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念

2024-10-12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念(共12篇)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念 篇1

一、“5S”的由来及含义

5S管理理念诞生于日本, 最初起源于日本的一种家庭管理模式, 该模式针对家庭中的地、物提出了整理、整顿管理要求。后来, 日本企业将其引进到内部管理运行, 逐渐丰富其他一些管理要素和内涵, 并最终形成了5S。

5S管理的思路非常简单朴素, 它针对企业中每位员工的日常行为方面提出要求, 倡导从小事做起, 力求使每一位员工都能够养成事事“讲究”的习惯, 从而达到提高企业整体工作质量和效率的目的。5S是日文SEIRI (整理) 、SEITON (整顿) 、SEISO (清扫) 、SEIKETSU (清洁) 、SHITSUKE (修养) 这五个单词的简称, 它们的日语用罗马文拼写时, 第一个字母都为S, 所以习惯又称之为5S。

整理, 是指将必需和非必需物品区分管理, 要求在生产现场不可以放置非必需物品, 以力求达到物品的摆放不多余并且井然有序, 并且明确每个成员负责的区域, 依照标准及范围实施管理。

整顿, 是指要求能够在最短的时间 (有些企业要求在30秒) 内找到所需要的物品, 并且物品本身要处于立即能够正常使用的状态。对于整顿有“3要素”和“3定”要求, 具体内容参照表1-1:

清扫, 是指将生产现场保持在无垃圾、无灰尘、干净整洁的状态。具体方法是:

规划清扫责任区域;管理者示范, 树立样板;进行例行清扫, 清除脏物;调查污染源及污染发生对策;建立清扫标准, 规范活动。

清洁, 是指养成坚持的习惯, 并辅以一定的监督检查措施。具体要求是:

彻底实施前述3S, 并将清扫阶段的问题点层别分类;针对问题点实施具体对策;制定各类操作标准书, 尤其是安全、品质方面的作业标准应优先制定。

修养, 是指树立讲文明、积极敬业的精神。如尊重别人、爱护公物、遵守规则、有强烈的时间观念等对员工精神面貌的规范。具体要求是:

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营造良好的团队精神。

二、“5S”的实施要点

1、全员培训教育

(1) 企业首先要编写有关推行5S活动的宣传教材, 发到各生产班组和处室。由个处室制定教育培训计划后进行灵活多样的现场管理培训, 然后由各级管理人员在本单位组织全员培训, 使大家都知道现场管理的要求、5S管理法和考核标准。企业对员工进行现场管理知识抽查考试, 公布成绩。通过培训和宣传, 做到家喻户晓, 营造出5S活动的氛围。

(2) 企业应当组织一个由企业法人代表牵头、由各级管理人员组成的5S活动推进委员会, 坚持每月定期组织大家对每个处室的各个环节进行巡检打分, 并将结果通过委员会上会的方式, 以书面正式文件的形式公布出来, 责令限期整改。

(3) 委员会工作人员要将公布出的每一项内容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记录, 并及时汇报给委员会的各成员, 以便于进一步的措施出台。

2、企业领导要重视并率先垂范

为了加大现场管理的力度, 公司法人代表需要明确提出本企业的现场管理方针和理念, 并公布于众。各生产现场和处室一把手要负责将其层层分解到所属本部门现场管理的各项工作中, 抓落实、抓考核、抓奖惩。企业法人代表要视各部门现场管理工作的优劣作为对一把手考核、奖罚和任免的依据。现场管理者要时常在现场巡视, 对现场管理出现的问题随时要求员工纠正, 做到雷厉风行。

3、建立每日检查每日公布制度

生产现场各处室需要成立现场管理检查组, 做到每日检查、每日公布, 当日检查出来的问题, 在第二日要公布整改结果。质量管理部门是企业现场管理的组织部门, 每周检查组对现场管理按考核标准进行检查, 每月向企业职工公布现场排名和得分以及整改情况, 并与绩效奖罚挂钩。奖惩激励机制使车间的每日检查每日公布制度得以坚持下去, 起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的效果, 进而使现场管理不断得以完善提高。

4、各项管理项目的标准化

规范各项管理科目是推选以5S为主的现场管理的保证。企业制订了一系列现场管理的标准、制度和规定, 编制了各种管理表格, 还给每个生产现场配置了现场管理专用看板, 内容均围绕现场管理标准, 5S每日检查每日公布栏、周检查公布栏和员工行为准则等等。各生产现场都要制订《5S现场管理实施准则》。通过执行严格的规章制度、填写细致的管理表格和对照准则要求, 调动起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从约束员工个人行的被动管理模式走向规范组织的主动积极的管理模式, 这正是现场管理方法的质变过程的实现与提高。良好的现场面貌和气场不仅代表员工素质的提高, 同时也代表着组织管理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四、实施“5S”的基本准则

1、员工积极自主管理准则

我们要知道一个企业现场的良好工作环境不是单靠添置新设备或领导督促实现的, 而是由现场人员自主创造出来的。现场工作人员在为自己创造并维持一个整齐、清洁、方便、安全的工作环境的过程, 也是改造自身的主观意识, 提高自己的素养, 约束主观行为的一个过程, 只有这样的企业才是真正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企业。

2、坚持不懈习以为常准则

如果只是开展一次“5S”活动, 是非常容易的, 甚至可以在短期内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 但如果不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那得之不易的效果将会很快消失殆尽, 并迅速还原到活动之前的状态。所以能够将活动的效果不断加以改进, 使之变为常态化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所以实施“5S”管理理念, 贵在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为了使该管理理念能够长期坚持下去, 企业应当考虑将“5S”管理纳入到企业日常各项管理工作中, 使每一部门、每一员工都能够有明确的岗位责任和工作标准的同时, 也能够主动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3、不断完善改进准则

企业若想强化“5S”管理理念, 促使工作人员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促进其素质的不断提升, 则需要在企业生产现场实施“5S”管理理念过程中, 要将每一部门的职责层层分解到每个小单元中。以班组为单元定期开展“5S”巡检工作, 通过班组对现有状况的分析来不断优化管理方法。也就是要坚持PDCA (Plan (计划) 、Do (执行) 、Check (检查) 和Action (处理) ) 的循环管理方式, 即要通过策划、实施、检查、不断发现问题并迅速解决问题。

4、质量管理制度与环境管理制度并行准则

在现场5S管理理念实施过程中, 会整理出很多“不需要的”物品。这些“不需要的”物品并不是无用的东西, 有的是暂时不需要的, 以后还有用, 这种物品应该将其放置于仓库的特定地点;有的物品在这个现场不用, 但可用于其他地方;即便是废物, 也应本着不污染环境的原则, 予以分类处理、并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对于那些需要报废的物品, 应按照企业环境管理规定程序进行报废处理, 以收回“残值”。 中国多数企业环境管理体制比较单一, 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缺乏保障, 不能深入进行全过程环境管理, 缺乏监督审核机制。ISO14000标准则提供了一个全过程严密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 易于操作和审核, 丰富了环境管理的措施和手段, 是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工具。

在现场质量管理标准化的进程中, 5S是最起码的前提, 通过5S活动可以达到提升PQCDSM工作管理的目标, 即提升生产效率 (P.productivity) 、确保工作与产品的品质 (Q, quality) 、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浪费 (C, cost) 、交货期能够随时掌握 (D, delivery) 、维持工作流程的安全 (S, safety) 、进而使员工保持高昂的工作士气 (M, morale) 。

不过, 我们也必须对5S的本质作用要有清醒的认识, 5S对企业现场管理所起的只是与“病毒疫苗”一样的预防作用, 即它只能预防企业发生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管理问题, 而不是去解决已经存在的问题。“5S”管理理念的实施, 首先要提高大家对5S管理理念的认识, 这就需要企业法人代表和各部门的率先垂范, 如果没有“全员5S管理意识”、没有具体的管理制度和日常的检查评价机制, 那么活动是会流于形式的。所以它要求企业必须将“5S”管理理念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当中, 让全体企业员工形成一个自觉遵守“5S”的工作习惯, 只有让5S深入到每个位员工的思想意识中, 才能真正成功实现将“5S”管理理念扎根到企业的各方面的管理中。

参考文献

[1]糜祖烈.试用5S管理模式提升五年制高职教育管理水平[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06.

