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效率

2024-08-16

交易效率(精选7篇)

交易效率 篇1

1 引言

从1999年起,中国开始进行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的理论宣传,并在2000年10月由水利部发起了关于“水权、水价及水市场”理论的讨论[1]。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进行了利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水资源的有益探索。尽管有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我国现行法律和法规中仍没有水权这个概念,仅在《水法》中规定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对于水权的交易,水市场的建立仍未给出详细地规定。一般认为水权的合理成份可分为所有权、分配权、使用权和监督权[2]。由于水资源是一种重要的公共资源,其所有权一般界定为国家所有。水权交易所涉及的“水权”是指水的使用权及相关的收益、管理、转让等权利[3]。一般地说用户的水权由国家配置,按法律、法规确定,用行政手段管理。随着用水需求的增加,水资源日趋紧张,水权交易是弥补由于信息不完全产生的“政府失灵”的一项措施[4]。本文将通过数学模型证明:允许水权交易,可以促使水资源使用向效率高的地区、行业和用户转移,利用市场机制优化水资源配置效率。

2 水权交易的效率分析

2.1 基本假设

设有n个用水户, 拥有的初始水权分别为q1,q2,…,qn, 设fi(qi)为用水户i用水量qi进行生产的净收益函数, 则n个用水户的净收益函数分别为f1,f2,…,fn, 且假设fi′>0, fi″<0(i=1,2,…,n),表示用水户的净收益随水量的增加而增加, 但边际净收益随水量的增加而减小。

2.2 不存在水权交易时的效率分析

当水权不能交易和转移时,因为生产函数fi(i=1,2,…,n)是水量的递增函数,因此用水户i将用拥有的所有水量qi进行生产,净收益为fi(qi),n个用水户用水权总量进行生产产生的净收益之和为f1(q1)+f2(q2)+…+fn(qn),它可以度量水权总量q1+q2+…+qn产生的总效益。

2.3 水权交易的效率分析

如果水权可以交易,设交易水价为p,用水户决策变量为决定自己拥有的水权xi(可以在初始水权qi的基础上出让或购入),那么用水户i按如下优化模型决定水权的出让与购入:

maxxi[fi(xi)-p(xi-qi)](1)

最优化问题(1)的最优性一阶条件为:

dfidxi=p(2)

即用水户i的最优用水规模在其用水的边际净收益等于水权交易的价格上。

设用水户i出让或购入水权的最优决策模型的最优解为x*i,显然它是交易水价p的函数,设为x*i(p),在这个用水规模上,用水户i的用水边际收益等于交易水价p. 但由于n个用水户的水权总量是一定的,因此,所有用水户对水权的要求应该满足水权总量约束,而n个用水户的水权总量为q1+q2+…+qn,于是有:

x1*(p)+x2*(p)++xn*(p)=q1+q2++qn(3)

本质上,由式(3)可以确定水权交易价格p*,这个价格是该水权交易市场(由这n个拥用水权的用水户组成的可交易市场)的均衡价格,在这个价格上,n个用水户的最优需水总量等于水权总量。

仍然以所有用水户的净收益之和作为这n个用水户水权总和的效率,在水权可交易条件下,各用水户水权总量q1+q2+…+qn产生的总效率为:

f1(x1*(p*))-p*(x1*(p*)-q1)+f2(x2*(p*))-p*(x2*(p*)-q2)++fn(xn*(p*))-p*(xn*(p*)-qn)=f1(x1*(p*))+f2(x2*(p*))++fn(xn*(p*))-p*((x1*(p*)+(x2*(p*)++(xn*(p*))+p*(q1+q2++qn)=f1(x1*(p*))+f2(x2*(p*))++fn(xn*(p*))=i=1nfi(xi*(p*))(4)

水权可交易与水权不可交易情况下的效率差别可通过以下分析进行比较:

如果dfidxi|xi=qi>p*,由于f″<0,为使最优性一阶条件(2)成立,必有x*i(p*)>qi. 因此,由中值定理,有fi(x*i(p*))-fi(qi)=fi′(ξi)(x*i(p*)-qi),这里,qi<ξi<x*i(p*),由于f″<0,所以fi′(ξi)>fi′(x*i(p*))=p*,于是有:

fi(xi*(p*))-fi(qi)>p*(xi*(p*)-qi)(5)

如果dfidxi|xi=qi<p*,由于f″<0,为使最优性一阶条件(2)成立,必有x*i(p*)<qi.因此,由中值定理,有fi(qi)-fi(x*i(p*))=fi′(ξi)(qi-x*i(p*)),这里,x*i(p*)<ξi<qi,由于f″<0,有fi′(ξi)<fi′(x*i(p*))=p*,于是有:fi(qi)-fi(x*i(p*))<p*(qi-x*i(p*)),因此也有:

fi(xi*(p*))-fi(qi)>p*(xi*(p*)-qi)(5)

将式(5)和式(5′)对i=1,2,3,…,n求和,有:

i=1n(fi(xi*(p*))-fi(qi))>i=1np*(xi*(p*)-qi)(6)

再由式(4)整理式(6)得:

i=1nfi(xi*(p*))>i=1nfi(qi)(7)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①当水权不可交易时,用水户i拥有初始水权qi只能用于自己生产,获得的收益为f(qi);当水权可以转移时,如果用水户iqi上的边际收益大于p*时,他将购入水权;当在qi上的边际收益小于p*时,他将出让自己的部分水权;购入或出让数量由水权边际收益等于水权交易的价格决定。当他在qi上的边际收益正好等于水权交易价格p*,他将既不出让水权,也不购入水权。

②由式(5)和式(5′)可以看出,在水权可交易下,每个用水户i按最优决策模型决定出让或购入水权时,它的净收益一定大于水权不可交易下用他拥有的水权qi进行生产产生的净收益。

因为水权可交易下,用水户i按最优决策模型得到的净收益为fi(x*i(p*))-p*((x*i(p*)-qi),而水权不可交易下,用水户i用他拥有的水权进qi进行生产得到的收益为fi(qi)。显然,在水权可交易条件下,所有用水户的净收益得到改善。

③由式(4)和式(7)可知,在水权可交易下,水权总量q1+q2+…+qn产生的效率大于水权不可交易下的同样水权总量产生的效率。

以上结论表明: 水权交易既可以改善有限水量的整体使用效率, 也可以改善各交易用水户的净收益, 即水权可交易时的用水效率高于水权不可交易时的用水效率。

2.4 交易成本在水权交易中的影响分析

即然水权交易可提高用水效率, 为什么在实践中水权交易没有被广泛采用呢?这是因为在水权界定和水权交易中, 社会和社会成员需要付出与生产无关的较高的水权交易成本, 这种高交易成本是由水在交易过程中的输送方式和水固有的特性产生的,正是这种高交易成本阻碍着水权交易的实现。我们以上的结论是在水权交易的交易成本为0的条件下得到的。正如科思所说,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不同的配置模式的效率是不同的[5]。在水权交易中,如果n个用水户之间的交易总成本为c,那么在水权可交易下,水权总量q1+q2+…+qn产生的效率为:i=1nfi(xi*(p*))-c,这时水权可交易与水权不可交易的优劣决定于如下不等式是否成立:

i=1nfi(xi*(p*))-c>i=1nfi(qi)(8)

当式(8)成立时,水权交易的效率高于水权不可交易的效率,若式(8)不成立,表示交易成本太高,水权交易不可行。

3 小结

本文通过数学模型证明:水权交易既可以改善有限水量的整体使用效率,也可以改善各交易用水户的净收益,即水权可交易时的用水效率高于水权不可交易时的用水效率。但是,由于水的流动性和随机性、水资源作用的多重性、不可替代性及易污染特性,在水权交易过程中,对第三者和整个社会可能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即存在较大的外部效果,造成交易费用过高,从而使得水权交易变得不可行。因此必须通过制定诸多法律、规范明确水权交易主体的权利与责任,使得水权交易在交易双方获益的情况下,尽量不对环境及其他用水户产生负面影响,真正提高水资源的配置效率。

参考文献

[1]唐铁军.我国水权转让及其价格问题[J].中国水利,2007,(2):42.

[2]胡振鹏,傅春,王先甲.水资源产权配置与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44.

[3]董文虎.再析水权、水价、水市场[J].水利水电研究史,2001,(6):6~9.

[4]汪恕诚.水权和水市场: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手段[J].中国水利,2000,(11):1~4.

[5]Coase R.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J].Journal ofLaw and Economics,1960,3:1~44.

