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应用于初中数学

2024-07-04

微课应用于初中数学(精选7篇)

微课应用于初中数学 篇1

一、传统数学答题课的弊端

1. 传统数学答疑课未能兼顾学生的多样性

传统数学答疑课在教师批改统计数据之后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是基于大多数学生的疑问,然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层差不齐. 一部分优秀学生很可能已经掌握了这些解题方法技巧,对于这部分学生而言,答疑课一定程度上可能被视为低效、无效,而对另一部分后进生,在短短四十分钟之内不足以解决所有的疑问,没有达到充分解决疑问的目标. 笔者以高一年级学生为样本,在40分钟内能否解决作业当中的疑惑调查中,8% 的学生选择能完全解决,50.67% 的学生选择大部分能,38. 67% 的学生选择解决小部分. 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传统数学答疑课未能兼顾到学生的多样性.

2. 传统数学答疑模式未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主动性

在传统数学答疑课中以教师的错误统计为依据,以教师讲授为中心,有些教师的习题答疑花费了大量精力和时间在“讲”上,为了能多讲些题目,能让学生多见识一些题型,试图以题目的数量胜出,以经验积累和题海战术代替理性思考. 课堂上为了节约时间,教师往往就题论题,很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机械地学习,甚至没有时间去当堂思考解题思维的过程.

针对有数学疑问的时候,选择哪种方式进行解决,笔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20% 选择问老师,78. 67% 选择与同学进行讨论,32% 选择自己钻研,21. 33% 选择放任不解决.数据显示,在日常教学中,很多学生羞于向老师请教问题,更倾向于问同学或者放任疑问而不顾.

二、探索微课在数学答疑中的应用模式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 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 ~ 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分钟或45分钟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利用微课进行答疑就是教师将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典型问题及作业批改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片段录制讲解.

1. 利用微课突破传统数学答疑的困境

利用微课进行数学答疑,一是保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和需求进行学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充分兼顾到学生的多样性. 二是答疑是由教师制作的微视频进行传达,消灭了学生直面教师的羞涩和畏惧感. 随着微课的兴起,学生对微课走入教学持有欢迎的姿态,调查显示42. 67% 的学生觉得很新鲜,喜欢这样的方式. 首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的主动性得到了更多的体现. 三是把教师从重复讲授中解放出来,让教师有更多精力去完成更高层次的教学活动和工作,微视频具有可重复利用价值,同一份作业的答疑可供全年级使用,典型错题的答疑微视频也是教师建立答疑题库的宝贵财富.

2. 微课答疑的应用有效性分析

笔者为了检测微课答疑相比较传统答疑的有效性,以高一年级四个班级为样本,就三角函数图像知识点进行实验.

从四个班级的前测结果显示,1、2、3、4班的均分相对平衡,各个题的错误率基本一致,提供了相对准确的原比较数据. 通过自行订正学生排除了非智力因素、粗心等错误导致的失分,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设计的实验模型中,笔者安排1班和2班进行课堂教师答疑及课后答疑.在课堂上教师的试卷中13道题讲解了6道题,课后两个班级76中有7人过来请教尚未能解决的疑问. 3班和4班利用上课时间观看微课答疑视频,当堂填写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能完成6道题,并针对每道题后面的变式训练进行练习巩固,能够顺利完成变式练习. 问卷显示50.67% 的学生希望可以继续观看,并重复学习,49. 33% 的学生表示希望有时间可以多学习. 这表明学生在操作微课视频答疑后抱有很积极的态度. 如何恰当合理地安排学生学习微课答疑的时间及教师的角色是一个关键问题.

在经过两种不同方式进行答疑后,安排四个班进行后测,成绩显示,整体水平上3班与4班要优于1班与2班. 分析这后面的原因,这主要体现在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学习,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 把课堂上的被动听讲、吸收、做笔记,变成了我想学习哪一道题,并且在完成每一道题后解答相应的变式训练,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参照了学生水平的多样性. 传统答疑课上,教师和学生有着很好的互动,确也存在着弊端. 结果显示,巧妙利用微课答疑效果优于传统答疑课.