[2]耿玉玲.五常法则倡导从小事做起[N].2007, 11, 21.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念 篇2

中国玻璃钢综合信息网 日期: 2005-07-21阅读: 4008字体:大 中 小 双击鼠标滚屏

作者:乔世珊

一、对世界经济格局的认识以及中国加入WTO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世界经济格局的特点

1.全球化:企业经营国际化,跨国界、跨社会制度、跨文化、政治经济联姻。

2.信息化:现代信息手段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时间、空间的限制越来越小。

3.知识化: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大量涌现,边缘科学、交叉科学、系统工程作用突出。

4.规模化:强强联合日益强劲。

(二)中国加入WTO后的机遇与挑战

1.机遇

①了解世界及其发展趋势的机会更多,不出国门也能学到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相互交流的内容更加丰富;

②竞争压力增大,产生的动力也越大,奋起直追的欲望强烈,使命感增强;

③市场领域扩大,空间拓展的机会更多,面临国内国际两大市场;

④促进改进技术、改进管理、转变观念,同时仍然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劳动力价格低、文化背景熟悉等优势,可以在这些方面扬长避短。

2挑战

①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②对手越来越多、越来越强;

③对产品的技术性能、规格、档次、质量、服务要求越来越高;

④管理的水平亟待提高;

⑤各类人才需求越来越强烈。

二、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变促使经营管理、工作重心的转变

(一)管理模式的转变

1.从传统的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处于纯生产型,政府让企业生产什么就生产什么;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需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自己决定生产什么,以满足需求。

2.从以生产为中心向以经营为中心转变。经营管理是生产管理的先导,生产管理是经营管理的基础。

3.生产、销售、技术开发位置的转变。计划经济时期,生产是前方,销售、技术开发是二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销售、技术开发是前方,生产是后方。

4.生产管理从执行性向决策执行性转变。计划经济时期属于执行性,企业是政府的附属物,生产指令来自于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的主体,生产指令来自于市场信号,市场需求决定企业的产品开发。

(二)经营战略的转变

1.从单一的经营战略向灵活多样的经营战略转变。

①产品的多样化,迫使企业改变计划经济单一的经营策略,实施多品种、差异化战略;

②产品档次的高层化,技术、性能不断提高,高新技术含量大大增加;

③以质取胜、以优取胜取代以貌取胜,市场更加规范要求企业有良好的质量信誉。

2.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长期战略。

①产品开发要做到以老养新;

②产品的升级要做到推陈出新;

③要形成生产一代、开发一代、研究一代的良性循环。

3.要抓经营领域的四定位。

①行业定位,②市场定位,③产品定位,④人才结构定位。

(三)企业高层领导工作重心的转变

1.从生产管理型向战略决策型转变。

①计划经济供不应求时,企业领导属于生产经营型,只重视生产;

②供求平衡或供不应求时,企业领导属于商品经营型,既重视生产也重视市场;

③市场发育正常时,企业领导要向多种经营型和资本经营型跨进。

2.从生产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

①研究市场信息、行情,重视市场调研、分析、预测;

②研究竞争对手;

③研究资源的最佳配置,人、财、物的合理调配,正确处理存量与增量的关系;

④研究风险与机遇;

⑤研究市场的适应性;

⑥研究本企业的战略重点。

3.从事务型向政策研究型转变。

①熟悉国家的产业政策、经济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并用好政策;

②注意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如转移、跟踪优先发展的产品;

③研究营销策略;

④研究企业发展的中长期目标和重大措施、重要政策。

三、市场竞争的六个新热点

1.技术创新成为市场竞争的主旋律。

2.人才竞争成为市场竞争的聚焦点。

3.知识经济成为市场竞争的新话题。

4.结构调整成为增强竞争活力的新措施。

5.绿色营销成为保持竞争优势的新特点。

6.名、特、优成为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点。

四、企业的领导干部应力图把自己塑造成为现代企业家

现代企业家应至少具备下述条件:

要有眼光,要有胆量,要有能力,要有社会责任感。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念 篇3

关键词:班级管理;企业管理;团队合作;班级文化;学生干部;职业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41-0164-03

一、营造团队氛围,强化团队合作

现代企业强调的是团队及其合作与协同。由于团队突出各个成员的优势互补,所以对于优秀的团队来说,1+1>2,即团队的绩效大于每个成员的绩效之和。可以说团队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为了在班级中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从学生入校起,班主任就应开始营造相互信任的团队氛围,构建着各种团队。在笔者的班级中,班干部是一个团队,一个寝室6个学生是一个团队,一个小组是一个团队,每天值日的两位学生是一个团队,篮球队、运动员队也成为一个团队,各个团队相互交织形成一个大团队——班级。

通过不断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打造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提升了学生的协同力,让他们在团队中感受到了凝聚、协同所带来的温暖与和谐。

二、塑造班级文化,树立品牌意识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种力量,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对企业兴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关键性作用。IBM咨询公司对世界500强企业的调查表明,这些企业出类拔萃的关键是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它们令人注目的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根植于其优秀而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它们位列500强而闻名于世的根本原因。

为了让班级日常工作管理能上一个新的台阶,就必须塑造良好的班级文化。良好的班级文化能对班级成员的行为产生约束和激励作用;提高其学习和工作热情,主人意识和责任感;促使其树立远大的共同愿景,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班级文化主要建立在四个层次上,分别为形象层、行为层、制度层、价值观层。

1.形象层

形象层是指塑造班级的外在形象,在班级里主要包括班级名称、班徽、班旗、班级服装、自创的班歌、宣传活动海报及丰富的文化墙。其作用是形成统一、规范的外部形象,打造班级成员引以自豪的班级品牌。

2.行为层

行为层是班级成员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主要是通过展示才华、展现风采、展现精神,提高班级凝聚力、传播班级影响力、塑造班级魅力、活跃班级气氛,增强集体荣誉感,从而提升全班成员的整体素质。

3.制度层

制度层是指规范班级行为的各种规章制度。例如:班训、班规、操行分制度、活动安全预案,等等。

4.价值观层

价值观层则是指班级在长期发展中所形成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行为准则。笔者所在班级中的学生个性鲜明,在长期的班级生活中,充分展示着他们的青春、激情、活泼与睿智。他们互帮互助、亦师亦友,把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结合在一起,把对班级的管理与关心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选配优秀干部。培养骨干力量

传统的理论认为,企业搞得好坏,主要是老板的责任。但在《改革领导人》一书中得出一个最新的结论:成败的决定因素并非高级管理层,而是一批中层的新型管理者,他们被称之为“真正的改革领导人”。实践证明,事必躬亲的亲力亲为,绝非是一个高明领导的上策。而企业高层领导的魄力,恰恰就体现在把最合适的人摆在最正确的位置上,善于调动中层管理者的潜力,发挥他们的作用,发展和壮大改革领导人的队伍。

班级管理也是一样。要成功管理一个班级,班主任主要的任务就是选配合适的学生,培养骨干力量,让他们成为班主任的左右手,成为班级管理的直接参与者。

首先要选择一些责任心强、身体健康、乐意为同学服务的学生,并根据他们性格、能力、兴趣的差异,安排相应的工作,做到人岗匹配。招聘过后便是培训环节,班主任应对他们进行尽心的培养和教育,使之成为同学的榜样,带动其他学生不断进取。

在班上,笔者对班干部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分工不分家,在班委成员没有“官”的大小,只有工作性质的不同,班长主要做协调员的工作,在重大的活动时(如运动会、文艺汇演、班级主题班会等),每一位成员必须齐心协力配合主要负责人做好工作;二是班委是一个整体,每一位学生均要负起责任。班级管理得好,在学校的各项活动、竞赛中取得成绩是每一位班委成员的光荣。三是班委能完成的事情,无需班主任出面的,一般由班长出面协调解决处理,班级重大问题要及时向班主任汇报。

大胆地授权,相信学生,让班长、班委成员能挑起管理班级日常的大部分工作,实行班主任——班长——班委成员——同学阶梯型的管理模式。笔者认为,这是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性、提升班级成员主人翁意识的有效措施。

四、注重性格特质。引导生涯规划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与生俱来的性格,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左右着我们。现代人将古希腊著名医师希波克拉底提出的气质的四种类型: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形象地划分为红黄蓝绿四种颜色,通俗易懂地分析人的性格。

结合管理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将性格色彩学成功地引入到班级管理中。分析班级中的每一位成员的性格,为学生制定适合的职业生涯规划,成为班级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在性格色彩学中,红色是胆汁质,它的代表人物是西游记完美团队中的孙悟空。特点是:①天生我说了算;②结果型,目标导向明确;③完全、彻底、干脆利索,爱憎分明;④坚决果断,越挫越勇;⑤勇敢,敢作敢为,风险越大越有激情;黄色的代表人物是猪八戒。特点是:①喜欢表达;②开朗活泼,典型的乐观主义;③内外一致性是最好的;④兴趣广泛,崇尚浪漫;⑤不斤斤计较,与人为善,是人群中的开心果;蓝色的代表人物是唐僧。特点是:①内敛,不张扬;②最谦虚谨慎、善始善终、严格自律;③最具有同情心,善解人意;④最多愁善感;⑤深沉、老练、彬彬有理;绿色是沙和尚。特点是:①很乐意成为团队中的一员;②绝对好脾气,极其随和的人;③极少抱怨、具有宽容心。与之相对应的,不同的性格也存在着不同的性格缺陷,如红色的急躁,黄色的马大哈,蓝色的较真,绿色的沉默寡言。

