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干预模型

2024-09-30

PCI干预模型(精选7篇)

PCI干预模型 篇1

一、问题的提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目前和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上是首次提出,也是未来我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一个突破口。产能过剩、就业供给不足倒逼整个社会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它是适应中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必由之路。2015年5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下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做出重要部署,就深化高校创业教育改革提出具体实施意见。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需要结合经济新常态下对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要求,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机制,实现高校创业教育与供给侧改革的无缝对接。

大学生创业决策能力培养是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创业教育当中难度较大的部分。难度较大的原因一是在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另一个原因在于创业者的创业决策是一种风险条件下的决策行为,影响创业决策的因素众多,例如个人背景、心理特质、创业动机、社会经济文化与情境因素等均会影响创业者的创业决策。以上诸多因素是大学生在创业活动开始之前拥有的资源禀赋,由于每个人对于资源的使用能力存在差异,因此,如何结合个人特点整合每个人的创业资源禀赋,提高创业者创业决策的效率和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创业决策能力培养的难度。创业者的资源禀赋通常包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心理资本四类。其中创业者的心理资本水平影响四种资源禀赋之间的整合程度,只有四种资源禀赋的有效结合才能使得创业决策的效果变得更好。创业教育在实现大学生创业决策能力培养目标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各类活动来整合四种资源禀赋,尤其是要注重心理资本的开发。

心理资本的开发是心理资本研究的落脚点,Luthans提出了著名的PCI模型(心理资本干预模型)并详细阐述了其内容,利用实验方法检验了模型对心理资本提升和工作绩效的影响[1],随后Luthans又将文字表述转化为图形表述,增强了模型的直观性[2]。PCI模型也成为了心理资本开发的主要工具[3,4]。在Luthans等的研究之后,我国的一些学者也加入到了心理资本开发研究之中,其中高娜[5]在创业心理资本三维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创业心理资本的开发方法,此外还有些学者从团队心理资本、农民工、企业家等角度探讨心理资本开发方法,如魏荣、鲁银梭[6,7]、张铭等[8,9]。其中张铭指出PCI模型的应用局限性,并且提出了一个兼具宏观开发与微观开发,直接开发与间接开发,主动开发与被动开发的多层次、多途径的开发企业家心理资本的拓展模型E-PCI-S心理资本干预模型,该模型能够更全面地将影响心理资本开发的因素整合,提高了心理资本开发的水平和效率,因此本文亦选择E-PCI-S心理资本干预模型作为研究开展的基础。

因此,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创新创业活动,必须重视创业教育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作为创新创业高级人才的供给方,高校的创业教育面临转型,要重点解决创业教育中大学生创业决策能力培养机制问题。本文基于E-PCI-S心理资本干预模型,从心理资本干预视角来构建大学生创业决策能力培养机制并给出相应的策略,从而为高校创业教育适应供给侧改革作出的转型提供参照。

二、供给侧改革与大学生创业决策能力培养

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高达749万,与2013年、2014年相比,2015年选择就业的学生比例有所降低,由2014年的76.3%降低至2015年的71.2%,而选择创业的学生比例上升近一倍,由2014年的3.2%上升为2015年的6.3%。选择创业的大学生比例明显上升,应届大学生创业热潮兴起。但是创业本身风险极高,大学生创业三年存活率很低,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创业,从容面对创业过程当中的困难,尤其是创业初期的一系列的创业决策问题,将会是今后高校创业教育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推进,产能过剩行业在去产能的过程中必然会形成部分员工失业。失业人口的不断上升,对于大学生来说就业将会变得更加困难,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局面。同时为了增加就业岗位,降低失业率,也需要创新创业来拉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需要大量的熟悉创新创业活动的人才来从事相关的工作,而创业教育能够满足市场对于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作为就业市场的主要供给方之一,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会受到市场需求的更多的影响。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供给侧改革的需要,劳动市场的供给侧更多的需要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去参与并适应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一方面高校要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的应用型员工;另一方面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持续推进会需要更多的创业人才去从事创新创业活动来创造新的供给去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的目标。高校创业教育作为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的主要方式之一,会在今后的高等教育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主要承担起向社会提供大量的创新创业人才的任务[10]。在高校创业教育中,以大学生创业决策能力培养难度较大。因为创业决策一般都在风险环境中,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影响因素也较多,从创业教育培养创业决策能力来看,其主要目标是让创业者了解创业的过程,怎样在不确定的环境中根据自己掌握的要素禀赋进行创业决策,并将犯致命错误的概率降到最低,以实现创办自己的企业的目标。在创业决策过程中,大学生能够掌握的四类要素禀赋当中,心理资本能够有效串联起其他三类要素,是整合四类要素禀赋最关键的要素,因此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水平是创业决策能力培养当中的关键[11,12,13]。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水平高低影响着其对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和经济资本的整合,继而左右创业决策的效率和效果,关系着整个创业活动的成败(见图1)。

供给侧改革将加速传统行业去产能的过程,降低传统产业所占的比例,同时也为服务业的发展和提升提供了有利契机。对于大学生创业来说,选择的行业主要集中在服务业为主,供给侧改革也给大学生在行业选择和机会识别两个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互联网+”时代,创业的机会与风险并存,创业机会无处不在同时也是稍纵即逝,创业的可替代性和复制性很强,因此面临的风险也会大大提高,此时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也会更加依赖于其自身的创新能力,能够敏锐地把握行业当中的创业机会形成创业决策,打破行业的传统的游戏规则,创造新的消费模式,提供新的服务模式,形成新的盈利模式。行业选择与机会识别属于创业决策范畴,因此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创业决策能力的培养也会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综上所述,供给侧改革倒逼高校创业教育进行积极转型,为了更好地实现劳动力市场供给侧改革,必须更加注重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的创业决策能力培养。作为创业决策能力培养的主要形式,创业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创业决策水平,降低创业失败的风险。在整个创业决策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以提高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最能够较为显著地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因此围绕如何提高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为主要内容的创业决策能力培养将会在高校创业教育内容中愈发重要。

