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策略(共12篇)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策略 篇1
摘要:科技的发展让信息传播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便捷, 世界已进入知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作为国际官方交流使用较多的英语则成为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重要沟通工具。大学阶段是中小学的延续和升华, 为了让多年的语言学习达到更好的效果, 本文针对高等教育阶段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分析总结, 从语音纠正、情景法、有画面感的复述、合理运用多媒体和适时测评五个方面具体探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可行策略。
关键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教学策略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世界成为名副其实的地球村。在这个地球村里, 不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文化的碰撞, 无不需要准确高效的沟通。而准确的语言则是产生有效沟通的重要工具。高等教育阶段继续学习英语课程是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更是学习者人生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正如《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教育部, 2007) 中所述:“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 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一、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和问题
(一) 口语的练习需学习者持之以恒。地球村的环境让学习者意识到, 为了让自身更加包容和完善, 对外语的继续学习是非常值得的。大学期间许多人希望毕业后继续深造, 或者找到一份涉外工作, 因此这一部分学习者英语口语学习动机一直很强。但另一方面, 受多年高考应试教育的影响, 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模式仍停留在中学时期题海战术的“哑吧英语”学习上。口语课上开口讲的永远是固定的几位同学, 许多人带着对语言学习的误解宁愿永远沉默。开口则运用中式英语, 发音规则不明, 语法错误较多, 词汇量缺乏, 直接导致流利度低。语言首先发挥着工具的作用, 要学会使用工具不是做几张试卷就能纸上谈兵。必须在不断的练习、纠错和对结果的完善中, 使用工具的能力才能上升为技能。
(二) 教学需与时俱进。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不仅对学习者有更高的要求, 对教育者的态度、教学方法等的要求也更高。许多老师仍采用适用于应试教育的“填鸭式”教学, 导致学生在口语课堂上处于倾听者位置。同时, 在扩招的背景下, 大多数大学英语课堂仍是大班教学。每班60人甚至更多, 这样对口语活动的开展非常不利。通常一节课中学生发言的次数每个人不到一次, 还有学生因心理紧张不敢在人群前讲话, 何况是本来就不熟练的外语。所以在时代变化面前教育者应与时俱进, 转变教育观念, 更新教学手段, 让教学目标更好的达成。
二、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策略
(一) 语音的训练不可忽视。语言学习最直观的表现形式是将所学语言说出口, 而地道、准确的发音无疑能为表达思想感情大大加分, 也能让学习者表达更有自信。学生在长期“哑巴英语”的训练下对语音、语调的规则不明, 一开口则带有比较中的中式口音。因此, 纠音训练不仅是英语专业学习的重要一环, 更是所有对自己有要求的学习者必经的一环。在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中, 教师有必要安排时间纠正学生的语音语调。比如在第一学期每周用十分钟左右教授一到两个音标的发音。教授的内容具体到发音的位置和辨音练习。期末再和学生一起复习整理好的所有音标的发音规则。比较好的方法之一是将所有音标根据唇形圆度、扁度、上下齿之间的距离、喉头紧张程度、舌头位置、上下颚的距离等因素综合起来排序制成对照表格, 学生在课下复习的时候可以明确的对照。在发音规则明确后则可进入模仿阶段。模仿阶段向学生推荐英式和美式两种不同风格的标准发音材料, 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喜好课下模仿练习并在课堂上以配音的形式检验练习成果。这样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抒发情感、彰显个性, 彻底放下“社会焦虑和性格焦虑”。读绕口令和歌曲接龙也是模仿训练的趣味形式。练习时重质第一, 量其次, 力求做到将自己模仿的内容录下来时听的感觉跟模仿的材料相当为止。纠音阶段看似简单, 要想练好需要教师付出大量心力, 学生在课下付出大量时间和耐心, 持之以恒, 没有捷径可以走。
