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流程(精选11篇)
健康教育流程 篇1
广州市黄埔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在9月29日至10月22日期间全面开展。要求在1个月时间内完成近3万名学生的测试, 且每个班仅抽出一节课的时间进行测试;既要保证效率、避免漏测、数据无误, 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安全, 维持井井有条的秩序。为本次测试提供测试器材和服务方案的“恒康佳业”团队在此过程中不断汲取经验, 克服困难, 攻克了以上难关, 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制订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流程时, 根据学生的特点:中学生在智力、心智上都比小学生成熟, 管理起来较为容易;同样的人数测试时间初中生可比小学生测试时间减少一半。因此, 测试中最大的难题在于维持小学生的测试秩序, 特别是一二年级学生, 班主任需全程协调管理, 建立易于识别的流程规范。
一、根据学生情况, 设计测试流程方案
按照各阶段各年级的学生身心发育特点, 团队设计了3套流程方案。
方案一:一、二年级测试流程:采用较为宽裕的测试时间, 强度不宜过高的方法。在测试前班主任必须告知学生注意事项和使用方法, 牢记测试项目和顺序, 同时在现场发卡处挂上流程图及指示牌, 学生按秩序排队领卡 (见图1) 。每个班级测试完一个项目后方可进行下一轮测试, 班主任必须全程带领班级测试, 避免学生走散漏测。每个项目点至少配1名操作员和协调员, 监督学生的动作规范并且在该点放置简洁明了的标 准动作示意图, 便于小学生理解和模仿。
注意事项:跳绳测试时, 操作员必须在开始前示范正确的握柄姿势和摇绳方法, 不允许把手柄上的开关按键关掉, 跳完之后把跳绳整齐的放回 到相对应的 位置 (见图2) , 对随意摔设 备或测试器 材的行为给予警告。
方案二:三至六年级测试流程:可适当的缩减测试时间, 教师解释清楚流程和项目后, 由学习委员带队分20人一组去不同的项目进行测试, 坐位体前屈项目可让后一名学生监督正在测试学生的动作规范 (见图3) , 充分调动这个年龄段 学生的合作参与度。统一安排跳 绳为最后测 试项目, 测完后列队回教室。
方案三:中学生测试流程:基本可参照三年级至六年级的做法, 中长跑列为最后测试项目。由班长和体育委员组织带队, 3个班级配备1名教师维护秩序即可。
注意事项:立定跳远多标注一条起跳线 (见图4) , 让许多有垫步习惯的学生站在该线外, 强调3次踩线犯规后无成绩, 单脚起跳不计成绩。同时跳远项目也是最容易引起围观的项目, 对于处于叛逆期的初中生, 必须多设置几条警戒线, 增派协调员让他们站好位置, 不要离测试点过近 , 禁止对正在测试的学生起哄或者取笑, 以免增加测试学生的心理负担。
二、测试前的组织要点
选择有紧急疏散通道的场地, 每个项目间距至少可排25人, 避免不同班级窜道。项目点设置指引牌和警戒线。跳绳区域使用1~12的数字地标, 让学生按序使用对应跳绳。1000米、800米等剧烈运动项目, 在测试前后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准备活动时间, 注意学生的身体反应状况。如遇雾霾、大风、大雨等不宜开展户外运动的天气, 相关项目的测试可延期进行。
整体来看, 教师对智能化仪器的认同度相当高, 特别是跳绳测试, 30平方米范围内, 12个跳绳的数据皆可在主机中实时显示, 许多小学生测完之后观看跳绳手柄的液晶显示屏就可得知结果, 惊叹其先进程度。从测试数据看, 坐位体前屈小学生多数表现不好, 只有课外练舞蹈及武术的学生能达到优秀;而在跳绳这个项目中, 一年级过半学生不会跳, 但二年级至六年级上升幅度明显, 可见学校对跳绳的训练较为到位。中学坐位体前屈普遍能达标, 女生仰卧起坐达标率也较高, 立定跳远则远不如男生, 更有甚者只是随便跳下, 1米2都不到, 态度较为随便, 体育教师应多引导其正确对待体育运动。而男生引体向上超过10%拿零分, 合格率也不超过50%, 上肢力量比20年前差了好几个量级, 学生上身身体素质训练需要进一步加强。
使用智能化体质测试客观反映了学生体质健康的真实情况, 笔者在参与了这么多场现场测试中, 愈发觉得目前学生体质的严峻程度, 希望国家在今年一系列的重磅改革后, 国民身体素质能够有所起色。
教育管理流程再造与优化对策 篇2
关键词:高校;教育管理;流程再造;流程优化;教务管理
一、教育管理流程再造的提出
早在1990年,美国著名的教授哈默(Michael Hammer)首次提出了企业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简称BPR)。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研究,并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对流程进行优化。总的来说,就是为了让企业在产品质量以及服务等方面都得到很好发展。
二、教育管理流程再造的科学内涵
1.教育管理流程再造的含义
实际上,教育管理流程再造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不管是个性还是创新能力,对这个结构以及流程进行优化,包括教育管理流程体系、教育管理流程网状组织以及教育管理流程信息平台等。
2.教育管理流程再造的目标
目前,这个教育管理流程再造的目标是以BPR理论为核心,按照具体目标,对教育提出发展方向和目标,包括管理信息化、流程规范化、运行快捷效率化等。
三、教育管理流程再造的对策
1.加强BPR理论研究
西方国家在这方面的研究比我们早,研究的范围也比我们广,而且还拥有比较完整的BPR理论。我国对BPR理论研究不够透彻,需要相关人员对我国的教育事业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2.以教育管理哲学为指导,建立网状型管理体系
传统的教育模式结构比较单一,是一种垂直的线型管理模式。因此,我们要以教育管理哲学为基础,建立网状型管理体系。从宏观角度分析,结合BPR理论设计的教育流程,包含对未来发展趋势的看法;从中观教育管理流程看,在管理过程中,以宏观教育管理流程再造思想为核心内容,然后再结合BPR理论对当地教育进行分析和设计。最后,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实际上,微观教育管理流程再造,就是结合上面两种观点,采用BPR理论提出未来教育管理的具体发展模式。很多从事教育事业的人员从宏观和微观对教育进行了研究,其中也参考了企业流程再造的基本理论,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改进要求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
3.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建立起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平台
就我国目前的教育水平以及技术基础可以看出,传统的教育模式是比较单一的,不以学生为主,没有开发学生的特长以及个性培养,所以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电子信息技术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学校需要以学生为本,全力支持电子信息技术的使用,同时,还要对教育事业的基本流程和结构进行优化。实际上,这就是对学校的教育流程进行改造。所以,学校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进行流程改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育水平。
4.以教務管理流程为基础
教育管理流程再造的核心是实现教务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及效率化。教务管理流程的规范化,就是在整个教育流程中教务管理主体的纵向(教学校长—教务部门—院系及教师和学生)、横向(教务部门与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以及运行机制。通常情况下,教务管理流程信息化就是在教育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作为教育工具,对学生进行教学,同时,在信息技术这个平台上打造一个全校师生共享的资源库,这个信息系统平台包含市场需求和教育质量反馈等动态信息。效率化就是学校以教务管理流程为核心内容,并建立一个共同目标,组建一个团队,开展日常工作以及交流学习,结合现在的科层式(金字塔型)组织建立扁平化的流程型组织。学校想要规范教务管理流程,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优化现有的教育流程。在这整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管理思路,进行科学有效地优化。简单来说,想要建设教务管理流程,首先要得到的就是校领导的支持。
四、结论
综上分析,学校的教育流程在管理以及运行过程中有其特殊性,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系列问题,只有不断解决这些问题,优化流程,才能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惠玲.业务流程再造在昌吉学院教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4.
