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的大众化教学

2024-07-31

艺术设计的大众化教学(共10篇)

艺术设计的大众化教学 篇1

生活的多重压力, 间接引导着人们去寻找一些既能放松身心又能强健体魄的体育项目来强化自身去应对各种压力, 而健美操就作为选择之一。健美操是一种融体操、音乐、舞蹈于一体, 通过徒手或使用健美器械, 达到健身和健心效果的新兴体育项目。健美操作为一个总括性的项目, 其下有不同的具体类别, 依据不同、类别的划分也不同, 以所需要解决的主要任务和活动目的为依据来划分, 可将健美操分为大众健美操、竞技健美操和表演健美操, 其中大众健美操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种。

1、大众健美操的界定

大众健美操是指按照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性别、心里、生理特征及需求来设计供广大群众作为健身、健心、康复、娱乐用的体操。大众健美操作为健美操分类, 也是健美操教学的一部分。

大众健美操具有健身性, 既能提高运动能力, 塑造完美形体, 又能提高呼吸机能, 改善消化系统, 在运动中进行有氧呼吸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肠道蠕动、脂肪燃烧从而到达健身的效果。具有易推广性, 就“大众”二字就可以看出, 学习该类健美操的群体较为广大, 因其学习内容相对竞技健美操、表演健美操来说相对简单, 学习的目的也更为单纯, 形式更为开放, 因此易于推广。还具有娱乐性, 学习大众健美操是为了使自己娱乐的同时学到一些简单的技艺、还能锻炼自己的体魄。它不同于竞技健美操, 表演健美操要学习一些高难度的动作来提高竞技技能、表演艺术, 相较之前两者大众健美操更具娱乐性。

2、大众健美操的教学艺术

2.1、大众健美操教学艺术的内涵

教学是具有艺术内涵的, 不是一个简单的按程序进行指导、教育的过程。教学艺术是指教师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 根据学生的特点、自身的特色所创造的出的具有强烈个性色彩和艺术性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所谓的大众健美操的教学艺术可以简单理解为在考虑到教学群体特征的同时, 按照一定的体育思想、教学规律和审美标准, 创造适合大众但又具有个性的教学活动, 帮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学习知识, 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

2.2、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的差异

教学艺术是通过教学方法、教学能力来实现的, 但不能将其一概而论。教学艺术不等于教学方法, 两者联系紧密但又有一些细微区别。

(1) 层次上,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一种手段, 模式或者说方式, 是教学艺术的基础, 是一种授课的手段, 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 不具有艺术性。而教学艺术不同, 它是教学方法的升华, 更具个性和艺术性, 是更高层次的教学方法。

(2) 特点上, 教学方法要参照教学规范, 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相对固定, 一般的老师都能根据教学大纲来进行教学指导。而教学艺术, 虽说也要参照一定的教学思想, 但它更具多变性、开放性和创造性, 这也跟老师教学能力和人格魅力有关, 不是所有老师都能领悟教学艺术的。

(3) 作用程度上, 教学方法是教学的基础, 在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相关能力方面有其重要的作用, 但这样的教学结果仅仅停留在掌握已有知识的层次上。而教学艺术则表现出更高的导向力、指导力。在提高学生体育情操、开发创新编舞能力等方面有着更强的催化作用。

3、大众健美操教学艺术的具体表现

3.1、大众健美操的教学语言艺术

教学语言是课程教学中最为常用且直接的教学方式, 也是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 语言应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和质量。教学语言艺术又可以细分为有声语言艺术和体态语言艺术。

(1) 有声语言艺术。

首先, 教学语言构建了大众健美操教学的沟通桥梁。老师通过语言对教学知识进行讲解、指导, 学生则通过语言来感知、理解和反馈, 这样就构成双向交流的良性循环, 在现代教学中教学语言是必不可少的;其次, 教学语言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 掌握语言的技巧可以把课程教学变得丰富多彩, 老师严密的分析, 准确的表达, 幽默风趣的语言特色, 不仅能吸引学生的兴趣, 还能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印象, 一些有针对性的语言还能刺激学生的思维, 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能不断的启发学生的思维;最后, 教学语言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位善于运用语言技巧的老师会在语言教学中散发语言修养和个人魅力, 直接刺激着学生对于审美的新认识。老师在有声语言教学中以做到:

一是精讲多练, 在大众健美操的教学中, 老师主要通过语言来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分析和指导, 语言是较为重要的教学工具。精讲多练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原则。所谓的精讲多练就是要讲的详细、准确, 在讲解结束后要多进行练习, 书面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但是,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 要做到精讲就要求老师在课前充分做好备课, 提取重点、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语言技巧将知识更有效的传输给学生。

二是生动有趣, 生动有趣的语言表达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能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健美操本就是一项以运动为准的项目, 需要较为活跃、轻松的学习气氛。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较为呆板, 语言苍白, 就会形成一个比较压抑的学习状态,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变得很麻木。相反的, 如果老师语言亲切、生动有趣就会激发一个较为活跃的状态, 情绪也能够构成磁场, 一个比较欢快的磁场会大幅度增加学习欲望,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是因“材”施教, 从两方面来说, 一方面是知识,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留意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 对于不同知识点的反映。比如说一些新的知识, 老师在讲授过程中应该放慢语速, 对于一些难点多讲几遍, 减少是一些批评的语言, 对于旧知识的复习, 就可以加快语速, 简单内容一句带过, 对于不能掌握的学生可以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教育;另一方面是对人, 五个手指伸出来都是有长有短的, 一个班级的学生肯定会有差异, 在性别、学习能力、性格等方面,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这些差异因素, 因材施教。

(2) 体态语言艺术。

体态语言不同于有声语言是通过一些语言符号来表现, 它主要是通过眼神、表情、肢体、手势等传递信息。较之有声语言体态语言所传递的信息量更大, 就大众健美操的教学角度来说体态语言的教学更为直接、准确。体态语言也是教学过程中较为重要的工具。老师在体态语言使用时应该注意:

首先, 使用目光语时, 要扩大目视范围, 合理分配目光, 不能只看一个人或者是一小部分人, 这样会让被看的人感觉压抑, 没被看到的人觉得被忽视。还要注意在不同的情形下使用不同的目光。

其次, 表情语, 表情能最直接的反映一个人的喜怒哀乐, 老师在使用表情语时一定要控制得当, 不能带着不良情绪进行课堂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情绪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最后, 身姿语的应用, 可以将其简单理解为动作示范, 在身姿语的应用过程中要做到准确、优美、与音乐完美结合, 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视觉效果, 帮助学生更快速的掌握动作。

3.2、情景教学艺术

情景教学可以简单理解为环境教学, 既有物理环境又有心里环境;老师在环境教学中应注意:

首先构造一个干净、和谐的学习环境, 保证教室的卫生, 学习视频的清晰, 音乐的效果的良好, 学习道具的齐全等。一个好的物理环境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其次, 创建一个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 一个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包括老师欢跃的情绪表达, 欢快的音乐等, 良好的学习氛围是需要老师来带动的。老师想要快速的带动学习氛围要做到;

一是了解学生, 充分了解学生是良好交流的开始,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性格、学习能力,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 做好权衡, 教学中做到教学速度适中、难易适中, 还要考虑学生性格, 做好鼓励和指导。

二是尊重学生, 尊重也是爱的一部分, 学生之间存在差异, 有的成绩好有的成绩差, 老师不能根据成绩的好坏来区别对待学生, 要做到公平、尊重, 特别是对待成绩不好的更要尊重他们耐心教导。