(二) 情景法。对发音规则掌握后应进入实战练习阶段。情景法是实战口语练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情景法是口语教学常用的方法, 由教师设定特定情境, 学生在情境下围绕相关话题进行对话。具体的情景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分成三大类:学习类 (考试、面试和竞赛等) 、生活类 (就餐、出行、报案、存款、与人寒暄、参加婚礼、购物等) 和工作类 (面试、汇报工作、商务会谈、日常交际、做ppt演示等) 。每大类选择典型的场景, 教师可先用二十分钟介绍相关文化背景和常用句法, 同时根据需要将学生分成多组 (两人、四人、六人) 。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相应话题, 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教师布置任务的方式包括:以组为单位编出情景下的常用对话;根据教师给出的中文版对话讨论出对应的英文版本;以表演的形式重现影视剧中的相关场景;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作相关话题的演讲或辩论。若任务偏难, 教师可提前布置相关任务, 学生课下准备。
(三) 有画面感的复述。复述也是口语训练的有效方法, 但学习者对单一的复述形式会感到枯燥乏味和心理焦虑。有画面感的复述是指对画面感强的文字或影视作品进行复述。教师可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看文字并分组将文字用自己的方式画出来, 再以小组为单位互换作品, 口头表达所拿作品所表达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互助合作并创作, 每个参与者都会积极发挥自身特长, 其他组讲解自己的作品时也会格外集中注意力。对对方作品的描述过程带主观性, 发挥空间大, 同时锻炼逻辑思维、口头表达和批判创新的意识。对于影视作品的复述可选择只有配乐的说明性作品, 或条理清晰的小故事、小短片, 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弄懂作品, 再分组陈述作品的内容。陈述的时候可只保留作品的背景音乐, 或静音, 或根据讲解进度适时暂停等。
(四) 合理运用多媒体。大学英语口语课堂基本上都装有多媒体设备, 多媒体对语言的学习特别是听说的训练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例如在语音练习上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演示每个音标的发音位置, 还可以播放动态的发音位置动画。多媒体设备也可以很好地呈现经典影视片段, 利于学生进行模仿和配音等活动。情景训练部分也可以使用多媒体播放影视片段、背景音乐、画外音等。复述部分更是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要复述的画面和学生的作品, 学生可以采用多种媒介手段辅助自己的表达, 讲解更直观和生动。
(五) 口语测试评估。活动的开展让学习者释放天性, 大胆开口说英文;但只练习不考核只能让学习半途而废。期中或期末对学生进行口语测试也很重要。围绕话题进行演讲、有关英文的才艺展示、自编情景对话、配音、口译等都可以作为测评的方式。而笔者赞同熊敦礼关于口语测试评分的标准, 他将口语测试分为能力分解评分和口语综合评分。能力分解评分依据语音语调、流利程度、准确性、表达能力和总体可理解性分项给出评分;而口语综合评分则根据总体达意的程度和语言的总体准确度给出评价。教师需根据不同的活动对学生的表现实时给出评价, 及时回馈给学生应当改进的重点和口语继续发挥的优点, 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三、结语
本文对大学英语口语学习中师生的状态和需要改进的方向作出总结, 提出口语课堂需重视语音的教学, 可运用情景法、有画面感的复述、合理运用多媒体和适时测评等策略让口语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发音准确让学生更愿意开口表达;有画面感的复述在训练逻辑思维的同时大大提高表达的流利度;互助学习和对文化背景的介绍让语法错误减少, 词汇量加大;而活跃的氛围、趣味的形式减少了学生训练的疲劳、身心的紧张, 有利于思维的扩展和创新的培养;课下分组学习的任务又督促了学生在课后延续课上的学习。
参考文献
[1]陈劼.课堂焦虑感与口语水平的关系[J].山东外语教学, 1996, 4:78~81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S].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3]熊敦礼, 徐锦芬, 阔紫江, 黄更新.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与阶段性口语测试[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 4
[4]J Michael, O’Malley, Anna Uhl Chamot.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策略 篇2
大学英语教学策略探索
本文从语言教学的实质和目的的角度出发,结合国外有关学习策略研究的`成果,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文章认为,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积极正确的语言情感和态度、学生积极参与交际的合作意识、直接用英语思维的能力,以及学生通过昕和读促进说和写的能力.
