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数学专业论文

2024-08-25

应用数学专业论文(精选12篇)

应用数学专业论文 篇1

新课程改革的几个基本理念之一便是:破除书本知识的桎槁, 构筑具有生活实践意义的课程内容。高职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要求与教学目的与不高不尽相同。高职的教学工作者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更要注意这一点。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 对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 也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 在基础教学中一直都有点让学生“望而生畏”, 更让高职的学生觉得她“高处不胜寒”。其实, 任何学科都是源于生活的, 数学也不外乎此。只要能够把其真实面目展露出来, 学生们自然就会觉得她“平易近人”了。要是能够挖掘出其在学所学专业中的身影, 便能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他们思考、探究的学习精神。这一点便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相吻合。

我一直以来担任酒店管理专业的数学教学工作。本专业的学生80%为女生, 理科知识基础相对薄弱, 经过初中三年的“磨练”, 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有着较强的抵触情绪。但是, 他们对于本专业的学习热情较高, 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训练都很刻苦。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 只要一接触到与专业知识相关的数学内容, 原本沉闷的课堂气氛就会变得活泼起来, 大多数同学都乐于参与讨论, 原定的教学目标也能够如期完成有时甚至能够超出预期。本文就以我的一个教学案例展开阐述。

众所周知, 函数部分的知识点抽象而枯燥, 为了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了解基础函数的实用性与重要性, 我翻阅资料, 查询案例, 精心准备了这部分内容。

我收集了几个典型基本函数在酒店管理中应用的数学模型或相关例题, 穿插在这部分的教学中。

1 图表法表示函数

问题一:根据酒店评定经营状况好坏的两个主要因素:平均房价和总出租率, 把上海的十家四、五星级酒店定位在坐标内, 请判断各酒店的经营状况。

分析:由于四、五星级酒店有一个价格差, 因此可以用水平线把四五星级饭店区分开来。根据历年数据和经验, 平均房价基本在115美元/间左右。另外, 根据旅游饭店经营效果, 可以把出租率高于75%的饭店定在较好的状况, 反之, 则相反。因此, 可以用75%的垂直线区分。那么, 座标可以分成四个区域, 这四个区域的情况如下:

第一区域 (右上) —高出租率、高房价第二区域 (左上) —低出租率、高房价

第三区域 (右下) —高出租率、低房价第四区域 (左下) —低出租率、低房价

按图对十八家酒店进行分析, 对指明其今后调整方向有指导意义。比如锦江饭店, 饭店的硬件设施无法同其他饭店相比, 由于房价无法大幅提高, 只有保持较高的出租率水平, 才能继续保持在第三区域, 以免掉落第四区域。在此基础上着重发展酒店自身特色才能稳步提高房价, 以获得更高的营业收入。

2 一次函数

问题二:一个经济型酒店共有标准套间40间, 采用旅行社整包议价方式销售。规则是这样的:客房日租金单价随着单日出租客房数量的增加而不断下降, 直至底价;每间标准间的日租金单价x (元) 与客房出租数量n (间) 的关系是.比方说, 在一次订房中只定出一间 (n=1) , 房间日租金就是220元;而40个房间都被一次性定出的话 (n=40) , 房间日租金就只有122.5元了.

求当旅行社一次租20间时的单日租金总额;

请写出该酒店的标准间单日租金总额y (元) 与定出间数n之间的函数关系.

分析:酒店标准间单日租金总额y是随着出租客房数n的变化而变化的.在客房出租中, 有几个基本的量,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酒店标准间单日租金总额=客房日租金单价×单日出租客房数量.

解: (1) 当n=10时, y=125×10=12500 (元)

答:旅行社一次租10间时的单日租金总额是1250元.

答:所以酒店的标准间单日租金总额y (元) 与定出间数n之间的函数关系为y=120n+50 (0<n≤40, n∈N)

3 分段函数

问题三:经过数据统计, 南京维景大酒店发现在套房定价与酒店客房部日营业额之间有如下关系:当套房日单价定在480元在720元之间时, 入住情况为平均每天120间, 当套房日单价定在820元到1180元时, 入住情况为平均每天92间当套房日单价定在1380元起步时, 平均每天等能76间 (每次提价都经过大规模扩建与装潢, 酒店星级标准提高。)

分别求出当日租金平均值为600元、1060元或1540元时, 酒店客房部的当日租金总额应该是多少?

试写出当日租金额y (元) 与当日套房日租金平均值x (元)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分析:在本题中单日租金总额=当日套房日租金平均值×当日出租套房数

解: (1) 当当日套房日租金平均值为600元时,

单日租金总额=600×120=72000 (元)

当当日套房日租金平均值为1060元时,

单日租金总额=1060×92=97520 (元)

当当日套房日租金平均值为1540元时,

单日租金总额=1540×76=117040 (元)

答:上式即为酒店当日租金额y (元) 与当日套房日租金平均值x (元)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思考:为什么看似收益并没有大幅度的提高, 经营者却要花那么大的手笔来对酒店进行扩建、装修、培训员工、提升员工素质、提高酒店级别?

师:一般来讲, 价格高客人少, 营业数自然减少, 费用也应减少, 但有时则并不然, 客人少, 营业收入却提高, 费用也会增加, 这就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式的差别。一研究就会发现客人虽少, 但这些客人层次高, 使用豪华设施多, 各个营业点消费多。如酒吧里要的是价格昂贵的洋酒, 金器商店买的是价值连城的珠宝。客人少, 营业收入反而增加就自然表明了本酒店产品质的高档。了解到这一特性, 经营者就会从最少的物耗、人耗出发, 在提高酒店档次上做足文章。改变市场结构, 集中精力、财力, 接待层次高、有消费能力的客人, 为这些客人提供更豪华, 更舒适的量的服务。

每个专业都有各自不同的专业特色, 只要针对这些特色制定相关的教学内容, 一定会比单纯讲解枯燥的知识点让学生更容易接受, 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并且, 在经济生活中提倡数学模型的普及应用, 可以帮助我们进行科学的预测、决策。作为高职教师则更要学习新课程、转变新思维、展现新数学。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基础学科与学习专业紧密结合, 本文探讨了高职数学教学与酒店管理专业知识如何相互融合, 使数学课堂多元化, 尝试思维角度的转变。

关键词:新课改,职教数学,酒店管理数学

应用数学专业论文 篇2

当今,部分高校“数学教育”专业的定位不明确或定位雷同,以至该专业培养的人才模式单一,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社会适应性不强等。另一方面,从目前形势来看,中小学数学从教科书、课程内容到教学手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新形势,师专数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如何科学定位,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办出特色,使其稳定健康的发展,就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为此,数学教育专业应该结合时代特征、学校本身的定位、特色与教育资源等,依据科学的原则而对本校该专业进行准确的定位,以培养出特色鲜明社会适应性强的人才。

一、数学的现实地位和作用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领域的研究进入到更深层次和更广范畴,在这些研究中数学的运用往往是实质性的,数学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关系也更加密切。许多一度被认为没有应用价值的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理论,出人意料地找到了它们的原型和应用,例如:(1)数学的许多高深理论与方法正广泛深入地渗透到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中。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最近指出:当代自然科学的研究正在日益呈现出数学化趋势。(2)无论是电了计算机的发明还是广泛使用都是以数学为基础的。在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图灵和玛·诺依曼都是数学家,而在当今计算机的重大应用中也无不包含着数学。(3)信息技术己被广泛地应用于方方面面,从医学上的CT技术到印刷排版的自动化,飞行器的模拟设计到指纹的识别,到石油地质勘探的数据处理到信息安全技术等,在形形色色的技术背后,数学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4)数学己经广泛地深入到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5)美国前几年职业排行榜的250种职业中,数学家(指各行业中从事数学建模、仿真等应用的数学家)名列第五位,前四位分别是网站经理、保险精算师、电脑系统分析师、软件工程师,他们也都需要有很强的数学背景。总之,数学在当代科技、文化、社会、经济和国防等诸多领域中的特殊地位是不可忽视的。发展数学科学,是推进我国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保障我国在各个重要领域中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

