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分析

2024-10-22

班级管理分析(精选12篇)

班级管理分析 篇1

所谓的班级管理策略就是指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师生齐心制定班级、小组以及个人的学习目标和整个班级的管理方案。在这其中,班主任所扮演的角色主要是引导学生实现既定的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班级的整体发展,为中国的未来提供一批优秀的人才。众所周知一个班级中不仅需要很强大的凝聚力,也需要比较和谐的班风和学风。在开展初中班级的管理策略上,要以班级为中心,在实现学生自己的目标后,积极促进其达到班级的总体目标,这也是需要班主任进行正确、积极的领导的。下文将对班级管理问题进行浅要分析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在进入21世纪人类不断进步以来,教育的地位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如今的教育热潮下,对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提出了显著的要求,家长、老师乃至社会都需要孩子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是在初中期间,学生正处于叛逆期,在身体的不断成长过程中,心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处于这段时期的学生非常不好管理,这也就给初中班级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并且,如今我国的中学教育教学人员年龄大都在40—50周岁,我们都知道管理的好坏受管理者方法和思维的影响,但是由于初中教师与学生年龄差距过大,导致教师陈旧的观念跟不上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这就为初中的教学和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并且我国有些班主任比较注重学生的文化成绩,以成绩来划分学生等级。这些问题的出现,向社会反映出如今我国初中班级存在的管理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二、我国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如今我国有些地区依旧将应试教育作为升学和输送新生的方法,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教育教学的规律,过分追求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会忽略掉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迫使很多班主任在进行学生管理的时候很片面,不能真正深入班级中来,班级之间也没有评比,使得学生和教师都缺乏竞争力。这种情况下,使得一些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出现了松弛,甚至有些班主任不思进取,这样也就使得学生变得散漫,没有前进和学习的动力。并且一些班主任在进行教育工作时过于程序化,在班级中的地位也是绝对主导,所有事情都是班主任一人说了算,使得班主任工作非常乏累,相对而言对学生的管理和关心也就少了,这也一样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平等的,但大部分老师都喜欢学习好的学生,在对学习好的学生另眼相看的同时,对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就极尽挖苦、时常冷落。作为一名老师、班主任应该平等的、公正的对待所有学生。

三、初中班级管理策略的行动研究

(一)制定初中班级管理的行动计划

实施班级管理是为了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让学生在以班级为管理目标的管理氛围下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首先是制定身心全面发展的方向性,这是为了让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努力,不做无用功;其次是难易适宜性,班级的目标是学生前进的动力,班级全体人员的进取才是实现目标的关键,所以在制定班级管理时一定要设立一个难度适宜的目标;然后是制定过程全员参与性,班级在制定管理规定时,要以学生的要求为主体,一切规则都需要学生赞成,当然也可以尽可能的引导学生自己提出完善制度的方案。

(二)初中班级管理行动计划的实施

制定班级管理的行动计划只是班级管理策略的开始,实施计划才是管理策略的重点工作。班主任不能忽视掉班级管理计划的实施,计划或者策略制定的再怎么完美,如若不真正实施起来,也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发挥好班干部的作用,适当运用班干部的特长和能力,班主任要将权力交给班干部。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个班级都应该拥有一个符合班级情况的管理制度,这会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职责,有利于班级管理质量的提高。由于每个学生的情况都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按照学生的能力及学习情况进行分组,尽量每个小组都存在能力不相同的学生。依据成绩将班级学生分为几大组,每个组制定一个近期学习目标,然后各个等级的学生在小组中帮助其他不同等级的小组成员,这样就可以高效地完成各自的学习目标,发扬学生自己的长处,对自己的弱点进行完善,可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在实施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借助社会的力量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让所有学生都成为有用之才。

四、初中班级管理策略研究的成效与反思

(一)初中班级管理策略研究的成效

根据一定的调查显示,在进行上述计划后学生普遍都拥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并且也在努力地为自己和班级的目标进行奋斗;班级的凝聚力也明显增强,推动了班级的整体进步与发展;同学间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融洽,在实施了管理策略后,大家都能够相互包容,对待其他同学也少了许多的漠视和冷嘲热讽;班级变得温暖起来,在实施了计划之后,班主任对待犯错误的同学不再和以前一样一味进行批评,而是采取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法,班主任也不再是一手遮天,在制定制度时会听取班级同学的建议了,学生们看见老师后也不再害怕和躲避;学生在德、智、体、美各个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在实施计划之后,班级干部有了危机意识,开始督促班级同学开展学习工作,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参加各项工作的热情,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和精神生活;班级管理得到了家长和任课老师的认同,管理计划的实施使得班级的学习能力和行动能力都更具有时效性,这得到了家长和任课老师的认同和肯定。

(二)初中班级管理策略研究的不足之处与思考

在进行初中班级管理策略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不尽人意的方面。例如:管理策略目前仍处于起始阶段,很多的考核标准还需要认真仔细的研究和分析,班级的管理策略也不完善,都在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索;家庭和学校的联系还是不够,家访有待深入,这是由于班主任的工作任务比较重,没有足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家访,没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学生的生活或学习上的习惯,这对初中学生的未来发展也存在很大影响。总而言之,初中班级的管理是一个非常漫长而且任务艰巨的教育活动,在班级管理策略的制定中,少不了不断地研究和分析,努力将不足弥补,为初中学生的未来发展做出正确的引导和积极的纠正。

五、结语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长,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初中生作为中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和主力,其个人能力的锻炼、知识的储备、心理的健康都是需要教育教学人员进行不断引导和时刻纠正的。我国乃至世界未来需要的人才都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这一要求是对教育界抛出了一大难题,我们都知道处于叛逆期的初中生是很难实行教育的,甚至于,如果教育不好,还会让初中生们产生厌学等消极心理,这对他们的未来发展可能造成一定不利影响,与此同时也会影响着中国的未来发展。做好初中班级的管理,为中国未来发展提供更为优秀的人才,为中国实现强国梦贡献出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

摘要: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班级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最基本场所。据调查显示,我国的初中班级目标管理还不够理想,这一方面是由于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管理时过于专行独断,班级的管理制度也不够规范,并且班级管理内容也不是很全面。另一方面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够全面和科学造成的。这些问题都将影响着初中整个班级的管理。本文将就“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对初中班级的管理策略进行浅要的分析,希望可以达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策略,成效

参考文献

[1]余晓峰.浅谈初中班级的管理[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1(9).

[2]欧阳文根.初中班级管理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以江西省新余市一中为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3]吴银胜.加强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办法[J].新课程·中学,2014(5).

[4]王延科.浅谈初中班级的管理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1).

班级管理分析 篇2

作者:朱萸

下节课是信息课,需要整队去机房。孩子们还未从中午的闹腾中安静下来,排队时,说话的,大闹的,叫嚷的,推搡的,整个教室一片混乱。我站在讲台上,静静地看着底下的他们,一反以往用提高声音来镇压的做法。孩子毕竟是孩子,教室依旧如原先一样,刮过我的耳膜,阵阵高高低低的噪音。我皱了皱眉头,然而,我依旧,静静地环抱着手臂,一言不发,不过不同的是,我用我的目光,扫视着教室。说不清楚那是怎样的一种目光,不过,我知道它的作用,因为我看到当我盯住哪一个调皮的孩子时,他立即收敛,站到了队伍里去。墙上的钟,分针转了一圈又一圈,五分钟过去了。

也许是因为看到了我的一言不发,孩子们互相提醒着,教室终于安静下来。他们在等待着我下一句不知是斥责还是批评,我看到他们的脸上,表情,眼睛,躲躲闪闪。当教室安静地只剩下窗外其他班级孩子的吵闹声时,我慢慢地走下讲台,走到教室的第一排。

小学生班级管理分析 篇3

关键词:班级管理;博爱;激励;活动;用心

班级管理是学校开展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保障各项教学工作有条不紊进行的基础。小学是孩子的接受教育的启蒙点,小学班主任往往是小学生的启蒙教师,对学生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创新管理机制,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是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核心。

小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起点,从幼童到小学生的质变,往往使一些小学生出现“紧张”,“排斥”的反应,这就给班主任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能让这些孩子在轻松的心态下去适应学校里的环境,能够逐渐的磨练自己的意志,逐渐养成学习的好习惯。作为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要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采用各种合理的方法,使学生感受到激励与动力,才能促进孩子们的蓬勃发展。

一、以“博爱”为引导,给予学生温暖

学校是一个纯洁的地方,没有社会上的烦躁。小学生们也是处在人生的萌芽阶段,都具有一颗纯洁的心灵,可塑性非常的强,同时也容易收到外界各种环境的影响。作为班主任,要用爱心去包容他们,用爱心去打动他们,用爱心去引导他们,让小学生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爱心的环境中,能促进他们塑造一个阳光的心态,积极健康的去面对一切,良好心态的养成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班主任要深入班级,了解每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才,他们都有自己所擅长的方面,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把爱播洒到全体学生身上,而不是只关注或过多的去关注那些学习成绩好的优等生,而应该通过教育和培养,使每个学生都能成才、成功。

二、以“激励”为主体,激发学生活力

传统的应试教育,往往为了追求学习质量和成绩,采取批评和高压政策,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得不到充分发挥,自信心逐渐丧失,两极分化逐渐严重,久而久之,一些学生往往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态,甚至逐渐演化为对学校,对教育事业的愤懑和反抗。而采取激励的措施,能够缩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的自信心高涨,荣誉感增强。不论是学习还是日常事务,每个人都有优点,多给予学生激励,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发展自己的优点,同时取长补短,去弥补自己。

三、以“活动”为桥梁,磨练学生意志

教育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可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已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针对小学生,可以采用活动教学的方式,通过积极地开展各种班级活动,使他们能够在活动中有所收获,将会对他们的成长有较大的帮助[5,6]。比如,通过开展拔河比赛,使他们懂得团结的重要性;通过观看抗战电影,使他们了解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通过去敬老院献爱心,使他们懂得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通過农村生活体验活动,使他们体会到农民的艰辛……。同时,通过活动的开展,也磨练了他们的意志,使他们能够切身去体会与感受,远远超过单纯的授课更加印象深刻。

四、以“用心”为保证,敦促学生发展

由于小学生处在求学问教的萌芽时期,往往自制力较差,对于知识的学习较为松懈,作为教师也难以严格的去要求小学生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完成功课,去学习知识。所以对于小学生的管理要格外用心。经常与学生的家长保持联系,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积极地沟通,配合家长给孩子制作学习提高方案。可以每天将孩子的学习情况,所学内容等以小字条的形式,每天交给家长,让家长能在孩子入睡之前能够用5—10 min时间,帮助孩子讲每天所学内容回顾一遍,加强孩子对知识 的记忆能力。同时,能够让孩子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将自己的学习任务完成的最出色。

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开展教育的基础,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明确自己的任务,积极地去引导自己的学生。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每个班主任应该将自己的责任心融入到学生班级管理的工作之中,努力做到细心、耐心、信念、善举,才能够将自己的学生培养好,才能对得起自己这份神圣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寇延莉. 小学班级管理[J]. 陕西教育:教学版, 2012, 1: 44-44.

