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服务

2024-06-26

智慧服务(精选12篇)

智慧服务 篇1

惠普在北京举办了一场主题为“智冠文印, 赢响金融”的金融行业媒体沙龙。活动中, 来自金融行业的专家、用户、厂商一起深入讨论了在金融行业电子信息化中文印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同时, 专家们也一同分析了在行业电子信息化日益发展的趋势下, 金融机构在提高文印工作的效率的同时, 如何使自身的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最终使得文印管理工作更好地为主营业务服务。

惠普Flow MFP金融行业媒体沙龙在京举行

一直以来, 提升业务效率、简化工作流程, 提高市场竞争力是金融机构孜孜以求的目标。为了实现该目标, 各大机构都进行了积极探索。作为文印行业的领先企业, 惠普始终致力于为广大客户提供多样化、专业化的文印服务;而全新的惠普Flow MFP数码多功能一体机集成了工作流程和安全解决方案, 成为金融业文印安全与管理的可靠保障。

惠普Flow MFP全效提升企业文印安全

近年来, 我国的金融行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而快速发展的行业所带动的行业细分也对文印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活动中, 与会专家指出, 当前在金融行业中, 无论是企业内部的工作流程, 还是企业外部客户庞大的业务量带来的巨大信息流。越来越多的电子化报表和账单出现在日常工作中。金融业对于电子账单等文档的录入、管理、存储及输出等业务需求非常大。

同时, 专家们还表示, 除了业务发展, 金融业最为关注的就是金融IT在快速发展中的安全性问题。因为在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环境下, 除通过提供多元化服务与客户建立深厚关系, 更需要在金融的各项业务中保证客户的信息安全, 以期与客户建立更具信赖的关系。

谈到金融行业最为关注的安全性话题, 某银行北京分行信息技术管理部技术支持科科长表示:“在信息化金融市场中, 大量的业务需要文印从中衔接, 所以, 如何构建文印安全管理是金融行业在业务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而对于惠普Flow MFP在安全性方面的表现, 大童保险信息技术部网络硬件处经理邵安谈到:“此系列产品的引入, 将大大提升我们公司的打印安全。每个员工都可以在手机上下载一个专用APP, 在需要时扫描一体机上的QR码, 这样才能打印个人权限下的文档。这就避免了员工忘拿机密打印件的风险, 又不会造成跨部门、跨级别的内部泄密。内部外部双保险, 非常放心!

对此, 中国惠普有限公司打印与信息产品集团激光打印机产品部市场开发经理杨子江介绍到, 惠普Flow MFP数码多功能一体机在身份管理、数据传输和使用控制等多个环节都配备了严密细致的安全保护措施, 而且也提供了一系列安全打印解决方案, 包括安全硬盘、成像打印安全中心和用户身份识别和验证等, 以此提升安全性和控制打印成本, 尤其适合金融行业、律师行和股票交易所。

惠普Flow MFP优化文印管理, 提升企业竞争力

针对金融行业的需求特点及发展趋势, 杨子江向与会代表们表达了厂商对于该行业的观点, 并展示了惠普Flow MFP数码多功能一体机以及创新打印解决方案, 他说:“金融行业的用户需要针对其工作流程量身打造的简约、高效、安全的创新技术, 以帮助他们顺利开展业务。惠普最近推出的Flow MFP数码多功能一体机具备丰富的特性和强大的流程管理能力, 能够帮助金融企业大大提升其办公效率及市场竞争力。”

借助Flow MFP, 惠普为企业提供了覆盖到内容采集、内容管理、内容保留、以及内容交付的整套信息生命周期管理解决方案, 在纸张与数字化工作流程之间真正架起了一座桥梁。

所以, 与单点解决方案供应商不同, 惠普能在整个信息管理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为客户创造价值。

此外, 除了安全、高效之外, 对于那些希望利用其商业信息来创造竞争优势的金融客户, 惠普提供了一套完整的、集成的、基于标准的硬件、软件和服务产品组合, 用于控制和访问各种设备及应用程序的物理和数字信息。在帮助客户降低成本, 节省人力的同时, 也帮助其提升了整体效率和业务竞争能力。

智慧服务 篇2

“这个都是智慧医疗的功劳。”市一医院门诊办公室主任徐立宇介绍说,“我们医院的日门诊量在9000至10000人次,平时排队都要拐过大厅挤到放射科过道里,但是现在完全不同了。自去年10月杭州市属医院实施智慧医疗以来,我们医院每天在窗口排队挂号的人少了一大半。”

在杭州市最早开展智慧医疗试点的杭州市红会医院,院长何革告诉记者,“智慧医疗的优点就是挂号快,付费快。”按照过去的诊疗模式,患者来看病时,挂号取号、检查化验、取药,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排队付费。而现在,患者只要带上市民卡,看病时挂号更快了,各种费用还能在看病时当场付掉,免去了排队付费等候之苦。当然,这张市民卡要先开通智慧医疗功能并充值才行。开通充值办法也很简单,持卡到各家医院窗口,找工作人员办理就行。

智慧医疗挂号快,是因为患者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预约挂号:登录网络省级预约平台预约,拨打电话114或者12580预约,到医院大厅自助挂号机预约,现场收费挂号处预约,将来还可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约。其中网络预约最为快捷,患者在网上预约挂号,电脑会给出取号的时间。来做B超的蒋女士说:“我网上预约挂号后电脑建议我上午9时来,我不放心8时半就来了,刚才9时20分就取到号就诊了,非常方便。”

“我觉得智慧医疗的付费比挂号更加方便。”来自萧山的范先生说,“现在用市民卡结算,需要付钱时直接在医生桌子上的读卡器上刷卡就行了。我以前来看病总是赶不上回萧山的末班车,现在好多了。”

这样的智慧医疗服务正在被杭州市民快速接受。杭州市卫生局负责人介绍说,自去年10月杭州市卫生局联合杭州市民卡服务中心,在杭州市属医院推出市民卡“智慧医疗”服务以来,到目前为止,全市9家市属医院,包括市一医院、市二医院、市三医院、市肿瘤医院、市红会医院、西溪医院、市七医院、市中医院、市儿童医院都实行了智慧医疗服务。在这9家医院,持市民卡看病的人群中,智慧医疗的平均使用率已经达到37%。

旅游商品 智慧服务 篇3

本届旅博会以“旅游商品,智慧服务”为办展主题,坚持“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品牌化”的办展思路,以“旅游商品创新与交易”为核心,参展范围重点突出旅游装备品、户外休闲用品、高端旅游商品、智慧旅游、旅游纪念品五大行业。展会设国际标准展位2000多个, 分设现代时尚馆、艺术珍品馆、旅游装备品馆、中国旅游必购商品和户外休闲用品馆、乡村生活馆共5个馆,有1400多家企业到会参展。

为进一步提升旅游商品博览会成效,展会期间还将举办“最佳中国旅游必购商品”评选、中国旅游商品大赛、中国旅游商品开发研讨会、中国旅游景区协会采购对接会、“中国梦”系列商品展示、智慧旅游新产品暨旅游商品流行趋势发布会、旅游商品采购洽谈会、旅游购物节、亿赞普进出口平台上线仪式等配套活动。

智慧旅游唱主角

国家旅游局将2014年确定为“智慧旅游年”。本届旅博会,也契合了“旅游商品、智慧服务”的主题,引领潮流和时尚的智慧旅游将唱主角,不仅智慧旅游展区面积大幅增加,参展企业也从上届的二三十家增至七十八家,其中包括生产商、营运商、营销商。展品包括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旅游设备、智慧旅游服务、多媒体设备、可穿戴设备、电子商务等。

户外休闲引潮流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到户外休闲度假、自驾游等,旅游装备用品、户外休闲用品的市场需求也水涨船高。

本届展会上,旅游装备品/户外休闲品将占据一个半展馆,吸引了“牧高笛”、“能福”等户外品牌入驻。帐篷、椅子、户外家具、吊床、烧烤系列、户外杂品等优势产品和最新精品都将集中亮相,可以满足家庭露营、户外旅游等各种旅游需求。

旅游必购竞风流

面对全国各地种类繁多的“土特产”,为展示最具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本届旅博会首次增设了中国旅游必购商品展区,由各省(区、市)旅游部门推荐产生3-5种特色鲜明、文化内涵深厚并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市场影响力的特色商品作为旅游必购品参展,并进行统一布展、分类展示。国家旅游局也将根据各地推荐的商品,推出全国旅游必购商品名录。

省市展馆秀风情

旅博会上,除了同台PK各地旅游商品外,以省市组团亮相的特装展区也是暗自较劲的秀场。造型各异、独具特色的省市馆不仅会展示各自的旅游资源,也能领略到各地的旅游文化、民族风情,魅力十足。

随着义乌旅博会知名度、影响力日隆,其行业导向性价值不断凸显,各地参展热情更为高涨,省市组团更为踊跃,本届展会吸引了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广东、安徽、河北、内蒙古、重庆等29个省、市、自治区的旅游局(委)参展。

专场采购促实效

与会同期举办了“全国景区协会采购商大会”和“旅游商品采购洽谈会”,众多知名景区在现场开设采购商和参展商的供需见面会。零距离的对接,大大提高展会的经贸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此外,本届展会设立的境外采购专场,邀请到来自美国、德国、法国、俄罗斯、韩国、日本等28个国家和地区的30家境外企业组团到会采购,其中50%针对户外休闲用品。

商品大赛看新奇

除了采洽会,旅游商品开发研讨会、新产品流行趋势发布会、中国旅游商品大赛、亿赞普进出口平台上线仪式等配套活动也将为展会添彩。展会期间,智慧旅游产品以及引领新潮流、新趋势、新技术的新产品,成为专家、客商聚焦、研讨的重点。与往届一样,充满创意的旅游商品参赛作品展区是亮丽的“看台”,共有30省(市、自治区)选送上千件作品参赛。这些作品种类丰富,大多融入地方特色又别具一格,必定会令你大开眼界。展会现场。

