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化途径

2024-09-20

大众化途径(共6篇)

大众化途径 篇1

任何一种理论的提出都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去信仰。马克思主义同样不仅仅是指导人们怎样认识世界, 更重要的意义是在正确认识世界的基础上改造世界, 让更多的人去认同它。而要想使这一正确的理论作为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工具, 让更多的人去信服它, 就必须使这一理论让社会普遍成员所理解, 实现理论的通俗化、大众化, 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

但是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至今的近一百年中, 我们在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认识和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仍然不能得到普及。我们到现在还不能确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是谁?是哲学研究者、高校师生、领导干部、社会上的精英阶层, 还是广大人民群众?

在现阶段, 不能要求全民都掌握马克思主义, 我们要先在经济条件好的地方推广, 进而一步一步循序渐进的推进。下面就简单谈一下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大众化的途径:

(一) 所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是指马克思主义在内容、形式和语言上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接受和认同, 最终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毛泽东曾说过:“各级党委应当大大提倡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使之群众化, 为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所掌握, 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 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列宁曾说过:“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马克思主义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才能, 才能转化为创造历史的强大物质力量, 才能达到高度的理性自觉, 才能发挥其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作用, 才能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信心和热情。

怎样才能把晦涩难懂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变成老百姓都能接受的通俗易懂的语言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关键环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传播语言的通俗化, 百家讲坛的成功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早期的百家讲坛目标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少数社会精英, 定位为“学术型”。讲课的虽然都是大师级人物但是脱离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接受能力, 因此一度面临被取消的困境。而后, 百家讲坛的内容从专业性较强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转向人民群众比较熟悉、比较容易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让专家为百姓服务”, 正如于丹所说:“我讲的内容, 要让十五岁的中学生都听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耐人寻味对深奥的哲学道理进行成功的解读, 让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层次的观众都能听得懂、愿意听。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用通俗化的语言向人民群众传播马克思主义, 让人民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 要在保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的前提下, 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对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解读和宣传, 把精英话语转化为大众话语, 缩短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民大众之间的距离, 使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让所有的人民群众都能够容易接受、乐于接受。例如:可以把理论寓于事实案例的宣传教育中, 在去年的汶川抗震救灾中, 党和国家对灾区的关注和帮助就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今年的两会上重点提出了环境保护, 也正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正是通过这些发生在人民群众身边的小事, 把理论运用其中, 才能体现理论的指导作用, 才能体现理论的时代性。

要想做到理论的通俗性, 就必须有一批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工作者。不仅仅改变理论工作在学校课堂上照本宣科的填鸭式灌输, 每一位搞马列的都应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有自己的特点,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发展和创新。而且要让理论工作者走出课堂, 走进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中, 深入到工人、农民等最基层的群众中, 针对他们的文化层次、知识水平深入浅出的宣传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仅仅理解为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化、通俗化、民族化, 而应当看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和发展的过程。普及化、通俗化是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前提, 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题中之义。但是, 我们应该明白, 对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普及化不仅仅是对其文本的简单复述, 应在其过程中对其发展和创新, 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这一工作本身就包含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比如说, 讲课照本宣科肯定讲不好, 成功的授课, 应该包含着授课者的创新和发明, 不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本的简单重复和还原, 而是包含着研究者在阅读理解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

在中国, 如果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人们的信仰, 必须使之有信服力。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当今中国社会所出现的现实热点和突出问题具有解释能力。“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运用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当下重大理论、实践问题进行解释本身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了。

(二) 马克思、恩格斯反复强调要把自己创立的理论与各国的实际相结合, 把马克思主义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 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

这个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第二个环节本身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我们无法否认,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外来文化。作为一种外来文化, 它是怎样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和结果的呢?这就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这里所说的“实际”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中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实际, 二是中国文化的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要义在于把马克思主义转化为我们自己的东西, 让马克思主义真正进入到我们的精神中, 变成我们的血液, 流淌在我们的体内, 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我们的思想文化和精神系统的一部分。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内化, 使马克思主义真正内在于我们, 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

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那一天起, 就开始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了。毛泽东根据中国的特殊国情和革命特点, 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 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发展道路, 领导中国人民摆脱了三座大山的压迫, 实现了民族的独立。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邓小平把握时代的脉搏, 进行了改革开放。他打破了惯式, 提出了社会主义能实行市场经济, 成功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与时俱进, 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 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江泽民把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同“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同“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联系在一起, 强调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这表明用中国化了的马克主义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把马克思主义变成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物质力量, 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大力推进理论创新, 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 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当前, 中共中央特别强调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本质就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变成改造世界的巨大物质力量。这是一项包含着理论创新在内的艰巨任务和重大使命。在这一意义上, 我们认为, 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 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 把马克思主义应用于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内在地包含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

(三) 用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把马克思主义变成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物质力量, 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落脚点, 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第三环节。

