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研究

2024-06-09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研究(共11篇)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研究 篇1

英语听力作为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教学中占有重要作用。像学习母语一样,我们在学习一种外语时往往听多于说,所谓听是说的基础,故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听力技能。但我国目前听力教学研究仅限于描述性研究,介入性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至今还没有一个系统成熟的听力教学模式可借鉴。

一、听力教学现状

当前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不论在课时分布,教材选择,还是在重视程度上都有被弱化的趋势。听力教学模式多是教师在放音之前对生词进行一定的讲解,再通过多媒体播放录音。学生在听力录音后迅速做题。这种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积极性得不到提高,实际的语言交际能力也得不到有效发挥。

1.听力材料的选择。听力材料的选择对于听力教学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下许多高校对于英语听力课本的选择并没有真正做到科学合理和学生语言实际相结合,有些课本内容陈旧,说是新闻听力,其实早已是“旧闻”;有些材料过于简单,学生兴趣较低;有些艺体类高校学生基础与文化课考生不同,而听力课本却一样,这样会造成学生因听不懂产生厌学的现象。

2.学生听力习惯的培养。有些学生对于简单的听力材料不屑一顾,他们认为自己水平高,不需要对细节方面诸如连读,弱读等仔细推敲,容易产生兴奋的情绪;而对于稍难的篇章听不懂便产生焦虑,失去信心,轻言放弃。还有些学生对于较难的听力材料采取先看录音原文,再听的方式,或者第一遍没听懂就翻开录音原文对照。这种练习听力的方法虽然表面上看来降低了难度,实际上却没有达到训练听力能力的效果。

3.知识储备。就听力话题而言,若是学生熟悉的话题,有相关背景知识的话他们会感到容易理解,听得懂。如:校园生活,影视明星,体育健身,人与自然等;但较为复杂的文本,比较陌生的话题,比如:时政新闻,航天航海,生物医学等,尽管语言材料并不难,学生却感到听起来相当费劲。这使得知识储备的作用更加凸显。

二、提高英语听力的途径

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加大听力技巧的训练。以下从三个方面探讨提高英语课堂听力的方法。

1.有针对性的选择听力材料。选择合适的听力材料即选择与学生实际语言水平和语言能力相当的材料。根据Krashen语言输入假设原则,我们需要遵循i+1理论,听力材料应选择略高于班级平均水平的层次,这样学生会感到有一定的挑战,能够有目的的去解决问题。有些老师会选择经过改编的非真实场景的听力给学生练习。这种为考试而练习的听力并不能在培养学生听力能力方面发挥良好作用,只有在平时教学中经常接触真实场景材料,听力焦虑才会有所减弱。

2.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播放听力前,要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根据题目推测将要听到的内容,迅速做出预判断,还要注意捕捉关键词和重要信息。有时候在听音时,由于语速或真实场景,并不是所有句子都听得清楚明白,我们就要根据上下文的背景知识去推测。比如听议论文,要注意开头和结尾句,以及论点,论据和结论;如果是记叙文,就要弄清其五要素“what,who,when,where,why”等问题。

3.增加知识储量。听力开始前我们并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材料出现,如果遇到熟悉的话题或是能从题目进行预判段,便会自信满满的投入其中;若是不熟悉的话题,听力过程将十分艰难。因此,平时的积累相当重要。例如我们可以把听力材料分类,如分成衣食住行购娱等几大场景,给学生讲解词汇及背景知识,并鼓励学生记忆相关词汇,在强化做题时学生能够迅速捕捉到这类词,从而换起对听力场景的把握。

三、结束语

听力是语言的四项基本能力之一,也是日常交际中最长用的语言技能。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方面,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寻求有效方法以提高学生听力兴趣并达到与说,读,写三方面的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1]程京艳.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外语界,2009,(1).

[2]Krashen,S.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M].London:Longman.1985:4.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究 篇2

关键词: 大学英语 听力教学 教学方法

一、引言

听力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英语学习的重要方面。听力教学能否上好,直接关系到英语教学质量的高低。长期以来,大学英语听力教学都以教师为中心,采用教师“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下,教师成为教学的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讲授的教学内容,师生之间缺乏感情沟通和知识交流,课堂气氛枯燥沉闷,学生的主动性无法得到应有的发挥,致使教与学在很大程度上脱节。由于教学学时的限制,英语教学的重点往往集中在语法和阅读理解上,听力训练受到一定的制约,成为学生的薄弱环节。因此,要改进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使学生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优化听力教学效果,教师应首先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现状进行分析。

二、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现状

在当前的听力教学中,教学模式依然没有摆脱传统教学法的束缚,听力课堂始终气氛沉闷,教学形式呆板。教师坐在多媒体语音室前面机械地播放录音,然后简单地提问材料中的问题,或根据教材按部就班地讲授书后练习,为了上听力课而练习听力,课程教学的程式化削弱了语言的实际交际功能。有些教师在听力课上会播放一些英文电影,但是只是让学生观看,没有做任何听力理解的要求,所以学生在下面似懂非懂地听着、看着,沉浸在电影故事情节和中文字幕中,有的学生甚至昏昏欲睡,也就是说,学生以旁观者的身份听对话和叙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谈不上积极参与听力教学活动,更谈不上最终获得应有的交际能力。要解决这一问题,改变听力教学现状,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三、选择合适的教材

听力教学中,教师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为学生选择合适的听力材料。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程度适宜的材料,并提供相应的指导等,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听力水平。如选用外研社出版的英语教材,其中听力材料比较符合学生的英语听力实际。课外听力材料最好从原版英语出版物中选择贴近社会生活的多种话题,如当前教育状况、环境问题、社会文化等一系列具有现实性的话题。除了这些以外,还可以结合一些原声的广播节目,如VOA,CNN等国外著名广播,其中材料用词浅显,句子结构简单,语速缓慢,有助于学生消化、吸收。教师要注意用精心挑选的听力材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满足他们的听力学习需求,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听有所得、乐在其中,最终通过提升听力水平,促进英语综合技能全面提高,形成英语学习的良性循环。

四、坚持英语授课,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平时的英语课堂上,教师应坚持使用英语提问问题,并要求学生用英语回答。针对相应的课文内容,可组织学生自由发言、分组讨论和轮流发言等,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总结及归纳。教师对学生经常犯的一些发音、语法方面的错误,应及时给予纠正。对于一些常用的语式,应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尽快掌握,目的是帮助学生养成用英语思考的良好习惯,同时训练他们的英语反应能力。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把语感的培养和增强放在教学首位,坚持进行语言实践,系统讲解国际音标,学生了解国际音标的特点,要求学生按规律熟练背诵元音音标和辅音音标,突出重点、难点,示范解析元音长短音和辅音相似的音符,同时掌握连读、摩擦音、失去爆破等发音技巧。通过示范比较,学生理解掌握国际音标的功能和规律,能迅速把听到的词句记下,从而掌握正确的拼音能力,增强英语语感,有效领会交际信息中语言的整体结构。

五、重视学生的朗读,采用多种练习方式

朗读是英语听力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朗读指声音响亮地出声读,只有大声朗读,才能使自己对已熟悉的词语在读中得到巩固,特别对于原来比较陌生的词语,在视觉、听觉的直接作用下,把该词的音、形、义在大脑中迅速统一起来,逐步在听音和朗读过程中学会用英语思维,克服心译障碍。当然,听力训练不能采取单一形式,仅要求学生朗读,还要进行多方面、系统的训练。一方面应提高语音辨别能力,巩固和提高学生对基本词汇、句型、语法的理解水平及应用能力,进行基础的听力训练。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展开综合训练,练习内容包括对短文、场景会话及新闻等稍长文章的理解,采取辨音、听写、填空、口头复述等多种练习方式。

六、增加背景知识介绍

传授文化背景知识是组织听力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教师应让学生学习掌握外国社会文化、风俗习惯方面的知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从而使学生正确使用语言交际。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选择一些反映外国人生活习惯、行为方式、思想内容,以及时代感较强的有关外国社会、政治、文学、历史等方面的材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多了解外国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等,增强学生听音过程中的预知性和领悟感,从而有效提高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质量。

七、结语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英语创造能力及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听力是英语教学的基础,加强听力训练,不仅可以增加吸收语言材料的量、扩大知识面,而且可以提高听力能力。学生可以听懂、理解并做出回应,才能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而听力水平的提升又能促进学生口语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增强,从而增强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成为社会所需的合格的英语人才,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刘辉.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之初探究[J].科技论坛,2011(10).

