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精选12篇)
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篇1
引言
疾病, 已不是意外, 而是每个人生命中必须计算的成本。许多人都认为疾病离我们很遥远。但据卫生部统计:许多疾病的发病人群呈现低龄化趋势, 40岁以下脑中风患者比5年前增长了6倍, 肿瘤高发期已经从50~60岁提前到40岁, 胃癌和食道癌、肺癌已提前到35岁。
国家信息部公布:医疗费10年间上涨近100倍, 每年平均上涨接近20%;33%的家庭将会耗尽所有积蓄;27%的人因经济原因不得不主动放弃治疗。金钱和疾病是影响人生和家庭幸福的两大重要因素, 而疾病更是人生和家庭幸福的第一杀手。
1 为国民提供完善的医疗保障是政府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的南亚邻国印度, 人口与我国接近, 经济发展水平比我国的稍差, 但他们在1949年建国时就建立了全民免费医疗制度, 对于低收入家庭, 这无疑是他们生存的保障。
而我国80%的国民 (主要是农民) 没有医疗保障, 这与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极不相符的, 为全体国民提供完善的医疗保障是政府的责任和义务。现在党和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正在制定合理的医疗保障制度来保障国民的身体健康和社会和谐。
2 我国医疗制度的过去
2.1 公费医疗制度
公费医疗制度是根据1952年政务院发布的《关于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党派、团体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预防的指示》建立起来的。政务院《指示》明确规定国家对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党派、工青妇等团体, 各种工作队以及文化、教育、卫生、经济建设等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和革命残废军人, 实行公费医疗预防制。医疗费用由各级人民政府领导的卫生机构, 按照各单位编制人数比例分配, 统收统支, 不能分给个人。门诊、住院所需的诊疗费、手术费、住院费、门诊费或住院期间经医师处方的药费, 由医疗费拨付, 住院的膳食费、就医的路费由个人负担。1952年8月, 政务院又将享受公费医疗待遇的人员范围扩大到在乡干部和大专院校的在校生。
由于公费医疗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各级财政, 公费医疗制度是我国对享受对象实行的一种免费医疗保障制度。
2.2 劳保医疗制度
劳保医疗制度是根据1951年政务院颁布的《劳动保险条例》及1953年劳动部公布试行的《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等相关法规、政策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其适应范围主要是全民所有制工厂、矿场、铁路、航运、邮电、交通、基建等产业和部门的职工及其供养的直系亲属。集体所有制企业参照执行。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在企业医疗所、医院、特约医院医治时, 诊疗费、住院费、手术费及普通药费由企业负担, 贵重药费、住院的膳食费及就医路费由本人负担。
2.3 合作医疗制度
我国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在合作化运动基础上, 依靠集体经济, 按照互济互助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集资医疗制度, 就其实质来说是一项低补偿的农村集体福利事业。它诞生于1955年, 发展于1965年, 兴盛于1976年。此时, 全国已有90%的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 从而基本解决了农村人口在医疗保健方面缺医少药的公共问题。在过去的数十年间, 合作医疗制度与农村社、队集体核算制度相对应, 其经费主要来源于集体公益金的补助, 社员看病只需要交纳少量的费用, 从而实现健康人群和患者之间医药费用再分配。
3 现在实行的医疗保险制度
旧的医疗制度由于各种原因不得不停止实行, 而疾病的发生是一刻也不会停止的, 对医疗制度实行改革成了当务之急。为了适应改革形势的需要, 有关部门制定了新的医疗保险制度。
现在实行的医疗保险制度可分为3种, 即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4 现行医疗保险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是没有显示出社会公平性, 同样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享受的医疗保险报销标准不同。
二是它的不完整性, 许多人 (例如进城务工人员及他们抚养的子女) 仍然游离于三种医疗保险覆盖网之外, 没有基本的医疗保障。
三是医疗保险报销的比例太低、标准不高, 不能满足人们的医疗需求。对大病患者, 仍是很重的负担, 以至于因为无钱医治疾病, 而出现病人跳楼、投河自尽, 家庭成员杀死病人的极端案例。针对上述情况, 笔者建议如下:
4.1 尽快在全国推广实施全民免费医保制度, 使每人有免费医疗保险成为现实。
建国50多年来, 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国内生产总值不断提高, 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使我国为国民建立合理的医疗保障体系成为可能。建议尽快制订适合我国国情的全民免费医保制度 (及低收入群体医疗救助政策) , 使每个中国人都有病可医, 而不必担心金钱的问题。
4.2 充分发挥各商业保险公司的作用,
在幼儿园和大、中、小学校普及幼儿、学生平安保险的办理率, 为学龄前儿童和学生, 提高医疗保障。
4.3 修订现行医疗保险制度的报销标
准, 使之更趋于合理, 既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又降低病人的不必要支出。
现行的医保报销标准与医院的实际收费标准有较大差距, 如床位费, 医保报销标准是9~11元/日, 但医院的实际收费标准是30~60元/日, 其中有21~49元不能报销。但也不是治疗病人疾病的费用, 建议给予修订。
现在医院对收治病人的检验项目, 过去有针对性的检测一至二项即可确诊、用药, 而现在将许多项目合并到一起, 必须全部检测, 收费也上去了, 但许多是不必要的, 这样既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也增加了病人的负担。建议针对不同的疾病, 确定必要的检验项目, 取消不必要的检测项目, 实行合理检测、合理收费。既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又降低病人的不必要支出。
4.4 门诊疾病费用报销制度是降低医疗费用的有效措施, 建议在我国及早实现这一制度。
我国著名的医学界泰斗钟南山在出席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会议代表讨论会时说:“现在的看病贵, 主要是贵在个人支出的费用太高”。
谁都可能生病, 但是大部分人起初只得一些小病。如果小病能够得到及时治疗, 则可有效防止发展成大病。这对于国家来说, 可以节省更多医疗支出;对于民众来说, 可以减少对看病开支的担忧。从长远来看, 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 是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回报。最终的结果是人民健康得以保证, 国家经济得以持续发展。
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 都是住院报销制。而对于不需住院, 门诊治疗就可痊愈的小病, 不予报销。建议及早建立包括门诊小病费用免费的全面医疗保险制度。鼓励人们有病早治, 预防疾病向大病发展, 减少医疗费用的总体支出。
4.5 强制增加私人保险份额是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资金来源, 建议对0-3岁幼儿增加商业医疗保险的内容。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人民收入水平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加上商业保险公司管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及信誉度的提高, 商业保险公司的业务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建议医改部门与商业保险公司协商, 修订费率, 将重大疾病保险列入强制办理的范围。这样可以减少个人交费, 降低人民群众的总体负担, 使人民得到更高的医疗保障。
4.6 加强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建立全面覆盖的卫生服务体系。
充分利用现行市管县、县管乡, 乡管村的行政区划管理体制, 由市级医院划片包县、县级医院划片包乡、乡级医院划片包村, 建立逐层覆盖的卫生服务体系, 让每一个人能就近就医。减少车、船、住宿等不必要的非医疗性费用, 进一步缓解人们“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
4.7 发挥祖国传统医学的优势, 进一步降低医疗成本。
充分发挥中医、藏医、苗医等祖国传统医学的优势, 根据当地实际, 将中医、藏医、苗医等医疗服务纳入医疗保险定点范围, 制定优惠政策、扶持祖国传统医学的发展, 利用中药、藏药、苗药等成本低, 医疗方法简便易行的长处, 进一步降低医疗成本。
4.8 进一步规范药品名称, 保证用药准确率。
尽快统一和规范药品名称, 避免一药多名的现象, 既可减少医药卫生从业人员应当记忆的药品名称数量, 也可避免拿错药、用错药的现象发生, 提高用药准确率。
4.9 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 提供差别化服务。
在保障全体人民的基本医疗需求的同时, 按照“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的原则, 区别不同性质的医疗机构, 制定不同的政策。坚持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 非公立医疗机构为补充, 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明确、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医格局, 为不同人群提供差别化的医疗服务。
4.1 0 建立医务人员轮岗制度, 充分利用现有的医疗资源。
建立医务人员轮岗制度, 三级甲等医院的医务人员定期到低级别的医院和县、乡医院工作, 充分利用现有的医疗资源, 为当地人民群众提供高水平的服务, 对低级别医院人员进行技术传、帮、带, 提高他们的医疗专业技术水平, 而低级别医院的医务人员定期到条件好的三级甲等医院工作, 增加他们的所见所闻, 提高他们使用现代化的医学设备和技术的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平衡不同地区及城乡的医疗资源供给量, 为人民群众提供先进的医疗服务, 减少病人的流动性, 进一步降低他们的医疗成本。
4.1 1 建立完善的医务人员培训、进修和继续教育制度, 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
通过建立和实施医务人员培训、进修和继续教育制度, 对医务人员进行岗位培训, 学习新的医学理论和医疗技术, 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 提高初诊准确率, 减少误诊率, 相对来说可以降低医疗成本、节约医疗资源, 进一步降低老百姓的不必要医疗支出。
4.1 2 进一步加强医保经费的管理和监督力度, 确保医疗保险经费安全, 保障医疗保险体系的健康运行。
政府应建立完善的医疗经费监督管理机制, 保证医疗经费不错用、不乱用, 将有限的医疗经费最大限度地用于解决人民的医疗问题。严禁截留、挤占、挪用、贪污医疗保险经费;严禁弄虚作假、采取出具假证明、假处方、假病历、假票据等不正当手段骗取或变相骗取医疗保险经费;严禁不按病情需要收治住院病人, 有意放宽住院标准或延长住院时间;严禁违反医疗保险基本诊疗项目和报销基本药物目录有关规定;严禁擅自更改补偿标准、拖延兑付时间或向参保病人索取收受好处;严禁编造、虚报瞒报医疗保险统计数据及相关信息。确保医疗保险经费安全, 保障医疗保险体系的健康运行。
参考文献
[1]王润生.西方功利主义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2]陈惠雄.快乐论[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8.
[3]陈惠雄.快乐理论的跨学科演绎[J].财经论丛.2008.1.
[4]田国强.对幸福—收入之迷的一个解答[J].经济研究.2006.11.
[5]杨波.重塑民族保险企业诚信形象探讨[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7.12.
[6]2003——2007年河南统计年鉴.
