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整合问题

2024-09-19

工作整合问题(共9篇)

工作整合问题 篇1

高中阶段的学生心理相对并不成熟, 受到外界的影响较大, 对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树立都会产生极大地影响。此外, 高中阶段所面临的问题也相对较多, 例如高考问题、早恋问题、网游问题等等, 并且没有遇到过挫折, 心理的抗压能力相对较差, 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脚步。这就要求班主任认真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一、高中心理健康现状

1.心理健康的概述。虽然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渐加快, 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但是现代社会中出现心理疾病或者障碍的人却在逐渐增多, 青少年出现心理疾病的概率相对较高, 当然这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问题, 与青少年的成长与生活环境均有直接的关系。有很多人对心理健康没有正确的认识, 所以重视程度不足, 这也是心理问题严重的一大原因。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可以通过以下几点进行判定:首先就是其智力正常, 这也是正常学生生活与学习的基本心理条件;其次就是对自己的情绪能及时调节与控制, 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 融入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相对较强, 可以及时的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 并可以有效、和谐的处理人际关系;自身的心理年龄与实际年龄相符, 并且可以有效的控制心理等等。

2.高中生心理健康现状。现代的青少年心理处于一个相对较为矛盾的时期, 他们难以对自己的心理进行有效的调节与控制, 同时又不喜欢与外人倾诉, 这也正是青少年心理的危险阶段, 容易造成心理障碍。尤其是在对人际关系的处理上, 高中生难以进行有效的处理, 例如异性之间的关系、同学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等等, 处理的不好都会引起不必要的问题, 同时, 由于教师与家长对孩子的不信任等, 也会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而且很多的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 往往采取强硬的态度进行指责, 缺乏尊重, 班主任处理师生关系的不慎, 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此外, 由于高中生面临着高考, 所以压力相对较大, 而家长与教师还在不断的给学生施加压力, 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反感, 严重的会出现强迫症、自闭症等等心理疾病。

二、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问题

1.教师的认识不到位。学校开展心理健康这一学科, 主要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教育来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健康的引导, 帮助学生解决其在生活、学习以及处理人际关系中遇到的问题, 以此来降低学生出现心理疾病的概率。但由于很多教师的认识不到位, 将心理健康作为一门形式上的教育, 通过教师讲、学生记的模式来进行教学, 这也只能将心理健康的教育流于形式化, 起不到其自身的意义。

2.医学化的倾向。有很多的学校为学生配备相应的心理咨询人员, 但由于心理咨询人员将学生看作病人去进行处理, 这也就为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障碍, 是很多的学生即使想要咨询也不愿意去, 这也就阻碍了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3.忽视教师的教育。有很多的校园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忽视了教师的教育, 要明确教师的含义, 教师是学生行为的指导, 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 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应该做到以身作则, 并通过自身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三、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的整合

(一) 高中心理健康与班主任工作整合的优势

现阶段的高中主要是由班主任进行管理, 相对而言, 班主任与学生接触、交流的时间较多, 这也说明班主任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由于班主任比较了解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 也可以正确的去了解学生的不良心理倾向, 并及时制定策略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同时, 由于社会节奏的加快, 导致学生在社会中出现很多的不适应, 这都应该由教师来对其进行指导。

(二)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整合工作

1. 首先要求班主任调整自身的心理, 以此来对学生产生正面的影响。如果班主任自身的心理就不健康, 又如何要学生健康成长, 同时还要求班主任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交流, 将双方放在平等的位置上, 避免出现高姿态的教育, 以此来对学生进行了解, 并通过交流与相处, 向学生传递自身的正能量。

2.班主任既是班级的管理人员, 也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 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往往难以进行有效的转换, 尤其是很多班主任为了加强对班级的管理, 不断的采取强权政策管理班级, 这也就不断的激化了师生之间的矛盾。这就要加强对班主任的培训, 并由班主任进行自我调节, 寻找两个角色之间的共同点, 并尊重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 充分了解学生, 以此来协调两个角色之间的关系。

3.班主任还应该抽出时间定期对班级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帮学生去解决他们身上的问题。同时, 班主任也应该具有集体意识, 不应该有优生与差生之间的划分。现在的高中生具有很强的自尊意识, 这就要求班主任不断的对其进行鼓励, 做到一视同仁, 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

4. 班主任应与社会、家庭相互合作, 共同来对学生进行教育, 以此来对学生的不健康心理倾向进行及时的矫正, 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 面对学生与家长之间的问题, 应及时进行沟通与协调。此外还可以定期举办社会性质的活动, 以此来加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等等。

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学校的问题, 也是社会的问题, 这就要求相关部门给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定程度的重视。同时, 班主任也应该按照学生的不同特点分别对其进行教育, 帮助学生解决他们难以解决的问题, 促进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工作整合问题 篇2

首先,通过目前国内统一的、最具权威的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可以对社会上从事和有志于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员的翻译能力和水平作出比较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其次,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是在充分考虑到与翻译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相衔接基础上,对全国翻译系列职称评审进行的一项积极的、富有改革意义的重大举措。考试在全国范围实行后,不再进行相应翻译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工作。通过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取得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证书的人员,用人单位可根据需要,按照《翻译专业职务试行条例》任职条件要求 应聘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此外,通过考试,可以规范和促进国内翻译市场发展。同时通过对翻译专业人员水平和能力的评价,可以为不断规范化的翻译市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可以更好地维护客户和翻译人员双方的`利益。

问: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什么关系?

答: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已纳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统一规划和管理。

问: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等级与专业能力是如何划分和要求的?

答: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等级划分与专业能力:

(一)资深翻译:长期从事翻译工作,具有广博科学文化知识和国内领先水平的双语互译能力,能够解决翻译工作中的重大疑难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对翻译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作出重大贡献。

(二)一级口译、笔译翻译:具有较为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较高的双语互译能力,能胜任范围较广、难度较大的翻译工作,能够解决翻译工作中的疑难问题,能够担任重要国际会议的口译或译文定稿工作。

(三)二级口译、笔译翻译: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良好的双语互译能力,能胜任一定范围、一定难度的翻译工作。

(四)三级口译、笔译翻译: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一般的双语互译能力,能完成一般的翻译工作。

问: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证书分为哪几种?

