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归因

2024-05-15

错误归因(精选6篇)

错误归因 篇1

学生计算错误的成因是什么? 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下面我结合我校的课题研究谈谈看法。

一、分析

1.学生易感知定势, 计算时注意力不够集中。

学生的感知特点比较笼统、模糊, 往往只注意到算式的某一部分, 感知的印象缺乏整体特征, 再加上感知本身的选择性, 很容易出现感知错误。计算时注意力不够集中, 常发生抄错数字, 写错符号, 以及漏写数字等所谓的粗心错误。

2.熟练程度不够。

课堂上, 教师多注重算理及方法的认知理解, 学生实际练习运用的机会和容量较少。久而久之, 学生计算速度慢。一遇上题目较多时, 为了赶时间, 正确率就会降低。

3.爱用改正纸和铅笔。

学生每次作业都有好几处用改正纸。为了便于改正, 有的学生的练习册还用铅笔书写。

4.习惯了父母检查。

以往每次写完家庭作业, 都要求孩子给家长看, 孩子也就一写完作业就拿来给父母检查。这样, 孩子习惯了父母帮忙检查, 自觉检查的习惯尚未养成。

二、策略

1.强化视知觉能力训练。

视知觉是把眼睛看到的信息传递到大脑, 对看到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学生为什么会把“16.3×18+8.37×18”中8.37算成83.7, 为什么忘了进、退位, 这些都与学生的视知觉能力有关系。为了提高学生的视知觉能力, 我进行了以下两种专项训练。

(1) 抄电话号码。我找了一本废旧的电话号码簿, 让学生照着电话号码簿上的电话号码抄写。要正确快速地抄写好电话号码, 眼睛要看清楚、大脑要记正确、手要写对写好。

(2) 规律写数。先上下写两个数, 将上下两个数的积 (满十就写个位数, 也可以求和或差) 写在上面那个数的后面, 再把上面那个数抄写在下面, 以此类推, 如

6 8 8 4 2 8 6……

3 6 8 8 4 2 8……

这样长期训练, 孩子的视知觉能力得到统一平衡的发展, 减少感知定势带来的笔误。

2.巧用积极暗示效应。

暗示, 是指用含蓄、间接的方式, 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暗示作用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 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心理暗示的教育效应对各个年级阶段的孩子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家长、老师反复当着孩子的面说:“你太粗心了! ”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说:“只有在我看着他时, 他才能认真做。”这样久而久之, 对孩子会产生不良的心理暗示, 认为马虎是天性。与此相反, 积极的心理暗示会让孩子产生完全不同的感受。如同温暖的阳光和丰腴的土壤, 能让孩子茁壮成长。

3.减少依赖性。

橡皮、改正纸和涂改液是造成马虎的一个根源, 反正错了可以擦, 于是错了擦擦了错, 学生不在乎。于是, 我告诫孩子是不可以拥有这几种学习用品的, 凡发现有必没收, 并且要求学生练习册用钢笔书写。这样一来, 学生错了不允许涂擦, 他们自然而然地就会认真书写。“三思而后行”, 想好了再做, 争取一次做对。这样一来, 就能很好地培养认真的学习习惯。

家长代替孩子检查作业的直接结果就是孩子依赖思想很重, 助长了孩子马虎、不负责任的坏习惯。因此, 家长应该教会孩子自己检查作业, 若不放心, 则可以在孩子检查完之后自己再看一遍, 发现错了也不要直接告诉他哪道题错了, 而应该要求他再次检查, 直到自己找到错在哪里。时间一长, 孩子就会养成做题仔细、检查认真的好习惯。

4.提高计算技能。

(1) 加强口算训练, 切实打好基础。口算是一切计算的基础, 只有基本口算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 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家长可以坚持让孩子每天做口算题。口算的内容可以包括本册的口算题和以前学过的基本口算内容, 让孩子进行反复练习, 以求达到熟练的程度。