三、构建基于E-PCI-S心理资本干预模型的培养机制及策略

供给侧改革倒逼高校创业教育进行积极转型,而大学生创业决策能力培养作为创业教育当中的重点和难点,应该重视构建完整的一套科学培养机制来推动创业决策教育的发展,从而实现为供给侧改革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目标。由上文论述,大学生创业决策能力培养的关键在于如何提高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通过提高心理资本水平来系统整合其他三类要素禀赋,达到提高决策效率和效果。

(一)PCI模型的内涵以及局限性

目前在心理资本开发方面使用较为广泛的是Luthans提出的PC(I心理资本干预)模型(见图2),具体地可以表述为以目标和途径设计与执行障碍计划来开发“希望”要素;以树立自我效能与开发积极的期望来开发“乐观”要素;以体验成功模仿他人与说服和觉醒来开发“自我效能”要素;以构建资源回避危害与改变影响过程来开发“韧性”要素。模型的分析结果便于获取人力资源方面的竞争优势,而模型产生的最终结果则是工作绩效和组织绩效持续提高。

PCI模型在心理资本开发领域得到了很好的运用,其特点在于首先在心理资本开发过程中以外部专家作为主要活动的实施者,开发的对象具有相对集中性,分四个维度使用不同的特定开发方法,其采用点对点的方式要求专家的外部干预和对象的配合。在高校创业教育过程中,PCI模型的特点能够与创业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较好的结合。高校会聘请外部专家作为创业导师实地指导学生开展创业决策,大学生具有相对集中性,有受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基于创业导师的帮助给予积极的回应。

但PCI模型在高校创业教育的运用过程中也存在局限性。首先是PCI模型注重微观层面忽视了宏观环境的影响,供给侧改革是宏观环境的改学生的心理资本已有的四个要素之外,还存在一些大学生群体所特有的特征,因此在模型的运用效果方变,必须重视宏观环境的变化给创业教育带来的变化;其次是PCI模型在内容上涉及的广度不够,在大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此外模型对心理资本的整体未做到一个统筹,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措施;最后,高校创业教育目前尚不能完全做到针对不同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做出针对性的富有个性化的指导,而PCI模型对于心理资本的开发是直接的且需要对象给予正面积极的回应。大学生群体中大部分的创业意愿较弱,对于这类群体不能使用较为直接的方法,同时也不能较快地得到正面积极的回应,需要在特定的宏观环境下进行一些内容上的调整。

(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PCI模型重构

供给侧改革给高校的创业教育提供了转型的契机,对于大学生创业决策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上述对于PCI模型的分析中,供给侧改革给予了新的宏观环境。因此在大学生创业决策能力培养过程中对PCI模型的使用就必须考虑供给侧改革带来的影响。具体来说,供给侧改革对劳动力供给市场会带来结构上的变化,在人才需求类型上创新创业人才的结构比重将逐步上升。针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在创业教育整个教学内容中的占比也会随之提高,那么作为心理资本开发来说也要结合宏观环境的变化而调整相应的培养机制。

供给侧改革的目的是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在改革过程中产业环境也会随之改变,服务业的比重将会不断提高,服务业的产业也会随着创新创业的带动而完成升级,这给予了大学生创业更多的机会,同时也加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和残酷程度。对于大学生群体中的创业者而言,创业决策的难度与之前相比又有了明显的提高。因此,高校对于大学生创业决策能力的培养也要在产业环境发生变化时进行调整。

供给侧改革为高校大学生创业决策能力培养带来了宏观和中观两个方面的变化,这就会倒逼PCI模型进行重构。张铭以提高企业家心理资本水平为研究对象,在PCI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拓展模型E-PCI-S心理资本干预模型,该模型能够更全面地将影响心理资本开发的因素整合,提高了心理资本开发的水平和效率。E-PCI-S模型分为E-PCI、PCI和PCI-S三个子模型,其中E-PCI模型是宏观、中观外部环境与PCI模型的结合,PCI-S模型考虑到了群体间的差异。E-PCI与PCI和PCI-S是互补关系,PCI和PCI-S两者之间是替代关系。E-PCI-S模型是针对PCI模型的应用局限性做出的拓展,也能够更加贴合高校大学生创业决策能力培养,因此重构的PCI模型将会以E-PCI-S模型作为表达形式,具体见图3。

(三)基于E-PCI-S模型的大学生创业决策能力的培养机制及实施策略

作为大学生创业决策能力培养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大学生心理资本开发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创业决策能力的培养效果。采用E-PCI-S模型作为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开发的工具,实际上是在原PCI模型基础上增加了外部环境转化和心理资本替代两种途径。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外部环境转化方面主要是将供给侧改革带来的宏观和中观的创业环境变化积极转化为创业教育中对于创业决策能力培养的有利因素;心理资本替代的过程实际上是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创业条件和所处的创业阶段适时调整自己的投入重点以达到因人而异的效果。

围绕E-PCI-S模型,本文将建立内外联动、优势互补的大学生创业决策能力培养机制,详见图4。

从图4中可以看出,为了更好实现大学生创业决策能力培养,本文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向提出了实施策略。实际上是对E-PCI-S模型的三个子模型的综合运用,外部因素主要是对E-PCI模型的综合使用,内部因素主要是对PCI和PCI-S两个模型的结合使用。

首先从内部因素出发,要实现大学生创业决策能力提高主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制定创业个人规划。制定创业个人规划对应着心理资本的“希望”要素,类似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从目标上更加明确。通过引导学生制定创业个人规划,能够让具备创业意愿的大学生明确自己的性格、气质、能力等要素,完成对自己的全面认知,并依据自己的自我认知选择自己的创业路径。以比赛、模拟经营等形式去实践自己的创业构想,以达到自己在“希望”上的累积。