作 者:刘祥生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甘肃,兰州,700070刊 名:社科纵横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REVIEW年,卷(期):“”(10)分类号:H319关键词:大学英语 课堂教学 教学策略
大学英语精读教学策略 篇3
【关键词】大学英语 精读 教学策略
一、引言
教学的目的决定了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哪一种教学方法。例如,口语课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所以主要是使用交际教学法。而精读课教学的目的是学生需要理解词汇,句子以及各段落的涵义;分析整篇文章的结构等。
教师所使用的应该是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以及精心的课堂设计和教学环节。
二、精读的教学法
对于大学英语精读课,教师需结合多种教学法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比较常用的教学法有交际教学法、直接教学法、社团语言学习法、语法翻译法、暗示教学法等。
1.交际教学法。语言学和语言教学是截然不同的,但不可否认语言学对语言教学有很深的影响,同时语言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怎么看待语言。交际学派认为,语 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能力,语言教学的内容不仅要包括语言结构,还要包括表达各种意念和功能的常用结构。所以交际教学法和语言学的理论联系在一起,强调语义和交际的因素而不仅仅是语言的语法特点,这就要求教师根据语言涵义和功能的种类而不仅仅是语法和结构的因素来组织具体的语言教学内容。
随着第二语言教学法领域的发展,成熟,语言教学法也经历了不断的变化。由于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认识到了交际能力的重要性,现阶段交际教学法也日趋受到重视。交际教学法实际上一个是知识和技能的复杂系统,它包括语法纠正、接受能力、合适度还有实践操作等方面。著名英语教育专家William Littlewood曾经指出:“one of the most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is that it pays systematic attention to functional as well as structural aspects of language.”
2.直接教学法。直接教学法就是将语言学习情境转为语言学习应用,并训练学习者放弃母语作为参考的框架。要求教师在外语教学中,使每一个词语同它所代表的事物或意义直接联系,不经过母语翻译。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尽快丢掉“心译”直接用外语思维。课本是基础,相应地辅以图片和物体展示,强调的是问题、回答, 口头叙事,听写,模仿等课堂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大量新的语法练习。
作为面对大学生的英语精读课,教师会尽可能地创造英语语言的环境氛围,如教师会尝试用英语解释而不是翻译成中文,同时也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用英语思考和发言。
3.社团语言学习法。社团语言学习法又称咨询法(Counseling Learning),是由古兰创立的。它的特点就是在课堂上重新定义教师的角色为顾问,辅助者,学生是当事人,也被称之为人性化教学。
教师应该在教学材料的设计上具体表现出这种人性化的想法。这种教学法典型的教学活动就是人际关系间的交流。教师作为顾问给予学生建议,辅助,和支持。通过社团语言学习法,带着问题学习的学生在顾问的指导下解决了问题,而教师对教学材料则会更加熟悉。
4.语法翻译教学法。语法翻译法,其最简单的定义为:用母语教授外语的一种方法。尽管语法翻译教学法现在似乎显得过时,但在某种类型的课上仍然有它的应用价值,譬如英语精读课。课堂上教师会尽可能地如直接教学法所建议的用英语解释一切,但学生的英语水平使得教师会用到过时但有效的语法翻译法。例如,当教师想要解释几个语言点时,如果用中文解释会更清楚,而不至于使学生感到混淆不清。