二、数学教育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日前,我国将近190个本专科院校设置了数学与应用数学或称数学教育专业,除了少数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及上海交通大学等院校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办得有特色外,其它一般院校儿乎没有办出特色。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把该专业办学指导思想“抽象化、概念化”,实施人才培养日标的措施与方法不具体,以至该专业的服务指向不清,难以取得有针对性的定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过程中,很多本专科院校为了扩大自己的招生规模,快速地把自己打造成高校中的“航母”而纷纷效仿设置应用数学专业。(1)没有考虑自己院校所处的层次和地方特色以及时代特征来制定相对具体的办学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和要求。(2)没有考虑生源之间的差异而制订一视同仁的培养标准和目标,从而使培养出的人才单一,且在同一标准下水平参差不齐,无法实现与知识经济时代下人才模式多样化、职业化形式相协调。第二、该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第一是课程门类陈旧。该专业的课程设置有的还沿用着20世纪80年代初期数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方案及其相关内容,与知识经济时代特征格格不入,以致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需求能力差;或是很多院校在数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雷同,很难体现该专业的特色。最后是课程设置太注重数学专业课程而忽视了人文学科的比重。学生人文知识的缺失必然导致学生人文精神以及社会人文精神的失落。第三、一般院校应用数学专业的教学资源匮乏,教学模式陈旧、单一,且管理水平低下。“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特别对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带来的消极作用最大。此外,由于部分院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盲目地追求贪大求全和存在攀比思想,而忽略其自身的教学资源、管理资源等,让“数学教育”专业草率上马,其结果是培养的人才素质存在“严重缺陷”。第四、缺乏有效的实践教学乎段。其主要表现为:(1)对数学的本质认识不足。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数学只有理论教学,而无可实施的实践乎段。(2)缺乏高水平的实践教师队伍。(3)缺乏有效的学校与社会对接机制。(4)部分的数学实践也是流于形式,既缺乏有效的数学实践的理论指导,同时也缺乏实践的有效管理。第五、各高等院校对应用数学专业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用人单位对该专业的人才认识不足,该专业的毕业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从另一方面来分析,数学是任何一个学校的主题,是中学的主科,是高考3+X的三大支柱之一,所以数学教育的改革倍受关注。郧阳师专数学教育专业在此新形势下,既有难得的机遇,又有严峻的挑战。机遇与挑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国家对师范院校的层次与布局进行了调整。把郧阳师专推到了与综合大学、非师范院校激烈竞争的环境中,这迫使其必需转变教育观念,为未来发展准确定位;二是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及其继续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基本要求的必要保证。而数学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给郧阳师专数学教育赋予了重大责任,带来了发展机遇;三是开放示范体系的建立使得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师范院校的任务。综合大学与非师范院校的参与将给郧阳师专招生、就业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四是郧阳师专地方性较强,自身条件有限,总体实力偏弱,发展不快;五是随着一九九九年高校扩招的开始、中专学校的逐渐消失,这必然导致了本科生在高校教育中出现“饱和”甚至“过溢”现象,近年来不少县级及以上城市的小学教师在迅速向本科层次发展,这使得郧阳师专数学教育专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三、对郧阳“数学教育”专业的定位

专业定位问题是一个含有多元因素的复杂体系,也是一个主体呈多元化的体系。它牵涉到高校本身的定位问题,同时也与高校所处的地方特色、经济环境、高校本身的内部机制、资源、社会需求、社会资源、人才培养质量以及专业本身的社会价值、人文价值等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最终是要以弘扬学科(专业)的多维价值为基本出发点,以社会发展需要为落脚点,从整体构架出符合时代特征、地方特色并具有“职业化、专业化”等特色的专业定位。

1、“数学教育”专业定位的科学原则

(1)要遵循体现数学价值优先的原则。即数学的多维价值应充分物化到每个学生的身心的原则,是主体定位中的社会需求元,也是主体定位的核心。(2)应遵循“人才市场或社会人才需求”规律,坚持宽口径与职业化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日标,走服务于社会的道路;同时数学教育专业的定位也应具有前瞻性,较强的针对性,能做到稳中求变。(3)依托本校的地方特色及本身内部的强势专业,走学校内部“数学+强势专业”联合培养道路,实现数学教育专业的“特色”定位,走“多模式化”的人才培养道路。有特色才有质量,才能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如“数学+应用数学+金融理论;数学+生物基础+生物数学(生物工程);数学+计算机技术等”。(4)应着重体现“应用”,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只有实践才能使学生具有数学应用技能与创新能力。(5)应用不断更新的质量观来指导数学活动,立足自身,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如课程系统与教学方法的改革等系列。(6)应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2、“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培养目标规定了郧阳师专数学教育专业培养人才的总体要求,培养规格是本专业的学生在本学科领域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确定科学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是构建临沧师专数学教育专业新课程体系的重要依据。

培养目标:数学教育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若干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及教学研究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能适应21世纪数学教育改革所需的创新精神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胜任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具有服务山区和农村义务教育思想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合格初中、小学数学教师。

四、郧阳师专数学教育专业的专业特色

数学教育专业是郧阳师专数学与财经系最主要的专业之一,但是要与其他本科院校、师范院校的数学专业相比,我们具有一定的弱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数学教育专业只有通过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与奋斗和一定的专业特色才能在与其他学校的竞争中保持不败之地。

郧阳师专数学教育专业的专业特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养的学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下得去”是指大多数毕业生都能到条件艰苦的乡镇、农村从事教学工作,“用得上”是指数学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基本功扎实,能胜任一切与教学有关的工作与班主工作,“留得住”是指大多数毕业生都能扎根于农村或西部地区,为祖国农村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二是建立本专业的教学督导组,制定督导计划,开展专题教学督导活动。实行听课制度,包括系领导听课、教研室主任听课、教师之间互相听课,学生评价教师等。通过督导活动和听课制度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三是数学教学课程开设与就业方向和人的发展相结合。比如找们开设了(中学数学教学论)、(初等数学研究)等专业课程,为学生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数学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我们还开设了《美术基础》、《音乐基础》等选修课程,为学生拓展各方面的兴趣、陶冶情操提供了平台;四是进行教学手段改革,采用多媒体教学的课程达专业课程的15%以上;五是加强学生见习工作,实习前三个学期内,每学期组织学生进行两次以上见习,充分利用微格教学室组织学生在实习前进行规范的试讲,并有专门的教师对学生的教案、教学进行个别指导,另外开设《中、小学数学教学法》与《中、小学数学教学技能培训》课程使学生具备胜任初中、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六是加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开设建模课,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七是加强专业课程建设,建立了“代数与几何”、“函数论”、“教法与初等数学”三个方面的研究讨论小组。另外,数学教育专业的两门基础课程《数学分析》与《高等代数》课时足,学分高,充分体现了该专业对基础教学的重视。

应用数学专业论文 篇3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课程设置;数学教育专业

教师专业发展按照美国肯塔基大学教育政策与评价教授Thomas·R·Guskey的定义,是指“为增进教育者专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和活动。”它与“教师专业化”是既相通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从广义上讲,两者是相通的,均指“加强教师专业性的过程。”从狭义上说,两者又是有区别的,教师专业化更多的是从社会学考虑的,是指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化过程。”而教师专业化发展更多的是从教育学维度加以界定的,它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

从教师专业发展来看,教师职业要成为一个专业,就必须不断提升教师的素质,突出其专业性。这主要体现在其专业的不能替代性上,即作为教师所应具备的知识性和能力上,是其它职业所不能替代的。

尽管教师专业化以及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国际教育界,包括各国政府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但在我国,更多的还是停留在理论研究上,缺少行动,这主要表现在我国教师教育(包括职前师范专业教育和职后的教师进修教育)的课程设置上,不利于教师专业发展。因为,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需要相应的课程支持,在我国“课程体系呈现单一学科纵深发展型,没有体现出教学工作的专业特点,教师教育的课程要进行具有全程规划性的调整与改革。”本文主要就职前数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要按照宽泛的课程定义来设置教育专业课程

传统的课程定义是指学校为学生学习而设置的学习课目的总称,显然,这种课程理论已不能适应教师专业化的要求。因为,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人成为教师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教师是一种专业,是教师个人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教师专业化就要求教师既要有知识、能力,还要有学科知识、教育知识,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未来的教师应该是研究型的,他应具备深入研究、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的能力;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能力培养者,他必须具备有别于其它职业的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因此,要培养专业化的教师,就不能按照传统的课程定义来设置课程。而且,按照传统的课程定义,则试教、见习就不能作为课程来开设。

现代课程论认为,课程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而设计和实施的一切活动的总称。这种宽泛的课程定义,既包括了学科课程、教育课程,通识课程,教学课程,体能课程,也包括了活动课程,职业技能训练课,实践课程。甚至,只要能使学生在学校环境中获得经验和知识,培养能力的活动都称为课程。因而,“学校风纪”这种“没有固定形态的课程”也应属于课程范畴。这样见习、试教、数学案例教学都可以作为课程来开设。因为,它们都能使学生掌握培养扎实的教师基本功。

二、课程设置应遵循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原则

课程的设置既要尊重历史,更要注重现实。人类文化发展总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继承并发展的。因此,课程的设置也要继承我们以往好的做法。

但教师专业化下的课程设置,更应该注重现代的发展。例如,心理学的现代发展已经由行为心理学发展到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心理学。因此,数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其教学内容上,就不能停留在原有的认识水平上,仍然只讲普通心理学。因为,建构主义是“从认识论的高度对心理学,特别是认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入分析的直接结果,而且,这在很大程度上有构成了对传统教学思想的彻底否定,从而就将直接导致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能反省批判,自我更新”则是教师能力发展的一个主要内容。而建构主义认为“教师应十分注重对于自身科学观和教学观的自觉反省和必要更新。”因此,作为一个未来的数学教师,就必须具备现代心理学的知识,具有科学(数学)观和数学教育观。认识到学生知识的获取是要进行自我建构的,从而变革自己的教学。因此,开设数学学习心理的现代发展课程,或在数学学习心理学中引入这方面的内容是必须的。

三、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在不可替代性上

教师专业最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体现在它的不可替代性上。同其他院校相比,师范院校毕业生同其他大学生相互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是否具有教育科学的知识和扎实的教师功底。随着我国教师资格证制度的实行,国家鼓励其他院校的大学毕业生从事教师职业。但他们要能胜任教师职业,就必须既有教育科学的知识;懂得并掌握教育教学的规律,具有良好的从师任教的职业能力。因此,这种不可替代性主要体现在教育类课程上,它包括教育教学理论课程、教育教学能力训练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

