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化考核

2024-10-06

全程化考核(精选7篇)

全程化考核 篇1

课程考核工作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科学合理的、行之有效的课程考核模式 (内容、手段、方法或途径) , 不但能够起到检查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 跟踪督导教师教学情况的作用, 还可以起到引领学校教学方向, 激发任课教师的教学激情,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激励作用, 进而助推课程教学效果向着既定教学目标极大限度逼近。

1 高职专业课的课程标准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 按照高职教育“强技能、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近些年来, 各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改革和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 有关专业课的教学标准已基本达成共识, 即专业课的教学要将“知识传授、技能训练、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多位一体, 有机融合。按照现代高职专业课课程标准要求, 任课教师在实施教学工作过程中, 必须以知识传授为载体, 强化学生“知识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训练和增强, 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和提升。

2 传统的专业课程考核模式

在沿袭使用了多年的课程考核体系中, 专业课的考核通常分为考试课和考查课两种形式。考试课的总成绩中, 平时课堂出勤和作业成绩占10-20分, 其余80-90分则全部来自于学期末的终结性笔试考试。而考查课则依据上课出勤、几次小测验等, 直接划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5个档, 无需进行期末终结性考试。

纵观传统的考核模式主要存在以下弊端:其一, 是评价方法的片面性。重理论轻实践, 重知识轻技能, 忽略对学习态度、工作态度等方面的考核;其二, 是评价方法有失公平性。高度关注学习的结果、弱视了学习的过程。一定程度上挫伤了那些平时努力用功但期末未必考得理想成绩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其三, 是导向作用偏差。误导学生考什么就学什么背什么, 重视考试课轻视考查课, 使得在后续的专业课教学中产生知识盲点或模糊点;其四, 是影响教风学风建设。个别教师平时教学不能尽心尽力, 期末终考考前给学生圈点复习范围, 以期提高课程考试总成绩, 间接酿制了极个别学生打小抄考试作弊的严重后果。

由此可见, 传统的课程考核模式体现不出现代职业教育的特点, 在检查教学效果督导教学质量, 综合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 考核信度差说服力低, 因此不能直接套用于评价考核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3“全程式多元化”课程考核模式

近些年来, 在尝试改革课程教学教法等系列工作中, 为了弥补和完善传统考核模式的不足, 我们对专业课程考核工作也做了大量的探索和改革实践, 同时也多方借鉴了兄弟院校的比较成型的经验和做法, 实践表明:将“全程式多元化”的课程考核模式运用于高职专业课的学习考核中, 收到比较理想的教学和考核效果。

3.1“全程式多元化”考核的涵义

“全程式”, 是指考核工作伴随着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 在关注期末终结性考试的同时, 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全程跟踪及时反馈每一个学习环节、每一个学习节点的学习情况, 包括课上与课下、课内与课外、个体和集体 (小组) 等。“多元化”, 是指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的评价方法。考核的内容要兼顾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学习态度与工作态度, 关注学习过程付诸的努力和进步情况;考核方式方法可以灵活多样, 兼顾笔试、口试、实操、答辩、课外知识学习汇报、结构模型制作等多种形式;成绩的评价可以兼顾定性与定量两种方法。

3.2 实施“全程式多元化”考核的意义

“全程式多元化”的课程考核模式, 是一种综合地评价课程教与学情况的考核模式。实施“全程式多元化”的课程考核模式, 可以全面地、客观地、相对准确地评价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 跟踪反馈教学过程的实施效果, 激励和全面考核学生的成长、进步和发展,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养成喜欢学习、乐意学习、主动学习的学习习惯, 全方位多角度发展和提高能力、技能和素质, 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

4“全程式多元化”考核模式的应用实践

4.1 考核方案拟定

考核方案应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总体要求, 根据课程的性质、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标准, 以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素质多方面多角度考核为落脚点制定。对不同的课程, 可以设计不同的考核方式、考核指标和分值权重。以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为例, 课程考核方案拟定思路及结果如下:

《建筑材料与检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课程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非常强。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 学会常用建筑材料基本性能的实验检测, 掌握工程材料的选择、性能测定、测定结果的评价以及工程材料的验收与储运等技能。按照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综合评价的考核要求, 拟定如下考核方案 (表1) 。

4.2 过程考核

过程考核又叫“形成性考核”, 考核成绩占比课程总成绩的60%过程考核有两大特点:一是, 侧重于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表现、自主学习意识、实践技能、团队合作意识等方面的考核。考核工作由任课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 考核评价方式有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二是, 在过程考核环节, 设置了鼓励加分项目, 旨在借助考核, 鼓励那些平时学习非常努力, 上课主动回答问题, 课下积极主动参与实验准备工作, 小组专题作业中表现突出的部分学生, 以此树立学习榜样, 期望在学生中营造一种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过程考核具体指标见表2。

4.3 期末终结性考核

期末终结性考核是以笔试闭卷考试形式进行的, 试题来源于课程电子试题库。考试试卷是由计算机随机组卷, 试卷评阅工作由专业教学相关的几位教师组成阅卷小组负责完成, 实现了教考分离的终结性考试。

5 考核成效、思考及建议

5.1 成效

5.1.1“全程式多元化”的课程考核模式, 是一种由多名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公正、公平、公开的课程考核模式, 考核结果置信度高, 教学情况评价及时, 对那些阶段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起到实时警示作用, 对教师的教学起到反馈和适时调整作用。

5.1.2“全程式多元化”的课程考核模式, 使学生对日常学习重视的程度提高了, 主动性增强了, 那种“平时得过且过、期末突击背考”的学习风气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扭转, 使得全体学生的考核成绩都得到提高, 不及格率降低了。

5.1.3 实验课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了。学生注重动手能力的训练和提高, 注重同学间的合作和沟通, 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锻炼。

5.1.4 使部分文化课基础较差的学生自信心倍增, 他们坚信过程比结果重要, 只要平时能力了, 就一定会有好的回报。

5.1.5 引导学生明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要求, 明确在校学习期间, 不但要关注考试分数, 还要关注多种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新知识能力等) 的提高, 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以实现未来的顺利就业和就好业。

5.2 思考与建议

5.2.1 考核有法而无定法。

不同课程的考核方式无须千篇一律的, 同一门课程的考核方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是课程考核工作应当与课程建设工作协调一致, 高职的课程考核模式必须突出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及综合职业素质的全面考核, 以发挥考核这个指挥棒在教学和人才培养中的教育作用、引导作用和导向作用。

5.2.2 要做到科学地合理地评价一门课程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相关的考核工作, 包括考核方案的制定、考核过程的督导等, 必须由校、系、专业各职能部门的多方参与, 综合把关, 协同管理, 否则将会影响考核效果甚至是使考核工作“纸上谈兵”。

5.2.3 要将“全程式多元化”的课程考核工作高质量地落到实处, 要求任课教师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度负责的工作精神, 要付出比常规工作量大很多的工作量, 否则将降低考核的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安改娣, 赵安香.高职专业课过程考核评价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 (14) .

[2]侯敏霞.注重过程考核全面评价学生[J].艺术科技, 2014 (3) .

[3]梁阿莉, 张雨, 罗慧娜.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课程考核模式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 2013 (3) .

[4]彭绪山, 王明, 范春风.课程过程化考核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09 (24) .

