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评价体系(通用12篇)
成绩评价体系 篇1
在新课改背景下,素质教育提高了对教师教学的要求,它不但要求教师能够准确传授知识,也要求教师能够积极有效地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使个性化发展成为现实。就初中历史而言,传统的试卷评价已经不适合于现代教育的发展节奏,它不能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水平,也难以适应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所以本文所探讨的新历史学业成绩评价体系,为师生创新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可行性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多一把尺子,便多一批好学生”的素质教育理念。
一、初中历史开放式考试的学业成绩评价体系研究
初中历史开放式考试是相对于闭卷考试的学业评价方式而言的,它占到学生总成绩的40%左右。它的考试内容包括能够反映学生社会实践参与的相关专业考查报告、论文以及历史事件读后感。另外,教师还基于历史教具制作、历史话剧编演、历史书画绘制等等考查动手动脑能力。如果仅从教学目标角度来看,这种新的开放式考试学业成绩评价模式是立足于学生素质整体发展的,它比较考查学生的研究与创新能力,因为其中有大量的理论实践相结合的题目,其表现形式规避了传统教学中机械记忆理解学习内容的考试方式,更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思维想象能力。另外,考试内容也不单纯局限于教材,它还有更多学习生活当中的知识内容,这些都使得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更加轻松自由。以下以苏教版初二历史考题为例加以说明。
题目:“请填写国歌的歌词及其作者姓名以及它是在哪一年被选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的?根据歌词分析,你对‘中华民族应该居安思危’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这道试题考查初中生对教材历史内容的掌握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主观感受。在确保大部分学生能够基本拿分的同时,也给予他们一个相对开放的答题氛围,阐述自己对国歌歌词的感受与理解。一般来说,这一题目的正确回答引导方向应该是“不忘国耻、发奋图强、振兴中华”,并基于这个方向来回答问题。只要表述逻辑思维清晰、思想方向正确就可以得到满分。当然它也欢迎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最重要的是,学生应该在回答题目时体现出自己的质疑精神,例如如今发达国家利用经济文化手段压制我国,按照“落后就要挨打”这一思想,我国是否应该保持居安思危的态度等等。在这样的质疑思维下回答问题,能够体现出历史考题在评价学生历史学业成绩方面的优越之处,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居安思危”这四个字的内涵,拥有了同龄人所没有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和忧国忧民意识,达到甚至超越初中历史教学目标要求。所以教师在布置考试要求时,应该将考试的操作方法与评分标准都告诉学生,让他们最终形成有效的能力发展[1]。
二、基于评价项目内容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新构架
初中历史学业成绩评价体系应该从多维度、多层面进行构建,保证评价项目与内容的多元化发展。首先,评价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它应该以学生发展为基础目标,在关注结果的同时更注重过程,总体来看要以适应素质教育为要求建立科学全面且客观的学生能力评价体系。所以该评价体系构架应该由基础知识、应用能力和日常成绩三部分共同组成。在基础知识层面所采用的是闭卷考试模式,它侧重于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查与评价,它的评价成绩比例占到总比例的60%。其次是应用能力。应用能力也是初中生历史学业成绩评价体系的关键,主要以开放式考试形式为例进行建设。开放式考试会在学期初期就进行布置,并在一学期内完成。它的形式相对灵活且侧重于考查学生的专业研究及创造能力,是典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模式,其成绩占到总评价成绩比例的30%。最后是平时成绩。运用平时成绩对学生历史学业成绩进行评定最为客观,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淡化学生的考试负担。该评价体系建议教师以学生的总评成绩等级机制作为标准写入成绩簿。
可以说,新的初中历史学业成绩评价体系实现了从“为考试而教学”到“为创造而教学”的价值立足点转变。它整体表现更加开放、思维更加活跃且时间可行性空间更大。并且这种新的评价方式也给予了教师历史教学更大的灵活性,实现了更多教学可能[2]。其结果就是让教师能够通过学业成绩评价体系更好、更全面反映学生学习水平,最终达到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双重重视的施教目的。
摘要:新课改以来,我国初中教育一直坚持“评价项目多样化、评价内容多元化”的基本原则。这样的评价体系讲求对考试信度与效度的要求,也允许在一定程度上灵活运用知识,促进了评价机制中模糊判断与准确判断的有机结合。文章探讨了在开放式历史考试中对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体系的研究状况,并分析了推行新评价模式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业成绩评价体系,开放式考试,评价模式
注释
1[1]张晓琴.新课改下初中历史学业成绩评价模式的透视[J].池州师专学报,2006,20(2).
2[2]赵艳玲.“初中历史学业成绩评价体系的研究”实验报告[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19).
成绩评价体系 篇2
关键词:大学体育论文
大学的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组成部分,也是尤为关键的一部分。众多大学在体育教育这方面尤为重视,应让大学生建立起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的意识。但是近年来,大学生不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课活动,即使参加了也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大学生的健康状况一直呈现下降的趋势,身体素质令人担忧。建立大学体育俱乐部制的教学模式,这在体育教学方面是一项新的尝试,旨在达到强化大学生健康第一、培养大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俱乐部教学是一种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在我国,体育俱乐部作为新兴的体育组织形式日益受到学术界的认可,并且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但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操作层面均处于初始阶段,相对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来说还处于迟缓状态,这是因为现阶段的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还存在一定的不完善之处。
1大学体育俱乐部制简介及现状分析
成绩评价体系 篇3
学生成绩评价体系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验教学大纲执行情况、教学质量、学生水平的重要手段。它直接影响到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选择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动机。科学的、系统的成绩评价体系不仅对实现课程目标,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都起到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是教与学的指挥棒,决定性地影响着人才培养的类型。
根据先行研究,成绩评价形式主要包括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两种。形成性评价主要指在教学活动完成之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测试和判断,其中包括期末测试和水平测试等,主要强调学习结果;终结性评价是指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包括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参与课内外教学活动表现及能力等,主要强调学习过程。由于一次性期末测试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真实能力及水平,所以有更多的外语教育研究者开始逐渐降低终结性评价的比重,相应地增加形成性评价内容及比重,更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实际运用知识及学习能力。但是形成性评价由于内容多元化,受主观影响较多,缺乏对学生评价的客观性。因此,本研究旨在运用网络平台教学功能,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建立系统的、全面的、客观的评价体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重视日语学习过程,培养自身能力,还能对学生进行客观的、全面的评价,提高教学质量。
一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形成性评价的多元化,提高形成性评价的客观性
1形成性评价内容的确立
以学生行为表现为本的形成性评价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外语研究者的关注,目前已有不少外语教育研究者对外语成绩评价体系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由考试类的终结性评价为主转变成为基于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及小组报告的形成性评价为主。由于笔者长期从事软件专业学生的二外日语教学,所以根据软件专业的“实用性、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我们探索适合软件专业学生的二外日语形成性评价模式,而且该评价模式还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进行调整。
