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物质

2024-10-30

放射性物质(共6篇)

放射性物质 篇1

摘要:核能技术的飞速发展, 使得开展核物质应用研究的实验室数量剧增, 随之出现的放射性物质安全问题饱受关注, 因此加强对放射性物质的监控非常必要。智能安保系统的开发运用是避免放射源泄露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以ZigBee技术为基础, 着重分析了放射性物质智能安保系统的结构设计, 然后具体讨论了该系统软硬件的配置方法。

关键词:ZigBee技术,放射性物质,智能安保系统,结构设计

现阶段对放射性物质安全性的预防监控措施有很多, 如通过GM技术管来进行辐射探头的设计, 然而监控效果不尽人意;利用GPS、GPRS、GIS技术来监控放射性物质, 但费用较高且传输速度较慢。ZigBee技术的应用, 为放射性物质的有效监控提供了可能。基于Zig Bee技术的放射性物质智能安保系统, 安装了多种类型的传感器, 一旦出现放射性物质泄露, 相关人员能对危险类型及出现危险的物品进行快速确认, 从而及时采取措施。

1 Zig Bee技术概述

Zig Bee技术以IEEE无线标准为基础, 属于近距离、低成本、低功耗的无线通讯技术。工作频段为2.4GHz, 通过AES128加密的引用, 保证了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Zig Bee技术的网络节点分为终端、路由器和协调器三个类型, 应用方面不同, 那么可以对节点的数量和种类灵活选择, 以便于后续的检修与维护。

2 基于Zig Bee技术的放射性物质智能安保系统结构设计

智能安保系统由多个节点组成, 分别为:监控室内部的警报装置、PC机以及数据统计节点;储存室外围的监控节点;储存罐上安装的监测节点。如图1所示。

监测节点通常位于存储罐上, 无异常情况时处于睡眠状态。当传感器检测到危险情况时, 监测节点会将危险信息的情况传输到监控节点上。监控节点对接收到的信息筛选处理, 将有效信息传输给数据统计节点。数据统计节点对所有数据进行智能判断, 倘若数据来源为振动传感器, 那么通过综合对比后, 判断危险物质是否在安全监控区内, 然后在PC机上发送相应的危险信息, 报警装置被触发;倘若数据来源为辐射探测器, 数据统计节点会将放射性物质的泄露信息直接传送到PC机上, 与此同时报警装置被触发。

3 基于Zig Bee技术的放射性物质智能安保系统软硬件配置

3.1 系统硬件设计

3.1.1 监测节点设计。

监测节点包括电源、Zig Bee、辐射探测、振动传感器、拨码开关等部分。辐射探测部分主要负责判断储存罐是否出现泄露。如检测到辐射剂量率异常, 则会将危险信息传输给Zig Bee部分;拨码开关用于储存罐的分类编号, 以准确确认危险物质;振动传感器负责监控是否存在放射性物质被偷盗、移动的情况。因为Zig Bee部分和辐射探测部分的电压不同, 因此监测节点的电路采用多路变压器。

3.1.2 监控节点设计。

监控节点需不停的接收数据, 因此通过电源适配器来保证其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因为CC2530自身有限的发送功率, 远距离传输很难实现, 因此通常使用高功率的CC2591来作为信息传输前端。如图2所示。

3.1.3 数据统计节点设计。

作为整个系统的核心, 数据统计节点不仅负责判断并处理其他节点传输的数据, 同时还负责与PC机完成数据的交互。该节点的信息传输前段通过CC2591来解决远距离传输的难题, 其结构如图3。

3.2 系统软件设计

3.2.1 监测节点软件设计。

通电后, 监测节点会按照既定的profile ID值连接到Zig Bee网络。连接后, 会对拨码开关值进行扫描, 倘若没有危险情况, 监测节点会切换到睡眠状态;倘若危险情况发生, 监测节点会再次处于工作状态。当危险信息来源为振动传感器, 监测节点会连续十次向监控节点发送警报信息和编码值;当危险信息来源为辐射探测部分, 监测节点会将辐射信息和编码值立即发送。

3.2.2 监控节点软件设计。

因为长期处于工作状态, 监控节点的编译环境为router。当接收到危险信息时, 倘若来源为辐射泄漏信息, 则会将信息直接发送给数据统计节点;倘若来源为移动警报, 则会对信息中的RSSI值进行提取并实施递推平均处理, 转化为距离值, 并和预设值进行对比。倘若距离值不在安全范围内, 监控节点会立即传输危险信息。

3.2.3 数据统计节点软件设计。

数据统计节点工作时会对所有频段进行扫描, 选择正确的信道来构建网络, 促使监控和监测节点连接到网络。在对接收到的信息分类处理后, 倘若为泄露信息, 会将放射性物质储存罐的对应编码值和危险信息传输至PC机并触发警报;倘若为移动信息, 数据统计节点会判断监测节点是否处于安全区, 倘若不再安全区, 则会将相应的编码值和危险信息传输至PC机并触发警报。

结束语

本文从整体结构、软硬件方面讨论了基于Zig Bee技术的放射性物质智能安保系统的设计实现, 旨在利用该系统精度高、可靠性强、灵敏度高、容易扩展、电路简单等优势, 为放射性物质的安全储存和管理提供新途径, 以保证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环境安全。

参考文献

[1]陈琛, 刘冲, 李志阳, 谢宇希, 郑文涓.Zigbee技术在核辐射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 2014 (2) .

[2]谢宇希, 刘冲, 谭伟, 吴龙雄, 曹云建.基于Zig Bee的X-γ剂量率数字化监测仪的设计[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2012 (9) .

[3]滕志军, 屈银龙, 赵雷, 王中宝, 李国强.Zig Bee在室内环境监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电测与仪表, 2012 (3) .

