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思考

2024-08-25

研究思考(精选12篇)

研究思考 篇1

护理研究是用科学的方法反复探索护理领域的问题, 并用以直接或间接地指导护理实践的过程[1]。护理研究不能像做动物实验那样根据需要任意地施加处理因素和干扰措施, 也无法找到和人完全相同的动物进行实验。护理研究主要包括选题、调查研究、提出假设、确定研究方法、撰写研究报告等方面。

1 选题

课题的形成和选择是研究工作中最复杂的一个阶段。一般来说,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应根据个人的专长, 结合当前国内外自己所熟悉的科学前沿进展确立科研选题。所选课题要尽可能地根据我国的实际需要和可能性出发, 根据本单位的人力、物力来选择, 否则会无法完成。选题时必须考虑科学上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特别是研究者自身的具体情况, 所选课题最好是研究者自己考虑最久、兴趣最浓的课题。这样最易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选题上易犯的错误是:课题面太广, 无从下手, 得不出具体的结论, 无法做好;课题太零碎, 面太狭窄, 虽然能得出具体的结论, 但是往往由于缺乏科学理论基础, 无法进行理论概括。最好的选题应该是:选题具体, 有理论或实际意义。研究者应勤于思考, 敢于假设, 敢于创新。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 没有创新, 就根本不能进行科学研究。

2 调查研究

广泛阅读文献资料, 扩大知识面, 一般先国内、后国外;先综述、后论著;先近期、后远期;先核心、后一般。充分利用文献目录、索引等检索期刊, 或到电子阅览室检索。从已收集到的资料在其所引用的参考资料中进一步收集有关的文献资料, “顺藤摸瓜”或者“滚雪球”。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收集资料, 掌握相关研究动态。如我对什么领域感兴趣?我对什么问题感兴趣? 写下所思考的问题, 这些资料将成为将来研究课题的雏形。审慎评价这些问题, 问题重要性如何?为何值得研究?研究结果将对护理实践造成何种影响?这些分析有利于将问题明朗化, 逐步找出问题的实质, 明确主攻方向, 避免重复他人的劳动, 为知识创新找到切入点。

3 提出假设

假设是以已知事实和科学知识为基础, 能够真正解释未来事件的出现、未知事实出现的原因及其规律性的假定。假设必须以唯物辩证法作指导, 以事实为基础, 能解释已有的事实, 能加以检验。假设必须以事实和科学知识为基础, 是人类的认识逐步接近客观真理的方式。

4 确定研究方法

护理研究可进行实验性研究、类实验性研究或非实验性研究。类实验性研究与实验性研究的区别是设计内容缺随机原则分组或没有对照组, 或两个条件都不具备, 但一定有对研究对象的护理干预内容。可信度不如实验性研究, 但可行性强。应根据研究对象和任务加以选择, 确定好实验的变量 (自变量与因变量) , 规定总体, 选择样本, 分好组群, 做好研究设计, 实验控制 (尽量减少各种误差) , 实施实验。实验结果的评价和解释, 最好做信度与效度的检测。

5 撰写研究报告

定量分析论文一般包括摘要、引言、方法、结果、讨论、结论。摘要以150字左右简述研究的目的、过程、结果和结论。引言:研究报告的开始, 常无标题, 综述了同类课题近年来的研究, 提供进行本研究的理由。这一部分的最后通常包括本研究的问题和假设。方法:这一部分描述了本研究是如何进行的。结果:是护理研究论文的核心部分, 它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后用文字和数据等形式报告出来, 要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客观反映事实。讨论: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结果的逻辑延伸, 是把实验结果提高到理论认识的重要部分, 并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归纳、分析、推理、阐述、论证, 阐明事物的内在联系, 评价其意义, 引出恰当的结论。有的文章将结果与讨论合在一起。结论:说明本研究的结论。

6 实验报告易犯的错误

实验报告易犯的错误有:不完善地阐述与此研究有关的文献的主要观点;不完善地阐述实验研究的程序;不明确地说明实验结果;没有图表或图表有明显的错误;不列出参考文献。护理研究的对象是人, 研究的成果最终服务于人, 故必须从人的需要出发, 以服务于人类健康为目的开展研究。

关键词:护理研究,选题,调查研究,假设,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肖顺贞.护理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2.

研究思考 篇2

“经济哲学”是当前国内外哲学界和经济学界联合研究的热门课题,这些年,国内外 理论界对该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有不少论文,也见有专著。但综观这些研究, 大多没有进入经济哲学基本规律、基本观点和具体内容的实质性研究。或是带有浓厚的 经验论色彩,研究内容缺乏理性的深度;或只是对经济运动问题的专题研究,缺乏整体 感,不利于完整全面地反映经济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经济与人之间纷繁复杂的关系。

笔者认为,经济哲学的研究应从体系结构出发,通过建立经济哲学的体系结构,并按 这种体系结构去展开经济哲学全部的研究内容,达到对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经济 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经济与人的关系的全面理解。体系结构不是单纯为了好看,而是 因为体系本身担负着整合经济哲学思想的任务,从体系出发去研究经济哲学能更完整地 把握经济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这种研究方法不是单纯对经济现象做哲学思考,而是从哲 学理论出发去系统研究经济与自然,经济与社会文化,经济与人的关系,并在研究中解 释和把握各种经济现象。

国内学者目前在研究中所应用的哲学方法都比较传统、陈旧,缺乏时代性、先进性和 创新性,表现在:所用的哲学方法基本上是传统哲学教科书上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这必然影响经济哲学研究的时代性、先进性和创新性。

笔者认为,面对当今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发展,应力求在研究方法上有所突破。运用 现代关系哲学方法对经济哲学进行研究,是一种较好的研究方法。现代关系哲学是关于 事物关系(特别是系统关系)的哲学,它研究事物关系的最一般的形式、结构、状态、演 变规律,及其关系间量的规定性。我们已经进入关系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一切事物 都必须从系统关系中才能得到完整的理解,市场经济本身就是关系经济,因此,关于市 场经济的哲学自然应该用关系哲学的方法去加以研究,这样才具有时代性、先进性和创 新性,才能达到对现代经济关系完整准确的理解。

运用关系哲学的方法对经济哲学进行研究,从哲学的高度,文化的广度,对马克思之 后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规律和新特点进行价值论、本体论、本质 论、认识论、实践论和方法论的探讨,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我国经济实践也有一 定的指导意义。

从理论意义上说,马克思之后,世界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越 来越占主导地位,“情报机构”、“咨询机构”、“智囊机构”“专利机构”大量出现 ,信息产品、知识产品大量充斥市场,“物质生产”已不再是社会生产唯一的生产部门 ,代之而起的是“物质生产”和“信息生产”、“知识生产”、“人才生产”的同时并 存。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物质生产占统治地位的时代,所以,他建立起来的经济理论主 要以物质生产和它的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 物,马克思以后的100多年里,世界发生了第四次产业革命,进入了物质生产、信息生 产、知识生产、人才生产并立的时代。信息生产、知识生产、人才生产与物质生产在许 多方面是不同的,因此,从物质经济向信息经济、知识经济、人才经济的转型不仅改变 了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格局,而且改变了人们的经济观,并对传统经济理论的许多规律 和原则提出了挑战。

例如,社会再生产理论,在物质经济的时代,马克思把整个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 第一部类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第二部类是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今天,从大经济观 的角度去划分社会生产部门,就应该把整个社会生产划分为三大生产部类,第一部类是 人才生产部类,第二部类是信息生产和知识生产部类,第三部类是物质生产部类。

再如,帝国主义基本特征理论,在物质经济的时代,列宁只讲了5个,今天,就该有第 6个――信息垄断,第7个――知识垄断,第8个――人才垄断了。除此之外,劳动价值 论、社会平均利润下降趋势理论等也面临着与上述相似的挑战,这些挑战迫切需要经济 学加以全面的回答,这是从微观上说的。

从宏观上说,以往的经济发展中,由于过分强调物质经济的高速增长,即所谓“高投 入、高增长”,“高生产、高消费”,造成资源的短缺,能源的危机,环境的污染,生 态的失调,反过来影响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文明和人类的繁衍,人类经济活动的目的 和手段、途径发生了尖锐的对立,也要求经济学提出新的经济发展理论和新的经济发展 模式,去解决人类经济活动中目的与手段、途径的对立。

今天,由于知识经济、信息经济、人才经济等新的经济形式的出现,使人们的经济观 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更加宽泛的经济概念,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把整个文化都理解为经济 ,例如,人口、资源、环境、生态、制度等文化学、社会学的概念,今天似乎都变成了 经济学的概念。与此同时,经济也在文化化,“经济中文化的、知识的、信息的、科技 的乃至心理的因素将越来越具有重要的、主导的甚至某种决定性的作用,而文化作为日 益强大的产业结构已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的甚至是支柱性的产业”。[1]总之,今 天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关系这样地密切,以致于完全可以说,经济的危机实际上是文 化危机的具体表现,而经济的创新从根本上说是文化的创新。

面对当今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种种矛盾、问题和疑问,面对现代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 化的发展趋势,传统经济学落伍了,尽管当代西方兴起了形形色色的经济理论,但是, 西方经济理论过分注重经济生活现象层面的数量分析,强调经济研究的数学模型化和实 证分析,而没有从文化的广度和哲学的高度去总结这个经济时代的经济价值、经济本质 、经济规律、经济方法,这样,人类经济活动就不可能在全面、系统、正确的经济哲学 理论和经济观的指导下来进行,于是,就必然要出现经济越是发展,经济领域的异化现 象就越是严重,社会生活的矛盾和危机越是尖锐,人类的文明越是走向陷阱。

