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的围术期护理

2024-05-12

甲状腺癌的围术期护理(共10篇)

甲状腺癌的围术期护理 篇1

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围术期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对51例乳腺癌患者加强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结果术后12例患者手术局部出现明显疼痛, 9例出现恶心、呕吐, 1例出现皮下积液, 经积极处理后恢复良好。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围术期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可以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 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 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关键词:乳腺癌,围术期,护理,分析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 且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有增高和年轻化的趋势, 对乳腺癌做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手术切除仍然是乳腺癌最主要的治疗手段, 但手术本身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和身体的创伤, 所以围术期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科对乳腺癌患者围术期实行有效的护理措施, 临床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2007年7月—2014年6月住院乳腺癌手术病例51例, 所有病例均为女性, 年龄最小27岁, 最大71岁, 平均年龄50.7岁;左乳癌30例, 右乳癌21例;肿瘤直径最小2.3 cm, 最大4.7 cm, 平均3.4 cm;肿瘤TN M分期, Ⅰ期15例, Ⅱ期17例, Ⅲ期19例;其中行乳腺癌根治23例, 改良根治21例, 单纯乳房切除7例;住院时间最短13 d, 最长22 d, 平均16 d。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解关于乳腺癌手术治疗的重要性, 注意与患者沟通时的措辞, 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 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 同时要让患者认识到术后可以通过佩戴义乳等方式恢复身材, 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社交。②告知术前相关知识:术后要卧床, 术前要教患者如何咳嗽排痰;为了防止术后感染、出血, 术后要加压包扎并持续负压引流, 术前要告知患者注意事项;术后为了尽早康复要进行功能锻炼, 术前要进行功能锻炼的简单训练, 掌握动作要领。③术前准备:术前进行专科检查, 明确肿瘤的性质、大小、范围及与周围组织、血管、神经的关系;进行血生化、心电图等全身检查, 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术前备皮时应该仔细、轻柔, 避免刮伤皮肤。④术前饮食指导:因为疾病的原因, 患者往往情绪波动比较大, 不少人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表现, 所以往往食欲不振, 出现营养不良。同时因为手术本身对机体的创伤和消耗也大, 需要有良好的营养状态, 所以在术前应指导患者多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等食物。

2.2 术中护理术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对出现的意外, 应早期及时向医生反映。

2.3 术后护理①一般护理:术后吸氧,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患者行静脉复合麻醉, 术后应采取平卧, 头偏向一侧, 保持呼吸道通畅。②观察患肢血液循环:术后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松紧度应适宜, 这样才可以避免出现死腔, 有利于伤口愈合[1]。在日常的护理中应注意观察患肢血液供应情况, 如果患肢皮肤出现发紫、皮温低或者患者感觉局部麻木、肿胀, 提示包扎过紧, 应及时调整绷带松紧度, 同时也要防止绷带包扎过松的情况出现[2]。③引流管护理:术后为了防止积液及感染的发生, 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引流管应放在术野最低处, 保持负压吸引, 同时要确保引流通畅, 避免引流管堵塞及滑脱, 应注意观察引流液体的量、颜色、性质[3]。④患肢功能康复锻炼:为了减少手术对患肢功能的影响, 应进行积极有效的患肢功能锻炼。术后1 d~3 d, 可进行伸指、握拳、屈腕锻炼;术后4 d~5 d, 可进行三角肌、斜方肌和背阔肌锻炼, 使其尽快恢复功能;术后4 d~5 d可练习坐位屈肘, 每次4遍, 4~6次/d;术后6 d~8 d练习用手摸对侧肩及同侧耳;术后9 d~12 d练习患侧上肢抬高、内收和屈曲, 肩关节抬至90°达平肩水平;术后13 d开始练习肩关节。注意在进行功能锻炼时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同时要注意患者的个体差异性[4]。⑤术后饮食指导:一般术后第1天就可以进半流质饮食, 建议多吃含营养丰富的易消化食物。术后如果没有胃肠道不适, 早期可以考虑含蛋白质比较高的全流质饮食, 注意要少食多餐。⑥术后心理护理:乳房对女性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乳房切除后, 身体上的“残缺”会引发心理问题。所以术后要重视心理护理, 要多开导患者, 尤其要对配偶进行教育和心理疏导, 要让配偶多关心和安慰患者[5]。

3 结果

术后12例患者手术局部出现明显疼痛, 9例出现恶心、呕吐, 1例出现皮下积液, 经积极处理后, 恢复良好。

4 讨论

目前手术治疗仍为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手术成功与否是治疗成败的关键, 但护理对疾病的预后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护理工作中在注重专科护理的同时, 还要重视心理护理, 尤其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因为乳房切除后, 患者除了要承担一般术后身体创伤外, 还要承受比一般患者更大的心理创伤, 所以在针对乳腺癌患者围术期, 护理人员除了要具备精湛的专科护理技术外, 还应该注意患者的心理变化, 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 这样才能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志辉, 李灵芝, 付丽萍, 等.乳腺癌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 2007, 2 (32) :181.

[2]李冰, 王春丽, 李冬, 等.乳腺癌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07, 28 (3) :158-159.

[3]冯云.乳腺癌患者的围术期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 2010, 14 (6) :493-494.

[4]徐重香.乳腺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 2012, 16 (33) :4474-4475.

[5]周龙仙.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指导及护理措施[J].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 2 (10) :28.

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的围术期护理 篇2

关键词 临时起搏器 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2.351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医用电子仪器,它通过发放一定形式的电脉冲,刺激心脏,使之激动和收缩,即模拟正常心脏的冲动形成和传导,以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心脏起搏器通过不同的起搏方式纠正心率和心律的异常,以及左右心室的协调收缩。2010年9月~2011年9月成功为8例患者安置了临时起搏器,恢复良好的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8例,男5例,女3例,年龄3~65岁,平均34±31岁,4例为窦性心动过缓和频发早搏,2例为窦性心动过缓和窦性停搏,2例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护 理

⑴术前护理:①术前宣教:向患者讲解临时起搏器的有关知识,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及治疗情况,说明手术的必要性以及术中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意外情况;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恐惧、紧张情绪,以取得患者的配合。②术前准备:协助患者完善术前各种检查,如超声心动图检查、出凝血时间、血常规等;术前备皮做好药物过敏试验;术前一般禁食、禁水4~6小时,训练患者在床上大小便;备好氧气、临时起搏器、心电监护仪和除颤器等一切必要的抢救设备和急救药品。

⑵术中护理:建立静脉通道以备急救,密切观察患者脉搏、呼吸、血压及心电图变化情况,出现室早或室速等心律失常时,立即报告术者,停止操作片刻,待心律恢复正常后继续手术操作,或调整电极位置,及时杜绝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如:室颤。导管插到位后测试起搏阈值,调整起搏频率及电压,观察导管头端在心腔内的张力,如起搏阈值、频率、电压及张力均合适,撤出鞘管,固定电极,进行无菌包扎。

