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信息

2024-08-08

交易信息(精选12篇)

交易信息 篇1

我国经济转轨时期银企信用关系的扭曲, 是银企金融交易中存在的最大问题。由于不完全契约、不对称信息和信用的次优博弈等市场缺陷的存在, 银企金融交易中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的存在不可避免。目前, 运用制度创新的手段, 改善微观经济运行环境, 加强银企信用的培育是解决银企债务风险的一条有效途径。当前困扰我国金融健康运行的关键性制约因素之一是信贷领域的信用危机问题, 其直接体现在于借款企业逃废银行债务, 使银行产生大量的不良资产。这不仅影响了银行的业务扩展与盈利能力, 而且加大了金融体系的整体脆弱性。对此, 在我国, 人们往往将银行的这种债务损失归咎于管理制度不严与风险控制失当, 并着重强化了有关银行管理与风险控制方面的研究。本文通过契约理论的不对称信息、不完全契约, 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信用次优博弈等三个方面, 解释了银企金融交易的内在机理, 并寻求具有可操作性的有效制度安排。

1 不完全契约与金融交易

契约, 亦称合同、合约或协议。在经济学中, 所有市场交易都被看作是一种契约关系, 并将此作为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从根本上说, 人们的经济活动都是借助契约进行协调和激发的, 每一次交易都是一个特定的契约安排在实际生活中, 交易各方制定和执行的契约往往共有不完全性, 总包含缺陷和遗漏, 总有模棱两可或含有歧义的规定。

契约的不完全性主要表现为契约的不平等性、不完善性和风险性等三个方面, 而其存在的原因, 在于个人的有限理性, 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未来的不确定性, 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完全性, 以及由此导致的交易费用, 使得契约当事人或契约仲裁者无法观察或证实一切。与此同时, 由于制度的不完善和缺陷而导致契约双方的行为难以得到约束, 在某一方违约时而不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也造成了契约的不完全。这种契约的不完全在我国银行与企业的金融交易中十分突出。在我国的经济转型时期:政府为了支持国有经济的发展, 通过行政或政策手段要求国有银行向国有企业发放政策性贷款或优惠贷款, 而这些负债对国有企业只是软约束, 可以长期占用不还, 并且银行通过法院获得国有企业偿债率很低, 所以在这样的信川制度安排下国有企业利用这种特殊的、不完全的契约而形成了“赖帐机制”。

2 不对称信息与金融交易

金融交易就是以金融工具为载体对未来收益权利的平等自愿转让。在金融市场上, 货币资金需求方与货币资金供给方所掌握的信息资源往往是不同的, 前者要远大于后者。企业对自身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产品市场份额及其信贷资金的配置风险等真实情况都有充分的认识, 而银行则较难获得这方面的真实信息, 他们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这种资金供求双方对信息占有的不对称性质导致了两种后果:一是交易发生前的逆向选择;二是交易发生后的道德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贷市场是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 二者之间重复博弈的结果导致银行出现“惜贷”或“惧贷”。这也是信贷交易发生前的商业银行的“逆向选择”行为。

3 我国银企关系的现状

(1) 巨额不良资产是背在银企身上沉重的历史包袱。当前,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难点是改善银行和企业的债务关系, 改变银行面临的“硬负债, 软资产”的困境。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 一方面是银行的不良债权, 另一方面又是企业的不良债务, 这已成为背在银行和企业身上沉重的难以化解的历史包袱。

(2) 企业信用低下以及信息严重失真导致的最终后果是银企关系扭曲, 银行陷入两难困境。一方面由于企业信用低下, 信息成本增加, 信贷风险上升, 银行不得不通过提高利率水平表现为向上浮动来增加预期收益;另一方面贷款利率高, 又会带来两种风险。一是不计成本的企业将会把低风险偏好的企业逐出市场;二是利率提高的事后效应极可能诱使企业选择高风险的投资项目, 或在制度监控不力的情况下改变贷款用途。最终由于信息失真, 信息披露不完全, 加上制度惩罚不力, 违约成本低, 银行不愿贷款, 企业不愿还款, 市场行为扭曲。

(3) 政府行为不规范、不合理、不合法。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依法开展业务, 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涉”, 同时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令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或提供担保”。但是政府的行政干预并未因《商业银行法》的颁布实施而发生根本性改观, 甚至某些政府官员还没有意识到违反银行法也是违法。

(4) 解决银企间信息不对称的主要对策。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采取了渐进式的改革模式, 由于产权制度改革的相对滞后, 企业预算软约束、法律法规不健全和不良社会风气等方面的原因, 我国的银企之间金融交易的信用结构遭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 银企之间普遍缺乏信任, 诚信贬值。在W TO的背景下, 积极探索改善我国银企之间信用关系, 营造相互信任、共同合作的经营氛围, 已成为当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是有着紧迫的现实意义的。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可以考虑以下几条途径:

①以银监会为中心搭建网上企业客户信息咨询平台, 充分发挥银监会的特殊地位和监管方面的信息优势, 为各商业银行获取企业信息提供便捷的渠道。这个信息平台可以以银监会已有的信贷信息登记系统为基础, 会同工商、税务、海关、司法及有关社会中介机构, 建立和完善对企业的资信、银行授信及守信情况等信息管理的功能, 并且实现联网运行。

②整合商业银行系统内部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及其资源, 建立“客户经理服务网络”, 增强商业银行对企业授信风险的应变能力。首先, 商业银行系统内部应建立一套适应企业业务特点的, 涉及银行各层次的, 市场营销、信贷管理、业绩考核、利益分配等体系和机制, 为实现各层次机构之间在企业客户营销与风险控制方面的信息交流与合作提供动力。其次, 商业银行内部应将目前各自分散的网络整合起来, 建立以总行为信息中心、各分行为子系统的客户信息咨询服务系统, 为实现客户信息资源的共享, 加强对企业授信风险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将各级分支机构及其各个客户经理连接起来, 组成“客户经理服务网络”, 增强客户经理整体力量, 使得企业的重要信息能被最大限度的捕获, 增强商业银行对授信风险的应变能力。

③创建新型银企关系, 努力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障碍。银企之间要建立良好而持久的合作关系。银行和企业作为信用链的重要节点, 只有相互依存, 互惠互利, 才能巩固各自的长期利益, 这一点必须成为双方的共识。银行可以向重要企业的董事会中派驻代表, 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现金来往及管理层对未来经营的判断等, 搜集企业全方位信息, 为银行决策提供依据。同时, 通过提供理财服务, 协助客户进行债务的重组、融资的规划, 解决客户实际困难, 改善与企业的关系, 提高企业还款的主动性。

④贷款承诺。银行通过向企业客户提供贷款承诺来创造长期联系和收集信息。所谓贷款承诺, 就是银行同意在未来某一时期中以某种与市场利率相关联的利率向企业提供某一限额之内的贷款的承诺。这样做对企业的好处就是当它需要贷款时便能得到。对银行的好处则在于贷款承诺开创了一种长期联系便利了它的信息收集工作。此外, 提供贷款承诺, 要求企业连续不断地提供其收入、资产和负债状况、经营活动等等的信息。因此, 贷款承诺的制度安排是一种减少银行筛选和收集信息成本的有力手段。

摘要:我国经济转轨时期银企信用关系的扭曲, 是银企金融交易中存在的最大问题。由于不完全契约、不对称信息和信用的次优博弈等市场缺陷的存在, 银企金融交易中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的存在不可避免。研究了银企金融交易的内在机理, 针对上述问题, 提出一些见解。

关键词:银企交易,信息不对称

参考文献

[1]范长缨, 田梦云, 柴美群.信息对称的理论和实践研究[J].石家庄联合技术职业学院学术研究, 2007, (1) .

[2]范长缨, 李希文.企业引入管理信息系统的若干思考[J].财会月刊, 2006, (3) .