3. 微课答疑应用模式的探究

利用微课答疑并不是排除传统的答疑模式,而是与传统答疑相互结合进行,从而创造出更优更好的效果,更加有效地解决学生的疑问,解放老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集备课组之力,制优质微课答疑课

同一备课组之间统一学案和作业,就一专题或一阶段的典型疑问进行微课视频精心制作,在每个试题答疑后皆设置变式练习,用来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检测是否顺利知识的迁移. 备课组成员之间团结协作分工,制作出精良的微视频可供同年级每名学生学习,同时也可供教师组建备课组历届答疑微视频题库.

(2)教师优化微课助力答疑的检测模式

在运用微课进行答疑的过程中,不能放任这种模式随学生应用,而是设置一定的激励和检测机制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效果. 在学生运用各自账号进行登录电脑学习答疑视频时,实时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是否顺利知识迁移到变式训练中. 同时,在微视频答疑不能解决疑惑时,教师发动问题讨论小组,教师适时在一旁辅导. 为兼顾部分优秀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置创新题,鼓励有能力的学生进行突破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摘要:在我国教育信息化形成一股微课热的背景下,本文探究了微课与数学答疑课相结合的模式,及对结果进行了调查分析,对于学校在数学教学中推广微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微课,错题答疑,调查分析

微课应用于初中数学 篇2

【摘要】微课的提出对于教育模式的改革有着重要作用。从基础教学出发,实现课堂教学多元化使得微课教学颇具时代意义。本文从认识微课到微课在初中数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阐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 微课 应用

一、什么是微课

“微课 ”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微课“位微不卑”。微课虽然短小,比不上一般课程宏大丰富,但是它意义非凡,效果明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

微课 “课微不小 ”。微课虽然短小。但它的知识内涵和教学意义非常巨大,有时一个短小微课比几十节课都有用。

微课“步微不慢”。微课都是小步子原则,一个微课讲解一两个知识点.看似很慢,但稳步推进,实际效果并不慢。

微课“效微不薄”。微课有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作用,通过不断的微知识、微学习,从而达到大道理、大智慧。

二、微课在初中数学中的具体应用

1、利用微课的动画性促进课堂的有趣性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在初中课堂教学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情境设计,一个成功的情境设计就奠定成功课堂的一半,课堂导入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否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是评价情境设计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教学中引入微课的动画就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引发学生思考。

2.利用微课的重复性掌握知识,帮助学困生解决问题 微课最大的优势在于内容可以重复播放,由于学生存在差异性,课堂上不能保证人人都能完全掌握。对于一些经典例题部分学生不能完全听懂或者证明过程不会书写,而教者由于时间局限不能全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就可以使用微课讲解一些重点题型,反复播放给他们看、听,不受时间限制,学生完全自主自由学习,他们愿意播放几遍就学几次,直到他们弄懂为止。

3.利用微课的暂停性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完全掌握一类题我们在初三二轮复习中学生要面对大量难题。其实许多难题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可以对他们进行分类,就是让学生做一题会做一类题。我们可以使用微课 讲解具有代表的一类题,然后呈现一系列类似的题目,在微课中我们要尽量呈现题目的内在联系性,让学生形成对比,帮助学生突破难点,让学生能完全掌握一类题。

4.利于微课的记忆性帮助学生记忆数学概念

初中数学概念很多,记忆量很大。课时比较长,学生通常都是老师讲到后面他们忘了前面。我们使用微课记忆概念要注意两点:①每节课上之前我们利用微课把前面讲的概念一起复习让学生做到对概念的温故而知新,让他们知识形成正确的积累。②播放概念微视频的时间可以随意性,要充分利用时间让学生去记忆,如下课时间等。总之我们不断反复利用微课的记忆能力帮助学生理清概念,形成正确的知识体系。

三、微课程在辅助数学学科教学中的主要应用

1.数学知识的预习部分,对于中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学生面对枯燥的数学课本进行预习,往往是以打瞌睡或看到半途而废告终。预习微课程用其简明、清晰及生动的画面呈现,给学生视觉、听觉强大的刺激,资源的设计以问题引导,逐步出现。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给学生精神的享受。

2.课前导入微课程,此部分内容主要是激发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来引入新知识,通过旧知识的引入,形成一个新刺激、新问题,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去思考、去探索。微课程导 入课堂学习,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符合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也符合学生个性学习的需求。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交互。