做好要素禀赋积累。要素禀赋的积累影响着创业者的“乐观”情绪。创业决策的要素禀赋主要有经济资本、心理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明确了心理资本具有整合其他三类资本的作用,因此在实现心理资本的提高的过程中通过PCI-S模型,根据自身能力和创业所处的阶段进行心理资本干预的替代。也就是通过其他三类成本的先后积累,间接作用于心理资本水平的提高,以达到四类创业决策要素禀赋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决策能力。

学习创业榜样的成功经验。学习创业榜样的经验对应着心理资本的“自我效能”要素。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提高自我效能的方法就是模仿他人,不断积累成功经验,唤醒自身的潜能。学习创业榜样的成功经验并做到较好地模仿达到成功,会极大地提高大学生创业者的自我效能感,提高其创业决策的效率。

制定风险规避计划。制定风险规避计划不是一味地回避风险,而是在风险中寻求最大的决策成功。创业决策一直在风险中进行,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其风险感知能力较弱和风险偏好较为保守的特点。因此在创业教育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制定风险规避计划,实际上是在引导其不断思考自己在决策时面临的风险,结合其本人的风险偏好,在真正做出创业决策之前,做好决策风险评估,提高其决策的成功率。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学生面对挫折与困难的“韧性”,在不断的失败当中磨练自身的意志品质。

其次从外部因素出发,要实现大学生创业决策能力提高主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解读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引发了劳动力市场供给侧的变革。从人才需求结构上,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持续攀升。高校作为劳动力市场的主要供给方,不得不要重视创业教育。其中,作为创业教育中重点和难点的创业决策能力培养,在培养内容上要做出调整,尤其是要解读供给侧改革带来的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变化,以及创业行业环境的变化。从这两个方面解读能够使得大学生明确今后的发展目标,督促其完成创业的要素禀赋积累,尤其是心理资本水平的提高。

产业创业信息共享。供给侧改革将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在此过程中服务业也会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大学生创业的主要行业集中在服务业,那么相应地要想提高其创业决策能力,就必须使得其充分了解行业内部的创业信息,通过模拟实践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其心理资本水平,最终达到创业决策能力提高的目标。在此过程中,作为高校创业教育就要搭建产业创业信息共享平台,供大学生从中挖掘适宜的创业机会。

选聘创业导师。这里选聘的导师都是学校以外具有丰富创业经验的企业家。选聘创业导师是通过创业导师的传帮带,达到创业经验分享。大学生从创业导师那边学习到的经验经过模仿、总结和提炼,形成了自己对创业的新的认知。在自己的创业项目面临决策时不会手忙脚乱,做到理性决策提高决策的效果,实际上选聘外部的创业导师也是通过体验成功和模仿他人达到提高大学生创业者的自我效能。

调整创业课程体系。高校创业课程内容涵盖了创业各个阶段的内容,对于各个阶段节点所需要的技能能够做到详细介绍,但是对于心理方面的内容却较少涉及。心理资本具有整合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能力,而创业决策也是一个风险行为,因此对于大学生而言是一个较大的考验,会遇到较大困难和困惑,因此除了要注重技能性内容之外,课程的设置也要更多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内容。要让学生在课程中重视提高自我效能感,树立战胜创业过程中的困难的希望,保持韧性直面困难,通过倾诉、沟通等方法对创业决策过程中的心理障碍或困惑进行疏导。

四、研究结论与讨论

本文结合供给侧改革背景,研究了大学生创业决策能力培养机制构建的问题。大学生创业决策能力培养是高校创业教育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本文由供给侧改革给劳动力市场供给侧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变化出发,指出其变化倒逼高校创业教育进行形式和内容的转型。随后,着重强调了创业决策过程是创业者在不确定的环境中根据自己掌握的要素禀赋进行创业决策,并将犯致命错误的概率降到最低,以实现创办自己的企业的目标,特别是心理资本对于其他三类资本的有效协调和整合的作用,得出了大学生创业决策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依赖于大学生自身心理资本水平的高低。之后围绕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水平展开论证,由于引入了供给侧改革带来的变化,因此在选取理论模型构建创业决策能力培养机制时对原有的PCI模型进了重构,后选用了E-PCI-S模型作为机制构建的依据。按照E-PCI-S模型的三个子模型的要求,从内外两个方面提出了构建创业决策能力培养机制的相关策略,完成了从提高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出发到提高其创业决策能力的目标。

本文的研究有一定局限性,只是从理论模型上论证了大学生创业决策能力培养机制的构建,并未使用实证研究去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对于E-PCI-S模型中的四类创业决策要素禀赋只是强调了心理资本整合和协调的作用,并未探讨四类要素之间的作用机理,因此研究尚需要进一步深入,并结合实证分析来完善。

摘要:供给侧改革倒逼高校创业教育进行积极转型,为了更好地实现劳动力市场供给侧改革,必须更加注重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的创业决策能力培养。创业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创业决策水平,降低创业决策失败的风险。在整个创业决策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心理资本具有整合其他创业决策要素禀赋的作用,因此提高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能够较为显著地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基于E-PCI-S心理资本干预模型,从心理资本干预视角来构建大学生创业决策能力培养机制,并从内外两个方面给出八项实施策略,从而为高校创业教育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转型提供一定的参照。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创业决策能力,心理资本干预

PCI干预模型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60例中, 男208例、女52例, 年龄35-78 (55.3±6.5) 岁。文化程度:中学以下22例, 中学142例、大学9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干预组 (160例) 和对照组 (100例) , 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均P>0.0 5) 。

1.2 方法

对干预组采取讲解、文字表格、数据表格、文字资料、图文结合等形式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出院后随访6个月。

1.2.1 健康观念干预。

让患者了解健康、亚健康、疾病的概念, 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及保持健康的必要性。树立身体要保养、疾病要预防的观念;

1.2.2 就医观念干预。

传统的就医观念是以出现症状, 或症状加重作为就医指针。尤其是经济状况欠佳的慢性病患者。还有一种观念也是错误的:PCI术后患者认为已经接受血运重建治疗, 应该万无一失了, 而忽略了再次出现的血运障碍, 延误了治疗时机。让患者认识到不及时治疗, 除了会延误病情增加自己的痛苦外, 还会使医疗费用增加, 是百害而无一益的。