[2]张福宝.高校教育管理流程再造与优化策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11):182.
[3]陈淼.高校教育管理流程再造与优化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8):78-79.
[4]康倩.高校教育管理流程再造与优化对策[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5):102-103.
[5]廖嵘.浅析高校教育管理流程再造与优化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13(24):98.
浅析高校创业教育的流程管理 篇3
流程管理是一种以规范化的构造端到端的卓越业务流程为中心, 以持续提高企业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系统化方法。[1]简单地说, 流程管理就是从管理过程出发, 强调每一管理阶段在整个流程中的作用, 并注重流程设计所带来的增值效果的一套管理体系, 包括规范流程、优化流程、再造流程三个层面。[2]流程管理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企业运作方式和管理手段, 成功的企业越来越关注自身的业务流程, 并越来越意识到流程管理是充分利用资源获取更高创造价值的关键。从现实的例子来看, 不仅是企业, 许多公共组织也极为重视管理流程的研究, 开始运用流程管理, 使组织过渡到以流程为中心的新型运行模式, 实现组织经营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 从而更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
流程管理的目标是实现整个管理过程的顺畅, 达到管理效率与效果最优。实施流程管理的意义就在于, 从组织宗旨和管理目标出发, 以流程为主线将整个管理过程逐阶段开展, 从而既能够实现资源的整合优化和利用最大化, 又能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管理目标。
对高校创业教育实行流程管理是促进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良性发展的必要举措。要对高校创业教育实行流程管理, 就要求精心设计出高校创业教育管理过程中的每一阶段, 形成一整套完善的流程体系, 而且流程体系一旦确定后, 就要自始至终地贯彻执行, 并在执行过程中不断改进和优化。首先, 高校创业教育流程管理的出发点是创业教育的宗旨和总目标, 这就保证了创业教育工作中各阶段工作方向的一致性和工作效果的统一性;其次, 通过高校创业教育流程管理, 将高校创业教育工作分解为不同的流程模块, 而且各流程模块既各有独自的体系, 又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从而确保创业教育工作的有序性和有效性;最后, 流程管理是一个循环过程, 要求不断改进和完善现有的工作, 从而推动高校创业教育开展、完善和成熟。
二、创业教育流程的基本环节
高校创业教育流程管理贯穿于高校创业教育工作的始终, 包括目标设定、课程建设、教学实施、教学评估四项环节, 且每一环节各成体系又相互促进, 如图1所示。
(一) 目标设定
对高校创业教育实行流程管理, 首先就要设定目标,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高校创业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发展学生的创业个性和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1. 培养创业意识
创业意识是在创业实践中对个体产生动力作用的个性意识倾向, 它支配着创业者对创业活动的态度, 规定着行为的方向和强度。创业意识教育是创业教育的初级阶段, 这一阶段要求学生了解创业相关信息, 重在培养学生的创业认知和激发学生的创业需求, 属于普及式的大众教育。欧盟委员会2004年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 欧洲始终未能挑战美国的经济霸权地位, 美国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人们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3]我国的传统文化强调中庸之道, 主张循规蹈矩, 忽视了人的个性发展。而且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受应试教育影响, 学生普遍缺乏创业意识, 缺少敢于冒险、敢于承担风险的创业精神。因此, 高校创业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 促使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创业价值观和创业理想。
2. 发展创业个性
开创型个性是创业者必备的素质, 没有开创型个性, 创业就无从谈起。尽管成功的创业者之间共有一些相类似的个性心理特征, 但是这些共同的心理特征在每个人身上又有不同的体现, 对每个人的影响也是因人而异。所以, 高校创业教育不仅要进行普及式的大众教育, 还要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 进行个性化教育, 促使其个性获得自由发展, 比如创业心理品质塑造等。
3. 提高创业能力
在创业实践活动中, 创业能力是影响创业方式、创业过程和创业结果的直接因素。所以, 高校创业教育应该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作为核心内容和重点。一般认为, 创业能力除了包括专业能力外, 还包括洞察市场商机能力、商业信息的获取与分析利用能力、快速决策能力、组建团队与合作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等。其中, 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可以采取系统的课程渗透模式进行, 而经营管理等能力则需要在模拟创业实践活动中培养。
(二) 课程建设
创业教育课程是实现创业教育目标最主要的工具和手段, 是开展创业教育的首要步骤, 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的载体和创业教学的基础和保证。围绕创业教育目标我们可以将其设置为三大模块。
1. 创业认知模块
创业认知模块主要包括创新思维、创意激发、创造力开发、信息搜索、商业机会判断力、机会评估等。一方面, 通过课程内容, 引导大学生全面理解创业的含义, 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激动人心的创业案例, 把创新与“价值凸现”和“财富效应”联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创新和创业意识。另一方面,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调创业氛围, 通过塑造良好的创业教育人文环境, 让学生在校园创业氛围中受到启迪和感染, 从而不断塑造自我、完善自我, 树立创业理想, 形成对创业的价值认识。[4]
2. 创业知识模块
创业知识模块主要包括专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和综合性知识。其中专业知识课程主要由创业教育概论、创业学、大学生创业导论和创业心理学等构成。经营管理知识和综合性知识主要指在培养学生系统掌握本学科专业技术知识的基础上, 开设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法学、人际交往、公共关系、计算机等课程, 学习创新战略、组织设计、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风险投资、资本市场、电子商务、税务制度、知识产权、合同与交易、国际贸易、市场竞争等内容。[5]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 拓宽学生知识面, 强化学生的文化底蕴, 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3. 创业能力模块
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和重点, 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等。创业能力类课程主要是通过创业竞赛、创业拓展训练和创新创业基地模拟实践等,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 提高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交往能力等多方面能力, 从而使学生对创业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并从理性认识落实到实践中。
(三) 教学实施