从现实意义上说,中国的改革,没有前人的理论和成功的经验可借鉴,一开始完全靠 摸索和试验。后来,西方经济理论、经济方法被大量引用到我国经济建设之中,但并没 能完全解决经济改革遇到的现实问题,因为西方的经济理论是产生于西方经济发展的现 实的,而中国的经济毕竟有其特殊性,中国复杂的社会问题是西方经济理论所不理解的 。因此,从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现实性上说,建立一门从文化的广度和哲学的高度 去思考重大经济问题的学说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

从经济学说史的角度说,经济学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样, 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经济学的这些发展,一方面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另 一方面却又引发了许多关系到地球和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于是,经济学不得不要反身 自问:到底经济是什么,经济进步的最终标准是什么,未来经济发展的模式怎么样,以 及21世纪的经济学应该研究些什么等等,这就必然要导致一门新的学科――“经济学学 ”的产生。当今理论界兴起的“经济哲学”其实就是“经济学学”的代名词。

从学科性质看,经济哲学与其说是经济学与哲学的联盟,不如说经济学本身就是哲学 的经济学,哲学本身就是经济学的哲学。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种哲学就把社会最基本的 关系看作是经济关系,它主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的向前发展,主张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成为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人类几千年 文明史表明了,人类是通过经济活动而走向社会的,而社会经济运动反过来又促进人类 的生存和发展,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的缩影。正是在 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哲学本身就是经济学的哲学。

同样,任何社会,任何历史时期都不存在纯粹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因为经济活动 的`主体是人,而人是有思想、有意识的,人的行为与人的心理过程密切相联系,是受人 的思想意识控制和支配的。于是,研究人的经济行为就不能不研究人的世界观、价值观 、思维方式和人所处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心理及其消费习惯,而这些都是哲学 研究的内容。更主要的是,哲学作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括,研究的是自然、社会 、人、思维发生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它必然要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研究 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况且经济学的研究也无法脱离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所以 ,我们说经济学本身又是哲学的经济学。

经济哲学是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进行研究。因此,笔者认为,其内容至少应该包括 以下六个部分。

首先,经济哲学必须回答经济活动的最终价值是什么。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 学手稿》中曾提出共产主义是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一致的思想。自然主义把自然界看作 是世界的唯一真正本体和基础,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本主义强调人是世界的真正 主人,人本身具有最高的价值,同时人还是人类社会历史上的一切创造物的主体本质和 基础。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这种表述实际上就是共产主义的价值观。

按照这种理想的价值观,共产主义经济也应该是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统一。在这里 ,自然主义是指对财富的索取,这不仅包括对自然界财富的索取,而且包括在经济行为 中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人本主义则是指经济行为的合乎人性,在对自然的索取中要考虑 到自然与人的关系,考虑到子孙后代,考虑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社会经济行为中追求 利益的最大化,要防止经济统治一切,经济压迫人、控制人,对人的生理、心理造成伤 害等等。因此,这种合乎人性实际上又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经济学家马歇尔在表述经济学的时候也指出:经济学不仅是一门关于财富的学问,更 是一门关于人的学说。按照这种理解,经济哲学必须从经济活动出发,站在哲学的高度 ,文化的广度,首先研究经济的价值,经济对人类的意义。这样,经济哲学体系中必须 有经济价值论,它是经济哲学的核心和灵魂,规定着经济哲学的全部内容。在研究经济 价值中,经济哲学不仅要研究人类未来理想的经济价值思想,而且要研究过去和现在经 济价值的异化和复归。

其次,经济必须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经济活动应该以什么为本,这不仅是个经济学 问题,而且是个哲学问题。经济行为的主体是人,推动经济向前发展的也是人,但是, 在经济发展史上,人并没有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仿佛财和物才是经济发展的主体 和真正动力,人反而从属于物,这似乎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决定的。但是,生产力 要发展到什么时候才能使经济从以物为本转化为以人为本,又从以人为本转化为以能力 人(人的智能)为本呢?这是经济哲学必须研究的,我们称之为经济本体论。21世纪的经 济发展应该以什么为本,这是每个国家,乃至全人类必须认真加以回答的。

第三,大经济观下经济的发展规律是什么,经济的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生态、制度等的关系是什么?这是新世纪经济学研究的重点。把现代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 到经济规律的研究之中,是经济哲学的主要任务,因此,经济哲学体系中必须有经济规 律论。

第四,如何认识大经济观下经济发展的规律,其认识的过程和环节怎样,它与哲学认 识论和其他学科的认识过程、认识规律有什么不同,经济理论的检验标准和检验方法是 什么等等,是经济哲学必须研究的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当今世界,各种经济理论如雨后 春笋,蓬勃兴起,这些经济理论的来源,认识过程和检验标准、检验方法都各不相同, 到底有没有带普遍性的经济认识规律呢?经济哲学必须作出明确的回答。因此,经济哲 学体系中必须有经济认识论。

第五,大经济观下经济的研究方法是什么,经济的实践方法是什么,这是当今经济理 论界研究的热点。由于经济价值论和大经济观的引入,传统的经济方法论变得简单了, 它要求在最新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实现经济方法论的变革。因此,经济哲学 体系中需要有经济方法论。

完善内控研究的思考 篇3

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牵引;问题;思考

一、我国内控研究存在的问题

关于内部控制的定义,国内外各种文献的界定大同小异,比较基础的定义为:内部控制是在在一定环境下,旨在实现既定管理目标,而在单位内部实施的各种调节和制约的计划、程序和组织。

(一)COSO崇拜

我国内控研究普遍存在对COSO报告的盲目崇拜。不可否认美国的COSO框架具有其先进性,但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具有不同于国外企业的特征和性质。目前,我国学术研究中学者将COSO报告奉为权威和经典,甚至在实践中也将其不加怀疑将其作为中国企业内控制度建设的理论和行动指引。而值得引起注意的是,照搬COSO框架有可能会因为COSO框架水土不服从而造成邯郸学步的结果。

(二)内部控制的全能化

现在的内部控制,涵盖了事前、事中三个时间段,并且似乎从研发设计到售后服务的所有财务活动、管理活动和业务活动,从管理层到中层员工和普通员工,所有活动、所有人员无所不涉及,工作的内容也涵盖计划、决策、组织、控制、分析、考评等几乎所有管理职能。参照各种文献资料,可以轻易发现内部控制如今被试图应用在各种各样的领域,发挥各种各样的作用。理论界对内部控制的狂热,使得内部控制表现出了“全能化”的特征。伴随内部控制概念和作用的被全能化,内部控制变成了一个大而空的概念,似乎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与此相对应,近几年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出现了诸多问题,能够真正实现设计初衷的少之又少。

首先,本质上内部控制就不是万能的,存在其固有的局限性。例如,企业内部控制能够合理的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但是不能将一个本质上很坏的经营者变好,不能左右客观经济变化和竞争对手的行为。这些目标的实现受到内控制度内在的限制,包括决策者决策错误所导致的经营中断,以及管理层也有可能践踏内部控制制度,内控可能因合谋而导致失败。此外,内控制度的设计还受到人、财、物等资源的限制。其次,由于知识和经验的限制,很少会有人能够全面理解、完整驾驭起这个貌似全能的内部控制体系,这将导致内部控制体系有效性大打折扣。在这样的情况下,内部控制体系的优化就是一句空话。

(三)内部牵引被忽视

通过对内部控制的检索不难发现,学者们的研究很少涉及结合业务的具体控制方法和体系的论题,常常关注的是理论基础、框架等较为空洞的论题;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实践方面,制度设计者关注的通常是控制程序的改善和优化,而作为内部控制核心的内部牵引常常被忽视。人们错误的将关注点放在了内控的“形”而不是内控的“神”,导致程序设计繁琐的内控体系常常无法解决舞弊、腐败以及降低风险和损失。对内部控制“形”的研究是必要的,但一味“重形輕神”的研究就属于本末倒置。

二、对我国内控研究的思考

以前,人们对我国内部控制的研究的认识停留在其正面的宣传和引导上。实际上,在对我国内部控制研究现状有了更详细的认识后,应该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有了更深的思考,学会应该辩证的看待问题。对于我国国内的内部控制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进行改变:

(一)学习借鉴西方经验,但绝不能盲目照搬照套

理论只有与实际紧密联系,才能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我国内部控制研究推崇COSO,将其作为内部控制制度实务的理论和行动指针,但是COSO报告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COSO报告是美国职业会计师为主体队伍的研究成果,是针对美国私有制企业提出的,带有鲜明的美国特征。并且应用的现实,特别是面对美国财务危机的现状,已显示COSO报告在控制能力上的差距。而我国与美国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体制,企业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和企业种类有很大差距,盲目将COSO报告套用在国内企业必然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国内理论家如果脱离了社会实践,只是从书本上来到书本上去,就会成为空洞的理论家,而不被社会实践所实际需要。所以,我们对待西方内控的理论著作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经验,应结合国内企业实际情况分析、研究并借鉴其中有益的成分,但决不能离开中国企业具体实际而盲目照搬照套。

(二)内控控制“大而全”不如“专而精”

内部控制“大而全”或者“专而精”的模式各有利弊,本文更加倾向于后者,即内部控制需要重新梳理概念和重新设定范围。“大而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是让人担心的,相关概念关系容易划分不清。并且实务中企业的财力,管理者的精力是有限的,内部控制如果涉及太多领域,内控体系的优化就成了一句空话,很可能出现得不偿失的局面。这样的内部控制体系看似强大,其实有丧失自我特色的危险,很可能难以持续、集中的发挥原有优势。“专而精”可能不全面,但胜在有取舍有重心,有利于内部控制学科的构建,让内部控制可以谈得深说得透,也能为企业实务指明具体的方向。

(三)重视内部牵制,让内部控制“神形兼备”

如今的内部控制研究一般都只注重内控的框架、理论等,这相当于只注重了内控的外形,却缺乏内控的实质部分,即内控的核心要素内部牵引。这样的内部控制实际上是本末倒置,存在重大漏洞,缺乏实践价值的。要抓住内控的精髓,重启被冷落的内部牵引,重新定义内部牵引的功能、目标和机制,才能让内部控制“去空洞化”,达到“神形兼备”的境界。

三、总结与启示

时下,内部控制是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热门议题,但是研究成果有用性却十分有限。想要强化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应该结合我国企业实际情况,超越COSO,重拾被冷落的内部牵引,并且让内部控制往“专而精”的方向发展。

展望内部控制的未来,首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企业将置身于更加激烈的竞争中。相应的,内部控制系统必须具有战略化的集中控制能力。其次,企业ERP资源计划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将影响内部控制的控制环境、控制活动、风险管理等方面。内部控制的发展必须借助信息技术,才能更加有效率和效果的实现其目标。(作者单位:云南大学)

参考文献:

[1]李心合.内部控制研究的困惑与思考[J].会计研究,2013.