[2]李游.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现状及对策[J].现代交际,2011(07).

[3]郑晓莉.新形势下再谈大学英语听力教学[J].北方文学,2011(10).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研究 篇3

关键词: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多维一体

听力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大学生英语学习中比较薄弱的学习环节。2004年1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其中明确指出:“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特别是网络技术,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这是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全新要求和挑战。然而在全国高校中,大学英语听力课的课时分配量普遍不足,通常平均每周为1个学时。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进行高效率听力教学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现状

现阶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普及和应用,英语教学也随之步入现代化阶段。很多教师开始尝试多媒体教学,即由以前的单纯听力训练,逐渐变为图像、声音、色彩并存的视听教学。但在真正的教学中,由于教材内容所限,所谓的图像往往是教材印刷内容的重现,学生所看到的并不是丰富多彩的图像资料,对于教材设计的口头练习部分也往往直接忽略掉,多数教师还是遵循着听力教学“三部曲”,即听录音材料、对练习答案、再听录音材料。在这种机械化、程式化的单调的听力教学模式下,更多的只是将大量的听力材料机械性地灌输给学生,而不能真正改善听力课的教学效果。

随着英语四级考试机考改革的实行,对考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已经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听力部分的总比重达到了70%,其中包括25%的听力理解和45%的综合听力,凸显了听力的重要性。听力理解是一个集各种语言知识、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和听者生活经验为一体的复杂的信息加工过程。因此,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如何改进单向、被动的学习模式,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互动、主动的新型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尽快适应大学英语机考的新变化,是当前英语教育工作者普遍关心和思考的问题。

2. 多维一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2.1 视听说的有效结合

著名语言学家Stempleski和Tomalin认为,音像结合的教学手段比任何一种教学媒体都更加全面而真实地展示语言。它能刺激控制形象思维的大脑右半球和控制抽象思维的大脑左半球同时发挥作用,并参与吸收知识的活动。心理学对人类记忆特点的研究表明:单靠视觉记忆,其效率为27%;单靠听觉记忆,其效率为16%;视听并用其效率为66%,而不是二者简单相加为43%。在我们大脑的记忆活动中,形象信息的记忆要比语言文字信息的记忆牢固得多,在提高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质量方面存在很大优势。视听结合,使学生处在耳目一新的教学环境当中,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下接受语言信息,在这种环境中启发学生说英语的欲望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无论是在外语教学中,还是在真实的言语交际中,听和说都是密切相联、不可分割的。听是凭借听觉器官对言语信号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是理解言语的技能;而说则是借助语言外壳通过发音器官将思想转换成具有句法和语音结构的言语信息的过程,是言语表达的技能。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必然会促进听力技能的提高。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练习口语的机会,将听与说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听说结合的方式切实提高其听力水平,从而改变现有的听音划勾,单纯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教学现状,保持外语习得过程中的输入与产出的平衡。

视、听和说三者在听力教学中有着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集文本、图像、声音于一体的多媒体能及时为教学提供生动有趣、灵活、方便、实用的学习和实践的空间,使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切实际的英语学习世界。选择难度适中、题材广泛、内容风趣、语言清晰规范的视听材料,并灵活性、创造性地调整和补充教材内容,通过视觉、听觉双重刺激,把听和说结合起来。要求学生理解所听内容,并且要作出积极反应进行口头练习,视觉效果有效刺激听觉能力,口语练习有效促进听力理解。不仅能锻炼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还有助于提高记忆力,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记忆,达到运用英语、实践英语的目的。

多维一体的听力教学模式,主要通过视听说结合的方式解决英语教学中的“质”的问题,指导学生按照粗略观看、仔细听解、口头讲述三个步骤来完成从语言输入到输出的过程。在粗略观看阶段,教师根据视听内容,利用图片、实物、背景知识的介绍和单词的讲解等形式进行巧妙的导入,让学生对视听材料的大体内容有所掌握,为下一步教学做好铺垫。在仔细听解阶段,不仅指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整段话语的大意,更要把焦点放在语言材料本身,要求学生能够回答具体的细节问题,甚至区别细微的语音现象。在讲述阶段可以采取如问答、复述、谈论话题、讨论、情景对话、描述、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对视听材料有选择地进行再现、借鉴或者创造。以上三个步骤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有重点、有目的地进行练习。

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是示范和指导学生如何采用视听说结合的方法,按照以上三个步骤,克服听的过程中出现的来自语音、语言和文化等方面的困难,促进语言知识的使用和内化。教师在语音材料与学生之间充当媒介,帮助学生将听力内容同已有的知识技能有机地联系起来。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进行课堂主体教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根据学习材料的主题和内容的不同而进行精心的设计,充分发挥多媒体声图文并茂的优点,采取文字、图片、音乐和短小视频的形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听力训练的过程中,教师不可一味地唱“独角戏”,除了要向学生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语言知识和听力技巧来帮助学生理解外,应该设计出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之中,对视听材料进行模仿和拓展,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和学生共同融入到听力训练中,注重倾听个体学生的答案和解释,给予适当的提示和指导,尤其是多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

多维一体的听力教学模式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学习者的感官,通过音像并茂和听说结合,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并体会语言的表层和内涵,最终达到加深理解力和增强记忆力的目的。

2.2 课内和课外听力训练的有效结合

多维一体的听力教学模式,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解决英语教学中的“质”的问题,然后通过第二课堂教学解决外语教学过程中的“量”的问题,即提供语言训练和实践机会,由此构成课内课外多维一体的语言教与学的环境,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克拉申在其假设理论中指出,大量的可理解的输入是决定第二语言学习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语言习得机制发挥作用的一个前提条件是提供充足的高质量的目的语输入。由此可见,只有扩大语言输入,给予学生充分的实践和发挥空间,才能突破语音、语义、心理、文化悟力等听力障碍。听力课学时有限,要想真正提高听力水平,除正常的课堂教学外,还要进行课外自主学习。教师要指导学生按照粗略观看、仔细听解、口头讲述的步骤在课外多看教材光盘,以及利用电台、电视、互联网来练习听说,及时督促和检查课后听的情况和存在问题。让学生掌握了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有了他们感兴趣的听力材料,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促进其语言能力的提高。

庄玲结合一些自主学习研究者与听力教学研究者的学说把自主听力的要素罗列如下:(1)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搭建自己的学习框架,自己决定听力练习的内容、时间、地点;自由选择听力材料的种类难度和数量;(2)有一个资源中心让学生使用视听材料,不受中间环节的限制,教师在这里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3)教师在初期对学生培训学习策略,指导学生依据个人特点开展听力活动;(4)教师对自主学习中心的资源有搜集、分类、整合的功能;(5)学生独立地进行听力练习,自我监督进度、评估学习效益。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各种听力材料,材料的难度一定要适合学生的当前水平,难度要有阶梯性,材料形式应多样化。使学生有机会听到各种内容的话题和各种形式的语言表达,听懂真实语境下的语言,增强学生对语言材料的认知能力,为实际运用语言奠定良好的基础。积极开展课外自主学习,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多种途径,多听多练,扩大知识面,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语感。经过长期的语言知识与技能的积累,听力水平自然会进一步提高。自主听力模式在提高学生自信心、降低过度焦虑、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对学生的个人学习管理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课内和课外听力训练的有效结合,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改进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视听说结合的方式会使学生的整体积极性提高,兴趣增强,活跃课堂气氛,从而能够主动配合教师的授课进程,并有效地指导学生的第二课堂学习。

3. 结语

新的大学英语机考改革很快就要在全国展开,考试中70%的内容需要考生观看视频,然后做相应的听解、跟读等测试内容。视听说相结合的多维一体的听力训练模式,通过音、像、图、文等方式的结合,最大程度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并通过听说结合的方式,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反作用于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通过视听说的结合和课上课下的结合,增强听力教学效果,有效地指导学生提高语言能力,以应对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Krashen, 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Acquisition[M].Oxford:Pergamon, 1982.