⑶术后护理:①心电监测:术后给予床旁心电监护,依病情一般1~3天,最多达7天,密切观察心率、心律、血压、起搏情况,如发现心律失常,及时向医生报告处理。②体位护理:术后24小时内绝对卧床,取平卧位或低坡卧位,禁止翻身,术后第2天可适当术侧卧位,1周内术侧肢体制动,恢复期勿剧烈改变体位,有咳嗽症状者及时给予镇咳药,做好生活护理,以防电极脱位。观察患者有无胸闷、胸痛等不适,早期发现并发症。观察患者有无气短、胸闷等肺栓塞症状,观察下肢皮肤温度及颜色,定时按摩受压部位,如有异常,首先考虑有深静脉血栓发生,要立即报告医生,给予相应处理。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术后血肿和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血肿以术后2~3天最常见,预防血肿要严密观察脉搏、呼吸、血压及面色、神志变化,注意局部皮肤和切口敷料渗血情况,局部用小沙袋压迫6~8小时,术前停用抗凝药物,术中彻底止血,术后如有皮下出血应及时穿刺抽出,并配合应用止血药物。感染多发生在术后2~4天,为预防术后感染一般术前1天及术后应用抗生素,同时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及切口愈合情况,及时换药,做好无菌操作。④饮食护理:术后指导患者多食高蛋白、高纤维、低脂易消化饮食,促进伤口愈合,保持大便通畅,卧床期间最好不要饮用牛奶和易产气的食物,以免引起腹胀。⑤心理护理:由于患者术后长时间绝对卧床,容易烦躁,因此要精心护理,及时与患者交流沟通,消除焦虑情绪,做好全方位护理。

结 果

8例安装临时起搏器患者均恢复良好,并顺利停用起搏器。

讨 论

护理人员通过对8例患者精心细致的心理护理和术前、术后心率、心律等变化的密切观察,使其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顺利安装起搏器,纠正了心率和心律的异常,以及左右心室的协调收缩,使患者早日康复,大大的提高了生活质量,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邵耕.现代冠心病.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608-612.

2 耿仁义,朱中林.人工心脏起搏心电图.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344-345.

3 施秀荚,赵娟林,明仙.安置心脏起搏器并发症预防及护理进展.现代护理,2005,11(8):598.

乳腺癌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8月—2013年8月在我科手术的乳腺癌患者52例, 年龄32岁~68岁, 平均年龄51.1岁。乳腺癌TNM分期:Ⅰ期13例, Ⅱ期31例, Ⅲ期7例, Ⅳ期1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29例, 乳腺癌根治术23例。

1.2 方法

对年龄在50岁以上、职称在主管护师以上、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心理知识和乳腺癌健康教育知识培训, 自制健康教育宣传卡片, 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心理和健康教育指导。应用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整体护理, 全面评估患者综合情况, 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 术前做好准备, 术后保证引流通畅, 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 加强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提高生活质量。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健康教育

本病可引起患者及家属的各种顾虑:乳腺癌的危害性和预后, 生命和美感的双重打击而产生担忧、恐惧、焦虑心理。不良的心理情绪不仅会诱发内科疾病, 易出现月经紊乱, 还会使机体免疫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由培训过的高年资护士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和健康教育指导, 采用集体干预的形式, 对心理状态与疾病治疗的关系及负性情绪对身体的损害等方面进行简单讲解, 重点强调负性情绪与乳腺癌的治疗与预后的相关性, 从而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积极配合治疗。使家属积极配合, 尤其是取得丈夫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卡片, 告知术前、术后注意点;教会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排痰的方法;告诉患者根治术后加压包扎, 创腔持续负压引流及功能锻炼的意义, 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根据患者的性格特点及家庭情况进行个体化面对面的心理疏导, 让同病种手术成功患者与其聊天、谈心, 不失时机地进行必要的劝解, 减轻心理压力, 减少紧张、恐惧心理。

2.1.2 术前准备工作

术前需做好相应的常规检查及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检查, 密切注意患者凝血功能, 肝功能及血小板情况;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和高血压;做好手术区皮肤的准备, 切勿损伤皮肤, 需植皮者, 应备好供皮区皮肤。

2.1.3 饮食指导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饮食, 术前1 d进流质饮食, 术前4 h禁水, 12 h禁食。

2.2 术后护理

2.2.1 病情观察

监测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根据术中麻醉方式选择体位, 一般取去枕平卧位, 术后6 h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 患侧上肢取内收位。观察切口敷料的渗液渗血情况和引流液的量、色及性质。术后24 h内注意有无术后出血的发生。

2.2.2 切口护理

采用胸壁、腋窝创面多侧孔乳腺管持续负压引流与乳腺癌术后加压包扎, 使皮瓣与胸壁紧密贴合, 保持敷料干燥、整洁, 切勿包扎过紧, 保证患肢良好的血运。

2.2.3 引流管的护理

使用一次性负压吸引器连接胸壁引流管, 引流管妥善固定, 定时挤捏, 保证负压与通畅, 切勿折叠、扭曲或脱出。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 通常术后1 d~2 d, 每日引流血性液体50~100 m L, 3 d~5 d后引流约20~50 m L, 颜色由鲜红色变为淡红色。我们以24 h引流量小于10 m L连续2 d, 皮瓣下无积液征象为标准, 确定拔管时间。拔管后仍需适当加压包扎, 观察伤口敷料有无血性渗出。

2.2.4 疼痛护理

指导患者做松弛训练, 不仅可减轻疼痛, 还可缓解紧张情绪;变换体位, 活动及咳嗽时用手按压切口可减轻疼痛;必要时遵医嘱应用镇痛泵或镇痛药物。

2.2.5 术后功能锻炼

及早的功能锻炼可促进切口愈合, 松解软化瘢痕, 降低瘢痕挛缩率, 避免患侧上肢水肿发生[2]。术后3 d内患肢制动, 以免腋窝皮瓣滑动影响愈合。锻炼方法:24 h内开始活动手部及腕部;3 d~6 d活动肘部;第7~9天用手托患侧上肢上举, 越过头顶摸到对侧耳朵;第10天左右进行手指爬墙运动, 初时用健侧手掌托住患侧肘部, 慢慢抬高, 直至与肩平。鼓励患者自己进食、梳理头发、洗脸等活动;第13天后开始练习外展运动, 划圆。功能锻炼以适宜强度为宜, 不能勉强, 逐日递增, 循序渐进。

2.2.6 术后并发症预防

2.2.6.1 皮下积液

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是最常见的并发症, 其发生率为10%~20%, 甚至可高达35%以上。国外学者回顾性分析皮下积液的高危因素后发现高血压、贫血、低蛋白血症发生率高, 我科有1例皮下积液患者是高血压。皮下积液最常见的部位是腋窝、肋弓上方和侧方胸壁, 有时胸骨附近也可形成积液[3]。为了使皮瓣与深层组织紧密贴合, 除了术中操作细心、止血仔细外, 术前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和高血压, 通畅引流, 合理加压包扎;持续负压吸引及科学的拔管措施也是预防皮下积液的关键。