三是民主教学, 教学过程不仅仅只是老师占据主体地位, 学生也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实现民主化, 增加与学生的交流, 听取学生的意见, 相互切磋、相互学习。当然, 过程中要注意顾忌到大部分学生的意见, 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四是老师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心态、情绪对学生有较为直接的影响。要建立一个积极的心里氛围, 老师起着关键作用, 所以作为老师首先要保证自己心态、情绪的积极才能带动学生的整体氛围。

3.3、创编教学艺术

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简单的“复现”无法促进大众健美操的发展, 健美操与音乐、体操、舞蹈有着无法分割的联系, 这就要求健美操要不断的创新才能具有新的、更具活力、更能迎合大众需求发展, 创编是大众健美操发展的必然选择。

首先要牢固基础, 强化基础知识、技能知识的学习。基础知识是源头, 只有全面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为创新奠定基础。老师在教学开始前要强调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帮助学生建立着眼于未来的视角。

其次要鼓励学生勤加练习基本动作。熟能生巧是有据可依的, 只有不断练习、不断的理解领悟, 才能明白其中的精髓, 也只有这样要能启发学生创新。充分掌握基本动作可以提高创编质量, 减少动作不协调甚至冲突的现象。

再次是加强组合动作和套路动作的练习。在充分掌握基础动作之后要加强组合动作、套路动作的练习, 之后不断进行动作重组来增加学习难度, 在重组过程中不断创新、不断尝试来达到动作的新颖和高度协调。

最后要加强音乐修养, 音乐和动作是相辅相成的。增加音乐修养要学习乐理知识, 了解乐曲的构成、风格及所要表达的意境, 只有了解了这些才能使得动作与音乐更加契合。还要加强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老师可以选择不同风格的音乐来播放, 之后进行鉴别、分析、对比, 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大众健美操教学既是一门科学, 又是一门艺术, 它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一项技艺, 还能帮助他们强健体魄、陶冶情操。教学者应该不断挖掘、升华教学艺术, 在科学、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 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帮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的同时, 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全民健身, 助力体育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玉玲.论大众健美操的教学艺术[J].山东师范大学, 2003, 4.

[2]张华.大众健美操的教学艺术[J].林区教学, 2009, 10.

[3]魏景伦.浅谈课堂教学艺术[J]课程、教材、教法, 1986, 1.

[4]崔瑞雪.高校健美操初探[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00, 3.

现代化影视艺术传播的大众化趋势 篇2

【关键词】艺术传播大众化现代化影视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175-01

影视艺术的这种大众化趋势构成了大众文化的客观环境,这种客观环境又反过来对影视艺术的文本原创、拍摄制作和传输播出产生巨大影响。其结果是,影视艺术随着传播手段的现代化,越来越呈现出大众化趋势,并使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逐步融合。精英文化逐步融入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在接纳精英文化中提升自己的格调和品位。

一、影视艺术大众化的特征

大众文化主要指有别于精英文化的以满足大众娱乐和消遣为主的商业性消费文化,目前它主要通过影视、网络等大众传媒来传播。随着大众文化的兴盛和深度模式的消解,以深度、抽象、严肃为特征的精英文化逐步向平面直观的大众文化转型;以娱乐消遣、消费营利为目的的影视文化日益成为大众文化的主体。由于现在影视文化传播手段的现代化,影视文化的商品属性日益凸现,商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原有的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趋于模糊。当下,文化越来越成为一种公众享受、消费的产品,大众文化也就是公共文化、消费文化。于是,以影视艺术为代表的通俗化走向,既加速了当代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又使当代审美文化的商品属性更加凸显。

综观影视艺术发展现状,其大众化趋势表现为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娱乐化”

在高科技时代和全球化语境中,许多影视作品,都是作为消费视觉文化产品生产的,影片中营造的空间环境凸显视觉化和奇观化的特点,以此来保证票房价值以及满足消费社会中人们的视觉期待。这些影片主旨在于提供给我们新的视觉空间来满足现代人的视觉心理需求:一方面其所精心营构的美仑美奂的视觉空间最大限度地丰富了我们的视觉内容;另一方面,江湖的世界是充满风险和编织个人英雄梦的世界,在其中你可“仗剑行侠”,也可“快意恩仇”,前者实现你的英雄梦,后者可以释放人性欲望中的“征服欲”。

2.“类型化”

影视圈出现的“戏说热”、“纪实热”、“宫廷戏热”、“武打热”等现象表明严重的类型化倾向。大众化有其两大特点,一是数量庞大,二是注重共同属性。为了保证最大程度的市场份额,避免市场风险,影视艺术作品日益向类型化方向发展。只有满足最大数量人群需求的商品才能得到最大的利润。大众化使影视艺术完全纳入了商业化运行轨道。影视作品类型化的规则一般是模仿成功的作品,迎合最大数量的观众群的审美口味。这往往能获得最大数量的观众,从而规避市场风险,保证市场利益。制作类型化的影视艺术作品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由此可见,影视艺术大众化是导致影视风格类型化的重要原因。而类型化的影视艺术作品往往压抑独创性和主体性,丧失影视艺术作品的艺术审美价值。

3.”英雄情结”和”明星效应”

“英雄情结”和”明星效应”成为影视艺术作品开展市场运作的一种策略。无论是爱情片,还是暴力片;无论是战争片中的军事首领,还是武打片中的豪侠;无论是枪战片中的主角,还是性爱片中的主人公,或是科幻片中超人,都带有鲜明的英雄情结。而当下大众影视艺术作品中的明星,则更依赖于商业文化的形象包装,并成为大众商业文化的有效策略。由于明星效应在大众文化时代的特殊价值,有些演员甚至不惜通过绯闻炒作来获得明星效应。另一方面,明星对于大众消费文化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力。

二、影视艺术大众化的人文思考

影视艺术大众化趋势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大众化影视艺术关切平民日常生活,迎合了当下受众的口味,满足了广大受众的欣赏需求。大众化趋势使影视艺术更贴近广大受众,能为广大受众所接受,极大地普及了影视艺术。大众化趋势还极大地加快了影视艺术生产和传播的产业化发展,影视艺术的大众化构成了影视艺术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大众文化思潮的推动下,影视传媒完全按市场化轨道运作,经济效益逐步成为影视文化生产的重要参数。为了获得尽可能大的观众数量,影视艺术逐步远离精英文化的范畴,向大众生活品味贴近。从一定程度上看,大众化使影视艺术更贴近群众生活。但是,大众化的商品消费性本质却促使影视传媒业把经济效益作为终极目标去追求,这样,影视艺术创作与其说是更大程度地满足观众的需要,不如说是迎合观众的品味去获得更多的观众,以实现更大的经济利益。因此,影视传媒的商品化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精英文化崇尚的人文理想,违背了影视艺术的审美精神和艺术规律,使商品属性替代了影视艺术作品自身的美学属性和启蒙理性。大众化使影视艺术不再是透视社会人生的X光镜,不再是陶冶情操的精神食粮,而只是一种文化快餐,服务于人们茶余饭后的娱乐消遣。

影视艺术直接影响人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并对社会风气、流行热点、社会治安、国民心态等产生全面影响。随着影视艺术大众消费功能的强化,观众的审美兴趣也日益集中到游戏消遣和感官刺激方面,从而导致社会文化的人文精神发生蜕化。在当下大众影视艺术作品中,宣扬享乐、消费、感官刺激等享乐主义文化色彩越来越浓厚。事实上,影视作品中过量的感官刺激因素早已对观众造成了错误引导。

