校学习的现象称之为“高等教育后大众化”[3]。

在高等教育向后大众化转变的基本过程中, 美国大致经历了三个步骤:从《军人权利法案》标志着后大众化的开始到教育民主与种族平等加快了后大众化发展的步伐, 最后在终身教育思潮的推动下, 后大众化基本成型。

美国的非传统学生接受继续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取得学分和学位, 更主要的是提升能力或者享受教育带来的闲暇;由于非传统学生的职业倾向, 主张高等教育向职业培训转变的呼声越来越强烈[4]。

在对英国的非传统学生研究中, 我们了解到成人学生以职业性的学习目标为主, 选择职业性的学习目标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想获得一份工作, 二是希望将来有更多的工作报酬, 三是巩固工作中的稳定可靠地位。非传统成人学生学习科目也注重实际, 紧跟社会和市场的需要, 其中选择比例最高的是人文、教育和社会科学[4]。由此可见, 非传统学生的学历教育需求在不断减弱, 他们更注重工作中的实际需求。

在对日本非传统学生的特点研究方面我们得知:他们年龄偏大, 以老龄学生为主;入学动机以改善生活, 发展自我为首。日本广播协会的调查表明, 成人参与学习主要是为丰富生活, 享受学习带来的益处;其次为健康和交友;学习与工作领域相关的经验和生活技能位居其后[6]。

(二) 我国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向非学历教育的逐步转变

顾建辉在《高校成人教育的战略性转变》中, 根据我国目前的成人教育现状, 提出了我国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四个转变:

1.教育形式的转变:

高校成人教育将由脱产教育全面转向业余、函授教育, 将回归到以社会在职人员为主要教学对象的传统意义的成人教育。

2.教育类型的转变:

高校成人教育将由学历教育为主、兼顾非学历教育转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 将调整到规范提升学历教育、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的发展轨道。

3.教育方式的转变:

高校成人教育将由相对封闭性转向全面开放性, 将真正地由注重自我发展走向注重与社会的协调和共同发展。

4.教育形态的转变:

高校成人教育将由学校教育转向社会教育, 将全面地以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双重身份面向社会、贴近社会、融入社会[7]。

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这四个转变的存在依托我国经济总量的提升、人口结构的变化、高考扩招政策的施行和终身教育思想的纵深发展, 这些都会不同程度地促进这四个转变的实现。

基于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实践和中国成人高等学历教育面临的一些问题, 我们可以预见在高等教育发展的高级阶段, 后大众化教育真正遍布各个高校的时候, 我国的成人非学历教育必然取代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当下见证这种发展趋势的是各种培训学校的诞生, 不论是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技能的培训还是理财规划师、人力资源管理师、心理咨询师等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 这种成人非学历教育发展的趋势正逐步在我国的各个培训机构得到见证。

三、关于如何发展成人非学历教育的相关思考

(一) 成人非学历教育的理念

理论对实践一定程度上的指导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这就要求我们重视成人非学历教育发展的理念。如果学习年限、学生年龄和教学计划是学历教育的标志, 那么, 非学历教育的短期、实用和快捷的特征就表现得非常明显。所谓成人非学历教育, 我们可以从和学历教育比较的角度来理解, 非学历教育的教育目的不是为了获取学历证书, 而是为了提高工作技能和生活乐趣。如果这种理解过于笼统, 我们可以将其分层, 成人高等非学历教育是一种“高中后”继续教育, 且以普通高等教育相应层次的培养目标为参照:从类别属性分析, 成人高等非学历教育是整个高等教育活动中学历教育之外的其他教育类型;从具体形式分析, 除了层次标准等相同构成因素, 高等非学历教育没有严格的学习年限规定, 学习课程根据需要可多可少, 学员不需经过竞争考试而取得资格等[8]。还有观点认为, 成人高等教育的非学历教育主要指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所进行的高水平的技术培养教育、岗位培训教育和各类大学后的继续教育[9]。

笔者认为, 成人高等非学历教育应该以培养人的个性为根本, 发展人的兴趣为前提;启发人们对人生进行思考, 对幸福执着追求, 让生命得到最美的绽放;让生活、学习、工作能够相得益彰, 完美融合, 促进人的长远发展, 更重要的是, 我们要把成人高等非学历教育的培养目标立足于成人的生活之中, 培养成人的生活能力, 而非只是对其培养知识, 让其成为普通教育、应试教育长久以来的延续。