1.2.3 用药干预。

让患者接受PCI术后服药的相关知识教育的患者, 其依从性最好[2]。PCI术后患者的药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但绝大多数患者一旦症状稳定后就没有坚持用药了。尤其是降脂、抗血小板、控制血压及血糖治疗。将四类药物的作用、服用方法、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及停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一一列举。让其认识到重要性, 促使患者坚持药物治疗。

1.2.4 生活习惯干预。

纠正不良习惯如:吸烟、饮酒、高脂饮食、缺乏活动等。让患者了解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性。

2 结果

260例患者中, 干预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见附表。

P<0.01

3 讨论

PCI术后应坚持长期规范的药物防治及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3]。美国斯坦佛大学发布SCRIP临床实验显示:积极的危险因素干预可以使血脂异常、体重指数和生活质量改善, 而心血管事件危险下降45%。因此, 我们对PCI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显示, 护理干预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0.01) , 说明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 达到延长患者生命的目的,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PCI术后患者二级预防的护理干预及效果。方法 将26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 (160例) 和对照组 (100例) , 住院期间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 对干预组实施二级预防护理干预。患者出院后随访6个月。结果 干预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 。结论 二级预防的护理干预可降低PCI术后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防止靶血管再狭窄。

关键词:PCI,二级预防,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秦学文.心血管病内科讲义[C].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2006:63.

[2]何彩勤, 陈美容, 严玉兰, 等.PCI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观察及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0, 8 (1) :65.

PCI干预模型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本校一附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心内科住院并行CAG和PCI检查及治疗的500例患者进行调查,其中心肌梗死21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32例,其余为稳定型心绞痛。平均年龄(68±11.5)岁。男:女比例为1.3:1。其中行PCI治疗术的患者314例。入院到进行介入检查的时间平均为3.8 d。

1.2 方法

对入院需要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了有针对性心理干预和介入知识宣教,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手段,使患者对于即将开始的检查和治疗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同时通过已经做过介入检查和治疗的患者的现身说教,更能达到减少恐惧、释放焦虑的效果。对每个患者进行了状态-特质焦虑自评量表基础的评分调查[1],用干预前后的评分变化来观察干预的效果。根据年龄、性别、生活环境、受教育水平的不同,分为城镇男子组139例,城镇女子组107例,农村男子组142例,农村女子组112例。

1.3 护理方法

在行PCI治疗术之前,首先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心理特征、文化程度、家庭情况、对疾病的认知、主要焦虑原因等,进行全面评估,针对具体情况制定干预措施。

1.3.1 手术的介绍

护士用和蔼的态度,耐心的讲解,向患者及家属讲述CAG及PCI治疗术的基本知识,让其了解手术的必要性、安全性、目的、方法,运用图片、视频、宣传册进行介绍。在讲解过程中,注意沟通的技巧和副语言的使用,鼓励患者说出心中感受,及时对患者和家属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并观察患者的反应,如疑惑、皱眉、不解等表情,根据情况进行细致解释,确定患者无疑问,方可解除心中顾虑。讲解结束,将宣传册留给患者及家属,供其随时观看。对患者开展针对性干预,可有效缓解抑郁焦虑程度和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康复[2]。

1.3.2 手术人员的介绍

帮助患者与手术人员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为其介绍CAG或PCI术的主要操作人员,使双方在良好信任的气氛中进行沟通交流,减轻患者心中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3.3 手术环境介绍

运用照片、视频、多媒体等方式,向患者介绍导管室的手术环境。Ruffinengo等[3]认为,对于行CAG或PCI治疗术的患者,使用多媒体的方法,为其介绍相关信息,可以明显降低焦虑水平,并提高患者对获得信息的满意度[4]。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也可带领患者,或使用轮椅推患者,与家属一起参观导管室的非限制区。参观时可播放轻音乐实施音乐疗法,此方法对PCI及PCI患者围手术期具有镇静、消除焦虑的作用,对提高患者舒适度有重要意义[5]。患者对手术环境尽早熟悉,避免了手术时因环境陌生造成的紧张、心理不适感。

1.3.4 讲解术后配合事项

1.3.4. 1 体位、卧床时间

护士事先向患者讲解术后卧位,穿刺侧肢体需平展、制动,拔管时间及注意事项,穿刺点压迫沙袋的原因、时间。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告知术后尽可能保持安静,避免剧烈咳嗽、过度用力、情绪激动。

1.3.4. 2 用药

告知患者为了进一步提高疗效,避免并发症,根据检查结果如需进一步植入支架,在行PCI介入术后,应长期口服阿司匹林100 mg/d。对于置入药物洗脱支架的患者合并应用氯吡格雷75 mg/d,至少12个月。同时配合冠心病的二级预防用药他汀类、ACEI类、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通过护理干预使患者能完善、规范的用药,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6],可使患者建立有利于康复的心理环境[7],对疾病的预后建立信心。

1.3.4. 3 与家属有效沟通

通过家属从侧面进一步了解患者,获得信息。与家属进行信息交流,解疑答惑,缓解家属紧张,间接促使患者形成积极乐观、良好放松的心态。

1.3.4. 4 手术后康复患者案例介绍

通过介绍已做过介入检查和治疗的患者案例,使将要进行检查和治疗的患者达到减少恐惧,释放焦虑的效果。也可鼓励患者及家属多于术后恢复期的患者进行交流,通过询问手术后的感受,达到自身坚定手术信心的目的。

1.3.4. 5 药物干预

对于精神紧张,焦虑严重,心理干预效果欠佳的患者,按医嘱给予苯二氮卓类、三环类药物,如艾司唑仑、多塞平,必要时给予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帕罗西汀、舍曲林。此类抗焦虑药物能够有效地消除焦虑症状,不引起镇静作用,不影响认知和记忆功能,耐受性好,不成瘾,不影响心、肝、肾功能[8]。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分析结果显示,城镇和乡村患者的基本资料和焦虑情绪原因侧重点不同,城镇患者的受教育程度高,发病至就诊时间较长,多以感情、经济因素为主,而农村受教育程度低,发病至就诊时间短,多以经济因素和疾病痛苦为主。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焦虑指数有了显著的改善(P<0.05)。见表1、表2。