这一环节不是机械地把马克思主义的“文本”和“真经”照搬到中国来, 而是在马克思主理论基础上, 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转化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巨大物质力量, 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终目的。马克思主义不是藏在柜子中孤芳自赏的宝物, 更不是能系而不食的匏瓜, , 而是指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武器。用符合中国实际的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而不是原封不动的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 就会取得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功。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 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转化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巨大物质力量, 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终目的。在这一过程中, 我们特别强调用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是因为严格说来真正能够指导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取得成功的马克思主义, 都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 都是进入到我们的精神系统, 变成了我们精神世界的重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 而不是外在于我们的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我们强调并反复申明,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两个路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 同样, 用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把马克思主义变成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物质力量, 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

恩格斯在1887年致友人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 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中国一大批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开始介绍传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 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大众化的过程, 也就是运用、实践、创新马克思主义三者统一的辩证发展过程。

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 无论是“运用”马克思主义, 还是“实践”马克思主义, 还是“创新”马克思主义, 仅仅依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通俗化、现实化和普及化是远远不能解决问题的。

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今天, 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应把实现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和民族化, 使理论掌握于群众的过程, 与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在一起;应把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 把马克思主义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的过程, 与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在一起;把用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与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国人自己的马克思主义, 才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只有这样的马克思主义, 才是我们当代中国的新“国学”。只有这样的新“国学”, 才能真正走进中国广大群众的心中, 才能把我们的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因此, 要想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 就要不断对它进行发展和创新。发展和创新的基础是在中国当前的社会问题上。如何在共产党领导下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如何解决当前社会的基本矛盾、如何处理社会突出问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立足人民群众面临的这些现实问题和需要, 贴近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 帮助人们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锋利武器解决现实中遇到的困惑。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重要的是要使中国建设的实际经验马克思主义化, 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让社会的广大成员都了解它, 真正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这是目前我们最为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1版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C].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3]尹保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术定位[J].科学社会主义, 2002, (3)

[4]毛泽东.毛泽东文集 (第8卷) [M].人民出版社, 1999

大众化途径 篇2

关键词: 新时期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思政教育 实现途径

一、马克思主义概述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后共同创立的,后来经过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者不断丰富和完善起来的一种体系,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以我国的近代史发展为例,正是由于我们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指导思想,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由以前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到目前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提出的“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都是结合我国的发展情况而决定的,是不断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的具体体现。

二、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

简单地说,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前具体实际相结合,它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时代发展的潮流。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正确指导我们在不同时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就是因为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特性。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其中有八次提到马克思主义。其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已经明确指出,在新形势下怎样发展,在发展中遇到问题应该怎样解决,把我们建设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科学发展观是马列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后的又一重要思想的升华,是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一个重要体现。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字面上理解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能够让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再深刻一点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让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结合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以群众能够接受的方式融入现实生活中,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用群众能够听懂的语言,讲群众能够听得懂的道理,从而深入研究问题、分析问题,继而解决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为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奠定基础。

四、思政教育

简单来说,思政教育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主力军,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因此在大学生中宣传马克思主义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培养高素质政治人才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使命。

其次,要有专业的思想政治人才正确引导,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必须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这就要求有个专业化政治觉悟比较高的教师队伍,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学生。

五、实现途径

1.现阶段我们面临的问题。

(1)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一些社会矛盾逐渐突出,如前几年,国家重点发展长江、珠江一代,经济发展上去了,由此带来的贫富差距加大了,从而导致民众心理失衡、社会不和谐的现象发生。又如教育水平的差异导致高考生录取分数的差异、老百姓生病了看不起病、食品安全等,这些都切实关系到老百姓的生活,虽然国家在宏观上进行了调整,不断地改进政策,但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和群众的要求有很大的偏差,导致老百姓满意度不高、幸福指数低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认清当前复杂的国内形势,采取积极措施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们,从而巩固和稳定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2)随着我国与国际的接轨,给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挑战,西方的一些政治、经济思想悄然而进,尤其是西方国家的一些“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个人利益”政治思想的渗透,这就要求我们认清我国的基本国情,在意识形态方面,强化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强化和稳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信念自信。

2.问题的解决

(1)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是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大学生是接受新理论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受益者,一些先进的理论知识在大学中优先得到学习,如果只是单纯地讲解这些理论知识会比较枯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互联网、教学动态等方式让学生充分认识我国的政治、经济形势、党的重要思想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影响周边的人。

(2)重视隐性教育,马克思主义面向的是大众化群体,不仅仅是学生,因此在实践生活中寻找群众容易接受的方式,用简洁的语言宣传,如条幅、报纸、纪念碑、宣传栏等,这样一些理论知识就慢慢地渗透到群众的心理,群众通过多种渠道更了解其中的含义,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马克思主义是我党的指导思想,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对我们创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我们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1]和怀远.关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途径 篇3