夏大豆全程化控效果初探 篇2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用大豆品种为泛豆6号, 由河南省黄泛区农场地神种业农科所提供;药剂为“国光牌”多效唑, 15%可湿性粉剂, 四川国光农化有限公司生产。

1.2 试验方法

试验设在河南省西华县气象局试验地, 土壤含有机质1.44%, 碱解氮67.44 mg/kg, 速效磷12.77 mg/kg, 速效钾43.10 mg/kg, 速效铜13.96 mg/kg, 速效铁14.78 mg/kg, 速效锰4.10 mg/kg, 速效锌1.17 mg/kg, pH值7.23。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 3次重复, 6行区, 小区长5 m, 宽2 m, 行距33 cm, 亩植1.35万株。共设6个处理, 即处理1于初花期 (7月26~29日) 亩喷50 g;处理2于分枝期 (7月13日) 亩喷20 g, 初花期亩喷30 g;处理3于初花期亩喷20 g, 盛花期 (8月8日) 亩喷30 g;处理4于分枝期亩喷10 g, 初花期和盛花期各亩喷20 g;处理5于苗期 (7月4日) 、分枝期、初花期、盛花期分别亩喷5 g、10 g、20 g和15 g;处理6不喷施为对照。

试验于6月3日耕翻整地, 6月11日浇水, 6月12日播种, 6月21日间苗, 6月23日亩喷5%精禾草克70 mL加25%的虎威60 mL除草, 亩追“红四方”三元复合肥 (N-P-K:15-15-15) 7.5 kg。7月12日中耕一次, 其他管理同大田。试验分别在苗期7月4日、分枝期7月13日、初花期7月26-29日 (7月26日喷1、3处理, 7月29日喷2、4、5处理) 、盛花期8月8日趁早晚用植保专用喷雾器喷药。于7月21日、8月11日用SPAD叶绿素测定仪测定叶绿素的相对含量即叶色值;倒伏按0~4级分级, 并按以下公式计算倒伏指数:倒伏指数=倒伏级别×倒伏面积 (%) /5×100;成熟后每处理选生长均匀的行连续取10株进行室内考种, 成熟后 (10月1日) 收中间4行计产, 计产面积6.6 m2。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大豆生物性状的影响

从上表可以看出:喷施不同剂量的多效唑对大豆的开花期有一定的影响, 而对成熟期影响不大。分枝期喷药的2、4、5三个处理开花期推迟2天, 叶色值含量略有增加, 据7月20日观察, 2、4、5处理叶色明显变深, 说明花前喷施多效唑能提高植株叶绿素的含量, 但对开花有一定的抑制作用。8月11日各处理的叶色值含量均较对照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初花期后剂量最大的处理1增幅最大, 为8.0%, 剂量较少的处理2增幅最小, 为0.2%。

从表2可以看出:喷药各处理茎粗均不同程度变细, 各处理总剂量都一样, 茎粗处理2<处理5<处理1<处理4<处理3, 说明喷施越早、喷药量越大对茎粗抑制作用就越强, 这一点与张喜民等人喷多效唑能使“大豆茎秆增粗”的结论不一致[2]。株高以处理2、5降低较多, 较对照低24%左右, 处理3降低19.4%, 处理1倒数第二为16.7%。结荚高度以处理5、2、3降低较多, 处理1降低最少, 说明喷施多效唑能使大豆株高显著降低, 结荚高度也降低[2,3], 一定量的药分期施用比一次施用降低株高的效果好。节数变化不明显, 说明喷药对主茎节数没有明显影响[2,3]。分枝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以处理2、3增加较多, 处理1、4增加较少, 处理5增加最少, 说明喷药能增加分枝数, 两次喷施强于一次喷施。喷药各处理倒伏加重, 倒伏指数明显增大, 对照倒伏程度最轻, 处理1、2较重, 说明喷施多效唑化控使倒伏加重。这一点与别人的研究不一致, 据观察是茎秆变软引起, 原因可能是今年天气雨水多, 日照时数少, 喷药处理变矮, 透光性减弱, 使大豆茎秆变细, 纤维素减少所致。

2.2 对大豆经济性状的影响

从表3可看出:株荚数除处理1外均较对照增加, 粒数也较对照增加, 其中处理2、3较对照增加较多;结实率除处理1、4外均增加, 荚粒数也有增加趋势, 株粒重除处理1外其余均增加, 其中以处理3增加较多, 处理2次之, 处理5又次;百粒重各处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其中处理1降低最多, 为0.95 g。说明喷药能提高结实率, 增加单株荚数、荚粒数、粒数[2,3], 虽百粒重略微降低, 但株粒重提高, 从而增产。喷药后紫斑粒率有降低的趋势, 其中以处理5降低最多;霉籽粒率有增高的趋势, 说明喷药对大豆抗紫斑病能力有所增强, 透光性变差造成霉籽率升高。

2.3 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从表4可看出:喷药各处理除处理1较对照减产5.3% (不显著) , 处理2较对照增产达17.1%, 达显著水平外, 其余各处理均增产, 但不显著。说明在大豆上喷施多效唑化控, 在分枝期和初花期分别亩喷20 g和30 g最好, 这一点与“喷施多效唑可显著增加产量, 增产幅度17%~18%”[2]不矛盾, 少量多次强于一次喷施, 一次剂量过大不但不增产, 反而减产。

3 小结

(1) 大豆上喷施多效唑, 应于分枝期亩喷20 g、初花期亩喷30 g效果较好, 较对照增产达17.1%;少量多次喷施强于一次喷施, 一次剂量过大不但不增产, 反而减产。

(2) 在大豆生长的苗期、中期、后期喷施不同剂量的多效唑都能够使大豆叶绿素含量增加, 剂量越大叶绿素增加越多;喷施多效唑化控能使大豆株高、结荚高度降低, 在用药量一定时分期施用比一次施用效果好;喷施多效唑化控对主茎节数没有影响, 但是能增加分枝数, 以处理2 (分枝期、初花期) 和处理3 (初花期、盛花期) 喷施增加分枝较多。

(3) 2010年喷施多效唑化控对大豆的倒伏不仅没有起到抑制作用, 反而加重了倒伏。

(4) 喷施多效唑化控能提高大豆的结实率, 增加荚数、荚粒数、株粒数, 而百粒重略微降低。

(5) 喷施多效唑化控植株长势增强, 对大豆紫斑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但霉籽率有增高趋势。

4 讨论

(1) 喷施多效唑后大豆的根系生长健壮, 抑制了旺长, 提高了光合效率, 增加了分枝数, 增加荚数、荚粒数、株粒数, 提高了经济系数, 从而提高了产量。但喷施多效唑化控增加产量及过量喷施导致减产的原因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2) 2010年喷施多效唑较对照倒伏重的原因可能与天气有关, 但具体原因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3) 大豆苗期如果雨水大, 旺长, 喷化控剂有一定的抗倒增产作用, 但是由于本试验喷了有药害的除草剂 (虎威) , 相当于进行了化控, 所以再喷化控剂效果就不好了。不过, 苗期喷化控剂的增产作用还是值得探讨的。初花前喷施多效唑对大豆开花的抑制作用还要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冯国明.水稻苗期喷施多效唑效果好[N].云南科技报, 2007-4-26.

[2]张喜民.多效唑对大豆增产作用和生理效应的研究[J].大豆通报, 2006, (2) .

基于让生活物理全程化的构想 篇3

一、从发现问题开始,奠定“生活物理”基调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物理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这一点对学生而言是相当重要的.因此,我们应该利用学生身边一些奇妙的物理现象,引导学生,让他们仔细去观察和感受生活,捕捉可能稍逊即逝的物理现象.因为生活中的问题最能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拉近了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距离,从而感知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真实存在.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学习研究的问题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在学生的生活中有大量的物理现象和问题,都能被应用于物理.

比如,在学习“滑轮”时,我们就可以先出示一个升旗的画面,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旗杆是怎样升旗的,特别引导学生关注旗杆上的轮子,进而让学生产生疑问:为什么要利用轮子来升旗呢?轮子起到什么作用?轮子有什么特点?只要我们能抓住随时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物理现象,引导学生随时随地去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对什么都来一个为什么?这样就容易将物理学习、物理探究融入生活.