注:各组在心理干预前后均有明显的降低,P<0.05

3 讨论

冠心病作为临床最常见的导致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是威胁现代人类的主要原因。由于目前老龄化社会的逐渐到来,人们对于疾病的恐惧和焦虑也与日俱增。现有的研究表明,对于长期患病的心脏病住院患者来说,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发生率高达17%~27%以上[9]。抑郁/焦虑障碍患者常因各种情绪相关性躯体症状,反复求诊于心血管门诊,成为临床医疗资源的高频率使用者。

另外,人们对于未知事物的先天具有的防范和恐惧使患者在面对一个未知的手术和治疗时,总是不自主的抵制和恐惧。特别是由于现有的社会教育水平的差异,这种焦虑和恐惧的情绪更是比较普遍,大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通过恰当的护理措施可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和焦虑情绪[10]。笔者应用1999年中文版“状态-特质焦虑自评量表”对这些患者进行了可能的分析和研究。此表具有内容简明,可自评、他评,可信度高的特点。常模采用北医大精神卫生研究所的标准。结果显示适当的护理干预是必要的,虽然由于上述的差异,并不能完全达到解除恐惧、焦虑的效果,但是结果还是有统计学意义的。

随着医学模式发生了改变,现代医学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11],针对性护理干预理所当然的成了最重要和必须的手段。干预的方法很多,笔者采用的是多媒体教育,成功手术患者的现身说法,护理心理关怀等综合手段,必要时给予镇静剂应用。在有针对性的同时,尽可能地保持每个患者教育的一致性。

PCI干预模型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急诊PCI术治疗的70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4例,男20例,女14例,平均年龄40岁~79岁;观察组36例,男19例,女17例,平均年龄39岁~81岁。所有患者均符合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AMI诊断标准[2],应同时具备以下几项:(1)严重胸痛持续30 min以上。(2)发病时间12 h以内。(3)心电图至少两个相邻导联有ST段抬高≥0.2 m V。(4)无近期出血倾向,并同时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的干扰。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术后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延续性的护理干预,具体如下[2,3,4,5]。

1.2.1术前护理术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及常规的术前护理。心理护理包括患者入院后需进行常规的各项检查,包括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等,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术前采用向患者集体授课,分发健康教育小册子的形式,缓解其术前焦虑不安及恐惧的情绪,同时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述PCI术的治疗过程、麻醉方法及该手术的优势,并保证手术可以顺利进行,给予一定的心理支持及教育,保证患者能够配合手术及相应的治疗。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后,常规的术前护理包括针对每位患者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及计划,安排具备专业护理技能的工作人员加强对合并常见不良症状(如胸闷、气短及呼吸困难等)患者的巡视及护理。

1.2.2术中护理手术过程中,在手术医师医嘱指导下,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并认真仔细配合,为手术的顺利展开及患者的术后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术中注意观察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心律变化和冠脉压力,并注意观察患者术中是否发生心绞痛、头晕、恶心、嗳气等情况,出现任何不良情况,护理人员必须及时报告手术医师并给予高度警惕和重视,同时配合手术医师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进行解决。

1.2.3术后护理及出院随访术后24 h内对患者的心电情况及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控,实施吸氧及心电监护,尽量维持血氧饱和度大于95%,并注意患者术后出现的各种不适;对患者术后用药的不良反应进行动态监控,尤其要重视患者的出血情况,包括皮下出血、鼻腔口腔眼底出血、排黑便等。观察组在出院后需继续进行定期家访、电话回访及来院复诊等延续性的护理干预。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为(8.6±2.7)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9±3.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15,P=0.00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AMI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堵塞导致的心肌细胞严重缺血、缺氧并出现急性坏死,是心血管内科的临床常见危重疾病之一。该病具有发病迅速、病死率高、病情变化迅速等特点,严重时可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随时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患者及医护人员需针对该疾病给予高度重视[1,3]。PCI术可使心脏严重闭塞或狭窄血管迅速得到再灌注,改善心肌细胞的血液供应,为患者的心肌功能恢复提供有效条件[4]。因此,对于AMI患者尽快进行PCI术是疏通梗死的冠状动脉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该手术的成功与否,不仅需要临床医师的精湛技能,同时也取决于患者心理及生理的配合以及急诊护士的术前准备,敏捷而迅速的临场应变能力;如果术中或术后出现合并并发症,还需护理人员的密切观察,并且有预见性地对可能发生的情况给予及早的处理,都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5,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PCI术后采用延续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低血压、心律失常、失眠等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方法相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恢复速度,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早日康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楼秋英,冯国和,张邢炜,等.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理状态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1):45-47.

[2]朱瑰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治疗的护理干预[J/CD].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0):93.

[3]李保莉,徐秀君,陈莲芳,等.护理干预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1):1819-1820.

[4]徐芳,王玉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天津护理,2013,21(1):52-53.

[5]王庭梅.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2,5(z1):122-123.