1 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原因

对于当前的中国社会来说,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实质上就是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说向广大的人民群众进行推广跟普及, 使其成为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首先, 从其理论角度来看,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主要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 马克思主义需要实现从由思想家个人的哲学理论转化为社会群体的集体思想的过程。另一方面, 社会大众应当学会在实践生活中将马克思主义融会贯通, 实现马克思主义由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和社会群体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两个重要因素必须结合在一起。但是, 这两个重要因素之间并不是直接相连的。当然, 作为马克思主义能够实现其大众化的前提,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大众之间是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内在联系的, 着取决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实践性。无产阶级社会大众的实践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来源, 同时也是它的根本归宿。但是, 马克思主义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等逻辑缜密的哲学观点, 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想要全面的, 科学的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人们进行认真的学习和长期的研究。

其次, 马克思主义和社会群众这两大因素之间的关系来看。一方面, 社会大众需要意识到, 他们所需要的政治上、精神上、社会上的解放, 需要一个科学的伦理思想作为其指导, 而马克思主义为广大的社会群众提供了这一科学指导思想。另一方面, 社会大众想要真正的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 需要通过学习理论, 深化思想, 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等方式实现自身的马克思主义化。

再次, 从传播途径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不可能直接进入社会大众当中, 而社会大众也不可能自发的从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马克思主义能够自然完成其大众化的观点是将马克思主义庸俗化的错误理解, 这种理解是将马克思主义等同于了一般的社会常识或经验。同样, 认为社会大众能够自觉地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也是荒谬的, 这种观点过分的依赖于群众的自发性, 忽视了马克思主义是指导社会大众的科学理论思想的重要地位。

由此看来,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绝对不可能自发完成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需要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社会大众紧密相连, 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在实践中指导社会大众, 同时, 社会大众也在实践中不断完成自身的飞跃, 进而完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

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可能性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运动想要得到发展, 必须找到能够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大众联系的中介, 即传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主体。

为了普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首当其冲, 就是要完成将马克思主义从由思想家的个人理论转化为社会群体的集体思想的过程。要完成这个转化过程必须要选择合适的完成者, 否则, 马克思主义就只会存在于思想家的脑海中, 停留在纯理论状态。而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也确确实实出现过类似的情况。早在五四运动时期, 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就已经出现在中国的报纸期刊上, 但是, 由于当时并没有人对马克思主义做出较为系统的介绍, 马克思主义是被无意识地、纯粹客观地介绍而并非自觉引入和传播。这就表明, 马克思主义未经传播而不被大众所接受不仅有逻辑上的可能性, 而且有实际上的可能性。

想要输送一种理论, 首要前提是要对其进行深入的掌握。掌握理论的主体自身必须拥有较高的理解能力和较深的知识储备, 并具有相当水平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全面的了解理论, 并将其传送给广大的社会民众。因此拥有高智商, 高理解力的知识分子成为首选。但是, 如果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不够深入透彻, 没能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那么马克思主义就无法得到很好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初, 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将自己创立的科学理论努力传播给广大的工人阶级, 壮大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基础, 使其逐步成为工人阶级革命的指导纲领。也就是说, 知识分子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 必须要先完成其自身的马克思主义化。

找到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知识分子为传播中介, 仅仅是完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环节。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的第二个逻辑环节, 是需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的大众化。传播者若只是限于自身掌握马克思主义不将其与社会大众相连, 就只能成为理论上的马克思主义者。

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途径

除了找到适当的理论传播主体之外, 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还要找到其正确的传播途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传播主体必须选择一条正确的途径, 将自己掌握的马克思主义传授给社会大众的, 才能真正实现整个社会范围内的马克思主义化。

广泛的向人民群众传播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 但是, 人民群众是不可能自发的形成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想要完成这个目标就必须对人民群众进行科学的传授。无产阶级政党决不能满足于工人阶级的自发倾向, 必须积极地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中国是一个农民大国, 工人阶级数量相当少, 而绝大多数人民群众都是农民阶级;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是在广大农村开展的, 共产党员和红军的来源绝大多数都是农民, 由于经济基础和社会环境的限制, 他们在思想中存在着更多的落后因素, 因此, 对于农民阶级的马克思主义传播, 一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点工作方向, 为此中国共产党也一直在做出努力。

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新中国成立以后, 中共中央一直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强调要努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无论是从宏观上加强国民素质和国民思想教育的各种政策的出台, 还是从微观上通过完善学校、社会、公共媒体平台等现实环境, 潜移默化的向人民群众传递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 中国共产党不断的做出努力和尝试, 立足实际, 与时俱进, 力求通过不同的途径完善国民的思想政治教育。

总而言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漫长而又辛苦的, 但是也是必须经历和完成的。我们必须坚定自己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努力学习科学的马克思主义, 让自己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体, 并将其不断的向社会大众传播, 从自己做起, 从身边做起。

摘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直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热点问题, 但多学者专家对于大众化的前提、过程、手段并不是十分注重, 而是更加注重其结果。可是, 只有针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对其前提条件和方式方法做出科学性的研究, 才能更好的将马克思主义很好的传播到社会大众中去, 才能看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结果。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途径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毛泽东文集 (第7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

[4]毛泽东文集 (第8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

[5]曹萍, 任泰山.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探索[J].天府新论, 2009, (6) .

