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电视走进生活

2024-10-09

网络电视走进生活(共5篇)

网络电视走进生活 篇1

传统的应试教育使学生脱离了生活。学生被封闭在学校,远离社会,生活面太窄,每天都是宿舍—教室—食堂三点一线,学习生活单调无味。面对老师布置的作文题,大多数学生总觉得无话可说,或是空话连篇,或是乱搬乱套,或是缺乏真情实感。《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空间,引导其感受生活,解决“无米下锅”的问题。所以,我认为作文教学必须从“应试”的泥沼中跳出来,回归生活,让生活成为作文创作的源头活水。

一、鼓励激趣,让学生感受写作快乐

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前提条件,没有了兴趣,正如“无水之源”。

目前,初中生写作的最大动机就是获得成功的喜悦,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把奖励作为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的催化剂。每个学生每学期都写了很多作文,其中一定有几篇作文写得较好,或者他们自己认为较好的,我把这些作文选出来,在作文评讲课上点评并赏析,给予作者鼓励,对有创新、有个性的妙言妙语充分肯定,即使有创新、有个性的妙言妙语只有一两句。这些妙言妙语往往会超出那些结构完整、内容充实的四平八稳的整篇作文。初中生的“三自”意识较强烈,自己的“好东西”没人知道、没人欣赏,就不会有兴趣,因此语文老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优秀作文”的平台。如我在班级内的墙报开设“优秀写作专栏”,将每一次学生的优秀习作及时张贴,让全班的师生阅读、欣赏。每期班级黑板报选用学生习作中的片段,并把优秀习作推荐到校刊《谷风》或推荐给学校广播站,甚至推荐到优秀期刊上发表,激起他们写作的兴趣。一学期后让学生将自己的作文装订成一本,自制封面,自己题名,自己为文集写序,并在全班甚至全校进行展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主管部门组织的作文竞赛和泉州德育网等各种征文比赛。这些做法,让每位学生都能真切感受到“我真行”、“我是优秀的”,都在最近发展区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都能领悟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就不会有不喜欢写作的学生。

二、融入现实生活,让写作回归生活的源头

学生生活阅历贫乏,是作文水平无法提高的重要原因。雕塑家罗丹说:“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不是没有动听的音乐,而是没有听得出音乐美的耳朵;不是没有绚丽的风景,而是没有看得出美景的眼睛。同样,初中学生不是没有丰厚的“生活源泉”,而是教师没有发现他们摄取生活素材的五官,学生整天忙于繁重的学习任务,没有思考,没有发现生活的闪光点。这就是初中学生的作文总是空洞无物、千篇一律的问题所在。我们需培养学生细腻善感的心,留意日常生活,对生活充满激情,事事皆可入文。

作文来自生活的相似处,学生就应在生活中写作,在写作中更好地生活。作文训练从内容入手,要求教师努力丰富学生的生活,积极培养他们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留心观察事物、勤于思考问题的习惯,增强学生感受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以便他们正确地理解生活的意义。生活是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在观察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以观察得来的独特感受,形成活化的立体思维网络,支持自己的写作。如教学《散步》中,我让学生在课后捕捉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小细节“以小见大”感悟亲情。叶圣陶的“生活教育理论”提醒我们“仿写”也需有切实的感知,才能返璞归真,又有迹可循,无拘束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这些训练的内容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是他们最乐于表达的,我们为他们创设了这样一个渴望倾吐、期盼交流、急于表达的情境,他们会在激昂的情绪中乐于完成习作。

三、以课文为范本,进行专项迁移训练

我们可以结合阅读教学,架设作文与生活的桥梁,让学生学以致用。在作文教学中,我把作文和阅读联系起来,让阅读为写作服务。通过诵读,学生融进优美的意境,在品评鉴赏中积累丰富的词语,学习表达方法,互相取长补短,学会写作的语言表达技巧、写作方法等,进行适量的、多样的、扎实的片断训练。如标题的拟定,文章的开头、结尾,细节描写,围绕中心选材词语的运用,等等。在作文训练课上,用“佳作引路—学生点评—教师点拨—学生再创”的形式进行作文训练。在教材和例文引导下,学生开阔了视野,活跃了思维;在老师的启发、鼓励和引导下,学生进行创作思维迁移,创作自己的作品。这样,学生比较容易产生写作灵感,增强写作兴趣。比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一步,再走一步》便是通过几个贪玩的儿童一次冒险的经历感悟人生道理,这种经历,跟学生们课外的游戏很相似;第二单元《第一次真好》也是学生能有切身体会的文章,在生活中他们一样经历了很多第一次。然后要求学生以这些文章为例,反复比对修改,仔细揣摩创作方法和写作技巧。这样让学生有东西可写,有句式可仿,化难为易,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写作兴趣。平时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做好读书笔记,摘录文中的精彩词句,精彩的句段往往是情感的凝聚点,更是激活读者思维火花的最佳契合口,也为写作打好铺垫。学生的学习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这些都是他们拿起笔进行“我手写我口,我口述我心”的良好条件,而且在具体做法上不贪大求全,做到循序渐进即可。