从近年就业情况来看, 加强高校创业教育已迫在眉睫。各高校也在国家的政策推动和市场竞争的刺激下实施了一系列的创业教育活动, 并逐步探索适合本校的创业教育模式。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教学实施的步骤可以如下: (1) 提出学习任务, 明确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和目标主要有:通过教学传授, 逐步树立全面的创业观念、培养良好的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等。 (2) 制定学习计划。在明确任务的情况下, 师生共同讨论;在导师的指导下, 学生制定在接受创业教育中的学习计划和方案, 包括学习的方式方法、学习过程中问题的提出等。 (3) 教学方式的确定。采用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相结合的多样化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主要有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和论文式教学等方式;课外教学包括去企业实习和创业实践。 (4) 开展教学, 付诸行动。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进来, 实施互动教学,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课外教学方面, 由学生单独或者结队去学校给定的实习基地参加实习, 或者由学生自己选择企业进行实习。 (5) 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 通过学习和对实践中信息的搜集和整理, 并与他人进行思想的交汇和碰撞, 学生会形成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并在不断学习中, 形成新思想、新观点。 (6) 与导师或者其他学生的交流。在导师的带领下, 组织学生定期开展讨论与交流, 交换近期的想法和收获, 在认同或争执的过程中收集他人的疑惑或分歧, 再次进行判断, 并最终在实践学习中得到验证, 找出正确的答案, 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7) 整理学习成果。在前面五个步骤完成后, 学生要梳理总结学习成果, 并以作业或者论文报告的形式呈现给导师, 进行界定和交流。 (8) 对学习成果的评估。在导师作为评估主体的情况下, 吸取同学和企业的建议, 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 教学评估反馈
提高高校创业教育质量的一个关键举措, 就是开展创业教育教学评估。它对于针对创业教育的薄弱环节, 完善创业教育管理流程具有积极意义。这里主要从学生、学校和社会三个角度出发对创业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综合的评估。
1. 学生角度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说主要包括:一是学生的创业意识是否得到培养, 包括更新他们的创业观念、创业思维。其指标可以是学生选修创业教育系列课程的数量占全校学生的比例和参加各类创业比赛的学生数量占选修创业教育系列课程的学生比例等;二是学生的创业态度。创业是一项艰苦的实践活动, 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所以创业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端正的创业态度, 教导学生勇敢地面对各种竞争和挑战;三是学生所获得的创业知识。创业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作后盾, 包括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非专业知识, 厚积薄发;四是学生的创业能力。创业是对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创业活动看重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其中包括学生的责任感与决策力、领导力、对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容纳度等;五是创业效果。这主要考察的是接受创业教育的学生与未接受创业教育的学生进入市场后所获收入对比。
2. 学校角度
从学校角度出发, 教育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学校声誉等。优化师资力量是成功开展创业教育的关键;教学内容的系统化是创业教育理念的落实和教育目标实现的保证。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创业教育的要求, 创业教育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主要由基本理论、案例分析和模块练习组成。学校声誉主要涉及的是学校与企业合作项目数量, 参与国内外较高声誉的创业学术会议的次数, 学校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转移的数量以及与创业相关的学科在国内的影响力。
3. 社会角度
社会角度的评价主要是对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效果的一个反馈,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首先是学生毕业后开办企业的比例、学生创造的就业岗位数量以及学生创业的收入情况;其次是企业对接受创业教育学生的认可程度, 也就是学生的就业率和其职业发展情况;最后是高校创业教育给国家和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深层次影响。
三、高校创业教育流程管理的关键问题
高校创业教育如何实施好流程管理, 如何真正体现创业教育的社会效益, 尚需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在管理体制、运行控制、实施载体和实践环节上做好保障。
(一) 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高校组织管理作用, 做好政策扶持和运行管理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上世纪末才真正起步, 效果还不够明显, 与目标差距很大。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创业教育相对滞后, 这就要求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加大对高校创业教育的支持力度。设置专业研究机构, 出台支持创业教育的相关政策, 建立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和学生创业基金保障。同时各高校也要加大对创业教育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 建立高效的创业教育运行与保障机制。首先要树立“创业教育是高等学校基本目标”的新理念, 把创业教育纳入教学管理体系, 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创业教育的发展;其次要为创业教育的实施建立强有力的领导与组织保障机制, 既要加强创业教育教学研究, 不断完善教学方式和方法, 又要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优化师资队伍配置。
(二) 建立创业教育教学工作评估体系, 保障对高校创业教育的运行控制
创业教育评估工作, 是积极推进和督导创业教育良性发展的重要环节。国外高校很早就强调建立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因为只有通过评估才能发现流程管理中的不合理细节, 从而改进和完善。所以, 在对高校创业教育实施流程管理时, 就要建设一套全方位的创业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从各高校创业教育的投入及创业教育所产生的效果等多方面加以评估。同时, 为了保证创业教育实施, 确保创业教育质量, 高校应建立健全创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三) 加强创业教学研究, 完善课程建设,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创业教学活动的实施载体是课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和实习课程, 这些都是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一方面, 要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观念、创业知识、创业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 使创业核心课程与其他各学科课程相互协调和配合。另一方面, 要注意促进培育创业教育教学研究主体的成长, 在扩大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同时, 通过各种途径激励创业教师从事创业教育教学研究, 以提高创业教育教学质量。
(四) 全面拓展创业实践途径
创业实践是创业教育的实践环节, 是提高创业教育实效的基本途径, 也是创业教育流程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内容。[6]创业教育的实践活动既要加强教学计划内的实践环节, 如科研实验、专业实习、劳动教育等, 还要加强教学计划外的实践活动;既要在校园内进行, 还要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学校可以通过积极开办大学生创业园, 建设创业实践团体, 倡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创业设计竞赛等来增强学生创业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志刚, 黄解宇, 岳澎.流程管理发展的当代趋势[J].现代管理科学, 2008 (1) :88-90.
[2]黄艾舟, 梅绍祖.超越BPR——流程管理的管理思想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2 (12) :105-107.
[3]林刚, 周晓进.独立学院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与体系构建[J].教育探索, 2010 (11) :143-145.
[4]高振强, 唐雪莲, 黄莉.构建高校创业教育保障体系的思考[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10 (7) :80-84.
[5]张宏喜.高校创业教育的要素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 2010 (4) :74.
健康管理中心健康体检流程 篇4
1、个性化项目策划 参与服务人员:1~2人;
根据体检者初步策划项目,确定体检大致费用区间; 确定是否VIP对象(费用、领导交办)