(2) 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做到一看 (看清题中的数字和符号) , 二想 (想先算哪一步, 后算哪一步) , 三算 (认真准确计算) , 四查 (检查数字抄错没有, 检查运算顺序错了没有, 检查结果是否准确) 。计算时要有耐性, 不急躁, 认真思考, 即使做简单的计算题也要谨慎。计算时要书写工整, 格式规范。即使在草稿纸上计算也要书写清楚, 方便检查。

5.建立“学习积星卡”升级制度。

成功的教育往往离不开有效的激励。为了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享受成功的快乐, 我给学生建立了数学“学习积星卡”升级制度, 具体目标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孩子商定。坚持按时记星、月小计、学期统计, 用红星颗数减黄星颗数得到积星结果, 得10颗红星是童生、再得10颗红星是秀才、再多得15颗红星就是举人、再多得15颗红星就是进士、再高级别的探花、榜眼需各在此基础上各累计多得20颗红星, 最后再多得30颗红星就是状元。学生听完“学习积星卡”升级制度后, 兴致勃勃地数起红星颗数来, 立即对照现在到了哪个级别, 还差多少颗红星就可以升至下一级别了。

三、感慨

通过以上综合训练, 孩子对数学有兴趣了, 自信心足了, 常见的问题悄然不见了。叶圣陶曾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如果学生遇事多动脑, 勤思考, 就一定能有效遏制马虎, 养成学生严谨、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

摘要:学生在实际学习中, 计算差错多, 正确率低, 严重影响数学学习兴趣及学习质量。老师简单粗暴地归咎为“粗心”、“马虎”,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 实则不然。

关键词:错因分析,策略探究,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姚便芳主编.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四川教育出版社.

[2]刘延仑.如何纠正学生的马虎习惯.

错误归因 篇2

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搭配错误的类型及其归因

作为一项高频率语言错误类型,语言搭配历来受到语言学家的重视,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但国内外涉及学习者的.搭配研究很少.本文从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搭配错误类型出发,发现造成搭配错误的原因有:搭配本身理据性的缺乏:大学生对搭配的重视不够;对近义词的区分不够明确造成混用等.本文据此对搭配的教与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作 者:王俊晖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22刊 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年,卷(期):2007“”(32)分类号:H3关键词:作文 搭配 大学英语学习者

小学数学解题错误归因及策略分析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题 错误归因 策略分析

在小学数学实践教学中,小学生解题错误已经不是一个罕见现象,加之学生本身不重视和教师不善巧妙引导,学生在一些简单数学问题上屡摔跟头的事实愈发成为教师与家长头疼的问题。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有很多,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解题能力低下、数学题目理解能力较差、心理因素影响,思维模式受限等成为一些最常见的原因。教师只有正视学生的解题错误,认真分析造成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并找到解决此类问题的可行性措施才是提高学生数学解题成功率,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新出路。

一、小学生解题错误的常见原因分析

(一)概念、定理、规律等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小学生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使其在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方面存在一定困难,概念、定理、规律掌握不牢基本上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通病,概念混淆,张冠李戴,规律模糊,运用不灵活造成解题的偏差与错误是很多学生面临的难题。例如,在“数的概念”相关内容的学习中有这样两道判断题,即“自然数就是我们常见的1、2、3、4、5、6、7……一系列简单的数( )”“0被称为最小的数( )”。在整数的学习中,这两道题是最常见的题目,正确答案是两道题目要判错。但由于学生初步涉及“整数”这一概念,又受家长从小对学生“1、2、3”等数耳濡目染地教授,学生根本就找不出两个题目的错误之处,导致解题错误。再如,“4m=( )cm=( )mm”一题中,一些学生往往由于混淆“1m=10dm=100cm=1000mm”这一知识点,或者对这一知识点交叉记忆,加之解题马虎,很容易造成解题的错误。