[2]史蒂文·J·鲁特.超越COSO——强化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M].中译本.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3]李心合.被神化的内部控制与被冷落的内部牵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3.

[4]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指[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

[5]方红星主译,刘玉廷主审.内部控制——整体构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关于混合使用研究的思考 篇4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大城市、特大城市发展迅速。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的物质载体, 必然需要多种功能的混合布局, 这也正是城市的天性之所在。现实中, 与城镇化快速推进相对应的则是城市建成区的不断蔓延, 目前的城市规划以功能分区为主导, 而功能区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城市空间尺度的增大, 城市功能之间的机械分离, 使城市居民必须面对长距离的通勤, 交通量和通勤时间大大增加, 城市拥堵、空气质量下降等问题接踵而来。此外, 在一些新区建设以及旧城改造过程中, 倾向于建设成片大规模的居住区、工业园区, 大型的商业综合体、大尺度的城市广场纷纷出现, 但由于与居住区相隔太远, 而常有“门前冷落鞍马稀”的情况出现。功能相对单一的城市分区, 不仅工作、生活便利性较差, 也面临着城市多样性以及活力的缺乏等问题。这种种问题使不少学者开始质疑以往功能分区和单一的土地使用方式, 将目光转向混合功能开发和土地的混合使用, 以使城市回归多样性的天性。

较早对城市内部功能分区发展提出质疑的是雅各布斯, 在她的著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 明确指责了单一的、分离的土地利用方式, 并认为这是在扼杀城市的发展, 提出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她认为不同功能的适当混合可以创造具有活力的城市社区。而随着西方国家城市更新运动的发展, 雅各布斯的观点日益得到人们的认同。1980年代, 混合使用成为欧美学术界普遍支持的一种策略, 它在提高工业化城市的活力、环境质量、社会效率、维护社会公平,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都得到认可。

虽然目前对混合使用的研究已经有很长时间, 但是对于混合使用的定义学界还未达到完全一致的统一, 通过对比国内外有关学者对混合使用的研究, 笔者比较认同许思扬等有关混合使用总结:混合使用是在一定范围相对紧凑的土地使用环境中, 至少两种功能作为基本功能的混合, 这些基本功能既是相互兼容的, 又能独立地对外吸引相当的客户群, 与从属功能一起, 在类别、结构和布局等方面进行协调, 使各功能组成部分在物质形态和功能上形成有效的整合, 以增加城市的多样性, 提高城市的活力。

二、国外混合使用的研究

自雅各布斯对城市功能分区的规划原则提出批判以后,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 混合使用成为欧洲和北美国家一项重要的规划策略。在欧洲, 混合使用成为城市更新、紧凑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美国也被应用于新城市主义的理论之中, 被认为在创造和保持有活力、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混合使用研究的前些时期, 欧美国家的研究侧重于对混合使用理论以及实践的研究。美国土地利用协会对混合使用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通过丰富的案例实践, 介绍了混合使用运作的经验。Alan Rowley建立了一个混合使用的概念模型, 分为建筑、地段、街区和片区四种规模尺度, 并认为在城镇中心、内城、郊区和未建设地区都可进行混合使用的发展。Eric Hoppenbouwer和Erik Louw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混合使用发展的新模型, 将混合使用开发分为水平尺度、垂直尺度、共享尺度和时间尺度四个维度。Mike Jenks等对城市较高密度的功能混合进行了研究, 认为混合功能是紧凑城市理论的必要组成部分。Peter Jones、Marion Roberts和Linda Morris对街道尺度的混合功能进行了研究, 认为街道功能混合的发展与城市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存在密切联系。Joel Garreau从美国“边缘城市”发展的现象入手, 探讨了这些地区购物、工作、娱乐等功能的混合现象, 认为大城市边缘地带可开发为混合使用功能中心。

相对于混合使用的理论研究, 最近学者更加关注于对混合使用实践成果的评估。以加拿大为例, 加拿大规划学者较早认可并在内城再开发和新城建设中推行混合使用发展。有些新城市主义者认为加拿大的混合使用发展处于领先地位。但是也有一些规划者和开发商仍然对混合使用持怀疑的态度, 认为尽管混合使用的策略复兴了一些衰落的内城地区为新城建设提供了另外一种方向,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城市居民和用地都因此而获益。Jill Grant通过对加拿大城市混合使用实践的研究发现, 政府通过制定了职住比、居住区所需求的商业活动量等一系列混合使用的目标, 使混合的比例得到改善。制度上的壁垒已经解决, 但是从市场上来看, 仍然需要一定程度的功能分离。加拿大的土地所有权、消费者的选择倾向以及城市居民对私密、稳定居住环境的选择也使得混合使用在实践上受阻。而规划者对混合使用的支持, 可能由于他们仅看到混合使用的优势。Jill grant和Katherine perrott之后又对加拿大三个城市郊区通过发展零售业促进功能混合的实践进行了研究, 发现规划者和开发商对项目实践结果持不同的态度。规划者将适当的政策支持与房屋出售的成果视为项目的成功, 并不考虑经济回报和商业的可行性问题。他们认为人们的交通方式和购物方式会随混合使用的推进而改变。开发商则认为混合使用的成功在于项目被人所认可、房屋出售率高, 以及获得预期的经济回报。单一功能开发的成果是可以预期的, 混合开发却不能, 且存在一定的风险。Eric Hoppenbouwer和Erik Louw从阿姆斯特丹东侧港区的案例中发现就东侧港区商业的数量而言, 政府所实施的混合使用的政策是成功的, 而且也获得了一些小型商业服务企业的认可。但是, 由于港区商业服务部门从业人员数量很少, 并没有吸引足够的客户、创造出有活力的临街环境, 对公共生活也没有直接的影响。他们指出对混合使用成功与否的不同评价, 意味着混合使用开发目前仍然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三、国内混合使用的研究

相对于国外混合使用的研究, 国内起步较晚, 对混合发展的探讨处在理论研究、以及经验介绍等方面, 本文仅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国内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

相关理论研究。邢琰从政府的角度出发, 探讨政府引领混合使用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能作为, 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 对政府的引导行为提出具体建议。鲍其隽、姜耀明探讨了中央商务区混合用途的概念及必要性, 从土地规划二维层面上和立体空间规划层面上分析混合用途开发在城市中心商务区的运用, 并从建筑空间领域出发, 总结了商务中心区内的已建建筑、商务区周边的工业建筑和新建的公共建筑等的开发方式。徐轩轩、胡斌认为“混合街区”注重功能混合, 在物质形态上表现为形式混合, 从而实现使用者的混合, 营造多元城市, 并分别从功能、形式和使用者的层面介绍了“混合街区”营造的方式和策略。

国内外经验介绍。国内学者对国内外的经验持辩证的看法, 认为各地区在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同时, 应结合本地实情, 因地制宜地发展混合功能。刘伯英介绍了国外城市中心区混合功能开发的现状和特点, 论述了城市中心区混合使用的概念、特征、实践经验、问题和发展趋势等, 认为在城市中心的开发与再开发中, 混合使用开发将发挥积极的作用。谢芳对比纽约曼哈顿华尔街地区和洛克菲勒中心夜间所呈现的不同的景象, 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得出CBD建设必须重视城市生活的多功能性, 并对北京CBD的建设提出建议。黄鹭新介绍了在土地资源稀缺、经济快速发展、人口急剧增长的背景下, 香港所进行的混合用途发展, 着重介绍了其所实行的弹性的区划图则指出其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法。黄毅介绍了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功能混合以及其产生的原因, 并对当今城市多样性的塑造具有借鉴意义。应盛在回顾土地混合使用发展历程的基础上, 总结了土地混合使用的定义, 并介绍了美英两国土地混合使用规划政策方面的实践, 得出对我国土地的混合使用发展的启示。李健、陆伟研究了与保障性住宅用地相适应的混合发展的用地类型, 并因地制宜地根据新老城区混合使用的不同特点提出了保障性住宅用地混合发展的策略, 认为混合使用可以增加低收入群体的就业机会, 并为他们教育、生活、休闲等提供方便, 从而也促进了社会公平的发展。

国内实证研究。黄毅较为系统地提出了混合功能城市的概念和特征, 分析了当前上海城市混合功能开发所面临的机遇、问题和挑战。此外, 他在研究上海混合功能发展历史的基础上, 分析了在开发选址、功能构成以及开发的规模和密度等方面的问题, 最后概括总结了混合功能建设的方法。翟强系统阐述城市街区混合功能开发规划策略, 包括开发选址条件、土地使用和功能布局、街区划分、交通组织、开发强度和空间设计以及建设和管理策略, 最后对武汉市二环线武昌段地区的混合开发进行实例研究。