浙江义乌,是一座具有强大吸引力和亲和力的商贸城市、会展城市。义乌拥有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每年到义乌采购的境外客商近50万人次,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万多名境外客商常驻义乌。多年来,义乌市培育了以义博会、文交会、森博会等国家级展会为主导的一大批知名展会,积累了20多年的办展经验,并拥有设施一流、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展会设施。

智慧服务 篇4

(一) 物联网的概念、涵义。物联网在网络科技、信息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 已经从一个外来概念演变成一个“中国制造”概念, 覆盖了我国城市建设、功能建设的方方面面。它最早通过RFID也就是射频识别技术、红外线感应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 按照约定的协议, 把互联网和任何物品相联接, 实现信息的交换和通讯, 在此基础上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以及管理的一种网络。美国于1999年召开的移动计算机和网络国际会议上最早提出了物联网概念, 直至2005年11月国际电信联盟才正式确认了物联网概念。

(二) 物联网的特点、功能

1、感应的全面化。利用先进的设备仪器和发达的高科技手段, 如RFID、GPS、传感器等用于物体, 对物体进行信息的感知、采集和分析, 使联网的每一个物体都可以搜寻到源地址、源信息, 以通讯、联网的手段达到对每一物件形成可控制的目标。

2、传送的安全性。在物联网构筑中, RFID标签里储存着规范且具有传递性的信息, 将物体信息编码接入信息网络, 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安全的信息获取或共享, 将物品进行识别定位, 然后传送到指定端口。

3、处理的智能化。现代的智能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技术, 利用云计算、模糊搜索与识别来进行海量的数据信息分析处理, 基本上达到了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的识别沟通, 对不计其数的物品全面实施动态掌握, 在决策和控制上完全智能化。

二、物联网在图书馆的发展与应用

(一) 在物联网网络中, RFID技术能够让物品主动现身、主动介绍自己, 完成物品间的自动交流, 其本质就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技术和模糊搜索信息互联共享。在图书馆的应用过程中, 物联网对文献信息搜集获取准确、全面, 针对用户进行的导航性模糊型搜索进而进一步跟进达到个性化需求, 及时高效地满足用户。

(二) 在国外, 物联网在图书馆已有多年应用经验, 我国于2006年在集美大学成功应用。在采用DILAS系统和RFID技术集成化系统后, 文献信息在采编、流通、典藏和用户管理方面, 开发了文献定位导航、架位标识和智能盘点车。2006年自助借还机的投入使用, 让图书馆自动化服务模式得到了大范围延伸, 目前地方社会图书馆以及高校图书馆彻底打破传统闭架——半开放———开放服务模式, 对图书馆采取大流通服务管理模式, RFID技术成为最强大的技术支持。

三、智慧图书馆的概念、特点

智慧图书馆是智能馆舍、物联网、数据海、云计算、智慧化设备的综合, 它必须通过物联网来实现智慧化管理和智慧化服务。它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图书馆建筑、设备、信息文献、关联用户彼此连接构成图书馆物联网, 为图书馆工作人员提供一个能够相互感知, 并且对感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管理控制平台。它有存储资源巨量化、互动实时化、资源共享无界化等特点。

四、智慧图书馆的智能化应用

当前, 图书馆采用的专网专用的RFID技术, 在物联网应用上属于初期阶段。今后物联网发展方向将把智能型向融合型、泛在型靠拢, 构筑一个超强的RFID与WEB联合网络体系。

(一) 规范文献的标识度。物联网RFID技术能够在海量文献里区别单一文献, 并且对单一文献进行编码以供识别。在对单一文献进行筛选识别、跟踪访问、控制管理的同时, 也可批量监测类似文献, 做到多文献共进读取、单一文献识别, 使个体文献的标识做到唯一性。在图书馆的应用上具有典藏精准、查找便捷、合理排架, 数据即时备份又可支持多机器同时盘点, 在无网络情况下也支持离线工作。

(二) 全面、及时获取文献的动态信息。智慧图书馆的管理内容庞大而又全面, 包括用户群分析、用户需求分析、数据及数据交换分析, 以用户为中心, 以用户需求为服务目的。当用户提出个性化需求时, 任何一个装有RFID读写器的终端, 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对文献信息的实时监控、即时获取, RFID技术的支持, 使图书馆在采集信息时, 精准、高效, 能够吸引更多用户。

(三) 图书馆大流通管理模式的技术支持。RFID技术是利用射频信号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 完成数据交换, 对静态或移动的信息文献作出自动辨识, 图书馆利用物联网自助借还文献的外围设备, 实现用户的自助借阅与查询。RFID构筑中, 将流通中的不同文献进行分层分级编码, 对文献的静态与动态实时监控, 在读写器扫描范围内, 批量文献信息迅速传回数据库, 分配清单与核对结果得到快速分级处理。

五、智慧服务

(一) 图书馆模式在经历了传统型、数字型到如今的智慧型, 图书馆的服务也相应上升到智慧服务。智慧服务的特征是以知识的运用能力为主导, 知识的创造为基础, 服务对象定义为知识团队。

(二) 智慧图书馆是高于数字图书馆的智慧共同体, 智慧与服务是相辅相成的, 智慧的程度制约了服务的效果;反过来, 服务的内容与服务工具都离不开智慧的支持。图书馆是信息的储备中心, 它的属性就是为文化、教育和科研服务。用户通过图书馆搜寻信息, 在这个过程中又会创造出新的知识文化, 利用新的文化知识时又会产生新的问题。图书馆的智慧服务是在创造与创新并生的情况下, 形成增值的知识产品, 并且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服务社会。

(三) 图书馆是一个服务机构, 智慧服务的成败取决于图书馆馆员的智慧。智慧图书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技术硬件, 这由图书馆馆员来操控, 图书馆馆员是智慧图书馆的第一梯队, 智慧馆员的专业知识、工作状态、多元化思维及创新能力在多方面促进智慧服务。

(四) 智慧服务带来了创新思维, 来源于欧洲的Human Library模式, 它采用真人借阅方式, 在这种服务模式里, 借出的不是书而是真人, 他们的年龄、性别以及文化背景各不相同, 可以是知名专家学者, 也可以是具有专业技能的特长人才, 用户可以与他们沟通交流, 获取需要的信息知识。在国内, 从2008年开始, 各地图书馆陆续开展了Human Library借阅活动, 这不仅仅是一种借阅活动, 更是一种崭新的服务模式。

六、结束语

在发展产业中国、智慧中国的今天, 一个崭新的“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智慧互联网时代, “智慧中国”将把任何智能技术应用到社会各个方面。物联网造就的智慧图书馆作为其中的一个环节, 是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产业革命, 图书馆的决策层和管理者, 将把智慧图书馆建设以及智慧服务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摘要:本文阐述物联网的概念、涵义、特点以及功能, 分析在物联网环境造就下的智慧图书馆发展, 重点论述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功能, 提出智慧服务这一新服务模式。

关键词:物联网,智慧图书馆,RFID技术,智慧服务

参考文献

[1]韩丽.物联网环境下智慧图书馆的特点、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J].现代情报, 2012.5.

[2]刘雪飞.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智能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3.9.

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方案 篇5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维护老年人健康权益为中心,以满足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老年健康事业,着力构建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的综合连续、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努力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实现健康老龄化,建设健康娄底。

二、工作目标

到2022年,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达6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护理床位占比达35%。90%以上的综合医院、护理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为老年友善医疗卫生机构,三级中医医院设置康复科的比例达到100%。老年健康支撑体系不断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供给能力大幅提升,相关制度、标准、规范不断完善,老年健康服务机构数量稳步提升,老年医疗服务网络不断健全,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服务队伍更加壮大。全市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需求得到基本满足。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健康教育

1.加强老年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引导老年人树立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促进老年人形成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利用多种方式和媒体媒介,面向老年人及其照护者宣传普及老年健康科学知识及相关政策。鼓励设有老年医学科的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开设老年健康大学(课堂)。结合全国爱牙日、全国高血压日、联合国糖尿病日、世界卫生日、世界阿尔茨海黙病日、老年健康宣传周、“敬老月”等专题宣传活动普及老年健康科普知识,增强老年人自我保健意识。(市卫健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文旅广体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娄底经开区管委会)

2.开展老年健康保健知识进单位、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活动。组织开展老年健康教育进单位、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面向老年人及其照护者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内容包括营养膳食、运动健身、心理健康、伤害预防、疾病预防、合理用药、康复护理、生命教育和中医药健康养生养老文化等。老年大学和老年教育机构要将老年健康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并且每月开展不少于1次老年健康知识讲座,推动老年群体健康意识的提升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市卫健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旅广体局、市委老干部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娄底经开区管委会)

3.开展老年体育健身活动。全面改善老年人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发挥老年人体育协会的作用,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等适合老年人健身锻炼的体育项目,带动老年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赛事活动。开展老年人体育健身进社区活动,组织社区开展广场舞、门球、柔力球、健身球(操)、健步走等老年体育活动。每年举办球类等老年人喜爱的体育项目比赛,推动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常态化。(市文旅广体局、市卫健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娄底经开区管委会)

(二)加强预防保健

1.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建立健全老年健康危险因素干预、疾病早发现早治疗、失能预防三级预防体系。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为65周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每年提供规范的老年健康管理服务、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为65岁及以上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将老年人健康管理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把老年人满意度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县市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落实对绩效评价的主体责任,每年组织开展一次绩效评价。以老年人群为重点,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老年营养改善行动,将老年人营养作为健康娄底行动合理膳食专项行动的重要内容,监测、评价和改善老年人营养状况。(市卫健委、市财政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娄底经开区管委会)

2.加强老年疾病预防。加强老年人群重点慢性病的早期筛查、早期干预及分类管理,积极开展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筛查和健康指导。重视老年人心理健康,完善精神疾病的早期预防及干预机制,针对抑郁、焦虑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开展心理健康状况评估和随访管理,为老年人特别是有特殊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心理辅导、情绪纾解、悲伤抚慰等心理关怀服务。倡导全社会关注老年人精神障碍问题,了解预防老年期痴呆、抑郁等精神疾病的知识,重点关注高龄、空巢、患病等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开展老年人残疾预防工作,提供辅助器具配备服务,开展老年残疾人支持性康复服务。实施失能预防项目,宣传失能预防核心信息,逐步降低65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和65岁至74岁老年人失能发生率。鼓励各地探索建立各类老年健康服务项目一站式、一体化融合服务机制。(市卫健委、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残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娄底经开区管委会)