该评价体系的对象是学生,所以学生有权选择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以理论为指导,以教学实践为依托,结合学生需求确定成绩评价依据、评价种类、评估方式及测试形式等方面内容。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及访谈等形式对形成性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等各个环节进行信息反馈,对评价体系及时进行调整,从而完善该评价体系。
以上问卷调查主要都是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现的,学生可以在平台的“作业”模块中完成问卷调查,由于问卷调查都是客观选择题,网络教学平台系统可以自动统计调查结果,以图表或数字等形式让教师非常直观地看到结果。这样,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
2形成性评价的实施
通过以上步骤,最终确立了既有书面形式的作文、小测试,又有口头形式的朗读、课堂讨论、情景会话等评价形式,还有体现学生自学能力、综合表达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发表等评价形式,从而保证评价体系的多元化,激发日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下面就已以课堂发表、朗读为例,详细阐述形成性评价各模块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实施。
以介绍日本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发表可以帮助学生找到学习日语的切入点,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可以由个人完成,也可以由团队完成。如前所述,本次研究对象为软件专业二外日语学习者,除了学生的日语表达能力,还要根据包含发音清晰、声音大小、身体语言、是否吸引听众等在内的语言综合表达能力、收集资料及筛选能力、PPT制作效果、团队合作能力等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
非日语专业学生在学习二外日语过程中,普遍对口头朗读不够重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些学生虽然已经学了一年多的日语,但还不不能准确地读出日语特殊音节(促音、长音、拨音),甚至有些学生还不会断句。因此,为了促进学生发音标准,在生成评价内容中增加了朗读单词、句子、文章这一环节。笔者认为比单词正确与否更重要的评判标准是特殊音节发音准确与否、单词声调、句子语调、语气、重读弱读、断句等。由于二外日语学时普遍不够,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朗读的内容录制成音频,作为作业提交到网络教学平台上。
如上所述,形成性评价体系中多种评价标准受主观因素影响,很难做到客观、公平评价。因此,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估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可以尽量减少人为主观影响,建立科学、公正的评判标准。其中发表、情景会话等评价形式是最容易受主观影响。为了保证其公正性,教师可以把学生制作的PPT、会话视频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上,供全部学生观看,并对其进行打分,平台系统自动算出学生打分的平均分值。教师根据如上说述的评判标准,再结合学生打分的平均分值,对学生进行科学、公正地评判。
二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提高终结性评价方式的效率及客观性
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建立题库,实现小测验、期末测试随机考试。目前,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随机测试的教育机构日益增多,这已成为今后国内高校成绩评价体制改革的趋势。但是,在日语教育中,实现随机测试的高校还为数不多。也许是因为日语一直作为小语种,教学规模较小,很多大学院校的日语专业不具备随机测试的网络环境及条件。而我校的软件学院既有全校师生可以使用的网络教学平台,又有供学生上机考试的计算机房,具备机考的要求与条件。同时针对学习二外日语的软件专业学生多,日语教师又少这一矛盾,建立题库实现随机测试已成为日语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首先将测试题型分类,根据题型确立题库模块,再收集资料,并对其进行筛选分类到各题库模块中,然后将试题及答案导入网络教学平台,完成题库的建立。在测试前,需要教师调出题库,导入平台的“作业”模块中,才能设置测试的时间、测试方式、成绩显示等内容。测试时,随机抽题,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试,在学生提交测试后,平台就自动显示成绩。因此,利用网络平台进行随机测试的评价方式不仅为保证评价的公正性提供了重要条件,而且节省了教师阅卷时间,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工作效率。
但是,由于网络平台的局限性及日语教师如何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技能还有待于提高,以上提到的题库都是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形势比较单一,还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
三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日语成绩评价体系建立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评价体制改革,可以初步建立科学、全面、公正、系统的评价体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但该评价体系的建立对校园网络环境和教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否则,本研究在实践中会受到很大的阻碍。
首先,日语教师要认识到利用网络资源建立成绩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如前所述,形成性评价内容多元化、测评方式和评判标准的多样化、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建立题库等都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做大量工作,还要提高自身利用网络资源及网络教学平台的水平。只有在教师充分认识到新评价体系建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才能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到最后。
其次,校园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完善是建立新评价体系的必要环境。目前,国内已有不少高校开始建设并运用网络教学平台实现教学互动等教学环节,但多数处于起步阶段,在实践中还会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调整。如前所述的题库形势单一,要求网络教学平台不仅能做客观题测试,还要实现口语、听力测试,这对网络平台的建设与完善有很高的要求。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深入研究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日语成绩评价体系的建立。第一,在充分认识到新的评价体制建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普及运用网络教学平台相关知识及技能,从而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实现教学互动。第二,扩大与加强各大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由于我国大部分院校的日语教师人数较少,在今后的研究中,如果想建立全面地新日语能力测试题库对很多院校的日语教师来说是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如果跨越院校界限,各院校日语教师分工合作,并互相借鉴实践经验,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第三,继续建设并完善校园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虽然作为个人,没有能力影响学校的政策及发展规划,但是随着该平台被我校师生广泛利用,我校继续投入大量资金对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升级,使其功能更加稳定和完善。因此,对我校建设完善的网络教学平台充满信心。
综上所述,以理论为指导,以教学实践为依托,结合学生需求确定成绩评价依据、评价种类、评估方式及测试形式等方面内容;在形成性评价中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估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使得形成性评价更加全面而又公正;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建立题库,实现平时小测验、期末考试等教学环节,保证终结性评价的客观性、公平性。虽然基于网络教学平台建立科学、全面、公正、系统的评价体系是一项艰巨任务,但必将成为今后日语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B·S·布卢姆.教育评价[M].邱渊,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2]金娣,王刚.教育评价与测量[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郭茜.试论形成性评价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与测试的启示[ 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5).
[4]郭茜.利用形成性评价促进大学英语教学中学习者自主性的培养[ 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
[5]王华,甄凤超.基于语言教学项目的形成性评估流程效果研究和再完善[ J].外语研究,2008(3).