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篇2
建国以来我国一直实行企业职工的劳保医疗制度及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公费医疗制度,5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又在农村发展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这些都对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保障职工健康,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向市场经济转轨中却暴露出了很多的缺陷。主要体现为(1)由于企业规模不同、效益不同、职工队伍年龄结构和健康状况不同,医疗费用的负担很不均衡;(2)是这种制度导致的医疗费用不合理支出越来越多,企业和国家的负担越来越重,最终使国家、企业和职工都受到损害。
数据显示,从1978年至1988年,我国职工人数上涨30,而同期的医疗费用却上涨414;人均医疗费用上涨310;1988年以来我国医疗费用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大大超过同期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但是1992年以来医疗费总额的增长明显钝化。自1991年至1994年职工的总医疗费增长分别为17、18、23、21。与工资总额同期增长率13、19、25、35相比,人均医疗费的增长1992年以后也低于人均工资的增长,1994年甚至低于消费价格指数25的涨幅。北京、上海等一般被认为医疗费增长较快的地区,实际上医疗费增长也都低于工资增长,甚至天津、辽宁等国有企业集中的地区医疗费增长不足10。
这种相对钝化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医疗事业总体投入不足、尝试性改革抑制过渡消费、国企经营状况的恶化导致的无力负担、医疗消费的改革的敏感性相对较低。种种原因说明了一点事实——我国城镇职工的医疗消费水平没有随着经济发展得到相应的提高。这种国民福利水平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长此以往不利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现实中,由于人口老龄化、科技进步、疾病谱的变化以及人们医疗需求提高等原因造成医疗费用的上升,所有这些都冲击并推动着原有的医疗保障制度的变革。
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内容
国家进行多种形式的医疗保障改革尝试自1994年开始,在九江和镇江试点进行以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为基础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1996年在全国57个城市扩大试点。1998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简称《决定》)发布以来,1999年、2000年,国务院以及国家有关部门又陆续出台了系列文件,进一步完善了医疗保险政策体系,已初步形成以《决定》为主体,以10多个密切相关配套政策为支撑的政策体系,这标志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的制度和政策框架已初步形成。这一政策体系为全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提供了统一的政策依据。
改革的目标是自1998年起用3-5年的时间,以建立和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核心,在扩大覆盖范围、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完善基础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多层次的城镇医疗保险体系,根据人口和经济特征,通过多种形式解决医疗风险,满足不同人群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需求。
首先,全国城市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据财政、企业和个人的承受能力,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求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本着“基本水平、广泛覆盖、双方负担、统账结合”的基本原则,实现三个转变,即由福利型转变为保险型,由包揽型转变为分担型,由自保型转变为互济型。
其次,以自愿的原则,发展补充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是相对于基本医疗保险而言的,包括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社会互助医疗保险和社区医疗保险等多种形式,是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力补充,也是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相结合的办法是由我国的国情、国力决定的,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财政困难、企业效率不高,所以为了使医疗保险既能发挥保障生活和安定社会的作用,又能适应不同经济条件下的具体需要,宜实行多种保障模式。
三、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深层次影响
医疗保险的性质是国家和社会为社会成员提供的用于患病、受伤、年老的治疗费用、服务和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是由国家立法强制实行的非盈利性的社会事业。它作为社会经济正常运行的稳定器,无论对于体制的顺利转轨,还是作为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建立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体系是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又是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战略性举措之一,是我国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基本目标之一。因此,对于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这项涉及方方面面关系和亿万职工利益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尽力做好。
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到1999年,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覆盖率为81%,失业保险为72%,而基本医疗保险不到10%。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例,从1998年全国医疗保险改革方案出台至去年上半年,职工基本医疗参保人数仅有1396万人,而此时全国的失业人口就达1120万人,其中95%以上的职工都不能得到基本医疗保险。同时,我国城市贫困人口总数也达到1176万人。如果这部分人群的就医难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或缺乏正确的处理和引导,容易引发社会不满情绪的滋长和蔓延。所有这些要求各地的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必须分散决策、因地制宜,也要求采取合理的方式、方法。
四、改革中存在的难点及主要操作策略
当前我国的医改存在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外部问题是人口老龄化给统筹基金带来的支付压力和部分企业仍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内部问题是医保社会化服务水平较低,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基础管理比较落后;配套改革方面的问题是医疗机构改革、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和其他改革尚未到位。在具体操作层面可以主要总结为五个方面:医疗机构改革难到位;资金筹措渠道难统一;社会统筹难操作;账户管理难分开;筹资比例难确定。
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篇3
一、广西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成效
广西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始终坚持立足于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可持续发展、立足于满足民族地区群众基本医疗保障需求、立足于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实际,逐步推进制度从无到有、保障水平从低到高、政策标准从分到统的历史转变,真正迈进了全民医保的新阶段。
(一)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截至2011年10月底,广西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已达963.25万人,参保率达到90%以上;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累计滚存结余118亿元。此外,截至2010年底,全区享受医疗补助的公务员达39万人,参加大额医疗救助的职工354万人,建立补充医疗保险的企业达2250户。
(二)城镇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建立
2010年底,广西已实现了城镇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市级统筹,基本实现了在同一设区的市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筹集、使用和管理方面实行“五统一”,即:政策统一、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统一、基金统一管理、医疗保险待遇统一、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统一。南宁、钦州、百色、河池等市已实现参保人员在本市范围内及南宁的就医购药“一卡通”。
(三)困难群体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得到全面解决
至2010年底,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全区已累计将包括中央和中央下放地方政策性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地方依法破产国有企业、关闭破产集体企业以及区内困难企业在内的退休人员28.4万人纳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四)医疗保险机制作用基本发挥
一是形成了医疗费用的分担机制,增强了参保人员的费用节约意识;二是建立了医疗服务的竞争机制,促进了医疗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三是维护了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四是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做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五)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广西各地城镇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有了较大提高,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分别达到19万元和10万元;全区15个统筹地区建立了门诊慢性病病种,病种增加至21种,开展了居民普通门诊的统筹,基本保障了群众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二级以下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政策范围内统筹基金支付水平达到70%左右;目前全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81%;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55%。
(六)业务经办管理和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定点机构的调控机制初步建立。目前,全区定点医疗机构已达2215个,定点零售药店980个。建立了定点机构信用等级和费用信息公示制度。对参保人员在医疗机构发生的合理费用及时足额支付,实行住院报告备查制度,推行住院费用一日清单等制度。积极探索按病种付费支付方式,在眼科、骨科、肾移植、心内科、心外科等49种临床路径的疾病开展了按病种付费的试点。初步搭建起基层服务平台,构建市、县(区、市)、乡(镇)、村四级服务网络。
二、广西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几项实践
(一)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切入点尽力扩大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面
1.广西解决了中央及中央下放政策性关闭破产国有企业、地方依法破产国有企业和政策性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9.84万人的医疗保险覆盖。
2.在解决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等医疗保障问题的同时,通过自筹资金同步解决未参保困难企業退休人员医疗保障问题。自筹资金25.87亿元,将关闭破产集体企业和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及职工共计18.56万人纳入职工医保范围。
(二)以人为本完善基本医疗保险的待遇政策
1.对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职工统一实行最低缴费年限制度,将国有企业工龄视同缴费年限,将已补缴费的单位允许按抵顶处理。在2004年底之前参保,其退休人员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终身享受职工医保待遇。
2.针对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相应的参保政策,允许灵活就业人员以个人身份参加职工医保,同时明确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医保视同缴费年限与实际缴费累计满15年后,也可终身享受职工医保相应待遇。
3.广西改变了原来普遍推行的统筹基金支付按“分段累加”的办法,实行政策范围内的费用,只按一个比例报销,同时增加一档,即满70岁的参保人员符合政策范围内的费用报销比例为95%。同时将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提高至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的6倍,将乙类药品自付比例由原来的30%降低为15%,丙类医疗服务项目、医用材料等由原来的40%降低为20%,此2类自付费用项目降低幅度达50%,对经批准转区外治疗的个人自付比例、住院床位费标准、慢性病病种范围等都进行了适当调整。
4.在“保基本、可持续”的前提下,首先解决群众最迫切的住院和门诊大病保障需求;在保障重点有余力的情况下,稳慎开展普通门诊统筹,减轻群众常见病、多发病的医疗费用负担;考虑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医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经对多年来相关情况的观测、比对和分析,确定了7.5 ∶ 2.5为广西的最高报销比例和个人负担比例的控制线,左右不能超出0.5。