[3]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交易信息 篇2

撰稿人:崔洋洋

大家好,今天我们组讲的课题是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以及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

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融资市场的产生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经济犯罪。刑法学界通说认为: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是指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者非法获取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在涉及证券的发行,证券、期货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期货交易的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买人或者卖出该证券,或者从事与该内幕信息有关的期货交易,或者泄露该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这一新型罪名由于其诞生时间短,因此目前司法实践部门对这一罪名的理解和把握并不太准确,因而有必要对其认定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

一、对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客观方面进行考察

1、行为人进行内幕交易或者泄露内幕信息。进行内幕交易,即在涉及证券的发行,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或者其他对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买入或者卖出该证券,或者从事与该内幕信息有关的期货交易。所谓内幕信息,指在证券、期货交易活动中,涉及公司的经营、财务或者对该公司证券、期货的市场价格有重大影响,尚未公开的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75条规定,“证券交易活动中,涉及公司的经营、财务或者对该公司证券的市场价格有重大影响的尚未公开的信息,为内幕信息。下列信息皆属内幕信息:(一)本法第六十七条第二款所列重大事件;(二)公司分配股利或者增资的计划;(三)公司股权结构的重大变化;(四)公司债务担保的重大变更;(五)公司营业用主要资产的抵押、出售或者报废一次超过该资产的百分之三十;(六)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可能依法承担重大损害赔偿责任;(七)上市公司收购的有关方案;(八)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认定的对证券交易价格有显着影响的其他重要信息。”内幕信息具有两个特征:

一、秘密性,即未公开性,二、重要性。如何认定犯罪嫌疑人利用或泄露的信息属于内幕信息,也应当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

内幕信息的秘密性,是指该信息尚未公开,尚未为证券、期货市场上的有关证券、期货投资者所获悉。对该信息未公开的认定,我国《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公布和公开应以有关信息和文件刊登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的报刊上为准。《证券法》第69条明文规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作出的公告,应当在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报刊上或者在专项出版的公报上刊登,同时将其置备于公司住所、证券交易所,供社会公众查阅。”也就是说,只要证实行为人的交割单所载日期先于其交易行为所利用的信息的合法公开日期,就认定为利用的信息属于“未公开”的信息。内幕人员在该信息公开前,使用他人尚未掌握的信息进行相关证券、期货合约买卖或建议未知该信息的他人买卖相关证券、期货合约,为自己和他人牟取非法利益,应当认为是涉嫌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

对于内幕信息的重要性的评判标准,我们小组认为应当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第一,该信息公开后是否对相关证券、期货合约价格形成了影响,一般不应该考虑该信息的内容最终是否被实际付诸实行。若该信息公开后对相关证券、期货的交易产生了重大影响,则应当认定该信息的重要性。第二,犯罪嫌疑人是否使用该信息未自己或者他人牟取了不法利益。若犯罪嫌疑人利用该内幕信息牟取了巨额不法利益,相应的就会造成他人合法利益的被侵犯,也从一方面说明了该内幕信息的重要性。

行为人有利用掌握的内幕信息操纵相关证券、期货交易市场,牟取非法利益,或者将内幕信息泄露给他人,使得他人牟取非法利益的行为。对内幕信息“利用”的认定,《刑法》第180条虽然没有明文规定“利用内幕信息”的文字,但其表述方法实际上包含有“利用内幕信息”之意。只要对内幕信息“知情”,或非法获悉内幕信息,又在信息未公开前买卖或使人买卖该证券,也就是利用内幕信息进行交易,而不需要再规定利用内幕信息,以免产生歧义。该行为具体体现在:

一、行为人利用内幕信息,直接参与证券、期货买卖,即行为人在涉及证券发行,证券、期货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正式公开以前,本人利用自己所处的特殊位置而获悉的内幕信息,掌握有利的条件和时机,进行证券、期货的买入或卖出,从而使自己从中获利或减少损失;

二、行为人在涉及证券发行,证券、期货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正式公开前,将自己所知悉的内幕信息故意予以泄露,主要是指行为人以明示或者暗示的方式透露、提供给与公司没有关系的第三人;

三、非内幕人员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或者其他途径获得内幕信息,并根据该信息买卖证券、期货或者建议他人买卖证券、期货。行为人通过对已公开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掌握别人未掌握的信息对证券、期货进行买卖,牟取利益的行为,不应当认为是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当然,立法中也规定了内幕交易行为的例外情况。根据我国实际经验,下列行为不属于内幕交易行为:依法回购本公司股份的行为;买卖行为与内幕信息无关;行为人有理由相信内幕信息已经公开;事先不知道泄露内幕信息的人为内幕人或不知道该信息为内幕信息。

2、行为达到情节严重程度。所谓情节严重,在刑法理论上通常指内幕交易人非法获利数额巨大?或非法避免损失数额巨大?,给不知内幕信息的其他投资者造成严重损失或引起了其他严重后果,导致证券、期货市场动荡、紊乱等情况。

二、对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主体进行考察——是特殊主体还是一般主体。

1、有学者认为,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主体属特殊主体,即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者非法获取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具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的人员,一方面是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即内幕人员;另一方面是内幕知情人员之外的通过各种非法途径获取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即非内幕人员。粗看刑法第180条第1款的规定,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主体似乎是“特殊主体”只有“内幕知情人员”和“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员”才构成该罪。在刑法理论中,以主体是否要求以特定身份为要件,犯罪主体可以分为一般主体与特殊主体;刑法规定以特殊身份作为要件的主体,称为特殊主体。判断某一犯罪构成的主体是否为“特殊主体”,其关键之处即在于是否要求犯罪主体必须具备“特定身份”,非法获取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并不具有任何刑法意义上的特殊身份”某些学者之所以将“非法获取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视作“特殊主体”,其理由可能在于:一般人没有掌握证券交易内幕信息,当然也就不可能去实施内幕交易或泄露内幕信息;只有具备特殊身份即“非法获取了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人(以及通过职权掌握了内幕信息的人即内幕人员)才具备实施上述犯罪行为的条件。

2、非法获取证券交易内幕信息”并不是犯罪主体方面的特征,而是犯罪客观方面的表现,因为,社会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去实施“非法获取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行为。即只要同时具备“非法获取证券交易内幕信息”以及“内幕交易或泄露内幕信息”两个行为,实施该行为的主体就可以成为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主体,而这个主体可以是任何人,并不需要其拥有某种特定身份,因此,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3、内幕交易的主体被称为内幕人员。从我国证券法73条的叙述中可以看出,我国内幕主体包括两大类:一是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二是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员。我国《证券法》在第73、74条规定了内幕人员的范围。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类:(1)公司内幕人员。这主要包括证券法第74条所列的前四项,即发行人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由于所任公司职务可以获取公司有关内幕信息的人员。(2)政府机构内幕人员。这主要是指政府机构中由于其监督、管理地位而能够接触获得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人,这主要体现在《证券法》第74条第5项的规定,即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工作人员以及由于法定职责对证券的发行、交易进行管理的其他人员。(3)市场内幕人员。这是指与公司没有隶属关系,但由于其业务或职业而获取有关公司内幕信息的人。《证券法》第74条第6项中规定的保荐人、承销的证券公司、证券交易所、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服务机构的有关人员等均属此类。(4)非法获取内幕交易信息的人员。这些人本身没有条件获取内幕信息,却采用不合法的方法获取内幕信息或没有法律上的根据而接受内幕信息。这类主体有两个要件:一是不属于前述三类有条件或职权获得内幕信息的人员;二是他们或得内幕信息的手段是非法的,实践中主要是窃取、骗取等方式。

三、对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罪的主观方面进行考察——是否包括过失

1、内幕交易行为构成犯罪,其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这基本上没有争议;但是,“过失”泄露内幕信息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刑法第l5条第2款明确规定:“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过失泄露国家秘密之所以构成犯罪,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刑法第398条有明文规定。但足,我们不能简单地以此作类比,就认为“泄露内幕信息罪”的主观方面也包括“过失”。因为,刑法第180条并没有规定“过失”泄露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行为构成犯罪。其他条款也没有相应的内容。因此,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不包括过失。

四、对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理解

1、随着证券、期货市场在我国的兴起与发展,证券、期货交易领域利用职务便利获取的内幕信息以外的未公开其他的信息进行证券、期货交易或者泄露利用职务便利获取的内幕信息以外的未公开其他的信息明示、暗示他人从事相关交易的行为时有发生,这种行为被证券、期货业界称为“老鼠仓”。这些行为严重违反了证券、期货交易应当遵循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危害了证券、期货交易信息保密制度,侵害了投资者的利益,破坏了证券、期货市场秩序。刑法第一百八十条第四款:“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以及有关监管部门或者行业协会的工作人员,利用因职务便利获取的内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开的信息,违反规定,从事与该信息相关的证券、期货交易活动,或者明示、暗示他人从事相关交易活动,情节严重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2、与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不同的是,本罪属于特殊主体,即与证券、期货交易密切相关的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以及监管人员或者行业协会人员,如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以及有关监管部门或者行业协会的工作人员。只有这些人员才能成为该罪的犯罪主体,其他人员不能成为该罪的犯罪主体。另外,犯罪分子所利用的信息不属于内幕信息的范畴,即不受证券、期货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的约束如基金投资公司即将建仓、出仓的信息等。因为不属于法律规定的“内幕信息”,也未要求必须公开,故称“内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开的信息”。“内幕信息”主要是围绕上市公司本身的信息,如公司的重组计划、公司高管人员的变动、公司的重大合同、公司的盈利情况等对该公司证券、期货的市场价格有重大影响、按照有关规定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开但是还尚未公开的信息;而“老鼠仓”所利用的信息一般属于单位内部的商业秘密,属于“内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开的信息”;二是从犯罪行为损害的利益看,内幕交易更多是损害不特定的社会公众投资者和股民的合法权益,“老鼠仓”交易更多是损害资产管理机构的客户的利益