[2]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3]杨素珍.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探讨[J].林区教学, 2006, (10) :38-39.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简论 篇4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简论

为了提高高校教师对英语听力理解的认识并提高大学英语听力的教学质量,首先对大学英语听力的性质及影响英语听力的`各方面因素做了论述,并探讨了提高英语听力能力的教学方法.

作 者:梁丽 作者单位:沈阳航空工业学院,辽宁,沈阳,110000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6)分类号:H3关键词:大学英语 听力教学 方法

浅谈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篇5

【关键词】大学英语听力;听力教学;听力能力

引言

通常情况下,当人们谈起英语学习的五大要素听说读写译时,总是把听放在第一位,由此可见听力能力的重要性。2004年,在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读写的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2006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新题型中听力部分所占比例从原来的20%提高到35%,由此可见听力教学的重要性。听力作为语言输入技能,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际的第一步,影响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听力理解能力的培养日益成为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大学生英语听力能力普遍较低,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听力教学历来也是我们教学工作的难点之一。因此,怎样上好听力课,怎样能够快速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这些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探讨当前影响学生听力能力提高的一些因素进而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途径。

一、影响听力能力提高的因素

影响听力能力提高的因素很多,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听力教学形式单一

传统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很多教师通常的教法就是讲解单词、给学生放录音、一起对答案,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很容易感到枯燥乏味。而且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整个课堂集中训练时间较长,模式单一,学生容易产生疲劳感,有的学生甚至一上听力课就开始睡觉、玩手机或干别的事情。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听力课上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不够,过分依赖教师和课堂。

2.学生语言基础知识不扎实

听力理解的过程是人们运用各种背景知识和技能理解信息的过程,如果学生的语音、词汇及文化知识储备不足,必然会影响到听力理解能力。首先,学生的语音知识薄弱。大多数学生在中学阶段没有经过系统、正规的语音训练,而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学习语法、词汇等方面,对英语中的连读、重读、爆破、弱读规则无甚了解,因而影响了他们对听力材料的理解。有些学生来自方言比较严重的地区,发音不准确,无法辨别发音较近的词,再加上有的教师发音就不很规范,这些都成为了学生正确理解听力材料的障碍。另外,学习英式英语、听美式英语也是中国学生面临的一个难题,进入大学之后,很多听力材料是美式英语,于是有些本来熟知的词汇就无法辨别出来。其次,学生的词汇量不够。有时候即使听清了单词,也不知道其含义。再加上英语中一个单词可具备多个词义及不同用法,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会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学生往往只掌握了其中的一个词义或用法,例如,“contain”这个词,学生只知道有“包含、包括”的意思,却不知还有“抑制,遏制”的意思,这样就会造成听时的障碍。再者,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不足。如果缺乏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必然会影响对话语深层次的理解。Anderson and Lynch曾指出:对目的语的社会文化、史实、背景知识的缺乏会成为听力理解中的一个障碍,因为语言本身就是用来传递文化的(Anderson and Lynch,1988)。学习一种语言实际上就是学习以这种语言为载体的一种文化,如果缺乏对其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势必导致英语听力的障碍。

3.心里因素障碍

对于大多数大一学生来说,听力非常困难,因为他们在中学阶段没有得到专门的听力训练。很多学生上了大学后对英语听力课感到恐惧,遇到较难的听力材料就产生畏难心理不想听,注意力不集中,最后导致大脑一片空白,不知所云。在听力练习时紧张不安或注意力不集中都会影响听力的总体效果,进而对学生在心理上造成了一种挫败感,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对英语丧失了兴趣。

二、应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不足的对策

1.强化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

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是学生听力练习的基本条件。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语音方面的训练,纠正学生发音时频繁出现的错误,强化学生对音标的掌握,使学生逐步掌握连读、弱读、失去爆破及省音等特殊形式的发音技巧。教师应鼓励学生尽可能地多听纯正的英语,帮助学生下载一些VOA, BBC当中适合学生水平的新闻节目,鼓励学生收看英文原版电影和收听英文歌曲。通过这些途径学生能够接触到大量原汁原味的英语,熟悉地道的英语发音,感受到真实的英语,而非几个英语教师的英语。其次,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词汇、语法的教学,鼓励学生通过大量阅读一些英文报纸,杂志及英文原著来扩充词汇量,掌握一些常见词汇的特殊用法。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对常出现的语法知识进行复习,比如在听力练习中会出现一些强调句、倒装句及虚拟语气的句子,因为听力时间紧凑的特点导致学生判断的错误。因此,教师在听力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在这方面的敏感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有意识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使学生尽量多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等,消除一些因为文化差异导致的障碍,从而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

无论平时还是考试,学生因为缺乏必要的听力技巧,在听的时候很容易过度关注单个单词。学生误以为听力练习就是要听懂每一个单词,只有这样才算完全理解听力材料,这种错误观念导致学生主次不分,遇到生词就心生畏惧,注意力无法集中,从而因为前面一两个生僻词汇丢掉了后面一道简单的题。而且由于母语的影响,学生在听的时候大多都是在边听边翻译成汉语。因此,在平时上课时教师就应该培养学生学会忽略不熟悉的单词,抓住关键词,能够快速记录文本等听力技巧。其次,要培养学生养成预测的习惯。在听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在正式放音前合理利用朗读direction的时间先预览一下问题和选项,对听力内容进行推测,有时阅读完选项可能就明白对话的大致内容或文章的大意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养成随手记笔记的习惯,在听的过程中学会抓关键词和语言标记,借助语言标记写下要点和细节,如数字、名字等,以帮助学生强化记忆所听信息,避免前面听后面忘的现象。最后,在听力训练时,要把精听与泛听相结合。精听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信心,要对听力材料反复练习,直到听懂每一个句子,但是材料不宜太难,词汇量和语法知识要与学生的水平相当。泛听指广泛地听各种不同类型的风格和不同来源渠道的声音材料。精听与泛听,在不同时期有所侧重,而在适当时期有效结合,这样能够大大提高地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3.优化心理环境

听力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转瞬即逝”,这也是听者出现焦虑的原因。当听力内容不断输入时,学生很容易产生恐慌,造成注意力下降,从而影响对听力材料的理解。针对学生的心理因素,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上好听力课的信心,增强其克服困难的勇气。首先在听的时候我们要采取“由易到难”的顺序,刚开始选择一些较简单容易听懂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这样能够消除学生紧张焦躁的情绪,让他们慢慢适应听力课。以后可以慢慢加大听力材料的难度,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在听力课上,教师要创造一个轻松、欢快的气氛,教学过程中采用变化多样的组织形式,在愉悦的学习气氛中激发学生的听力学习兴趣,并逐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结语