笔者利用课余时间,就通过问卷、访谈和游戏的方式与学生一同分享性格色彩学中的知识,体验着其中的乐趣。大家不仅了解了自己的性格,还能很好地包容周围人的性格。促进沟通能力的提升,在分析中找出自己的长处和不足点,互相取长补短,改变着自己性格中的不足。学生经常说:“我们是在游戏中规划着自己的职业生涯,学会与他人相处。”

在三年的相处中,全班54名学生对工作、学习、生活都充满了乐观、积极的态度,在顶岗实习中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如时任班长在华隆科技有限公司顶岗实习期间,就因表现良好就被总经理调入人力资源部进行深度培养。

五、结束语

用企业的理念来管理学生,用企业的标准来培养学生,用企业的文化来影响学生,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获得丰富的实战经验,提前进入员工角色,通过管理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技能型的“职业人”,让班级管理与企业管理真正实现零距离对接。

现代企业成本管理新理念 篇4

成本是对生产者投入的生产要素转换为一定量产品的物质技术关系反映;经济效益被认为是生产者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净收益。投入的生产要素配置结构更加合理, 生产要素向产品的转换效率就会更高, 同量的生产要素投入获得的产出越来越多, 单位产品成本越来越低, 在产品售价既定的前提下, 经济效益越来越好。

成本不仅仅与经济效益相关, 也同经济利益相关。成本作为在一定生产关系下所发生的生产耗费, 不仅反映着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 而且反映着一定的经济利益关系。

二、我国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问题

成本是一个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综合体现, 是现代企业内部投入和产出的对比关系, 低成本意味着以较少的资源投入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 但低成本未必就是高效益。

现代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加强成本管理对于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 没有充分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现代企业之间竞争, 实际上就是现代企业成本的较量。

受长期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 现代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往往重生产成本管理, 对现代企业的供应与销售环节则考虑不多, 这种成本管理观念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 现代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只考察产品的制造成本会造成现代企业投资、生产决策的严重失误。

(二) 成本信息核算失真

成本核算不实, 一方面是因为核算人员思想上不重视, 另一方面是因为存在着为达到某一目的进行人为调节成本数字, 潜亏严重, 现代企业虚盈实亏的现象。

失真的会计信息会使企业做出错误的分析, 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制定错误的计划, 最后也将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会计信息的不真实, 必然也会给投资者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这些不仅使民众丧失了对会计信息的信任, 对国家的管理层的信任危机也随之加剧。

(三) 价值补偿不足

企业价值观, 可分为员工个人价值观、群体价值观和整体价值观3个层次。一般包括经济价值、战略价值、社会价值、政治价值与人文价值等方面的取向。

在实践过程中, 价值取向有主有次, 有强有弱, 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决定价值取向的顺序。

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 使现代企业资产价值流失严重, 价值补偿不足, 而且现代企业一般都存在着物流管理失控, 能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四) 产品损失成本增加

不论是在产品还是产成品都按存货进行管理, 因此, 存货发生盘亏或毁损, 应作为待处理财产损溢进行核算。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 根据造成存货盘亏或毁损的原因, 分别进行处理。

现代企业的生产设备、工艺技术陈旧落后, 原材料质量不高, 运输管理不善, 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次品、废品, 造成严重的质量损失。

三、关于现代企业有效成本管理的建议

(一) 抛弃成本控制的“最佳主义”

成本管理一开始很难达到最小投入、最高收益的最佳境界, 而需通过一个持续改革的过程, 这样才能逐步实现尽可能少的投入与尽可能大的收益。PDCA (Plan Do Check Action) 管理循环最大的遗憾是:成本管理过程循环性的表达可以从质量管理引申为成本管理, 但因其并未强调质量管理应操纵的范畴, 使质量管理的控制方向性变得不明确, 使成本管理同样缺少方向性。现代企业应当首先定义成本管理的控制范畴, 随后再分析这些定义的合理性, 最后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过程, 以加大成本管理控制的方向。

(二) 过程管理和结果管理要并重

在进行成本管理的过程中, 大部分现代企业更加强调成本的过程管理, 他们相信如果做好各个过程的管理工作必定可以收获好的结果。这一想法对简单的生产情况管理来说或许会起到一定效果, 但若是在复杂度和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情况下, 这一想法不一定会有效果, 最根本的原因是每个部门之间存在职能和沟通的障碍, 并且成本管理对象之间也存在此消彼长的对立关系, 一种成本减小而另一种成本增加或者改善过头而导致一些不必要成本增加是过于强调各个成本对象的最小化造成的, 上述所说的低成本采购和产品高质量的例子充分验证了这一点。这样将会导致结果管理的目标没有得到很好贯彻, 甚至过程管理还会架空预算, 增加一些管理不善成本。综上所述, 过程管理应以结果管理为中心, 在成本过程管理和结果管理中更应突出结果管理。

(三) 对成本的认知不透彻

衡量应付成本和管理不善成本的标准并不是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 管理不善成本应该综合考虑结果成本是否最优化, 具体包括产品纯生产成本、资金占用成本、效率成本、风险成本、人力资源成本、安全成本和环保成本以及客户营销成本等8个方面, 然后再针对管理不善成本来有效控制。

我国一些中小企业难以形成最佳规模生产的原因是订单不稳定和资金有限, 由于每位员工所创产值偏低, 而销售及管理费用偏高, 从而导致企业获利能力一般都低于现代企业。再加上这些企业技术起点相对较低, 工艺、设备落后, 专业人才不足, 很难实施全面技术更新, 缺乏盈利空间和市场竞争力, 严重制约着企业发展壮大。现代企业成本管理基础比中小企业要雄厚, 中小企业由于成本核算数据和成本分析技巧比较缺乏, 很难进行成本的控制, 最为典型的就是对因管理失误和浪费所造成的管理不善成本。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症结是对采购、生产以及营销等成本控制的方法不到位, 使企业总成本一直不能够降低。此外, 中小企业员工由于工资与福利待遇等问题, 人员的更替率比较高, 培训成本、人力资源引进成本、服务成本、评价成本和遣散成本出现重复性浪费。人员遣散所造成的后续损失包括新员工由于技术不熟练或操作错误而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成本、生产效率慢造成的效率损失成本、直接安全损失成本、环境污染损失成本等管理不善成本。这些成本将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壮大。

总而言之, 处在这个成本显著增大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的社会时代中, 若想使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我国现代企业的成本管理都必须以结果管理为“先锋”, 系统监督与评价各种基于过程管理的质量、生产、营销、采购等管理体系的成本绩效, 强化过程管理的作用和明确过程改善的正确方向。只有这样, 成本管理才能从根本上取得效果, 获得竞争力, 从而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中心工作, 在现代企业生产经营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全面成本管理是一项由浅入深, 由点到面的长期工作。本文基于现代企业成本管理新理念为经济效益最大化, 阐述了成本与现代企业经济效益和利益的关系, 并就我国现代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方案。

关键词: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沙沙.目标成本管理在我国企业的应用及存在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9 (1) .

[2]刘红荣.新的市场环境下目标成本管理改革与创新[J].新疆化工, 2008 (1) .

[3]邓杰.企业目标成本管理应用研究[J].当代经济, 2009 (20) .

[4]蒋嵘.现代企业成本管理[J].水利水电工程造价, 2007 (3) .

[5]向世益.关于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的探讨[J].铁道勘测与设计, 2009 (3) .

[6]段天姝.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中存在的部分问题与思考[J].企业技术开发, 2009 (10) .

[7]王玉英.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J].今日中国论坛, 2008 (4) .

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和管理模式 篇5

管理科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从传统经验管理阶段到科学管理阶段,到现代管理阶段。20世纪40年代进入现代管理阶段,特别是二战以后,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迅猛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种矛盾进一步加深。这都对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发展了市场调查与预测,开展民主管理、应用运筹学、实行系统管理等,促进了管理学在思想内容、组织方法、形式手段等方面更快发展。

二、人本管理的内涵

人本管理,不同于“见物不见人”或把人作为工具、手段的传统管理模式,而是在深刻认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的基础上,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人本管理的内涵有:

1.人文精神:促进人与组织共同成长。

传统科学管理是一种理性管理,它认为人生存的目标,就是获得最大的报酬。对现代员工而言,工作的主要目的已不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重要的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这个“价值”就是员工“价值体系”中所推崇的那部分价值。员工是否能够创造性地高效率地完成该项工作,取决于该员工价值体系对这项工作的认同程度。[1](P45-47)人本管理,通过与员工的沟通交流可以基本了解员工的价值体系,通过观察他对突发事件和对影响自己利益事情的态度,来进行判断。

2.人性思考:尊重员工,满足需求。

全球500强企业为您服务公司总裁波拉德认为,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并且帮助他们发展,去追求卓越,这才是企业成功经久不衰的秘诀。[2](P87-89)人性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处于突出的地位,企业要想得到源源不断的持续增长力量,首先必须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源,在人性化管理下企业员工被激发出的创造力,正是这样的动力源。