3、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在客观方面主要表现为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以及有关监管部门或者行业协会的工作人员,利用因职务便利获取的内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开的信息,违反规定,从事与该信息相关的证券、期货交易活动,或者明示、暗示他人从事相关交易活动的行为,必须发生在涉及证券的发行、证券交易、期货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期货价格有重大影响的内幕信息以外的信息尚未公开前,这是构成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所必须具备的时间要件。但是,如果在涉及证券的发行,证券、期货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期货的价格有重大影响的内幕信息以外的其他信息已经公开,由于该信息已不再是未公开性质,也就不存在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的问题,此时上述从业人员、工作人员即使买入或者卖出了该证券、进行了证券、期货交易也不构成该罪;即使将该信息告知别人,明示、暗示别人从事与该信息相关的交易也不构成符合该罪犯罪的客观方面的时间要素。

4、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以及有关监管部门或者行业协会的工作人员,利用因职务便利获取的内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开的信息,违反规定,从事与该信息相关的证券、期货交易活动,或者明示、暗示他人从事相关交易活动,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能构成犯罪。否则虽然有上述两项行为,但是不属于情节严重,也不能以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论处。所谓“情节严重”,《关于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

(二)》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1、证券交易成交额累计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2、期货交易占用保证金数额累计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3、获利或者避免损失数额累计在十五万元以上的;

4、多次利用内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开信息进行交易活动的;

5、其他情节严重的情节。我们认为,行为人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的主要动机就是在于获取非法利益,或者避免、转嫁自己的损失。因此,非法获取利益或者避免、转嫁自己的损失的多少应当也是情节严重的一个重要内容。所谓“获取非法利益”,是指行为人通过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非法获取利益的数额。在司法实践中,要注意不能将行为人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时买入或者卖出的证券,以及进行期货交易价值的全部计算为违法所得,后者显然包括成本在内和应得利益在内,不属于获取非法利益的范围。

5、利用未公开信息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包括国家证券、期货交易管理制度(或者秩序),又包括他人的财产权利。其犯罪对象为“利用因职务便利获取的内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开的信息”。对于“内幕信息”包含哪些内容,我们已在上文进行论述。

6、作为一种新型的市场经济犯罪,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危害主要体现在:

1、对具体投资者的危害。当有人利用因职务便利获取的内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开的信息进行证券交易时,其他外部投资者整体利益将遭受损失,而且该投资者整体损失等于建立“老鼠仓”行为的收益。

2、对发行公司的危害。如果发行公司的管理人员可以利用利空消息来规避损失甚至牟利的话,这样管理人员谨慎经营、规避风险的经营技巧将被淡化,增加公司经营成本。

3、对为发行公司提供专业服务的中介机构及其他市场媒介的损害。如果上市公司的管理层从事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的话,不仅损害了一般投资者的利益,无形中也把为其提供专业服务的中介机构拖下水,从而对这些中介机构的声誉造成损害。四是对证券、期货市场乃至国民经济的危害。当其他投资者意识到有人利用未公开信息进行交易,就可能退出证券、期货市场,影响证券、期货市场的长期发展。可以说,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是一种投机取巧,违反市场交易竞争公平、公正、公开的交易欺诈行为。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认定难 篇3

出台于2009年2月8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七)》”)中新增了一个罪名—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其目的是为了有效地打击和遏制在基金业日益猖獗的“老鼠仓”现象。然而,自该罪名设立以来,却鲜有这方面的案例出现。

公开信息显示,2011年以来,因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而被判刑的基金经理已有两名,原光大保德信基金经理许春茂和原长城基金经理韩刚,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和1年。

但最引人关注、争议最大的当属李旭利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非法获利案。此案的一审判决结果再次引发业界对“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关注与探讨。

根据《刑法修正案(七)》规定,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是指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及有关监管部门或行业协会的工作人员,利用因职务便利获取的内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开信息,违反规定从事与该信息相关的证券、期货交易活动,或明示、暗示他人从事相关交易活动,情节严重的行为。

为了明确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处罚依据,在2010年5月7日出台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中,对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刑事立案和追诉标准作了进一步规定,证券交易成交额累计在50万元以上的;期货交易占用保证金数额累计在30万元以上的;获利或者避免损失数额累计在15万元以上的;多次利用内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开信息进行交易活动的;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从该款规定中可以看出,构成此罪的前提是相关从业人员的违规交易是基于“内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开的信息”而展开的。作为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行为对象,未公开信息是中国证券期货犯罪体系中的一个全新概念,如何认定未公开信息无疑是证券期货犯罪司法实践极为重要的问题之一,或言之,是目前认定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一个难点。

难点之一:没有明确的法律定义作为判断依据

就其实质内涵而言,立法机关在设置该项罪名之前,“未公开信息”并非是一个法律上的概念,因此没有明确的法律定义作为判断依据,究竟什么信息才是未公开信息?《刑法修正案(七)》在增加这个罪名时,也未对其作出明确的界定,而只是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极易在司法实践中造成适用上的混乱。因此,有关方面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其内容、范围、特征和实质要件。

有人提出,“未公开信息是不为公众所知悉的、对相关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有重要影响的、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以及行业协会按照规定采取规范管理的投资经营、技术分析、监督管理、行业资讯、调控政策等信息。证券期货犯罪司法实务应在未公开信息与内幕信息准确界分的基础上全面把握未公开信息的特征”。尽管这个解释相对严密,但仍然有不甚明确的地方,比如什么样的信息属于有重要影响的?或者在整体市场发生重大变化时,这些影响是否还依然重要?

笔者认为,最好的方式是通过法律来明确相关从业人员的行为规范,使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规范自己的交易行为。据悉,正在修改的《证券投资基金法》在其草案中就有意放开基金从业人员从事证券交易的限制,草案规定,“基金管理人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其本人、配偶、利害关系人买卖证券及其衍生品种的,基金管理人应当建立申报、登记、审查、处置等管理制度,避免与其管理的基金的基金份额持有人发生利益冲突”。俗话说,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当然这还需要基金从业人员自身诚信意识的提高。

难点之二:如何认定“利用”

关于“利用”的认定,利用非公开信息进行交易是构成该罪的必要条件之一,因为这种交易不仅违反了证券、期货市场的“三公”原则,对于那些不知情的投资者来说,也具有明显的不正当性,应该说是一种“欺诈”行为。但如果以此作为指控其犯罪的前提,司法实践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因为有些信息或许自始至终都是不公开的,所以在实践中,很难证明相关从业人员所进行的交易中哪笔交易利用了未公开信息,哪笔没有利用未公开信息。其结果是,利用未公开信息进行违法交易的交易者因为矢口否定其利用了未公开信息,而令其得不到应有的惩罚。

笔者建议,我们可以借鉴国外、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地区的做法,对举证责任进行合理分配,控方只须证明其因职务之便利获取了未公开信息,并有证据证明其在此信息公开之前进行了交易就算完成了举证责任,除非行为人能举证证明自己在进行该项交易与其获悉的未公开信息无关,否则即应认定其行为构成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

难点之三:如何认定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的时间节点

未公开信息所以引人关注,是因为它有可利用的价值,一旦公开或为人所知就会失去这种潜在的价值,因此其具有很强的时间性。

那么,是否只要利用了未被公开的信息进行了交易就构成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呢?显然不是!除了情节因素外,还有一个发生交易的时间节点问题。

就“老鼠仓”而言,其时间节点就发生在基金公司对某只证券品种大量建仓和出货这两个时间段上。对此,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意见,无论知悉未公开信息的行为人是在基金公司建仓前或同时,还是在基金公司出货前或同时买入或卖出该证券品种的行为,均应认定该行为人违反了该项法律规定;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认定行为人是否构成利用非公开信息交易罪的构成要件之一应当是两个“先于”同时具备,即先于基金公司买入和先于基金公司抛出,否则就不能认定该行为人构成此罪。

笔者认为,两种意见均有各自的道理。第一种意见显然是借鉴了《刑法修正案(七)》对内幕交易罪的补充规定,以行为的发生作为判断的依据,以便于司法机关对该类案件的取证和审理。但其缺陷也不言自明,即不仅忽视了对行为人主观故意的准确把握,也忽视了犯罪情节这一重要的构成要件。试想,如果行为人确是以长期持有而买入或增持该证券品种的岂不是感到“冤枉”。第二种意见虽然对行为人似有放纵之意,但却更易于准确判断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因为“先于买入并先于抛出”皆是基于自己的研判,一般人都能明察。这样,不仅能够更准确地打击此类犯罪,也能够彰显法律规定的严谨和确定性,而不至于引起诸多争议。总之,无论是采取哪种判断标准,法律均应予以明确的规定。

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具体案件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通过多层次立法,分别从民事、行政和刑事的角度,严格对各类违法形态的惩治标准,不断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尤其是在新罪名的设立上,一定要辅以可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做到“不枉不纵”,刑责相当,以更好地维护证券等资本市场的良好秩序。