对国内“混合使用”规划政策的研究。近几年, 国内比较侧重于规划政策对混合使用引导的研究。王佳宁探讨了《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准则》在地块层面上对混合用地的倡导方式, 认为它首次明确了混合用地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作用, 具有突破性的意义, 并认为要在混合比例、具体混合方式、地下空间利用等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提升。许靖涛等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较为典型的法则对混合使用的引导:美国纽约“区划法”通过“功能组”、设置特别目的区的方式来实现对土地的弹性控制;新加坡通过设立“白色地段”, 使开发商灵活选择政府许可的土地利用性质以及各种功能所占比例;香港“法定图则”引入综合发展用地来确保用地的弹性;《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通过简化分级, 拓宽适建范围及比例来对混合使用进行引导;《武汉规划用地兼容性规定》是以用地兼容性来引导混合使用, 对兼容类型和兼容度进行了划定;《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准则》规定了混合用地的适用区域, 并用拆分核算的方法来计算混合度。许靖涛等通过分析混合使用与用地适建性、用地兼容性的内涵, 得出混合使用与其他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结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50137-2011) 》引导混合使用的作用, 认为用地兼容性难以完全替代设立混合用地的思路。他们还发现有些地区也在相关法规中提出了引导混合使用的一些办法, 但大都缺乏统一的规范, 而这些内涵不统一的“混合用地”不仅会带来建设上的混乱, 还会使环境质量恶化。

四、混合使用研究的思考

综上所述, 混合使用是当前增强城市活力、促使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的策略, 在这方面学术界已经达到了一种共识。国内一些地区也就促进混合使用而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法规, 但是有关混合使用的法规制定和实践上的探讨还需要进一步深化。首先, 学界要尽快厘清混合使用这一基本概念, 根据其内涵和外延做出精准的统一的定义。根据国外以及国内相关项目实施的经验来看, 模糊不清的定义不仅会难以明确混合使用开发的成功与否, 更会使各地在制定混合使用相关政策法规时, 与其他相似的概念混淆而给城市建设和环境质量带来问题。其次, 在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时, 如许靖涛等所说, 各地规划人员在规划管理方面有着差异, 在制定政策法规时不仅要考虑各地的土地利用、经济发展等的情况, 还要考虑规划管理的水平, 对混合使用的灵活性进行把握。第三, 要加强对混合使用成果的研究, 从政府制定的指标、开发商的评价、市民的评价三方面入手, 找出混合使用开发的适宜地区以及最优的混合使用开发方案, 以丰富混合使用的理论研究。

摘要:本文从混合使用的研究背景出发, 总结了近些年国内外学者对混合使用的研究重点。最后针对国内混合使用研究存在的概念不清、政策法规不健全、实践评价等方面的问题, 结合国外经验以及国内实情, 对未来的深入研究提出建议。

研究型教学的思考 篇5

关于研究型教学的思考

研究型教学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灵活多样,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学生的创造能力、研究能力的培养.研究型教学契合后现代主义的`教学观,强烈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一定会大显身手.

作 者:崔梦楼 徐军 作者单位:石家庄学院,文学传媒学院,石家庄,050035刊 名:教育探索 PKU英文刊名:EDUCATION EXPLORATION年,卷(期):“”(9)分类号:G642关键词:研究型教学 后现代主义 研究性学习

真研究 真思考 真思想 篇6

教师常常把学生的心声改得支离破碎,而且改的重点是成年人式的“无限拔高”之类的画龙点睛,对是否言为心声不闻不问,有的干脆让学生背几篇标杆文章胡乱套作。时下的一些写作活动,更趋于商业化操作,五岁小孩写的作文,就成熟得可怕,根本没有属于他们那个年龄的趣味与想象。异化的写作,已经不关注学生的心声,关注的是学生假写作带来的荣誉与成功。长此以往,怎么得了?

我曾大声疾呼:学生的作文应该是学生不吐不快的真感受、真心声;教师的指导必须是面对学生问题的真指导。自然,真指导是一门科学,是按写作规律施教。这个规律是什么,需要潜心研究,拿出过硬的事实与具体的数据。

2012年12月,土荣邀我给广东的语文老师做“如何做一个有思想的老师”的报告,其间,我也向他提出了类似的问题。他向我介绍了广东的语文教育问题、探索与成果,其中也讲到从1988年开始,他就一直将学生学习的问题与自己教学的困惑作为研究的课题。在老前辈的指导下,他的《初中语文活动性教学的实验与研究》被收入全国中语会编写的《新中国语文教育大典》。

他驾车送我到白云机场时,向我简述了他的书《学生写作学——见真成文》。听完他的介绍,我想起原教育部副部长韦钰的感慨:“当今中国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空泛的理念太多。有些理念十分原则化,什么学科都可以套用,但与实践脱离太远。教学改革不应只停留在理念上,关键是要解决课堂上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的问题,这是教育改革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中国教育改革需要建立在实证性的研究基础之上。”

当土荣要我为该书写序时,我才知道,他从2003年开始,用了十年的时间,默默地做了一件既真又实的事:对写作这个老大难的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他首先进行问题调研,鼓励教师提出了91个问题,并将其归纳为67个;经过一段时间实验他发现,教师的许多指导不到位,原因是对学生的写作问题没有真正了解与研究,于是他让学生提出了253个感兴趣的写作问题,并将其整理为203个。为寻找写作的“真经”,他潜心研读了53部教育学、心理学、学生认知心理学及人生发展心理学的专著,将师生的问题与学生身心发展结合,重新设计了500多道写作题,并设计成问卷,边调查、边研究,至2013年3月,总共有53,879名中小学生、2167名教师参与了调查问卷,进行了126场师生座谈交流。最后,找到了见心成文的写作之路,即将学生写作的理论与实践,全部建立在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中,使写作成为学生自身资源最具智慧的开发、消费与增值。

十年时间,550、53,879、2167与126的数字后面,该是多少的艰辛,多大的工作量!这是真研究,真的对理论问题、教师问题、学生问题的调查与研究。没有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精神,是做不了的。这些调查、座谈都有较高质量,如问题设计有针对性,调查目的具体、明确,调查的层次全、范围广,调查数据全部来自学生与教师,调查的资料全面、准确、真实。

更重要的是,土荣还对问卷进行了比较科学的分析,解剖了麻雀,发现了学生写作的实质问题,揭示了典型材料的深刻意义,从一件件事物、一种种现象中找出了学生写作问题的根本和彼此之间的内在关系,调查报告分析坚持用事实说话,把原始资料开发成了发展学生写作能力的优质资源。

我一直认为,学生写作是其生命运动的一种形式。从语言学的角度看,语言是工具;从本体论的角度看,运用语言的言语写作,就是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的重要形式。以此来探讨学生写作的价值、任务、内容、机制及方法,自然会得出一系列真见解,并初步形成“真”的理论。

过去的学生写作专著,多从如何写的角度谈技巧。本书却从大量而持久的调查入手,将学生写作建立在其身心发展的表达需要上。这样的学生写作,是学生自然的、自主的、本能的言语行为,尽管这样的写作可能没有技巧,可能显得幼稚,但这是学生用自己的眼光看到的、用属于学生这个特定年龄阶段的“真知灼见”,是洋溢着学生青春气息的“真”写作。

土荣还坚持以史为鉴,潜心古今中外教育思想的梳理与融合,探索了世界写作的主要发展成果与发展方向,也将写作的学术视野扩大到了春秋、科举、“五四”新文化运动,从历史资料、年会资料、中外对比中,提炼了许多可借鉴的写作思想与写作经验,具有世界眼光与比较厚重的历史底蕴。

同时,他又及时吸收了发展心理学与脑学科的研究成果,如运用脑科学的知识说明了“知识”与“技能”的区别,说明“恰到好处”地运用“脑力”,技能就远远高于知识,知识只有转变为技能才具有力量。明确使大脑髓鞘质增多、增厚,必要条件是提供犯错和改错的机会,髓鞘质的生长需要对与错的刺激,最好是即时反应的刺激。据此,他指出:要使写作知识变为写作技能,必须让学生主动实践;要使学生学会写作,就要智慧地对待学生的写作错误。这使学生写作具有了较强的科学性。

该书抓住了学生写作教学需要了解而大部分尚未认识或未充分认识的写作问题,研究了影响学生写作的题材、内容,特别是与学生身心发展有关的各种因素,构建了作文教学的教育理论体系与操作措施,包括作文教学的本质、基本内容、基本途径,吸收一线教师的新鲜经验,并结合自己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写作教学的经验与教训,以课例、例文引发师生对写作进行更具体而深入的思考,将理论思考体现为实用有效的具体操作。

该书与过去许多写作学著作的根本区别是:立足一个成长发展中的“人”来构建“言为心声”的写作与“工具性”的写作。心声表达侧重个人的思考、意念与独特体悟,是十分个性化的,不在意别人的感受与关注,甚至是不让人知道的隐私,重在自我表达;“工具性”写作,侧重个人与别人的交流、合作与共同追求,是普适性的,重在实现交际目的。基本的写作都是自助餐式的,即教师提供了基于学生身心发展过程的主要身心需求的写作选项或选题,如吃喝玩乐、衣食住行与人事物理相融合的系列选题,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需求与爱好特长,结合学与教的课程安排,在自主选择中进行写作。

该书的理论基石是《教育人生发展学》,是土荣用40多万字构建的一个基础性理论。他认为,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是学生写作的关键,因为身心发展的需要规定了学生游戏、活动与实践的主要内容,学生写作的动机最好都在游戏、活动与言语实践中形成。因此,所有的写作,最好从学生身心发展的角度进行,最明智的做法是:让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及满足身心发展的各种活动,都成为写作的资源。