工作整合问题 篇3

1 建设成效

承德市金保工程建设工作于2003年正式启动, 全省统一立项。按照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金保工程总体部署, 以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系统建设为重点, 扎实推进人社系统信息化工作。经过十几年的建设, 搭建了我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信息系统, 并与全国广域主干网相衔接, 建立了全市网络互联、信息共享、安全可靠的系统网络, 建立了规范的业务管理系统、严密的基金监督体系、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科学的宏观管理体系, 实现了社会保险经办业务全过程的管理。在规划方案制定、管理体制创新、业务流程优化再造、数据中心建设、网络系统建设、应用系统建设、公共服务系统建设、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了扎实有效的工作, 取得了明显效果。2009年承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工作被人社部确定为“全国金保工程示范单位”。

2 业务系统整合基础

在大数据背景下, 承德市对业务系统的不断整合、数据分析整理、提高统筹层次, 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2.1 信息系统网络建设方面

承德市已经建设的信息系统管理着市本级2330个单位和260余万参保人员信息, 数十亿计的各项基金, 且每天都随着业务办理而频繁更新;网络纵向延伸到乡镇, 涵盖了8县4区、205个乡镇, 基本建立起了有效联通的省市县乡四级专网, 横向联接市本级局属各单位和劳动保障事务站、728个定点医疗机构和药店。这些信息化建设成果直接推动了人社工作向精细化、一体化、集约化转变, 对决策提供了更加及时、科学的支持, 推动人社管理服务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2 数据中心建设方面

按照金保工程建设总体要求, 将统一贯穿始终。针对业务单位驻地分散, 信息网络自成体系的实际, 确定了“系统规划、分步实施”的建设原则和“整合资源, 建立集中式资源数据库”的工作目标。从统一硬件设备入手, 搭建业务软件应用平台, 先后将医疗保险数据、劳动就业数据和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数据进行了迁移, 并利用新建系统支持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业务应用。

2.3 应用系统建设方面

采取以点带面抓突破的策略, 整体推进全市金保工程建设工作。完成企业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应用系统、新农保信息系统、机关事业工伤保险应用系统、劳动99软件升级系统、劳动监察两网化系统、、就业失业系统、工伤保险省级统筹系统、新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信息衔接系统、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系统、全市各县区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系统、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管理系统的开发和上线运行工作。

2.4 信息安全管理方面

在网络安全管理上,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网络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 对上网计算机实施实时监控, 确保网络安全;在数据安全管理上, 制定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安全管理规定, 确定了“谁主管、谁负责、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制度防范于技术防范相结合”的原则, 加强制度建设, 逐步实现数据安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完成了业务专网改造工作, 与数据中心相联的单位, 实现了业务网与因特网和交换网的完全物理隔离, 有效的防范黑客攻击, 并对联网计算机实行24小时监控。制定《承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规定》, 创新数据备份管理模式, 采用在线存储与脱机介质对数据进行备份, 2010年在兴隆县建设了异地容灾备份系统。

3 难点及对策建议

(1) 大数据背景下, 就业失业、职工社会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劳动关系系统, 需要深化省级统筹, 市级数据需要向省集中, 服务需要向下延伸。建议:按照省厅总体规划, 承德市从信息系统、数据等方面, 做好与省衔接的各项准备工作, 实现做强省级数据中心, 优化市级数据中心的目标, 推进信息资源和信息系统向省级集中, 构建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资源库。

(2) 在全市集中、统一的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方面的差距, 区县相关数据尚未集中, 数据安全尚需加强;市县间信息化建设不均衡, 在市本级信息化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 县区信息化工作明显滞后, 未能形成有效的资源和数据的整合。建议:加快推进县区信息化建设, 在信息系统软件、硬件、网络、安全方面给予规范化建设指导, 协调相关部门大力推进数据向上集中和信息系统安全加固工作。

(3) 网络系统横向与政府、公安、工商、民政等相关部门的连接还需要扩展。建议:为方便参保群众办理人社领域业务, 共享大数据时代的信息资源, 需要做好与相关部门的接口对接和网络联接。

(4) 应用系统数据没有共享资源, 存在信息冗余。建议:按照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的建设理念, 以社会保障卡为纽带, 对市本级和各区县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整理和整合, 建立全市集中、统一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资源数据库, 保证信息的高度一致性和完整性, 减少信息冗余。

(5) 大数据背景下人社领域业务数据的安全性问题。人社业务领域涉及参保人的“记录一生、管理一生、保障一生”重要信息, 安全性要求很高, 要积极研究适应大数据加密的方式, 实现安全管理、安全访问以及安全通信。

4 结语

人社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 在大数据背景下的业务系统整合, 能够形成适应统筹城乡人社事业发展的信息化系统, 实现跨业务、跨地区、跨层级、跨部门的信息共享, 实现建设集约化、应用平台化和服务一体化, 从而更好的为社保、医保、人才等在内的诸多重要政务民生业务进行服务。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 信息化在各个领域全面应用,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出现, 从本质上改变了信息系统的架构和建设模式, 成为信息化建设革命的技术动力。因此人社系统应该顺应当前信息化建设的浪潮, 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 构建新型的信息化建设体系, 加强管理能力, 提高服务水平。

关键词:人社领域,信息化,业务系统整合

参考文献

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问题分析 篇4

【摘要】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是简单的结合,不是被动的纳入,而是高层次的主动适应和变革课程的过程,一些老师片面的、浅显的和极端的理解以下系列问题:

1. 信息技术是不是辅助课程教学的演示工具?

2. 如何看待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3. 教师需不需要参与教育软件的制作?

4. 在信息技术课中,技术和信息谁更重要?希望本文对各位同仁有所帮助或启示。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教学、教育软件。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将对课程的各个组成部分产生变革影响和作用。当然,信息技术本身不能自然地引发课程的变革,但是其却是课程改革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下,虽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观念能够在一些地区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但是一些小学老师还片面的理解如下系列貌似简单的问题:

问题一:信息技术是不是辅助课程教学的演示工具?