试论会计信息产权交易 篇4

关键词:会计信息,产权交易

1 会计信息的产权交易

会计信息产权的交易主体一般只包括企业以及与企业有关的投资者和债权人。会计信息的对外披露一方面可以满足企业相关利益者的需求, 产生社会收益。另一方面, 由于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之间的效用函数存在差异, 使会计信息在向外界披露的同时产生外部性, 带来社会成本;社会成本直接表现为部分利益相关者可能因使用会计信息而蒙受损失。在理论上, 自由竞争和充分披露的会计信息市场使得会计信息的产权主体选择信息披露的边际私人收益等于边际私人成本, 因为在这一点会计信息产权主体的私人收益最大;净社会收益最大化的产出是边际社会收益等于边际社会成本;只有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相同, 竞争性市场和会计信息的自愿披露才会产生完全有效率的配置。但是, 在一般情况下会计信息产权的交易往往无法满足资源配置完全有效率的条件, 因为会计信息的产权主体更关注私人边际收益等于私人边际成本的状态, 而不关心边际社会收益和边际社会成本。由于在实践中, 边际私人收益和边际私人成本在数量上难以准确把握, 会计信息的法人产权主体———企业更关心会计信息披露的收益和成本, 而不是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

根据“理性人”假设, 当会计信息披露的收益大于或等于其成本时, 企业才有动力和意愿对外充分披露会计信息。由于会计信息披露的收益作为未来的预期收益是无法可靠计量的并且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所以相对而言, 企业更关注会计信息披露的成本。会计信息披露成本的存在使企业并非完全心甘情愿地承担对外披露会计信息的成本, 也使会计信息披露的数量受到限制。究竟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量和使用者所需求的会计信息含量各是多少以及能否达到, 是一个动态博弈的过程。当这种博弈达到相对均衡时, 会计规范以契约的形式对会计信息供求双方的权利和责任做出强制性规定。但均衡是相对的、短暂的, 不均衡则是绝对的、永恒的。在博弈过程中, 企业总是倾向于将会计信息披露的成本转嫁给会计信息的需求者, 具体表现为不披露或少披露对企业不利的会计信息, 或将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人为地包装, 或在资本市场上进行利润操纵。在会计信息披露的博弈中, 会计信息的法人产权主体--企业之所以没有强烈的动机披露会计信息甚至披露虚假会计信息, 导致会计信息披露的低效率或无效率,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会计信息的产权制度不清晰。清晰的会计信息产权制度是提高会计信息配置效率的前提条件, 产权之所以能够成为决定会计信息配置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产权能够降低会计信息交易活动中的交易费用。而产权制度之所以能有效地节约交易费用, 其关键在于产权制度具有以下功能:其一, 产权制度可以明确交易界区和确立排它性产权;其二, 产权制度可以规范不同交易主体间的交易行为以建立正常的会计信息交易秩序;其三, 产权制度可以使会计信息的产权主体形成稳定的预期;其四, 产权制度可以对会计信息产权主体提供有效的激励和约束。而后两点应当是产权制度最主要的制度功能, 因为任何经济效率的提高归根结底是人的积极性的提高, 要提高人的积极性就必须提供有效的激励和稳定的预期, 同时为了防止对其他产权主体的产权损害又必须提供有效的约束。会计信息披露的低效率或无效率的直接原因在于政府对会计信息披露的管制, 强制性地要求企业无偿地披露具有成本消耗的会计信息。从产权角度分析, 政府的强制行为是一种不符合产权逻辑的“侵权”行为, 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并且政府的强制程度与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成反比。

2 纠正会计信息产权交易失范的制度安排

我国会计领域现有的制度安排是阻碍会计信息产权交易、降低会计信息配置效率的主要因素。因此有必要在会计领域进行制度创新, 推动制度的有效变迁。制度创新和变迁的基本路径是以制度的形式对会计信息私人产品的属性予以认可, 对会计信息的产权实现强有力的保护。其实现方式是引进现代信息经济学的观点, 通过实现会计信息商品化来进行, 要求企业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在使用企业的会计信息时必须付费。实现会计信息的付费消费应当有计划分阶段地实施。

第一阶段, 成立具有企业性质的会计信息中心。该类企业的产生是为了降低交易费用。既然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与每个会计信息使用者通过市场直接签订会计信息交易协议致使交易成本太高而不可能实现, 那么通过成立会计信息中心这一企业组织的方式此问题可得到有效地解决。会计信息中心负责对所有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有效载体集中保管和交易, 在会计信息供求双方之间起媒介和桥梁的作用。该中心要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相关性和完整性, 在向特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之前需征得会计信息所有者的同意, 并代理信息所有者与信息使用者签订协议或合同, 对信息供求双方的权利和责任予以明确。在未取得会计信息所有者的同意之前, 会计信息中心不得擅自传递会计信息, 否则将作为违法行为处理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会计信息使用者在取得会计信息时应当支付会计信息使用费, 这些费用包括两部分:一是会计信息中心代理会计信息所有者收缴的会计信息收集和加工费用;二是会计信息中心对会计信息的保管费用。由于国家对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取得和使用不是一种交易行为, 因此国家在使用有关单位的会计信息时不需缴纳信息使用费。但国家要采用集中付费的方式向会计信息中心缴纳信息保管费。信息保管费的支付既能将国家和会计信息中心的权利和义务置于支付契约的约束体系中, 又能体现国家对会计信息产权交易制度的政策支持和扶植。第二阶段, 成立网络信息中心。以实体形式存在的会计信息中心是会计信息产权交易制度变迁的过渡产物。网络的出现使企业的会计信息逐步实现电子交易方式, 实现数字化管理。网络信息中心的建立依赖于电子商业技术。在电子商务技术中, 电子支付、电子查询、电子数据交换等先进技术给网络信息中心以有力的支持, 为网络信息中心工作领域和职能的拓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 而网络信息中心的技术水平和完善程度也必然随电子商务水平的发展而提高。网络信息中心不是“公共领域”和“绿色通道”, 每个会计信息使用者若要登陆网络信息中心, 必须“持卡消费”, 其付费方式可以通过信息网络以电子支付的方式实现。网络信息中心的产生将使会计信息产权的交易费用更低, 使交易更便捷、更高效。

在保护会计信息产权主体合法权利的同时, 有必要对会计信息供求双方的利益进行综合权衡, 即通过保护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合法利益对会计信息所有者的权利进行必要的制约, 防止其权利的过度膨胀而破坏会计信息产权的交易秩序。

参考文献

[1]田昆儒.论产权制度与会计信息揭示[J].会计研究, 1999, (11)

[2]黄少安.产权经济学导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5.

交易中心信息科人员工作总结 篇5

*************** 具体总结如下:

1、积极配合相关科室做好业务项目建立、信息发布、事后信息补遗,开标当日LED屏的开标信息发布,开标后的结果网上公示,以及开评标过程的监控录像等工作。

2、不定时浏览交易中心网站各栏目信息,以便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做好相应的数据记录。针对业务科室在工作运行中出现的新需求,及时联系华都软件公司进行网站程序更新,保证业务科室各项招投标活动的顺利开展。

3、对交易中心局域网络、广域网、党政内网进行了不定时的维护确保网络正常运行,对发生的故障、处理过程和结果等做好详细记录。做好了各科室的网络信息盒和控制室配线架的点对点登记造册工作,为今后的网络维护提供及时快捷的保证。

4、及时登录微软官方网站,了解和查看微软官方公布的最新操作系统补丁并及时对三个服务器的操作系统进行系统补丁更新,保证各服务器操作系统安全运行,确保业务系统、抽取系统、网站系统的顺畅。

5、加强病毒防范,采用了国家许可的正版防病毒软件(金山毒霸)并及时更新病毒库,定期进行病毒检测(特别是数据库服务器),发现病毒立即处理。坚持不使用远程通信传送的程序或数据的原则,非用不可的程序或数据必须经过检测确认无病毒后方可使用。

6、对网站数据以及所有的监控录像实施严格的安全与保密管理,防止系统数据的非法生成、变更、泄露、丢失及破坏,防止监控录像的非授权拷贝与使用。服务器的各种帐号和密码实施了严格保密,定期修改了服务器登录密码以确保数据安全。

7、做好了数据库每周备份一次,同时做到了有重要的数据更新时的及时备份,备份数据进行异地存放,确保系统一旦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恢复,备份数据由专人负责实行保密保管。

8、及时配合各科室做好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维护工作。

交易信息 篇6

【关键词】贵金属交易;信息系统风险;风险控制

一、引言

贵金属电子交易实质是依托信息系统电子平台进行交易,客户从网上开户、签约、入金、交易、出金、解约一切投资活动的完成都集中在信息系统电子平台运行中,因此一个安全快捷的操作系统便成为贵金属交易能够长期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信息系统风险定义

信息系统风险,是指电子信息系统存在或出现技术故障,致使行情间断、交易停顿、银证转账不顺畅等不能保障交易正常运行的问题,由此给客户造成不良损失,公司因承担赔偿义务而产生的经济和名誉损失的风险。同时还有因软件设计技术缺陷,致使投资者交易数据计算有误,及数据被破坏给投资者造成财产损失等风险。