(二)小学生的解题能力低下,缺乏解题技巧

小学阶段处于学生整个人生学习的低级阶段,在此阶段,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自制力弱、主动性不强等性格特征,学生在提高自身数学解题能力方面并不重视,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看法,以至于出现解题能力低下、解题技巧缺乏、错误率高、解题费时等严重问题。虽然小学数学题目相对简单,但对于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的小学生来说却是一大难关,解题技巧的缺失成为困扰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提高的障碍。例如,“小明看一本24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0.25,第二天看了全书的0.5,这本书还有多少页小明没有看?”这道题目涉及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转化、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等知识点,再加之是一道对理解力相对要求较高的应用题,学生在解题时如何没有一定的解题技巧和能力难免出现错误,有些学生一看题目为避免算错就干脆放弃。这类题首先要找到题目中的“单位1”,然后开始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难度较大,对解题技巧要求也较高,可以利用图示解题法提高解题成功率。

(三)受认知能力限制,小学生数学理解力差

目前小学生在数学解题方面存在着很普遍的问题,就是理解能力极差,对一些文字叙述较多的判断题、选择题等无从下手,特别是纯文字的数学应用题,部分学生更会产生厌烦与恐惧心理。还有些学生由于理解力有限,常出现望文生义、不深入思考、胡乱解题、得过且过的状况。例如,“一个正方体玻璃容器棱长2分米,向容器中倒入5升水,再把一块石头放入水中,这时,量得容器内的水深15厘米,石头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这是一道集体积和容积计算、单位换算、不规则容积计算等知识点于一体的数学题,对于一些理解能力差的学生来说无疑比登天还难,他们拿到题目后,往往驻足观望很久也找不到解题的突破口,或者在理解某一点上出现偏差导致解题错误。

(四)数学学习敷衍性心理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些小学生由于一直以来对数学学习抱有随意、敷衍的学习心态,并不重视数学学习,在课堂上很少积极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久而久之,这种厌烦与恐惧心理进一步升级,学生屡次出现解题错误也在意料之中。由这种敷衍性心理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解题注意力不集中,解题容易出现思维定式。首先,解题思路不清晰。例如计算题“404+250=( )”,学生在进行列竖式计算时,由于注意力不集中,抱有“早算完早结束”的心理,将“250”写成“205”导致计算结果出错。再如计算“59×99+99=( )”,学生由于受思维定势影响,看到“99”就想进行简便运算,于是这样解“59×99+99=59×(99+1)=59×100=5900”。这样的解题过程是错误的,师生必须加以重视。

二、提高小学生数学解题成功率的策略

(一)有针对性地夯实学生数学基础知识

针对学生数学知识掌握不牢的现象,教师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建立数学解题自信,提高数学解题能力,对于概念、规律等掌握方面,要相信自己通过刻苦攻读是可以一样击破的。对于概念,教师应注重结合生活实际,使枯燥的数学概念更加生动具体化,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记忆力。另外,在一定学习阶段后,可以针对此阶段的概念对学生进行系统测试,督促学生将基础概念作为重点学习内容来抓。例如,在“小数”这一概念的讲解中,可以列举生活中一系列常见现象(某商品标价是4.5元)来加深学生对其理解与巩固。对于“规律”来讲,教师最好经常性将一些常见数学规律渗透于日常数学教学中,在这样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过程中,学生实现对数学规律的牢固掌握不再是梦。

(二)提升理解力,培养学生解题能力与技巧

由于受认知能力的制约,学生理解力低下已成为一种事实,基于此,教师应该在尽可能丰富数学教学内容、完善数学教学设计、多元化教学方法中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与信心,拓展学生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毋庸置疑,提升解题技巧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有效策略,也是加快学生解题速度的重要举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算法和法则,运用经典题目锻炼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使其在不断练习中掌握独到数学解题技巧与方法。在锻炼过程中,教师应遵循“重难点知识分别练,易错易混知识对比练、反复练,兼顾评价”的原则,还可以鼓励学生建立“数学易错题集锦”,在每一道数学错题中详细记录错误的原因,以及用到的解题技巧,全方位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三)多途径加强学生对数学解题的重视