(一)加强教育教学理论课程

教育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科。而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它自身的规律系统,对这种规律系统的认识和运用,就是一种理论的学习和指导。高师院校培养目标是合格的教师,教育类课程在高师院校课程体系的地位及其培养目标是紧密相关的,也是高师院校有别于其它科类教育的重要标志。作为一个教师他必须掌握教育的基本原理、善于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的规律和扎实的教师基本功。因而,教育类课程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而我国高师院校教育类课程的设置是很薄弱的,所开设的只有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和教育实习等四门课程,其学时数仅占总学时的8%~10%。而国外就非常重视教育类课程的开设。例如,美国教育类课程约占有总学时的1/3,英国不少于25%,日本占17%。这些主要发达国家开设的课程主要有教育哲学、教育经济学、比较教育学、教育研究课程等。“日本为未来教师开设多达43门的教育类课程。其中23门为选修课。”这说明,世界上一些主要发达国家十分重视教育类课程的开设。

结合我国的国情,吸收借鉴国外的经验,笔者认为,我国数学教育专业的教育类课程应该加强。应该开设的教育类理论课程有:中外数学教育史、数学教育哲学、数学教育学、数学心理学、数学思想方法、中学数学研究等。

(二)加强教育教学能力训练课程

教师基本功是教师職业必须具备的能力,它具有不可替代性。师范院校的毕业是否具备扎实的教师基本功,这是衡量师范院校办学水平的主要指标,体现的是师范院校的办学特色。但是,如何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教师基本功,是我国师范院校尚未解决好的问题。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没有设置这方面的课程不能不说是一个主要原因。因为,在我国高师院校的课程设置中长期以来只有教育实习课才注重这方面的训练。后来,国家教委颁布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不少专科院校才开始有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而本科院校开设的不多。不少师专开设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大多只是停留在“三字一话”,“五练一熟”水平上。而从事教师职业的最主要的能力——教学能力却没有相应的课程落实。

笔者主持的世界银行贷款资助的教育改革发展项目的研究和实践证明,我们开设的试教课不失为一门有效培养教师基本功的训练课程。这一概念包含三层意思:首先,这是为师范院校学生开设的一门教师基本功训练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为了训练师范生课堂教学能力;其次,这种能力训练课程,师范生施教的对象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中学生,而是虚拟的“中学生”。它不同于实习期间的课堂教学,更不同于毕业后执教的课堂教学;第三,这门课程必须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一般来说,需要教材教法教师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指导,在教师设定的教学情景中进行。

刍议高中数学教师数学专业素养 篇4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

新课程改革为高中数学教学带来了良性发展的契机, 同时也对高中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 高中数学教师要以此作为教学研究的方向, 不断的进行学习, 来适应当代的基础教育改革。

一、教育改革的深化, 提高了对高中数学教师的数学专业素养的要求

高中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 教师的教学质量受到人们的重视, 而高中数学作为重要的科目, 更是得到更多的关注。要想提高高中阶段的教学质量, 就要对数学课程进行专业化教学, 而确立专业化教学的前提条件, 就是要有一批具有专业化数学素质的数学教师。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才能保证教学工作的专业化。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到本世纪初期, 国家教育部颁发了一个重要的引领性文件, 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 本《纲要》详细阐述了教师的专业化提高的途径, 还确定了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 教师所担负的职能。怎样培养一名较高专业素养的教师, 在新课程改革中发挥引领作用, 是现在我国教育体系中不断追求的目标。

二、提高高中数学教师数学专业素养, 是实现高中数学新课改的前提条件

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推行以来, 教学大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主要是为了满足社会对提高人们的数学素养的需求, 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例如, 《标准》中增加了视图和投影的知识, 引入了概率统计的概念, 并且要求对这一问题的数学理论和计算方法等都做了相应的要求;还有一些内容是数学教师在上大学时没有接触过的知识, 比如一些新内容, 像分形、编码和密码等。这些新内容的设置, 是为了更好的适应实际生活, 这些应用型的新数学内容, 不仅对教师的知识储备提出了挑战, 还对他们的心理、价值观和情感等方面, 提出了考验。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 只有积极的学习和进修, 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学识, 才能更好的进行教学工作。

当然, 要解决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问题, 不能单靠教师自觉行为, 还是要有相应的教育机构, 组织教师进行专业化的培训, 以相关的新课程标准为培训目标, 对高中数学教师的专业水平的提高, 提供各种软硬件的支持。只有完成了对教师的专业培训, 才能保证新课改的顺利开展。

三、高中数学教师数学专业素养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

教师较高的专业素养是教学质量的保证, 教师的数学素养, 一定要比学生的数学素养高, 才能实现高质量的教学。

1. 构成数学专业素养的因素

数学专业素养有三个构成因素, 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在这个三个因素中, 都表明经过后天的培养, 可以形成数学专业素养。素养不同于我们平时所说的素质, 素质是人先天就具有的特质, 而素养是可以通过培训养成的。素质和素养的关系是, 素养可以看成素质的一部分, 素质的包含范围较宽泛, 但是人们平时在对教师的专业水平进行评价的时候, 通常用素养, 而不是素质。

2. 数学专业素养的含义, 指的是数学教师在进行高质量的数学教学是必须拥有的数学素养, 也就是必须具备相应的数学知识、能力和情意, 者三者要很好的统一在一起。数学专业素养可以理解为教师的数学业务素质, 在进行考察的时候, 往往通过其知识结构的多少, 和教学能力结构的大小, 以及心理素质来进行研究。高中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有高低不同, 这三个方面就起到了决定作用。

3. 国内外的教育专家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做了充分的研究, 认为数学教师必须在以下三个方面要有较高水平。第一, 数学教师必须具备必要的数学知识, 能够认识到数学的本质, 并且拥有数学思想;了解自己的知识结构与所授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自己的数学知识量一定要比学生的数学知识量多。第二, 高中数学教师必须具备根据教材内容, 提出问题, 并能够解决学生所提出的问题, 即必须具备提出和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三, 在数学情意方面, 教师首先要热爱数学教学, 要不断的自主学习, 钻研数学教学问题。

四、提高高中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措施

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 对数学知识的需求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高中数学教师要有危机意识, 对于自己的数学专业素养要不断的进行提高, 才能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 要有不断提高数学专业素养的意愿需求

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 要对如何进行高质量的数学教育有一个高度的认识。要想完成高质量的教学任务, 就要认识到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重要性, 要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做好一切准备。优秀的数学教师, 总是能把对数学的热爱之情, 带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 从情感上感染学生,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 提高对数学观念知识和数学结构知识的认识程度

高质量的数学教学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素养, 数学教师必须有高水平的教学观念知识, 才能在教学过程中, 取得好的教学成果。如果观念上缺乏对数学本质的认识, 那么在教学过程中, 就会形成形式化的教学, 这种教学行为最不可取。对数学教学进行开拓性的研究的基础, 是数学教师对数学观念认识的多少决定的, 不断的拓展数学教师的数学观念, 才能保证他们在教学一线上, 按照教育课程改革的标准去进行教学工作。

3. 数学教师要主动的参加各种有利于提高专业素养进修机会

除了不断的自我提升以外, 高中数学教师要不断的寻求进修的机会, 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这样才能完成高质量的教学工作。现在的数学课堂已经应用了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 比如计算机教育技术已经在数学课堂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而有些教师的计算机水平还很低, 阻碍了教师在选择教学手段上的多元化。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有计划的、持续性的, 每一名高中数学教师为了完成高质量的教学任务, 就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数学专业素养, 不断的更新教学理念, 主动的进行自我提高, 积极的参加各种教育教育活动, 不断的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反思, 这样才能是自己的数学专业素养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礼蓉.新课改下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初探[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5, (03) .

[2]王兰, 赵春强.谈数学教学中学习情境的创设[J].宁夏教育科研, 2005, (01) .

[3]张作仁.研究型学习课题组的管理和指导要略[J].教学与管理, 2005, (03) .

[4]徐文萍.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5, (02) .