英语听力能力的提高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难点,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听力训练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绝非一朝一夕便能大步提高的。我们高校教师应该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探讨能够提高学生听力理解能力方法和途径,以期给学生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Anderson, A and T. Lynch. Listening [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3]Jeremy Harmer.How to Teach English[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束定芳.外语教学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试探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篇6

众所周知,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利用这一载体进行交流。而在语言交流中,主要就是听与说的交流。随着现代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听说能力在英语教学中的培养与提高显得尤为突出,而听力教学研究成了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问题。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相同的体会:听说能力的提高不可能立竿见影。尤其是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更需要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外语学习的多方面。

一、分析原因

目前影响学生听力理解的主要因素在于英语语言基础的薄弱。语言基础的薄弱主要表现为基本单词、短语、常用句型以及习惯表达法掌握不够。而词汇量在英语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听的过程中,我们能模仿出听到的声音,但如不掌握一定的词汇量,便无法将其与所代表的符号与词汇联系起来,也就无法理解符号所代表的事物的意义。可以说,词汇量不足是听者所面临的第一个也是最大的障碍。许多高校非英语专业的低年级学生词汇量少是一个相当普遍且突出的问题。在听力训练中,学生有时听到一些没有生词障碍的句子,也不能迅速做出反应。这是由于头脑中贮存的常用句型和习惯用法缺乏所造成的。另外,语音基础差和语音知识的欠缺也是影响学生听力理解的主要因素。由于各种客观原因的影响,很多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英语单词发音不标准的问题,对许多常用单词的读音陌生,辨音能力不强。上述情况一方面是由于部分中学英语教师的发音不够标准和规范所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高中阶段教师不注意抓学生的口语、朗读及听力,造成学生所学的英语是只会读、不会听、不会说的聋哑英语。由于在中学阶段,英语教学重视阅读与写,而忽视了听、说的训练,如此学生的听力水平难以得到提高。

因此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鉴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包括所掌握的词汇、基础语法知识、语音、语调等方面,提高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应从下列几个方面着手。

二、采取的措施

1.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推动学习的有效动力,在英语教学中,培养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至关重要。首先,在进入大学前,由于受高考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高中忽视听力教学,刚进入大学的学生对听力学习的了解非常少。在大一阶段,英语教师要和这部分学生详细讲解听力是什么,听力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有区别且耐心地讲解。在听力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有针对性地选择听力教材,在课堂上努力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对于某些对听力缺乏信心的学生,教师要不断的鼓励与指导他们,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解决的方案。教师在选择听力材料的过程中,所选择的话题更接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更易理解,同时也可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注重人文性材料的选取,这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增强他们的英语学习知识性。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比如听说相结合,在听力教学过程中,可以提问,要求学生用英文回答问题,适当地鼓励他们。也可以采取听与模仿相结合的方式,比如在播放一段慢速且有英文的视频时,例如special English听力视频有英文同时出现,学生可以边听边模仿。

2. 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

听说能力的提高是个综合且复杂的过程。学生要能正确地理解听力材料所传达的信息,其大脑中必须有大量相关的词汇、语法、文化背景等知识。在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提高听说能力为目标,帮助学生建立词汇语法文化背景等完整的系统。首先,教师应要求学生熟记平时在精读、泛读课中遇到的常用词汇,以促使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以阅读促听力的教学模式。因为阅读和听力实质上都是一种有速度、记忆、判断和概括与理解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综合能力,两者所遵循的思维方式基本是一致的,阅读可扩大词汇量,加深对词意、语法现象的理解和记忆,扩大知识面,有利于对材料深层次的理解,可训练思维、理解、概括能力,从而提高收听理解的速度与准确性。提高听力除了扩大词汇量之外,还要注意积累一些常用的句型和习惯用法。其次,在上精读课文时,教师要求学生对课文中出现的语法要熟练掌握,对学生不懂之处,教师应当详细地讲解,课堂上适当做些相关的语法练习。由于某些学生因在中学阶段,语法基础知识相对薄弱,为此,教师更应当要求此类学生弥补语法知识,不断的巩固练习。课外时间,教师应要求学生认真完成课后练习及练习册的习题,认真批改学生作业。课堂上,教师应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重点讲解,通过布置练习要求学生及时掌握与巩固。对于少数语法知识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单独辅导,帮助他们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最后,在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选择有关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的材料,体现英语学习中的人文性。因为语言的学习也是文化的学习,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才能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英语。在听力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选接近教材内容的有关英美文化与风俗习惯原汁原味的材料,如《走遍美国》、空中美语、空中英语等,这样可以给学生增加一些文化背景知识。同时,在听力课堂中,教师选择些经典的英美电影如《傲慢与偏见》、《保镖》等,学生在看英美电影的时候,既逐步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同时又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3.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最近,听力考察的内容越来越多样化,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如此考察,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广的知识面。如果知识面广,对所听到的内容熟悉或有所了解,会对听力有很大的帮助。反之,则即使在听的过程中词句能都听出来,对内容仍无法充分理解。国内电台电视台制作的英语节目可以作为学生的泛听材料。尤其是VOA中的慢速听力视频,里面涵盖了科技报道,农业报道,卫生环境报道等相关的话题,其中科学报道中涉及物理、化学、天文、教育、心理、医学等各方面的内容。这对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大有益处。

4. 提高学生的听力解题技巧。

高解题技巧,培养正确的听力习惯无疑是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边听边记下要点,加强短期记忆能力,养成预测的习惯,把握连接词语等都有利于提高做题的准确率。在听材料前,首先提醒学生抓紧时间,快速地浏览题目及选项,及时获得有效信息,同时预测内容,把握主动权,这样有助于听者对所听内容的理解。因为听力的主要问题大多涉及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件(what)等相关内容的回答,学生在听力训练时,注意这些信息的理解与把握。至于短文填空的听力,一般听三遍,学生可以快速地看短文,听的同时,可以写下相应的答案,最后检查答案。其次,要养成学生边听边做笔记的习惯,学生在听录音时,特别是对于一些关于数字(number)、人名(name)、地名(place)、时间(time)的摘要,因为这些内容比较容易忘记。同时,教师在听力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短时记忆的能力,比如选择一篇故事性较强的文章,让学生听完后马上说出大意,比如新概念英语相关的文章就是很好的素材。

结束语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听力能力的提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听力也是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若想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必须做到循序渐进,并且要将精泛结合、听读结合、听译结合,注重各种技能的综合运用。在听力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各种现代教学手段,而且要掌握整个课程的课堂的教学情况,要随时检查学生的听课情况,要及时解答听力问题,还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学生掌握一些单项听力技巧,从而能使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逐渐提高听力能力。

摘要:听力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步骤,通过自身听力教学的实践总结出对听力教学的几点建议。在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听力技巧等,达到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听力教学,教学手段,听力技巧

参考文献

[1]丁娟.博士研究生英语考试听力指导[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2]史小妹.英语听力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J].中国英语教学,2002,(6).

[3]雪燕.外语教师课堂策略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1).