2.2.6.2 皮瓣坏死

皮瓣供血不足是术后皮瓣坏死的根本原因, 防止皮下积液是预防皮瓣坏死的关键。应早期发现皮瓣坏死征象:切缘表皮呈灰白色, 皮下有积液。及时处理, 每天无菌换药1~2次, 换药时用注射器抽吸积液, 遵医嘱给予微波照射, 保持切口敷料干燥, 观察体温变化, 给予患者营养支持, 促进切口愈合。

2.2.6.3 患侧上肢水肿

由于切除腋窝淋巴结后来自臂部的淋巴回流受阻或头静脉被结扎, 感染积液等原因, 均可导致回流障碍加重, 发生患侧上肢水肿。要注意对患侧上肢的护理, 术后平卧位时要垫高10°~15°, 肘关节轻度屈曲;侧卧位时屈肘90°放于胸膜部;下床活动时要注意使用吊带托或健侧手将患上肢抬高于胸前, 需他人搀扶时只能扶健侧肢体;术后尽早功能锻炼;禁忌在患肢进行输液、测血压、抽血、注射等操作;叮嘱患者要保护患侧上肢, 避免患肢意外伤害;患肢负重不应>5 kg。

2.2.7 加强心理护理

术后应多了解和关心患者, 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疏导。患者麻醉清醒后握住患者的手, 及时告知手术治疗效果, 缓解其焦虑不安和恐惧心理。乳腺癌根治术对形体破坏大, 要耐心安抚, 巧妙引导, 介绍有关整形、弥补缺陷的方法, 帮助患者恢复信心。指导患者家属不仅在生活上细心照顾患者, 还要在精神上鼓励患者, 取得家属的情感支持。在病情许可条件下, 尽量让患者参与生活护理, 减少其对家属的内疚心理, 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 提高生活质量。

3 结果

本组52例中3例发生并发症, 并发症发生率为5.7%, 其中患肢肿胀1例 (1.9%) , 皮下积液2例 (3.8%) , 经过早期发现、精心护理均治愈出院。患者满意度为98.08%。

4 讨论

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 围术期的护理至关重要。通过对我科52例乳腺癌患者的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 患者普遍存在抑郁、紧张、恐惧等心理状态, 围术期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 术后做好引流管的护理、循序渐进的肢体功能锻炼、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可以保护患者围术期安全, 提高手术成功率, 改善预后,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摘要:目的 总结乳腺癌患者围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 收集2010年8月—2013年8月在我科手术的52例乳腺癌患者, 注重心理护理, 术前做好准备, 术后给予正确体位、保持引流通畅、指导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等, 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结果 52例患者中, 1例因包扎过紧致患肢轻度肿胀, 2例早期胸前皮下积液, 经过积极护理治疗均痊愈康复。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围术期给予全方位精心的护理, 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改善预后,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关键词:乳腺癌,围术期护理,预后,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陈亚梅, 王维利, 周利华.乳腺癌病人癌因性疲乏运动干预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 2012, 26 (22) :2499.

[2]葛俏杰, 杨丹东.乳腺癌手术患者的整体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 (15) :22-23.

甲状腺癌的围术期护理 篇4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胆道外科常用的一种手术,其主要是分为顺行性切除和逆行性切除两种方式[1]。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已经无法适应当今时代的需求,这种方法还具有针对性差和创伤大的缺点,并不利于术后的预后护理。为了能够针对当前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了解,本文选取本院在2008年4月——2010年8月收治的100例患者,并根据患者的意愿将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详细报告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在2008年4月——2010年8月收治的100例患者,男性85例,女性15例,患者的年龄在20-85岁,平均年龄在55岁。其中胆道结石的患者有55例,胆囊息肉的患者有20例,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有25例。选取标准:①患者并无精神疾病;②患者自愿接受围手术期护理或是常规护理。

1.2 护理方法 根据患者的意愿将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2]

围手术期护理主要分为术前护理、术后护理以及并发症护理。

1.2.1 术前护理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心理护理、皮肤护理以及一般护理。

1.2.1.1 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是为了能够消除患者在术前普遍存在的恐惧、焦虑或是紧张等等负面情绪的营销。因为在术前的存在的负面心理影响也会给手术带来不良的反应。因此在进行手术前,要用温和的态度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鼓励患者能够重新鼓起信心对抗疾病,并告知患者腹腔镜胆囊手术的基本手术过程和优点、安全性。

1.2.1.2 皮肤护理 因为在进行腹腔镜手术时,是需要是以一种特制导管插进腹膜腔,再注入二氧化碳。当二氧化碳达到一定压力后,再在患者的腹部开4个0.5-1.5cm的小洞,切除包括结石在内的整个胆囊。因此需要保证患者腹部是干净完整的,以免出现切口因为污秽导致感染的现象发生。对皮肤进行护理的方法是首先在用肥皂棉球站上松节油清楚患者腹部肚脐孔内的污秽,之后用棉签擦洗干净。在进行处理时,医护人员动作一定要轻柔,防止因为用力过大擦破患者皮肤。

1.2.1.3 一般护理 由于老人在患上胆囊病症后,在术前必须要进行系统的检查,特别是心血管的检查,以便在术前进行药物调整,保障患者不会发生其他的并发症。患者在入院后的2天内,医护人员要对其进行宣教工作,之后嘱咐患者不能够食用牛奶喝豆浆之类的事物。在手术前的一天内进食清淡的事物,并在术前的12个小时内禁止食用食物。

1.2.2 术后护理主要包含了三个部分,其中主要包括了全身麻醉后的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切口的护理。

1.2.2.1 全身麻醉后的护理 患者在回到病房后,护理人员应当及时的与手术室的麻醉师和护士进行了解,从而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将患者的头偏向另一侧进行吸氧6个小时左右,时差不超过两个小时,氧流量在3L/min,并密切的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1.2.2.2 饮食护理 在患者清醒之后的6个小时才能够进食,最好是流食,不能够饮用甜牛奶或是豆浆。这样有可能会引发胀气或是恶心。在术后的1天才能够食用稀饭等半流质事物。

1.2.2.3 切口護理 在上文有所了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会在患者的腹部开四个小孔,因此要时刻的关注患者有无出现切口渗血的情况或是切口有无出现红肿的现象。当出现切口少许渗血的情况,可以采用沙袋进行压迫止血,当渗血量非常大时,就需要及时的汇报相关医生进行处理。

1.2.3 并发症护理 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术后出血、胆瘘和黄疸。

1.2.3.1 术后出血 在术后为了预防术后出血,就应当严密的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生命体中主要暴扣血压。脉搏,密切的观察切口敷料处有无渗血,患者有无腹痛和压痛的感觉。

1.2.3.2 胆瘘 观察患者引流液有无出现其他的色泽,或是有无出现其他刺激症状。

1.2.3.3 黄疸 在患者术后,了解患者有无胆管损伤的情况,仔细的观察患者皮肤有无出现黄染,一旦出现立刻通知医生。

1.3 统计学分析 通过统计分析软件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具有差异性,统计学有意义。

2 结 果

上述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护理,结果发现,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患者术后住院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要少,观察组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也明显比对照组要低。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50例患者,观察组痊愈的有45例,多余对照组的30例,其中观察组剩下的5例情况好转,少于对照组2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住院时间分别为5天和7天,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有7例,而对照组有18例。

3 结 论

胆囊经常会引发多种疾病、像是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道结石等等。患者为此而受到了长期的折磨,在以前经常采用的是传统的治疗方法,而传统的手术方法因为切口大,术后并发症多,不利于老年患者进行治疗。现今采用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就可以解决如上问题,具有切口小、损伤小、痛苦小以及愈合快的特点。一般患者在术后的第一天就可以进流食并下床活动。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在外科手术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在上述临床经验中也得到了证实,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邱春芸.浅谈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医学信息,2010(05).

