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控制(精选10篇)
错误控制 篇1
摘要:针对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串电阻降压启动控制电路实验, 总结了常见的错误, 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三相异电动机,控制电路,错误,改进措施
各种典型机床复杂控制电路是在三相异步电动机全电压、降压启动方式等简单控制线路基础上,增加速度继电器、行程开关等元件构成的,这种复杂电路可以根据其各部分的功能又可分解为若干简单电路构成的图区。掌握了简单电气控制电路原理,并能够实际连线操作,对复杂电路即可自行学习并进行实验。在定子绕组串电阻降压启动控制实验过程中,笔者总结了以下一些常见的错误,为学习者提供一点借鉴。
实验中所需元件:两相风扇(替代三相电动机),正泰DZ47-60小型断路器1个,TB-1512L型交流接触器2个,CJX2-1201型时间继电器1体个,(1-8端口),控制按钮两个,接线端排若干,导线若干。
1 识读原理图不透彻
1.1 主电路中未连接空气开关,通过接触器主触点实现电路的接通和断开,使电路无法实现短路、过载等各种保护功能。
1.2 未掌握自锁和互锁的概念。由于控制电路中仅有两个控制按钮触点,因此若接通电路,必然按启动按钮SB2,断开电路必然按停止按钮SB1。按下SB2, KM1的线圈与辅助常开触点形成自锁,线圈将保持通电状态,电动机降压启动。KT延时闭合常开触点动作后,KM2的常闭触点和KM1线圈形成互锁,即:KM2线圈得电后其辅助常闭触点断开使KM1不能得电动作,同时KM2的辅助常开触点和线圈形成自锁,KM2线圈保持通电,电动机全电压下正常工作[1]。
2 连接线路前未检查元件是否故障
空气开关螺钉连接处是否松脱,外壳是否损坏破裂,线圈是否松动,能否实现短路、过载等保护;时间继电器时间设定是否有效,是否能够延时动作,插头与底座接触是否良好;接触器螺钉是否松脱,线圈是否松动,通电运行时是否会过热;控制按钮触点接触是否良好。线圈的电阻、触点接触是否良好可通过万用表来测量,也可采用电阻法、电压法、电流法进行测量,或者采用弹压活动部件、元件替换、电路敲击等经验法进行检修和排除故障[2]。
3 线路连接过程中粗心大意
3.1 一般控制按钮有常开常闭两对触点,接线时将两者弄混,可能会导致电路无法正常工作。
3.2 启动按钮SB2与接触器KM1常开触点并联后,应串联联接接触器KM2常闭触点,错接为KM1常闭触点,导致电源直接短路,空气断路器保护动作,将电源和控制线路断开。
3.3 时间继电器延时常开、延时常闭触点弄混,导致KM2线圈自锁,主触点闭合,将电阻R短接,电路不能实现降压启动
4 电路中电器连接错误
将接触器KM1、时间继电器KT线圈串联。因为串联线圈电压大小与阻抗大小成正比,即使两线圈串联后接在两倍额定电压上,若两线圈中的一个先吸合,则其阻抗相应增大,另外一个线圈上压降将降低,可能会引起该触点不动作;若两线圈串联后接在额定电压上,会导致两线圈上端电压小于额定电压,其触点均不动作。线路中KM1、KT两线圈电感量相近,应并联连接[3]。
5 接线不遵守操作规程,无法保证电路安全可靠的工作
5.1 接线时部分铜导线裸露在外,连接机械强度低,或端排螺丝紧固程度不够,导线易脱落,发生短路或触电事故。
5.2 将导线绝缘部分压入端排螺丝,虽然导线排列十分美观,但可能导致电路接触不良,甚至不能通电。改进措施:先将电源断开,采用数字式万用表,把红黑表笔分别插进“COM”和“VΩ”孔中,将表盘上的旋钮旋转到电阻挡中所需的量程,将两支表笔接在电路电源进线及风扇进线处,如果测量所得的电阻数值比较大,表示电路不能通电正常工作,可以把测量范围减小一半,如果测得阻值较小,说明故障在另一半电路中,阻值较大,说明故障就在这部分电路中。通过反复查找,最终确定线路中不导电部分的具体位置,重新连接,再次用万用表测量,确定电路是否可以正常工作。
6 整体部局较乱:
6.1 启动按钮SB2、接触器KM1常开触点、时间继电器KT延时触点、接触器KM2常开触点并联接线均接入同一个节点,导线较多,这种情况可以将其分为两节点进行接线。
6.2 整体接线分布较乱,不易查线和检修。改进措施:使用长度适宜的导线,尽量减少导线数量,同时接线应采用从电源线处“先串后并”的方法,即:先将停止按钮SB1常闭触点、启动按钮SB2常开触点、接触器KM2辅助常闭触点、接触器KM1线圈串联,然后将KM1常开触点并联在SB2两端,将KT线圈并联在KM1两端,将KM2常开触点串联KM2线圈后并联在SB2至KM1线圈两端,最后将KT延时触点并联在KM2常开触点两端。查线时,也可根据每个元件连接导线数目确定连接是否正确。比如:SB1、SB2各引出两条导线,KM2主触点引出4条导线,辅助常开、常闭触点引出4条导线,线圈引出2条导线,共计10条;同理KM1引出8条导线;KT引出4条导线,节点 (1) 连接4条导线,节点 (2) 连接2条导线,节点 (3) 连接2条导线,节点 (4) 连接2条导线,节点 (5) 连接3条导线。
7 不注意保护器件,导致器件寿命缩短,增加成本:
时间继电器插头从底座拨出时左右摇晃,使插头和底座接触不良,无法继续使用。
参考文献
[1]施振金.电机与电气控制[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9.
[2]吕俊霞.电气控制线路检修的方法和技术.21世纪人才培养, 2007 (1) :100-111.
[3]廖兆荣, 杨旭丽.数控机床电气控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别用错误为错误买单 篇2
我在东京住过近七年。其中有个事情让我印象深刻。
去东京的成田机场可以坐火车或者汽车。如果坐汽车去成田机场,在距机场几分钟车程的地方,有一个关卡,所有的车子都要停下来,乘客会被检查护照。
有护照才能去机场吗?如果只是接人也一定要有护照吗?不是要出境时才需要检查护照吗?还没有进机场就检查护照,这关卡有什么作用?虽然检查员做得非常客气,没让旅客觉得被骚扰,但我还是要打破砂锅问到底。终于有位同事告诉我,在建造成田机场的时候,因为征收附近的农用地,农民觉得有噪音,交通量又增加,所以就反对,并有些抗议的行为,甚至有过一次暴动。所以政府就设了一个关卡,在建筑期间,没有ID的人,不准进入这个范围内。机场建好后,这个关卡并没有被取掉。现在改为检查护照,因为总要找个理由维持关卡。
事实上不需要护照也可以进机场的,如果你真的说没有护照,检查员也只好让你过去,不可能叫你下车。
显然,这是决策者掉进了一个心理陷阱——锚陷阱。这时候,就像船被锚固定了一样,你的思维也被一些先入为主的观念,一些名人专家的心得,一些报刊杂志的调查结果等框住了,不敢稍越雷池。
死循环决策的症状
锚陷阱是一个原点,人们的很多错误决策并非不能纠正,而是最初被某些“锚”给固定了,然后又因为沉没成本的原因,落入顾惜已支付成本的陷阱,一再延误了纠正的时间,从而形成了错误决策的死循环。就像赌徒在输了钱时会因不甘心输的钱,而下更大的赌注。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类似情况也屡见不鲜。
表现在实际工作中,一个项目进行得不好,其实大家心里都知道当初这根本就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可是既然已经投下了一些资本,会觉得不甘心,我们就是要花更多的时间、更多的资金去把它做好,这就是一个为顾惜已支付成本而增加承诺的陷阱。
用肯定证据来强化错误决策
其实很多的陷阱都是相互关联的,常常在我们陷入顾惜已支付成本陷阱的时候,我们也会收集一些肯定的证据。
肯定证据的陷阱就是,我心中对那个决定已经有一个倾向,于是我就收集各种肯定这个倾向的证据,对于逆向的、反对的证据我就轻视,对于肯定我的倾向的证据我就加强。以成田机场关卡的例子来看,有人会为成田机场外检查护照的关卡找各种理由,譬如提醒旅客别忘记带护照,或是为了安全的原因等,这些都是肯定证据的陷阱。事实上提醒旅客别忘了护照,应该在上车时提醒,而不是在一个多小时车程后再提醒,检查护照也不能保证安全,难道恐怖分子都没有护照吗?