[2] 骆舒洪, 周卫红. 中小学班级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J]. 教学与管理, 2001, 11: 26-29.

[3] 刘春燕. 试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 中国电力教育, 2014, 06: 166-167.

[4] 黎六东.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浅议[J]. 考试周刊, 2007, 41: 22.

[5] 蒋秀琴. 善待学生的错误—小学班主任如何与学生进行沟通[J]. 教育科研论坛, 2009, 12: 71-72.

[6] 王希淑.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策略探析[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1, 16: 64.

[7] 蔡艳. 小学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 都市家教月刊, 2013, 24: 247-247.

初中班级管理模式现状分析与反思 篇4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违纪学生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按一定的要求和原则,采用适当的方法,建构良好的班级集体,为实现共同的目标不 断进行调 整和协调 的综合性 活动 [1]。初中班级管理是初中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学校教育目标,完成育人任务,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的一个分化阶段,因为家庭背景,家庭教养方式,小学阶段的学习方式及特定的学习经历,使得他们带着各方面可能存在的差异进入初中。学习内容的深化,学习方法的改变,人际关系的复杂,加上初中生逆反心理强烈、情绪波动性大的性格特点,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因此,我们的班主任必须加强自身的教育理论学习与研究,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真正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使自己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一、初中班级管理模式现状

现阶段初中班级管理实际存在的模式有哪些呢? 笔者以一所普通中学为背景,访谈了几位在学校班级管理较为成功的班主任,发现现阶段初中班级管理模式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组合方式。

1.扣( 奖) 分+家长+守班

建立家长委员会,告知家长班级管理各项规章和制度,希望家长全力配合班级对孩子的管理。在常规管理中以扣( 奖) 分来约束学生的行为,采取班干部值日制, 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集体管理中。中午全体学生留在教室里,看书,做作业或考试,由班主任及任课老师轮流辅导。同时,对在班级中表现较好的学生进行相应的物质奖励。

这种管理模式下的学生成绩普遍不错, 学习、生活、行为习惯较好。大部分学生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少部分经常违纪学生家长无力约束,在班主任不在场的情况下我行我素, 带动了部分学生,使班干部难以驾驭,导致有时课前纪律混乱。针对这种问题学生, 班主任在大多情况下会严厉批评,甚至会体罚学生。

2.建学生档案+家长+守班

给每个学生建立电子档案,记录学生每天各个方面的表现,出现情况先找学生谈话,写反思,几次没有效果后,联系家长,与家长一起探讨相应的问题,如果学生没有好转并且对班级影响较大,则说明问题的严重性,劝其转学。老师较少体罚学生,以说教为主。

在这种管理模式下的学生成绩一般,能遵守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一般。班主任每天蹲守学校, 经常在中午时间与家长交流,违纪学生大都被家长带走,回家再教育。

3.扣( 奖) 分+家长+惩罚

班级组成时,向学生讲明校规校矩,扣分学生上交一定的物品如笔记本( 1元至2元) ,奖分的学生则会得到奖品。扣分到一定量的学生,班主任将会打电话请家长来学校,了解学生情况,希望家长配合班级要求。如果学生再出现类似情况,则再次打电话告知家长,反复多次后,若家长没有来,违纪学生则不能进教室,直到其家长来校。因为这样的学生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一进教室必然捣乱,影响其他学生,实际上家长也束手无策,在班主任多次反复的磨炼下,直到学生自己不胜其烦,自行退学,或家长给予转学。

这种模式管理下的班级大部分学生成绩很好,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保持不错。对于经常违纪学生,班主任会施行各种形式的体罚。在老师的高要求下, 违纪学生一个个被老师清除出教室,学生有一个较为稳定的学习环境。这种管理模式对家长的配合要求高, 而且班主任需要经常守在学校,工作量很大。

4.高压+家长+守班

在班级管理中, 首先树立班主任的绝对权威,所有要求必须达到,体罚经常出现,不仅是违纪学生,成绩未达到老师提出相应要求一样给予严厉惩罚,学生几乎是统一标准的模式出现,成绩稍弱则要求家长进行课外辅导。

在这种模式管理下的学生畏惧班主任,班级课堂环境稳定,有利于任课老师上课,大部分学生成绩较好,行为规范,但在这种高压管理下,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发挥。班主任则很早到校,全天候待在学校,工作量非常大。

从以上四种初中班级管理模式可以看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首先,初中班主任非常辛苦,无论是哪种模式大部分时间都需要班主任以守班的形式,随时关注班级情况,并立刻给予处理。其次,一定要得到家长的配合,如果孩子完全处于家长的管理之外,仅靠学校的管理是很难矫正其不良行为,在多次管理无果的情况下,基本上是放弃。再次, 班主任个性几乎决定了班级管理的效果,较为强势的个性能促使班级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中。总之,尽管大部分的班主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班级的管理,但因为没有合适的方式方法,往往事倍功半。以惩罚为主的管理模式虽然有一定的成效,但惩罚的方式方法不够公平、规范,会给学生的心理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导致不良后果。

二、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乏自主性和主体性

在班级建设中,让学生自已管理自已,锻炼自主管理的本领, 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3]。但是初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还处在发展期,认知还比较肤浅,意志力和耐挫力较差,部分违纪学生的反抗性较强,自主管理经验不足。

而在当前的教育管理模式中, 为了便于管理,更多的教师选择以整体控制为主,这种明显的不平等,使学生的主体地位 缺失。教 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程度不够,较少考虑到当代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对于班级 中的各项 管理制度 和相关事务的处理都由自己决定,学生几乎没有参与的权利和机会。

2.学校教育过于注重学习成绩

学校教育的弊端不但影响学生心理健康,也影响着班级管理的目标取向。学校教育主要依然是以学生的成绩作为主要甚至是唯一的衡量标准,长期以来只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性格、意志力、学习动机以及兴趣爱好等。学校常规管理的要求整齐划一,给学生表现个性化的机会相对较少。

3.师生缺乏情感交流和心理疏导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者要注意在自己与学生之间建立细腻的情感联系[4]。”初中生的自尊心强,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不强,不少初中生都存在逆反心理,道德行为也有很大的波动性。而很多班主任在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却没有足够的耐心去关心和关注每一个学生,不尊重学生,在与学生的沟通过程中缺乏情感上的交流,动辄就采用体罚的方式来教育违纪学生,很容易造成师生的感情对立。大部分班主任不具备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对那些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缺乏耐心去聆听其心声,进行心理疏导。

4.缺乏有效的管理违纪学生的方法

根据短板理论,一个桶的存水量是由最短的板决定的,同理,班级稳定程度往往是由违纪学生的状况来决定,而班主任付出精力最多的也是在这一部分学生身上。因此初中班级管理瓶颈大部分都是卡在违纪学生的管理上,效果较好的班级基本上是源于班主任强势的个性,一些常规的作法基本上无效。所以,缺乏对违纪学生的良好管理方法是初中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面临的重要问题。

5.父母缺乏正确的教育方式

在上述四种班级管理模式中,父母的教育方式是关键。父母自身的文化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工作性质、对孩子学习的监管习惯都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父母采用严厉惩罚、过度干涉或者过度溺爱孩子的教育方式,都容易让孩子形成自卑、孤僻和依赖等不良的人格特点[5]。其中留守子女和进城务工子女心理问题尤其突出。所以,父母应在了解孩子心理特点的基 础上 , 掌握一些 正确教育 孩子的知识与方法。

三、初中班级管理模式的反思

从初中班级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出,建立积极向上、班风优良的班级需要每一个同学的努力,只有发挥每个同学的个体活力,才能促进整个班级的进步。在班级的成长过程中,班主任的个性和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班主任应该如何发挥自己的关键作用呢?

1.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和心理疏导

班主任要全身心地去了解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与学生平等地进行交流,不断增进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在日常的管理中,从了解学生的心理出发,用爱的语言和方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和沟通。在处理班级事务时,要真正做到公正、无私,不偏袒成绩优秀的学生, 不管学生的成绩优劣均一视同仁。同时,要加强对问题学生的心理疏导,帮助学生调理好心理状态,树立信心,用真诚和亲切感染学生,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育,消除心理困扰。

2.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规划和方法

班主任必须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综合考虑班级的整体水平,兼顾优等生与后进生,制定科学的计划,使班级管理运作有序。班主任要培养得力的班干部,在充分考虑中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制定适合本班实际的管理规划和方法,并执行到位,及时地做好班级工作计划和总结,了解班级的总体走向。同时,班主任要组成强有力的班级领导核心,制定科学的班纪班规,在全体同学的监督下使得依法治班真正落实到位[6]。

3.加强班级的自我管理

由学生自已作主,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设一个充满生命活力和生长气息的班集体。班主任可以采取定期竞选班干部, 同学们共同监督,择优上岗的办法。另外,可将班内事务分项安排给那些积极竞岗却未能竞选成功的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岗位给学生锻炼。班主任要学会在日常事务的管理中培养和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并在全班面前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他们自我管理的动力[7]。

4.充分发挥学生家长的教育功能

积极注重发掘家长作为“老师”这个角色,班主任要善于做好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配合工作,与家长信息交流及时、真诚、顺畅,能赢得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同抓共管。班主任可充分利用家访、家长学校、家校互联平台、家长会、QQ群等方式,向家长介绍家庭教育的意义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和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方面的沟通,充分发挥学生家长的教育功能[8]。

四、对学生违纪行为实施公平、规范的处罚方法

班主任要制定公平、规范的制度对违纪学生进行惩戒和处罚, 让违纪学生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可以采用下面四种方法进行惩罚。第一种方法是公开批评。班主任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违纪学生一些不良的行为,但这个主要用于学生极其恶劣的行为,需要全班予以警示,同时给违纪学生一种震慑;第二种办法是自我反省。将违纪学生带离教室,到办公室或者操场,让违纪学生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自我反省;第三种方法是谈心。通过与违纪学生谈心,缩小与学生间的“代沟”,用诚恳的态度要求学生改正错误;第四种方法是承担义务劳动。让违纪学生为班级做好事,承担一定时间数的义务劳动,来减免以前所受的惩罚,并获得老师和同学的谅解。此外,班主任要经常用已经发生的案例教育学生,尽量把违纪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9]。

初中班级管理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重在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和自信心的建立,创建有特色和个人风格的班级工作管理体系需要的不仅是班主任老师对教育管理理论的解读 、一颗对 教育的执着之心,更需要整个社会良好价值取向体系的全方位架构。

参考文献

[1]何汉中.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吉林教育:现代校长,2006(7).