放射性物质 篇2

各地检验检疫机构要对进口物品进行放射性物质检测

为确保日本输华食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国家质检总局8日晚表示,将扩大禁止从日本进口食品、农产品的品种和产地范围,进一步加强检验检疫监管。鉴于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对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影响程度不断加重,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地区也在不断加强防范措施。质检总局要求,自8日起,禁止从日本福岛县、群马县、枥木县、茨城县、宫城县、山形县、新潟县、长野县、山梨县、琦玉县、东京都、千叶县等12个都县进口食品、食用农产品及饲料。质检总局要求,进口日本其他地区生产的食品、食用农产品及饲料,在报检时须提供日本政府出具的放射性物质检测合格的证明、原产地证明。各地检验检疫机构要对进口的食品、食用农产品及饲料进行放射性物质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口;不合格的,要按规定予以公布。质检总局表示,各地检验检疫机构要按规定对所有日本输华食品的境外出口商或代理商实施备案管理。日本食品的进口商应按照要求建立进口和销售记录制度,如实记录日本输华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或者进口批号、保质期、出口商或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交货日期等内容。此外,质检总局还要求从日本进口水产品应事先办理检疫审批手续。在《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申请表》中注明如下信息:在“产地”栏中注明水产品原料养殖地区所在县名称或捕捞区域及其联合国粮农组织渔区编号。在“运输路线”栏中注明加工厂地址及产品运输路线,日本境内运输的,须注明途经县名;经海运的,须注明启运港口。在此前的3月24日,质检总局曾发布公告,禁止进口日本福岛县、枥木县、群马县、茨城县、千叶县的乳品、蔬菜及其制品、水果、水生动物及水产品,并要求各地检验检疫机构进一步加强对日本这些县生产的其他输华食品农产品中放射性物质浓度的检测,防止受放射性污染食品农产品进口。

放射性物质 篇3

我是一支有点特别的香烟,我的一帮香烟“兄弟”里数我知识最渊博。要不是有着共同的目的:损害人类的健康,我才不屑与那些无知的家伙为伍呢。最近,人们又在讨论:我们身体中的什么物质最易使人类得肺癌。有的说是尼古丁,还有的说是一氧化碳,其实,放射性物质才是“干将”!值得庆幸的是,这一点还鲜为人知。

我们香烟中所含的放射性物质,可释放出高能量射线,直接杀伤人体组织细胞,对人类健康的损害不亚于尼古丁。这可不是危言耸听,我这么说是有根据的。

放射性物质从何处来

烟草中的放射性物质主要来自于种植烟草时大量施用的含铀磷肥,这是人类自己埋下的祸根。铀元素本身就是放射性元素,而它经过多次衰变后,还会生成一系列放射性物质,这些物质很快会被烟草吸收。另外,在种植过程中,烟草还从土壤和水中吸收天然的放射性物质,并用叶面上带有粘性的纤毛,吸附空气中飘浮的污染物质。这些污染物本身可能就有放射性,或者含有最终会演变成放射性物质的颗粒。

本来,烟草中所含放射性物质的浓度并不高,但是人类在加工过程中,通过烘烤和浓集,使我们内部的放射性物质含量逐渐增高,达到了可以威胁人类健康的程度。一般地说,我们香烟中放射性物质含量是粮食中的20倍,是蔬菜和水果中的30倍。

如何攻击人类健康

放射性物质,是我们香烟攻击人类健康的又一杀伤性武器。当人吸烟时,烟草燃烧释放出的放射性颗粒,会被吸入肺部并堆积在支气管分支处,对人体造成“内照射”,对组织细胞起杀伤作用。有的放射性元素需很长时间才能从人体排出,有的则沉积于肺部或其他器官,长期排不出来。

放射性颗粒很难被人体免疫系统清除,可以不断放出强劲的射线,损伤吸烟者的肺部,并混入血液循环中,到达人体的其他部位,如肝、胰、肾、性腺、骨髓、淋巴结、甲状腺等,对组织进行破坏。积聚在血管壁上的微粒可形成钙化斑,使吸烟者极易患动脉硬化,导致早期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和卒中。放射性颗粒还能集聚在人体重要的免疫防御系统,逐步减弱或最终毁掉人体抵抗病毒、癌症和其他疾病的能力。

香烟里释放的放射性颗粒中,威力最大的要算铀元素的衍生物——放射性钋,其放射出的α射线能量大,电离能力强。它能轻易摧毁活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杀死细胞或把它们转化为癌细胞。吸烟者从每一支烟中吸入钋的量比不吸烟者高出30倍,而“老烟枪”们每天绝非只抽一支烟。

香烟里的放射性物质到底厉害到什么程度呢?据估算,每天吸一包半香烟的人,其肺部一年所受到的放射线量,累积起来相当于接受300次胸部X线透视。一个人每天只要吸10支香烟,患肺癌的可能性就增加4倍。虽然大多数的人略知我们香烟的厉害,但全世界仍有11亿人是我们的老主顾。不但如此,我们烟草中50%以上的放射性元素,被吸烟者吹散到空气中,由吸烟者周围的人吸入肺后同样有害。在人类社会里,本人不吸烟而丈夫吸烟的妇女,患肺癌的可能性要比丈夫不吸烟的妇女高一倍。

今后的日子不好过

到目前为止,那些吞云吐雾的“老烟枪”们,还没有认识到香烟里含有放射性物质,甚至不了解什么是放射性物质,我们还可以继续扮演无形杀手的角色。在我们家族中,每一个成员都能使人类的生命缩短,每年能杀死350万人,每13秒钟就有一人死于我们之手。可以说,在与人类的较量中,我们处于优势,战绩显赫。

不过话还得说回来,现在的“大气候”对我们是不利的。一些科学家已经测出香烟中含有大量放射性物质,并不断到处宣传,以后知道的人会越来越多。现在,人类社会到处都在开展禁烟运动,还规定每年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那一天,我们备受冷落。听说,人类最近还发明了能改变口腔对烟味感觉的一种东西,使吸烟者对烟味感到苦涩难忍,从而主动疏远我们,这一招真是损透了。

放射性物质 篇4

1 雾与霾

雾和霾都是漂浮在大气中的粒子,都能使能见度恶化从而形成灾害性天气,但是其组成和形成过程完全不同。

1.1 雾的定义、由来和产生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雾(合轻雾)是由大气气溶胶中排除了降水粒子的水滴和冰晶组成的。

人类对于雾的迷惑由来已久。我国古代距今3 000多年的《诗经》认为诗含神雾,往往将美好的幻想、对情爱的企盼,比喻为是雾初起时形成的一幅朦胧图画。在古汉语中,“雾”与“蒙”“梦”通假,在我们祖先的脑海里,雾就是朦胧的梦境。

雾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近地面空气的冷却作用,空气冷却到露点以下除因气压降低而产生的绝热冷却外,大致还有辐射冷却、接触冷却、平流冷却和湍流冷却4种冷却方式。

1.2 霾的定义、由来和产生

空气中的矿物尘、海盐、硫酸与硝酸微滴、硫酸盐与硝酸盐、有机碳氢化合物、黑炭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导致视野模糊、能见度恶化,水平能见度小于10 000 m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

霾本来也是一种自然现象,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近年来霾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人们形象地说“夜晚难见到星星,白天难看到太阳”。“霾”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在3 000多年前的《诗经·邺风·终风》里有“终风且暴”“终风且霾”“终风且曀”的诗句,这里是说大风吹起了尘土。