随着影视艺术传播的现代化和影视艺术日趋大众化,发展中国家的青少年日益崇尚高消费、享乐主义、个人本位等西方价值观念,世俗化价值观在观众心中越来越稳固,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民族传统美德则越来越遭到冷落,从而导致本土文化产生断层,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危机日益加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凭借强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实力,在全球范围内垄断和支配了以广播、电影、电视为主的信息传媒,并通过这种优势地位积极在全球推销他们的文化商品,传播符合西方利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价值观念,从而导致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本土文化被同化的危机。以好莱坞电影、肥皂剧、MV等为代表的西方影视文化,使发展中国家的观众日益认同或接受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方式,导致民族传统文化的断裂。

三、如何应对大众化趋势下影视传播的负面影响

影视艺术能够形象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把自然世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场景逼真地展现出来,能够折射出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及道德文化等,反映社会的风尚习俗,描写不同时期、不同阶层、不同人物的精神风貌和内心世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出各种现实院系,帮助我们认识社会发展的历史特点和现实状况,具有审美、认识、教育、娱乐等功能。

然而,物无全美,事物都有其自身的两面性,影视艺术也是如此。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电影放映大众化具有扩大内需消费和稳定社会的双重作用,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1.电影放映大众化属于平民经济范畴,符合我国国情。尤其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通过电影放映大众化的举措,拉动中低收入人群的消费的办法应该鼓励。2.确保社会稳定,是市委市府今年提出“四个确保”任务之一。通过电影放映大众化的举措,丰富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解决老年人麻将成风、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的问题,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这样的办法更是应该提倡。

艺术设计的大众化教学 篇3

正是在这一文化背景下, 1997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的颁布, 使艺术课程正式进入普通高中课程体系, 从而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艺术课程相对完整的新格局。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实验) 》强调:“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这是对普通高中教育性质的定位, 充分体现了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教育, 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大众普及时代。所以, 不难看出当下中国文化、教育的繁荣, 正是紧跟了时代发展变化的新要求。

那么, 我们再来看看中学艺术教育有没有适应时代变革发展的新要求。

一方面, 当代中学生平时接触的文艺作品几乎全部是大众文化 (时尚、流行音乐、广告、大片、选秀、NBA、畅销书、爱情片、肥皂剧、粉丝等) , 他们和普通市民一样、甚至程度更深地沉浸在大众文化的海洋中, 大众文化已然成为中学生参与最多的文化活动形式。另一方面, 在中学艺术教育的观念和教材中依然强烈地抵制、漠视这一情况, 掩耳盗铃式地排斥着大众文艺作品, 这就造成课堂与生活脱离、现实与理想背离的教学尴尬的局面。中学生在课后都极其喜爱大众艺术, 在课上面对经典艺术昏昏欲睡。

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思考和实践中得出, 中学艺术教育没有理由无视、回避这个事实, 中学艺术教育要能带领中学生正确认识、理解大众文艺的价值、意义和利弊, 正确引导他们对大众文艺的欣赏和消费, 并在此基础上, 启发他们超越大众文化, 从更高层次的精英文化中汲取更丰富的生命的养分。

一、对大众艺术的正确认识

大众文化是相对于精英文化、传统主流文化而言的, 它是在工业社会中产生的, 以城市大众为其消费对象, 通过大众媒介传播的, 具有商业性、技术性、娱乐性、媚俗性并按市场规律生产的文化产品, 是市场意识形态中成长起来的新兴文化。

大众艺术是大众文化的一部分, 对大众艺术的优劣我们需要进行客观的认识和分析。许多传统思维的专家只要一谈起大众艺术往往就因其商业性、娱乐性而嗤之以鼻, 过于贬低, 这样的态度和偏见我以为是不可取的。如果我们能理性地分析, 就不难看出大众文艺之所以受到城市年轻人狂热的喜爱, 可以从四个方面评价其积极影响:解构权威, 走向平等、自由;消解经典, 养成批判审视的目光;关注个体独立, 注重独创性;娱乐调剂, 贴近生活。可以说, 大众艺术中有相当一部分作品是优秀的、有益的, 如许多优秀的港台流行音乐、好莱坞电影, 都是商业性和艺术性的结合, 对这些作品的欣赏同样能提高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样也能在其中得到生命的启迪和智慧。

二、对大众艺术教育的正确认识

首先, 我国正处于一个城市高速发展的时期, 未来的年轻人大多会生活、工作在城市之中。大众文化是城市发展的产物, 目的是传播给年轻人一些普遍性的城市价值观和审美观, 所以, 让中学生接收大众文化、学习大众文艺, 不仅没有错, 而且是必需的。

同时, 大众艺术独具的批判视角和标新立异的独创性, 对于每一个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和个性人格的生成, 无疑是有其积极作用的, 也必然会在今天建设创新型社会, 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 发挥巨大作用。

还有, 从整个学制来看, 高中艺术教育下接义务阶段的艺术教育, 上联高等艺术教育, 起着中间纽带作用。要求中学生一下子就要能理解经典艺术、精英艺术, 这不符合成长和教育的规律, 毕竟许多中学生的心志还不够成熟, 社会的阅历少, 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形成。不可否认, 经典艺术和精英艺术有着深刻的思想、永恒的艺术魅力, 对于塑造高尚的人格、净化和提升精神世界有着独特的作用。但是, 教学是需要充分考虑中学这个特殊学段的特征, 尊重学习的主体, 本着先易后难、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先让中学生学会对大众艺术的欣赏, 再逐步提升到大学阶段的对经典艺术、经英艺术的欣赏。

三、大众艺术的价值、意义、利弊

高中艺术课的教学内容应是以大众艺术为基础, 通过课堂内外丰富多彩的大众艺术活动的设计和组织, 让中学生广泛参与, 在活动中感知生活的艺术、心灵的艺术, 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情和兴趣, 展示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审美需求。

普通高中的艺术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 高考学科教学主要是围绕着升学目标, 而艺术教学没有这一重任, 所以艺术教学只能以育人为终极关怀。如果说高考学科的教学是重“双基”的掌握, 强调其工具性, 那么艺术教学则是重学科思维方法的学习, 强调人文性。

因为中学生对大众艺术、大众文化兴趣浓厚, 所以教师设计、组织这样的活动就非常方便也广受欢迎。以校园所有学生为对象, 可以组织艺术节、电影节、音乐节 (校园十佳歌手、英文歌大赛) 、摄影节、书画展、我型我秀、创意空间等, 以一个班级学生为对象, 展开对大众文化艺术的研讨:如何欣赏说唱音乐、何谓美声、古琴知音、昆曲哼唱、忧郁的吉他、四君子画、中国园林与日本园林的异同、如何欣赏裸体艺术、电影分级的讨论、街舞皆舞、动画动漫的童年回忆、网络虚拟文化的利弊、名牌时尚与日常消费、随我行走 (旅游) 、NBA的英雄情结、中外汽车文化等。

这些活动都是以中学生已有的个人、家庭、社区与学校的知识、经验为出发点, 以中学生较熟悉文化艺术现象为背景知识来设计的, 目的是把学生从书本世界引向生活世界, 不但要把学生的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 鼓励学生对艺术教科书进行自我理解、自我解读, 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 而且要经过师与生、生与生的相互交流、探究、讨论来发展师生的新的知识和技能, 净化师生的心灵, 提升师生的审美能力, 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愉快的、个性化的生成过程。中学生通过在课堂内外的艺术活动的参与, 在经验中、活动中学会如何表现自己, 如何与别人交流, 如何探索世界, 学会如何不断地完善自己。