[2]崔江南.初中班级管理工作思路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6).

[3]陈松恩.建构学生自主管理班级模式[J].文教资料,2008(24).

[4]伍学雷.教书育人过程中应加强师生情感交流[J].职教通讯: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8).

[5]黄树香.初中生人格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0(5).

[6]王志峰.班主任工作如何体现科学理念[J].基础教育论坛,2011(2).

[7]杜心.初中班级管理策略初探[J].科技资讯,2009(23).

[8]雷垒.中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班级管理案例分析 篇5

班级管理案例分析

(一)——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尝试

背景:班上学生的一些行为习惯不是很好,打架事件时有发生,学生对待学习多态度散漫,纪律性不强,出操时秩序零乱,课堂上比较嘈杂。不管是上课还是下课,总能听到孩子们说“老师,×××又怎么样了”的声音。

措施:1.在班上设立“踏步之星”和“端坐之星”评比,用来表扬在出操和课堂纪律方面表现好的孩子。

2.确定申请条件:在校期间没有违反纪律的表现,作业按时按量完成。

3.确定评选程序:学生觉得自己符合申请条件的,主动提出申请,经过复核的确符合申请条件后,申请被受理。成功申请后要通过为期三到五天的考察,考察的老师包括我和任课教师。考察期结束后,通过考察的,被评定为相应的“星”,没有通过考察的,两个星期之后可以再次申请。

4.确定考察范围:踏步之星考察出操的整个过程,包括进场,踏步,做操,退场;端坐之星考察课堂上的坐姿。

5.制定评比标准:①“踏步之星”:在出操进场和退场时做到对齐队伍,不与周围的同学讲话、打闹;进入场地后按口令原地踏步,踏步的姿势标准,队伍整齐;做操时姿势标准,不抢拍,整个过程不故意做扰乱队伍秩序的行为。

②“端坐之星”:在课堂上坐姿端正,能做到抬头挺胸,身正腰直(校训的内容),专心听讲,不做影响他人学习的行为。

奖励:被评为“星”的孩子可以把自

己的小照片放在用不同颜色的彩带做成的花环中贴在教室指定的墙上,只有被评为其中一个“星”的同学才能参与学期“三好学生”的评比,如果通过两个“星”的评比,将优先参与“三好学生”的评比。

附则:一次受理申请的人数最多为10人。(第一轮评比开始时由于申请的人数过多,增加附则。)

成效:出操时队伍整齐了,孩子们做操的态度认真了,课堂上讲小话的少了,回答问题的多了,走神的少了,认真听讲的多了,来跟我说“老师,×××又怎么样了”的孩子也没有那么频繁了。

反思:这个评比制度已经试行了两个星期,考察进行了两轮。从考察的过程来看,提出申请的孩子都卯足了劲想在相应的考察项目上有好的表现,行为习惯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而他们也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全班的孩子在他们的影响下纪律性都有所增强。但提出申请的孩子中也有一部分不能通过考察,主要是他们平时的一些行为习惯已经养

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希望能够逐渐摒弃这些不好的习惯,与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伴。

班级管理案例分析

(二)文/周金伶

在我二十六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一直担任班主任,深知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是一项艰巨繁杂而意义重大的工作。在工作中,我认真探索班主任工作经验,总结得失。

一、我们班级的现状分析:

有很多家长外出打工。孩子一般由不识字的爷爷奶奶带,这种隔代教育对孩子影响很大,学生们跟着爷爷、奶奶养成了一些坏习惯。如:生活不能自理,缺乏自觉性,学习马虎、劳动观念弱、纪律松散,甚至学会了打架、骂人等。

每接到一个新班级,我必须从多方面、用多种方法尽早了解学生情况,从实际出发,把特殊的问题儿童引到正确的道路上来。因此,作为班主任,仅仅抓学习成绩做严师、抓生活做慈母是远

远不够的。

二、结合实情,抓好班级工作的管理:

班主任的工作就是对班集体进行综合治理,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有科学的工作方法和较强的管理能力。

在我二十六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有选择的吸收他人的成果与经验,从学校、班级实际出发,努力创设一套有自己特色的班级管理体系。虽然尝尽了“酸、甜、苦、辣”,但我却深深体会到:要想做好班级工作,就要努力做一名魅力班主任,要有一种堪为人师的高尚道德。班主任是学生的楷模,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必须要刻苦钻研,深入学习科学理论,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虚心求教,从中吸取别人的精华,从而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管理水平,但一定要与自身的特点和所带班级相结合,从而构建具有个人风格和本班特色的班级工作管理体系。教好书是育好人的前

提。因此,我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项学习,认真钻研教材,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让学生喜欢上课。

三、当好一个爱心班主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习惯的养成对于孩子一生都很重要。而一个小学生好的习惯的养成一般都是在学校班集体的大家庭中。“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就应努力当好一个有爱心的班主任,了解班风、学风,了解家长普遍的文化层次,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和生活环境,给同学们同等的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给以个别学生生活上的指导。要经常与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交流,让学生感到老师无私的爱和深切的关怀,感到班主任是最信任的人,是有话最可倾诉的人,这样,班主任和学生的思想沟通了,那么教育学生改掉坏习惯、行为也容易多了。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会变坏。”班主任在各项活动中,该肯定的

就肯定;该否定的就否定,在全班形成一种能伸张正义、制止错误思想的现象的集体舆论。在班上,按照学校《行为规范》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德育量化打分,班干部记录在德育量化手册上,把它作为年终评优评先的重要条件,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

四、班主任要善于表扬,巧妙地批评:

鼓励学生的好处充分体现在它能给学生奋发向上的动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小学生更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这对他们不仅是一荣誉的享受,更能增强他们的勇气和力量,因此,班主任要善于表扬,要会表扬。

作为教师,要正视学生中的差异。对待“问题学生”要从关爱的心态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人格力量去感化他们。如:我班的学生小强,母亲早逝,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文化层次低),家境贫寒。不得不寄居在他的大姨家,他行为习惯很差,脾气暴躁,经常逃学、偷东西、打架等。是同学们公认的无可救药的那种令人讨厌的学生,在班内影响力特大。当我接到这个班时,他不断的违反纪律,令人头疼。后来,我跟他大姨和他多次交流,从正面、侧面去了解他。在这期间,我很注重顾及他的自尊,使他产生亲切感、信任感,愿意与我作心灵的交流,这样使他从思想深处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在班内,多给他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让他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当他一步步转变的时候,同学们都感到无比的高兴。于是,我在班内就让小强做改正缺点的典型,让他用他的行为教育和他有类似毛病的同学,带动他们改正缺点。现在,小强已经和班级和谐的融为一体了。

五、认真做好家访、开好家长会和个别座谈。

应该适时召开好家长会。在召开家长之前首先把学生名单发到科任老师手中,科任老师又先找这些学生深入一层

谈心进一步了解学生。开家长会时,到会的家长和科任老师都有说不完的话。以前家长听完老师的说话之后想个别了解情况就没有时间了,现在这种谈话式的家长会能及时回答家长的问题,深得家长的好评,收到良好的反应。在课余,还应该利用各种机会和他们闲聊,与学生进行个别座谈,并做好记录。交流沟通多了,就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动表现,及时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纠正其不良行为。

几年来,我通过实践和探索在班级管理上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时势在变,教育在变,学生在变,作为班主任一定要不断学习新的有用的东西,掌握当前社会中最先进的元素,与时俱进,永远走在时代的前面。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复杂的,任务更是繁重的。但是,只要我们真诚地捧着一颗“爱心”,是完全能够干得非常出色而游刃有余的。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我将用我的青春继续耕耘属于我们的那

片园地,努力做一个有特色的小学的优秀班主任。

班级管理案例分析

(三)一、从管理的问题入手,对问题进行研究。

在管理中肯定有许多问题,没有一个班级什么问题都没有。在班级管理中找不到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有的班主任就善于找问题,从问题着手,在问题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班里学生犯了错误,出现了问题,有些班主任采取的办法就是讲道理说教式,或请家长,长篇大论,结果怎么样?没有效果,有些班主任感到非常头疼,对待这个问题应该如何处理?