070104应用数学专业排名 篇5

浙江大学

A+

排名 15

学校名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武汉大学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A

福州大学

等级A

北京大学

A+ 16 A 30

吉林大学 华南理工大

学 曲阜师范大

学 云南大学 苏州大学

A

清华大学

A+ 17 A 31 A

复旦大学

A+ 18

山东大学

A 32 A6

南开大学 四川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兰州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东南大学

A+ A+20

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华东师范大

学 华中科技大

学 中山大学

A A

34

A AA+ 21 A 35

厦门大学 首都师范大

学 广州大学 东北师范大

学 湘潭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南京大学

AA+ 22 A 36 AA+ 23 A 37 AA+ 24

上海大学

A 38 AA 25

新疆大学 北京师范大

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39 AA 26 A 40 A

同济大学

A 27 A 41 A北京理工

大学 A 28 电子科技大学 A

B+ 等(63 个): 湖南师范大学、重庆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华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辽宁大学、内蒙古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海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南京航空学、安徽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东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辽宁师范大学、上

航天大学、郑州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江苏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宁波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河海大学、北京科技大 学、安徽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广西大学、南昌大学、北方工业大 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温州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扬州大学、武汉科技大学、长江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湖南 科技大学、南京财经大学、西安理工大学、青岛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五邑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渤海大学、江南大学

B 等(62 个): 山东师范大学、山西大学、中北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深圳 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大连大学、安庆师范学院、湖北大学、汕头大学、烟台大学、黑龙江大学、河北大学、河南大学、杭州电子科

技大学、西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信阳师范学院、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江西师范大学、集美大学、重庆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计

量学院、聊城大学、宁夏大学、海南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漳州师范学院、中国地质大学、青岛科技大学、辽 宁工学院、西华大学、贵州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天津工业大学、三峡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华北电力大学、重庆工学院、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山东理工大学、湖北师范学院、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青岛理工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广西师范学院

应用数学专业论文 篇6

关键词:数学与应用数学;特色专业建设;思路;策略

目前,各大高校都致力于特色专业的建设。特色专业是与学校的办学理念有直接联系的,以培养人才为宗旨打造的特色化专业。它的建设能够提高大专院校的外部竞争力和知名度,是高校实现办学目标的手段。特色专业的目标是培养社会所急需的特殊人才,因此,特色专业所配备的师资水平在高校的所有院系中都是最高的。同时,高校特色专业的建设对改善和优化大学的教学结构,提升高校的整体教学水平,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提高人才的竞争力,使本校跻身于知名学校之列都具有战略意义。

一、数学与应用数学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路

数学与应用数学特色专业建设工作的开展,需要将学科建设作为开展工作的主要措施,带动相关科研工作的发展,以深入推进科研工作来保证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进而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特色专业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重要工作内容,大力开展各项教学改革工作,提高教学模式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另外,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通过组织相关的数学竞赛,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进而达到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目标。办学过程要始终以培养人才的应用能力为目标,夯实专业基础,因材施教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二、加快数学与应用数学特色专业建设策略

1.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师资队伍水平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专业建设工作的落实情况。在大专院校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要继续落实“青蓝工程”,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并通过新老结对、互帮互助的方式,促进双方的共同进步。院校要经常开展教师观摩课活动,通过听课和评课交流的方式,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同时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地自我学习,给自己充电。相应地,院校也要为教师提供继续教育和在职研修的平台,鼓励教师继续深造,提高自己的学历档次和业务能力。

2.深化课程内容和课程建设

教学工作要注重课程建设的开展,教学内容不能千篇一律,要不断改革教学内容。特别是要保持课程内容涉及的理论知识的先进性,并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保证理论的前瞻性和实用性,这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促进作用。课程建设的对象是与应用数学有关的课程,以代数、几何等传统数学学科为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学科特色化建设。剖析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弊端,适当地引进先进课程模式,发挥先进课程的观摩作用,使数学专业的构建工作有质的提高。

高校教师要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要学习现代教学的知识和理念,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制订鲜明的目标,并逐步落实到高校的管理和教学实践中。在教学管理中,要改革教学课程,建设实践性教学课程。学校要通过高端人才引进计划这一良好契机,加强学术研究,拓宽教学内容涉及的面,优化各个学科的课程结构体系,制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保证人才培养的计划切实可行并贯彻落实到位,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帮助学生学有所长,以适应今后的岗位要求。

3.落实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数学特色专业建设的开展要做到有效性,必须不断改革教学体系,进行阶段性的审核与反馈,包括改革实验课,以及教育实习过程与毕业设计和论文等环节,在夯实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大学实验室的建设和改革,应着重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另外,还要打造实践性强的实习基地,扩大实习的范围和规模,鼓励各种形式的顶岗实习,加强与实习单位的联系,并结合应用数学专业的特点联手开展多样性的实践活动。除此之外,高校要鼓励学生参加具有实践性的数学比赛和技能竞赛活动,锻炼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4.加强科研与学科建设

科研与学科建设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数学专业的发展,需要依托先进的科研水平。高校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要积极组建高水平的学术队伍,并组织相应的科研活动和学术活动,有效地提高高校的科研水平。另外,也可以通过选派教师参与学术会议,与相关专家进行合作交流,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三、结语

特色专业建设是培养高端人才的温床,能够直接体现大学的办学质量和水准。数学特色专业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攻坚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课程建设改革,同时还需要体现大学的办学特色,让应用数学特色专业开展具有持续性。构建应用数学特色专业,对于数学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也是现代高校教学发展的趋势,需要高校教学工作者和管理者的共同研究。

参考文献:

[1]于国旺.地方本科院校会计学特色专业建设探讨[J].商业会计,2012(4):123-125.

[2]张同琦.数学与应用数学特色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2):59-61.

应用数学专业论文 篇7

本文针对目前洛阳师范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 (师范) 专业课程设置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并据此提出了数学系课程设置的构想。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查选取了数学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2008级 (大三) 与2009级 (大二) 的学生为对象。共发放问卷200份, 回收200份, 废卷32份, 有效问卷168份。在对结果进行统计归纳的基础上, 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进行研究分析。本问卷设计题目21个, 共分为四个部分, 1~6题为第一部分, 了解学生对数学与应用数学 (师范) 专业的认识;7~11题为第二部分, 调查学生对现有课程的认识度及接受度;12~16题为第三部分, 了解学生对师范专业的要求;17~21题为第四部分, 调查学生对现有实习制度的认可度及要求。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对数学与应用数学 (师范) 专业的认识

(1) 在回答“为什么选择数学与应用数学 (师范) 专业”时, 23.21%的学生是“随便选的”, 10.12%的学生是“因为别人说这个专业好就业才选择本专业的”, 23.21%的学生因为“高中时数学学得好而选择本专业”, 20.83%的学生因为“对数学感兴趣”而选择本专业。22.62%的学生因为“想成为一名数学老师”而选择本专业。

(2) 在关于“是否考虑过从事教师行业”的选择上, 23.81%的学生选择“一直都想当教师”, 23.21%的学生选择“上大学之前想、之后不想”, 41.07%的学生选择“之前不想、但之后想从事”, 11.90%的学生选择“一直都不想从事”。

(3) 在“对本专业的专业课程对哪方面最有帮助”的选择上, 25.60%的学生选择了“将来的工作”, 32.14%的学生选择了“考研”, 25.00%的学生选择了“个人素质的提高”, 17.26%的学生选择了“没想过”。

(4) 在“毕业后的选择”上, 48.21%的学生选择“考研”, 39.29%的学生选择“当教师”, 1.19%的学生选择“考公务员 (选调生) ”, 11.31%的学生选择“其他职业”。

(5) 在“考研方向的选择”上, 28.57%的学生选择“数学教学与课程论”, 35.12%的学生选择“数学类非师范专业”, 36.31%的学生选择“其他专业”。

(6) 在回答“是否喜欢本专业的问题”时, 17.26%的学生选择了“喜欢”, 34.52%的学生选择了“无所谓喜不喜欢”, 42.26%的学生选择了“不喜欢但能够继续学习”, 5.95%的学生选择了“很想转专业”。

通过以上数据可见, 大部分 (约占77.38%) 学生选择的目的不够明确, 对本专业对将来个人发展的影响以及开设相应专业课的意义不够了解, 学习动机不足。毕业后选择直接就业当教师的学生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39.29%, 并未过半。但同时也应看到, 通过大学对数学专业及师范技能的培养, 很多同学希望能够走上讲台, 成为一名教师。

2、对现有课程的认识度及接受度

(1) 在回答“学习数学的目的”这一问题时, 37.50%的学生选择了“用数学的观点解决问题”, 16.67%的学生选择了“掌握知识”, 30.95%的学生选择了“掌握数学方法”, 14.88%的学生选择了“通过考试”。

(2) 在对“现在所学专业课的实用价值”的评判上, 14.29%的学生选择了“很有价值”, 52.38%的学生选择了“有一点价值”, 29.76%的学生选择了“基本没有价值”, 3.57%的学生选择了“一点价值也没有”。

(3) 在“选择选修课 (包括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 的标准问题”的回答上, 51.79%的学生选择了“感兴趣”, 25.60%的学生选择了“对自己将来有帮助”, 22.62%的学生选择了“容易通过”。

(4) 在“希望何时确定专业这一问题”的选择上, 6.55%的学生选择“大一刚入学时就分专业”, 93.45%的学生则选“择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并对各专业有一定了解之后再进行专业的划分”。

(5) 在“现有课程设置能否满足自己对未来考研或就业方面的需求”这一问题的回答上, 选择考研的48.21%的学生中, 1.23%认为“完全能够满足”, 46.91%认为“基本能够满足”, 51.86%认为“不能满足”;而在选择就业的51.79%的学生中, 0%认为“完全能够满足”, 42.35%认为“基本能够满足”, 57.65%认为“不能满足”。学生普遍认为当前课程是指基本能够满足个人的需求, 但就不同方向应加强相应课程。

由此可见, 学生对现行课程的认识还有待加强, 对现有课程的满意度不是很高。绝大多数同学希望能够在对各专业有一定了解后再确定专业。

3、对师范专业的要求

(1) 在对“现在开设的师范技能课程对将来从事教师职业的帮助程度”的评估上, 7.74%的学生认为“初等数学知识最有帮助”, 4.17%的学生认为“高等数学知识最有帮助”, 23.21%的学生认为“教育理论知识 (教育学、心理学) 最有帮助”, 64.88%的学生认为“教学实践知识最有用”。