总之, 艺术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授课方式, 尽可能地组织和开展一些艺术的活动, 使教学从机械、沉闷和程式化中解放出来, 使课堂充满生气和乐趣、充满对好奇心的刺激和对智慧的挑战, 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充分发挥。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和完善, 而且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充分发挥, 更有利于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大众文化的兴起和繁荣推动着中学艺术教育的变革, 中学艺术教育要带领中学生正确认识、理解大众文艺的价值、意义和利弊, 引导他们对大众文艺的欣赏和消费, 并在此基础上启发他们超越大众文化, 向更高层次的精英文化中汲取更丰富的生命的养分。为此, 笔者对高中艺术课的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艺术的小众与大众 篇4

如果在出版界谋职,很多行业中人一定会劝你,做出版不挣钱,如果你坚持不懈,或者在出版业中另觅小径,比如做艺术出版,行业中人更会劝你,做小众出版更挣不了钱。

这就是中国出版业的寒冬现状,越来越多的人止步于大众出版的门前,更有越来越多的人止步于小众出版的门前,比如艺术出版。在中国,艺术被认为是少数人的玩意儿,不但烧钱,更烧闲,对于刚从温饱过渡到小富即安的国人来说,艺术奢侈,艺术出版好像更奢侈。然而对人来说,对中国人来说,艺术真的不需要么?艺术出版就真的荆棘丛生么?

有一本书叫《艺术的故事》的书,相信很多人都知道。15年前这本书被三联书店引进,经由诗词出身、对中国旧学念念不忘、又对西方艺哲心向往之的范景中教授翻译,在中国读书人——不单单是艺术界的读书人——的圈子里一下子冒出来,深深地扎下根去,成为无数对艺术没太大兴趣的中国人的枕边书,因为它跳出艺术讲艺术,把艺术还给了芸芸众生。这本书的作者贡布里希,是艺术史、艺术心理学和艺术哲学的殿堂级人物。这本《艺术的故事》自问世以来,已重版二十余次,享誉全球。然而贡布里希虽好,我更偏爱范景中先生的译笔,而且我固执地相信,如果不是范先生来做翻译,《艺术的故事》在中国的反响能有现在的三分之一就不错了,是范景中让它接了中国的地气和世道人心。

但我想说的并不是这本《艺术的故事》,也不是他的主人公贡布里希,而是他们的幕后推手,英国的费顿出版社。这家世界范围内的骨灰级、顶尖级艺术出版社,始终在我们面前眉目模糊。追溯起来,费顿的历史原点开始于1923年,出版社的名字来自记录苏格拉底在临死之前和学生的谈话录“斐多”(Phaedo)。苏格拉底的名言“通过美的方式,美丽的事物得以变得美丽”便成为其宗旨,费顿最早出版文学和哲学图书,随后慢慢转向视觉图书。费顿的艺术类图书,有开本极大的大部典藏,也有可入口袋的袖珍读本,读者中既有白发苍苍的艺术史教授,也有乳臭未干的少年小子,还有终年忙碌偶尔驻足养心的都市白领,更有对艺术一无所知的尘世白丁,是费顿出版社用自己的口味、经验、性情、识见,把他们都一一捕获而来,成为柏拉图所说的“美丽的事物”的子民,再把他们开城放归到人间。今天的费顿出版社,单单靠艺术类出版物已经饮誉世界,在伦敦、巴黎、马德里等全世界范围内都有分社。他们对艺术,犹如僧众对佛陀,更像是一个虔诚的聆听者、布道者、弘法人,而且严格按照自己的规矩:他们的艺术书只联合出版,基本不出售版权,目的是保证举世独有的费顿所理解的艺术出版物的品质和味道。

最近有幸的一件事是,在《艺术的故事》翻过很多年后,我又看到一本名为《艺术博物馆》的艺术大书,介绍中说是由中国著名艺术机构雅昌集团旗下一家名为东方集雅的公司引进的。碰巧的是,这本书的编著者竟然也是费顿出版社,他们花费13年的心力,在纸上筑造起这家艺术博物馆,洋洋洒洒一千多页,从远古而当今,从西洋而东方,用3000件艺术作品把世界艺术史中的风华灿烂集于字里行间,读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艺术城池。在翻这本《艺术博物馆》的时候,我时不时地会冒出一个念头,那就是今天的中国、中国人,缺的到底是什么?是艺术么?是艺术家么?是美术馆么?我觉得都未必是,跟这些比起来,我觉得我们更缺少的,是能把艺术带到人间的人,能把艺术带到人间的出版社。富起来的中国和它的子民,在奔赴崛起的地位前,一定要先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从富到贵,从强到雅,这种转变比起把物质繁华聚拢起来而言,要艰难成千上万倍。挣钱谋生的沙场在人间,可以野蛮,可以奸诈,可以权谋,可以丛林法则,而艺术熏染的道场却在心间,只能悉心,只能寄情,只能诚意,只能耳濡目染,山高路远马蹄迟迟,别无捷径。在艺术的教养和修养到来之前,在人心人性的苏醒和复兴之前,我不相信任何的大国崛起。

艺术不是艺术家的艺术,不是美术馆的艺术,不是拍卖场的艺术,而是每个人心头的艺术,艺术就是人心,就是天道。而能用艺术把人性人心教化得优雅、真诚、贵气者,把天道变为人道者,譬如费顿和东方集雅,譬如贡布里希和范景中,才是艺术的金刚护法。正是因为他们,我们才心甘情愿地成为艺术的俘虏,成为天道人心永不叛变的忠臣!

艺术设计的大众化教学 篇5

进入21世纪后,我国高等教育呈现出快速发展的状态,招生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大众化趋势日益明显。根据教育部公布的相关统计数据,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15%,2009年的毛入学率超过24%。按照国际口径,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不再是精英教育的象牙塔。去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发布。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目标,使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20年毛入学率将达到40%。当下,艺术设计教育作为具有德、智、体、美的综合大学的一个重要学科分类,已经成为各大工科院校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何贯彻纲要精神,整合本校资源,探索一条具有专业和自身特色的艺工结合之路,构建工科院校艺术设计教育规模化可持续发展体系,是摆在高等教育者面前的重要问题。

1 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趋势

1.1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内涵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提法来自于美国加州大学著名的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早在1970年,马丁·特罗就通过对欧美等国高等教育不同发展阶段规模变化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三段论”学说。他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标准将其分为英才、大众和普及三个发展阶段。根据这一理论,毛入学率达到15-50%时即表示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我国2009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24%,这标志着我们的高等教育也已进入大众化阶段。但是,我们不能简单的以数量来认识和理解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众化阶段比精英化阶段的入学人数有很大提高,这是它的外在表现,其本质和内涵的发展变化才是我们要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高等教育观念、教学内容、培养形式、学术标准、管理决策及高等教育的功能模式、教师聘用和招生就业的政策等变化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精英化之间的本质区别。

1.2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规模化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其发展速度之快,举世瞩目。目前已有1300多所高校设立了艺术专业,在校生超过110万人,其中尤以各类工科院校的增幅为最大,在高等艺术教育规模上取得了相当的成绩,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数量最多,而且发展最快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大国。艺术设计教育应该规模化发展还是内涵化发展是近几年大家一直争议的一个焦点,这其实是一个自然的递进关系,它与我国的具体国情密切相关。艺术设计教育的规模化趋势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增长和全球化的必由之路。经过近几年的规模发展,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优秀人才培养和教育体系上差距依然明显。另外,规模化的艺术设计教育会导致教育质量、学科结构和招生就业等一系列变化,要保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之间持续、稳定、和谐发展。因此,结合艺术设计教育的成绩和经验,反思不足与教训,探索大众化背景下工科院校艺术设计教育规模化发展体系,对于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今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大有裨益。