5.暗示教学法。暗示教学法建议的是这样的一种语言观,词汇是中心,强调的是词汇翻译而不是语境化。暗示是暗示教学法的重点,它认为想象力和放松、舒服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可以用这种教学法激发学生,当学生遇到课文不认识的新单词时,教师不会即刻告诉他们意思,而是列举此单词几种用法的例子让学生去猜它的意思,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大学英语精读课的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
怎样上好一堂大学英语精读课,教师所使用的应该是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以及精心的课堂设计和教学环节。
1.课堂设计。英语教师准备教授一门课时,他需要了解教授的对象—学生的情况,年龄,学了多久英语,学了多少英语等,所有这些情况都会决定课堂的设计。既然我们讨论的是大学英语精读,那么教授对象就是大学生,教师根据大学生的年龄,英语水平,课程大纲要求设计一系列的课堂活动。
大学英语精读课的课堂活动主要用交际教学法。在交际教学法里,学生是焦点,教师会组织一些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活动。例如,教师在讲解课文之前,会要求学生阐述关于课文标题等方面的见解,教师也会给出几个课前问题让学生思考课文标题和课文内容的深层意义。通过这类的课堂活动来增强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交际型的课堂活动,虽然是以学生为主,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就是被动的,只是改变了传统教学的角色,从导师变成了辅助者和组织者。在课堂活动期间,教师实际也参与其中,首先教师要把整个班分成几个小组,组织全班的课堂活动。其次,教师是辅助者,当学生提出问题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2.教学环节。不管教学目的,设置,教学实施的规模如何,第二语言的教授都要求教师考虑到教学环节是教学策略应用的重要因素。教学环节不仅仅是包含教师的教学目的,教学策略,而且是激发学生有意识或下意识地使用正确的学习策略的过程。
(1)课前准备。课前教师要求学生使用事前准备,选择性注意,事先练习等元认知策略预习课文。预习后学生对课文内容,课文的深层意义有了大概的了解。同时他们也知道上课时应该更专心听课文的哪一部分。
(2)课堂。课堂上,教师会鼓励学生使用认知和情感层面的学习策略。首先,给出几个课前阅读的问题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问题可以是关于题目的、课文的深层含义、文章暗示的意义、又或者是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等。建议学生使用团体合作的学习策略,这也是社团语言学习法的具体体现。其次,课前活动环节结束后,教师提供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如作者的资料,写作背景,历史文化地理知识等,然后给学生发言的机会补充。接着教师就是详细讲解课文,在讲解这部分并不意味着学生就充当被动的聆听者,教师也可以激发学生成为活跃的自觉学习者。例如,在讲解词汇时,鼓励学生用推理的学习策略,就是给出新单词的几个用法,让学生猜单词的意思。对于课文中出现的较难的句子,教师会要求学生首先尝试用英语意译难点句而不是直接翻译成中文,如必要的话,教师会使用语法翻译教学法来解析疑难。教师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告知学生课文的字面意思,还要进一步要求学生掌握课文的结构,理解课文的深层意义包括文化内涵,社会意义等。
(3)课后。教师布置几个课后问题提供给学生课后思考,并提醒学生运用提问的学习策略来提出若干问题而教师则作进一步的解析。
四、结束语
怎样运用大学英语精读课教学策略实际是没有统一的做法,但在关于第二语言习得和语言教学策略的理论指导下,经过不断的教学实践,修正,相信大学英语精读课的质量会不断地提高。
参考文献:
[1]Arnold,Jane.情感与语言学习[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陈红,龙如银.浅谈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开放合作式教学[J].江苏高教.2003(2).
[3]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4]龙萨金,侯大为.培养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研究[J].知识经济.2008(10).