3.重难点的讲解,该部分微课程主要讲解数学学科中难以理解的概念、公式的推导以及考试的重难点知识,用微课程的方式展现这些知识点,易于将难的多个知识点分割成简单的知识点,通过简明清晰的方式再次展现给学生,可以很好地补充课堂讲解中不详细或学生没听明白的地方,可以使学生加深对重要知识点的掌握和研究。

4.对于数学易错题、典型习题的微课程,主要是针对考试过程中、平时作业中经常犯的错误,将该部分内容制成微课程,方便学生抽取零碎的时间进行纠错,讲解易错的地方,讲解正确的方法,让学生既知道正确的解法及做法,又知道容易犯错的点;对于典型习题。一般在考试中经常出现,将典型题目通过微视频的方式展现,从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本文根据微课程的兴起背景以及它与数学学科的结合,提出并分析微课程在数学学科中的具体应用。它能有效辅助传统的数学教学,与传统的数学教学相辅相成。就学校教育而言,微课是教师和学生重要的教学数字化资源,也是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它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实践以及专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参考文献:

[1]金然,张继刚,雷蕾.微课对初中数学教与学的影响 [J].消费电子,2014,(2O):245.

[2]刘爱国.论新课改中数学微课的现实意义 [J].考试 周刊,2014,(68):16—17.

微课应用于初中数学 篇3

2011年2月至2011年5月,我被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英国里丁大学国家语言和文字中心接受了为期三个月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所有的课堂都是以活动的形式展开的,尤其是导师Isabelle的课堂,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构知识体系、提高语用能力,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探究等活动促进学生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发展,三个月的课堂给我感受

很深。

美国教育家杜威(Dewey)提出了实用主义教育学说。在他看来“教育即生活”,他提倡“做中学”。因此用微课设计符合学情的多样化的学习活动,符合新课改倡导的个性化学习与探究学习的理念,把微课和英语课堂活动有效结合起来,达到做中学的目的,使学生受益。新课改后的英语教材中编排了大量的实践活动,而这些十分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实践材料全凭课堂内45分钟是不能完全让学生运用自如的,只有在实践中大量运用所学的语言材料才有可能变成学生自己的东西。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英语教师采取多种形式的英语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通过活动的形式感染学生,驱使学生开口讲英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真正地达到学习的目的。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形成有效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使学生获取信息,提高锻炼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因此,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实际价值。但怎样进行有效的课堂活动进而促进课堂教学的实效一直是教学理论和实践长期研究的一个永恒主题。当前,在课堂上让学生参与活动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为活动而活动,英语课堂出现只有活动,没有语言的现象,而且课堂活动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因此,利用微课开展高效的英语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对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综合能力有着深远的意义和使用价值。

借鉴国内外微课以及与英语课堂活动的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工作室开展了国家级课题的微课研究。我们把微课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的课堂活动中来,活动更加高效,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课题研究教师通过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操作性强,以学生为主题的微课课堂教学活动。第一步,把英语课分为五种类型,听说课、阅读课、写作课、语法课和词汇课。第二步,设计各种课型的教学设计,并制作幻灯片。第三步,反思教学设计并进行微课录制。第四步,把制作的微课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去。其次,学生在有效的课堂活动中,学会分析问题并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感受成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态度,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并提高学生用英语综合语言应用的能力。

研究过程如下:

1.课题动员、培训、研讨阶段

(1)准备动员阶段:成立工作室课题组,向成员宣传课题的目的、意义,创建良好的研究环境。填写申报书,向中央电教馆上报课题。

(2)课题培训阶段:

①意识培训:学习国内外微课制作和英语课堂活动的研究成果,整理微课教学的优点,从而树立运用微课进行英语课堂活动教学改革和研究的意识。

②技能培训:制定培训计划,通过集中培训、讲座、自学等多种形式,让全体实验教师掌握运用微课教学的使用技能等。

2.初步实践阶段

(1)探究微课支持下的英语课堂活动实施策略。

(2)课题组成员结合本课题研究。工作室成员根据各自分工,每人精心撰写一份教学设计,设计一堂微课支持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初中英语教学活动教学课,参加课题研究。

3.课堂实践阶段

(1)对比微课课堂和常规课堂,通过对比,考查学生在微课课堂的学习效果,做出分析。

(2)开展“初中英语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活动微课教学案例研究”展示活动。通过课堂实践开展教学,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使学生受益。