城市中的霾是由人类的活动所引起。早晨和晚上是供暖锅炉使用的高峰期,大量排放的烟尘悬浮物和汽车尾气等污染物在低气压、风小的条件下,不易扩散,与低层空气中的水汽相结合,比较容易形成气溶胶状,而这种混合了气溶胶的霾持续时间往往比较长。[1]

1.3 雾霾中是否含放射性物质

空气含有放射性物质,既有其天然成分也有人工成分。比如宇宙射线在空气中所产生的宇生核素和地面原生核素颗粒进入空气中则为天然成分;大气核试验和其他实践活动所排出的放射性物质属人工成分。[2]

2 空气中放射性测量法

2.1 气溶胶采集法

通过对气溶胶的收集测量,可以测出其载带的放射性。[3]气溶胶的采集过程即为对空气进行浓缩的过程,现在使用的气溶胶采集方法大多为过滤法。即采用抽气泵对空气进行抽取,使抽取的空气先进入过滤材料(目前采用的滤纸主要是醋酸纤维素滤纸、酸醋和石棉混合物滤纸、玻璃纤维滤纸和微孔滤膜),让气溶胶在材料上附着,而后从下端抽出。现使用的自动超大流量采样器,流量大于500 m3/h,采集24 h左右后将滤膜收集后备用。[4]常用测量项目和方法有:总放射性活度测量和能谱测量。

2.2 氡及其子体的天然放射性监测

采用径迹蚀刻法、活性炭盒法、双滤膜法或气球法等主动或被动的收集方法,布放一定时间。而后收集样品,进行后续处理与分析计算得出空气中的氡或子体的浓度,从而表征空气中的放射性水平。[5]

2.3 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的连续监测

该测量装置包含了探测器(探测器类型有:高压电离室、闪烁体探测器、半导体探测器,具体情况依各个自动站而异),同时又有实时的数据传输系统,可全天24 h不间断地观察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的直接变化。[6]

早在20世纪40年代末,人们就开始研究放射性辐射对环境的影响,并在50年代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连续监测系统。[7]我国的辐射自动连续监测网络的发展较为滞后,但发展迅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该方法可以更直观地观测到雾霾天气与空气中放射性之间的关系,并不需要复杂的后续化学分析处理方法。本文采取此方法进行直观分析。

3 北京市γ空气吸收剂量率的数据分析

3.1 北京市雾霾的成因

每逢10月初时,北京市就开始进入雾霾的频发期。但北京地区发生雾霾并非全都是由该地区排污造成的,而是一半由自身产生,另一半由于周边地区尤其是大同地区冬季大量燃煤排放至大气中的污染物,经西风或西北风吹向并漂移至北京及石家庄周边。由于此时北上的暖空气逐渐减弱,而南下冷空气还没有形成,导致北京的上空大的南北向气流几乎没有,从而北京市及周边的空气较为稳定。稳定的气流不利于北京市的污染物扩散,因而雾霾天频发且严重。[8]

3.2 北京市雾霾气象与γ空气吸收剂量率数据

本文依据北京市雾霾成因,选择从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雾霾高发期的霾或雾霾天气进行分析。结合气象资料与北京市环境保护局网站中公布的辐射环境质量模块中辐射环境质量日报的资料,得到发生霾和雾霾气象时与当日γ空气吸收剂量率数据的对应关系,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期间共发生了40 d霾或雾霾天气。这40 d的γ空气吸收剂量率数据平均值为71.2 nGy/h,与全国的参考水平60.2~119.9 nGy/h相比,属于该区间内中等偏低的水平。说明霾或雾霾气象条件并未导致γ空气吸收剂量率的增高。

4 总结

本文通过结合气象资料与γ空气吸收剂量率的数据对比分析,发现γ空气吸收剂量率的数据,在霾或雾霾天气时的数据均在环境本底水平的正常范围内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因此,“雾霾是由放射性物质所引起”的论点是不成立。

虽然雾霾并非由放射性物质引起,但是作为一个不利于生产生活的恶劣气象现象值得我们关注。应该多借鉴国外的雾霾治理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状况,来制定我国的治雾霾措施。治理好雾霾,是改善公众生活环境的要务。

参考文献

[1]吴兑,吴晓京,朱晓祥.雾和霾[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

[2]任天山,程建平.环境与辐射[M].原子能出版社,2007.

[3]张小曳,孙俊英.王亚强,等.我国雾—霾成因及其治理的思考[J].科学通报,2013(13).

[4]HJ/T 22—1998.气载放射性物质取样一般规定[S].1998.

[5]GB/T 14582—93.环境空气中氡的标准测量方法[S].1994.

[6]王文海,孟庆华,娄云,等.大气放射性气溶胶连续监测大流量空气采样[J].中国辐射卫生,2010(4).

[7]DEBAUCHE A.Continuous radioactivity monitoring systems from the pre-history of radioprotection to the future of radioecology[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adioactivity,2004,72(1-2):103-108.

放射性物质 篇5

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发布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安防环保卫生部提出。本标准由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第二研究设计院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维奇、范深根。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开放型放射性物质实验室(以下简称开放型实验室)设计中的辐射防护要求,目的在于从设计上保障工作人员及附近居民的健康和安全及保护环境。

本标准适用于放射性同位素生产及应用开放型放射性物质实验室辐射防护设计,也可供已建成单位在扩建和改建中参照使用。

本标准不适用于乏燃料后处理厂和铀矿冶金系统实验室的辐射防护设计。2 引用标准

GB 8703 辐射防护规定

GB 4792 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 GB 11806 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定 EJJ 6 加工处理裂度材料临界安全规定 3 术语

3.1 开放型实验室

指由一个或多个处理非密封的放射性物质的实验室,实验室内设有热室、屏蔽工作箱、手套箱和通风柜等设备,还有为实验室正常运行所需的各种辅助设施。3.2 开放性放射性工作

指非密封放射性工作,即在箱室或工作台上正常操作工作中,有可能引起工作场所和周围环境污染的工作。3.3 开放型实验室分区

为控制污染,在设计上把实验室内分成数个区域,不同区域的设计要求不同。3.4 白区(一区)

该区为实验室内不从事放射性工作的区域,一般情况下,该区无放射性污染。白区包括:办公室、会议室、休息室、“冷”工作间(如试剂、药品间),“冷”实验室等。

3.5 绿区(二区)

实验室内从事隔离操作放射性物质的工作区,事故时可能出现污染,但能及时发现和清除。绿区包括:热室、屏蔽工作箱、手套箱的操作房间或存有密封容器的房间。

3.6 橙区(三区)

