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度评价体系

2024-12-03

绿色度评价体系(精选11篇)

绿色度评价体系 篇1

中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为未来的经济建设策划了三大转型方向:从外需向内需, 从强国向富民, 从高碳到低碳。可以看出, 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已经成为国家今后经济工作的三大重点之一。而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能源产业的支撑, 国家要走绿色发展之路, 能源的生产、利用方式也必然随之进行相应的变革。中国不仅一直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 而且从2001年起已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煤炭进口国。在可预见的将来, 中国最主要的能源矿物仍将是煤炭, 煤炭工业也仍将是中国能源工业的重中之重。国家对于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 必然会深刻影响到煤炭行业的未来发展。

另一方面, 绿色化压力还不仅仅来自于国内。从政经角度看, 首先, 2009年11月26日, 中国政府作出了到2020年时的单位GDP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时减少40%~45%的郑重承诺, 此后又多次在各种国际会议上申明将信守这一承诺。煤炭生产企业自身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大户, 跟煤炭用户企业一样必须尽到自己的一份减排责任。其次, 近年来, 中国许多矿产企业在试图走出国门开发境外资源的过程中, 遭到了所在国政府乃至当地居民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借口的阻挠干涉, 一些西方国家更是已经开始用“绿色壁垒”代替传统的贸易壁垒来充当打压中国企业竞争的手段。中国企业要想开拓海外市场, 就必须取得“绿色护照”;从技术角度看, 采用高新技术来实现煤炭开采、利用的洁净化, 已经成为全球煤炭产业的发展趋势。国内的煤炭工业必须跟上这一潮流, 才不至于落伍。

煤炭产业要实现绿色化转型, 就必须实现开采、运输和利用三大环节的绿色化。对跟前两个环节直接相关的煤炭生产企业而言, 是不可能简单地只按“开采”和“运输”两项进行自我考评的, 它需要考评的是一整套物流系统。具体而言, 是一个包含了供应物流、逆向物流、生产物流和煤炭运输在内的大系统, 煤炭运输只不过是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主要环节。要对如此复杂的一个大系统进行评价, 企业必须拥有一套专门设计的评价体系。它必须能对物流系统中的每个环节都进行客观的评价。唯有如此, 企业才能对整个物流系统的工作情况了如指掌, 并找出其中的薄弱环节, 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 国内目前对煤炭物流绿色度评价体系的研究仍未到达成熟的程度。在近年来各类研究文章中提出的评价体系中, 我们可以挑出两个较有代表性的典型例子来进行分析:

可以看出, 表1的评价模型包含15个评价因素, 其中定性因素有7条, 几乎占了一半。定性指标一般需要依赖专家或使用者根据个人感觉进行打分, 所以容易受到打分者个人偏好的干扰。另外, 该体系的覆盖面不够广, 还有许多影响因素没有考虑到。当然, 该评价体系本身并非为煤企而建, 而更适合供政府部门作为制订法规、政策时的参考。

表2的评价模型则是针对煤企而设, 多进行了一级指标分解, 所以底层的评价因素较为全面, 但仍有一部分指标的选取不太合理。比如“绿色管理人员比例”一项, 本文认为, 推进绿色物流的企业应当全员都具备绿色思想意识, 跟“绿色”相关的规章制度也会直接反映在物流过程中的各个管理环节中, 它们跟其他各种规章制度一样应当得到员工的自觉遵守, 同时也具有其他规章制度一样的监察措施, 而无须为此专门设置“绿色管理人员”。还有一些指标反映的信息有重叠之嫌, 比如“服务水平”项目中的“平均等待时间”和“客户满意度”、“准时交货率”等。这些繁杂而且划分不够明晰的指标在实际操作中会带来诸多不便。

那么, 怎样才能建立一套更加完善的评价体系呢?笔者认为, 首先必须弄明白这套体系到底需要对哪些具体因素进行评估, 而这又要求我们必须明确掌握煤炭物流绿色度中“绿色”两字的涵义。

首先, “绿色”二字毫无疑问地跟环境和生态保护相关联。绿色的煤炭物流必须是低污染、低排放的物流。这便要求煤炭在运输过程中必须减少沿路抛洒和煤尘飞扬的现象, 同时运输工具的尾气排放量也必须尽可能小。这就要求企业必须采取多种措施, 比如车厢遮盖蓬布或是喷洒抑尘剂, 并且尽量选择铁路运输和海运方式, 减少公路运输量在企业物流总量中的比例等等。

其次, 绿色的煤炭物流必须是高效率的物流。它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 使用尽可能少的人员和设备, 通过尽可能短的运输里程, 将煤炭送到客户手里。其目的是通过减少整个物流过程的资源消耗量和排放量, 来达到保护环境、保障可持续发展之效果。要做到这一点, 企业就必须提高物流的组织管理水平, 改善人员和设备的工作效率, 并且尽量采用技术指标先进的设备等。

最后, 绿色的煤炭物流应当是健康的物流。“健康”两字的涵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 一个认真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绿色度的企业, 必然得保证对绿色相关技术的研发、应用的投入力度, 不然绿色物流就难以健康成长;但另一方面, 绿色物流也不能变成企业的累赘。如果对绿色的投入超出了企业的实力范围, 则企业的竞争力必然受损。若是企业被拖垮了, 物流自然也会随之病重乃至死亡。所以企业方面必须能够找到一个“绿色成本”和“绿色效益”之间的合适的平衡点。

若是从物流系统的各个环节来考虑, 又能发现一些新的考评项目。

前面说过, 煤炭物流上是一个包含了供应物流、逆向物流、生产物流和煤炭运输在内的大系统。不过生产物流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都会归属于生产环节, 所以本文研究的煤炭物流绿色度评价体系实际上考察的是企业的供应物流、逆向物流和煤炭运输这三大项。其中煤炭运输环节在前面已经分析过, 另两项则仍未涉及, 必须加以考虑。

供应物流的绿色化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环保层面, 二是效率层面。环保层面涉及企业采购的各种生产物资的绿色度, 以及这些生产物资在制造、运输时的绿色度———可以将其归结为:企业是否对其供应商提出了环境绩效方面的要求。效率层面则涉及到企业自身的采购管理水平的高低。高效率的采购和管理可以有效减少资金、时间、人力、运力的非必要消耗, 从而达到减量化和节约之目的。为此, 企业不仅需要拥有合理、周密的采购管理制度, 也需要实现网络信息共享和无纸化办公, 以及对采购、仓储管理、运输调度等环节实行计算机管理。

煤企的逆向物流本身就属于绿色物流的范畴, 它包括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就回收物流而言, 具体又包括对运输过程中抛洒遗落的煤炭的回收、洗煤厂通过对中煤再洗而获得的精煤回收、以及对煤矸石的回收再利用, 包括矿井回填、发电、制备建筑材料等。所以回收物流实际上是煤炭物流中一个可以产生经效益的组成部分。而废弃物物流指的是无再利用价值的报废物资的处置过程, 其目的是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破坏。

综上所述, 一套完整的煤炭物流绿色度评价体系应具备以下考评功能:

1.企业对绿色物流的重视程度。

2.煤炭物流的各个环节是否注重了环保。

3.绿色物流为企业节约的成本及产生的效益。

4.对绿色物流的投入给企业造成的负担。

5.绿色物流带来的工作效率改善。

6.绿色物流对自然资源利用程度的改善。

7.社会大众对企业绿色度方面的评价。

8.企业供应链中各供应商的绿色度。

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如何将上述的考核项目具体化, 或是进一步拆分为可以对其进行打分的可衡量指标因素, 然后对这些指标因素进行整理和归类。笔者析取了若干指标, 分别对应以上八个类别。

观察表3可以发现, 可以进行定量打分的指标占据了绝大多数,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评价体系的客观性和结果的准确性。当然, 评价因素选取得再成功, 也只是完成了评价体系模型搭建的第一步, 此后还要利用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专家设定法等多种工具进行权重的分配计算, 然后再为底层因素制订具体的评分标准。这两个步骤因不属本文的研究范围, 在此不再作具体论述。

参考文献

[1]张医才.山西煤炭绿色物流评价与发展对策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008.

[2]李江.基于循环经济的煤炭绿色物流管理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

绿色度评价体系 篇2

标签: 绿色建筑 新材料 绿色建筑认证

进入21世纪以后,绿色建筑及相关理论开始迅猛发展。在人类品尝了过度工业化带来的苦果之后,注重保护环境和人类自然和谐发展逐渐成为新的概念被提出。在建筑界,作为一种概念,绿色技术提出的历史并不长。20世纪50年代,一批西方学术著作如《设计结合自然》、《寂静的春天》等提出了建筑与生态相结合的概念。在上个世纪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把生态学(Ecology)和建筑学(Architecture)两词合并为„“Arology”,提出了‟·生态建筑11(绿色建筑)的新理念。从上世纪70年代的能源危机开始,绿色建筑才作为一种新的边缘性运动出现,新材料和新技术在绿色建筑浪潮中的应用使得尽可能地节约能源成为现实。

1、国际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国际绿色生态建筑的评价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1)早期:绿色建筑产品及技术的一般评价、介绍与展示;(2)中期:建筑方案环境物理性能的模拟与评价;(3)近期:建筑整体环境表现的综合审定与评价。国外现行的评价体系主要有以下儿种应用比较广泛:

1.1英国BREEAM

著名的英国建筑研究所“(BRE)于1990年首次推出„建筑环境评价方法,”(BREEAM)。它也是国际上第一套实际应用于市场和管理之中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针对当时英国的市场需求和绿色建筑发展状况,其评价目标主要是英国的办公建筑。该杉L}!同时为建筑师和开发提供相关技术咨询,在国际上受到广泛的关注。“建筑环境评价方法”(的住宅版,首次发布于2000年。它满足了近年来英国市场对住宅类建筑进行绿色生态评价的新需求。其评价内容包括能交通、污染、材料、水、生态与土地利用以及健康等七个大的方面。由于英国建筑协会的参与,该证书在英国具有相当的权威与有效性。BREEAM评价体系的推出,为规范绿色生态建筑概念,以及推动绿色生态建筑的健康有序发展,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至今,它不仅在英国以外(例如中国香港)发展了不同的地区版本,而且成为各国建立新型绿色生态建筑评价体系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参考文献。