(2) 在根“据个人现在的综合素质, 能否顺利找到教师工作”的评估上, 2.38%的学生认为“能够非常顺利的找到”, 55.95%的学生认为“有一定难度、但总会找到”, 19.64%的学生认为“很难”, 22.02%的学生认为“不确定”。

(3) 在成为“一名优秀数学教师最需加强的方面”的选择上, 14.29%的学生选择了“语言表达能力”, 32.14%的学生选择了“创造性思维能力”, 1.79%的学生选择了“板书能力”, 47.62%的学生选择了“课堂组织能力”, 1.19%的学生选择了“数学专业课”。

(4) 在“希望加强的课程”方面, 选择考研的48.21%的学生中, 8.43%希望“加强师范类教育课程”, 22.89%希望“加强计算机外语类课程”, 24.10%希望加强“金融经济类课程”, 28.91%希望加强“数学专业课程”, 15.66%希望加强“人文社科类课程”;在选择就业的51.79%的学生中, 44.71%希望加强“师范类教育课程”, 17.65%希望加强“计算机外语类课程”, 8.24%希望加强“金融经济类课程”, 11.76%希望加强“数学专业课程”, 17.65%希望加强“人文社科类课程”。

(5) 在对“今后如果成为教师时希望加强的教育类课程”的选择上, 32.74%的学生希望加强“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5.36%的学生希望加强“中学竞赛辅导”, 25.00%的学生希望加强“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程”, 36.90%的学生希望加强“数学教育及心理学方面的课程”。

由此可见, 在对师范专业的要求上, 选择考研和选择就业的学生的意见有很大的不同, 但都希望加强相关课程。考研的学生大多希望加强与考研相关的课程, 而选择就业的学生则更希望加强师范专业的课程。在师范专业课程中, 学生们更倾向于数学教育和心理学方面, 以及问题解决能力方面的培养。在就业信心上, 学生们表现的比较保守, 对社会需求及自身情况有比较客观的评估。

4、对现有实习制度的认可度及要求

(1) 在对“现有实习时间满意度”的调查上, 35.12%认为“现有的实习时间是合适的”, 8.33%认为“太长、会耽误考研复习”, 56.55%认为“太短, 学不到什么东西”。

(2) 在对“师范专业非考研学生实习时间长短”的选择上, 79.17%的学生认为“应该将实习时间延长为半年”, 11.31%的学生认为“应该将实习时间延长为一年”, 9.52%的学生认为“实习时间定为一个半月即可”。

(3) 在对“考研学生是否需要实习”的问题的选择上, 69.64%的学生认为“需要实习, 但时间可以适当短一些”, 16.67%的学生认为“需要实习, 且实习时间应与不考研的同学一样”, 13.69%的学生认为“考研的学生没有实习的必要”。

(4) 在对“实习开始时间”的选择上, 40.48%的学生希望“大三上学期进行实习”, 32.74%的学生希望“大三下学期进行实习”, 17.86%的学生希望“大四考研前实习”, 8.92%的学生希望“大四考研后实习”。

(5) 在“是否希望学校安排实习地点”的选择上, 70.83%的学生希望“学校安排实习地点”, 29.17%的学生“想要自主实习”。学生意见普遍集中于希望由学校安排实习地点。

由此可见, 大部分学生希望能够适当延长实习时间, 从而在实习中累积更多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实习时间安排更倾向于大三第一学期。

总体来说, 学生对所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师范) 专业不够了解, 学习数学的兴趣不够浓厚;对自己将来要走的道路不够明确, 需要老师们在就业、考研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指导与帮助。

三、数学系课程体系的优化设计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很明显的看出, 课程改革是高校培养创新性人才的迫切需求, 也是学生提升自身价值, 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强烈要求。这也就要求高校在进行课程改革时要有的放矢。

1、指导思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 要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优化结构办出特色。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改革必须遵循一定指导思想, 从而在其引导下对课程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

(1) 人才培养目标

高等师范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 (师范) 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第一, 了解数学科学, 系统掌握高等数学专业知识, 养成推理严谨, 言必有据, 条理化的数学思维习惯, 能够适度开展富有个性化的数学思维活动。第二, 掌握教育科学理论和方法, 熟练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方式, 准确把握数学课程标准, 能够适当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同时, 应加强数学师范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数学师范生专业技能, 是指师范生从事数学教师职业所必备的专业能力, 也称从业能力, 是在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理论的基础上, 通过专门培训形成的。其主要括专业知识技能、专业教学技能和专业情意技能三个方面……这些都是今天和未来教师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 是满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师所提出的要求。”

(2) 课程设置原则

课程设置是要解决“开什么课”, “如何使开设的课程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以及“所开设的课程体系如何满足培养目标的要求”等问题, 因此, 课程改革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其基本原则是:一、课程设置要与培养目标相一致, 这是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二、课程设置要立足于现实, 这是课程设置的前提;三、课程设置要体现时代特征, 要坚持与时俱进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四、增设数学教育类课程, 这是完成培养任务的基本保障。

(3) 课程改革重点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70多个国家的教师教育的情况所的调查发现, 学科文化约占60%, 学科教育约占40%。”“教育类课程所占的比重为20%到35%符合通行标准。因此, 课程结构改革的重点是基础课。”据此, 我认为数学与应用数学 (师范) 专业课程改革的重点应放在加强教育类基础课上, 适当减少或压缩数学专业课的课程及课时, 加强教育实习, 提升学生教学能力。

2、课程设置设计

根据“分层教学”原理, 尤其是“定向培养目标分层模式”的理论, 结合程平孙对于数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构想, 以及胡丙林对高师数学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分析, 笔者对数学系课程设置进行了如下构想。

在第一学期, 学生不分专业, 以班为单位, 进行数学基础课程与教育学、心理学的学习, 同时, 加入未来规划设计课程。该课程设计为一名教师辅导五至六名学生, 通过谈话、邮件等方式相互交流, 沟通。在充分了解学生的状况及兴趣爱好之后, 引导学生对专业的选择, 以及将来就业或考研的选择进行规划, 明确自己的道路。

在第一学期结束之前, 学生在规划设计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专业选择, 在第二至六学期进入不同专业进行专业学习, 如应用数学, 计算数学, 基础数学, 统计学等。鉴于该校师范院校的性质, 应鼓励学生选择数学与应用数学 (师范) 专业, 以实现培养教师的职能。同时, 细化专业分类, 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 将该专业划分为小学数学教育、初中数学教育以及高中课程教育, 在细化后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应适当减少数学专业课的课时并降低难度, 根据培养目标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心理状况等条件加强相应的初等数学研究课程、教育基础课程、教育方法课程以及心理学课程。

在第七学期, 以考研及实习为主, 不再进行专业课的学习, 适当选修1~2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 如计算机辅助教学, 课件制作等。考研的学生以考研为主, 实习为辅, 可进行短期实习或不实习;不考研的学生则应以实习为主, 学习为辅, 实习时间定为一个学期。

在第八学期, 以实习为主, 所有学生参加实习, 为就业积累经验。实习由学校统一组织安排, 保证每个学生有岗位实习。同时, 学校应组织带队老师不定期到实习学校访查, 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生活情况以及他们在教育实习中出现的问题, 总结经验教训, 并以文字等方式记录下来, 为之后学生的实习提供参考和借鉴。

学校应建立实习基地, 可以与当地相应的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特别是农村、山区等教育不发达地区的薄弱学校签订实习合约, 允许合约内的学校优先选择毕业生到校工作, 提升当地基础教育的水平, 并为学生就业拓宽道路;同时, 为合约内学校已有教师提供在职进修的机会 (类似于“国培计划”) , 从而实现服务地方的大学职能。

尽管近几年来很多高等师范院校逐渐向综合性、去师范化发展, 但高等师范院校在各个方面特别是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上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高等师范院校是以培养基础教育师资为主的大学, 所设置的专业主要是面向基础教育实际的师范性专业。因此, 必须对高等师范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改革, 才能实现高等师范院校的长期健康发展, 才能为我国培养出优秀的基础教育师资队伍。

摘要:本文以洛阳师范学院为个体, 对其数学科学学院2008、2009级数学与应用数学 (师范) 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了解其对现有课程设置的满意度, 并根据面向21世纪人文素质教育及课程改革要求, 提出数学系课程设置构想。

关键词: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课程设置,构想

参考文献

[1]张侨平, 严启平.关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的调查报告[J].湖北大学学报, 2006 (03) .

[2]冯娟.地方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J].邢台学院学报, 2008 (04) .

[3]司清亮.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数学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研究[J].中国市场, 2008 (01) .

[4]陈蓓, 孙奕.论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的专业技能[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25 (03) .