交易效率 篇2

一、交易效率

交易效率的概念首先由杨小凯于1988年提出。若一个人购买1单位(元)商品时,他实际只得到k(0≤k≤1)单位(元)商品,那么这1-k单位(元)便可称之为交易成本,而k单位(元)可称为该笔交易的交易效率。如果从康芒斯(Commons)划分生产活动和交易活动的思路分析杨小凯提出的这个概念,那么他提的交易效率实际指的是生产活动获得的回报占整个经济活动回报的比例。影响该交易效率的因素,既有交易活动的多少,又有交易所需成本的多少,还有市场结构的因素。可以试想,如果一个经济体完全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那么在该定义下,它的交易效率是1。在交易活动所需成本很低的情况下,交易效率也接近于1。如果将交易视作一个行业的话,那么1-k也就是交易行业增加值占总产值的比重。因此,杨小凯提出的交易效率,反映的不是交易相对于时间的快慢或是相对其它指标的高低,而是反映在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流程中,生产过程与非生产过程的比例或者说非生产过程的耗费比重。

赵红军(2006)将交易效率定义为一定时间内一国经济体中交易活动(与商业活动相联系)或业务活动(与行政活动相联系)进行的速度快慢或效率高低,并使用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定义交易。具体来说,可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同质交易或业务活动的次数来衡量,即若一国单位时间内进行的交易或业务活动次数越多,则该国的交易效率就越高。为此,他从制度、通信、教育等几个方面选取统计指标并使用因素分析法处理,然后进行主成分分析,以此来测度交易效率,并引用了赫舒拉发(J.Hirshleifer)的数学模型进行说明。该定义更符合“效率”的本来含义,使用统计数据进行测量的方法也更贴合实际并具有可操作性。

高帆(2005)根据交易费用理论,提出交易效率是分工收益与交易成本之间的比较关系。交易的形成、展开和完成是需要条件和投入的,因此交易效率可以被界定为:经济体在特定时期内,交易参与方在开展交易活动时的投入———产出关系。交易效率在宏观上可以表示为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同质交易活动的次数或频率,交易效率与这种次数或频率正相关;在微观层面上,交易效率表现为在特定范围和时间内,完成同质交易所需要的时间或物质等投入程度,交易效率与这种时间或物质等投入成负相关。在测度方法上,高帆也是采用了指标选取的方式,选择交通、信息、教育等一系列指标进行无量纲和统计处理后,获得交易效率指数。高帆的界定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理论,对交易技术和交易制度的影响进行区分,并且区分了宏微观不同情况;但在测算上仍然采用了主观选取统计指标的方法,且没有分析与其它变量的数理关系。

综合上述对交易效率的界定研究,在概念上,以反映单位时间或单位成本损耗的交易指标量作为效率更符合“效率”这个词的本来涵义;但杨小凯提出的交易效率涵义———交易在其它维度的某种“效率”,也具有衡量交易某种特征的指标意义。同时要注意,经过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交易这个词在不同层次上具有了不同的丰富含义,它既包括了商品产权的变动,也涵盖了经济制度的维度。因此,在界定交易效率时,还必须注意视角的不同,如微观视角下主要从企业、供需方面考虑的交易,宏观视角下主要从制度、产业方面考虑的交易。由于角度的多样性,交易效率不应是单一的定义或指标,而应是许多个互相关联的指标的综合体系。在这个体系中,除了交易的消耗(时间或物质)结果比例的维度,也应该包括其它的相关维度。为了分析效率与其它经济变量的关系,还应注意从客观角度去直接定义指标,主观认定已有统计指标的方法应作为辅助。

因此,本文这样界定交易效率:狭义上来讲,它是指单位时间或人力物力成本下所进行的交易量(额);广义上讲,它是一个互相关联的综合的指标体系,用以从各个角度、维度衡量交易的状态特征。

衡量交易效率时,势必要利用交易成本的概念。交易费用和交易成本这两个词都译自英文transaction cost,通常不加区别。但追究汉语含义,本文认为,用交易成本仅指纯粹交易行为即产权变动行为耗费的人力物力成本比较妥当,而交易费用则指从事交易行业的单位在商品上产生的增加值,即包括了形成行业的交易活动从中获取的必要利润。

传统交易和网络交易的不同,根本上是交易技术的不同,所以本文主要从微观视角来界定交易效率,从商品在消费者、生产者、交易者之间的流动关系来分析交易效率。本文选择以下交易效率的指标:一是交易量效率指标,即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交易量(额),反映了时间维度上的交易快慢;二是交易成本效率指标,交易活动所耗费的单位成本所能够支持的交易量(额),反映了交易这项活动在成本的投入和交易成果上的比例;三是相对交易费用,类似于杨小凯对交易效率的界定,但数值上与其互补,即交易费用总额(对于独立的交易行业)或交易成本总额(非独立的交易部门)占商品价格总额的比例,这样一个指标在完全市场化的限定条件下可以反映交易对于整个经济过程的重要性;四是交易的地域范围,即与一个消费中心交易的绝大部分(确定一个适当比例)在多远的地域内。以上四个指标,前两个反映的消耗结果比例,这里的消耗包括时间或是人力物力,后两个则是交易在其它维度的某种“效率”,反映了当前交易技术和市场机制下提供的某种交易能力。

二、模型构建的思路

首先,在微观视角下,将经济制度因素视为一个外生因素,从而维护市场正常运行的制度成本就可以看作一个外生变量,只在必要的时候再引入模型。其次,交易和运输虽然本质上是不同的行业,但具有非常密切的特殊关系。交易是使商品所有权变化,运输是使物品的地理位置发生变化。由于商品的产地和需求者往往并不在同一地点,所以交易的发生往往伴随着对运输的需求,而且运输所需的费用是影响交易能否成立、如何成立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本文将运输看作必须纳入交易考虑的外生行业。最后,企业内部的管理成本虽然属于某种企业制度层面上的交易成本,但是由于本文着重研究市场交易,对于企业内的非市场交易本文不作考虑。综合上述三点,这里微观视角下的交易成本只包括在市场中进行商品交易所需成本,不包括非市场交易的成本和制度维持的成本,模型同时要纳入交通运输所需费用。

交易作为一种服务,须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并行地进行分析。商品生产者和商品需求者的分离形成了对交易的需求,如果地理位置不同,则在对交易构成需求的同时进一步造成了对商品运输的需求。对商品供需和地理位置的信息获得和分析能力,形成了对交易的供给。如果是需要商品运输的交易,则运输能力也是形成交易供给的重要因素。

在赫舒拉发(J.Hirshleifer)的交易费用数学模型中,以交易行业对商品的买卖价格之差作为一次交易的费用,但是该数学模型没有进一步分析该交易费用的内部结构。事实上,商品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之差可以看作对该商品的交易的需求,那么剩下的另一方面就是分析交易的供给。与商品供给类似,交易的供给同样来自于交易服务的“生产”过程,反映了交易费用的结构。

交易服务的“生产”主要包括调查获取商品生产者和需求者的信息、运输服务的信息,即获得生产厂商的供给函数和需求者的需求函数,综合考虑这些信息,做出交易决策并执行。那么交易所需成本也就由上述行为所耗费的人力和物力所构成。但对于提供交易服务的企业来说,它获得的生产厂商的供给函数和需求者的需求函数是在它提供交易服务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也就是说它获得的交易服务需求与它提供交易服务的能力是相关的。

考虑一个传统交易方式下的简单情况,一个具有某项商品交易垄断性的商业企业向本地需求者提供外地生产的某个消费品。它首先应调查获取生产厂商的供给情况,这一步骤对于传统的交易方式而言,是通过信息咨询和实地考察结合的方式进行的。获取信息环节所依赖的是长期构建的基于人际关系的商业渠道信息网络,如果没有这个网络则需要花费时间财力去构建这个网络,拥有这个网络后,从中获取商业信息就容易得多,网络规模的大小决定了企业获取信息的范围和边际成本。本文将这种网络视为企业已经具有的一种无形“固定资产”,这个资产同样会“折旧”,需要进行长期“维护”,也需投入更多财力时间去拓展这个网络。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是,该网络越庞大,越能获得更多供应者的信息,商业企业就拥有越强大的议价能力。一般来说,该网络的规模和企业的规模是成正比的,也往往是由近及远地扩张。与企业规模正相关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企业拥有的流动资金,因为这构成了对企业采购规模的约束。因此,在传统交易方式下,交易的效率模型就是在商业企业的规模约束下(包括地域约束和流动资金约束),根据获得的需求和供给信息进行利润最大化的交易所获得的。