甲状腺手术的围术期护理进展 篇5

1 术前护理

1.1 术前准备

根据医嘱做好术前各项检查及常规检查如X线胸片、心电图、B超、喉镜等, 了解有无气管受压或移位;测血清钙、磷, 了解甲状旁腺功能;连续测量基础代谢率, 了解甲状腺功能状态, 选择手术时机。因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代谢旺盛, 热量消耗较多, 为了补充机体的过度消耗, 在手术前应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并鼓励其多喝水, 以补充因多汗造成的缺水。禁用浓茶、咖啡、烟酒及辛辣刺激的食物等[2]。术前晚保证充足的睡眠。

1.2 心理护理

多数甲状腺疾病患者情绪不稳定、精神紧张、激动易怒, 特别是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 术前多有恐惧心理, 思想顾虑重。护理人员要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反应和心理需求, 随时观察患者的情况变化, 了解其心理活动。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运用心理学知识及疾病相关知识, 耐心地给患者讲解甲状腺疾病的治疗过程, 以解除他们的思想顾虑, 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 人而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周小荣等认为术前进行心理干预, 能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 使患者以比较稳定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3]。

1.3 手术体位训练

甲状腺手术时体位要求与其他手术不同, 为了能充分暴露术野, 必须使头部后仰, 垫高肩背部。因此, 术后体位综合征是甲状腺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发生率为44.6%[4], 主要表现为头晕、头颈部疼痛、恶心、呕吐等。张清君[5]研究表明:术前体位适应性训练对预防甲状腺手术后体位综合征的发生有良好的作用, 具体方法:患者取仰卧位, 在肩背部垫上小枕头, 使头尽量后仰, 根据患者反应和耐受不同, 可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 时间可由30 min/次逐渐延长至1.5~2.5 h/次。

2 术后护理

2.1 一般护理

术后患者常规行心电监护, 床边备气管切开包、吸痰管等。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切口出血及引流情况, 全麻术后麻醉未清醒前, 给予患者去枕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 防止呕吐物误吸;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麻醉清醒后取半卧位, 以利于呼吸及引流。饮食护理方面, 清醒患者可给予少量温水或冷水, 观察有无呛咳、误咽等现象。甲状腺周围血管丰富且紧邻食管, 因此术后应避免过热饮食, 以防止局部血管扩张, 引起切口渗血。术后1 d~2 d给予流质饮食, 利于患者吞咽, 减少切口疼痛, 多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食物, 术后1周内忌刺激性食物[6]。

2.2 并发症的护理

2.2.1 术后出血

术后出血是甲状腺手术后较危急的并发症之一, 多见于术后48 h内, 血肿压迫气管可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术后护理要点: (1)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 尤其是脉搏的变化, 注意有无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出血的表现;如切口内出血会压迫气管, 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甚至窒息等症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等。 (2) 保持颈部引流管通畅, 经常挤压颈部负压引流管, 30 min~60 min 1次。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 以及切口有无渗血, 颈部是否明显肿胀等。如有上述症状或24 h引流量超过150 m L, 证明有活动性出血[7], 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床边抢救, 敞开切口、止血、清除血肿等处理。 (3) 术后24 h内尽量减少颈部活动, 避免剧烈咳嗽, 减少出血。徐黛玉研究表明:充分的术前准备, 术后严密观察、果断处理能将甲状腺术后出血的危险性降到最低。

2.2.2 喉返神经、喉上神经损伤

患者术后永久性喉返神经麻痹发生率约为0.5%, 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发生率约为2.6%[8], 临床表现为手术后患者出现声音嘶哑, 音调低沉, 饮水呛咳。护理要点: (1) 术后鼓励患者发音, 观察声音变化, 以便评估患者声音是否有声嘶、音调低沉等, 如有则予以安慰解释, 告知术后声音嘶哑多数为暂时性声嘶, 可逐渐恢复, 使患者消除恐惧心理。 (2) 双侧喉返神经损伤时, 患者喉部可有阻塞感和呼吸不畅、呼吸困难, 严重者可发生窒息, 因此床边应备好气管切开包、吸痰器及急救药品, 并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 有无呼吸困难等。 (3) 注意观察有无呛咳、误咽等喉上神经损伤情况, 为防止患者出现进食时呛咳、误咽, 应协助患者坐起或半卧位进食, 或者进半固体饮食, 进食及饮水时速度不宜过快。

2.2.3 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手术后可并发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 多发生在术后12 h~36 h内, 尤其是术后24 h内发生的概率较大。主要表现为术后高热 (体温>39℃) , 脉快而弱 (每分钟120次以上) , 同时合并有神经、循环和消化系统严重的功能紊乱[9], 如烦躁不安、大汗淋漓、呕吐、水样腹泻、谵妄等, 甚至昏迷, 严重时可危及生命。预防甲状腺危象的重要措施是做好术前充分的准备, 每天正确测量基础代谢率, 经术前用药控制, 使基础代谢率接近正常、循环系统情况改善后方可施行手术。治疗的关键是早期发现, 早期静脉应用碘剂治疗。术后护理要点: (1)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术后常规服用卢戈液。 (2) 加强术后的心理护理, 多与患者交流, 消除其易怒、急躁、焦虑与恐惧的心理。 (3) 严密观察术后生命体征的变化, 体温升高或脉搏增快者应尽早报告医生处理, 以避免甲状危象发生。 (4) 甲状腺危象发生时, 应立即降温, 以物理降温为主, 给予冰敷大血管处或冰盐水保留灌肠, 吸氧, 根据医嘱静脉滴注碘化钠, 应用激素、镇静剂等, 积极配合医生抢救。

2.2.4 手足抽搐

原因为甲状旁腺被误切、损伤或血供障碍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不足, 导致手足抽搐。症状多在手术后1 d~2 d出现, 多数患者症状轻而短暂, 只有面部、唇部或手足部的针刺感、麻木感或强直感, 严重者可引起气管痉挛、窒息[10]。术后护理要点: (1) 注意观察患者面部、口唇周围及手足有无针刺感和麻木感, 有无手足抽搐发生。症状轻者, 经过2周~3周, 未受损的甲状旁腺增大起代偿作用后, 症状可慢慢消失。 (2) 抽搐发作时应按医嘱立即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10~20 m L, 症状轻者可口服葡萄糖酸钙或乳酸钙2~4 g, 每日3次。 (3) 发生手足抽搐后, 应限制肉类、乳品和蛋类等食品 (因含磷较高, 影响钙的吸收) , 给予高钙食物, 如绿叶蔬菜、豆制品和海产品等[11]。

