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

2024-07-13

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共7篇)

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 篇1

本文旨在研究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浆内毒素 (LPS) 、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水平, 探讨其检测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近3年我院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24例, 男性16例, 女性8例, 年龄 (44.7±5.2) 岁; 失代偿期患者22例, 男性16例, 女性6例, 年龄 (43.9±3.4) 岁。21例轻度慢性肝炎患者 (对照组) , 男性14例, 女性7例, 年龄 (40.3±3.3) 岁;3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病例选择按2000年西安传染病与及寄生虫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1] 。

1.2 检测方法

清晨空腹抽取患者的外周静脉血3ml置于无热原肝素抗凝管待测;LPS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 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操作, 吸取样品0.1ml与鲎试剂0.05ml轻轻摇匀, 置于37℃水浴25min, 再加入鲎三肽0.05ml, 置于37℃水浴3min, 随后加入亚硝酸钠溶液0.5ml, 氨基磺胺酸0.5ml, 萘乙二胺0.5ml混匀, 于波长545nm比色读数, 内毒素浓度计算公式如下:

内毒素 (Eu/ml) = 测定管吸光度- (试剂对照管吸光度-试剂空白管吸光度)

ELASA酶联免疫法测定TNF-α水平, TNF-α试剂盒由上海博迈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从密封袋中取出带有用人TNF-α单克隆抗体包被孔的板条, 依次将浓度为1 000、500、250、125、62.5、31.25、15.625pg/ml标准品100μl加入相应孔中, 以100μl反应液作为空白对照, 且作双复孔检测。用DG3022酶联免疫检测仪测定吸光度值。根据样品吸光度值, 在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应样品的含量。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血清LPSTNF-α水平: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组和代偿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 , 失代偿期组高于代偿期组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 0.01;与肝硬化代偿期组比较, #P< 0.05

3讨论

本研究显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血清LPS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与大多数文献报道相符[2]。

肝硬化时患者血清内毒素水平升高, 主要是肝硬化时肠道菌群紊乱及肠道通透性升高所致[3]。肠道通透性升高和内毒素水平具有相关性[4]。肠道内的细菌或细菌产物包括内毒素/细胞因子可突破肠黏膜屏障, 进入肠系膜淋巴结或门静脉系统, 进一步到达远离肠道的其他器官, 造成细菌易位 (Bacterial Translocation, BT) , 促使病情进一步加重[5]。

在正常情况下, 入侵到内脏和体循环的细菌或细菌产物包括内毒素/细胞因子可被肝脏的网状内皮吞噬系统 (RES) 所破坏。观察发现, 肝硬化患者的RES功能有所下降, 肝脏的清除能力受损, 使得细菌或细菌产物包括内毒素/细胞因子更易达到外周循环。由于肝硬化失代偿期时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对肝脏单核- 巨噬细胞系统的持续毒性作用, 可促使病情进一步加重, 肝损害及肠道屏障功能障碍进一步恶化, 增加肠道致病菌的生长和细菌、内毒素易位, 形成恶性循环。

目前认为肝硬化内毒素血症主要是肠源性内毒素血症[6], 肠道内内毒素生成和吸收增多是导致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的重要机制, 是其并发感染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7]。

深入研究细菌易位的发生和程度与肝硬化患者的病情进展关系密切, 临床上将两者结合共同评估预测病情, 早期诊断治疗将有望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率。研究肝硬化患者血清TNF-αLPS的动态变化, 不仅对肝病微生态学有着重要意义, 还可启发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评价肝硬化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对临床上疗效评估、判断预后有益。

临床上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需进行长期的抗内毒素治疗, 有报道微生态制剂、肠动力药及抗氧化剂已应用于临床治疗细菌易位并证明有效, 为临床抗内毒素治疗开辟了新途径。

摘要:目的探讨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内毒素 (LPS) 、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水平的检测意义。方法选择46例肝炎肝硬化患者, 分为代偿组、失代偿组;22例轻度慢性肝炎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鲎试验定量检测血浆LPS, 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TNF-α。结果对照组、肝硬化代偿组, 失代偿组血清LPS与TNF-α依次明显升高。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或P<0.05) 。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肠道内内毒素生成和吸收增多, 其血清LPS、TNF-α生成和吸收增多, 细菌易位的发生率增加, 可促使病情进一步加重。

关键词:肝炎肝硬化,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1, 19:56-62.

[2]王锦辉, 陈-湖, 孙光裕, 等.肝硬化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与内毒素血症[J].中华内科杂志, 2002, 41 (7) :459-461.