[5]潘菽.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策略 篇4
根据学习者口语发展的渐进性规律, 笔者在课堂上组织了从回答问题、复述、简短对话、讨论到角色扮演、自由表达、辩论、演讲等多项活动, 另外, 对学生的口语发展进度进行了跟踪性测试, 发现了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许多学生讲英语不够流利, 语言形式单一, 重复过多, 语间停顿时间过长, 甚至会出现冷场。由于上述原因, 一些学生还出现用母语来完成语言任务, 再把结果翻译成英语的现象。
2.大多数学生表现出对语法和句法的过度关注。他们经常会在表达中停下来纠正错误, 结果往往忘了下面该说什么。事实上, 话语的流利性和准确性一直是衡量口语水平的两个重要标准。笔者认为不用片面地追求二者中的某一方面, 程度应掌握在只要不妨碍交际的持续进行和交际双方的正确理解即可。
3.学习者对交际策略的使用情况不理想是非常突出的问题。对交际能力内涵的界定, Canale and Swain[1], Bachman[2], 文秋芳[3]等都提出了各自不同的意见, 相同的是他们都涵盖了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策略能力三个方面。但交际策略运用却差强人意。大多数学生对提高口语水平持积极态度, 但在交际遇到困难时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对策略的具体运用情况都不能令人满意。
笔者从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 许多学生没有意识到当交际超出语言知识范围时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解决问题。学生们普遍把语言知识等同于交际能力, 认为口语表达出现的问题是由于知识不足。学生在交际僵局中采用最多的策略就是放弃话题和母语直译。而对转述、概括、使用交际套语为自己争取思考时间等策略的运用都很少。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其中重要的因素。重操练多模仿的口语课堂确实存在, 它突出了话语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却失去了交际性这个口语课堂的重头戏。笔者认为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学习的自主性, 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的策略培训。
学习策略对第二语言学习者的积极作用已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同, 但对是否应该培养交际策略的问题, 存在分歧。有人认为学生可以按照母语交际习惯自然形成二语策略能力, 还有人认为过多地使用交际策略会抑制对目的语的习得。但是基于教学实践及学生反馈, 笔者认为在以学生为中心、以成功交际为目的的口语教学模式中, 培养学习者交际策略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交际策略指的是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者表达意思时所运用的方法。学习者由于对目的语没能完全掌握, 在需要表达某些超过他现有的语言知识或技能所能表达的内容时, 就不得不有意识地使用一些语言或非语言手段进行交际。这些手段便是学习者的交际策略。交际策略的采用也是学习者中介语系统形成的原因之一。像回避 (avoidance) 和换说法 (para phrase) 这两种外语初学者经常采用的交际策略, 对学习者中介语系统的形成是有较大影响的。同样, 我们也可以运用到大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当中。
交际策略的重要性体现在它能帮助学习者保证交际的持续进行和交际渠道的畅通。二语学习者在交际中难免会碰到问题, 这时如何避免陷入沉默或慌乱就显得尤为重要。
“If by teaching we mean passing on new information only, there is probably no need to teach strategies...But if by teaching we also mean making learners conscious about aspects of their (already existing) behavior, it is obvious that we should teach them about strategies, in particular how to use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most appropriately.”[4]
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 学生口语表达碰到困难时经常会不知所措。因此也很容易丢失信息。交际策略的培训增强了他们对不同的交际情景的应变能力。虽然策略培训的目的并不是让学习者在交际中频繁使用策略, 但是它的目的应该在于提高学习者在交际出现困难时使用策略的能力, 以及帮助学习者决定在何种情况下应该使用策略。
在强调学习自主性和培训学习者策略能力的前提下, 教师的作用与任务跟传统相比有了很大改变。他们要从原来的知识传播者、管理者、控制者变成诊断者、培训者、协调员与研究者。教师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