首先我只能回答,是的。但我必须很快解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绝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其主体是课程,而非信息技术,我们不能为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甚至不惜牺牲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代价,应以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以改善学习者的学习为目的,选用合适的技术。然而一些老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很简单,就是用计算机作为知识的演示工具和教学的辅助工具来演示一些文稿、实验现象、动画等,是代替了投影、幻灯、录像等媒体的简单地应用与教学;还有一些老师用多媒体代替教师的教,误认为应用越多越好,结果是学生课上大饱眼福,课下大脑空空。这样只重视活动形式,而忽视了活动效果,就曲解了“整合”的真正意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要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善传统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它应该是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创设主动学习情景和条件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信息技术,并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合、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变效应,以期最大限度地促进教学。那么,运用了信息技术,就能促进教学吗?由此,又产生了新的问题……

问题二:如何看待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基础教育的推进作用将是巨大的。利用网络的优势可以整合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网络还可以最快地传播教育的新理念,解读新教材,交流教育改革的新进展。不过我们要科学辩证地估计和评价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影响,需要更多从教学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信息技术出发去思考。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在于,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主动获取与保持,它所产生的人机、师生、生生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如教学“轴对称图形”:老师先利用几何画板制作了一只会飞的花蝴蝶,这只蝴蝶刚一“飞”上屏幕,立刻就吸引了全体同学的注意,一些平时不爱上数学课的学生这时也活跃起来。同学们根据蝴蝶的两只翅膀在运动中不断重合的现象很快就理解了“轴对称”,并受此现象的启发还能举出不少轴对称的其他实例。在这种形象化的情境教学中,学生们一点不觉得枯燥,相反在老师的指导和启发下他们始终兴趣盎然地在认真观察、主动思考。信息技术要能成功地运用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设身处地考虑该项技术的可操作性及实际效果。重要的问题在于教学过程不仅是提供刺激,而是组织起充实的教学活动,呈现精心组织的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的使用关键在“恰当”。一要看教学内容的特点,二要看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需求,三要看使用的时机与方式。 基础教育用教育的信息化推进教育的现代化,却有人夸大其作用,以为运用了信息技术,就能够促进教学,甚至对传统教学与老师的作用一概否定,从而演变成为体现教育的现代化而搞教育的信息化。小学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自制力有限,那么以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为主的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下,如果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课堂调控能力跟不上,就可能导致学生“玩得离谱”而影响教学的实效。因此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完美的整合,必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必然要求教师课前更多的学习与准备,这些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是一个人一旦过多的投入信息技术的学习或教学软件的制作,其有限的精力与时间就或多或少影响到教学任务和精神面貌。这样以来,我们不得不面对另一个问题……

问题三:教师需不需要参与教育软件的制作?

我的观点是:可以,但不可作为强制性目标。当前,我国教育建设一般重硬件轻软件,硬件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软件建设却跟不上,使“软件匮乏”成为开展教育技术工作的瓶颈。因为信息专业技术人员对不熟悉课程、缺少教学实践,而教师一般又难以具备专业人员开发、研制的技术和条件,很难独立开发出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作用和体现学科教学思想的教育软件的。合适的课件或工具平台缺乏,教育软件的教学实用性差,使“课程整合”本身难以系统化,显得零敲碎打。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就要教师自己开发软件,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最优效果,甚至耽误本身的教学任务,这是课堂教学与制作课件本末的倒置,所以我不提倡每个教师都必须会自己制作教育软件。

当然,教师没有信息化环境中的学习与教学的新观念,就不可能适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际需要,不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以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与手段技能,无法把这些媒体或技术很好地组合起来以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我们考虑到教师素质的不完善的同时,也注意到学生信息素养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影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传统的作为教学工具出现,而也应该作为学习者的学习工具和认知工具,这就涉及到学习者的信息素养的水平高低,其适应信息化的学习能力高低等。那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必须关注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和学习能力等水平,既立足于学习者原有的信息技术技能水准上,也应该关注其信息技术技能提高。所以我们又得去思考……

问题四: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技术和信息谁更重要?

在基础教育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是教学活动而不是技术尝试,相对教学而言,不管是教师或学生方面,技术的作用在于“如虎添翼”。那么信息与技术两者谁更重要呢?戴尔计算机公司的董事长迈克尔・戴尔说:“其实PC和网络谁都不重要,重要的信息。PC和网络只是工具而已,其目的都是为了获取更多、更及时的信息”。现在的计算机网络可以连接到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我们拥有极大的共享资源。在这样的信息海洋里,我们应该教会学生什么?应该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即正确的搜寻和鉴别、创造性地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在未来的社会中,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身有用的基础能力之一。基础教育中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某些软件的熟练工,让他们到社会上去谋生,而是培养和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在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中这一点尤为重要。在进行部分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学会上网了,对网络中的各种信息进行充分的浏览,但迷失在互联网这个信息的海洋中,“被信息的海洋淹死了”,而忘记了自己的学习目的。出现这样的情形是因为现在的信息技术教学中体现最多的仍然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对学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的培养少了些。我们的教学很容易纠缠与沉迷如何教好学生的技术。

其实,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构筑的学习环境本身就有助于学习者信息素养的培养,有个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案例,可能根本就不可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等能力,却提高教学效率或者学习效率,这也就达到了整合的目的。 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需要一个较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技术的培养更多的应该在技术专业课上落实。

婚姻数字档案整合问题研究 篇5

一、婚姻档案数字化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数字化时代档案管理的来临, 使得传统档案向数字档案转变的问题得到了突显。在目前的实际应用中, 婚姻档案数字化整合过程中出现了以下问题。

1. 传统婚姻档案资料保存不完整, 立档资料不齐全。

近年来, 我国的婚姻档案管理正进行着重要的变革, 由最初的在乡镇进行婚姻登记转变为在县一级单位进行婚姻登记。在这一移交的过程中, 出现了许多婚姻档案丢失及不完整的现象。如, 笔者所在民政局婚姻登记中心成立于2002年5月, 之前从各乡镇移交来的纸质档案中的结婚档案及离婚档案部分遗失, 有的个别乡镇纸质档案未经整理, 甚至没有目录。另外, 由于长期在纸制档案管理时期, 民政部门缺乏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将工作的重点放在能够突出自己政绩的低保面扩大、社会弱势群体资金的争取等方面, 这为数字档案的实施也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2. 婚姻数字化档案的录入容易存在纰漏。