1.2美国LEER

“(LEEI)绿色建筑等级体系”由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于1993年开始着手制定((1993年0月发布第一版,2000年ii月发布第二版)。它受到英国BREEAM的启发,主要用于评价美国商业(办公)建筑整体在全生命周期中的绿色生态表现。其评价内容包括可持续的场址、能源与大气、用水效率、材料与资源、室内环境质量和设计过程的改进等六个大的方面。由于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的权威性,该证书也具有相当的权威与有效性。

1.3加拿大GBC

绿色建筑挑战(GBC)是从1998年起由加拿大发起的一项国际合作行动。其核心内容是通过“绿色建筑评价工具”(GBTooI)的开发和应用研究,发展一套统一的性能参数指标,建立全球化的绿色建筑性能评价标准和认证系统,使有用的建筑性能信息可以在国家之间交换,最终使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绿色建筑实例具有可比性,为各国各地区绿色生态建筑的评价提供一个较为统一的国际化平台,从而推动国际绿色生态建筑整体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国际绿色生态建筑评价体系的建立,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和不断更新完善的时期,目前已经取得了有益的经验,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数据采集困难,模型制作复杂,可操作性低,要耗费专业人员大量时间和精力,所以建筑师与使用者迫切需要建立一种简便易行的评价工具。这一评价工具应当同时考虑生态系统与城市基础设施、生物学与非生物学、社会与经济等多因素,还应涉及建筑环境综合评判中各种构成要素的质量标准。评价指标体系是推行绿色建筑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撑。

2、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现状

绿色建筑认证在我国大陆尚处在探索阶段,还未形成完整的认证体系不久前,建设部科技委员会已组织了有关专家,制定出版了一套比较客观科学的绿色生态住宅评价体系一《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其指标体系主要参考了美国能源及环境设计先导计划(LEED2.0),同时融合我国《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建设技术要点》等法规的有关内容。这是我国第一部生态住宅评估标准,是我国在此方面研究正式走出的第一步。此外,《绿色生态居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健康住宅技术要点》、《商品住宅性能评定方法和指标体系》等陆续推出,也对我国生态建筑评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绿色度评价体系 篇3

【关键词】 绿色发展;绿色航运企业;评价指标体系

0 引 言

绿色经济是21世纪的经济增长点,是新一轮国际竞争的焦点和未来经济的主引擎,也是各国经济决策者关注的焦点。绿色交通是绿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建设绿色交通体系。水运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相比,具有节能减排的比较优势。为减少水运行业本身的资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交通运输部于2011年发布了《“十二五”水运节能减排总体推进实施方案》,要求开展绿色水运发展长效机制研究,包括绿色水运企业认证体系研究。

开展绿色内河航运企业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是继续深化“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的必然要求,是深入开展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十百千”示范工程的重要支撑,是强化企业为主体作用的重要保障。本文以内河航运企业为评价对象,以评价指标为引导,旨在充分调动航运企业的主观能动性,在创建绿色内河航运企业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企业主体作用。

1 绿色内河航运企业的基本特征

交通运输业是资源占用型和能源消耗型行业,作为主要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源之一,是温室气体减排、缓解环境污染的重要领域。作为交通运输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河航运在节约能源、减少排放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同时,发展绿色航运也是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必经之路。绿色内河航运企业具备以下特征:

1.1 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高

由于航运企业对资源和能源的高依赖性,资源和能源不仅是航运企业运作的基础,也是影响航运企业绿色化程度的最重要因素。资源和能源利用水平通常通过单位运输周转量能源消费水平体现,实现途径包括:优化运力结构和运输组织方式、提高船舶技术性能,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改进船舶发动机技术,使用清洁燃料替代化石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完善节能减排组织机构和保障体制建设,加强规范管理能力,保障节能减排规划和目标的实现。降低单位运输周转量能源消费水平,既是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和创建绿色航运企业的基本要求,也是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1.2 运输装备结构技术先进

船舶是航运企业提供运输服务的基础条件,营运船舶能源消费占航运企业总能源消费的90%以上,其先进程度反映了企业“硬件”方面的科技水平。控制以船舶为主的运输装备能源消费水平,降低营运船舶单位能耗水平是创建绿色内河航运企业的重要内容,实现途径包括: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建设,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老旧船舶,严格按照营运船舶燃料消耗限值标准更新营运船舶;提高天然气、太阳能、电能等节能和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减少燃油的使用;广泛应用节能型燃油添加剂、船舶节油装置、太阳能辅助发电装置等交通运输节能推优产品和技术,以及节能示范项目推荐技术;重视维修保养,保持船舶良好的工作状态,提高各机电设备的运转效率,减少无效能的消耗。

1.3 企业管理理念绿色低碳

推进航运企业绿色发展体制构建和强化企业绿色发展的宏观设计是创建绿色航运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途径包括:建立节能减排工作组织领导,制订相关企业绿色发展规划,将创建绿色航运企业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全面加强节能环保监管能力,强化对重点用能设备、设施开展能耗监测和分析,建立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提高全员参与的积极性;积极建立合同能源管理、碳交易、绿色融资和第三方污染治理等市场机制,加强节能减排标准能力建设,增强企业绿色发展的持续动力;加大宣传力度,树立以绿色低碳为导向的绿色企业文化,全面形成绿色发展氛围。

2 绿色内河航运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1 基本原则及步骤

基于交通运输行业能源消耗内容和系统的复杂性,构建绿色内河航运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科学性、精炼性、独立性、可行性、可比性等原则。

构建绿色内河航运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步骤见图1。

2.2 指标体系框架

绿色航运作为一种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运输方式,应从多个角度选取多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指标与过程指标反映航运企业绿色发展的不同方面,将其综合可反映航运企业绿色发展的整体状况。根据绿色航运的概念及绿色内河航运企业的基本特征和要求,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绿色内河航运企业评价指标体系。

绿色内河航运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评价目标层、评价内容层和评价指标层等3个层次。

评价目标层仅包含一项评价内容,即“航运企业绿色发展水平”,用于反映航运企业绿色发展的整体状况。该项指标为结果型指标,最终得分由各项评价指标的分数累加得到,分数越高表明航运企业的绿色发展水平也相对较高。

评价内容层属于中间层,亦称为一级指标,是对评价目标的具体化分解,包括“能耗强度”“装备水平”和“组织管理”等3项内容。

评价指标层是评价内容层的进一步细化,也称为二级指标,每项指标都具有可操作、可统计、可考核等特点,为内河航运企业绿色发展的基础性指标。指标的选取主要从节能、低碳和环保等3个方面来引导航运企业绿色发展水平,共包括16项基本评价指标。

指标体系总体框架见图2所示。

2.3 指标权重确定

本文采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对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赋值,最终得到绿色内河航运企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见表1)。

2.4 评价标准设计

评价标准采用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设计。定量指标依据《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等文件中的相关控制值和限值标准规定,确定定量指标的评价标准;定性指标主要根据评价企业是否开展了相应的评价内容,采用“状态描述法”分类设定评价标准。

2.5 综合评价方法

基于绿色内河航运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得分是评价内河航运企业绿色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航运企业的综合评价得分根据评价内容、评价指标分情况计算得出,是各评价项目评价得分的累加之和,其计算公式为

E= Pi

式中:E为基于绿色内河航运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得分,满分100分;n为绿色内河航运企业评价指标体系评价项目个数(n≤16);i为绿色内河航运企业评价指标体系评价项目序数;Pi为第i个评价项目的评价得分。

3 结 语

开展绿色内河航运企业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是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内河航运企业采取绿色发展行动、加强绿色发展管理、提高企业绿色竞争力,引导航运企业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发展道路。本文以分析内河航运企业绿色竞争力为切入点,进而明确我国绿色内河航运企业的基本特征和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绿色内河航运企业评价指标体系,旨在科学引导航运企业绿色发展,并为整个航运业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研究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 袁琼.低碳交通运输与经济可持续发展[J].绿色科技,2012(3):218-220.

[2] 陈阿明.对航运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思考[J].中国水运,2013(12):63-64.