实验室内工作人员不经常停留的区域,只有在进行去污、检修和取样等工作时才进入。该区在正常运行时也会出现污染,污染一般能清除。橙区包括:热室、屏蔽工作箱、手套箱的检修区、放射性污染物暂存间和去污间等。3.7 红区(四区)

实验室内放射性物质所在的区域,操作时外照射很强,空气污染严重。红区包括:热室、屏蔽工作箱、手套箱的内部及辐照室等。4 开放型实验室辐射防护设计一般原则和主要任务

4.1 在设计开放型实验室设施时,必须遵循保证在设施建筑物内部工作的人员、设施建筑物外部工作人员、相邻区域内的人员及公众所接受的辐射剂量均不超过为他们规定的相应剂量限值这一原则,力求实现辐射防护最优化,把工作人员受的照射控制在合理可行尽量低的水平。

4.2 外照射的防护设计,主要靠屏蔽层、增加与放射源之间的距离、限制照射持续时间或综合这些措施来实现。

4.3 内照射的防护设计,主要采用合理的布局、密封、负压技术、配备良好的个人防护用品、去污手段、通风、空气净化系统、妥善地处理放射性废物等措施或综合采用这些措施来实现。

4.4 开放型实验室的设计必须遵守基本建设程序,认真执行设计审批制度。在各设计阶段,根据有关规定,写出相应的安全分析报告书和环境影响报告书。设计必须执行国家颁布的安全、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

4.5 新建、扩建及改建的开放型实验室的设计,需由主管部门授权的设计单位承担。

辐射防护和三废处理设施与主实验室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和同时验收。

4.6 开放型实验室辐射防护设计中,要有预防事故措施和事故发生后的处理措施,除注重那些几率小、后果严重的事故外,还应注意那些后果虽不严重,但易出现的事故。

4.7 辐射防护设计人员应参与工艺方案、设备布置、三废处理、去污检修等方案的论证,使辐射安全措施在方案中得以落实。

4.8 开放型实验室设计中辐射防护设计的主要任务。4.8.1 辐射屏蔽设计。

4.8.2 辐射监测系统的设计。

4.8.3 根据设计进展,编写设计各阶段的安全分析报告和环境影响报告。

4.8.4 配合工艺合理地布局及分区;配合各工种制定有关保证辐射安全的措施和设计标准;会审各工种设计的与辐射防护有关的设计文件和图纸。4.8.5 从辐射防护角度出发,对实验室的发展提出建议。

4.9 开放型实验室辐射防护设计中应考虑到实验室未来的退役,为未来退役提供必要的方便条件。5 剂量限值和辐射照射控制原则 5.1 放射工作人员的剂量限值

5.1.1 从事放射工作人员的年剂量限值见GB 8703,该值是指一年内所受外照射剂量当量与一年内摄入放射性核素所产生的待积剂量当量之和,不包括天然本底照射和医疗照射。

5.1.2 在一般情况下,连续三个月内一次或多次接受的总剂量当量不要超过年剂量当量限值的一半。

5.1.3 放射工作人员一年中允许摄入放射性核素的量及工作场所空气中放射性核素的导出浓度见GB 4792表B1或GB 8703附录E。

5.1.4 存在内外混合照射的情况下,按照GB 8703第2.4.3条中给出的公式进行计算。

5.2 公众中个人的剂量限值

公众中个人受到的年剂量当量限值见GB 8703第2.4.2条。5.3 放射性物质污染表面的导出限值

5.3.1 操作放射性物质的工作人员的体表、衣物及工作场所的设备、墙壁、地面等表面污染水平,应控制在GB 8703表2所列值以下。某些特定情况下,表2中的值可适当提高,有关细节见该表附注。

5.3.2 放射性物质运输的辐射防护标准见GB 11806《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定》。开放型实验室的分类及工作场所的划分

6.1 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的导出浓度和相应的比活度,将放射性核素分为极毒、高毒、中毒和低毒四个毒性组(见GB 4792附录C),各组的毒性组别系数分别为10,1,0.1和0.01。

6.2 根据实验室使用放射性核素的等效年用量(实验室所用各种放射性核素的年用量乘以各自毒性组别

系数乘积之和),将实验室分为三类,各类实验室等效年用量见GB 4792表4。6.3 按实验室所使用放射性核素的最大等效日操作量〔最大等效日操作量为各种放射性核素的实际最大日操作量与该核素毒性组别系数之积除以操作性质的修正系数(见GB 8703附录F)所得的商之和〕,将实验室分为三级,最大等效日操作量见GB 8703表1。开放型实验室的选址及总平面布置

7.1 第一、二类实验室不得设于市区(经有关领导部门会同放射卫生防护及环保主管部门审批者例外),第三类实验室及属二类的医疗单位可设于市区。

7.2 一类实验室的工作场所、二类实验室从事干式发尘操作的工作场所应设在单独的建筑物内。

二、三类实验室的工作场所可设在一般建筑物内,但应集中在建筑物的同一层或一端,与非放射性工作场所隔开。

7.3 根据实验室的性质、规模和当地的环境条件,应在实验室周围划定适当大小的非居住区及限制区。

7.4 实验室选址时,必须调查研究当地自然条件、社会环境、实验室可能产生的污染源项及放射性物质和放射性废物的贮存与运输等因素,进行最优化分析,对预选点进行综合评价,择优选定。

7.5 实验室所选地址,必须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后,才能进行实验室设计。7.6 实验室在总平面布置时,一般应将实验室区域分成控制区与非控制区,所有可能从事放射性工作的实验室和房间都应设在控制区内。

7.7 实验室一般应按当地最小或较小频率的风向布置在居民区的上风侧,控制区位于非控制区的上风侧。

7.8 实验室室外路线设计应合理布置人流和车辆道路,保障射放性工作人员只能按指定路线进入实验室,防止非工作人员进入,避免交叉污染。

7.9 从事开放性放射性工作的各实验室布置上应相对集中,联系密切的实验室可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或设通道连接,并设总卫生出入口。单独的实验室自设卫生出入口。

7.10 经常运送放射性物质和放射性废物的实验室区域,应该设置专用道路。7.11 较高等级的实验室可用于操作较低等级实验室所对应的放射性活度,但在较低等级实验室中操作较高等级实验室所对应的放射性活度时,必须对该实验室进行改建或扩建,使该实验室的各项辐射防护条件符合相应的较高等级实验室的各项要求。开放型实验室的分区与房间布置 8.1 甲级实验室按四区原则布置 8.1.1 白区(一区)