大众化途径 篇4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一元化, 即我们的党和国家、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只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而不能以任何别的思想体系作为指导。这是因为, 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书斋里的学问, 而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 才能转化为强大的思想物质力量, 在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回顾历史, 中国共产党人正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才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 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把一个贫穷落后的旧中国改造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新的强大的中国。历史充分证明, 我们的事业需要马克思主义,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必须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指导下才能取得胜利。

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和理解程度, 决定着对这一科学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和贯彻程度, 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30年多来, 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着深刻的变动与变革, 导致了人们的社会思想、价值取向的多样化, 一些人在精神追求上出现了空虚和迷茫,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也产生了动摇, 甚至走向了偏离。这种信仰危机的产生, 不利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完善。面对新的复杂局势, 如何使人民群众继续坚持信仰马克思主义, 如何使人民群众自觉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 成为了摆在理论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课题, 也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任务。

同时, 我们也应该认识到, 新的历史条件下, 社会思想的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个性的发展, 是人们实际生活内容深化和丰富的表现, 这无疑是一种社会进步。但是, 多样化的社会思想必须以有序化为前提, 杂乱的、无序的多样化是不利于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的。因此, 对于一个正常的社会来讲, 就是既要允许社会思想和个人价值追求的多样性, 也要坚持社会价值导向的一元化。概括地说, 就是多样并存、一元指导。

当前, 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 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尖锐复杂, 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必须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力求用通俗易懂的方式, 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普及教育工作, 把外在的理论内化为群众的思想观念, 使之成为人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

首先,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必须坚持用科学的、与时俱进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事业, 人们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程度, 决定了理论在实践中的贯彻和运用水平。因此, 我们首先就是要纠正长期以来, 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误读、误解, 搞清楚哪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必须长期坚持;哪些是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 需要重新认识和理解;哪些是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义下的错误观点, 需要澄清。只有把这些是非界限搞清楚, 才能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不能拘泥于具体词句, 而是要坚持它的基本原理, 并把它与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其次,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必须紧密联系实际。由于人们的年龄层次、文化程度、生活状况、职业特点等差异性, 不可能每个人都能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和深奥的哲学概念。因此, 我们只有让马克思主义走入广大群众的生活、工作实践, 使群众在实践中受到生动的马克思主义教育, 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理论只停留在形式和语言上的大众化而脱离民生实际, 这样的理论不过是一纸空谈。随着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 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 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干部群众解释和回答当前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和关系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把大众化普及、教育工作同广大群众关注的难点、焦点问题与广大群众自身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把深刻的道理寓于日常工作、生活经验中, 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传播、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增强理论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再次,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必须拓展和丰富宣传教育手段。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是朴实的道理, 是人民群众所需要、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理论。”但在实际生活中, 常有人说, 马克思主义理论很深奥, 不容易理解和把握。主要原因, 还是由于我们的理论工作在通俗化、大众化方面, 还做得远远不够。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必须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用通俗易懂、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语言,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人心, 使科学真理真正为群众所掌握, 发挥更大的指导作用。因而, 我们必须在教育宣传手段的丰富性上下功夫, 重视现代大众传媒手段的运用和创新, 克服过去单纯的文本传播、口头灌输的局限性, 利用互联网、电子媒介等现代传播媒介, 通过创建主题网页等形式, 进行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普及。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 可以对大众化教育群体化、层次化, 可以是精深的经典读本, 也可以是大众通俗读物, 可以是贴近民心的热点解读, 也可以是经验总结的随感心得, 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展现在广大人民群众面前。总之,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教育中, 凡事有助于大众理解、接受, 效果显著的方式、方法, 都可以大胆探索创新。

大众化途径 篇5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者群体,即青年教师和广大青年学生。

一、高校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者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密切联系青年、依靠青年、培养青年的历史

回顾中国共产党建党前后的那些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正是这些有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的青年知识分子,为了救亡图存,探寻国家民族的出路,奔走呼号, 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唤醒民众,矢志不渝地传播、实践着马克思主义。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青年学生是革命运动“首先觉悟的成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接受,首先也是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自那时起,广大青年学生就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结下不解之缘,在此后波澜壮阔的九十三年的历史中,在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和实现民族复兴的漫漫征途上,中国共产党始终紧密联系广大青年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武装青年,在革命斗争中和现代化建设中锻炼青年,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有力助手和人数庞大的生机勃勃的后备力量。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中,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青年知识分子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主体,他们在这一过程中肩负着双重任务,既是思想传播者,又是思想的实践者和创造者。可以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一代又一代的优秀青年,做出了独特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有助于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