2、检查项目出单
根据前台策划项目出具体检清单、费用清单; 同体检者进一步落实体检项目和费用;
督促体检者缴纳费用,根据缴费发票正式提交体检申请。
3、缴纳费用
特别VIP可以陪同缴纳费用或者代替缴纳费用
4、进入体检程序(VIP、普通) VIP由专人陪同体检;
普通体检按照指引单体检,告知体检人员最佳流程和方法
5、VIP档案建立
VIP体检结束后进入健康管理服务区,采集身高、体重、腰围、血压、健康指数问卷并录入数据;
出具健康卡(可以根据卡号密码远程登录健康管理系统) 贵宾迎送。
6、结论收集
收集并整理贵宾体检结论; 贵宾体检结论需要录入系统的尽快录入;
贵宾体检结论纸质报告打印归档贵宾档案袋,并按照日期分类整理,送交总检处出具总检结论报告。
7、总检报告
根据体检结论出具总检报告; 总检报告规范,需要具备以下内容: 1)总体健康状态
2)本次体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可能的因素; 3)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4)今后饮食注意事项和运动建议; 5)需要重点防范的疾病。
8、报告送达
根据要求电话通知VIP受检者,告知体检大致结论; 约定取报告时间和方式(邮寄、电子邮件等)。
9、动态跟踪服务
根据软件系统设定对VIP进行健康跟踪服务; 根据时间周期人工进行健康跟踪随访。
10、健康提醒
根据软件系统设定对VIP进行定期健康提醒;
健康教育流程 篇5
关键词: 高校 教育管理 流程再造 流程优化 教务管理
引言
为响应当今时代的教育要求,教育领域的问题应该以流程再造的角度进行分析,很多教育学家已经纷纷投入到这项研究课题中,从而给出定论:现下教育管理与教育模式的革新也要顺应流程再造理论。那么高校教育管理流程再造就由此衍生而出,也是社会发展中的必然产物。
1高校教育管理流程再造必然性 (1 内在要求:高校教育创新的内在需求迫使高校需要改造教育管理流程,因为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学模式以及管理都存在一些弊端,这是不恰当流程设计与管理导致的,所以高校如果坚持教育革新,就要顺应流程管理再造的内在需求。
(2 客观需要:我国高校的数量在日渐增多,所有高校都面临巨大的革新挑战和教育压力,如何能够保证教学质量成为高校首要解决的难题,从客观角度分析,也就是高校如何利用教育管理流程再造的方式对高校的教育资源进行优化管理,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的目标。
2高校教育管理流程再造科学内涵
21高校教育管理流程再造含义
高校教育管理流程再造的基本含义是以学生为受教育主体,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成果、提高学生学习创新能力,以此为核心进行教育框架重组的设计流程,其中包括教育体系的主要构建模块:教育管理流程、流程网状组织以及流程信息平台。
22高校教育管理流程再造目标
第一,高校进行教育流程再造的目标是希望从本质上革新现有的教育模式,使教师的工作形式创新化,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并且希望高校教育管理流程能够有序且高效,为高校教育提供一个信息化、效率化的教育平台。
第二,高校进行教育管理流程再造是希望能够达到教育工作的理论化、规范化以及制度化。
第三,高校教育流程管理再造的目标是希望能够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环境,使学生的定向培养能够与社会需求相符合。
23影响高校教育管理流程再造的因素
(1 高校教育管理流程效率不高
高校教育管理流程的工作效率不高,是由三方面的因素导致的,其一是管理流程重复性强,组织框架中的分层过多,每一个组织结构所承担的责任制度过于细分,导致了结构繁杂的现象,从而致使高校管理流程信息出现滞后现象;其二是管理流程中出现分割管理现象,致使部门之间独立运作,从而导致管理流程整体利益化明显下降;其三是高校教育管理流程中存在无用功能部门,致使审批与协调的工作变得复杂,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不高。 (2 高校教育管理流程经验不足
社会环境的发展要求下对管理模式提出的更新要求是能夠符合信息化与效率化,但是传统的高校教育管理方式完全是垂直式的框架结构,下达命令,执行任务以及实行控制,这样的管理经验不足以应用到现代管理流程模式中。
[HTH][ST ]3高校教育管理流程再造的对策 第一,高校教育流程再造需要有机融合BPR理论,这样才能够给高校教育流程带来激进式的革新。而这种模式的创新正是社会宏观环境下所需要的,所以在革新过程中高校管理者与理论学术人员应该主要现实与理论的有机融合,避免教育流程中出现盲目性以及风险性,以低成本来实现高效率的高校教育管理流程再造。
第二,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角度完善与建立高校教育管理流程的网状型管理体系。其中宏观视角下的教育管理流程再造,就是要求高校教育管理流程革新工作中要有机融合BPR理论,以此来弥补自身的缺陷和不足,从中总结出适合搞笑未来发展的再造理念;中观视角下的教育管理流程再造,是要要求地区高校能够按照宏观的高校教育管理流程思想来计划工作,在区域内高校落实BPR理论的有机融合,与自身寻找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以此为再造工作的核心目标提出相应的再造措施;微观视角下的教育管理流程再造,是指能够结合宏观环境与中观视角,以二者结合为基础理论的导向下展开教育管理流程的再造,同时需要与BPR理论相结合,全面反思与审视高校教育管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符合高校自身未来发展的管理模式。
第三,网络信息化的社会对成员间的发展要求就是能够符合社会发展现状,与社会科技发展能够有效衔接,高校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建设自身的信息系统,高校教育流程的再造完全可以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支持,结合流程再造技术革新高校现有的传统教育管理流程,使高校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以信息体系作为主要的支撑,同时能够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学生的个性化与创新能力相符合,使高校的教育质量得到提高。
第四,高校教育管理流程应实现规范化,信息化以及效率化,在教育管理流程中高校教育管理主体要符合以教育流程为核心的工作模式,工作团队认真落实这一流程目标,从而开展各项教学任务,才能够有效的提高教育效率。
第五,高校教育管理流程再造,需要学校领导提供基本的支持,只有领导部门认识到教育管理流程再造的必要性,才能够将其提上日常从而开展活动,利用管理者的权威来减少构建与再造过程中的不和谐声音,才能够有效推动高校教育管理流程再造工作。
4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对高校教育管理流程再造的必要性以及实施中的问题因素逐一剖析,最终提出有效再造高校教育管理流程的策略。从中我们能够看出高校的流程再造与企业的流程再造是几乎相同的,可以被看作是激进的组织变革行为,这种行为的产生并不是为了弥补原有流程中的缺陷与漏洞,而是全方位的对高校人力、物力与财力进行革新与再造。在得到领导支持的基础上,能够实现革新教育模式,教育理念以及教育任务等整体目标,同时也能够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在社会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状态下,高校能够与之相辅相成、有机融合,在高等学校日渐增多的驱使下,经过教育流程管理再造的学校能够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更高。
参考文献:
[1]迈克尔·哈默,詹姆斯钱皮改革公司一企业革命的宣言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29
健康教育流程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09年12月—2010年11月收治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病人37例设为实验组, 年龄30岁~68岁 (46.86岁±8.51岁) ;大专及以上12例, 高中8例, 小学9例, 文盲8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11例,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26例。将2009年2月—2009年11月收治的人工膝关节置换病人35例设为对照组, 年龄32岁~65岁 (46.13岁±9.41岁) ;大专及以上11例, 高中9例, 小学8例, 文盲7例;全膝关节置换术10例,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25例。两组病人年龄、文化程度及术式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宣教方法