2.2.5 腹腔镜甲状腺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新技术, 与传统开放性手术相比, 颈部无瘢痕, 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但由于切口位于胸壁、乳晕或腋窝[12], 及手术部位经过人工隧道, 且需要进行二氧化碳气腹来维持手术操作空间, 因而其除常规开放性手术所出现的并发症外, 还可发生腔镜特有的并发症: (1) 皮下气肿、积液, 皮肤瘀斑甚至坏死。轻者一般可自行消失, 不必特殊处理, 严重者术后可用热敷、红外线照射、局部理疗等对症处理。延长负压引流瓶留置时间[13,14], 手术后遵医嘱适当给予止血药, 并用0.5 kg沙袋压迫胸前24 h, 可以减少手术部位出血及皮下气肿。 (2) 高碳酸血症:手术中控制气腹压在8~12 mm Hg之间, 并缩短手术时间可减少其发生。 (3) 术后颈前部、胸壁皮肤出现发紧、麻木不适等, 一般不需特殊处理, 注意观察做好解释工作, 术后会自动缓解消失[15]。总之, 只要做好围术期护理[16], 加强术中配合[17], 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腹腔镜甲状腺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甲状腺癌的围术期护理 篇6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于不同病因引起的甲状腺素分泌旺盛引起的一组常见内分泌疾病。临床表现为高功能代谢综合征状, 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及相应的眼球突出和相应的心血管功能改变及基础代谢率增高等[1]。为了能够提高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围术期护理, 我们对我院176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围术期护理护理措施, 总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76例, 男26例, 女150例;年龄18~59岁, 平均31.6岁。患病时间6个月~11年, 平均3.6年。甲状腺肿大I度16例, Ⅱ度10l例, Ⅲ度49例。

1.2 护理措施

1.2.1 手术前护理

1.2.1.1 心理护理

护士热情接待患者, 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细致地与患者进行沟通, 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心理护理。介绍自己的同时介绍环境和主管医生、护士, 使患者在短期内适应新的环境, 消除焦虑, 紧张心情。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传, 向患者说明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手术方法、注意事项及意义, 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消除恐惧心里, 改善情绪, 充分休息, 以配合手术治疗[2]。

1.2.1.2 术前用药:

及时、准确的术前用药是按时做好术前准备、如期手术的重要前提, 也是患者术中、术后安全的重要保证[3]。因此, 必须遵照医嘱保证患者及时、准确用药。在医生的指导继续服用抗甲状腺药物1~3个月.使甲亢症状明显得到控制, 患者情绪稳定.食欲正常, 无心悸气促, 体重增加, 基础代谢率正常, 心率<90次/min, 然后停用抗甲状腺药物。口服药一定看服到口, 由于碘剂的特殊味道, 部分患者口服困难, 护士可帮患者把碘剂滴在馒头上, 使其易于接受。加服心得安的患者, 必须在规定时间按时口服, 护士可把患者服药的时间和剂量详细记录在护理病历中, 并严格交接班。在术前准备阶段, 患者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是调节术前用药的可靠依据。

1.2.1.3 颈仰卧位练习

术前进行颈仰卧位的练习, 能有效地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体方法:让患者颈部前屈后伸, 左右旋转, 使颈部肌肉放松, 在肩上垫一肩垫头后仰, 颈伸展, 肩放松, 双手自然放于两侧, 每日练习2~3次, 5~8 min/次, 逐渐增加练习次数和时间, 使患者增加对手术的耐受力。

1.2.1.4 饮食护理

帮助患者选择高蛋白, 高维牛素、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每天供给热量3000~3500 kcal, 补偿机体代谢亢进的消耗。禁用浓茶、咖啡等兴奋性饮料。忌食高碘饮食, 减少食物中粗纤维的摄入可改善排便次数增多等消化道症状。慎用卷心菜、花椰菜、甘兰等致甲状腺肿食物。

1.2.2 手术后护理

1.2.2.1 术后体位

患者手术后回取平卧位, 待麻醉清醒后、血压平稳可以取半卧位, 有利于呼吸道痰液咳出, 充分保持呼吸道通畅, 更有利于手术伤口渗出液的引流, 防止引起坠积性肺炎及肺不张等并发症。

1.2.2.2 引流管护理

观察手术部位放置负压引流, 观察引流管是否保持通畅, 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压脱出。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引流量并详细记录。如果观察过程中引流管内出现大量鲜血时应及时通知医师给予相应处理。一般24~48 h拔出引流管。

1.2.2.3 呼吸困难护理

呼吸困难是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一般发生于手术后48 h内。甲状腺术后若有出血灶, 容易在气管前形成血肿, 压迫气管, 造成呼吸困难, 窒息等急性并发症, 若抢救不及时, 可以引起死亡, 常见原因有伤口内出血、喉头水肿、双侧喉返神经损伤和气管软化塌陷[4], 故患者术后出现颈部压迫感、进行性呼吸困难、憋气、烦躁、多汗、心率增快, 应予以密切注意。术后患者床旁常规放置气管切开包、吸痰器、氧气筒及急救药物。一但出现血肿压迫或气管塌陷, 须立即进行床旁抢救, 吸氧, 剪开缝线, 敞开伤口, 迅速除去血肿, 结扎出血的血管。若呼吸仍无改善则行气管切开。

1.2.2.4 喉返神经及喉上神经损伤喉返神经损伤护理:

喉返神经及喉上神经损伤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严重的医源性损伤, 单侧的喉返神经损伤引起患者声音嘶哑, 两侧损伤引起失音, 严重时可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如发现患者声调降低, 应考虑到损伤喉返神经的可能, 进食时特别是进水时发现呛咳、误咽, 则因考虑喉上神经损伤的可能, 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 查明原因, 积极处理。

1.2.2.5 甲亢危象护理

甲状腺危象是甲亢的严重合并症一般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后12~36 h内发生。危象时患者主要表现为:高热 (>39℃) 、脉快 (>120次/min) , 同时合并神经、循环及消化系统严重功能紊乱如烦躁、谵妄、大汗、呕吐、水泻等。应密切对手术后患者进行观察, 出现上述症状后, 向医生汇报, 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高热患者可采用物理降温, 如冰袋、温水或乙醇擦浴等。遵医嘱用退热药, 多用乙酰苯胺类药物, 但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遵医嘱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患者因高热、大汗、食欲减退及呕吐、腹泻, 均有不同程度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通过口服或静脉及时补充足量液体, 以维持液量平衡。

2结果

本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 术后出现6例呼吸困难, 系伤口内出血经护理发现后, 重新处理伤口痊愈。术后出现甲亢危象2例经积极抢救痊愈。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病例。

3结论

通过本组围术期护理措施表明, 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手术前进行积极的心理护理、和严密的手术前药物应用护理、手术后细致的观察、正确认识和能够及早发现术后并发症及详细的护理方案, 可以使患者顺利度过围术期。

参考文献

[1]吴在德, 吴肇汉.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309.