[3]赵灏, 李晓欧, 王佩, 等.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肠道的通透性[J].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2, 4:105-107.

[4]Fujii T, Seki T, Maruoka M, et al.Lactulose-L-rhamnose intestinal permeability test in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J].Hepatol Res, 2001, 19:158-169.

[5]黄自平.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在肝硬化失代偿中的作用及其处理[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1997, 6:9-24.

[6]Chan CC, Hwang J, Lee FY, et al.Prognostic value of plasma endotox-in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J].Scand J Gastroentrol, 1997, 32:942-946.

[7]Blendis L, Wong F.The hyperdynamic circulation in cirrhosis:an over-view[J].Pharmacol Ther, 2001, 89:221-231.

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5年6月~2010年3月收治并经临床确诊为格林-巴利综合征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29~52岁,平均(33.5±4.2)岁;根据病情轻重判断1级3例,2级8例,3级11例,4级4例,5级4例。选择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30~60岁,平均(37.5±5.5)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全部患者发病入院后均采集静脉血5 mL,同期健康体检者在体检时采集静脉血5 mL,抗凝,离心后取上层血清。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TNF-α、MBP水平,操作严格按说明书进行。试剂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公司。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髓鞘碱性蛋白水平比较情况

研究组患者血清TNF-α及MB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肿瘤坏死因子α、髓鞘碱性蛋白水平与病情的关系

研究组中血TNF-α及MBP水平随病情的加重而升高,且不同病情分级患者上述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格林-巴利综合征又称感染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疾病,临床以感染性疾病后1~3周突然出现剧烈神经根疼痛(以颈、肩、腰和下肢为多)、急性进行性对称性肢体软瘫、主观感觉障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为主症。目前临床尚未明确格林-巴利综合征具体的发病机制,多认为是由于感染引起的免疫机制异常,导致髓鞘受损及炎症反应[3]。研究显示,格林-巴利综合征是感染后机体发生错误的免疫识别,产生自身抗体,与神经发生免疫应答,导致神经脱髓鞘,免疫过程与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均有关[4]。目前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以局灶性脱髓鞘为主。

MBP是中枢神经系统少突细胞和周围神经系统施万细胞合成的一种强碱性膜蛋白,是中枢神经系统髓鞘的主要蛋白质,位于髓鞘浆膜面,维持中枢神经系统髓鞘结构和功能的稳定,具有神经组织特异性。由于血脑屏障(BBB)的作用,MBP较易释放到脑脊液中,仅小量释放入血液。当中枢神经系统遭受损害时,BBB功能被破坏,其通透性发生改变,使血清MBP含量升高[5]。国内学者报道,MBP可作为判断中枢神经系统破坏程度的指标[6]。TNF-α是急性炎症反应主要的促炎症因子,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急性期,其可以诱导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重神经髓鞘的破坏作用[7]。

本文研究显示,研究组患者血清MBP、TNF-α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升高,不同病情分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MBP与神经脱髓鞘密切相关,并且与脱髓鞘程度及病情轻重相关,神经脱髓鞘越严重,病情越重,血清MBP水平越高。侧面说明了TNF-α在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病情进展中的促进作用。与文献报道,随格林-巴利综合征急性期病情加重TNF-α表达水平增高相符[8]。

综上所述,TNF-α及MBP在格林-巴利综合征发病中有重要作用,TNF-α可能参与了神经脱髓鞘的病理过程,MBP可直接显示神经脱髓鞘程度,临床同时监测这两个指标,对格林-巴利综合征的预测、诊断、病情判断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洪峰,黎明全,项柏冬.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现代研究进展[J].中国乡村医生,2006,8(1):6-7.

[2]邓国民,许贤豪.格林-巴利综合征211例分析[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1997,4(3):164-167.

[3]李淮玉,王国平,施勤,等.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电生理、病理对照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2,19(4):230-232.

[4]Pihhaia AB,Kakadia N.Guillain-Barr6syndrome(GBS)[J].PharmacolRep,2010,62(2):220-223.

[5]Curhes PA,Sullivan AA,Green K,et al.T cell reactivity to PO,P2,PMP-22,and myelin basic proteinin patients with Guillain-Bane syn-drome and 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radiculoneuropathy[J].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2005,76(10):1431-1439.

[6]张焰.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脑脊液和血清中髓鞘碱性蛋白与IL-16的检测[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6,9(10):1057-1057.

[7]赵宏纲,李一.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2的检测及意义[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0,7(2):38.