被错误的假定给框住了
框架的陷阱,一个以锚为中心点划分设定范围的陷阱。
举个例子,你在深圳工作了一段时间,有一天接到家乡同学的电话说,他的公司最近突然决定调他到深圳工作,他下个月就要带妻儿来了,请你帮他在你家附近租个房子来住。你接到这个电话,非常热心,立刻在你家附近做了很多调查,至少去看了十家出租的房屋,比较之下,你推荐了三家给他,你甚至带着数码相机拍了很多照片传给他,请他选定后你就帮着去交订金。表面上看,你是很够意思的同学。实际上,这里有一个框架的陷阱。当初你的朋友请你帮忙在你家附近找一个房子,这就成了一个框子,你就在这个框架里面忙。事实上,你应当先来帮助探索这个框架到底是不是合适。可以先问几个问题:同学来深圳工作是哪个区?离我家多远?孩子上什么学校?来深圳多久?是永久性的还是暂时的?如果是永久的话,现在可能是最好的买房时机。如果他们一家大小搬来住在你家附近后才发现,每天上班路上需要一个小时,这个区域的学校不怎么好……到时候他可能反而会怪你当初怎么不给他建议一下。你尽心竭力的帮忙,却是帮了倒忙。这就是一个框架的陷阱。
同样在工作中,人们也常常为锚陷阱划分设定范围。有的时候,上级交待事情,往往因为一句没多加解释的话,下级就被局限在一个假设的框架里面跳不出来,没有花心思或者不敢去探索一下这个框架本身是不是正确的,当然也就做不出最好的决定。
把未来寄托于过去
在做决定时,人们需要通过估计和预测来判断,为决定给出依据。陷阱又一次出现,它包括过于自信陷阱、过于审慎陷阱、追忆陷阱等。
为了未来我们需要做一些估计,但是我们的估计常常都是根据过去的经验来的。如果过去的经验是成功的,我们就很可能过分自信,过去的经验如果是失败的,我们可能就过分地谨慎,这两者都不是帮助我们面对未来的好方法。追忆的陷阱,是我们根据过去记忆中某一重大事件的印象或某特殊的案例来评论未来,以偏概全,这是预测未来时容易陷入的陷阱。
启动死循环的三个陷阱
有人说“一个谎言必须用十个谎言来圆”,决策也如此,一个错误的决策必须由数十个错误的逻辑推导出来,再由数十个错误的执行去验证。
具体到管理决策方面,这就是人们的心理通病通常起因于三个非常普遍的陷阱。一般的管理方法似乎就是固守成规,直到有两种情况发生:一,有问题出现;二,有新的机会。当这两种情况发生的时候,我们才会改变对资源的分配,这时也就容易陷入两个最大的陷阱了。
管理决策的第一个陷阱:让问题推动决策,以解决问题为目标。
我们的时间和资源常常被用来解决问题,有些问题是需要解决的,而有些问题不见得是需要我们解决的。让问题推动决策是一个很错误的陷阱,但是多半的人都会陷入。
我在2000年初接管IBM整个亚太区的市场营销。我的预算分配是,日本占80%,其他的13个国家只有20%。但是日本只占总收入的65%,这个资源的分配似乎很不均匀。如果我要达到我整个的目标——使IBM在整个亚太地区市场份额有利润地增加,我就需要把资源多放在一些正在快速成长的发展中国家。所以我就在等待一个机会改变这个分配比例。这个机会是什么?预算缩减。预算的缩减是每年都可能发生的事。果然,过了两个月,我就接到了财务总监给所有部门的一封电子邮件,说从下一个季度开始,所有的部门预算缩减5%。如果当我接到这个电子邮件时,把预算缩减当作问题来解决,那么最简单、最快速、最不起争议的解决方法是什么?是平摊。下一季度开始每个国家缩减5%,这样就解决了预算缩减的问题。但是那样解决,会达到目标吗?肯定不会。我必须重新分配资源,不根据历史,而为着要达到未来的目标重新分配资源。我不是不知道会受到来自日本的阻力,但是达到目标比畏惧阻力更重要。由于我做法妥当,所以仍然和日本保持了很好的关系。
管理决策的第二个陷阱:期望建议者提出高质量的决策,然后在只有一个方案时就做决定。
我们接着上面的例子来看。例如,中国提出一个投资方案,申请更多的资源,理由是中国在快速发展,需要多一点的资源。大家就着提出的建议来讨论,争议一场,最后,表决投资或者不投资。实际上,这也是一个巨大的陷阱。为什么?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建议,一个方案。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我们不可能做出最好的决定。因为提出这个建议的人是有盲点的,他不会看到自己建议的缺点。而且他会掉入肯定证据的陷阱,他会收集各样的肯定证据,来加强他的建议,认为他的建议最好。大家就一起跳到那个陷阱里面去争论,来完善这唯一的选择。经过大家的争论,这唯一的方案已经渐渐被完善,比刚提出时好多了,但是仍然只有一个方案,就是没有选择。难道就只有一个方法能让中国成长吗?难道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吗?如果桌上只有一个建议,不可能做出最好的决定,决定者自己就要跳出来,不要被建议者牵着走。在决定时要避免“做”或者“不做”的是非题。决定者要做选择题,不要做是非题。
管理决策的第三个陷阱:希望审批过程中能够监督并提升决策的质量。
这种情况在企业单位尤其常见。有一个基层人员写的计划,一层一层报批上来,每个人都想,反正上面还有人会看,或者是下面的人已经看过了,就批了。这是典型的固守成规的陷阱。在决策过程中,我们需要记住这些常见的陷阱,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掉进这些陷阱里。
当我们的大脑工作时,上述典型的心理陷阱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结伴而来。一个深刻的第一印象可能形成“锚”的陷阱,然后我们又有选择地寻找各种论据来证实我们已有判断的正确——陷入“肯定证据”陷阱;我们匆匆忙忙地做出一个决策,而这一决策又成为“现有存在”——为“顾惜已支付成本”陷阱准备了条件。这样,心理陷阱就连环起作用。
在做决策时,需要涉及太多因素,假定、估计、利益冲突、众人的建议等,落入心理陷阱的可能性就增大了。因而,了解和避免心理陷阱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任何心理陷阱最好的防范就是对它们保持警觉。凡事预则立,即使你无法彻底消除大脑运转中根深蒂固的偏见,你还是可以在决策过程中设置一些准则和检验方法,尽早发现这些错误并进行补救。■
[编辑 方轶鸥]
错误控制 篇3
目前仍在广电部门使用的调频立体声发射机一般有8个电路结构相同的功率放大器,这些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经合成器合成为更高的功率。调频发射机系统中的功放一般都由输入射频线、衰减器、功放模块、功率分配器、功率合成器和带有定向耦合器的谐波滤波器及检测单元组成。这些元器件的性能直接影响到功放输出的效果并影响到发射机传输视频与音频的效果。调频发射机系统控制功放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的上一级的调频发射机的控制中心与主控计算机之间存在数据交换,主控计算机对于整个功放的运作情况进行全程监控,包括功放的输出功率的大小,反射功率的大小,功放中的电流、电压及温度等情况。如果功放出现异常情况,那么相应的控制功放的系统就会出现报警,技术人员就要及时的检查与维修。其中的D/A转换存在于一般的调频发射机的功放控制系统中,应用较为普遍,在处理器的工作状态下可以发挥很好的性能,一般情况下在由寄存器的端口切入开始进行D/A转换,转换完成后自动中断,转换结果将由中断程序继续进行处理。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看门狗的功能是一个定时装置,如果看门狗在程序运行时没有被定时,那么当看门狗被进行清零操作时,会引起程序复位。这样有利于程序的正常进行。当程序运行的时间超过了看门狗的溢出时间,那么看门狗将会用复位的方式来保护程序的正常进行,因此要注意看门狗的溢出时间,保证程序的正常运行。如图2所示是功放控制系统的计算机管理界面:
二、调频发射机系统控制功放维修中常见的错误及评析