针对学生敷衍性心理给学生数学解题形成的障碍,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地位,运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与信心,使其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主动关心学生,理解包容学生,多用鼓励性评价语言提升数学学习的满足感和自豪感。如在题目“找规律1、4、9、16( )”,很多学生由于对平方的相关知识掌握不透,很难将正确答案“25”填在括号中,还有一些学生在被老师点到回答时显得局促不安,回答错误后很自卑。这时教师应该加以鼓励,对嘲笑别人的学生进行批评,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重视度。

综上所述,在小学生数学解题过程中,学生不自觉的错误暴露其在数学学习中的一系列问题,数学解题错误原因主要体现在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理解能力差,解题技巧欠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不重视,心理厌烦与畏惧心理的干扰等。作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引导者,教师应不断转变教学方式与策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有目的地夯实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给学生传授解题技巧,提升解题能力,克服学生的数学敷衍心理,务使其全身心投入数学课堂教学中,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淑廷.小学数学解题错误归因及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5(12).

[2]张建英.小学数学解题错误归因及对策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

[3]杨丽莉.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D].河南师范大学,2014.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雅周镇中心小学)

高中英语写作错误归因 篇4

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都能通过写作反映出来。“写”在四项基本技能中属最难。从历年高考英语书面表达得分来看, 我国高中生英语写作水平不容乐观。本文在之前学者研究基础上分析高中生英语写作中错误的类型, 通过探索错误的原因, 进而提出几点针对性解决策略。

一、高中英语写作中的错误类型及其分析

1、高中英语写作中错误类型

1.1语篇错误

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和研究中, 语篇是高于句子的又一语言单位。语篇的连贯一般指关键词和句子结构之间是否表达贴切, 同样也是英语写作中要遵循的基本要求。从整体性考虑, 要求句与句之间的逻辑性以及排列方面做到主次分明。但在英语写作中, 由于中西方文化思维方式差异, 写作思维与语篇布局习惯也有所不同, 就容易出现中国式的写作, 与英语中的习惯表达不吻合。

1.2语法错误

语法错误主要集中表现在名词单复数的不正确使用、语态的错误使用以及时态运用不当等几个方面。

1.3词汇错误

积累大量的词汇在英语写作中尤为重要, 词汇的搭配使用不仅实现了整句之间的密切组合, 而且还能使句式变得更加丰满。然而在高中生英语写作中, 普遍存在词汇量不足以及拼写诸多错误的问题, 进而造成在写作中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来表达或用法不准确, 再加上部分复杂的词语不知道如何拼写, 就会去找简单的替代词汇, 结果造成整个句子表达不妥当, 通篇文章质量下降。

2、英语写作错误类型归因分析

2.1母语干扰

学习任何语言都会受到自身固有语言结构的影响, 由于英语与汉语在语法形式上有本质的区分, 在汉语的影响下, 在英语写作中经常会不由自主采用汉语的表达手法。从目前看, 大部分高中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中, 首先都会将汉语意思逐字逐词逐句一一翻译, 忽视英语中语法、语态以及时态的应用, 写出的英语作文自然不达标。

2.2词汇方面迁移

词汇作为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 构成文章写作中的基本元素, 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因此要提高自身英语写作水平, 首先要以词汇作为突破口, 只有熟记并掌握英语词汇的使用方法, 才能游刃有余地运用准确词汇搭配写出高分英语作文。在母语学习环境作用下, 学生在英文写作中使用的多是与汉语意思相接近的词汇, 如果不了解词语的准确用法就容易出现歧义。

二、提高高中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教学策略

1、重视基础知识及技巧的锻炼

教师应转变英语写作教学理念, 在平时教学中更应该重视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 教师还可以利用语篇教学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尤其是通过对课文的详细分析, 向学生传授各种题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如主题的展开以及如何运用关联词来有机地将段落组合在一起等。通过提高技巧的训练, 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2、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英文原文, 模仿典型范文