4.总结反思,得出策略

课题组成员依据微课展示活动的教学设计,写有分析、有改进策略的教学反思,探究微课支持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初中英语活动课的案例,写出关于本课题的论文。

5.课题提高阶段

根据课题评课组提出的问题,通过录像课例反思,发现问题修正教学设计,完善研究成果,形成可操作的初中英语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活动微课教学案例形成优秀教学案例成果。

6.课题评价阶段

总结规律,理论提升。一是专业指导,解决问题。二是专家引领,提升水平。对形成的理论成果、优秀课堂设计方案、优秀微课等进行综合评价。

7.课题的总结及推广阶段

通过微课研究,我们把信息技术和英语语言学习结合起来,借助微课這一新型教学手段,以课堂活动为切入点,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课题组教师相互交流学习,进行探索研究,制作了各个类型(听说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语法教学和词汇教学)的课堂活动微课课例。学生通过微课开展高质量课堂活动,从而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培养了自己发现问题、参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主动地学会相关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另外,通过微课制作,还能提升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信息素养,培养教师适应教育现代化的各项能力。在这个目标实现的过程中,转变教师传统教学,实现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我们发现,在英语活动课中,学生始终处于动态之中,居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参与活动的设计、策划、准备,以及活动的总结。所以,英语活动课的最大特点就是:让学生自己活、自己动,在活动中培养自主意识,发挥主体性,真正成为活动课的

主人。

新课程改革专家余文森指出: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自然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微课支持下的初中英语教学活动设计给我们教育深度改革提供了新的机遇,以其独特的魅力有效地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在新课程理念下为教师实现有效课堂搭建了应用平台,为培养学生主体性、合作性、探究性、个性化学习方式提供了条件,使课堂教学走向了现代化。

参考文献:

[1]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2).

微课应用于初中数学 篇4

一、产生思维定势负效应的原因

在教学活动中, 思维定势产生负效应的因素, 一般可以从教师、教材、学生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学生的知识体系以及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是思维定势负面效应的内因, 而教师和教材则是思维定势产生负效应的外在因素。只有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才能够有效的解决问题。

1.功能固定的影响

功能固定指的是当人了解到某一种事物的作用时, 就很难去发现该事物是否具有其他的作用, 受到最初了解的功能影响极大。这种功能固定的思维影响, 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一个严重的阻碍, 往往在遇到某些问题时, 学生都习惯于固定的解题思路, 或者面对一个公式时, 就往往对其固定功能很熟悉, 却不能对其非固定功能进行了解。

2.知觉特性的影响心理

学研究表明, 如果使用具有共同点的学习资料, 则产生的学习效果也相似, 容易产生正迁移;而如果具有相反的刺激, 则会使反应发生改变, 产生负迁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有很多在本质上有着不同的区别, 但是在形式上却有很多相似点的内容, 这就使得很多学习资料具有了一些共性, 如果不能将这些貌合神离的资料从本质上进行区别, 而仅仅依靠人们直觉特性进行判断的话, 则无法抓住其本质, 则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 产生负效应。

3.思维习惯的影响

人们经常重复做的事情, 就会产生一种稳定的思维习惯, 就像大多数人都习惯于用右手写字一样。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 也经常会养成一些习惯, 比如画直线的时候都习惯从左向右, 从上至下等, 有一些习惯思维的养成, 会使学生的思维形成静态的定势, 对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激发有着较为严重的影响, 无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4.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在学习的过程中, 智力因素以外的其他因素, 也会对学生的思维产生重要的影响。比如有的学生很粗心, 将一些概念弄错的现象时有发生, 但是这种粗心的毛病却是很难改掉的, 虽然教师反复的讲解, 但是这种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还是不容易纠正。这种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使得学生尝尝凭着直觉和习惯去学习, 也容易产生负效应。

二、改变数学思维定势的方法

1.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

感觉和认知是人们认识事物最初的形式, 观察则是比感觉更高一级的形式。观察是一种能够持续较长时间、且有目的、有计划的感觉活动。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个基本途径, 也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所必须要经历的过程。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 每一道数学题都是具有一定的条件和关系, 想要解题, 就要根据题目中所体现的具体特征, 对题目进行深入的观察, 然后进行分析, 透过现象看本质, 才能够找到合适的解题思路。比如, 在学习求和的问题时, 我们可以举这样的例子, 112+123+134++1n (n+1) , 可以看出这些分数进行通分有着较大的困难, 但是通过观察可以发现, 每项都是相邻的2个自然数的积的倒数, 那就可以得到:1n (n+1) =1n-1n-1, 所以问题就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2.培养学生善于联想的能力