上述政策实施三年来,仅自治区本级统筹基金累计结余就从2009年7月5.4亿元,降到2010年7月累计结余5.1亿元,至2011年7月累计结余降至4.3亿元,2年共消化结余1.1亿元。
(三)因地制宜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
广西推进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坚持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
2009年柳州市和钦州市开展先行探索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工作。由于两市下辖县经济发展不平衡,柳州市在试行市级统筹时,经过大量的调研、论证,确定将差别缴费率作为实现市级统筹的突破口,规定三年过渡期,即在市本级缴费率7.5%不变,各县缴费率先统一到6%,在三年内达到7.5%。而钦州市由于下辖两区两县地处北部湾经济区,面临钦州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新形势,该市选择了缴费率一步统一到位的模式。
2010年全面推进医疗保险市级统筹时,不硬性要求各市缴费率一定统一,而是根据各市经济发展水平及财政可承受能力采取三年过渡期。在2010年启动市级统筹时全区14个市有7个选择过渡模式,体现了各地在制定市级统筹政策时因地制宜和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原则,有效避免了由于缴费水平的波动带来的不稳定因素。
(四)多渠道加强对职工医保门诊慢性病的管理
针对职工门诊慢性病病种不统一,部分统筹地区对门诊慢性病管理不规范,参保人员异地重复参保重复享受待遇的现象屡禁不止的问题,广西完善了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的管理措施。
1.明确统筹基金支付的门诊慢性病费用,务必严格按照自治区规定的医疗保险“三个目录”和经与定点医疗机构谈判协商确定的各病种付费标准结算,不得另行制定针对门诊慢性病的药品目录和诊疗范围。
2.结合实际,把常见的21个病种列为全区统一的病种。特别是新增了血友病、重型和中间型地中海贫血、结核病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等4个广西特有的门诊慢性病病种。这些病种虽然发病人数不多,但诊断明确,药品费用较高,患者经济负担重,符合列入门诊慢性病的基本条件,也体现了民族地区医疗保险的特色。
3.规范门诊慢性病评审程序和就医管理。加强对门诊慢性病评审和确认的管理,严格门诊慢性病治疗方案的审核和《门诊慢性病治疗卡》发放程序。允许门诊慢性病患者选择一家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或一家定点零售药店购药。定点医疗机构或定点零售药店按年度一年一定。参保人员初选或更换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药店的,需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协商一致并签订书面协议。参保人员向定点药店进行处方药品外配和购买非处方药品须与门诊慢性病治疗方案相符。超出门诊慢性病治疗方案范围的药品,统筹基金不予以结算。规定门诊慢性病患者通过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协商一致并签订书面协议选择一家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或一家定点零售药店购药。
4.对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门诊慢性病治疗费用进行专项检查,因参保人违反规定造成基金损失的,由有关部门依法追缴,涉嫌违反法律法规且情节严重的移送司法部门处理。定点医疗机构执业医师没有根据参保人员或门诊慢性病患者的病情合理选择诊疗项目,或没有按照处方管理以及基本医疗保险有关用药范围、品种、数量规定合理用药或制定门诊慢性病治疗方案的,一经查实,视情节轻重,暂停或取消其一定期限的医保处方资格。对定点医疗机构及直接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并与年终考核挂钩。
(五)科学实行对定点医疗机构的分级管理
2010年5月,广西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分级管理实施意见》(桂人社发〔2010〕90号)。到2010年底,我区15个统筹地区均已出台定点医疗机构分级管理办法,其中有7个城市开展定点医疗机构分级考核考评,共考评定点医疗机构374家,有211家定点医疗机构被评为AAA-A信用等级,处理违规定点医疗机构21家,追回违规金额736万元。
1.定期考核,分层实施。各统筹地区成立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分级管理考核小组,定期开展对定点医疗机构分级管理评价考核,实行统一组织部署、统一评审标准、统一开展评审检查、统一发布评审等级。在考核方法上,实行市内自查自评与交叉互评相结合为主,自治区对各市定点医疗机构分级评定考核进行检查指导的自治区、市、县三级考评机制。
2.指标统一,全面考评。考核考评内容做到上下一致、要求统一,将定点医疗机构分级管理评价考核指标细分为10类共120项,内容涵盖一、二、三级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全过程,考评内容从定点医疗机构落实医保政策法规、履行服务协议、提供服务质量等方面的细节入手,从基础、就医、医疗服务质量、医疗费用结算、三个目录、信息系统等6个方面的管理设重点考核指标。在评判标准上做到2个统一,即统一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检查及治疗的范围、临床分级护理服务质量及其基本评判标准;统一处方合格率和特殊检查化验阳性率的评判标准等。
3.合理分级,细化指标。将评价考核指标细分为120项,总分1000分,三级定点医疗机构按120项进行考核,一级、二级定点医疗机构从120项考核指标中遴选部分项目进行考核。事先划定AAA、AA、A及无等级4个等级的考核得分标准。
4.奖惩分明,有进有退。对取得AAA级的定点医疗机构,给予提高预付比例、适当提高总额预付资金分配标准、优先结算、简化费用审核与结算程序等奖励以及实行“免检抽查”;优先审批申报的特色科室、重点学科的属于基本医疗范畴、疗效确切、价格合理的院内制剂、新项目、新技术;对发生的医疗费先拨款后结算、缩短结算周期;全额支付医疗保险质量保证金、不作预留;优先作为国内、自治区内参保人员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优先作为门诊慢性病特殊病种的定点医疗机构等。通过考评对只取得A信用等级的定点医疗机构,责令定点医疗机构限期整改,并提出相应整改措施,对薄弱环节加强监管;对取得无级别的定点医疗机构,终止其定点医疗机构服务协议,取消定点医疗机构资格。
5.强化监督,检查落实。建立举报奖励制度,通过设立举报电话、邮箱等方式,畅通监督渠道,鼓励群众监督。举报一经查实,给予适当物质奖励,逐步形成各方面广泛参与的社会监督机制。对定点医疗机构分级管理评价考核指标采用明察暗访的形式,实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加强对就医、治疗、结算等各个服务环节的业务监督。还聘请社会各界人士担任医疗保险服务社会监督员,定期和不定期向统筹地区或上级医疗保险主管部门和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报告监督情况,作为对定点机构处罚和定点资格退出的依据。对群众相关投诉举报,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可组织直接查处,形成了强力的监管体系。
这一办法收到了很好成效:
一是大大提高了定点医疗机构主动参与管理意识。大多数定点医疗机构一把手亲自抓定点医疗机构分级管理工作,并以开展分级管理考核为契机,认真开展自查自评工作,采取边自评、边整改、边提高的办法,遏制违规行为。
二是协议指标得到较好控制。已开展定点医疗机构分级管理的北海市、防城港市、崇左市等,住院率均低于10%,崇左市住院率仅7.54%,住院次均医疗费低于全区平均数,平均住院天数稳定在15天以下水平,床日医疗费低于400元,二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大型检查项目阳性率保持在50%以上;而未开展分级管理的城市住院率均高于10%,最高达19.94%,住院次均医疗费高于全区平均数,床日医疗费高于500元,检查项目阳性率仅42%。
三是参保人员医疗待遇得到有效保障。普通门诊保障受益面达95%以上,2010年职工住院人次由上年的48.73万人增加到52.32万人,职工住院医疗费用政策内基金报销比例从上年的71.7%增加到75.26%,统筹基金人均支出比上年增长34.09%,提高了基金使用效率。城镇居民住院人次从上年的10.35万人次增加到17.82萬人次,居民住院政策内基金报销比例从上年的39.06%增加到48.26%。住院医疗费用封顶线已从达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4倍提高到6倍。
四是减轻了个人医疗费负担。通过控制定点医疗机构对自费药品及项目的使用比例,自费药品及项目的使用占总费用比例从原来的15%下降到8%,如将大额医疗补助和公务员医疗补助合并计算,政策内报销比例已达85%以上,大大减轻了个人负担。
五是提高了经办机构稽查工作水平。医保稽查人员通过学习分级管理考核办法,参与分级管理评审检查,进一步增进了对医疗费用稽查知识的了解,提高了稽查工作实践经验,提升了经办机构对定点医疗机构监管的水平。
中国失业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探讨 篇4
一、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确立
中国失业保险制度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过程中制定的。为了配合国有企业改革,实行劳动合同制,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1986年国务院颁发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这标志着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1993年国务院又颁发了《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以代替1986年的《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1998年12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并于1999年1月22日发布了国务院第258号令,颁布了《失业保险条例》。与1993年的《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相比,1999年国务院发布的《失业保险条例》,在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强化失业保险的保障功能、强调失业保险权利与义务的对应、体现失业保险的性质、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方面无疑有很大的进步。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完善的失业保险制度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我国失业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失业保险统筹层面低
我国事业保险总体来说统筹层面很低,整体的制度建设还存在一些不够健全合理的地方,这使得事业保险在调剂和使用上很容易产生风险。从我国当前事业保险的运行规律来看,大部分失业保险都是由视线进行统筹,不少经济欠发达的地方失业保险统筹起来都非常困难,这造成了很多运营中的实际问题。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失业保险风险的承担能力直接与失业保险统筹的层次成正比,统筹层次高,保险的稳定性会覆盖面会更广,统筹层次低,会产生很多调剂使用上的问题,甚至会影响到保险的正常保障功效。
(二)失业保险覆盖面比较窄
从整体层面来看,我国失业保险的覆盖面仍然十分局限,很多社会群体或者单位都未能成为失业保险的保障对象,这和很多发达国家相比差异体现的非常明显。目前未被纳入失业保险保障对象的群体主要有如下三类。首先,乡镇企业并不是失业保险的保障范畴。我国乡镇企业的从业人员在群体上是非常庞大的,这些人群也会面临非常严重的生活压力,并且很可能会面临失业的难关,但是,他们并没有成为失业保险的保障对象。其次是广大农民群体,他们也不是保障的范畴。虽说随着制度的改善与革新,不少合同制的农民工人已经开始享有失业保险的保障,但是,仍然有大范围的没有合同制保障的农民群体,他们却享受不到失业保障。最后一类为个体工商户的雇员,这是我国较为庞大的一个就业群体,但是他们普遍不是失业保险的保障对象。
(三)失业保险促进再就业的功效未能充分发挥
失业保险的功效应当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方面失业保险要能够覆盖失业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提供他们在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保障,以帮他们度过这一段困难时期。另一方面,失业保险应当体现出其促进再就业的功效,但是当前我国的失业保险在这一功效上的发挥并不理想。失业保险待遇中涵盖了人员的职业培训与介绍的费用,但是,这笔费用具体是怎样的占比,当前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中并没有明确说明。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国的失业保险在金额上是比较少的,其中分摊给失业培训和介绍的费用更是有限,这也是失业保险的就业促进作用很难体现出来的内在原因。
三、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完善策略
(一)提高失业保险的统筹层面
提高失业保险的统筹层面是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建设中首先要落实的一点。失业保险的统筹制度应当逐渐由省级统筹向国家统筹的形式上过渡,这会很大程度保障失业保险的支付和调剂能力。考虑到我国的地域差异,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对于中西部那些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方,可以建立失业保险的中央调剂金,这些相对苦难和经济发展滞后的国家可以享受国家的扶持和政策倾斜,以这样的形式保障全国范围内失业保险覆盖范畴的平衡,也能够让这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失业保险有足够的支付能力。
(二)拓宽失业保险的覆盖范畴
从目前我国失业保险的保障范畴来看,很多社会群体都还没有成为失业保险的保障对象,很有必要不断拓宽失业保险的覆盖范畴,让更多社会群体能够享有失业保险的保障。从那些社会保障制度较为成熟的国家来看,它们的失业保险几乎覆盖了所有人群,各种类别、从事各个行业、各种工作性质的群体都有享有失业保障的机会。这个应当成为我国失业保险制度革新的一个发展方向与目标。只有将更多的社会群体纳入到失业保障的范畴,这才是社会主义背景下失业保险制度应当履行的对于公民的责任与义务。
(三)发挥失业保险对再就业的推动作用
失业保险的功效应当更明确的体现出来,尤其是要让失业保险推动就业的功效充分发挥出来。可以适当放宽当前失业保险促进就业项目的享受群体范畴,将那些记录在案的失业人员均纳入培训补贴计划中,让广大的失业群体都能够受到系统专业的就业培训指导,尤其是可以让那些失业的农民群体享受一些专业化的培训。这会很大程度转化社会上的失业群体,能够帮助他们更快速的找到工作,让他们更好的融入新的工作岗位,这也是保障整个社会的安定祥和的一个方式。
参考文献
[1]李玲.我国失业保险法律制度的完善[D].河南师范大学2014.
[2]毛瑞杰.当代中国社会保险制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4.
[3]伍思杭.强化失业保险制度的就业功能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4.
[4]赵蔚.失业保险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功能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5.