PCI干预模型 篇5

1路面使用性能指标选取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JTGH20-2007) 指出:路面使用性能包括路面状况指数 (PCI) , 路面平整度 (RQI) , 路面车辙度 (RDI) , 抗滑性能指数 (SRI) 和结构强度指数 (PSSI) 。对于农村公路来说, 其病害以路面破坏为主, 其路面损坏状况是影响农村公路服务水平的主要因素, 因此, 农村公路PCI值基本可以代表路面使用状况, 是最重要的指标。

2预测模型的建立

灰色预测通过对原始数据的处理和灰色模型的建立, 发现、掌握系统发展规律, 对系统的未来状态做出科学的定量预测。通过对原始数据建立相应的微分方程模型, 来预测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状态。

2.1建立GM (1, 1) 模型

1) 令X (0) 为GM (1, 1) 建模序列, 即原始时间序X (0) ={x (0) (1) , x (0) (2) , x (0) (3) …x (0) (n) }, X (1) 为X (0) 的1-AGO (一次累加生成) 序列, X (1) ={x (1) (1) , x (1) (2) , …x (1) (n) },

2) 设Z (1) 为X (1) 的紧邻均值生成序列,

z (1) (k) =0.5x (1) (k) +0.5x (1) (k-1) , 则微分方程模型为:

3) 设为待估参数向量, 用最小二乘法得到:

4) 由此可得到时间响应序列为:

为生成时间序列的预测值, 式 (4) 即为最终的预测值。

在实际预测工作中, 为了提高预测精度, 可以对上述模型进行改进。首先根据模型得到预测值, 然后补充最近的数据, 去掉最老的数据, 再建立模型, 逐步预测。

2.2模型的精度检验

采用后验方差检验, 模型求解得X (0) ={x (0) (1) , x (0) (2) , x (0) (3) …x (0) (n) }

计算残差:e (k) =x0 (k) -x0 (k) , 得到残差向量e={e (1) , e (2) , e (3) , …, e (n) }。

记原始数列以及残差数列e的方差分别为S21, S22。

则后验方差比值C=S1/S2, 模型的好坏用C来度量。

3模型应用实例

由于缺乏历史数据, 采用时空转换的方式。通过这样的处理方式, 得到交通量相差不大的不同道路的PCI值。

3.1沥青路面使用性能预测

对河南地区5条农村路面进行调研, 根据PCI=100-15DR0.412, 得到PCI依次为69.26、75.58、80.35、86.68、94.19, 符合路面性能衰变的客观规律。修建年份分别为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根据建立的模型, 得到预测方程如下:

求得原始时间序列:

沥青路面预测精度和结果见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 预测值与原始值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均较小, 模型精度达到一级标准, 模型的可信度较高。从预测结果来看, 时隔两年, 农村公路的PCI最多相差一个等级。

3.2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预测

同样选取5条水泥路面的统计数据, 修建年份是2003-2007年, PCI值分别为71.97, 76.97, 82.6, 85.15, 93.34。采用同样的方法, 得到预测方程。

预测结果如下:

3.3结果分析

3.3.1对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发现在道路的使用初期, 水泥路面较沥青路面下降快。原因可能是水泥路面早期结构强度不够, 加之部分公路重载, 导致路面损坏快, 因此注重路面的早期保护是比较重要的。随着时间的增长, 沥青路面较水泥路面损坏严重, 原因是农村公路沥青面层较薄, 随着时间的增长急剧老化, 致使路面损坏严重。

3.3.2根据标准, 到2011年, 无论是水泥路面还是沥青路面损坏程度均较严重, 且沥青路面PCI值达到最差的级别, 有必要进行维修。

4结语

运用四维的等维灰色理论模型进行预测, 不仅可以在精度上满足要求, 而且模型可靠性高、简单、便于预测。因此, 使用灰色理论模型进行农村公路路面使用性能预测符合客观规律。

根据PCI的预测值和发展趋势, 公路养护管理部门可合理地判断, 制定适当的管理方案, 相应地制定养护或中、大修等决定。在当前农村公路缺乏资金的状况下, 可为合理分配养护资金提供依据, 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模型和方法仅针对PCI进行了预测, 因为当前农村公路路面各指标的研究较为缺乏, 并不适用于定量评价路面使用性能与标准。特别是不同地区, 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因素各不相同, 应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 合理选择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1]陈柯.农村公路路面使用性能评价预测与养护决策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 2009.

[2]倪富健, 屠伟新, 黄卫.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路面性能预估模型[J].东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0, 30 (5) :91.

[3]王国晓, 安景峰, 陈荣.灰色理论在路面使用性能预测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 2002 (03) :8-9.

PCI干预模型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3月—2014年10月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400例, 入组条件: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 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排除其他躯体疾病及精神疾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 抑郁自评量表 (SDS) 评分确定伴有焦虑、抑郁情绪障碍。入组患者共118例, 男56例, 女62例, 年龄41岁~76岁 (51岁±7岁) 。按随机、双盲、对照原则将患者分成对照组 (58例) 和干预组 (60例) 。两组的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心功能分级、并发焦虑、抑郁情绪障碍的程度均无统计学意义。

1.2冠脉造影检查

采用标准Judkins法经右侧桡动脉或经股动脉路径对每个病变均以最佳多体位造影, 结果由两位有经验的医师判断:采用目测直径法和计算机密度测定法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狭窄程度>70%为介入治疗的适应证。

1.3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 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治疗, 共4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SAS、SDS评分, 心功能及心率变异性的变化。

1.3.1 心理干预

由患者的主管医师、责任护士及精神科医师负责实施, 共4个月 (住院期间每周2次, 出院后每月随访1次) 。内容包括:1一般心理支持。使用鼓励、倾听、劝导的方式与患者交流, 了解其需求及心理状态。详细告知患者手术的目的、意义、手术过程、术后应注意及配合的事项。并让患者了解冠心病国内外治疗动态, 树立治疗疾病的正确态度, 增强治疗信心。2给予患者足够的社会心理支持。指导患者家庭成员对其进行心理疏导, 并给予生活上的关心, 经济上的帮助, 减轻患者孤立无助感, 增强意志。3分散患者注意力。引导患者听音乐, 阅读报纸、杂志。安排术后恢复好的患者现身说法, 消除负面情绪, 使患者增强信心, 减少恐惧。4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冠心病的基础知识宣教、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血脂控制等。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制定合理的运动方案, 提高患者的体力及耐力, 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5药物治疗。重度抑郁或焦虑患者在精神科医师指导下给予药物治疗。

1.3.2心功能测定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应用Simpson法测定左室射血分数 (LVEF) 。