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 篇3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蛋白尿,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随病情的发展会很大程度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安全。它主要是因为肾小球滤过膜和肾小管之间发生结构或功能损伤,形成蛋白尿,最终可导致肾衰竭而死亡[1]。尽早诊治可防止或延缓肾病的发生与发展,但由于糖尿病肾病早期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尿常规检查多为阴性[2],因此进行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本研究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尿液中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检测,对CRP、TNF-α和IL-6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实际意义进行了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6月~2012年6月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210例为糖尿病组,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3],排除严重肝胆疾病、泌尿系统感染和心脑血管疾病。其中男111例,女99例,年龄31~78岁,平均(48.2±9.8)岁,病程4~23年,平均(9.0±3.8)年。对照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共82例,其中男40例,女42例,年龄37~71岁,平均(44.2±8.7)岁。各组性别年龄和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糖尿病组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测定结果分为3组:无白蛋白尿组(UAER<30 mg/24 h)64例,微量白蛋白尿组(UAER 30~300 mg/24 h)87例和临床白蛋白尿组(UAER>300 mg/24 h)59例。受检者取晨起7∶00到次日7∶00内24 h尿,混匀后取50 m L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水平、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TNF-α、酶联免疫法测定IL-6。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3.0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无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临床白蛋白尿组的CRP、TNF-α、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CRP:C反应蛋白;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IL-6:白细胞介素-6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危害性最大的一种并发症,已成为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蛋白尿在糖尿病肾病的整个病程均有出现,表现为早期肾脏肥大,肾小球滤过率增高并出现微量蛋白尿,逐渐发展直至最后出现肾衰竭[4,5]。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蛋白尿与慢性炎症和内皮功能紊乱有关[6],是直接导致肾功能恶化的危险因子,可加重肾小管损伤,加速肾小球硬化,影响肾小球疾病的预后恢复[7,8,9]。因此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诊断和疗效判定的可靠指标。

TNF-α、IL-6是由巨噬细胞及内皮细胞释放的一种多肽类炎症因子,可通过引起胰岛素抵抗以及胰岛B细胞凋亡导致2型糖尿病,同时糖尿病患者血液中血糖升高也可刺激血管外周单核细胞和内皮细胞IL-6分泌增加,因此可作为糖尿病诊断和观察的辅助指标。CRP是一种非常敏感的低聚体蛋白,在健康者血液中含量较低,是常见的炎症指标之一,与胰岛素抵抗、炎症反应、血管损伤、动脉粥样硬化和内皮功能障碍密切相关[10,11,12]。

有研究发现,有蛋白尿出现的1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其血清CRP浓度明显升高,且随尿蛋白量的增加而增加[13];也有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慢性炎症反应与肾脏损伤程度呈正相关,CRP等急性反应标志物会随着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升高而升高[14]。本研究结果显示,无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临床白蛋白尿组的CRP[(4.79±0.96)、(8.34±2.61)、(12.58±4.27)mg/L]、TNF-α[(1.64±0.31)、(1.99±0.59)、(1.99±0.59)ng/L]、IL-6[(24.53±6.93)、(29.62±7.51)、(29.62±7.51)ng/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2.37±0.45)mg/L、(1.03±0.42)ng/L、(10.73±3.25)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由此可见,CRP、TNF-α和IL-6均可随尿蛋白的增加而升高,表明炎症反应的产生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

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浙江省嘉兴市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我院”)儿科门诊2012年6月~2014年6月就诊的儿童厌食症患者86例。纳入标准:1所有患儿均符合胡亚美主编的《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6]中的相关诊断标准;2患儿病情均为中重度[6];3患儿年龄1~5岁。排除标准:1肝胆胰及消化道等器质性疾病;2内分泌、神经和药物等原因引起厌食症状;3治疗前4周使用过抗生素、益生菌和影响胃肠动力药物。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患儿在性别构成、年龄分布、病程和病情等方面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方案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患儿监护人均知情同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予以纠正患儿不良饮食习惯、健胃消食药和葡萄糖酸锌等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商品名:妈咪爱,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 规格:1.0 g×10包, 批号20120312)1.0 g/次,2次/d,温开水冲服。疗程为6周。对照组患儿除不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外余治疗基本同观察组。两组患儿治疗中均未用过影响胃肠动力药物、抗生素及其他益生菌。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血清NPY和TNF-α水平的变化,并比较其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

取患儿空腹采集静脉血2~3 m L,3500 r/min低温离心(离心半径10 cm)15 min后提取上层血清,将血清分装于无菌试管中, 低温保存于-70°C冰箱待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试剂盒由北京普尔伟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测定血清NPY和TNF-α水平,严格按照试剂盒所附说明书进行实验操作。