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篇5
日本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的程度远高于中国,在养老保险政策特别是在农村养老保险金的制定及实施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日本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主要由国民年金制度,国民养老金基金制度和农民年金制度构成国民年金制度
国民年金,即日本全体国民皆可以享受的养老金制度,也是日本的基础养老制度。具有参保资格的人员分为二类:20-60岁的农民,个体经营者等;厚生养老金制度的加入者及各共济组合的成员和前者参保者的配偶。参保农民每月定额缴纳
1.33万日元,凡加入时间在25年以上,年龄在65岁以上的参保者均可领取基础养老金,加入该制度40年的参保者,退休后每月可领取最高6.7万日元的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按照责任共担原则,其财源构成,国家负担三分之一,其余部分由个人缴纳
国民养老金基金制度,日本政府为向不满足于基础养老金的农民参保者提供更高层次的养老保险,缓解不同参保者间的差距,于上个世纪80 年代实行了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1991 年开始实行国民养老金基金制。规定凡满20 周岁以上60 周岁以下的农民均可自加入,每月需缴纳“附加保险费”,满65 岁后,除可获得基础养老金外,还可获得“附加养老金”;凡被豁免缴纳国民养老金保险费及申请加入“农民年金”者,则不得再申请加入国民养老基金,已加入的中途不得退出。此类养老金的支付分为无期与有期两种,标准金额可自主选择,同时享受税制的优惠。
农民年金制度
农民年金制度是1971 年1 月建立的。它对作为国民年金被保险者的农民,在支付国民年金的基础上,就经营权转让及老龄等两个因素进一步支付的年金。该制度旨在稳定农民晚年生活,提高福利水平,是国民年金制度的重要补充。不同的是,农民年金的加入并非强制性,完全尊重农民个人意愿,由个人自愿提出申请缴纳保险费。但申请者须具备一定的资格条件,凡满足必要条件者,当被保险者跨入老年行列,若转让其经营权,则与缴纳保险费的期间相适应,支付其经营转让年金,若不转让经营权,则被保险人在满65 周岁时支付其农民老龄年金。农民年金制度运转的主要经费来源是保险费与财政补助,财政补助比例依据参保者的年龄和参保年限而规定不同的补助标准
对中国养老保险的启示
借鉴日本在老年养老保险制度上的成功经验对我们国家未来面对新形势及制定相应的政策
有着积极的作用。
加快经济发展,为养老保险体系的建立提供雄厚经济来源
日本的经济发展为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的解决作了较充分的物质准备,而我国经济发展只为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提供较少的物质准备。所以完善我国养老保 险制度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在大力发展我国经济,增加居民收入,扩大企业利润.提高政府收入,使养老保险能有充分的资金来源,从而避免养老金支付危机的发生,为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打下雄厚的物质基础。
建立全国统一的基本养老制度。
公平的养老保障制度应该没有身份的差异,无论是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还是企业 员工、自由职业者,或是农民工,各人均应承担相同的自缴比例,到期均可以享受平等的社会养老标准。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通过个人缴费与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方式筹集资金,与其他社会保障政策相配套,保障城镇居民老年基本生活。
大力发展企业(职业)补偿养老保险。
为了弥补统一制度后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下降,则必须大力发展企业(职业)年金作为补充养老保险及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尤其是企业(职业)年金。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即建立基本养老保 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建立辅助的护理保险制度
在人口老年化的同时,我国近年来还实行计划生育制度,结果使我们下二代年轻人的数量急剧 减少,再加之女性的职业化日趋普遍,我国传统的老年人“家庭护理”越来越不能满足老年人生活的需求,并且在一定意义上说将来老年人的“家庭护理”已经是不 太可能。鉴于此我国也应象日本那样建立护理保险制度。通过护理保险制度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规范和高效的养老保险制度与医疗保险制度,为广大养老家庭提供各种生活服务
护理保险制度的建立能够向能够向老年人提供综合的福利及医疗服务。将原来分离的老年人福利制度和老年人医疗保险制度进行整合,可以创建了一个方便、公平、有效的全体社会支援的老年人护理体系。
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筹资渠道少、筹资能力弱
目前农村养老保险资金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国家财政投入,二是农村集体经济,三是农民自身收入。在国家财政投入少,农村集体经济给予补助的政策落
实出现困难的条件下,农民收入水平低、收入增长缓慢更加大了农村养老保险资金筹集难度。2003—2007年,农民总收入的年均增长率只有10.36%,落后于同期我国GDP年均10.6%的增长幅度,也大大低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这直接制约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筹资渠道。
保险覆盖面有待扩大
我国农村参保人数占全国农业人口的比重只有7%左右,占第一产业即从事农业生产 的人口也只有平均15%左右
导致我国养老保险覆盖面窄的原因如下。(1)个人参保意识不够高。(2)政策宣传和组织实施力度不大。
保障水平偏低
(1)集体经济薄弱,个人收入增长缓慢。保险标准低。我国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完全积累型的个人账户制,养 老金水平完全取决于账户积累期限和积累规模,投保期限越长、缴费金额越多,收益就越多。其实质更类似于一个低保障、低缴费水平的农民养老保险个人储蓄计划,如大多数地区农民投保时都选择了保费最低的2元/月的投保档次。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等因素的情况下,如果农民在缴费10年后开始领取养老金,每月只能领 取4.7元。如果一次性缴费100元,对于现在20岁的人来说,到60岁时开始领保险金时,每月也只能拿到104元。这样的保障水平显然难以满足农村老年 人的生活需求,难以真正实现养老保险的功能
(2)基金保值增值效率低。
3.管理机制不健全,法律制度不完善
(1)政府功能未充分体现。
(2)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3)改革措施不协调,束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
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篇6
关键词:养老保险责任;历史责任;隐性债务
一、引言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所谓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养老保险的责任问题主要体现在个人责任和国家责任上,因养老保险要通过社会保险的形式来实现,国家责任就显的尤为重要。在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进程中,养老保险的责任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的养老保险责任问题
(一)历史责任与现实责任
养老保险制度由现收现付制转为部分积累制,意味着以往数十年没有任何养老基金积累已经构成了一笔巨大的历史债务。已经离退休的职工因其没有任何积累而需要筹集足够支付其全部养老金的经费;还未退休但在旧体制下工作过的中年职工,则需要对其在改革前的工作年限视同缴费年限进行补偿,两者相加所形成的历史欠帐数难以计算。这种隐藏在代际转移支付背后的历史债务便迅速显性化,需要有合理的消化途径,否则必将危及新制度的成长。我国在处理历史债务问题上始终缺乏明确的主张和力度,仍未划定明确的偿债起点,仍然不能准确测算出偿付的额度,历史债务至今仍是一笔胡涂帐。
由于对历史债务处理不力,传统退休养老制度与正在建立中的基本养老保险的现实责任便无法划清。不同单位间历史负担的不平衡,造成各个单位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率参差不齐。而且还无法满足离退休人员增长所带来的养老金需求增长的需要,只能靠用个人帐户基金来弥补缺口,进而使统帐结合型养老保险制度在实践中因个人帐户空帐运行而变形,最终造成新型养老保险制度偏离预定的轨道。
(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
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统帐结合的模式为每个职工设计一个个人帐户,实行企业和个人共同缴费,企业缴费的一部分归社会统筹,用于支付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另一部分计入职工的个人帐户。它实际上是将现收现付的社会统筹制度和完全积累的个人帐户通过国家强制实施的形式结合在一起,达到兼顾效率与公平,自我保障和社会互助相结合的目的。在方案设计时,个人帐户就有部分“空帐”,即个人帐户上由单位代缴的部分实际上“空帐”,这部分资金仍然以现收现付的形式用于社会统筹的支出上。不过,方案设计时认为,个人缴纳划入个人帐户的部分应该全额积累,即这部分是实帐。然而,该制度运行至今,不仅未达到理想的目标,把个人帐户逐步做实。反而通过社会统筹帐户向个人帐户透支的方式,把职工个人缴纳的那部分积累也都用光,个人帐户成了名副其实的“空帐”。
应当承担应有责任的政府并不承担其责任的不合理情况下,我国的企业养老保险表面上实行的是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模式,实质上是一个高标准、高负担的现收现付模式。长此以往,统帐结合的制度将蜕变成为一种计发方式,部分积累制将名存实亡。
三、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责任的明确
(一)明确政府责任
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进程中,我国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特有的隐性契约:职工承诺出让部分劳动所得给政府,由政府集中使用和管理这笔基金;国家承诺向职工提供必要的就业、福利和保障服务。政府取得这笔基金后,必然不能任其闲置,而是投资于政府重点支持的行业和部门,形成了国有积累,积累资金都转化成了国有资产。如果现收现付制保持不变,他们的养老问题可以通过下一代人的缴费来解决。但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转轨以后,隐性债务问题就显性化了。我国养老保障制度改革之所以未能获得实质性进展,核心问题是因为没有将旧体制遗留责任与新体制的建设问题分开处理,而是试图通过新体制的制度设计,逐步“消化”旧体制的遗留责任。近年来改革的实践已经证明,对旧体制遗留责任问题不做特殊的处理,新体制根本不可能顺利运行。要想完成向新体制的改革和过渡,就必须付出改革的代价。旧体制的遗留责任包括三个不同的部分。一是已退休职工(即“老人”)的养老金责任问题,二是改革前参加工作的在职职工(即“中人”)个人帐户中积欠的“空帐”如何补足的问题。三是利息以及随工资、物价增长而增加的养老金调剂金。这笔债务是政府对老职工所做的历史承诺,兑现与否事关政府信用,没有选择的余地,应由政府而不是由养老保险基金来负担这种历史责任。
(二)算清隐性债务
近些年来之所以没有对旧体制遗留责任提出明确的处理意见,重要原因之一是对隐性债务的大小缺乏合理的估计。我国应当尽快确定偿债对象、偿债起点、偿债标准,对养老保险的隐性债务进行精算,算清隐性债务的规模。以便于政府制定科学的政策,合理划分责任,减少决策失误。我国的隐性债务总额虽然较大,但可以在相当长的年份内逐年偿还,可以分散在20~30年内陆续化解旧体制遗留责任。
(三)合理分解责任
尽管让政府单方面对转轨成本进行补偿在理论上具有合理性,但是在实践中几乎不具现实性。因此,适当进行责任分解,让各代人分担部分成本是较为合理、可行的方案,其中政府应当承担主要责任。
首先,明确“老人”的养老金调整为与物价挂钩而不是与社会平均工资增长水平挂钩,我国尽量避免用临时性方法提高养老金待遇。基本目标是在保证老年人生活水平不降低的前提下,全面控制支出水平的增长。在适当时期提高“老人”的待遇水平,但这只能依据具体经济状况确定。
其次,“中人”进入新体制后,对其个人帐户空帐的测算,应采取累计确定法。即在制度改革时,根据每个人的实际工龄,结合过去不同年限的实际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物价指数,并给予一定的“回报率”的折算。而不应简单按照现有的待遇标准、工资水平和工龄进行折算。
最后,新制度的社会统筹部分实行现收现付制,通过代际转移的办法,让“新人”分担部分转轨成本。
参考文献:
[1]王益英.社会保障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郑功成.社会保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邓大松,方晓梅.从公共政策的角度看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职能[J].经济评论,2001,(06).
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篇7
一、我国工伤保险的现状
(一) 现行工伤保险法律制度不完善
1. 工伤保险制度的立法层次低。
我国工伤保险的主要依据为《工伤保险条例》, 从法律位阶上看, 其只不过是一个行政法规, 其约束力和执行力远远不如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社会保险法》于2011年7月1日正式实施, 而工伤保险法却没有相应的出台, 正如人们常比喻的那样, 社会保障法律是整个社会的一个稳压器, 而工伤保险又是社会保险体系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该由《社会保险法》作为基本法, 构建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 制定《工伤保险法》作为特别法, 专门对工伤保险相关事务进行规制。
2. 工伤保险相关法律存在诸多问题。
我国现行的有关工伤保险的法律主要包括《工伤保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工伤认定办法》、《劳动鉴定办法》等。这些法律的颁布实施标志我国在工伤保险立法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 但是在实践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 2004年开始实施的《工伤保险条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法律的漏洞明显, 可操作性不强。
(二) 当前工伤保险制度预防功能不足
我国的工伤保险制度自建立之初到现在为止, 都比较注重发生工伤事故后的补偿, 而忽略制度本身的预防功能, 这就导致了我国当前工伤保险制度的预防功能严重不足。首先表现在工伤保险费率设置不够科学细致。工伤保险缴费费率是指工伤保险费的缴纳比例, 缴费费率设计得好可以发挥经济杠杆作用, 激励用人单位采用安全设施, 促进劳动场所的安全和健康, 预防职业伤害的发生。其次表现在工伤保险制度在预防方面只有务虚的法律表述。
(三) 我国职业康复制度尚未成熟
1. 工伤职业康复管理模式尚未统一。
由于缺乏统一的模式规定, 目前各地在开展工伤康复的探索中各自为政, 并由此带来工伤康复在全国的发展表现出极大的不平衡, 水平参差, 步伐不一。同时, “割地自立”的局面显然与目前的社会保障提高统筹层次, 在大的地域范围甚至全国统一制度的趋势和改革方向相悖, 不利于职工的工伤保险跨地区流转。工伤康复涉及工伤保险部门、医疗康复机构、工伤职工和用人单位四方的关系。如何进一步规范四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形成卓有成效的工伤职业康复管理模式。特别是工伤保险部门与工伤康复专门机构的关系及定位问题, 目前的争议还很多。