对于网络交易方式,情况则有所不同。商业渠道信息被汇集于网络交易平台上,并向所有人公开和共享,即之前所述的无形资产被“公有化”了。由于这些信息不再依赖人际关系网络维系,信息的汇集和整理工作由网络平台负责并随时更新,也就不再需要使用者“维护”。由于信息传播和存储技术的进步,这个共享的商业信息网络将扩张并覆盖整个经济体。在这种情况下,掌握巨大商业渠道信息网络的商业企业的重要性大幅度下降,乃至于消失,交易将直接在需求者和供应者之间发生。需注意到的是:(1)供应者即生产者在数量上仍是少数,需求者即消费者是多数,因此往往是供应者在网络平台上发布商品信息,消费者搜寻商品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竞争性的商品,价格将被压至接近生产的边际成本,单个需求者面对的是接近平直的供给曲线。(2)供给者除了面对需求者,也能轻易获知别的供给者的交易信息,比较近似于经典的供需情况。

三、一个简单微观交易效率模型

(一)传统交易模型

对于传统交易模式,(1)设该垄断性企业的商业渠道信息网络覆盖n个供应地点,第i个地点的供给函数为P=Si(Q);如果在第i个供应点购买Qi的商品,那么需要付出的费用是Si(Qi)Qi+e LiQi,其中Li为供应点i的距离,e为单位距离单位商品的运费;商业企业是作为供给者和需求者的中介对商品进行大规模的采购和出售,有两次交易过程,且这一过程要耗费一定成本,这里假定耗费的人力物力成本与交易额成正比,其内容反映到现实中主要是采购人员的提成、销售人员的工资、交易过程中的物质消耗等。模型属于短期模型,推导时暂不考虑固定成本或变化缓慢的成本。(2)设需求函数为p(Q)=P0-a Q,h>0,各个供应点的供给函数相同,均为S(Q)=P1+b Q,即各地生产技术水平一样。将企业拥有的商业渠道信息网络以无形固定资产K来衡量,它与企业的渠道信息网络覆盖的供应点数量成正比,即n正比于K。假设流动资金充足,两次交易过程中耗费的其它成本交易比例分别为d1,d2。

商业企业面临如下的规划:

求解该规划,对于供应点i,使Qi>0的条件是:

即在该供应点采购的边际成本恰好等于出售的边际收益。如果在该点采购的边际成本超过了边际收益,那么企业自然不会选择在该点采购,即Qi=0。值得注意的是,上式的右边是商业企业销售一单位商品的边际收益,左边则是在某一采购点购买一单位商品的边际成本,企业总的购买一单位商品的边际成本函数并非是每个采购点边际成本函数的简单横向叠加,而应注意采购顺序。这顺序就是从边际成本最低的采购点起,边际成本随着采购量逐步上升,至另一个采购点的最低边际成本时,同时在这两点采购,之后以此类推。因此,总的边际成本函数曲线其实是一段折线,边际收益曲线相交于边际成本曲线的第几段,就有几个厂商被纳入采购。假设纳入采购的供应点有m个,不妨设为前m个,那么可以得到:

从而得到,

此为总交易量。显然,距离总和越小,交易量越大。另一方面,由于(1-d2)P0-(1+d1)P1-2a(1-d2)>0(该条件若不成立则一单位的商品边际采购成本就已高于边际收益,从而交易不会发生),那么可以得到,m越大,Q越大,即选择的供应点越多,交易量越大。综合来看,当选择的供应点越多、且总距离越小时,总交易量越大。这样的选择反映在地域上,就是以销售点为圆心,尽量选择一个半径小的圆内的供应点。

此外还可以看出,d1,d2均与总交易量有负相关关系,而且一般情况下d1的负作用较大。就数值而言,现实中也往往是d1远大于d2。由此可见,商业企业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交易成本对交易量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传统交易方式模型的进一步分析

此模型可以比较直观地反映出单一消费中心交易行业的行为,在现实中类似于一个大城市消费中心和其周边工农业生产供应点的情况。在互联网技术被广泛应用之前,商品交易通常局限在地理范围较近的地点之间。根据模型的分析,在各个供应点生产水平一样的假设下,商业企业倾向于选择尽量在一个圆内的供应点,这与运输费用随距离变长而增长有关。在这种情况下,商业企业在长期内会将自己的商业渠道网络从n个缓慢缩小到只维持在一个最优的m附近的水平以减少维持的成本。设维持一个供应商的成本为δK0,那么维持m个就是mδK0。除非运输费用或者供给函数、需求函数发生较大变化,商业企业才会考虑去改变自己的商业渠道网络,这类似于生产厂商在长期逐步调整自己的产能。如果放宽假设条件,各供应厂商供给函数可以不同为Si(Q)=Pi+biQ,那么一阶条件变为:

供给函数由生产厂商的生产函数、生产技术决定。假设有一个生产技术很先进、供给函数很小但距离消费中心很远的厂商,那么虽然仍可以符合一阶条件,但由于不在商业企业的商业渠道信息网络内,即商业企业不知道该生产厂商的情况,那么也不会将该厂商纳入到采购的选择中。

另一个可以放宽的假定是只有一个垄断商业企业的市场结构。设想一种比较简单的情况,如果有N个商业企业竞争,交易总量为,企业j在供应点i的采购为,那么对单个企业来说,规划变为:

时的一阶条件为:

从上式容易得到的一个结论是,类似于古诺模型,在经过市场竞争后,达到的平衡状态是每个企业在各个供应点的采购量相等。那么略去j下标,上式可以改写为:

对i累加后得到:

与(3)式相比较,立刻可以得到:

即总交易量将随着商业企业的数量增大而增大,相应的商品的市场价格,包括采购和销售价格都降低了。但显然这是有限度的,因为商业企业的利润降低了。当企业利润下降到不足以维持商业渠道网络的时候,便会退出该商品交易行业,因此这也是传统交易下交易量扩大的边界。另一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当N不太大的时候,商业企业仍有合谋(或价格默契)的动机,这样就会恢复到类似垄断的情况。

(三)网络交易模型

如前面分析的那样,网络交易不再依赖专门的商业企业,消费者直接面对生产者,两者之间直接发生交易。为方便对比,假设主要函数的参数与上面相同,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不存在垄断性或互相竞争的商业企业,而是具有一个公共的网络交易平台,供应者在平台上发布商品信息和价格,直接与消费者交易。网络交易平台的覆盖范围是整个经济体内(通常为一国内)的所有供应商,供应商之间也能互相得到对方在网络平台共享的信息。生产厂商设立销售部门作为供应者兼销售者,并负责代为购买运输服务。

假设消费者都集中在某个中心城市,对于生产厂商来说,由于有运输费用和销售人员的存在,于是供给函数变为:

显然距离近的厂商占据了优势,最后达到平衡的结果是对于所有生产商来说,包含运费和销售成本的售价是一样的,因此有:

事实上可以将各个生产厂商的供给函数横向相加获得一个总的折线供给函数,它与需求函数的交点就是市场的平衡点。假设相交于第m*段折线,即被消费者选择的供应商有m*个,此时有:

得到:

比较此处m*与传统交易方式下的m的大小,可知m*是由需求曲线和各个供应点的总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m则是由商业企业的总边际成本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的交点决定的。观察这两个交点可知,如果忽略掉d1、d2的影响,交点所在的供给曲线(或边际成本曲线)的折线段是一样的,因此通常可以认为m与m*是相等的。但对于交点反映的总交易量,Q*大约为Q的两倍,同时也是竞争条件下的极限(理想的完全竞争状态)。

除了d1不存在,其它参数对网络经济条件下总交易量的影响与传统交易是类似的,不再赘述。

若供给函数放宽为Si(Q)=Pi+biQ,那么就有:

如果在某个距离较远的供应点其生产成本很低,抵消乃至超过了距离远的影响,那么根据上式,该点的采购量就相对较多。与传统交易方式受限于商业企业自身的商业信息积累不同,整个经济体的商业信息均在网络平台共享,所以立即会被消费者所知,从而纳入消费者的采购范围。

(四)多消费中心多种商品的分析

前面对传统交易方式和网络交易方式的研究都基本是在单消费中心单种商品的假设下,但现实中一般经济体大多是多消费中心多种商品的情况,因此接下来运用前面的结果对多消费中心多种商品的情况做简要定性分析。