当前数字化婚姻档案是采取完全的手工录入, 避免不了录入错误这种情况的出现。而婚姻数字档案对准确性的要求又非常高, 有时即使录错一个字, 也会影响到整个系统, 也为档案使用者进行档案利用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3. 婚姻数字化档案衔接不畅。

我国自2004年开始在各省市、自治区逐步实现婚姻档案的数字化管理, 但是多以省级为单位组织信息系统的独立开发, 导致档案间的兼容性不强, 出现了“信息孤岛”, 为全国性的婚姻档案联网工程的建设带来了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民政部于2006年出台了《婚姻登记系统数据规范和标准》, 对各省的婚姻档案数据格式、排序和存储方式进行了规定, 使数字档案系统拥有统一标准的接口。但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如, 除了民政部门在管理我国公民的婚姻档案外, 公安户籍部门也从社会公共管理的角度进行着管理, 而由于民政婚姻档案与公安婚姻档案系统不同, 两者之间的衔接不畅, 数据无法兼容, 移植性差。

4. 制度不健全, 档案利用管理不规范。

数字化婚姻档案是近几年兴起的一项新事物, 没有传统工作经验可以借鉴, 加上目前各地民政部门对婚姻数字档案管理中各种制度层面的原因, 还存在岗位责任未落实、数据保密制度不严格等问题, 从而损害了婚姻登记当事人的权益, 给档案的利用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二、婚姻数字档案的整合措施

1. 转变婚姻档案管理理念,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在建设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背景下, 民政部门应摒弃不科学的传统政绩观, 改变婚姻档案管理中的“缺位”现象, 将数字化婚姻档案的保存、立档、利用等方面纳入政绩考核体系;领导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婚姻数字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安排专职人员进行婚姻数字档案的管理工作;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 加强业务培训, 改善婚姻档案管理的软硬件条件, 保证将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的稳定性。

2. 发展婚姻数字档案的新技术, 实现数字档案的衔接。

一方面, 在录入过程中, 应增强婚姻数字档案管理系统的智能化程度, 积极探索人工语音录入与电子扫描录入等方式, 逐渐取代传统的“手工”录入方式, 在保证准确性的前提下提高档案的录入效率。另一方面, 针对当前民政系统与公安系统婚姻数字档案衔接不畅的问题, 应加快新系统及“补丁”软件的开发, 大力发展“云计算”技术, 实现查询、交换和共享同步, 建设“全国公民婚姻状况云计算数据库”, 使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可以通过访问网络服务器对档案进行合法使用。

3. 落实岗位责任制, 增强数字档案管理的规范性。

为对应婚姻数字档案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状况、新问题, 一方面, 国家民政部应建立相应的管理“标准”, 对数字婚姻档案管理的流程、事项进行详细规定, 使下级民政部门在管理过程中能够有规可依。另一方面, 应将档案管理过程中的工作细化为相应的“目标责任”, 并下发到档案管理人员, 其绩效考核联系起来, 从制度上增强规范数字化档案管理的约束力。同时将档案的利用与便民纳入考核体系中, 体现新时期婚姻数字档案的“以人为本”、人性化和个性化管理, 为档案使用者提供便利。

4. 创新婚姻数字档案管理机制, 增强档案管理活力。

为对婚姻数字档案管理机制进行创新, 民政部门可借鉴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经验, 积极探索引入“第三方”社会组织参与民政婚姻档案的管理。从技术服务、咨询、数字录入、档案利用平台建设等方面对婚姻档案管理进行支持, 不断弱化婚姻档案的“管理功能”, 突显婚姻档案管理的“服务功能”。使民政部门能够从档案管理这一“非核心业务”中脱离出来, 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核心业务”建设上, 更好地提高工作效能。

三、结论

课程资源整合:问题与对策 篇6

一、课程资源整合的内涵、特征和依据

所谓整合课程资源就是遵照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把各种课程资源有计划地、及时地引进教学之中。[1]“课程整合是指使分化了的知识体系形成有机联系、成为整体的过程。”[2]课程资源整合可以理解为对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进行整顿与组织, 使其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整合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步骤, 从最初资源选择到教学活动的开展, 课程资源经历选择、筛选和整合等流程。课程资源整合的重要性体现在, 一方面教师所选择的资源具有杂乱、零散的特点, 只有通过整合才能形成结构与逻辑分明的整体, 使资源更好地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整合需要再认识课程资源及整体规划教学活动, 教师不仅要考虑“教什么”, 而且还要考虑“如何教”“为什么这么教”的问题, 能有效促进教师教育认识水平的提升、专业能力和技能的发展。[3]

课程资源的整合呈现出三个特征, 第一, 系统性。内容的系统性, 一方面是内容适切, 整合必须充分考虑资源的分布、特点和作用, 切合教学目标与学生发展;另一方面是内容均衡, 应充分整合教材内外、学校内外以及以各种形式存在的课程资源, 而不能集中于对某一类资源的开发而忽视其他资源。资源的整合不是杂乱无章的堆积, 而是系统的排列与组织。资源的横向组织应使资源与资源、资源与教师和学生以适当的方式取得良好的适配效果, 资源的纵向组织应确保章节之间、单元之间以及课时之间形成紧密自然的衔接。第二, 动态性。资源整合过程具有动态性。教学活动自身具有动态性、突发性等特点, 课堂教学会超出教师的预想与设计, 游离于教师掌控之外, 因此教师的备课应根据课堂教学的变化作适当的变更。同样, 作为备课一部分的课程资源整合也应当作适当变化以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资源整合方式具有动态性。课程资源整合的方式不是机械的、一成不变的, 同一个知识点可以选用不同的课程资源, 也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整合课程资源, 并且资源的整合方式亦会随着教学时间、教学空间以及教学设备的改变而变化。第三, 开放性。首先是内容开放, 课程资源存在广泛, 形态、特点与作用各不相同, 整合不仅要考虑校内资源, 而且还应挖掘校外的社会资源和家庭资源, 不仅要重视教材资源, 而且还应充分利用非教材资源。其次是资源整合参与者开放, 资源的整合主要由教师完成, 但是不能忽视学生的作用, 学生的兴趣、反馈信息及背景性资源皆构成了课程资源的一部分, 且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整合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因此资源整合应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