如:姚坦老师采用的办法是在做了充分的准备后有针对性的召开了一个“胶囊为什么会融化”的主题班会,解决了学生常在自习课说话,进行批评时又喜欢找借口把责任推向别人的问题。

崔志强对待问题学生采取的办法也非常有创意,如:损坏班级利益,影

响班级荣誉的罚为别人或集体做一件好事;不遵守纪律,写写自我警策的座右铭,对于问题严重的学生可以一天不犯错表扬他,一周不犯错让他收作业,两周不犯错让他当组长,一月不犯错让他当班长一天。

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解决,当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定会有新的问题出现,比如崔志强老师提到学生当中仍然还有部分厌学,男女同学间纸条来往也有发生。

比如姚坦老师提到11班的管理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与管理中的优柔寡断、处理问题欠缺果敢有极大的关系,管理方法还需要不断的探索改进。

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并抓住问题进行研究,这四位班主任做法是在班级管理的问题中,是在对问题的处理中,不断摸索和不断反思中逐步提炼、总结出来的。他们的这些做法都很有针对性,对他们的付出,对他们的成功,感到由衷的高兴。

在工作中,有很多的班主任都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却没有这么多成功的经验,我们要正确的认识和评价我们的工作,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失败的体验比成功的体验要多的多,从某种程度上讲,失败的做法与成功的做法在成长道路上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失败是常态,而成功是非常态的。

二、从体验中反思,在反思中寻求教育的最佳方案

没有体验就没有感悟,没有感悟就没有反思,没有反思就不可能成长。这四位老师和其他54位班主任一样,承担了班主任工作,有非常丰富的体验,肯定有很多感悟,肯定对工作中的做法进行了不止一次的反思,丰富了自己的阅历,这就是成长,这种成长有时是在不知不觉中。

就像靳青老师所说的,用严厉的方式简单地处理了发生在愚人节上的事情,反思总结出对学生要严中有度,在处理这届学生的问题时讲究了技巧和策

略,使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作为教师,我们在教书育人时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位学生,应该树立允许学生犯错误。错误也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感受,选取切实有效的做法,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对待考试作弊的现象,姚坦老师采取的处理方法就比较科学有效:相信学生一定能改好,与学生建立约定,给学生自我纠正过错的机会。利用学生的爱好,举球星的例子,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来自别人的羞辱。读《一次成功就够了》这篇文章,教育学生如何正确认识失败。

三、在管理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家长的作用

我们的班主任已经逐步认识到家长和社会的作用,积极想办法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家长沟通开辟一个新的平台,使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很好的为教育服务。

崔志强老师为了和家长、学生能更好的沟通,筹备在网上建立“班级博客”,准备开通三个板块:一是班主任寄语;第二块是真情留言;第三块是第二课堂,为学生补课。

面对不同层次的家长,我们要站在家长的立场上,尊重他们,提高他们,尽一切可能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与配合。姚坦老师采取的做法是利用家长会发一些教育资料,对家长进行指导,帮助家长提高管理水平。帮助家长沟通与孩子的感情,请回家看看你爸爸的头发,请摸摸你妈妈粗糙的手,和学生一起阅读文章《当我老了》使学生认识到父母的唠叨其实也是一种深爱。

四、我们的管理队伍在逐步走向成熟。

每个学生都独立成圆,他们都有自己单独的运行轨迹,因为他们都是有自己独特个性的个体。我们要承认学生的差异,采取灵活的机制来应对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所有问题。从他们四位班主任

身上,我感受到了班主任队伍的变化,虽然我们的班级管理工作还有许多的问题和不足,但是我们的这支队伍在一天天走向成熟。

我们学校发展到今天,与班主任的辛勤工作分不开。面对来自四面八方不同类型的学生,他们采取了灵活的工作机制,抓住解决问题的有利时机,把问题处理的比较圆满。

像郝玉红老师望着小满那逃避的眼神,突然意识到那是一种陌生和不信任,于是转移话题。

像姚坦老师凭个人武断定下的班风,让一部分学生感到不可理解,听到学生的反映后决定让全体学生明白我的良苦用心,采取了及时交流沟通的方法。

五、从四位班主任的交流中感受到了对学生的一种爱

冰心说“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而育人应该是班主任的首要天职。如何育人?我认为,爱学生是根本。班主任这项工作非常辛苦,辛苦到有些老师不能承受,因为这项工作确实责任重大。一说要安排当班主任就睡不着觉。班主任这项工作非常幸福,幸福到什么程度,只有班主任心里最清楚。

靳青老师对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认为班主任工作要用心来做,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甚至是家庭,关注就是爱!

郝玉红老师的真情感化,不仅用爱心感化了学生小满,也感动着她周围的每一位学生:每次需要买辅导用书时,这位同学的桌子上就会早早地放上了一本崭新的书,却从没有人承认是谁买的。

着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是生活就是教育,是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是坏的生活就是坏的教育。”这就需要我们在学生生活中,发掘教育资源,捕捉细节,积极为学生提供精神愉悦、思维活跃的空间。要让学生感受教育的真爱,就需要我们思考教育细节,运用教育细节,以童真交流童真,以真心换

取真心。

同时这也证实了一句话:大汇报必须有大付出。是辛苦还是幸福,这要看我们的感受,我们感受是幸福的,它就是幸福的,一切付出都那么有价值。

就像郝老师所说的那样:每逢急雨突降,总会有家长给我递来一件雨衣,而且总说顺便捎来的,那时我感觉特别幸福,也很知足。

结合这次交流会,对下步的班主任工作提几点要求和建议:

首先是绝大多数的班主任老师都认识到许多同样的词语。比如,爱心、细心、恒心、挖掘闪光点、诚信、建立竞争机制、腿勤、嘴勤、眼勤、以真心换诚心、保护自尊心、发现闪光点、刻意与学生交流、少埋怨,多鼓励、自我教育、建立监督小组、注重与家长的联系、严、细、衡、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等等。的确,这些词在班级管理的词典中确实需要认真解读。

第二,班级管理的成功与否,在很

大程度上还取决于班主任老师个人的人格魅力。只有融入到学生中去,发自内心,与学生同喜同悲,同舟共济,自觉成为他们中的一员,班级管理才会水到渠成。也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自己管理的成功与失败,才能不断扬长避短,获得进步。

第三,班级管理,任重道远。管好了学生,也就成就了教师自己。靠什么?靠对教育的奉献精神,靠对学生们的挚爱,靠敏锐的洞察和感悟能力……

第四,班级管理要有传统,要进行精细化管理。要有常规管理和习惯养成,包括课堂的常规、学习的常规、纪律的常规、卫生的常规、礼仪的常规。要注意事事、时时、处处的习惯养成教育。

第五、班级管理要有创新。要与时俱进,要体现班级特色。

班级管理分析 篇6

随着高校班级管理模式的发展,一种新的理念即宿舍化管理浮出水面。宿舍被形象地称为学生的第一社会、第二家庭、第三课堂,其教育功能日渐凸现。现在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与以前的大学生相比呈现下滑的趋势。因此,如何在宿舍区内建立完善的党组织,利用学生宿舍这一重要阵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一、高校宿舍化管理的重要性

高校学生宿舍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及开展各项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在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据统计,学生在宿舍的时间比其他任何场所都要多,因此,学生宿舍在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加强大学生宿舍的管理工作,对于高校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宿舍也是学校育人的重要阵地,它是体现学生精神、思想状况的一面镜子,是学生的人格塑造、行为习惯的养成,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维护校园稳定的一个最具影响力的小环境。

二、思想政治工作进宿舍的必要性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把德育工作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到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的各个环节上。”因此,是否建立了正确的自主思想意识将直接决定学生是否真正适应大学的转变,也直接决定学校是否培养了合格的适应社会竞争的大学生。

学生宿舍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重要窗口,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树立公共道德风尚、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造就全面发展“四有新人”的重要阵地。

三、党团工作进宿舍的必然性

当代大学生存在一些诸如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欠缺、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一系列问题。随着学分制的推广和不断完善,学生学习的分散性、流动性随之加大,班级意识淡化,寝室意识增强,逐步形成以宿舍为中心,以个人兴趣爱好、思想情感为基础结合的小集体。实行学分制后,学生之间的互动频率,肯定是在宿舍比学习班内高得多。管理心理学研究表明,群体的一致性与成员之间交换意见、相互接触的频率成正比。所以,宿舍管理将成为学生管理的重点,学生的班级管理工作重心可以向宿舍倾斜。

如果以宿舍为基地,学校再规定统一的政治活动时间,在这个时间内学生的集体活动便能开展,可以组织政治学习、安排党团活动及其思想教育活动。这样,学生党团政治工作的“落脚点”就可以得到解决。

总之,新形势下,学生的管理工作由班级走向宿舍是必然选择,因此,如何从班级向宿舍管理转变、完善宿舍管理相关制度成为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作者单位:江西大宇职业技术学院)

中职学校班级管理案例分析研究 篇7

现在学校有逃学、旷课经历的学生不在少数。他们有各种方法和理由离开学校,最简单的情况就是离开教室,离开学校,到他们自己喜欢的场所。是什么原因使本该在学校学习的学生离开教室呢?下面通过案例来分析。

案例一:王某是汽修专业班中的一员,开学的第二天在父母陪同下来到学校报到,在正式上课的第三天就出现逃课外出的现象。

针对这个案例来分析造成他旷课的原因:

1.学生有厌学情绪:厌学是中职生普遍存在的现象,有厌学心理的学生,如王某在上课时缺乏学习兴趣,在课堂上东张西望, 魂不守舍,手机不离手,要不就在课堂上睡觉,有的时候干脆旷课外出上网。

2.学生有自己的社会小圈子,及校外的朋友:由于性格内向, 学习成绩差,导致产生自卑,在学校没有可以信赖的朋友,感受不到学校及同学的温暖及关爱,而能感受到校外“朋友”的帮助, 在“朋友”面前可以畅所欲言,发泄心中的喜怒哀乐。

3.学生不喜欢这个专业或这个学校:在平时的谈话中得知王某之所以选择汽修专业,是因为父母有些朋友在开汽修厂,今后可以到朋友那里工作,而他本人却嫌这个专业脏、累等。但是他喜欢计算机并且会写一手好字,每每谈到这些他都会露出满意的笑容。

分析出这些原因之后提出下面的解决方案:

首先,通过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以往的学习情况,通过了解,王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平时跟着爷爷,也是没有人管得住,任自己的性子来,在初中时,王某就有旷课的情况。

其次:多与学生沟通,全面了解学生。

现在的学生思维活跃,而且早熟,他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社会。要创造机会在不同的场合多次和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时,要心平气和,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只有通过心与心之间的交流,才能碰撞出火花,才能了解其旷课的真正原因。原来王某讨厌汽修专业,而喜欢计算机专业,针对这点,教师创造一些条件,比如找计算机老师给予帮助,平时一些计算机操作可以请王某帮助,从而使他恢复学习的兴趣和自信。然后在多次交流后,结合实际,给王某布置几项任务:第一,你的目标是什么?第二,你如何实现达到目标?离目标有多远。第三,你尽力了吗?通过这三个任务,以作文的形式给予表达,规定在1000字,平时连作业都不交的王某,在第二天就完成了任务,通过这些指示,果然在一段时间内,他的旷课少了很多,学习情绪高涨了,在中间也有几次反复,在表示不如意时,时常把他写的东西拿出来念念,给予动力和鞭策,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案例二:裘某是汽修专业班中的一员,在开学报到时给人的感觉就很像社会上一些小混混。果然,在开学不久就和其他学生发生了打架事件,原因很简单就是“你看我不顺眼,我看你瞪眼睛!”逃课更是经常的事情。

针对该生的这种情况,采用的方法是先唱红脸,取得学生的信赖感,然后在以后的生活中慢慢地引导。

1.抓住时机及时表扬:每个人身上都有闪亮点,在平时的生活中只要有机会就表扬该学生,例如小裘今天升旗穿了校服,并且校服干净整洁;上课回答问题,也进行表扬;剪了头发,也在班级进行及时表扬;久而久之该生的自信心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2.走进学生的心理:随着现在信息的发展,和学生的沟通方式也有了很多种,在平时我会关注该生的QQ说说,从而得知该生的最近生活状态,有时通过QQ进行交流。

3.利用家校平台,给学生家长传递孩子优秀的一面:中职学生的家长在初中的时候接到班主任的电话多是批评。所以,到了中职我们要经常给家长传递孩子优秀的一面,这样孩子得到家长的认可,在学校就会表现得更好!