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传播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当今这种利益主体多元存在、思想观念多元存在、 价值取向多元存在的社会环境,不可避免要干扰、诱惑与影响到高校青年教师和广大青年学生。作为当代青年,他们没有经过革命战争的洗礼,对党和人民艰苦奋斗的历史缺乏切身体会,真正地、认认真真地、系统地研读过马克思主义原著,真正掌握、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而牢固地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的人所占的比例并不很大。而严重的价值冲突和精神危机以及在社会转型、市场经济环境中青年自身生存发展面临的压力等等,使得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等在他们身上有弱化的倾向。

二、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者的培养途径

高等教育阶段,是青年学生(包括青年教师)成长、 成才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青年在传授、获得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同时,也通过教与学和对现实社会的思考,逐步形成较为稳定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这些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的优秀青年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当他们学业有成、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后,必将成为一个个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播火者,他们必将引领社会思潮,成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中流砥柱。

(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核心力量,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

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主要体现为四门公共政治必修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若要真正发挥四门课的主渠道作用,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入脑、入心”,关键在于高校要建立一支优秀的、高质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团队。

教师团队应该具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高度的理论自觉。只有如此,才能抵御繁华浮躁社会环境的各种诱惑,才能心无旁骛,潜心系统研读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有整体性的、纯熟的掌握和理解,才能真正弄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最终达到真懂真信的境界。有了这样的境界,教师在讲台上不再是照本宣科,不再是顾左右而言他,而是用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渊博的知识,将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真正领悟其深邃的科学性及真理性,使其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建立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如能做到这一点,学生自然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科学崇敬感,形成理论自觉。

(二)以学生理论社团为主要载体,培育引领主流意识形态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作为非正式的群体组织,大学生理论社团是大学生以共同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以探讨理论问题为目的自发的青年组织。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大学生社团曾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出重要贡献。五四运动期间,以中国第一个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成立为起点,各地高校纷纷成立学生研究社团。历史实践证明,大学生理论社团既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更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摇篮。许多成员从此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更有人成为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成长为党和国家的杰出领导人。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大学生理论社团是重要载体和平台。社团成员通过读书研讨,智慧的交锋、思想的洗礼,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成为有坚定政治信仰、渊博知识的青年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引领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

学生理论社团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方面优势明显。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学生理论社团的活动是建立在学生自觉自愿基础上的,参加者一般都是勤学上进、掌握较为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对学习理论感兴趣, 善于观察社会,发现问题,勤于思考研究,有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年轻人,这样的学生往往在同学中有一定的威望和影响力,通过培养这样一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示范性群体,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可以在学生中形成学习、信仰、研究、宣传、实践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良好风气。其次,他们用学生自己的语言和认识,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通过广播、网站微博、辩论赛、演出等活动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容易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再次,学生理论社团可以带领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生活。通过社团将专家学者请进来;通过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走出去,走进基层社区,走进火热的社会生活,培养其实践能力,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同时又可以用他们的理论专长,在社会各个阶层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进整个社会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三)以完善的制度机制为基本保障,关注青年教师的时代诉求

近年来,中央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高度重视, 理论界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呈现出比较繁荣的局面。与之相对应的,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队伍不断壮大,相当数量的具有高学历的硕士博士为教师队伍带来生机和活力,他们大多40岁以下,正是精力充沛、年富力强时期,他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任务,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中坚力量。

然而,与高教教师光鲜名称相对比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的“失落感”、苦恼和困惑。

目前,这支队伍相当一部分人不能安心于教学科研,人心浮动,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普及工作没想头,没奔头,以至于梯队建设不尽如人意。

究其原因,在于以往的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人才的实践中,往往单方面关注青年人政治觉悟、思想道德,强调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以符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这无疑是重要与必需的,也是这个群体的历史使命。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作为时代的组成部分,他们不可避免地受到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大背景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差距及多元化思潮,往往使其产生困惑;高度“物化”的社会,极大地挤压了青年教师生存发展的空间,他们背负的压力,既有发展事业的,也有物质生活的。

鉴于上述情况,我们应该修正简单地把人的因素片面地理解为精神因素,把人的精神因素和物质因素割裂开来的认识与做法,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和机制,来尊重和保障青年群体的诉求,使他们既履行义务,又享有权利。

这种制度与机制,应该充分尊重青年知识分子的独立价值判断、精神和情感,保障和凸显他们在事业发展中的主体性,充分认同他们的付出和创造。

这种制度与机制,更应该满足青年的基本的物质需要,满足他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这是他们成长和发展的客观动力。因为作为社会的人,传播者也无不打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烙印。

综上,培养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实现路径。他们将带动和引导更多的青年建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发展者和实践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聪明才智。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在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者方面,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又肩负着重大责任和使命。高校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者,应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核心力量;以大学生理论社团为主要载体,培育引领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以完善的制度机制为基本保障,关注青年的时代诉求,使他们既履行义务,又享有权利。