从前面的数学模型可知,在传统交易方式下,商业企业垄断了交易也限制了交易,交易的规模和地域范围受限于商业企业的信息网络覆盖范围。因此,生产厂商为保证自己在商业企业的信息覆盖范围内,便通常在离消费中心不远的地方设厂生产。这就限制了消费品生产的规模化和最佳地域选择,反映在商业企业的供给函数上就表现为函数曲线的抬高,从而导致交易量的减少。如果交易量过小甚至交易的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生产厂商便会放弃在某个消费中心附近设厂生产,那么该消费中心就无法获得特定消费品的供给。因此,在传统交易方式下,每个消费中心只能获得在其附近地域生产成本较低的消费品供给,跨地域的商品流动通常需要市场机制外的力量来满足。

在网络交易方式下,生产厂商直接通过网络平台销售给消费者,因此不存在商品信息不被消费者获得的问题,生产厂商只需考虑选择使其获利最大的地址进行生产。

设有Z个消费中心,某种商品有一个生产厂商,该商品在各个消费中心的需求函数为Pi-a Qi(为简单起见,假定各地需求函数斜率相同),生产厂商位置x未定,其供给函数(含销售成本)为(1+d2)(Px+bxQ),各个消费中心与位置x的距离为Lix,那么有:

类似地,设均衡状态有z个消费中心购买了此商品,当然也必然是Pi最大的前z个消费中心,那么有:

可以得到:

由此看出,使得Q尽可能大的条件有四个:一是需求大即∑Pi尽可能大,二是生产成本低即Px和bx尽可能小,三是运费少即∑Lix尽可能小,四是z尽可能小。第一、三、四点结合起来看,实际上是使考虑了运费的平均需求尽可能大,这促使生产厂商的选址尽可能靠近大消费中心。但同时需注意的是,在上式中,能够反映成本的变量bx影响巨大,因此生产厂商往往将成本因素作为选址首要考虑的因素。成本的下降也能够使不适合生产该商品的地域的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得到满足。所以,网络交易方式能够促进各类商品生产地的更有效选择,也能更多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四、网络交易和传统交易的效率指标比较

(一)交易量效率指标

交易量效率是单位时间内进行的交易量。(10)式说明了传统交易方式下,垄断市场结构和竞争市场结构的交易量的关系,竞争越激烈,交易量越大。结合(14)式,总结起来就是:

上式反映了网络交易方式下的交易量Q*与以及Q的关系,Q*是传统交易在竞争结构下的交易量的极限,即理想的完全竞争状态。从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网络交易与传统交易相比,是交易的新技术应用改变了市场结构,其根源在于网络交易打破了商业企业对交易信息渠道的垄断,信息的共享和“公有”迫使商业企业退出或转型。需求者和供给者之间的直接交易形成了接近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二)交易成本效率指标

在前面的数学模型中,传统交易方式下,以d1、d2衡量交易过程中直接发生的成本比例分别是采购、销售的成本比例,以mδK0衡量商业企业的信息渠道维护成本,两者共同构成商业企业的交易成本。

从上文的模型可知,单一商业企业垄断情况下的交易成本为:

多商业企业竞争情况下的总交易成本为:

网络交易下的总交易成本为:

根据(19)式,可以得到:

通过对和的大小比较运算可知,当N越来越大时,由于对整个商业行业来说,企业的信息渠道维护成本m NδK0将成为影响交易成本的主要因素,竞争型传统交易方式下的交易成本效率将越来越低。而网络交易方式下则没有这一项,且变两次交易为一次,少了采购步骤的交易成本。因此,网络交易方式下的交易成本效率显著大于传统交易方式下的交易成本效率和。而传统交易方式下,随着竞争的商业企业增多,虽然采购销售的两次交易总成本下降了,但维护商业渠道网络的成本却迅速增加并占据主要部分,导致总交易成本上升,交易成本效率下降。

(三)相对交易费用指标

这里使用扣除法计算交易费用,即销售额扣除采购额和运费。首先,对传统交易方式下的垄断结构市场而言,交易费用为:

相对交易费用为:

上式减号右边即杨小凯定义下的交易效率。类似地,传统交易方式竞争结构下的相对交易费用为:

网络交易方式下的交易费用即交易成本,也是销售额扣除不包含销售成本和运费的余额,相对交易费用为:

利用(19)和(23)式的关系对上述三个量进行比较,容易得到,,即网络交易方式的相对交易费用最小,传统交易方式的相对交易费用随着商业企业的竞争减少而增大。

(四)交易的地域范围指标

这一指标在模型中只有定性和半定量的体现,在此也只做定性分析。从模型中可知,传统交易方式下,无论竞争情况如何,只要需求和供给不发生变化,商业企业采购的对象就不发生变化,也不会向域外扩展。甚至,即便域外有低成本的生产厂商,由于扩展商业渠道网络成本的高昂,商业企业也会由于不知晓而不将其纳入采购范围。因此,传统交易方式下的交易地域范围往往是就近于消费中心。而在网络交易方式下,由于商业信息的公开和共享,经济体内无论远近,只要价格低廉,便会为消费者所知晓,因此生产厂商往往集中设厂。一个消费中心的日常消费品,可能绝大部分来自于遥远的其它地域。网络交易方式下交易地域范围取决于消费中心与低成本产地的距离。

五、结论

本文通过围绕重新界定的交易效率概念,以微观的视角建立数学模型,通过比较,从时间效率、成本效率、费用占比、交易地域四个方面说明网络交易大幅扩大了交易的规模,降低了交易的障碍,有利于生产的集中化和在地域上的合理配置,也有利于消费者获得更多的消费选择。

虽然建立的数学模型是比较理想化的情况,与现实状况有一定的距离,但容易进行思想实验,有利于抓住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得到明确的结论。在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中还可以看出,网络交易具有这些优势和特点的根本原因在于网络交易打破了交易行业对交易信息的垄断,使交易信息获得迅速传播和共享。因此,应当大力推动并完善各类网络交易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包括消费品交易、生产资料交易、金融产品交易、不动产交易乃至政府交易,以扩大交易带动生产、促进消费、鼓励竞争,从而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

本文建立的模型还不涉及交易制度的层面,也未从宏观视角去审视交易效率。在宏观层面,可以依据类似的思路去建立数学模型,研究商品以及金融产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产生的交易需求,并从国家和制度层面分析非市场交易的影响。这是本文的未尽之处。

参考文献

[1]杨小凯.发展经济学:新兴古典与新古典[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赵红军,尹伯成,孙楚仁.交易效率、工业化与城市化——一个理解中国经济内生发展的理论模型与经验证据[J].经济学(季刊),2006.

[4]高帆.交易效率的测度及其跨国比较:一个指标体系[J].财贸经济,2005.

分工、交易效率与双边市场的形成 篇3

近年来,双边市场和平台理论成为产业组织和管理学理论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领域。与传统市场不同,双边市场以“平台”为核心,通过实现两种或多种类型用户之间的联结而获取价值。[1]如银行卡组织网络平台(如Visa、Master等卡组织)联结着持卡消费者和商户;易趣、淘宝网等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联结着供应商和消费者;在操作系统产业中操作系统联结着消费者和软件开发商。随着新经济的不断发展,具有双边市场属性的产业还在不断涌现,并在演变过程中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rmstrong(2006)认为,两组参与者需要通过中间层或平台进行交易,而且一组参与者加入平台的收益取决于加入该平台另一组参与者的数量,这样的市场是双边市场。[2]Rochet和Tirole(2004)认为,如果平台运营商在保持价格总水平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价格在双边用户之间的分摊,就可以改变交易量,则称这一市场是双边市场,也就是说,在双边市场中,价格结构影响交易量,即“价格结构非中性”。[3]综合上述定义,可见双边市场具有以下特征:

(1) 两组用户需要通过中间平台进行交易。平台同时为两个不同的用户群体提供服务,或者是两个不同用户群体都通过同一个平台进行交易或者发生相互作用;

(2) 一边用户使用平台进行交易所获得的收益或效用会随着另一边用户数量的增加而增大,即具有“间接网络外部性”,这是双边市场的核心特征。

目前,关于双边市场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点研究双边市场的定价策略以及价格结构;[4]二是关于双边市场的平台竞争、平台互联、以及反垄断规制的研究[5];三是对于间接外部性等双边市场特征的实证证实以及双边市场的存在条件的研究。而关于双边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及其演进规律的理论研究很少。