总之,在班级管理中,我们班主任要做到耐心、细心和责任心,相信我们的学生明天一定更加灿烂。

参考文献

班级管理分析 篇8

小学班级管理是一项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的工作,为了确保工作成效,在工作实施中提出了“生本”管理理念,即是把学生当作基本出发点,围绕学生这个中心开展各项工作,以求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学生实行自我管理的主动性,帮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才干,共同推动班级管理工作取得成效。作为一个学校构成的基本单元,班级是一个融合了老师、学生、 学习、班风班貌等各种因素而形成的微观的社会教育环境,孩子们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开展学习生活,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全面健康发展和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决定作用。

二、生本教育理念的内涵与实践要求

作为学校构成的基本重要单元和学校行政管理的最基本元素,班级是指包含老师、学生及学习环境等因素的集体。所谓管理,就是指通过实施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等一系列动作达到实现某个目标的过程。那么,班级管理就是在班级这个环境中实施的管理过程,包括合理组织协调班级的所有资源,明确目标,规范制度,制定管理计划,最终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是,一直以来实施的班级管理往往更多的是对学生的简单控制,这不仅不会帮助学生健康发展,反而会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他们的个性和才干的发挥。正是如此,实行班级“生本”管理才能展现出其价值,激发学生的热情和才干,发挥其潜能,进而促进其发展。何谓班级“生本”理念,就是指班级管理实施过程中,凡事都以学生为中心,以实现他们的健康发展为目标,真正开展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真正关心学生成长需求,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因材施教,有效发挥其才能,不断促进其成长。

实施班级生本管理,首先要构筑班级自主管理模式,创建和谐的班级文化,关心、尊重学生,为学生建立适宜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要理解好班级 “生本”管理的真正内涵,要从两个角度出发: 一是对于班级里的学生本身来讲,要通过采取合适的方法和措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认识和感受到自己的内心,体验到被别人给予的尊重和关心,进而积极主动、全心全意地融入到班级管理的活动中; 二是就班级管理这项工作而言,作为班级的管理者,要明白首先应把学生看成真正的“人”,肯定并认真鼓励学生们在班级管理中所能够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实现的有效价值,真正将“生本”理念应用到班级管理中,以“生本”的措施,践行“生本”的理念,进而实现“生本”的目标。所谓将学生看成真正的“人”,是指不要简单的把学生当成是 “工具人”,要认识到他们是有情感,可交流的,能自我管理的人; 不要简单的把学生当成是“幼稚人”,他们正处于成长阶段,思想尚未完全成熟,但是他们的确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 不要简单的把学生当成是“问题人”,人无完人,学生当然也会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但也要客观的看待。践行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真正让所有的管理活动都以学生为根本出发点,把他们当作主体,当作动力,当作工作的目标和对象。

三、生本教育理念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体现运用

1.建立友爱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只有思想足够开放的老师去实施开放的教育,才能够较好地适应当前社会发展。作为老师,要善于并主动做到及时发现并肯定学生身上存在的独特闪光点和所独有的优点,适当鼓励每一位学生,让他们认识自己,相信自己,而不是在与别人的比较中丧失了自我,在学习生活中切实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和爱护,建立实现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共同为班级管理工作的进步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2.形成浓厚的生本文化

班级文化建设,对于促进班级管理水平提升,实现良好局面有很重要的作用。生本文化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班级精神文化的有效体现,是能够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了解沟通的重要前提。 形成浓厚的生本文化有利于促进所有学生对产生乐观积极的情绪,对自己和未来充满信心和向往,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不断追求成长和进步。同时,和谐浓厚的生本文化也能够让整个班级充满昂扬斗志和进取意识,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使生本理念在班级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为了确保较好地形成浓厚生本文化氛围,要重点做好两点: 一是充分结合班级实际情况,针对班级所独有的特点和情况,采取合理、有针对性的措施开展班级文化建设。二是以学生为中心,真正理解生本概念,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实现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参与其中,作为主体开展工作, 保证实效。

3.实现学生自主管理

运用生本教育理念进行班级管理,要确保以民主、科学作为管理原则, 老师和学生一起研究制订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一方面,帮助锻炼学生的管理思路和思维能力; 另一方面,通过商讨研究提升他们的集体责任感。 在选拔培养学生班干部时,要组织全体学生通过民主选举表决的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权利,表达自己的意愿,确保选举结果得到认同。在后期工作中,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最大范围和程度地实行班干部轮流制度,让更多的同学有机会、有能力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共同提升班级管理水平。班级管理要充分发挥每一位班里学生的作用,而不是只局限于老师和学生干部,针对班级管理中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要组织全班所有同学参与讨论分析,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只要是合理的均可以采用,鼓励他们真正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不断加强培养他们的自主管理能力和意识,多给予鼓励和肯定。推翻传统模式下单纯用考试成绩来评判学生的做法,要纵向观察考评学生,从人品、习惯等多个维度展开对学生的全过程的综合评价,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努力,实现学生的不断进步,在健康发展和成长成才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四、结束语

班级管理中的误区分析与对策研究 篇9

一、自认为是“班级之王”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主导者、决策者,但绝对不是“班级之王”。有的班主任振振有词地说:“班主任,就是一班的主任,当然要说了算了。说了不算叫什么班主任呢?”其实,民主管理才是一个班级的“王道”,班主任认为谁不错就让谁当班干部,任何事情从不征求意见,一人定夺。这严重违背了学生的意愿。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维、观点和世界观。所以,一个人说了算,就是把老师一个人的观点强加给正在成长的孩子。久而久之,必然影响学生的判断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成为一个随波逐流的“跟班”。这严重违背了“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者”的素质教育理念。要想改变这种局面,教师要多观察、多思考、多倾听。班级里小到组长、委员,大到班长、中队长,都要在班级选举中产生。教师可以在品行、学习、劳动等方面加以规定,以保证班级正能量的传递。切不能把民主选举结果一棒子打死。有时候,学生的认识是有偏差的,这时就需要教师在其中进行引导、辅助,以求最好的效果。班级事务,如运动会、新年联欢活动等,怎样开展,要征求班委会的意见,教师再对不足之处加以补充,切不可直接布置任务。学生被动接受和主动参与的结果,是很不一样的。

二、不喜欢家访和与家长沟通

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个环节,学生还需要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等。有的班主任只关心学生在学校的表现,认为在家里只要完成家庭作业,其他的是家长的事,从不和家长主动联系,认为家访是给家长添麻烦,家访是孩子有问题。甚至家长到学校来询问孩子的情况,也只是简单应付,套话连篇。对于学校要求必须进行的家访活动,也只是走走过场,应付了事。家长们只能通过家长会了解到自己孩子的情况。所以,家长无法更好地配合老师开展好教育工作。而作为学校和家庭纽带的孩子,无法完整地传递学校教育信息。大部分孩子回家只说好事,比如在学校考了好成绩,受到了表扬。而受到的批评,未完成什么学习任务,回家却只字不提。家长便认为孩子一直表现不错。等坏消息传到家长那里,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就像是长跑,发觉自己被落下的时候,人家已经跑出去好远了,要追上谈何容易。所以,班主任不但要家访,还要好好访。事前要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包括家里几个人、年龄段、工作单位等。只有这样,才能尽快地缩短与家长的距离,找到共同语言,进行真正的交流。我们不但要和与自己关系好的,尊重老师的家长交流,还要做好准备,去和那些对老师、对学校有意见的家长交流,化解他们心中的误会。只有这样,老师和家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更好地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学生,受点委屈也值得。

三、言而无信,抓住学生的缺点不撒手

有的老师说话很随意,比如说“再不写作业我就敲烂你的手”“你要是再考这个分数就不用来上学了”“谁考好了谁就能当班干部”等。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如果老师不履行诺言,一而再、再而三地食言,就会影响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信任度,甚至会影响老师的形象。学生也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心里总是想“老师说话不算数”。曾经有这样一个学生,课间操的时候和几个要好的同学说悄悄话:“老师说没完成作业的不许上体育课,可班里没完成作业的都去上体育课了。这周咱们也不做了吧?”简单的一件小事,暴露出教育上多大的漏洞啊!所以说,教师要做到“言而有信”。说话之前,要先想好,不要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还有的班主任喜欢“揪住小辫子不放”。一次,同办公室的一位班主任因为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而进行批评教育时,提到了一年以前“偷过家里的钱”的事。事后,我问同事,这个孩子再偷过钱没有?老师说没偷过。我说既然这样,这个孩子应该从这件事的阴影中走了出来,你为什么还要在他初愈的伤口上撒把盐呢?这能是一种好的教育方法吗?所以,作为班主任,首先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其次才是选取好的教育方法来助其成长。不能做“矫枉过正”的错事。

总之,作为班主任,心中要有爱,要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倾注心血,充实管理。“教鞭挥洒春秋,粉笔激扬文字”,看着一批批学生逐渐长大,成为祖国有用之才,我们即使脸上皱纹再多,也会绽笑如花。

参考文献

[1]李伟胜.班级德育生态建设的实践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06(01).