首先, 作为诊断者,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已经能够使用哪些交际策略及使用频率, 还要调查策略使用与学生口语水平之间的关系。调查策略使用的方法多种多样, 有面谈、问卷、口头报告、日记、书面对话、回忆研究和电脑跟踪等。每种方法各有利弊, 教师应视具体情况而选。
作为培训者, 教师要确定培训方式, 即是将策略明晰地呈现给学生, 还是以隐性方式将策略培训渗透到教学当中。这具体要看具体策略的性质以及学习者的语言学能力、学习特点和教材等情况而定。
作为协调员, 教师必须要监控学习者的学习计划实施, 以学习日记反馈或对话等方式及时给学习者提出建议。这需要二者的通力合作, 教师要转变成使学习者有效学习的培训者和支持者。
此外, 在培训交际策略时, 教师需要设计一些能够引导学生使用交际策略的活动。例如在做任务型活动时 (taskbased) , 可以让学生完成一些超出他们现有语言知识水平的任务, 这样学生才会有使用交际策略的需求。笔者曾在课堂上组织过一项描述性活动:课前准备一些画有各种物体的图片, 学生两人一组, 学生A通过描述、说明等方法让学生B猜出物体的名称。这样的活动可以充分利用转述策略。如果学习者在交际中碰到不会表达的词汇或者概念时能因地制宜地运用上述策略, 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另外, 为了使学生产生交际需求, 教师也可以在学生之间造成一些信息沟 (information gap) 。为了弥补信息沟, 交际双方便有可能使用交际策略。
近年来国内外陆续推出了许多策略训练方法。Pearson&Dole[5]两人提出了五步法:教师示范;引导学生练习;巩固;学生独立练习;在新的学习任务中运用所学策略。这与传统的3P法 (presentation, practice, production) 大相径庭。作者较为推崇Oxford[6]等人的模式, 共包括7个步骤:
1.让没有策略培训经历的学习者完成一项任务;
2.组织学习者讨论完成任务的过程并提出相关策略;
3.向学习者建议并示范其他有用的策略;
4.给学习者提供机会练习新策略;
5.给学习者示范策略如何应用于其他学习任务;
6.给学习者提供新的语言任务, 让他们选择策略来完成这些任务;
7.帮助学习者评估使用策略的结果及取得的进步。
O’Malley&Chamot[7]的模式有计划、监控、解决问题和评估四个步骤。Cohen[8]建议的模式有五个步骤:示范说明;引出使用策略的例子;引导学生讨论策略;鼓励学生练习使用各种策略;为学生提供语境化的策略练习。
以上模式各有千秋, 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最佳方案。Oxford等人的模式对交际策略培训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让学生在策略培训前先探索并讨论策略, 会使学习者对各种策略的利与弊有切身体会, 同时还可以互相学习。另外这个模式的灵活之处在于7个步骤可以作顺序的调整。而Cohen模式的可取之处在于它以显性和隐性的方式将策略渗透到了教学当中, 因此我们可以结合Oxford等人与Cohen模式的长处在口语教学上对学生进行适当的交际策略训练。
但是, 在对学习者进行交际策略培训时, 教师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交际策略有时是语言错误的来源之一。如果一位学习者想不起way这个词, 因此以“I lost my road.”来代替“I lost my way.”, 那么他就犯了用词不当的错误。另外, 也不应该鼓励碰到不会表达的事物就用母语代替这种做法。
2.教师要作出决定是对一个群体进行统一训练还是对不同学习者进行分别训练。学习者现有的策略一般存在较大差异。策略培训应该有针对性, 条件允许的话, 分组训练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3.提醒学生要适时适度地使用交际策略。
参考文献
[1]Canale, M.&Swain, M.Theoretical base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J].Ap-plied Linguistics, 1980, (1) .
[2]Bachman, L.F.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 in Language Test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3]文秋芳.口语教学与思维能力的培养[J].国外外语教学, 1999, (2) .
[4]Faerch, C.&Kasper, G.Strategies in Interlanguage Com-munication[M].New York:longman Inc, 1983.
[5]Person, P.D.&Dole, J.A.Explicit comprehension instruc-tion:A review of research and a new conceptualization of learning[J].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1987.
[6]Oxford, R.L.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M].Heinle&heinle Publishers, 1990.