[2]金萍, 孙承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136例临床护理.齐鲁护理杂志, 2009, 15 (10) :10.

[3]白长海.400例甲状腺手术术前准备的体会.实用外科杂志, 2003.13 (5) :241.

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6年1月~2009年6月共行乳腺癌根治术56例, 患者均为女性, 年龄25~76岁, 平均45.6岁。本组单侧53例, 双侧3例, 以上病例都采用乳腺癌根治术合并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1.2 护理

1.2.1 心理护理

传统的观念认为得了癌症就等于被判了死刑, 加之手术需要切除整个乳腺, 患者往往精神压力很重, 表现为焦虑、恐惧、抑郁等[2]。首先要纠正患者对恶性肿瘤的错误认识, 采用医务人员特有的语言艺术, 介绍乳腺的一般知识, 当前医学对其治疗上的进展以及治疗效果;耐心劝解患者与失去生命相比较, 失去一侧乳腺的代价相对要好得多, 并且可以用现代先进的科技手段, 如配戴假体来弥补形体上的缺陷, 同时安排手术康复期患者现身说法, 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同时对其丈夫进行心理辅导, 向其介绍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手术对患者的影响, 取得丈夫的理解、关心和支持, 并能接受妻子手术后身体形象的改变。

1.2.2 术前护理

1.2.2. 1 向患者介绍手术种类, 麻醉方式, 简要介绍手术经过及术后的一些注意事项, 使患者对手术充满信心, 消除恐惧心理。

1.2.2. 2 术前常规准备, 备皮、剃除术侧腋毛, 备血, 嘱患者洗澡更衣, 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化验, 留置导尿。

1.2.2. 3 术前训练深呼吸, 学会有效咳嗽, 练习床上大小便。

1.3 术后护理

1.3.1 一般护理

全麻术后去枕平卧6 h, 生命体征平稳后取半卧位, 有利于呼吸和创面引流;氧气吸入, 术后6 h无恶心呕吐者可进清淡易消化食物, 逐渐过渡至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维生素食物。

1.3.2 加强病情观察

1.3.2. 1 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如有胸闷、呼吸窘迫, 应考虑患者有无胸膜损伤所致的气胸。

1.3.2. 2 观察切口敷料渗血、渗液以及引流管引流的量及性状, 术后24 h内引流量一般不超过250 ml[3]。

1.3.2. 3 手术部位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 使皮瓣紧贴胸壁, 防止积液积气。包扎松紧度以能容纳一手指, 维持正常血运为宜。观察患侧上肢远端血循环情况, 若手指发麻, 皮肤发绀, 皮温下降, 动脉搏动不能扪及, 提示腋窝部血管受压, 应及时调整绷带的松紧度。

1.3.3 维护有效引流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因手术范围广、创面大, 术后皮下渗血渗液多, 如引流不及时、不充分, 易发生皮下积液, 因此需妥善固定引流管, 引流管的长度要适宜, 避免扭曲和受压, 并保持有效的负压, 一般负压保持在10~15 kPa[4]。

1.3.4 预防患侧上肢肿胀

1.3.4. 1 勿在患侧上肢测血压、抽血、做静脉或皮下注射等。

1.3.4. 2 指导患者保护患侧上肢, 平卧时患肢下方垫枕, 抬高10°~15°, 肘关节轻度屈曲, 半卧位时屈肘90°放于胸部, 下床活动时用吊带托或用健侧手将患肢抬高于胸前, 需他人扶持时只能扶健侧, 以防腋窝皮瓣滑动而影响愈合, 避免患肢下垂过久。

1.3.4. 3 按摩患侧上肢或进行握拳, 屈、伸肘运动, 以促进淋巴回流, 肢体肿胀, 严重者可戴弹力袖, 促进淋巴回流。

1.3.5 指导患者作患侧上肢功能锻炼

1.3.5. 1 术后24 h内:活动手指和腕部, 可作伸指、握拳、屈腕等锻炼[5]。

1.3.5. 2 术后1~3 d:进行上肢肌肉的等长收缩, 利用肌肉泵作用促进血液、淋巴回流;可用健侧上肢或他人协助患侧上肢进行屈肘, 伸臂等锻炼, 逐渐过渡到肩关节的小范围前屈, 后伸运动 (前屈小于30°, 后伸小于15°) 。

1.3.5. 3 术后4~7 d:患者可坐起, 鼓励患者用患侧手洗脸、刷牙、进食等, 并作以患侧手触摸对侧肩部及同侧耳朵的锻炼。

1.3.5. 4 术后1~2周:术后1周皮瓣基本愈合后, 开始作肩关节活动, 以肩部为中心, 前后摆臂。术后10 d左右皮瓣与胸壁贴附较牢固, 循序渐进地作抬高患侧上肢, 手指爬墙、梳头等锻炼, 患者锻炼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定, 一般以每日3~4次, 每次20~30 min为宜, 术后7~10 h内不外展肩关节, 不要以患侧肢体支撑身体, 不提重物。

1.4 出院指导

术后近期避免用上肢搬动、提取重物, 继续行功能锻炼。术后5年内避免妊娠, 以免促使乳腺癌复发。坚持化疗, 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及白细胞计数。饮食加强营养, 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低脂肪食物, 以增强机体抵抗力。自我检查乳腺, 每月自查乳腺1次, 每年行钼靶X线摄片检查。

2 结果

通过对56例围术期乳腺癌患者的护理干预, 消除了患者的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 患者能够用积极的态度来面对问题, 接受现实, 并积极配合治疗, 恢复了正常的家庭、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张柳萍.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护理干预[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 13 (6) :107-108.

[2]王燕荣.癌症患者的个性化心理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 2008, 46 (2) :72.

[3]吕兰珍.乳房癌的护理[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 2005, 7 (3) :102.

[4]张美芬.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90.

甲状腺癌的围术期护理 篇8

1 一般资料

1999~2008年我院经手术治疗的6 0岁以上患者12例, 其中男 3例, 女9例, 年龄 6 0~7 4岁, 平均年龄62.7岁: 病程 1 个月至30年, 平均 6.2 年。并发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 ( 甲心病) 3倒, 并存糖尿病 2 例, 曾服用过抗甲状腺药 ( 1个月以上) 者6例, 未服抗甲状腺药者6例,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TGA)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 TPOAd ) 阳性者5例 ( 41.66%) 。治疗前甲牲腺重量 2 2~1 5 0 g , 平均4 7.3 g, 其中<3 0 g 者 5例。

2 术前护理

护理人员应对甲亢患者的病情演变过程有切实的了解, 对总的治疗策略和每一具体操作环节高度重视, 做好心理护理及充分而完善的术前身体准备工作。

2.1 心理护理

分析每个患者的心理状态, 根据每个患者病情特点, 有针对性的采取护理对策。向患者解释手术的必要性, 用浅显易懂的话语向其介绍手术的全过程, 宣教该病的相关知识。

2.2

掌握患者的基础代谢状况, 按医嘱及时准确给予减轻甲状腺肿大及充血药物, 避免在基础代谢率增高, 或伴有其他感染的状况下手术。

2.3 做好术前体位的训练

甲亢患者一般采取头后垂仰卧位, 此种体位可有效地显露手术视野, 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因此术前要充分做好体位训练。指导患者体位训练方法, 开始训练时护士在旁守护, 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 脉 搏、 呼吸, 防止意外发生。如出现头晕、恶心、气促等症状时, 应立即平卧, 输氧, 休息片刻, 待症状缓解后再逐渐训练。