双边市场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经济发展的联系日益紧密,因此,对于双边市场的本质及其形成原因的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将本文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工理论,分析劳动分工、交易效率与双边市场演进的互动关系,揭示双边市场及其协调交易平台模式的本质特征,从而解释双边市场在经济中存在的理由,并探索双边市场的演变发展规律。

2 双边市场形成与分工深化

2.1 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

以杨小凯等人为代表的新兴古典分工理论建立了以分工和交易费用为基础的经济学分析框架。在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中,假设经济是连续统的,消费者和生产者是统一的,个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新兴古典经济学认为,消费者-生产者生产产品的专业化水平,由他生产该产品的时间份额决定的,而个人可利用的时间由全社会掌握的知识决定的;社会掌握知识与经济组织模式有关,所以在分工程度高的系统中,个人或部门的专业化水平也高。同时,在该模式下,由于分工的组织下个人或部门的专业化生产和消费多样化偏好,交易费用存在于任何涉及交易的活动中,包括市场环境、经济制度等各个方面。[6]在专业化经济和交易成本之间,总是存在着非常复杂的两难冲突;随着交易效率的改进,分工经济与交易成本折衷的范围扩大,劳动分工不断演进,经济发展、贸易和市场结构变化和经济组织优化等现象都是分工演进的不同侧面。而内生交易费用的降低,取决于市场功能的完善以及有效制度的制定。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基于分工和交易费用的两难冲突,抛弃了新古典经济学中消费者与生产者绝对分离的假设,用超边际分析方法内生个人专业化水平的决策,进而由个人专业化水平和模式的自利决策之间的交互作用的达到的一般均衡来决定全社会分工网络的大小。而新古典经济学是在专业化水平和分工水平给定的框架下分析问题,即它已经外生假定了经济中的特定组织形式存在,所以运用新古典经济学体系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双边市场的产生和演进的问题。[7]

本文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使得双边市场的形成与演进能在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之下得到解释,消费者-生产者是惟一的事前参与者,他们进行超边际决策,即进行买与不买的决策,他们选择个人专业化模式和水平,而双边市场是个体选择其交易的决策之间交互作用而事后出现的。

2.2 双边市场形成与分工深化

(1) 双边市场交易平台的形成机制。

我们主要从分工结构直观图的角度(参照杨小凯.经济学:新兴古典与新古典框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来观察分工是怎样从消费-生产者的交互作用中内生出来的,从而解释双边市场是怎样从无到有产生出来的。我们用图1来进行直观的说明。

假定经济中有两种产品x和y,由于专业化经济的存在,人们喜欢专业化生产和多样化消费。因此,分工意味着贸易。在专业化和交易成本之间存在两难冲突。如果交易效率很低,那么个体将会选择一个较低的专业化水平,因为,在既定的交易效率下,刚开始人们生产经验不多,生产率低,支付不起更高分工专业化水平下的交易费用,专业化的好处将被高专业化水平下的高交易成本所抵消。因此每人都选择自给自足,经济是图1中的结构1的自给自足的组织结构,在这一结构中,每个人A同时生产产品x和产品y,不买也不卖,没有贸易发生,生产集中度低,生产率水平较低。在交易效率低下时,这种结构是最优的组织和均衡。

随后,通过不断学习,人们慢慢地积累了知识,并进行技术和制度创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可以支付更高的交易费用。当交易效率提高后,一般均衡的交易效率上升到某一临界值时(交易效率的临界值与各种交易效率、学习成本等参数有关。),一般均衡的专业化水平将提高,跳跃到图1中的结构2,这时候社会处于部分分工的组织结构,产品x的生产者同时生产交易服务r,产品y的生产者同时生产交易服务r,产品x的生产者B与产品y的生产者C之间进行产品x和产品y的交易,个人的专业化程度上升,生产效率改进,市场中产生了产品x和产品y的分工,分工得到深化。

伴随着分工的演进,生产者的专业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提高,贸易依存度增加,市场一体化程度增加、不同职业随着分工的演进而出现,分工演进促进市场规模与产品市场需求的扩大,为双边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前提条件与基础。根据斯密定理,市场与分工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反馈关系,即分工的深化推动市场规模的扩大,而市场规模的扩大又能够进一步促进分工的演进。随着分工的不断深化,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人们进行交易的需要不断提高,从而为双边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前提与市场基础。新经济的发展,社会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和社会技术的进步,市场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市场交易关系的不断扩大和深化,使得交易效率改进并超过临界交易效率值时,经济组织发生拓扑性质的改变,分工进一步深化,市场达到图1中的结构3的完全分工状态,产生了产品x的专业生产者D,产品y的专业生产者E,同时,双边市场平台交易商F从无到有,它向市场专业提供交易服务r,以联结产品x和y的消费者和生产者,促成产品x和y的市场交易。

由此可见,随着交易效率的改变,一般均衡将沿着以下的路径改变:结构1→结构2→结构3。从这一路径演进过程中,伴随着交易效率的提高,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分工得到深化,市场规模扩大,贸易依存度增加,人均真实收入增加,经济发展程度提高。也就是说,交易效率的改进导致分工深化,双边市场在这一过程中产生,双边市场的出现是经济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它的出现和发展也使得市场经济演进到更高的层次。

(2) 双边市场的间接网络外部性与分工的网络效应。

在新兴古典理论中,每个人对专业化水平的选择不但影响他自己的生产率,而且影响对其他人产品的市场,影响他人是否能专业化,从而影响他人的生产率。这样形成了分工的网络效应。当双边市场的一方参与者增加时,增加的一方参与者对专业化水平的选择,不但提高了他自己的专业化程度,提高了他的生产率;同时,他影响了双边市场的市场规模,提高了双边市场另一方参与者专业化程度和生产率,增加了他们的人均真实收入。

在这个瓦尔拉斯均衡中,每个人选择专业化决策不直接依赖于其他人选择贸易网络的决策,而是通过这些决策和价格之间的交互作用受这些决策的间接影响。这种影响是在价格的负反馈机制作用下发生的。每个人关于购买和自己提供多少种商品的决策依赖于价格。均衡价格由所有人选取择他们的贸易品种数的决策决定。这些决策之间的交互作用决定了分工的网络规模。双边市场的间接网络外部性是在价格机制下由分工网络效应决定的。双边市场间接网络外部性是分工的网络效应的应有之意。

可见,在专业化分工和交易费用冲突下,当交易效率改进到一定程度,分工演进,双边市场作为分工深化的结果得以产生,市场经济也就演进到更高的层次。

3 双边市场的发展和作用

分工是促进双边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分工形式的主要特点是迂回生产,双边市场从专业化分工中内生,成为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一环。随着分工的深化,市场不断演进,市场交易越广泛,对交易服务的需求的不断增加,进一步促进了双边市场发展演进。分工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创新、迂回生产的程度以及个人的专业化水平。分工网络大小取决于交易效率,双边市场作为一种特殊的交易平台,其集中交易特性促进交易效率的改进,有效地降低交易费用,从动态的角度来分析,双边市场又可以促进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双边市场其典型的中介组织特征,基本作用是媒介交易,通过自身的中介活动使交易双方的市场行为联结起来,降低市场的不确定性,减少了交易费用,促进分工的演进。

分工深化会促进双边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双边市场的发展反过来又会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费用,从而促进分工的演进。虽然它们之间互相作用,但分工和专业化决定了双边市场的形成和产生,双边市场形成和发展又推动了分工专业化的快速发展。随着分工的发展,双边市场也会逐渐演进。双边市场可能发展成更为复杂的形式,双边市场的动态发展过程必将表现为形成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并对经济的发展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4 结束语

本文从分工和交易效率的角度探索双边市场产生的原因及其发展脉络。一方面,双边市场产生于分工它是交易效率充分改进导致的分工深化的产物。双边市场是联结平台双方主体的、专门从事某一种或某几种平台交易功能的专业化的交易组织,是为降低专业化分工产生的交易费用和获取由分工产生的报酬递增的一种经济空间表现形式。另一方面,伴随着双边市场的出现和发展,市场规模扩大,贸易依存度增加,人均真实收入增加,经济发展程度提高。双边市场作为分工深化的结果得以产生,市场也就演进到更高的层次。双边市场的发展规模和结构对应于分工的深度,伴随着分工演进,双边市场将进一步发展。

摘要:基于分工和交易费用两难冲突,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解释了双边市场形成和演进的根本原因。双边市场是一种特殊的中间平台;它是交易效率改进到一定程度导致的专业化水平提高和分工深化的结果。双边市场的出现和发展也预示着市场经济演进到了更高的层次。

关键词:双边市场,分工,交易效率,新兴古典经济学

参考文献

[1]Wright J.One-Sided Logic in Two-Sided Markets[J];Review of Network Economics,2004,3(1):44-64.