两组病人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护理, 实验组实施由家属参与健康教育流程宣教, 从病人入院、住院各个阶段, 以不同的形式, 连续、交叉、互补地为病人实施不同内容的健康教育和训练指导。分为入院当天、术前2 d、术前1 d、手术当天、术后2 d、术后3 d、术后5 d、出院前1 d, 共8个阶段。①入院当天, 责任护士给病人及家属介绍病区环境、设施、规章制度、作息时间、探陪视制度、主管医生、护士长、主管护士、疾病相关知识以及治疗方法、术前的营养状况、对手术及预后的影响, 并做好饮食指导。②术前2 d给予心理护理, 耐心给病人及家属讲解疾病临床表现和专科知识;介绍同种病例恢复期的病人现身说法, 让病人相信膝关节置换术是好的治疗方法之一, 使病人消除心理上障碍, 增加其对手术的认识和信心;讲解术前各项检查的意义、方法及注意事项;介绍并示范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方法, 如肢体摆放, 关节的功能锻炼等。③术前1 d, 给病人及家属介绍麻醉种类、麻醉用药目的、麻醉师的技术力量、手术室的概况、手术切口部位、术式、皮肤准备的目的、方法、术后止痛知识, 再次强化预防并发症的方法。④手术当天, 指导病人或家属对健康教育内容的落实, 鼓励病人诉说自己的感觉。⑤术后2 d主要是通过肌肉的等长收缩, 促进血液循环, 防止肌肉萎缩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方法是加强股四头肌、腘绳肌的等长收缩训练, 用力收缩10 s, 放松10 s, 每组10次, 每天2组或3组, 同时做踝关节的背伸跖屈运动。⑥术后3 d病人伤口引流管已拔, 继续锻炼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力的基础上指导患肢行直腿抬高锻炼。患肢抬高时要尽量在空中停顿时间, 次数由少到多, 以不引起疲劳为度, 同时可行持续性被动运动 (CPM) 训练[2], 起始角度为0°, 终止角度为30°, 在1 min~2 min内完成一个屈伸活动, 每次30 min, 每天3次, 根据病人对疼痛的耐受程度每天递增5°~10°, 尽量在1周内使膝关节的屈曲角度达到90°或以上。⑦术后5 d, 继续加强患肢肌力及膝关节活动度的同时进行步态锻炼, 其方法是根据个体差异鼓励病人尽早下床, 扶行器或床尾练习站立, 此时重心在健侧下肢, 以后逐渐向患肢过度, 行走时健肢在前, 患肢跟上。⑧出院前1 d, 介绍办理出院手续程序, 出院后适当休息、饮食及复诊时间地点, 出院后有问题时的联络方式, 教会病人功能锻炼方法, 告知其保健知识,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保持良好心态, 鼓励家属给予支持, 进一步促进病人关节功能的恢复。对照组按常规给予入院宣教和出院指导。
1.2.2 评价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对病人焦虑情况进行评估, 该量表共有20个项目, 评分≥50分为存在焦虑症状[3]。比较两组病人按期手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病人满意率。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分
例 (%)
3 讨论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解剖复杂、对运动功能要求最高的关节[2]。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心理压力大, 术后康复情况、生活质量改变等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精神负担。手术效果除了与病人体质、手术等因素有关外, 做好围术期护理也至关重要。健康教育是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健康教育的核心就是帮助人们树立健康的观念, 促使人们自觉采取有利于健康的措施[4]。本研究将健康教育融入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病人护理的全过程, 使病人了解自身疾病的知识并参与到治疗中来,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1 实施健康教育流程可减轻病人焦虑程度, 使病人按期手术
手术前给病人介绍疾病相关知识、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介绍同类成功病例, 让病人知道手术不会影响工作和生活, 消除或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 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使病人主动配合治疗护理工作。本研究中实验组病人大多数顺利接受手术, 其按期手术率达94.59%, 而对照组因相对缺少疾病相关知识, 表现为住院后下不了手术治疗决心, 临近手术时紧张、恐惧加剧, 血压升高, 出现期前收缩等致使手术难以按期进行, 按期手术率仅77.14%, 明显低于实验组。
3.2 实施健康教育流程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研究提示, 病人对相关的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疾病的康复效果和预后[5]。术日当天鼓励病人诉说自己的感觉, 术后训练能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和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由于术前给病人已讲解手术的效果及术后并发症预防方法, 有效减少了肢体肿胀, 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而对照组是按传统的方法, 入院后集中宣教, 将所有的知识一次性地集中灌输给病人, 不管病人是否明白, 能否接受, 因此达不到健康教育应有的效果。
3.3 实施健康教育流程可缩短住院时间
健康教育可以提高病人手术的依从性, 使病人对疾病有了全面认识, 明确了配合治疗的意义和方法, 从而提高了病人的遵医行为, 消除病人焦虑、观望心理, 可以使病人按期手术, 缩短住院时间。
3.4 实施健康教育流程可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根据已制订的计划实行“一对一”的个体化教育, 宣教内容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内容全面, 不会遗漏, 宣教内容每次应短、少, 重点突出, 通俗易懂。一般成人每次只能记住5条~7条内容, 为便于记忆每次最多讲3条或4条[6]。根据病人的记忆规律安排健康教育的时间, 而不同于传统集中宣教后与实施的间隔时间长, 记忆不牢、易遗忘。同时充分调动家属的参与意识, 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能促进病人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使各项治疗措施保证到位。
参考文献
[1]Hawker G, Wright J, Coyte P, et al.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arter knee replacement[J].Th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 1998, 22:163-173.
[2]任蔚虹, 王惠琴.临床骨科护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7:528;523.
[3]汤盛饮.中国大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1:1583.
[4]颜宛华, 苗均秀.对健康教育的正确理解和应用[J].现代护理, 2002, 8 (3) :217.
[5]李玉芳, 张宝华.内科患者健康教育效果量化评价方法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 20 (3) :15-16.
健康教育流程 篇7
1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为推进辐射安全管理, 我科参照GBZ 120-2006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标准[1], 并结合我科实际情况制定了本地化的辐射防护制度、应急预案及流程, 其更具可操作性, 如放射防护管理规定、职业防护制度、放射性核素操作规定、放射性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放射性药物配制制度、放射源安全管理制度、辐射事故应急处置流程等。
2 加强医护人员辐射安全文化教育
医护人员能否按照辐射防护原则开展工作, 除制定的操作规程、标准、规章文件等“硬件”外, 还需要“安全第一”的工作态度, 加强辐射安全文化素养教育, 培养医护人员在辐射安全问题的思维、意识、行为和安全观念[2]。我科利用每周科内业务学习时间学习辐射防护知识和医学辐射安全文化, 尤其加强对新进科室工作人员、实习生等的教育, 达到人人知晓, 人人参与, 人人管理。
3 科学安排, 合理布局
我科房间配置按三区制原则设计。高活性区主要为核素分装配药室、给药注射室, 卫生通过间作为监督区与高活性区域的通过间, 主要用于工作人员更衣、淋洗和进行体表污染检查。
4 优化高活性区出入流程
4.1 进入高活性区流程
于卫生通过间更换工作服、换鞋—穿戴铅衣、铅围脖、铅眼镜—穿隔离衣—戴口罩、手套—进入高活性区。
4.2 出高活性区流程
于高活性区内脱掉手套并洗手—回到卫生通过间, 摘口罩、脱隔离衣—脱去掉防护用品 (铅衣、铅围脖、铅眼镜) —于卫生通过间内再次洗手—表面污染检测仪进行检测, 判断有无放射性核素污染—更换清洁工作服、鞋—离开。
5 控制污染
高活性区内使用的物品不与其他非放射性区域物品互相换用。放射性核素的分装和制备在通风橱内进行。已被污染或疑被污染的用具专门收集, 保存在放射性废物储存室内。操作时严格执行优化后流程, 加强隔离, 严禁用口吸移液管转移放射源, 严禁在工作场所吸烟、进食和存放食物。当发生污染时及时处理, 避免污染扩散, 定期监测各处污染情况。
6 体会
核医学技术在医学领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进步, 广泛用于临床影像诊断、治疗等方面, 核辐射安全问题便成为核医学科管理中的重点。通过建立健全辐射防护相关制度, 加强对全体医护人员辐射安全文化的教育, 让工作人员正确认识到辐射防护的重要性, 能积极主动执行优化后的工作流程, 达到辐射安全管理的目标。
摘要:通过建立健全辐射防护相关制度, 对全体医护人员进行辐射安全教育与优化工作流程, 使科室工作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 达到辐射安全管理的目的。
关键词:核医学科,辐射,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全国职业病诊断标准委员会.GBZ 120-2006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1.