功放是调频发射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功放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广电调频发射机输出信号的质量,因此对频发射机系统控制功放的日常维护及维修中常见错误的掌握有利于调频发射机系统整体的稳定运行。通常情况下,在功放系统发生异常时,调频发射机系统控制功放不同级别的自我保护系统,我们要充分利用功放系统自身保护系统来发现功放系统的故障所在,并通过检修使功放系统恢复正常运行。一般调频发射机的自我保护系统包括三个主要级别,第一级的保护主要是过激励保护,当功放输出的功率过大时,过激励保护装置会使功放的输出功率降下来,保持系统的稳定运行;第二级是过温保护,通常是由于温度过高而引起的功率过大,因此一般情况下还是要先降功率使系统稳定,但系统有时也可以自己修复;第三级是过流保护,在此种情况下,系统不存在自我修复的可能性,一定要把功放模块及时的拔掉才能保证系统不会因为过流而受到损坏。
首先,当调频发射机系统中的功放出现过大功率时,控制功放系统中的过激励保护机制就开始运行,如图3所示。
过激励保护系统如图3所示,当功放系统中出现了过激励的功率信号,则将引起功放控制板输出检验电压通过电压比较器,信号通过电压比较器时如果电压超过正常的安全范围,则将引起翻转导通至地,反射波电压至功放控制板而中断激励信号输入,激励信号消失以后,主控电路再逐渐控制推动级功率输出恢复正常的运行。
功放系统出现过激励信号时,控制功放系统的报警装置会发出警示信号,此时调频发射机控制功放系统会自动进行修复,启动上述图3所示的自我保护程序,当功率恢复正常以后,过激励警告便会解除。如果系统不能够自动修复,由于功率瞬间过大经常会引起功放激励器输出装置后端的射频通路发生异常。因此在日常的检修中要注意对功放环路的检查,可以将调频发射机的工作状态设置在手动的状态上,首先检查电源是否有损坏,可以通过电源在开关时的电压状态来判断电源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其次,在功放的电压为零时检查电源开关的簧片是否具有弹性,以此可以排除功放瞬间功率输出过小引起过激励保护的启动,如果簧片的弹性变小要及时予以更换。另外还要经常检查功放的衰减器是否正常工作,可以通过测量其阻值加以判断。
其次,当调频发射机控制功放系统内的环路温度超过正常值时,系统就会启动过热保护程序,如图4所示。
当功放系统中的温度超过设定范围时,一般的功放都设有温度保护范围,通过将温度继电器安装在功率模块的散热器上来检测功放系统中的温度变化,如果温度超过了正常范围,那么温度继电器内部的常开开关就会自动闭合使开关管与地接通,功放系统中就会没有激励功率输出,这样就达到了保护功放模块的目的。
为了使过热保护能够发挥其正常的作用,要对温度继电器、热继电器、风机风道和功放模块的做日常的检查与维护。一方面要经常对散热器进行维护,散热器上的灰尘过多会造成散热困难,影响过热保护的效果。检查风机的电压与转速,影响转速的因素主要有进风口被堵塞或者进风量不足等,另一方面,由于使用时间过长,功放中热继电器或者温度继电器设置的参数可能会发生变化,那么当环路中温度已经超过了正常的范围时,不能及时的发出报警信号启动过热保护程序,或者当环路中的温度还没有达到设置的温度时却提前发出报警信号启动过热保护程序。
信号,造成功放保护。
再次,当调频发射机控制功放系统负载发生异常时,控制功放系统就会启动过载流保护程序,如图5所示。
引起过流保护启动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功放合成器的焊接焊点不够牢固或者有开焊的迹象,另外功放合成器与射频输出头之间的连接出现松动,因此在日常的维护检查中要注意对功放系统中的合成器的连接是否牢固及功放系统与功放合成器之间的射频连接是否有损坏或者连接松动的迹象。
另外,通过对功放系统的工作原理图分析得出结论,调频发射机控制功放的故障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一些控制功放系统的功放管的漏极电压很小,其原因可能是功放电路中的电阻误差过大,引起运放的输出电压变小,从而引起过流保护而使功放管的漏极电压变小;第二,如果功放的电路中没有出现激励信号时,突然加大输入的激励功率,同时功放的漏极电压及栅极电压都不变的情况下,功放的负端没有输出,经分析得出过激励保护的元件发生故障,立即更换就可修复;第三,当功放的电路中出现漏极电压严重下降,而输出端的电压较高,电压检测波输出的电压逐渐下降,使得功放回路中的电压下降严重,此时需要重新调整功放控制板的电压才能解决问题。第四,如果功放过流保护回路中的电阻烧坏了以后,功放的控制板不会有检验电压输出,此时功放的电源调整部分就将失去了扩充电流的能力,因此大部分电流通过过流保护中的电容供给功放控制板,应立即更换电阻才能使功率输出保持正常状态;第五,功放输入的回路中的过热保护系统发生故障时会导致回路中的电流瞬间下降,进而使整个回路中的输出功率瞬时下降,因此更换功放过热保护系统中的温度继电器就可以完全解决问题;第六,如果功放回路中出现功率输出不稳定,时有时无,此时可能是功放的输入回路产生了故障,或者是衰减器发生了损坏,及时更换就能恢复正常状态;第七,如果更严重的时候功放系统五功率输出,而功放系统中的功放漏极电压或栅极电压比较正常,可能是功放输入回路的元件发生了损坏,因此更换损坏的元件并调整栅极偏压和输入匹配即可恢复正常。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功放系统是调频发射机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功放性能直接影响到输出信号的质量,因此应该注重对控制功放系统的日常维护与检查,及时发现故障并解决,作为广电的技术人员,在工作中要多注意对排除故障的经验的积累,多学习和掌握发射机控制功放系统的原理及维修常识,为保障调频发射机信号的稳定输出及可靠运行提供保障。
摘要:广电调频发射机的功放决定了调频发射机的功率输出能力,调频发射机系统控制功放也是调频发射机中所花费成本比较高的部分,因此调频发射机系统控制功放的维护与维修就比较重要,本文从调频发射机系统控制功放的特点入手,对控制功放维修中常见的错误进行评析,可以避免更多耗费节约成本,延长调频发射机的使用年限。
关键词:控制功放,功放维修,常见错误
参考文献
[1]曹达仲,侯春萍.移动通信原理、系统及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李刚,林凌,王众.新概念单片机教程.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3]胡文金,钟秉翔,杨健.单片机应用技术实训教程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4]郑家莉,黄炜.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5]付家才.单片机控制工程实践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6]朱善君,孙新亚,吉吟东.单片机接口技术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7]刘高摸,崔华,蔡炎光.单片机实用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8]林嵘,孙金生,秦华旺,戴跃伟.数据转换与接口技术.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
[9]KeliSotfware公司.C51系列微控制器的开发工具VuISinoZ入门教程. 2001.
[10]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短消息网关设备规范(V1.2), 2001.