读完该书后,我觉得土荣33年的教学和研究使他具有极大的勇气和坚强的韧性,敢于从与众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会对平凡的事物进行深度的挖掘与开发,既从本质上思考问题,又能够就事论事地从枝节上分析和解决问题。我甚至认为他的学生写作可能会在更大范围更长时间对中小学生的作文教学改革产生更为实在的影响。

本书是问题的真研究、写作的真指导、作文的真记录与理论的真思考,因此也就具有真的思想。读者不一定同意作者的观点,但读者肯定可以了解到真实的问题探索与思考,甚至可能从中开发出新的写作资源与创造新的写作成果。

该书不仅是一部学术著作,也是一本师生写作的教材,当广大师生在教学中遇到实际问题或困难时,仔细研读此书,就可得到许多解决具体问题的有效办法。

翻译过程研究引发的思考 篇7

翻译是一项高度复杂的认知过程和心理过程,涉及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语际转换,涉及原作者与译者之间和原文与译文之间的相互关系。对翻译进行研究,究其根本就是对翻译过程和翻译结果的研究。学者们往往注重得到好的翻译结果( 译文) ,却常常忽视对其所得结果的过程进行研究。翻译研究的重心从对译文的主观性评价转到对翻译过程的理论性研究,是翻译研究的未来发展态势。

一、翻译过程的经验性认识

著名翻译家思果在《翻译研究》一书的“总论”上探讨翻译步骤时,结合自己的翻译经验这样说道: “理想的译法是这样的: 先把原文看懂,照原文译出来,看看是否有损文义和文气。如果有损,再补回来。试把不可少的字加进去,看看是否超出原文范围,增减以后和原文再校对一次。 有些地方是否译错,语气的轻重是否恰如其分,原文的弦外之音译文里找不找得到? 原文的意思要消化,译文的文字要推敲。”[1]他还告诫译者不看完整句、整段、全文不要动手译,只有看完,才能够明白其中作者所要传达的意思。 可见看懂原文是第一步,是整个翻译过程的基础,只有理解原文所要表达的内容,才能够“消化”原文的意思,用恰当的语言表达作者的意图。此外,校对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程序,而且译完还要对文字进行推敲。

二、翻译过程的理论探索

将翻译过程研究通过模式图的形式表达出来能够更全面、更具体地使研究者掌握翻译活动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关系。英国翻译理论家罗杰·贝尔( Roger T. Bell) 教授在其专著《翻译与翻译过程: 理论与实践》(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中主要探讨模式、意义和记忆三方面的内容,将翻译过程分为“分析”和“综合”两大阶段,每个阶段又包含“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不同的操作领域。

贝尔在全书的第一部分“模式”里主要包含两章的内容,集中探讨了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 ( 1) 对翻译的性质进行概括性的讨论; ( 2) 对翻译过程纲要性模式的陈述。 贝尔从理论上回答“翻译是什么”、“译者是什么”、“翻译理论是什么”以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等问题。对译者能力的判定必须考虑抽象的知识体系( 包括语言知识和世界知识) 和关键性的阅读及写作的实际技能。为了回答“译者在翻译时做了什么”这个问题,贝尔提出了一个最初的、纲要性翻译过程模型,进而引出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意义的本质和记忆中信息的存储和加工问题。翻译归根结底是对源语意义的解码和再编码的过程,使其符合目的语的要求,以期目的语读者能够读懂。因此,全书第二部分用大量篇幅着重探讨“意义”,包括传统的词义和句义、语义意义( 逻辑和语法) 和交际价值( 修辞) ,将这些要素置于语言的功能( 系统) 模式下,与文本和语篇联系起来。对意义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区分包括意义与所指,所指意义和内涵意义,蕴含、含意和预设,上下义关系、同义关系和反义关系,命题、句子和话语等。此外,这部分还讨论了研究意义的种种技巧,如: ( 1) 运用成分分析法确定词义; ( 2) 创造语义场和词汇场; ( 3) 运用语义差异法测出隐含意义等。第三部分将“记忆”作为主题,主要探讨与信息、记忆和知识相关的两个基本方面: ( 1) 文本处理的具体问题; ( 2) 信息储存与检索的相关问题。这两方面对理解翻译过程至关重要。此外,这部分还探讨了在人类交际语境下记忆和信息处理时的心理过程,讨论了感觉与知觉的关系,编码与解码的过程,记忆系统的本质和记忆中存储项目类型的本质等[2]。

贝尔在研究的过程中理论运用的最多,给翻译研究增加了很多科学的成分,但翻译过程是一个非显性的心理过程,有时很难用语言描绘其复杂程度,因此他的心理模型能否真正反映译者翻译时的真实心理过程,还需进一步验证[3]。

三、翻译过程的实践总结

经过大量的翻译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根据翻译过程的理论总结出作者对翻译过程的认识,将翻译过程分为如下步骤: 明确翻译纲要,通读全文、统一术语,分析原文, 理解原文,语际转换和审校译文。

1.明确翻译纲要(translationbriefs)

翻译纲要指的是翻译所需要的交际目的、类型以及译者如何开展翻译活动。诺德认为,翻译纲要即委托人对译文的要求加上与译文接受相关的因素: 目的语受众、时间、 地点、预期交际媒介、预期文本功能、文本的生产和接受动机[4]。译者要在翻译之前明确翻译纲要,在翻译纲要的指导下进行翻译活动,做到有的放矢。在弗米尔提出的目的论中,翻译纲要的可行性取决于目的语文化,而不是源语文化。

2.通读全文,统一术语

在开始翻译之前一定要通读原文几遍,确定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才能动笔翻译。作者经常看到学生在翻译的时候,拿来一段就开始逐句地译,也没有通读原文看看整篇内容是什么,只是见到什么译什么,这种翻译结果必然无法准确传达作者的意图,或许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上下文没有连贯性。在通读的过程中将生词画出来,并将术语做出标记,通过查找资料确定术语的翻译,注意通篇的术语要统一。在进行翻译实践时,委托人往往要求译者列出术语表,以使译文读者一目了然。有时,同一篇文章由不同的译者共同完成,统一术语就显得格外重要,要不然同一个短语在同一篇译文中会有不同的表达,给读者带来理解障碍。

3.分析原文

在开始翻译之前,译者应该仔细分析原文,因为这是确保准确、全面地理解源语文本的唯一途径。诺德认为, 以翻译为导向的文本分析不仅要确保全面理解和正确解读文本,还要为译者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需要做出的具体决定提供可靠的基石[4]。因此,文本分析必须置于翻译的整体概念之中,为译者提供永久性的参考框架。诺德的原文分析包括文外因素和文内因素。文外因素包括文本作者或发送者、发送者意图、文本的读者对象、文本的交际媒介或者渠道、文本生成和接受的时间和地点以及交际动机和文本能够实现的功能; 文内因素包括题材、内容、前提、 构成、非语言成分、词汇、句型和超语段特征[4]。文内因素和文外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对原文进行细致的分析是翻译过程的重要步骤,也是准确理解原文的前提。

4.理解原文

理解原文是通过阅读原文实现的,是整个翻译过程的关键步骤。理解是表达的基础,表达是理解的结果。只有对原文彻底理解才能达到准确的翻译。由于原文内容可能是关于各个领域的,译者不可能熟悉每一个行业,当译者自身的知识和词汇不能满足译者理解原文时,译者就要查找相关资料储存一些与原文相关的知识和词汇,帮助译者理解原文。

5.语际转换

由于双语转换作为一种思维过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解开“黑匣子”之谜是学者们要花精力和时间仔细研究的。在语际转换的过程中还涉及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 翻译方法或称翻译技巧、手段有很多,如,词类转换、增补与省略、主动与被动、正说与反说、具体与抽象等; 翻译策略包括直译与意译、异化与归化、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等。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选择哪一种翻译技巧或翻译策略由译文的目的和功能决定。

6.审校译文

审校是确保译文质量的最后一步,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翻译时,由于时间仓促、译者粗心,往往会遗漏一部分重要信息,第一遍审校时就要反复推敲更改这部分的错误。第二遍,脱离原文阅读,看看有没有语句不通顺的地方,不符合译入语表达习惯的地方。如时间充裕,应再次审校,确保原文畅达自如。审校有三个作用: 第一,看看译者有没有漏译,然后将漏译的地方补充完整; 第二,发现误译,纠正误译; 第三,润色语言,改掉令人费解的地方[5]。

结语

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绝不是源语与译入语之间的机械转换,而是需要遵循通过翻译实践总结出的翻译步骤,即明确翻译纲要,通读全文、统一术语,分析原文,理解原文,语际转换和审校译文。学者们对翻译过程的探索有助于认识翻译的本质,了解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了解译者的心理和思维过程,对翻译的研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摘要:翻译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不仅涉及双语语言层面的转换,如词语、句子和语篇的转换,还涉及译者的思维和心理过程,因此可以说,翻译过程研究就是解密“黑匣子”的过程。翻译过程的研究对翻译学的研究非常有价值,能够从理论意义上指导翻译实践,从而提高译者的翻译能力。

学业拖延研究综述及其思考 篇8

拖延 (procrastination) 一词来源于拉丁文procrastinare, 其意是“将事情拖到明天”。由于研究者理解的角度不同, 拖延的解释也就不同。比如Ellis (1977) 等认为拖延是指不能在预先规定的时间内开始或完成某件事情的行为;Rothblum认为, 拖延是指没有充分合理的理由而将必须完成的工作延迟拖后, 以避免个体主观上的不舒服感[1]。

学业拖延是拖延定义在学业情境中的延伸。对学业拖延的界定, 不同的学者也有着不同的解释。Solomon认为学业拖延是不必要地拖延学习任务以至于产生心理不适应感的行为。Steel认为学业拖延是一种非理性行为, 个体尽管预期到拖延会导致恶果仍拖延学习任务的行为[2]。虽然他们观点各异, 但综合分析可以看出他们存在着一种共识:学业拖延是一种消极的行为或行为倾向, 常常导致低的学习成就和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