[2]Armstrong M.Competition in two-sided markets[J];The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Autumn2006,(37):668-691.

[3]Rochet J and Tirole J.Defining two-sided markets[Z];Working Paper,IDEI,University of Toulouse,2004.

[4]纪汉霖、管锡展:《双边市场及其定价策略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3(28):15-23。

[5]Evan D S.The Antitrust Economics of Multi-sided Platform Markets[J];Yale Journal on Regulation.2003,20:325-381.

[6]杨小凯、经济学:《新兴古典与新古典框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56-168。

交易效率视角下的高校学生管理 篇4

大学生是要能在各个方面都具备独立自主发展能力的专业人才。因此,在高校学生培养中,如何能使其充分地获得自己成长的能力非常关键。这就相当于一个经济体如何能获得真正原发的增长力。在实际培养中,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一直在集权式管理方式与放任学生自我管理方式之间寻求平衡。这与经济管理中的计划管理手段与市场管理手段结合的思路一致。但手段只能调节资源配置,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发。同样,学生管理的手段也只是一种培养的调节,不是学生个人能力成长的原动力。经济的发展是交易量的上升和分工水平的扩大。学生的发展也与此类似,来自于学生群体间交流、交往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群体分工水平的扩大。我们可以利用一个事前相同的两区域(模拟不同个体或不同团队)模型(模型思想来源于杨小凯)证明该观点。

一、给出区内交易模型并解出均衡解

假设认为分工与自给自足都是一种组织结构,随着交易效率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模型中没有消费者与生产者的事前分工,每个人都是消费者-生产者的集合。同时,我们假定A、B二地区的消费-生产者集合都是一个数量为M的连续统,此意味着人口规模很大以规避分工中的整数问题。

A、B区域分工前,区内消费者-生产者都有如下的效用函数:

其中x,y是二种产品的自给数量,xd,yd是二种产品从市场的购买量,k1,k2代表一种外生交易效率,0<=k1,k2<=1。

每个消费者-生产者面临的生产函数与劳动禀赋约束条件可以写为:

x代表自己生产并自我消费的数量,xs代表x产品的售卖数量,lnx表示一个人用于生产x产品的劳动份额,也就是把全部劳动1中的lnx部分用于生产x产品。所以,lnx可以表示生产x产品的专业化水平。

每个消费者-生产者面临如下的预算约束:

其中,pxpy代表产品的单价,xsys代表二种产品的售卖量,xdyd则代表从市场上的购买量。等式左边可以看成售卖收入,而右边则是支出。

由此可知,x,y,xs,ys,xd,yd,lnx,lny>=0。其中,x,y,xs,ys,xd,yd彼此独立,每一个都可以取零和正值,那么每个区域与文定理相适应的组合可以形成2个模式3种结构,也就是自给自足xy的结构和专业化生产x卖x买y及反之的两种结构。

将上述约束条件代入效用函数形成间接效用函数,利用其求出每个结构的最大化效用,得出角点解,如表1(模式(B区)除间接效用函数的交易成本系数由k1改为k2外,其余函数与A区同)所示。

由上文解出的角点解我们可知,一个人选择专业化结构C1,必须是UC1>=UA且UC1>=UC2,选择C2,必须UC2>=UA且UC2>=UC1,如此,可解得,选择专业化的条件是:

另,根据市场需求等于市场供给(MAy为A国生产y需要x的人数,MAx为A国生产x的人数,通理MBx,MBy):Xd=MAy*xd=Xs=MAx*xs。可以计算出各个模式的角点均衡,即自给自足时,没有相对价格和专家人数,商品数量:x=y=0.5a、人均真实收入:2-2a;区内分工时,区内相对价格:px/py=1、专家人数:MAx=MAy=MA/2(B国为MBx,MBy)、商品数量:x=xs=xd=y=ys=yd=0.5、而人均真实收入为k1/4(B国为k2/4)。需要说明的是,表一的间接效用函数代表一个结构的效用最大值,而此中的人均真实收入是一个间接效用函数的角点均衡值。

由存在性定理和二步法可知,随着交易效率的改进,分工逐步从自给自足发展到专业化,一般均衡也从自给自足的角点均衡跳到专业化的角点均衡。所以,一般均衡解是随着交易效率的变化而变化的。

二、给出区间交易模型并解出均衡解

现设A,B区间可以贸易,则两区的效用与约束函数为:

除了k在此表示A,B区间的交易效率,其它变量的解释与上节给出一致。两区间分工生产x,y并贸易,解出角点解如表二所示。对于A区的人们来说,选择专业化生产x,需要区间分工下的效用大于仅区内分工的效用水平,则k>=k1,px py>=1;选择专业化生产y需要k>=k1,py/px>=1,两条件同时满足,就是:

同理可得对于B区来说,选择区间分工的条件为:

综上可得,k>=k1,k2px/py=1,区间分工产生。角点均衡的相对价格水平为px/py=1、专家人数为Mx=My=MA=MB、商品数量为x=xs=xd=y=ys=yd=0.5、人均真实收入为k/4。

三、进行超边际比较静态分析

进行超边际比较静态分析可知,当区间交易效率k还不够大(kk0=22-2a)时,区内分工产生,区内分工的角点均衡就是一般均衡解。当区间交易效率k提高到k>=k1,k2>k0=22-2a时,区间分工产生,一般均衡解也就转化为区间分工的角点均衡。所以,随着区内、区间交易效率的变化,一般均衡会在区内自给自足、区内分工、区间分工之间非连续的跳跃。

由此可见,随着交易效率的提高,分工产生并演进,于是带来个体间交流和交往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学生的个体水平成长。因此,学生间交往的交易效率改进是高校学生管理的真正发力点。

参考文献

[1]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486.

内幕交易与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研究 篇5

目前,针对内幕交易与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的关系,各学者依然众说纷纭。有些人认为内幕交易行为可以通过降低股价的波幅来提高市场运作的效率。信息从产生到披露有一个过程,在相关信息披露之前,股票的市场价格还停留在过去的信息基础之上,并不能够真实的反映出此时真实的市场价值。而内幕知情人员进行内幕交易时,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一批专业投资者进行类似的内幕交易,从而影响证券市场价格。也有的人认为内幕交易会破坏市场公平,会降低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使股市的投资减少。

二、内幕交易对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的影响

1.内幕交易与股票价格。所谓资本市场信息效率是指证券市场的价格对相关信息的反映程度,因而研究内幕交易与资本市场之间的关系主要考虑的问题是内幕交易能否促使信息披露前的市场价格真实的反映其市场价值,即通过内幕交易稳定股价,是市场价格平稳过渡调整到信息公开后的价格水平,使股票的市场价格更全面及时的反映上市公司的实际状况,不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利益。但是由于内幕交易的复杂性,给市场的信息不一定真实,外部人想要观察内幕交易的过程是不容易的,因而外部人在进行类似的证券交易时所依赖的信息资源不一定可靠,反而会引起价格的剧烈波动。

2.内幕交易与市场信息效率。资本市场的信息效率与信息的发布效率密切相关,信息效率是指股价对其可利用信息的反映程度,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发布信息的影响。虚假信息的发布。当内幕交易者掌握了内幕信息后,一般会利用其信息优势进行交易,在不受约束的情况下,内幕交易者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有动机隐瞒真实的信息,向市场上发布虚假的内幕信息,若投资者基于这些虚假的信息进行交易必然会破坏资本市场。第一,信息发布的准确性。内幕交易者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会尽量提高其发布信息的准确性。但促进市场信息效率的前提是发布的信息真实可靠,这样对内幕交易者来说也很好的履行了信息披露的义务。但是如果将虚假的内幕信息进行披露,则会降低市场信息效率,散布的信息越充分,对市场的破坏越严重。第二,信息发布的范围。内幕交易者为了获利也会不断扩大信息发布的范围,与信息发布的准确性类似,如果发布的信息真实可靠,则发布的范围越大,市场信息效率也越高。

由上所述,内幕交易对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的影响不是简单的决定于内幕交易本身,与市场监管环境也有很大的关联。要想避免对资本市场造成破坏,不仅仅要求交易者加强法律意识,在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下最大化自己的利益,而且要加强对内幕交易的监管。