2 工科院校艺术设计教育规模化发展的问题分析

工科院校虽说有深厚的工科背景和实践教学经验,但与专业艺术院校相比,其开展艺术设计教育的时间普遍不长,在快速规模化发展的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与内涵质量发展后劲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2)对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缺乏整体或长远规划,专业方向的增设比较盲目、随意;(3)原有的工科教学与评估体系对艺术设计教育的良性发展有一定的束缚,难以形成良好的艺术教育氛围;(4)教学理念滞后,人才培养模式借鉴或照搬的痕迹明显,缺乏特色,对本身工科的学科优势利用不足;(5)学校对艺术社教育的整体重视程度不够,师生的边缘化感觉比较强烈,教与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够强烈。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培养的学生专业水平相对较差,创新和实践能力欠缺,不具备市场意识,与市场需求相脱节。

因此,工科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要尽快对其规模化发展体系进行探索与思考,认真研究大众化背景下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趋势,结合自身工科特色,重新思考和解决规模化发展中的艺术设计教育办学理念,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工科特色艺术设计培养模式建设等一系列问题。

3 工科院校艺术设计教育规模化发展措施探索

20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的门槛,随之而来的高校调整带来了设计学科新的发展机遇,工科院校纷纷加入艺术设计教育的行列,使得艺术设计教育也很快进入大众化阶段。据报道,西安美术学院院长杨晓阳最早在1995年提出了“大美术、大美院”的观点。这种规模化的发展思路,既是学院自身发展的需要,更多的可能是教育政策和社会需求压力下的正常应对措施。所以我们无需多谈规模化的诸多弊端,因为这是国情和时代所共同造就的教育现状。我们要做的是面对它、正视它,从而建立一个良好的艺术设计教育规模化发展体系。这个时期的中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是量变开始引发质变的时期,真正起作用的不是人数的增减,而是观念的更新。

3.1 强化内涵质量建设,突出工科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办学特色

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历史积淀,是根据学校办学的总体概念,包括学校现状、地域特点、培养模式、学生教师的实际情况等和对教育做出的理性思考,反复提炼形成的某种优势。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工科背景的院校正逐步朝综合性大学转变,其最初的设计系也已基本扩大为艺术设计学院,多涵盖视觉传达、环境艺术、工业设计甚至多媒体动画等系,规模化办学的格局已基本形成。但其中大部分院校限于其原有狭窄的专业背景,普遍表现出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

基于此,强化内涵质量建设,突出工科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办学特色成为首要完成的任务。工科院校在艺术设计教育实践中,应依托多学科资源优势,从学科规划、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多方面着手,走有自身工科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之路。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工科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群体中不乏教学质量优良、专业特色突出者,它们能够发挥自身优势,在设计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融中寻找立足点,随着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其办学实力与社会影响力也不断增强。例如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清华大学后组成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新的办学环境下提出了新的科技与艺术共同发展的“艺术与科学”的学术定位,很快就形成了新的面貌。从国外的艺术设计教育分布来看,工科背景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同样占有重要地位,例如麻省大学艺术学院、德州大学艺术学院、米兰理工大学工业设计系、千叶大学工业设计系、韩国科技大学的工业设计专业等。随着办学规模化的不断加强,教学质量的提升会变得愈发重要。工科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在规模化发展的道路上,应注重在交叉学科的高级设计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突出办学特色。

3.2 规划适合自身发展的艺术设计学科

工科院校从开始艺术设计教育之初,就应结合自身实际进行艺术设计学科的整体规划,不能过度借鉴甚至照搬艺术院校的学科设置。因此,工科院校艺术设计教育要想另寻出路,办出声色,就必须因地制宜,紧密结合当前全国经济形势和学校背景资源进行深入分析,从自身实际出发,对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及现有师生等的优劣进行研究,找出一条工科特色鲜明的发展之路。

首先,要找准突破口,不能盲目跟风设置专业。在学科设置伊始就要积极走出校门,在社会上进行充分调研,全面了解国内外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学科情况、办学特色和存在优势。依据调研结果,结合自身的工科特色,避免与大部分院校已有的强势专业冲突,减轻招生与就业的压力,方能快速良性发展。

其次,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需要研究全国及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了解企业对于高校艺术设计毕业生的专业要求。通过了解对比,找出空白和盲点,结合工科院校自身的特点来设置艺术设计学科方向,凸显自己的特色,培养有工科院校特色、适合市场需求的艺术设计学生。

再次,在进行学科规划时,要对本校的办学特色和资源优势进行深入分析,吸取其它学科优良的、符合本校特色的办学传统,充分利用这些优势,通过学科之间渗透、交叉、融合来构建符合工科院校特点的艺术设计教育学科专业体系。如可以依托机械设计、工业工程专业开设工业设计专业,依托汉语言文学开设书法专业等。

3.3 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艺术设计教育的专业特点决定了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在整个艺术设计教育快速规模化的发展过程中,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教育教学得以展开的根本保证。工科院校要想建立一支高品质、高素质的艺术设计师资队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加大引进特聘教授、兼职教授、双师型教师等来校工作的力度;二是必须重点培养,产生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从而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三是积极从国内外招聘优秀博士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尽快提升师资队伍的学历水平,增强教学科研实力;四是创造条件培养现有教师,使大家意识到面临“不进则退”的严峻局面,支持现有教师进修或在职或脱产攻读国内外博士学位。要充分利用本校其他学科的教师资源,为艺术设计专业开设课程。同时还应建立完善竞争激励机制,营造适应教师发展的环境。人性化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能够创造融洽的教学氛围和发展环境,排除其后顾之忧。

3.4 构建富有工科特色的课程体系

在我国,工科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绝大多数都是参照美术学院或老牌综合性大学的艺术设计专业。这样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很多工科院校的课程设置雷同或相似,有浓郁的艺术设计院校特色。这种脱离本校实际的课程设置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既没有把美院的艺术优势发挥出来,也没有发挥工科院校交叉学科的优势特点,从而造成人力、财力的资源浪费。

工科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课程设置应该充分运用自身的工科资源,适当开设一些理工类任选课与公选课,使艺术与人文、管理、机械有机结合,达到学科之间的资源共享、互补,对学生和教师的发展都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也可以通过和教师的科研项目、横向课题(即和企业合作的项目)、纵向课题(即政府课题,包括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部委课题等)结合起来,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去适应市场,从实际出发,优化专业知识结构,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学生,从而达到真正的有机结合。从而在确保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努力创建有特色的艺术设计课程体系。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背景下,工科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已经进入了规模化的发展阶段。这既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各院校应该充分运用自身固有的工科优势与积淀,遵循艺术设计类专业及专业方向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严格按照艺术设计教育教学规律的要求和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的需要,进一步明确工科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功能和责任,准确定位、合理建设、加快发展,尽快构建与规模化发展趋势相适应的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质量体系,形成工与艺完美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以及培养出适应社会和市场需要的合格艺术设计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课题组.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陈爽,李全生.对我国高等教育多元化筹资渠道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6,(3).

[3]何志方.高等教育规模与城市化联动发展的国际经验[J].比较教育研究,2001,(9).

[4]马丁.特罗,王香丽译.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J].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9.