关于课程资源整合的依据, 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知识与学生。教师作为资源的整合者, 一方面需要厘清、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 保证知识的科学性与系统性;另一方面需要了解学生, 寻求知识与学生的高度契合。具体到知识方面, 笔者并不赞同依据教材选择与整合课程资源。教材知识较有代表性、典型性, 但是以教材为选择依据会出现教材知识决定课程资源的问题。教材有特定的知识逻辑, 但是未必符合所有学生的要求和教师的教学风格, 以教材为依据的整合是以牺牲知识组织逻辑多样化、个性化为代价, 是教材知识逻辑绝对化的体现。笔者认为选择与整合的主要依据应是独立于教材而设计的教学方案, 根据方案中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选择与整合课程资源。具体到学生方面, 在教学开展前, 资源的整合应依据学生的经验、认知差异、发展水平和背景知识等;在教学过程中, 应依据课堂教学的生成性资源, 包括提问、回答、注意力、表情等;在教学后, 应依据学生的作业、试卷、评价等反馈信息对整合的内容与方式作适当修改。

二、课程资源整合的问题探究

课程资源的整合重要且必要,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却成为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难题,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 浅层化

1. 课程资源整合意识较弱

一些教师对新课程理念关注不够, 虽然认识到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却没有足够重视资源的整合, 且整合意识不强, 整合概念理解不清、不透彻, 没有把握整合的作用、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 导致课程资源利用效果降低。

2. 课程资源整合层次不深

由于缺乏相关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探索, 课程资源多为浅层次整合, 处于补充水平。[4]教师大都从个人朴素的经验主义出发, 缺乏系统而全面的规划与设计, 无法全面认识资源的特点与作用、无法掌握整合的方法, 导致课程资源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二) 片面化

1. 课程资源内涵片面化

对课程资源概念理解不同, 会形成不同的课程资源观, 一些教师认为课程资源是课程内容的来源, 因而片面理解课程资源的含义。课程资源不仅包括作为课程内容来源的素材性资源, 而且还可以是条件性资源, 例如设施、场地、设备等。根据笔者的调查看, 教师认为最重要的五类资源为教材、教参、课件、教学软件和教师, 而博物馆、科技馆、人文自然景点等却无任何人选择。[5]概念片面化易忽略许多有教育意义的课程资源, 使资源的整合也变得狭隘化。

2. 片面追求现代化资源的利用

首先条件性资源利用过于追求现代化。条件性资源的利用有追求现代化的内在倾向性, 教学不顾知识的类型与特点, 一味追求现代化设备的使用, 例如投影仪、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室等, 忽视传统的教学工具与课堂教学, 这并不利于知识的学习。其次素材性资源整合过于追求现代化。表现为教科书与考试评价中传统知识所占的比重减小, 现代知识成为关注的焦点, 教师注意力集中于开发现代资源, 例如当下的热点问题、现代性知识等, 对传统资源重视不够, 易导致知识的片面性。

3. 轻视资源开发的适度性

从资源开发实践看, 教师普遍存在片面追求数量、忽视适度开发的思维误区。一些教师潜意识认为资源越多越好, 开发了形式多样的课程资源, 没有意识到“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应切合地区、社区、学校的实际教育发展水平, 包括教师教学情况、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设备配置情况”。[6]

(三) 单一化

整合不仅要处理好资源之间的横向关系, 纵向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纵向整合应处理好课程资源的前后衔接关系, 使单元之间、课时之间的知识平稳过渡。纵向整合常常被教师轻视, 一方面教师忽视单元之间、课时之间的衔接, 对知识的纵向逻辑体系重视度不够;另一方面教师在进行纵向整合时以教材体系为依据, 把教材序列视为教学主线, 忽视课程资源自身的序列与联系, 导致课程资源的系统性与衔接度不高, 不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

(四) 教材化

首先课程资源整合的内容以教材为主, 教材成为资源构成的主体, 忽视学科之间的资源开发, 对校外的资源利用不足。教材主导其他资源的开发, 其他资源需根据教材的需求而选择, 并围绕教材发挥作用, 成为教材的辅助, 为教材服务。其次课程资源整合复制教材逻辑, 教材知识结构与逻辑体系构成了课程内容结构, 其他资源被强行纳入到教材体系中, 自身的结构遭到破坏。课程资源的整合如果一味以教材为依据, 根本无法摆脱“唯教材”论, 势必会造成知识的不平等, 课程资源也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整合。

(五) 固化

1. 课程资源整合忽视课堂教学的动态性

备课只是对教学活动的预想和设计, 许多教师几乎完全按照预先整合的资源教学, 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被程式化, 上课成为教师的“独奏”, 学生的表情、语言以及动态呈现的信息被忽视, 造成课堂教学僵化。

2. 忽视资源整合方式灵活、多样

不同的资源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整合, 同一资源也会因为目的不同导致整合方式的不同, 另外资源的整合方式会随着教学时间、教学空间、教学环境的改变而变化。教师用固定的资源整合模式生搬硬套, 忽视整合方式的灵活多样, 不顾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教学环境等的差别, 导致教学面貌千篇一律, 扼杀了教学活动的灵活性。

(六) 封闭化

1. 只注重校内资源的整合

从课程内容看, 首先重视校内资源的整合, 忽视校外资源的整合。由于权利限制、开发困难等原因, 校内课程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而校外广泛存在的社会资源、家庭资源却无法得到有效开发, 容易使学校文化与社会文化脱节, 学生的社会了解、参与程度欠缺。其次重视学科内知识的整合, 忽视学科之间知识的整合。由于分科教学、教师能力限制等原因, 教师将知识整合局限在学科之内, 缺乏从其他学科汲取养分的视野与能力, 容易导致知识的碎片化, 学生无法学习到系统的知识。