[2]王鉴,王光晨.班主任心理辅导模式的理论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04).

[3]李红仙.学校心理辅导的课程设计[J].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03).

班级管理分析 篇10

“3+4”班所有同学的中考成绩,都达到各市中考总分的80%以上,他们本可以上当地的普通高中,他们之所以上职业学校,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下面我对本班学生作一个简单分析,并探索一下“3+4”班级管理的思路。

一、表扬鼓励:学习刻苦,悟性一般的同学

我们班有一部分同学的家长是对自己孩子的学习比较关注的,有些家长自己就是中小学的老师,所以对自己孩子的能力、潜力以及高考现状都比较了解。这些孩子听老师、家长的话,初中时学习就很认真,但天赋一般,他们既不会因为聪慧引起老师的特别喜爱,也不会因为调皮捣蛋而受到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育,他们一般都处在班级中间的位置,习惯了默默无闻,经常被忽视。但到了“3+4”班,这些同学甩掉了高考的包袱,不用为挤独木桥而担忧,不用和聪明伶俐的人比反应的敏捷。他们只要脚踏实地学习,专心听课,认真完成老师的作业,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就一定能上到已经确定的本一高校。因此他们一般都能认真按老师的要求去做。这些学生学习认真努力,能稳居班级的前十几名,他们担任了班级的主要班干部,积极为同学们服务,热心地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对这些同学我经常给予表扬鼓励,也让任课老师和家长经常给予肯定与表扬,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监督检查:有些小聪明,学习自觉性不够的同学

媛媛的爷爷奶奶在孙女入学前就到学校来考察了好几次,他们介绍媛媛,出身于书香门弟,自小就比较聪慧,悟性也好,可惜学习不肯刻苦努力,成绩说得过去就行了,从来对自己的要求不高,用媛媛自己的话说“不能太努力了,不然成绩好了,人家夸我用功,不夸我聪明,我更希望别人夸我聪明”。小斌的爸爸说,小斌在家就和家长说了,我们是签约的本科班,只要考试及格就行了,没有必要争90分,能说得过去就行了。班上有媛媛、小斌这样想法的同学也不少。这些学生学习一点都不积极主动,当然他们平时老师布置的、需要上交的书面作业还是能认真完成的,但除此之外的任务哪怕多一个字也不情愿了。这些同学,表面上看是没有什么问题,可是成绩就是上不去,稍微检查细致一些就会发现该做的没做,该复习的没有认真复习。对于这些学生,我一方面加大帮助教育的力度,让他们发自内心地体会到“我聪明的大脑没有得到最好的结局,是可惜了,浪费了天赋”,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另一方面,通过周末回家时家长检查、平时晚自习组长检查、课前课后任课老师检查、班主任不定期抽查等方式,促使着他们跟上前进的大部队。

三、纠正引导:“幼稚”的几个同学

他们人数不多,占班级学生人数的份额不大,但牵扯的班主任的精力却很多。表面上看,他们尊敬老师,孝顺父母,自尊心强,很要面子。但由于心智不够成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却常常暴露出他们的幼稚。小林同学周末在厕所抽烟被值班老师发现,因为怕自己的行为使本班级扣分而谎报别班的班号姓名。针对这件事,我利用德育班会时间,专门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就如何是真正地爱面子、爱集体荣誉、孝顺父母、体谅老班的辛劳作了探讨,另外对这种栽赃嫁祸他人的做法也做了深刻的讨论,对小林进行了深刻地批评教育。小源同学因为他妈妈每次打电话时都要叮嘱他好好学习而心生误会“妈妈不爱我了,妈妈只关心我的学习,不关心我的生活”。为此我和他慢慢聊天,慢慢引导,使他消除了对妈妈的误解,体谅了父母的用心。小宇同学在宿舍里别人午休他玩火取乐。为此我也召开了关于宿舍安全的主题班会,对小宇也对其他同学进行安全专题教育。通过不断的纠正引导,推动着他们和班级同学一起向高校奋进。

四、树立榜样,加强辅导:偏科的同学

有少数的同学偏科严重,小霖同学是最严重的一个。第一学期她的英语月考、期中考、期末考都稳定在30分左右从而使总分排名在班级稳居倒数第一。小瑜同学在班级最小,以初一的年龄读高一的书,在数学方面显得吃力。而我们“3+4”班虽然不参加高考,但也不是包进大学的,我们也要通过相应的考试,必须要有相当的文化基础才有能力接受大学的教育,并通过大学相应的考试。她们平时表现上也没有什么过错,就是对自己信心不足。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名人传记》是我重点推荐的阅读书目,特别是身残志坚、历经艰难最终一步一步走向成功与辉煌的人物事迹,从而使他们从中收获到渴望成功的进取心、一往无前的决心、持之不懈的恒心、以及能够达到目标的信心。在此基础上,我与任课老师加强辅导、监督,小霖每天晚自习第三节课,我与英语课代表共同督促,只准复习英语,双休两天至少有一整天时间用来死啃英语,寒暑假里从基础学起,经过努力,现在小霖已经顺利通过了英语三级B考试,平时的英语测试也能险过及格线了。我本身就是班级的数学老师,对小瑜放学后晚自习前额外开开小灶,这学期她的数学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教育的目的是促使学生的最优发展,教育的对象是各具特色的个体,班主任在一线工作过程中,本着对学生的爱,对学生负责的精神,分析“3+4”学生的特点及各自的差异性,对学生鼓励、监督、纠正引导,因材施教,不断探索总结班主任工作经验,促使“3+4”试验项目正向前进。

摘要:“3+4”中职衔接本科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改革探索,现有的班级管理方法都是针对传统的培养模式下的学生的,“3+4”的学生有自己特点,本文根据“3+4”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表扬鼓励、监督检查、纠正引导、树立榜样、加强辅导等的管理方法,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关键词:“3+4”,学生分析,班级管理

参考文献

大班额班级管理现状分析与思考 篇11

[关键词]大班额;班级管理;现状分析;思考与建议

近年来,由于人口的居高不下,“普九”的迅速推进,社会对人才的尊重,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视,以及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自由流动,先富起来的一部分农民在实践中切身感受到知识的重要性,对子女的教育更加重视,以及我们学校优美的育人环境,和谐创新的领导班子,较强的师资队伍,丰厚的文化底蕴,先进的教育设备,众口称赞的教风和学风,以及优越的地理环境,吸引了远近慕名而来的学生。滚滚生源而来,造成了老师们一提就头疼的班大、人多现象。

一、大班额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现状

目前,在班级管理上教育同仁们做了诸多有益的尝试,突破了传统的由班主任“事必亲躬”、“包揽全局”的保姆式教育,重视了学生参与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素质的提高。但是就小学班级管理的主体──学生而言,仍然没有较好摆脱被动地位。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脑的发育加速,知觉的目的更加明确,观察的随意性进一步增强,独立解决事情、受挫能力较差,思想幼稚片面,开始寻求自由、平等、民主,辨别是非能力差,易受外界影响和干扰,是自我管理能力发展的关键年龄阶段。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城镇小学学生身上,又出现了新的特点:随意性大大发展,开始把学习当成包袱,开始出现想摆脱家长、老师过多束缚的想法;有相当一部分孩子,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独立自主性较差;一部分学生因为是独生子女,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习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况且一个班六七十个学生的现象更为普遍。

(一)剥夺了学生享受平等教育的权利。教育的目的是使每位受教育者最大限度地享受平等的教育资源。而在大班额的班级里,教师批改作业的负担有多重?因材施教有多少能够落实到行动上?“为了每一个学生”又怎能变成现实?而学生呢,他们的课堂学习又怎能同小班额的学生相比?他们所享受的优质教育打了多少折扣?素质教育又怎能得到好的实施?这样的大班额是否与“实施高水平的义务教育”相协调?这一系列的问题很难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无论学校怎样强调,老师们也往往会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少数优秀学生身上,对其他学生则关注比较少,这样无形之中剥夺了大部分学生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利。

(二)优质教育资源的有限性与社会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之间的矛盾所造成的大班额,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大班额给教师的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难,班级人数多,教学中很多弊端就显现出来。一是师生交流困难。由于学生过多,一节课中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没法获得发言的机会。二是难以保证良好的课堂秩序。三是课程目标不好制定。学生两极分化严重,一部分学生总感觉“吃不饱”,而另一部分学生又有“撑坏了”的倾向。四是实验教学很难开展。由于学生多,学生做实验时看的时间多,自己动手的时间少。

(三)教师精力的有限性,大班额难以让人承受。提到小学的大班额班级管理,很多教师都存在疲于应付,教育情感缺失等问题,在育人方面缺少耐心和连续性,很大程度上对少年儿童的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我们先来做这样的简单运算:一名教师任教两个班的语文课,每个班约60人,他每天要给每位学生批改家庭作业,约3分钟/人次,每天花6小时,一周共需30小时;每周还要给学生批改作文,约5分钟/人次,共需要10小时;每周还上12节课,约需8小时,这样统计下来每周需花费48小时,与国家日工作8小时、周工作40小时的标准相比较,这位老师每周工作的时间显然超出了8小时,相当于多干一天,双休日变成单休日。此外,他还需跟早晚自习、备课、开会、批阅试卷、个别辅导、做学生思想工作……于是,教师只能早来晚归,加班加点,甚至把工作任务带到家里,根本谈不上钻研教材、学习理论、解读课标、专业发展;每天像不停转的陀螺一样,总有做不完的事情,总有检查评比在等着你。所以作文批改根本不可能“精雕细琢”,只有“快马加鞭”或者“走马观花”,可见“效率”的提高将形成泡影。更滑稽的是在课堂上,“人满为患”,教师难以调控,新的教学理念自然难以付诸实施。于是,教师拉下脸来,“一言堂”和“满堂灌”、“穿新鞋”和“走老路”、“新教材”和“老教法”依然再生。这样大班额不仅拖垮了教师,窒息了课堂,也伤害了学生。

以上种种现状的存在,严重地阻碍着良好班风与学风的形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新课改的实施。那么,如何解决在大班额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呢?