二、学业拖延研究现状

以学业拖延为关键词, 检索万方数据库资源, 共约有130多篇文章。梳理这些文章发现他们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侧重于描述性研究。有的研究主要介绍学业拖延的涵义、类型和性质, 有的重点介绍不同的学业拖延研究方法和测量量表, 有的则对学业拖延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比如韩静张雯 (2011) 的文章描述学业拖延类型的划分:从成因角度, 学业拖延可分为计划失败型拖延和实施失败型拖延。从应对方式的角度, 可分为焦虑型拖延和放松型拖延。从主观意愿角度, 可划分为主动拖延和被动拖延。主动拖延者喜欢在压力下学习, 有意图地拖延, 能够及时完成学业任务, 对结果感到满意。被动拖延者在压力下学习会紧张, 常不自主地延迟学业任务, 任务常无法及时完成, 对结果感到不满意。赵佳鑫 (2012) 的文章介绍了学业拖延量表主要有一般拖延量表、学生拖延评估量表和拖延量表等测量工具[3]。左艳梅, 张大均 (2010) 的文章重点介绍学业拖延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学生人格、学生动机、不合理认知、自我阻碍和自我调控、焦虑和抑郁、任务、环境特点等[4]。这些基础理论研究为拖延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2侧重于实证性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大约有60篇左右。如, 李嫱2012年的研究认为学业拖延和时间管理倾向成显著的负相关, 高军 (2011) 的研究发现信任鼓励型父母教养方式、情感温暖型教养方式与学业拖延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忽视型教养方式、专制型教养方式与溺爱型教养方式与学业拖延存在显著的正相关[5]。苏毓婧 (2010) 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学业拖延与完美主义中的担心错误、父母期望维度呈显著正相关, 与条理性维度呈显著负相关[6]。总之, 学业拖延与时间管理、完美心理、父母教养方式、人格特质、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和学业反馈等存在着密切关系。

3侧重于干预性研究。学业拖延干预模式主要有团体训练和个体辅导, 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不太多见。如王觅、钱铭怡等人2011年的研究表明:团体干预能有效提高个体的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 从而使个体的拖延行为、拖延不良后果下降, 但并不能降低拖延倾向, 显示拖延倾向的稳定性, 提示以后干预需要的时程更长[7]。刘朝晖 (2012) 针对学业拖延调查结果建议, 教育工作者如果严格学业任务的要求, 加大拖罚力度 (如未按时教作业不能补交) , 能帮助学生养成更好的学业习惯, 有效减少学业的拖延。代丽男、李晓丽 (2011) 对中小学生的研究发现, 团体辅导可以有效地减少他们的学业拖延。

4侧重于学业拖延量表的编制。国外应用较广的量表有:1984年Solomon的学生拖延评估量表 (PAS-S) , 1991年Tuckman的拖延量表 (TPS) , Milgam的学习拖延量表 (APS) ;lay 1986年的一般拖延量表 (GPS) 。国内学者有:黄佳恩的主动拖延量表、胡春宝的硕士研究生学业拖延问卷等[1]。

5侧重于不同的研究对象在130多篇文献中, 关于大学生的研究约有60篇, 关于中学生的研究约有22篇, 其他群体的研究约有50篇。

三、学业拖延研究的思考

由上可见, 学业拖延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也不难发现, 这些研究多集中在大学生群体, 对中学生的研究相对较少。中学生正处于人生智能发展的关键时期, 如果他们的学业拖延没有及时克服的话, 有可能转化为一种不良的习惯, 对其终身发展都将产生消极影响。

实证研究方面, 大多探讨学业拖延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很少涉及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拖延的关系。自从1977年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 (Bandura) 提出自我效能的概念以来, 自我效能就成了研究的一个热点。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种或某类任务, 是个体的能力自信心在某些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Bandura, 1986) 。可见, 自我效能感是与具体任务联系在一起的, 并不是一种概括性的稳定的个性特征, 对于同一个人而言, 并不是对所有的人类活动都有着同样的倾向性兴趣和优势能力水平, 那么, 当个体在面临非优势能力的活动问题时, 其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的把握性就不会那么高, 也就是说, 其自我效能感必然是低的, 因此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对于自我效能感研究只有与具体的活动或情境联系起来, 才能更好地解释自我效能感及其影响。因此, 为了更好的探索学业拖延的影响因素, 从自我效能感角度去研究的话, 应更多地关注学业自我效能感 (academic self-efficacy) 与学业拖延的关系, 或许更恰当, 更有效。当然, 学业自我效能感也可再细化, 具体到某些学科领域比如数学自我效能感、英语自我效能感、情绪自我效能感、写作自我效能感等。

摘要:学业拖延是拖延定义在学业情境中的延伸, 是包含认知、情感和行为成分的复杂心理现象。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学业拖延研究的现状, 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 期望能够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照。

关键词:学业拖延,综述,思考

参考文献

[1]胡春宝硕士研究生学业拖延分析华东师大硕士论文2008

[2]刘丽华, 玄英哲等, 学业拖延的概念分析中外医学研究2012, 3161-162

[3]赵佳鑫中学生学业拖延综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2.97-8

[4]左艳梅.张大均学业拖延影响因素研究述评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3

[5]高军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成就动机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研究南京师大硕士论文2011

[6]苏毓婧大学生的完美主义、成就目标定向、未来时间洞察力与学业拖延的关系山东师大硕士论文2011

研究思考 篇9

(一) 对法学理论进行研究

法律研究的基础就是对法律理论进行研究, 这也是对法律进行明确定义的工具。只有对法律理论研究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才可以是研究者找到探究的具体方法和目的, 但是在研究过程中要始终遵守法律理论的相关的要求。对法学的理论思想有一个熟悉的掌握, 才可以找到事物变化的规律, 推进我国法学研究的相关工作的正常进行。法律的研究和实践其实是有很多的不同, 有很大的差别, 而法律理论就是反应了法律的规律以及产生的影响在没有具体的实践的情况下。对于法学研究的基础就是法学理论, 可以转变法学研究者的思维方式, 从各个方面进行研究, 对法学的特征进行更加全面的了解。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总结, 应对我国法学理论研究的思维方式的具体要求, 揭示出在不同环境下, 法律的执行效率的不同。

(二) 对法学工程进行研究

在法学工程的研究过程中, 要以人民的日常生活为出发点, 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法律的实用价值和社会的需求, 对思维方式也要进行明显的改善, 提高其对实际生活的效应, 利用大量的社会材料, 明确分析出法律执行的效率。这种转变的思维方式正好符合时代的变化, 为其提供了大量的实践经验, 对法律的研究就形成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搭档。这样一来, 使我国法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的更加密切, 对人们在社会生产中产生过你的价值进行充分的分析, 构建一种良好的法律氛围。结合我国的科学发展观以及社会发展的各种因素, 对法学的内容进行不断的探索, 研究法学内容的目的就是为了为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增添一份力量, 也是实现我国法制社会的要求, 这种法律工程的建设是通过具体的法律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规范, 并不是依靠具体的法律来直接执行。

(三) 法学研究及其思维方式的变革的意义

对法学进行不断的研究使我国具体的法律与人们的实际生活日益密切起来, 对人们的日常行为进行全面的规范, 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对思维方式激进行变革, 可以使法学的研究的领域更加宽阔, 使我国法律保持在一个不断健全的状态中, 可以使我国法律不再受某一种现象的局限, 对社会发展进行全面具体的分析, 对法律的重要性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对法学的研究提高了法律的实践作用, 完善法律的关键就是将实践和理论进行不断的结合, 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充分的利用法律, 这样一来, 我国法律的使用效果也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四) 推动法学理论的进步

我国对于法律理论的研究虽然很全面, 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还是不能将实践的功能进行很好的运用。法律研究者通过自己不断的社会实践, 将法学研究的力度进行不断的加大, 逐步实现对法学理论基础的研究目的促进我国法学理论的进步。对研究法学的方法和其它法律的研究是不同的, 需要不断转变思想方式, 使理论基础在法学的研究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 并且不断与社会实践进行结合, 积极的运用理论的基础。对纯化价值的立场进行充分的分析在法学理论的研究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 可以使法律和道理实现并存, 加大我国法学研究的实践性。提高法学理论的进步是当前最重要的, 在这一过程中将研究的目标需要不断的进行明确, 法学研究者对法学理论的基础知识进行合理的运用, 以社会实际作为切入点, 促进我国法律事业不断向上发展。

(五) 推进我国法学学术研究和评价的形成

对我国的研究要始终以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基础, 对法学存在的形式和运用的方法进行全面的分析, 提高我国建立法学学术的研究和法学学术评价的形成速度, 可以使我国拥有更加严明的法律制度。法学研究有各种各样的类型, 所以其思维方式也要随之具有多样的形式, 不断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而法学的研究过程可以促进我国学术研究和评价形成。

二、结语

近年来我国法学研究的成果是十分成功的, 在另一个角度对我国社会发展的现状进行有效的反映, 在人民群众之间树立了极大的威望。法律的建设是需要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来逐渐将其完善的, 我国人口众多, 这为我国构建法治社会的目的增添了很大的难度, 对法学进行研究为我国健全法律提供了经验。将法学的思维方式进行转变, 可以对法律运用的方式进行更透彻的分析, 这可以帮助我国法律法制进行更好的改善。

摘要:法学主要研究法学理论和科研成果, 本文主要探讨我国法学逐渐完善的过程以及在改善过程中的相关的理论知识, 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 对我国法学执行的实际的情况进行指导。法学所研究的思维过程以发露和价值为主要内容, 对法律的庄严效果很重视, 在不断的研究和探索过程中对法律的框架进行构建, 使我国的法律体系可以逐渐健全。我国的社会结构不断发展, 需要更加严格的法律来约束人们的日常生活, 通过对我国法学的研究, 转变研究思想, 将研究的成果进行不断的完善。

关键词:法学研究,思维方式,变革

参考文献

[1]史春涛.当代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及其培育途径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 2014.