健康教育流程 篇8
一、唤醒中职生自我教育的意识
马克思唯物主义的观点指出:内因决定外因, 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动物最根本的属性。外界的教育必须转化成学生内心的信念, 转化成学生自己的内在行为, 这样的教育才会真正有效果。所以说, 所有的教育最终的归宿都是自我教育。作为教师, 我们首先要有这样的观念, 在教育中努力去唤醒学生潜藏在内心深处的自尊、自信、自强之心。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意识增强了, 才会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各项活动, 才会在活动中主动形成内心的自我动力。主动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约束。为此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 尊重学生
不管多差的学生都有自尊之心。教师在言语和行为上要有分寸, 不要说过激的话, 要给学生留面子。职高生年龄一般在16~18岁, 已经有较强的自我意识, 希望在同学们和老师面前有好的形象。所以, 教师尽量不要和学生当面起冲突, 否则既达不到原有的目的, 还会恶化师生关系。
(二)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职高生因为个人的各方面基础较差, 本来就自卑, 如果教师不能想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那么接下来让他们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就显得尤为困难。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 发现他们身上的任何一点闪光点都要去放大, 让学生感到教师重视的目光, 让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增强信心, 为下一步进行自我教育打下思想基础。
(三) 培养学生的恒心
俗话说:“人贵有志, 学贵有恒”。中职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本来就差, 做事缺乏意志, 总是浅尝辄止。要想达到我们预想的教育效果, 必须要培养他们做事坚持的精神。教师可以让学生从一件件小事做起, 让他们在成功中感受自信, 在自信中明确要求, 长此以往学生就有了做事的毅力和恒心了。
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实践
在学生有了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一定的恒心后, 我们引导学生自我教育的契机就来了。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一) 充分发挥各种团体的教育力量
班委会、团支部、学生会及学校的各种社团是对学生进行他律和自律的重要阵地。因为人都有在团队中获得肯定的意识, 所以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在各种团体中培育正能量, 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团队活动发现人才, 培养人才。比如, 开联欢会发现演唱和表演天才;举办美术和摄影作品展发现我们身边的“梵高”等。在活动中多鼓励和支持, 使他们获得成功, 取得进步, 形成新的情感体验, 但这还不够, 还要在此基础上给学生提出不足, 使学生在活动中和活动后能正确认识自己, 既看到自己的优点又看到自己的缺点, 并努力去改正, 从而达到自我的提高。
(二)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青少年文化的形态, 是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创造, 是学生群体的需要在文化上的反映。校园文化对学生具有引导、规范和凝聚人心的功能。它又特别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因而最具感召力。在校园文化的软硬件建设上鼓励学生参与其中。比如, 学校文化长廊的选址、内容的选择及排版, 甚而今后的更换内容在专职教师的指导下放手交给学生去做。学校教室内外的文化布置、学校图书馆书籍的陈列都有学生参与的身影。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既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又锻炼了学生的个人能力, 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思想引导、素质培养的作用。
(三) 利用个人日记和班级日志的功效
魏书生说过, 经常写日记会使他成为自己心里的保健医生, 就会成为自新的强者, 就是在进行“道德长跑”。鼓励学生写日记是自我修养的好方法。要求学生表达真实的自己。在日记中学生宣泄自己的情绪, 发表自己的见解, 剖析自己的不足, 梳理自己的观点。长此以往, 自己的负面情绪越来越少, 在反省中不断获得进步, 这就是古人说的“内省”。当然, 教师如果要看学生日记一定要征求学生的同意, 不然就会破坏了学生写日记的疗效。
为了更好地管理班级, 为了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教育, 我们还可以利用值日班长写班级日志的方法。每位学生轮流值日并记班级日志, 在每天的管理中记下班级发生的好事和坏事, 记下自己管理班级的感悟和建议。而作为值日班长在要求同学们的时候自己一定要做出榜样。这对自己来说就是很好的教育活动。而每天记下来管理的情况又是一次管理水平的提升和自我思想的升华。作为教师一定要每天认真阅读并给予批阅和评价, 在学期结束时候评出值日和记录最好的学生, 给予表扬并颁发奖状或证书。大家想想, 这样的话既锻炼了学生, 又使得学生在管理和记班级日志过程中升华了自己的思想, 教育了大家也教育了自己。
(四) 主题班会是职中生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
自我教育不是简单的一个人闭门思过, 而是在班级集体活动中, 学生个体主动认识自己, 自觉解决自身问题, 规范自己行为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也就是说班集体教育与自我教育密不可分, 班集体教育影响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又能促进班集体教育, 因而主题班会是职中生实现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主要通过在开主题班会的时候, 同学互评中分析自己, 批评与自我批评中反省自己, 主动参与班会的行为中提升自己来完成的。
三、提升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自我教育能力是学生在自我教育实践中逐步提升的, 它包括自我认识和评价能力、自我感受和激励能力、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自我教育能力是学生自我觉醒前提下自觉践行后的结果, 是自我效能的体现。
评价具有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强化功能和调节功能。评价一般由教育者来完成, 但是又必须由受教育者主动参与、主动接受而完成。通过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如自评和互评、肯定评价和否定评价、动态评价和静态评价, 达到对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通过现代的社交工具比如微信群、QQ群、学习交流平台等, 学生能够明辨是非, 更清楚地认识自我, 评价自我, 更清楚地认识他人、认识社会, 促进师生彼此的沟通和交流, 达到他人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
通过学校画廊、广播站大力宣传社会不同时期的典型人物, 为学生指引人生的榜样, 使学生明白自己努力的方向;同时挖掘学生自己身边的好人好事, 在校园网和校报上广为宣传。正气的弘扬使学校形成了良好的氛围。学生看到近在咫尺的学习榜样, 找到了自身的差距, 自觉进行自我教育, 从而达到自我感受和自我激励的功效。
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在自我教育中有着重要作用, 它显示自我教育能力的强和弱。可以通过活动锻炼自我意志力、增强理智感、加强自我辨别能力、减少是非诱惑的干扰, 从而达到自我控制能力的逐步提高。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 “教是为了不教”, 是无为而治的教育。而自我教育就是“不教”, 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我们只要掌握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只要遵循了教育的规律, 只要按照自我教育循序渐进的流程, 就没有“不开花的果树”, 只是时间的早晚, 只是用心的多少罢了。
参考文献
[1]朱永新.叶圣陶教育箴言[M].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3 (11) .
健康教育流程 篇9
一是按照莆田市人社局关于开展学教活动的统一安排, 同步落实医保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开展党风廉政和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 树立全体干部职工廉洁自律和为民务实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是通过承办第五期道德讲堂和学习讨论防腐倡廉典型案例, 从正反两方面上树立干部职工的群众意识、服务意识, 坚定拒腐防变的思想信念。
三是完善规章制度, 梳理医保工作参保征缴、待遇支付、内部管理等7个方面廉政防控点, 对容易产生不正之风的重点业务, 加强管理。从制度上的约束和重点环节的防范, 达到防腐倡廉目的。
四是简化办事流程, 变审批事项为服务事项。把转诊转院、异地就医等原来需要通过定点医院医生、医院医保科、所在单位、医保中心四个环节把关审核的业务, 直接改为只要向医保中心备案后即可按规定就医结算医疗费, 进一步方便参保群众。