论错误分析在错误管理中的作用 篇4
关键词:错误分析;积极错误;错误消化;消极错误;错误预防
一、错误分析是错误管理的前提
(一)错误分析的意义
错误分析是根据员工错误的不同性质对错误进行归类的一种分类管理方法,是精细化错误管理的起点与基础,也是区别于传统错误管理的最大特点。通过错误分析,不仅可以透过错误本身去分析其形成的原因,而且可以根据相同性质的原因对错误进行分类,从而有的放矢的精细高效管理。
(二)错误分析的角度
通过错误分析,工作错误可以分为不同的性质类型,这对错误管理来说意义重大。那么如何对工作错误进行分析呢?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错误的原因指向。形成工作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错误分析要求管理人员找出导致工作错误最主要的原因,从而对错误进行分类判定。一般来说,工作错误的原因指向可以分为内因型和外因型两种。内因型是指主要由于员工本身原因而造成的工作错误,其特点是员工的个人行为在整个事件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内因型错误往往是由于员工个人工作能力,工作态度这两方面造成的。外因型则表现为由于外部环境条件不成熟,或者起负作用而造成的工作错误,个人行为在此过程中不起决定性作用。
2、工作过程中的行为指向。工作过程中的行为指向是指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可以分为保守型与激进型两种。工作过程中的行为指向是对错误进行分析的重要标准,其核心是判别工作过程的创新性。保守型行为指向的特点是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更多关注的是当前行为与企业历史的关系,经验在这一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体现为员工行为与企业已有行为的一致性。激进型行为指向的特点是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更多关注的是当前行为与企业未来(往往是员工对企业的期望)的关系,期望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体现为员工行为相较于企业已有行为的创新性。
3、工作过程中的态度指向。工作态度存在于工作过程的始终,是员工对待工作的情感表现。员工的工作态度对工作的过程与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它直接关系到员工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效果。工作过程中的态度指向可以分为积极型与消极型两种。积极型的工作态度表现为对工作内容有很强的认同感,敢于接受工作中的挑战,工作的参与欲强,对工作结果有很高的期望。而消极型工作态度则表现为被动的接受工作,对工作内容没有热情,因而对结束工作的期望远远大于对工作结果的期望。
(三)错误分析的结果为三种不同的错误
根据上述维度进行分析,可将工作错误划分为以下三种:积极错误,消极错误,意外错误。意外错误是指因为不可控的意外情况而造成的工作错误。本文的研究范围主要在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员工行为方面,在此不再对意外错误展开讨论,接下来主要论述积极错误与消极错误这两方面的问题。
二、积极错误
(一)积极错误及其对组织的影响
根据错误分析的维度,积极错误的特点是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工作行为呈现为激进型,工作态度为积极型。积极错误往往是由于员工在工作中寻求创新,对工作结果的期望过高而造成的错误。在近期看来积极错误会给企业带来损失,但由于其具有的创新潜力,长远看来会是企业改进管理经营,提高生产力的契机。因此必须对积极错误进行妥善的管理,促进其向有利的方向发展。同时,积极错误出现的频率以及其占员工工作错误总数的比率也是判别一个企业是否具有活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它从侧面反映了一个企业的文化氛围与管理理念。从企业的发展阶段来看,积极型错误往往多发生在企业的上升期。
(二)错误消化是针对积极错误的管理方法
错误消化是指针对员工工作中的积极错误,努力降低其损失的同时,对其进行有效的讨论与沟通,发挥其积极潜能,使其成为企业创新进步的有利因素。错误消化重视的是分析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寻求创新失败的原因,也即是工作创新不成熟的条件。这些条件可能是内部因素,也可能是外部因素。在得出这些原因之后,企业则可以着手进行整改,使积极错误得以消化,发挥其创新潜力。错误消化顾名思义是一种后控型的管理方法,其主要目的是发挥错误的积极作用,以之为起点寻求创新。
(三)错误消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意义
失败是成功之母,错误乃创新之路。创新是企业生命的源泉,使企业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从企业创新的主体来看,创新不仅仅依靠少数高层管理者,更重要的是要全体员工的参与。创新是从无到有,在创新的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都是难免的。如果管理者不允许出现错误,一旦发生就严惩重罚,就会挫伤员工的能动性,工作态度必然走向消极保守,创新更是无从谈起。注重不断创新的企业,必须善于使用错误消化,正确对待积极错误,发挥积极错误的创新潜能。员工一旦摆脱了惩罚的阴影,必然激发起其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被管理者也就成为企业创新的主体之一,其自主性和能动性就会表现得淋漓尽致,企业创新之路就会畅通无阻。
三、消极错误
(一)消极错误及其出现的原因
根据错误分析的维度,消极错误的特点是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工作行为呈现为保守型,工作态度为消极型。积极错误往往是由于员工在工作中逃避责任,对工作结果期望不高而造成的工作错误。员工对工作的不认同,或者说员工与企业的不一致性是造成消极错误的根本原因。员工的不认同(不一致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工作内容的不认同,对工作目标(企业发展方向)的不认同,对工作结果与自身关系(企业绩效制度)的不认同,对企业文化氛围、管理理念的不认同。这一系列的不认同造成了员工对工作的消极抵触,员工带着这种认知参与到工作过程,从而增加了消极错误出现的几率。
(二)错误预防是针对消极错误的管理方法
错误预防是指针对员工工作中的消极错误,分析其出现的原因,在工作管理中重视这些因素,降低消极错误的出现机率。增加员工对工作以及企业的认同感是错误预防的核心,主要途径是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在工作的进行的过程中与员工保持良好的互动,增加员工对工作内容以及工作目标的认同感。同时,企业应建立公平合理的绩效管理制度,增加绩效对员工的正向激励作用,使员工认识到工作的结果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从而促使员工高度投入到工作中去。最后,企业应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营造人性的工作氛围,从而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错误预防顾名思义是一种先控型的管理方法,其目的是对员工行为进行引导,降低错误出现的几率。
(三)错误预防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意义
从错误中来,到错误中去 篇5
题目:已知抛物线y=-x2+mx+1和点A (3, 0) 、B (0, 3) , 求抛物线y=-x2+mx+1与线段AB有两个不同交点的充要条件。
一、暴露错误过程, 从错误中来
学生主要有以下两种错解:
错解一:直线AB的方程为x+y-3=0。
由方程组
于是由△= (m+1) 2-4×4>0,
解得m<-5或m>3
错解二:要使抛物线y=-x2+mx-1与线段AB有两个不同交点,
则抛物线y=-x2+mx-1与x轴的两个交点在[0, 3]…… (1) ,
同时抛物线y=-x2+mx-1的顶点在直线AB x+y-3=0的上方…… (2) 。
由 (1) 得
由 (2) 得
解得
综上。
二、反思错误成因, 寻纠错方案
由于学生受年龄特征及数学认知结构水平的限制, 在加上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应试教育”的压力, 在解题过程中出现错误是难免的。在平时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错误常“死灰复燃”, 其主要原因是教师总喜欢教学生应这样做, 不应该那样做, 而没有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对错因的分析上;学生也喜欢把错误原因归结为自己的粗心大意, 这样, 学生对自己错误认识就不深刻, 屡纠屡错就不足为奇了, 其实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很多, 如本题主要有以下几个错误:
1. 概念理解模糊
此题涉及圆锥曲线、常用逻辑用语知识, 是高中数学教材中的基本内容, 但一些同学对这些基本概念理解模糊, 出现以下错误:
(1) 充分、必要性的概念不清
从错解一、二都能看到, 学生寻求的只是必要条件的过程, 并没有说明充分性。要分清充分必要性关键是分清谁是条件, 谁是结论。条件推出结论, 条件是结论的充分条件;结论推出条件, 条件是结论的必要条件。同时结合物理中的电路图知识, 可使充分、必要性的这些极为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 从而不仅使学生对“充要条件”的理解更深刻更透彻, 而且使学生从另一个侧面感到所学知识是那样自然、亲切, 那样息息相关。事实上, 学生如果对充要条件的概念理解了, 对解题中出现的错误就能自查出来。针对这个问题, 在我的启发下, 学生马上能举出反例。
(2) 直线、线段不分
把直线方程等同于线段方程, 事实上, 线段AB的方程有隐含条件:x∈[0, 3] (或y∈[0, 3]) , 我让学生自己找错误, 学生积极响应:
学生1:当m=4时, 抛物线y=-x2+mx-1与直线AB有两个交点 (1, 2) 、 (4, -1) , 但与线段AB只有一个交点 (1, 2) 。
2. 推理能力欠缺
有一半同学通过粗糙的图形, 得出错解二, 使m的范围扩大。事实上, 当抛物线y=-x2+mx-1的顶点在直线AB的方程为x+y-3=0的下方时, 也可以符合题意。此时此刻, 课堂又沸腾了, 大家觉得解法二有问题, 但一下子又很难发现其破绽, 可谓“此中有意, 欲辩已忘言”。我启发学生仍可通过举反例来说明, 此时有部分学生领会了, 自觉地在演算起来。
学生2:当m=3.1时, 抛物线的顶点在直线AB的下方, 但与线段AB有两个交点。
教师:很好!你通过具体的实例说明了问题。刚才我看见有一些同学在画图, 那么能否用图来说明呢?
大部分同学都觉得有困难, 于是我用几何画板向学生展示图形, 通过直观的图形, 学生对解法二的错误一目了然。
3. 等价转化能力欠佳
此题是个中档题, 错解一的学生是想通过代数的方法求解, 但没有等价转化为方程x2- (m+1) x+4=0必须在[0, 3]上有两个不同的解;错解二的学生是想通过几何的方法即数形结合法求解, 但没有进行等价转化, 从中说明学生的等价转化能力欠佳, 有待提高。
三、提取合理成分, 到错误中去
通过对错误的分析, 学生能对错解一作出正确的解答,
学生3:直线AB的方程为x+y-3=0,
由方程组
得x2- (m+1) x+4=0。
于是抛物线y=-x2+mx-1与线段AB有两个不同交点的充要条件是x2- (m+1) x+4=0在[0, 3]有两个不同的解。
于是由根的分布知
解得。
但是对错解二, 学生知其错, 而不能改之。
我说:“大家从刚才的作图过程中, 能否得到启示?从数形结合可看出, 如果抛物线上的点都在直线AB的下方是不符题意, 而抛物线的顶点不一定非要在直线的上方不可, 说明了什么?”
学生4:哦!对了, 抛物线y=-x2+mx-1与线段AB有两个不同交点的充要条件是
抛物线y=-x2+mx-1与x轴的两个交点在[0, 3]…… (1) ,
同时抛物线y=-x2+mx-1上存在这样的点, 使得它在直线AB x+y-3=0的上方…… (2) 。
我说:很好!你能从错解二中提取合理部分, 并能加以正确转化。大家再看 (2) 是个什么命题?如何求解?