四、博览群书,让书香陶冶写作情操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先人已经认识到读书与写作有着密切的关系。书读得多,才有丰富的知识,写文章才能左右逢源、文采横溢。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香菱学诗》中,林黛玉堪称师者典范,她教香菱学写诗时,非常重视阅读积累的教学思想。她让香菱把《王摩诘全集》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把陶、应、谢、阮、庚、鲍等人看一看。在“博览”的同时也注重了主次优劣,对精华部分是要“细心揣摩透熟”读熟背诵的,对其他部分是“一看”即可。这种积累方法亦可用于引导学生课外阅读。

首先,通过课外阅读培养写作兴趣。许多写作水平高的学生的创作兴趣是从阅读文学作品中萌发的。书中那些深刻透彻的人生领悟、生动形象的文学描写,具有文采的修辞语句,精巧新颖的个性化创作,都吸引着学生,使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要引导他们关注社会、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把美的感受、痛苦的经历、执著的追求付诸笔端。有了强烈的创作动机,一篇又一篇优秀文章才能产生,以读促写,写而促读,读与写产生了良性循环,这样的阅读与写作会给学生带来乐趣。

其次,通过课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每一个人,他的直接经验,对社会生活的了解总是有限的,要积累素材,也不可能每一件事都经历,这就要求学生学会多积累间接经验,获取间接经验的有效途径便是阅读。当今社会是信息的社会,每时每刻都有很多信息通过各种媒介在传播着。而当代中学生的生活阅历较浅,因而必须每天阅读,获取和储存信息,使胸中有故事,把阅读获得的信息转化为创造能力,从而产生不吐不快的写作欲望。我向学生推荐《语文报》、《读者》、《意林》、《可乐》、《青年文摘》等报纸杂志,建立课外阅读兴趣小组,等等,从而使学生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因而调动了写作的积极性。

最后,通过课外阅读促进写作实践。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写作也一样,训练达不到一定强度或熟练程度,就很难奏效。写作更是一种创新,必须在反复实践中体味、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的规律。学生要养成勤动笔的习惯,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读中有写,写中有读,以读代写,以写促读。写作是一种智力劳动,学生没有从读写结合的角度掌握这种劳动时,往往会有畏难情绪,但当学生领悟了读和写的关系,能够模仿写作后,写作就会变成一种乐趣。写作的乐趣会促使他们更有兴趣阅读,这样就形成了读写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因此,我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教学,使读写有机结合,同步进行。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解决学生作文中的“无米下锅”的问题,最根本的方法是引导学生走出封闭的课堂,投入火热的生活,让作文回归生活,从生活中汲取作文的营养。陶行知指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作家是不可能的,但请不要忘记,每个学生都拥有发现的眼睛,而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只有这样,“让作文回归”才不至于沦为一句空话。

网络电视走进生活 篇2

一、选择题

1、“打开网页,就等于与世界握手”,这句话表明()A.上网无所不能

B.有了网络,许多事情不用舟车劳顿,费时周折,我们的愿望就可以实现 C.网络生活很丰富,网络交往很诱人 D.网络是生命中的全部

2、电子邮件可以在几秒钟内传递到世界各个角落,相同的内容可以同时发送给许多人。我们通过网络电话,可以与世界各地的人聊天,与异国的学生即时交流。这说明了()A.网络交往很诱人,我们中学生应学会上网 B.只要打开网页,我们的愿望就可以实现

C在网络交往的新空间,随时可以找到学习资源和指导者 D网络交往扩大了我们的交往领域,改变了以往的交往方式 3、2017年4月广东东莞消息:“东莞自2014年起,在国内率先推行‘机器换人’。按照规划,东莞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产业的产值未来三年将翻倍成长,2016年产值达到350亿元,2020年产值达到700亿元,2025年产值超过1200亿元。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这说明()

A.信息技术可以使我们不用劳动

B.信息技术为我们处理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便捷的条件 C.信息技术无孔不人,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主宰 D.网络是最好的医生