3.加快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实施城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达标行动和区域性农村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工程。推进国家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和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支持社区养老设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整合资源,加快推进社区医养结合项目建设。推进实施无障碍环境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强居住环境适老化、适残化改造,鼓励有条件的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为老年人健康提供安全、便利、舒适、无障碍的老年宜居环境。(市民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建局、市残联、市卫健委、市文旅广体局、市商务粮食局、市交通运输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娄底经开区管委会)

(三)加强疾病诊治

1.加强老年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完善老年医疗资源布局,建立健全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老年医院和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为核心、医养结合机构为补充、相关教学科研机构为支撑的老年医疗服务网络。以二级及以上医院转型、新建或扩建等多种方式,合理布局,积极发展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安宁疗护等医疗机构。加强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建设,将老年医学科作为新建或新晋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的必设科室。推动提升老年医学科床医比、床护比。到2022年,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比例达到60%。(市卫健委、市发展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和规划局、市行政审批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娄底经开区管委会)

2.全面落实老年人医疗服务优待政策。落实老年人医疗服务优待政策,建立老年人候诊专区,优惠门诊诊查费,为老年病人提供门诊挂号、就诊、检查、缴费、取药、治疗等优先服务和平车、轮椅等便利服务,不断优化老年人就医流程和就医环境,为老年人看病就医提供便利服务。(市卫健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娄底经开区管委会)

3.开展老年友善医疗卫生机构创建活动。推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开展适老化改造,营造尊老敬老助老的环境。提供符合老年人身心特点的医疗、康复、护理等老年友善服务,到2022年,90%以上的综合性医院、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医养结合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成为老年友善医疗卫生机构。(市卫健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娄底经开区管委会)

4.推进老年人综合评估和老年综合症诊治。重视老年人综合评估和老年综合症诊治,鼓励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建立老年综合评估室,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的综合评估服务。采用多学科会诊模式,推动老年医疗服务从以疾病为中心的单病种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的多病共治模式转变。开展社区和居家中医药健康服务,促进优质中医药资源向社区、家庭延伸。强化老年人用药保障,开展老年人用药监测,加强老年人用药指导,建立老年慢性病长期处方制度。(市卫健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娄底经开区管委会)

5.强化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功能。推动互联网医院建设,方便老年慢性病患者线上复诊,推动构建老年慢病患者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开展社区(村)和居家医疗健康服务,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社区(村)、家庭延伸,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为居家失能老年人提供家庭病床、巡诊等上门医疗服务。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管理服务及约定的医疗服务。积极推进养老机构开展医疗卫生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养老机构申办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和以老年保健、康复为主的中医医院、中医门诊部、中医诊所。(市卫健委、市民政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娄底经开区管委会)

(四)加强老年康复和护理服务,开展老年康复特色服务

1.加强老年康复和护理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康复医疗在老年医疗中的作用,为老年患者提供早期、系统、专业、连续、可负担的康复医疗服务。统筹整合、优化配置老年护理资源,建立覆盖老年人群疾病急性期、慢性期、康复期、长期照护期、生命终未期的护理服务体系。大力发展老年护理服务,建立完善以机构为支撑、社区为依托、居家为基础的老年护理服务网络。(市卫健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娄底经开区管委会)

2.提升老年康复和护理服务供给能力。针对已经内设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用房装修、设备购置、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和帮助,医保局加大对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医保覆盖面。针对没有条件设立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要采取协议合作、互惠互利的形式,促使养老机构与医院签订规范可行的合作协议,提高医疗机构履行服务的积极性,促进养老机构提高疾病预防、健康咨询、疾病筛查、健康检查服务的能力。加强护理、康复医疗机构建设,鼓励医疗资源丰富的地区将部分公立医疗机构转型为护理、康复医疗机构。鼓励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康复医学科,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康复、护理床位占比。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利用现有富余编制床位开设康复、护理床位。鼓励康复医院或护理院与养老院同址设院、毗邻建院、两院合一。鼓励发展“互联网+康复、护理服务”等,推动康复、护理服务从医院向社区、家庭延伸。建立老年护理服务专家与师资团队,促进老年优质护理资源下沉,帮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升老年护理服务,完善老年护理服务模式。到2022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护理床位占比达到35%(市卫健委、市发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娄底经开区管委会)

3、开展中医特色老年康复、护理服务。探索建设中医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示范点,开展中医药特色老年人康复、护理服务,鼓励中医医院设置康复科。宣传推广适宜老年人的中医养生保健方法,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中医馆”的建设,改善中医药诊疗环境,提高中医药技术水平,集中开展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一体化中医药服务,满足老年人康复、护理需求。(市卫健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娄底经开区管委会)

(五)加强长期照护服务,满足失能老年人需求

1.开展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开展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可持续的筹资机制,满足符合条件的重度失能老年人的基本护理需求。(市医保局、市卫健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娄底经开区管委会)

2.实行长期照护合作机制。推动有老年医学科的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结合机构、护理院(站)等机构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开展定期远程会诊、联网培训、对口支援,并与基层双向转诊,实现老年患者的连续治疗及全程化连续照护。(市卫健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娄底经开区管委会)

3.加强长期照护机构建设。探索建立从居家、社区到专业机构的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模式。依托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65岁及以上失能老年人提供能力状况评估及适合的康复指导、护理技能指导等照护服务。推动长期照护服务主体多元化发展,扩大长期照护服务有效供给。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社区嵌入式为老服务机构发展。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护理院(站)、护理中心等医疗卫生机构和具备提供长期照护服务能力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乡镇敬老院等养老机构,为失能老年人提供适宜、综合连续的长期照护服务。引导社会力量举办社区护理站、护理中心。(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卫健委、市医保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娄底经开区管委会)

4.加强老年特殊群体保障。政府设立的长期照护机构和采取公建民营、委托管理等方式运营的养护机构,优先满足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的长期照护服务需求。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发放运营补贴等方式,支持各类医养结合机构接收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人。(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医保局、市卫健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娄底经开区管委会)

5.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服务。加强老年护理专业护士培训,增加从事失能老年人护理工作的护士数量,鼓励退休护士从事失能老年人护理指导、培训和服务等工作,满足失能老年人护理服务需求。优化照护队伍人员结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服务,进一步完善养老护理员职业标准,培养规范化养老护理员队伍。面向居家失能老年人照护者开展应急救护和照护技能培训,提高照护者的照护能力和水平。鼓励物业服务人员提供居家照护服务。(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卫健委、市医保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娄底经开区管委会)

(六)开展安宁疗护服务,提供临终人文关怀

1.鼓励开展安宁疗护服务和临终关怀服务。推动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肿瘤科、老年医学科等相关科室开展安宁疗护服务,具备条件的,开设安宁疗护中心、安宁疗护病区或床位;鼓励具备条件的医养结合机构按相关标准开设安宁疗护或临终关怀服务专区或专科。(市卫健委、市民政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娄底经开区管委会)

2.完善安宁疗护服务和临终关怀服务收费政策。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医养结合机构提供的安宁疗护服务,属于治疗、护理、检查、检验等医疗服务的,按现有项目收费。属于关怀慰藉、生活照料等非医疗服务的,不作为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管理,收费标准由医疗机构、医养结合机构自主确定。营利性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可自行确定安宁疗护服务和临终关怀服务内容和收费标准。探索建立安宁疗护按床日医保付费机制。(市发展改革委、市医保局、市卫健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娄底经开区管委会)

3.促进安宁疗护健康发展。建立完善安宁疗护多学科服务模式,为疾病终末期患者提供疼痛及其他症状控制、舒适照护等服务,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人文关怀。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将生命教育纳入中小学校、老年大学等健康课程,推动安宁疗护理念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和接受。(市卫健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娄底经开区管委会)

四、保障措施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各县市区和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出台实施扶持政策,结合大健康产业发展,在土地供应、政府购买服务、资金扶持等方面对老年健康服务发展予以支持和倾斜,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安宁疗护中心等,将符合条件的护理院、康复医院、安宁疗护中心等纳入医保定点管理。加大对贫困地区老年健康服务机构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动实现城乡、区域老年健康服务均等化。鼓励相关机构投保责任险、医疗意外险、人身意外险等险种,提高执业人员防范风险能力。逐步提高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补贴标准,并做好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衔接。研究建立稳定可持续的筹资机制,推动形成符合地方实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框架。通过各级财政科技计划支持老年健康相关课题立项,推动开展老年健康相关学科研究,支持老年健康相关预防、诊断、治疗技术、课题研究和产品研发。(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卫健委、市医保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娄底经开区管委会)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老龄健康专家库,加强安宁疗护专家库建设。推进校企合作,鼓励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和三级医院建设培训基地,鼓励养老院、护理院等机构与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探索“订单制”等人才培养途径,加强老年健康人才培养,壮大老年健康人才队伍。鼓励医院、养老院等引进老年医学、护理、康复和安宁疗护等方面人才,对从业人员进行技能提升培训。加强老年健康、安宁疗护、老年护理等培训基地建设,鼓励有条件的老年医院和三级以上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通过互联网和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开展老年健康促进、老年医学、安宁疗护及其相关专业人才培训。将老年医学、康复、护理人才作为急需紧缺人才纳入卫生健康人员培训规划,到2022年基本满足老年人护理服务需求。完善老年健康相关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和以技术技能价值激励为导向的薪酬分配体系,推动养老健康类职业(工种)职业技能水平评价体系建设,加快技能人才培养,鼓励从业人员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获取相应证书,拓宽职业发展前景。(市卫健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娄底经开区管委会)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政策,依托市级卫生健康数据库信息,搭建老年健康服务大数据信息平台,依托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开展老年健康服务。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持通过可穿戴的老年人健康支持技术和设备,进一步开展远程实时查看、实时定位、健康监测、紧急救助呼叫等服务,积极探索“互联网+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加快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市卫健委、市工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娄底经开区管委会)