2. 缺乏重新就业帮扶政策。
要想让工伤职工选择康复, 实现重新就业, 真正让他们重返社会, 就必须让他们在选择前对康复后就业前景有足够的信心, 而在劳动就业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 特别是我国, 这种信心的一个重要来源便是就业支持政策。正因此, 工伤职工就业支持政策的缺乏拖住了工伤康复, 特别是职业康复的后腿, 不仅影响了职业康复事业的发展, 也必然增加工伤保险基金的补偿支出。
(四) 工伤保险的参保范围过窄, 逆向选择大量存在
工伤保险条例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 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将全国行业划分为三个类别:一类为风险较小行业, 二类是中等风险行业, 三类为风险较大行业。三类行业分别实行3种不同工伤保险缴费率。但是在实际操作中, 工伤保险的逆向选择大量存在。工伤风险小的企业往往不愿意参保, 认为参加保险只会增加企业成本, 参保人越多, 则成本越大。即便是一些企业参保, 他们也往往采取各种方法减少运作成本, 包括隐瞒缴费人数, 即只给两三个人参保, 大多数人不参保, 谁出事故就说谁参保了。而一些工伤风险大、职业病危害严重的企业又强烈要求参加, 这样工伤保险就成为是大量高风险标的的集合, 失去在不同风险程度的企业间分散风险的意义, 给工伤保险基金构成严重威胁。
二、完善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对策
(一) 提高工伤保险立法层次
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的《工伤保险条例》是我国目前实施的工伤保险方面的法规, 由于国务院条例的约束力远远没有全国人大通过的正式法律的约束力大, 因此, 要是工伤保险更好的发展, 需要由条例向正式法律的转变。加快工伤保险的立法进程, 制定一部较为完整的工伤保险法, 如《社会保障法》或《工伤保险法》, 这是全面推进工伤保险工作的关键, 使之真正成为全民参与的保险事业。在加快立法的同时, 必须加大对工伤保险法律政策的宣传力度, 增强企业和职工对工伤保险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 使工伤保险制度深入人心, 使企业和职工自愿参与到其中来, 为工伤保险制度的深入开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实践证明, 工伤保险制度是一项很好的制度, 是日常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所以应该以最高层次的法律将其规范下来, 使之有章可循。
(二) 重视工伤预防
工伤预防的具体措施有:一是加强对职业病的预防治疗工作。工伤保险经办机构要对企业有毒有害岗位和从事有毒有害工作的人员进行详细跟踪调查, 及时了解其工作健康情况, 建立相关档案进行持续动态管理。二是建立企业大型特种设备的资料档案。工伤保险经办机构要与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协作, 全面记录所有参保企业的电梯、起重设备、厂内运输车辆等大型危险性设备的名称、型号和使用情况等资料, 并对其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对部分存在事故隐患的设备, 要求企业进行定期检测, 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 重视职业康复
职业康复的主要措施有:第一, 重视家属和社区参与社会性康复。为使伤残者能尽快克服伤残给其带来的心理和生理影响, 促进其更顺利的重新融入社会, 应注重吸收家属共同参加康复计划, 并充分利用社区这一社会载体, 促进伤残者与社会的沟通, 推进伤残者的康复进程, 使其成为社会的积极一员。第二, 重视职业病的早期预防和致残后的早期预防性康复。对于高发性的职业病, 应进行专项的医学研究, 使职业病的预防和治疗技术走在事故的前沿。而病后自然恢复开始, 就实施早期康复措施, 以防止这个重要的阶段因缺乏专业的医疗管理而发生后遗症。第三, 重视康复后的职业培训和再就业安排。国际上的新共识是, 康复的最终目的是让伤残者尽早返回工作岗位, 成为一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因此, 职业康复范畴已延伸到提供培训帮助, 免费就业咨询和促进再就业。
(四) 建立科学有效的工伤保险费率体系
我国的工伤保险可按行业进行分类标准, 根据近年来发生工伤事故率、因工伤亡人数、工伤程度及支付伤亡待遇的费用情况进行测算后, 研究制定全国的“行业风险费率表”。风险等级要随着风险的变化定期调整, 实行动态管理。各地工伤保险机构可参照“全国行业风险费率表”, 结合本地实际, 制定不低于15个档次的差别费率, 以充分发挥工伤保险促进工伤预防的作用。各地工伤保险机构, 应在差别费率的基础上, 建立浮动系数表。每年根据当地实际发生工伤事故频率 (取死亡、重伤、轻伤中的最高值) 确定浮动值, 对企业费率档次进行调整, 即当工伤事故率高于或低于浮动值时, 对下一年的费率上调或下调1-2个档次。国家要研究制定统一的工伤保险“准备金”制度, 即制定结存一年工伤保险费用的资金比例, 对工伤保险基金结余做出限定。在此基础上, 实行工伤保险费用的征缴延后一年的滞后性收取模式, 以上一年度的支出来决定本年度的收缴。国家要制定统一的收缴率计算公式, 使收缴费率规范化。各地应据此, 并结合实际计算出缴费费率, 缴费函数应以企业工资总额、行业风险等级、分摊系数、浮动值为变量。
(五) 扩大工伤保险的覆盖范围
为了能使更多的人在遭遇工伤时得到更好的保障, 我国应该扩大工伤保险的覆盖面, 例如将所有的存在雇佣关系的职工、以及一些自由职业者都包括在内。虽然我国工伤保险覆盖率逐年涨, 但是与发达国家90%以上的覆盖率相比, 差距还是很明显的。因此, 应该扩大工伤保险的覆盖率, 要把所有存在雇佣关系的, 不论其年龄、种族、性别、收入以及职位稳定状况, 都应当而且必须成为工伤保险的被保险人, 同时也要把所有的农民工包括进来, 只有这样才能使所有的工伤遭遇者得到及时有效的赔偿, 使受伤害者的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 使整个社会更加稳定、和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 工伤保险制度作为我国民生工程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理当受到关注。在对现状的反思后, 发现我国工伤保险存在一些问题, 如:安全生产形势严峻;职业病防治体系弱化;职业病维权艰难;工伤保险管理机构职责不明确, 管理权限弱化。针对这些问题, 需要有相应的解决方案。
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篇8
目前配合公务员养老保险改革最密切的就是人事退休制度,主要可以考虑借鉴典型国家养老保险改革中提高公务员法定退休年龄的做法和实行男女同龄退休制度。
(一)提高公务员法定退休年龄
在20世纪50年代初,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为50多岁①,但是从70年代开始中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一直在不断提高,2000年总体平均预期寿命在70岁左右,其中男性为69岁,女性为71岁②。根据中国目前对退休年龄的规定,老年人在退休后仍有几年的时间可以继续工作。现代的医学研究也表明,一个在紧张轨道上奔驰惯了的人,骤然停下来,只会加速死亡的到来。如果让他们继续在工作岗位上工作,不仅可以发挥余热,还可以增进健康。
另外,老年人口增多,若提高平均退休年龄可以使政府在养老金方面的收入增加,养老设施的投入和支出也会增加,可以减轻人口老龄化给社会保障带来的压力。
根据中国目前的经济和社会状况,笔者认为可采取两种退休制度并存的做法。国家可以规定两种退休年龄:一种是可以退休的年龄(55~60岁);另一种是领取养老金的年龄(60~65岁)。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规定在55~60岁之间,职工可以自愿退休,但不能领取养老金,国家也不给予任何补贴。对60~65岁退休的人,还要要求其缴纳养老保险费用,这样使缴费与个人退休后的养老金金额挂钩,真正体现权利与义务相结合原则。
(二)实行男女同龄退休制度
中国关于退休年龄的规定,仍然沿用20世纪50年代职工退休制度的规定,即男职工满60岁,女干部满55岁,女职工满50岁。国家对提前退休的规定:一是男职工满50周岁,女职工满45周岁,因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提前退休即病退;二是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有毒有害身体健康工种的工作,男职工满55周岁,女职工满45周岁,可提前退休。对目前中国公务员实行男女不同的退休年龄,一直以来有两种对立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这种不同规定导致了女性权益受损,潜意识把女性当作弱势群体,存在性别歧视;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此规定较合理,充分考虑了女性的生理特点,有利于保护女性权益。笔者同意第一种观点。中国女性公务员的退休年龄比男性早10年,比女干部早5年,这一规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确实具有合理性。因为当时的工作体力型劳动程度较高,为了保护女性,提前退休可使妇女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另外,旧社会女性受教育程度明显低于男性,健康状况也比男性差很多,女性生育多个子女并承担了繁重的家务劳动,以家庭为主,很少出去工作。因此在当时大多数妇女很赞成这一政策。
但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持续发展,女性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平均预期寿命己经明显超过男性,并且女性的工作环境变好,劳动强度大大降低,独生子女政策也使女性早早就摆脱了育儿的辛劳,很多女性走向社会,成为职业人。因此,在新知识经济时代,对女性退休年龄的规定显然不符合时代背景,不但不是照顾,反而是一种潜在的性别歧视,既造成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也加重女性老年生活的风险。因为女性退休后的养老金与其工作年限和缴费数额紧密挂钩,女性比男性提前退休会导致退休后两者养老金的差异较大,下面通过建模测算可以得知。并且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和地区在20世纪末已经开始调整本国的退休年龄政策,把女性退休时间早于男性的规定改为男女同龄退休且同龄享受社会保障(见表1)。中国也应该加以借鉴。
下面对中国公务员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进行建模测算,考察退休年龄对个人养老金替代率的影响。
1. 模型假设前提
为了研究的方便,笔者作如下假设:(1)假设男女职工参加工作的年龄为25岁,参加工作距离退休的时间为L,缴费年限为n年,缴费期间不间断;(2)假设W0为月初始缴费工资,为初始社会平均月工资,且职工从参加工作到退休期间工资是平均增长的,且等于当地职工的平均年工资增长率k,假设α为参保时工资与当年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的比率;(3)职工退休前1个月工资S、前1个月社会平均工资S軈及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分别为:(4)个人账户记账利率i,个人账户储存额的利息按复利计算,且采用年度计算法,即:截至本年底个人账户储存额=上年底个人账户储存额×(1+本年记账利率)+个人账户本年记账金额×(1+本年记账利率×1/2)。
2. 基本养老金替代率模型
按照38号文件规定,“标准人”的养老金计算公式为:
“标准人”的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月基础养老金=(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n×1%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退休时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M为:
则有个人账户养老金总额pc为:
基础养老金总额bc为:
则退休后基本养老金P为:
因此基本养老金替代率T为:
3. 退休年龄对养老金替代率的影响
笔者以25岁参加工作并且开始缴费,缴费期以15年为例,分析“标准”参保人不同的退休年龄对其养老金替代率的影响,其中:n=15,k=8%,i=4%。具体测算结果见表2与图1。
退休年龄对于替代率的影响主要是考虑个人账户积累的经济效应以及计发月数。从测算结果表2可以看出,在现行的政策下,养老金替代率明显加强了缴费积累的激励约束机制,更加强调了权利和义务的相对应。而不同的退休年龄,养老金待遇存在一定的差异。对女性职工而言,50岁退休的待遇水平在相同条件的测算下是略高于55岁退休的男性;但是提前退休的女性待遇远远低于提前退休的男性和正常退休的女性。但是这只考虑了相同的缴费条件。由于男性工作时间延长,男性也可通过延长其缴费期提高其待遇水平。
4. 结论
表3及图2反映了不同退休年龄对养老金替代率的敏感性变化。从图1和图2可以看到:在现行的养老金制度下,养老金的替代率随着年龄的延长先下降再上升,达到一定退休年龄后敏感系数由负值变成正值且养老保险替代率的敏感系数逐步增大,变动趋势增强。从某种意义上讲,当前政策下退休年龄不仅影响养老金的积累,同时也影响个人账户计发月数。退休年龄小的计发月数就高,其养老金个人账户得到的钱就越少;退休年龄越大的计发月数就越低,其养老金个人账户得到的钱就越多。养老金计发月数是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69岁时敏感系数为3.13,这意味着退休者退休年龄每增加1%,养老金替代率增加3.13%。
因此,从理论角度分析,为使公务员养老保险改革顺利进行,应配套改革人事退休制度,适当提高退休年龄并使男女退休年龄一致。这不仅有利用提高女性晚年生活质量,也有利于中国基本养老基金的积累和投资运营,提高个人账户的基金总额,另外还可提高个人退休后的收入水平。
二、公务员养老保险配套制度改革之二——工资制度
马克思认为“工资只是通常被称为劳动价格的劳动力价格的特种商品。”④在中国,工资一般指企事业、团体、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报酬⑤。公务员工资制度指国家根据公务员的学历、年龄、级别和职务,根据规定发放公务员劳动报酬而建立的原则、规范以及工资关系和形式的统称⑥。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公务员工资制度经历了1956年、1985年和1993年三次大的变革。2006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合理调整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待遇,努力解决当前公务员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逐步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适当向基层倾斜等方面的要求。接着2006年又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国发[2006]22号)的文件,规定自2006年7月1日起实施新的工资标准。但是应该看到,该《通知》是建立在1993年的工资制度基础上的,没有进行根本的改变,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中国长期实行“低工资”政策。
这是中国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的问题。公务员养老保险改革目标模式中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中个人缴费基数与本人工资挂钩,而中国公务员基本工资较低,非工资性收入和非实物形式收入比重较大,如不配套改革工资制度,势必会降低公务员养老金替代水平,无法满足退休公务员的基本生活所需。
2.隐性收入问题严重。
隐性收入现象是中国公务员工资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中国长期实行“低工资”政策,机关单位通过隐性收入变相提高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并且隐性收入形式多种多样,如在临时机构利用职权领取各种酬金、单位内自发各种福利和补助等等。
3.工资水平在各地区之间存在不平衡。