大众化途径 篇6

关键词:大众传媒,媒体素养,培养,要素,途径

现今, 我们身处在一个众多媒体交织的世界, 看着纸质媒体提供的信息, 听着广播媒体传递的信息, 眼耳并用的接受电视媒体输出的信息, 也越来越多的参与到网络媒体的信息传递过程中。徜徉在这些大众传媒构建的信息海洋中, 我们一方面为能多角度、全方位的获取信息而欣喜;另一方面却又被虚假、不良、恶劣的信息所频频困扰。信息的良莠不齐、新兴网络媒体的传播特性对媒体素养教育提出了紧迫的要求。我们需要积极提升媒体素养来更好的鉴别媒体信息, 更有效的应用媒体工具。

一、大众传媒视角下的媒体素养

1. 媒体素养的特征提取

媒体素养, 指人们面对传媒各种信息的选择能力, 理解能力, 质疑能力, 评估能力, 创造和制作能力, 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通过对这一概念的研习, 我们发现, 媒体素养重在培养学生的六大能力, 这六大能力是环环相扣、层次逐步提高的。从这六种能力出发来提取媒体素养的特征, 我们可以得到下列梯形结构图 (图1) :

媒体素养的六大能力特征, 强调了媒体素养的概念组成, 清晰阐释了媒体素养赋予学生的六大能力。由上图可知, 这六大能力是协调发展、层层递进的。它清晰的梯形结构使得它成为了媒体素养教育的一个宏观准则, 为媒体素养教育提供了开展依据与检验标准。但是, 六大能力特征的抽象性, 使得它只能成为媒体素养教育实施的战略, 而非具体的战术, 我们也很难根据这六大能力指标提出相应的、具体的实施策略。因而, 我们要对媒体素养的概念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 提炼出它的要素, 为我们媒体素养教育策略的制定服务。

2. 媒体素养的要素提炼

从大众传媒的视角, 个人与大众传媒的接触实质为一个信息交互的过程, 涉及到多个要素的协同作用, 对这些要素的提炼与分析有助于我们对媒体素养深层内涵的理解。这里我们以著名传播模式“香农-韦弗”模式进行分析, 挖掘媒体素养的内涵组成。1949年, 信息论创始人、数学家香农与韦弗一起提出了著名的“香农-韦弗”模式。这一模式随即获得了普遍的认可, 成为传播学的主要研究模式, 并成为分析传播现象的主要依据。如图2。

这一模式理论上高度凝练的阐述了整个信息传播的过程, 这一过程中涉及的要素, 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但是在现实传播过程中, 信源与信宿的角色是很难明确的加以区分;我们总是一方面不断接受多种媒体传来的信息, 另一方面积极的将信息通过各种媒体传播出去;因而扮演了信源和信宿双重角色。上升到更为宏观的层次, 多个参与信息传播的个体聚集在一起, 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信息传播网络, 而每个参与传播的个体实质为传播网络中的一个结点。依据此, 我们可以对“香农-韦弗”模式进行转换, 提炼出媒体素养的要素。如图3。

从上图可知, 整个信息的传播过程涉及到信息、结点、媒体和干扰四大要素, 这四大要素体现了媒体素养的深层内涵。

(1) 信息在整个传播过程中占据了核心的位置。现代传播过程本质上就是信息从一个结点流动到另一个结点的过程。一次成功的传播过程始于一个结点 (如结点A) 成功发送信息, 止于另一个结点成功的接受信息 (如结点B) 。

(2) 结点取代了传统的信源、信宿。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过程往往以单向传递为主, 而现代媒体的交互性大幅增加, 弱化了信源和信宿之间的差异。如图示, 在从A到B的传递过程中, 结点A扮演了信源的角色, 但与此同时结点A也从多种渠道不断接受信息, 包括从结点B, A同时扮演了信宿的角色。结点B在作为信息接受者的同时, 也不断向外发送信息, 包括传递给结点A, B也扮演了信源的角色。由此看来, 相对于传统的信源和信宿, “结点”的概念更强调现代信息传播的交互性, 更符合现代信息传播的规律。

(3) 媒体是对传统信道的具体化。媒体是现代信息传播的主要通道, 广泛用于现代信息传播过程中;且随着媒体数目的逐渐增多, 应用的日益广泛, 现代信息传播对媒体的依赖性日益加强。另一方面, 现代信息的传递, 往往突破了单一媒体的限制, 能通过多种媒体进行, 传递同样的信息, 采用不同的媒体往往效果也会有所差异。

(4) 干扰是对“噪声”这一概念的拓展, 普遍存在于整个信息传递过程中。这种干扰既有对信息本身的干扰, 也有对各个结点和各种媒体的干扰, 本质是实现对信息质量的损害, 是我们需要积极加以避免的。