三、内幕交易的趋势与对策

1.趋势。尽管内幕交易的监管必要并且是有利的,而且我国也致力于不断提高监管效率,加大监管力度,并且结合各国的监管经验,监管水平越来越高。但正是由于监管立法的日益完善,内幕交易也越来越隐蔽,非法的内幕交易越来越猖獗。一方面,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并购活动增加,内幕交易的信息却相应增多。另一方面,内幕交易的场所不断扩大,行为方式也越来越复杂,监管难度大大增加,而且内幕信息的获取不仅仅依靠传统的窃取方式,如电话,文件等,而是更加科技化。

2.对策。结合当前内幕交易出现的新趋势,我国应不断完善内幕交易的法律法规,实现证券市场的有序发展。目前我国证券法中的规定仍不能有效识别内幕交易,存在很大的分歧,处罚制度也很宽松,争议的存在会使监管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无所适从。随着内幕交易的增加,首先应加大刑事处罚的力度,对内幕交易中不当行为进行处罚,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其次建立确切的标准,有效的解决内幕交易行为。我国目前对内幕交易的法律责任的界定太宽松,应该尽快出台内幕交易的相关解释,具体规定内幕交易的法律责任,增加投资者的信心。

四、结论

证券市场有效性较差,内幕交易不能有效促进市场流动性。本文针对内幕交易日渐隐蔽而复杂的趋势提出了有效防范的对策,以保证证券市场的长远发展,从而建立良好的市场投资环境和秩序。因此内幕交易与市场信息效率密切相关,不仅能促进市场流动性,降低股市风险,也可能损害市场信息效率,破坏市场有效性。这就取决于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监管的水平和力度,只有在完善的市场监管和健全的信息披露制度下,内幕交易才会发挥积极的作用,促进市场信息效率的提高。所以,一方面我国应加强对信息披露的监管,防止内幕交易者散布虚假信息,使资本市场免遭破坏,同时提高市场信息效率。另一方面,还要不断了解内幕交易的新趋势,从实证研究中总结经验,针对内幕交易出现的新问题,不断探索应对之道。

参考文献

[1]顾娟,刘建洲.信息不对称与股票价格变动[J].经济研究,2004,(2):106.

[2]梁玉梅,李红刚.内幕交易与市场信息效率[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3,(4):471.

交易效率 篇6

20世纪70年代以来, 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虚拟企业、外包、企业集团、战略联盟、企业集群等诸多形式来组织生产和交易活动。本文将这种既不同于市场也不同于企业科层的新型组织形式称为企业网络。企业网络作为一种处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中间组织形式, 比市场节约交易费用, 比企业节约组织成本。在一定条件、一定范围内企业网络是一种高效的组织形式, 然而一旦超越了这一范围, 企业网络就可能是低效率的, 所以确定企业网络的效率边界就显得尤为必要。所谓企业网络的效率边界, 其实就是指企业网络的规模应该有多大, 企业网络应该将哪些经济活动纳入到网络中来, 将哪些经济活动分离出去。目前, 已有不少学者从交易成本视角对企业网络的边界进行了一些研究, 如威廉姆森、杨瑞龙、芮鸿程、张文松等。

威廉姆森、杨瑞龙、芮鸿程等的研究还处于定性研究阶段, 其研究视角主要集中于资产专用性维度上;张文松等的研究已开始从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转变, 然而在他的研究中假设交易的边际成本随着交易的数量增加而且上升 (即) , 这种假设与现实并非完全符合, 因为由于规模经济的原因, 随着企业产量的增加, 其交易的边际成本可能先有一个下降阶段, 然后才是上升。鉴于此, 本文通过对这一假设做些修正试图进一步研究此问题。

二、企业网络的效率边界分析———一个交易成本视角

(一) 几点假设

1.假设企业甲为模块集成商, 其生产的产品是由若干个 (至少两个) 子模块组合而成, 这些模块都为即插即用的 (这意味着企业甲集成各子模块的成本很小, 甚至为零) 。

2.与企业甲进行子模块交易的企业有i个 (其中, i=0, 1, 2……n) , 每个子模块提供企业只向企业甲提供一种子模块, 但不同子模块提供企业可向企业甲提供同一种子模块。

3.随着i的增加 (即企业甲将子模块生产活动的逐渐分离) , 企业甲的边际组织成本 (MCf) 呈递减。

4.随着i的增加 (即与企业甲进行子模块交易企业的增加) , 企业甲的边际交易成本 (MCm) 呈U型。这是因为当很小时 (i=0除外, 因为当i=0时, MCm=0) , 与企业甲进行交易的企业较少, 而这些企业提供的子模块对企业甲来说是异质性产品, 专用性较强, 缺乏良好的替代品。又由于人类理性的有限, 企业甲不可能与子模块提供商签订完全的合同, 而子模块提供商又存在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所以, 企业甲的MCm较高;随着i的增加, 与企业甲进行交易的企业数目增加, 不同企业可能向企业甲提供相同的子模块, 这些子模块之间具有一定 (或完全) 的替代性, 从而它们的专用性 (对企业甲来说) 有所降低, MCm随之下降;随着i的进一步增加, 与企业甲进行交易的企业数目较多, 这会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 子模块提供商生产的子模块之间的替代性在增强, 这些子模块的专用性 (对企业甲来说) 在降低, 这种力量使得MCm在下降。另一方面, 由于i较大, 所以企业甲寻找子模块提供商, 并与其谈判、签约以及对其进行监督的成本将增加, 这种力量使得MCm在上升。在这两种力量中, 由于后者上升的幅度大于前者, 所以MCm最终呈上升趋势。

(二) 理论分析

根据科斯的企业理论以及前面的假设, 我们对企业网络的效率边界进行分析。如上图所示, 横轴 (i) 表示与企业甲进行交易的企业数目, 纵轴 (C) 表示成本。向右下方倾斜的边际组织成本 (MCf) 曲线与“U”型的边际交易成本 (MCm) 曲线, 相交于E1和E2两点。

在E1的左边 (准确地说应该是当0<i<i1时) , MCm曲线位于MCf曲线位于的上方。这意味着企业甲通过价格机制组织生产的成本高于通过权威机制组织生产的成本, 即MCm>MCf, 所以, 企业甲通过一体化的方式来组织生产是高效的, 这可以节约交易成本。现实中, 也许在此时有些企业并未实现一体化, 但这不等于说是没有一体化的趋势。如果企业甲具备了一定的经济条件, 一体化的选择将是必然的。例如, 1919年通用汽车公司与费舍公司的签订购买车身的契约后, 通用汽车公司面临的困境。费舍公司利用契约的不完善性, 在向通用公司提供汽车车身时, 较多地利用劳动密集型技术, 并拒绝将其车身生产工厂建立在通用汽车装配厂附近, 并趁机将17.6%的利润附加在其劳动和运输成本上。费舍公司的这种“敲竹杠”行为使得通用汽车公司的MCm远高于其MCf, 通用汽车公司最终通过一体化方式收购了费舍公司。

在点E1处, MCf曲线与MCm曲线相交, 即MCf=MCm。根据科斯的企业理论, 这一点也就决定了企业甲的边界, 即“在边际上, 企业内的组织成本将等于另一个企业内的组织成本或通过价格机制‘组织’交易的成本”。同样, 在点E2处, MCf曲线也与MCm曲线相交, 即MCf=MCm。为了与点E1处决定的企业规模或企业边界进行区分, 我们不妨把点E1处决定的企业规模称为“狭义企业”边界, 把点E2处决定的包括网络功能在内的企业规模称为“广义企业”边界。

而在点E2的右边 (即i>i2时) , MCf曲线位于MCm曲线的下方, 即MCm>MCf。这说明企业甲试图通过在较大的市场上、在众多的子模块生产企业中搜寻并购买其所需的子模块的成本较高, 即企业甲通过市场 (或价格机制) 这种方式组织生产的效率太低。相反, 如果企业甲选择与相对较少的几个子模块供应企业进行合作, 即采用“广义企业” (企业和企业网络的总称) 这种方式来组织生产则能提高效率。