物流系统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篇4

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物流系统的绿色度就是物流系统对环境资源的友好程度。但是从物流的发展目标及绿色物流系统的最终目标分析,一个物流系统如果没有经济效益,没有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就根本没有存在的价值。物流系统的绿色性应该是发展与环境友好的综合体现,因此,我们评价物流系统绿色度时还必须考虑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综合起来,物流系统绿色度评价就是对物流系统所表现出来的环境性能、资源性能、经济性能和技术性能的综合度量[1]。

2 物流系统绿色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要对物流系统的绿色度进行评价,必须先对影响物流系统绿色度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以此确定物流系统绿色度评价的内容和目标。

2.1 物流系统的环境性能

物流系统的环境性能指的是物流系统各组成要素对环境的友好程度,包括物流网络建设和物流系统运作过程中的环境影响。物流活动过程中的包装、运输、流通加工或配送环节都可能产生固体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废液污染和噪声污染;另外,物流网络构建中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会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2.2 物流系统的资源性能

物流系统的资源性能主要涉及物流系统活动过程中对原材料资源、设施设备资源和能源资源的利用。资源消耗速度越慢、消耗量越少或资源的重复利用率越高,说明物流系统的资源性能越好。原材料资源的消耗主要是指包装、流通加工过程中对原材料资源的占用;设施设备资源的利用主要是指物流活动所依赖的设施、设备和机械工具等的利用;能源消耗主要是指运输配送环节及装卸搬运环节的能耗[2]。

2.3 物流系统的经济性能

物流系统的经济性能是面向物流系统整体、面向物流系统生命周期的。进行物流系统经济性能的评价,不仅要考虑企业内部的物流成本和收益;还要考虑物流系统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

2.4 物流系统的技术性能

技术性能主要是评价物流系统的技术先进性。现代物流业是基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智能技术的新兴产业。物流系统经济效益的取得要靠物流技术,降低物流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也要靠物流技术。因此,进行物流系统绿色度评价也要考虑物流系统的技术先进性。技术先进性的评价主要从物流装备的先进性、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和物流系统决策的科学性等方面进行。

3 物流系统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物流系统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要遵循综合指标体系设计的一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5个原则[3]。

(1)科学性原则

物流系统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要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指标含义必须简单、明了,测算方法标准,统计计算方法规范,能全面、综合地反映物流系统绿色度的含义和管理目标的实现程度。

(2)可操作性原则

物流系统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最终要被决策者所使用,要反映绿色物流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为政策制定和科学管理服务,因此指标体系的建立要考虑可操作性原则,每一个指标要有明确的定义;各个指标之间要有明确界定;另外指标要易于量化、易于数据收集,具有可评价性。

(3)可比性原则

评价,不仅是对同一对象的纵向比较,还有对不同对象的横向比较。因此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在各个方面具有通用性和可比性。指标尽可能采用通用的名称、概念与计算方法,评价的内容尽可能剔除不确定性因素和特殊条件环境因素的影响。

(4)动态性原则

考虑到物流系统的跨时域特点,物流系统绿色度评价也需要通过一定的时间尺度才能得到反映,因而指标的选择要求充分考虑动态变化的特点,要能较好地度量未来的发展趋势,一部分指标必须有时间概念。

(5)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相结合原则

绿色度评价指标的制定应采用定性与定量两类指标相结合,虽然定量指标比较客观和易于获取,但是定量指标不能包含所有要测评的信息,对于一些难以量化、其意义又很重大的指标,也可以用定性指标来描述。定性的指标也应该有量的概念,至少可以用“权重”来定量化,可以输入数据,可以进行运算和分析。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根据上述影响因素的分析和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相关原则,建立物流系统绿色度评价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包括环境性能、资源性能、经济性能和技术性能4个一级指标;大气污染物、固体废弃物、废液污染物、噪声污染、原料资源、设施设备资源、能源资源、企业物流成本、社会成本、物流装备先进性、物流管理信息化和物流系统决策的科学性12个二级指标和38个三级指标。

其中大气污染物指标一般用污染的浓度值作为评价参数,即将时间排放浓度值与评价标准浓度值进行比较,其三级指标包括颗粒物排放量(装卸、搬运和运输配送过程中产生的烟尘、飞尘等)、有毒气体排放量(废弃物焚烧处置时产生的有毒气体、交通工具排放的有毒气体和运输配送过程中发生事故时有毒气体的泄露)和有害气体排放量(废弃物焚烧处置时产生的有毒气体和交通工具排放的有害气体);固体废弃物三级指标包括包装废弃物、流通加工废料、物流作业中的破损率(主要指装卸搬运过程中的破损率)和运输事故中的破损率;噪声污染三级指标包括运输、配送中的噪声水平、物流结点的噪声水平、设施建筑噪声水平和物流设备作业时的噪声水平,噪声污染程度可用噪声级来反映[4];废液污染物三级指标包括物流作业过程中物流机械的废液排放量、船舶泄漏物和管道运输过程中的泄露;原料资源三级指标包括包装材料利用率、材料回收率、材料的可处置性和环保材料利用率;设备资源三级指标包括物流设备利用率和先进设备的使用率;能源资源三级指标包括使用的能源类型、可替代能源使用率和物流作业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率;企业物流成本三级指标包括物流作业各环节的成本(包装、流通加工、装卸搬运、运输配送等的成本)、物流信息服务成本、物流管理成本和固定资产成本(主要是建造物流设施、购置物流设备和物流机械、交通工具及物流信息平台建设花费的成本);社会成本三级指标包括污染治理成本和废弃物处置费;物流装备先进性三级指标包括物流装备的自动化程度、物流装备的适用安全性和物流装备的环保性;物流管理信息化三级指标包括信息平台建设的完整性、信息技术利用率和信息共享程度;物流系统决策的科学性三级指标包括决策模型的科学性和决策方法的智能性。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4 结束语

本文虽然建立了物流系统绿色度评价的指标体系,但由于物流系统的复杂性,表现出来的功能服务目标、系统要素及外部环境都是千差万别的,因而在评价物流系统的绿色度时,还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评价准则,并且都应该包括环境性能、资源性能、经济性能和技术性能等内容,但更详细的指标可以有所差异。具体评价时,还需要确定各指标间的权重、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及指标的权重一般根据对专家的调查进行打分,再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方法可采用模糊多层次评价方法,因为指标体系中的很多指标具有模糊性,不容易精确测量。

参考文献

[1]王长琼.绿色物流[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223-224.

[2]王小完,骆正山.如何构建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4(2):38-40.

[3]李辉.制造企业生产物流的绿色度评价[D].泰安:山东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9-20.

绿色度评价体系 篇5

摘 要:绿色建筑评价系统是绿色建筑实施的依据。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分析了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现状、发展历程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为完善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可持续发展

1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历程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在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研究方面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已形成了几套生态住宅建筑评价体系的框架。目前,国内较权威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有《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发行第一版,完成第三次升级),为了实现把北京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的承诺,于10月立项,“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研究”课题和于6月1日实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

1.1 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

《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以保护自然资源,创造健康环境、舒适的居住环境,与周围环境生态相协调为主题,旨在推进我国住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1.1 发展历程

为了使人们全面认识生态住宅,使生态住区的环境规划、建筑设计、施工管理有标准可依,209月,《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正式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生态住宅评估标准,是我国在绿色建筑评估研究上正式走出的第一步,在随后的两年中,《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进行了两次修订。

2002版《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的指标体系主要参考了美国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第二版)》和我国《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建设技术要点》、《商品作宅性能评定方法和指标体系》有关内容,分5个子项:小区环境规划设计、能源与环境、室内环境质量、小区水环境、材料与资源,提出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体系。

版的《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评估体系保持2002版五个子项不变,只对部分评估指标进行了增删、修改,重点修订了与居住健康息息相关的条款。

1.1.2 评价方法

这本评估手册的编写,参考了我外绿色建筑的评估体系以及有关的资料,从小区环境规划设计、能源与环境、室内环境质量、小区水环境、材料与资源等五个方面对居住小区进行前面,并兼顾社会、环境效益和用户权益。主要包括规划设计的综合评价,基本性能评价,建筑寿命周期环境评价及后期验证四个方面。

但是该评价体系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定量指标所占比重太少而定性指标过多,一些应该有硬性数据的指标缺乏应有的数据,取而代之的是含糊或建议性的词语,如此使评价过程缺乏客观约束而容易受人为因素影响。评价体系中某些指标标准过低,不能实现减少建筑物对环境不良影响的作用。

1.2 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

1.2.1 发展状况

为了实现把北京20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的承诺,“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研究”课题于月立项,为科技部“科技奥运十大专项”之一,历时14个月。这是国内第一个有关绿色建筑的评价、论证体系。它不但包括上百项绿色建筑标准,而且还面向评估机构专业人员推出了具体的评估打分办法。这套评估体系还包括绿色建筑评估软件,专业人员利用计算机对建筑是否为“绿色”进行智能化评估。

1.2.2 评价方法

(1)全程监控、阶段评估。“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的目的是用来指导和评价奥运建筑设计建造和管理的全过程。根据我国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按照全过程监控、分阶段评估的指导思想,评估过程由规划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验收与运行管理阶段四个部分组成。根据每个阶段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评估体系,通过对各个阶段的控制,保证最终绿色建筑的实施。

(2)QL评分方法。从评价方式来看,本评价体系采用双指标评价方法。在具体评分时把评估条例分为Q和L两类:Q (Quality)指建筑环境质量和为使用者提供服务的水平;L (Load)指能源、资源和环境负荷的付出。所谓绿色建筑,即是我们追求消耗最小的L而获取最大的Q的建筑。二者综合起来即可对建筑物的“绿色”程度进行全面评价。该体系共分两级,其中有4个Q类、5个L类一级指标,分别含有15个、18个二级指标。

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课题在引进建筑全生命周期分析的方法上,提出了全过程控制的观点与相应的评估方法,用Q-L双指标体系及权重体系对我国的绿色建筑进行评价,其评价的科学性、易操作性;开发了一批与评估体系匹配的、可进行定量模拟计算、优化指导设计的软件。其缺点是未涉及经济性评价。

1.3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建设部于203月16日公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并于2006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该标准的编制原则为: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重点突出“四节”与环保要求;体现过程控制;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系统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这是我国第一部从住宅和公共建筑全寿命周期出发,多目标、多层次地对绿色建筑进行综合性评价的推荐性国家标准。

其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六大指标: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公共建筑)。各大指标中的具体指标分为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三类。

随着绿色建筑实践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家绿色建筑评估的研究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我国的生态建筑评估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现有的评估体系很大程度上参考了美国的LEED,评估重点在于环境影响,而在评价标准的整体性、层次性、经济可行性、定量分析所占比重以及相关制度的建立方面,我国生态建筑评价体系还有待完善。

2 对建立和完善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建议

2.1 加强基础理论研究

由于绿色建筑评价客观上涉及多学科、多角度、多要素,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而绿色建筑评价是针对这一复杂系统的决策思维、规划设计、实施建设、管理使用等全过程的系统化、模型化和数量化,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方法,故其指标选择、评价体系的建构过程很复杂,而体系的建立则有待学科间的融合及研究者间的长期通力合作。目前,在这方面所做的研究还比较少,并且理论和实践联系得还不够,在很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只有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工作,将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与其他学科贯通起来,才能为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完善奠定深厚的理论基础。