应用数学专业论文 篇8

一、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的问题

(一) 主观认识不够

一方面, 许多数学专业师范生未能充分意识到教学能力在未来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性, 没有认识到教学能力的培养是造就优秀数学教师必备的环节和要素。另一方面, 高师院校有关教学能力培养的计划不是很完善, 相关课程开设普遍存在滞后性, 通常在大三阶段才陆续开通, 而该阶段的师范生要么将精力放在实习上, 要么放在考研上。所以, 大部分师范生无法专心投入到相关课程学习中, 应付心态较为普遍。主观认识不够, 已经成为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与提高的一大制约因素。

(二) 重理论轻实践

高师院校在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学中, 大部分仍沿袭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缺乏师生互动, 以理论讲授为主, 不注重与教学实践的结合, 尤其是不注重教学情境创设和案例分析引导, 造成大部分师范生教学能力流于理论。例如, 在“说教法”环节, 尽管许多数学专业师范生选择新课标倡导的合作探究教学, 但他们并没有完全把握这种教学方法的内涵与实质, 简单地认为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就是探究教学, 或设计几个活动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就是合作教学了。不难发现, 高师院校在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方面普遍存在过于强调理论讲授, 忽略教学案例分析与实践的问题, 导致师范生会说不会做, 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严重脱节。

(三) 培养途径单一

教学能力属于综合性较强的专业能力, 是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 经过大量训练和反复探索而形成的。就现状来讲, 国内高师院校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途径相对单一, 基本都是通过课堂教学、见习实习来完成的。受主客观多种因素影响, 师范生教学能力训练明显不够, 再加上教学能力培养氛围不足, 师范生平时基本没有机会接触到一线教师或教育专家, 对当前新课改进展缺乏了解。尽管部分院校通过讲座、培训、技能竞赛等形式展开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 但因管理机制不健全, 许多活动都流于形式, 未能发挥其应有作用。

二、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生教学能力提高的途径

(一) 注重理想教育, 强化思想认识

高师院校要结合课程教学、培养目标和教学活动, 对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生展开理论教育, 引导他们转变理念, 提高职业素养, 树立献身教育事业身信念, 强化创新意识, 促使他们进行自我认识与自我定位, 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在充分认识勤奋学习与职业理想关系的基础上, 去努力实现自我价值。例如, 高师院校可定期邀请一线名师进行教学展示, 让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生在现场观摩中逐渐明确教师角色定位和素质要求, 促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教学能力培养与提高的重要性, 自觉地将提高教学能力与未来竞争上岗结合起来, 以此调动他们参与教学能力训练和实践的积极性。可以说, 注重理想教育, 强化思想认识, 是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与提高的根本前提。

(二) 加强案例教学, 发挥示范作用

加强案例教学能够提高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生的理论运用能力, 是培养和提高他们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尤其是在教学法课程中能够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示范作用。

首先, 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备课。通过小组备课能够促使师范生进行深入思考、取长补短, 进而不断完善自身缺陷, 提高教学能力。在该环节, 教师要适时为师范生提供有效指导, 尤其是要加强引导师范生分析教材知识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充分挖掘教学知识背后的思维价值。

其次, 组织学生进行名师课堂教学现场观摩或在线观摩, 一边观摩一边思考, 引导他们围绕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学习借鉴。此外, 教师要及时予以理论引领,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

最后, 引导师范生进行总结反思, 并就自身教学设计加以完善。

可以说, 通过案例教学的示范与升华, 能够有效实现教学理论的内化, 并逐渐转变为他们的教学实践智慧, 进而有效提高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生的教学能力。

(三) 拓展培养路径, 转换角色定位

高师院校要定期开展教学设计、说课讲课等教学能力竞赛活动, 这样能够有效促进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生尽快完成角色定位的转换, 深刻领会数学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全面掌握数学教学设计方法和技巧。此外, 高师院校要将数学技能竞赛作为实践教学核心内容紧抓不放, 并注重对其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建设。尤其是要确保每一位师范生都有机会参加竞赛, 同时结合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差异性, 制定层次化比赛方案, 提高竞赛的针对性、普及性和实效性, 真正实现以赛促练, 以赛促学, 促进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生的共同进步与提高。

三、结语

总而言之, 高师院校要注重应用数学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针对显示存在问题, 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完善和解决, 不仅要注重理想教育, 强化思想认识, 而且要加强案例教学, 发挥示范作用, 同时要拓展培养路径, 转换角色定位。

参考文献

[1]袁智强, 李士锜.数学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 (TPACK) 发展研究——以“正态分布”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 2013 (03) .

高职数学在会计专业中的应用 篇9

一、会计专业数学知识在应用情况分析

会计类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有: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经法规、会计报表、成本会计、税收基础、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等课程。这些课程中都不同程度地用到了数学知识。

第一学年专业课程主要有基础会计、财经法规和会计报表所用数学知识相对较少, 难度偏低。其中财经法规几乎用不到数学方法;基础会计和会计报表所用到的仅仅是数学的一些基本运算, 如加、减、乘、除、百分数等。

第二学年专业课程主要有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收基础和会计电算化所用数学知识相对较多, 难度适中。一般会涉及到集合、数列、平均数等概念和一些基本的数学方法。

第三学年专业课程主要有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和审计所用到的数学知识较多且难度较大。主要会用到等比数列及其求和、极限、概率、加权平均数、期望值、方差、标准差、平均差、正态分布、回归分析等。

二、会计研究中运用数学方法前提

(一) 会计研究中运用数学方法的可行性

这个问题的核心是会计的研究对象是否具有可计量性。简单地说, 会计的研究对象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会计对象的具体化表现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会计要素, 而这些会计要素都要经过计量才能在会计中得到反映。另一方面从会计的货币计量基本假设来看, 会计的可计量性更是一望周知。

(二) 会计研究中运用数学方法的的必要性

数学方法无可比拟的优点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高度的准确性, 二是严密的逻辑性。由于数学固有的精确性优点, 采用数学方法可以准确地研究和描述会计要素之间以及会计要素内部的数量关系, 是对会计信息进行量的分析不可缺少的手段, 同时采用数学方法, 有助于赋予会计学中的经济范畴和概念以精确的定义, 比如固定资产的折旧、内部收益率的定义等。由于数学方法所固有的逻辑性, 数学方法是科学推理的重要手段。运用数学方法严格遵循数理逻辑程序, 从一定的前提必能得出确定的结论。一方面便于从现有的理论中演绎出新的理论, 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另一方面, 有助于暴露出研究中的错误, 以便加以匡正。

(三) 会计研究中运用数学方法的局限性

数学方法作为一种分析手段, 有它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数学方法处于会计研究方法的辅助地位, 数学方法不能代替会计研究方法。会计是一个复杂的人工信息系统, 组成这个系统的各种要素在系统内部形成复杂的相互作用和制约关系, 而且会计系统又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仅要与企业中其他功能系统联系而且要与更复杂、更庞大的社会经济系统联系、这决定了会计研究对象任何变化决不是单一因素的影响, 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三、会计专业中数学的运用

数学课与财会专业相结合开展项目教学的案例分析在财会专业的专业课中, 有很多运用到数学知识的地方, 财务会计研究领域应用———随着金融市场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财务会计向企业外部提供的财务信息倍受各利益关系人关注, 早期的实证会计研究主要是从有效市场假设 (EMH) 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CAPM) 出发, 检验财务会计数据与其他经济指标 (特别是股价) 的关系, 如果财务会计指标 (特别是会计收益指标) 与股票价格相关, 则说明会计信息的披露对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有效。近年来, 会计政策选择成为实证会计研究的重心, 以解释和预测企业“为什么会选择这种会计政策, 而不采取那种会计政策”。例如:会计政策选择与企业规模、地区分布、资本结构、分红计划。债务契约的关系;企业的外部利益关系人对会计信息反应的研究等, 如果将上述问题给予抽象, 它们都涉及“变量间的相互关系”这样一个可以归结为数学的问题。所以, 针对上述问题, 在研究随时间变化、具有随机性而又前后相互关联的动态数据时, 用到时间序列分析, 它包括建立时间序列模型 (ARIMA模型) 、参数估计及谱估计等理论与方法。在讨论多元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线性相关时, 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典型相关分析和残差检验。由于正态分布在会计数据中广泛存在, 例如, 以任一会计科目作为总体, 则不同时期该科目数额特别巨大和特别小 (如为零) 的比较少, 则可以视之符合正态分布等, 所以与正态分布相关的检验方法被大量使用:检验母体均值与原假设均值是否具有显著差异的U一检验, 检验两个母体均值是否相等的T一检验, 检验母体的方差与原假设方差是否具有显著差异的X2一检验, 检验两个正态母体方差是否相等的F一检验。对不确定的母体分布采用非参数统计方法, 如非参数检验。国外实证研究证实股票价格波动具有马尔可夫性, 即在有效的资本市场中现在的股票价格已反映了以往和现在的全部经济信息, 以前的股价行料对将来的股价波动不再具有信息价值, “将来”只与“现在”有关, 而与“过去”无关。解决这方面问题的模型有:回归一马尔可夫模型、随机游动模型。

总之, 数学课程在高等职业学校会计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极其重要的。为了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会计专业人才, 应以就业为导向, 满足会计专业教学需要, 通过编制数学实用教材、改革教学方法, 让数学成为会计专业教学的有利助手。

参考文献

[1]张玉森, 陈伟清.基础会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2]葛家澍, 耿金岭.企业财务会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汤乐平, 高丽萍.成本会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4]何珍芳, 吴利群.税收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5]赵合喜, 王吾.会计电算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6]张海林.财务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应用数学专业论文 篇10

机电化工类专业的数学知识大概可以分为几个内容, 极限与连续, 导数与微分及其应用, 不定积分与定积分及应用, 微分方程, 线性代数初步, 拉普拉斯变换。前边三个内容可作为基础模块在第一学期开设, 后边三个内容作为专业模块在第二学期开设。下边我们依次对每个内容分析它的专业应用, 通过案例来介绍知识在机电领域的应用, 使数学知识能够更好的与专业课程衔接。