二、围绕实验探究,追踪“生活”特色

让探究中注入生活的特色,最能调动学生探究的欲望.因此,在课堂探究教学中,教师应从现实生活中选取素材,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探究情境和参与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物理问题的真正存在,认识现实中的生活问题和物理问题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流程和方法,将这些技能和方法内化为自身的能力,进而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和心灵感悟,品尝探究的乐趣,真正掌握物理知识,学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比如,我在教学“惯性”一节时,我先给大家演示一下惯性小球的实验,然后让他们自己亲自做一下,把笔或者文具盒放在一张纸上,迅速抽.出纸张时发现放在纸上的物体并没有随纸一起运动,再一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得到提升.

三、加强反馈训练,凸显“生活”因素

在探究中注入生活的特色,还不是课程的最终目的,它只是完成了从实践到认知的过程,还需要把所学内容迁移到生活中去,通过再实践,再认识,来加深对新知的理解.我们可以利用学生掌握的知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学生进行技能化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对所学内容进行再实践、再认识,达到应用能力的培养.

而要让反馈训练生活化,习题的素材要尽量来源于学生生活,让学生通过反馈训练,既能巩固知识和技能,又可理解物理原来是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例如,在学习“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时,我们可以给学生设置这样的一道生活问题:生活中,当我们给自行车打气,打完后摸摸打气筒的外壁,感觉变热了,请大家结合本节课所学来讨论一下变热的原因.这样,学生通过讨论,很快能找出变热的原因,既调动了兴趣,由巩固了新知,可谓一举两得.

四、注重课外延伸,激活“生活”触角

应该说,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但是学生课堂的学习时间毕竟有限,因此,除了在课堂中体现生活的元素,我们在课外也应该注重知识的延伸,让学生带着兴趣和激情在课外也能进行科学探究,这是我们教学的最高境界.因此,在上课时,每讲到一个物理问题,学生都会提出很多相似的现象或疑问,其中有很多来不及课堂探究,我们完全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探究,同样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比如,在学习“大气压强”这一节时,我在课堂中做了这样的一个实验:用一个玻璃杯装满水倒置,下面放一张硬纸片,结果学生发现没有掉下来,学生顿时兴趣盎然,探究味也很浓,这时一名学生顺势提问:教师,如果杯子倾斜,硬纸片还能掉不下来吗?由于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干脆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外进行探究,这样学生在课外非常渴望的氛围中探究体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在教室里干巴巴的讲授要好得多.

总之,只有当我们的物理教学和生活实际相结合时,物理教学才能显现出她的生命活力,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物理问题的兴趣.因此,我们呼唤“生活物理的全程化教学”,从生活中寻找学生感兴趣的资源,引导学生用物理的思维方法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环境,帮助学生构建有生命活力的物理课堂.所以,我们的物理课堂需要生活的全程化,需要我们把课堂发现、课堂探究、课堂反馈、课外探究转向生活化,随时实验、随时探究.让学生时刻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这就是我们所需要的“生活物理”.

参考文献

[1]肖艳.让物理教学生活化.山东教育.

[2]杨火生.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湖北: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研究会会刊,1998.2.

全程化考核 篇4

一、“大学生村官”培养的现状概述

大学生村官政策萌芽于20世纪90年代, 经过了长时间的摸索和积累, 2005年,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 自此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了快速、全面发展的阶段。“截至2011年底, 全国已累计选聘大学生村官30万人, 目前在岗21.2万人, 覆盖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行政村”【1】。

“北京市目前共有大学生村官8000人左右, 并以每年2000至3000人的数量选聘大学毕业生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助理。”【2】笔者所在的高校, 是北京地区一所教育部直属的中等规模的行业类高校, 每年应届毕业生 (包括本科及研究生) 约为2000人左右。由于专业特点, 学校每年约有25%左右的毕业生会在煤炭一线及艰苦行业就业。近年来, 非主体专业毕业生中选择村官、社区工作者为就业方向的人数逐年增多。2006年以来, 共有206名毕业生走向“村官”岗位, 平均每年30人左右。

数据来源:本研究整理

“村官”已成为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方向之一。而学界对“大学生村官”这一群体培养的关注点, 更多的是在政府和社会如何通过招考制度、薪酬制度、考核培训制度的完善以及设计合理的就业鼓励政策使“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留得住、干得好”。在实际工作中, 高校对于“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多是作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固定环节, 在推荐优秀毕业生报考村官和已毕业的村官办理户档手续方面提供必要协助, 并没有在全程化就业指导中融入“村官”培养的目标导向。而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村官的主阵地, 在大学生村官职业能力、综合素质的形成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 高校“大学生村官”全程化培养不仅可以让更多优秀的大学生走向农村这一广阔天地施展才干, 更可以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合格基层干部的同时为党政干部队伍培养德才兼备的后备人才。

笔者连续三年担任非主体专业毕业班辅导员工作, 共指导22名本科及研究生毕业生走上村官或社区助理岗位。在实际工作中, 对高校“大学生村官”全程化培养有几点思考。

二、高校“大学生村官”培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一) 就业准备阶段:大学生对“村官”工作缺乏全面认识

学生从大一到大三的专业学习、能力锻炼都是在为就业做准备。就业指导全程化是高校加强就业工作的广泛共识。各高校不仅在新生阶段注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在专业学习阶段不断通过就业指导课程加强就业技能培训, 更是在毕业阶段不遗余力的开拓就业市场, 为大学生讲解就业政策、办理就业手续。但不可否认的是, 目前高校人才培养和就业指导服务的方向均为城市就业市场, 就业指导课程也多是讲授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注重对学生应聘技巧的培训。这就导致很多大学生在学习阶段并不真正了解“村官”政策, 对“村官”工作缺乏全面认识, 更不甚理解“村官”对于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意义。大学毕业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直到毕业阶段才在学校的宣传鼓励下想到“村官”这一出路, 把“村官”作为考研、考公务员的“跳板”, 作为一种权宜之计, 也就在所难免。但这不仅有悖于“村官”政策的初衷, 也不利于大学生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

(二) 就业冲刺阶段:大学生实际能力与“村官”要求存在差距

经历过从大一到大三的就业准备, 大学生在毕业年级面临着职业方向的确定、就业地点的选择以及从学校到社会的知识技能准备和心理调适过程, 这一时间段可称为就业冲刺阶段。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报考“村官”。以北京市为例, 尽管2012年是大学生村官工作启动以来竞争激烈程度最小的一次, 8765名毕业生报名角逐3000个村官岗位, 考录比例也高达2.9比1。【3】根据北京市人社局公布的“北京市2013年选聘应届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公告”, 大学生村官待遇将基本与新入职的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的待遇看齐。因此, 预计在就业形势整体下滑的2013年, 报考村官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及考录比例还将提高。

而在招录大学生村官的笔试、面试环节中, 大学毕业生的学科背景、知识结构、专业技能、政治素养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吻合, 即大学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与“村官”要求存在差距已成为很多大学生“落榜”的主要原因。虽然“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初衷并不是要求每一位大学生村官都掌握农林畜牧方面的专业技术, 而是希望大学生们发挥眼界宽、信息灵、思路活的优势带领农民致富。但在招录村官的笔试环节, 会发现很多大学毕业生存在知识结构不完善、政治素养不够高、公文写作能力较欠缺等问题。在面试环节, 很多大学生对农村艰苦的生活环境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不足, 协调处理人际关系情商较低等问题。这些都与一名合格“村官”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三) 就业延伸阶段:“大学生村官”普遍缺少组织归属感

大学生毕业生走上“村官”岗位后, 在政策规定的服务期内, 属于就业延伸阶段。“大学生村官, 既不是村民, 又不是官员, 只是村支书或村主任的助理, 这决定了大学生村官只能做一些助理性的工作而没有实际的决策权和领导权。”【4】所以大学生村官没有作为政府公务人员或者是基层管理者的组织归属感。而负责村官招录、培训、考核、就业鼓励政策落实的村官办, 受制于职权所限, 也很难在工作中给予大学生村官们实际的帮助。又由于中国的农村具有独特的社会生态系统, 在行政体制外, 更多的是以血缘和宗族为纽带的乡土社会或者通俗说是“熟人社会”。长期在城市求学的大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融入其中。一旦遇到利益纠纷问题, 村民对大学生村官表现出“不信任”或“排斥”的情绪也就在所难免。再者, 大学生村官已不再是高校在读学生, 高校受制于传统的培养模式和有限的人力和物力, 也很难给予已毕业村官们更多的关注。大学生村官的组织归属感不强, 不仅可能使大学生“村官”产生消极思想, 更有可能挫伤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导致其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潜能无法充分发挥。