1.4 疗效评估标准

显效:患儿治疗6周后食欲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体重增加≥0.25 kg;有效:患儿治疗6周后食欲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体重较前有所增加,但体重增加<0.25 kg;无效:患儿治疗6周后食欲及体重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甚至恶化[7]。以显效率和有效率合计为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实验结果,计量资料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形成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结果以百分比表示,采用四格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 NPY 和 TNF-α 水平的变化

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清NPY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儿血清NPY和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 < 0.05或P < 0.01),且观察组上升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 <0.05)。见表2。

2.2 两组临床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观察

治疗6周后,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P < 0.05)。见表3。两组患儿治疗中无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前后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检查均无明显异常改变。

注:NPY:神经肽 Y;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

注:与对照组比较,*P < 0.05

3 讨论

近年来经济发展和饮食结构变化,儿童厌食症的发病率和复发率呈上升趋势。由于儿童长期的厌食症可引起患儿营养不良、贫血、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缺乏及免疫力下降,需积极予以干预治疗[8,9]。儿童厌食症的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国内外尚未完全研究明白,近年来大多数学者研究认为其发病原因主要是喂养不当、遗传因素、胃肠道功能紊乱、摄食调控因子水平异常、中枢下丘脑功能异常、精神心理因素和肠道微生态紊乱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摄食调控因子水平异常目前研究较少[10,11,12]。NPY和TNF-α是目前研究发现与食欲调节有关的摄食调控因子,NPY是体内最强的中枢性的食欲调控因子,参与体内摄食的启动和维持过程,在下丘脑的食欲调节分子网络中扮演重要角色[13,14]。TNF-α是由前脂肪细胞和脂肪细胞分泌的摄食调控因子,主要通过刺激体内瘦素的释放,从而降低人体的食欲,减少食物的摄入,减轻体重[15,16]。因此,通过药物干预调节摄食调控因子NPY和TNF-α水平,提高患儿的食欲是治疗儿童厌食症的新方向[3]。

近年来研究发现益生菌能调整肠道生态平衡,补充肠道有益菌的数量对增进食欲有明显效果,用于儿童厌食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7,18,19,20]。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是儿童常用的益生菌,其主要有效成分为屎肠球菌和枯草杆菌,口服后在肠道黏膜上皮黏附定植并大量繁殖,通过消耗肠内氧气降低肠道内氧浓度形成厌氧环境,形成适合双歧杆菌、乳杆菌等厌氧菌生长的肠道微环境,从而抑制肠道致病菌的生长繁殖,重建肠道菌群微微生态屏障,同时能产生乳酸和乙酸等酸性物质,改善患儿的肠道内环境,促进其肠蠕动,减少食物在肠道内滞留的时间;并能促进患儿对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改善患儿胃肠功能,增强其食欲功能;并能促进人体对锌、钙、铁等微量元素及多种氨基酸的吸收,补充患儿体内微量元素的不足,增加其食欲;同时能激活肠道局部免疫细胞, 通过提高肠道SIg A的产生力,增强肠道黏膜局部防御力和抗感染力[21,22,23]。王波等[24]研究发现益生菌用于治疗儿童厌食症的疗效较显著,能明显改善其食欲,治疗时间较短,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性较好。徐心坦等[25]研究发现口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儿童厌食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安全性较佳,并能降低其远期的复发率,具有治疗与预防复发的双重功效。本研究显示治疗6周后,观察组患儿血清NPY和TNF-α水平上升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且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佳,两组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表明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儿童厌食症的效果较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安全性好, 其作用机制与升高血清NPY和TNF-α水平、提高患儿的食欲密切相关。

总之,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儿童厌食症的效果较确切,安全性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血清NPY和TNF-α水平、纠正摄食调控因子水平异常、提高患儿的食欲密切相关,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对厌食症患儿血清神经肽Y(NPY)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影响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浙江省嘉兴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厌食症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患儿均予以纠正患儿不良饮食习惯、健胃消食药和葡萄糖酸锌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加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1.0 g/次,2次/d,温开水冲服。疗程为6周。对照组患儿除不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外余治疗基本同观察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血清NPY和TNF-α水平的变化,并比较其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6周后,两组患儿血清NPY和TNF-α水平[观察组:(45.53±7.82)pg/m L,(10.24±2.74)mmol/L;对照组:(37.39±7.53)pg/m L,(8.19±2.13)mmol/L]较治疗前[观察组:(32.17±5.18)pg/m L,(6.82±1.76)mmol/L;对照组:(32.79±4.23)pg/m L,(7.03±1.54)mmol/L]明显上升(t=2.89、3.12、2.31、2.45,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上升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t=2.19、2.24,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93.02%)较对照组(76.74%)更佳(χ2=4.44,P<0.05)。两组患儿治疗中无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儿童厌食症的效果较确切,且安全性较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升高血清NPY和TNF-α水平,提高患儿的食欲密切相关。