打造智慧城市 服务社会民生 篇6

一、南阳市基本概况

南阳,古称宛,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地处郑州、武汉、西安三市中心地带,具有较强的经济、文化、科技、交通等战略区位优越,宁西、焦枝铁路在南阳交会,沪陕、二广、许南襄等多条高速环绕南阳;南阳机场为河南省三大航空港之一,是豫西南交通枢纽中心。全市下辖1市2区10县4开发区,人口1170万,总面积2.66万平方公里。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等荣誉称号。

二、南阳市力推智慧城市建设

(一)高度重视

2013年6月24日,南阳市政府召开市长办公会专题研究南阳市智慧城市推进工作,决定围绕电子政务、生态环境、城市管理、便民服务为中心,全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3年8月成立了“南阳市智慧城市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市长程志明任组长;2013年10月,南阳市被确定为河南省智慧城市首批试点;2014年10月28日南阳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南阳市智慧城市建设规划纲要(2014-2018)的通知》2014年3月启动建设智慧城市云数据中心、电子政务云平台、智慧医疗、智慧生态、智慧旅游等7个项目。目前,各项目进展顺利,预计能够按期完成建设任务、实现设计功能。

(二)重点突出

南阳市智慧城市建设围绕电子政务、城市管理、民生服务、生态环境4个重点进行建设,确立智慧生态与环境类、城市建设与宜居类、智慧管理与服务类、智慧产业与经济类及基础设施类五大类13个子工程为基础支撑。采取谁投资、谁运营、谁受益的投资和运营模式,规划总投资16.15亿元,其中市政府投资4.4亿元,企业投资11.75亿元,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公益性项目建设。2014年和2015年主要以基础设施类工程为主,完成“宽带南阳”“无线南阳”、公共数据库、公共平台和生态、城管、政务、民生等基础类项目建设;2016年和2017年全面开展13个智慧应用项目建设,至2017年年底基本完成规划期内项目建设;2018年重点是总结和推广智慧应用典型经验,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各智慧应用运行模式;归拢整理各类数据,完善南阳市大数据并深化应用。

推进基础通信设施建设。在督促基础通信运营商进行常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重点督促推进4G、WLAN、Wifi覆盖范围的扩大。目前,移动公司4G覆盖范围已基本与3G相同,正在积极向乡镇、行政村延伸,联通、电信公司领到4G牌照较晚,但也在积极建设中。目前,移动公司公交车载免费Wifi项目正在筹建中,预计明年年初上线。按照国家工信部要求,南阳市成立了铁塔公司,专业负责全市通讯基站的建设和维护,必将有力地推进南阳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南阳市智慧城市云数据中心”。云数据中心是智慧城市建设的综合性应用平台,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根本性基础设施。目前完成了《智慧城市云数据中心建设方案》的评审,去年10月河南省移动公司进行集成商、监理商、所需设备进行了招标,去年11月投入建设,2015年1月已投入使用。市政府授权,市工信委和移动公司签订了《南阳市智慧城市云数据中心建设使用合同》。

启动电子政务内外网升级改造工程。目前,政府内网改造升级工作方案已确定,进入实际建设阶段,新增市、县、乡三级互通、数据实时交换的三级办公系统,进一步提升市、县、乡三级网上办公能力。政府外网软硬件招标已经完成,正在确定基础运营线路提供商和筹备建设政府外网运行的各应用平台。

推进智慧医疗建设。目前南阳市卫生局已编制《南阳市智慧医疗可行性分析报告》《南阳市智慧医疗建设实施方案》《南阳市智慧医疗投资方案》,待批复后可立即进行建设,同时医疗卡通项目已在城区内部分医院使用。

推进智慧旅游项目。目前智慧旅游客户端电脑版和手机版已制作完成,旅游官方微信平台也已基本搭建完成,正在进行数据采集。推进数字城管项目。目前硬件设备已全部到位,综合监控大厅已装修完毕,待基础地形图到位后可立即进行软件调试,同时智慧教育、智慧社区等项目都不同程度向前推进。

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发展。今年以来,南阳市电子商务发展迅速,涌现了南阳海王东森医药公司终端配送模式、电商谷B2B模式、中商农产品综合交易平台的大宗交易和零售模式、电子商务产业大厦的店铺式销售模式、北辰集团的线下体验线上交易模式等电子商务形式,电子商务这个新兴业态在南阳市迅速发展壮大。

智慧产业发展迅速。一方面,体现在南阳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电子信息行业门类逐步增多,形成了光电显示、智能终端及其关联产品、光电信息记录材料、LED及半导体为支柱的电子信息产业,去年1~9月实现销售收入110亿元,同比增长22%;利税14亿元,同比增长24%。另一方面,体现在企业智慧化水平明显提高,从我们3年来对全市限额以上工业企业调研对比情况来看,企业在设计、管理、生产、销售等环节利用信息化水平逐年提高。智能管理、智慧生产、电子商务在南阳市企业中体现得越来越明显。目前,南阳市西峡县、镇平产业集聚区被列为河南省两化融合实验区,防爆、二胶被定为国家贯标示范企业,龙城集团被定为河南省信息应用一级企业,防爆集团、乐凯华光等4家企业被定为河南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2013年湖北、河南两省基于国产软件两化融合示范企业现场会在南阳市防爆集团召开。同时,智慧园区建设已列入南阳市智慧城市建设重点项目,正在研究确定试点方案和建设方案。

推进民生服务综合平台建设。据中国智慧城市论坛发布的消息来看,当前我国40岁以下居民中60%以上的日常业务是在移动终端上办理的,日常消费63%以上是靠各种卡品支付的,因此我们把南阳市网上办事大厅、南阳市城市“一卡通”、智慧社区等民生项目列为2015年度重点建设项目,目前各项目均有不同程度的进展。

(三)保障有力

为确保南阳市智慧城市有序健康推进,南阳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从6个方面加强保障。一是加强推进力量,充实南阳市智慧城市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力量,初步确定增加编制8名,通过公开招聘选拔优秀人才。二是建立制度保障,进一步修定完善《南阳市智慧城市建设绩效评价暂行办法》《南阳市智慧城市云数据中心使用管理办法》《南阳市智慧城市建设数据标准》等规章制度。三是规范项目管理,建立了信息化项目前置审批制度,全市所有信息化类项目,由智慧城市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南阳市智慧城市建设规划纲要和年度计划进行审批。四是加强资金支持保障。南阳市2014~2018年计划投入16.15亿元用于智慧城市建设,包括:市政府投资4.4亿元,企业投资11.75亿元。2014年政府列支预算5000万元,实际投入5740万元,2015年计划列支6500万元,2016~2018年根据建设实际列支3亿元。五是完善人才和智力支撑体系,南阳市政府在2013年遴选大学教授11名、软硬件企业专业技术人才13名、政府系统信息化人才12名和其他社会专业人才4人成立了南阳市智慧城市建设专家委员会。同时加大专业人才的培育和引进力度,计划2015年引进硕博信息化专业人才10名以上。六是建立运营保障体系。目前,正在筹备成立南阳市智慧城市运营中心,确保智慧城市整体运营流畅。

智慧校园服务平台建设研究 篇7

关键词:大数据分析处理系统,智慧校园,服务平台建设,分析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有效的推动了智慧校园服务平台的建设, 并且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同时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有效的提升了高校信息化服务和管理水平, 并且在该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非结构化和结构化数据, 如教学资源数据、学生信息数据等, 为高校管理与服务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

1 智慧校园概述

智慧校园主要是推动信息技术与校园教学的有效结合, 创建一个数据化、网络化、智慧型、协作型为一体的教学、管理、科研体系, 从而为校园建设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与数字校园进行对比发现, 智慧校园在管理、教学、科研、环境等多个方面存在差异, 如表1所示。

基于大数据分析处理系统下的智慧校园, 其管理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层面:

(1) 以智慧校园为管理工具。在进行校园管理的过程中, 智慧校园能够为其提供智慧管理的手段和工具, 从而更好的实现对科研、教学、日常事务的智慧管理;

(2) 对智慧校园资产和环境开展智慧管理和运维。智慧运维是确保智慧管理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和保障, 只有完善了智慧校园服务平台建设, 才可以更好的开展智慧校园管理。同时智慧管理是慧管运维得以顺利进行的必然要求, 如果在智慧校园中无法更好的实现智慧运维, 将无法体现慧校园之“智慧”, 从而说明在智慧校园服务平台建设过程中, 智慧管理和运维两者缺一不可。

2 智慧校园服务平台设计原则

在进行智慧校园服务平台建设过程中, 应遵循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 遵循以人为本、教与学为中心的原则, 并在现代化教育理念和教育目的的指引下, 优先应用和服务提供, 以更好的满足高校发展需求。在进行智慧校园服务平台设计过程中, 要对高校的技术和管理方案给予综合的考虑, 并尽可能将信息技术更好的融入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之中。

基于大数据分析处理系统的智慧校园服务理念与管理和技术呈现出互动性的关系, 其中的服务理念属于顶层设计, 要对学生、教师及各部门员工的需求进行充分的评估, 并以满足教学需求为目标, 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为基本动力, 以达到螺旋式上升的效果。在智慧校园服务平台中, 智慧信息通道主要是指智慧校园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相关数据进行传输所需要的信道。通常情况下, 用户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此时就需要与之配备各种类型的终端。在智慧校园服务平台建设过程中, 技术与管理是确保各个环节顺利进行的关键, 是服务平台建设的结果之一, 是保证智慧校园平稳运行的关键。

3 基于大数据分析处理系统智慧校园服务设计分析

3.1 智慧校园建设需求

智慧校园服务平台建设的需求主要包括:

3.1.1 数据标准化共享

在进行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 涉及到的数据主要包括教学、服务、管理等内容, 不仅数据量大, 而且种类繁多, 并且容易出现“信息孤岛”现象, 从而使部分数据无法实现有效的融合。因此, 在进行智慧校园服务平台建设过程中, 要对智慧校园的应用标准和数据标准给予不断的补充和完善, 同时还需要建立数据共享机制, 完善各应用系统间的接口标准, 以更好的达到数据共建共享。