2.2 评价体系由标准走向细化

目前,我国对同一类型的建筑,不分性质、使用年限、功能等,采用同样的标准一刀切,这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需进一步细分不同建筑类型的特点,针对不同类型建筑的评价指标体系作出更具有针对性的指标体系。可借鉴结构设计中“建筑重要性系数”的概念,对不同的建筑物引入“生态系数”概念,以期根据建筑物的性质、使用年限、功能等做到区别对待。

另外,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差异性大、自然条件各异,评估体系必须考虑地区差异,建立全国通用的唯一标准体系是脱离实际的,在评价体系的标准设立方面,允许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有一定的.灵活性,而非全国同一个标准。应在全国范围内划分若干地区,通过对当地主要代表性特征进行分析后,赋予不同的“值”。

2.3 评估方法由定性走向定量

评估方法方面,力争做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特别是加强对定量指标的研究与使用。我国包括《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都采用累积的方法评定最后得分,来计算总评价结果的评估方法。近年来,从数学上已证明,此种评估模型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合理的。

绿色建筑的评估体系实质上是一个相对合理的量化指标体系,它主要侧重于对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评估。绿色建筑的评估要符合物理规则的科学性,准确的量化数据是评估系统的灵魂,而我国目前还缺少生态评估的一些基本数据。对定量评价方法的研究与使用,是完善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重要方面。

2.4 评价体系实行第三方认定制度

在全国范围内倡导绿色建筑的开发,并实行绿色建筑认证制度,政府必须培育独立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对建筑设计方案实行、建筑物开发全过程、建筑材料和建筑设备进行全面评估。

当前,我国对建筑物实行绿色评估,是建设部组织成立专门的专家组来实施,由于缺乏第三方评价机构,对建筑物实行方案评估、施工阶段全程评估、建筑材料环保性能绿色评估中存在着第三方评估机构缺失的问题。因此,在实行专家评估的同时,政府必须及时培育第三方评价机构。第三方评价机构的建立将这种外部评价委托与内部专家评价相结合,评价的标准或内容由双方共同拟定,一方面发挥了专业咨询机构的专业优势,一方面从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角度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与科学性。

需要注意的是,参与评价的第三方必须注重评估人员专业性的培养,政府应该加强绿色建筑技术规范、绿色建筑科技培训工作,培养相应的绿色建筑评估专业技术人员。

2.5 运用经济杠杆,采取激励政策

绿色建筑既要考虑对宏观(全国范围乃至全球范围)环境的影响,如CO2的排放量、节约水资源,建筑材料生产和建筑运行时的能源消耗等,要有利于使用者,还要兼顾到开发商的利益。

绿色度评价体系 篇6

【摘要】黑龙江省是矿产资源大省,矿产种类较全,截止2009年底,全省共发现矿产133种,其中开发利用矿产62种,开发强度较大的有煤炭、金矿、砖瓦用粘土、水泥用大理岩、铁、铜、钼以及一些建筑用非金属矿和矿泉水等。全省的矿山企业中,小型矿山达 99%,生产技术、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和管理水平落后,经营粗放,“三率”水平低,整体处于“小、散、差、乱、低”的状态。因此,创建一套完备黑龙江省绿色矿山构建的标准及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变得紧迫而必要。本次对黑龙江省创建绿色矿山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是在和谐管理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系统论的指导下实现完成。

【关键词】黑龙江省;绿色矿山;指标体系;构建

1.和谐管理理论的应用

2002年席酉民教授提出了和谐管理理论。和谐管理理论是和谐理论在管理学领域的发展和应用。和谐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如何在各个子系统中形成一种和谐状态,从而达到整体和谐的目的。

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的,在人类当前的科技水平上,对资源的开发又是有限的。解决自然资源有限性与人类需求无限性这一根本矛盾在现代矿业开发过程中显得越发突出。目前解决这一矛盾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保护资源并节制人类不合理的行为,包括管理部门提升矿政管理水平,优化资源的一次配置;矿山企业科学选择开采方式、生产工艺,保证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二是源源不断的开发新资源,实现这一诉求需要进行自觉、持续、全面的创新,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内蕴和客观要求。

建设绿色矿山,实现矿山企业的和谐发展同样需要使矿区的发展和矿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相和谐。矿山企业的和谐发展要为员工提供民主自由的企业环境,经济保障和良好的文化氛围。

2.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应用

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主席布鲁特兰女士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矿区的和谐发展宗旨恰恰与WCED给出的可持续发展定义相吻合,既要保证矿山企业的正常发展又要考虑其发展的可持续性,主要体现在资源、环境及社会的承载能力上,并以此确定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系统论的应用

系统思想源远流长,但作为一门科学的系统论是本世纪40年代由美籍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冯·贝塔朗菲率先提出,后经许多科学家发展形成。系统论不仅作为一般世界观和方法论,充实和发展了当代哲学,在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有直接而巨大的贡献。

建设绿色矿山评价指标体系,实现矿山企业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自然离不开系统论的指导。我们应该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从整体上分析系统组成要素、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还有系统、组成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根据分析的结果来调整系统的结构和各要素关系,使系统达到优化目标。把矿山企业所涉及的各项业务看成一个不可分的整体,矿区的各项业务就是组成系统的要素或子系统,他们之间不存在竞争性而是互助关系。本次研究利用系统整体相关概念及多目标规划方法,将矿山企业核心开采业务和其他业务看作是两个不同层面上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子系统,依据其对于企业发展重要性和影响力赋予不同的权重值,在整个体系构建时予以考虑,可以较好地处理多元目标系统优化问题。系统之和大于各部分之和,将各项考核指标看作一个有机整体,系统的各要素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影响。构建出来的绿色矿山评价指标就可以兼顾到矿山企业的整体甚至外延。

4.黑龙江省绿色矿山评价指标体系涵盖的范畴

有了以上坚实的理论基础,根据前人对和谐社会、城市可持续发展、矿山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进行的研究,所以给出了黑龙江省建设绿色矿山评价指标体系涵盖的范畴。各个地区的发展状况不同,矿山环境和条件的差异很大,所以现在尚没有完全规范化的标准。当前对于创建绿色矿山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是节能减排:全球范围内绿色经济、低碳技术正在兴起,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经济增长快速,但节能减排面临巨大挑战,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要充分认识节能减排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抓住机遇,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维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是技术创新:建设绿色矿山始终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方针。随着矿产资源开采向纵深发展,矿产资源的形态越来越复杂、赋存的深度越来越大,开采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范围越来越广,选矿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都要求采选技术不断创新。在“绿色矿山”创建过程中,矿山企业需要从矿产资源和矿产地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探索新的采选方法和技术,为提高采选效率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三是经营管理水平:企业的本质是对经济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不同企业经营水平之间的差距集中反映在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上,而决定企业资源配置效率高低的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经营管理能力与水平,因此经营管理水平的好坏对建设绿色矿山,实现矿山企业的长期和谐发展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是土地复垦:搞好土地复垦是充分合理利用土地,促进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需要;是增加耕地面积,缓解矿区人地矛盾,促进矿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改善矿区生态环境和改善矿区工农关系的需要;同时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企业把土地复垦当作生产全过程的必要环节,重视对土地生产要素的投入,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

五是环境保护:由于开采导致的污染和地质灾害的防治与处理力度不够,致使矿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地质条件更加恶劣,经济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都受到严重的影响。

5.结语

终上所述,结合矿山企业和谐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菜单式多指标类型指标体系的方法,设计符合创建绿色矿山,实现矿山企业和谐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这种类型指标的优点是覆盖面宽,具有很强的描述功能,灵活性、通用性较强,许多指标容易体现国际一致性和可比性。[科]

【参考文献】

[1]孙维中.浅谈绿色矿山建设.煤炭工程,2006,(4).

[2]黄敬军,倪嘉曾等.绿色矿山建设考评指标体系的探讨.金属矿山,2009,(11).

[3]刘军,刘丽涵,吴海娟.关于建设绿色矿山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论述.黑龙江环境通报,2006.6,30(2).

[4]杨玲.发展矿业循环经济建设绿色矿山.中国矿业,2006,15(4).

物流系统的绿色度评价 篇7

物流是连接消费与制造的纽带,物流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尤其是区域经济的增长,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面,伴随着物流活动的越来越频繁,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空气污染、废弃物污染、资源浪费、交通堵塞等。绿色物流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通过先进物流技术和面向环境管理的理念,规划和实施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并使物流作业环节绿色化的控制、管理过程。绿色物流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绿色”运动向物流领域的渗透[1]。

绿色物流中的绿色所包括的含义是指创造和保护和谐的生态环境,减少对资源的占用,以保证人类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方便量化和评价物流对环境的绿色程度, 在评价绿色物流时可以采用绿色度的概念。绿色度可以认为是可持续发展度,表示对生态的友好程度,是社会、经济、生态三者和谐统一程度的综合评价指标,即衡量物流活动满足绿色特性的程度。

二、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绿色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绿色度是指对环境的友好程度;广义的绿色度是指对绿色性、经济性和技术先进性的综合评价[2]。本文所研究的绿色度指的是广义的绿色度。它是评价绿色物流技术先进性、环境协调性和经济合理性的综合指标,可表示为G=f (T, E, C, t) 。式中:G为绿色度;t为时间;f为时间t的增函数;T为技术先进性,由各种技术指标组成;E为环境协调性,由环境协调性指标组成;C为经济合理性,由各种经济性指标组成。

由上式可知,构建绿色物流的绿色度评价指标既要衡量物流活动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又要考虑其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环境、资源、经济和技术等四个属性进行综合考虑建立了物流绿色度的二级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3]。

(1) 技术属性。

技术水平尤其绿色技术的水平也是衡量物流绿色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二级指标主要包括设备的先进性、管理的现代化和物流系统决策的科学性等。