联想是转化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一般情况下, 通过联想能够将间接的、复杂的知识进行相互联系, 这样便能够增加解题的速度, 也降低了题目的难度。可以说, 数学题的解题方法是否适当、解题速度快慢都取决于能否从题目中进行联想, 并且灵活的运用, 找到问题的缺口进行深入的联系。比如, 在讲解方程组时, 两个数的和为2, 积为-3, 由此便可以联想到韦达定理, 便可以得到这样的结果:或者是由此便可以看出, 通过有效的联想, 能够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

3.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和改编

对题目进行改编的过程, 事实上就是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 这会给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考空间, 为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提供宽阔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 能够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展现自我的机会, 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够得到发展, 使学生在面临复杂的数学题时, 能够从变与不变中对其本质进行把握。比如, 如图, 在△ABC中, ∠ACB=Rt∠, 请学生分析和探讨下面的问题:

(1) 如何过一个顶点把它分割成两个直角三角形?

(2) 请在分割后的图形中找出相等的角和互余的角。

(3) 请对 (1) 、 (2) 中的条件、结论、图形进行变换, 改编题目, 并作出解答。

学生相互合作、讨论, 改编的题目各式各样, 从而有效地掌握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断, 掌握了获取知识的方法。

三、结束语

在现代教学活动中, 思维定势对于学生有着很大的消极影响, 尤其是在初中数学学习中, 思维定势在解题方面产生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 因此, 应当准确的分析思维定势产生的原因, 才能够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 使问题得到解决, 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

摘要:近年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 对人才的发展要求也越来越高。思维定势是人们在长期的心理活动中产生的一种习惯性的思维, 其具有积极的一面, 也有消极的一面。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 思维定势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十分明显, 对于学生的学习会产生很大的干扰。

关键词:思维定势,初中数学,教学效果,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赵伟.思维定势与中学数学教学的理性思考[J].中学数学杂志, 2007, (5) .

[2]黄政辉.物理概念教学中的思维定势研究[J].科教文汇 (中旬刊) , 2008, (3) .

[3]刘家平.思维定势在三角恒等证明中的消极作用[J].科技信息, 2011, (10) .

微课应用于初中数学 篇5

摘要:“微课”是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其已经被逐步应用于现代教育领域,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绩。通过对“微课”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进行探寻,旨在对“微课”进行一定的推广,并推动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与建设。

关键词:“微课”;高中语文教学;应用价值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类已经正式进入信息化时代。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社会各个领域带来了变革,已经对现代教育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微课”正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为现代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但多数教师对“微课”的价值并没有足够的认识,导致“微课”还无法被充分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中。

基于此,本文在此对“微课”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的价值进行探寻,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达到提高教师重视、促进高中语文教学发展的目的。

二、“微课”的优势及特点

(一)教学时间短

从本质上说,所谓“微课”就是指微型的课程,其核心在于“微”。具体地说,“微课”的时间通常不超过10分钟,以5-8分钟最为适宜。相比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微课”的教学时间更短,这是“微课”最为突出的特点及优势。

(二)教学内容少且集中

更进一步说,“微课”教学时间较短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教学内容少并且集中。简单地说,“微课”通常具有一个明确直接的主题,其主要是为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

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填充大量的教学内容应对45分钟的课堂,这就导致教学内容分散,也需要学生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理解和记忆。“微课”教学主题鲜明也成为其突出的优势及特点。

三、“微课”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的价值

(一)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根据实践调查的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很难在课堂教学中保持全部注意力,教师将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段当作有效的教学时间。在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通常只能利用提问、拍掌等方式达到目的,但其取得的效果仍不理想。

“微课”首先具有教学时间短的优势及特点,它将45分钟的课堂压缩至有效的5-8分钟。在这段较短的时间内,学生的注意力能够更加集中,教师对学生的思维、意识和情绪也能够进行更有力的掌控。此时,教师需要做的只是制作优质的“微课”视频,使学生能够在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同时获得更大的提升。