五是加大宣传、制订便民措施。开通“E点通”网上申报、开通语音电话16868006、114118-7方便职工办理医保事项, 让参保职工、服务对象充分了解医保政策、不用到医保中心前台即可以办理参保缴费和就医结算事情。从增强群众对医保政策、办事流程的知情权入手, 方便群众办事, 进而达到廉洁行政的目的。
浅谈企业流程诊断与流程再造 篇10
[关键词] 企业流程诊断流程再造
一、企业流程再造的内涵与由来
企业流程再造是指针对企业流程的基本问题进行反思,并对它进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便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当前衡量企业业绩的这些尺度上取得显著的进步。
企业流程再造理论源于全面质量管理(TQM),但又超越了它,克服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局限。全面质量管理对改造个别工作流程具有很大的帮助,使企业能更有效地为现有的客户群服务。但全面质量管理有三大局限,这三大局限是:第一,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前提是:改造工作流程和重新制定企业策略是没有相互联系的两项活动,不一定非得同时进行。它所强调的是通過生产周期的缩短、次品率和成本的降低来衡量业绩,把实现计划更有效、更迅速作为成功的依据,这是一种进步,但在一个市场和技术变幻无常、飞速发展的时代,一个流程的改进已不能取得成功;第二,全面质量管理常常把不同的工作流程当作一个个相互独立的孤岛,但大多数企业的成功往往取决于其内部一系列重要工作流程的相互促进;第三,全面质量管理只注重业务流程,而不考虑经营管理流程。
二、企业流程再造的原因
企业流程再造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一场新的管理革命的推动
企业流程再造则无可争议地成为20世纪90年代乃至本世纪初企业管理发展的新趋势。企业流程再造以其丰富的内涵而受到世界范围内企业领袖的广泛关注。
自从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分析》中首次提出劳动分工的原理以来,这一商业法则指导企业的运行与发展长达两个多世纪。从20世纪末期以来,由于商业环境的巨大变化,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这一劳动分工规则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为了在90年代的全球性经济衰退中保持竞争力,许多公司开始寻求对运作过程的革新。与其他企业管理者普遍提倡的改良思想不同,企业流程再造强调革命性的变革,即重新审视企业现行的所有业务流程。企业流程再造在诸多管理创新形式中有其独特的优势,因而有人认为它开创了自亚当·斯密时代以来企业管理的第二次革命。
2.企业应对市场竞争的需要
中国企业在加入WTO后,特别是面对互联网世界,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具有本土企业与国际企业之分、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之分,以网络为交易媒介的公司终将面临全球所有企业的强力竞争。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将面临未来最严峻的挑战。例如:(1)国际互联网络的普遍采用;(2)快速变动的生意伙伴关系;(3)频繁的企业收购与兼并;(4)日益缩短的产品生命周期和技术更新周期;(5)产品与服务的不断融合及服务价值的增加;(6)竞争对手的隐蔽性与不确定性等等。
以上这些挑战对每一个企业来说都面临着生死存亡。如何应对这些来自全方位的挑战?仅做局部的变更或权宜性的调整或仓促应对都是无济于事的。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全面地变革管理。
3.企业应用电子化的要求
全球经济环境在互联网络的带动下,正快速地进行体系整合,其范围不仅涉及基础产业和制造业,更集合了流通业、金融业、资讯服务业等。买方与卖方、同一产业间、不同产业间也不断进行着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的整合。企业间将形成一个个大型的延伸企业或商业社群,在其所形成的增值网络下为市场提供更快速、更多元化的产品及服务。在这种经营环境下,企业除了必须更专注于市场的趋势变化及经营模式的不断调整之外,交易流程科学化、简单化和电子化已经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最直接的需求。企业应用电子技术,由单一功能电脑系统、整合性自动化系统到网络应用系统,这些都会影响到企业的服务方式及流程。面临电子化的竞争环境,与过去相比企业流程不再只着重于简单的电脑化,必须投入更多资源及人力专注于业务流程再造的工作。原本着重于职能分工式的工作流程,现在必须转向网络式的跨组织流程。
三、企业流程诊断
1.绘制企业流程图
绘制流程图的目的是通过图示的方法使得流程易于阅读和理解。流程图本身应该是动态的,应属于改进流程的团队所有。在绘制流程图时,应重点记录的信息包括:(1)延滞时间——流程的总时间是多长?完成每一环节的时间和环节之间的停顿时间是多少?(2)依赖关系——理清依赖关系是指要明确哪些地方的任务依赖于其他任务的输出,目的在于在再造流程时实现企业系统内各任务之间的“功能藕合”。(3)人员指派——各项任务由谁来完成?(4)问题区域——那些困难和经常出现总是的任务应该一一列举清楚。(5)价值增益——在某个环节是“增加价值”还是只增加成本?
2.挑选需要再造的流程
(1)分析企业流程的工具。要改造企业流程,从何着手便成为一个首要问题,这需得分析工具才行。一种简单但十分有用的工具是绩效表现——重要性矩阵(performance/importancematrix)。该矩阵是由马蒂拉和詹姆斯提出的,它的作用是帮助发现最需要改进的领域,可用它来分析组织的各层次,也可以用于分析顾客的反馈。通过绩效表现——重要性矩阵找到要再造的流程,在此之后,还应考虑再造的可行性,即目前进行重新设计,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总的来说,挑选需要再造的流程的标准有三个:机能失调、重要性和可行性。
(2)需要再造的流程。①机能失调流程的症状:a.过多地交换信息,过多的数据,重复输入。其症结在于:自然流程的任意分割。解决的办法不是增加通讯设备,而是要将分割开了的流程重新整合起来,办法是将工作进行合并,或将工作进行集中为划归为一个团队处理。b.过多存货、缓冲资产和储备。其症结是企业担心不确定性让企业无法应付。根本的办法是消除不确定性,摆脱库存的困扰,为此企业应建立一种工作流程,与供应商和顾客共同磋商,做好预测,安排好各自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c.检查、控制工作与增值工作相比,比例过高。其症结是部门分割。由部门分割引起了相互的猜忌,互不信任导致管理上的无能。因此,解决的办法不是提高检查和控制工作的效率,而是流程的整合,以及建立在可靠制度上的放权。d.复杂的、例外的情况增多。这个症状的原因由于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一致依靠当初处理流程并在其基础上不断修改和增加规则造成的。其结果本来简单易行的工作流程都湮没在越来越多的例外、特殊情况之中,流程的处理效率降低。解决的办法是,先确定工作任务,然后用几种简洁的流程来处理这项工作。要善于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分析、区别和分类,打破标准化思维。对于流程的机能失调症,切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有系统思想、要用流程的整体观念去诊断,要用辩证的观点对待问题,因为在整个流程中的某一环节出问题,可能在另一环节表现出症状。②重要流程。重要流程的评判不能根据顾客的意见,因为顾客并不了解企业内部的运行机制。但是,顾客所反馈的信息很重要,顾客的要求是企业努力的方向,是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的工作评判标准。企业有了这个标准便可以对自己的各项工作进行反思,因为企业内部的工作是相互联系、彼此依赖的,通过反思,企业可以拟订出一份优先重建的流程名单。③再造可行的流程。这种流程一般范围不宜过大,范围太大会导致再造成本太高,另一方面是因为涉及的因素太多,而这些多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便会产生难以预料、难以管理的后果,从而给流程再造制造障碍。
四、企业流程再造的步骤
根据BPR的特征及其实践的经验,企业实施流程再造是实施大致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描绘企业的变革蓝图
实施BPR的首要工作是调查和分析企业的现状和面临的市场环境,在竞争中的优势和劣势,变革的必要性以及变革的目标是什么。在此基础上,以培训和交流的形式让公司的每一个员工都知道变革的必要性和对未来的展望。除了战略分析以外,还应当营造变革环境和企业文化。
2.获得企业流程的系统描述
哈默把流程定义为一系列业务活动,是把一个或多個输入转化为对顾客有用的输出的活动。
分析企业流程现状是 BPR 的重要部分,首先对现有流程进行描述,描述是用来反映企业中流程的现有状态,在详细描述基础上进行系统分析。以得到一些我们不能直接观察和测量的特性。有时,直接获得数据是代价昂贵或不可能的,系统描述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使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活动之间的关系,流程和流程之间的关系。详细的描述为进一步的分析流程提供了依据,能使我们方便地识别关键所在。
3.流程的识别与分析
在进行流程再造之前,必须对企业中所有的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认识,并不是所有的主要流程都需要再造。在流程识别过程中,应有一些判别标准,从企业的需求出发,被选中的流程应具有一个可操作的流程再造范围,该范围有定义完好的流程边界。将企业现有流程分类为增值活动、非增值活动和无效活动。
4.正确评价将要运用的技术支撑
流程再造需要许多技术支撑。从某种意义上说,现有的技术条件可以作为流程再造的出发点。因此,为了能更好地应用技术来再造现有流程,企业必须具备评价现有技术和新兴技术的能力。作为技术含量很高的BPR项目,正确评价将要运用的技术是流程再造成功的保证。
5.实行模拟分析