8.1.1.1 正常操作情况下,持续停留在该区的工作人员所受到的年剂量当量值不大于放射工作人员年剂量当量限值的十分之一。

8.1.1.2 不存在任何空气污染的危险时,最敏感的器官可能受到的外照射剂量当量不超过每年5mSv(0.5rem)。

8.1.1.3 不存在任何外照危险时,空气污染年平均浓度低于放射工作人员导出浓度值的十分之一。8.1.2 绿区(二区)

8.1.2.1 正常操作情况下,持续停留在该区的工作人员所受到的年剂量当量值一般不超过放射工作人员年剂量当量限值的十分之三。个别情况下可能超过十分之三,但不应该超过放射工作人员的年剂量当量限值,并保证能够充分控制向白区(一区)或实验室外部扩散的污染。

8.1.2.2 不存在任何空气污染的危险时,最敏感的器官可能受到的外照射剂量当量一般不超过15mSv(1.5rem)。

8.1.2.3 不存在任何外照射危险时,空气污染年平均浓度低于放射工作人员导出浓度值的十分之三。8.1.3 橙区(三区)

8.1.3.1 正常操作情况下,工作人员在该区停留的时间也受到限制。持续停留在该区的工作人员所受到的年剂量当量值可能会超过放射工作人员的年剂量当量限值。

8.1.3.2 不存在任何空气污染危险时,最敏感的器官可能受到的外照射剂量当量可能会超过每年50mSv(5rem)。

8.1.3.3 不存在任何外照射危险时,空气污染季平均浓度可能超过放射工作人员的导出浓度值。

8.1.4 红区(四区)

正常操作情况下,必须严禁工作人员进入,设计上要控制该区对其它区域或外部造成污染,对外照射要进行屏蔽。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如大修),经全面去污后,在剂量人员的严密监测下工作人员才能进入该区。

8.2 各区的布置,原则上污染严重的区域应依次被污染较轻的区域包围起来。如果白区靠近橙区或红区,则应有一个隔离区,使得不能直接地、不受控制地从白区进入橙区和红区。

8.3 当红区仅仅靠墙壁或屋顶同外界分开时,不论是在正常操作还是在事故情况下,屏蔽体厚度和密封性均应足以屏蔽外照射和防止污染扩散。

8.4 为避免交叉污染,对位于同一个区域内,形成不同污染形式的操作,应分设在单独的房间;可能产生放射性气体污染的房间应该隔离布置,以防止污染的扩散。

8.5 a污染严重的区域容易导致空气中a放射性气溶胶浓度的升高,因此在房间布置上和辐射安全设计中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8.6 设计上各区应按规定的颜色区分开并设区级标志。

8.7 甲级实验室应设在独立的建筑物内或设在隔离的建筑物侧翼,放射性工作必须在专用房间内进行。

8.8 甲级实验室白、绿区之间应设卫生出入口,卫生出入口应有淋浴和存放专用工作服及个人衣物的地方,并配有剂量监测仪表;绿、橙区之间应设卫生闸门(或气闸),备有检修用品、剂量仪表及个人防护用品,并根据可能污染情况,设气衣冲洗间。

8.9 乙级实验室工作场所按三区布置,可不设检修区。

8.10 乙级实验室可设在建筑物的侧翼或单独的区域,在其房间组成中,必须设有卫生出入口。

8.11 甲、乙级实验室在选取表面材料时,要求材料表面光滑、对污染的吸附性差、且易清除污染的放射性物质。此外材料应有良好的耐酸碱性、耐火性和耐辐照性。

8.12 甲、乙级实验室操作间地面应采用塑料覆面,特别要注意塑料接缝处焊接的平整,对与设备、套管及墙壁的连接处要做成圆角,并有一定高度。甲级实验室操作间墙壁和天棚涂以油漆,乙级实验室操作间墙壁的油漆涂至墙裙高度。8.13 甲、乙级实验室的管线,最好采用暗设,穿墙套管应保证密封。

8.14 甲、乙级实验室应设置去污间(或去污小室),位置靠近红区,以便于从红区拆出的设备部件的去污。

8.15 甲、乙级实验室的门和窗应便于清洗和去污,绿区和橙区的门、窗设计应有较高的密封性能,橙区的窗必须是固定的不能开启的,绿区的窗一般也不应开启。

8.16 甲、乙级实验室根据工作人员的数量和工作服受污染的程度,可设计专用洗衣房或在实验室内部设置洗涤间,其下水排入实验室低放下水系统。

8.17 丙级实验室一般设白区、绿区二个区或只设一个区进行布置,其设计同一般标准化学实验室。房间布局不要太挤,要有良好的通风。地面采用水磨石,局部地方加活动塑料覆面。开放型实验室人员活动和物料流动 9.1 开放型实验室人员活动

9.1.1 开放型实验室各区之间人员的活动,在进入时,通行路线只能是从白区至橙区,出来时则相反。

9.1.2 设计上应该保证工作人员在不同区域间的通行,必须通过卫生出入口或卫生闸门。

9.1.3 若实验室设事故出口,其位置及类型的设计,应保证对放射性污染保持可靠的控制,事故出口门的开关应灵活方便。

9.1.4 红区严禁设卫生设施,橙区原则上不应设卫生设施。设在白区、绿区的卫生设施,设计中应考虑尽可能减少被污染和污染扩散的危险。

9.1.5 绿区可以设饮用水间,但应选在不易污染、人流集中的地方,采用脚踏式或肘式开关。

9.2 放射性物料的流动

9.2.1 为使污染扩散的危险减到最低程度,放射性物质和样品的运送通道应尽可能短捷且与工作人员的通道分开。

9.2.2 放射性管道不允许通过白区、绿区。放射性固体废物应从橙区运出。废物的运输路线应避免通过白区和绿区,运输路线应尽量短,以便将照射的可能性和阻塞的可能性减至最小。

9.2.3 放射性物质必须在封闭的容器内运输,容器的设计应保证事故时不易泄漏及具有屏蔽能力。运输应使用专用车辆,并保障运输容器在运输中的稳定性。10 开放型实验室放射性物质的密封和通风

10.1 从事开放性放射性物质工作的各类设备和装置,设计上应采用密封技术。根据其工作特性分别提出密封要求,防止放射性液体泄漏和放射性气体及气溶胶逸出。

10.2 操作易挥发的高毒、极毒放射性物质及产生大量放射性气体和气溶胶的工作,应尽可能把污染源局限于较小的工作容积内并高度密封,限制可能被污染的体积和表面。

10.3 实验室的气流流向应是从放射性污染可能性小的方向流向污染可能性大的方向(从白区流向红区),各区之间维持一定的压差(一般白区负压为零毫米水柱;绿区负压为3~5mm水柱;橙区负压为10~15mm水柱;红区负压为20~30mm水柱)。