新媒体让艺术走向大众化 篇6

一、实现艺术大众化是历史的必然

1.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实现艺术大众化的根本条件

“新媒体”是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 他们主要不在于时间的先后, 而是指传播方式和内容形式的变化。一般认为“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 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我们现在称为新媒体的有门户网站、网络电视、虚拟社区、博客、播客、网络杂志。手机电视、手机报、数字电视、IPTV、移动电视、楼宇电视等。它们就存在于我们的周围, 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新媒体容易掌握, 表现形式多样, 在艺术领域广泛的应用, 加速了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边界的消解。

2. 现代传播技术促进了艺术走向大众化

在传播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是传媒形态的变化发展是如何影响社会和人的, 就是说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会引起某些社会变革。现代传播技术让世界缩小为一个“地球村”, 它改变了人们对自身和社会的认识, 加强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交流。现代传播技术如广播、电影、电视等电子媒介主要依靠声像传播信息, 感染力极强, 一般大众都能很快地接受它。并且由于其强有力的宣传性和感染力, 信息能被人们及时的掌握。如许多艺术活动, 广告就是出现在人流最多的大街上、地铁里、公共汽车上。它让人们认识到高雅艺术如国标, 活力如街舞, 都和日常生活相关联。艺术无关门槛高低, 人人都能融入其中。因此说, 今天的大众化是传播方式的大众化。

二、实现艺术大众化主体的心理机制

一般在讨论艺术大众化时, 更多是根据新媒体的特点去考虑的。今天我们主要是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浅析艺术走向大众化这一过程的主体——大众的心理机制。“大众化”不等同于“大众文化”。“大众化”在这里并不是泛指普通民众, 而是用来代表与富人、特权阶级以及所谓有教养的知识精英形成对立面的大多数民众。[1]14

1. 趣味性

“趣味性”是一个人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 是学习积极

平涂手法直接表达思想观念。所以观念艺术不在于追求手法特征, 而在于观念的表达。

总之, 观念的表达成为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西方许多艺术院校, 许多教师指导学生的已不是造型基本功的训练, 而是引导学生思考怎么把一个想法画出来, 或做成实物, 或用身体行为来表现。艺术的方式已经非常宽泛, 它对传统的审美观念所带来的冲击是非常大的, 无疑对于人们惯常的认识与思维方式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启发和转变, 促使人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认识今天的艺术。

性和主动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部分。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 就会对某种事物产生一种内在的可求的愿望。在现代媒介传播的影响下。人们对艺术的认识和欣赏产生了兴趣, 在这种意识的推动下, 人们就会主动学习, 接触艺术作品, 和其他人交流, 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水平。而这种提高又反过来会在心里产生一种令人愉快的感觉。这种传播和被接受从而转化为主动接受的方式为艺术走向大众化产生了很好的机会。这才是艺术走向大众化的中坚力量。

2. 时髦性

“时髦”是非理智的与过流性的行为模式的流传现象[2]。时髦具有无阶级性, 一旦形成风气就成为人们寻求地位或是自我表现的手段, 也是自我宣扬的工具。新媒体伊始, 是被社会精英人士使用。随着科技的发展, 现代传播媒介的大力推广, 使用它变得时髦, 许多人都想拥有它, 满足心理的需要。而且新媒体作品往往善于抓住时髦的话题与社会热点问题, 及时有效、快捷地进行报道与传播, 艺术符号与流行文化结合在一起, 成为一种非常前卫的艺术样式。

3. 环境影响

“艺术并非完全产生于个人动机或潜意识动机, 艺术产生于特定的社会情结和艺术问题情结。”[3]207特定的社会氛围对艺术家提出特定的期待, 如果人们不对新奇感兴趣, 艺术家就不能创造出某种新的东西, 也不会要求去享受丰富的艺术生活。科学技术的发展, 让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有更多时间去享受精神生活, 再加上后现代主义的影响, 在这种社会氛围的推动下, 人们想表现自我思想情感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而新媒体能将绘画、音乐、动画、文学等多种艺术形式融为一体, 符合大众的表现欲望, 于是人们带着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心去“认识”它, 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被影响着, 刺激和引发了人们情感和认知上的变化。

三、实现艺术大众化道路漫长

艺术大众化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 需要很长的时间去实现。对艺术大众化, 需要社会, 艺术家, 特别是媒体的正确引导, 让普通大众学会欣赏艺术作品, 而不是在新时尚的宣传的指引下去盲目的谈论艺术。要精心营造一个氛围与环境, 提高大众的审美意识。艺术大众化并不意味着降低艺术品位, 庸俗化。要准确把握当代人的审美心理和审美需求, 懂得用什么方式吸引人, 让艺术大众化越来越被人认识。

参考文献

[1]张捷鸿.大众文化的美学阐释[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6.

[2]http://baike.baidu.com/view/115548.htm

属于大众的黄梅戏艺术 篇7

黄梅戏曾有过1952年与1984年的两次辉煌,原因在于其幽默诙谐、朴实率真、追求真善的个性魅力。

如今,辉煌不再,群众对黄梅戏的关注与支持也日渐消减。黄梅戏工作者们以及在普遍戏剧危机中的戏剧工作者们一度把问题归咎于自身僵化的演剧形式,把黄梅戏走出危机的方向定位于新的演剧形式与手法。这是有其道理的。

可是,近几年,虽然黄梅戏在大舞台上也获过大奖,但普通观众少了,很多观众觉得黄梅戏少了黄梅调,变味了。在奋力改进外在承载形式的过程中,不可否认的是,黄梅戏在舞台呈现上日益趋向于“高、精、尖”的水平,而在这“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繁华中问题依旧,危机仍在,剧院大多数时候仍是“空的空间”。

黄梅戏曾被称作“乡野吹来的风”,它应乡村文化的需要而生,并在乡村发展了相当长的时间,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既然如此,乡土气息的缺失是否是如今在大舞台上频频获奖、每年都有新剧目上演的黄梅戏艺术被观众说“变味了”的原因呢?

事实确是如此:无论现在的剧目有多少精品,但戏剧离现实生活、离普通观众较远,“争奖戏”“业绩戏”多了, 真正让观众“喜闻乐见”的佳作却很少。看来,黄梅戏的问题根本上不是承载形式的问题,而是它究竟为了谁或者为了什么的问题。

二、存在于安庆的两种声音

黄梅戏源于鄂东黄梅的民间小调——黄梅采茶调,清乾隆年间随当地逃水荒的灾民来到安庆怀宁,后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形成了戏曲形式。采茶调是当地居民在物质生活富足的条件下创造的精神财富,它生长于大众之中并为大众的日常生活增添乐趣,即使后来成为地方剧种——黄梅戏, 在日常生活中长期扮演的角色仍是如此。

在安庆,黄梅戏艺术却存在着两种声音:一种是庙堂之音,一种是乡野之声。

庙堂之音在笔者看来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形式上的,一种是内容上的。形式上的庙堂之音存在于安庆市再芬黄梅戏公馆。这里几乎夜夜都有折子戏上演,所选剧目,多来自黄梅戏传统本戏。然而此处的观众多是有钱有闲的,普通民众一般不会选择在这里看戏。它是不亲民的,在消费形式上它们便已经将普通大众拒于门外了。

内容上的庙堂之音多出现在安庆市黄梅戏艺术中心。这里的观众形形色色,所演的剧目也良莠不齐,好戏自然是有的,烂戏却也不缺。观众很少能在这里得到快乐、收获惊喜、体味人生。原因在于,此处所演出的戏多是顺应政策、争夺奖项的作品,戏中主人公距离大众太远,叙演的故事又大多不近人情,反响自然也就一般。

不同于庙堂之音拥有固定的场所,乡野之声几乎处处可闻。在夜晚的长江边,在水上公园老年大学前的空地,在三江公园午后的草坪,处处可闻黄梅戏动人的旋律,处处可见拉琴献唱的黄梅戏爱好者。他们的唱段多来自黄梅戏36本戏与72小戏。演出者脸上时时挂着笑容,欣赏者也无时无刻不沉醉其中。这些流动的乡野之声,充分展现了黄梅戏来源于大众、服务于大众的应有之义,是黄梅戏向前发展不可忽视的民间基础。