3.1.2 统一管理与维护

在开展智慧校园服务平台建设中, 大部分的业务系统都是委派给高校各主管部门进行的, 这样就会出现缺乏整体规划的问题, 导致无法对其进行统一的管理与维护,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信息化的发展。因此, 为了有效的提高智慧校园服务平台建设效率, 就需要完善统一规范管理与维护工作。

3.1.3 一站式服务

智慧校园服务平台建设推动高校从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向服务化模式转变, 以便在后期的教学与管理方面能够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加全面的“一站式”服务。

3.1.4 实时性

高校信息化过程中, 会产生一系列的数据信息, 此时可以借助基于大数据分析处理系统来对该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实时搜集、整理、统计与分析, 并从中查找有效信息, 从而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务。

3.1.5 安全性

在智慧校园服务平台建设过程中, 会涉及到大量的数据信息, 因此做好数据信息的保护工作至关重要, 加强智慧校园的安全防护工作不仅可以确保数据信息的安全, 而且还能保障智慧校园系统安全高效运行。

3.2 智慧校园服务平台总体构架

基于大数据分析处理系统智慧校园服务平台建设的总体构架包括网络通信层、智能感知层、应用层、大数据层四层, 以更好的实现数据的有效维护与共享, 为广大师生提供更为周到的信息资源服务。

3.2.1 网络通信层

其一般是借助网络技术来实现各种数据的有效传输, 并实现不同通信平台下相关数据信息的有效交互, 为智慧校园服务平台建设的发展提供网络基础服务。

3.2.2 智能感知层

其可以借助各种传感技术来实现对各种原始数据信息的有效采集, 具体信息包括师生的活动状态、师生生活、教学仪器设备运行状态、学习互动状态, 从而为后期的海量数据管理提供服务保证。

3.2.3 大数据层

借助数据管理工具能够确保大数据的有效存储、分析、管理, 其中大数据层是实现智慧校园各部分、各种信息有效连接的枢纽, 同时也是智慧校园的核心。

3.2.4 应用层

其能够实现科研、教学、办公、学生管理、生活服务等各种服务功能, 其是智慧校园建设的重点。

3.3 智慧校园服务平台设计的构成要素

基于大数据分析处理系统智慧校园涵盖了虚拟校园和现实校园两个方面, 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是一种新型的智慧型校园形态。智慧校园服务平台设计过程中的构成要素包括智慧环境、智慧服务理念、智慧管理、智慧教学、智慧科研、智慧文化和体验等。智慧校园服务理念通常包括下述两个方面的含义:

(1) 在提高管理整体水平、促进高校教学发展的基础上来进行智慧校园建设, 并将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与学校规划的“顶层设计”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使智慧校园在学校发展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所体现, 更好的为高校建设提供服务;

(2) 智慧校园服务平台建设遵循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所有服务工作的开展都需要在征求用户需求的基础上进行。智慧校园包括了智能感知 (如温湿度感应、节能监控等) 、泛在学习与工作 (如数据资源获取、信息传输与处理等) 、无缝网络 (如互联网和内联网接入、物联网等) 、便捷生活 (如校内外互通、便捷消费等) , 这些都可以通过智慧校园服务平台来实现。在进行智慧校园服务平台建设过程中, 一般会借助大数据分析处理系统的优势, 借助大数据技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从而为学校的后期建设提供参考。

3.4 大数据时代智慧校园服务平台建设

在进行智慧校园服务平台建设过程中, 相关数据信息只有不断的进行流动才能够更好的实现其价值, 并且只有数据信息具备一定的价值, 才能够被更多的人所关注。各大高校的IT部门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有效收集、整理和分析, 并将最终的分析结果反馈给学校的管理和决策部门, 从而为学校的后续决策和发展提供良好的而借鉴, 并逐渐形成一个具备内需拉动特点的良性循环机制。基于大数据分析处理系统的智慧校园服务平台建设, 往往具有信息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存储、数据交换共享等基本功能, 同时还包含了应用支撑和基础设施两部分内容, 其不仅是校园发展过程中所有数据的汇聚中心, 而且也是智慧校园服务平台中进行数据处理的核心部分。

在智慧校园服务平台建设过程中, 智慧服务与运维平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包括的管理与服务内容有智慧校园相关资产、生命周期管理、设备履历表 (使用、维护、购买、报废、询价等) 、服务与应用健康监控、基础网络可视化管理、运行设备自动配置、业务 (事件、故障、问题) 处理、数据中心环境监控、知识中心 (故障处理经验、业务处理流程与规范、智慧环境操作模拟、用户培训资料) 、用户信息与权限管理、故障与问题预测 (如故障高发预警、流量高峰预警、病毒预警等) 、计算容量规划与预测等。

4 基于大数据分析处理系统智慧校园服务平台具体应用

4.1 智能提示平台

基于大数据分析处理系统智慧校园服务平台, 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智能提示平台, 当学生的考勤、学习成绩等数据产生较大范围的波动时, 该平台就会将这些数据信息传输给学生本人、辅导员和班主任等, 这样一来可以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及时消灭学生可能出现的不良习惯。智能提示平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记录, 如学生的各种出勤情况、校外实训、实习实训等, 并及时提醒学生, 以便学生作出相应的调整;

(2) 项目费用智能提醒。智能提示平台能够对项目负责人费用的使用和报销情况进行实时提醒, 并告知何时完成报账所需手续, 避免出现手忙脚乱的现象。

(3) 毕业项目提示。在学生即将毕业时, 智能提示平台可以实时向学生提供将要办理的事项, 如毕业设计的制作等;

(4) 毕业生就业情况提醒。智能提示平台可以对近几年各个专业的就业数据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 然后制作成报表的形式以供师生参考,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而且还可以为学生专业设置的调整起到一定的参考意义。

4.2 学校管理支持平台

4.2.1 招生计划数据支持

其能够为用户提供近几年学校各个院系在不同地区的招生数、不同专业的招生数、不同系部的招生数, 并自动生成报表, 以供学生和学校参考。

4.2.2 人才政策数据支持

通过对学校师资队伍情况进行分析, 并自动生成报表, 从而为学校人事部门及管理者对人才的调整进行借鉴。

4.2.3 财务状况数据支持

通过对近几年学校的财务管理情况进行分析, 并自动生成报表, 为后续财务部门的相关决策提供支撑。

4.2.4 学科建设数据支持

通过大数据分析处理系统来对学校学科建设情况进行分析, 并自动生成报表, 从而为各个学科的设置提供借鉴。

4.2.5 人才培养模式数据支持

借助学校管理支持平台, 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并根据大数据分析处理系统来对不同教学模式及环境下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 从而制定出最优的教学模式。

4.3 后勤管理系统

在智慧校园服务平台建设过程中, 后勤管理系统是其中比较重要的辅助部分, 其可以有效的满足校园物业、校园安全等管理功能。通常情况下, 校园监控系统可以借助图像识别、安射频识别、GPS、遥感等技术来对校园环境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控。安防视频监控系统通常是借助网络技术来将相关数据信息技术传输到数据库中心, 从而实现对相关数据的有效分析。一旦出现意外现象, 视频监控系统能够将相关数据及时传输到管理中心, 从而准确的定位事故位置, 并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

5 结束语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充分利用其所具备的分析处理系统, 来进行智慧校园服务平台建设, 可以更好的推动智慧校园的转型, 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全面、周到的服务, 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学校教学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于长虹.智慧校园智慧服务和运维平台构建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15, 8 (08) :192-193.

[2]刘敏斯, 陈少波.大数据时代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研究[J].软件导刊, 2015, 11 (09) :57-58.

智慧旅游服务平台研发与实现 篇8

系统以旅游者的思维为导向,关注旅行中的行、住、食、游、 购主要功能,辅以景区最佳旅游时节,融合百度热力图、腾讯街景等大数据挖掘、分析、处理等技术,研发与实现以鼠标点击为主要操作方式、以人流量动态感知、三维景区预体验、景区气象环境信息实时提醒、游览感知引导等高效人性化服务为特征的智慧旅游服务平台系统。

1系统设计

1.1系统设计理念

1)智慧感知:基于地图导视,以鼠标引导,智慧感知景区概要、气象环境、游人密度等信息;

2)开放交互:构建虚实融合的沉浸式开放交互旅游服务平台;

3)信息推送:以游人思维为导向分析用户行为特征,设计智能聚类匹配算法,定向推送用户可能感兴趣的服务业务;

4)人性便捷:使用、操作以移动鼠标为主的智慧旅游服务平台系统。

1.2系统研发目标

系统建成后,将实现以下目标:

1)沉浸式交互体验:

1以人性化服务体验为初衷,采用以鼠标点击为主要操作方式的设计理念,基于JAVASCRIPT类库深度集成全国旅游景区信息,以行政区划图和景区索引作为景区快捷导航,为用户提供人性便捷的悬浮提醒与点击查询操作体验。

2基于百度地图JAVASCRIPT API,深度开发实现景区绑定热力图,使旅游者能够动态感知景区人流量,为其出行安排和安全提供全面服务。

3基于腾讯地图JAVASCRIPT API开发,实现三维景区预体验。

2)数据整合,智慧旅游:以旅游者的思维为导向,对大数据旅游信息进行深度挖掘与整合,根据旅游时节、景区天气和民俗节庆等,为旅游者智能推荐热门旅游景区等食、宿、行、游、 购、娱的全新一体式旅游服务信息。

3)驴友数据共享:系统运用.NET4设计框架和B/S运行模式。实现多平台运行,开放驴友个人中心,兼容市场主流的移动智能终端设备,实现驴友实时、快速的分享和互动,使旅游资源开放化和多元化。

1.3系统研发思路

旅游信息服务系统运用.NET4设计框架和B/S运行模式, 采用三层开放架构设计理念,系统的整体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

1.4系统架构

根据系统设计思路,从基础支撑层到三层架构和系统安全保障管理,对的整体构架进行深层部署。

下面将分别介绍基础支撑层、业务数据层、业务逻辑层、业务应用层和系统安全保障的设计思路和主要内容:

基础支撑层:系统运行环境与基础数据库。基于.NET4设计框架,采用IIS7.5及以上应用程序服务器作为Web服务组件,运行于Chrome架构浏览器;系统以SQL SERVER 2008 R2作为数据库设计平台,采用连表查询、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等数据读写方式。

业务数据层:角色管理和数据资源管理。系统从用户访问权限和旅游新闻审核等角度出发,将系统角色分为用户、管理员和超级管理员。根据系统内不同数据类型的交互过程,对数据进行分类加密安全管理,对文本、图片等数据类型设计不同的交互管理组件。

业务逻辑层:业务交互过程中的数据处理服务。例如,前后台交互的数据流服务,用户、管理员等文件上传下载的文件交互服务,旅游信息管理与发布服务,旅游信息安全服务,邮箱验证服务,以及业务应用层与业务数据层交互过程中的路由、 消息等服务。

业务应用层:系统应用功能模块。由景区感知索引、景区人流动态感知、景区三维街景、景区气象信息动态呈现等18个功能模块组成。

安全保障管理:系统安全服务机制。防止SQL注入、“拖库”、“撞库”、“洗库”等数据库安全服务机制;数据加密、邮箱验证等用户信息安全服务机制;不良信息过滤等数据交互安全服务机制。

系统架构如图2所示。

1.5数据库架构

由于系统数据量巨大,目标系统所采用的数据库引擎必须具有分布式,并发事务,实时响应海量数据处理请求等特征和能力。系统开发采用SQL Server 2008 R2数据库,将用户数据 (User Data)、景区数据(Attractions Data)、服务分析数据(Server Data)进行分离存储,实现数据操作上分布式并行I/O处理,景区数据再进行分库存储。如图3为数据库架构视图:

2系统主要功能模块

2.1景区智慧感知引导

用户尚未确定要去的景点及旅游的线路时,系统通过地图感知,以鼠标点击为主要操作方式,通过逐步感知索引旅行者迅速定位并提供景区的地理分布信息和景区旅游信息。同时系统对个人的地理位置进行定位,并制定最佳的旅游线路方案,为用户提供最大化的便捷,同时也为商家提供最有效的商业导向和营销渠道。该模块需要用到的数据源有:用户个人记录、景区基本的介绍信息、景区地理信息。

用户浏览地图时,用户交互服务器将前端地图缓存数据, 以Json格式异步加载到客户端。若有地图数据更新,则数据交互服务器将更新数据按区Json封装,进行Xml传输,用户交互服务器将Xml解析后进行本地缓存的更新,其数据流图如图4:

2.2景点用户消费习惯分析

通过对用户日常的使用习惯,消费习惯以及区域用户的行为特征进行多维度的统计,并根据数据分析出天气对消费的影响,季节对消费的影响,区域对消费的选择,最终分析出景点用户可能行为,进行定向服务推送,观察用户对推送服务的采纳率进行动态图表的展示,供管理者和商家进行旅游产品经营的选择。所需数据有用户浏览记录,订购记录,年龄等,同时结合百度旅游指数API接口,宾馆,餐饮,APP等接口来获取其他相关数据。其业务流程如下:

通过收集用户的各项特征数据,录入个人行为数据库进行综合分析,同时结合天气、价格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用户可能行为,进行推荐,同时对用户的接受率进行图表统计供决策者进行参考。

2.3景区气象环境信息统计分析

由大数据挖掘和智能聚类匹配,综合分析景区各项游览影响因素,其中包括景区的气象数据、地理环境信息、游人聚集分析,推算景区适宜旅游的时节。通过对景区的适游信息数据的挖掘分析整理,为旅游者提供旅游参考,为商业决策者提供旅游消费价值曲线,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挖掘爬虫算法,对海量的景区信息进行关键词检索和区域气象数据采集,对分析必需的区域气象数据、景区环境信息进行筛选分离和归纳整理,同时进行目标区域气象数据的动态差分演化,将景区气象、环境信息实时呈现于页面,方便用户安排出行计划。

其业务流程如图6:

2.4用户交互平台

用户交互平台可分为游记攻略模块、景区评论模块,个人中心模块。游记攻略模块是为用户提供一个旅游心得分享与体验的平台,驴友可自由地发表自己对景区游玩的看法,线路推荐,美食推荐等,同时其他游客可以对该篇游记进行评论,针对某一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其数据流程如图7所示:

用户交互平台数据流程,大致可分为用户游记发表、评论/回复、登录注册三个数据流,游记发表为用户填写游记内容,服务端进行敏感词审查和游记标题、内容等审核,然后录入数据库。评论/回复则是用户填写评论/回复内容,服务端进行内容审查和标记用户,录入数据库时进行多线程I/O和栈队列分步处理。

3总结

系统将旅游与现代互联网、大数据、智能终端等元素进行有机融合,对旅游大数据资源进行了归并和整合,为用户提供了人性便捷的操作体验,最终形成了人性智慧化的旅游新形态。系统运用省市行政区划图作为景区快捷导航,实现人性化感知与操作;集成热门景区推荐、景区民俗节庆推荐、景区感知引导、景区最佳旅游时节、景区气象环境信息实时提醒服务模块,意在深度挖掘旅游大数据信息为旅客提供智能全新的旅游信息服务;融合百度热力图实现景区人流量动态感知,为景区旅客疏导、人流安全、旅游计划提供服务;运用腾讯地图实现景区街景模块,为游客提供在线体验服务;开发用户个人中心,实现驴友实时、快速的分享和互动,使旅游资源开放化和多元化。

本文根据智慧旅游的概念,提出了建设智慧旅游服务平台系统的规划方案,但其最终付诸实践还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任何一个旅游系统都需要经过长期经营的积累,才能最终成为一款受到用户喜爱的产品,她还在孵化,还需要在不断地实践和创新中完善。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逐渐从奢侈消费品中脱离,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同时,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带领了旅游信息化革命,人们在享受着无穷便利的同时,提出了建设智慧旅游的需求。人们需要更完善、全面的旅游信息,更方便、快捷的旅游服务,人性化、智慧化的操作体验,由此智慧旅游服务平台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智慧服务 篇9

为此, 我们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开展 “智慧农机”建设, 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 通过集成应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音视频技术、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及专家智慧与知识平台, 逐步建立了农业信息服务的可视化传播与应用模式, 实现农业生产环境可视化远程诊断、远程控制、灾变预警等智能管理、远程咨询、远程会诊, 提升农机管理部门科学管理水平; 同时依靠存储在知识库中的农业专家的知识, 运用推理、分析等机制, 提高农机管理部门指导农牧业进行生产和流通的能力。 通过近五年的建设, 已完成智慧农机物联网系统、 农机GPS管理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统一的智慧农机展示平台等建设, 初步实现了农机智能调度和管理、农机物联网远程监测、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预警、农机化发展水平和农机化贡献率分析与决策等功能, 为全市农机管理部门提供了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平台, 为农机服务对象提供精准化种植和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服务。

1 宁波市智慧农机的建设应用情况

宁波市智慧农机的建设进度和广度、 实际应用情况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主要建设了智慧农机物联网、GPS管理、Web GIS管理、视频会议等系统。

1.1 智慧农机物联网系统

智慧农机物联网系统由智慧农机视频监控系统和环境数据远程监测系统组成。

(1) 智慧农机视频监控系统。我们在农机专业合作社、工厂化育秧中心、烘干中心、设施农业装备基地、智慧农机示范点、农机4S服务中心、平安农机示范点、 农机科技示范基地等八类示范点中挑选了114 个智慧农机视频监控展示点, 利用视频监控平台实现市、县农机部门两级远程监管, 并可通过网络实现各示范点的全程示范。 通过视频监控系统还可记录农机作业现场的实际情况, 跟踪农业机械工作开展情况, 了解农作物生长情况, 调看自然灾害过程和灾害损失情况, 通过高清摄像头还可掌握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等, 方便管理部门更加科学地管理生产。 如图1 所示。

(2) 环境数据远程监测系统。可以在智慧农机示范基地对设施农业进行全程智能化管理, 对蔬果等农作物生产的温湿度、p H值、光照强度、土壤养分、CO2浓度等多种生产参数, 通过物联网进行监测和展示, 实现对环境的实时监测。 建设了物联网系统平台, 集成各智慧点数据, 在系统地图上可以根据名称和图片选中需要观看的站点, 展开里面的详细的设施大棚等信息, 点击相应的大棚可以实时观看空气土壤温度、光照信息、风速、雨量等信息。 如图2 所示。

1.2 智慧农机GPS管理系统

由监控中心系统、无线通信平台 (GPRS)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GPS) 、前端设备等四部分组成一个全天候、 全范围的驾驶员管理和农用机械使用情况监管的综合平台。 目前全市已在各类拖拉机、 收割机、插秧机上安装了678 台GPS。该管理系统可提供实时定位、监管、调度、报警处理、统计分析、作业面积测量等的专业管理; 对注册登记的农用机械实施动态跟踪、监控、调度、管理等功能;对于监控车辆, 可以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出来, 并保存车辆运行轨迹数据;可以对农用机械的使用、载重、耕作范围、维修情况、油耗情况进行统计管理;设有电子栅栏, 可对补贴机具使用范围进行动态监管, 超出电子栅栏范围会自动报警, 方便管理人员核查补贴机具是否倒卖;可对指定时间、指定农业机械的作业面积或里程进行查询, 为核算作业补贴等提供参考依据。 如图3所示。

1.3 智慧农机Web GIS管理系统

以“3S”技术为核心, 利用GIS技术, 结合RS、GPS、远程视频、农田环境信息感知传感器等技术, 整合全市一些智慧农机项目信息 (环境监测、视频监控、农机GPS及智能调度) , 实现将现代网络技术和GIS技术引入到农机化管理工作中, 在农田遥感、GIS应用、 作业点远程视频监控、 农机GIS智能调度、环境数据远程监测、农机化发展水平区划分析、农机化发展水平预测与决策、 农机信息智能采集等功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图4 所示。