成绩评价体系 篇4
关键词:高中学生,体育成绩,评价体系
就高中体育工作而言, 体育教学是其重要组成, 可以说, 高中的一切体育活动都是围绕着其进行开展。但是, 就当前高中学生的体育成绩评价而言, 采用的评价方式仍然相对传统, 大都围绕测定学生运动能力而评价。这样的评价体系, 只能将学生素质情况以及每个学生对运动技术的掌握情况反映出来, 却不能将学生的实际锻炼情况充分反映出来。鉴于此, 引出该文。
1 传统高中学生体育成绩评价体系伴随的不足
1.1 没有重视过程性的差异
在高中很多学科教学里, 就学生而言, 他们会在很多方面诸如思维方面、注意力方面、分析能力以及判断能力方面存在相应差异, 但是, 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 就学生而言, 不仅会伴随这些差异, 还会在身体条件方面、运动兴趣、爱好方面和运动技能以及自身体能方面伴随各种差异。于是, 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就会存在一些学生尽管非常努力, 但是其运动成绩仍然不怎么样, 或者其在达标测试的过程中仍然不能过关;同时, 也会存在一些学生, 虽然并没有怎么锻炼, 却有着相对较好的体育成绩。如此, 就体育教师而言, 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和进行教育评价的时候, 就需要对学生体育实际进行客观的体育评价, 这样就需要采取一定措施去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积极性, 从而将他们的体育学习潜能充分激发出来, 并且, 要将综合评价重视起来, 从而实现全体学生体育成绩的进步和全面发展。
笔者随机抽选了南京市16所高中学校进行了走访和调查, 调查结果发现, 就南京市的高中学校而言, 在对学生体育成绩进行评价的过程中, 教师都是采用了统一的评价标准进行的。不论是评价的主体, 亦或是评价的客体, 都呈现出明显的单一特征, 难以将教学的双边活动充分体现出来, 也缺少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共同完成某项教学任务的过程, 并且对“标准性”太过分强调, 没有重视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 没有重视过程性的评价, 却对结果评价太过于强调。
1.2 考核内容有待进一步丰富化
就当前高中体育教学大纲而言, 其考核内容难以将学生的体育技能水平充分反映出来。访谈调查结果得知, 有50.2%的高中教师考核学生体育成绩的时候, 考核内容单一。比如:篮球仅仅参考简单的投篮动作, 排球仅仅是动作单一的传垫球, 更有一部分高中学校将《高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作为评价体系进行学生体育课成绩的考核, 如此就忽视了对学生知识技能的考核, 也没有考核评价学生的体育过程以及方法, 更没有考虑到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心理以及情感表现。所以, 就当前南京市高中体育考核内容而言, 全面性十分不好, 考核内容也有待进一步丰富化。
1.3 考核方法有待进一步充实
就高中体育教学改革而言, 其重要组成就是优化体育课的考核方法, 但是, 就目前来看, 大多数高中院校的体育课考核方法都不够完善, 如此不仅使得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兴趣受到严重阻碍, 也不利于体育教学工作改革的顺利进行。一般而言, 学生达标就是体育教师考核的重要组成。笔者经过调查访谈发现, 在南京市的20所高中学校中, 九成以上的学校每个学期都测试学生的耐力, 比如测试男生的1 000 m中长跑和女生的800 m中长跑, 然后结合《高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对他们的成绩进行得分的计算, 但是, 经过访谈笔者也发现, 学生最为恐惧的一个体育项目就是耐力跑, 但每个学期都必须经受测试, 如此就使得很大一部分学生对体育课产生了畏惧感觉。通过耐力跑可以使得学生的体质情况得以提高, 因而, 应该将其作为锻炼学生身体的措施之一, 而不能通过仅仅一次耐力跑就直接对学生本学期的体育成绩做出决定。因而, 可以将此教学方法进行改变, 在每节体育课上, 如果学生能顺利完成一次耐力跑就得一分, 若是不能就不给分, 这样一个学期下来, 不用再对学生进行测试, 直接结合学生在每堂课上的平时耐力跑表现就能将成绩判定出来。
1.4 评价效果有待进一步显著化
就当前高中的体育成绩评价而言, 太过于重视学生“学会”的度, 太过于关注学生对每项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 却没有及时重视起来学生自我发展递进式的纵向提高, 也没有将评价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建立体育锻炼理念的评价真正体现出来。
2 高中学生体育成绩评价体系的构建分析
2.1 重视健康理念的树立
在《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中就指出, 考核的指导思想是健康第一, 要重视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将刻苦锻炼作为主导力量并且将其作为激励学生积极上进的机制。其真正的目的是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出激励, 使其将必要知识、技术以及技能充分掌握, 使得他们学习体育的兴趣及时培养起来, 将良好的锻炼习惯及时养成。基于这个依据, 笔者认为, 就高中体育教学的目标而言, 应该重视学生身心健康的促进, 不能仅仅重视学生的更强或者更高抑或更快, 也不能仅仅重视其是不是能够在高级别的运动竞赛中获取奖项。所以, 对于评价者而言, 应该有着全面和大局的观点, 将健康第一的评价理念树立起来。
2.2 将体育健身知识内容在评价体系中适当融入
就高中而言, 是培养学生体育健身理念建成的一个重要时期, 因而其教学质量的优劣实际和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有着很大关系, 并且体育健身知识能够对学生的锻炼习惯起着指导作用, 故而, 应该科学的指导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对体育文化不断学习, 使得自身体育素养不断提高, 而这也是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
2.3 重视对个体的纵向评价
就个体的纵向评价而言, 其作为一种评价方式, 能够将个体原来身体素质实际和现测身体素质的比较变化实际充分反映出来。就原来的身体素质而言, 指的是学生该学期初测取的体育成绩;而就现测身体素质而言, 指的是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锻炼之后测取的体育成绩。一般而言, 就那些具有较好身体素质的学生而言, 可以结合相关标准将成绩直接给予, 因为这部分学生要想提高成绩有着较大的难度。因而纵向评价的对象是具有较差体质的学生, 其目的就是为了对学生积极参与锻炼做出鼓励, 而测试的时候要结合学生个体实际, 对具有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采取不同的人文关怀测试标准。
2.4 重视对学生运动技能的评价
所谓运动技能, 指的是在一个学期当中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对专业技术动作完成的能力。
一般而言, 技术动作的评价是高中学生体育成绩考核的重要组成。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大纲, 在考核的时候结合学生的熟练度将相应分数给出, 这样的考核有着较多的次数, 目的就是推动学生多多练习而实现健身目标。
2.5 重视学生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的评价
体育教学过程中, 情感目标也是重要组成, 其指的是学生参与体育课学习中的态度和合作实际。对该目标的评价应该包括多项内容, 诸如学生是否按时上课, 其学习态度实际, 课堂常规表现以及着装等。因而, 应该结合大纲规定, 进行相应考勤, 如果学生请假, 应该将请假原因注明。而就学生的学习态度及课堂表现和合作实际考核而言, 应该基于学生的平时表现做出考核。
2.6 重视对学生日常锻炼的评价分析
高中体育的目的就是推动学生参与锻炼, 将良好的锻炼理念建立起来, 因而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平时锻炼实际, 对其日常锻炼情况进行相应评价。
总之, 进行高中体育成绩评价的时候, 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生在体育课上的成绩, 还要重视他们的进步度和努力求知度, 从而能够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客观而真实的评价, 同时通过评价将新目标确立起来, 并且在整个过程中将建立健身理念, 因而, 需要重视纵向评价的引进, 构建立足过程推动发展的多元主体参与的高中学生体育成绩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蔡敏.论教育评价的主体多元化[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3 (1) :21-25.