4、小青在网络上认识了许多天南地北的网友,有大学生、同学和老师。学习之余,上网聊聊天。遇到问题,在网络上向同学、老师请教,非常方便、快捷。这说明了()①网络交往超越了空间

②网络交往提高了人们社会活动的质量 ③网络交往有利无弊

④网络交往改变了我们的人生价值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5、今天,互联网已经深刻影响我们的生活,在网络上交朋友、发祝福、抢红包、学习、问医、购物„„我们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但同时,网络诈骗、网络售假、网银被盗等也随之出现。对此,我们应该()

①充分享受网络交往带来的乐趣,把网络作为我们生活的全部 ②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③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④拒绝使用网络,避免受到伤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一位父亲对着家里的电脑大声指责:“都是因为你,我儿子才经常考不及格!”,对此,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网络用于学习,利大于弊;沉迷玩乐,弊大于利 B.想提高成绩,父母必须禁止孩子上网 C.父亲对网络的认识有一定的片面性

D.青少年自身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抵御来自网络的不良诱惑

7、“网络是一个信息的宝库,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积极有用的信息与各种负面信息交织在一起。”这句话说明了()A.网络是个非常自由的环境 B.网络信息良秀不齐

C.网络是个可以摆脱任何约束,为所欲为的场所 D.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可以使我们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

二、材料分析题

8、.材料一:人民网北京2017年3月1日国家统计局在官网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称2016年我国互联网上网人数7.31亿人,其中手机上网人数6.95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00,其中我国青少年网民超过2.8亿。

材料二:法制网讯2017年4月21日,公安部在广东茂名召开全国公安机关“三打击一整治”专项行动部署会,要求各地从5月1日起到年底,集中力量开展严厉打击网络贩枪、电信网络作骗等新型犯罪和传统盗抢骗犯罪,集中整治地域性职业犯罪重点地区专项行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 满意度,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1)你对互联网改变世界是如何理解的?

(2)请你为保障网络安全,净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献计献策。

第二课第一节《网络改变世界》同步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 1-7 CDBACBB

二、材料分析题

(1)①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②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2)①国家要加强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建设。

让生活走进物理 让物理走进生活 篇3

一、让生活走进物理

物理本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物理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体验,捕捉贴近学生的生活现象,挖掘生活中的物理问题,让他们认识到生活中充满了物理。

1.让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初中教材,很多物理知识就在学生的身边,观察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思考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无疑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学习液化知识前,布置学生观察从冰箱刚拿出的饮料瓶外有水珠的现象,观察烧开水时从壶嘴向外喷“白气”的现象,并思考为什么离开壶嘴一段距离才看出“白气”。让学生思考早晨雾是怎样形成的,草上的露珠是怎样形成的等等,这样既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就在身边,也使学生思考问题有针对性,学习时更加得心应手。

2.让学生亲自进行生活体验

物理与生活联系十分密切,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让学生把日常生活中对有关现象的感觉和感受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领会、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讲“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时,让学生分别用两个指头抵住笔头和笔尾,感觉一下,再让学生用大小不同的力,把笔尖抵住指头,感觉一下。学生便可体验到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3.合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新课

初中生在学习物理之前已经有十多年的生活经验。生活中的经验有正确的和错误的两种,可合理利用学生的经验来引入新课。例如讲摩擦力时,可先提问学生:“静止的物体是否一定不受摩擦力的作用?”“物体的接触面越大摩擦力是否越大?”对这些问题的肯定答案是错误的,但是学生常常认为是正确的,产生这种错误的根源在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被假象所迷惑,当学生认为是“千真万确”的生活经验,老师却给否定的结论时,学生的热情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了。

二、让物理走进生活

学习物理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去服务生活。教师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物理现象,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1.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物理知识只局限于书本知识的学习是不够的,还必须到生活实际的大课堂去学习和应用,才能将知识学会、学活。例如:学习了《大气压强》后,我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钢笔墨水用完后,吸墨水时总是要先将吸管压瘪才能将墨水吸起?抽水机为何能把水抽到10m高?这样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物理知识,从而保持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实践出真知。学生学习物理知识,要经历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反复过程。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达到知识的应用和创新,以及能力的培养。例如:学完电功、电功率以后,布置学生回家练习抄电表读数,并计算电视机的电功率。

3.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创新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创造条件,营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创新。例如:在学习了《杠杆》知识以后,引导学生对“密度计”进行“挑刺置疑”,让学生仔细观察密度计后发问:“这种密度计有什么用处?还有什么缺点,应如何改正?”通过这一问学生陷入沉思,“那么,有没有办法用物理学的知识改正呢?”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让数学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数学 篇4