[4]rashen S.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M].London:Longman,1985.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讨 篇7

听力课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实践课, 这门课不同于综合英语、语法、阅读等课程。听力课是在语言实验室这一特定环境内进行的一种通过“听”的方式来学习英语, 帮助学生进行听力技能训练, 有计划地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 并对其他语言技能有所促进的一门课。

听力理解能力是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听不仅有助于促进读、写、说等能力的相应巩固和提高, 而且和阅读一样是汲取语言营养不可缺少的渠道。尤其随着对外交流的功与许多情感因素有关, 如焦虑越少, 学习者获得的语言输入越多, 在短时间内的习得效率就越高。我在平时的上课实践中, 不仅给学生补充与课文相应文化背景的影视材料, 而且适当地介绍一些当下比较热播的美剧或者电影。我会截取比较经典的台词, 给学生做听写的训练, 并适当地进行讲解, 最后要求学生模仿, 意在引导学生掌握自己通过利用英文影视资源学习英语的方法,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看自己感兴趣的美剧的同时养成随时学习英语的习惯。这种方法学习的英语不仅地道, 而且印象深刻, 可以直接用于日常生活对话中, 更加符合英语学习要求。

三、利用影视材料学习英语应注意的问题

(一) 影视材料的选择。

根据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足够量的可理解材料的输入是最佳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有趣有关联的语言材料才符合理想输入的特点。因此教师选择的影视材料必须是与教学内容相关联、难易适中、语言地道, 最好是一些权威的节目或者经典的影视作品。我经常选取Discovery的一些片段或者学生比较喜欢的美剧, 例如:Friends或者Big Bang Theory中的一些片段, 贴近学生的生活, 并且语言标准, 难易适中。

(二) 课堂活动的组织和设计。

在利用英语视频资料辅助大学英语听说练习时, 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看懂、听懂, 而且要采取可行有效的教学策略, 精心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活动, 使课堂变为一个输入、输出有机结合的真正的语言实践的场所, 让学生在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课堂实践中充分调动积极性, 并且真正提高听力和口语水平。

课堂活动设计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观前活动, 也就是观看视频前的准备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对影片相关信息、背景的兴趣, 并且就某个问题展开适当的讨论, 有时候可以让学生就某个话题展开辩论, 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这个阶段教师的引导作用非常关键, 因此需要教师对影视材料非常熟悉, 引导学生思考一些问题, 主动构建新的知识框架, 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第二个阶段为观看阶段, 也就是欣赏影片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全身心地投入到影片当中, 并与角色相融合。这个阶段应该给学生设置一些观看影片的任务, 比如:每人准备一张白日益频繁, 卫星广播、电视、多媒体、网络等交流手段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通过有声语言来充实语言知识、增强语言能力变得更为迫切。

然而如何增强教学效果, 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仍是一个需要不断探讨的问题。下面就我多年的教学实践及方法探索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选择适用的听力教材, 提高学生兴趣

教材是教学大纲的具体体现, 教师在选择教材时应注重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同时还应考虑教材的系统性和可接受性。《大纲》对听力教学要求作了具体规定, 提出了两个应当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 即打好语言基础与重视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听力教材的选择应围绕这些要求来进行。

现在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渠道非常多, 自身信息的存储更新也比较快, 所以所选的教材如果内容陈旧、不够实用或者纸, 写下自己听到的或者是想象到的所有词汇或者短语, 甚至是句子;或者进行听写训练, 要求学生在教师准备好的不完整的书面剧本上填写遗漏的台词等。这个阶段教师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听, 适当的时候可以多听几遍, 直到学生能掌握材料的细节内容。这个阶段可以根据视频材料的难度, 选择精听和泛听相结合的方法。第三阶段是观后阶段, 也就是模仿和评析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检验学生上一阶段的任务完成情况, 教师进行适当的点评, 使得影视欣赏达到升华。在这个阶段, 我主要要求学生进行角色表演, 模仿视频资料里的人物的语音语调, 用影片里的原句或者自己的语言进行配音活动, 学生非常享受这个过程。最后要求学生针对播放的视频资料写100字左右的评论。通过三个阶段的练习, 学生从听、说、读、写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提高, 并且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主动性很大, 不再厌烦英语听力课, 而是非常享受这个过程。

(三) 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利用影视作品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不仅能使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的积极性提高, 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毕竟学生在大学期间只有两年的时间学习大学英语, 这在未来的工作中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我认为大学英语课的另一个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现在学生非常热衷于看英文电影或者电视剧, 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欣赏英文影视材料的习惯是非常有用的, 于是我要求学生养成跟读剧中人物对白的习惯, 从最简单的单词, 到短语、句子, 使学生在欣赏英文影视作品的同时轻松得掌握很地道的语言、语音语调, 而且锻炼听力。另外, 我还要求学生看影视材料时, 面前放一张白纸, 随时记下有用的词汇, 或者不懂的短语、句子, 随时查字典, 在真实的语言场景中不断扩大自己的词汇量。

参考文献:

[1]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2]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4]潘立春.英文影片———英语学习的重要资源[J].电影评介, 2008, (08) .

语音不够纯正的话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选择教材时必须注意使其内容新颖且实用性强, 尤其要注重语音的优美纯正。

二、采用适当的训练方法, 增强训练效果

1. 听与说相结合。

听与说是外语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两种基本技能, 只有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 才能做到互相促进,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也就是说在获得信息输入后, 只有尽快地将其输出———以口语的形式再现, 才能既巩固“听”又促进“说”。Swain也强调了语言输出的重要性。他认为, 输出不仅可以提高流利性, 而且具有使学习者集中注意力、进行假设验证和自觉反思以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等三项功能, 从而提高其使用语言的准确性。在听力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一些口语训练的机会, 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兴趣。由于课本的模式有一定的规律性, 在模式上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 所以口语训练可以随机穿插在整堂课的过程中, 可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 对于情节完整饶有兴趣的小故事, 可以让学生在听懂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进行复述;对于典型对话, 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模仿;对于动画片, 可以让学生先观赏再配音;就是对于语音训练, 也可以采取简单讲解后再多次、多模式跟读的办法来代替一味枯燥的讲解。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又在课堂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增加了学生练习口语的机会。

2. 张与弛相结合。

上听力课学生需要精力十分集中, 而且需要做好心理准备。而平均每周只有50分钟的时间就显得越发不够, 因此我引导学生主动提前来到语音实验室, 把课前5到10分钟也充分利用起来。课前内容我也精心安排, 或者通过一个小活动让学生对本节课的背景及主要内容有所了解, 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或者播放一小段英文卡通, 让学生欣赏;中央6台的动感英语也是非常不错的课间播放素材。诙谐的对话、幽默的卡通和简单实用的短语、句型往往会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 很多学生当时就会脱口而出, 进行模仿, 过后还饶有兴趣地回味。还可以在课前或上课过程中插播英语歌曲, 这不但能活跃气氛, 而且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当中连读、弱读、吞音等发音特点。这样做不仅能让学生在心理上和精神上做好上课准备, 而且有利于学生整节课精力集中。

3. 重视精听, 精听与泛听相结合。

精听就是要求学生听懂每个句子、短语甚至单词, 把握文章细节内容, 在关键词的提示下甚至能够对所听内容进行复述, 对于篇幅短的材料也可以采取听写的方式。泛听则要求学生听懂语篇大意, 明白说话人的立场、态度, 或者只按要求捕捉某一方面的信息。必须强调的是, 各类听力训练中务必包含一定量的精听, 即扎扎实实听懂所听的材料, 否则总是泛泛而听, 听力能力很难有大的提高, 很多人抱怨自己练听力的时间很多, 但进步却不够明显, 缺乏精听训练是重要原因之一。但是, 精听还必须与泛听相结合, 因为总是进行精听训练, 劳累会抹杀对学习的兴趣, 过于注重细节有时还会影响对整体的把握。

4. 不同语速的材料穿插进行。

S.D.Krashen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由五个假说组成。其中输入假说中提到外语学习中的输入是指以听或读的方式去理解稍高于其目前语言水平的材料。假设现有的语言水平为“i”, 可理解的输入应该是“i+1”。所以对于每节课的第一部分, 由于学生还没有把精力完全投入到课堂中来, 可以安排与学生现有语言水平相当或略低于其现有语言水平的材料, 让学生做一下热身, 这样做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然后可以让学生听速度稍快一点的材料, 即所谓“i+1”的部分。这部分材料要占用课堂的大部分时间, 也是每一节课努力的目标。我还总结出, 在进行这一部分材料的过程中, 要穿插速度再快一些的材料, 即“i+2”的部分, 也就是说对于这一部分内容学生努力听也许还听不太懂。但是在听这样的材料时, 学生会下意识地努力跟上它的速度, 结果也许是没能听懂, 但只要精力集中, 这种主观努力一定会存在, 而且只要这种主观努力存在, 学生再去听所谓“i+1”的材料时会发现比之前要容易听懂了。