3.人生关怀;关心生活,交流情感。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指出,人有多种需要,其未满足的需要产生他们工作的动机,也是激励他们不断进步的因素。人类基本需要按优势或力量的强弱排列成五个等级,即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人本管理相信并关注上述关于人的各种需要,尊重人的主体意识,充分肯定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要注意员工的喜怒哀乐,关心员工的生老病死,帮助员工解决实际困难。

4.人员激励:发挥潜力,人尽其才。

激励在管理中广泛采用,并切实有效。人本管理,就其职能而言就是科学地运用各种激励的手段,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发挥人的内在潜力,其根本目的就是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保证企业生产经营一直处于最佳状态。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通过对不同激励手段的综合运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积极性。

5.人才开发: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

人才开发,作为企业人本管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为充分发挥人的才能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随着企业改革速度的加快、力度的增大以及企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应及时地考虑在经济发展中如何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吸引人才,聚集人才。首先,要广泛地选拔人才。企业应从本单位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掘企业现有人才的潜力,有效地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千方百计地把人才选拔和发掘出来,为他们展示聪明才智提供机会,从而激发人才对企业工作的高度热情与献身精神,提高企业效益。其次,积极地培养人才。一方面要有计划地对职工进行培养,尽快提高他们的政治水平、知识水平和业务水平;另一方面要通过多种途径造就大批新的人才。最后,要努力创造人尽其才的条件,创造岗位平等竞争的环境。人本管理注重人的价值,注重内协外争效应,注重人的精神因素和物质因素并举,因而代表着管理发展的未来和方向。

三、从多方位对人本管理的分析

1.从人的文化性发展看人本管理。

人类既有物质的一面,又有文化性的一面;一方面追求物质的生产与消费,一方面追求理性精神,创造自然、创造文化,是一个不断进化提高的过程,从而改造环境和改造自身不断突破,向社会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方向发展,这是一个

文化因素逐渐扩大的过程。而与此同时,又决定了人类活动的管理方式、方法及内容的相应变革,推动着人类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即管理文化的变革和发展。知识经济的崛起则昭示了人从附属性转化为主体性的历史必然,人的主体性需求和自主性追求在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本质动力,人本管理不可避免地成为这个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2.从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智力型要求看人本。

现代房地产企业经营的基本理念 篇6

收益最大化

房地产企业将最大可能获取收益作为第一要务。房地产经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选址到购买地皮到房产的出租与销售,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风险。

获取土地阶段,获取土地使用的费用,是房地产经营者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土地使用权获取方式的不同,土地规划设计方案审批,都会造成土地费用的不确定性。

开发建设阶段,主要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是建筑物开发建设成本,包括施工前期费用,建筑安装工程费用,以及配套工程费用。

租赁及销售阶段也存在很大的风险。由于各种市场因素的变化及其他影响市场需求的因素变化,很可能造成若干年之后,市场的情况与原来预计的不一样,势必造成收益期望无法实现,经济回报无法按预期得到,从而给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带来潜在的风险。

房地产开发商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主要动力来源,是通过开发过程来获取直接的经济利益。丰厚的经济效益诱使他们积极地投资于房地产开发。依照“按劳分配”的市场分配准则,房地产开发商既已付出创业的艰辛,承担了经营的风险,为社会奉献了价值,做出了相应的贡献,那么,颇丰的利润便是他们应得的报酬。他们完全有理由以极大的热情倾注于房地产事业,以期获取最大收益。

管理科学化

房地产管理是对房地产经营活动的管理,就是对房地产的生产过程和房地产的流通过程进行科学的预测、决策并合理地组织、协调和控制生产、流通过程的各项经济活动。管理不仅是对人的管理,也包括对项目、技术、设备、产业、售价、租金、物资、成本、财务等各方面的管理。没有科学的、有效的管理,再好的目标和决策也不能很好地付诸实施。

房地产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经营方向正确,企业的经营效益与管理效率成正比;否则,两者将成反比,把经营与管理的关系作一个比喻,经营就相当于企业这部车辆的方向盘,而管理则相当于发动机与车轮。方向正确,驱动力越大效益越好;方向错误,驱动力越大效益越差。由此可见,经营在两者关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方向正确了,但驱动力小,那么企业的效益仍然不好。因此,经营与管理,谁也离不开谁,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依存。

科学的管理才能不断提高各种经营活动的效率,从而确保企业经营总目标的顺利实现。

体系制度化

房地产业是整个社会经济活动重要的和最为基本的构成要素之一。从理论上和众多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房地产业的发展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

在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房地产业在其国民经济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在:

1.房地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房地产业可为建筑业、工业、商业、服务业等经济行业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提供以房地产为主的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

2.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不仅房地产业本身可以为国家创造积累,还可带动其他经济行业为国家提供积累,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3.房地产业是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提高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重要保证。住房问题关系到每个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同时房屋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社会整体生活水平和经济水平的层次。

既然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如此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只有制定合理、高效的制度化经营体系,才能切实保证房地产业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基本物质基础这一最根本职能的发挥。为此,房地产经营者必须明确自己的企业经营目标,一方面通过房地产的买卖、租赁、开发、建造、交换、广告、组织消费、从事各种相关服务等营利性活动获取一定的利润或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房地产业为人们生产生活创造必需的物质基础,房地产业的健康、高效的发展也推动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房地产业应坚持“不断创新”的方针,锐意创新应成为房地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只有坚持创新才能获得企业业绩长期增长的支持、赢得客户的满意,进而实现企业发展的超越。

诚信人本化

诚信人本化,就是以为人本,讲求诚信。尽管人类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空间的要求,一直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中,但究其根本,无外乎追求高效舒适和美观实用等几个原则,这些原则,适宜于人类活动的不同层次范畴。因此,房地产业在提供物业方面,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不但提供优良的个人空间,更要在大范围内组织优良的群体空间。只有这一价值取向才能保证房地产业提供客户所需的、完善的房地产商品与服务,获取可观的收益。

诚信,就是诚实信用,应该成为房地产业最高的道德准则。作为房地产公司,诚信是企业的生命。只有恪守这一道德准则才能保证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当今许多房地产企业目光短浅,为了赚取短期收益,毫无诚信可言,实在令人失望。诚信是一个企业的精神财富和价值资源,甚至能够成为一种特殊的资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房地产业,必须广泛倡导诚信精神,维护信誉,这样才能以良好的形象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诚信是打开房地产市场大门的钥匙,也是拓宽房地产市场大门的钥匙。诚信是顾客心中的天秤,是走遍天下的通行证。有了诚信,房地产业就有力量,就有巨大的吸引力、竞争力。有了诚信,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领制高点。放眼世界,哪一个顶尖级大型企业集团不是视诚信为企业生命?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恰恰是那些讲诚信的企业,因为社会知名度和信任度高,赢得了“利益最大化”。相反,那些把讲利益看作比讲诚信更重要的企业,本末倒置,受到了社会的鄙视,不但没有达到“利益最大化”,反而丧失了信誉,失去了信任。

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也是现代房地产业的生命,是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一个必备要素,有着真金白银般的经济价值。市场经济既是竞争经济,也是信用经济、法制经济,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建立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证,也是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正如有人所说:商海无涯“信”作舟。没有诚信,就没有秩序;没有诚信,就没有交换、没有市场;没有诚信,经济活动就难以健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无法建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房地产业信誉尤其是房地产商品及服务质量信誉的好坏,决定着房地产企业的兴衰存亡。

因此,要保持房地产业长期、健康的发展,必须倡导诚信原则。

树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新理念 篇7

人类历史就是不断创新的文明史。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再到后工业社会;社会经济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再到知识经济;社会交通由人力车、马车到火车、汽车、飞机;企业管理从泰勒时代把人当作机器一样对待, 到现代企业管理的“以人为本”, 都是不断创新, 不断发展的过程。所以, 企业要持续发展, 必须立足创新, 包括理念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以开拓创新为动力, 走出一条以科技为主导的质量效益型发展路子。实践证明,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成功之路。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 市场经济的主体要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 求发展。企业竞争首先是产品适销对路, 质量要高, 成本要低, 服务要好, 即按照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经营企业。要达到这些要求, 就要在技术、经营、管理、制度、组织等方面实现创新。企业领导者、管理者、广大职工要全面提高素质, 包括思想观念、技术业务、道德素质以及积极性、创造性、凝聚力等。

二、紧紧抓住依靠科技进步的关键性因素

科学技术是现代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在经济发达国家, 如美国, 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高达85%;在我国的经济发达省、市, 如广东省的深圳市, 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高达75%;在现代工业园, 如苏州现代工业园, 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高达70%。实践表明, 现代经济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主要推动力。企业要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实现科技创新:一是增加科技投入, 每年投入经费不少于整个集团公司销售收入的5%;二是要引聘、培养高科技人才。事业是人创造的, 没有创新型人才, 就没有创新型的事业;三是确立企业科技创新目标, 主要是开发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价值高、市场前景好的新产品, 努力创建中国名牌和世界名牌, 提高市场占有率;四是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 重奖有特别贡献的科技创新人才;五是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产品, 使传统产业上一个新台阶, 提高一个新水平。