三、关于高校“大学生村官”全程化培养的几点建议

高校应努力根据“村官”岗位的实际需求和“大学生村官”自身存在的普遍问题, 探索并完善对“大学生村官”的全程化培养, 全面提高大学生村官的主观能动性, 更好的发挥大学生建设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作用。

(一) 就业准备阶段:培养正确认识

在这一时期, 高校应从思想上提高大学生对“村官”的全面认识, 从实践上培养大学生适应农村工作的素质和能力。

1.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应该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将理想与现实相结合, 将自身价值的实现与社会需要相结合, 将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相结合。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 最好结合书本知识适当引入国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和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介绍。从理论层面阐述“大学生村官政策”所服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中的重要地位。不仅让学生们理解“大学生村官”政策对国家的战略意义, 更体会到“村官”是大学生实现服务社会、奉献国家的途径之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培养大学生热爱农村、扎根农村并在广阔农村建功立业的理想和抱负, 从而奠定大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明确职业生涯发展路径的思想基础。

2.在就业培训中探索以培养农村工作能力为目的的科目

在专业学习阶段, 大学生多是从各种形式的就业培训中不断调整自己就业观念, 选择自己职业方向。因此, 高校应该充分利用就业培训这个平台, 努力探索以培养学生农村工作能力为目的的训练科目。

首先, 在就业培训中详细讲解“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历史沿袭、具体规定, 以及以“村官”的岗位性质、职能和应聘“村官”所需要的理论素养, 让学生基本了解村官工作的内容, 也预计到工作的难度, 可以对未来的“村官”工作作出理性选择。其次, 在就业培训中适当引入《中国的“三农”政策解读》、《农村工作方法》、《农民心理问题解析》等选修课程, 让有志愿选择“村官”工作的大学生初步具备在农村工作的理论知识。最后, 通过多种形式播放宣传优秀村官的事迹, 增加大学生对村官工作的感性认识, 从另一个侧面激发大学生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热情。

3.通过社会实践让大学生认识农村现状, 上一堂生动的国情教育课

当代大学生, 无论来自农村还是城镇, 都是从学校到学校, 缺少社会生活锻炼, 对农村的实际生活缺乏了解和思考。高校应该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第二课堂”等为载体, 引导大学生走进农村, 走进农民家中, 调研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在教师指导下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走进农村的社会实践活动, 可以加深大学生对农情民意的了解, 加深大学生与基层群众的感情。即使对于毕业后不走向“村官”岗位的大学生而言, 这也是一堂生动的国情教育课。他们可以从亲身实践中体会和感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全局性, 从而增强主人翁责任感, 立下在农村在基层奉献青春的远大志向。

4.加强大学生政治素质培养, 提高组织宣传、团结群众的能力

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 在校大学生对我国的国体、政体、政党制度等政治理论已有基本认识, 政治主体意识也日渐增强。但目前大学生群体对现实政治问题的认识普遍较为肤浅, 总体欠缺理智、客观分析社会热点或敏感事件的能力, 往往表现出幼稚、偏激甚至政治立场不坚定的态度。这不仅不利于走向村官岗位的大学毕业生发挥政策宣传、组织团结基层群众的作用, 也不利于大学生群体成长为维护国家政治体系秩序和政治现代化、民主化发展的有生力量。因此, 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培养。

首先, 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及政治辅导员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渠道, 发现大学生对政治问题的关注点和兴趣点, 从对现实社会问题的科学分析中引导大学生在思想、政治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训练大学生的政治思维, 提高其理性认识政治问题的能力。其次, 通过党团组织的凝聚作用, 依托校园文化建设, 强化大学生的政治立场, 同时使大学生对党团组织的政治生活规则和规范做到熟练掌握, 以便在基层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政治优势。最后, 通过学生自治组织引导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 实现自我管理, 使大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提高政策认知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

(二) 就业冲刺阶段:加强技能培训

经过就业准备阶段的“三观”教育、实践锻炼和能力培养, 高校应该在就业冲刺阶段, 对备考“村官”的大学生和已被录取的准大学生村官进行分类别的技能培训。

1、通过政治技能培训和政治品德的强化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

伴随着农业现代化及农村城镇化进程, 土地重新整合、人口流动加快, 农村社会利益关系日益复杂, 利益矛盾增多且有个别激化的趋势。大学生村官只有自身具备良好的政治参与行为习惯, 才能更好的引导农民通过正常渠道进行利益表达。而这一点, 对社会和谐稳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备考村官的大学生, 高校可以请政治理论专业教师对备考生集中进行农村村委会常识、基层民主制度的讲解, 强化备考生们包括政策理解能力、政治问题的识别判断能力以及政治过程参与控制能力在内的政治技能。特别是“教会大学生通过正常的渠道实现意见反馈、民主监督和利益表达, 养成良好的政治参与行为习惯”。【5】目的是使拟报考村官的大学生在招录考试中具有发现问题的敏锐性和解决问题的政治性, 从而在激烈的“村官”竞争中脱颖而出。

对于已被录取的准大学生村官, 就要加强政治品德的培养。政治品德是参与政治生活所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自律原则, 包括了权利观、利益观、荣辱观。可以由高校纪检部门负责人对准村官们进行专题培训, 引导即将走向基层工作岗位的大学生坚持组织原则, 廉洁自律, 务实奋进, 提高政治觉悟和道德操守, 为“大学生村官”成为新时代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打下基础。

2.通过情商教育提高大学生应对处理复杂关系的能力

乡村秩序在今日的中国农村依然真实存在, 民间力量相对强大, 乡土习俗、潜在规则等导致了农村矛盾复杂, 人际关系难处理。由于情况不了解, 生活不习惯, 又缺乏认同感和信任度, “大学生村官”在处理人际关系、解决邻里矛盾上心有余而力不足。针对这一问题, 高校应通过情商教育提高大学生应对处理复杂关系的能力。

对于备考村官的大学生, 高校可以举办以介绍农村工作方法和农民心理特点为主题的讲座, 并借助民生调节类的电视节目, 让学生们初步了解协调矛盾的工作流程。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换位思考来组织备考村官的大学生进行协调农村矛盾的模拟训练, 提高学生们的应变能力和处理复杂关系的工作技巧。

对于已被录取的准大学生村官, 可以由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通过开设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咨询服务、组织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等方式, 使准村官们认识自我、认识环境、认识自我与环境的关系, 学会控制情绪, 自我调节, 提高面对和承受挫折的能力。这种充满正能量的心理准备对于即将走入农村且面对农村复杂关系的准村官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3.通过涉农法律法规的教育提高准村官“用法”能力

目前我国农民群体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 过度依赖于乡土规范和传统伦理所确立的行为规则, 法治意识淡薄, 法律知识相对匮乏, 导致农民群体更多倾向于运用非法律方式解决矛盾和纠纷。因此, 对于已被录取的准大学生村官, 高校还应重点加强涉农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惠农政策的介绍和讲解, 提高准村官的“用法”能力。

可以通过以案说法等多种形式向准村官们介绍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业法》、《村委会组织法》、《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 使大学生毕业生到村后具有引领农民致富、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知识储备, 成为农村普法宣传员, 提高广大农民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促进广大农民规范有序的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以及社会政治生活。

(三) 就业延伸阶段:建立回访机制

“大学生村官”的成长成才需要政府、高校、社会的联动培养。高校拥有强大的智力、人力资源, 可以探索建立包括行政管理机构、党群部门、团学系统联动的“大学生村官”回访机制, 加强对“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支持力度, 让“大学生村官”在母校找到组织归属感。