根据国家的规定,各个地区可以根据自身经济的发展水平及财政收支状况,发放相应的附加津贴,这必然会导致各个地区的公务员工资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经济发达地区如广州和深圳的公务员工资水平较高,而经济落后地区工资水平就很低。有些经济落后地区因缺乏资金来源连最基本的工资都很难顺利发放,更不要说发放津贴。甚至一些落后地区在执行国家工资调整政策时也不到位,只是口头协议。这样地区差异会越来越大,也影响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自由流动,阻碍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的形成和发展。
因此,根据目前中国公务员工资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公务员养老保险改革目标的要求,笔者认为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第一,建立合理的工资结构。中国公务员工资由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组成,其中基本工资又包括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基本工资在公务员合理货币总收入中占的比例较低,而津贴、补助及奖金占比重较高,这不利于公务员养老保险改革的顺利进行。而且,发达国家一般坚持公务员的薪酬结构以工资收入为主、发放津贴为辅的原则。因此,借鉴国外经验,首先要彻底改革目前“低工资、多补贴、泛福利”的工资结构,应该对公务员基本工资、津贴、补助及奖金在工资结构中占的比例重新进行统一的规定。例如基本工资可考虑占80%左右,这样使其在工资结构中真正占据主导地位,使其成为核心部分,这也是按劳取酬的重要体现。
第二,引入绩效工资制度,加强工资激励作用。中国现行公务员工资级差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职务工资的级差,不同职务间顺次差别不超过1 000元;二是级别工资的级差,按2006年的标准27级计算(下同),最高为3 820元,最低为290元,最高最低之间差距13倍左右,平均每级提升约130元;三是同一级别工资档次的级差,为每两年提升一个档次,最高总理级每个档次之间的差额是160元,最低办事员级每档工资的差额是26元。这表明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标准级差偏低,难以体现公务员的职务贡献,缺乏激励作用。另外,中国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目前还没有真正落实,基本上考核是走过场,没有体现个人绩效的差异,公务员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都一样,不利于调动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引入绩效工资制度可以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因为将公务员的工作表现与工资紧密挂钩,工作成效越显著,工资收入越多,充分发挥工资的激励作用,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目前中国事业单位科学分类配套改革之一的工资制度改革就已经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中陆续实行绩效工资制,其他事业单位也会陆续开展。因此,公务员也应尽快将绩效工资制引入到工资制度改革中。
第三,减少隐性收入的产生。这可以从几个方面考虑:一方面,可将机关单位隐性收入中的福利补贴以货币津贴的形式纳入工资,实现货币化、显现化,这样也相应增加了基本工资的比例。另外,加快公务员职务消费制度改革。职务消费包括公务交通、公务宴请以及通讯等各项支出费用。中国现行的职务消费虽纳入财政预算中,但很不透明,导致很多地方和部门消费数额较大,财政难以承担。因此,应将职务消费预算从一般行政预算中分离出来或将其中的一部分并入工资。有职务消费的公务员,可按岗位职务需要,按照一定程序核定年度的职务消费定额标准并予以公布,记入个人账户,包干使用,超支自补,使职务消费公开、透明化,从而有效地减少公务员的隐性收入。
第四,减少地区间工资水平的差异。在发达国家,一般同级公务员的工资和福利标准基本上保持统一。而中国不同地区和同一地区的不同政府部门之间工资水平差异较大,这与中国相关政策有关。国家规定,建立地区附加津贴制度,使不同地区机关工作人员工资的提高与经济发展相联系。这种差异违反了公平性原则,也会严重阻碍中国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的形成。2006年的工资制度改革政策上向艰苦边远地区倾斜,对缩小中西部地区的工资差距、提高工资收入、增强内部公平感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但还有待完善。
第五,完善公务员工资立法。中国《公务员法》规定:“任何机关不得违反国家规定自行更改公务员工资、福利、保险政策”。但是,截至目前并没有成型的《公务员工资法》出台。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容易导致政策执行中的随意性。许多发达国家都对公务员的工资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如美国的《联邦工资比拟法》,对公务员工资标准、提薪原则、平衡办法以及工作环境、工作时间等方面都作了比较详尽的规定,以保证其公平性与合理性。中国也应通过立法将公务员的工资结构、标准、调整方式等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实行依法管理。同时还应加大监管力度,使政策的实施透明化。
三、公务员养老保险配套制度改革之三——法律制度
养老保险既是一项社会经济制度,同时也是一项法律制度。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是否完善的重要标志就是看这个国家是否有健全的养老保险法律制度。
(一)建立公务员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必要性
1. 立法先行。
这个原则已是世界各国社会保险制度的主要经验之一,目前也已经成为趋势。在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任何一项制度的建立和改革,都以相关法律的制定和修正为前提。自1889年德国首次建立养老保险法律制度以来,全世界160多个国家中共有200多种不同的养老保险法律和制度,其中公共养老保险法律制度有200个,私营养老保险法律制度有9个⑦。大多数国家的公共养老保险立法主要包括:综合的社会保险法、单项养老保险法令以及雇员、伤残等其他单项法令。单项养老保险法令都非常明确地规定了养老保险监督机制和管理机构、资金来源和筹集方法、基金管理和法律责任、适用范围、授权资格和条件、发放标准及补偿办法等涉及养老保险制度的各个环节和方面,并且都是由公民选举产生的,作为民意代表的立法机构来制定的。这些法律的制定为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提供了良好的法律环境。
2. 加快公务员养老保险法制化建设进程,是解决中国目前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运行存在的各种问题的基本手段。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伴随着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发展。中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立法建设经历了几十年,制定了许多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确保了当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顺利进行。但随着中国社会不断变化和发展,当今公务员养老保险在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具有同步性的立法工作也大大滞后。目前,中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可以说还未真正开始,之前出台的相关政策性文件都是处于“决定”、“通知”和部门规章的层次。因此,必须制定更高层次的规范性文件,以保证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发展的规范化、统一化和可持续性。目前,中国养老保险立法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目前涉及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险种并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一部重要法律《社会保险法(草案)》全文已经出来,现正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修改、完善这部法律草案。因此,根据国际经验,公务员养老保险改革的制度设计,应该立法先行。
(二)公务员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立法体系
即将出台的综合性的《社会保险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第9条第3款规定:“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参加基本养老金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这表明公务员不参加全国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国务院将为他们单独制定另一套相关的“规定”。这一条款引起很多专家学者的质疑。他们一致认为公务员与事业单位、企业职工应平等对待。因为公务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是国家法律的制定者、执行者,如果单独实施一套养老保险制度,容易引起人民群众的疑虑和不满。而笔者认为《社会保险法(草案)》对公务员养老保险的这种规定有一定道理。从第一种情况来看,公务员与事业、企业人员既有相同点又有区别。相同是指他们都是社会生产者,长期目标应该建立一个全民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但笔者认为公务员只是暂时从《草案》单独出来另外制定一个社会保险制度,以便解决目前公务员养老保险改革中遇到的种种难题,过渡一段时间后,再纳入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法。因为公务员与企事业的职工在劳动性质和特点上也有所不同,公务员是社会分工体系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是有“官职”、有权力的公民。另外中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目前也是分块进行的。2009年1月28日人保部提出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和重庆五个省市试点进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改革。
根据上述观点,笔者认为中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应由纵向和横向两部分法律体系构成。纵向应由中国的根本法宪法、社会保险法、养老保险基本法和公务员养老保险单项法规构成;横向结构应由全部的公务员养老保险法律法规及其相关的配套法规构成。其中,养老保险基本法是核心法律,应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养老保险基本法的适用范围;养老保险项目;养老保险的对象;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和运营;养老保险的享受条件、待遇标准和给付方法;养老保险的经办机构和监督机构;养老保险争议的处理程序;法律责任。其中,首要问题是明确规定《养老保险法》(具有养老保险基本法性质)的适用范围。基本养老保险法是养老保险所有部门法的基本法,应该对其他所有养老保险的部门法起统领的作用。然后在基本养老保险法的基础上建立公务员养老保险法。
(三)公务员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内容
1. 应明确规定政府的职责。
养老保险基本法中的政府责任主要包括行政管理责任和财政责任两个方面的问题。中国现行《宪法》和新《劳动法》都明确规定了国家对劳动者的社会保险责任和义务。因此,养老保险基本法中应明确规定相应的国家行政管理责任的条款。另外国家的财政责任又包括两个部分,即旧体制的遗留责任和新制度中的责任。公务员养老保险改革立法中一定要明确政府应该承担的隐性债务,着重解决企业养老保险改革中造成的养老保险基金历史欠账和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的问题。当然这种政府责任的承担需要有一个度,这包括经济和时间方面,待公务员养老保险转制成本全部解决后,国家的财政责任可以转移到相关税收优惠的制度安排中。
2. 应明确养老保险的法治程序。
所谓法治,就是除了要有健全的法制,还要有能将法制付诸实践的程序。养老保险立法是对受益人权利和义务的具体规定,但只有完善的立法是远远不够的。应然状态的权利和义务只有通过特定的法律程序转化为实然的权利义务才能被人们真实地感受到法律制度的存在,否则,再完备的养老保险法律制度也只是纸上谈兵,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立法中需要明确的法治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养老保险受益人有依法缴纳养老保险费的义务,这也是劳动者在年老时能够获取养老保险金的前提条件。对拒绝缴纳或拖缴社会养老保险税费的法定义务人(包括企业),相关社会保险管理机构和社会成员有权提请行政执行机关对其进行处理,或直接提起诉讼。
第二,明确养老基金管理机构、基金托管机构、基金投资机构等专门负责养老保险基金的专项管理业务的部门或机构的职责。因为他们是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和投资运营活动中的重要主体。社会养老保险受益人在以上相关机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等非法行为使其遭受损害时,有权提请行政裁决或司法裁决,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直至刑事责任。
第三,养老保险争议解决的具体程序问题。根据国务院《社会保障费征缴暂行条例》和其他有关法规规章的规定,养老保险争议在中国是通过两个不同程序来处理,即行政复议及行政法庭和劳动争议仲裁或民事法庭。因为,在中国养老保险争议发生于两个领域:缴费主体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者税务机关的处罚决定不服的争议;用人单位与职工因履行养老保险费的缴纳义务的争议。前者属于不平等主体之间的行政争议;后者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社会保险争议。由于社会保险在理论研究和立法方面均尚未独立,中国养老保险争议暂列入劳动争议范畴,其仲裁与诉讼也就适用劳动争议诉讼与仲裁的法律规定。对此,在完善中国的劳动争议仲裁的同时,应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险争议的处理机制,可以考虑在人民法院的体系内建立社会事务法庭,改变由民事法庭处理劳动和社会保险争议的状况。
摘要:中国公务员养老保险改革应与三个方面的配套制度,即退休制度、工资制度和法律制度的改革同时进行。退休制度改革应包括提高退休年龄并使男女退休年龄一致。工资制度改革包括建立合理的工资结构、引入绩效工资制度、减少隐性收入和地区间工资差异。法律制度改革包括建立适应的法律体系,明确政府职责和法治程序。
关键词:公务员,养老保险,配套制度
参考文献
[1]杜午禄.人口老龄化与退休低龄化剖析[J].人口研究,2003,(2).
[2]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3]孙玄.关于退休年龄的思考[J].人口与经济,2005,(3).
[4]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许文骊.公务员制度新解[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6]袁宝华.中国公务员制度[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3.