三、信息系统建设与维护现状

贵金属电子交易是以信息系统平台为依托进行交易的商业模式,一个稳定安全,便捷高效的交易系统平台无疑是市场各参与方最关注的问题。贵金属行业起步晚,信息技术和交易系统研发水平比较落后,使得全国各大交易中心都自主研发并对交易系统进行长期维护,因此各贵金属交易公司(会员單位)都不够重视信息系统的合规管理。

贵金属交易公司一般未设立专门的技术支持部门,对交易系统平台发生异常问题的处理上存在很多随机性,没有专事专办,经常出现无人跟踪事件进程的问题。同时交易系统也在不断的更新优化,对公司的设备的硬件、软件、应用系统都有新的标准,而公司没有专门的技术部,缺乏相关的技术人员配备,在系统运维过程中明显力不从心。

四、维护安全稳健的信息系统

1.维护系统硬件网络的安全稳定

为维护稳健的信息交易系统,充分发挥IT系统对企业运营的支撑作用,贵金属交易公司技术部必须做好硬件设备、信息安全以及网络设施等基础设施的管理,以免发生如数据信息传输错误、系统崩溃致使交易不能顺利进行等问题。

系统安全。保证与交易中心系统对接的规范性,创建用户权限审批制度,增强对易出现风险隐患的重大业务的权限审批,防止非法授权,遏制不相容岗位交叉访问。充分利用网络设备、软件技术等安全策略,如防火墙、入侵扫描、漏洞检测等,加强网络安全,防止网络攻击,对于传送的关键数据,采取加密措施,确保信息的安全准确。

日常管理。需指定技术部来履行相关管理职责,参加交易中心组织的各项技术系统的改造、测试工作和举办的技术培训会议,并提交相关报告,协调处理发生的技术事故等。公司应当制定系统应急预案,并根据需要及时修订,确保应急措施能高效执行。

监督检查。按照监管的要求,接受交易中心的现场和场外的监督和检查,并及时将准确完整的信息系统资料报送交易中心;出现违规情况时,交易中心根据规定采取不同的限制手段或处罚措施;同时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确保系统安全。

2.系统操作安全快捷规范升级

贵金属现货电子交易实质是依托信息系统电子平台进行交易,客户一切交易活动都集中在信息系统电子平台中,因此只有建设和维护一个安全快捷的操作系统,依据不断扩展的新业务出现的新问题,不断修正设计新方案新途径,使得在降低风险的同时能够给客户提供更安全更便捷的体验与服务。

安全快捷。一定重视客户资金、帐号、密码等信息的安全完整,客户仓单、流水、报表等交易数据瞬间可查,连贯准确,同时保证系统随着外部环境政策,使用者的新功能诉求进行不断的更新升级,使客户操作越来越流畅方便。

更新升级。资金报表统计查询方面满足各个权限使用者的需求,同时组织交易中心运维工作人员、公司技术支持人员和各部门核心成员按期召开运维会议,培训系统新功能的运用操作,讨论在测试或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故障,提出一些优化处理建议,进行整理汇总形成书面文件提交相关负责人,以便在新版本中给予修正和完善。

加强监控。交易的风控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公司重中之重,随着网络安全和虚拟诈骗问题的不断增强,交易系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需要具备更多数据信息,提供更精确的数据分析,以防止和避免系统内部的特大交易风险。例如:

开户阶段增加风险测评功能,将部分风险偏好较低或未从事过风险投资的潜在客户排除在外,有利于公司降低经营风险。

交易阶段除了运用持仓预警,重仓提醒,风险提示,大户汇报机制等外,也可采用余额货币化基金方式或多帐户基金方式进行贴息,以降低资金流失率。

投诉阶段可设置行业投资人黑名单,对于频繁投诉,恶意操作等客户限制其在其他同业平台进行开户,肃清扰乱贵金属交易的不法行为。

信息系统不断升级给贵金属交易公司在信息系统平台的运营及维护提出了新要求,同时随着贵金属交易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它的电子化、信息化水平会越来越高,将来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便捷性将会成为贵金属交易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公司要不断健全信息系统平台的规范化管理,使其更安全稳定,更便捷高效。

参考文献:

[1]王璐.上交所要求会员防范技术系统风险《上海证券报》.

[2]2005年中国证券业新技术的应用与改进 -《中国证券业发展报告(2006)》,2006-12.

证券交易中的“内幕信息”探究 篇7

不同国家或地区立法对内幕信息的理解不尽一致, 根据美国1993年《证券法》第17条a款, 1934年《证券交易法》规则10b-5和规则14e-3, 1984年《内幕交易制裁法》及1988年《内幕交易与证券欺诈执行法》, 结合司法判例, 其内幕信息有两大认定标准:非公开性和重大性。[1]欧盟2003年的《反市场滥用指令》中第一条规定:“ (内幕信息是) 与一个或多个金融产品的发行人或一个或多个金融产品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 非公开的准确信息。并且, 如果该信息被公开披露, 将对相关金融产品的价格和相关的衍生性金融产品的价格产生重大影响。”[2]欧盟法强调内幕信息具有价格敏感性、未公开性、相关性和准确性四项特征。德国《内幕交易守则草案》规定:“与一种或几种发行的可转让证券有关的, 如果公开对该证券价格有重大影响的确凿信息, 谣言、小道消息、预测、主观判断、法律意见都不是内幕消息。”[3]其要求内幕信息具有非公开性、价格敏感性和准确性三大认定标准。南非新《内幕交易法》第一节把内幕信息界定为“未公知的具体的或准确的信息, 并且一旦公开将有可能影响有价证券价格和价值。”[4]由此看来某一信息, 也必须同时具备下述四个条件才能算内幕信息:具备具体性和准确性, 是未被公开的信息, 被指控的人处于知内情者地位的时候所获取的信息与具备价格敏感性。

可见, 从逻辑的角度来看, 非公开性、重大性、相关性和确切性均属于内幕信息的认定标准, 但各国的侧重点不同, 其原因在于各国要么认为所列举的要件已经包含了其他要件, 要么认为其他未列举的要件是一种不言而喻的前提。[5]综合各国的立法例, 证券内幕信息的认定标准有四项因素:非公开性、确切性、准确性和重大性。

关于内幕信息, 我国于1993年4月颁布的《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第81条, 将内幕信息定义为:“有关发行人、证券经营机构, 有收购意图的法人、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证券业自律性管理组织及与具有密切联系的人员所知悉的尚未尚公开的可能影响股票市场价格的重大信息”;1993年8月颁布的《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第5条将内幕信息定义为:“为内幕人员所知悉的、尚未公开和可能影响证券市场价格的重大信息”;1998年8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证券法》第69条第1款, 将内幕信息定义为:“证券交易活动中, 涉及公司的经营、财务或者对该公司证券的市场价格有重大影响的尚未公开的信息, 为内幕信息”;并分别在这《条例》、《办法》和《证券法》中又列举了一系列具体信息为内幕信息。由此可见, 我国对于内幕信息的认定采取抽象式与列举式相结合的立法模式。

通过分析这些规定, 我们发现, 我国对内幕信息的规定可以有以下特征: (一) 内幕信息是尚未公开披露的信息 (非公开性) ;

(二) 内幕信息是与上市公司证券价格有关的信息 (相关性) ;

(三) 内幕信息是对证券价格有较大影响的价格敏感的信息 (重大性) 。这三者成为我国认定内幕信息的认定标准。

事实上, 内幕信息的定义只能大体上给我们描述内幕信息的外延, 如果仅仅依据定义我们还是很难准确地去认定某一信息是否构成内幕信息, 只有深入研究内幕信息的构成要件, 才能更好地对现实中哪些信息属于内幕信息加以认定。

二、对内幕信息的构成要件的界定

(一) 非公开性

非公开性, 是指信息不为公众所知悉。法律规制内幕交易的目的, 在于排除因投资人取得投资信息机会不平等所造成的在证券市场上交易的不平等, 而信息一旦公开, 则投资人皆有获取该信息的平等机会, 不平等的状态即已消除。所以内幕信息只能是尚未公开的信息。因此在实践中就要明确信息公开与未公开的界限。而内幕信息的公开标准包括形式公开和实质公开。形式公开指信息只要按照法律规定的要求向社会进行公开即可, 不考虑信息公开后是否真正进入了投资者领域, 不在意信息传播的过程和结果, 而实质公开指信息必须是有效公开, 即不仅要求按照法律规定向社会公开, 还要求信息最终为公众所知悉和占有, 为市场所消化和吸收, 追求信息确实进入投资者领域的效果。

在美国和英国, 信息通过法定的机构和媒体公开后, 在没有被市场吸收和消化前, 该信息在法律上仍属内幕信息。因为信息的散布与信息的吸收并非同步完成的, 法律因此杜绝产生内幕人员利用其已优先对此信息做出判断的优势, 在信息公布后立即进行证券交易而获益的情况, 故认为实质意义上的公开才是公开。但是实质标准的实施需以高度发达的证券市场和高水平的判断者的存在为背景, 目前的中国证券业中显然欠缺上述背景条件, 同时考虑到在信息被公开前, 信息公告后的暂时停牌制度以及市场反应的不确定性都会给借内幕交易等行为以获利的做法增加极大的不确定性, [6]基于此, 我国采取的是形式公开的标准, 如《证券法》第70条规定:“依法必须披露的信息, 应当在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指定的媒体发布, 同时将其置备于公司的住所、证券交易所、供社会公众查阅。”并且从时间点判断的难易程度、内幕交易等行为实际运作样态上来看, 形式公开标准都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二) 重大性