学生5:这是一个特称命题。要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可采用它的反面求解, 即:抛物线y=-x2+mx-1上任意点, 都在直线AB x+y-3=0上或下方。也就是x-x2+mx-1-3≤0恒成立, 从而△= (m+1) 2-4×4≤0, 解得-5≤m≤3。
所以满足 (2) 的m的取值范围为m<-5或m>3。
而由 (1) 得
2
所以。
我说:“他采用了“正难则反”的策略得到 (3) 的解, 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常用逻辑用语我们要会对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加以正确的否定。
我本想到此这题就结束了, 但有学生6又说:“老师, 既然用数形结合求解, 何不直接从图形上看出它的关键位置呢?”
学生都纷纷朝学生6看去, 原来是我班的一个外号叫“调皮王”的学生。
学生6:“它的关键位置是抛物线y=-x2+mx-1与线段AB相切及抛物线过点 (3, 0) , m的取值范围就介于这两者之间。”
妙!学生都为他的精彩解答拍手叫好, 我说:Good!这种解法简洁明了, 这种方法我事先也没有想到, 真是“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同学们都笑了。
我说:对刚才的三种解法, 各有各的优点, 对解法一、二是通法, 解法三快速方便, 同学们课后可好好反思一下, 同时思考下面两个变式题:
变形1:已知抛物线y=-x2+mx-1和点A (3, 0) 、B (0, 3) , 求抛物线y=-x2+mx-1与线段AB有一个交点的充要条件。
变形2:已知抛物线y=-x2+mx-1和点A (3, 0) 、B (0, 3) , 求抛物线y=-x2+mx-1与线段AB没有交点的充要条件。
四、教学反思
1. 以学生为主体
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的一个显著特点往往就是凭经验办事, 把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学习中容易出现的错误都嚼烂喂给学生, 客观上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兴趣, 不需要学生认知撞击, 反复试误, 自主消化, 久而久知, 学生的“消化”能力下降, 主动探究意识减弱, 创新习惯消失, 教学经验成了绊脚石, 教师唯恐学生不会, 反复强调重点、难点、关键 (其实重点、难点、关键可能因人而异) , 唯恐学生做错, 反复强调注意点, 唯恐学生掌握不全面, 考试考不好, 采取“深挖洞” (补充许多内容) 、“广积粮” (介绍各种题型) 、“反复练” (题海战术) , 最后往往是“广种薄收”。数学学习实际上是不断地提出假设, 修正假设, 使学生对数学认识水平不断复杂化, 并逐渐接近成熟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 让学生及时暴露出错误, 呈现出他们所有的“病症”, 然后教师有所指的、有针对性的处理教学, 虽然对教师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要求高了, 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 也是新的基础教育改革所倡导的, 我们要有勇气做到这一点。那些只顾自己“发泄”得痛快的“一言堂”教学, 表面上没有问题和错误, 好象节奏快, 容量大, 实质是抹杀了学生的差异, 隐藏了诸多问题和隐患, 是害人害己, 误人子弟的作法。
以学生为主体首先要培养学生主动思维的习惯, 分析问题时让学生先想一想, 解决问题时让学生先做一做, 课堂复习让学生先悟一悟, 订正作业考试中的错误让学生先试一试, 能否自己订正。其次还要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自信心和学习兴趣上做好文章, 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再怎样简单, 毕竟经过自己的思考, 这是形成求知欲的起点, 而全由教师提出问题, 很简单的问题没有思维价值学生感到厌倦, 上课打嗑睡, 过于复杂的问题不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学生苦思冥想也想不出, 又会失去自信心。
2. 以教师为主导
错误控制 篇6
审计差异按是否需要调整账户记录可分为重分类错误调整和核算错误调整。笔者在此即对此二者“调整”的定义、范围、对象等进行分析探讨。
一、重分类错误及调整
笔者查阅了现行的相关审计准则及统编教材, 均未发现“重分类调整”具体明确的定义, 只在现行CPA考试统编《审计》教材中对“重分类错误”进行了定义:指因企业未按企业会计准则列报财务报表而引起的错误。那么我们可由此推论, “重分类调整”即是对财务报表中的重分类错误进行调整的活动——其对象就是财务报表。而根据某些专家学者的定义, 重分类调整是指在审计过程中对被审计单位的应收、应付往来账户中出现的相反数进行重新分类调整 (朱权华等, 1997) 。虽然此定义将重分类调整的范围狭隘地仅限定于应收、应付往来账户, 但由此亦可推断, 在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 (以下简称“CAS”) 下, 重分类调整的对象甚至仅限于资产负债表项目。
重分类调整只是对报表明细项目余额的填列方向进行调整, 并不调整明细账和总账的已有记录, 即所谓的“调表不调账”。
(一) 重分类错误调整的对象只能是资产负债表项目
按照CAS的规定, 预收账款情况不多的, 可不设置“预收账款”科目而将预收的款项直接计入“应收账款”科目;预付账款不多的情况下, 可不设置“预付账款”科目而将款项直接计入“应付账款”科目。但是, 由于这两组分别合并设置的科目之间, 一为资产类科目, 一为负债类科目, 本身就极大可能会出现资产类科目下的明细项目出现贷方余额、负债类科目下的明细项目出现借方余额的情况。就是在企业不这样合并设置科目的情况下, 也经常会出现这种反向明细项目余额的情况。
不论是在企业财务人员编制会计报表时, 还是在审计人员执行报表项目审计的过程中, 如果出现这种反向明细项目余额的情况, 只要没有其他的核算方面的错误, 就只需要对这些反向明细项目余额进行重分类调整。具体说来, 就是根据会计明细项目的期末余额而非总账科目余额 (净值) 确定其在财务报表的填列方向:当资产类往来会计明细科目余额出现贷方余额时, 应重分类到负债类科目;反之, 当负债类往来会计明细科目出现借方余额时, 应重分类到资产类科目。
重分类处理的作用, 在于客观反映企业资产及负债情况的本来面目, 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保证企业财务指标计算的准确性和有用性, 为企业管理层作出正确的决策提供支持。
实务工作中, 常见的可能需要进行重分类调整的几个对应的资产负债表报表项目主要有:“应收账款”与“预收账款”, “应付账款”与“预付账款”, “其他应收款”与“其他应付款”, “货币资金”中一年以上的定期存款重分类调整为“其他非流动资产”, “长期待摊费用”中在一年内 (含一年) 摊销的明细项目重分类调整为“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长期借款”中一年内到期的明细贷款项目重分类调整为“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债权性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或“持有至到期投资”中的属于一年内到期的明细项目重分类调整为“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等等。
但有一种情况例外, 就是根据CAS报告编制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以下简称“IFRS”) 报告时, 重分类调整不仅涉及到资产负债表项目, 可能会同时涉及到利润表项目。
(二) 重分类调整的对象可能涉及损益表项目
现在的CAS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与IFRS的趋同, 也得到了世界上多数国家或经济体二者等效的承认, 例如, 2008年11月14日, 由欧盟成员国代表组成的欧盟证券委员会 (ESC) 就第三国会计准则等效问题投票决定:2009-2011年底前的过渡期内, 欧盟将允许中国证券发行者在进入欧洲市场时使用中国会计准则, 不需要根据欧盟境内市场采用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调整财务报表。但在某些具体的细节内容上, 还没有做到两者的完全同一, 也还没有得到世界上所有的国家或经济体二者等效的承认。因此, 当企业需要将CAS下的财务报告转换为IFRS下的财务报告时, 就需要对此二者的差异按IFRS的要求进行重分类调整, 而这些调整项目不仅涉及到资产负债表项目, 还可能会涉及到利润表项目的调整。
比如, CAS规定, 企业基建、更新改造且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支出在“在建工程”科目进行核算, 并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在建工程”项目单独列示;而IFRS规定无论是否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与固定资产相关的可以予以资本化的支出均在“固定资产”项目中反映。因此, 根据CAS报告编制IFRS报告时, 应将CAS中的“在建工程”项目重分类为IFRS的“固定资产”项目。这样的重分类调整就是对资产负债表项目的调整。
再如, CAS规定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属于“财务费用”的范畴, 而IFRS规定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应在“其他收入净额”报表项目中进行体现。这时, 根据CAS报告编制IFRS报告时, 应将利息收入从CAS的“财务费用”项目重分类到IFRS的“其他收入净额”项目。这个重分类调整就是对利润表项目的调整。
二、核算错误及调整
核算错误是因企业对经济业务进行了不正确的会计核算而引起的错误, 主要包括错误地进行会计处理和未及时进行会计处理两种情况。
核算错误调整不仅涉及到资产负债表项目的调整, 还可能涉及到利润表项目的调整;不仅涉及到财务报表项目的调整, 还会涉及到财务账簿包括总账和明细账记录的调整, 甚至还可能会涉及到对以前年度账务的调整。