10.4 为保障操作放射性物质的箱、室的负压,设计上可采用负压自动调节阀。10.5 设计上应保障每个房间有足够的换气次数,白区换气次数一般在2~5次/h或自然通风;绿区换气次数为5~10次/h;橙区换气次数为10~20次/h;红区的换气次数视小室的大小可以20次/h~30次/h。

10.6 甲、乙级实验室工作场所的进风应当经过粗过滤器过滤,并且防止吸进来自实验室其它部位排出的气体。

10.7 甲、乙级实验室的排风应经过过滤,红区的排风一般应经二级过滤,为使排风系统可能受到的污染减至最小,应把过滤器直接安装在手套箱、工作箱和热室的顶壁上。过滤器前后应留取样口,以确定过滤效果。

10.8 丙级实验室进、排风不需过滤,但在设计上应考虑以后安装过滤器的可能性。

10.9 风机能力的设计,应留有一定余量。若实验室内有二个或多个排风系统时,这些排风系统的开启和关闭应设计成程序控制。

10.10 需要建立烟囱的实验室,烟囱高度经计算确定,实验室屋顶的废气排出口,须超过周围50m范围内最高屋脊3m以上。

10.11 在排气烟囱内应设有气体取样口,取样口的设计必须使所取样品有代表性、容易实现取样和取样时无危险。11 开放型实验室设备及上下水的设计 11.1 开放型实验室设备设计

11.1.1 实验室所用放射性设备的设计,除满足工艺要求外,还应性能可靠、经久耐用、操作灵活、拆卸方便,应尽量使放射性设备的各个部位都能清洗去污。11.1.2 所有可能进行检修的放射性设备,要求能将物料排空,以便于清洗、去污,尽量减少检修人员所受剂量。

11.1.3 对有可能进行取样的放射性设备,均应设计取样管头,取样线路应尽可能的短。

11.1.4 放射性设备部件的设计必须考虑到运行和维修时,使工作人员所受的照射保持在合理可行尽量低的水平。

11.1.5 阀门和管道的连接应设计成尽可能少的死区以及易去污、检修和更换,并避免杂质集聚。11.1.6 放射性废液贮罐的设计必须设有排气设施,以防贮罐产生超压或真空状态。

11.1.7 甲级实验室放射性物质的操作应在热室、屏蔽工作箱或手套箱内进行,乙级实验室放射性物质的操作应在屏蔽工作箱或手套箱内进行;丙级实验室放射性物质的操作一般在手套箱、通风柜或工作台上进行。11.2 开放型实验室上下水设计

11.2.1 甲、乙级实验室凡有污染风险的操作间,在其出口附近应该设置洗手池,并选用脚踏式或肘式开关。

11.2.2 甲、乙级实验室操作间地面发生污染时,应采用干式去污,故房间地漏下水可接工业废水下水系统。

11.2.3 甲、乙级实验室白区和绿区间卫生出入口的淋浴水可接到工业废水下水系统,绿区和橙区间卫生闸门处的气衣冲洗水应接入低放下水系统。

11.2.4 饲养动物的实验室,进行放射性实验前的动物房冲洗水排入一般生活下水,含有放射性物质后的动物房冲洗水应排入低放下水。

11.2.5 甲、乙级实验室操作放射性物质的专用设备室内,应设低放下水系统。

11.2.6 含有放射性物质的低放下水,原则上不允许通过生活下水道、雨水下水道和工业废水下水道排放。特殊情况下,设计时应经实验室所在地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11.2.7 在可能出现放射性污染因去污而需要大量水的场合,应设计有足够排污能力的低放下水系统。11.2.8 当实验室室外的上水管道与放射性废液管道平行敷设时,它们之间的距离,一般不应小于3m,其标高应高于放射性废液管道。当交叉敷设时,应设在放射性废液管道的上方,距离至少大于1m,且交叉处应避开放射性废液管道的焊缝并给废液管道加套管隔离。12 开放型实验室放射性废物处理 12.1 开放型实验室放射性气体的处理

12.1.1 实验室工艺设计中,应力求减少放射性气体的产生量,使外排的放射性物质尽可能的少。

12.1.2 放射性气体和气溶胶在排入大气之前,应采取衰变、过滤等措施,并经烟囱排放。对所排气体应进行取样和监测,使排出的气体及气溶胶在不同地区空气中产生的污染不超过相应地区空气中的限值,并做到合理可行尽量低。12.2 开放型实验室放射性废液的处理

12.2.1 实验室工艺设计中,应力求减少放射性液体的产生量,尽量采取复用手段。设计上应采用净化、浓缩及固化等处理措施,减少废液量和限制放射性物质排放量。

12.2.2 当采用贮罐贮存甲、乙级实验室产生的放射性废液时,设计上应提供备用贮罐,供事故情况下倒罐用。

12.2.3 放射性废液贮罐应设有液面测量信号装置,以防废液溢出。中、高放废液贮罐所在设备室应有检漏设施,并有足够的屏蔽和防渗漏措施。

12.2.4 若甲、乙级实验室采用管道输送放射性废液时,管线的敷设应便于正常维修,并应有防水、检漏、倒空和去污等措施。依照管道内液体放射性浓度的高低,对管沟提出如下要求:

a.输送高放废液,应设单独管沟,管沟内敷设不锈钢覆面。b.输送中放废液的管沟设碳钢涂漆托盘。

c.输送低放废液的管道可敷设在混凝土管沟内。

12.2.5 室内外所有明设的低放射性管道,都应加以标记,以免这些管道遭受破坏。

12.3 开放型实验室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处理

12.3.1 各类放射性实验室操作放射性物质的工作场所,应设置脚踏式放射性固体废物收集桶。

12.3.2 各类放射性实验室都应设有废物暂存设施。规模较大的甲级实验室应设计放射性固体废物暂存库,用以收集实验室产生的放射性固体废物。废物库内可设打包、减容设备,废物库的设计应能容纳预定时间内产生的废物体积,并适当留有余量;规模小的甲级和乙级实验室,应设有放射性固体废物暂存间,当积存一定量后,送当地放射性固体废物库贮存。13 开放型实验室辐射屏蔽设计 13.1 辐射屏蔽设计原则