3 术中护理

使患者摆脱焦虑、恐惧心理的困扰, 在平静、坦然的心情下接受手术;严密观察患者, 随时准备好气管切开包、1 6 # 粗 针头, 防止因牵拉和手术刺激等引起喉、气管痉挛, 是术中护理的关键[1]。

4 术后护理

4.1 体位护理 颈丛麻醉患者术后6 h改半卧位, 以利患者的呼吸和痰的咯出、 以及颈部创口引流, 保证呼吸道通畅。

4.2 术后24~ 48 h内严密观察 T、P、R、B P的变化, 尤其注意呼吸情况, 一旦发生呼吸困难, 应立即判明原因, 采取果断措施。观察颈部切口情况, 保持敷料干燥及引流通畅, 敷料潮湿时应及时更换。局部冷敷可使血管收缩, 减少渗血。床旁应常规准备气管切开包, 以便快速急救。

4.3 术后早期进流质饮食, 温度要适宜, 不可过热, 以免颈部血管扩张而加重渗血。嘱患者进食时应少量慢咽, 并注意进食时有无呛咳。

4.4 并发症预防和护理

4.4.1 呼吸困难和窒息是术后最危急的并发症。由于老年神经调节能力较差, 有时会因少量出血、应激等诱因迅速转入呼吸困难和窒息。术后4 8 h内应避免颈部过频转动和谈话, 以减少切口内出血。发现患者出现颈部压迫感、呼 吸费力、发绀等, 应立即床边拆除切口缝线, 除去血块。如出血严重, 立即送手术室彻底止血。

4.4.2 手术中偶有损伤患者喉上神经、喉返神经出现声音嘶哑、发声困难等症状, 极易使患者及家属产生恐慌不安情绪。患者清醒后要立即诱导其大声说话, 了解有无神经损伤症状, 发现症状时要耐心安慰患者, 向其解释暂时性损伤可恢复, 一侧永久性损伤可由对侧代偿, 6个月内发音好转。

4.4.3 适当控制患者饮食, 限制含磷较高的食物摄人。严密观察患者有无面部、口唇周围、手足针刺感和麻木感、甚至抽搐症状。发现上述症状应马上考虑到由于术中损伤甲状旁腺。

4.4 .4 甲状腺危象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状态, 常因术前准备不够、甲亢症状未能很好控制所致, 而手术的创伤应激常易诱发。表现为高热、脉数、烦躁、呕吐、水泻等, 常危及患者生命。因此, 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 待基础代谢率接近正常, 循环系统症状改善后才施行手术, 是预防甲亢危象的重要措施。术后要严密观察, 一旦出现甲亢危象, 要立即报告医生, 除按医嘱对症处理外, 还要迅速给氧, 以改善患者组织的缺氧状况, 每15~30 min观察生命体征, 高热时行口腔护理, 并积极采取降温措施, 寒颤时注意保暖。呕吐时头偏向一侧, 防止吸人性肺炎的发生。

5 讨论

老年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手术治疗逐渐普遍。护理人员要做好手术的配合工作, 对患者总的治疗策略和具体操作步骤充分了解。术前准备要细致充分, 术后护理要周到严密, 不能有半点马虎大意。正确认识患者的心理状况、做好心理护理是关键。由于患者都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 情绪不稳定、 烦躁、 易怒、 多虑等, 患者和家属的心理负担都很重, 给治疗带来许多不利。护理人员要重点进行疏导, 加强沟通, 使其产生信任, 增强治疗的信心。笔者认为: 在整个围术期护理工作中, 护理人员不仅是医嘱的执行者, 更是手术的参与者。医、护、患三者的沟通和协作, 是保证手术安全、成功的前提。

参考文献

甲状腺癌的围术期护理 篇9

【关键词】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小儿鼾症;围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370-02

小儿鼾症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症,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不畅、鼻塞、张口呼吸、打鼾等,严重者可出现呼吸暂停,导致患儿大脑出现缺氧状态,对患儿身体及智力发育产生不良影响。目前临床多采用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扁桃体及腺样体进行消融,手术简便、对周围组织的损伤较少、出血少、效果明显[1]。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围术期护理对患儿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该术式治疗小儿鼾症的围术期护理方式及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2013年10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62例行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小儿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耳鼻喉科常规检查确诊存在口咽部阻塞,经多导睡眠检测仪确定为小儿鼾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分布为1-16岁,中位年龄为(4.7±1.5)岁;病程为2个月-3年,平均病程为(5.7±1.3)个月。对照组18例,女13例;年龄分布为1-15岁,中位年龄为(4.5±1.6)岁;病程为1个月-3年,平均病程为(5.5±1.4)个月。两组患儿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

1.2方法:两组患儿均行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围术期综合护理,主要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护理及术后护理。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术后最长呼吸暂停时间、血氧饱和度及呼吸紊乱指数进行比较和分析。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本研究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用t检验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P<0.05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儿术后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显著较高,呼吸紊乱指数明显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X±s)

组别最长呼吸暂停时间(s)血氧饱和度(%)呼吸紊乱指数(次/h)观察组31.2±3.584.6±10.321.5±3.6对照组71.4±6.454.3±7.463.2±5.3t值30.683913.301936.2377P值0.00000.00000.00003.讨论

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是目前治疗小儿鼾症最有效的方式,成功率较高,创伤小,并发症较少。相关研究证实,采用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儿鼾症可迅速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患儿耐受度及满意度较高[2]。围术期护理是提高促进患儿恢复的重要途径,本组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给予围术期综合护理,主要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护理及术后护理,具体护理方式如下:

第一,术前准备。术前一天进行访视,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取得家属的信任,对患儿病情、手术方案及药物过敏史进行详细了解。准备手术器械、等离子射频机器等手术器具。用长棉布将患儿膝关节固定,以防小儿躁动、不合作出现坠床。

第二,术中护理。对无菌器械台及仪器设备的位置进行合理安排,遵循无菌原则且方便手术操作。将各仪器的导线正确连接,调节冷光源,待麻醉生效后调整消融机切除功率,自上而下将患儿扁桃体及腺样体进行消融,无需吻合术后暴露创面。术中适当补充葡萄糖液,防治患儿出现脱水及低血糖事件。患儿呼吸及循环系统发育不完全,需调整滴液的速度,以免液体过量。手术在口腔内完成,使用张口气及全麻插管易使患儿松动的乳牙掉至口腔,误吸至气管,术前需对患儿口腔情况进行严格检查,防止出现意外[3]。

第三,术后护理。手术完成后,手术室护士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工作,向家属交代注意事项,术后取平卧位,将头偏向一侧,以防分泌物及渗血造成误吸,引起窒息。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儿呼吸暂停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血氧饱和率明显较高,呼吸紊乱指数显著较低,证实了围术期综合护理在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儿鼾症中的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对行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的小儿鼾症患儿给予围术期综合护理可有效提高患儿血氧饱和度,在极大程度上缩短了呼吸暂停时间,降低了呼吸紊乱指数,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明多.小儿鼾症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J].现代实用医学,2013,25(07):828-829.