成绩优秀英文自我评价 篇5
I usually can be strict requirements from the study hard, with a high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collective sense of honor, ability to highlight, as a vice squad leader to set an example, work very seriously, Good use of time, and occasionally make some small mistakes, hope to make great progress in the next semester, as a very good student in all areas, the teacher believes you will be able to do, the teacher also believes you will make every success , Go further! Teachers believe that three years later, you will be able to achieve remarkable results.
Finally, wish you and your family a happy New Year, all the best! 3 you lively and outgoing personality, a better state of mind, school performance to instability, uneven development of various subjects, partial Branch phenomenon is more serious, especially for mathematics disgust. Usually on their own requirements are not strict, in the first half there are several violations of class discipline, but after education, changed a lot, only the results did not come up, the teacher hope you can make persistent efforts in the next semester, regain their own world. Teachers believe that three years later, you will be able to achieve remarkable results. Finally, wish you and your family a happy New Year, all the best!
成绩评价体系 篇6
关键词:小组;个人成绩;评价;公平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1-0101-02
一、研究的必要性
1.研究现状。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不少的专业教学过程中都在运用。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很大的作用,有利于学生之间交流、沟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人际交往,在良好的氛围中培养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小组合作设计的评价,国内外主要实行“捆绑式”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是将学生划分成多个小组,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或把小组中每个人的得分加在一起,将各小组总分进行比较。在运用“捆绑式”评价时,教师更加侧重于集体评价和学习过程的评价,却忽视了对个人的公平评价。目前,还没有一个相对公平合理的对于小组合作学习中个人成绩的评价机制。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教师指定设计课题或者是以选题的方式,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目的是激发学生对于设计的兴趣,激发灵感和创意,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发现,小组合作中个人成绩的评价出现的不公平的现象,导致了部分学生对小组合作设计的方式产生了一定情绪,影响了这种方式的教学效果。
2.研究意义。本课题的研究对合理实施合作学习的内容、公平化实践合作学习的理论有重要的价值,同时,对于新课程方案的实施和小组合作设计模式的良性循环也有积极的意义:①通过建立公平化评价机制,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避免小组合作设计不到位,出现小组中个别成员承担大部分甚至所有的讨论任务,而某些成员无所事事,出现“搭车”现象等;②促进小组合作学习中个人成绩公平化评价机制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益;③可以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行为的创新,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
二、实施的方法及要点
本课题主要研究小组合作设计中个人成绩的评价机制,相对于“捆绑式”评价机制的缺点,对小组中每个成员评价的公平性研究是本课题的重点。如何公平合理的评价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建立公平的评价机制,构建合理的评价标准,从而实现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及其设计模式,是本课题的重要研究目的。
1.变量界定及研究假设。①变量界定。自变量:小组合作设计中,个人成绩的公平评定的准确率较高;因变量:课堂教学效果令大多数学生满意;学生对小组所选设计课题的兴趣程度较高;教师的教研能力较强。②研究假设在小组合作设计个人成绩的评定中,依据公平化的评分标准和评价机制,使每个小组成员得到合理、公平的成绩,防止个别学生偷懒、“搭车”的现象,形成小组合作设计模式的良性循环。
2.科学设定评价标准,合理布置评分比例。科学制定评价标准是保证小组学习有效进行的关键。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根据学习性质的不同,可以制订不同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应包括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两个方面。为了发挥个体的优势,应把个人评价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并且与小组评价相结合,同时实行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打分和教师打分相结合的原则。在评价时,可以按照百分制或A(优秀)、B(良好)、C(一般)、D(及格)、E(不及格)五个等级来进行成绩评定。小组个体的成绩评定包括小组成员的评价、教师评定和小组成绩三个方面,例如:小组成员成绩=小组成员的评价(30%)+教师评定(50%)+小组成绩(20%),在具体评价实施中,可以根据课程情况的不同合理布置评分比例。
3.重视公平性原则,将主观性与客观性有机结合。由于每个学生的综合水平和能力不同,所以在每次的评价中,学困生的成绩一直不是很理想,但该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却很努力,基础好的学生不用太多的付出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分数,所以单纯依据作业的评定来打分,给学困生的学习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结果可能导致该学生不再努力,缺失了多劳多得的公平化原则。因此,在评价中,应注重学生的对小组课题的付出和态度,以及较之先前的合作学习中是否有进步,以此为主观的评价依据,并且和客观的评分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对于小组学习的积极性。
4.注意事项。在小组学习的评价过程中,除了评价制度和评价标准等本体性的研究,为了保证评价制度的顺利进行和教学效果,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重视小組成员的个性,实行小组成员互补制。科学分组是小组评价机制能够有效进行的前提条件。除了每个学生的综合水平不同外,每个学生的性格特征也不相同。在分组时,避免相同性格的学生分为一组,应实行互补制的分组原则。此外,避免两种性格偏激的学生分到一组,为小组学习评价工作带来不必要的矛盾。②关注小组成员的学习兴趣,及时调整作业计划。小组成员对课题兴趣的好坏影响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由于每个学生的兴趣不同,对于小组合作课题的兴趣也不相同。如果一个学生对小组课题没有兴趣,会直接影响他在小组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效果。因此,在分组前,应详细了解学生的兴趣,分组后,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对课题兴趣不高的学生,应即时调整该学生的作业内容。③评价中重视激励制度,提升教学效果。激励制度本身包含一种竞争精神,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能够创造出一种良性的竞争环境,进而形成各个小组和成员间的良性的竞争机制。在小组学习过程中为保证评价的教学效果,应对表现较为突出的小组或个人给予额外的分数奖励,以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付出更多的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实践效果分析
小组合作学习旨在通过共同参与探究、讨论,相互启发等,以集体智慧解决个体无法解决或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问题。但是合作学习毕竟是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每个人都要作出自己的贡献,必须有自己的见解,而在实际的小组学习和设计中,由于缺乏合理细致的评价机制,往往存在个别学生偷懒的现象。通过本次研究与实践,改变以往小组学习“捆绑式”评价的弊端,在重视小组整体能力及其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小组成员之间在设计方面、纪律方面、综合表现相互评分,算出均分,教师据此作为参考,并根据小组设计好坏给出个人成绩,避免小组合作学习组织不到位,有效地促进小组成员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的提高。
本课题通过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分析的有机结合的方法,以小组为形式,以课堂为现场,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根本,既注重教学效率和重视创新的原则,又注重教学质量,及时分析和统计师生的反馈信息,总结切实可行的评价经验,以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的全过程和公平化的目标定位进行研究,构建出小组设计中个人成绩公平化评价的机制和规律,为今后小组评价提供了一套有效的公平的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1]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2).
[2]裴娣娜.发展性教学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研究[J].河南教育.1999,(1).
[3]刁有峰.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依据(汇编)[Z].2006,(4).