(2) 环境属性。

环境属性是不同于传统概念的重要特征之一,直接反映物流对环境的友好程度。二级指标主要包括物流运输等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渣等三废处理能力以及噪声处理能力。

(3) 资源属性。

物流企业在物流运输活动中必然牵涉到作为主体的人力资源,起辅助作用的设备资源及包装物等材料回收后的再利用资源。因此, 资源属性是绿色度评价的必需指标。二级指标包括员工素质、拆解设施利用率、环保设施利用率和材料回收率。

(4) 经济属性。

经济属性是任何物流运作决策的主要指标,物流成本或效益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可持续发展。二级指标包括运输存储成本、拆卸分解成本、废弃物污染治理成本和管理服务成本。

三、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

各层指标的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 (AHP法) 来确定[4],将待确定权系数的各个指标和有关资料以及统一的确定判断矩阵的规则发给选定的在本领域中既有实际工作经验又有较深的理论修养的专家。通过各层次因素集中元素两两比较,确定下一层对于上一层次某因素 (判断准则) 的相对重要性,并赋予一定的分值,构造比较判断矩阵。根据判断矩阵,采用和积法或方根法来求解每一判断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W’=[w1’, w2’…,wn’]T,然后经过归一化处理, 使其满足

特征向量W=[w1, w2…,wn]T就是各指标 (因素) 相对上一层次指标 (准则) 的相对重要程度, 即权重向量。

四、专家权威系数的确定

一般情况下,应选择政府官员、科学家、企业家、社会人文学家组成的专家10--30人左右。假设所选的专家人数为m人,并对每位专家的权威性进行评价,如专家i的评价值为Hi,则Hi=ai·bi·ci·di·ei·fi·gi。其中ai、bi、ci、di、ei、fi、gi分别是i专家的知名度、职称、判断依据、绿色问题熟悉程度、对评价自信程度、专家“绿色”研究成果、专家对绿色评价投入精力的得分,且其得分根据不同的程度取分值[7, 10]。则专家的权威系数为:

从而得出专家权威系数向量R=[R1, R2…, Rm]

5.指标值的测度与无量纲化

在评价指标中既有定量指标也有定性指标, 定量指标中又有总量数据和比率数据之分。为了使各指标值具有可比性, 必须对不同类型的指标值按不同的方法加以处理。

对于定量数据, 即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总量数据和比率数据采用“功效系数法”对其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Mjk是专家k对第j项指标 (总量指标和比率指标) 的测度值, 无量纲化的效用值为:

其中分别为样本物流系统第j项指标的最优值和最劣值是对应Mjk的评价值得分, ∈[60, 100]。

而对于定性指标, 可以组织专家进行评估, 对评估的结果进行赋值处理, 再转化为相应的数值。为了与定量指标评价值一致, 可以建立映射关系:

[优秀, 良好, 中等, 一般, 差]→∈[100, 90, 80, 70, 60]

将专家k对各项指标的测度值的处理结果数据组合起来, 就构成了向量

由此得到评分矩阵表示第j位专家对指标i的测度值。

6.物流绿色度的综合评价

专家群对指标进行评价, 得到评分矩阵C连同专家权重向量R及评价指标权重向量W, 建立矩阵综合判断式:

其中, M为绿色虚拟企业绿色度的综合评价值;W为指标的权重向量;R为专家权威系数向量, RT为R的转置;C为评分矩阵, 是专家群体对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所给出的评分值经功效值处理后的列向量组成的矩阵。

由此计算出来的物流绿色度值是一个评价性的指数值。根据数据处理方法以及建立的映射关系, 最终计算得出的评价值M对应一个评价区间 (60, 100) , 它表示物流绿色度的高低。物流活动的绿色度分为四个等级:绿色程度高 (90分-100分) 、绿色程度较高 (80分-90分) 、绿色程度一般 (70分-80分) 、绿色程度低 (60分-70分) 。

7.结语

物流系统绿色度的评价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它牵涉到很多方面。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绿色物流标准也会逐步完善, 环境对整个物流系统的影响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其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肯定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这需要今后进一步地研究完善。其次, 由于信息来源渠道的有限以及专家认识水平的不同, 难免对计算结果造成影响, 这也有待进一步地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王长琼.绿色物流 (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2]向东, 段广洪, 汪劲松, 张根保.基于产品系统的产品绿色度综合评价 (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1, 7 (8)

[3]王小完, 骆正山.如何构建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J)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04 (2)

绿色度评价体系 篇8

现代数控机床日益高速化、结构轻型化,用户对机床的绿色度和适应性要求也愈来愈高,因此对机床绿色度进行适应度评价显得尤为重要。P.Gu教授最早提出了可适应设计概念,他详细讨论了可适应设计的原理、方法以及可适应设计评价等内容[1]。文献[2]介绍了装备环境适应性评价的内容、原则以及主要方法,指出了装备环境适应性基础数据对装备环境适应性评价有重要作用。文献[3-4]采用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方法对机床进行了适应性综合评价,实现了从定性到定量的产品平台评价。文献[5]在分析船用复合机床适用性设计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高效、高质船用复合机床的环境适用性设计方案。文献[6]提出了基于集合的产品可适应性评价方法,为评价方案的优劣提供量化指标。文献[7]构建了内燃叉车高原环境适应性评价技术指标体系,为其高原适应性的定量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上述关于适应性的研究大多是从机床的应用环境来考虑,而较少从用户的加工需求和机床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这一角度来考虑适应性。因此,考虑到用户的加工目标,本文从机床的工作效率和环境影响这一角度来评价机床的绿色度。

1 绿色设计适应度评价

绿色设计适应度评价是本文提出的一种用以对数控机床设计方案的绿色度进行评价的方法,评价目的是为了衡量机床设计方案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是否满足用户要求的程度。为了合理评价机床设计方案的绿色度,采用对其影响较为关键的环境因素作为评价指标,评价结果用环境因素指数化后得到的环境指数表示。

环境指数是绿色度评价指数之一,这种面向用户需求的评价指数称为适应度评价指数,其值是一个相对指标,指数大小并不能完全代表该方案的合理性,而是一种考虑用户加工目标的评价指数。适应度评价指数可指导设计者针对用户的加工目标和绿色度要求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也可根据评价结果对用户提出适应度建议,从而设计出更适合于用户自身需求的产品。

2 适应度评价指数计算

2.1 机床制造过程中适应度评价指数

材料对环境的影响贯穿机床的整个生命周期,将原材料制造成成品工件的过程会对回收处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制造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越小,材料的回收处理则越容易。某种材料或者产品在其生命周期过程中会产生与环境相关的输入输出,基于此类输入输出数据分析所得到的环境影响数值称为环境生态指数。因此机床制造过程中的环境指数可通过组成机床的各种材料的环境生态指数来估算,机床常用的制造材料的环境生态指数可从文献[8]中查看。

机床制造过程环境指数E(M)由下式计算:

其中:Ek为零部件k的环境生态指数;Wk为零部件k的重量。

2.2 机床加工过程中适应度评价指数

机床加工过程中的环境排放主要有固体废弃物和液体废弃物。固体废弃物如边角余料和切削过程的切屑都可以进行回收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在此可以忽略不计。液体废弃物如切削液主要是在机床切削加工过程中起到润滑、冷却、清洗等作用,切削液中的矿物油和某些添加剂在使用时和废弃后会对人体和自然界产生一定的危害和污染。据此,本文以机床每年废弃的切削液体积作为环境指数来评价机床加工过程所产生的环境影响。机床加工过程环境指数E(P)由下式计算:

其中:Vp为每次更换切削液时废弃的切削液体积;np为每年更换切削液的次数。

2.3 评价指数的标准化处理

确定了机床的制造过程、加工过程的环境指数后,为计算机床的环境指标值,还需对机床制造过程指数、加工过程指数进行标准无量纲化处理。本文采用直线型方法对适应度评价指数的原始指标数值进行标准无量纲处理,其标准化公式如下:

其中:E*ij为机床设计方案i的第j个指标的标准化值;Eij为机床设计方案i第j个指标的原始值;m为机床设计方案的总数。

经标准化处理后得到机床的环境指数如下:

其中:E(M)*为标准化处理后的制造过程环境指数;E(P)*为标准化处理后的加工过程环境指数。

2.4 确定最终判别指标

根据用户对机床的加工效率要求及使用后产生的环境影响,可用下式确定最终适应性指标F(I):

其中:η为机床的工作效率系数。

工作效率系数η用不具备可适应性机床和具备可适应性机床在加工时消耗的时间之比来表示,即:

其中:Tn为普通机床的加工耗时;TFI为可适应机床的加工耗时。

3 实例验证

本文以目前最常用的铣齿机床为例进行绿色度评价。铣齿机床主要包含床身、立柱以及工作台3个模块。某些用户希望在产生相同环境影响的前提下提高圆柱齿轮机床的工作效率,以用于大批量齿轮加工场合。把现有机床改进为多工位的结构形式是一种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改进后机床的可适应性也相对提高了。

多工位结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如图1所示的双工作台、单立柱和单切削刀架结构;另一种是如图2所示的双立柱、单工作台和双刀架结构。对于图2中的双刀架来说,加工过程中效率的提高同时会产生大量的铁屑,因此需要更频繁地更换切削液使机床保持良好的排屑能力。

根据式(5)可知,需确定这3种设计方案的环境指数和工作效率。不同设计方案的主要设计参数如表1所示。根据主要参数计算出环境指数后,按式(3)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3种设计方案的标准环境指数,如表2所示。