在课堂上, 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具有代表性的文章, 一方面指导学生分析文章句式结构, 通过比较汉英文章主题思想和文章段落结构的方式, 了解汉英写作中思维模式的不同, 进而对学生从整体上掌握文章结构起到启发作用;另一方面在熟悉英语写作方式的基础上, 学生可以刻意模仿教师提供给大家阅读的文章, 不断积累更多典型的优美词句, 以便作为今后写作的参考, 在安排自己文章结构时, 尽最大限度地使用英语语篇模式继而发展成为一种自觉主动的思维方式。

3、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英语学习思维

错误归因 篇5

摘 要 助跑步伐错误是初学者学习扣球技术中常见的错误之一,本文针对初学者在扣球学习中的心理状态与条件反射、分析助跑起跳步伐错误的归因,找出快速矫正助跑起跳步伐的练习方法,无疑、它将为广大教师提高扣球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初学者 步伐错误 扣球

一、前言

排球项目是学校体育教学大纲中的三大球内容之一,也是学生增强体质,乐于观赏、愿意参与的体育运动。而扣球在排球比赛中,是最积极、最有效的得分、得权的进攻手段,是排球技术中结构比较复杂、不易掌握,更是初学者渴望尽早熟练掌握的重要基本技术。

助跑是扣球动作和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扣球教学的重点。因为每一次完整有效的扣球动作均需要经过助跑、起跳、空中击球和落地四个相互衔接的阶段。除了原地起跳扣球以外,其他各种扣球动作都将采用助跑起跳的方法,使之适时接近球的同时,选择最好的起跳点,并充分利用助跑水平速度转化为最佳的起跳高度。

由于二传球的弧度、速度和落点的不同,对于初学者来说,准确、熟练的掌握助跑步伐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步伐调整准确、灵活、轻盈、熟练,才能获得助跑与起跳以及空中动作的连贯性,正确完成整个扣球技术动作。

由于其助跑动作中的最后一步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起跳后的空中动作的连贯性、准确性、协调性以及击球点和击球时机的把握。右手扣球者迈出的最后一步,需迈出右脚再起跳,相反左手扣球者需迈出左脚再起跳。如果助跑起跳步伐有错误,虽然能够判断二传球落点的位置,但也不能正确地把握好起跳点。造成最后一步与手臂动作不协调,引起起跳腾空后容易动作变形,挥臂击球使不上劲,发力不方便,以及变向扣球掌握不好击球点和击球时间等问题。这在扣各种快球时问题表现更为明显。如果教师对上述问题不能及时的发现和迅速帮助学生解决,不但会影响学生进一步提高扣球技术水平,而且也会影响其学习积极性、自信心和教学进度。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是针对我们的教学客体——中专以上初学排球的学生群体。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

研究助跑错误归因与矫正的相关文献资料。

2.访谈法

走访华中师大体育系,我院体育系排球专业专家、教授和研究生并进行座谈。

3.经验总结法

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之概叙。

三、结果与分析

(一)助跑错误之归因

1.水平助跑速度不够,影响腾空高度。只有第一步助跑的平均速度2.5米/秒左右、第二步助跑为3.3米/秒左右,第三步助跑才能发挥最佳的4米/秒的速度,通过制动转化为最佳垂直速度,使身体最大幅度的腾空跃起。但不少学生并不重视速度的有效发挥,或前快后慢、速度倒置,或自身力量不够,速度素质较差。因此,普遍存在助跑速度不够,严重影响空中击球的效果。

2.踏跳时重心太前,造成起跳前冲。从动力学角度看,要使人体向上方跳起,在助跑结束的即将踏跳瞬间,身体重心必须落后于触地脚,形成身体稍向后倾。后倾首先是为了降低水平速度的需要,致使起跳前的瞬间水平速度为零,并迅速转换为垂直向上速度。一般地说,助跑速度越快,所需要的后倾角度越大。如果助跑起跳重心太前引起前冲或起跳前的最后一步,不是采用脚跟先着地,使身体产生制动向上,而用前脚掌先着地进行踏跳;不仅影响扣球高度,也会使击球点保持不好,这是初学者常因难以掌握其技巧而出现的错误之一。