1. 多举实例,让教材“立”起来,使学生想学

数学不仅渗透到一切科学技术部门,而且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小学数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把抽象的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多举实例,不失时机地使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的价值。

(1)“随手拿来”,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时时有数学,课本中的数学知识都能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如六年级学生学习“百分数中的利息”问题时我课堂上让每个学生把平时省下来的零花钱自愿存款,教师充当银行,让学生自己计算到时候自己应当取回多少钱。这时学生就有了认知、求知的欲望,从而让学生更加关注生活,喜爱数学,渴望数学。

(2)借助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学习数学。在教学五年级“循环小数”时先让学生说一说一年有几季,年复一年,春夏秋冬,周而复始,获得了对“循环”含义的初步理解,然后提出讨论题“像这样循环的例子你还知道哪些呢?”让学生举例。在此基础上再问:数学中有没有循环现象呢?请你们计算2÷3,12÷7。在计算和讨论中,让学生掌握了循环小数的含义。

2. 改换教材,让教材“趣”起来,使学生愿学

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对学习的教材形成浓厚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是学生获得知识,拓宽视野,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由于地区的差异,在现行的教材中,有些数学问题叙述的事件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产生陌生感,学习起来就枯燥无味。我在教学时就根据实际生活的具体情况适当改换了教材的有关内容,使学生的学习与现实生活离得更近,适合学生的“口味”,增强了趣味性。

3. 应用数学,让教材“实”起来,使学生乐学

小学数学具有丰富的内涵,有着其特殊的运用价值,能学还不够,还应在活学的基础上学会活用,使数学知识真正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如在教学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后,我要求学生计算出我们教室内的地面面积,如果给教室内铺上每块面积为2平方米的地板砖,要多少块?让学生小组合作测量得出一定的数据后,再计算,最后再算出地板砖的块数。在这样的一个实际测量计算的过程中学生既提高了兴趣,又培养了实际测量计算的能力,还增强了合作意识,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生活中用。

4.结合实际,设计练习,让教材“宽”起来,使学生活学

结合实际生活设计练习,多设计一些有思考价值的习题,变枯燥的数学为生动有趣的生活分析,让教材变得“宽”起来,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创新空间,充分发挥其才能。如在学习了“百分数(二)”中的“利润”这部分内容,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某儿童服装店的老板为了促销,在“六一”前将童装提价20%,“六一”这一天再降价20%,然而一天下来,虽然生意不错,老板却并没有赚多少钱。请你帮助找一找问题出在哪里呢?这样,使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分析联系起来,树立了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有数学、学数学有用的思想,从而对数学产生了亲切感。

5. 设计“生活数学”活动,让课内外联系起来,使学生活用

学数学是为了用数学,怎样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变得有用,是目前课程改革的共同取向。为帮助学生会用书本知识进行实践操作和初步具备把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转变为学过的数学问题,我在教学中为学生设计一些“生活数学”活动,使课内外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架起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有机地使课外成为课内的延伸和补充,使学生学得更充实、更有趣、更生动。如在教学百分率后,让学生调查家里栽的树的成活率。这样,通过课内外的紧密结合,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与能力,更重要的是把数学知识与生活情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数学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摘要: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网络电视走进生活 篇5

李 亮 凤

摘要: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结合数学课堂教学实际,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数学生活走近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让数学知识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关键词:生活、数学课堂、知识、魅力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自己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小到日常购物,大到国防工程建设数据处理。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一方面要求教师在选材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另一方面要通过创设情境,使数学教学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兴趣的事件出发,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熟悉事物中学习数学和感受数学,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应用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让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感悟生活的魅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自主学习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数学知识的教学,教师应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背景去引导学生学习,以便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源于生活。

1、联系实际生活,实现课前开放,做好新知识学习的准备工作。在课堂上,学生学习数学的活动时间非常有限,教师应积极把数学的教学活动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在课前做一些有利于新知识学习的生活实践活动。比如,我在教学“小数与元角分”时,我让学生去超市调查一些商品的价格,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元、角、分”与“小数”的密切联系,也体会到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的应用;如教学“一分能干什么”之前,让学生在课前体会一分能干些什么事情?测自己一分钟的心跳数量;测量自己一分钟能走多少米;一分钟能阅读多少个字,一分钟能写多少个字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时间的宝贵,培养学生珍惜时间,也让学生体会生活处处有数学。通过这样的活动,在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时,学生就会到新知识既熟悉又新颖,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联系实际生活,把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抽象为数学研究对象。数学本身是抽象的,但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抽象的数学知识可以借助熟悉的生活问题而展示出来,让学生看到所学的内容与自己现实生活直接相关,这样的数学并不神秘抽象了,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年、月、日”时,首先准备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生活中的问题“李老师今年(2008年)准备过第10个生日,而儿子明明过第13个生日,妈妈和儿子今年各是多少岁?”提出问题后,我并没有就此进行新课的导入,而是在引导学生的认知的冲突时,逐一出示下列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1)一般情况下,几年过一次生日?