关于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思考 篇9
关键词: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中国经济和社会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败事关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建立健全的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医疗保障体系,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严格地说,这项改革还没有大规模地实质性展开。对下一步如何推进改革,社会上争论比较激烈,这也是整个社会要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我国社会医疗保险的发展现状
我国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包括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两部分,这项制度实施几十年来对于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减轻职工个人和家庭的负担,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但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医疗保险制度中存在的弊端日渐显露,具体表现在:医疗费用国家和单位报得太多,负担得太重、管理不善,有一人看病、全家吃药的现象,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同时缺乏有效的费用控制机制。由于原有的医疗保险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甚至阻碍了它的进一步发展。1999年,全国建立新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具有强制性、互济性和社会性等基本特点,将覆盖我国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相关事业单位的职工。单位履行缴费义务,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一部分用于建立统筹金账户,一部分被划入个人账户,统筹金主要用于支付住院费用,设有起幅线,以及最高支付限额。个人账户主要用于支付一般门诊费用。同时设立大额医疗费用互助制度以解决超统筹的部分医疗费用。
二、对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建议
1、构建医疗保险法律体系。
我们要尽快构建完善的医疗保险法律体系,调整规范各行为主体在医疗保险中的行为。其中,如何协调和规范各行为主体是医疗保险健康发展的关键。日本和德国每一种改革的实行都是逐步的,经过反复试点,最后以法律的形式强制实行的,这样才能做到有法可依、规范化管理。在我国,由于立法滞后,医疗保险各行为主体在很多方面还很不规范,致使该缴的保费不能及时到位,同时医疗费支出得不到有效控制,卫生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医疗保险立法,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强化政府责任机制改革。
关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政府的角色应主要定位于财政支持、行业监管和信息披露等方面。首先,应重新定位公共财政在医疗保险方面的功能。在当前公立非盈利性医院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的背景下,公共财政在医疗服务市场中的功能应定位在重点保障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上。在此基础上,还应当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促进医疗卫生机构转制和加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其次,打破行政性垄断之后,政府要加强对医疗服务机构、药品流通及价格方面的监管,尤其是建立医药专营制度和医药信息披露制度。实行医药专营制度的目的在于打破医药不分的垄断体制,促使医药经营分开,以实现“医院出方、药店售药、参保人员直接购药”的国际通行模式。最后,强化医疗信息披露制度则有助于减少或消除医疗保险相关主体(如医疗保险中心、医院、药品企业以及患者等)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并进而遏制由此产生的道德风险和费用上升问题。信息披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医疗服务、药品价格以及与医疗保险基金和被保险人利益密切相关的信息,如医疗组和医生的背景信息、医疗服务价格和明细清单、医疗用品及费用,各医院和药店主要药品的出厂、批发和零售价格信息等。
3、建立大病救助制度。
补充医疗保险、商业保险、使职工医疗保险更加完善,是锦上添花,解决了大多数人的医疗服务的需要,但是对于极少数特殊大病的患者,他们的医疗费自费部分远远的超过了其经济承受能力,并且本人和家庭也没有其它的收入来源,通过更高的保障形式为其提供医疗保障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以往对于个别特困的大病患者,往往通过新闻媒介、募捐本单位本系统,但靠这种方法,资金来源不稳定,随意性大,缺乏社会整体协调,因此通过社会救助这一形式来规范。我们要明确医疗保险部门管理,民政部门支持配合,建立稳定的、多元化的筹资机制,明确定点医疗机构对于享受医疗救助对象的特殊收费,如按医疗成本收费等等,通过社会提供救助、定点医疗机构优待等多种形式,共同解决特殊大病的医疗救助问题。
4、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的监管。
医疗卫生市场具有很多特殊性,不同于普通的商品和服务,所以政府的监管至关重要。新药从研发到最后上市,政府在每一个环节都监管,最后对价格也是有监管的。另外是许可证制度,开医院需要有政府的许可,还要有政府制订的准入和退出的规则等。除了各级劳动保障和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监督管理,还要有审计部门定期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基金收支情况和管理情况进行审计。统筹地区应设立由政府有关部门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医疗机构代表、工会代表和有关专家参加的医疗保险基金监督组织,加强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社会监督。
三、结束语
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仅仅依赖自身是不行的,还必须在重塑社区医疗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强化制度设计与政府责任机制改革。进一步改革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关键是如何让广大老百姓能够享受人类的医学高科技。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难点是它涉及各方面利益,必然给国家、单位和患者各方带来利益的调整。
参考文献
[1]、李莉, 张婷.我国现行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建议[J].财经界, 2007 (4)
[2]、张再生, 陈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国际比较[J].天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1)
浅论企业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 篇10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稳定、社会公平、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医疗保险又是社会保障制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要保障企业职工的基本福利,就要不断健全和改革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在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阻力,需要切实的措施来克服这些障碍。
1 改革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颠覆传统制度难度大
医疗制度的改革从来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而我国又面临着人口基数大、增长快,老龄化日益严重等人口问题,传统医疗保障制度已根深蒂固,要颠覆传统医疗保险制度,操作难度必然很大,所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开展就变得更加难以实现。
1.2 管理医疗机构难度大
第一,在我国,卫生部门负责医疗机构的管理,所以医疗保险机构要参与到对医疗机构的管理,就存在跨行业的问题,缺乏管理的权威性。第二,医疗活动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要避免违背医疗保险政策行为的发生,实现对医疗机构的及时监管,保证时效性,难度是很大的。第三,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医务人员的收入,很多人存在不满心理,影响医务人员对保险政策学习的积极性。而对医疗保险政策的生疏,大大影响了医疗保险制度的有效实施,参保人员的福利得不到保障,时有怨言产生。
1.3 企业和个人不合理的缴费比例
医疗保险资金是由个人账户和统筹资金两部分组成的,虽然我国秉承公平原则,但是缴纳比例应该随着物价和医疗环境的变化而波动。我国尚未建立起来有效的调整机制,缴费比例的确定仍是一个难题。我国个人账户只占统筹资金30%的比例,对于一些中年职工来说,疾病多发,还可能面临下岗问题,如果没有以往个人账户资金的积累,就会发生因资金困难所造成的就医难问题。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增加,医疗开支也变得日益庞大,使企业和政府不堪重负,如何同时兼顾企业和政府,仍需考虑。另一方面,医疗覆盖面的扩大,产生了很多坐享其成的人,这都是阻碍我们医疗保险改革的因素。
1.4 弱势群体参保难
调查显示,我国城市居民中的低保对象,30%~40%是因为家庭中长期有医疗费用开支巨大的人员。这些家庭群体本身不富裕,高昂的医疗开支使他们雪上加霜,这类人员才是我们医疗保障制度最应该要照顾到的。弱势群体主要分为以下三类:第一是经济不景气企业的职工。由于企业经济不景气,或者经营困难,企业职工并不能享受到应得的医疗保险权益,一旦患病,医疗费用就会成为很大的问题。第二是城市低保对象。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还未覆盖到城市低保对象的范围。第三是参保愿望最强烈的人员——在职职工、退休人员。这些人员能够被医疗保险制度及时照顾到,但是当大额医疗费用产生时,很多低收入人群、体弱多病者也难以承受高额费用。
2 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措施
2.1 多渠道筹措医保资金
首先,政府的投入支持是我国医保来源的最主要方式,因此可以适当增加政府在医疗保险方面的资金投入。其次,企业应该重视医疗保险工作的开展,鼓励和支持职工参加医疗保险。因为给职工提供医疗保险,是企业不可推脱的义务和责任,也能帮助企业留住人才,更加利于企业的发展。第三,医疗保险的管理机构可以用积累基金进行投资升值。当然,投资要合理化,这样才能确保医保基金的不断增长。
2.2 理顺职工、医疗保险、医保机构的关系
因为我国现行的医保制度存在一定的漏洞,在这些漏洞下,缺乏职工、医疗机构、医保机构的相互制约关系。主要的问题是职工、医疗机构从利益角度出发,共同“对抗”医保管理机构,给医保管理机构带来巨大压力。由于医疗费用的报销,必须由医疗机构开具发票,而部分人的就医观念错误,一味追求用好药、贵药,医疗机构又从自身的积极利益出发,顺从甚至是引导人们的这种观念,从而造成了医保资金利用率不高的情况,很多人也因为医疗资金被浪费,而不能享受医疗保险。要解决这种问题,我们必须打破职工、医疗机构、医保管理机构之间的这种关系,重新明确三者各自的义务和责任。
2.3 政府加大对困难企业的扶持力度
因为企业不景气,让企业职工承担后果,不能享受到医保政策,对企业职工来说,是不公平的。但是,让这些困难企业职工免费参保,对其他企业的职工来说,也是有失公正的,甚至会引发社会的不稳定。针对此问题,部分地方政府也提出了解决方案,但是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困难企业仍然不堪重负。让弱势群体平等的享有医疗保险制度,是政府的责任和义务所在。
2.4 从法律角度完善医保制度
要解决医保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另外一个有效举措就是健全法律法规。要立法,首先就要知道我们立法的基础到底是什么,我们的立法如何能够真正站得住脚。其次,要划定立法内容,尽量考虑到医疗保险立法的各个方面的内容。比如说,参保对象范围、保险资金的筹集方式、资金的使用和管理等问题。在立法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公平公正原则,保障参保人员的平等权益。
3 结语
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人们看病就医的能力。因此,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发展和改进,医疗保险制度的有效实施,对人们都有巨大的意义。而且只有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切实的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能够安居乐业,才能够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定。
参考文献
[1]李静.关于对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思考[J].现代企业文化,2011(8).
[2]况成云,柴云.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行过程中的问题及法律对策[J].中国卫生经济,2000(8).