三、在尊重人民大众的基础上向前迈进

面对黄梅戏进退维谷的局面,黄梅戏工作者们的确做到了冷静思索和认真探讨,他们都毫无例外地谈到了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精品打造、政策支持、鼓励剧团走出去等解决方针。更有目光长远者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上提出了通过国家、政府国际间组织和群众社区三个部分进行保护的 观点。其中,第三部分最为复杂,但却是保护和发展黄梅戏的主要力量。脱离人民大众谈论黄梅戏的革新和发展是荒谬的、本末倒置的,最终将是徒劳无功的。黄梅戏应回归到最初被创造和流通的社区中去,戏剧艺术一旦脱离了生养它的土壤,接下来面临的必然是衰亡。

如今导演、表演、舞台美术设计等方面的革新已成为黄梅戏艺术向前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但是,编剧这一块仍是短板。没有大众喜爱的好故事,其他方面做得再如何花哨也无法维持艺术生命力的长久。

相比黄梅戏传统本戏情节安排巧妙、人物塑造鲜活、贴近人民情感等特点,这几年黄梅戏的新编剧目多出现情节混乱、人物呆板的特征。原本的乡野之歌不知何时被硬生生地塞进了大气磅礴、大义凛然、不食人间烟火的意味,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似乎越来越远了。因此,在注重黄梅戏舞台呈现技法的同时,培养为大众创作故事的编剧应作为黄梅戏谋发展的重中之重。

摘要:黄梅戏是中国五大剧种之一,它来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必应回报于民间。在解决当下黄梅戏面临的危机时,戏剧工作者们应相信大众、依靠大众、服务大众,发展大众喜爱的黄梅戏艺术。

影视艺术面向大众的叙事方式 篇8

作为一种叙事策略, 平民叙事的特点在于创作者要以平民为叙事主人公, 以百姓现实生活为展现内容, 更重要的是站在平民的立场上、采用平民的视角, 以平等的态度关照人生风情和社会百态。简而言之, 平民叙事即平民情怀的真切展现。人的生活条件各不相同, 社会的贫富差距是每个社会都存的社会问题, 老百姓生活在社会的底层经济能力相当有限, 因此他们在选择娱乐的方式也是相对有限, 把电视机当作中介, 看电影或者收看各种节目, 这样的方式对他们而言属于相对经济的消费形式。据有关调查显示, 以电视节目为主要娱乐方式的人群占到了社会组成人员的70%以上, 其中主要包括农民、打工者、学生、工薪阶层等, 影视作品采取面对大众叙事方法可谓明智之举。加之文化传播的科技化、多样化, 人们观看影视作品的时间不再被限制, 可以通过网络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随意选择, 主动性增强的同时被动性随之减少。因此, 创作者为了提高收视率, 为了创造高额商业利润, 为了争取到更多的观众, 都不约而同的选择大众化叙事方式。

“人类文化和艺术发展史的一个走向就是自世俗走向高雅再逐渐归于世俗。‘文化’之化者, 分散, 化开, 广布, 教化之意。通俗当然是其手段。”大众化的影视剧作品, 往往反映当下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 采用最通俗的表达方式, 大众乐于观看这样的影视剧作品, 是因为它反映真实生活、贴近现实生活。生活中的场景, 例如厨房、客厅、超市、学校、街道、马路等, 还有一些生活中每天都发生的事情, 例如一家人围坐餐桌前在一起吃饭、看报纸、拉家常、做家务等真实生活中被搬上了影视剧作品的舞台, 观众看到这些熟悉的故事, 好像剧中的故事就发生在身边, 就像是在讲述自己的生活, 仿佛自己作品中的主人公, 使观众感到非常的亲切, 在不知不觉之中拉近了观众与影视剧作品之间的距离。

电视剧的叙事方式, 以及贴近生活的故事情节赢得百姓的普遍喜爱, 日益成为人们理解社会、观照现实、实现审美的一座桥梁。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在于影片以冷静的镜语, 呈现平凡琐碎的日常生活, 凸现平民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环境, 面对生存的困境、面对生活的艰难辛苦, 张大民人生哲学是“贫嘴”。“贫嘴”是自嘲、是幽默、是无奈、是风趣、是化解现实苦难的一种方式。“贫嘴”深层含义, 是一种对人生、对生活的隐忍与执着。张大民并非是道德英雄, 他的言谈举止, 绝非来自哪一种思想、哪一种理念、并且与通常意义上的崇高奉献无关。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市民, 一个普通家庭的一员, 贫嘴成为他超越现实苦难的生存法宝, 而且根源是无法改变的现实无奈, 现实的悲哀, 现实的困境。张大民深知抱怨是没有用, 竭尽全力的呐喊也是无济于事, 当一个人无法改变环境时, 只能改变自己的心态, 快乐是一天, 不快乐也是一天。张大民只能在平庸的日常琐事中寻求生活的幸福, 一种传统的道德力量和人格精神在他身上得到了传承。让观众深深地体会到一种人生哲理——无论“美丽”、“幸福”还是“浪漫”, 其实都是一种人生理念和生活的态度, 唤起人们要努力积极争取, 努力把理想付诸于行动, 用乐观向上生活心态面对生活的艰辛和苦难。

《浪漫的事》的最吸引眼球的地方在于它要表达的是老百姓的真实生活中酸甜苦辣, 体现出创作者对生活的理解, 对生活的关注情怀。剧中运用古老的藤椅、老式断针的唱机、泛黄的相片营造了甚至略带伤感的生存环境, 平民的生活无大事, 日复一日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活, 锅碰碗, 碗碰锅的琐事,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情感波澜, 构成了寄幸福浪漫而不得、饱经风霜才是真的故事主体。在这部讲述一家母女两代人婚姻生活悲喜遭遇的故事里, 四个不同年龄、代表不同时代和阶层, 共居一个屋檐下却有着不同的生活与爱情经历的女人, 在柴米油盐的平淡中、在鸡毛蒜皮的吵闹纷争中, 在悲喜交加的生活中, 诠释着“平凡”、“幸福”、与“浪漫”的生活真谛。就像杨亚洲在谈到《浪漫的事》时说的那样:“我觉得《浪漫的事》是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一些普通小事, 但若干年你回忆起来, 或者换一个角度再看的时候, 那些特别常见的事就是最浪漫的事, 捕捉到平凡生活中的浪漫是我的本意。”因剧创作者巧妙运用“平民叙事”的策略使许多观众达到感同身受的真实情感。

这种影视的叙事方式的特点在于能够与大众审美需求产生共鸣, 能够激起大众审美情感的叙事模式。如美国电影《新岳父大人》、《公民凯恩》;中国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 电视剧《渴望》、《牵手》等作品, 因为创作者把艺术的触角伸向人物最深层的情感世界, 在大众能够理解的层面上凸显其对人的生存现状与生存哲理的深刻思考与感悟。通过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假定人境关系, 展现人在不同背景下的生命状态, 其主旨是赞美生活中的真善美, 批判生活中的假恶丑, 从而引导大众向着美好的生活方向努力, 这些影视作品也成为了指引大众指引的优秀之作。

摘要:在当今时代, 大众传媒主导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其中很大原因是因为影视所特有的独特的叙事方式, 即面向大众的叙事精神。本文浅谈了影视艺术面向大众的叙事方式。

关键词:影视艺术,大众,叙事方式

参考文献

[1]宋家玲, 袁兴旺.电视剧编剧艺术[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2:361.