三、教材与外台广播相结合, 拓宽信息渠道

利用VOA、BBC等外语广播, 把新闻时事、科技文化、人与社会等内容引入听力课堂, 让学生大量接触悦耳动听、语音纯正的英美语言。

新闻报道涉及面广, 信息量大, 内容比较丰富, 加上学生本身对时事的兴趣, 会非常有利于增强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效果。我们的学生, 特别是在听力学习初级阶段, 对英美人文、社会方面的知识了解得比较少, 这些内容的教学不但锻炼了他们的听力, 而且增长了文化知识, 弥补了这方面的缺失。广播所用的语言是面向大众的, 力求语言通俗、文字浅显, 所以大量接触英文广播还有利于巩固对英语中核心词汇的掌握, 并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四、课上课下相结合, 加大练习强度

大学英语基础阶段听力课每学期16课时, 4学期共计约64课时。学生从只能听懂简单英语, 甚至从从未接触过英语听力, 到达到教学大纲四级的要求———“能听懂英语授课, 能听懂日常英语谈话和一般性题材讲座”, 能“基本听懂慢速英语节目, 语速为每分钟130词左右, 能掌握其中心大意, 抓住要点”, 能“运用基本的听力技巧帮助理解”, 显然单凭上课时间应该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认为教师还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利用课下时间。教师可向学生提供不同难度、形式多样的听力材料, 供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使用, 条件允许的学校还应选择部分内容利用学校音频广播循环播放, 积极为学生打造一个人为的英语环境。现在网上资源越来越丰富, 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和一些好的学习软件, 提高学习效率。另外, 还应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一些课外活动, 如听力竞赛、演讲比赛、知识讲座、英语角等。

总之, “听力无它, 唯耳熟尔”。听力的提高要依靠大量的训练, 需要经历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 需要师生共同坚持不懈。听、说、读、写同属于一个不可分割的学习过程, 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有效途径, 开阔视野, 扩大知识面,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培养其英语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持之以恒、戒骄戒躁, 切实提高听说水平和语言实际应用能力。

摘要:听力课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实践课, 本文从教材选择、上课方法、课下训练等角度结合语言学家的教学理论和作者的实际教学经验, 对如何上好听力课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教学选择,上课方法,课下训练

参考文献

[1]陈白玉.“输入、输出”论与视听说教学[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1, S1.

[2]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工作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修订本)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3]段晓红.多媒体语音实验室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9, 10.

[4]方岚.近十年中外外语听力研究比较[J].现代外语, 2010, 3.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研究 篇8

一、听力的心理语言学理论基础

心理语言学诞生于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主要以人类语言的活动心理为研究对象。英语听力理解活动可以说是人类语言与心理与知觉综合作用的过程。听音的目的在于能够从说话者说出的话中提取出有效的信息。听力理解有三种主要模式: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互动。自下而上主要是运用词语、语音等知识来获得有效信息,自上而下则是利用自身所具备的有关背景知识从所听的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以加强理解,互动模式则是要求将背景知识与所听材料相结合以获取有效信息。听力理解的心理过程有自己的活动特点:第一,是听者积极主动接受信息的过程,也是一个互动交际的过程;第二,听力理解也是一个主动加工信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听者需要根据现有的储备知识,正确的判断出所听句子中的有效信息;第三,听力理解是一个听说双方互动的过程。

二、大学英语听力学习理解中的心理障碍

英语对于我国的学生而言是第二语言,对于大多数的大学生而言,都存在一定的排斥与恐惧感,尤其是对于听力的学习与理解,甚至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主要有:第一,矛盾心理:大学生几乎都认识到学好英语的重要性,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却总是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耐力,加上语言的学习尤其是听力的练习是一个需要花费长时间的过程,很多大学生都在不自觉中放弃了对听力的训练;第二,怕羞心理;对于听力的学习与练习,除了需要有一定的练习量之外,还必须要有一定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以及一定的训练技巧,很多大学生只是机械式的训练,导致训练效果不佳,但是同时他们又羞于向同学与教师提问,导致学习障碍的产生;第三,逆反排斥心理:大学生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的个性,很多学生排斥枯燥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所以在心理上容易产生逆反和排斥心理,学习的主动性比较差。

三、基于心理语言模式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策略探讨

听的过程即是一个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

感觉储存、工作记忆、永久记忆。感觉储存是信息加工的初步阶段,也是听的起步阶段,永久记忆则是听力活动要实现的最终目标,笔者认为基于心理语言模式的特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实施策略主要有:

(一)激发学生兴趣,因材施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同时还有助于大学生克服各种听力学习练习过程中的恐惧、排斥、逆反等心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全情投入到听力学习练习的活动中。此外,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能力水平存在差异性,学习语言的心理规律(例如性格、兴趣、接受方式、记忆方式、记忆能力等)也有所不同,教师在听力教学的过程,训练的方法要体现出学生水平的差异性,给予学生不同程度的指导,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实践是对大学生英语听力水平最好的检验,同时也是促进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感觉非常枯燥乏味,且也不知道自己的听力水平如何,所以即使听力考很高的分数,也感觉不到成就感,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大,困难的增多,学生就很难持之以恒的学习与训练,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一方面可以使其真切的感受到英语的重要性,不断坚定学习的信念,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到自己听力能力以及反应能力的不足,不断强化自己听力弱的方面,增强英语综合水平。再有就是还可以减少学习的枯燥性,增加学习英语的趣味性。

(三)增强学习动机,减少定式思维的影响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维持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英语听力学习与训练不仅枯燥,而且需要的时间很长。学习动机的存在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主动的接受英语听力的学习与训练,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除了要充分挖掘学生的优势特点之外,还必须要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授课水平,提升教师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吸引力。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要注意减少学生更多语言听力定式思维。语言定式偶尔会对学生的听力理解带来帮助,但是也可能产生妨碍作用。教师在听力教学中,习惯让学生遵循这样的规律:先抓住一些能够听得懂的词,然后联想与该词的一些固定搭配,从而判断出说话者语流的有效信息,这种方法虽然对听力的提高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很容易限制学生的听力思维,影响大学生对有效信息的判断。

四、结语

语言的听力理解能力对于人类的日常交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语言说、读、写技能的提高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听力活动可以说是语言、心理、听觉等综合作用的过程,遵循一定的心理语言规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占有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对于大学生综合英语能力的提升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是因为如此,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位置越来越突出。

摘要:研究发现,听力理解的能力会直接影响到学习者第二语言学习的效果以及综合的应用外语的能力。本文重要分析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心理语言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有效的提高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效果的相关策略,希望能为相关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听力理解能力,听力活动,心理语言规律,大学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胡新建,唐雄英.大学英语教师对教学研究的认知和理解——一项文化主位取向的调查研究[J].外语界,2012(04)

[2]张凤娟,刘永兵.外语课程改革环境下的教师信念取向及差异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12(03)

[3]孟春国.高校外语教师反思教学观念与行为研究[J].外语界,2011(04)

[4]张雁玲,郑新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环境下外语教师信念探究[J].外语教学,2011(04)