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 篇5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

选取2013 年6 月~ 2015 年6 月于秦皇岛市中医院皮肤科就诊的血热型银屑病患者160 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男56 例, 女24 例, 年龄20 ~ 62岁, 平均年龄 ( 47. 3±10. 3) 岁, 病程 ( 2. 3±1. 8) 年。对照组男56 例, 女21 例, 年龄19 ~ 63 岁, 平均年龄 ( 48. 7 ±13. 3 ) 岁, 病程 ( 2. 5±1. 7) 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层资料的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0. 05) , 具有可比性。

1. 2 诊断标准

1. 2. 1 现代医学诊断标准根据中华医学会2006 年修订的《临床治疗与指南-皮肤病与性别手册》对患者进行诊断, 其主要诊断内容有: 患者皮损部位出现红色丘疹、斑疹等, 可形成一片, 边缘轮廓明显, 且皮损上层覆盖多层的银白色鳞屑。

1. 2. 2 中医辨证标准银屑病中医诊断主要根据《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的血热症进行诊断。主症: 患者皮损局部潮红, 出现大量新增皮疹, 扩散范围迅速, 银屑无法完全覆盖红斑, 将鳞屑刮除后可见薄膜现象或筛状出血。次症: 患者出现口渴咽干、容易发怒、大便不顺畅、舌质发红、舌苔发白、脉弦滑。

1. 3 纳入标准

患者经过西医诊断符合血热型银屑病; 患者经过中医辨证诊断符合血热证。

1. 4 排除标准

( 1) 妊娠或哺乳期女性患者; ( 2) 近2 ~ 3 周内服用激素类或免疫抑制剂类药物; ( 3) 合并严重肝、肾、心疾病患者; ( 4) 有精神病史; ( 5) 正在参与其他研究项目, 不适合本研究; ( 6) 不能按要求接受治疗者。

1. 7 干预措施

干预组: 采用生地白茅汤进行治疗。主要成分为: 生地黄、白茅根、土茯苓、茯苓、生薏仁等各20 g, 生槐花15 g、紫草、鸡血藤、炒苍术等各10 g, 共煎药300 m L, 每天1 剂, 每剂2 袋, 每袋150 m L, 早晚饭后各服1 次, 由本院煎药室代煎, 连续治疗20 天。

对照组: 0. 025% 维A酸乳膏治疗, 每天2 次, 连续治疗20 天。

1. 8 观察指标

主要使用银屑病病变面积和病情严重性指数 ( 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 PA-SI) 对患者进行评价, 主要根据患者局部皮损面积、脱屑和瘙痒严重程度进行临床效果评价。PA-SI下降指数计算公式= 治疗前后评分差值 ÷治疗前评分×100% 。临床效果分为: ( 1) 痊愈: PA-SI下降指数达到90%以上, 基本无瘙痒感; ( 2) 显效: PA-SI下降指数达到60% ~90% , 轻度瘙痒; ( 3) 无效: PA-SI下降指数低于20% , 瘙痒严重。观察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随访6 个月, 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复发情况。

白介素 ( interleukin, IL) -6 和肿瘤坏死因子 ( 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 -α 水平变化的比较: 治疗前、治疗后分别抽取两组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2 m L, 静置30 分钟后, 进行离心 ( 3000 rpm, 15 分钟) , 分离血清, 分装于冻存管, 置于-80℃低温冰箱进行保存待测。采用免疫放射法进行IL-6 检测, 检测试剂购自上海生工有限责任公司, 检测仪器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ABI-500 型放免C计数器。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TNF-α 水平, 检测试剂购自上海生工有限责任公司, 酶标仪、洗板机购自上海六一厂。

1. 9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0. 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 ( ±s) 表示, 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组间比较时满足正态分布采用 χ2检验, IL-6、TNF-α 指标符合正态分布, 治疗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 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以P<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治疗效果

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 05) 。见表1。

2. 2 两组患者IL-6、TNF-α 变化情况的比较

两组患者IL-6、TNF-α 水平均下降, 干预组下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 05) 。见表2。