2. 忽视来自学生方面资源的整合

从课程资源整合的参与者看, 教师多注重从自身经验、自我风格出发整合所需要的课程资源, 忽视对学生的经验、兴趣、家庭环境等背景性资源以及提问、回答和家庭作业等反馈资源的整合, 导致学生积极性不高以及课堂教学低效。

三、课程资源整合的增效策略

(一) 教师与学校共同开发课程资源

1. 教师应提高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良好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是合格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从课程资源的角度看, 首先应提升课程资源的理论能力与实践能力。一方面教师应积极学习新课程理念, 学习课程资源知识, 研读相关的政策文本、书籍、报刊等, 提升自我理论素养, 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及整合观念。另一方面应努力在实践中探索, 践行课程资源观念, 开发课程资源, 探索课程资源深层次整合的方法, 发现课程资源整合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应积极参与课程资源的讨论与交流。应充分利用校内外教师资源, 加强与同行的沟通, 交流课程资源理念、整合的经验以及遇到的问题, 并相互学习;与同行合作开发课程资源, 共同探索, 深化整合层次, 共享资源开发成果。

2. 学校应承担课程资源开发职责

课程资源开发不仅是教师的工作, 而且更是学校的职责, 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可以提升教学效果, 使有效教学得到相应的支撑和扩展[7], 因此影响着学校的教育质量。学校应当在观念上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 把它提升到学校层面。首先应分析资源需求, 制定课程资源开发的规划和方案, 设计开发的具体目的、开发的内容、开发的步骤、开发的实施细则、开发的要求与注意事项等。其次组织教师培训, 进行课程资源教育, 通过集体学习、交流观摩、专家讲座等方式, 使教师掌握课程资源开发的理念和方法, 增进对整合的认识。再次建立学校课程资源库, 探索资源的整合模式, 建立整合案例, 使教师开发的课程资源可以多次、重复使用, 减少开发成本和人力资源的浪费。在学校管理方面, 应更新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 探索高效的管理方法, 使学校的教学、管理与服务协调工作, 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强化学校的课程管理, 规范课程管理的章程和行为, 加强对课程资源以及资源库的管理。

(二) 从单元到课时分步骤整合课程资源

1. 规划单元课程资源的整合

单元是教材重要的构成部分, 单元内的资源通常能达成共同的目标, 课程资源的整合可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整理、分配和衔接。首先应分析单元目标, 把握单元的知识点、重点难点及知识的逻辑结构, 在此基础上编写单元教学计划。计划应包括教学进度、课时数、教学方式、课时目标、课时内容、教学重点难点及需要的课程资源等。其次根据单元教学计划和资源分布初步选择课程资源, 对这些资源进行筛选和分类。再次分配资源, 依照课时目标、课时内容将整理好的资源与相应的课时结合。最后处理课时之间的衔接与过渡, 分配好课时的先后顺序, 安置适当的资源使课时之间能够平稳、紧密的衔接, 例如教材预习、讨论会、拓展性阅读等。

2. 以课时为单位整合课程资源

课堂教学构成了课程实施的基本单位, 应根据单元教学计划制定课堂教学方案, 依据方案补选课程资源。课时内资源的整合可分为三个步骤:内容匹配、选择整合方式和逻辑串接。内容匹配是分析课程资源的特点, 将有共同作用的资源整理到一起。选择整合方式是考虑如何整合匹配好的课程资源, 如果用“糖葫芦”作为比喻, 那么这一步骤则是给山楂裹糖的过程。教材资源因为具有较强的权威性与典型性,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学生学习的基本知识与典型案例, 起到“山楂”的作用, 其他资源则起到“糖衣”的作用, 可以承担知识点导入、解释说明、结果论证、思维发散等作用。逻辑串接是将课程资源进行纵向整合, 这一步骤是解决如何串“山楂”的问题, 一般应考虑知识逻辑、学生的心理逻辑以及知识之间的衔接等。

(三) 充实课程资源整合内容, 拓宽整合渠道

1. 整合学生的背景性、生成性资源

课堂教学是稳定与动态的集合体, 因而应是预备与生成的结合。在教学预备阶段, 教师应充分挖掘学生的背景性资源, 根据学生的兴趣、经验、生活环境等选择与整合课程资源。学生的背景性资源大体上可分为共同背景资源与个体背景资源。共同背景资源如国家、地方与学校中存在的物质形态资源与非物质形态资源;个体背景资源则有着兴趣、个性、性别、家庭环境、教育经历等差别。挖掘学生的背景性资源, 既要考虑共同背景资源又要考虑个体背景资源, 例如在中学物理“弹力”一课的预备阶段, 教师在举例说明时可以用手枪一例激发男生的讨论, 也可以举跳皮筋一例激发女生的兴趣, 还可以举蹦床一例激发部分学生的思考。在教学中学生会产生许多信息, 例如课堂情绪、眼神、提问、动作等, 这些信息是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反应, 是学生心理状态的表征, 教师应抓住这些生成性资源, 分析、把握学生的课堂心理, 整合这些资源并适当变更教学, 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构建灵活、高效的课堂教学。

2. 在课堂教学之外整合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多样化的形式, 并且特点和作用不一, 因此在时间、空间、形式以及育人方面的局限性致使课堂教学并不能充分利用广泛存在的课程资源, 应努力挖掘课堂以外培养学生的途径和方法。时间方面可将学生的课余时间、假期等利用起来, 把课程资源整合扩大到课堂教学以外;空间上应扩展资源的利用范围, 整合校内外资源, 充分利用家庭资源、社区资源、社会资源以及国外资源, 另外应充分整合其他易被忽略的课程资源, 例如自然资源、名胜古迹资源、传统文化资源、互联网资源等;教学形式上可根据课程目标和内容安排, 灵活使用场所、设施等资源, 使教学形式多样化, 如组织学生课外观察、参观、实验、调查等。

参考文献

[1]徐春英.教师的课程管理:整合课程资源[J].上海教育科研, 2011 (7) .

[2]熊梅, 马玉宾.校本课程整合与合作的教师文化的生成[J].教育研究, 2005 (10) .

[3]李定仁, 段兆兵.论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师专业成长[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5 (6) .

[4]段兆兵.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原理与策略[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5]彬彬, 孔凡哲.教师利用与开发课程资源的现状反思与改进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 (1) .