1.就业指导部门为大学生村官建立回访服务档案

作为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及服务的行政管理机构, 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可以为每一位大学生村官建立回访服务档案。定期通过网络、电话、实地走访等方式和问卷调查、标准化访谈的形式了解大学生村官的基本信息;不定期通过本校大学生村官QQ群、飞信群、校友录等形式了解村官们的动态信息。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该整理归纳大学生村官们在实际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所困以及意见建议, 定期与“大学生村官”管理部门进行沟通反馈。另一方面, 通过村官们反馈的信息查找高校在大学生村官培养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修正。

2.基层党支部共建活动密切高校与地方的联系

在高校“红色1+1”基层党支部共建活动中, 让已毕业的村官所在村支部与高校党支部结成对子, 定期组织探访交流活动。通过党支部共建活动, 一方面让政治素养较高且在学生中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大学生党员通过支部共建活动发现农村问题、分析农村现状, 在试图解决农村矛盾的过程中认识农村社会, 思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向, 另一方面, 让高校教师党员在招商引资、电子商务、法律援助等方面为大学生村官提供咨询服务和智力支持, 并凭借丰富人生经验解决大学生村官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同时, 支部共建活动还可以在推动基层民主方面交流经验, 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以大学生村官为纽带, 密切高校与地方的联系, 为高校围绕改革与发展的中心任务, 献计献策于地方经济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搭建平台。

3.团学活动实现村官与在校大学生的双向互动

把优秀的大学生村官请回学校, 让在校大学生走进农村。“请进来、走出去”的团学活动, 不仅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还可以实现大学生村官与在校学生的双向互动。上文已经谈到让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认识农村现状, 此处不再赘言。关于把大学生村官“请进来”, 高校团学系统可以邀请优秀的村官回到学校, 将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通过沙龙座谈会、官方微博等形式与广大学生进行交流, 增加大学生对村官工作的感性认识。此外, 为鼓励大学生创业, 各高校都会举办大学生创业大赛, 可以利用此机会, 让村官与在校大学生组成团队, 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开展创业策划, 为大学生村官带头创新创业, 服务农民带领农民致富打下基础。

2009年, 时任中央组织部部长的李源潮同志在江苏看望慰问大学生村官时就指出“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为保证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作出的战略决策。要把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作为一项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大事来抓, 不断完善工作举措和配套政策。”【6】高校作为“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和输出基地, 应该积极为国家“大学生村官”政策谋规划、想出路、求发展。通过高校“大学生村官”的全程化培养, 使更多大学毕业生成为掌握科学知识、熟悉基层现状、经受实践锤炼的管理型人才,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更多优秀后备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央组织部组织二局.建设农村服务农村成长成才——关于全国大学生村官工作推进情况的调研报告[N].光明日报, 2012-7-31 (第15版) .

[2]北京大学生村官工资普涨近一倍基本与公务员看齐[EB/OL].中国青年网http://news.youth.cn/wztt/201302/t20130226_2907728.htm.

[3]大学生村官报名今年减少两成[EB/OL].人民网http://edu.people.com.cn/227065/17869314.html.

[4]牛娜, 于建荣.“大学生村官”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 (5) :166.

[5]彪晓红.大学生政治素质拓展的重点与实施路径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7) :86.

浅谈专科生就业教育全程化 篇5

就业问题是专科院校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在当前社会求职人数庞大、好的就业岗位极其有限的情况下,部分招聘单位对学历的硬性要求无疑又增加了专科生就业的难度。

应当看到,国内高校在促进专科生就业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和改进,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就业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些高校在毕业学年开始时才着手进行就业教育,导致很多学生来不及准备就被推到了就业的前线。就业教育全程化,让学生尽可能早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并有针对性地在求职前完善自我,增加竞争优势,对于进一步推动专科生就业工作显得尤为必要。

就业教育全程化,是指自大学生入学起即对学生实施有步骤、有计划的就业教育。就业教育不再是某一学期或某一学年的特定任务,而是被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中,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1)

1 就业教育全程化的意义

(1)就业教育全程化可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再创新高,加之大量往届毕业生也投入到求职大军中,专科生就业压力之大前所未有。造成很多学生无法就业的原因除了部分客观原因之外,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自身实力不足、求职技巧缺乏等也是造成这一现状不可忽视的因素。就业教育全程化可以帮助学生尽快熟悉本专业的发展前景,及早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定位,并利用大学里相对自由、充足的时间在自己喜欢或擅长的领域里不断学习,积累经验,增加自身在求职择业时的竞争力,最终实现较高质量的就业。

(2)就业教育全程化可以促进学风。就业教育和学风建设可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通过开展专业教育大会、专业实验、专业就业前景教育、专业实习等学风活动,可帮助学生及时了解专业特点和就业前景,把握社会对本专业的需求和专业发展趋势,提早为将来就业做准备。而自学生入学之初就对其开展就业教育,使学生在思想上能真正认识到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强化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学习的紧迫感。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吸引更多资源向就业教育汇聚,加快发展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就业教育。引导学生在入校之初就明确学习方向,探索行之有效的专业学习方法。

(3)就业教育全程化可以推动创新创业。就业教育全程化若实施得当,将有助于优化创新创业培育机制,为推动创新创业积蓄更多力量。这有赖于各学校、学院、结合各个专业特色,组织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科技竞赛和学科技能竞赛,以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广大教师不断提高科研能力,保证教研活动课题化,营造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以推动学生的创新创业。

(4)就业教育全程化可以实现大学生与社会的“双赢”。就业教育全程化中重要的一环是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或就业实习,让学生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对于个人而言,无论是参加志愿者行动还是实习,都可以增加对自己和对社会的了解,丰富社会阅历,增加职业体验。对于社会来说,大学生们也以自己的方式影响、改变着它。例如企业通过向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的同时,也为企业注入了新鲜血液,提供了创新思维,使企业充满活力。其花费的成本却并不多。

2 就业教育全程化的具体实施

2.1 职业目标探索期

大学一年级是职业发展教育的开局时期,也可以称为职业目标探索期。大学一年级新生就业教育的内容包括:一是介绍专业发展历史、专业研究内容以及专业就业前景。让新生入学开始便对自己的专业有个初期了解,初步明确自己在专业方面可能从事的工作。二是介绍当前就业现状,主要向新生介绍近几年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就业问题、就业前景等。目的是让新生全面认识到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为新生指出学习和努力的方向。三是讲述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主要是向大学生介绍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认识、规划、准备和发展,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四是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各种团学活动、竞技类比赛、创新创业活动、社会实践中,在这些实践中探索自己的个人特长、职业兴趣与职业目标。通过就业讲座等形式与学生一起分析大专毕业生的优势和劣势,从学生进行初步规划时,就要杜绝不能正确把握自我、就业期望值过高、充满幻想的现象。

2.2 职业能力提升期

大学二年级是开展职业教育的关键时期,也可以称为职业能力提升期。在这一学年里,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初步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增强专业素质并提高自我职业素养。

专业素质是通常指大学生的系统的知识结构,扎实的理论根底,精深的专业知识以及掌握和运用这些知识技能的能力。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可从多方面入手,如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一些相关的信息来补充、完善自己制定的职业培养计划;(2)二是在做计划时要评估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兼顾自己的能力,环境条件的限制,周围人对自己的期望;三是要预测在现实目标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阻碍和如何逾越障碍。通过开展社会实践、企业兼职实践等途径让学生开始尝试踏入社会,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提升一定的实践技能。高等学校应当切实加强教学管理,维护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保证课堂教学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在全校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建设优良的教风、学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注重课程的教学效果,以知识讲座、科技沙龙、专业知识竞赛、主题班会等为载体,通过校园报、校园广播、微信公众号等大力宣传,普及专业技能知识,提高大学生专业素质。