二、媒体素养培养的要素分析

从大众传媒的视角, 信息、结点、媒体和干扰是媒体素养深层内涵的体现, 也是媒体素养培养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四大要素。对它们的深入分析和详细解读有助于我们找出媒体素养培养的途径。

1. 信息的丰富性

大众传媒以多种媒体形式传递了大量的信息, 导致了信息的极大丰富, 这一丰富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 数量众多。每天我们都接受到大量媒体信息, 这些信息涵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覆盖了世界的各个角落。这些纷繁的信息被多种媒体、从多种角度、以多种形式加以传播, 形成了巨大的信息海洋, 导致了信息的数量众多; (2) 图文并茂。如今我们接受的信息逐步摆脱了文本传递的局限, 图片、视频等数量大幅增加。报纸中的头版头条总是有相应的图片点缀;电视以视听结合的形式, 把自己正式定位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网络中图片和视频量更是急剧攀升; (3) 更新迅速。现在感觉很时新的知识、理念可能在短短几个月后就被认为过时。网络新词出现频繁, 如果你不能积极去关注, 会发现自己越来越难理解网络词汇;网络交流工具更新加快, 如果你不能积极去学习, 会发现越来越难以适应纷繁的网络交流方式。

2. 结点的双重性

信息传播的主体——结点, 具有现实和虚拟双重特性。了解这两种特性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信息传播的过程与媒体素养的内涵。

结点的现实性。参与信息传递的结点, 都是真实存在的个体。即使在虚拟空间, 各传播结点也是真实存在的人。他们的理念, 不管多迥然不同、匪夷所思, 也是现实思想的反应;他们在虚拟空间中的经历也折射着现实生活的经历。

结点的虚拟性。参与信息交流的结点, 是真实存在的个体, 但是现代媒体又赋予了这些结点虚拟的特征。在我们的交流中固然有我们熟悉的人, 让我们感觉真实, 但更多时候我们会遇到很多不熟悉的人。这些人可能生活在我们身边, 也有可能距离我们很遥远;可能与我们有同样的认知背景, 也有可能思想理念与我们截然不同, 与这些人在虚拟空间的认识与交流并不能弥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对这些人的知之甚少, 这就是结点的虚拟性。同样, 即使是我们熟悉的人, 在虚拟空间的掩护下, 也会表达出不同于平时的言论与理论, 让我们感受到不确定性和虚拟性。

3. 媒体的多样性

现代各种传播媒体的极大丰富赋予了媒体多样性的特征, 不同的传播信道有着不同的特征。报纸以平面方式表达立体形象, 以静态方式描述事物的发展变化, 却能给我们很多深刻的观点;广播侧重于声音信息的传播, 用丰富的语言配合美妙的音乐表情达意;电视作为一种视听结合的媒体, 形象记录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并灵活加以传播;网络作为一种新兴大众媒体, 以交互性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同理, 即使是同一种媒体, 采用不同的传播工具, 也有不同的效果。同样身为网络媒体, Q Q和E-mail明显具有不同特征。前者作为一种即时聊天工具, 娱乐性的成分较多, 受很多学生的喜爱;而后者越来越多的被用于事务性场合, 交流和处理一些较为正式的事宜。

由此可见, 不同信道、不同媒体, 有着不同的特性, 容易产生不同的结果, 如何选择传播媒体和传播工具将直接导致传播效果的不同。

4. 干扰的普遍性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 干扰是普遍存在的, 既包含对信息本身的干扰, 也存在于信息传播的通道中, 更存在于信息收发的各结点之间。

从技术的角度, 不管选择何种媒体, 何种交流工具, 对该通道的干扰都是普遍存在的, 这一干扰会导致信号的衰减、延迟, 严重的会导致信号的失真甚至丢失。从传媒的角度, 信息传递的主体——结点也是干扰的重要来源。每个结点有着各自不同的经历, 思想观点存在一定的差异, 信息传播过程中会无形的加入自己的想法与情感, 从而导致了传播信息的失真。个人立场与情感的存在导致了信息传播过程中, “绝对真实”是达不到的。因而, 信息传递过程中干扰是普遍存在的, 需要我们努力去克服, 以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

三、媒体素养培养的途径探索

信息、结点、媒体和干扰是媒体素养培养中必须考虑的四大元素, 每个元素有其特色也有其弊端。信息的丰富性另一角度显示了信息的良莠不齐;结点的双重性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传播参与者的虚拟性;信道的多样性要求我们区分各种媒体、各种工具的特征;干扰的普遍性使得我们明确传播过程中“绝对真实”是不存在的。我们在媒体素养教育的过程中, 应从这四个角度出发, 整体上提高媒体素养。