二、对大班额班级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一)树立榜样,建立优秀行为资源库。在大班额的管理中,年级和教师管理工作往往倾向于围绕着“问题生”展开,用在这些学生的精力常常有过而无不及。教师试图通过对“恶”的惩罚来警示全体学生,气氛似乎偏向对学生专制的沉闷。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对优秀学生的嘉奖上,通过树立正面形象,让学生在自主地接受中而发生自主的改变,而不是因为对于惩罚的恐惧而违心服从,通过好学生来带动整个班级向好向善学习。一是我们用反面教材来教育学生的时候只是指出了学生不该做什么,而没有给他们指明他们该怎么做,怎样做才是好的。通过树立一系列的优秀榜样,建立优秀行为模式资源库,让学生从模仿和创造性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二是授予嘉奖的层次越高其影响力越大。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包括学校和年级对学生的嘉奖,不应仅仅停留在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对某学生行为的嘉奖上,应该有一个积极的姿态来表示对优秀学生和优秀行为的肯定和赞扬。特别是年级和班主任可以经常性地利用课间操、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栏等来公开表扬某些学生和某些行为。一个人在一个开阔的公共场合受到的正面或反面的刺激远比在熟悉的环境中接受这些刺激产生的反应要强烈的多。学生在班级里面受到嘉奖的时候往往会比习以为常的心理所削弱。

(二)改“一刀切”为“个性定制”。在大班额的班级管理中,“一刀切”的办法是不恰当的。因为在大班额管理中,学生人数众多,他们的个性、志趣、行为方式更是形形色色。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制定了一系列制度。管理制度要公开、公平、公正,这无可厚非。但我们管理的是一群学生,他们就像一个个律动的音符。如果我们发现了哪些地方的旋律不和谐,就把他们一味地升高半拍或降低半拍、把音长延长或缩短、或简单地加上休止符,这显然是不对的。而正确的做法是:将有的地方升高半拍,有的降低半拍;有的延长,有的缩短;并适时加上休止符。

(三)全方位立体式管理。在大班额班级管理中,单纯让教师和部分班队委来管理学生不是科学的管理模式,因为这样很可能会形成一种“过于忙”与“特别闲”对立的状况。教师与班队委“过于忙”,绝大多数学生“特别闲”,容易让学生形成依赖与观望心理,不利于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与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最悲哀的一种可能是,“过于忙”的,却“忙”不出所以然来,极易形成一个“被遗忘的角落”。由于学生人数过多,教师就会自然形成一种印象管理,即对哪些是“好学生”和哪些是“差学生”进行定位。然后让“好学生”来管理其他学生。这样,教师就很有可能不能及时发现所谓“好学生”的不足之处,这也许就是一些教师忽然发现某个“得意门生”学习或表现一落千丈而大惑不解之解;也极易忽视部分学困生的感受,没有及时捕捉到他们的闪光点进行表扬鼓励,这就会让学困生丧失自信心,这可能逐渐造成学生两极分化严重。

要使大班额管理科学到位,必须改变“过于忙”与“特别闲”相对立的状况,重新构建全方位的立体式管理模式。首先将班级分为若干小组,小组长分别向分管的副班长、纪律委员、学习委员、文娱委员、体育委员和宣传委员汇总相应的事务情况,所有的数据最终由负责日常事务的副班长汇总处理后,向班主任汇报。这样由班委会整体负责,小组长具体落实,充分发挥班队委的模范作用与监督作用;另一方面,建立学生投诉机制,班主任直接接受被侵犯学生的投诉,在核实相应事实后,马上处理,并作相应记录。同时配合学校和年级的德育量化考核与综合评价,把班委会收集的来自以上方面的信息,反馈给班集体每个成员,并相应地体现在《学生成长记录袋》中;另一方面,把收集到的相关信息积极地反应给家长,让家长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在校情况。

班级管理分析 篇1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班级是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 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多年的学生管理经验告诉我, 卓越的班集体对于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锤炼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北京城市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实用型、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主要表现为依托实训基地为主的实践教育, 因此, 其各项管理制度包括班级管理都应体现出贴近实践、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为主要依据。要想研究出科学的适合我校班级管理的模式就必须首先了解当前我校班级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二、北京城市学院班级管理现状分析

(一) 班级管理现状调查研究的范围和方法

1. 样本的基本情况。

我们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北京城市学院本部校区、航天城校区的学生及班主任、辅导员进行了调研。结合我校大一年级主要为大学适应问题, 大四年级又基本都是就业训练或外出实践的特点, 我们最终确定问卷主要针对我校大二、大三年级的学生进行, 并采取了随机抽取样本的方式。共发放问卷400份, 回收380份, 其中有效问卷360份。有效回收率为90%。同时, 我们对在我校工作多年的5位班主任、辅导员老师针对当前我校班级管理模式相关问题进行了访谈。

2. 调查采用的方法。

(1) 文献法和调查问卷法。我们根据当前我校班级管理的各类问题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 并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之后, 精心设计了关于班级管理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均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数据运用了Excel电子表格进行分析处理。 (2) 访谈法。在发放问卷的同时, 笔者总结了我校班级管理中的一些突出问题, 对我校的班主任、辅导员进行了个人访谈。在接受访谈的5人中, 有4人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 有1人是电话访谈。

(二) 我校班级管理模式现状调查

1. 学生层面反映出的班级管理现状。

学生对班级的热爱程度。当被问到对所在班级的热爱程度时, 几乎所有学生的回答都是肯定的。统计显示:59%的学生表示对班级非常热爱, 40%的同学表示比较热爱。仅有1%的同学选择了“无所谓”, 无一人选择“不热爱”。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出, 我校的学生对自己所在班级都是很热爱的。存在这份感情基础, 找到合适的方法, 就必然能够更好地推动班级建设的效果。面对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问题, 86%的同学都认同“班荣我荣, 班耻我耻”的观点, 仅有14%的同学选择了其他选项。根据统计, 共计311名同学持有“班荣我荣, 班耻我耻”的观点, 此数据占到总调查人数的86%。其余选项的同学分别为33人、11人和5人, 共占到调查人数的14%。由此可见, 我校的学生还是非常喜欢在“班级”这个集体中进行学习和生活的, 并能够找准班级对个人的定位。

2. 学生对班级管理模式的满意度。

对于当前所在班级的管理模式调查中, 学生的答案比较分散。30%的同学认为自己所在班级的管理模式是经验型班级管理模式, 28%的同学认为是情感型, 26%的同学认为是文化型, 仅有15%的同学认为是控制型, 选择其他管理类型的只占到1%。可见, 当前在我校, 班级管理模式已不再完全是以前“警察式”的严格管教, 班级管理的模式已趋向多元化。而且大部分班级实行的是“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模式。

对于对当前班级管理模式的满意度, 表示非常满意的同学所占比重较少, 大多集中在比较满意和一般上。

由此表可以看出, 由于每个班级的管理模式不同, 呈现出的满意度也大不相同。但是多数同学对当前的班级管理模式存在不满意的地方。因此, 班级管理模式的探索对满足当前我校大学生的需求是很有必要的。

3. 学生班级文化建构情况。

当被问及班级是否有共同的班级目标、班歌、班训等班级文化元素时, 多数同学表示所在班级还是十分重视这些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的。根据统计显示, 共有80%左右的学生所在班级均有一项以上这样的班级文化元素;仅有20%左右的同学所在班级没有所列条目的任何一项。这便说明了我校的学生还是十分重视班级文化建设的, 也能够理解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只是大部分班级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如何进行班级文化建设, 因此, 对于班级物质文化元素的建设程度也就不尽相同。

当被问及班级是否有班级成长日志且参与度如何时, 大部分同学表示班级里有班级成长日志, 但班级成员对班级成长日志制作的参与程度却不够理想。根据数据显示, 只有32%的同学表示自己的班级有成长日志, 且班级几乎全员都参与制作;有39%的同学表示自己班也有成长日志但是只有个别人参与制作;10%的同学表示班里虽然有成长日志, 但是几乎没人参与制作;19%的同学表示自己班里根本没有成长日志。

在问到是否应该经常举办一些文体活动以展示一下同学们的爱好与特长时, 几乎所有同学是持有赞成态度的。根据统计数据显示, 共有193个约为调查总数的54%的同学认为非常应该;160个约为44%的同学认为可以, 但一学期有一两次即可, 别影响学习;只有7个约为2%的同学认为不应该, 搞好学习就行了。这也恰恰证明了学生们对开展班级文化活动的重视及希望程度是非常高的。

对于所在班级班团组织活动开展的方式, 大部分同学认为还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根据数据显示, 调查中共有301个约为84%的同学所在的班级均是以学生主角, 老师配角的方式开展活动;选择老师主角、学生配角, 老师唱独角戏, 无准备、随意过场的方式的同学分别为40人、11人和8人, 各占总调查人数的11%、3%和2%。

对于班级活动组织形式是否满意的问题, 学生们的回答却非常分散。

根据图表所示, 对所在班级活动形式非常满意的仅有98人, 占总调查人数的27%;较满意和一般的分别为138人和107人, 各占总比例的38%和30%;不满意的17人, 占总比例的5%。可见, 我校现行的学生班级活动的形式没有得到大部分同学高度的认可。同样, 对于班级各种集体活动的效果和质量, 同学们的认同感也相对较低。调查数据显示, 仅有37%的同学认为班级集体活动的效果很好、有意义, 促进了班级文化建设;57%的同学认为自己班内的集体活动质量一般, 过得去;约6%的同学认为自己班级的集体活动质量比较差, 滥竽充数, 只是走形式。

综合以上问题, 可以看出, 我校的学生对班级文化建设是非常渴望和重视的, 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 从而使班级文化建设没有收到实效。

4. 学生班级凝聚力表现。

在“你认为你所在班级凝聚力如何”的问题上, 26.6%的同学认为自己班级的凝聚力很好;28.9%的同学认为自己班级的凝聚力较好;38.4%的同学认为自己班级的凝聚力一般;6.1%的同学认为自己班级凝聚力很差。由此可见, 在我校, 班级凝聚力是影响班级建设及发展的一大因素。如何有效地提高班级凝聚力正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5. 班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被问及现存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时, 学生的选择同样比较分散。

如图所示, 选择“保姆式管理, 班主任事事都要插手”的人数占到21%;选择“班委说了算, 不能充分发挥班级同学的民主权力”的占到13%;选择“班级人心涣散, 缺少和谐进取心”的占到24%;选择“管理混乱, 缺少生机”的占到10%;选择“不清楚存在什么问题”和“其他”的各占14%和18%。由此结果可以看出, 我校的班级管理存在方方面面的问题, 这些问题因学校的不同而不同, 也会因班级的不同而不同。