1.3.3 心率变异性测定

采用美国Brentwood 8800型动态心电图仪记录24 h动态心电图, 进行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观察指标包括:连续24 h内正常RR间期均值标准差 (SDNN) , 每5 min窦性RR间期均值标准差 (SDANN) , 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均方根 (rMSSD) 。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干预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降低 (P<0.01) , 心功能指标 (左室射血分数) 增加 (P<0.05) , 心率变异性指标 (SDNN、SDANN、rMSSD) 显著增加 (P<0.01) 。详见表1。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1) P<0.05, 2) P<0.01。

3 讨论

冠心病患者普遍存在情绪障碍, 如焦虑、抑郁等, 其发病率可高达40%以上, 其中重度抑郁可达20%[2]。抑郁症患者的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率也明显高于非抑郁患者, 但两者之间的具体关系尚未阐明[3]。欧洲的一项荟萃分析显示, 重症抑郁是影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4]。国内亦有报道, 抑郁症是PCI患者术后12个月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5]。

抑郁症与冠心病有3个共同的基本病理生理改变:血小板活性增高、炎症反应和心律失常[6]。抑郁症患者血液黏稠度增高, 血小板聚集性增强, 易形成血栓, 内皮细胞激活促使炎症介质产生增多, 更易发生支架内血栓及支架内再狭窄, 导致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7]。心率变异性反映了血液循环动力学改变或存在其他生理干扰时自主神经系统改变心率的能力。多项临床研究也发现, 抑郁症患者以及抑郁症合并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下降, 使心律失常发生风险大大增加, 对于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来说, 是其死亡率发生的有力且独立的预测因素[8]。此外, 抑郁症还增加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和病死率[9]。

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其患病率为20%~82%[10]。本研究中PCI术后心理障碍的患病率为29.5%, 于此相符。患者术后出现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有:对介入治疗的恐惧心理, 介入术前患者和家属理解不够, 围术期出现并发症, 术后对体内支架的过分关注, 顾虑术后后遗症及支架术后再狭窄, 支架费用造成的经济负担, 社会功能受限, 社会和家庭支持不够对患者产生了负面影响等。

本研究发现, 通过对冠心病PCI术后伴焦虑、抑郁患者进行4个月的心理干预, 包括一般心理支持、社会心理支持、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运动疗法、必要时辅予抗抑郁药物等方法, 可帮助患者正确的认识问题, 消除疑虑, 增强信心, 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及时消除PCI术后不良心理状态, 促进了患者的身心康复。心理干预不仅能改善冠心病的焦虑、抑郁情绪障碍, 使治疗后SAS、SDS评分显著降低 (P<0.01) , 还能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使左室射血分数增加 (P<0.05) , 心率变异性指标 (SDNN、SDANN、rMSSD) 显著增加 (P<0.01) 。其方法简单易行、费用极低, 无任何的不良反应。因此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伴有的心理疾患, 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 提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改善患者预后。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 后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心功能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118例PCI术后伴有抑郁、焦虑情绪障碍的冠心病患者, 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 (58例) 仅给予常规治疗, 干预组 (60例)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4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 (SAS) 、抑郁自评量表 (SDS) 评分, 心功能及心率变异性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干预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降低, 心功能增加, 心率变异性显著增加 (P<0.05) 。结论 心理干预不仅能改善冠心病PCI术后伴焦虑、抑郁患者的情绪障碍, 还能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心率变异性。

关键词:冠心病,心理干预,焦虑,抑郁,PCI术,心功能,心率变异性

参考文献

[1]朱为勇, 张新丽, 丁发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前后心理障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 (31) :81-82.

[2]Roest AM, Martens EJ, Denoll, et al.Prognostic association of anxiety post 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 mortality and new cardiac events:A meta-analysis[J].Psychosom Med, 2010, 72 (6) :563-569.

[3]张润峰, 胡大一, 高文根, 等.双心诊疗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 2011, 18 (25) :15-17.

[4]Nicholson A, Kuper H, Hemingway H.Depression as an aetiologic and prognostic factor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A meta-analysis of6362 events among 146538 participants in 54 observational studies[J].Eur Heart J, 2006, 27 (23) :2763-2774.

[5]郭敏, 史冬梅, 周玉杰, 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抑郁障碍及其和预后的关系[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0, 18 (1) :28-31.

[6]Mussel DL, Cowles M, Mcdonald W, et al.Effect of mood and anxiety disorders on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implications for treatment[J].Hursts Heart, 2008, 1:2169-2187.

[7]张金国, 谭洪勇, 张传芝, 等.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与抑郁障碍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0, 19 (10) :929-931.

[8]Carney RM, Freedladn KE.Depression and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J].Cleve Clin J Med, 2009, 76 (2) :S13-S17.

[9]Einvik G, Dammen T, Omland T.Depressio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s there an association[J].Tidsskr Nor Laegeforen, 2010, 130 (7) :729-732.

PCI干预模型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前壁AMI患者83例, 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方法, 由第三方 (药品发放员) 将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3例, 男27例, 女16例;年龄53.14岁±9.45岁;Killip心功能分级:Ⅰ级35例, Ⅱ级8例。对照组40例, 男22例, 女18例;年龄54.19岁±10.71岁;Killip心功能分级:Ⅰ级34例, Ⅱ级6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Killip心功能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诊断标准

根据2007年冠心病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制定以下诊断标准:胸痛持续时间≥30 min;12导联心电图至少2个相邻胸前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0.2 m V;起病6 h以内;血清肌酸激酶在正常值上限2倍及以上, 肌钙蛋白呈阳性。

1.3 排除标准

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既往脑出血病史;过去1个月内发生过缺血性脑卒中;有颅内肿瘤或动静脉畸形、动脉瘤病史;可疑有主动脉夹层;活动性内出血;严重高血压≥180/100mm Hg (1mm Hg=0.133 k Pa) ;既往有出血、凝血疾病和血小板减少症。

1.4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定义;自愿参加并与医师合作, 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西药和PCI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 于PCI术前60 min内口服芪参益气滴丸 (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30139) 0.5 g, 术后当日常规给予0.5 g, 每日3次, 随访9个月。