三、确立资本经营理念

所谓资本经营, 是指把公司所拥有的各种资本, 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变为可以流动、可以交易的价值资本, 通过重新优化配置进行有效运营, 以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本增值。

资本经营的最大特征就是资本流动性。资本只有在流动中才会实现增值。资本流动的原则就是指把企业存量资产和增量资产、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都作为可流动的经济资源, 实行动态整合的营运。通过改善企业生产经营, 改进技术, 提高经济效益, 创造更多的利润, 扩大生产规模, 实现资本的内部积累。通过资本活动, 实现横向经济联合, 发挥资本联合的优势, 扩大生产能力, 产生的新生产力, 取得规模经济效益。

资本经营不仅要充分利用自有资本, 而且要尽可能多地支配和使用社会资源。所以, 除了管好用好自有资本, 企业还必须善于利用一切融资手段、信用手段或其他方式扩大利用资本的份额。如果是上市公司, 可以发行股票、配股等方式, 扩大吸收社会资本, 扩大企业经营规模;也可以用横向兼并办法, 实现规模经济。上市公司在高成长期间, 应当通过对企业内外的资本运营和资产重组达到资本扩张的目的。上市公司对其他企业进行部分的股权收购或整体兼并, 以达到同行业内提高竞争力和在某类产品上扩大市场份额的目的。在保证效益的前提下, 企业兼并是实现规模扩张的好办法。兼并要坚持优势互补, 增强竞争力为原则, 防止为兼并而兼并。不断进行资产优质化。不断地进行剥离和淘汰不良资产和注入优良资产, 加强劳动力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在坚持主营的基础上, 拓宽投资渠道, 把资金投到那些超过社会平均利润率的产品领域, 积极开发高附加值和拥有独特技术的产品。

四、树立风险危机经营理念

现代经济是有风险的市场经济, 现代企业必须走向市场, 适应市场, 积极参于市场竞争, 更要面对开放的国际市场的强大挑战。因此, 企业经营具有风险性。目前全球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 企业的兼并重组, 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加上高新技术是高投资、高风险、高回报产业, 失败率高达70%, 所以说, 现代企业经营的不确定因素很多, 其风险也越来越大。因此, 企业必须增强危机感, 确立风险经营理念。目前, 我国的产品品种、质量、工艺、成本、人员素质、管理水平与世界水平有很大差距, 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 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从领导到广大职工都应树立风险经营理念, 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群策群力, 战胜困难、转危为安, 求得生存和发展。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时代, 企业必须树立现代管理新理念, 包括创新发展理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念, 资本经营理念、风险危机管理理念等, 只有树立新理念, 才能开创新局面, 取得新业绩, 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试论现代企业管理新理念 篇8

人类历史就是不断创新的文明史。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再到后工业社会;社会经济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再到知识经济;社会交通由人力车、马车到火车、汽车、飞机;企业管理从泰勒时代把人当作机器一样对待,到现代企业管理的“以人为本”,都是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过程。所以,企业要持续发展,必须立足创新,包括理念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以开拓创新为动力,走出一条以科技为主导的质量效益型发展路子。实践证明,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成功之路。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市场经济的主体要在市场竞争中争生存,求发展。企业竞争首先是产品适销对路,质量要高,成本要低,服务要好,即按照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经营企业。要达到这些要求,就要在技术、经营、管理、制度、组织等方面实现创新;企业领导者、管理者、广大职工要全面提高素质,包括思想理念、技术能力、道德素质以及积极性、创造性、凝聚力等。

二、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理念

科学技术是现代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在经济发达国家,如美国,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高达85%;在我国的经济发达省、市,如广东省的深圳市,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高达75%;在现代工业园,如苏州现代工业园,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高达70%;实践表明,现代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是主要推动力。企业要抓好五个环节,实现科技创新:一是增加科技投入,每年投入经费不少于企业销售收入的5%;二是要引聘、培养高科技人才。高科技企业是高科技人才成就和创造的,没有高科技人才,就没有高科技的企业;三是确立企业科技创新目标,主要是开发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价值高、市场前景好的新产品,努力创建中国名牌和世界名牌,提高市场占有率;四是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重奖有特别贡献的科技创新人才;五是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产品,使传统产业上一个新台阶,提到一个新水平。

三、树立资本经营理念

所谓资本经营,是指把企业所拥有的各种资本,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变为可以流动、可以交易的价值资本,通过重新优化配置进行有效运营,以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本增值。

资本经营的最大特征就是资本流动性,资本只有在流动中才能实现增值。资本流动的原则是指把企业存量资产和增量资产、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都作为可流动的经济资源,实行动态整合的营运。通过改善企业生产经营,改进技术,提高经济效益,创造更多的利润,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资本的增值积累。通过资本活动,实现横向经济联合,发挥资本联合的优势,扩大生产能力,产生新的生产力,取得规模经济效益。

资本经营不仅要充分利用自有资本,而且要尽可能多地支配和使用社会资源。所以,除了管好用好自有资本,企业还必须善于利用一切融资手段、信用手段或其他方式扩大利用资本的份额。如果是上市公司,可以发行股票、配股等方式,扩大吸收社会资本,扩大企业经营规模;也可以用横向兼并办法,实行规模经济。上市公司在高成长期间,应当通过对企业内外的资本运营和资产重组达到资本扩张的目标。上市公司对其他企业进行部分的股权收购或整体兼并,以达到同行业内提高竞争力和在某类产品上扩大市场份额的目的。在保证效益的前提下,企业兼并是实现规模扩张的好办法。兼并要坚持优势互补,增强竞争力为原则,防止为兼并而兼并。不断进行资产优质化,不断剥离和淘汰不良资产,注入优良资产,加强劳动力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在坚持自主经营的基础上,拓宽投资渠道,把资金投到那些超过社会平均利润率的产品领域,积极开发高附加值和拥有独特技术的产业。

四、树立风险危机经营理念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念 篇9

关键词: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念深化,研究总结

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离不开其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健全, 为此我们要进行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系统的健全, 以促进企业的运作环境的稳定, 促进企业的现代化财务管理环节的优化, 以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一、目标导向环节和持续创新财务管理环节的深化

1.企业的稳定运行, 离不开对其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的深化, 这是企业的稳定发展的前提, 通过对此环节的优化, 以满足不断发展的市场会计管理环境, 促进其现代企业的稳定发展, 通过对其内部运营环境的优化, 促进其财务管理系统的健全, 促进其整体环节的稳定运行。为此我们需要进行经济环节、市场金融环境、法律环境等的深化了解, 促进其相关会计财务管理信息的汲取, 确保其实际工作的稳定运行, 以保证企业的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要进行企业的财务管理决策的优化, 促进其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健全, 促进其计划控制职能的深化, 实现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 确保企业的日常运作目标的实现。确保其管理理念的优化, 以促进企业的价值最大化的实现, 通过对每个时期的经营运作目标的优化, 确保企业运作质量效率提升。

企业的稳定发展离不开对其企业管理理念的更新, 二八管理理念就是一种重要的管理观念, 促进其最短时间工作环节的深化, 确保其最大效率、最高质量、最快速度的实现, 以满足企业的经济环节的稳定运行。我们要进行企业的关键部分的有效控制, 确保其工作环节的优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我们要进行管理理念的深化, 促进其关键系统的优化, 实现其内部运作环节的完善。

为此我们要进行企业的财务管理观念的更新, 以满足现代化经济的发展需要, 通过对其相关信息政策深化, 促进企业的信息经济的发展, 促进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环节的优化, 这是企业的发展需要, 更是市场经济稳定运行的关键。为此我们要进行企业的价值管理理念的更新, 满足全球信息化环境的发展需要, 促进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健全, 促进其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其财务系统的健全。苹果公司正是因为其先进的企业的管理理念的应用, 来实现其苹果深化, 当然这与苹果掌门人乔布斯自身的思维管理观念是密切相关的, 通过对其电脑硬件发展潜力的分析, 促进其苹果公司的稳定发展。比尔盖茨也是家喻户晓的一个商业奇才, 其实现了对电脑软件领域的深化应用, 保证该公司个人电脑软件领域的稳定发展, 也实现了其自身价值与企业价值的深化。