13.1.1 任何可能对工作人员产生外照射危害的辐射源均应考虑屏蔽,经屏蔽后的剂量率应符合设计规定值。

13.1.2 设计屏蔽层时,应按设备可能操作的最大放射性活度、最危险的距离和可能工作的最长时间进行计算。此外还应考虑到可能出现的事故及未来的发展。13.1.3 计算墙壁、地板及天棚的屏蔽层时,除应考虑屏蔽室所在地区的辐射源外,还要考虑到相邻地区存在的辐射源的影响以及因散射辐射带来的照射。13.1.4 原则上不允许在屏蔽层中存在着人与放射源相对的直通缝隙,由于穿管、物料通道等原因在屏蔽层内开孔,造成屏蔽效果的减弱,设计上应进行屏蔽补偿。

13.1.5 当操作同时存在α、β和含强中子辐射的放射性物质时,除考虑该种射线自身的屏蔽外,设计上还应考虑(α、n)反应、轫致辐射及活化作用产生的辐射的屏蔽。

13.2 辐射屏蔽设计标准

13.2.1 设计屏蔽层时,放射性工作人员正常的工作时间按每年50周,每周40h计算。

13.2.2 屏蔽层设计时采用的外照射剂量当量率计算限值如下: 白区不超过0.25×10-2mSv/h(0.25mrem/h); 绿区不超过0.75×10-2mSv/h(0.75mrem/h); 橙区不超过2.5×10-2mSv/h(2.5mrem/h);

红区热室、工作箱和手套箱间的隔墙,在墙、室内的放射源不撤出情况下,在相邻箱、室内产生的剂量当量率不超过(25~100)×10-2mSv/h(25~100mrem/h)。

13.2.3 屏蔽层局部漏束产生的剂量当量率,可根据操作特性适当放宽。

13.2.4 实验室内放射性物质转运容器,其计算剂量当量率在距容器表面20cm处为(2.5~25)×10-2mSv/h(2.5~25mrem/h);实验室内放射性检修设备,其计算剂量当量率在距设备表面20cm处为(2.5~100)×10-2mSv/h(2.5~100mrem/h)。

13.3 某些屏蔽设计参数的选取

13.3.1 直接连接在放射性溶液设备上的排气管道,屏蔽计算时,按管道充满液体考虑,其放射性浓度值按设备内溶液放射性浓度值降一个量级计算。

13.3.2 连接在放射性设备上的非放管道,断流阀及阀后连接到放射性设备上的部分,按放射性管道处理。

13.3.3 由于操作失误或在发生事故时,可能吸进放射性溶液的非放管道,按放射性管道处理。

13.3.4 在屏蔽计算时,所有放射性溶液设备、管道和阀门,都要考虑放射性物质在器壁上的吸附效应。放射性设备及管道,吸附备用系数值从1~3,对放射性阀门其值从1~5。13.4 屏蔽材料

13.4.1 常用辐射屏蔽材料见附录A(补充件)。

13.4.2 设计上应对屏蔽材料性能提出要求,屏蔽层中不能出现空洞,此外还应注意材料的耐热性、耐火性、耐辐照性及经济性。

13.4.3 设计上要考虑材料的多用性,如所选材料既能屏蔽γ又能屏蔽中子,还可做为结构材料。

13.4.4 用铅做屏蔽材料时,要注意铅本身重量可能带来的蠕动,应保证其不发生形变,以免影响屏蔽效果。

13.4.5 用水做屏蔽时,设计上须采取预防措施,以防止发生意外失水事故。13.4.6 在某些特定辐射情况下,必须考虑所用材料产生感生放射性的影响。14 开放型实验室辐射监测设计

14.1 开放型实验室辐射监测设计包括:个人剂量监测、工作场所的监测、周围环境监测及剂量监测系统的设计等。

14.1.1 设计个人剂量监测时,应根据放射性辐射特性、剂量仪表特性及环境特性,选择相适应的监测手段。

14.1.2 工作场所的监测,主要指β、γ及中子辐射水平、空气中放射性气体及气溶胶的浓度和组分、表面污染水平及污染范围、检修及处理事故时的监测设计。14.1.3 周围环境的监测,主要包括排入环境的放射性废水、废气的量和组分,附近居民区内的空气、水、土壤,有代表性的动植物样品中放射性核素的量与组分,以及地面的β、γ辐射水平等的监测设计。14.1.4 规模大的开放型实验室辐射监测中心实验室的设计。

14.1.5 实验室辐射监测用房及剂量监测系统的设计。

14.2 甲、乙级实验室内,凡经常有人活动的放射性工作场所,γ和中子剂量率有可能超过该处设计值时,可设固定式仪表远距离监测。固定式仪表的探头一般布置在可能出现异常照射的地点,安装高度以距地面1~1.5m为宜,仪表应能给出声、光信号。

14.3 甲、乙级实验室内,凡放射性气体或气溶胶浓度可能超过该区域规定的空气浓度值的放射性工作场

所,可设固定式取样系统。取样点要考虑污染来源和气流方向,设在最易发现空气污染的地方。14.4 甲级实验室操作大量α放射性物质的工作场所及烟囱排出口处应设α放射性气溶胶连续监测仪。14.5 甲、乙级实验室卫生出入口及区域间的卫生闸门处应设表面污染检查仪表,对工作人员的体表、衣服及携带的工具等进行监测以了解污染水平、范围,防止污染的转移和扩散。

14.6 甲、乙级实验室辐射监测系统控制间及样品测量室布置上,必须考虑外照射、放射性气溶胶、温度、湿度等因素对仪表测量值的影响。

14.7 丙级实验室一般采用便携式仪表和取样器进行放射性监测和取样。15 其它安全技术措施

15.1 存在临界安全问题的开放型实验室,其临界安全设计应严格执行EJJ6的有关规定。

15.2 注意一般工业安全,应采取措施防止因为一般工业安全事故导致放射性事故的发生(如防火、防爆、防水等)。

15.3 重要系统(如通风系统)及维持安全必不可少的设备应提供的备用电源。15.4 放射性物质贮存场所应严加看管,设计上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防止放射源的丢失(如加高废物贮存库的窗高、双道门等)。附 录 A 辐射屏蔽材料特性

(补充件)

A1 常用辐射屏蔽材料的特性见表A1。表A1 材料名称 石蜡(D30H62)聚氯乙烯(CH2)x 水

有机玻璃(C5H3O2)碳化硼(B4C)普通混凝土 重混凝土 铸 铁 钢 板 铅 铅玻璃型号/ZF1 ZF6 ZF7 密 度(g/cm3)0.920.96 1.0 1.18 1.8 2.2~2.4 3.1;3.6 7.2 7.8 11.34 3.86 4.77 5.2 量级为1022 — — — — — — 含 氢 数原子/cm3 8.18×1032 8.27×1022 6.69×1022 5.70×1022 — 配方不同,有所差异量级为10