成绩评价体系 篇7
1 传统学生体育成绩评价存在的不足
1.1 忽视个体差异
在其它学科教学中, 学生会在思维、注意、分析、判断等智力因素方面显出一定差异, 但是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不仅仅会体现上述差异, 还会体现在身体条件、运动技能、体能、运动兴趣爱好等方面显现差异。在体育教学中经常出现有的学生无论怎么努力, 运动成绩或“达标测试”也不能及格, 而部分学生即使不练, 也可以达到较好体育成绩。这就对体育教师组织体育教学和进行教育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进行体育评价就必须激发每一位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 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体育学习潜能, 重视综合评价, 实现全体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然而, 问卷调查发现, 整个陕西省所有的初级中学, 学生体育成绩评价都是以教师对学生采用统一的标准进行评价。不论是评价的主体, 还是评价的客体都显得单一, 未能体现教学的双边活动, 缺乏师生的互动与共同完成的过程, 过分强调“标准性”。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忽视了过程评价, 过于强调了结果评价。
1.2 考核内容不够全面
根据当前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 考核的内容不能够反映学生体育技能水平。问卷调查得知, 部分初级中学, 教师对学生的考核内容仅仅是简单的投篮或单一的传垫球, 甚至部分学校把是否达到《高职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作为体育课考核成绩, 而没有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心理和情感的表现作为考核评价的内容。因此, 当前初级中学体育考核内容缺乏全面性, 考核内容过于单一。
1.3 考核方法枯燥
体育课考核方法的优化与完善是深化初级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然而当前体育课考核方法的不完善严重阻碍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不利于体育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达标”是体育教师对学生考核的重要内容, 问卷调查发现, 陕西省90%的初级中学每个学期均对学生进行耐力测试, 如男生跑1000m, 女生跑800m, 并且根据《高职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计算得分, 计入学生体育成绩, 然而耐力跑是学生最“害怕”的体育项目, 每个学期都进行测试, 一定程度上促使部分学生畏惧体育课。耐力跑可以促进学生体质提高, 但是, 我们可以改变教学方法, 不以一次测试决定学生成绩, 如每节课让学生跑800m, 顺利跑下来得1分, 不跑则不得分, 这样坚持一个学期, 最后就不用对学生进行测试, 直接根据学生平时跑的情况给予成绩即可。
1.4 评价效果不显著
教育家陶行知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当前的体育成绩评价过分关注学生“学会”的程度, 过于注重学生各项运动的技能掌握程度, 忽略了体现学生自我发展递进式的纵向提高, 未能真正体现学生创新意识及终身体育锻炼思想的评价。
2 健康理念下体育成绩评价体系的构建
2.1 健康理念的树立
《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提出:“考核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以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是否积极、刻苦地锻炼为主, 成为一项激励学生积极进取的机制。……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掌握必要的知识, 技术与技能, 特别是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以此为依据, 本文认为初级中学体育教学的目标是促使学生身心健康, 而不是单纯追求更快、更高、更强, 或者在高级别的运动竞赛中夺得奖牌。因此, 评价者应具有大局观、全面观, 树立健康第一的评价理念。
2.2 评价中适当增加体育健身知识的内容
初级中学的体育教学是衔接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的中间环节, 因此, 初级中学体育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生终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而体育健身知识是学生终生体育锻炼习惯的灵魂, 所以, 指导学生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 学习体育文化, 提高体育文化素养是初级中学体育教学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
2.3 注重个体的纵向评价
个体纵向评价是指反映个体原有身体素质与现测身体素质相比较变化程度的一种评价方式。原有身体素质可为学期初所测得的成绩, 现测身体素质则为经过一个学期或者一个学年锻炼后取得的成绩。根据提高的幅度制定得分标准, 一般来讲, 对于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可以直接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直接给予成绩, 因为身体素质较好, 提高成绩的难度较大。纵向评价主要针对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 测试不是目的, 关键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测试能够体现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起点不一样, 承认学生个体差异。
2.4 运动技能评价
运动技能是指根据教师一个学期教学内容, 学生完成动作的技术动作的能力。技术动作的评价一般是一个学期或者一个教学单元的重点内容, 要求学生掌握的主要内容, 一般作为考核的重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要求, 考核时根据学生的熟练程度给相应得分, 该种考核次数要多, 目的是让学生经常练习, 以达到健身目的。
2.5 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评价
体育教学目标包括身体素质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 体育教学中的情感目标是指学生在参加本学科学习与锻炼过程中产生的态度和合作状况。对情感目标的评价应包括学生迟到早退, 学习态度, 课堂常规表现、体育课的着装及合作精神等内容。考核组织方法是:按照新大纲的规定, 对上课进行考勤, 并登记考勤簿。对病、事假登记在册, 并注明原因。学生的学习态度, 课堂常规表现, 合作精神以平时随堂考核为主。
2.6 日常参加锻炼分析
学校体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养成终生体育锻炼习惯, 教师可以通过访谈等方式获得学生平时锻炼情况, 根据学生平时锻炼情况给予一定的评价。
3 结语
体育成绩评价作为体育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定要树立“健康第一, 以人为本”的评价理念, 转变传统的以竞技体育色彩为主的评价观, 树立尊重差异, 挖掘学生潜能, 鼓励学生学习兴趣的评价观念。体育成绩的评价要从教育评价出发, 不但要看学生在体育课上达到的水平成绩, 更要重视在体育学习中的进步幅度和努力求知程度, 尽量让大部分学生均能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 通过评价学生能够树立新的目标, 在不停地奔向目标的旅途中发现健身的乐趣。在体育教学实际中, 一定要引进纵向评价, 改变一些学生尽管认真学习、刻苦锻炼, 却难于获得较好成绩不合理现象。“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强调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试行方案)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教育部.体育 (与健康) 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陈昂.体育课学生学习动机和效果的研究[J].体育科学, 2003, 23 (1) :139.
[4]汪孝英.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J].浙江体育科学, 2001, 23 (5) :16-18.