根据这一标准, 只有当某种信息对投资者的判断或股票的价格可能产生重大影响时, 才构成内幕信息。在相关判例中, 美国法院确定某一信息是否重大时, 通常存在两种标准: (1) 理性投资人。“如果一个理性的投资者会认为某项被省略的事实的披露将会导致可被利用的信息的整体发生重大变更的实质盖然性存在时, 则该事实是实质性的。”[7]换言之, 该被省略的事实是就重大的内幕信息。 (2) 价格敏感标准。内幕信息公开后, 证券价格会发生非常明显的变化, 如果某一信息的披露将会使相关公司的股票的市场价格发生较大的变化, 这一信息将会被认为是重大的。该标准认为分析证券价格的变化来确定某种内幕信息的重大程度是判断其重要性的另一个因素。

通常在法律适用上, 是以主观上的判断为准, 还是以客观上产生的后果即实际影响为准, 这对内幕交易的认定上会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如果以主观上的判断为准, 在考虑某信息是否构成内幕信息时, 必须判断的是其是否可能会对证券价格产生重大影响, 而不管其是否实际对证券价格产生重大影响;如果是以实际产生的后果来论, 则即使行为人具有内幕信息交易的主观故意, 也进行了内幕交易行为, 但由于该信息实际上并没有对证券市场的价格产生重大影响, 却不能认定其行为是内幕交易, 因为该信息对证券市场价格影响的实际结果证明了它并不是对证券市场有重大的信息。由此可见, 采取“价格敏感标准”有放宽对内幕交易进行规制和处罚之嫌, 这是与“各国对内幕交易趋向于加重处罚, 而且有越来越严厉的趋势, 以节省归制成本”[8]相违背的。因此, 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证券法, 对内幕信息重大性的判断是以一般的理性投资者主观上的判断为准, 都只要求内幕信息对证券价格产生重大影响的可能即可, 而不以信息实际上对证券市场价格产生重大影响来认定, 故各国对重大性的判断多采用主观标准, 但为了限制在确定某信息是否具有重大性认定上的随意性, 一些国家还在证券法上具体列举了可能对证券价格产生重大影响的信息, 我国《证券法》第75条第2款即是。

(三) 相关性

构成内幕信息还必须有相关性, 通常在司法实践中, 对于“相关性”的判断并不困难, 此处作为争论点的问题在于:“相关性”的范围如何界定。对于该问题, 各国证券法的规定内容大体有以下几种: (1) 内部限定型, 如根据美国法的规定, 内幕信息仅指有关公司经营、公司内部机构运行、公司财产和收入、公司高级雇员的信息。[9]即将“相关性”限定于“上市公司内部事务”。 (2) 种类特定型, 欧盟《反市场滥用指令》规定的“内幕信息”的相关性是指与“一个或者几个可转让证券的发行人有关或者与一个或者几个可转让证券有关”。即将相关性限定于为针对某一或者某些特定的证券或证券发行人。 (3) 范围宽泛型, 我国《证券法》关于内幕信息的范围主要是与公司的经营、财务、人事变动、债务等有关的重大事件或重要信息, 并且包括了“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认定的对证券交易价格有显著影响的其他的重要信息”, 以此作为一个弹性条款, 有助于司法实践的实际操作。与此同时, 《暂行办法》规定的内幕信息则明确了“可能对证券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国家政策变化的”, 那么, 国家政策变化尤其是政府在经济管理及宏观决策方面未公开的重大信息及对证券市场供求关系产生影响的重大的非经济性信息, 如有关贴现率、利率、汇率、税收政策变化等信息是否属于内幕信息?有人认为利用这种信息同样可以达到牟利或避损的目的, 符合禁止内幕交易立法的原则和精神, 应当列为内幕信息。[10]但是, 笔者认为, 虽然国家的政策变化都会影响证券价格的变动, 但该影响是全盘的, 并非针对某一或某些证券的, 及时预先获悉该信息的人员也无法通过某具体证券价格的涨落而获取利益。因此, 将可能影响证券市场价格的国家的政策变化归为内幕信息是并不合理的。

摘要:内幕交易是证券市场中最为普遍的违法行为, 而内幕交易的存在是以内幕信息的存在为前提的, 没有内幕信息就不存在内幕交易。我国立法确定的认定标准包括非公开性、重大性和相关性, 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内幕信息立法、司法判例等的比较研究, 进一步分析内幕信息的构成要件, 探究如何界定内幕信息。

关键词:内幕信息,非公开性,重大性,相关性

参考文献

[1]毛玲玲.中美证券内幕交易规制的比较与借鉴[J].法学, 2007, (7) .

[2]陈岚.德国内幕交易立法评述[J].现代法学, 1999, (2) .

[3][9]盛学军.欧盟证券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5.

[4]夏新华, 曾蕙成.南非新.内幕交易法评析[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 (2) .

[5]胡光志.内幕交易及其法律控制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2.

[6]张小宁.论内幕交易中“内幕信息”的界定[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3) .

[7]354 F.Supp.2d 73;2005U.S Dist LEXIS 1573.

[8]郑顺炎.证券内幕交易规制的本土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中国微商信息安全交易联盟成立 篇8

7月21日,中国微商信息安全交易联盟成立大会暨中国微营销师职业培训项目发布仪式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机关大院1号楼华录厅成功召开。目前,我国微商进入快速发展期,因为微商行业缺失监督管理制度,从而使得微商产业出现众多低俗营销、违法传销、销售假冒伪劣品等现象。微商主要搭载的技术平台是众所周知的微信软件,截止今年第一季度末,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5.49亿,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超过20种语言。此外,各品牌的微信公众账号总数已经超过800万个,微信支付用户达到4亿。在这么庞大地直接或者间接微商群体面前,不论是使用微信从事微商行为的个人或者企业,还是官方微信,他们其中任何一方产生了诚信懈怠,都会造成上亿消费者的利益损失,微商已经真正影响到百姓的日常生活、社会的和谐发展,为了有效应对微商安全交易面临的严峻挑战,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业务主管的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信息安全管理研究中心联合各方资源发起成立的中国微商信息安全交易联盟对于中国微商产业健康安全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物流信息交易平台的探索与研究 篇9

关键词:物流信息交易平台,信息自动化,服务融合,信息共享

近年来, 我国从政府到企业对物流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 各类物流网站成千上万。但是, 由于这些网站只限于行业性、区域性、地方性, 信息化整体规划能力较低, 对信息化的理解不深, 资源得不到共享, 配置不够全面。同时, 物流企业对自身的信息化未来发展缺乏规划, 难以形成覆盖整个社会的多方位、全领域集成信息系统。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企业对物流需求的要求越来越高, 我国物流行业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势头, 而物流信息化的投入力度也相应提高, 建设步伐持续加快。调查显示, 我国大中型企业物流及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意识普遍增强, 信息化程度不断加快, 大约有74%的企业已经建设了信息管理系统, 77%的企业已有自己的网站。尽管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较快, 但是由于信息产业发展较快, 个别企业及第三方物流企业认识不到位、思想保守、投资不大, 整体水平尚处于较低层次, 特别是中小型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很低, 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较少, 应用范围有限。

当前, 国际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不利影响, 我国为了回避金融风险,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许多重大决策。物流业作为融合运输、仓储、包装、货运代理和信息等行业的复合型服务产业, 在扩大内需, 拉动经济增长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涉及领域广, 收纳就业人数多, 而且还对促进生产, 拉动消费十分有利。我们以河北省为例, 该省位于京津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圈内, 其辐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石家庄市的南三条批发市场, 唐山小山市场, 保定白沟市场、农机市场以及清河羊绒, 辛集皮毛, 永年标准件、蔬菜, 大名粮油, 国安药材, 馆陶鸡蛋以及全省工矿、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现代化物流信息网络系统的支持。

1 建设物流信息交易平台的思路和目标

1.1 建设物流信息交易平台的思路

平台实施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制造商供应链信息化的提升, 利用互联网进行对商家和物流公司信息的搜集和共享, 实现全国范围的信息互动机制, 解决各个企业系统的信息孤岛问题, 利用网上信息交易, 提高采购、供应及物流行业的信息共享水平, 还能促进制造商、物流服务提供商、供应商及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共享和服务融合。

将物流企业的货运专线、车辆运输、城市配送、仓储、货代等业务运作在网上, 实现网上货运、网上水运、网上快递、物流供需、城市配送、货物装卸、GPS查车、危货管理、运单跟踪等功能模块可以为广大用户提供网上交易平台, 利用互联网进行交易, 并且与网上电子商务相结合, 实现货源需求与车源需求等信息的自动交互, 解决商家找车难, 物流公司找货难的局面。