考串儿是大众的 设计是个人 篇9

◆编辑/君君◆图片提供/李迪

找到了可以自己和自己交流的乐趣

她大概是一个享受“孤独”的人,安静得很,和陌生人总是不知道该如何挑起话题,用她自己的话说:我是一个从小就不擅长和别人打交道的人,现在是不是有种说法叫做“社交恐惧症”。不知是否因为这样,所以她喜欢自己玩,喜欢自己动手做小手工,如果最初的“玩”可以称之为设计的话,那应该是她找到了可以自己和自己交流的乐趣。

舒服就是最适合的

很多时候当我们在做一件事情,坚持了很久却依然看不到光的时候,我们会彷徨,会犹豫…但李迪告诉小编:对于我不管之前努力的结果怎么样,每天能坐在工作台前都觉得很舒服,对我来说这样就是适合。

玩出来的五彩斑斓

李迪之前是学油画专业的,用软陶做东西是大学毕业后开始的。大概是2007年吧,因为总去美术馆那边买颜料,不小心看到软陶这种材料,五颜六色的就想买来玩一玩,在网上查资料,跟着一点一点的试着做。突然一下子爱上了,然后一冲动买了太多材料了,为了不浪费,就开始当品牌来做了。也有一种想要拿出来与大家分享的感觉吧,我希望我的产品绚烂多彩,五彩斑斓像肥皂泡。就这样顺其自然就慢慢做到今天了。

设计是一种与别人不一样的需要

现在社会很开放,所有创作都能商业化,甚至有些你觉得不商业也可以做得商业化;当然最理想的商业效果是全地球人手一个,可是人类需要设计,就是需要和别人不一样吧,设计多了,所以设计带来的差异质量自然也就变得最重要,毕竟追求规模不是我自己能想想就好的,说白了一种设计的出现是为了满足喜欢这类设计的人们,毕竟只有烤串儿才是最大众的。

龟兔赛跑

相对来说我们在时尚类的设计行业暂时有些落后欧美吧,但是龟兔赛跑边走边唱,一点一点变好就行了。

大众话剧表演的艺术性分析 篇10

话剧艺术的表演门类众多, 划分的标准也各有不同。随着近年来我国国内演出市场的逐步完善和演出团体市场化改革的陆续完成, 我国的话剧行业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契机。而这其中大众话剧无疑最具有生命力和艺术吸引力。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话剧行业的健康发展, 我们必须要对大众话剧的艺术特点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 从中进一步总结出振兴我国话剧事业的有效途径。

一、大众话剧的定义及主要特点

1. 大众话剧的定义。

所谓“大众话剧”实际上是一个含义比较宽泛的概念。笔者认为, 大众话剧是相对于精英话剧和实验话剧等小众化的话剧形式而言的一种话剧表演形式。换言之只要是符合大众的审美习惯和接受方式的话剧作品, 都可以从属于大众话剧的范围[1]。

按照这个定义, 大部分的话剧作品都应当属于大众话剧。但是受到观众认可程度的影响, 大众话剧这个大类别的内部还可以相应地划分出若干层次, 不同层次间的艺术特点并不完全相同。

2. 大众话剧的主要特点。

笔者总结和归纳了大众话剧的主要特点, 列举如下。一是大众话剧的观众群体庞大。正如前文所述, 大众话剧符合社会主流文化意识形态, 也符合大部分观众的审美需要和特点, 因而会受到大部分观众的接受、认可和喜爱。与其他的小众化的话剧类型相比, 大众话剧的观众数量众多, 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社会群体和社会阶层, 因而也就构成了话剧艺术观众的主体。

二是大众话剧贴近现实生活。很多优秀的大众话剧作品的创作题材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 或是对现实生活的高度凝练和艺术提升。观众在欣赏这些剧目的过程中, 会充分感受到生活的真实, 并体验到身临其境的亲切感。很多观众在欣赏完大众话剧作品后, 都会感觉作品中的某一个人物形象、某一句台词就发生在他的周围, 因此会对大众话剧作品产生强烈的亲切感及深刻地思想共鸣, 这是其他话剧艺术形式所不具备的特点。

三是大众话剧会对社会主流文化构建产生一定的影响。之所以认为大众话剧会对社会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构建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是基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基础上的。曾几何时, 话剧作为市民休闲和日常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 深刻地影响到了社会的主流文化发展趋势, 其中人物角色传递出的观念也影响到了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形成。虽然当今时代人们的休闲方式多样化, 但是话剧的独特艺术魅力是无可替代的, 很多观众在欣赏话剧作品的同时, 会对表演过程中人物的对白、表情、动作等产生深刻地记忆[2]。进而这些观众会因为相同或相似的审美方式形成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 影响到社会主流文化的构建和形成。

四是大众话剧人物具有鲜明的类型化特点。大众话剧来源于现实生活, 其主要人物角色都带有十分鲜明的类型化特点。为了充分照顾到不同层次和社会阶层观众的审美要求, 大众话剧的编剧在创作过程中要将现实社会中的类型化人物主要特点集中于话剧人物角色之中, 让其始终保持鲜明的性格特征和完美的艺术形象, 这也是大众话剧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很多观众在观赏大众话剧作品后都会找到自己生活中的形象, 就是由于其主要人物带有鲜明的类型化特点。

二、现阶段大众话剧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笔者认为, 作为我国话剧艺术的主要类型之一, 大众话剧的整体艺术水平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国话剧艺术总体发展水平。现阶段我国大众话剧发展主要面临以下几方面问题。

1. 大众话剧的市场认可程度尚需提高。

虽然近年来国内演出市场出现了繁荣发展的局面, 但是与电影、电视剧相比, 话剧艺术特别是大众话剧的市场认可程度仍然十分有限, 观众市场还需要重新进行培育, 观众对于大众话剧的认可还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而从目前我国话剧演出创作实践来看, 浮躁性、短期化的趋势仍然存在, 缺乏有效的市场培育手段仍然是我们必须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2. 大众话剧的艺术性亟待提升。

虽然大众话剧以迎合大众审美需要为主要目标, 但这并不意味着大众话剧等同于低俗化。很多观众的审美要求带有一定的缺陷和问题, 对于大众话剧来说, 不能够为了单纯迎合这部分群体的欣赏要求而降低艺术标准。目前很多大众话剧集中存在着艺术性不强的问题, 人物性格扭曲, 对白用语粗俗, 严重影响到了我国话剧行业整体艺术性的提升。

3. 大众话剧的创作题材来源单一。

坚持艺术来源于生活, 无疑是大众话剧发展的必由之路。但现阶段我国很多大众话剧在创作过程中集中存在着脱离现实生活的问题, 创作题材雷同化趋向十分严重, 存在着明显的模仿和抄袭痕迹, 大众话剧创作题材狭窄, 部分作品严重脱离社会现实。

三、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大众话剧艺术水平

为了有效提高我国大众话剧艺术水平, 我们首先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逐步培育壮大大众话剧的表演市场, 根据演出市场的规律来进行商业包装和宣传, 为大众话剧的发展提供肥沃的艺术土壤。其次要提高大众话剧创作的艺术性, 深刻全面地分析社会观众的主流审美需要, 严格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依据, 创作出一批具有较高艺术性的大众话剧艺术作品。最后要不断拓展大众话剧创作的题材来源, 不断贴近现实生活, 贴近观众的审美需要。

参考文献

[1]王文章.中国话剧史.三联书店.2013.

上一篇:肿瘤病人护理下一篇:困难及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