2. 3 安全性评价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耐受性较好, 无严重不良反应。干预组复发率为5. 0% ( 4 /80) , 对照组复发率为18. 75% ( 15 /80) ,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χ2= 7. 227, P<0. 05) 。

3 讨论

银屑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自身免疫性慢性疾病, 该病容易反复发作, 近年来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目前对于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因此, 临床上也无特效药物治疗。临床上多采用西药或中药治疗, 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 但是较容易反复发病, 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TNF-α 是人体重要的炎症和免疫反应的重要细胞调节因子, 可改变炎性细胞穿透血管壁, 对中性粒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具有强烈的作用, 促进炎症反应发生。TNF-α 在银屑病皮损处的免疫反应、炎症反应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TNF-α 可以通过诱导T淋巴细胞直接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该因子在银屑病患者发病、发展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促进斑块形成, 与真皮乳头层毛细血管扩张、扭曲等有密切的关系[4]。有研究报道, 患者PA-SI指数与患者血清中TNF-α 表达水平密切相关, 在银屑病患者的红斑、浸润、脱屑等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5]。IL-6 是人体重要的生物活性细胞因子, 主要由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等多种细胞分泌, 具有促进生长和分化的作用。IL-6 是一种重要的炎症反应因子, 在炎症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6], 银屑病患者血清中TNF-α、IL-6 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说明TNF-α、IL-6 与银屑病患者的病情变化有密切关联。

生地白茅汤主要由生地黄、白茅根、茯苓、生槐花、土茯苓、生薏苡仁、紫草、鸡血藤、炒苍术等组成, 该药方通过各个药物成分发挥作用, 该方剂主要药效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能有效排除患者体内热气, 活血化瘀; 能有效针对银屑病患者热毒、热风等病机, 达到辨证施治的目的[7,8]。本研究结果显示, 干预组治疗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干预组患者治疗随访6 个月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说明生地白茅汤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另外, 研究结果也显示, 干预组患者治疗后TNF-α、IL-6水平含量明显下降, 下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说明生地白茅汤能改善患者TNF-α、IL-6 水平, 对患者炎症反应具有控制作用。生地白茅汤治疗银屑病主要是通过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来改变患者体内的病机, 改善患者体内平衡[9]。热毒之气在体内瘀积, 引起人体免疫力下降, 导致免疫淋巴细胞发生异常活化, 促进炎症因子的合成和释放加强, 炎症因子促进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 导致病情严重, 进而使患者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10]。经过本方剂治疗后, 患者IL-6、TNF-α 的水平明显下调, 炎症反应强度减小, 使患者病情趋于稳定, 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综上所述, 生地白茅汤能明显改善血热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症状, 降低机体炎症反应, 预后复发率低,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摘要:目的 探讨生地白茅汤对血热型银屑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血热型银屑病患者16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生地白茅汤法治疗, 口服中药汤剂每天1剂, 早晚各服1次。对照组给予0.025%维A酸乳膏治疗, 每天2次。两组疗程均为20天。观察两组临床疗效, 治疗前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积分情况及对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影响。结果 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 高于对照组81.3% (P<0.05) ;两组患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下降, 干预组下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耐受性较好, 无严重不良反应。干预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生地白茅汤能明显改善血热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症状, 降低机体炎症反应, 预后复发率低,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关键词:生地白茅汤,血热型银屑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参考文献

[1]王研, 孙莹, 李春光.活血化瘀法治疗银屑病的概述[C]//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病分会第十次学术交流大会暨湖南省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第八次学术交流大会, 2013:459.

[2]张瀚月.活血散瘀汤联合闪罐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观察[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4.

[3]王丽华, 张蕾, 刘志勇, 等.凉血解毒汤对血热型银屑病患者血清TNF-α、IL-6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9, 27 (12) :2583-2585.

[4]赵香华, 王爱敏.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TNF-a、IL-8、IL-18的检测意义[J].新疆医学, 2010, 40 (10) :48-49.

[5]赵云夕, 刘焕强, 石林.中药联合心理干预对临床治愈银屑病患者血清中IL-6、IL-8及TNF-α水平的影响[J].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5, 29 (4) :18-19.

[6]张春玲, 谢志宏.银屑病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和IL-6测定[J].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0, 29 (5) :276-277.

[7]黄海斌, 刘红霞.266例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型与影响因素研究[J].新疆中医药, 2014, 26 (1) :8-10.