推进军人保险制度改革之我见 篇11
关键词:军人保险制度;军人权益;法制化
一、军人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体系不完善
军人保险立法兼有军事法、社会法、经济法、民法的特征,立法时要全面考虑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军事法相互协调问题。《军人保险法》作为军队保险制度的基本法,为军队保险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配套法规还不完善,实际操作还存在诸多困难,影响了保障效果。
军人保险业务涉及军队和政府众多部门,需要建立联合决策机构。比如,美国专门设置退役军人事务部,其下辖的保险委员会负责军人保险事务,由财政部长亲自挂帅,成员包括国防部长、商务部长、卫生部长等诸多政要。保险委员会定期召开军队和政府部门共同参加的联席会议,专门讨论军人保险事务。在全美各地设有服务机构,具体办理保险业务。我国目前还缺少类似机构,缺少政府的参与和支持,难以开展军地多部门的协同与合作。
(二)保险互助作用未体现
从目前军人保险的构成来看,政府主导的退役军人社会保险和市场主导的商业保险机制已经建立,而军队主导的内部互助保险却行动迟缓。从根本上讲,保险是一种风险分摊和互助共济制度,军人保险作为一种补偿军人职业风险的保险制度,互助共济是关键环节,采用个人缴费的筹资模式是其内在要求。
退役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采用个人账户的模式,制度设计的初衷是用于转业到企业的军人的保险与地方社保体系的衔接。目前,公务员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也要交纳养老保险。因此,今后所有转业军人都要把个人帐户转移到地方社保机构。由于全国各地社保规定不尽相同,保险体系不能自动衔接,导致退役军人个人保险帐户转交不顺畅。
(三)商业保险类型单一
引入商业保险是军人保险制度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现有的商业险种难以满足军人家庭全方位的保险需求。比如,战争免责虽然是商业保险常见条款,但因为承保对象是军人,一味坚持战争免责将导致战争中为国捐躯的获赔金额远远低于平时牺牲,这直接形成违背常理的错误导向。
二、对推进军人保险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建立联合机构
参照美、德等先进国家经验,通盘考虑军队、社会、政府和个人等因素,由军委挂帅,成立由军地多个部门参加的联合部门,并在各省成立分支机构,专门处理退役军人福利、待遇和保险等事务,协商解决包括军人保险的在内的各种退役军人问题。
军人保险法规体系建设刚刚起步,法律框架结构还不完整,军人保险政策规定执行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矛盾问题需要解决,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出台一批保险法律和规章,才能进一步推动军人保险事业的进步。比如,可以借鉴俄罗斯的经验,在一个较短的时间集中推出一批军人保险立法,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和军事规章,这样可以避免在颁布上级法后在较长时间内,没有与之配套的规章用于指导落实法律的行动。
(二)完善保险类型
理论上,保险类型可分三种:完全由军队承担费用的国家保障型,如军人伤亡保险、特殊任务保险等;个人和军队共同承担费用的分担保障型,如军人退役养老保险、退役医疗保险等;主要由个人缴费的风险互助型。
要加快风险互助型保险机制的建立。军人最大的风险来自战争,但是伤亡附加保险具有战争免责的先天不足,互助型保险是解决这个矛盾的最佳方案。建立互助型保险是外军通行的做法,战争伤亡风险由所有现役军人共同承担,既可以提高军人集体荣誉感,又能弥补商业保险的漏洞。互助型保险需建立公共产权基金,所有现役军人向该基金缴费,政府给予一定补贴,对因战争牺牲、致残或重大疾病等情况,在军人伤亡保险理赔之外,给予军人更合理的经济补偿。
(三)延伸覆盖领域
职业化是军队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应提前研究体制改革可能带来的变化,探索设计相应的险种,与未来的改革同步推出,预防军人保险政策出现空档期。第一,要覆盖海外。随着我国经济利益拓展到海外,未来军人赴海外维护国家和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势必常态化,如何合理设置军人海外行动的保险种类仍需积极探索。第二,要覆盖军人家属。为了使职业军人安心服役,保障范围要延伸至配偶和子女。比如,新加坡的军人保险就充分考虑了家庭成员,参保对象除现役军人外,还包括非军职的各类在军队服役的人员及其家属。目前,针对军人子女的保险尚属空白,可采取建立专门保险基金资助军人子女教育、医疗等具体措施。第三,要覆盖退役后。应根据职业特点提高退役军人保险的水平,美国军人保险的很多条款都体现了这种特殊性,军人退役后,可以将持有的军人团体寿险保单转换为退役军人团体人寿保险,或商业保险公司提供的个人终身寿险。可以借鉴外军先进经验,建立专门的退役人寿保险,所有退役军人都纳入保障范围,提高军人退役后的生活水平。
三、结语
我国军人保险制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我们应该正视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大力改革;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自建国以来,我们军人保险制度所取得的进步和成绩。从草创之初,到现在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军人保障体系,这些都是实在的进步。军队建设归根到底是军队人才队伍的建设,唯有保持一种谦虚谨慎、不断学习的态度,保护好军人的利益,让军人保险制度紧跟时代潮流,我们的军队建设才能做出成绩,做出成效。
参考文献:
[1]刘磊.军人保险制度的公平与效率[J].军事经济研究,2010(06).
[2]刘剑萍.军人保险制度实施中的风险防范[J].军事经济研究,2006(04).
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篇12
一、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全民覆盖、倾向基层及均等化、公益化的原则
医疗卫生事业是社会经济构成的重要部门之一, 也是一种具有福利性、公益性的特殊服务行业。对于医疗卫生事业来说, 真正的全民医保不止是普及率意义上的全民有保, 更是指在均衡意义上的保障公平。也就是说, 全体国民在医疗保险问题上, 应该尽可能做到不分身份、不分职业的平等保障。同时社会选择应该摒弃特殊利益集体的影响, 使得平等的待遇能够真正落实到每一位社会公民身上, 这就要求我们, 只有确保生活最差的那部分人的医疗水平提高了, 才能保证整个社会的医疗福利水平得到提高。
我国医疗保险改革解决的重点是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所谓的“看病难”, 是指在大医院看病难。由于大医院供给明显不足, 不能满足老百姓的基本需要。所以, 能否实现大病在大医院就医, 小病则去小医院诊治, 是问题的关键。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第一个是要提高小医院的诊疗水平, 争取使得小医院的医生获得当地居民的信任。可以通过改善小医院, 包括改善村卫生站、小诊所的硬件、软件设施, 以及提升这些基层医疗机构医生的服务水平来实现。第二个是要放宽政策, 使得目前的医疗保险能覆盖到这些基层的医疗卫生机构。
解决看病贵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逐步解决:第一是要建立对医疗服务提供机构的有效约束和合理激励, 形成有管制的市场。其中, 政府必须限制医疗机构价格的竞争, 形成在有管制下的更多的良性市场竞争, 这样不仅有利于服务质量与效率的提高, 也有利于节约费用和促进国民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二是在供给方面, 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很差, 卫生资源严重不足, 供不应求的现象很突出, 看病难、吃药难的问题非常普遍。而机关、企事业单位举办的医疗机构, 其医疗卫生资源供过于求, 利用率低下, 资源浪费严重。因此要从整体上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 建立相对完善的医疗卫生网络。建议政府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上面,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常是指以卫生所、诊所的形式, 提供比较简单的门诊治疗, 包括保健、预防、计划生育、健康教育以及小病、常见病的诊治, 患者在这里都能够得到比较实惠和及时的服务。本文就这一点主要是关于村医补贴的讨论, 探讨将村医为农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与村医的利益挂起钩来。具体操作办法可以是将农民的医保费用相应地划到其所选择的村医的预算账户中进行核算管理。由村医来控制农民个人所交那部分用于门诊的费用, 超支不补, 节余则结转到下一年, 还归农民所有。对农民的补贴部分则用于其住院和大病统筹。另外, 政府每年要出一个预算额。村医如果服务质量好, 医治水平高, 其所负责的农民住院治疗的人数及住院费用就少, 如果在这个规定的预算范围之内, 则对村医进行奖励。通过这样的方式使村医成为农民治疗过程中的既得利益保护者, 从而控制过度医疗现象和滥用药物现象的不合理增长, 保护好农民的住院统筹基金。
二、建立符合规定的非公立医疗机构纳入医保的制度
对于符合医保相关规定的非公立医疗机构, 应按程序将其纳入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的定点服务范围内, 并执行与公立医院相同的支付政策。而且, 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应与定点非公立医疗机构通过谈判的方式来确定具体的付费方式和付费标准, 以提高基金的使用效率。
日前, 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展改革委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出《关于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有关问题的通知》, 《通知》要求各地、各省市放开非公立医疗机构 (俗称“民营医院”) 的医疗服务价格, 鼓励社会办医。以达到增加医疗服务供给, 推动多元化的社会办医格局的形成, 进一步缓解群众看病难的矛盾。
放开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的价格后, 政府应对其进行实时、适度的监督, 其应该根据市场竞争及供求情况, 按照诚实信用、公平、合法的原则自主制定价格, 同时要根据自身特点提供更多满足群众个性化、多元化的医疗需求服务, 当然其收费方式可以是灵活多样的。比如, 可以按照病种打包收费, 可以按照服务人次来收费, 也可以按照服务项目等方面来确定收费方式。此外, 为了便于群众辨识, 各地公立医疗机构的定价名录将集中由政府来公布, 名录之外的非公立医疗机构, 其服务价格将实行市场调节制和群众监督制双管齐下的方式。而且我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在与公立医疗机构的竞争中仍处于弱势地位, 其提供服务的市场占有率仍然较低。放开非公立医疗机构价格后, 由于其基本医疗服务的价格会与公立医疗机构的价格基本衔接, 同时又与公立医疗机构在基本医疗服务上存在着竞争, 所以不会出现集中涨价的局面。
三、商业医疗保险
在医疗保险的具体分配和使用过程中, 由医保中心、医疗机构和参保群众构成了三个互相关联的利益主体。医疗机构追求获得利润的最大化, 而参保群众追求医疗服务水平的最优化, 这直接导致了医保基金也因此存在着不断增长的支出风险。目前我国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的社会, 这种特有的年龄结构极大地影响了医保资金的筹资和收入水平, 同时老龄化趋势也提高了医保基金的风险性以及引发了医保基金支出的负担。因此, 在加强医保基金使用的可控性的同时也凸显了商业医疗保险的重要性。
商业医疗保险是保险公司运用经济补偿手段经营的一种险种, 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一个方面, 它是由保险人与投保人双方按照自愿原则通过签订合同的形式来实现的, 保险公司可以从中赢利。商业医疗保险是医疗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 国家鼓励个人和用人单位在自愿的基础之上积极地参加商业医疗保险。
社会保险与商业医疗保险的区别是:首先, 两者属性不同。社会医疗保险不取决于个人意志, 是国家根据宪法规定, 作为一种社会福利事业为保护和增进职工身体健康而设立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而商业医疗保险中保险公司是以获利为目的的, 被保险人是通过合同订立的方式来实现的一种自我保障方式。其次, 保险对象和作用不同。社会医疗保险是以国民为保险对象, 涵盖了各个不同层面的群体, 因国民患病就医而发生医疗费用时, 由社会保险部门或其委托单位给予的基本补偿, 具有维护社会公平及保障被保险人基本生活的作用, 实际上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个方面。而商业医疗保险是以自然人为保险对象, 当投保人因疾病或意外伤害而发生医疗费用时, 可获得一定数额的经济补偿。再次, 两者体现的权利与义务对等关系不同:社会医疗保险的关系中权利与义务关系并不对等, 他们所领取的保险给付金与所缴纳的保险费数额并不成正比例关系。而商业医疗保险中的权利与义务是建立在合同关系之上的, 保险公司与投保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是一种等价交换的对等关系, 即保险人获得的保险金给付的请求权与保险金额的多少成正比。
综上所述, 医疗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是基本医疗保险, 基本医疗保险是该制度的核心。在推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过程中, 应当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国情, 根据消费者医疗需求的多样性特点, 积极开展灵活多样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制, 满足其更高层次的医疗消费需求, 增强职工抵御大病风险的能力, 从而真正建立起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导, 商业医疗保险为补充的医疗保险体系。
目前, 我国医疗保险改革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能够促进我国现阶段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医疗保险体制。因此政府和职能机构应积极牵头, 利用现有的构架成果, 投入必要的研究经费, 组织课题研究小组, 争取尽快完成新型医疗保险构架的临床验证, 并在实际应用中予以完善提高。要真正建立起保证有限的医保经费合理及高效使用的科学工具和方法, 从而使医保补偿制度更加全面、科学、合理, 使其正向引导性更强, 以体现公平、公开、公正原则, 进一步促进医疗市场机制的建立健全。同时, 应积极研究和探寻农村居民医疗保险的具体实现形式和途径, 以保证我国医疗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
摘要:我国的医疗保险改革应遵循以政府为主导、推广全民覆盖、倾向基层及均等化、公益化的原则;建立符合规定的非公立医疗机构纳入医保的制度;同时在基本医疗保险之外应建立以商业医疗保险为补充的医疗保险方式。从根本上解决普通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关键词:医疗保险改革,政府主导,全民覆盖,非公立医疗机构,商业医疗保险
参考文献
[1]孙翎.中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整合的研究综述[J].华东经济管理, 2013, 27 (2) :33-37
[2]医保制度的创新思考.中国报告网, 2013.12.4
[3]中国新农合十年实现全覆盖参合率达到95%以上.中国新闻网, 2012.9.17
[4]商业医疗保险相关知识介绍.慧择网, 2013.4.1
[5]哪种投保方式适合你.世界经理人, 2012.12.19
【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推荐阅读:
关于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建议08-09
中国医疗保障改革09-02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07-27
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现况及问题07-06
中国流动人口医疗保障制度11-13
浅谈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发展趋势08-25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10-05
医疗保障制度改革08-26
医疗旅游的中国之路06-24
对中国农村医疗救助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