成绩评价体系 篇8
我院结合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将体育与他们的职业需求联系起来, 促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提高。课程和体系向科学化调整。调整竞技教材的比重, 以全民健身为准, 开设一些有利于学生可长期用来健身的项目。
兴趣是学生选择的动机和目的。大多数学生在选修选项课的时候, 首先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选择, 他们的兴趣、爱好的形成多与经常参加一个体育项目有关, 与教师指导、家长及同伴的影响有关。在教学过程中这些同学往往上课时投入、自觉积极性高、运动持久、富有激情, 具有运动成绩优良、身体素质优良、掌握动作快等特点。
经过与参加不同选项课的学生的沟通, 笔者还发现,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进行体育课选项时, 目的不同。有的学生对自身的体形不满, 希望通过选项课塑造好的形体;有的学生自幼身体很虚弱, 希望通过选项课增强体质, 锻炼出强壮的身体;有的学生本身在体育项目中已有一技之长, 就希望通过选项课的学习, 使技能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因此,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新一轮高职体育课程改革十分关注的问题。我院在实施选项课教学时, 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点, 在满足学生兴趣需要的前提下, 对学生的兴趣进行积极的、正面的引导, 做到既满足学生需要, 又能实现教学目标。
其次, 实施体育课选项教学, 不可忽视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人格魅力对选项课的影响。教师对本职工作的热爱程度、对学生的关爱程度、业务能力的高低、个人魅力等因素也将直接或间接影响体育选项课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学习效果。学生进行体育课选项时从兴趣出发的基础, 有的学生也会考虑选项课的教师, 尤其是希望通过选项课有所提高的学生他们会权衡教师在选项课教学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因此, 在实施选项课教学同时, 教师应对所授选项课具备相应的业务素质, 用业务能力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具备教师应有的人格魅力, 做到既传授技能又发挥魅力感召力, 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师资力量和场地器材对体育选项课的教学效果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师资队伍结构是影响选项课内容设置的一个重要因素, 也是体现高职学校开设体育选项课的重要方面, 主要体现在:开设选项课老师的职称、学历人数及指导能力等因素。我院在不断发展过程中, 从不同高校引进体育教学人才, 充实了体育教学的师资队伍, 并做到了学缘结构科学合理。
我院在结合自身实际, 实行体育选项课教学改革, 但要真正使改革落到实处, 使教育对象真正成为教学改革的受益者, 还要建立与此适应的体育课程成绩评价体系。
通过对体育课程成绩评定的实践与探索, 力求建立一种客观、合理、有效的成绩评价机制, 促进学生更好地学, 教师更好地教, 使教与学的过程不断优化和提高, 从而提高我院体育教学质量。
目前, 体育成绩评价体系的研究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是孙有平、罗达勇、陈宏等同志提出的“普通高校新体育课程成绩综合评价系统” (以下简称“评价系统”) 。该系统将体育课程的五个课程目标纳入了评价体系, 计算方法为:体育成绩=0.31× (30%×学生运动参与自评成绩+30%×学生运动参与互评成绩+40%×体育教师评价成绩) (运动参与目标) +0.21×专项课成绩 (运动技能目标) +0.19×12min跑[ (开学初T分+期末T分) /2+实际进步分] (体质健康目标) +0.16×自测社会健康子量表成绩 (社会适应目标) +0.13×自测心理健康子量表成绩 (心理健康目标) 。它体现了成绩评价中的个性差异, 为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成绩的定量评价提供了清晰的思路。
结合“评价体系”及我院的教学特点, 建立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考勤与课堂纪律
教师应根据课堂情况, 建立班级考勤簿, 将学生的出勤纳入考核项目, 督促积极性较差的学生参与到体育课中来。
2.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
评价以不加重学生负担为原则, 将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问题的回答、完成某项活动的体会等相结合。促使学生有意识地增加自己的体育健康知识, 通过课堂的引导, 让学生在课余积极收集健康资料, 有益有趣。
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要求学生的测试平均成绩必须合格, 通过此项要求, 促使学生平时自觉加强身体素质锻炼。
4.选项运动项目技能考核和学习态度
在运动技能的考核评价要求上既要注重终结性评价, 也要注重过程评价。不仅要考学生的能力, 还要兼顾学生进步的幅度和平时参与锻炼的态度。
5.协作能力
在体育学科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领域, 蕴藏着很多内心体验, 带有很强的实践性特点。在体育项目的分组进行中, 重点考查学生的协作能力, 并进行适当引导。
在实际教学中, 注重学生的学习评价, 使体育选项课教学不仅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求,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项目, 营造了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同时, 也有利于教师的特长和主导作用的发挥。作为高职学院一名普通的体育教育工作者, 应将搞好体育选项课教学、探求科学合理的成绩评价体系作为毕生的追求。
参考文献
[1]宋洪明.高职体育选项课教学现状分析[J].中国市场·学术论丛, 2008 (1) .
成绩评价体系 篇9
岗位综合实训课程的评价应遵循综合实训课程性质的特征, 其考核评价应多方位地考察综合实训的结果。但当前岗位综合实训课程考核存在诸多问题, 其具体表现:一是考核任务完成质量量化标准不明确, 实训任务完成情况多是以任务是否完成或完成情况优劣等概念模糊的标准为成绩依据, 没有对实训项目形成相对较为完善的质量量化标准和评判依据, 更无法按照量化指标和规定的评分程序进行考核并评定成绩;二是考核重结果、轻过程, 指导教师往往以实训成果、答辩表现评价学生岗位综合实训成绩, 缺少过程跟踪与考核, 部分学生的实训成果在内容上不能充分体现就业岗位的内容和自身的真实体会, 形式上则草草应付了事, 更有甚者则严重抄袭、内容重复, 部分学生实训态度差, 随意离职离岗, 却很少在实训成绩中体现出来, 等等;三是岗位综合实训缺乏科学的成绩评价体系, 在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手段和效果反馈等方面都缺乏科学的研究和执行的标准, 对学生表现很难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评价结果。
PRKS岗位综合实训课程评价理论
岗位综合实训课程评价应重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反映学生能力培养思路;不仅应重视岗位实训的直接结果, 而且应重视学生在实训实施过程中的多种收获与体验、多种能力与品质的提高;另外, 对其他学科知识的涉足情况, 对知识的举一反三能力及在解决问题中的创造力和开放精神等, 都应是评价的重要内容。所谓PRKS评价法, 即对学生岗位综合实训课程成绩的评价, 不仅看最后的研究报告和答辩结果 (R:Result) , 而且重视开题和实施过程 (P:Process) ;既重视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运用 (K:Knowledge) , 又重视职业能力养成 (S:Skill) 。
PRKS学生岗位综合实训课程成绩评价体系的构建
评价指标选取 PRKS学生成绩评价重视全过程评价, 重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沟通交流能力、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 岗位综合实训模式学生成绩评价指标采用二级指标体系, 一级评价指标有4个, 分别为岗位综合实训开题、实训过程、实训成果、实训答辩, 反映岗位综合实训的全过程;二级评价指标有13个, 反映学生精神、能力的养成。具体如图1所示。
成绩评价模型 按照市政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成绩评价的实际情况, 学生成绩评价分为五级, 分别为优秀 (≥90) 、良好 (≥80、<90) 、中等 (≥70、<80) 、及格 (≥60、<70) 、不及格 (<60) , 学生成绩评价等级与评价准则如表1所示。为体现团队的整体性, 提高小组成员的团队荣誉感, 小组团队合作精神评价由两部分组成, 由指导教师对小组整体评价, 小组组长对每个组员评价, 两者综合为每个组员的成绩;答辩情况由答辩委员会评价。
评价指标权重 成绩评价指标权重应体现岗位综合实训的特点, 如重视过程参与情况、实训成果的最终表述、答辩言语表达情况、实训题目设计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等, 确定一级指标的权重, 如下页表2所示。成绩评价指标权重也应体现行业职业精神、技能的养成情况, 如小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交流及说服他人能力、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等, 确定学生成绩评价二级指标权重如下页表3所示。为保证各指标权重的合理确定, 在制定中还可以按重要程度按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
成绩确定各二级评价指标的满分值为100分, 一级评价指标分值为二级评价指标分值乘以相应的权重系数, 即
式中:Ui为第i个一级指标的得分值;Uij为第i个一级指标第j个二级指标的得分值, Pij为第i个一级指标第j个二级指标的权重值。
学生成绩为一级评价指标分值乘以相应的权重系数, 即
式中:Pi为第i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值。
结论
综合实训课程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 是高职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建立科学合理的成绩评价体系可促进岗位综合实训课程充分发挥其教学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功能, 有利于更好地实现社会、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目标和高职毕业生就业的需求, 有利于更好地评价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掌握程度。
为反映岗位综合实训中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团队合作精神、沟通交流能力、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提出的PRKS评价体系, 不仅要看综合实训最后的研究报告和答辩结果, 而且重视综合实训开题和实施过程;既重视实训过程中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运用, 又重视通过岗位综合实训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养成。
高职院校岗位综合实训课程PRKS成绩评价体系, 对高职院校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岗位综合实训课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作用和理论意义。
摘要:为反映岗位综合实训中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团队合作精神、沟通交流能力、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介绍了一种PRKS评价体系, 分析了该体系评价指标的选取与权重的确定, 阐明了评价模型的建立。该评价体系不仅重视实训完成后学生提交的研究报告和答辩结果, 而且重视实训开题和实施过程;既重视实训过程中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运用, 又重视通过岗位综合实训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养成。
关键词:高职,岗位综合实训课程,成绩,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梁琦.高等职业教育的综合实训课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10) :47-49.