二、以人为本及其创造价值理念的优化

为了保证企业的稳定运行, 我们要进行企业内部财务关系结构的深化, 实现其内部人员的自身利益结构的深化, 促进其企业的财务管理职能的深化, 以满足企业的健康发展的需要。通过对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应用, 促进其企业的经济运行质量效率的提升。实现对其自利行为规律的有效深化, 促进其下序环节的稳定运行。为了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 我们要进行双方交易系统的健全, 实现对其交易原理的深入应用, 保证其双方利益的稳定实现, 确保双方的双赢。在实际经济活动的运行过程中, 双方经济活动的运作, 都是以自身利益为核心的, 如果过度的以自身利益为核心就容易导致双方合作的失败, 继而不利于双方的经济利益决策环节的深化, 因此我们采取措施实现双方利益的双赢。在此过程中, 我们也要进行信号传递规律的应用, 确保其日常经济活动的稳定发展, 确保对其自利行为规律的深化, 确保其企业的财务决策活动的稳定开展, 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的稳定提升。

为了促进企业的财务管理环节的优化, 我们进行其财务管理环节的可持续控制, 而非一系列的强制控制, 通过对人的自发控制, 来实现人力资本管理环节的稳定运行, 促进其相关人员的积极性的提升, 以有利于企业的财务管理环节的健全, 满足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在此过程中, 我们也要进行货币资本的有效控制管理。实现对其资本增值问题的深化, 促进其创造价值环节的稳定运行。我们要通过对投资项目环节的深入了解, 促进其有价值的创意规律的深化, 确保其企业的经营环节、销售环节的稳定运行, 通过对其各方内部细节的控制, 确保其自身价值行为的实现。企业要实现自己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自身必须要具备一定的优势, 并且要发扬自身的优势, 促进其经营活动的扬长避短。在实际企业的经营过程中, 要进行其财务管理环节的优化, 确保其人力物力财力的有效应用。

三、关于思辩理论的深化应用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健全, 离不开对其内部财务交易原则的应用, 实现对其风险环节的有效控制, 进行报酬权衡原则的应用, 确保其风险环节与报酬环节的有效优化, 这需要引起相关投资管理者的重视, 进行相关措施的优化, 以降低其运作风险。所谓“对等关系”, 是指高收益的投资机会必然伴随巨大风险, 风险小的投资机会必然只有较低的收益。投资分散化原则, 不要把全部财富都投资于一个领域, 而要分散投资。其理论依据是投资组合理论。投资分散化原则具有普遍意义, 不仅限于证券投资, 公司各项决策都应注意分散化原则。

我们要进行资金市场有效原则的应用, 促进其相关金融资产市场价格信息的有效应用, 实现对信息系统的健全, 满足企业的财务决策环节的需要, 实现其财务计量环节的深化应用, 通过对其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的分析, 促进其下序环节的稳定运行。确保其货币的时间价值的实现。在实践中发现风险, 报酬权衡原则、资本市场有效原则有时在我国实践中会出现阶段性偏差。这提醒我们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实践中不能盲目照搬理论, 而应坚持思辨的理念, 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正如美国“股神”巴菲特提出的巴菲特定律所说:在其他人都投了资的地方去投资, 你是不会发财的。

四、结语

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离不开其内部财务管理系统的健全, 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促进其内部管理系统的健全。

参考文献

[1] (美) 斯蒂芬.P.罗宾斯 (第四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6.[1] (美) 斯蒂芬.P.罗宾斯 (第四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6.

试论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与完善 篇10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和国内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国内企业必然面临着经济全球化, 市场竞争白热化的严峻形势。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势态下, 国内企业应该在强化自身管理上下功夫, 发现自身管理理念上的部分不足, 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并以此指导和贯穿于企业管理活动之中。

2 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现状及相应措施

2.1 经营战略残缺

谁拥有战略, 谁就拥有未来的市场。在日本企业界的调查中, 90%以上的日本企业家认为:“最占时间、最为重要、最为困难的事, 就是制定战略规划。”

经营战略又称“经营单位战略”。经营战略是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环境, 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它是企业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 是企业经营范围的科学规定, 同时又是制定规划的基础。更具体地说, 经营战略是在符合和保证实现企业使命的条件下, 在充分利用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机会和创造新机会的基础上, 确定企业同环境的关系, 规定企业从事的事业范围、成长方向和竞争对策, 合理地调整企业结构和分配企业的全部资源。从其制定要求看, 经营战略就是用机会和威胁评价现在与未来的环境, 用优势和劣势评价企业现状, 进而选择和确定企业的总体、长远目标, 制定和抉择实现目标的行动方案。

企业经营战略的主要作用是: (1) 通过制定经营战略, 对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调查分析, 明确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处的地位, 对于企业增强自身经营实力有了明确的方向; (2) 企业有了经营战略, 就有了经营发展的总纲, 发挥企业的整体效益, 有利于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 (3) 便于国家和有关部门对企业进行指导, 有利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 (4) 有利于全面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

事实上, 任何一个企业战略目标的确立与实现, 都不能离开企业所处的环境背景以及其所承担的使命。企业战略目标的确立和实现需要把握两个关键和一个明确:一个关键是对环境信息的充分掌握, 另一个关键是用正确的方法和思路来整合有关信息并得出相应的论断、决策和行动方法, 以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达成;一个明确则是企业战略目标一定要能很好地回答企业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等问题, 并且明确地指出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 特别是对于正处于转型阶段的中国企业, 提出符合企业自身状况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是企业统一思想、提高企业凝聚力的有力手段, 更是制定中长期战略规划的当务之急。

一个科学的战略规划必须能够反应“战略四步曲”, 即我在哪里、我将往何方、我如何去、如何走好。而目前我国不少企业所制订的“战略思路”在这方面常常是内容不足过程残缺, 由于实务的需要他们聚焦精力于“如何去”的问题, 对其他方面都不甚清楚, 这种偏重于行动的思考而不是偏重于过程的思考不仅使得战略毫无亮点, 而且定向思维会导致其他可能存在的优秀战略得不到采纳。

基于此, 我国的现代企业应对企业经营战略有一个深入的认识, 并从以下几方面树立并做好企业经营战略: (1) 建立专门机构, 进行市场调研和行业分析, 确立本企业在国内外市场、在国内外同行业领域内所处的经济地位, 现有的主要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对企业现有经营项目和主要产品所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趋势做出分析与评价, 对企业现实的经营环境及可能的选择做出分析和判断。 (2) 通过对多种不同方案的分析与评价, 提出企业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主导产品和战略产品, 提出经济发展的基本政策、战略方针, 提出可供选择的主要投资项目、发展目标和重大经济指标。 (3) 提出实现企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应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包括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体制、人才战略、分配方式、科技政策等。 (4) 提出和制订基本的经济发展目标和重大经济指标, 包括成长性目标、收益性目标、有效性目标和社会性目标。并将这些目标和指标分解到各所属企业和集团的各职能部门。

2.2 对“核心竞争力”认识模糊

“核心竞争力”这一术语首次出现是在1990年, 著名管理专家C.K.Prahalad和Gary Hamel在他们所著的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书中指出:“核心竞争力是在一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 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他们认为, 随着世界的发展变化, 竞争加剧, 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强, 企业的成功不再归功于短暂的或偶然的产品开发和灵机一动的市场战略, 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按照他们给出的定义, 核心竞争力是能使公司为客户带来特殊利益的一种独有技能或技术。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然而它本身不会自动转化成竞争优势。如果没有相应的机制和条件加以支持, 核心竞争力将一无是处, 毫无价值。也正是基于这一点, 如今人们又把核心竞争力的外延拓展到企业的方方面面, 包括各个职能系统, 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主要局限在研究开发和产品生产上。

核心竞争力首先能很好地实现顾客所看重的价值, 如能显著地降低成本, 提高产品质量, 提高服务效率, 增加顾客的效用, 从而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索尼公司的核心能力是“迷你化”, 它给顾客的核心利益是好携带;联邦快递的核心能力是极高水准的后勤管理, 它给顾客的核心利益是即时运送。

其次, 核心竞争力还必须是企业所特有的, 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 也就是说它不像材料、机器设备那样能在市场上购买到, 而是难以转移或复制。这种难以模仿的能力能为企业带来超过平均水平的利润。

最后, 核心竞争力还具有延展性, 能够同时应用于多个不同的任务, 使企业能在较大范围内满足顾客的需要。如佳能公司利用其光学镜片成像技术和微处理技术方面的核心竞争力, 成功地进入了复印机、激光打印机、照相机、扫描仪以及传真机等二十多个产品领域;本田公司的核心专长是引擎设计和制造, 这支撑了小汽车、摩托车、割草机和方程式赛车的制造。

核心竞争力不仅可以表现在技术上, 还可以表现在生产经营、营销和财务上。如苹果电脑的产品设计创新能力, 它首开使用鼠标操作电脑的先河, 它的麦金托电脑可看可感的设计, 极大地促进了个人和家庭电脑市场的发展;宝洁、百事可乐优秀的品牌管理及促销能力;丰田的精益生产能力等。正是由于具有这种独特的能力, 使公司取得了成功。