(一) 错误地进行会计处理
错误地进行会计处理, 主要表现在未按CAS规定的范围、条件、程序、方法、会计科目等进行账务处理。
例如, CAS规定, (符合规定条件的) 借款费用只有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时, 才应当开始资本化: (1) 资产支出已经发生; (2) 借款费用已经发生; (3) 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但有些企业为了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 或财务人员对准则规定没能准确掌握的情况下, 在尚未同时满足以上三个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条件时, 就开始进行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处理。对于这样的错误, 应认定为核算错误, 需要对账簿、报表等相关的会计科目如在建工程、财务费用 (或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以及金额等项目进行调整。
再如, CAS规定, 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企业存货盘亏造成的损失, 应当计入当期损益。而在实务中, 有些企业利用“期初库存量+本期购入量-期末库存量=本期耗用量”的平衡原理, 根据月底盘点库存量倒挤每月应计入生产成本或销售成本的存货价值, 这样处理, 将可能因疏忽、贪污或舞弊造成的存货亏空量“挤”入了存货成本而不是计入了当期损失, 造成成本不实、信息不真等问题。对于这样的核算错误, 也应该按CAS的规定对相关的账簿和报表的记录和金额进行调整。
实务中, 错误进行会计处理的核算错误还有:以往来科目长期挂账或核算其他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成本的核算内容;按错误的对象归集成本、费用项目;未按含土地使用权价款的房屋建筑物价值计算应缴房产税 (虽然可能更多地涉及到税法的遵从度) ;对能够实施直接控制的被投资单位不是按成本法而是按权益法进行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等。
(二) 未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未及时进行会计处理, 主要表现在未按CAS规定的时限进行账务处理, 包括人为地、故意地提前或延后进行账务处理。
例如, CAS规定, 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 应当确认商品销售收入: (1) 企业己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2) 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 也没有对己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 (3) 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 (4) 相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5) 相关的、己发生的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而有些企业, 出于利润调节或“避税”的考虑, 将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发出商品以“未开具发票”为由不确认收入而留待后期再确认, 或将尚未收到代销清单的委托代销商品在发出时即直接确认商品销售收入。
再如, CAS规定, 企业自行建造 (包括自营建造和出包建造两种方式) 的固定资产的初始入账成本, 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 即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即应确认为固定资产进行核算并计提相关折旧。但有些企业未按规定时限处理, 对自行建造的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在建工程, 即使已经投入使用了, 或已经对外出租经营了, 但却以“未办理竣工结算”为借口, 故意拖延不办理固定资产 (或投资性房产地) 转账结算, 不按CAS的规定时限进行处理。
其他如延后计提贷款利息、提前确认租赁收入等等, 均是未及时进行账务处理的例子。
三、结语
重分类错误不是账务处理方面的“技术性”问题, 是正常的、允许出现的“错误”;核算错误则是因为对CAS内容不明、掌握不牢、理解不透或人为故意造成的, 是对“游戏规则”的践踏, 它导致会计数据有误、信息失真, 不同企业之间或不同时期之间的数据缺乏可比性, 是不允许出现的错误。无论是企业财务人员或内部审计人员, 还是外部注册会计师, 均应准确把握CAS的规定, 正确判断“错误”的性质, 从而及时进行正确的处理。
参考文献
[1]孟娟.应收、预付、应付、预收项目的审计和处理[J].审计与理财, 2009 (04) .
[2]朱权华, 姚建国, 康晓升.浅谈“重分类”调整[J].财务与会计, 1997 (10) .
[3]张军, 郑钦远.依据CAS报告编制IFRS报告的重分类调整——资产负债表篇[J].财会月刊 (上旬) , 2010 (08) .
错误控制 篇7
片段一:
在学校的听课中, 一位年轻教师通过创设情境, 让学生在“猜想—验证—结论”中发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学生思维踊跃, 发言积极。就在我以为这又是一节轻松的好课时, 接下来的教学出现了这样的一幕:
出示:下面的等式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45+63) +37=45+ (63+37)
52+36+48=36+ (52+48)
48+69=48+69
(前两题学生能轻松回答)
师 (指着第三题) :这题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生1:加法结合律。
生2:不对, 加法交换律。
生3: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师 (指着第四题) :这题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生4:交换律。
师:对吗?
生5:老师, 你出错题了?
师:不是我出错题了, 是你们错了, 这题根本就没有运用运算律, 因为交换律是要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 而这里没有, 明白了吗?
听课后我感觉此处处理过于突然, 学生并没有理解其中的实际意义, 于是也将同样的问题抛给了我班的学生。
片段二:
(前面的处理和这位教师基本相同)
师 (指着第四题) :这题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生1:交换律。
师:对吗?
生2:老师, 你出错题了?
师 (老师微笑着、慢条斯理地说) :喔, 真的吗?
(学生看着老师、开始怀疑起来) 小声议论着:不是老师写错题了吗?
教师布置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讨论交流后汇报。
生3:这里没有运用加法交换律。
生4:这里更不会有加法结合律。
生5……
师:那说明什么呢?这里有没有运用运算律呢?
生 (齐声回答) :没有。
师:那你们刚才怎么说老师出错题了呢?
生6:因为题目中的问是下面的等式个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就认为一定应用运算律。
反思:
1. 抓住错误资源, 激发探究兴趣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兴趣。而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对待错误, 许多教师视之为洪水猛兽, 往往“快刀斩乱麻”, 以一个“错”字堵学生的嘴, “棒”杀了学生的思维, 再接二连三提问, 直到得出“正确答案”, 或亲自把正确答案“双手奉上”。学习错误其实是一种来源于学习活动本身, 具有特殊教育作用的学习材料, 它来自于学生、贴近学生, 教学时又回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 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具有特殊的作用。“错误”和疑惑使学生产生主动积极的思考, 调动了思维热情, 学生在“欲罢不能”的浓浓探究氛围中开始了对新课的学习。
2. 善用错误资源, 促进学生生成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维度的动态生成过程。“错误”是一种发生在学生身边, 由学生自己“创造”的宝贵的教学资源。它来自于学生, 教学时又回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 从而给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究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在纠错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是培养学生发现意识的有效途径。针对片段中出现的错误, 教师借错题发挥, 首先顺势诱导学生去解题, 在解题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学生犯错的过程应看作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分析错误, 对症下药, 让学生知错就改, 更应该用新的理念、新的策略去积极主动应对, 教师要巧妙利用, 因势利导, 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 在探讨、尝试中为学生开辟出一片创新的天地。“错误”不仅不应该禁锢我们的教学, 而应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生动活泼, 充满灵性, 让学生更积极主动, 张扬个性!