[2] 覃桂姣,李玲波,甘柳萍,等.鼻内镜下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护理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05(22):168-168.

甲状腺癌的围术期护理 篇10

1 临床资料

2002年6月—2005年12月在我院52例乳腺癌合并DM患者接受手术治疗, 其中男2例, 女50例;年龄30岁~74岁, 平均年龄52岁。有明确DM病史者12例, 占23%, 其余40例均在术前查体时明确诊断。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及DM皮肤大疱各2例, 低血糖反应4例, 无死亡病例, 平均住院18 d, 均痊愈出院。

2 护理方法与体会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应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特点来进行, 针对患者的具体问题调整护理计划。乳腺癌合并DM者术前3 d~5 d要控制血糖在8~9 mmol/L以下, 为此患者表现烦躁、情绪波动等, 如调整不好将影响手术日期。要向患者讲清稳定血糖的重要性, 使患者产生信赖和安全感, 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使其主动配合治疗。

2.1.2 饮食护理

乳腺癌合并DM者术前饮食护理尤为重要, 术前需多补充营养, 改善体质, 以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 利于术后切口愈合, 同时患者的血糖也会升高, 这就与控制血糖产生矛盾, 为此我们采取了相应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给予患者常规的DM饮食, 可少食糖果, 按个人喜好增补饮食, 并告诉患者如出现血糖高医生将给予处理, 解除其思想顾虑。让患者了解低血糖反应的症状, 准备好即食食物, 可常备一些应急食品, 并灵活应用缓冲饮食。如出现低血糖症状, 需及时进食立即缓解。遵医嘱给予白蛋白、氨基酸、脂肪乳等高营养、高热量物质, 并密切观察有无过敏反应。

2.1.3 加强血糖及尿糖监测

注意监测患者的血糖及尿糖波动情况, 指导并帮助患者建立血糖及尿糖记录, 并根据记录找出血糖及尿糖变化规律, 为医生调整胰岛素用量提供可靠的资料。要求术前调整空腹血糖低于8.3 mmol/L (7 mmol/L左右最好) , 尿中无酮体, 24 h尿糖调控在5~10 g[1].本组均采用普通胰岛素皮下注射, 于三餐前30 min各注射1次, 用量可参照尿糖结果给药, 即+不用胰岛素;++用4 U;+++用8 U;++++用12 U, 稳定后改为维持量[2]。护士需准确抽取胰岛素用量, 合理选择注射部位, 并嘱患者按时进食, 以免发生低血糖反应, 及时巡视病房, 密切观察用药后不良反应, 特别是治疗效果。

2.2 术后护理

2.2.1 按乳腺癌患者术后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2.2.2 动态监测血糖、尿糖水平

由于手术的影响, 术后患者的血糖波动很大, DM患者虽血糖升高, 但组织细胞内缺少糖分, 不利于组织生长。因此均需胰岛素加入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点滴, 这样既能提高细胞内的糖分, 同时也能降低血糖, 利于切口愈合。本组均采用将普通胰岛素加入5%或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点滴, 胰岛素与糖的比例为1~2 U∶5~7 g为宜, 保持血糖在8.3~11.9 mmol/L范围。护士需细致观察病情变化, 由于术中麻醉的影响, 术后患者反应能力差, 有些变化不易被察觉, 护士应根据室温变化及时增减被服, 不要因为被服不当而使患者全身出汗或引起寒战, 以免影响观察效果。本组2例患者因术后回病房时寒战给予增加盖被等保暖措施, 3 h左右患者全身出汗, 经检查患者血糖正常, 由于盖被多而引起, 及时给予减少盖被、皮肤护理。注意胰岛素配伍禁忌, 调整好滴速, 警惕低血糖症状发生, 立即停用胰岛素, 改用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点滴10 min后患者症状缓解。动态监测血糖、尿糖, 本组均采用测尿糖每天3次, 测血糖每天1次至手术后第3天, 为调整胰岛素用量提供了依据。

2.2.3 术后加强心电、血压、血氧脉搏监测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糖尿病患者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为20%~40%, 为普通人群的1.5~2.0倍。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最大危险是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 伴高血压DM患者比相同年龄、性别的非高血压DM患者的冠心病发生率高达4~5倍[3]。DM患者心脏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 约1/3以上的患者发生无痛性心肌梗死。因此对所有腹部肿瘤合并DM者均需按高血压、心血管病进行护理。护士需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表情、呼吸以及结合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情况综合判断病情变化。

2.2.4 预防切口感染

切口感染是手术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应加强预防和控制。观察体温变化, 术后3 d内体温37.5~38.5℃为外科手术热, 如超过术后3 d患者体温仍高应引起注意, 加强体温监测。及时换药, 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 观察切口有无红肿。合理应用抗生素, 监测血糖变化, 抗生素必须在血糖控制后应用才能充分发挥有效作用, 单纯依赖抗生素而忽视血糖控制, 难以达到满意的疗效。加强营养, 术后第2天患者即可进食, 先进食清淡饮食, 提高食欲, 再逐步给高蛋白、高维生素等高营养饮食, 促进切口愈合。本组发生切口感染2例, 经采取以上处理措施愈合良好。

2.2.5 引流管护理

术后保持引流管持续通畅、有效, 护士需根据引流情况挤压引流管, 防止血块堵塞, 并注意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 如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

2.2.6 皮肤护理

勤翻身, 多按摩, 预防压疮。值得注意的是乳腺癌术后都应用胸带保护, 特别在夏天患者出汗多, 局部透气性差, 很容易并发皮肤感染。可间断使用胸带, 如夜间休息时取下胸带, 而白天或活动时再带上, 以增加皮肤的透气性。本组有2例出现DM皮肤大疱, 临床表现为:发生在后背部置胸带处, 发生突然, 水疱为多发, 直径为0.5 cm左右, 内含无色透明液体, 壁薄而紧张, 周围皮肤潮湿红润。处理:首先取下胸带, 暴露局部皮肤, 保持皮肤干燥;控制血糖, 使之保持在理想水平, 改善血液循环, 促进渗出液的吸收, 营养神经, 增强局部代谢;避免水疱摩擦破裂, 预防感染。经以上处理DM皮肤大疱3 d左右痊愈。

3 讨论

乳腺癌合并DM虽然术后并发症较多, 但是经过调整饮食和血糖, 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及早发现并发症并给予恰当的治疗和护理, 均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使患者顺利康复。

参考文献

[1]岳桂英, 余云.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1999, 19 (5) :134.

[2]徐小平, 杨继东.腹部外科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1997, 42 (5) :589.

上一篇:当代室内绿化装饰设计下一篇:女人撬动地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