遗憾的是, 我国部分企业在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方面表现得非常盲目并在核心竞争力的认识上仍有很多模糊的观念: (1) 竞争力等于核心竞争力。任何企业, 相对来讲都有竞争力, 但绝不是所有企业都有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必须有独特性, 是在企业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积累形成, 深深地印上了企业特殊组成、特殊经历的烙印, 其他竞争对手很难复制。核心竞争力的锻造对一个试图做大做强的企业来讲, 好比它的生命。没有竞争力的锻造, 没有核心竞争力的锻造, 一个企业不可能有生命力, 不可能有将来, 不可能有客观的市场表现, 不可能有丰厚的市场利润。 (2) 认为拥有核心业务就有核心竞争力。拥有核心业务并不等于自然有了核心竞争力。公司集中资源从事某一领域的专业化经营, 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在管理、技术、产品、销售和服务等多方面与同行的差异。在发展这些差异时, 企业能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可提高消费者特殊效用的技术、方式和方法。这些“异质性 (差异性) ”决定了企业之间的效率差异, 只是有可能构成今后公司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之一。 (3) 没有核心技术, 就认为没有核心竞争力。戴尔 (Dell) 公司没有个人电脑的核心技术, 但并不妨碍它成为行业翘楚, 因为戴尔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高效的供应链管理。

针对以上情况, 我国的现代企业应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概念上要有一个准确的把握, 要想真正营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唯一的办法就是综合分析、正确判断企业的各方条件, 寻找自己的长处, 从生产管理、质量、规模、销售模式、渠道、售后服务、品牌认知、价格、人才等各方面入手, 以优势领域为突破点, 对传统的优势产业进行改造升级, 聘用优秀的管理者和员工, 坚持技术创新, 走信息化之路, 加强营销知识积累, 营造企业文化等等, 只有做好其中一项或多项工作, 并扬优成势, 才能最终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3 企业文化没有个性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 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 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说。广义上讲,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讲, 文化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与制度。而企业文化则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 逐步形成的, 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 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体现的总和。它与文教、科研、军事等组织的文化性质是不同的。我们现在主要是从狭义的层面强调文化。

目前在我国, 企业文化漫天喊, 但绝大部分企业没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中国的企业界, 真正优良、有其个性色彩的企业文化非常少。往往表现在: (1) 没有将文化建设提升到战略的高度, 领导重视不够; (2) 将企业文化工作混同于思想政治工作, 认为企业文化工作就是协助所在单位党组织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3) 将企业文化建设混同于精神文明建设, 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搞活动、树典型、唱赞歌; (4) 将企业文化混同于员工娱乐文化, 认为企业文化就是组织员工开展业余文化生活; (5) 企业文化建设中大多没有科学具体的短期目标和中期目标; (6)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往往只注重表层硬文化建设, 一味在视觉识别上做文章, 而对流程再造、制度建设、育人和领导力水平的提高等高层次文化重视较少; (7) 企业文化建设往往是大同小异, 缺少企业特色、缺乏自身个性, 缺乏本单位、本地区的创意, 陷入低水平重复怪圈。

所以, 中国企业应当逐步树立企业文化建设理念, 但不能操之过急, 更不能“米不够水来凑”, 而应该以非常严肃的态度来建设自家的企业文化。从共同价值观念的培育、企业精神的构塑、经营哲学的确立和企业形象设计等多方面入手, 多角度全方位构建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3 结束语

略谈现代管理理念与图书馆管理 篇11

关键词:现代管理理念;图书馆管理;改革

随着现代管理理念的逐渐深入,我国的图书馆管理工作也面临着必然的改革趋势。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方式在当前显然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一定要积极的结合先进的理念和方式进行管理创新,从而促使图书馆的管理工作能顺利开展,为我国的图书馆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下面将对现代管理理念与图书馆管理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现代管理理念概述

现代管理理念指的是从二战以后所形成的管理理念综合型的概念,现代管理理论共经过了科学管理阶段、行为科学阶段以及现代管理三个阶段。现代管理理念事实上就是彻底的将传统理念进行了改变,将原本的硬性规定也做出了改善。不再是依靠规章制度而实施管理,而是更加重视人在当中所产生的作用,从而将人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提升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现代管理理念是未来企业社会发展中的必然趋势,企业必须要有效应用现代管理理念,从而来不断提升企业发展能力。图书馆作为公众教育的主要场所,积极的融入现代管理理念对其整体的管理效果提升也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是促使图书馆行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措施。

二、图书馆现代管理理念分析

根据有关学者调查资料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人本管理理念是现代管理中人们所研究的最多的话题内容,其次是知识管理和柔性管理理念。除了这三个方面意外,图书馆的现代管理理念中还包含了人力资源管理、能本管理以及客户资源管理等多个方面。这当中的很多管理理念都已经被研究过,例如人本管理理念,在当前无论是应用的策略还是应用的注意事项都已经较为明确。但同时当中也有一些是研究者并没有安全研究透彻的,当中还留着很多的探索余地和空间。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管理理念都有着实施的普遍性,更多的是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现代管理理念在图书馆当中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彻底的改善传统图书馆管理的面貌。不仅能在不同的层次和角度上给读者带来更多的体验,同时也能在客观上满足时代的发展需要。因此,当前阶段在图书馆的现代管理中人们应当将图书管理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即可,对于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则应当加以注意,促使在图书馆管理中尽量的减少问题。

三、现代管理理念在图书馆管理中的作用

1.文化管理的作用

图书馆管理当前正处于经验管理向现代科学管理方向转变中,并且已经呈现出了文化管理的趋势。文化管理在管理学当中可以说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方式,也是管理中的最高境界。图书馆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利用文化管理理念可以引导图书馆建立起正确的办馆宗旨,并且明确服务理念,促使图书馆向更加明确的方向进行发展。图书馆管理通过文化管理的方式树立了先进的管理价值观,为图书馆的竞争力提升以及未来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文化管理方式能促使图书馆将知识管理放在主要位置上,并且结合内部和外部的各方面资源进行管理。这种方式不仅能提升管理的有效性,更加能为读者提供好的知识资源,提升读者满意程度。

2.人本管理的作用

人本管理本身是一种以人为主的人性化管理方式。通过人本管理方式能为图书馆内部营造出一种较为和谐的整体氛围,对提升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图书馆管理员是图书馆的主体部分,他们的行为将直接的关系到服务的质量,对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有着决定性影响。因此,图书馆应加强对人员方面的管理,采取人本管理的方式则能更好的促进图书管理员进行工作,为工作质量的提升做出贡献。

3.战略管理的作用

战略管理是图书馆管理中的一种宏观方式,直接的影响着图书馆管理的整体有效性。这种管理应当以图书馆的未来发展和整体利益为基础条件,充分的考虑到内部和外部的环境以后才能制定战略目标。当战略目标明确以后能在租代限度上优化图书馆资源,促使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能最大化的发挥出效用和价值。

4.运作管理的作用

运作管理是图书馆管理当中的基础部分,主要是针对图书馆一天的运作而制定的管理计划和目标,从而促使图书馆每天能得到正常的运转。同样运作管理能帮助管理者更快的发现日常管理中的不足问题,并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补救,提升图书馆的建设有效性。例如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有的读者无法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书籍,那么就可以利用网络设置出相应的网络检索,从而帮助读者快速找到信息资料,提升管理有效性。

四、现代管理理念做好图书馆管理的几点建议

1.敢于创新突破

管理理念是管理工作实施的前提条件,只有在先进的理念下才能形成更好的管理方式,促使管理工作有效的进行开展。因此,在理念上的创新问题,一定要更加的大胆,干预突破和创新,勇敢的追求新的管理方式。同时应当紧密的结合图书馆的原有状态和发展实际情况来进行创新管理,找到适合本馆实施的管理模式。当然,创新并不意味着求异,应当认识到合理性和科学性,如果当前所实施的管理模式已经较为先进并且合理,那么就只针对性的进行调整即可,不需要进行大范围的改革创新。

2.科学选择管理理念

在现代管理理念中并不是所有的理念都适合图书馆的发展,因此,在进行理念选择上一定要保证适合本馆,从而促使其真正的发挥应用的作用。首先,在选择管理理念上应等重视起对人才的选拨,将人才放在资金和技术同等的地位上来,要认识到现代社会中人才的重要性,没有人才的管理方式永远都是不可取的,因为图书馆本身所服务的就是人,因此一定要将人放在主要的位置上。其次在选择管理理念上应当注意营造出良好的图书馆氛围。现代图书馆建设中应当能带给人们一种轻松、开放性的感受。图书馆是我国信息资源的主要部分,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深入发展,人们已经开始习惯应用网络化方式进行检索。很多时候图书馆是无法将所有的信息内容都收入其中的,因此在管理中应当体现出开放性的精神,从而促使图书馆能更加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