[2]陈昉.论马克斯·韦伯的法学理论及其两面性[D].吉林大学, 2011.

[3]张守夫.哲学视域中法的语言和思维层次[D].吉林大学, 2006.

开展“问题探究”教法研究的思考 篇10

一、开展“问题探究”研究的实施背景

我校地处农村, 虽然在教育新理念贯彻方面开展了许多工作,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由于处于教育教学单位的最基层, 一些陈旧的教育思想在广大教师脑海里还是具有一定影响的,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数学教学工作, 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讲授, 而且要培养学生形成数学能力和创新意识。近年来, 随着素质教育在各级学校的深入推进,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摸索开展“问题探究教学法”, 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对象的发展水平, 采取针对性教学方法, 分层设置教学问题, 指导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 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提高。

二、开展“问题探究”研究的理论思考

开展“问题探究”教学研究, 是建立在丰富的教学实践基础和详实的理论基础之上的。一是问题的可接受性。依据巴班斯基可接受性原则的概念, 教学活动要求各种设计与安排符合教育对象的现实学习可能。“问题探究”教学研究要立足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方式, 以及学习能力等各因素, 主要在全体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范围内分层设置问题, 确保所有学生均能接受。二是问题的条件性。依据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要点, 在教学活动中如果具备了一定的外在条件, 大部分的学生在自学能力、态度速度, 以及学习动机等多方面发展较为均衡。所谓的学习条件, 实际上是指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过程, 实现教学目的所需要的机会, 开展“问题探究”研究就是为全体学生创造更多的这样探究解决问题的机会。三是问题的发展性。依据赞可夫教学发展理论, 教师通过教学促进一般发展的教育对象应该不是一小部分, 只有所有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发展, 才能实现较高难度与较快速度的教学发展。开展“问题探究”教学主要目的是为了缩小同一个班级之间学生的发展差异, 促进包含“后进生”的全体学生都实现较快发展。四是问题的反馈性。学生在开展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感知问题、质疑问题、思考问题、突破问题的循环过程。数学问题一般会以两种形式出现, 一种针对教材特点, 从教材设计引出, 事先设计与准备好的启发性教学问题, 另一种是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遇到并提出质疑的探究性问题。这些数学问题的突破需要反复开展来完成, 这种反复不是简单的重复, 而是提炼与升华, 开展“问题探究”教学也正是使问题探究活动不断走向深入。

三、开展“问题探究”教学的流程结构

1. 明确问题。

数学教师要深入研究课本、大纲要求, 并对学生认知“最近发展区”进行详细了解, 然后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分析和计划, 明确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相关联系等三个不同层次问题。通常的基础知识问题是围绕某个知识点教学工作制定的, 相对比较容易;基本技能问题一般是开展知识点间的转移而制定的, 难度中等;相关联系问题是开展前后知识联系设置的问题, 难度较大。设计好问题以后, 教师要针对学生学习能力与知识结构进行重新调整, 形成以问题作为交叉点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框架, 在这个框架之中, 覆盖了所有的学习内容。

2. 引导探究。

在教学中, 这三个层次的问题最好分三阶段揭示, 在各组问题揭示出来后, 教师先不要开展课堂新授, 要注意留给学生一些时间, 便于学生研究教材知识和开展探究活动自主解决知识难题。相对而言, 基础知识问题只牵涉新知识的某个单独的知识点, 而且包含在学生已经形成的旧知识体系之中, 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就可以解决问题。基本技能问题着重设置具有直接关系的不同知识点及转移间的方式和导向的问题, 全体学生可以开展教材阅读研究、分组讨论以及寻求教师点拨, 基本能够解决这类问题。相互联系问题因为牵涉知识点、方法之间的联系和导向等问题, 牵涉面范围不太固定, 新课内容涉及面会小一些, 在复习课内容中涉及面相对大一些。所有教学问题, 基础好的学生一般在探究过程中就能解决问题, 基础中等的学生可以依靠分组讨论等方式来获得问题解决途径, 基础落后的学生自己无法全部解决问题, 教师要引导他们寻找问题探究的关键。一些在探究过程中学有余力的学生, 教师可以开展问题求异、拓宽、加深等方式开展思维训练, 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3. 讲评提高。

在教学中, 教师引导学生对问题开展探究后, 要注重在基础知识重难点和容易混淆的地方设疑, 指导学生把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在基本技能方面, 教师要指导及时反思方法的应用, 开展举一反三训练;在相互联系方面, 教学时要训练学生将所学知识脉络进一步理清, 形成思维框架结构, 巩固知识掌握。

4. 练习巩固。

教师在开展讲评后, 要有效保持学生良好的思维框架与知识掌握情况, 必须注重开展练习巩固, 在这个环节中, 设计练习题一定要结合学生在“三基”中相对较弱的地方开展, 针对学生在联系中表现出来的问题, 要及时进行补救落实, 如有必要中还要安排教学时间进行回头看, 确保教育教学目标的全部实现。

四、开展“问题探究”研究的初步效果

1. 增强了学习主动性。

教师在开展“问题探究”教学过程中, 围绕中心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揭示了一环紧扣一环的启发性或探究的问题, 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全身心投入教学双边活动过程, 有效增强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2. 缩短了师生距离。

教师在开展“问题探究”教学的过程中, 注重提出问题面向所有学生, 以往一些容易被教师所忽视的学生, 特别是处于班级末尾的后进生, 在教师的激励下, 以问题为载体变成了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 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掌握, 而且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基本问题。优秀生在教师的启发下, 通过问题探究活动, 进一步训练思维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3. 提高了分析能力。

研究思考 篇11

【关 键 词】教育行动研究;研究者的角色;比喻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3-0117-03

教育行动研究是指通过实践者对教育行为的实践而进行的一种研究方式。[1]而教育行为主体的认识水平与价值取向直接涉及他们对教育行为本身和教育环境中角色的理解,从而对教育行动过程发生影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那么,作为教育行动的研究者,经过系统、严谨且科学的教育,虽然已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在具体的实际操作中,遇到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难免会有措手不及的境况。此时,厘清自身的角色,对不同角色进行灵活的转换显得尤为重要,这同时也是研究者进行行动研究的逻辑起点。

一、教育行动研究中的角色定位

在教育行动研究中,一线教师往往倾向于将研究者看作专家,希望能获得一些可操作的意见和建议,而研究者自身如何看待自己的角色问题,到底是高高在上的研究者,抑或者是具体实践的参与者(实践者),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研究者的角色的定位随着在行动研究过程中具体情境的变化而变化。研究者可能需要在一项行动研究计划的不同阶段承担不同的角色。如外部研究人员、推动人员、专家、顾问、评价人员等等这些角色。有时,这些不同角色之间可能会有压力,如果处理不好角色的转换,可能会影响主体进行行动研究的效果。

但不管怎样,作为研究人员(推动人员),思考的重点不应该仅仅是“尾注”,而更应该识别问题、搜集数据、分析问题,借以数据进一步深入研究;而且,思考应当与实践者的思考相关联,彼此交织,积极地探寻合适的研究模式。

二、角色的共存:用比喻的手法演绎

哈贝马斯认为,在大部分社会背景下,人们需要进行不同角色的转换。[2]当研究者有机会走入课堂履行教师职责时,角色随着具体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每天都在构建和重构自我的角色,同时也在构建和重构与其他角色之间的关系。尽管这些角色可能与行动研究课题的背景会有一定的距离,但这其实正是巩固我们自身与“教育体系”整合的方式。

在具体行动研究的过程中,笔者以自我角色的变化为例,思考不同的角色之间的关系,并且试图用比喻的手法,演绎分析自己在实践中的不同角色,以使固有的形象更加清晰。

(一)比喻一:在一艘没有船长的船上,我作为一个有理论准备的水手,和其他水手一起探索着向远处航行。

对于这个比喻进行分析如下:

1. 船象征着所有的背景中的要素——计划、集体、每个成员的能力。这艘船或多或少应该装备得更好一些。这些要求对航行本身不构成障碍,重要的是对船只其本身的状况有所了解,这样才不会选择一个不能到达的目的地,航行的选择也才可能是合适的。

2. 没有船长。我并不认为自己是制定航海路线、做出决策、发布命令的船长。“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虽然,经过严谨的系统学习,自身具有一定的理论准备,但是并不能说明我能当好船长。这里要明确指出,尽管作为水手,但是我也不会抛弃我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3. 我不仅仅是一个水手,而且是一个有经验的水手。尽管更多的是理论经验,但是我愿意与其他人一起航行,将我曾经在试验中获得的经验与技巧与他们分享,甚至期待在此过程中碰撞出更多思维的火花。我很愿意与他们交流,也愿意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别人。我们应该全力以赴,通力合作,向着开往的方向,并承担实现它所必须完成的实际任务。

4. 我也是一个旅行者,就像其他研究者一样。很明显,我同参与到行动研究中的其他任何人一样,对此次航行赋予了自己的不同于其他水手的含义、目标与价值。我需要进行比较、分析、选择,或者至少能让所有在船上的人知道并清楚这些选择,从而能更清楚航行的意义。