1) 极限与连续, 本章内容主要要求理解极限、连续、间断的概念, 掌握一元函数极限的运算法则, 熟练应用两种重要极限求解极限问题, 能够应用极限运算法则求初等函数的极限, 熟悉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对于本章的应用案例, 我们可以引入一些机电相关的函数模型, 如金属轴做加热膨胀实验时, 依据轴伸长长度与加热温度的数据, 建立该金属轴加热膨胀的函数模型。再如油泵的曲柄连杆结构中涉及的三角函数模型, 汽车紧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与刹车时的速度之间的函数关系等等。极限方面的应用我们引入分形几何中的Koch雪花的周长和面积的问题, koch雪花通过递归的方法生成, 最初由一个单位边长的正三角形为起点, 然后将每条边三等分, 以中间三分之一段为边向外做正三角形, 依次进行下去得到koch雪花, 那么无数次之后这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极限是多少。机电相关专业会经常涉及一些图形结构分析, 这个案例能帮助学生对图形进行数量计算。

2) 导数与微分及其应用, 本章内容要求理解导数和微分的概念, 掌握一元函数的导数和微分的计算公式, 能运用求导法则和公式求函数的导数与微分。

这部分内容在机电领域的应用包括:

(1) 电池的最佳组合问题。有n个电动势为E的电池, 每个内阻为r, 将它们以下述方式与已知的外电阻R连接:分成s个并联分支, m是每个分支中串联的数目, m, s的个数是多少时才能使R中的有效电功率最大?这个问题需要根据电学的基尔霍夫定律列出方程, 然后借助极值最值的方法求解最值的问题。

(2) 变压器铁芯的设计[1]。一种变压器的铁芯的截面为正十字型, 为保证所需的磁通量, 要求十字型具有的面积, 问该如何设计正十字型的宽及长, 才能使其外接圆的周长最短, 从而使绕在铁心上的铜线最少?这是一个涉及图形结构的最值问题。

(3) 最佳视角问题。海洋公园里有一个高为a米的虞美人雕塑, 底座高为b米, 为了观赏时对塑像张成的夹角最大, 应站在离底座脚多远的地方。这是一个求张角的正切值最大的最值问题。

3) 不定积分与定积分及其应用, 本章要求理解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概念, 熟悉不定积分的运算公式和法则, 能快速准确地辨别函数的积分类型, 掌握定积分换元积分和分部积分的计算要领, 并有针对性的实施积分运算。

定积分在机电领域中的应用包括:

(1) 变力做功问题。在工程技术方面有大量的变力做功的计算问题, 如装满水的圆柱形水池, 要把池中水全部抽出需要做多少功;水平放置的弹簧在它拉伸时, 要克服弹力做多少功;蒸汽机或内燃机的汽缸内的气体膨胀时, 气体推动活塞做多少功。这些功都是非均匀变化的量要用定积分来计算。

(2) 转动惯量。在工程技术领域里, 常常要计算物体的转动惯量, 它是刚体力学里一个重要的物理量, 例如汽车发动机上的飞轮、风扇的扇轮等, 在运行时都要计算它们的转动惯量。由质点对轴的转动惯量得出物体对轴的转动惯量, 就必须对微元进行积分。

4) 一阶常微分方程及其解法。本章要求掌握一阶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和求解方法,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 认识和解决专业课程中微分方程的求解问题。对于本章内容的应用,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放射性元素衰变问题。放射性元素由于不断由原子释放出微粒子而变成其他元素, 其质量也不断减少, 这就是衰变, 由原子物理学知道, 元素的衰变速度与未衰变时原子的质量成正比, 已知铀原子最初的质量, 在衰变过程中, 它的质量怎样随时间变化。这是一个一阶微分方程求解问题。

(2) RL闭合电路问题。由电阻、电感串联而成的闭合电路叫RL闭合电路, 当电动势为E的电源接入电路时, 电路中有电流通过, 求电流与时间的变化规律。由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列出方程, 求解一个一阶线性非齐次微分方程。

(3) 交通管理中的黄灯问题[2]。在十字路口的交通管理中, 亮红灯之前, 要亮一段时间的黄灯, 这是为了让那些正行驶在十字路口的人注意, 告诉他们红灯即将亮起, 假如你能够停住, 应当马上刹车, 以免冲红灯违反交通规则。这里我们不妨想一下:黄灯应当亮多久才比较合适?这是一个小的数学模型, 需要分两步来解决, 第一步, 根据该街道的法定速度求出停车线位置 (即停车线到街口的距离) 。第二步, 根据停车线位置及法定速度确定黄灯该亮多久。这是一个应用牛顿定律来解决的微分方程问题。

5) 线性代数初步。本章要求掌握矩阵的概念和运算, 会判断矩阵的秩, 会求逆矩阵, 能够求解一般的线性方程组。本章内容的应用我们引入如下实例:

(1) 交通网络流量分析问题[3]。城市道路网中每条道路、每个交叉路口的车流量调查, 是分析、评价及改善城市交通状况的基础。根据实际车流量信息可以设计流量控制方案, 必要时设置单行线, 以免大量车辆长时间拥堵。根据每个路口进出车辆数目列出线性方程组求解。

(2) 平板的稳态温度分布问题。在热传导的研究中, 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确定一块平板的稳态温度分布, 根据热传导定律, 只要测定一块矩形平板四周的温度就可以确定平板上各点的温度.。假设忽略垂直于该截面方向上的热传导, 并且每个节点的温度等于与它相邻的四个节点温度的平均值, 这样就可以列出一个线性方程组来求解。

6) 拉普拉斯变换。本章主要要求掌握拉氏变换的概念和性质, 并会求拉氏逆变换。拉氏变换的应用是给我们提供了解微分方程的另一种方法。

以一个典型的RLC二阶电路来说明, 它的电路方程一般是一个二阶微分方程, 我们没有学过, 但是借助于拉氏变换, 我们就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先对方程两边取拉氏变换, 整理得到频域解, 再做拉氏逆变换, 就可以得到时域解。

以上内容是我们对机电类高职数学教材每个内容的应用分析, 这样的教学案例的引入体现了数学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的融合, 体现了高职数学的基础性、应用性, 这是符合职业教育要求的, 也是符合高职学生的心理预期的。

摘要:当前的高职数学教材主要有两个弊端:一是, 不同专业讲授同样的知识;二是, 内容理论太多, 而与专业相关的案例几乎没有。本文针对机电类专业, 分析了专业背景所需要的数学知识, 并对每个章节的知识挖掘它在专业领域的应用, 给出了详实的案例。

关键词:专业需求,高职数学,机电,案例

参考文献

[1]张庆尧.实用数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9.

[2]http://www.doc88.com/p-0337217049064.html[OL].

应用数学专业论文 篇11

关键词: 专业技能竞赛 应用韩语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用人单位不再一味看重毕业生的学习成绩,还看重应聘者的实际能力,能否很快适应岗位要求,学校所学能否和岗位“零对接”,这就对学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技能竞赛能够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创,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以专业技能竞赛为契机,提高应用韩语专业教学水平,促进优秀人才培养,对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应用韩语专业为例,探索依托专业技能竞赛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组织参加专业技能竞赛的成效

技能竞赛是指在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竞赛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工作的能力,通过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信心,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系列化活动。

(1)以赛促选,选拔一批拔尖人才。

近些年,高等教育培养水平评估中,技能竞赛的结果已作为考查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水平的重要因素。我院应用韩语专业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举办了写作比赛、演讲比赛、话剧比赛等专业技能竞赛。通过这些专业技能竞赛进行选拔,遴选有兴趣、有发展潜力的拔尖人才,为今后的市、省、国家级大赛做好准备,同时为这些学生开辟一条就业“直通车”。竞赛中学生的出色表现,可当场就被用人单位选用。

(2)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加竞赛,无论成绩如何,都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要在竞赛中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多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材料,关注了解相关行业的发展动态,不断开阔专业视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提高,同时,专业技能竞赛让学生认识到组织管理、人际沟通、团结合作等的重要性,让学生在竞赛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意识、沟通协调能力。

(3)实现学习被动转为主动,激发拼搏竞争意识。

校园内举办专业技能竞赛组织学生参加,专业技能竞赛所影响的不仅是参赛选手,还有竞赛氛围的营造和学生对学习韩语的热情。我们对来观看韩语话剧比赛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韩语话剧比赛对学习韩语是否有帮助。调查问卷共收40份有效问卷,被调查学生中,36%的学生认为通过此次比赛对韩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32%的学生认为对提高韩语听力有帮助,32%的学生认为对提高韩语会话有帮助,并表示若有机会自己也想参加话剧比赛。由此可见,专业技能竞赛通过创设竞争性环境,激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促进了他们主体地投入学习。

(4)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专业技能竞赛优秀成绩的获取与平时积累分不开,因此指导专业技能竞赛对全体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师掌握新技术、新信息、新知识,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和教学能力。

2.专业技能竞赛存在的问题

(1)高职教育培养目标要通过课程的实施得以实现,但目前专业技能竞赛规划未融入到课程体系中,因此,目前专业技能竞赛是孤立存在的,且存在只抓少数而忽略大多数人的倾向。

(2)通过组织与宣传,学生对参与竞赛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但由于指导竞赛要付出许多的时间及经历,同时要承受较大的压力,目前专业教师参与指导竞赛的积极性不高。

3.依托专业技能竞赛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3.1将专业技能竞赛规划融入课程体系。

专业技能竞赛要与应用韩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每一学期有一门与竞赛相匹配的课程,保证学生在校三年里专业技能竞赛不断线,竞赛项目围绕专业培养目标设定,让专业技能竞赛与课程形成良性互动,真正做到赛教结合。

3.2专业技能竞赛中融入企业文化,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高职教育教学要结合企业文化的要求,立足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意识,紧密结合职业技能培养的需要,使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中,为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起到助推作用。若我们能引入企业介入技能竞赛,就能真正做到校企深入合作。企业在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能寻找合适的潜在的人才,真正实现企业与学生之间的双赢。

3.3完善技能竞赛机制。

专业技能竞赛的内容和评分考核方式不但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和完善起到作用,而且对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因此只有构建了良好的科学的竞赛机制,才能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目标。

4.结语

如何将职业技能竞赛与应用韩语人才培养模式融合,如何能依托专业技能竞赛促进应用韩语专业拔尖人才的培养等,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锐.职业技能竞赛与高职人才培养相融合的研究[J].职业时空,2012(7).