[6]齐军.走向实践的课程资源:开发、整合与应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育教学版, 2010 (23) .

基层文化辅导资源整合问题初探 篇7

关键词:基层文化辅导,资源整合,探索

一、基层文化辅导工作现状分析

(一) 基层文化辅导的力量比较薄弱

近年来, 基层群众的物质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 相应的文化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但目前, 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于经济建设, 没有实现经济、文化的同步协调发展。长期以来基层文化建设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尤其是基层文化辅导工作, 由于基层文化工作人员严重匮乏, 工作成效甚微, 难以为基层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二) 基层文化辅导的工作水平偏低

基层文化工作人员大多学历层次较低, 缺乏专业的文化知识, 而且, 由于经费限制, 缺乏相关的文化业务培训, 基层文化工作人员得不到提升能力的有效学习渠道, 加之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的年龄整体上大多趋向老龄化, 思维相对固化, 较难于接收新知识、新技能, 基层文化辅导工作缺乏有知识、有能力的年轻干部来推进。此外, 基层文化辅导中的文化行政管理干部和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有待提高。以上几个主要方面影响了基层文化辅导工作的成效, 制约了基层文化的建设。

二、基层文化辅导资源整合的对策

(一) 加强对基层文化辅导机制的建设

提高基层文化辅导工作水平对于维护基层群众的文化权益, 满足基层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具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基层文化辅导工作的正常开展, 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 因此, 加强对基层文化辅导机制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层文化辅导机制的建设, 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完善考核制度。一个方面要完善文化馆、文化站等文化单位的考核制度, 紧紧围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 重点突出基层文化馆、文化站等基层文化单位的文化导向功能, 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考核标准进行完善, 并严格实施。另一方面要完善基层文化工作人员在基层文化辅导工作上的考核制度, 制定出具体的考核方法, 明确划分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的工作岗位、职责和职能, 对考核指标进行量化, 并实行数字化管理, 对文化工作人员的工作和日常行为表现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考核, 根据考核情况给予相应的奖惩, 增加激励机制的有效作用, 充分的调动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是要加强对基层文化工作队伍的建设

基层文化辅导工作需要高素质的文化队伍来运作, 这样才能确保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能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不断得以满足。因此, 要加强对基层文化工作队伍的建设。一方面要以文化馆、文化站作为主要载体, 建立起一支专业化的基层文化队伍。首先要搞好文化单位领导队伍的建设, 提高文化单位领导的文化素质和策划组织辅导培训等能力, 通过文化单位领导的示范作用, 加强基层文化工作队伍的建设, 让每一位文化工作人员都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基层文化建设中。其次要整合好各种社会资源, 调动起大专院校和专业文化团队等文化资源的积极性, 并通过对这些文化资源进行整合, 大力推进基层文化辅导工作。另一方面要以文化馆、文化站为主导, 建立基层文化志愿者队伍, 加强对基层文化志愿者进行相关业务培训, 提高志愿者的专业素质, 打造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的基层文化志愿者队伍, 让基层文化辅导工作得以结合社会各界的力量来共同推进。

三是要积极引导和扶持群众自办的文化活动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 社会上相继出现一些基层群众自组的文艺演出团队, 这些团队经常自发地开展各类文化娱乐活动, 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 但是由于缺乏专业文化素养, 基层群众自办的文化活动往往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较为单一, 而且有时还出现低俗化倾向, 对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文化馆、文化站要认真发挥文化单位的导向作用, 积极参与到这些民间自发的文化活动中, 这样既有利于整合社会各界文化爱好者的力量, 又有利于提高基层文化辅导工作的成效, 在满足基层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 有效促进基层群众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周涛平.浅论社区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和创新机制问题[J].神州民俗 (学术版) , 2011, 03:112-115.

[2]马社敏.公共文化服务中的政府与市场[D].华中师范大学, 2013.

关于档案信息资源整合问题的探讨 篇8

一、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积极作用

1. 优化有序的手段。

经过长期的积累与发展, 档案信息的数量不断扩大、内容日渐繁复, 使其极易处于分散、无序状态, 难以有效地满足社会利用“专题化”、“集成化”的要求。为此, 对其进行资源整合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与最佳途径。通过资源整合, 将零散无序的档案信息转化为优化有序的档案信息资源整体:一方面可促使档案管理活动向更加科学有效的目标推进, 最大限度地提升档案信息服务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促使档案信息资源获得“增值”平台, 使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从关注形式组织向关注内容组织、知识组织的方向发展, 从而扩大档案信息服务的社会覆盖领域, 更好地满足社会各方面的利用需求。

2. 信息共享的前提。

档案作为人类社会活动历史的伴生物, 以其记录信息的原始性与真实性, 成为信息大家族中的重要成员。而档案记录社会活动的广泛性, 激发了现代社会对档案信息的强烈利用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档案信息资源利用方式———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成为一种必然要求。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作为信息共享的基本前提, 改变了档案信息资源存在的方式, 突破了载体形式的限制与保存地域的束缚, 使其传播途径得到极大扩展, 信息量也由有限变为无限, 信息状态由静态变为动态, 从而为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创造条件。

3. 满足需求的基础。

档案信息资源内容丰富, 载体多样, 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内容, 又因原始性与真实性特点而使其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通过资源整合, 档案信息资源的整体质量得到提高、管理手段得到提升、服务渠道得到拓展, 成为满足社会各方面不同利用需求的综合应用平台, 为社会各方面的利用者开展科学研究、指导工作、履行职能提供主要依据和参考, 为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服务。

二、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1. 档案部门间的联系与合作有待加强。

长期以来, 关注档案的形成与管理、适当提供利用服务成为档案部门的责任任务。这种“自扫门前雪”的认识阻碍了资源整合。资源整合的目的, 就是扩大档案信息覆盖领域、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更好地服务社会需求。但对于不同的档案部门来说, 档案信息资源是有限的, 如果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与合作, “各自为战”, 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就会成为空谈。

2. 数字化建设有待提高。

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较薄弱, 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方面, 由于缺少专业信息技术人才, 严重地影响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的进程;另一方面, 由于在数字化过程中通常只是简单地进行转化档案载体形式与档案信息整序, 而未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集中与整理;同时, 也由于网络服务手段尚不够完善, 利用者还无法通过简便易行的方式获得相应的信息服务支持。