(二)有利于集中解决教学的难题

与此同时,将“微课”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中方便教师集中解决相应的教学疑难点,使学生能够从中获得更真实的收获。在“微课”的制作中,教师可以针对课堂中的疑难点进行教学讲解,使学生在5-8分钟的有效教学时间内集中精力解决相应的教学问题。

例如,在学习《装在套子中的人》这篇小说时,学生对主人翁的形象理解的不够透彻,并不能从人物形象看清当时的时代背景。因此,教师在制作“微课”时围绕装在套子里的人这个人物形象进行讲解。其中,教师对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性格、心理以及成就进行分析,并组织学生进行探讨,同时与学生进行交流。在短短的5-8分钟内,教师通过“微课”向学生更详细的分析了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人物形象,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了这个人物存在的真实性,同时探究了作者创作这个人物的意图以及其意图表达的这是情感。

通过“微课”的有效讲解,学生在短时间内集中了注意力,更有效的解决了原有的教学难题,使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得到提升。

(三)“微课”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时间进行探究与总结

此外,教师在充分结合“微课”所具有的优势及特点后可以发现“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留给学生更充分的时间进行探究与总结。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微课”,其将45分钟的课堂教学压缩至更短的时间,同时针对某一主题开展了更有效的学习。在这种背景下,学生所拥有的领悟更多,也需要更多时间进行总结。

例如,教师利用“微课”为学生分析了《窦娥冤》这篇课文的人物形象。学生对课文中的人物有深刻认识,同时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探究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此时,教师可以留给学生10-20分钟进行探究与思考,要求学生根据人物形象探究时代背景和作者创作的意图。

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的得到激发,也使得学生在主动的探究中建构更完整的知识体系,并有效地提高了自身的各项综合能力。这就达到了新课改的要求,使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一步提高。

结束语:总的来说,“微课”为高中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也促使更多教师端正自身的认识,并有意识的将“微课”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能够实践不断完善“微课”的应用,推动高中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怡.“微课”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的价值探寻[J].语文教学通讯,2015(01)

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篇6

关键词:微课;实际应用;初中数学

一、微课在课前预习中的实际应用

初中数学知识与小学数学知识的关系是这样的,前者是后者的延伸与拓展,后者是前者的根基和坻柱。与普通高等数学强调理论性不一样的是,初中数学更侧重于实用性。所以,初中数学各类知识点之间大都有所联系,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进度进行巧妙安排,将新旧知识点的衔接制成微课,未上新课时先放给学生熟悉,相当于提前预习,让学生加深印象。

二、微課在重点、难点中的实际应用

以初中生的心智水平,再加上我国中学数学教材的难度,想让学生短时间内彻底理解、掌握其中的重难点,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学生对于课堂上教师对这两方面的单调的解读是没有太大触动的,至于一些更加抽象的术语,例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函数的概念与性质、角的概念的推广、三角函数、立体几何等就更让学生无从下手了。由于我国特殊的情况,初中生已经面临着较大的课业负担,数学这类比拼逻辑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学科,大部分学生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疲惫感,很难指望他们一次理解,至于彻底掌握其解答规律也就难上加难了。然而契机来了,智能化的移动通信设备的大范围普及使学生自主学习变得唾手可得。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将学生普遍反映的重难点集中制成微课,上传至移动互联网,由学生自主选择其认为有难度的片段反复学习,既让教师省时省力,又方便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计划,也侧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微课在课后复习与交流中的实际应用

经过课前预习和授课过程中重难点的专项突破,学生已经对授课内容积累了一定认识,下面就是课后的巩固复习阶段了。针对这一阶段,教师可以更加多样化地使用微课,如,编制经典习题的解题微课、制作授课内容现实应用的课外补充视频等。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通过微课这样生动化的授课方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会他们享受获取知识的乐趣。

综述以上论点,素质教育不能永远停留在口号上,教育工作者要主动走出自身局限,投身时代热流。在初中数学这块专有领域,教师应当思考如何将微课更好地融入传统课堂,将枯燥乏味的数学讲述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通过这种教学的互联网思维的转化过程,教师亲身参与其中,想必能更好地带动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开创性思维。