[2]孙连栋, 李晓敏.项目训练式综合实训课程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9 (5) :56-58.
[3]高霞, 倪文.高等职业教育综合实训课程考核方式研究[J].网络财富, 2010 (7) :77-78.
成绩评价体系 篇10
本文的目的及意义是通过引入“系统论”及“多元智能理论”对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计算机公共课成绩评价体系进行尝试性改革与创新, 以期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地对学生成绩进行准确综合评价, 并通过本评价来促进、激励学生个人素质、理论知识的全面发展, 从而取得教育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进而达到改变学习风气, 促进学院发展的最终目标。
二、成绩评价体系改革与创新的具体运用
1.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改革与创新落后的成绩评价体系
(1) 礼貌分。这是我用来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进行的评价。具体的做法是要求学生对于任课教师要给以足够的尊重, 见到任课的教师要打招呼。如果能够坚持一学期, 那么在期末进行平时分数评定的时候可以获得相应的分数加成。这个分数虽然在期末总分中所占比例并不多, 大体上在5% 左右, 但是我所教班级大约有80%~90% 的学生完成得较好。因为我所教的是公共课, 学生人数比较多, 所以在校园里走路的时候碰到向我打招呼的学生非常多。事实证明, 这个分数虽然所占比例最少, 但是取得的效果却极为显著。
(2) 出勤分。这与原有学生出勤评分没有区别, 能够坚持上完一学期课程, 并保证出勤率的学生, 在个人意志品质方面是没有问题的, 这个分数大体占总分的10%。
(3) 课上积极表现分。这个是我用来对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教学时的表现给予的分数。具体的做法是, 给予最先完成实践操作的占全班学生总数的五分之一的学生表现分并记录到成绩册上, 并且每有一名学生完成操作, 我都会在课堂上大声念出这名学生的名字, 直到全部五分之一的学生都完成为止。这一部分的学生会获得累积表现分数, 大体上占期末总分的5% 左右。我通过这种方式来促进与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事实证明, 绝大部分学生渴望在课堂上能够进入这五分之一的行列. 由于竞争的存在, 每次课堂练习时, 进入这五分之一的学生名字都有所变动, 从而形成良性的竞争环境。
(4) 阶段测试分。阶段测试是在课程每一个单元学习结束后进行的随堂测试。毕竟课程教学以知识的掌握为主, 这一部分占期末总成绩的分值较多, 大体在30% 左右。阶段测试与期末考试的区别是, 首先它是一个单元学习结束后进行的单元测试, 内容范围约束在本单元及以前单元的内容上, 这样随着多次单元测试, 测试内容也有一个由浅至深的过程;其次, 阶段测试中允许学生相互之间进行小组合作式的分析讨论, 最后, 必须由每一名学生个人来完成测试内容。通过这种单元测试的方式来提升学生多元智能理论中的人际智能。
2.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
在课堂教学上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知识基础, 进行差异化、层次化教学。我的具体做法是对教学任务详细拆分, 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 在课堂实践操作时对学习任务进行分层, 对于原有计算机基础较差的同学只要完成基础操作即可, 而对于原有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学生则鼓励尽量完成更多的层次 (即学习深度) , 并对在各次练习中完成度良好的同学给予期末申请免试的待遇。
3. 采取个体内差异评价方法
对于教学效果的评价不仅仅以学生期末绝对分数来定, 而是以每名同学在课程学习上的增长度来定。具体做法是在开课之前对所教学生进行课程知识基础测试 (即诊断性评价) , 在期中时进行第二次课程知识基础测试 (阶段性评价) , 再结合期末测试成绩 (即总结性评价) , 系统分析每名学生在计算机课程上的分数变化。例如, 某两名同学的分析比较数据及图表, 从表中我们只可见到张三同学和李四同学在开课前、期中与期末成绩的分数, 但是在对比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张三同学的成绩增长度是超过了李四同学的增长度的。当然我们也知道原有成绩越高, 增长相应也就越难, 但是对于张三同学来说, 教学效果就可评定为良好。如果所教班级绝大多数的学生成绩曲线是倾斜向上的, 那么就可以说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最后以成绩曲线的总体趋势来判定教学效果的优劣。
基于因子分析方法的学员成绩评价 篇11
【摘要】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借助统计软件SPSS,对某专业学员成绩进行了采样分析和评价,较为清楚地解释了影响学员成绩的主要因素,反映出学员学习各课程的能力,对于组织教学、指导教学、促进教学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因子分析 成绩评价 SPSS软件
【中图分类号】O2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17-01
一、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
因子分析是利用降维的思想,用较少的因子去描述多个指标或因素之间的联系,即将相关较强的几个变量划归同一类,每一类变量就成为一个因子。
二、统计软件SPSS简介
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是一种集成化的计算机数据处理应用软件,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研制(1966年)并经美国SPSS软件公司实现商品化(1971年)以来,经历了SPSS for DOS、SPSS for UNIX和SPSS for Windows等不同的版本,目前已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三大统计分析软件之一(SAS、SPSS和SYSTAT),广泛应用于心理学、教育学及经济、管理、体育与医疗卫生等各个研究领域。
三、实证分析
1.样本选取
本文某专业20名学员作为样本,同时选取其第一学年的17门课程作为指标,包括英语、马克思主义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军事理论知识、物理学、高等数学、电工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军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军队基层管理、轻武器射击、军事地形学、金工实习、液压与气动技术、机械制图、军队基层政治工作、工程力学。
2.数据检验
将样本数据输入SPSS软件,采用KMO样本测度和Bartlett球形检验法,对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536(>0.50),Bartlett球形检验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1%),说明该数据具有相关性,适宜作因子分析(见表1)。
3.因子确定