[8]张永岭, 房梁柱, 黄子蜓, 等.银屑病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的发展概况[J].湖南中医杂志, 2014, 32 (8) :184-186.

[9]严亨秀.银屑病的免疫病理机制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J].四川解剖学杂志, 2013, 20 (4) :50-54.

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 篇6

关键词:哮喘,咳嗽变异性,孟鲁司特,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4,肿瘤坏死因子-α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不典型哮喘, 其主要特征是慢性持续性咳嗽, 易被漏诊或误诊[1]。咳嗽变异性哮喘病理特征与哮喘相同, 多种炎症标志物在其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其中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 、白介素 (IL) -4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与哮喘的关系较密切[2,3]。孟鲁司特是一种常用的抗白三烯受体的非甾体抗炎药物, 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较好疗效, 但其对咳嗽变异性患者血清炎症标志物的影响报道不多[4]。本研究观察了孟鲁司特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血清hs-CRP、IL-4和TNF-α水平变化, 并进行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以下简称“我院”) 呼吸科门诊治疗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68例。纳入标准:均符合2006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定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草案) 》的诊断标准[5], 排除标准:治疗前4周内使用过白三烯受体拮抗剂、β-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孟鲁司特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分布和发病时间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批准通过, 纳入研究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 (葛兰素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规格:50μg/250μg剂型) 吸入, 1吸/次, 2次/d。孟鲁司特组加用孟鲁司特咀嚼片 (商品名:顺尔宁, 杭州默沙东公司生产, 规格:10 mg×5片, 批号111023) 10 mg, 1次/d, 口服, 连用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IL-4和TNF-α水平的变化, 并进行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1.3 观察指标

1.3.1 血清hs-CRP、IL-4和TNF-α水平测定

取晨空腹静脉血2~4 m L, 3000 r/min低温离心后取血清, 置-70°C冰箱保存待检。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hs-CRP水平, 试剂盒上海申能生物公司提供。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4和TNF-α水平, 试剂盒由深圳晶美生物有限公司提供。

1.3.2 临床疗效评估[6]

痊愈:治疗后患者咳嗽症状完全缓解, 工作和睡眠完全恢复正常;显效:治疗后患者咳嗽症状完全缓解, 或偶有咳嗽不需服药即可缓解, 工作和睡眠基本正常;有效:治疗后咳嗽症状有所改善, 但仍需服药, 轻度影响工作和睡眠;无效:治疗后咳嗽症状较前无明显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包括痊愈率、显效率和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 计量资料结果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IL-4和TNF-α水平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hs-CRP、IL-4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12周后, 两组患者血清hs-CRP、IL-4和TNF-α水平较前均有明显下降 (孟鲁司特组治疗前后t=3.16、3.57、2.87, 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t=2.27、2.43、1.35, P<0.05) , 且孟鲁司特组下降的幅度均较对照组更明显 (t=2.35、2.39、2.15, P<0.05) 。见表2。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P<0.05, **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5;hs-CRP:超敏C反应蛋白;IL-4:白介素-4;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12周后, 孟鲁司特组的临床总有效率 (94.12%) 明显高于对照组 (76.47%) (χ2=4.22, P<0.05) 。见表3。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2例 (5.88%) , 均为咽喉部不适;孟鲁司特组治疗过程中出现药物不良反应5例 (14.71%) , 其中咽喉部不适2例, 恶心2例、眩晕1例, 症状均较轻, 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64, P>0.05) 。

3 讨论

迄今哮喘的发病机制国内外尚未完全研究清楚, 但研究已证实多种炎症标志物在哮喘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7,8]。hs-CRP是肝细胞分泌的一种非特异性炎症标志物, 在感染、炎症和免疫反应等刺激下水平明显上升, 是一种反映炎症组织损伤程度的敏感指标[9]。IL-4主要由Th1淋巴细胞分泌, 通过促进T和B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增殖, 提高体内免疫球蛋白水平;同时提高T淋巴细胞的抗原递能力, 参与体液免疫反应[10]。TNF-α是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分泌, 是介导炎性反应的“核心”物质, 可促进其他炎症因子的分泌, 加重呼吸道炎症反应, 并能诱发血小板活化因子的释放, 促进炎症细胞, 尤其是中性粒细胞黏附、浸润和聚集, 从而加重呼吸道炎症反应, 诱发或加重哮喘的发作[11]。因此, hs-CRP、IL-4和TNF-α等炎症标志物在哮喘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调节哮喘患者血清hs-CRP、IL-4和TNF-α水平是目前预防及治疗哮喘的一条新途径[12]。