3. 相关的法规制度还有待完善。

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信息整合过程中, 需要强化规范管理。但目前与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相关的法规制度还不够完善, 影响了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进程。如资源整合过程中, 对档案收集、鉴定等环节缺乏严格的规范与监督;网络环境下, 档案信息资源虽然得到了极大丰富, 但也出现了网络侵权等问题, 导致网络环境下的档案信息资源易处于归属不明的混乱状态, 制约了网络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进展。

三、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1. 加强合作, 促进资源共享。

要从根本上改变档案部门“单打独斗”的现状, 就必须加强档案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各级档案部门应从自身实际出发, 结合馆藏特点、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进行档案信息资源整合, 注意同其他档案部门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进而掌握本地区或本系统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工作的整体情况。然后, 根据交流与沟通后掌握的实际, 寻找出自身的不足与弱点, 进行改善与调整, 重新确立今后的发展目标与工作重点。

2. 引进人才, 注重技术应用。

开展档案信息资源整合, 数字化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基础环节, 要搞好这项工作就离不开专业技术人员的努力与技术设施的投入。因此, 一是注重对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 档案部门要加大对档案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 提高人员素质, 特别要加强对计算机知识、信息开发、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管理知识的有关培训, 不断提高其信息处理技能。只有拥有了具备信息处理知识与技能的信息技术人才, 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二是健全档案网站建设。网站是档案数字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 通过建立档案网站, 可以使社会利用者及时了解各级档案部门的相关情况, 查询、利用档案信息, 也便于档案部门与用户之间的交流, 了解大众的实际需求, 及时调整工作方向。

3. 调查研究, 完善法规制度。

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问题探讨 篇9

1 图书馆信息资源整的含义

信息资源整合是将各种载体、来源的信息资源, 进行评价、类聚、排序、建库等加工, 重新组合成一个效能更高的信息资源体系, 便于使用者通过统一的检索平台查找和浏览相关信息的工作。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是遵循一定的原则、规范、标准, 把图书馆范围内的资源无论是网上虚拟资源、光盘数据库资源还是馆藏书目资源, 或者自建数据库等多种载体、多种式、多种类型、分散异构的信息资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实现图书馆所有资源采、分、编、典、流工作的融合, 并且使读者能够在统一的数据存取模式下通过统一的用户界面完成对不同数据库和网络资源的检索利用的资源集合体。[1]

2 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 有利于满足读者多元化的信息需求, 推动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其次, 促进了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还有利于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评价, 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整合后的信息资源具有知识覆盖面广、专业性强、知识含量高等诸多优点。[2]

3 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的基本模式

3.1 基于OPAC的信息资源整合

OPAC系统是图书馆的重要馆藏资源系统, 是读者查找和利用图书馆资源的主要途径。对OPAC资源系统的整合是信息资源最基本的整合方式。根据整合对象的不同, 可将基于OPAC系统的资源整合分为馆外整合与馆内整合。馆外整合的实质是实现本馆与不同的异构OPAC数据库的整合。馆内OPAC系统资源整合可分为核心资源整合与相关资源整合。

3.2 基于跨库检索的信息资源整合

能在同一个检索平台下, 实现多数据库同时检索。跨库整合检索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检索界面整合;第二层次是实现数字资源系统间的分布式异构整合检索。

3.3 基于资源导航的信息资源整合

资源导航系统指将信息资源的检索入口整合在一起, 建立资源导航库, 提供按信息资源名、关键词、资源标识等获取资源的途径。其主要功能是帮助读者更加全面了解信息资源, 供读者浏览或按一定的特征来检索, 并提供该资源的检索入口。资源按其形式类型可以分成期刊资源、书目资源、数据库资源、电子图书资源等, 可分别建成相应的导航系统。资源导航系统一般都有以下几个基本功能:字顺浏览功能、分类浏览功能、关键词检索功能, 这三个基本功能将帮助读者迅速找到信息资源, 并利用超文本链接提供检索入口, 对该资源进行全文或目录检索。

3.4 基于超级链接的信息资源整合

链接整合就是利用网络超文本链接特性, 可以将文献的有关知识点链接起来, 达到将有关的信息资源链接在一起, 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 以方便读者利用各类信息资源为目的。链接整合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链接点的合理设置; (2) 合理的分类体系; (3) 加强引文链接。[3]

4 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的基本原则

4.1 针对性原则

是指信息资源整合的目标性, 根据整合的目标, 有针对性地选择信息资源、挑选恰当的整合工具和整合方法, 整合后的信息资源应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4.2 资源与利用相统一的原则

信息资源的宏观整合必须坚持资源与利用相统一的原则。资源与利用相统一的原则体现了宏观整合目的。

4.3 适度性原则

不要盲目的追求广、大、多, 要根据现有的技术力量、资金能力对信息资源进行适度的整合。因此, 要求我们在进行整合的过程中, 资源选择时要根据自己的服务对象, 依据自身对信息资源的整合能力选择待整合资源。

4.4 系统性原则

实施信息资源整合需要以图书馆信息服务整体战略为指导, 综合考虑各个环节的相互影响, 提供实现整体价值增值的解决方案, 系统性贯穿于信息资源整合的全过程。

4.5 最优化原则

最优化原则的目标是使整合后的信息资源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使其能够获得理想的查全率和查准率。

4.6 客观性原则

即科学性原则, 实施信息资源整合的客观性是指在信息收集加工整合的过程中要保持科学客观的态度, 避免主观的任意性, 以事实为依据进行分析、计量。[4]

5 信息资源整合今后研究的方向

信息资源整合今后研究应加强信息资源整合的理论研究、方法研究、技术与系统研究、实施研究和新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研究。

总之, 信息资源整合将是图书馆界的基本使命和头等重要任务, 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建共享。

参考文献

[1]刘冬梅, 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问题研究,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9 (6) .

[2]赵冬梅, 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 情报科学, 2005年03期.

[3]陆永兵, 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研究[D], 沈阳, 东北师范大学, 2006.

上一篇:中层管理下一篇:海上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