[2]徐媛媛.基于职业技能竞赛的高职人才培养[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3(4).

应用数学专业论文 篇12

关键词:师范类,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实验设计

一、引言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研究和揭示随机现象统计规律性的一门数学学科[1], 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几年来在教学中发现, 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实践教学环节, 各专业的教学内容相同, 没有突出专业特点, 也没能与专业实际应用情况相结合, 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如本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该课程实践教学主要是利用计算机对理论知识的模拟和实证。这样的实践教学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一定的帮助, 但对于实际的运用却缺少训练。基于此,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我们设计了一些与专业实践应用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内容, 并在教学中尝试使用,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设计思路

1. 实验内容与专业特点相结合。

作为师范类数学, 毕业后主要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工作中, 免不了要对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等进行分析, 需要用到统计知识。因而在设计实践教学内容时, 应根据学生就业后的需求情况, 结合教育统计与教学测评等内容, 设计专业特点较强的实验题目 (内容) , 如调查当地学生数学能力状况、调查某一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情况等。通过实际操作, 使学生掌握教育统计研究的方法, 不仅提高学生的能力, 也为今后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开展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2. 软件的选用。

目前, 专业的统计软件有SAS、SPSS、Eviews、R等, 这些软件的专业性很强, 功能也非常强大。但本人认为作为非专业的一般使用者, 选用Excel就可以了,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专业软件对于非专业人员要运用自如有一定难度;第二, 专业软件不少需要购买, 且价格昂贵, 一般人难以承受;第三, Excel软件是一款使用广泛的办公软件, 且较易学;最后, Excel软件提供了丰富的函数, 可以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分析和决策辅助以及制图等功能, 完全能够满足基础的统计分析工作。因此, 在实践教学中建议选用Excel软件。

3. 突出实用性, 增加综合运用。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实验主要以模拟和实证分析为主, 缺乏结合实际、应用性强的实验。在设计实验内容时, 应结合实际的应用, 设计综合性、操作性较强的实验题目, 以项目的形式组织学生分组开展实验实训活动。例如设计题目《中学生数学能力的调查研究》, 在此题之下可以分多个小题, 如《中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调研》、《中学生性别差异对空间想象能力的影响研究》等等, 让学生6~8人一组, 每组选择一题开展研究。

三、实践实例

在完成理论学习的基础上, 利用实践教学环节, 结合教育工作的需要, 设计综合性的实践教学内容, 并通过组织学生分组开展实验, 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下面通过三个案例说明实践教学的设计和开展。

实例1:2011年全国五个自治区教育经费投入情况对比分析。

实验目的: (1) 使学生学会利用相关资源收集、整理数据; (2) 利用Excel软件描绘柱形图。

实验过程设计:

1. 数据的收集。

根据收集方式的不同, 统计数据可分为间接数据和直接数据。实例1中的数据为间接数据, 其收集的主要方法有: (1) 通过《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摘要》及各省、市、地区的统计年鉴等公开出版物收集数据; (2) 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信息网等网站查询数据; (3) 到各地方统计局查询统计数据。

在此实验中要求学生按5人一组,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查询相关数据 (如图1所示) , 并对数据进行筛选、整理, 得到2011年全国五个自治区教育经费投入情况数据。最后利用Excle软件绘制数据表, 并录入所需数据, 得到2011年全国五个自治区教育经费投入情况数据表 (见表1) 。

2. 统计分析。

利用Excle软件绘制柱形图。在主菜单中选择“插入”菜单中的“图表”子菜单, 并在弹出对话框中选择柱形图, 完成数据区域、标题等项的填选, 最后得到柱形图 (如图2所示) 。

由图2可知, 2011年全国五个自治区中, 广西的教育经费投入最多, 西藏投入最少;另外内蒙古、广西、新疆的教育经费相差不大, 西藏、宁夏相对较少。

实验小结:该实验是统计分析中的一个基础性实验, 主要教会学生利用网络、图书、杂志等途径收集数据, 并利用Excle软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最后根据绘制统计分析图, 得出分析结论。类似的还可练习绘制饼状图、折线图、直方图等图形。另外, 根据学生情况还可以适当深入 (如三维数据图, 多变量数据分析图等) , 但应保持与专业特点相结合。

实例2: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实验目的: (1) 学会制作统计表格; (2) 学会利用Excel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 (3) 学会使用Excel软件中的相关函数进行统计汇总。

实验过程设计:

1.制作统计表并录入本班学生某次考试成绩 (表格前6行如图3所示) 。

2.在“工具”菜单中选择“数据分析”子菜单, 并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描述统计”, 点击“确定”后将需要进行描述统计的数据选入“输入区域”, 依次选定输出区域以及需要输出的统计值 (如汇总统计、平均置信度等) , 确定之后可生成描述统计表 (如表2) 。

3. 利用COUNTIF等函数求出学生各分数段人数、优秀率、及格率等数据 (如表3) 。

实验小结:该实验通过对学生成绩的统计分析, 教会学生利用Excel软件中的相关函数和数据分析工具进行统计, 对学生今后在事教育工作中进行教学质量分析有一定帮助。在此基础上, 还可以进行拓展, 如分析多门课程成绩情况;分析各班级间成绩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男、女生学习成绩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等问题。

实例3:中学生数学能力调查分析。

实验目的: (1) 使学生学会调查问卷的设计, 并了解开展问卷调查的流程; (2) 利用Excel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实验过程设计:

1.设计问卷。中学生数学能力主要包括:数学的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实际应用能力等, 在设计问卷时, 让学生分成4组, 每组设计一类能力测试题。学生人数较多时, 可分成8组, 每两组负责一类试题, 各组分别完成设计。各组设计好的试题, 由大家讨论, 挑选出部分题目, 综合成为中学生数学能力测试卷。

2.分组调查。学生分组到各中学进行问卷调查。在实施调查前, 先根据该校学生名录, 采用随机数表法抽取被调查学生名单, 然后根据抽样名单完成问卷调查, 以保证数据的有效性。最后, 根据收回的有效问卷整理出相关数据。

3.方差分析。利用Excel软件数据分析中的方差分析模块, 对整理好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分析内容可设置为性别对学生各种能力是否存在显著性影响;年龄对学生各种能力是否存在显著性影响;民族对学生各种能力是否存在显著性影响;等等。学生分组选择一个内容进行分析, 并完成分析报告。在之后的小组交流中, 每组派一名代表阐述本组的分析过程和分析结果, 大家再讨论分析是否正确、结果是否合理等。

实验小结:该实验综合性加强, 在实验过程中涉及到抽样调查、数据预处理、统计分析等内容。该内容以项目进行, 大项目中分子项目, 由学生分组合作完成, 在这样的实验活动中, 学生既学到了专业知识, 锻炼了专业技能, 又培养了团结协作、互相交流的品质。

四、认识与思考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 本人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实践教学有一些初略的认识,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实践教学的课时安排。

由于概率统计的广泛应用, 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中应该安排实践教学环节, 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 更应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训练。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 建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在师范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中总课时设置在80学时左右, 实践教学课时占总课时的1/4左右, 以保证基本统计方法的学习和实践教学能收到实效。另外, 由于实践教学是建立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之上, 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通过亲身实践, 进一步掌握统计方法。因此建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实践教学环节集中在理论教学之后。

2. 实践教学的内容选择。

对于非统计专业学生, 在教学中不必过分强调对概率统计理论的理解, 重要的是统计方法的应用, 因此实践内容要结合他们的专业特点突出应用性, 在设计时选择那些在他们今后的工作中能真正有用的教学内容进行实验, 让学生通过实验能够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 切实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 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

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 除了个人完成的基本实训内容外, 应适当设计项目形式, 有学生分组开展的实践内容。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 学生能培养协作、沟通等能力, 对学生今后融入社会, 顺利开展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盛骤.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第四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2]黄应绘.统计学实验 (第三版) [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3.

[3]张磊, 姜孟瑞.教育统计分析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4]张玉周.非统计专业统计学实验教学探析[J].统计与咨询, 2010, (6) .

上一篇:研究思考下一篇:学生教会我成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