就业知识储备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就业政策法规,即向大学生介绍国家就业政策和规定,如《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等,告知大学生求职中必须了解的法律问题。二是大二下学期要进行就业途径讲解,向大学生介绍目前国内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的七类途径:就业市场双向洽谈、报考国家公务员、自主创业、考研升学、出国留学、参军入伍、到基层工作。三是要进行就业前情况了解。引导、鼓励学生提前参加招聘会,了解最新的就业现状,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给自己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位。(3)

2.3 应聘技巧提升期

三年级是开展职业教育的冲刺时期,也可以称为应聘技巧提升期。

一是就业程序讲解,向大学生介绍国家就业管理部门的工作程序和大学毕业生的择业程序,了解派遣、报到接收工作方法。

二是就业思想引导,大学生要改变“一次就业定终身”的传统观念,克服由此造成的思想压力与心理负担,树立职业流动的观念,以“平常心”对待第一次就业。职业是可以变化的,在任何地方、任何职业都是可以有所作为的。(4)有部分学生择业时眼光过高,工资低的不愿意去、条件差的不愿意去、基层及偏远的地方不愿意去。因此,要对这部分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与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就业择业观。清华大学生尚能应聘城管工作,那么,更多的专科大学生也应放下身段,把自己投入到一个普通劳动力的位置上,参与到全社会各岗位的就业竞争中去。况且,现在许多企业包括知名企业招聘的“门槛”普遍降低,只要求职者要求不是特别高,一般都能找到合适工作。社会上工作岗位供不应求,谁主动,谁有利,谁按兵不动,谁就失去主动权。应当帮助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端正就业思想、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三是做好就业服务工作,为学生提供真实可靠的就业服务信息。具体包括通过专题讲座指导学生简历制作方法与面试礼仪的技巧等,通过开展模拟招聘、创业大赛等活动,帮助学生提前认知职场、增强求职技能。同时积极为毕业生拓展就业市场,完善就业信息服务,开展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分析在求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切实分析提出对策。四是妥善规划就业实习。可以考虑调整毕业学年的教学计划,解决教学与求职的矛盾,并合理规划毕业生的教学与实习时间。实习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使学生能在实践中发现并解决问题,在实习中确定最终就业方向和就业岗位。实践证明这样的安排是十分有效的。

3 结论

从本质上说就业教育是以就业择业、职业发展、职场规划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教育重要一环,是大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专科生来说,他们在就业上存在优势,也存在劣势。我们把就业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应该成为高校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的始终,恰当安排就业教育的时间和内容,并且就业教育要持续开展直至毕业生就业成功乃至创业成功。

注释

1王正斌.高校全过程就业与创业指导教育创新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71-172.

2范玲.专业教师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3.17:90-91

3赵明炬.新媒介文化优势与加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4.18:51-54.

全程化考核 篇6

1 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的内涵

所谓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就是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 结合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将大学生涯分为若干阶段, 对学生分别进行思想意识、职业能力、综合素质等多方面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教育, 并将各阶段的指导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成一种全程化、系统化、综合性的就业指导模式, 并贯穿于大学生教育过程的始终。

第一, 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强调就业教育的系统性, 将就业指导作为一项系统的理论知识, 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并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

第二, 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从学生生涯整体规划的层面开展就业指导, 帮助学生进行长远职业规划, 使学生就业指导更加科学、系统。同时开展心理测评、升学指导、创业指导、择业指导, 使就业指导内容更全面、深入。

第三, 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不仅要求专业知识学习, 也突出职业观念、素质等养成, 注重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有利于增强毕业生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2 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建立的基础

2.1 建立在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基础上

大学生成长、成才有其客观的规律性。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讲, 其知识和才能有一个逐步增加、积累的过程, 即循序渐进而不是一蹴而就完成的。同时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不断进行着自我职业探索和定位, 通过确立职业观, 为自己自身成长、成才指明前进方向, 即学生的就业观念和就业能力也是一点一滴积累的过程。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正是在充分尊重这一客观规律基础上, 依据学生思想和心理发展阶段特点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结合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特点, 进行职业观念的传输、职业能力素质的培养和职业技巧的传授, 从而改变传统就业指导模式中淡化学生的内在需求, 忽视学生的成长规律, 为开展就业指导而指导的错误倾向。

2.2 建立在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基础上

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就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从这一目标出发, 大学生的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必要内容。在高等教育中要突出学生的正确职业观念的树立, 良好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否则, 就要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相背离。因此, 就业指导教育应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大学就业观念的确立不是一蹴而就的, 正如金兹伯格职业发展理论指出:职业选择是一个发展过程, 它不是一个单一的决定, 而是一个在一段时间里做出的一系列决定,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步骤都与前后的步骤有着一种有意义的联系[9]。因此, 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正是紧紧围绕着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就业指导, 是建立在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基础上的一种就业指导模式。

2.3 建立在国家现实就业政策基础上

当前, 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时期, 大学生就业制度也从“统一分配”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机制转变, 学生毕业后进入就业市场, 通过人才市场的供求机制、竞争机制来实现人才的优胜劣汰, 推动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在目前的就业机制下, 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职业素质和高校的就业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已成为高校的一项基础和常规性工作, 但是在帮助正确职业观的树立、职业生涯的自我规划以及就业心理素质的测量和培养上还需要有新的发展。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克服了当前高校就业指导的狭隘性和滞后性, 通过科学化、系统化以及全过程的指导,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与水平, 增强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2.4 建立在当前严峻就业形势基础上

随着高校近年来持续扩招和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 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而近年不断攀升的毕业生人数, 使就业市场中人才竞争激烈。在高失业率的情况下, 社会、家庭和高校以及学生本人承担着巨大的就业压力。从高校角度讲, “如何在学生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足、生存与发展”成为高校人才培养和就业指导的核心议题。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通过系统、全面的就业指导, 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学业与就业紧密结合, 学校与社会紧密结合, 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从而有利于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化配置, 维护家庭、社会和谐稳定。

3 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的基本特征

3.1 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核心的发展式指导

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克服了“短期促销”、“临阵磨枪”型的就业指导模式的被动式、经验性和滞后性等缺点, 以及“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缺乏系统的理论和科学的方法支撑的弊端。从指导方式上看, 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更加注重就业指导前瞻性、科学性和创造性, 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核心, 从学生整体生涯规划发展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系统、科学的指导, 通过不间断的就业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 全面提升职业素质和各种能力, 最终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需要的完美对接, 是立足于学生长远发展的发展式指导模式。

3.2 以分年级分阶段为特点的跟进式指导

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教育过程的始终, 在实施方式上坚持分阶段跟进式指导, 即根据大学生不同的年级特点, 思想、心理成熟度, 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 并注意各个阶段的衔接和逐步推进。如大学一年级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让学生尝试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大学二年级重点是帮助学生了解自身能力与未来职业能力需求之间的差距, 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为就业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大学三年级重点是指导学生对自身的职业定位和选择, 对未来的发展进一步规划和明确;大学四年级重点是帮助学生认清形势, 合理调整心态和就业期望值, 把握时机, 实现职业理想。在全程化就业指导中, 这些指导内容、阶段不是单一和孤立的, 而是紧密衔接的, 系统地联系在一起, 并逐步深入, 最终确保学生的就业目标合理、充分实现。

3.3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式指导

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核心观念就是将学业与就业紧密结合起来, 突出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全程化就业指导过程中, 强调社会实践指导环节, 将就业指导与专业学习相结合, 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教学实习、勤工助学等活动, 特别是在学生基本确定自身的职业发展方向以后, 加强对学生的实践锻炼, 提高学生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 为成功踏上工作岗位、转变角色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指导模式有利于克服当前大学生由理论到理论、社会实践经历十分欠缺的弊端;因此, 从全程化指导模式上看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式指导模式。