齿轮加工耗费的时间由轮坯装夹的辅助时间和切削加工时间组成。据统计,辅助时间占总加工时间的40%,切削加工时间占总加工时间的60%。设普通齿轮机床加工一个齿轮需要的总时间为T,则方案2的机床所耗辅助时间为0,切削时间为0.6T;方案3的机床所耗辅助时间为0.4T,加工时间为0.3T。计算出3个方案的加工效率后,得出最后的绿色度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方案1中普通铣齿机床的工作效率最低,绿色度最高;方案2中双工作台铣齿机床的工作效率最高,绿色度适中;方案3中双立柱铣齿机床的工作效率适中,绿色度最低。因此,对于关注机床工作效率的用户来说,设计成双工作台铣齿机床是最适合加工大批量圆柱齿轮的方案。

4 结论

本文从控制数控机床质量的源头出发,即在机床设计完成、投入制造之前,对机床进行科学的绿色度评价。采用反映机床绿色度的关键因素环境这一指标进行评价,通过分析机床制造、加工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建立适应度评价指数计算模型,得到最终环境指数。给出的评价方法是不同于传统方法的考虑用户加工目标的适应度评价法。评价结果不能用行与不行的标准来判断,而是根据用户个性化需求以及机床本身的结构特点来综合评价,进而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高效铣齿机床设计实例证明,这种面向加工目标的适应度评价指数法是用户易于接受的简单、有效的评价方法。因此,本文提出的基于环境指标的绿色度适用性评价模式是一种能够获得最佳效益的适用性评价方法。

摘要:为分析评价数控机床各设计方案的绿色度,提出适应度评价指数这一概念。从机床绿色设计的自然属性出发,选取对机床绿色特性影响较大的环境指标进行研究分析,建立面向数控机床的绿色设计适应度评价指数计算模型。根据得到的适应度评价指数,对各设计方案进行相对于机床加工效率的绿色度评价。最后,将该适应度评价方法用于高效铣齿机床的设计中,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数控机床,绿色度,环境指标,适应度评价指数

参考文献

[1]Gu P,Hashemian M,Nee AYC.Adaptable design[J].CIRP Annals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2004,53(2):539-557.

[2]胥泽奇,张世艳,宣卫芳.装备环境适应性评价[J].装备环境工程,2012(1):54-59.

[3]郭虎,辛志杰,陈振亚.基于遗传算法的现场修复机床可重构设计方法的研究[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2(5):21-23.

[4]Deng Z F,Zhang Z Q,Li R D,et al.Adaptabilit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auto assembly machine product platform for small shaft and sleeve subassemblies[J].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3,797:579-584.

[5]Sun Y,Zhang J,Binshi X U,et al.Analysis of the environment adaptability of marine compound machine design[J].Machine Tool&Hydraulics,2013(9):167-171.

[6]陈永亮,刘谱,刘玉坤.水下摩擦叠焊机可适应架构设计方法[J].工程设计学报,2014(5):418-425.

[7]许翔,刘瑞林,刘刚.内燃叉车高原环境适应性试验与评价研究[J].机床与液压,2015(1):194-197.

绿色度评价体系 篇9

关键词:绿色供应链,Fuzzy-AHP模型,绿色度

1绿色供应链管理

目前,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已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一些知名的跨国公司,如惠普公司、IBM和通用汽车等或多或少地实施了某种形式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方式。绿色供应链管理又称环境意识供应链管理,是指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以绿色制造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的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模式,通过优化与提高相关活动的速度、确定性、与环境的友好程度等途径,对整个绿色供应链内各参与的行为主体之间的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协调与控制,其目的是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增进社会福利、实现与环境相容的目标。[1,2,3]

当前对于绿色产品、绿色企业的评价通常是以相关的环境标准和环境法规为基准,当产品或是生产环境达到法规或标准的要求时,即认为是绿色产品或绿色技术,这种评价是一种定性化的评判。综合国内外的研究,可以认为“绿色”是一个与环境影响密切关联的概念,可以引入“绿色度”的概念对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环境影响或者说环境友好程度进行量化的评价[4]。“绿色度”可定义为绿色的程度或与环境友好的程度。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越小,则绿色度越大,反之则越小。

2Fuzzy-AHP数学模型的建立[4,5,6,7]

2.1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是进行绿色度评价的首要问题。在借鉴国内外学者所提出的绿色供应链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根据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涵和环境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1,按照系统、全面、可操作性等原则对影响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环境管理成效的各因素进行归类及层次分析,并咨询专家意见将企业“绿色度”评价的指标体系分为三层,即目标层U, 一级指标层Ui以及二级指标层Uij,建立了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2.2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

2.2.1专家判断

1)选择专家,一般情况下,选择本领域中既有实际工作经验又有较深的理论修养的专家10~30人左右,并需征得专家本人的同意。假设所选的专家人数为20人。

2)将待确定权系数的各个指标和有关资料以及统一的确定判断矩阵的规则发给选定的各个专家。 通过各层次因素集中元素两两比较,构造比较判断矩阵。确定下一层对于上一层次某因素(判断准则)的相对重要性,并赋予一定的分值。构造判断矩阵如下:

Τ=[C11C12C1nC21C22C2nCn1Cn1Cnn]

当判断矩阵满足Cij=1Cji(ij);Cij=1(i=j);Cij·Cjk=Cik条件时,其为完全一致矩阵。

3)回收专家的判断结果并计算判断矩阵各元素的均值和离差。

C¯y=120p=120Cpijdy=120p=120(Cpy-C¯y)2

4)将计算的结果及补充资料返还给各位专家,要求所有的专家在新的基础上重新确定判断矩阵。

5)重复上述第3步和第4步,直到判断矩阵各元素分值与均值的离差不超过预先给定的标准为止,即各专家的意见基本趋于一致。

2.2.2计算权重

根据判断矩阵,先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然后经过归一化处理,使其满足i=1nai=1,特征向量A=(a1,a2,an)Τ就是各指标(因素)相对上一层次指标(准则)的相对重要程度,即权重向量。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的方法如下:

1)计算判断矩阵每一行元素的乘积:Μi=j=1nbij(i=1,2,,n)

2)计算Min次方根Wi¯=Μin

3)将W¯=(W1¯,W2¯,,Wn¯)Τ进行归一化处理,即aij=Wi¯/i=1nWi¯,A=(a1,a2,an)Τ为所求的特征向量。

4)计算最大特征值:λmax=i=1n(ΤA)inAi

2.2.3计算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检验其一致性

在评价的过程中,人们对复杂事物的各个因素,采用两两比较时不可能做到判断的完全一致,条件CijCjk=Cik(i,j,k=1,2,,n)很难满足。但是,要求判断矩阵具有大体的一致性却是应该的。因此,在求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之后,要进行一致性检验,这是保证结论可靠性的必要条件,检验步骤如下:

1)计算一致性指标CI:CΙ=(λmax-n)/(n-1)。如果公式CijCjk=Cik(i,j,k=1,2,,n)成立时,λmax=n,其余的矩阵特征根均为零。当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时,λmax稍大于n,其余的矩阵特征根均接近于零,此时所得的权重向量才基本符合实际,这就是一致性指标CI的依据。对于不同阶的判断矩阵,其CI值也不同。一般的,阶数n越大,CI值就越大,故应放宽对判断矩阵一致性的要求,于是,为了度量不同阶的判断矩阵是否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引入判断矩阵的平均随机性指标修正值RI,见表2。

2)计算一致性比例 CR: CR=CI/RI,当CR≤0.1时,一般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否则需要调整判断矩阵使之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当判断矩阵出现不一致时,需要对判断矩阵加以校正。校正的方法分为:主观法,即集中专家智慧,靠经验进行校正;客观法,即定量诊断法,首先确诊出判断矩阵的主要毛病所在,然后由专家们研究适当改变比例,最终达到满意的目的。

2.3建立评价集并给出相应分值

评判等级集V={V1,V2,,Vm},m表示评价的等级数,对每一个等级给出一个相应的分值,一般情况下,评价集中的评语等级级数m 取值,如过大,语言难以描述且不易判断等级归属,如太小又不符合综合评价的质量要求。具体等级可以依据评价内容用适当的语言描述。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绿色度评价的评价集如下:

V={v1,v2,v3,v4,v5}={优秀,良好,中等,一般,差},分值分别定义为

C=(C1,C2,C3,C4,C5)=(1.4,1.2,1.0,0.8,0.6)

2.4建立评价权重集

A表示准则层各指标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构成的权重集,A1、A2、A3、A4、A5和A6表示子准则层各指标相对于准则层指标的权重构成的权重集。则AA1、A2、A3、A4、A5、A6的权重集分别为:

A=(a1,a2,a3,a4,a5,a6)

A1=(a11,a12,a13),A2=(a21,a22,a23,a24),

A3=(a31,a32), A4=(a41,a42,a43,a44),

A5=(a51,a52,a53),A6=(a61,a62,a63)

2.5模糊评判矩阵的确定

1)各指标域值的确定。在评价前,企业首先应该根据行业标准制定各指标的行业标准,然后制定一个有关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的评价标准,依次分为优秀,良好,中等,一般,差等五个等级。

2)指标隶属度的确定。请各位专家,即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的企业中对企业总体情况比较了解的企业中高层管理或技术人员给出其评语,因此,所有指标对应各评语的隶属度均按如下方法进行计算:

rij=vij/j=1nvij(j=1,2m)

3)将上述确定的各指标隶属度按照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企业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中的顺序及五项评语的次序对其进行排列,得到如下形式的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绩效模糊评判矩阵。

Ri=[r11r12r15r21r22r23r25ri1ri2ri5]i=3,4,2,4,3,3

2.6评判向量的确定及综合评价值的计算

1)评判向量的确定。

①单因素模糊评判。根据上述得到的单因素模糊评判矩阵Ri按照下述公式计算单因素的评判向量Bi:Bi=Ai·Ri=(bi1,bi2,…,bi5)。其中i=1,2,3,4,5,6时与其相对应的n分别为3,4,2,4,3,3。②多因素综合评价。将上述每个单因素模糊评价结果bij(j=1,2,3,4,5)综合在一起,就构成高一级的评价矩阵Ri,采用与上述同样的方法将Ri与权重系数矩阵ai结合,求出一级指标层中第i个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Bi(i=1,2,3,4,5),由Bi构成更高一级的矩阵R,最后求得U的综合评价矩阵B=A·R。由此得到的评价结果B不仅考虑了一级指标影响,同时也考虑了二级指标的影响,因此,保留了各级评价的全部信息。