3. 利用错误资源, 提高反思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 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靠示范的练习得以纠正, 必须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 而“自我否定”又以自我反省, 特别是内在的“观念冲突”作为必要的前提。其实只要能够让学生静下心来思考, 就会发现自己的错误, 从而自己做出修正。利用学习错误, 并及时引发这种“观念冲突”, 能促使学生对已完成的思维过程进行周密且有批判性的再思考, 对已形成的认识从另一个角度, 以另一种方式进行思考, 以求得更深入的认识, 这既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又培养了学生的反思能力。
4. 合理对待错误, 培养学生自信心
人非圣贤, 孰能无“错”。在新课改的背景下, 我们要重新确立教育资源观, 教育资源无处不在, 学生的“错误”中蕴含着教学资源。学习过程中的学生是不成熟的个体, 难免会出现各种错误。从发展的角度讲, 这是学生特有的“权利”。教师通常看到的更多是错误的消极方面, 因此千方百计避免或减少学生出错。但是往往事与愿违, 处置不当, 可能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实, 学生的错误中总会有些合理的成分或闪光之处, 这需要教师要有敏锐的眼光善于捕捉“错误”资源, 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 又为后继学习营造了安全的心理氛围。
错误控制 篇8
关键词:高中物理,错误生成,变通
在高中物理的课堂实践中, 随时都有我们意料不到的生成出现, 特别是面对有些学生的错误生成, 直接否决会挫伤学生的学习激情, 同时也违背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任何的生成, 都是学生结合自己的思考、经验和假设对物理现象或问题所给出的解释, 显示了学生的思维方式、认知经验。这也是对学生“对症下药”的根本依据, 只要我们顺势而导, 灵活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 带领学生通过不断地辨析、探究, 就可以启发学生的自我领悟, 让学生认清在思考过程中的误区, 从而建立正确的、科学的思维结构, 巧妙地使用“错误生成”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创设情境, 自由发言, 激励生成
和谐的环境给学生的自由生成提供了温床。教师要营造开放、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 使学生都能够保持各自的思想, 将学生的个性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 以激励学生不同角度、不同方式的生成, 勇敢地面对学生的“错误生成”, 以促进学生对课堂的积极参与。例如在学习有关“磁通量”时, 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对“磁通量”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在进行简单的计算中却发现, 学生的错误率非常高, 远远超过了想象。于是教师临时组织了开放性的讨论, 学生在不断地说出自己的观点时, 教师积极地总结学生的观点:有的学生在感应电动势上出现了问题, 有的学生在公式运用上出现了问题, 有的学生在计算上出现了问题。教师从学生的表现中找到了问题的根结, 让学生从磁通量、磁通量的变化、磁通量的变化率这三个概念进行辨析, 以明白这三者之间的根本区别;结合学生的生成, 将磁通量的变化量分为了三种情况, 使学生在面积不变、磁感应强度不变和两者都不变时进行讨论。在学生的自由讨论中使学生自由的生成, 通过这些“错误生成”之间的碰撞, 使学生意识到自己观点中的不全面, 使“错误”修正, 调整了学生的思维方式, 从而形成了更严谨、逻辑性更强的思维模式, 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顺势而导, 启发思考, 演变生成
“错误生成”很大程度上展示了学生的思维方式、认知水平。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错误生成”来分析学生的思维方式, 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学生欠缺的方面出发顺势而导, 启发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巧妙地将“错误生成”演变为课堂讨论的“核心问题”, 使学生逐步领悟到自己思维上的误区, 及时调整思维习惯。例如在学习有关“自由落体”时, 教师让学生对“一片羽毛和一个铁球从同一高度落下, 哪个物体先落地”这个问题进行猜想时, 很多学生都会选择铁球:因为铁球的质量比较大。面对这样的情况, 教师不要先急于否定, 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要想知道哪一个先落地, 可以从哪一个角度来分析?学生很快就能想到时间, 需要比较羽毛和铁球从同一个高度落下所需要的时间。教师接着跟进:有了一定的高度就是有了物体运动的位移, 那么时间怎么确定?学生很容易就会想到这两个物体在“自由落体”过程中的运动方式, 从而得出都是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就可以得出两者的加速度都是g, 分析到这里学生就会得出“同时落地”的结论。这样的生成演变为接下来的实验奠定了理论基础, 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
三、亲身体验, 解开心结, 升华生成
亲身体验是让学生信服最有力的方式。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利用实验的优势, 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 在观察知识的形成过程中逐渐地突破自己的思维方式, 解开自己在认知上的心结。从而使“错误”变成一种思考, 使“思考”变为一种行动, 使“行动”变成一种能力, 升华“错误”的价值。例如在学习有关“机械能守恒定律”时, 学生对守恒的条件不是很明确, 在实验中没有考虑到摩擦力和空气阻力, 使得学生得不到正确的实验数据, 而有的学生又不能正确的面对错误, 就想胡乱捏造数据蒙混过关。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的这种“错误生成”, 引导学生认真的检查实验的过程, 鼓励学生设计多种方法来避免摩擦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 利用实验证明自己方法的可行性, 通过学生的反复实验、不断探究纠正, 学生逐步地掌握了实验的关键所在, 方法越来越实用、简便。通过这样的及时发现, 及时地引导学生的实验探究, 使学生明白实际操作中影响数据的因素, 并建立一些克服的方法措施, 增强了学生对实验原理的深刻理解。同时, 改变了学生的实验态度, 提高了学生的学科认识, 培养了学科素养。
在课堂上, 任何的生成都为合理的。只要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课堂氛围, 使学生可以自由畅快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激励学生的生成;巧妙的利用学生的生成资源, 利用学生的思维来展开对物理知识或现象的辨析、假设和推导, 使学生能够在亲自体验中找到“症结”所在, 而不断的纠正、修复自己的思维模式, 从而形成严谨、科学的学习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使“错误生成”体现出应有的价值, 开出绚丽的思维之花。
参考文献
[1]胡惠芬.善用错误资源.生成精彩课堂[J].新课程 (中学) 2010 (04)
错误控制 篇9
关键词:家长;家庭教育;自尊
早期教育(early education)指由成人对婴幼儿实施的教育。这是人生的启蒙教育,具有奠基的意义。0~7岁是儿童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如果这时能够丰富儿童的生活,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给予正确的教育,就能加速儿童智力的发展,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形成奠定基础。早期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是以儿童早期发展理论为基础的。教育者不仅应考虑客观的教育要求,而且要十分重视儿童的成熟状况和发展的可能性。早期教育从儿童出生时即可进行。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教育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如周岁以内的儿童以感官功能训练、动作训练、语言发声训练和亲子交往训练为主;周岁至3岁儿童除上述训练外还应加入感知动作思维,连贯性动作与活动、语言、玩伴交往及个性形成等方面的训练和培养。早期教育是对0~6岁婴幼儿及其父母、婴幼儿与父母或养育者之间开展的、有助于身体、情感、智力、人格、精神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与健康成长的互动式活动。对于大班幼儿,由于即将进入小学,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帮助其做好入学准备,始终是家长关心的问题。而通过对我园大班幼儿及其家长的调查发现,现在的家长对这一问题相当关注,甚至有过热倾向。加之对孩子生理心理特征不够了解,不能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从而使家庭教育进入了一些误区。
一、望子成龙,智力第一
由于大班幼儿即将进入小学,有些家长过度地开发幼儿智力,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技之长,就带着孩子拜师学艺等等,很少考虑孩子的生理心理是否能够承受,窒息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缺乏尊重,强加意志
父母以为孩子大了就应该加强管教,对孩子的情感体验缺少关心,往往将自己主观设计的成长模式强加给幼儿,喜欢孩子说“是”,反对孩子说“不”。这种家长式的教育方式是以家长自我为中心的,要求幼儿围绕“大太阳”转,不关注幼儿的个性发展。这种做法严重遏制了孩子好问、好动、好思想的天性。有些父母性情粗暴,把自己的心情、好恶作为是非标准,孩子遇事不知该怎么做才对,更弄不清自己什么时候就会被劈头盖脸地教训一顿。而各种各样的、直接的或变相的惩罚和虐待以及对儿童的忽视,都是对孩子身心的摧残。作为家长,我们应该从内心深处热爱孩子,别让孩子成了大人发泄情绪的对象。
三、放任自流,不管不问
孩子出了问题父母不管不问,任其自然发展。出现这种情况,一是父母忙,顾不上那么多;另一种情况则是家长对孩子大失所望后采取的一种无可奈何的消极方法。孩子成长时期需要各方面的营养,而不仅仅是吃饱穿暖。