(二) 成人非学历教育的场所探究

关于成人非学历教育的场所, 我们的视野不应该局限于学校这种单一场所。只要能满足学员教育的需求, 大千世界、社会生活的各个地方都可以成为教育的场所。比如各类博物馆、图书馆、各种历史旅游景点、植物园、主题公园和各地风土人情……甚至KTV场所也可以成为练习声乐的场地;酒吧也可以成为学习酒文化的基地;监狱也可以成为少数人反思悔悟重新做人的地方。总之, 一切人可以生存的场所都可以成为学习的地方, 重要的是自己内心的价值取向是否偏颇, 从而背离成人非学历教育的初衷。

(三) 成人非学历教育的课程

关于成人非学历教育的课程, 我们可以根据群体需要和教师能力开设。只要有益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都可以根据需要开设课程。严格意义上, 这种课程具有很大的开放性。这种课程也当然是以学生的需求为标准, 具有一定程度的市场性。

这种课程更具有灵活性。它和专业性的课程相对, 是一种松散的课程。没有学业的压力, 课程目标由个人实际情况自定, 学习时间相对随意, 可以根据成人非学历教育的组织机构自行调整, 也可以常年滚动开班。课程也不需要权威机构评价, 只要学员自己认可在学习期间的学习收获, 满意在学习期以后的能力提升和身心发展即可。

(四) 成人非学历教育的教师

成人非学历教育的教师要求相对较高, 他们除了具有良好的个人素养, 还应该能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设计课程。作为成人非学历教育的教师, 我们更应该看重他们的课程开发能力、个人教学能力和人格修养, 而非过多地关注他们的学历、毕业院校背景和家庭的社会关系网。我们应该根据他们所授科目的不同对他们进行层次的划分:第一, 在横向方面, 他们应该有专门针对相关职业进行培训的教师, 我们称之为技能型教师;如果他们能满足成人兴趣的需求并引导成人陶冶情操, 对其精神需求进行导航, 我们称之为生活型教师。第二, 在纵向方面, 教师根据个人能力做出高、中、低等级层次的区分。这样的区分并不是为了鉴定教师, 而是让不同层次的教师更能得心应手地教学。因为很多成人非学历教育的学生在个人的经验下具有的知识基础不同。这种知识基础并不是以学生当前所拥有的学历为标准, 而是以他们实际的认知发展水平、个人能力和社会经验为基础。我们根据学生的能力来选择不同层次的课程, 也是为了合理利用师生资源, 达到师生认知匹配, 让他们在学习中得到身心的满足。

总之, 我国成人高等非学历教育将会是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高等教育中的非学历教育既是对学历教育的一种补充, 又是对学历教育的一种必然超越。非学历教育不会像学历教育那样有既定的规章和标准, 进行灌输式的教育。非学历教育将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和需要, 把学习需求和学生其他方面的需求相结合。非学历教育将从学员既有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结构出发, 创设出最适合学员发展的课程体系和活动方式, 以此来促进个体的主动发展和积极进步。

与此同时, 成人非学历教育的继续发展也是与国家经济和教育政策的支持密不可分的。对于成人非学历教育的发展, 我们期待国家成人教育法的颁布, 它将使成人教育合法化、规范化, 更能支持成人非学历教育的发展, 让每一个需要发展的成人追求成人非学历教育的权力。它代表了中国对国际终身教育理念的一种践行。

参考文献

[1][2]江颖, 宛小燕.新形势下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出路探讨[J].成人教育, 2008, (7) :85.

[3]王洪才.大众高等教育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4:102.

[4][5]曾艳清.高等教育后大众化与成人学生入学制度改革趋向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 2007.

[6]Letitia A.Combs, Chair Albert K.Wiswell Paul W.Combs, Change:Retirement in Japan and the Resulting Chal-lenges for Japanese Adult Education, Mary E.Repass, 1999:56.

[7]顾建辉.高校成人教育的战略性转变[J].成人教育, 2009, (8) :24-25.

[8]邵士权.高等非学历教育及其发展问题初探[D].武汉:湖北大学, 1999:12-13.

上一篇:电子商务企业库存管理下一篇:机械加工工艺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