1. 批判认识媒体信息

在信息达到极大丰富的同时, 一些虚假的、恶劣的信息也开始大量出现。尤其网络上, 未经证实、随意捏造的消息广泛传播, 并且传播的信息中越来越多的掺杂有个人主观情绪。作为信息接收者, 我们要从现实的角度出发, 去辨别信息的真伪, 去伪存真, 保留一些真实的信息, 摒弃一些虚假的信息;去粗取精, 去搜集、查看、接受一些好的、精华的信息与理念, 避免陷入到日渐粗俗、鄙陋的信息中。作为信息的传播者, 我们要积极传播真实的、精华的信息, 而放弃那些虚假的、粗俗的信息。

在图像、影像等元素日益争夺话语权的同时, 如何识别、解读、传播这些视觉元素已成为了当务之急。这些视觉元素表达了什么内容?它还有哪些深层次的内涵?它是怎么制作完成的?它要怎么进行传播?这些内容都是我们需要考虑与学习的。尤其视觉元素因为摆脱了语言文字的限制, 所以能跨越国界, 融合多种文化, 在更多的人之间传播。如何透过视觉元素理解它深刻的文化内涵是我们都需要研习的高层次的需求。

在信息更新速度加快的今天, 我们也要培养一种与时俱进的态度, 积极吸纳新词汇, 理解新理念, 掌握新技术, 从而与媒体的更新速度保持一致, 不落后于时代。

2. 谨慎鉴别传播结点

参与信息传播的结点具备现实性和虚拟性双重特征, 虚拟性这一特征我们要尤为关注。在信息交流过程中, 我们会遭遇大量的陌生人, 在与他们的交流过程中, 我们有必要明确距离感的存在。这一距离不仅仅指相互交流的结点之间的空间距离, 更指现实生活与虚拟网络之间的一道网络鸿沟。空间距离的存在, 使得参与交流的两者可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不同的立场;网络鸿沟的存在, 使得我们认识到在网络中我们所见的只是我们交流对象的网络表象, 他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质我们并不可知。我们无法判断他说的话是一种真实的反映, 抑或是与现实完全相反的一种宣泄。这一网络鸿沟不只存在于我们与陌生人的交流过程中, 也普遍存在于我们和熟悉的朋友的交流中。谨慎有效的鉴别传播结点的虚拟性要求我们不要盲目相信我们的交流对象与交流对象所散发的言论。

3. 灵活运用多种媒体

不同的传播媒体有着不同的特征, 能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在实际应用中, 我们要善于选择适合我们的媒体信道, 以达到我们期望的效果。

纸质媒体能以较低的成本为我们提供较为深刻的信息;广播媒体已越来越多的成为一种伴随媒体, 让我们在工作、学习的同时获取信息;电视媒体凭借其高投入、高回报已成为我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通道, 而且其视听结合的特性使得它一直占据着信息传播的半壁江山;网络媒体凭借其交互性异军突起, 使得它的受众和参与者高速增长。由此看来, 每种媒体都有其各自的特色所在, 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信道的同时综合考虑各自的优缺点, 选择最适合的。以网络媒体为例, 它的交互性使得它倍受很多人的青睐, 但与此同时, 它传播信息的真实性也比较容易受到置疑。

每种媒体特征不同, 这就要求我们要灵活选择多种媒体工具, 并在必要时结合这些媒体工具获取、传播信息。在应用媒体工具的同时, 我们也应理性看待每种媒体的弊端, 避免对某一种传播工具的过度沉迷。

4. 认真排除信息干扰

干扰信息的普遍存在让我们意识到在媒体信息传播过程中没有绝对的真实, 但我们却可以竭力让信息的传递接近真实。一方面, 我们要在技术上逐步改进, 选择一些可靠的媒体, 减少信息的损耗与延迟;及时做好信息的备份, 以便信息的再次传送;对信息积极加以检验, 确保信息的正确传送。另一方面, 我们更可以主观上努力排除干扰。在接受信息时, 要多从客观实际出发, 考虑信息发送者本身的认知背景, 努力在信息中去除一些主观成份。在传递信息时, 要保持客观, 让信息本身不被我们的主观信念和立场所改变, 努力让信息能以更接近它本质的方式加以传播。

四、结束语

总之, 随着大众媒体的触角抵达生活的方方面面, 世界的角角落落, 如何解读媒体信息, 利用这些媒体为我们服务, 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方面, 这也直接加剧了媒体素养培养的紧迫性。然而, 媒体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我们要从媒体素养的四要素出发, 加以把握, 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对学生进行教育与熏陶, 从而达到媒体素养的最终提高。

参考文献

[1]谢蔚君.“媒介素养”话你知[J].特殊教育, 2005, 3

[2]张舒予袁敏.远程教育中的学生媒体素养[J].远程教育杂志, 2005, 6

[3]香农-韦佛模式[DB/OL].来源:http://metc.gdut.edu.cn/ziyuan/xinshiji/10/library/detail.asp-conID=596

上一篇:校本教学资源库下一篇:石油类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