(2)现在妈妈的生日反而比儿子的少了,说明了什么问题?

(3)生日跟什么有关系?

(4)妈妈有些年没有生日过,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同学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顺势提出这节课的学习的内容,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这样导入新课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打破学生心理平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的新课导入艺术之处,就在于教师出示了一个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的习惯思维出现了“短路”,引起认知冲突并没有立即导入新课,出示课题,而是联系学生的生活问题逐步抽象到数学研究上来。通过这几个问题的层层递进,不断深入、把生活中的“过生日”的话题,逐步引向探讨“年、月、日”的数学知识,成为数学研究对象。教师的精心设计,创设“愤”和“悱”的思维情境继而引导学生探讨,启迪学生的思维,通过对生活现象的分析,真正唤起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诱发“心求通而不达的”的激情,从而使学生全心投入到新的知识学习中。

3、联系生活实际,丰富教材内容。

要使教学内容饱满并充满灵气,使数学活动丰富而有趣味,教师就要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把学生感兴趣而教材中并未显示出来的,但对教学确有辅助作用的生活实例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使课堂教学更具体,更亲切,这样学生学习和热情会更高涨,学习就会入境、入心、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设计这样的题目,妈妈从家到学校接小明,而小明从学校放学回家,他们相向而行,妈妈每分钟走100米,而小明每分钟走70米,经过20分钟他们相遇,小明家到学校多少米?当学生完成题目的解答后,我问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行走情况,请同学们说一说。”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理解,演示出来给大家看:

(1)运动地点:同地、异地;

(2)运动方向:相对、相背、同向;

(3)运动时间:同时、不同时;

(4)运动结果:相遇、相距等。

使数学学习和学生的生活观察、生活实践建立起有效的联系,从而突破教材的局限,使相遇问题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再现生活情境,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悟数学魅力

在数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内容将课堂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到许多生活问题可以借助于数学知识来解决。

1、到生活中去运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用图画、文字的形式描绘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但实践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更能起到“催化剂”和“检验员”的作用,只有亲身经历的知识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更熟练地应用,所以教师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去,学以致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例如,教学“体育中的数学”后,我们班搞了一个“比手力”比赛,让学生排出比赛场次和每个参赛的运动员要赛几次,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实用性;在教学“铺地砖”之后,利用学校新实验楼铺的地砖为教材,模拟算出楼道的地砖的块数,让家里有房子正在装修的同学,结合书本的知识,帮助父母解决新房子铺地砖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真有用;学习了“搭配中的学问”,让同学们为自己的衣服、为妈妈的衣服作一个合理的搭配,也可以为妈妈搭配出一个营养均衡、色香味俱全的菜谱来;学习了《利息和利率》后,引导学生到银行去了解利率,然后帮妈妈算一算存款利息有多少,到期后应得

多少钱,怎样存钱最合算,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成就感。享受学习数学带来的乐趣。

2、到生活中去研究探索,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睁开”好奇的眼睛,用一双数学“慧眼”去寻找、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比如在教学“比和比例”时,总觉得这个知识学生学得比较吃力。我把数学课堂教学移到操场上,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悟数学,我提出要量旗杆的高度,这是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同学们看着高高的旗杆,怎么爬上去呢?个个面露难色,这时,我拿出1米长的尺子,立在旗杆的旁边,灿烂的阳光照射下,旗杆和尺子的影子清晰可见。我问:“尺子”和“影长”,“旗杆”和“影长”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马上就领悟到“旗杆和影长”之间的关系,学会了用正比例的知识来解答这个问题,同时找到了测量最佳的方法。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充满了数学,但数学本身是枯燥的,教师要教学生学会用一双“慧眼”去观察的数学,把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中的数学。

总之,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高于生活。只要教师能要根据学生认知规律,从他们的实际生活出发,让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结伴同行,学生就一定会亲近数学,热爱数学,运用数学的实践能力就会不断地提高,才能让数学因生活而精彩。

通讯地址:广东省茂名市第十五小学

邮编:525000

工作单位:广东省茂名市第十五小学

上一篇:GPS交通调度下一篇:广州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