关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发展研究 篇9

一、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现状

听力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 听说一直是我国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薄弱环节。目前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能力, 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虽然教育部实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很长时间了, 很多学校也为改革提供了必要的语言实验室, 多媒体等先进的工具, 但是在课时安排上, 听力课却一周只有一次, 多的也只有两次, 而且往往两次连上, 造成了学习效果不理想。另外, 大班上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听力教学的效果。高校刚开始扩招时, 英语教师的短缺成了主要问题, 所以很多学校实行大班授课。尽管近两年英语教师的师资得到了补充, 但是大班上课的模式很多学校都没有改变, 造成了教师难以驾驭, 很多活动难以展开, 因此听力课老师只能采用单调的听, 影响了授课质量和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对听力课兴趣不高, 再加上高考时的压力, 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比较注重语法和词汇, 学生很少有机会上听力课, 所以很多大一新生入学后普遍不适应。很多学生即使通过多年英语学习后能够看得懂文字, 却听不到声音, 更张不开口说英语, 形成了“哑巴英语”。为了改变这一现象, 国家教育部推行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尤其是听说能力。

二、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基本策略

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 总结出如下几点听力教学的策略:

1、强化语音基础, 提高英语能力, 语音关是前提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离开了它, 教学就无法进行, 交际就会遇到困难。只有发音正确, 语调得体, 才能听懂别人的话, 也才能让别人听懂自己的话。听懂一门外语主要涉及辨音, 它包括音素辨别和意义辨别。如音素对比、辅音连缀、强读、弱读、连续、失爆等。语音障碍的另一方面是英美语音差别。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的重大差别之一在于发音, 这种发音上的差别对许多学生来说是一个障碍。因此, 在听力训练的过程中, 应循序渐进, 从最基本的语音知识开始, 再逐步上升到句子和篇章。

2、精听和泛听

在学生基本上适应听力课堂, 对听力需求有了增长的情况下, 要对学生进行精听和泛听练习。进行精听时应让学生先把录音内容从头至尾听一遍, 再把听不懂的地方集中起来, 一遍又一遍地反复播放。若有些地方实在听不懂, 可以给学生一些提示, 把新的单词写下来, 甚至允许学生查阅有些影响理解的生词。接着让学生再从头至尾听, 直到能够听懂全部内容为止。通过这样的听力训练, 可促使学生提高辨音及听力理解能力。在这个时候可以让学生记录文本, 锻炼他们记录的速度, 随后进行复述练习。

3、在英语听力教学中渗透的“行动教育”模式

学生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 读与听是一样重要, 都是获取语言方面信息的主要手段, 它与写、说组合在一起, 也就构成了人类在社会中日常交往的手段。据国外著名外语教学法家的统计, 听力表达与阅读在人们活动过程中, 实际听占到了百分之四十五, 说占到了百分之三下, 读仅占到了百分之九。由此可以表明, 在人们日常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的是听, 而在现实中, 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对老师对英语提出的问题却不知如何回答, 学生们谈到听就会发怵, 在听力材料方面也没有目标, 导致老师们也经常不知所措。

一些学生在这方面上总结出一个问题, 就是在进行听力授课时, 要考虑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这节课学生要学到什么, 掌握什么, 到底是完成听力任务中的部分空和还是学习知识的方法, 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让多数的学生加入进来, 从而吸取到更大的益处, 在《新课标》中提到一个相当重要的理念, 那就是听力教学环节以及其他的教学环节, 尤其是把说、读、写几点非常紧密地结合起来, 这点最大的好处就是能提高多数学生在写与说的能力方面, 为其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这种理念的基础上, 老师们要重视并且充分利用起听力这一环节, 这样不仅在学生的听力方面能得到提高, 而且在学生的写说方面的能力也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4、校园英语电台的构建是积极构建高校英语听力的第二课堂

语言是一门学科, 具有的特点是有极强的操作性, 需要不断的大量的练习, 而目前多数学生欠缺的是实际的实践, 我们要为学生开辟一条练习听说的有效途径,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现, 如将学校的英语电台打开, 通过调频、音频等频道在每天的早上、下午课余时间、晚上时间等时段播放, 播放时间达到五个小时以上。收音机的优势在于性价比高而且可以随身携带, 学生们无论在教学还是在路上, 食堂还是在宿舍都能随时随地收听英语节目。

随着时代的发展, 校英语电台在外语学习中变得十分重要, 也是行之有效的第二课堂, 大大提高了学校学生的听力水平, 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校英语电台已成为一个行之有效的英语学习的第二课堂, 其对我校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 现在学校的网络也越来越普及, 之后还会有更先进的教学体系产生, 而相对来说比较实用、方便的英语电台仍然不会改变它的作用。不久, 与校园网络结合起来以后, 校园电台发挥的作用会更大。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研究 篇10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质量;重要意义;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4-138-2

0 引言

目前,我国各大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都是以基础英语为主要的教学内容,都没有充分认识到大学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同时,很多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都是为了应付考试,教师也没有重视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从而使得学生缺乏了对大学英语学习的兴趣,导致了培养出来的英语学生不能够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因此,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我国高校开始高度重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着力于国际化复合型的应用人才培养,同时,坚持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不断改变以往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观念,为我国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1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由于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从而使得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需求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因此,为了满足学生将来就业需求,就应该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有效改革。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对英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在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时都没有让学生掌握到英语语言的精华,同时也缺乏对英语口语的锻炼,从而使得培养出来的英语人才不能满足社会各个领域的需求,缺乏市场竞争力,最终导致英语人才就业难的问题出现。因此,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各大高校应该重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着力于国际化复合型的应用人才培养,同时,在培养大学英语人才时,要保证他们具有时代特点,不断改革以往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从而满足学生就业的需要。除此之外,在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时,还应该把英语教学与学生自身的专业有效地结合在一起,确保英语能够为专业教学服务,不断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欲望,同时,还要让其作为国际跨文化交流的工具,从而实现英语人才的培养目的。

2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从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的模式来看,大学英语教学存在很多的弊端,这些弊端严重阻碍了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水平,因此,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各大高校就应该高度重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从而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具体如下:

2.1 准确把握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已经在我国各大高校实行了一段时间,而且很多高校都在重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从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的改革现状来看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改革的措施与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需求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大学生综合英语能力不强,很多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师都只是重视基础知识,但是没有重视大学生综合英语能力的培养;第二,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比较单一,缺乏创新性,从而导致了学生学习大学英语的兴趣有所下降,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大学英语教学的效率;第三,在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改革时,没有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因此,教师应该让大学生努力学习英语,让学生都能够熟练掌握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色;第四,大学英语教师缺乏综合能力素质,虽然目前很多高校都开始重视对教师英语知识的培养,但是,很多大学英语教师缺乏专业的英语教学水平,现有的大学英语教育知识已经不能满足教学改革的要求,同时大学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各大高校应该重视对大学英语的改革,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业务能力,从而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2.2 坚持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不断提高大学英语教育效率

实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于各大高校的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措施时,各大高校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在具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我们应该坚持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根本,不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保证学生学到的英语知识能够用到实处,把英语基础知识与实践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众所周知,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的是学生听、读、写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从而为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质量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在进行英语教学改革时,还应该严格遵守英语教学的规律,不断改变以往传统英语教学的内容,要运用符合现代化的英语知识点,不断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

2.3 以综合应用能力为重点,以创新教学模式为突破口

针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来说,以综合应用能力为重点,以创新教学模式为突破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学英语教师在授课时,应该不断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发展。为了让学生能够适应从事与涉外工作相关的工作,就应该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与此同时,在平时的授课中,教师应该多给学生出一些阅读理解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让学生能够具备较强的书面表达和翻译能力。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都是让学生懂得怎么做题,但是他们都不会表达和交流,因此,高校应该以教学模式改革为突破口,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采用多种教育方法,比如体验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留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从而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效率。

2.4 努力提升大学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发挥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该突出自身的引导地位,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中,高校应该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构建强有力的教师团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首先,高校应该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重视大学英语教师的岗前培训工作。其次,高校应该采用一些合理的激励制度,让教师能够热爱英语教学工作。最后,高校还应该引导大学英语教师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争取培养出一支综合素质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

2.5 注重学术英语转向,不断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率

针对大学英语教学来说,学术英语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大学英语改革中,高校应该注重大学英语教学的学术英语转向,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教师应该把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英语有效地衔接在一起,不断激发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明确英语语言与专业内容之间可以融通,从而还为学术论文的写作做好准备。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大学英语是一个非常系统的学科,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大高校都开始重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各大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不断坚持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并要注重大学英语教学的学术英语转向,从而保证大学英语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郝鸿耀.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

[2] 王鲁男.效率取向:大学英语教学时间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4.