3.助跑时身体起伏过大,影响助跑起跳发力。初学者助跑过程中常会出现身体重心起伏过大,而没有力求使重心以直线式的平稳下降,形成有利于迅速伸展下肢并使腿部形成爆发性收缩势能,最大限度、最可合理、发挥助跑起跳的功能。

4.只重视手法,不注意脚功。在扣球练习过程中,不少学生没有按照正确的要求做好助跑起跳,过多的把注意力放在空中击球动作上,而忽视助跑起跳在扣球技术的中重要作用。因此不知不觉,日积月累的形成了错误助跑步伐。

5.学前不了解,盲动成错误。排球是学生余暇生活中经常开展的项目,扣球更是学生感兴趣的技术动作。由于一些学生在没有接受正规、系统地教学训练之前缺乏正确技术的了解。故容易形成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助跑技术。虽然经过后来的系统学习,逐步理解其正确技术动作的结构与要领,但是由于缺少长时间和反复的练习,去巩固正确的动作定型和逐步清除过去形成的错误动作痕迹,所以会使正规学习前的错误动作反复再现。

6.教学时数少,规范难以形成。在教学进度文件中,扣球助跑起跳技术的教学时间安排有限,客观上造成在学生还没有较好掌握助跑动作之前,就执行下一步完整扣球阶段的练习。然而学生对最后一步重要性的认识还很肤浅,动作也不熟练,正确的感受没建立,规范动作更没形成,故导致步伐易出错误。

7.知识传授不够,教法缺乏科学。助跑起跳技术教学中,教师自身没有很好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或缺乏采取多样化的练习手段、方法,或理论上没有讲清助跑技术动作的意义、结构、要领等,使得学生在没有形成正确的概念和没建立正确的条件反射之前,过早进入实扣练习,致使助跑步伐容易错误。

(二)矫正助跑错误之方法

在扣球教学训练中,对于产生错误助跑的学生来讲,纠正其错误是件难度较大的教学工作。为此,本人在长期摸索与实践中认为采用以下方法及时纠正错误助跑步伐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1.首先理论上讲清,练习中反复强调。让学生正确认识助跑对保持人与球的距离和选择适宜的起跳点、增加弹跳高度,为空中击球创造有利条件的重要作用,使同学们解决练什么,为什么这样练等问题。

2.实践的第一步骤,在球场地面划出左、右脚的着地点。采用分组或自由练习以诱导他们反复进行正确的助跑起跳练习。在基本学会一步助跑起跳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两步助跑的距离,明确助跑的第一步,讲清助跑方向。第二步调整身体与球的距离,确定起跳点。也可划出两脚步距和起跳点,以引导他们进行两步助跑起跳的辅助性练习。

3.在学生较好掌握前两种练习方法的基础上,再做多步和有球助跑练习。例如:助跑起跳摸高,助跑起跳空中向固定物甩臂和助跑起跳扣吊球等练习。使学生从实践中充分体会助跑的最后一步,应以扣球队员的击球手臂同侧的脚为支撑脚。这样方可协调自然,有利于起跳与扣球的发力。

4.做一些加强、提高最后一步迈出腿爆发力量为目的的练习。发展腿部力量素质,为形成条件反射和巩固助跑起跳技术,提高弹跳水平创造有利条件。例如,利用单足交替向前跨跳、连续深蹲蛙跳、立定三级跳远或多级跳远、单足或双足跳台阶、跳绳等练习大力发展伸膝肌群、腰背伸肌、伸髋肌群的力量。