2)综合评价值的计算。

综合指标的计算采用计算公式:W=B·CT。其中,W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后对企业的绿色度评价值;B为最终综合评价向量;C为企业绩效评价等级分行向量矩阵;CTC转置矩阵。

2.7评估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绿色度情况

W>1,则说明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后企业绿色度超过行业内专家认为的标准值;反之W<1,则说明企业绿色度有待进一步改进。

3实证研究

本文以一个摩托车生产企业为研究对象,来检验以上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的可行性。由于绿色供应链管理是近几年才有的新的管理模式,该企业在供应商的选择与管理、绿色设计、清洁生产,环境体系认证等绿色供应链管理环节进行了很好的实践,但在绿色回收与处理、绿色消费等方面的实践还很不够。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绿色度评价:

3.1确定指标权重

请专家对各指标比较打分,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以资源与能源利用水平U4下的二级指标为例,计算如表3。由此得到U4指标下各指标权重为:

A4=(a41,a42,a43,a44)=(0.351,0.351,0.109,0.189)

同理可得到其它指标的权重分别为:

A=(a1,a2,a3,a4,a5,a6)=(0.172,0.343,0.241,0.163,0.050,0.031),

A1=(a11,a12,a13)=(0.598,0.121,0.281),

A2=(a21,a22,a23,a24)=(0.543,0.270,0.142,0.045),

A3=(a31,a32)=(0.5,0.5),

A5=(a51,a52,a53)=(0.273,0.405,0.32),

A6=(a61,a62,a63)=(0.303,0.421,0.276)。

3.2各个评价指标对于评价因素集隶属度的确定

聘请企业内外专家12人成立考评小组,首先开始对二级目标的各项指标进行考评,得到一个考评矩阵,将考评矩阵归一化处理后得到单因素考核矩阵。以资源与能源利用水平指标U4的模糊隶属度的确定为例:对于资源利用率U41:考评小组 12位人员对该指标打分。情况为:0人打优秀;0人打一般,0人打差,4人打良好,8人打中等;则模糊隶属度分别为:V1=0/12=0;V2=4/12=0.333;V3=8/12=0.667;V4=0;V5=0。其它指标的打分情况见表4。》

将上面的表格变形为单因素考核矩阵R4:

R4=[04/128/1200003/129/120003/129/12002/1210/1200]=[00.3330.66700000.250.750000.250.75000.1670.83300]

3.3单因素评价

结合评价等级集,资源与能源利用率水平U4指标的各项指标分值为:

B4=R4CΤ=[00.3330.66700000.250.750000.250.75000.1670.83300]×[1.41.210.80.6]=[1.0670.8500.8501.033]

计算U4综合分值

W4=[0.3510.3510.1090.189]×[1.0670.8500.8501.033]Τ=0.961

计算参照行业标准企业该项指标的分值

W0=[0.3510.3510.1090.189]×[00100001000010000100]×[1.41.21.00.80.6]=1.0

W4/W0=(0.9611.0)×100%=96.1%

说明企业在资源与能源的利用水平上达到标准值的96.1%。

运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计算出其它单项指标的分值,结果如表5。

3.4综合评价

计算企业的总体绿色度分值:

W=[0.1720.3430.2410.1630.0500.031]×[1.0961.0421.1440.9610.8811.051]Τ=1.089

从以上的分析计算可以看出,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总体绿色度分值为1.089,超过行业内专家认为的标准值,从单项分值的评价上可以看出,在“产品绿色度”、“清洁生产水平”、“废弃物处理与排放水平”指标都已达到中等水平,而“资源与能源利用水平”、“环境管理专业化水平”这两三项指标只有0.961和0.881,未能达到标准值,主要是由于其二级指标中“废弃资源回收率”及“资源再利用率”指标分值较低,都只有0.85,可见企业在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回收和处理环节上有待提高;另外环境管理专业化水平指标分值为0.881,可以看出其二级指标中“供应链合作伙伴环境管理水平”和“通过环境管理相关认证的个数”分值较低,为0.866和0.729,该指标反映了企业忽视了供应链合作伙伴的环境管理问题,企业对环境管理相关标准的引入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环境管理相关认证的数量较低,可见这部分也是企业今后治理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武春友,朱庆华·绿色供应链管理与企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软科学,2001(3):67-70·

[2]刘飞,张华,岳红辉·绿色制造-现代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J]·中国机械工程,1998,9(6):76-78·

[3]JOSEPHSARKIS·Astrategic decision framework for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3,11(4):397-409·

[4]朱庆华,赵清华·绿色供应链管理及其绩效评价研究述评[J]·科研管理,2005,26(4):93-98·

[5]谢季坚,刘承平.模糊数学方法及其应用[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196-215.

[6]秦寿康,等.综合评价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绿色度评价体系 篇10

关键词:因素评分法,煤炭物流园区,绿色度,评价

1引言

传统的煤炭物流因为其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严重而被称为“黑色物流”,如何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 加强对煤炭物流系统的管控,实现煤炭黑色物流向绿色物流转变,促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对于保证我国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 煤炭物流园区是煤炭物流的关键节点,是管理煤炭物流的重要载体,其绿色程度如何会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煤炭物流的绿色化。

2我国煤炭物流园区的积极作用以及存在的非绿色因素分析

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的对物流园区的定义是: 物流园区( logistics park) 也称物流基地,是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是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特定区域。煤炭物流园区是指具有煤炭集散、加工处理、储备、综合装运等多功能的场所,它可以把不同种类的煤运进来,并对其进行筛分、洗选、储存、 混配、装运等加工处理,运出的是标准化或个性化的成品煤,提升了煤炭的品质,提高了煤炭的附加值[2]。我国的煤炭物流园区正在不断建设中,按照其所在位置及其所起的作用不同可以分为煤炭产地物流园区、煤炭中转地物流园区、煤炭消费地物流园区三类,理想的煤炭物流网络结构应该如图1所示。

通过煤炭物流园区的运作,改变了以前直接由煤炭企业 →用户的传统运输方式,使煤炭企业将物流业务交给物流园区来承担,将主要精力集中到煤炭生产上来,可以提高生产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三种物流园区的作用不尽相同,煤炭产地物流园区主要收集附近煤矿的煤炭,进行洗选产生标准煤配送给中转地物流园区,中转地物流园区主要进行煤炭储备,以标准煤为主并生产适量的成品煤,来满足煤炭消费地物流园区的需求,消费地物流园区主要是根据客户的个性化的需求,进行配煤加工,将客户需要类型的成品煤配送给客户。通过三种物流园区的合理分工、协调配合,最终一方面实现了煤炭用户需求的有效响应,提高了煤炭物流的可靠性,避免缺货,同时通过集约化运作,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煤炭物流园区虽然有上述积极作用,但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主要包括污染和资源浪费两大问题,具体包括噪音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污染、资源浪费五个方面,如表1所示。[3]

3煤炭物流园区绿色度评价的必要性

物流园区的绿色度是指物流园区的环境友好程度,具体来说包括物流园区对于环境的污染程度以及对于资源的消耗程度。如果一个物流园区平均到单位工作量上的对资源的消耗越小、对环境的污染越少我们就认为其绿色度越高。煤炭物流园区绿色度具有客观性和时效性的特点。客观性是指通过评价可以对煤炭物流园区的绿色度进行客观的评估,衡量其在环保方面的客观效果。时效性是指从发展的角度来看, 随着科技的进步、管理水平的提高,煤炭物流园区的绿色度是一个不断变化升级的过程,今天的绿色度高的物流园区如果不持续改进,有可能到将来绿色度会被评价为低[4]。

引入煤炭煤炭物流园区绿色度评价对实现煤炭物流的绿色化转变、推进煤炭物流企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讲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给政府管理部门,在考核评价监督管理煤炭物流园区的时候,提供一套客观可行的评价方法,找出标杆企业,树立榜样,进行经验推广,引导煤炭物流的绿色发展方向。二是通过评价给煤炭物流园区的绿色转变起指导作用,通过对自身的评估以及与同行标杆企业的对比,找出差距,作为今后绿色工作的重点。

4构建煤炭物流园区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考核内容

对煤炭物流园区的绿色度的评价可以从不同的维度展开,本文借鉴相关文献中对于企业绿色度评价的内容,结合ISO14000国际环境管理体系的管理思路,将煤炭物流园区绿色度评价的指标从制度及文化建设、组织架构与人力资源、硬件投入、过程管理、绿色绩效五个维度展开,共包括23项二级指标,如表2所示。指标的设置充分考虑了重在预防、全员参与、要素管理、过程管理、目标管理、重在实效等原则,具有全面性、客观性、科学性等特点。

4. 1制度及文化建设

制度及文化建设包括园区绿色文化、绿色战略规划、环境管理制度三个方面。绿色的企业文化是园区绿色管理的前提,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园区文化主要考核内容包括: 绿色的价值观,绿色制度建设,绿色信息公开,绿色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绿色战略规划主要考核园区在绿色经营观指导下,对园区进行绿色开发、实施绿色生产、开展绿色营销和培育绿色园区文化等是否进行了总体规划。环境管理制度方面主要考核内容包括: 环境管理组织机构、环境监测制度、各部门的环境管理办法、宣传教育培训制度、监督检查制度、奖惩制度等等。