1.6 评价方法

1.6.1 冠脉血流

由两位副高及以上医师行冠脉造影, 评估PCI术前、术后及术后9个月的TIMI血流、冠脉内再狭窄及侧支循环情况;TIMI血流情况判定依据TIMI[3]试验, 以支架内狭窄>50%界定为术后再狭窄[4], 按Cohen等[5]的方法分析并评定闭塞或狭窄冠状动脉的侧支循环情况并计分。

1.6.2 左室功能

术后次日、3个月、9个月统一行超声心动图测量患者左室射血分数 (LVEF) 、心搏出量 (CO) 、心脏指数 (CI) 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 (LVESV) 。

1.7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组间及治疗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例脱落情况

本次研究共有3例患者失访, 失访率3.61%。治疗组2例未能按规定服药, 1例失访。

2.2支架植入情况

冠脉造影发现前壁AMI患者主要累及左主干 (LMCA) 和前降支 (LAD) 。对照组和治疗组中单纯累及LMCA者分别为30.0%和25.0%, 单纯累及LAD病变分别为37.5%和40.0%, 累及两支血管者为32.5%和35.0%。对照组平均植入支架数为1.425个, 治疗组为1.35个。经统计学分析,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冠脉血流情况

2.3.1 PCI术前后冠脉血流比较

PCI术前两组患者冠脉血流均为TIMI 0级或1级 (P>0.05) , 术中急诊靶血管PCI成功率100%。PCI术后冠脉造影显示, 治疗组TIMI 3级血流略优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2.3.2 术后9个月两组冠脉血流情况

术后9个月造影发现, 在TIMI3级血流、冠脉内再狭窄及侧支循环评分方面, 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2。

2.4 左室功能比较

超声心动图显示, 对照组治疗3个月、9个月后LVEF无明显改善, 与治疗3个月后相比, 治疗9个月后CO有下降趋势 (P<0.05) 。治疗组治疗3个月、9个月后LVEF、CO、CI、LVESV均优于术后次日,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治疗3个月后相比, 治疗9个月后CO和LVE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LVEF有轻度提升,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次日两组左室功能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3个月后, 治疗组在LVEF、CO、CI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9个月后, 治疗组在LVEF、CO、CI、LVESV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3。

2.5 安全性评价

试验期间未发现两组因药物出现症状加重, 各项常规检查及肝、肾功能检查亦无明显异常波动, 所有参与者未出现明显的严重心律失常及明显出血情况, 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前壁AMI患者治疗的关键是尽早给予冠脉血管重建, 无复流是评估现代再灌注治疗成功与否的主要指标之一[6]。有资料显示, 无复流现象是AMI患者心脏微血管损伤和灌注障碍最严重的表现, 是持续缺血、梗死进展、心室重构与心功能恢复障碍的预测指标, 可使再次梗死率增加5倍, 病死率增加4倍。该疾病的治疗中, 西药在出血、心律失常、血流动力学方面容易出现严重的副反应;且用药时间短, 无法对心肌无复流这一动态变化过程给予持续性的保护治疗。基于此, 如何选择一种可以持续保护心肌供血而又能够防止心室重构的中药制剂, 成为临床治疗的主要任务。

获得TIMI3级血流被作为前壁AMI患者冠脉血运重建术成功的标志之一[7]。经过对比发现, 加用芪参益气滴丸的治疗组患者术后冠脉TIMI3级血流情况并不优于对照组, 提示术前临时 (60 min内) 加用芪参益气滴丸 (0.5 g) 尚不能对冠脉血流起到积极作用, 考虑这可能与用药量小、用药时间短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相比, 9个月后在TIMI3级血流、冠脉内再狭窄及侧支循环分级方面, 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 提示芪参益气滴丸对于持续改善患者术后的冠脉血流有着积极意义。治疗组在LVEF、CO、CI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尤其在LVEF方面, 呈稳步提高趋势。提示芪参益气滴丸对于改善患者术后的左室功能尤其是LVEF方面有积极影响。实验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生化指标未出现明显异常波动, 提示该药安全性较高。芪参益气滴丸在改善前壁AMI患者冠脉血流和保护左室功能方面有积极作用, 且安全性较高。

急性心肌梗死的中医辨证多为本虚标实, 本虚以气虚为主, 标实以血瘀为主, 气虚血瘀是其基本病机, 符合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病机特点[8]。芪参益气滴丸是提取黄芪、丹参、三七、降香等药材中有效成分而制成的现代中药制剂, 用于治疗气虚血瘀型胸痹心痛, 具有益气通脉、活血止痛之功, 是目前能够体现心血管疾病中医诊治特色和优势的代表药物之一[9]。有动物实验[10,11]证实, 芪参益气滴丸能增加心肌梗死区新生功能血管和血流灌注量, 改善整体左室功能, 抗心室重构作用。毛秉豫等[12]研究认为, 芪参益气滴丸减轻大鼠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并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原因, 可能与其能够降低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水平, 调节心肌Bcl2和Bax蛋白表达, 减轻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芪参益气滴丸干预前壁AMI患者冠脉血流和左室功能疗效确切。但本研究样本量小, 对照指标单一, 使得本次研究的结论较为简略, 其具体作用机制仍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摘要:目的 研究芪参益气滴丸对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 (PCI) 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AMI) 患者冠脉血流和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要求的前壁AMI患者83例, 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及PCI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及PCI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比较术后两组患者在冠脉血流和左室功能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共失访3例, 失访率3.61%。术后两组间冠脉TIMI3级血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9个月后治疗组在TIMI3级血流、冠脉内再狭窄情况及侧支循环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超声心动图显示, PCI术后9个月, 治疗组在左室射血分数 (LVEF) 、心搏出量 (CO) 、心脏指数 (CI) 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 (LVESV) 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尤其在LVEF方面, 呈稳步提高趋势。结论 芪参益气滴丸对改善PCI术后前壁AMI患者冠脉血流和左室功能方面有积极影响。

上一篇:SCR烟气脱硝系统论文下一篇:社会养老基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