1.2 建设物流信息交易平台的目标

平台实现的目标是要对我国的行业进行细分, 提供石化、钢铁、煤炭、汽车及零部件、农资和农产品等领域的行业网站, 针对我国的各个行业都实现了网上电子商务和物流的交易平台。各个行业网站针对供应链上的上下游厂商提供从生产到销售, 到物流等流程化的网上管理, 提高了生产、流通和物流企业的及时响应能力。提高了政府部门应急信息处理和资源调度能力, 促进重点生产、运输和流通行业与政府应急信息的互连互通, 提高应急物流保障能力。

平台实施目标是还要建立全国性的专业市场, 在一般的消费品领域, 也可以实现购物与物流配送一体化服务建设。如服装、出版物、小家电、农业种养殖和农产品营销等领域都可以利用《物流信息交易平台》进行网上交易。

2 物流信息交易平台应具有的功能

《物流信息交易平台》主要是实现电子商务和物流的结合, 为所有的企业用户提供商品买卖, 为物流公司提供货源信息的一个全国性商务、物流信息共享平台。使用群体主要是面向产品制造商、经销商、物流公司、最终用户等, 该平台实现企业与外部上下游合作商的信息互动, 及时解决企业与客户间的信息互通问题。通过电子商务和物流的结合, 可以实现从产品生产、产品销售、供应、货物运输到最终用户的整条链条信息自动化的管理。彻底解决了信息孤岛问题。

2.1 用户可多手段查询信息

用户可以通过关键字查询、产品分类导航、电子地图查询、手机查询等手段, 查找商家的产品求购信息, 平台合作信息、展会信息、库存和二手商品信息。物流公司可以在我们的系统平台上找到最新的货源, 商家通过平台可以与上下游客户进行交易, 进行商品的买卖, 所有的买卖信息都会形成最新货源直接发送给各个物流公司。形成网上商户、物流公司、个人等用户的信息互动, 系统通过手机、客户管理软件、用户邮箱、GPS车辆定位等手段对交易方、信息需求方、货单和车辆查询方提供消息提醒, 及时的信息互动是系统平台的主要特点, 保证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等能进行与客户的信息交流和交易。

2.2 用户间可通过客户管理软件进行信息互动

系统为每个用户提供了客户管理软件, 使用该软件, 用户可以不用访问我们的网址, 就可以进行商务业务。客户管理软件可以让用户根据自己的采购计划发布最新的求购和供应信息, 可以让物流公司发布和订阅最新的车、货源信息。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订阅信息。只要登录到客户管理软件的用户都可以接收到自己订阅的商品、车、货源信息, 并且与发布信息者进行信息互动。用户可以通过客户管理软件与商友进行文字、语音、视频交流。可以查看所属行业的最新资讯、视频、技术专题等。

2.3 物流信息平台降低物流运输成本、提高效率

国内的物流公司依然是一些小型的公司, 提供的业务主要以专线运输、干线运输、城市配送、仓储服务等业务为主, 在没有使用信息化时很难实现与客户高效的信息互动, 我们的系统涵盖了所有的物流企业的业务。并且物流公司能够与商家进行信息互动, 及时了解最新的需求, 根据需求进行配货, 降低了物流运输成本, 提高了效率。系统会员的产品买卖交易后, 需要进行货运, 可以通过我们的物流交易平台查找专线、车源、船运价格、空运价格等, 最后找到物流公司洽谈合作。物流公司也可以通过货源查询找到符合自己的配送范围的发货方进行业务合作。系统还提供GPS车辆定位和手机的车辆查询服务。在货运过程中, 用户还可以通过手机、客户服务软件或物流系统交易平台找到所运货物的当前运输状态 (GPS对运输车辆实时跟踪并返回信息给系统和手机用户) , 物流交易系统与GPS的结合大大提高了物流业务的工作效率。

2.4 物流信息交易平台提供电子地图系统

中国物流商务交易平台提供的电子地图系统, 覆盖了全国各省、市、县的地图数据, 包含了各个行业的信息点, 为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了全面详细的地图信息。地图导航可以让用户快速地查找到某个地区的某个信息点, 如可以在地图上找到邯郸市某个服装加工厂。凡是注册中国物流商汇网的用户, 达到一定的级别, 我们可以为其在地图上标注该公司的详细地址, 用户可以利用电子地图找到该公司的地址并且打开公司的网站, 查看公司的产品图或相关视频信息。这种生动、便捷的查找方式, 可以满足更多对计算机使用不熟练的用户, 扩大了网站的使用群体。

2.5 物流信息交易平台提供商户评论机制

网上交易最大的问题是商家的信誉问题, 系统提供了对商户评论机制, 其评论内容包括:商户服务态度、产品质量、订单处理情况、配送效率等方面分析, 使用户在购买产品时可以参考用户的信誉度来选择最好的商家。

2.6 物流信息交易平台采用分级管理机制

《物流共信息交易平台》是覆盖全国的一个电子商务交易、物流信息互动的信息交易平台。系统总站下建立了各个地区分站, 如省、市、县的区域站点, 提供了对各个行业的交易平台, 满足各行业用户的信息互动。如:石化、农资、钢铁、矿产品、汽车及零部件、烟草等交易平台。总站下的各个分站各自管理当地的各种信息资源和会员。这种分布模式可以使全国各个地区的信息资源集中汇总到中国物流商务交易平台上, 形成一个大的信息资源共享库, 合理的信息分配、安全的数据交互机制, 解决了各地信息不互通的信息孤岛问题。分级管理机制可以保证各地区对自己区域内各种信息资源的管理, 可以给当地的会员带来本地业务交易的方便性。

3 物流信息交易平台技术的应用

系统采用B/S架构, 多层应用的开发模式, 以高内聚、低耦合的技术搭建了以电子商务、物流综合交易平台。

该系统平台采用J2EE的开发, 涵盖了信息处理技术、互联网技术、无线通讯技术, GPS (卫星跟踪定位) 、GIS (地理信息) 等技术的应用。系统提供了Saa S软件即服务的应用, 对于一些通用类的软件如:OA、ERP、CRM等软件, 提供租用或免费使用等手段, 使用户不需要投入硬件、软件、技术人员就可以实现企业内部的信息管理。为了使该平台快速、稳定的运行, 搭建了自己的机房, 建立大型数据交换中心, 实现了多种平台、分布式数据库管理。在数据安全上使用了硬件防火墙、群集服务器、网络存储等硬件投入, 重要的数据都进行了加密处理。

《物流信息交易平台》由电子商务+物流交易系统+GSM+GPS+GIS+桌面客户端服务几部分组成。各系统之间无缝连接, 从网上买卖、物流配送、手机消息定制、客户端软件服务到电子地图查询和GPS车辆定位等一体化的管理流程彻底解决了信息孤岛问题。

4 需要的保障条件

《物流信息交易平台》是一个比较大的信息平台, 特别是搭建的Saa S综合信息交互平台, 使中小型企业不用再购买硬件和软件, 也不需要招聘专业的技术人员来开发和维护软件, 给企业节约了成本, 避免了重复投资, 企业只要有台PC机就能完成从企业内部到外部的信息资源管理和共享。平台包括各个行业, 各个区域的电子商务和物流交易系统, 是面向全国用户的, 只有全国各企业和物流公司的参与才能真正的实现电子商务和物流整合, 才能避免信息孤岛的存在。因而我们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 一起建立统一的标准, 共同推动平台的使用, 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物流。当前, 尽管项目技术成熟并且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但需要政府部门在资金及政策上的支持。特别是在市场准入、产品推广上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 使之在现代化物流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造福于用户, 为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仕洪.现代信息技术在我国物流产业中的应用研究[J].经营管理者, 2009, (04) .

[2]刘胜春, 李严锋.基于即有供应链物流系统的应急合作分析[J].商业研究, 2010, (11) .

[3]孟令全, 王晓霞.浅析物流信息技术应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 (23) .