[3] 黄梦依.大学公共英语研究性教学的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13.

[4] 冯茹.重视人文教育,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7):181-182.

[5] 刘贵芹.高度重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努力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02):279-282.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问题探析 篇11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由此可见, 听力部分的重要性已经受到了高度重视。听力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是衡量一个学习者语言水平的重要标志。据美国语言学家调查统计, 听的能力在语言学习活动中的比例占45%, 这说明英语学习者几乎将一半的时间用于倾听。听力理解能力在日常语言交际中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听是语言信息输入的重要方式, 是学习者吸取语言营养, 提高和巩固读、写、说等能力的有效途径。当前的英语教学以应试教育为主, 注重英语笔试, 对听力理解的能力缺乏相对训练, 学习者的听力水平远远落后于读写说水平。所以, 为了使学习者的综合能力能够得到提高, 改变这种主次倒置的教学策略, 必须积极对大学生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

二、学习者在大学英语听力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 听力基本功薄弱。

听力理解其实是对英语学习者综合能力的考查, 这种综合能力包括:发音、词汇量、反应力和记忆力等, 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发音与词汇。由于长期的笔试教育, 众多学生的听力能力较差, 如有些单词发音没有加强训练, 导致语音错误, 特别是一些近音词和多义词。如果对这些正确的发音不能掌握, 将会对听力理解造成严重的阻碍。听力词汇量的要求较阅读理解词汇量小, 但让学生最烦恼的是很多词汇看见的时候认识, 听见的时候却不知所云了, 所以必要的听力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听力水平提不上去, 最主要的原因是练习不够, 缺乏有目的的训练。

2. 文化背景知识面薄弱。

语言交际的实质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 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中西文化既有某些相似之处, 同时又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学习英语就必须懂得一些英美国家的历史与文化背景知识, 关注他们的一些风土习俗及生活方式。如果过于强调语言知识, 而忽略了背景文化知识, 在语言交际中就会出现用语失误, 形成交际障碍。正是由于缺乏这些文化背景知识, 很多学生对听力理解有一些困难。在平时的听力教学中, 由于缺乏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 即使听懂了大部分内容, 也经常导致判断失误。因此, 对西方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的了解制约着学习者的听力理解。

3. 应试心理因素制约。

据心理学家统计, 学习者在听力理解时的心理因素与判断答题的正确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 听力理解实际上也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听力的特点是语速快, 停顿时间短, 并且录音只放一遍, 这种情况下学生容易情绪紧张。特别是考试期间, 很容易产生恐惧心理, 录音一开始, 一些学生脑子里就一片空白, 原本熟悉的句子在理解上也出现偏差。如果再遇到陌生的词语就更乱了方式, 一片茫然, 更不用说在理解的基础上答对题了。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 应该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 树立信心,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三、提高听力技能的策略

听力理解是一种综合的信息接收的技能, 听力理解并不是简单单纯地答对听力问题, 它是一种复杂多变的、灵活、多层次的思维过程, 与语音、语法、词汇、句型等语言及非语言因素有着密切的关联。在无法判断听力材料的语速、语言清晰度和说话人的表达特点时, 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大意、准确、判断问题是相当有难度的。在英语教学中应采取多种策略进行教学。

1. 加大语音知识训练, 掌握基本的词汇。

在中学英语学习中, 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对自己的语音特别重视, 导致自己的发音与正确发音不匹配, 对重复、连续、语调、义群等语音知识知之甚少。正确的发音是听力能力的基本需要。如果语音不准, 即使听出正确的语音, 也不会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最初阶段有必要对音标知识加以复习, 了解必备的语音常识, 不断纠正语音中出现的错误, 规范语言、语调, 养成正确读音的好习惯。大学阶段, 对词汇量掌握的要求加大, 学生不仅要掌握课本上的基础词汇, 而且应不断扩大阅读量, 在阅读中注意抓住中心意思和关键词语, 判断不同语境下词义之间的差别。这也是听力中学习的重要技巧, 有利于提高理解能力。在听力过程中, 不必要听懂每一个单词的意思, 就像我们日常的对话一样, 只要抓住关键信息, 了解了说话的重点, 就可以了。

2. 广泛学习西方文化知识。

学习一门外语主要目的就是学习一种外国文化,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生活习惯, 不同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 在学习中要不断积累英美文化背景知识, 正确地理解不同的语言含义能促进英语听力理解。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这些知识, 如大量阅读各种读物, 多看英文电影和英语电视节目, 多听英文广播和英文歌曲, 多读英文报刊, 浏览英文网站, 等等。只要坚持, 日积月累, 语音、语调、语感会不断加强, 文化知识面扩展, 听力理解便会容易起来。

3. 培养良好的听力习惯。

(1) 录音播放时要集中注意力, 培养专心听的好习惯。

(2) 在听力录音中, 要养成边听边写的好习惯, 要拿着一支笔, 对一些关键词, 重要的细节、数字等做出标记, 以便听完后正确完成题目。

(3) 要有目的地听, 不要尝试听清楚所有的单词, 语言交流中相当大的一部分信息是通过说话人的语音, 语调传达出来, 仅凭说话人的语气和语调变化就可以推测出正确答案。

(4) 要注意听语境中的弦外之音, 语言交流中相当大的一部分信息是通过说话者的语音、语调传达出来的, 可以凭借说话者暗含的语气变化去推测出正确答案。

(5) 做好听力之前的准备, 迅速浏览试题选项, 根据已给的信息大胆作出猜测。

4. 克服心理因素, 提高听力自信心。

对于听力理解多数学生感觉非常困难, 并且产生害怕紧张的心理。很多学生由于在中学期间未接受正规的听力训练, 刚接触大学听力课, 自然会对其不知所措。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首先教师应向学生阐明听力理解的特点和方法技巧, 使学生明白听力理解的学习是一个艰巨而渐进的过程, 让学生树立自信心。其次, 要注意听力的教材选择, 特别是初级阶段的教材应选用附有文字材料及录音比较清晰地材料。教师在教学内容上还要注意丰富性, 如加入一些英文歌曲及电影对白提高学生对听力学习的兴趣。最后要采取积极生动的教学形式, 设计有利于教学又富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 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 并要求学生也要尽量用英语参与课堂学习, 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信心, 提高学习兴趣。

四、结语

据调查, 在语言交际活动中, 听力理解是一种接受性的技能, 是语言交际活动中范围最广, 接触最多, 作用最大的因素, 所以在教学中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听力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在教学过程中, 应注意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的稳定, 鼓励学生不断自主地进行听力训练, 注意到听力的特点和方法的技能, 从而更好地促进听力理解水平的提高。

摘要: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 大学英语听力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 对学生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长期以来, 听力教学一直是困扰教学双方的难题。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目的在于改进听力教学和提高学生听力水平。

上一篇:护理类专业下一篇:教育中沟通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