5. 此次航行并没有预定的目的地或是部分的目标,因为在航行中会发生很多的事情。冒险和不可预期的事情隐藏在每个角落准备着来个突然袭击。我们要去的地方也许是广为人知的,然而我们将进行的航线也许就不是这样的了。它要取决于图标、海上环境变化、水手的能力——尤其这可能是他们的第一次航行——以及沿途的供应。我们所知道的就是此次航行必须有一个目的地,但目的地本身并不是一个终结。到达一个目的地后,另一个新的目标马上又被确立。我们满怀希望地认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冲淡我们出行的渴望;甚至希冀着水手们最终成为专家,能够对航行有真正的体会。

6. 远处航行。这是对自己进行行动研究的肯定。虽然在航海的途中可能会遭遇各种不同的风浪和波折,但是我更愿意自己同其他水手一样经历过、行动过,从而得到自身的锻炼和发展。

这个比喻倾向于关注研究者在行动研究中的角色,可能会面临许多问题或者困扰,比如“我”对指导别人工作的恐惧。换句话说,这是权力的问题。但是专家的任务是推动行动研究过程的进展,专家的作用是在行动研究过程中提供知识(开诚布公的或者程序性的)。直白地说,由于“我”是一个专家而别人不是,这就意味着他们将把你作为一个专家来依靠,而你也不仅仅是说句话而已。

(二)比喻二:我是一名纺织工人,利用所提供的原材料进行织锦的活动。

对于这个比喻的分析如下:

1. 重视所提供的原材料。在教育行动研究的过程中,如果在学校,没有那些参与者,没有他们提供的原材料(以他们的思想、观念、信念为线,提供教学中教案、课例、教学反思日志等[3][4]),我就没有意义。

2. 进行织锦的活动。尽管研究活动并不完善,但是,我们全都参加了一项即将作为产品(知识将与此同时创造出来)出现的事物(织锦)的创造活动,并且从中获得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知识。而织锦是一个能让其他人观赏(与外部接触)为目的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nlc202309010618

3. 织工的任务。原材料也许有“结”(障碍),并且,织工的角色就是在保证线不分离(为参与者带来的“线”的原材料写反馈报告)的同时处理这些“结”,并创造出某种经纬交织的组织,最后形成智慧结晶的织锦。而这正是织工技术的关键所在(将线盒连接点连接起来),并从中带出一定的色彩(已经熟知的模式、贡献的性质)。

这个比喻中,“我”在参加一个人工制品——织锦的制作。这是一个制造集体成果的过程。作为研究者,和其他参加者相比,我却承担着推动、组织、建构结构的不同作用。的确,在“做”的过程中进行研究,需要其他参与者(一线教师提供大量丰富的原材料:教案、课例等)的通力协助,并在此基础上将各个点连接,在教育行动研究中经过分析、整理、消化、重新构建出新的知识。

织工与原材料的提供者是一种互补与互惠的关系。一线教师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研究素材,研究者拥有较多的研究经验和理论资源。教育行动研究中,我们分享到教师的教育经验,从他们鲜活的经验中寻找新的理论生长点;教师则分享到我们的研究经验和理论资源,使自己的研究更加规范,论证更加充分、可靠。

三、关于教育行动研究中研究者角色的反思

(一)传统观念中研究者的角色定位

传统观念中,研究者角色的定位与一线教师的观念密不可分。长期以来,认为教育研究不是教师分内之事,教育研究只是理论研究者的职责,而且一线教师也倾向于将对教学中遇到问题的解答仅仅寄予外部的研究者。有时研究者不能为一线教师提供切实而又合理的解答,容易使教师产生失望等消极心理。

如今,这样的观念已经过时。在教育专业化趋势下,教师必须从事教育研究,并且成为教育研究的主力。教师从事教育研究既不能停留在工作经验的总结上,也不能照搬理论研究的方式,而是立足于自身的教学实践,真正参与教育研究。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使工作不断改善,效率不断提高,也使教师体验到从教的乐趣。

(二)尊重——行动研究中研究者遵循的准则

现代观念中,研究者充分尊重教师的经验。作为合作的一方,理论研究者坚信教师的头脑绝非一片“理论空白”(具有教师个人理论),向他们介绍的理论,即使合理,也不可能原封不动地塞进教师的头脑里。教师已有的教育理论知识和个人的理论实践经验,一定会在教育研究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因而需要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尊重。这种尊重意味着,合作研究要从教师的经验出发,从教师的认识水平出发,而不强行从他们不熟悉的理论假设出发,尊重他们的经验、见识、才智,体察他们所处的情境。

理论研究者不但要重视教师的工作经验,还要熟悉他们的日常工作语言。双方合作和交流的基本话语应当是教师的日常工作语言,而不是教师不熟悉的理论术语。否则,貌似高深莫测的术语,不但对教学问题于事无补,而且会使教师感到不受尊重。

(三)当代教育行动中研究者角色转变的新方式

在当代,出现了一种较为新型的行动研究方式——即“在教育中通过教育、为了教育”的教育行动研究必定是一种“参与式研究”。其具体表现为: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一体化。教师所研究的是与己有关联的教育事件,如自己的教育行为、自己与学生教与学的互动、自己与同事的关系等,因而不可能超出事件之外,加以旁观和研究。教师既是研究者,又是自己的研究对象。

知之愈深,爱之愈深,教育行动研究使得教育教学的工作变得引人入胜。

参考文献:

[1]袁文辉.教育行动研究的特性及其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1997.

[2][德]Habermas, J.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M].

Vol. 2: Lifeworld and System: A Critique of Functionalist Reason (Thomas McCarthy. Trans.), Boston, MA, Beacon.1987.

[3][美]阿哈、霍利、卡斯滕著.黄宇,陈晓霞,阎宝华等译. 教师行动研究——教师发现之旅[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P236.

[4]孟庆茂.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P238.

[5]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思考与研究 篇12

一、自主学习与思想政治教学

真正的自主学习, 应该有两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是情感方面, 愿意学、喜欢学、有信心学, 也就是具有追求知识、热爱学习、探索问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对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和坚定的信心;二是能力方面, 也就是善于学, 具有较好的学习方法, 较强的学习能力。这样的自主学习, 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才能高效率地学习。思想政治教学单靠教师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掌握思想政治知识技能的比重, 必须随着学段的提高而增加, 这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需要。

二、教学实践与策略

1、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

教师要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教师要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 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以“学”为重心, 并不是排斥“教”, 也不是不要教师的系统讲授。以“学”为重心, 其基本精神就是使学生爱学习, 学会学习, 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充分体现他们是学习的主体, 而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培养。学生的认知过程, 是在教师指导下, 由不知到知的矛盾转化过程, 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运用各种教学手段, 促成矛盾转化, 从而使学生较快地实现学习上的飞跃。所以本人认为“学”是在“教”之下的学, “教”是为“学”而教。

教师在发挥导引作用的过程中应特别注重以下三个环节。 (1) 在备课中既备教材又备学生;既备教师如何教, 又备学生如何学;既考虑教材、“课标”要求, 又考虑学生的知识现状和能力水平, 并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 (2) 在课堂中“走出演讲的角色”, 引导学生进入语言情境, 开动脑筋, 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 从而保障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 (3) 在课后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这样才真正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教学要归还学生的主动权, 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因此学习的主动权应掌握在学生手中。在教学过程中, 我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适时指导, 并力图在这一过程中, 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要彻底改变单纯教师“问”、学生“答”的现状, 把课堂变成学生“问”的天堂; (2) 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课堂45分钟, 教师讲得多, 无疑就挤占了学生的时间, 把时间还给学生就是让学生多读, 在读中发现问题, 学到知识; (3) 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教师的精讲是必要的, 但学生表达自己的认识、情感的交流更重要, 要更多地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机会; (4) 把练的安排放出课堂。通过社会实践, 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 自觉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探究创新的能力。

3、重视体验活动, 促进内化形成

思想政治教学的实质是认知社会, 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表现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更新教学观念、开创思想政治教学新局面的一个重要支撑点。社会实践活动是转变学习方式的关键, 社会实践活动不止是参与, 更重要的是体验。在教学中, 教师要重视社会实践, 向学生提供体验活动, 促进观念、原则的内化。向学生提供体验活动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对参与活动的体验,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体参与活动能力;二是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每个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创造潜能, 思维活跃, 常会产生知识迁移和突发奇想。不论是发散思维, 还是直觉思维, 或是灵感, 教师都要注意引导和保护, 努力发掘学生的闪光点, 进行激励性评价, 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体验成功。成功的体验会给学生带来愉悦, 带来自信, 带来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三、教学评价

评价一节思想政治课是否达到自主学习方式的要求, 主要抓住以下五个环节:一看, 学生学习热情的高低。是否解决好了“要我学”与“我要学”的问题;二看, 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能否有效地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三看, 学生参与自主学习人数的多少;四看, 教学设计的激活程度, 教学设计是否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五看, 学生在课堂上发表意见的多少。教师是否精心设计了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时间和情景。

四、教学中谨防的几个问题

1、课堂调控不当。

良好的课堂氛围, 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并畅所欲言, 这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条件, 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决不仅仅指一两个学生, 而应尽量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

2、目标导向不强。

有的课堂, 气氛非常热烈, 大家都抢着发言, 把教师忙得不亦乐乎, 但学生所讨论的问题, 大多数是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无关的, 甚至全是些无关紧要的问题, 这样的课堂教学热闹非凡, 但漫无边际, 费时低效。

3、面向全体不够。

教师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而主体作用发挥得好的学生恰恰是接受能力较快、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 而中等生和相对比较差的学生则丧失了“发挥”的机会。

4、教法优化不足。

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 有的教师严重忽视了自身的主导作用, 使处于重要地位的教师主导作用发挥不当。

5、学法指导不力。

有的教师只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却忽视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的学习实际上仍然处于被动状态, 依赖性强, 离开了教师, 还是不会学习, 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上一篇:系统可靠度分析下一篇:应用数学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