交易信息 篇10

观点一: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规定, 企业购入证券, 如果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应当按公允价值计价。每期期末, 企业应将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调整到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 通过借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 计入当期损益。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 以前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投资收益。

[例]某公司2007年12月6日购入股票1000股, 每股市价5.10元, 手续费50元;2007年12月31日每股市价5.50元;公司于2008年1月23日出售此股票, 每股售价5.60元。不考虑其他因素, 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从购入到处置的会计处理为:

2007年12月6日购入时:

观点二: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规定进行账务处理,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不能准确反映各会计期间 (年) 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建议增设“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销”损益类账户, 同时在利润表中增设“以前期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因实现而转销的金额”项目。依前例, 最后一个分录改为: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销”账户是损益类账户, 在期末结平。“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销”账户在期末结平前如果是借方余额, 在利润表上“以前期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因实现而转销的金额”项目的金额填负数 (依前例填-400元) , 表示以前期间已计入利润表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因实现而通过“投资收益”账户计入了本期利润, 为避免重复计算, 需要通过本项目扣除本期利润的金额 (依前例扣除400元) 。反之亦然。

观点三,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企业未实现的损益, 列入利润表造成虚增利润, 增加企业税负;以前年度已转入“本年利润”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在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 又将其转入投资收益, 使得同一项业务所引起的损益要在利润表上重复操作, 而且可能影响利润表上相关信息的明晰性, 为此提出两个改进方法。一是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改为“公允价值变动”账户, 且不作为损益类账户使用。依前例, 第二个分录改为:

二是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不计量。依前例, 即不编第二、第三个分录, 最后两个分录改为:

观点四, 有些教科书或考证的辅导教材将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业务只编一笔分录, 依前例, 即最后两个分录合并为:

上述观点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科目使用错误。有关法规规定, 个人或单位在证券市场买卖证券, 要在证券营业部开立资金账户和证券账户, 买卖证券实质是资金账户和证券账户的此增彼减, 资金账户的资金对单位投资者来说, 属于其他货币资金 (存出投资款) 。因此,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买卖应通过“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核算。

观点一的处理, 虽不影响准确反映企业各年损益, 但使经济业务复杂化 (体现在第五个分录多余) , 同时该分录虽不影响利润表的营业利润, 但影响利润表有关项目的准确列报, 在本例中, 2008年利润表中将虚增当期投资收益400元, 虚减公允价值变动收益400元。特别是这样的处理似乎是想通过该分录强调反映一笔投资的整体投资收益500元, 但实际未能达到此目的, 因为这笔投资的整体投资收益应为450元 (500-50) 。观点二的处理方法繁琐, 不仅增加了会计科目, 而且使利润表更加复杂。对观点三, 笔者质疑“公允价值变动”账户的性质, 其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该如何列示;同时如果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不进行公允价值计量将影响资产负债表的准确编报。对观点四, 笔者认为, 只编一笔分录使账户对应关系不清。

上述争议的焦点是如何在利润表中正确反映各期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实质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问题, 具体是如何贯彻重要性原则、相关性原则。笔者认为, 如果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投资收益对企业来说不重要, 则简化核算, 按下列方法一核算;如果企业管理需要财务会计报告准确提供整体投资收益情况, 则按下列方法二核算;如果企业管理需要财务会计报告准确提供会计期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也可按方法一核算。

方法一, 从简化核算考虑, 平常月末公允价值变动不进行账务处理, 年末进行账务处理, 且出售时只编一笔分录。依前例, 出售时的账务处理为:

方法二, 如果管理上要求较准确反映投资的整体投资收益, 则出售时编两笔分录。依前例, 2008年1月23日出售时:

同时, 转出以前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参考文献

[1]吴荷芬:《交易性金融资产会计核算不足及改进》, 《财会通讯 (综合.上) 》2009年第2期。

交易信息 篇11

信息不对称也存在于壳资源交易中,它对壳资源交易市场的有效性和交易的公允性产生了不利影响,造成绩优壳资源退出交易市场,交易双方收益下降以及证券市场资源配置能力减弱。信息经济学表明,只要存在信息不对称,就无法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抑制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因此研究信息不对称在壳资源交易中的表现对于规范壳资源交易市场秩序,避免有失公允的交易发生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信息不对称对壳资源交易市场的不利影响

信息不对称对壳资源交易市场的不利影响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逆向选择对壳资源交易有效性的不利影响。信息

露。但是信息披露可能导致企业在竞争中出于劣势,信息披露程度越高,就越有可能将自身暴露于竞争对手。因此,政府不但要提倡信息完全披露,还要对信息完全披露的企业进行保护。

三、上市公司应致力于完善信息交流渠道。

第一,高质量的信息是交易有效性的基础。要达到信息的准确, (1)要完善企业会计制度,积极向国际会计制度靠近,提高交易的可比性; (2)完善有关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生成、披露和审核的规范体系,防止对财务信息进行操纵; (3)针对部分公司在重组过程中,出于自身利益或其它目的,不能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或披露的信息有虚假性、误导性和重大遗漏,强化进行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对交易中的信息进行验证,提出客观公正的意见。

第二,现有信息披露渠道的完善是交易有效性的保障。信息不畅通是导致壳资源交易中信息不对称的重要原因。完善现有信息披露渠道,使信息直达接收者,既可以节省搜寻成本和处理成本,避免成本过高而放弃搜寻,也有助于壳资源交易的买方获得及时准确的壳资源质量信息,卖方获得关于买方的购买实力、管理能力以及交易意图等资料,减少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实现壳资源交易市场的透明和规范,避免重组乏力。

交易信息 篇12

1.1 关联交易的产生

关联交易是伴随着企业集团的兴起, 跨国公司、母子公司制及总分公司制得到广泛应用时出现的一种特殊交易。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企业集团化的趋势更为明显, 在大量关联交易存在的同时, 新的交易方式也层出不穷。我国许多上市公司都是从国有企业改制而来, 原来存在的隶属关系很难切断, 加之受到新股发行额度的限制, 上市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小, 股份公司作为集团的一个经营部门甚至只是一条生产线而存在, 原料的供应、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环节都依附于集团, 由此产生的关联交易也就在所难免。由于关联交易的发生可能使少数大股东处于有利地位, 其中最主要的是信息优势, 所以尽管关联交易由来已久, 但直到1997年才被列入监管范畴, 各种关联交易的信息披露还有待规范。

1.2 关联方关系及关联交易的界定原则

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界定原则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关联方的类型是复杂多样的, 则为关联方的界定增加了难度。在判断某一方是否是报告主体的关联方时, 关键应关注双方关系的实质。对关联交易的内容披露含糊不清。—个典型的例子是对国有控股的提示。国家持股一般有4种方式:国资局持有、财政局持有、委托某企业集团持有、组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持有。而其中大部分是通过后两种形式存在。许多上市公司在揭示股东持股情况时, 仅以国家股例示, 掩盖了许多关联方;有的公司只说明关联交易, 未说明关联方究竟是何关系;有的只说明交易量, 没有说明金额的数量, 使人迷惑不清。 在关联交易披露中, 重形式、轻实质的问题比较严重。我国目前上市公司日常经营中普遍存在着关联交易, 但只做简单的披露, 未做充分的陈述, 或者避重就轻, 对重要信息隐瞒不报, 如关键领导人的报酬、关联融资等。

1.3 关联方关系的认定

关联方关系的存在是以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为前提条件的。在判断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时, 应当遵守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关联方披露准则第三条是判断关联方关系是否存在的基本标准, 界定了构成企业关联方关系的有关方面。

2关联方关系的认定

2.1 新旧准则比较

新发布的关联方披露准则与原准则相比, 扩大了关联方的范围, 具体表现在:

1) 关联方的判断标准。原准则规定:“在企业财务和经营决策中, 如果一方有能力直接或间接控制, 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 本准则将其视为关联方;如果两方或多方同受一方控制, 本准则也将其视为关联方。”新准则规定:“一方控制, 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 以及两方或两方以上同受一方控制, 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 构成关联方。”对比可以看出, 在纵向关联方关系的规定方面是一致的, 而在横向关联方关系方面则是存在差异的。

2) 关键管理人员的范围。原准则中所谓的关键管理人员, 仅仅指本企业的关键管理人员;新准则中则将本企业的母公司的关键管理人员也纳入关联方的范围。这样, 企业的关联方与原准则相比, 就增加了母公司的关键管理人员, 母公司的关键管理人员控制或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其他企业, 与母公司的关键管理人员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控制或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其他企业。

3) 准则体系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的新理念, 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趋同, 首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 并为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了有益借鉴, 实现了我国企业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突破。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三个部分构成。

2.2 关联方关系的国际比较

要明确关联交易, 首先应当对关联方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但目前全球范围内仍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不同的国家、地区、机构对关联方存在不同的理解。

1)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

针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关联交易现状, 在参考《国际会计准则24号——关联方披露》 (IAS24)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57号——关联方披露》 (SFAS57) 、英国《财务报告准则8号——关联方披露》 (FRS8) 等会计准则的基础上, 我国对《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进行了修订, 并于2006年2月25日颁布第36号《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披露》, 其中对关联方的界定为:“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 以及两方或两方以上同受一方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 构成关联方。”

2) IAS24。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C) 于1984年公布的IAS24中的关联方是指:在制订财务或经营决策中, 如果一方有能力控制另一方, 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 则认为它们是关联的。可见, 国际会计准则是以经济主体之间是否存在控制关系或重大影响为标准来判断是否为关联方。根据准则的要求, 在实际操作中, 我国将合营企业 (按合同规定, 由出资相同比例的双方共同决定其财务与经营决策) 列入了关联方, 而国际会计准则没有;国际会计准则将同受某一重大影响的两方或多方之间也视为关联方, 我国会计准则在这一点上相同。

摘要:通过分析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在关联关系及其交易信息披露方面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进一步从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制定关联交易定价政策、加大关联交易审计力度等方面提出了规范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及其信息披露的建议。

上一篇:动态评价模型下一篇:最大熵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