如前所述, 点E1决定的是“狭义企业”的边界, 点E2决定的是“广义企业”的边界, “狭义企业”的边界与“广义企业”的边界共同决定的这个边界就是企业网络的边界。在E1的左边, MCm>MCf, 所以, 一体化的组织形式, 即 (狭义) 企业是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在E2的右边, MCm>MCf, 通过市场来组织生产时, 由于边际交易成本随着企业数目的增加而增加, 并且大于企业的边际组织成本。所以, 只有缩小市场的范围, 才能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组织效率。而在E1与E2之间, MCm曲线总是位于MCf曲线的下方, 即MCm<MCf, 所以在这个范围内通过企业网络这种方式来组织生产是高效的。E1与E2也就分别决定了企业网络的最小效率边界为i1, 最大效率边界为i2。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 可供企业甲选择的组织方式有三种:一是所有子模块都自己生产;二是通过合作与子模块生产企业建立企业网络;三是直接从市场上购买其所需的子模块。如果说第一种组织方式是利用权威机制来组织生产, 第三种组织方式是利用价格机制来组织生产, 那么第三种组织方式则是权威机制与价格机制的一种有机结合。

三、结论及启示

企业的本质特征是对价格机制的取代, 因为“市场的运行要花费成本的, 通过成立一个组织、允许某一权力 (‘企业主’) 指导资源配置, 可以节省某些成本”。但是, 利用权威机制组织生产在节约交易费用的同时, 却要支付较高的组织成本;而利用价格机制组织生产虽然可以节约组织成本, 可以发挥分工与专业化生产的优势, 但交易费用却较高;企业网络 (即“广义企业”) 的出现使得权威机制与价格机制可以实现有机结合, 这种结合一定程度上既可以降低组织成本, 又可以降低交易成本, 且还能充分发挥分工与专业化的优势。企业网络的效率边界决定于企业组织一项交易的边际组织成本等于其边际交易成本之处:如果“狭义企业”组织一项交易的边际组织成本等于其边际交易成本, 则该点处即为企业网络的最小边界;如果“广义企业”组织一项交易的边际组织成本等于其边际交易成本, 则该点处即为企业网络的最大边界。

企业网络这种新型的组织形式告诉我们, 任何组织结构 (形式) 都有一定优势和不足, 一种始终都有效的组织结构是不存在的。随着生产技术、消费者需求等因素的变化, 企业要保证其处于高效状态, 则必须对其组织结构进行适当调整, 以使其可以充分发挥权威机制或价格机制的作用, 或者使其同时发挥这两种机制的作用。因为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使得这个世界惟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所以, 只有适应变化的企业才可能具有效率。

摘要:根据科斯的企业理论, 我们认为企业网络 (即“广义企业”) 的出现实现了权威机制与价格机制有机结合, 这种结合一定程度上既可以降低组织成本又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企业网络最小边界决定于“狭义企业”组织一项交易的边际组织成本等于其边际交易成本之处, 企业网络的最大边界决定于“广义企业”组织一项交易的边际组织成本等于其边际交易成本之处。

关键词:企业网络,效率边界,交易成本

参考文献

[1][2]杨瑞龙.企业间网络的效率边界:经济组织逻辑的重新审视[J].中国工业经济, 2003 (11) .

[3]芮鸿程.企业网络的治理边界探析[J].财经科学, 2003 (5) .

[4]张文松, 郭广珍.企业网络与企业边界理论[J].中国工业经济, 2005 (12) .

[5]路易斯.普特曼.企业的经济性质[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0.

交易效率 篇7

新兴古典经济学虽然在理论上指出了交易效率是制约分工演进的主要因素, 但由于指标数据采集的困难, 其并未对交易效率与专业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本文拟从定量研究的角度出发, 利用广西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数据, 对广西欠发达地区交易效率与专业化生产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以检验交易效率对专业化生产水平的影响。

1 计量模型

根据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思想, 分工演进和专业化生产水平的提高受交易效率的制约, 本文建立计量模型如下:

模型 (1) 中, s表示欠发达地区专业化生产水平、TEI表示交易效率, ε是残差项, 服从0均值、同方差 (δ2) 的正态分布。因此该模型表示了交易效率与专业化生产水平的直接关联, 其中专业化生产水平是被解释变量, 模型假定其受交易效率的影响。

2 样本选择和数据处理

整个样本涵盖了广西60个县 (市) 的数据。模型中, 由于交易效率、专业化生产水平受到诸多因素影响, 目前没有其统计数据, 因此需要作进一步的分析, 并由此设定指标, 收集并处理有关数据。

2.1 专业化生产水平的衡量指标

当分工提高时, 人们就越来越专业于某一产品的生产 (或越来越专业于某一产品的某一部分的生产) , 因人们都倾向于多样化消费, 此时自给自足产品种类数就会下降, 商品化程度就会提高。因此, 可以用一个地区的商品化程度或贸易依存度来反映一个地区的分工水平 (杨小凯, 张永生, 2003) 。商品化程度定义为来自商品交易的消费额与总消费额 (包括自给部分) 之比, 考虑数据可得性, 本文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代表“来自商品交易的消费额”。

2.2 交易效率水平的衡量指标

借鉴高帆 (2007) 的研究方法, 本文将影响交易效率因素主要归因于因“硬条件”所造成的“技术型交易费用”和因“软条件”所造成的“制度型交易费用”。并从有关地理环境、基础设施、政府制度、法规、通信交通、教育水平等众多指标中构造出一个能反映经济体一般交易效率水平的单一指标。

2.2.1 交易技术效率的测算

影响欠发达地区交易效率水平的首先是交易技术费用, 即交易效率水平首先受自然禀赋、地理区位和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影响。考虑到数据可得性, 本文采用交通交易效率、信息交易效率之和来反映欠发达地区交易技术效率水平。

(1) 交通交易效率 (A) :本文采用行政区域内每平方公里公路里程、铁路里程、每千人汽车拥有量来表示, 假设这三个指标在改善交易效率方面是相同的, 因此经过无量纲化处理, 这三个指标的简单平均数可以表示交通意义的交易效率。

(2) 信息交易效率 (B) :本文采用每千人拥有的电话数、移动电话数、国际互联网用户数和每千人年电信业务量来表示, 假设这些在改善交易效率方面是相同的, 因此经过无量纲化处理, 这四个指标的简单平均数可以表示信息意义的交易效率。

2.2.2 交易制度效率的测算

影响欠发达地区交易制度效率水平的是因素主要有:公共服务与政策环境、信任与社会资本、法制观念与产权界定以及教育水平与人力资本等。考虑到数据可得性, 本文采用公共服务交易效率、信贷交易效率以及教育交易效率之和来反映欠发达地区交易技术效率水平。

(1) 公共服务交易效率 (C) :本文采用每千人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及卫生技术人员来表示, 假设这两个指标在改善交易效率方面是相同的, 因此经过无量纲化处理, 这两个指标的简单平均数可以表示公共服务交易效率。

(2) 信贷交易效率 (D) :本文采用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占GDP比重来表示, 此指标在正方向上影响信贷交易效率, 因此经过无量纲化处理, 其可以表示信贷交易效率。

(3) 教育交易效率 (E) :本文采用每千人小学专任教师和普通中学专任教师数量来表示。假设每千人小学专任教师和普通中学专任教师数对教育交易效率指标的影响都是正方向的, 因此经过无量纲化处理, 这两个指标以表示教育层面上的交易效率。

假设以上指标对综合交易效率的影响是均匀的, 它们的简单算术平均数可以表示整体的交易效率。

于是, 综合交易效率指数 (F) = (A+B+C+D+E) /5

依据指标体系, 查取《广西统计年鉴》 (所得原始数据数值备取) , 经过以上方法计算处理, 可得样本区内各类次级交易效率指数及综合交易效率指数 (具体数值备取) 。

3 实证分析结果及政策含义

用计量软件Eviews, 利用计算所得相关数据对模型 (1) 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为:

解释变量的系数为0.91, 说明综合交易效率指数每上升一个百分点时, 专业化生产水平上升约0.91个百分点。

根据实证分析结果, 可以看出:在欠发达地区, 交易效率提高对分工演进及专业化生产水平的提高有着显著的影响。因此, 要通过专业化生产来提高欠发达地区的劳动生产率, 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 就必须设法提高当地的交易效率水平。而交易效率由“硬条件”和“软条件”共同决定, 这就要求欠发达地区在促进经济发展时, 不仅要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来提高当地的“交易技术效率”水平, 更需要加强制度、法规的建设以及教育水平的提高, 以提高当地的“交易制度效率”水平。只有这样, 欠发达地区的分工水平才能在动态不断演进, 从而取得长期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2.

[2]杨小凯, 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3]高帆.交易效率、分工演进与二元经济结构转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7.

上一篇:初中数学学习要点论文下一篇:APP阅读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