在被问及“你觉得你所在的班级在管理上是否有特色”时, 大部分同学认为自己所在班级的管理特色不够明显。根据数据显示, 在被调查的360名同学当中, 19.1%的同学认为自己班级在管理上很有特色, 23.1%的同学认为有些特色, 51.4%的同学认为一般, 6.4%的同学认为没有特色。由此可见, 特色班级管理在我校中还没有形成规模。

(三) 教师层面反映出的班级管理现状

对5位来自航天城校区和本部校区的班主任、辅导员针对我校班级管理相关问题进行了访谈。教师对我校目前班级管理现状总结如下:

1. 我校班级管理的特点。

我校的班级管理具有典型的“精细化管理”的特点。首先, 班主任和辅导员除了开展正常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外, 对班级学生的衣食住行样样都需要关心。小到调课通知, 大到学生就业, 都需要班主任老师“亲自出马”。其次, 我校在班主任和辅导员的配备上也着重体现了精细化管理方式。一般都规定返聘的班主任老师带到3~4个班150~200人左右。而公办高校多数都是辅导员带一个年级或一个专业, 不配备专门做学生工作的班主任或由任课教师担任学生的班主任而对学生的学业进行指导, 但一般不负责学生基本的事务工作。再次, 我校有较强大的专职学生工作队伍, 班级管理的制度等学生相关规定都由学生工作专职管理人员来制定, 班主任和学生能个人操作的空间相对较小。以上几点都说明了我校在学生精细化管理上做得比较到位, 但这也同时制约了班级管理特色化的发展。

2. 我校现行的班级管理模式现状。

通过访谈, 我们发现目前我校的班级管理模式更多地偏向于“保姆型”的班级管理模式, 教师对待学生就像家长对待孩子一样。从事务的管理层面上看, 我校的班级管理更多地倾向于经验型管理模式, 学生主要依靠班主任、辅导员的通知、帮助甚至是代办来完成个人事务。学生对自身事务性办事流程及步骤几乎一无所知。因此, 在日常事务中, 学生们更多地是依靠班主任和辅导员的个人经验来处理。在学生生活学习上, 我校的班级管理模式更多地倾向于情感型管理模式。班主任、辅导员就像保姆一样, 事事都要关心, 事事都要叮嘱, 甚至是学生迟到班主任或辅导员都要到宿舍去叫其起床。因此, 这就无形中增进了班主任、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感情, 学生对班主任和辅导员产生了依赖心理, 班主任和辅导员也把学生当作了自己的亲人一样。二者之间往往容易形成以情感的基础来解决各种问题。学生在校园里也形成了“只有我的班主任才能管我”的偏激想法。

在班级的制度管理上, 我校的班级管理基本上是控制型管理模式。大部分班级制度和规定都是由班主任或辅导员老师依据学校规定来确定, 对班级制度的执行情况也是由老师进行严格的掌控。如发生任何违反班规的情况, 也都是由班主任或辅导员来进行处理。

3. 我校现行班级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我校学生及教师的调研, 我们总结出我校现行的班级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分为以下几类: (1) 学生对班级管理模式认同感较低。无论是从对班级管理满意度的调查还是从班级管理存在问题的调查, 不难看出当前学生对班级管理的模式认同感均较低。首先, 学生对所在班级管理模式的类型不能做出清晰归纳, 也不清楚自己班级的管理模式是否符合自身的发展。其次, 学生对班级管理满意度相对较低;再次, 学生不能清晰找出自身班级所存在的问题或者对班级问题漠不关心。以上几点都体现了学生对班级的管理不够满意, 从而对班级的发展漠不关心, 也就意味着学生对班级管理模式的认同度不够。 (2) 班级管理过于死板, 缺乏活力。我校目前班级管理模式虽然已经多元化, 不再是以前单纯的“警察式”的监管, 但仍然脱离不了“保姆式”的管理方法。班主任、辅导员总会因我校学生自制力差而对学生“不放心”, 所以不能像公办院校一样放开班级管理, 大部分工作都需依靠班主任和辅导员来完成。大部分班主任和辅导员把精力花在了维持学生纪律上, 而无暇进行科学的班级管理。再加之我校资源紧缺, 教室或学生的活动空间都或多或少受到限制, 不能有效地开展多种班级文化活动。综上, 我校的班级管理没有形成有效而科学的管理模式, 显得过于死板。 (3) 缺乏较强的班级凝聚力。班级凝聚力是以班级中的人际吸引为基础, 指同学之间的相互吸引以及班级对同学的吸引力。在调查中, 学生反映出最明显的问题就是班级缺乏较强的班级凝聚力。学生普遍认为班级人心涣散, 凝聚力不够。这也是导致班级集体活动无法正常开展的根本原因之一。班级凝聚力在班级建设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凝聚力, 班级就无法由初始的松散状态达到和谐、团结状态。凝聚力高的班级, 其同学就会有较强的归属感, 愿意更多地承担班级的责任, 关心班级的荣誉。积极向上的科学的班级建设过程必然会促进班级凝聚力。因此, 在我校学生普遍认为班级凝聚力不够的原因是其班级建设没有真正地落到实处或其班级建设的过程没有得到广大同学的认同。 (4) 班级文化管理不够, 没有特色。通过调研我们发现, 我校的学生对班级文化活动的渴求和积极性都是非常高的, 但是现实中他们的班团活动形式及效果都没有得到同学们一致的认可。学生普遍认为我校的班班级管理过于死板, 缺乏能够让学生集体参与其中的班级特色文化活动, 因而造成了班级管理缺乏活力, 更缺少特色。我在城市学院工作多年, 通过我的观察发现, 在我校中大部分班级的管理都相差不远, 与学生座谈时反映的班主任和辅导员的问题也都大致相同, 证明我校班级管理模式的相似程度很高, 学生在看待班级管理问题中也持有相同的看法。班级文化建设不充分甚至是没有班级文化, 就不会有一个具有特色的班级, 就更不会有共性中彰显个性的校园文化。

4. 我校现行班级管理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 学生自我管理主动性缺失。学生成分复杂、多样性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我校学生普遍缺乏自我管理能力。首先, 我校的学生普遍思想活跃, 易于接受新事物。他们热衷于各种文体实践活动, 积极渴望加入各种学生组织, 通过活动来张扬自己的个性。但是由于在自我约束上的力度不够, 造成了在活动中容易出现散漫和不负责任的情况。其次, 我校学生受到就业压力的影响, 普遍竞争意识较强, 人生价值取向积极务实, 现实性、功利性比较突出。因此, 做任何事情时都存有一定的功利意识, 容易被现实的功利所驱使, 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控制和管理。再次, 我校学生有较强的组织纪律观念, 但缺乏持久的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而且部分学生从小养成了自由散漫的习惯, 想追求其所谓的“自由”和自认为的“个性”, 容易冲动和感情用事, 因此, 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 做事容易半途而废, 没有足够的坚持和毅力。最后, 我校学生普遍有较强的求学求知欲望, 但学习毅力和刻苦精神不够持久, 自主学习能力和毅力不够强。表现在上课不专心, 自学能力欠缺等。综上, 我校学生整体缺乏自我管理的积极性, 习惯于依靠他人, 自我管理及自我控制能力较弱。 (2) 班级管理师资队伍水平及管理理念有待提高。我校在学生管理方面拥有一支强大的班主任、辅导员队伍。这些班主任多数为年龄较大的返聘教师, 只有少数年轻辅导员。返聘教师由于管理经验丰富, 具有耐心, 且全部工作都集中在班级管理上, 因此, 可以做到对班级事务事无巨细, 这对我校的精细化班级管理的开展非常有利。但同时, 由于返聘班主任年龄和知识结构的问题, 与90后大学生有较大代沟, 班级管理的创新理念跟不上, 所以制约了班级特色的发展, 使班级文化缺乏活力和动力。除此之外, 由于“保姆式”的班级管理方式致使我校的班主任和辅导员除了要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外, 大量的时间都用在了督促学生学习、承担学生生活管理的工作上, 因此无暇开展有效的班级建设活动, 致使班级管理缺乏创新点。 (3) 我校管理制度的限制。我国的民办高等院校与公办高等院校不同, 民办高等院校一般由院校所在省、市、自治区的教育厅或教委主管, 公办高等院校则由院校所在省、市、自治区级政府主管。对绝大多数民办高等教育机构而言, 学费收入是办学经费的主要或全部来源。因此, 自负盈亏的学校管理体制在某些方面必然会制约着教育教学活动。例如, 普遍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不足。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和中心工作, 但由于种种原因, 我校在教学经费、教师队伍建设、办学条件及教学实训上都投入不足, 急需补充和更新。由于各种客观条件的制约, 学校的班级管理必然会受到学校制度的制约, 不能有效地开展丰富的班级文化活动, 致使班级建设缺少特色, 班级管理存在不足。

三、思考及建议

北京城市学院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因此对于我校来说, 科学化、生动化、规范化并能够结合学生专业特色的班级管理模式对学生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校目前大部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稍差, 导致了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不放心”, 致使我校目前大部分班级的管理模式还是主要以“保姆式”的管理为主, 缺少班级的特色建设, 并没有在很大程度上突显班级这个“细胞”对学生的促进作用。要想让死板的班级管理模式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生动的班级经营模式, 就必须大力推动班级的特色文化建设, 让班级“活”起来。对于以班级为单位, 以文化建设为主体的学生思想教育方式的研究, 既能够从内容、形式及组织效果上迎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需求, 又能够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指明新的方向, 从而切实增强我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满足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以班级特色文化为主体的班级管理具有独特性, 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管理模式。因为它区别于传统的统一式的班级管理模式, 会因班级特点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班级管理模式。因此, 具有特色而积极向上的文化型班级管理模式, 是我校顺利进行班级建设及深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李德善.神奇的教育场—打造特色班级文化创新艺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李伟胜.班级管理新探索:建设新型班级[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6.

[3]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13.

[4]吴志宏, 冯大鸣, 魏志春.新编教育管理学[M].第2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上一篇:作文教学要以人为本下一篇:招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