微课应用于初中数学 篇7

关键词:微课模式;视障学生;初中数学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基础教育的普及,教育领域对身体有残疾孩子接受教育的问题更加关注。视觉有障碍的孩子也可以享受到正常孩子享受的基础教育,教育领域为他们提供的受教育机会越来越多,还考虑到了他们的特殊性,专门设置了很多残疾人特殊学校。而特殊学校的发展面临着很多问题,师资力量不够、教学质量不高、教学设备普及不足等等,都对视障学生提高知识水平造成了消极影响。微课教学模式的提出,给视障初中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希望,教师利用微课模式能有效提高特殊学校的数学教学质量。下面笔者针对视障学生的特点,谈谈微课在视障学生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视障学生的学习特点

1.主要依靠听觉和触觉

视觉有障碍的学生听觉和触觉一般都要比普通人灵敏,因为他们一直都是依靠这两种感觉来感知周围的一切事物。所以他们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也主要是通过用手来触摸盲文进行阅读和用听觉来感知老师讲解的知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听觉和触觉的训练,尽力用这两种感觉来弥补视障带来的不利因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放慢教学速度,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学内容吸收多一点,对视障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做到心中有数。

2.运算方式不同于常人

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能应用普通学生采用的运算方式。视觉正常的学生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的时候,多数都是采用画图列简单的式子进行计算,这样对复杂的计算过程可以进行简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加快运算速度。然而,这种看似简单的运算方式对视觉有障碍的学生来讲就是无法完成的任务。视觉有障碍的学生在进行数学运算时都是利用盲笔和写字板来书写的。盲文的书写方式限定了視觉有障碍的学生无法应用简单的计算式子。视障学生在进行数学运算时多是利用心算和珠算,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记忆能力进行重点训练,这样才能对视障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有所提高。

3.数学学习更加困难

我们都知道,视觉是我们感知外界事物的重要感觉之一,我们利用视觉来获得事物传达给我们的信息。我们有视觉感知事物的外貌、颜色等特征。然而,视障学生没有这样的感觉,他们无法通过视觉来感知外界事物。所以他们对事物很难形成完整的概念,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也比普通学生差很多,同时对数学要求的空间思维的形成也有很大困难。

二、微课在视障学生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1.利用微课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微课的教学方式就是按照数学教学计划,把教学视频作为数学教学内容的载体,把老师针对某个知识点的详细讲解过程录制成教学视频。让学生可以对数学知识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视频学习。然而,视觉有障碍的学生无法观看视频,而且他们的接受能力也没有普通学生好,他们更需要利用这种微课模式对数学知识点进行反复学习。老师也可以尝试利用这种方式帮助视障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视障学生虽然不能用视觉来观看视频,但是他们还有听觉可以利用,老师可以把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知识点录制成音频,在上课之前或者课后让同学们反复听录制好的数学知识点音频文件。这样的微课模式对视障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会有很大帮助。

2.利用微课帮助学生记忆知识

视障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对记忆能力的要求比普通学生还要高。所以,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培养视障学生的记忆能力很重要。初中数学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有很多,如果不讲究记忆方法单纯地让学生记忆,随着知识的累积学生很容易忘记之前的学习内容。所以,老师可以利用微课来帮助学生反复记忆知识点,达到温故知新的教学目的。在每次课程开始的时候老师都可以播放前面讲过的知识点音频,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数学知识体系。

3.利用微课扭转教学模式

要在视障学生中开展微课,必须想尽一切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为微课只要求用5~10分钟讲授一两个知识点,教学时间较短,没有复杂的课程体系。以视频、动画等基于网络流媒体播放,学生自主学习视频、音频后,或积极思考或展开热烈的讨论,教师在课堂上只是起引导作用。如果学生在微课程中不能积极主动学习,热烈探讨,整个课堂显现不出学习效果。所以运用微课模式必须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这样,慢慢地,我们就可以利用微课模式把以前“教师为主,学生为辅”转变成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

总之,我国教育领域对特殊学校的教学质量还不够重视,教育者对视障学生的教学方法还不够丰富。为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让身体有残疾的学生也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让那些视障学生也可以有更高的知识素养,特殊学校和教师一定要对残疾学生给予充分重视,积极探索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彭伟坚.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14(18).

上一篇:影视编辑技术下一篇:汽车实践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