(1) 农机要素管理Web GIS系统。 通过该系统的安装, 实现了各类农机要素信息的空间分布图数一致管理查询统计, 内容包括企业地面信息管理, 地区、乡镇基础行政区域数据维护管理, 农机合作社 (大户) 、示范基地、农机维修点、平安农机示范村镇主要农机具拥有量、 主要农作物种植情况和农机化作业情况、农机化管理人员情况、农机化服务组织情况、农机化作业经营效益情况、农机化投入情况、 农机作业点视频监控区域分布Web GIS管理。

(2) 农机Web GIS智能调度。 已安装GPS终端的农机具有实时定位功能, 对参与调度的农场 (合作社) 信息 (农机拥有量、农机平均车速等) 、收割点信息 (收割点位置、收割开始时间、收割结束时间、农机需要量等) 进行管理, 可以利用农机智能调度匹配功能 (自动获取当时在线且空闲的农机位置信息及参与调度的农场, 根据收割点位置信息和需求信息, 调用农机智能调度模型, 选择最优农机) 、GSM短信调度指令下发功能 (通过GSM短信实现调度指令下发) 、在线作业农机智能空间搜索模块 (根据设定的距离条件, 实现对当前作业点周围在线作业农机的智能搜索, 给出周围在线作业农机信息) 进行农机智能调度。

(3) 环境数据远程监测。接入原有环境数据远程监测数据, 开展环境监测点GIS空间分布管理、环境监测点信息实时查询、环境监测点预警。

(4) 远程视频监控。 原有视频监控系统数据与GIS接口对接, 实现作业点远程视频监控GIS管理和作业点远程视频监控实时信息调用查询。

(5) 农机化发展水平区划分析。具有农机统计报表数据维护管理、 农机统计报表数据GIS专题图空间渲染、农机统计报表数据图数一致查询分析统计、农机信息 (合作社、示范基地等信息) 空间分布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

(6) 农机化发展水平预测与决策。 基于Web GIS平台, 利用农机化统计年报数据、相关农业统计年鉴数据和五种 (畜牧业、林果业、农产品初加工、设施农业、渔业) 农机化评价指标数据, 实现农机化 (包括农作物农机化及牧业、林果业、农产品初加工、设施农业、渔业综合农业机械化) 发展水平评价。 同时利用灰色模型和线性回归模型, 提供农机化水平预测分析功能, 并以报表和专题图的形式展示, 为农机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1.4 视频会议系统

运用先进的计算机通信技术、控制技术、视频技术, 在宁波市农机总站和下辖各个县市区农机局 (站) 建立一套安全、舒适、便捷、节能、高效的视频信息交互系统。该系统包含一个视频会议平台、一个中心会议室和9 个分会场 (余姚、慈溪等9 个县市区) , 其中在中心会议室建设LED大屏和集中控制系统, 通过该中控系统可以对智慧农机物联网系统、 电动窗帘、灯光、有线电视、视频会议、农机定位、Web GIS系统进行切换, 分别在LED大屏上显示。 视频会议系统为日常行政会议召开、业务培训、上级文件精神与国家相关惠民政策的上传传达、 突发事件应急等政府职能部门日常管理提供保障。

2 智慧农机建设的主要成效

智慧农机综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手段, 在提升宁波市农机化科学决策水平和行政管理效率, 服务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 也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相关的管理和服务信息, 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1 搭建信息化管理和服务平台, 社会效益显著

(1) 智慧农机成为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系统利用农机化统计年报数据、 相关农业统计年鉴数据和五种 (畜牧业、林果业、农产品初加工、设施农业、渔业) 农机化评价指标数据, 实现农机化发展水平 (分作物农业机械化水平, 畜牧业、林果业、农产品初加工、设施农业、渔业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 评价。同时利用灰色模型和线性回归模型, 实现为领导提供农业机械化水平预测分析的功能, 并以报表和专题图的形式展示, 提供决策支持。

(2) 智慧农机成为农机部门管理与服务的平台。通过GPS系统可为全市农机部门提供农机作业面积统计和查询、里程统计等, 并具有驾驶员管理、车辆管理等功能, 能够为作业补贴核算提供相关作业面积信息, 能为补贴机具提供购机时间和机具位置信息, 方便农机部门核查, 节省了大量的管理成本。同时该系统还具有短信发送功能, 可提醒农户按时参加农机具年检、年审、保险和维修保养。

(3) 智慧农机成为农机部门宣传的阵地。 通过Web GIS管理系统, 统一发布全市各类农机要素信息和农机专业合作社、 农机维修网点、 农机示范基地、农机安全村 (镇、县市) 等农机化信息;通过智慧农机视频监控系统直接展现各类示范点的农机化建设成效, 进一步提高其知名度, 发挥农机服务、管理等作用, 成为了服务群众的桥梁和广大农民群众了解农机信息的重要途径。

2.2 提升农业生产经营能力与水平, 经济效益显著

(1) 大幅提高农机具的使用效率。系统利用农机具上的GPS和农机主体 (合作社、示范基地) 数据, 通过智能调度算法来实现农机具在农机主体之间的合理调度, 提高合作社和示范基地使用农机具的效率。经科学调度, 农机具使用率可从每年一季提高到每年三季, 年使用效率提高2 倍, 以1 台高速农机具每季作业33.3 hm2计算, 平均每台农机具每年增加作业服务面积66.7 hm2, 增加作业服务收入10 万元。

(2) 建设精准农业和精品农业,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环境数据远程监测系统将RS、GIS、GPS、 物联网、太阳能等先进技术引入农机化领域, 对设施农业的温、湿、光、肥、水、药等实施智能化调控, 对温室植物、土壤、环境信息进行实时检测、无线传输和自动控制, 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 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如宁波市绍根蔬菜专业合作社实施了智慧农机项目, 配置了光伏系统、物联网等先进设施, 对花菜杂交制种进行全程环境控制, 年产杂交种子250 kg, 生产茄果类蔬菜10 万kg, 产值200 万元。

3 结束语

智慧服务 篇10

1.1 智慧城市的提出

为了应对快速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城市病及相关问题,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 为促进社会经济转型发展, 2009年IBM公司提出了智慧城市的概念。智慧城市是IBM“智慧的地球”策略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目前, 国内外对智慧城市的定义尚无定论。在国际上接受度较广的定义是:智慧城市将对智力和社会资本、包含传统交通和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基础设施投入作为支撑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动力, 并通过参与式治理对上述资本及自然资源进行智能化管理, 进而实现高质量的宜居生活[1]。这是基于2007年《欧洲中等智慧城市排名》报告发布的智慧城市六大维度“智慧经济、智慧移动、智慧环境、智慧公民、智慧生活和智慧管理”提出来的。

1.2 智慧社区的发展

1.2.1 智慧社区的概念

智慧社区是社区管理的一种新理念, 是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新模式。著云台团队总结认为智慧社区是指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 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利的现代化、智慧化生活环境, 从而形成基于信息化、智能化社会管理与服务的一种新的管理形态的社区。

1.2.2 智慧社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1) 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 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 智慧社区建设具有见效快、惠民利民的特征, 智慧社区还能增强社区居民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感知度和社会认同度, 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普及和宣传增光添彩。在新时期新形势下, 居民对便捷、高效、智能的社区服务需求与日俱增, 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智慧社区尤为重要。

2) 智慧社区发展不平衡。由于智慧社区本身代表了一种较现代的生活方式, 受建设成本和消费水平影响较大。因此, 智慧社区的发展还很不平衡。深圳、上海、广州、北京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发展较快, 并在社区治理、便民服务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但是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发展还不理想。因此大规模开展智慧社区建设势在必行。

3) 智慧社区发展不成熟。智慧社区是社区管理的一种新理念, 是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新模式。大量结合了物联网技术的社区应用还处于方案或试运行阶段, 物联网应用需求的发掘还不充分, 很多智慧社区产品与技术方案尚不成熟, 还缺乏对应的行业标准和适应智慧化社区管理与服务的人才。智慧社区的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

2 智慧社区的评价指标体系与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2.1 智慧社区评价的指标体系

为了引导智慧社区规划、建设和运行, 检验智慧社区建设的效果, 发挥指引方向和量化评估作用, 住建部办公厅在2013年印发的《智慧社区建设指南 (试行) 》中给出了智慧社区的评价的指标体系。智慧社区指标体系涉及保障体系、基础设施与建筑环境、社区治理与公共服务、小区管理、便民服务和主题社区等六个领域, 包括6个一级指标, 23个二级指标, 87个三级指标, 见表1。结合我国社区发展现状, 将三级指标归纳为26个控制项、43个一般项和18个优选项, 控制项是智慧社区建设必须完成的指标, 一般项则是在此基础上扩展的指标, 优选项是智慧社区探索性和创新性的指标。

2.2 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智慧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架构在智慧应用体系之下, 涵盖了以对象管理与专门人群服务、政务服务、治安管控为主的社区治理与公共服务, 以房屋管理和物业管理为主的小区管理, 以生活服务和金融服务为主的便民服务, 以及主题社区等五大领域, 涉及社区管理、运行、服务三个层面。各类应用遵循智慧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规范的标准, 通过数据交换和整合, 统一以平台向居民、企业等提供服务, 并对各种活动做出闭环响应。

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应用是距离社区居民生活最近的体验, 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智慧社区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是评价智慧社区建设的重要标准, 也是最能体现便民服务型社区的重要指标。

3 上海“智慧闵行”社区综合服务平台

3.1 上海智慧化发展概述

上海市的智慧社区建设一直走在我国智慧社区建设的前列。2011年1月, 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智慧社区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承载着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居民自治和互助服务于一体的重任, 是智慧城市中一个独具魅力、具有独立研究价值的发展主题。同时, 为适应“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发展战略, 实现“智能化、精细化、人文化、社会化”的全新社区服务管理模式, 重视和加快智慧社区建设有其必然性和紧迫性。

2011年至2013年, 上海市开始了智慧城市行动计划。上海市各级政府和单位在智慧城市建设的不同领域展开了探索和实践。在上海市区内, 基本建设完成了预期的目标。智慧社区平台已经覆盖了上海17个区县, 不少市民率先享受到全新的信息生活方式。2014年9月10日, 上海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上海新一轮智慧城市建设行动计划 (2014—2016) 。这是继未来三年, 上海将基本构建以便捷高效的信息感知和智能应用体系为重点的智慧城市体系框架, 着力实施智慧化引领的“活力上海”。上海政府提出, 到2016年, 基于网格化的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基本覆盖全市。在智慧社区建设方面也将取得更大突破。