由于初始因子的综合性较强,难以找出因子的实际意义,故需要进行因子旋转,本文采取最大方差法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主因子在“电工学”这门课程上的因子载荷值最大,超过80%,该因子反映学员在任职基础类课程方面的信息;主因子在“马克思主义基础”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2门课程上的因子载荷值最大都超过80%,该因子反映学员在政治理论类课程方面的信息;主因子在“高等数学”这门课程上的因子载荷值最大,超过80%,该因子反映学员在数理逻辑思维的信息;主因子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上的因子载荷值最大,超过80%,该因子反映学员在计算机操作能力的信息;主因子在“轻武器射击”这门课程上的因子载荷值最大,超过80%,该因子反映学员在军事技能方面的信息;主因子在“军队基层管理”这门课程上的因子载荷值最大,超过80%,该因子反映学员在军队管理方面的信息。
4.因子得分
根据上述模型可计算出10个样本的6个因子得分与综合因子得分及排名(见表3):
表3 学员成绩综合得分及排名
从上面结果可以看出,综合因子得分排名情况与平均分排名情况差异不大。但是,从每位学员的综合得分排名和在各个因子方面的得分情况可以客观地了解学员在各门课程上的优势和劣势,充分地了解学员在各方面的特点差异,从而有利于开展针对性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综合仿真实习成绩考核体系研究 篇12
1 实验教学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 许多高校实验教学体系已完善, 但实验教学考核体系还存在不少问题。
1.1 考核缺乏统一的标准
在以往的实验教学环节中, 有的课程没有具体规定和要求, 有的课程就算有规定和要求, 成绩考核没有进行规范化管理, 缺乏统一的标准, 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难以保证实验教学的质量。这样, 导致许多学生认为, 在实验教学中, 只要去上课, 都能混个及格, 考核只是个形式, 实践教学环节未能得到重视, 影响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1.2 考核形式单一
从考核形式来看, 实验教学环节的考核形式主要有笔试和机试, 其中笔试又分为闭卷和开卷。不论采用哪种方式, 都存在不少缺陷。笔试只能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机试只陷于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操作的实验课程, 对于非计算机软件的实验课程不适用。
1.3 考核的知识面狭窄
在实验教学环节中, 对学生考核的知识面有限, 只限于某门课程的其中一部分知识点, 不能包含所有实验课程的知识, 无法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考核与评价。
2 综合仿真实习成绩考核体系构建框架
(如表1)
3 综合仿真实习成绩考核体系实施细则
3.1 团队绩效考核5 0%
3.1.1 团队绩效考评35%
根据多目标规划原理, 运用功效系数法对每项评价指标确定满意值和不允许值, 以满意值为上限, 以不允许值为下限, 计算各指标实现满意值的程度, 并以此确定各指标的分数, 再经过加权平均进行综合, 从而对公司或机构经营绩效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办法:公司的指标体系见附件。每年度的团队绩效总分折合成35分的标准分。最终的团队绩效总分按年度汇总, 仿真第1~2年各占5%, 仿真第3~5年各占10%, 仿真第6年各占60%。辅助机构的团队绩效考评根据服务满意度综合评分。
评价人:公司的团队绩效考评按公司提报, 审计中心审核, 指导教师汇总, 教务管理教师统计的流程完成。辅助机构的团队绩效考评按服务满意度综合评分。
3.1.2 团队实习报告15%
(1) 团队年度经营报告10%。
评价办法:内容真实、业务清晰、分析深入、措施可行。评价人为指导教师。
(2) 团队专题分析报告5%。
评价办法:选题合理, 结构完整, 分析透彻, 结合实际。评价人为指导教师。
3.2 个人绩效考核5 0%
3.2.1 个人平时绩效考评30%
(1) 实习日记3%。
评价办法:实习日记内容真实丰富, 篇数不得少于实习总天数的。未全部完成的或完成质量差的适当扣减1~2分。评价人为指导教师。
(2) 岗位履责12%。
评价办法: (1) 工作态度2%: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 具有带动作用。按优良中差评价, 优良中差是相对值, 所以每个小组必须存在10%人数的优秀和10%人数的差, 优20分, 良17分, 中14分, 差小于12分; (2) 工作量大小5%:根据在实习过程中, 所安排的岗位及实习完成的工作量情况; (3) 工作成果5%:根据实习过程中完成的工作质量情况。评价人:公司CEO/机构负责人。
(3) 突出业绩5%。
评价办法:突出贡献加分, 包括学生活动组织、可行性建议被采纳等。每次贡献加1~2分, 总加分不得超过5分。评价人为指导教师 (公司CEO/机构负责人可向指导教师上报) 、总指导。
(4) 实习出勤10%。
评价办法:按广东白云学院教务处相关规定, 评价人为教务管理教师。
3.2.2 个人实习报告20%
评价办法:一是对所在实习单位基本情况、主要业务及管理流程进行简单描述;二是阐述实习项目、内容、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等方面的详细内容;三是在实习期间的感受、体会、对实习的认识、意见与建议等方面内容。要求内容完整, 结构合理, 结合实习情况进行描述。评价人为指导教师
4 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 CDIO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就越来越高。要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就需要在综合仿真实习课程中建立科学的成绩考核体系, 使其更贴近于社会岗位的实际情况。因此, 不断探索与改进综合仿真实验教学成绩考核体系, 既是培训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基础, 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通过仿真实习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弥补了实验教学成绩考核体系的不足, 从而使综合仿真实习成绩考核有了统一的评价标准, 考核形式不再局限于笔试或机试, 涉及到学生各方面的知识。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实验教学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 结合综合仿真实习的特点, 提出了建立综合仿真实习成绩考核体系的设想, 并对考核体系实施细则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综合仿真实习,成绩考核,实施细则
参考文献
[1]郑子武.轮机自动化机舱综合训练成绩考核评估体系探索[J].航海教育研究, 2001 (1) :17-18.
【成绩评价体系】推荐阅读:
学业成绩评价体系11-02
学生成绩评价05-16
高校成绩评价05-29
学业成绩评价06-02
成绩评价方式06-14
成绩评价方案09-03
工作成绩自我评价07-05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案08-08
成绩单写自我评价范文10-09
学生体育课成绩评价体会-教学工作总结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