3.4 以职业观念、技巧为内容全方面指导

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从指导内容上看是包括职业观念、求职技巧、生涯设计、创业指导、升学指导以及综合心理测评指导为内容等的全方面的指导模式。指导内容涵盖了与求职就业有关的方方面面, 突出强调了就业指导知识体系的理论性、全面性与系统性, 既包括生涯设计、就业理论知识学习, 也包括科学就业观念的树立;既包括自我个性的测评, 也包括笔试面试方法技巧的掌握。一般来说, 从大学一年级开始, 根据职业指导理论和大学生发展阶段, 对大学生分阶段、分年级、有计划、有系统地将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升学指导等内容, 通过课堂、讲座、报告、座谈等方式, 逐步传授给毕业生, 从多方面指导学生的就业工作。

3.5 以个性化、群体性相结合多层次指导

大学生就业中既有个性的问题, 也有共性的问题。在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中, 一方面, 开展群体性就业指导, 解决一些共性的、普遍存在的就业问题, 以推进整体就业指导水平和就业指导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 根据每个学生思想和心理基础以及自身的综合素质, 开展有个性的就业指导。在尊重个体主体性、差异性和多样化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独立人格, 挖掘潜能, 促进个性化就业和生涯发展为目标。无论是开展个性指导还是群体性指导, 最终目标是实现学生职业理想和职业期望, 通过灵活、恰当地采取就业指导形式以达到最佳的就业指导效果。

4 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现实应用措施、途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构建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 不仅需要转变传统的工作思路和观念, 还要从高校的组织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课程体系的设立, 就业市场的研发和良好就业指导环境的创造等方面加强。

4.1 加强机构和师资队伍建设是开展全程化就业指导的主要依托

在全程化就业指导中首先要加强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 对就业指导的职责和功能进行准确定位, 在机构内部明确职责和分工, 强化责任制和激励机制, 充分发挥就业指导机构的指导作用。同时,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一支熟悉毕业生就业政策, 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师队伍将是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关键。首先, 要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对就业指导教师进行系统的专业教育和训练, 通过日常培养和专业培训相结合以及在职教育与学历进修相结合, 提高专业教师队伍的指导水平。其次, 要加强师资队伍的专家化建设, 不失时机地鼓励一部分专业教师成长为就业指导方面的专家, 形成一个长期从事就业指导的工作团队, 发挥骨干和核心的作用。最后, 要加强师资队伍的职业化建设, 这是专业化和专家化建设的保证。要加强这一职业的师资配备、工资待遇以及培养考核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4.2 建立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是开展全程化就业指导的条件

把大学生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 这需要有一个完整的教学规划, 建立符合全程化就业指导的大学生课程体系。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研室的指导下, 开展就业指导课程计划的设计和组织实施, 组织人员编写就业指导教材, 制订完备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开展教学研讨交流和实施教学检查测评等。在教学内容方面, 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具有鲜明的课程特色, 可比照“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设置学分, 并严格执行。同时, 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 制订严格的教学检查制度, 定期检查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在课程内容设置上要科学与合理, 坚持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以及实践课程结合起来, 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 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4.3 更新就业指导方式方法是开展全程化就业指导的途径

传统的就业指导模式中就业指导的方式方法上主要有授课、讲座、报告会等形式, 存在着一些灌输多、互动少, 教育多、体验少, 思想引导多、职业测评少, 一般化教育多、个性化咨询少等缺点。而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应不断地更新就业指导的方式方法。一要在全程化就业指导方式方法强调主体性, 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职业教育的主体性地位, 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让他们在主动的自我探索中学习到职业技能与方法。首先, 举办一些职业模拟及训练项目来增强职业指导的吸引性。其次, 在全程化就业指导方式方法上强调互动性, 即将讲授、讨论、演讲、辩论和个案分析等相结合, 加强课堂的双向互动, 增强就业指导教育的效果。再次, 增强全程化就业指导方式方法的实践性。职业指导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 要增加学生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社会调查等环节的训练, 还要锻炼学生写求职简历和自荐信、参加就业双选会等。通过学生的实践体验, 使职业指导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从而确立更加务实的职业理想和目标。

4.4 建立就业市场开发体系是开展全程化就业指导的基础

从就业指导工作特点上看, 它是一个与社会活动相联系的、环环相扣循环链条中的一环。一方面, 高校的就业指导不能脱离社会对人才实际需要;另一方面, 社会反馈又是高校确定和调整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方向, 进而提高就业教育活动成效的一个重要依据。建立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需要建立就业市场开发体系, 即高校的就业部门对就业市场进行深入的观察和分析, 通过对就业市场客观、全面把握, 使学科专业设置和调整符合社会需求变化, 为高校毕业生提供科学、全面、正确的指导。建立就业市场开发体系, 需要建立就业市场走访的机制, 即就业指导者定期到所负责的地区或企业走访, 建立经常性联系, 以便准确地了解瞬息万变的就业市场情况;建立就业市场调研机制即开展对就业市场的研究性工作, 掌握当前就业市场的需求特点, 预测需求发展趋势, 探索就业市场需求规律;建立就业市场的反馈机制。通过这些机制的建立, 促进就业市场开发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4.5 创设良好的就业指导环境是开展全程化就业指导的保证

良好的就业环境有利于推进全程化就业指导的开展。推进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必须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即要在学校内部树立全程参与、全员参与的观念, 形成人人参与职业指导的良好氛围。同时也要在社会中树立公平、公正、科学的就业环境, 包括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就业政策, 化解就业中的结构矛盾, 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用人单位和企业建立公平、公正人才选聘机制, 建立健全法规, 克服企业的不正确用人导向。同时, 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就业工作的手段也正在向信息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因此, 建立良好的信息环境, 也是开展全程化就业指导的重要条件, 要努力净化信息环境, 为高校毕业生提供良好的信息保障。

5 小结

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作为新型的就业指导模式, 它顺应当前就业工作形势发展需要, 有助于推进就业指导工作科学化、专业化和系统化发展, 有利于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但当前对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的研究还仅限于理论层面, 如何将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应用于实践, 切实解决当前就业中面临的问题, 更好发挥这一就业指导模式的功效, 将成为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重点。

摘要: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是一种全程化、系统化、综合性的就业指导模式。它建立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国家现实政策和当前严峻就业形势的基础上, 具有发展式、跟进式、应用式、全方面和多层次指导的基本特征。在实际工作中, 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市场开发以及更新就业指导方式方法上和创设良好就业环境等措施将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应用于实践中, 推动就业指导工作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高校,全程化,系统化,综合性,就业指导模式,探讨,思考

参考文献

[1]茶金学, 徐步朝, 秦华.对构建全程化就业指导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08 (32) :91-92.

[2]杨文坤.高校本科生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探析[J].琼州学院学报, 2009, 16 (6) :48-49.

[3]费宗琴.开展全程就业教育, 主动应对大学生“就业难”[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4, 8 (1) :81-83.

[4]郭平江.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探析[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5 (2) :129-132.

[5]李丽娟.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的思考[J].海峡科学, 2008 (4) :52-53.

[6]刘志新, 程文浩, 牟晖.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核心的大学生就业教育全程体系研究[J].大学生就业, 2010 (S1) :45-47.

[7]史广政.探索全程化就业指导工作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 2006 (21) :119-120.

[8]陈必华.新形势下高校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探析[J].社科纵横, 2007, 22 (4) :154-155.