5.做直线、斜线、变向的一步、两步和多步助跑的专门性徒手练习。并结合上网有球的各种起跳动作的练习。如:不同方向的助跑起跳模仿练习、助跑与起跳的节奏练习、助跑起跳空中平衡能力的练习、连续变向助跑起跳与跑动助跑起跳扣固定球的练习等辅助动作。提高步伐变化的灵活性、节奏性、爆发性、技术性的专门练习的质量与牢固定型。

四、结论

从人体解剖结构和运动生物力学原理以及机械规律来解析,以右手扣球者为例。助跑最后一步迈出右脚,同时左脚迅速跟上并落在右脚稍前,是有利于全身在空中灵活的运动。同时步伐由小到大,速度由慢到快,重心由高到低,腿部肌肉由放松到紧张;有利于步伐轻盈,节奏感强,弹跳力高。因此在扣球教学中不仅诱导学生以扣球手臂来确定最后一步迈出的脚,即应用右手扣球者先迈出右脚再让左脚跟上并落在右脚于靠前(左手扣球者反之);还要注意步距、速度、重心等技术上的精雕细刻。并用上述有效练习手段,适当增加运动负荷,使之逐步达到纠正错误步伐和建立正确步伐的之目的。

参考文献:

[1]球类运动[M].《排球》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2年6月第2次印刷.

[2]排球教学训练指导[M].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

错误归因 篇6

低年段计算已经完成了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两位数的乘法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 这三部分的计算教学是小学计算教学的基础, 低年段学生计算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中、高段计算学习。

一、归因分析

在上学期期末数学考试中, 有一位一年级学生数学科考试成绩出乎意料的差, 这不禁让我去翻看他的试卷。结果看到计算题出现了类似“8+5=3, 13-4=17”这样的错题有六题。一张考卷也不过就那么几题, 他竟然出现了这么多题类似的错误!我用略带批评的语气直接地告诉他的家长:“这个小孩做题太粗心”。过后心里还是充满疑问。

这学期开学来, 我有意的再去翻看了一年级的数学单元试卷, 结果发现, 有不少的学生都出现了类似的错误。然而, 造成这种错误的是学生心理和行为习惯方面的原因: (1) 感知粗略。计算题是由数据与符号组成的算式, 而计算题本身无情节, 外显形式单调, 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学生在计算当中容易出现错读或错抄现象, 以及计算时忽略运算顺序、计算法则, 看错计算符号等导致计算错误。 (2) 情感脆弱。低年段学生计算时总希望很快得到结果, 计算时不能认真审题也不认真选择合理的算法, 错误率很高。 (3) 孕育着不良的数学学习行为习惯。独立思考、读题审题和认真书写完成作业等数学学习习惯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因此, 不能再单纯的去想这仅仅是学生粗心的原因, 而应该从适应低年段学生学习数学的学法上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行为习惯上去寻找原因, 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心理素质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应该作为教学的一大任务。

二、对应策略

1. 构建以数学知识传授与数学心理素质培养相结合的课堂教学特色。

在低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学中, 重点培养学生的情意素质。教学设计上, 注重将知识的落实和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相结合, 将课堂教学作适当调整, 以形成各自的教学特色, 经常性地在教学中创设各种情境:如故事性情境、疑问性情境、探索性情境、操作性情境等课堂情境, 将各知识点恰当地结合到具体情境中。

另外, 在课堂中还要采用灵活、丰富的练习形式:如游戏, 开放性习题、竞争等。在课堂练习时, 经常安排60秒抢答游戏:教师准备若干组数学口算题 (如8+5=_____;5+8=_____;8-5=_____等的类型题) , 把全班学生分成几组, 每组选3名学生作代表, 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 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 以积分多为优胜, 或每答对一题奖一面小红旗, 多得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 精神高度集中, 既受到了数学思想的熏陶, 又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还要根据学生好胜、好强的特点, 在课堂练习中, 开展一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夺红旗比赛”、“谁是小能手”、“小组对抗赛”等竞争活动。这种竞争, 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且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有效的发展。