3.2 上海“智慧闵行”及社区综合服务平台

3.2.1 上海闵行区“智慧闵行”建设内容

上海的“智慧社区”, 是指在智慧城市框架下, 利用有线、无线、云计算等各种信息化技术和手段, 整合社区的各类服务资源, 为社区各类群体方便地提供政务、商务、娱乐、教育、医护及生活等多种社区服务。上海智慧社区建设主要涵盖四大类应用, 智慧政务, 主要包括政务信息发布服务, 向社区居民发布政府公告、物价等信息;智慧民生, 主要包括智慧养老、医疗服务、网络教育等内容, 为居民提供在线监护、远程医疗、远程学习等应用;智慧家庭, 主要通过智能终端与各类智能家居、安防设施等形成网络, 实现家庭智慧应用;智慧物业, 以楼宇电梯、景观灯光、车辆出入等涉及小区管理的内容为重点, 实现小区智能化。

3.2.2 上海“智慧闵行”社区建设

“智慧闵行”的智慧社区建设, 以社区发展需求为导向, 以惠及社区居民为宗旨, 进一步完善社区信息化基础设施, 围绕公共服务、城市管理、社区治理三大重点领域, 开发和推广有特色的便民应用, 积极探索街道层面建设智慧社区的有效路径。利用IPTV便民服务平台是其中的一项重点建设项目。IPTV即利用数字电视便民服务频道来完成一系列的便民服务, 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 信息发布。利用数字电视定位到户的特点, 发布公告、通知、新闻、政策等日常信息或定向发布各类政务、便民、应急信息。

2) 预约挂号。对持有健康卡的居民可以开通数字电视预约挂号功能, 居民可以查询自己的健康档案。

3) 视频通话。通过在数字电视上加载摄像头和麦克风, 实现高清视频语音传输和电视、电脑等多屏融合通信方式。该功能可进一步应用于远程医疗咨询、远程随访、老幼病监护等。

4) 远程教育。学生或居民可利用数字电视进行点播式学习, 实现社区教育资源共享。

5) 周边生活圈。利用数字电视提供周边生活服务类信息。

6) 公用事业费的查询和缴费。利用数字电视查询水、电、煤等消费情况, 实现在线支付。

7) 交通信息。在数字电视上为居民提供周边道路通行情况。

闵行智慧社区的社区综合服务平台的建立, 就是为社区居民提供社会化服务, 救助和保护社区内困难群众, 提高社区人群的文明素质和文化修养, 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保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等, 并且将这些功能整合到一个综合的服务平台上, 实现社区建设管理与服务的智慧化, 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更加便捷、舒适、高效。

4 上海智慧社区建设与国家建设标准的对比评析

上海闵行智慧社区的建设基本完成, 比较住建部办公厅在2013年印发的《智慧社区建设指南 (试行) 》中给出了智慧社区的评价的指标体系, 笔者通过对比发现, 上海的智慧社区的建设工作基本满足指标体系中的智慧应用层面上有关于便民服务平台方面的建设。上海闵行智慧社区, 基本完成控制项要求, 部分完成的一般项指标和体现探索性和创新性的优选指标。上海智慧社区的建设对其它地区的智慧社区建设起到了良好的参考和示范作用。

4.1 社区治理和公共服务

建设指南中, 社区治理和包括对象管理、专门人群服务、政务服务、治安管控、基本公共服务和法律宣传6个方面。这部分内容主要侧重于对社区居民的基本管理层次, 致力于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便捷的城市生活。在社区治理方面, 上海闵行智慧社区不断提高其服务水平, 充分利用便民服务平台, 使其更加智慧化, 尤其在政务公开和综合执法和法律宣传方面基本落实到居民生活, 而在专门人群服务对于退休人员、残疾人和流动人口服务和志愿者管理方面关注度需加强。对于其他智慧社区的管理中, 要强化对特殊人群的关注, 使得智慧社区的智慧成果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4.2 小区管理服务

作为社区管理服务的内容, 包括房屋管理、业主委员会管理、物业管理三大方面。其中的业主委员会制度在国外很多社区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此项内容已被提及, 但是基本作为一般项来建设, 这种管理方式在上海的推行结果也不理想。而涉及物业管理方面, 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 但是近年来随着居民网购数量的增加, 便民快递的建设应尽快提上日程。可以充分利用便民信息平台来为居民快递服务提供便利。

4.3 便民服务

便民服务包括生活服务和金融服务两个方面。生活服务具体内容有:便民利民网点、家政服务、绿色出行、餐饮服务、社区互动。上海在绿色出行这一优选项完成状况较好。上海市的智慧社区充分考虑居民出行需要, 运用智慧化的应用来为居民提供最优出行计划。在金融服务方面, 各个智慧社区都可完成一卡通服务、便民缴费等内容。此类服务平台的使用频率最高, 与居民生活关系最密切, 在便民服务建设方面, 可以不断提高服务的质量, 打造更加人性化、智慧化、多元化的智慧生活。

4.4 主题社区应用

主题社区包括商业社区、学校社区、医院社区、交通社区和旅游社区。主题社区相关应用服务平台的开发, 更多地依靠市场服务企业的投入, 而且需要与社会的服务网络相契合, 更加准确全面地为居民提供便捷生活。上海市智慧社区商业、教育、医疗、交通、旅游等方面的发展已初具规模, 并能够为其他地区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综上所述,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 社区是其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社区作为城市居民生存和发展的载体, 其智慧化是城市智慧水平的集中体现。在智慧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 智慧社区建设应充分考虑国家提出的指标体系要求, 又要结合当地的特色, 只有以住户的智慧化便民需求为导向, 才可以更多地体现其便捷的服务属性, 使其更好地惠民利民, 打造优质的宜居环境。

摘要:结合上海“智慧闵行”智慧社区的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情况, 对比国家住建部提出的智慧社区建设标准, 提出上海智慧社区便民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中的优势和不足, 通过两者对比来为以后智慧社区建设提供更多的参考和经验。

关键词:智慧社区,评价指标体系,便民信息服务平台,对比评析

参考文献

位置服务 智慧城市下一站 篇11

用手机签到,告诉朋友们“我在这里”;在去过的地点留下贴士,和朋友们分享自己的发现或心得:通过搜索,帮我们找到附近街旁的特惠活动、优惠与团购信息;借助定位,在地图上轻松地发现好友们都在哪里……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LBS已经渐渐被人们所熟知,并慢慢在我们的生活中蔓延。

其实,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位置服务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几年前甚至有人将之比喻为IT界的“下一只会生金蛋的鸡”,只不过这只“金鸡”跳上视觉的公众舞台、进入大众视野,还只是这两年的事。它将人的行为、地理位置和时间联系在一起,可以获知很多信息。如每天几点从家里出发去上班、在路上需要花多少时间、几点到单位、经常去哪几家餐馆用餐、业余时间喜欢到哪些地方消遣、个人爱好是什么等等,再通过对这些信息的科学分析,就能对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收入水平、消费能力一目了然。这些信息不管是对商家还是对个人而言,都非常有用。无怪乎有专家表示,这一基于位置的服务被业界认为是继短信之后的杀手级业务之一,有着巨大的市场规模和良好的盈利前景。同时,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的快速增长,以及与位置信息服务密切相关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日趋丰富,也勾勒并展现出了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的美好前景。

于是,过去的几年间,美国的Foursquare等提供位置服务的网站相继崛起,谷歌也推出了具有位置服务功能的Latitude。国内更是在短时间内涌现出了盛大切客、街旁、嘀咕、开开等数十家LBS企业。大家在品尝位置服务这块甜蜜蛋糕的同时,行业竞争、标准体系规范和信息安全等问题也随之而来。但尽管如此,未来随着用户需求的增多和预装位置服务应用的智能终端大量上市,善用这些公开的地理位置信息,还将为位置服务产业迎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智慧服务 篇12

IBM软件集团Tivoli总经理Al Zollar表示:“在云计算和物联网时代, 世界将变得更加互联、互通并可量化。一家智慧的企业在探索新方法提供商业价值时, 必然会考虑如何管理和整合新技术。ISM作为IBM智慧的地球理念中重要组成部分, 技术创新和并购策略让其能力日趋强大, 我们期待Tivoli产品线和解决方案的整合最终帮助用户实现服务管理的‘智慧整合’。”

ISM确保IT与业务一致性

ISM与IBM动态架构一脉相承, 体现了IBM服务管理软件Tivoli的三大特性, 即利用高度可视化、可控化和自动化能够确保IT和业务服务的一致性, 降低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

目前IBM已经推出了面向行业的ISM解决方案, 包括建筑工程、电力、能源、电信、航空航天、能源与公用事业、交通物流、医疗保健和制造业等诸多领域。

IBM软件集团大中华区Tivoli软件总经理许伟利表示:“IBM推出的ISM解决方案可促进企业产品智能化和服务创新, 为不同领域、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更好的行业、服务定制和执行以及数据库方面的控制和自动化管理。”

云服务供应商平台打造电信级可靠性

云计算技术应用使得IT系统的运行环境更加复杂, 给IT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带来了很多挑战。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带来的服务管理压力由为明显。

IBM将ISM视作实现云计算的引擎, 帮助客户全面应对云计算时代的IT服务管理需求, 让客户更好地利用物理资产和数字资产的融合, 打造动态架构信息化应用环境。

IBM Tivoli中国开发中心总经理关德博士表示:“最新推出的云服务供应商平台 (CSPs) 不仅仅提供基础设施, 还正在整合合作伙伴和技术专长, 帮助供应商将云服务打造成可盈利的新业务。IBM是惟一一家可以提供久经验证的运营商级可靠性的厂商, 也是业内惟一能够在异构网络上提供可扩展的安全云计算的厂商。”

上一篇:电子数据交换技术下一篇:加强财政票据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