4. 2组织架构与人力资源

组织架构与人力资源包括组织架构、人员配置、员工素质三个方面。组织架构是指一个组织整体的结构,是在企业管理要求、管控定位、管理模式及业务特征等多因素影响下,在企业内部组织资源、搭建流程、开展业务、落实管理的基本要素。主要考核园区环境管理组织架构是否合理,每一个组织部门、每一个员工是否都有合理的环境管理职责分配。绿色物流作为新生事物,对营运筹划人员和各专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因此园区是否拥有足够数量的熟悉绿色理论和实务的物流人才,并将其科学合理的配置到相应的组织机构当中都是考核的重点内容。其中重大环境影响的岗位人员是重点,考核是否经过了相应的教育、培训,是否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经验。

4. 3硬件投入

煤炭物流园区的绿色硬件投入是实现绿色化的基础保障,包括污染物监测设备投入、减少污染的设备投入、资源回收与节约的设备投入。污染物监测设备主要包括监测噪声、 污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的污染的设备。减少污染的设备包括污水处理、废气处理、减少噪声、减少扬尘、减少运输过程中煤炭洒落等工作所投入的设备。资源回收与节约的设备主要包括废弃物、洒落的煤炭的收集加工再利用的设施设备。

4. 4过程管理

过程管理是指对煤炭物流园区的每个节点进行监管控制,对每个过程细节进行控制管理,从而达到最终的绿色物流目标。对园区的过程管理主要考核指标包括作业标准、应急预案、教育培训、监督检查、作业改善五个方面。作业标准主要考核各工作岗位是否有完善的作业标准,有重要环境影响的环节是否有控制程序,例如固体废弃物管理程序、可回收利用废物处置办法、危险废物处置办法、化学品控制程序、能源管理办法、环保信息交流管理程序、污水排放控制程序、零星废水排放管理办法、大气排放控制程序、噪声控制程序等等。

应急预案主要考核园区是否制定了可能造成环境影响的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以预防或减少环境影响。教育培训方面主要考核是否定期进行绿色意识、岗位职责、工作标准的培训,以及有可能的情况下是否进行了应急预案定期演习。监督检查主要考核园区的监督检查部门是否定期的开展检查工作,并对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作业改善主要考核针对监督检查以及日常发现的问题,能否发动全体人员,集思广益,制定出作业改善措施。

4. 5绿色绩效

园区绿色声誉是园区内部员工和外部顾客等对园区绿色管理方面的认可程度,可以通过调查以及新闻报道的次数来确定。物流园区绿化率就是用园区绿化区的面积除以总面积来确定。废液污染、废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污染主要考核其有没有达到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运输损耗用运输中损耗的煤炭数量除以煤炭运输总量来确定。物料回收再利用主要考核物料回收的数量及其经济效益。资源消耗就是考核单位煤炭吞吐量所对应的资源消耗数量。

5因素评分法在煤炭物流园区绿色度评价中的应用实例

运用因素评分法进行绿色度评价的计算过程如下: 首先对需要进行评价的对象( 煤炭物流园区) 设定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这些评价指标按其重要程度分配权重,然后按各指标的考核内容及其评分标准给各指标打分,将各项指标所得分数与权重相乘并汇总,便得出各评价对象的评价总分,获总分越高的评价对象绿色度越高。其中权重的分配可以采用1到9标度法,请专家两两比较各指标,构造出判断矩阵,采用和法或积法计算得出各指标权重。权重的分配也可以采用德尔菲法,请多个专家根据每个指标对物流园区绿色化的影响程度赋权,经多次反复交流信息,最终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下面以对A、B、C三个煤炭物流园区的绿色度评价为例来说明该方法的应用。如表2所示,共包括五个方面的23项指标,所有指标权重按百分比来计算,所有权重相加为100% , 各指标的得分,按10分制计算,最终根据加权求和法得出各煤炭物流园区的绿色度评价总分。

通过表2的总分可以看出,B园区绿色度最优,C园区次之,A园区最差。通过横向比较也可以得到一些启示,比如,A园区的硬件投入是最高的,但因为其其他的方面做的差,最终的评分还是最低,说明仅仅依靠设备是实现不了绿色化的,管理等软实力也很重要。B园区虽然得分最高,但其设备投入等方面还有改进空间。C园区各个方面比较均衡,仍需向B园区学习,提高绿色化程度。

6结束语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 篇11

在进行建筑建设时, 消耗的能源及其庞大。为了减少能源消耗合理的利用资源使建筑业快速健康的发展, 必须要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绿色建筑已经成为建筑这一行业的发展方向, 在国外的其它发达国家绿色建筑已发展成为一种体系, 这种体系被广泛应用。我国的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尚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 主要是依靠借鉴其它国家的理论经验, 缺乏自身的实践与经验。对于我国建筑业是否能够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来说, 合理有效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绿色建筑的主要特点

绿色建筑的主要特点如下。 (1) 建筑建设根据地方特点因地制宜。 (2) 尽可能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和天然资源, 有效的节能技术也是必不可少的。 (3) 建筑在进行设计时要做到合理布局、室内有适当空间, 采光和通风性能好。 (4) 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 结合无污染材料以及可回收材料使之成为一种良性循环。 (5) 尽量使周边的生态保持平衡, 利用现有的自然景观使其拥有宜人的水、空气环境。 (6) 建筑的内外保证联通, 可以自动调节室内气温。 (7) 绿色建筑具有功能灵活性的特点, 材料运输成本较少, 大大降低了成本造价。

总而言之, 绿色建筑设计应采用先进的建筑技术, 尽可能地利用天然的资源与能源以及无污染的和可以回收的建筑材料, 使得在满足居民的心理和生理需求的同时令消耗资源达到最少, 有效贯彻落实可持续健康的发展战略。

三、其它国家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1. LEED (美国)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LEED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又被称为开发能源及环境设计先导计划, 全名为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 是一套在美国比较通用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LEED以建筑寿命为考虑出发点对建筑的整个环境性能进行测量评估, 为建筑设计保证经济性能和有效提升建筑环境建立了标准。美国LEED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世界公认最具有权威性和完善的评估标准, 为世界的建筑设计评估所认可。

LEED对建筑进行评估时主要是考察建筑周边环境的水资源、场地和能源、资源以及材料等。评估体系中各项指标所占的比重和分值如表1所示。

建筑在满足评估条件时。可以依据LEED中对应的条款对其进行打分, 在LEED中有详细地针对打分的条文以及相关案例。

建筑建设先要满足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每个评估项的前提, 然后才可以依据相关条文针对每个得分点进行打分。LEED编制了较为详细的相关技术手册, 可以使工作人员更加透彻地理解该体系, 将各个评估项所得的分数累加即为该建筑绿色评估的最终得分结果。若是得分处于26到32分的区间则为一般认证;银质认证的得分区间为33分到38分;金质认证的得分区间为39分到51分;铂金认证的得分区间为52分到69分, LEED绿色评估体系的总分为69分。

2. BREEAM (英国) 建筑评价法

该建筑评价法主要是用于评价建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悠久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使其成为世界认可的评价体系之一。BREEAM简单直接地表达出其评估条款的重要性, 易于理解, 异常透明、简单。BREEAM主要有四个级别的评定:优异、优良、良好以及合格, 由BRE给受评估的建筑发送最终的评定资格。

建筑项目在进行评估时被BREEAM分成不同的阶段, 每个阶段的评价内容和标准也不一样。评估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设计建筑、建筑性能以及运营管理。对不同阶段的环境指数和BREEAM等级进行评估时主要考虑建筑的运行、管理以及性能。其评价的项目主要有: (1) 二氧化碳的排放和消耗、渗透; (2) 室内、外环境质量; (3) 空气质量和水污染情况; (4) 建筑场地的生态情况。针对建筑的设计、性能以及管理分别进行评价打分。

四、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

与国外的其它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对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起步较晚。经过研究人员的不懈努力以及借鉴先进评估的经验, 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绿色评价体系。在2001年, 建设部借鉴LEED经验并结合我国相关法规公布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 该手册主要用于评估我国的生态住宅。在2003年, 中国建筑科学院以及清华大学等借鉴消化了日本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公布了《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在2006年, 科技部和教育部推行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主要考虑节能、节水、节能、节地、室内环境以及运营管理等6方面。

1. 我过的生态住宅评估体系

我国对生态住宅进行评估时主要是对建筑环境的寿命进行评价, 这样可以更好的起到环保节能、提高居民居住环境的作用。表2为2002年版本的生态住宅的评价体系指标。

2. 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

我国过为了迎接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 发扬绿色奥运的精神, 给世界人民展示绿色生态环境而提出了绿色奥运建筑的评价体系。这是我国国内第一个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对绿色建筑的评分标准进行了详细地标注, 并且开发了一系列相关软件。

(1) 全程监控, 阶段评估。将评估方法将项目分为四个阶段, 依次为规划、设计、施工、运行与管理。在对这些分开的阶段进行评分时要针对各个阶段的工程特点, 从而保证绿色建筑的质量和资源合理利用。

(2) Q和L评分法。将评估条例分为两大类:Q和L。Q即建筑质量, 亦包含其提供的服务水平。L即资源、能源以及环境的消耗。建筑的最终目的是得到最大化的环境质量而耗费最小化的能源与资源, Q与L结合能更加全面有效地对绿色建筑进行评估。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有五个L类四个Q类指标, 其中二级指标18个, 一级指标15个。

在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中采用五级的评分体制。最优分数为5分, 最低分数为1分, 一般水平为3分。若采用3分制度, 则达到最低要求时为1分, 不满足者为0分。

(3) 注重延续文化。注重建筑技术、材料、环保节能的技术要求要结合我国特有的建筑文化, 采用合理的设计方法运用于绿色建筑中去。这对于节约资源和保护我国特有建筑文化和技术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五、结语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关系到我国能否健康有效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在这方面我国起步较晚, 但是相关研究人员一直在积极探索和研究。在借鉴其它国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 已取得一定成绩, 相信在未来的时间里, 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会更加完善, 更加有效地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上一篇:动画角色视觉形象研究下一篇:赛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