四、迁就放任,过度宠爱
由于是独生子女,也有不少家长对孩子宠爱过度,对孩子的任性和无理要求一味迁就,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生活上孩子能独立完成的事也是包办代替。其实这种迁就式的溺爱是真正地害了孩子,结果使孩子失去了很多磨砺优秀品质的机会。这些孩子成人之后不能吃苦,遇到问题束手无策。这样的孩子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在家“强”在外“熊”,情商不高,还多伴有其他的不良性格特征。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的孩子在上小学时住校学习。那时正值我国三年困难时期,孩子身体瘦弱,保育员提出要将孩子接回家中,但刘少奇却拒绝说:“孩子只有留在艰苦的地方,才能受到锻炼和考验。”
五、有错大罪,伤其自尊
对孩子的错误,父母是否可以加以惩罚一直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问题,更何况大班幼儿已具有较强的自尊心。《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解释“惩罚”:所谓惩罚,就是严厉的处罚。而父母的惩罚行为便可解释为:父母施加给子女的身体或心理的不愉快情绪体验,以影响子女行为或发展的一种有计划的意图。那么,我们平常所说的父母对子女的体罚、训斥、批评、指责、冷漠、爱的回收,限制孩子的某种自由、强制孩子做不想做的事等都属于父母对子女的惩罚,都伤了其自尊心。那什么样的处罚方式才能不伤及孩子的自尊心呢?怎样的惩罚教育才能起到作用,使孩子真正从内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真心去改变呢?作为教师我们对家长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在惩罚孩子时家长应明确惩罚的合理性,对于粗鲁的、不理智的、暴力的和有害的行为应禁止。家长应认识到所惩罚的对象是孩子的违规行为,而不是孩子本身,应以教育为目的,尊重儿童的人格。同时,家长应对幼儿的缺点错误持积极态度,将其视为实施教育的良好契机,使幼儿在犯错的体验中成长。另外,在惩罚的过程中家长应多次强调沟通,这既是为了让幼儿了解自己的缺点错误,了解父母惩罚的目的及迫切的爱子心理,也是为了更好地在惩罚中保护幼儿。
“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成为天才的父母。”希望天下的父母在培育孩子的过程中都拥有一个和孩子一样的童真、快乐的心,善于发现孩子的天赋,对自己的孩子永远抱有希望,永远是孩子的朋友,永远能听到孩子的真心话。只有实施科学的家庭教育,孩子才有可能成为适应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错误控制 篇10
V B是微软公司推出的一种可视化的、面向对象的、由事件驱动的结构化高级程序设计语言。VB以其功能强大、易学易用的特点受到广大编程爱好者的青睐。但在编写程序的过程中, 无论我们如何仔细、认真地编写程序的代码, 错误仍是不可避免的。作为一名程序设计人员, 必须了解程序的错误类型和处理方法, 掌握程序的调试方法。本文就VB程序中错误的类型、程序调试和错误的处理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
VB程序的错误种类
在程序设计中容易出现的错误主要有编辑错误、编译错误、运行错误和逻辑错误4种类型。
1.编辑错误
当在代码窗口输入程序代码时, 计算机会自动进行语法检查, 当语句没有输入完或者关键词有错误时, VB都会自动弹出一个出错窗口, 提示用户修改错误。此时单击“确定”按钮, 关闭提示窗口, 出错的地方会变成红色, 提示用户进行修改。
2.编译错误
当用户单击“启动”按钮运行程序时, VB首先要对代码进行编译, 这时产生的错误就称为编译错误。编译错误的产生一般是由于用户没有严格按照VB的语法规则编写代码, 比如对变量、数组未定义就使用、IF块缺少End If、For循环由于For和Next中的循环不一致等情况, VB在编译时就会发现, 并给出用户出错信息。编译错误又称语法错误, 这类错误比较容易发现和处理。
设置“自动语法检测”选项的方法是选择“工具”->”选项”命令,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编辑器”选项卡, 选择“自动语法检测”复选框。
3.运行错误
当一个应用程序正在运行且被VB检测期间, 当一个语句试图执行一个不能执行的操作时, 就会发生运行错误。例如:V=S/T此语句本身并无语法错误, 但当T为零时, 此除法就是无效的操作。这样的错误从静态上是看不出来的, 只有当程序运行时才能够检测到, 为此, 我们可以在程序中加入一个或多个条件进行检查, 从而保证程序的正确执行。
4.逻辑错误
当应用程序没有产生预期的结果, 说明程序存在逻辑错误。逻辑错误产生的原因很多, 例如:语句顺序不对、运算符书写不正确、条件、循环的设置错误等都可以产生逻辑错误。
对于逻辑错误VB是检查不出来的, 因此也没有提示信息, 只有靠用户认真分析阅读程序并进行调试, 才能避免错误的产生。
VB程序的调试方法
当程序产生逻辑错误时, 不会有任何的错误提示, 必须深入到程序的内部, 逐句地执行程序, 随时监测各种变量和表达式当前的值, 才能找到隐蔽的逻辑错误, 这个过程称为调试。
1.代码调试
1.1中断模式
程序调试有3种模式:中断模式、设计时模式和运行时模式。在程序调试过程中, 一般都使用中断模式。因为中断模式既能修改程序代码, 又能看到代码修改后的运行效果, 所以是调试的最佳模式。一般使用调试工具时, 除了设置断点和监视表达式外, 其余必须在中断模式下运行。进入中断模式有两种方法:一是手动方式, 此种方式可以在程序处于运行状态时, 强制进入中断模式, 运行相应的调试操作;另一种是自动进入方式, 此种方式在有特殊情况发生时会自动进入中断模式, 以进行调试工作。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动进入中断模式:
(1) 某条件语句产生了不能被俘获的运行时错误信息。
(2) 根据“添加监视”对话框中对监视方式的选择, 决定监视表达式的值是发生变化时中断还是为真时中断。
(3) 某条件语句产生了运行时错误, 并且在“工具”菜单中的“选项”对话框内的通用卡片中, 选中“发生错误时中断”选项。
(4) 执行到有Stop语句的行。
(5) 执行到设置有断点的行。
1.2中断程序的执行
如果程序从头执行至尾, 那么用户将无法深入到程序执行的每一个阶段甚至每一步, 也就无法进行调试。因此, 控制程序的执行是调试的基础。控制程序的执行有3种方式:中断程序的执行、单步执行和设置执行点语句。
(1) 设置断点:将插入符放在要设置断点的行中, 然后选择“调试”->“切换断点”命令、单击调试工具条中的“切换断点”按钮或者按F9键。当某一行设置断点后, 该行代码将以红底白字显示, 并在边界指示条中出现一个红色的圈。
(2) 清除断点:按F9键即可清除断点。
(3) 清除所有断点:选择“调试”->“清除所有断点”命令或按Ctrl+Shift+F9组合键, 便可将所有打开工程中的所有断点清除。
1.3单步执行程序
通过设置断点使程序进入中断状态后, 用户还可以单步执行程序。
(1) 逐语句执行:选择“调试”->“单步执行”命令或按F8键即可。单步执行后, 执行点将移动到下一行。
(2) 逐过程执行:选择“调试”->“逐过程执行”命令或按Shift+F8键即可。
2.窗口调试
VB为用户提供了3种窗口来查看和监视变量以及表达式的值。
2.1“本地”窗口
在程序执行过程中, 如果从一个过程进入另一个过程, 则“本地”窗口内容会相应地改为另一个过程内的所有变量的取值情况。这样就可以在单步执行时随时监视这些变量的值。单击“视图”->“本地窗口”命令或单击调试工具条的“本地窗口”按钮即可打开“本地”窗口。
2.2“立即”窗口
通过“立即”窗口可以查看变量或表达式的当前值, 修改变量和属性的值以及执行一个小程序段等。单击“视图”->“立即窗口”命令或单击调试工具条的“立即窗口”按钮即可打开“立即”窗口。
2.3“监视”窗口
可以通过“监视”窗口来监视变量和表达式的值。单击“视图”->“监视窗口”命令或单击调试工具条的“监视窗口”按钮即可打开“监视”窗口。
VB程序错误捕获方法
VB中捕获错误首先要启动错误处理程序, 这项任务主要是由On Error语句来完成的。
1.On Error Goto Line
此语句的功能是启动错误处理程序, 且该例程从必要的line参数中指定的“行号”开始。例如:
Private Sub Form_Load ()
Dim r As Vb Msg Box Result
On Error Go To badate
Ch Drive"A"
Exit Sub
Badate:
r=Msg Box ("请插入软盘:", vb Retry Cancel+vb Critical, "缺少软盘")
If r=vb Retry Then Resume
End Sub
2.On Error Resume Next
此语句的功能是忽略错误, 继续往下执行。它启动错误处理程序, 但不执行错误处理程序。当发生错误时, 不做任何处理, 程序转到紧接着发生错误的语句之后, 并从此处继续执行。
3.On Error Goto 0
此语句禁止当前过程中任何已启动的错误处理程序。错误捕获程序一旦启动, 将保持到过程结束。如果要在过程结束前取消错误处理程序, 应使用On Error Goto 0语句。
错误处理
在检测到运行时错误后, 将进入错误处理程序。在错误处理程序中, 用户要进行相应的处理。比如判断错误的类型, 提示用户出错, 并向用户提供解决的方法, 然后根据用户的选择将程序流程返回到指定位置继续执行等。从错误处理程序中返回时, 我们使用Resume语句, 根据不同的返回位置, Resume语句有以下三种形式。Resume 0返回到产生错误的语句重新执行, 通常省略“0”。Resume Next跳过产生错误的语句, 返回到它的下一行语句继续执行。Rusume行号返回到行号指定的位置继续执行。例如:
Private Sub Commandl_Click ()
On Error Go To error
A=1/Val (Textl.Text)
Msg Box“你输入了非零值”
Exit Sub
Error:
Select Case Err.Number
Case 1‘1被“0”除的错误代码是11’
Msg Box“你输入了零值或非数值字符”
End Select
End Sub
结语
本文主要介绍了VB程序的错误类型和常用的调试方法及错误处理的方法。掌握了这些方法, 对提高程序设计能力将有较大的帮助, 当然, 仅仅掌握这些还是不够的, 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积累经验, 才能不断提高VB的程序设计水平, 编制出高质量的VB程序。
参考文献
[1]解凯, 陈如琪.Visual Basic程序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0.
[2]孙街亭.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案例教程[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0.
[3]王真富.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M].北京:地址出版社,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