放射性物质 篇6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和试验动物

1.1.1 试剂

放射性β-胡萝卜素 (14C-βc) 、放射性叶黄素 (14C-Lutein) , 自制;二丁基羟基甲苯 (Butylated Hydroxytoluene, BHT) , 大豆卵磷脂;PPO为2, 5-二苯基噁唑, POPOP为1, 4-[双- (5-苯基噁唑-2) ]苯 (闪烁纯) ;BTS-450消化液, Beckman公司提供;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1.1.2 试验动物

普通级、健康雄性三黄鸡8只, 体重均匀 (平均为1 300 g) , 购自南京青龙山鸡场。试验期间试验动物的饲料种类不变。

1.1.3 主要仪器

Beckman LS6500液体闪烁计数仪, Beckman公司提供;LD5-10B离心机, 北京医用离心机厂提供。

1.2 口腔灌注液的配制

将14C标记的β-胡萝卜素溶解于乙醇、水 (1∶1) 溶液中, 然后迅速振荡至完全溶解, 灌注液现用现配。

将14C标记的Lutein溶解于乙醇、水 (1∶1) 溶液中, 然后迅速振荡至完全溶解, 灌注液现用现配。

1.3 灌注液的灌注

将三黄鸡分成2组, 分别给试验组和对照组三黄鸡口腔灌注14C标记的β-胡萝卜素、叶黄素, 灌注分2次进行, 中间间隔1 h, 灌注 (这个标记量是藻类自身吸收沉积量, 无法定量) 后鸡只自由采食、饮水。

1.4 血液的采集

每隔2 h胫静脉采血1次, 每次采血2 m L左右, 连续采血48 h, 所有血液均经过抗凝处理[5]。

1.514C-βc及14C-Lutein的测定

取血清0.1 m L于5 m L离心管中。每管中加入0.5 m L BTS-450消化液, 80℃水浴消化至组织完全溶解, 消化液成为透明、均一的溶液。空白为灌注放射性物质前所取各组三黄鸡的血清。由于动物血清的消化液一般都具有一定的颜色, 消化好的消化液中加入少许H2O2后在60℃水浴中保持30~50 min, 以此减少由样品颜色引起的淬灭。

吸收量为每2 m L血液经抗凝处理, 离心后取100μL血清, 检测单位血清中放射性物质含量的变化与血液中类胡萝卜素浓度的高低一致。每管样品褪色后加闪烁液3 m L, 样品在黑暗中放置过夜, 第2天进行测定, 尽量降低化学发光对测定的影响。

1.6 放射性废物的处理

消化液等放射性废物存放于南京农业大学同位素室的废物库中。

2 结果与分析

2.1 三黄鸡口腔灌注放射性βc试验结果

试验中通过给三黄鸡口腔灌注14C标记的放射性βc, 每间隔2 h检测三黄鸡血液中14C标记的放射性βc值, 结果见图1。

图1结果显示:口腔灌注18 h三黄鸡血液中14C-βc浓度没有变化;之后开始急速上升, 第20小时达到最高, 持续很短时间;于第22小时降低至基线水平, 14C-βc在血液中仅停留不足4 h。C.T.Henderson等[6]1989年报道, 人口服βc16 h, 血浆中还未检测到βc存在。

2.2 三黄鸡口腔灌注14C-Lutein试验结果

试验中通过给三黄鸡口腔灌注14C标记的放射性黄体素, 每间隔2 h检测三黄鸡血液中14C-Lutein值, 观察14C-Lutein在三黄鸡血液中的动态变化, 结果见图2。

图2结果显示:口腔灌注26 h三黄鸡的血液中14C-Lutein浓度变化不大;之后开始快速上升, 于第30小时14C-Lutein浓度达到最高, 持续2 h后下降;第34小时血液中14C-Lutein浓度已经降到常规水平。血液中14C-Lutein浓度变化趋势比14C-βc变化缓慢, 14C-Lutein在血液中可以保留较长时间, 持续近8 h。推测血液中14C-Lutein长时间维持较高水平有利于鸡体对Lutein的吸收和代谢。

3 讨论

对类胡萝卜素在体内分布的研究中, 研究者的报道不尽相同, 主要是由于类胡萝卜素在体内的沉积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分别给三黄鸡经口灌服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后, 血清中对2种物质的应答时间有先后, 但2组三黄鸡血清中均可以检测到明显的β-胡萝卜素峰值和叶黄素峰值, 两者在血清中的保留时间有差异。由此可以认为, 三黄鸡对β-胡萝卜素的沉积能力有限, 这与由肠道吸收通过脂蛋白在血中转运的β-胡萝卜素数量无关。

类胡萝卜素是脂溶性物质, 主要通过肠系膜乳糜淋巴管吸收进入前腔静脉, 被小肠吸收的类胡萝卜素部分在小肠黏膜细胞内被代谢转化, 余下未发生变化的类胡萝卜素便出现于静脉血液中。本试验血清中β-胡萝卜素比叶黄素提前8 h达到峰值, 因此, 可以认为β-胡萝卜素通过三黄鸡小肠速度较快, 停留时间短, 不利于β-胡萝卜素的消化代谢。三黄鸡选择性地沉积叶黄素可能与三黄鸡血清中叶黄素比β-胡萝卜素的保留时间长有关。

14C-βc在三黄鸡血液中持续时间很短, 第22小时血液中14C-βc浓度已经降低至基线水平, 说明14C-βc在血液中很快就被转运出去, 几乎没有发生代谢。14C-Lutein在血液中可以保留较长时间, 第34小时后血液中14C-Lutein浓度趋于稳定, 但仍然略高于基线, 推测由于14C-Lutein极性较强, 在血清中停留时间较长, 有微量沉积现象。

参考文献

[1]HOLLANDER D, RUBLE P E.β-carotene intestinol absorption:bile, fattyacid, PH, and flow rate effect on transport[J].Am J Physiology, 1978, 235 (6) :E686-691.

[2]刘清, 周光宏.离体小肠黏膜细胞对类胡萝卜素的吸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7, 20 (4) :54-59.

[3]周光宏, TUME R, LARSEN T.离体牛小肠细胞对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吸收的研究[J].动物营养学报, 1996, 8 (4) :15-18.

[4]YANG A, LARSEN T W, TUME R K.Carotene and retinol concentration in serum, adipose and liver and carotenoid transport in sheep, goat and cattle.Aust[J].J Agi Res, 1992, 43:1808-1817.

[5]苟建军, 秦东春, 郭小兵.临床化验技术[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2010.

上一篇:兽用处方药下一篇:锁定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