白三烯是参与气道慢性炎症的重要炎症介质, 而研究已证实糖皮质激素不能有效抑制体内白三烯的合成和释放[13]。孟鲁司特是一种选择性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通过阻断半胱氨酰白三烯多肽与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的特异性结合, 选择性抑制气道平滑肌中白三烯活性, 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 抑制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促进支气管扩张, 能抑制气道局部炎症反应及气道高反应性, 达到预防和治疗哮喘目的[14]。李红霞等[15]研究发现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疗效确切, 起效迅速, 可明显减轻患者咳嗽症状, 安全性较好, 可明显减少复发率。本研究发现治疗12周后, 孟鲁司特组患者血清hs-CRP、IL-4和TNF-α水平下降的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 且孟鲁司特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2013年9月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COPD稳定期患者70例, 纳入标准: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制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6]中的标准。排除标准:伴有哮喘、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支气管扩张、急性心力衰竭、高血压患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纳入的7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 (n=35) 和对照组 (n=35) 。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分布、病程和COPD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方案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前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茶碱缓释片口服, 0.1 g/次, 2次/d, 连用16周。观察组患者予以噻托溴铵干粉剂 (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 规格18μg/粒, 批号120313) 1粒/次, 1次/d, 睡前吸入, 连用16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6周后血清hs-CRP、TNF-α及肺功能的变化。

1.3 观察指标

1.3.1 血清hs-CRP、TNF-α水平的测定

取静脉血3~5 m L, 3000 r/min离心分离提取血清, 置于-80℃冻存。采用免疫比浊法 (试剂盒购自上海科华生物公司) 测定血清hs-CRP水平,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试剂盒购自上海森熊生物公司) 测定血清TNF-α水平。

1.3.2 肺功能指标的测定

采用德国耶格公司的肺功能仪测定用力肺活量 (FVC) 、第1秒用力呼气量 (FEV1) 和FEV1/FVC。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TNF-α水平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hs-CRP、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16周后, 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hs-CRP、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t=3.02、3.17, 均P<0.01;t=2.39、2.31, 均P<0.05) , 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 (t=2.27、2.45, 均P<0.05) 。见表2。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P<0.05, **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5;hs-CRP:超敏C反应蛋白;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

2.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FVC、FEV1和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16周后, 观察组与对照组FVC、FEV1和FEV1/FVC均较前明显提高 (t=2.45、2.89、2.44, P<0.05或P<0.01;t=2.16、2.41、2.18, P<0.05) , 且观察组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 (t=2.18、2.37、2.15, P<0.05) 。见表3。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P<0.05, **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5;FVC:用力肺活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

3 讨论

COPD发病机制十分复杂, 迄今尚不完全研究明确, 近年随着对COPD研究深入发现炎症因子水平异常在COPD发病过程中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其中hs-CRP、TNF-α水平异常在COPD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7,8]。hs-CRP是肝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重要的急性时相蛋白, 是目前临床使用最多的一种非特异性炎性反应指标, 其水平的变化可反映COPD稳定期慢性气道炎症程度, 可作为患者病情程度与疗效评估的敏感的指标[9]。TNF-α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合成与分泌, 可直接或间接通过促进其他炎症因子的分泌参与炎性反应过程, 在炎性反应中起“核心”作用[10]。因此, hs-CRP、TNF-α水平异常可加重气道慢性炎性反应参与COPD发病过程, 调节hsCRP、TNF-α水平, 抑制气道慢性炎症可为COPD治疗提供新思路[11,12]。

噻托溴铵是一种新型的长效抗胆碱药, 是目前治疗COPD的一线药物, 噻托溴铵主要通过选择性作用于胆碱能M1和M3受体, 从而抑制乙酰胆碱的大量释放而发挥长效的支气管扩张效应, 且其对M2受体的作用相对较低, 可避免唾液分泌、瞳孔散大等副作用, 安全性较佳[13,14];同时噻托溴铵还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效应, 可阻止气道慢性炎性反应的发生, 减少气道炎症分泌物的分泌, 有利于减少气道阻塞, 改善肺功能[15]。刘磊等[16]通过研究发现噻托溴铵噻托溴铵干粉剂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肺功能, 改善气道慢性的炎症及气道重塑, 从而抑制COPD病情的进展。本研究结果发现治疗16周后, 观察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水平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 且肺功能指标FVC、FEV1和FEV1/FVC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提示噻托溴铵吸入治疗COPD稳定期疗效明显优于茶碱缓释片治疗。

上一篇:初中生教育管理下一篇:临床护理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