3.善于发现并解决矛盾

在图书馆采取新的管理模式以后,可能会出现一定的矛盾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人与管理方式之间的矛盾以及新旧管理模式之间的矛盾问题。对于这些方面所出现的矛盾问题,作为图书馆的管理人员一定要认识到其重要性,并且要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对此,首先管理者要明确什么样的问题是可以协调处理的,什么样式不能协调处理而是要一定坚持原则的。矛盾的存在是客观性的,不能为了矛盾的出现而质疑改革的正确性。同时,在解决矛盾方面也需要把握一定的技巧,例如在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问题处理上,往往不能采取硬性的方式,而是应当做到人性化并且要权责分明,公平公正,从而来帮助人解决问题。

4.正确把握图书馆的建设趋势

图书馆的建设中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在当前已经成为了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的书籍主要是以纸张的方式作为媒介,在存储方面势必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保养起来也费时费力。而现代媒介进行书籍信息的保存主要采取的是数字化的方式,无论是保存还是检索都较为简便化,这些都说明了传统书籍中所存在的不足。虽然电子图书在当前并不会完全的取代传统图书,图书馆作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已日臻完善。因此图书馆在发展中一定要对此加以重视,积极的把握好大的发展趋势,从而促使图书馆的发展能更加稳定。

5.刚柔结合管理模式

在现代图书馆的管理中,要坚持刚柔结合的管理模式,刚性管理是柔心管理的基础所在,柔性管理能够促进刚性管理的有效实践,将二者进行有效的结合,能够实现互补的作用,并且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管理的效率。这时现代图书馆管理的一种有效方式,并且能够对图书馆管理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管理,促进管理人员积极性的提升。

五、结语

将现代管理理念融入到图书馆管理中去能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这在当前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图书馆管理中面对各种新的理念应用,应当保证其应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要适合图书馆才能更好的为图书馆提供帮助,从而促使图书馆在现代化管理理念下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

[1]冯文春.知识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实践应用的研究[J].职业技术,2016,(05):56—60.

[2]田沈艳,李卉.公共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的管理创新研究——辽宁省图书馆为例[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6,(06):45—48.

[3]徐梓荐.浅析云计算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6,(11):78—80.

[4]王艳红.数字环境下传统图书馆管理的批判与创新[J].中国培训,2016,(08):12—16.

[5]高汝武,向佳丽.现代大学图书馆管理方法之改进与提升[J].知与行,2016,(05):66—69.

[6]茹娜.互联网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新措施[J].学周刊,2016,(30):30—35.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念 篇12

一、农民合作社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农民合作社引领着千百万农民进行农业的规模生产和科学生产, 在发展现代农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合作社能够实现联合购买销售。在我国,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难度较大, 主要是因为市场信息和销售渠道滞后。如大荔县是陕西省瓜果大县, 但经常会出现今年西瓜卖不出去, 明年西瓜又大幅涨价的现象, 也会出现挖了梨树梨涨价, 栽了杏树杏掉价现象。所以分散的小农户很难得到及时、准确、完整的市场信息, 一些新产品小面积示范试种一般不愁销路, 一旦大面积推开, 销路就是大问题, 而合作社能使大家抱团抗对市场, 减少农民生产、购买及销售的盲目性。二是合作社能够低成本推广农业技术。大荔县种植和养殖类合作社80%都聘请了果业、设施、畜牧方面的专家, 给社员提供技术指导, 降低了农户学习、使用技术的成本。大荔县天利葡萄专业合作社, 每年组织种植户到山东学习别人的管理新技术, 接受新的果树品种, 实地观摩, 亲眼看到其他农民使用新技术新品种有了效果, 收入提高了, 社员才能更加安心地使用, 降低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成本。三是合作社能够获取规模收益。大荔县近年来出现了大批叫得响的特色产品, 高石脆瓜、红星冬枣、双泉哈密瓜等初具规模, 这些产品之所以能在今天的市场走俏, 都是在合作社的推动下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农民的产品通过合作社这个代言人, 减少了交易费用, 占有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对市场的了解和预测也更容易, 通过农产品的集体销售和农业投入的集体购买, 降低了农户在整个生产销售中的成本, 实现了产前和产后的规模经济。四是合作社能够拓宽农民收入增长点。在农户分散的状态下, 农民将自己生产的产品直接销售出去, 以为这就是农产品的价格, 实际农产品的价格还包括:分级、包装、储藏、加工等, 这些环节带来的收入应属于农民的收入, 由农民自己来完成。大荔县沙底乡忠朝辣椒合作社, 就是把农民的辣椒进行深加工, 包装成礼盒, 现在已经是全县的招牌产品, 比起以前单纯卖辣椒, 农民的收入有了明显提高, 也激发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五是合作社能够有效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以合作社为纽带, 通过合作社来扩面提质, 将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 进行规模化生产经营, 能有效促进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农产品品牌的培育, 特别是通过建立农产品追踪溯源制度,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

二、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审视农民合作社现状

自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以来, 我国合作社发展迅速, 农民的积极性高涨, 截止2013年底, 我国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合作社有100万家, 入社成员7400多万户。在发展过程中, 合作社能解决村集体无法解决的市场问题、能给农民产前、产中、产后提供全方位服务、能“抱团”应对市场等优势逐渐显现出来。但是, 由于我国合作社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 与现代企业相比, 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主要表现为:一是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理念, 没有企业文化。二是服务覆盖面小、服务层次低, 大多从事生产环节服务, 涉及加工和销售服务的不多。三是个体规模偏小、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能力弱, 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资源利用率低等。

合作社带头人作为新型农民的骨干力量, 必须时刻保持头脑清晰, 找准自己企业的特长, 开发市场, 延长产业链, 向农产品销售、加工和流通环节发展, 同时, 顺应变幻的市场需求, 创新合作社管理, 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三、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发展农民合作社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型实体, 创新农村经济管理的有效载体。今后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一是必须用科学的组织理念、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以利益为纽带, 通过引导土地、资金等要素合理流动、有机结合, 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 努力培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市场主体。二是必须用科学的管理要求, 实施农民合作社内部管理。要按照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有良好的运行机制、有健全的财务制度、有较大的服务规模、有显著的综合效益的标准, 进一步加强对农民合作社建设的规范引导, 着力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 推动农民合作社的规范发展。三是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发挥农民合作社的作用。以市场为导向, 积极适应农业农村形势的新变化, 加快发展土地流转规模经营, 不断提高农业服务的组织化、市场化、规模化发展水平。四是必须培育发展主导产业。合作社产业发展方向上, 引导其从实际出发, 围绕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 重点发展具有本地特色和资源优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以主导产业、特色产业为依托, 建立生产基地, 通过内部资金、技术、生产、加工、销售、信息等要素的开发整合, 延伸产业链, 做大做强自身产业, 带动周边农户积极参与产业发展, 使得合作社实力不断增强, 产业化经营规模和经营水平不断提高, 最终带动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五是必须强化精品意识。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行农产品商标培育工作计划, 并通过规范使用商标, 提高产品知名度, 树立品牌形象, 打造地方特色品牌, 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在大荔县合作社中, 现注册的“荔友”、“红星”、“真社缘”等34个商标中, 在大中城市设立直销窗口12个, 与超市、批发市场、学校等建立稳定产销关系的专业合作社9个, 商标的注册使产品的质量和信誉普遍提高, 也提高了其市场开拓能力。“红星”冬枣这个品牌, 由于被大家熟知认可, 比邻村的冬枣每斤多卖2元, 可见只有强化品牌和精品意识, 才能使产品效益凸现。六是必须树立绿色营销观念。树立绿色农产品营销观念是随着严重的环境问题而产生的。农民合作社要以科研部门为依托, 大力开发以农业资源永续利用和促进人类健康为核心的农产品开发、生产、加工、销售技术体系。农产品包装绿色化策略有节约和简化包装、摒除有毒包装、采用可降解包装、使用可重复使用的包装材料等。对于农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农业资源。

四、强化政策扶持, 优化发展环境

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结农户, 对接市场, 在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程度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化经营助推农业标准化, 农业标准化提升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推进农业品牌化, 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高端市场占有率, 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现金收入水平。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产生了积极的倍增效应。

所以政府部门必须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要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协调领导小组,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及时研究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坚持示范引领, 实施典型带动、重点推动战略, 采取边发展边规范、以规范促发展的工作措施, 突出典型示范抓带动、突出优势产业抓发展、提升农业发展质量。鼓励农户采取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资方式, 入股设立农民土地专业合作社, 推动土地适度流转和规模经营。同时, 要抓好合作社组织机构、章程制度、会计核算、成员账户、合作关系等制度建设。市县两级应把合作社纳入农业经济发展计划, 创新发展机制, 对合作社申请办理基地认证、商标注册、建设用地手续, 政府部门应免费提供相关服务;对合作社进城定点销售农产品的, 其运输车辆由交警部门核发进城通行证;税务部门应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 认真落实税收减免政策, 切实推动农民合作社发展。

上一篇:打开营销新世界下一篇:安全技能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