2. 利用课堂教学、兴趣小组和作业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认知素质。

(1) 重视数学语言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 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 注意采取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 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这一基本语言单位。在陈述和回答问题时, 逐步培养小学生简明、准确、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以从小培养学生严谨, 准确的思维判断能力, 提高学生的认知素质。

(2) 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灵活性的培养:培养小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一方面要重视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 另一方面要结合学科教学, 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

(1) 一题多解。在课堂教学、兴趣小组学习和作业练习中, 经常性地让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 这样的训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寻求新方法的积极情绪。

(2) 一题多变。把问题的题设或结论略加变化, 而不做本质的改变, 使学生认识到问题仍可以使用同样或类似的方法解决, 从而把握方法的本质。这样既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又克服了学生的思维定势。

敏捷性的培养:一方面要培养他们迅速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低年级的学生, 在课堂练习中注意既抓速度又抓准确度的训练, 旨在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同时还可以通过课堂提问抢答来进行敏捷性的培养。

独特性的培养: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小学生思维独特性。

(1)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自觉性, 把独立思考的要求作为学习常规加以训练;

(2) 提倡解决问题的新颖性, 让学生善于挖掘解决问题的各种新方法;

(3) 通过给条件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或者有选择的观察、设计来提高自己思维独特性的水平。

(4) 给学生提供一定条件, 经常性地让学生自编题目, 并互相交流。

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从而提高学生对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分析、归纳等方面的思维能力,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认知素质。

3. 培养自然、自觉、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小学低年级阶段是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 如果抓住了这个关键期,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就会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率, 做到事半功倍。在小学低年级需要养成的习惯很多, 比如:学生的握笔习惯养成, 上课习惯的养成, 作业习惯的养成等, 但是笔者认为:

首先, 要重视养成学生良好的独立思考习惯。虽然, 低年级的很多问题都很简单, 但是教师还是应该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因为学生存在个别差异, 一个问题出来, 要尽量的提示学生先想一想再回答, 而不是“群言堂”, 没有给出思考的时间和指定回答的时间。这样就会出现, 思维敏捷的学生马上就说出答案, 而思维较慢的学生没有完全思考, 也“人云亦云”的随便跟个答案, 不但思维没有得到锻炼, 反而养成了对问题处于“恍惚”的状态就给出答案的不好习惯。因此我们应该在低年级开始就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例如:学生计算“8+5=3, 13-4=17”, 原因之一就是学生看到题目没有思考就理所当然的用自己头脑中的方法去计算, 而没有让题目真正经过自己大脑并进行一定的思维加工产生的错误。

其次, 要重视培养学生读题审题的习惯。虽然低年级学生在做题时还需要老师读题, 但是老师读题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听取并获得判断的审题过程。再有老师读的题目也只是题目要求之类的, 诸如“8+5=3, 13-4=17”这样的题目是需要学生通过自己审题, 认清是加法还是减法, 再进行计算的。而学生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错误, 决不能说他不会计算, 或计算不精准, 而是没有认真审明是加减法而造成的错误。不要认为低年级需要老师读题就忽略学生读题审题习惯的培养, 随着现在学生认字的途径增加, 再加上家长的重视, 学生在入学前就认识不少汉字;再有很多练习的题目都标注有拼音, 老师完全可以慢慢放手让学生去尝试读题, 从而养成学生读题审题的好习惯。

再次, 重视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完成作业的习惯。认真书写不仅能提高作业的准确率, 而且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有积极的意义。书写美观、工整是学生的基本功。做数学作业一般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规范, 阿拉伯数字和符号的书写也要规范。对于作业的书写情况教师要经常讲评, 要以典型示范, 以表扬鼓励为主。端正学生的作业态度, 及时、认真、独立按时完成作业。培养学生认真要细心完成作业的习惯, 作业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准确、完整, 其次要树立作业榜样, 有意识地把做得好的作业展示给学生, 使学生产生向典型看齐的向上心理, 还要及时反馈, 评讲, 出现问题及时更正。

上一篇:运动保护下一篇:财务管理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