企业的新流程设计以后,在现实环境中模拟新的流程,同时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集中检验新流程的性能。定量和定性分析是从部分再设计的流程开始,得到的结果用于流程的进一步的优化和作为备选方案的筛选依据。基本步骤如下:(1)按照新的流程画出流程图。(2)给出衡量输出的绩效指标,并且确认绩效指标的水平。在现实中,评价一个流程的可行性的标准往往具有多重性,有时标准中也还包含着相互矛盾的成分。此时就需要平衡系统的各个部分,比如一个系统的有效性将导致流程对突发事件适应性差的结果,如果提高流程的适应性就会限制流程的效率。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弄清下游流程的实际需求。(3)选择部分流程进行试点,从中积累经验,及时总结失败的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于其他部分的BPR都可以借鉴。
6.流程再造的实施
经过了前期的准备工作,流程再造阶段完成具体的再造方案,方案的可行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BPR的成功与否。再造本身表现出非常规性和不规则性,往往要抛弃原有的规则、程序和价值观念才可能实现。除了强化增值活动,优化非增值活动和排除无效活动外,还要引入时间因素。BPR以追求效率为首要目标,而提高顾客满意度等目标大部分还是通过提高效率来实现的。因此,时间是在流程再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7.流程再造后的工作
即使一个企业成功地完成了流程的再造,事后的评价和监测工作同样不可或缺,因为企业很难通过一次再造工程而达到最优。最理想的情况是企业在完成BPR项目后就转入企业流程改进(Business Process Improvement,简称BPI),这样才能使企业不断适应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同时,企业文化、职业道德、岗位设计等同样关系到BPR成败的问题,培训员工使其具备新环境下的新技能也十分重要。
健康教育流程 篇11
关键词: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流程图,健康教育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 是一种利用电子计算机辅助成像技术的血管检查方法, DSA为脑血管病诊断的“金标准”, 是神经介入治疗的基础[1], 近年来, 国内外脑血管介入治疗突飞猛进, 随着现代影像设备和栓塞材料的迅速发展, 对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已获较满意效果。DSA可以提供其他方法无可比拟的高度清晰的血管图像, 为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但全脑血管造影术具有一定创伤性, 病人有可能出现某些并发症, 严重者可危及生命[2]。而且DSA在本地区开展时间不长, 病人对全脑血管造影术的了解不多, 为了使病人顺利配合DSA的应用, 我中心从2012年1月开始应用流程图对DSA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中心行DSA病人60例, 其中男38例, 女22例;年龄18岁~72岁 (42.3岁±2.3岁) ;疾病类型:脑血管畸形12例, 颅内动脉瘤24例, 颅内外血管狭窄16例, 脑梗死4例, 蛛网膜下隙出血4例;职业:工人20例, 农民22例, 干部10例, 学生6例, 其他2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8例, 高中及以上22例。被调查者均病情稳定、智力及回答问题正常。
1.2 方法
1.2.1 实验设计方法
采用等组实验法设计将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顺序先后编号, 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两组病人年龄、性别、病情、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2 健康教育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按DSA健康教育流程图实施, 见表1。
1.2.3 效果评价
病人出院前2 d进行知晓度、舒适度、满意度测评, 并统计术中时间、并发症发生例数。
1.2.3.1 相关知识知晓度评价
根据相关文献[3]制订病人/家属相关知识调查问卷表, 包括DSA宣教知识、配合要点、饮食及卧位要求等共10项, 每项1分, “知道”为1分, “不知道”为0分, 总分0~10分。统计两组病人的得分。
1.2.3.2 舒适度评价
以病人自评形式, 测试病人对DSA的实际感觉, 包括自觉症状恶心呕吐、疼痛难受、腹胀不适、腰酸背痛、活动耐力差和自我感觉焦虑、情绪低落、思维迟钝, 意识、行为及生活习惯反常等。表内包含20个项目, 采用单项计分法, 依程度从低到高计分为0~4分:“无”为0分, “很少有”为1分, “有时有”为2分, “大部分时间有”为3分, “绝大部分时间有”为4分。所有项目得分相加, 总分为0分~80分, 分值越低表示病人舒适度越高。
1.2.3.3 满意度调查
病人满意度调查表按我院统一制定的表格, 在病人出院前进行调查, 统计两组满意度。
1.2.3.4 术中时间统计
统计两组手术所用的时间。
1.2.3.5 并发症
DSA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血肿、动静脉瘘、颅内出血、深静脉血栓形成、腰腿疼痛、 尿潴留、造影剂肾病等, 分别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例数。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进行结果差异性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分
(%)
3 讨论
3.1 应用流程图能提供全面的健康教育, 提高知晓度、舒适度、满意度
研究结果表明, 两组知晓度、舒适度、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病人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说明应用流程图的健康教育模式能提高对DSA的认知程度、提高住院和手术过程的舒适度、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流程式健康教育提高了护士参与健康教育的积极性, 改变护士的形象, 赢得了病人的信任, 真正实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高质量的整体护理[4]。健康教育方式的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教育活动成败[5]。
通过病人入院时和DSA检查前、中、后等各个阶段的健康教育, 讲解检查的目的以及检查的流程和术中配合的技巧, DSA检查后病人可能出现的症状和饮食、卧位等要求拟定了沟通的计划, 以及术后康复期的相关知识和出院指导, 使病人得到更多的健康信息, 提高了知晓度和依从性, 也积极配合, 减轻了不适, 提高了满意度。
3.2 应用流程图能提供系统的健康教育
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 通过两组术中时间、并发症发生例数比较, 实验组手术时间缩短、并发症发生例数减少, 两组差异显著 (P<0.05) 。说明流程图的健康教育模式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DSA术后并发症。DSA检查前按计划提供了系统的健康教育, 告诉病人手术的步骤和特殊体位的配合, 术中头颅固定支架旋转, 以获取最佳介入手术视角, 使动脉瘤的最大瘤颈及毗邻动脉显影清晰, 方便医生操作, 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 提高手术成功率。根据血管造影后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如血肿、颅内出血、腰腿疼痛、 尿潴留、造影剂肾病等, 尤其是造影剂肾病, 目前并无肯定有效的治疗方法, 因此在进食、饮水、体位、利尿、活动等5个方面做好健康指导, 配合水化治疗使尿量达到150 mL/h的水化目标, 预防造影剂肾病的发生, 用沙袋压迫穿刺点以减少穿刺点血肿, 调节术后舒适体位以减少尿潴留等并发症。
4 小结
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项目和内容不确定、不规范, 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 随机性大因此效果欠佳。应用流程图健康教育模式项目、内容和方法都有严格的计划, 按阶段有步骤地进行, 做到制度化和规范化, 使健康教育具有针对性、连续性和系统性。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使病人和家属更好、更全面的掌握DSA相关知识和配合技巧, 可以激发病人的主动参与性, 提高病人治疗信心。临床实践证明, 流程图健康教育模式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邹庆霞, 顾巧华.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干预[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 32 (8) :1315-1316.
[2]田秀娟.全脑血管造影术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 (15) :94-95.
[3]张霞, 肖国栋, 曹勇军, 等.心理干预对全脑血管造影术病人的影响[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 2009, 3 (1) :9-12.
[4]李德霞, 宋葆云, 张俐, 等.应用流程图对糖尿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 2009, 9 (3) :52-53.
【健康教育流程】推荐阅读:
健康教育服务流程06-04
骨科健康教育流程08-26
健康教育服务流程图01-20
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10-22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10-24
健康人群健康教育内容09-25
健康中国行健康教育09-13
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小结01-01
心理健康教育入学教育11-11
健康护理教育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