全程化考核 篇7

一、就业指导全程化体系的形成

就业指导全程化是指立足市场对人才的现实需求从大学一年级到毕业,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客观认知自我,了解市场,准确进行职业定位,及早培养职业素质内涵,为学生顺利就业、实现人职合理匹配奠定基础。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毕业生就业开始实行“双向选择”。由于机制转换中学生心理准备不足,择业中缺乏自信,期望值高、功利心重、传统职业观偏见等影响了毕业生的顺利就业。也由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脱节,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在这样背景下,我院就业指导工作开始起步。

立足市场需求是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基础。为从根本上提升毕业生质量以适应社会需求,就业指导工作首先从研究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入手,1984年以来先后进行了7次大规模社会需求调查,市场调研和毕业生追踪调查,使学院专业培养目标,毕业生业务规格,以及课程建设等更加贴近市场和区域经济的要求,为学院培养适销对路的毕业生,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做好就业指导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2001年,我院把招生、就业指导职能从教务科、学生科分离出来,成立了招生就业办公室。2003年4月,成立了就业指导领导小组,随后各系成立了就业指导小组,在学生会增设了就业服务部,就业指导组织体系初步形成。

二、就业指导全程化的实施

1. 就业指导全程化的实施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专业素质教育、技能培养与就业指导相结合;普遍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模拟演练与实地考察相结合。

2. 确定就业指导全程化的内容

就业指导全程化的主要内容: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学业指导、择业指导、创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指导。

3. 建立就业指导全程化的运行机制

我院就业指导工作构建了从学院领导、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招生就业办公室、各系就业指导小组到全体教师、学生就业服务组织,积极参与、层层负责的运行机制。

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院就业指导工作;招生与就业指导办公室主要负责制定学院总体的就业指导工作计划、文件,汇总、分析各系毕业生质量反馈信息,制定下一轮工作计划,并向就业领导小组反馈学院整体就业情况和建议;就业指导教研室负责制定全程化就业指导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编写校本就业指导教材;教学规范管理、社会职业标准跟踪、职业资源库建设;进行理论研究。

系就业指导小组具体负责本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业指导;对学生进行就业教育与个别指导;完成毕业生跟踪调查和毕业生岗位适应情况的信息反馈。

学生就业服务部负责具体组织、安排就业指导的相关活动。

4. 就业指导全程化的实施步骤

2006年,我院制定了《就业指导全程化实施方案》(以三年制为例):

第一阶段:一年级把就业指导与国防教育、入学教育、校规校纪教育、专业介绍相结合,侧重专业感知和职业生涯设计,帮助学生确立职业理想,并在年级辅导员和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关人员的指导下,制定大学三年详细的学习计划和素质拓展计划。

第二阶段:二年级第一学期学业指导,结合就业市场和培养目标的要求指导学生学习,为走上职业岗位做好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的准备。

第二学期主要是法律维权方面的辅导和就业形势、就业政策介绍和分析,让学生懂得如何使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帮助学生把就业期望值与社会可以提供的岗位实际相符合。

第三阶段:三年级的第一学期,一是围绕学生个人职业倾向,重点进行就业心理调适、择业技巧训练、择业诚信教育、自荐书的设计与包装。二是各系将毕业生分组,每个就业指导教师负责3~5名学生,具体指导学生的就业事宜。三是为有创业潜质和条件的学生,提供政策咨询和运作方面的指导。

进入第二学期,主要是对尚未就业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第四阶段:(就业指导的延续)定期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回访,及时了解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情况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对岗位适应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指导。并完成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调查报告与分析。

第五阶段:自下而上逐级总结,为下一轮的专业设置、结构调整、课程优化提出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三、就业指导全程化工作的考核

为了更好地做好就业指导工作,2006年我院建立了专业就业率与招生计划挂钩的运行机制和就业指导工作考核制度。就业率与专业招生计划挂钩,便于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优化课程设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考核制度是把教职工参与学生就业教育、就业指导、推荐学生就业等情况作为年终考核、评优、职称评定、晋升的重要指标之一,督促教职工积极参与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逐步实现就业指导工作全程化、全员化。

考核的主要指标:

一是专业就业率,二是就业质量。主要包括专业对口率、起薪点、毕业生对工作岗位、工作环境、个人发展空间的满意度等。三是毕业生的诚信状况。四是各系部就业工作“全员化”、“全程化”开展的力度和效果。

主要考核点是:协议签约率;合同签约率;一次就业率、就业质量。

表彰的层面为:就业工作先进集体;专职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先进个人;在就业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职工;还有各系在就业服务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就业服务部成员(学生)。

几年来,经过全体教职工的努力,在边实践、边研究的过程中,我院的就业指导工作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独具特色的就业指导全程化体系和运行机制已经确立。

四、就业指导全程化的运行实效

1. 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提高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性

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实现完美人生的基础。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一方面,使学生懂得了如何结合自身情况,根据面临的机遇和制约因素,为自己确定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学习、训练和发展计划,并按照计划要求有针对性地逐步完成阶段目标,最终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另一方面,职业生涯规划能提高学生的自我分析和评价能力,帮助学生客观地看待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明白自己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能够根据自己的优势,为将来合情、合理、合我、合科学地实现人生目标创造条件。

2. 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引导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

择业观对学生的择业行为具有导向和动力作用,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评价,支配着学生对择业目标的期望、定位和选择。就业指导全程化让学生从一入学就开始,通过一系列的就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引导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表现为:学生在选择职业目标、确定岗位定位时,能够把自己的职业取向、就业岗位主动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态势相结合;在追求个人才能发挥与个人价值实现时,能自觉考虑到市场需求,主动按照市场提供的实际岗位,及时调整择业期望值,克服了盲目追求环境舒适、收入丰厚,不愿意到环境差、规模小、离家远、薪酬低和艰苦行业就业的择业思想;具有了怀揣知识,凭借能力,面对人生的第一次抉择,或求职择业,或追随他人创业,或自主创业的自信心。

3. 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提高了学生专业学习的自主性

学业是学生选择职业的前提,也是学生日后职业空间拓展和晋升的基础。学业指导是就业指导全程化的重要环节,通过学业指导使学生明白了要实现未来的成功就业,需要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素质,提高了学生学习专业的目的性、自主性。让学生在专业学习

和实践训练中,能够主动地把课上、课下相结合,教、学、做相结合,努力打造自己的关键能力。

4. 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是就业指导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业指导全程化实施,一方面调动学生学习专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任课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自觉地把就业导向和教、学、做等活动结合起来,使就业意识、就业能力的培养渗透到了课上课下,贯穿于学生得每一项活动中。目前我院毕业生的就业率连年攀升,2007年一次就业率高达93.0%。

在就业率不断提高的同时,我院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显著提升。表现为,第一,我院毕业生起薪点从2005年的500-800元,提高到目前600-1500,个别的达到了1800元。第二,毕业生工作区域由原来主要在河北及周边县、市,发展到今天以河北为主,驻足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珠三角,辐射山西、山东、河南、江苏等地。第三,就业单位能够按照国家规定,为员工缴纳“五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或“三险”(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有的企业还为员工缴纳了住房公积金。毕业生对用人单位提供的个人发展空间感到满意。第四,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显著提高。

5. 全程化就业指导与服务,变成了全体教职工的自觉行动

就业指导全程化的实施,使全体教职工,知道什

学生工作

么时候该做什么,怎样去做。每年10月份、12月份和次年的2月份、4月份、6月份都要按时召开由院领导参加的就业工作专题会议,分析解决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应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质量,谋划部署下阶段的就业工作。9月份新学期开始,各系的就业干事就会把毕业生的分组名单交到每位教师手里;接近11月份,指导教师就会自觉敦促并指导各自的就业指导对象,提前做好就业前的材料准备;各系也会把上一届毕业生的主要招聘单位报送招生就业办公室,为学院召开“双选会”做准备等。

6. 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为我院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

专业建设是提高毕业生质量的基础。就业指导全程化的质量跟踪与反馈制度,使一年一度的毕业生追踪调查和用人单位调查或回访成了我院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我院了解社会需求情况的重要途径。通过质量跟踪反馈制度,掌握了毕业生在社会适应性、专业能力、职业素质、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综合情况,及时获取了各领域社会供需态势、人才需求规格以及职业岗位变化的一手信息。为及时调整培养计划、开发新专业、优化课程设置、进行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招生———培养(调整培养计划)———就业(企业反馈)的良性循环,确保我院招生有生源,就业有市场。

上一篇:二传手的战术意识下一篇:项目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