[7]O’Malley, J.M.&Chamot, A.U.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大学英语情感教学策略研究 篇5
大学英语情感教学策略研究
文/李 颖
摘 要:情感因素对英语学习效果有着重大影响。探讨了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学,实施情感教学策略,克服情感障碍,以调动英语学习者的积极情感,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情感因素;情感教学;策略
认知、情绪和情感在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中是相互关联的。多年来,我国的英语教学只注重培养认知技能,没能对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予以足够的重视,忽略了情绪、情感对教学的影响,使得一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焦虑、恐惧、厌学的情绪。本文通过对影响外语学习情感因素的分析,探讨了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情感教学策略,以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情感,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一、影响外语学习的情感因素
在二语教学中,学习者的情感状态――感情(emotion)、感觉(feeling)、情绪(mood)、态度(attitude)不仅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而且影响教学质量。根据Jane Arnold 和H. D. Brown,外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有两类:一类是属于学习者个人的情感因素,包括焦虑、控制、动机等;第二类是学习者个体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情感因素。而导致学习者产生学习障碍的情感因素主要有态度、动机、自信心和语言焦虑等个人情感变量。
态度是一个人内心的准备状态,它直接影响到个体的行为。学生上课的表现与学习态度是密不可分的。持积极态度的学生上课较活跃,成绩也比较出色。动机则是内部的动力,它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它表现为学习的意向、愿望或兴趣等形式,对学习起着推动作用。自信心是对自己能力和知识水平的肯定看法。自信心强的人对自己持积极的态度,在英语交际中他们不怕犯错误,不为语言错误感到窘迫难堪。语言焦虑就是学生在用不熟练的外语进行交际时由于对自己的过低评价而感到的一种畏惧。譬如,在英语课堂上,学生担心自己所掌握的语言知识不足或因语言不够流利正确而被别人嘲笑,所以产生畏惧。这种焦虑的心理负担易削弱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产生消极情感,并对外语学习过程、交际能力及自信心产生负面影响,给语言学习造成恶性循环。
此外,学习者个体的情感变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的自我形象决定的,即他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以及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的主观评价。而态度、动机和自信等情感因素是否产生积极的作用,往往取决于自我评价。自信且具有良好的自我形象的学生相对于那些易焦虑且自我形象不佳者在外语学习方面持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实施情感教学策略,调动学习者积极的情感因素
实施情感教学策略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也可以促进学生健全的人格。由于学习者学习语言的态度和动机不同,同样的语言输入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克服语言焦虑在心理上产生的屏障,已成为教学过程中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实施情感教学就是重视学生的情感过程,有意识地激发并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情感,通过师生间的情感交往,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培养学习者的兴趣和自信心,增强学习动机。
1.情感教学的渗透
消极情感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学生只有对英语产生了兴趣才能积极思维,踊跃发言,主动把教师的教学目的转化成自己学习的需要。所以教师要做好情感教学渗透,适时引导学生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在课堂上合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好奇心和成功欲。在教学方式上要做到新颖性、形象性、生动性,如,通过幽默故事和趣闻轶事创设愉悦的情境,克服消极情感,降低学习焦虑。通过各种互动活动,如,与学生平等对话、对学生的回答予以及时的肯定等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感,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尊重和平等。在课外学习中,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的指导,强调研究性学习,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习动机。
2.实施情感教学策略
多媒体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课堂应该集情感性与多彩性为一体。课堂中应通过拟制具体情境,给学生增添语言学习的乐趣,减少交流的顾虑。根据情景需求组织讨论,推行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活动中互相协作。平等合作的情感关系是英语教学的前提。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教师不仅应该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也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和合作者。因此,教师应把自己视如课堂活动的参与者,通过营造平等融洽的课堂气氛,与学生共享知识和经验。现代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提出的“积极的情感背景原则”着重强调教学气氛的情感状态。其交流原则是公平平等,面向全体学生,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单项的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面多项交流。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和自我控制能力,也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达到交际的目的,提高了教学效率。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开发学生的情感资源,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将他们的认知过程与情绪感受统一起来,弥补学生网上协作学习的不足。在情感教学中也可以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如运用具体生动的场景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巧妙组织教学的内容,创设愉快的情景使学生在一种良好的.心境中学习,引发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也可以联系课内、拓展课外,通过适当的设疑使学生产生新奇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探究解疑的过程中使学生产生适度的焦虑,从而积极地参与到认知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认知所得,教师应通过适度的检测评价使他们产生成功感,并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艰苦和乐趣。教师也可以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和对课堂活动的总结来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情感交流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的激发策略、学生的参与状况、学生的情绪三者是互相联系并行于课堂教学之中的。这既是教师调节学生情绪促进教学的过程,也是学生积极配合教师,师生互动的过程。所以教师应该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采用积极的纠错策略。根据S. P. Corder的“错误分析理论”,教师要分清学生错误的不同类型,有策略地予以纠正,不能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逐步学会使用正确的语言,掌握真正的语言交际能力。教师要学会赏识和承认学生所做的努力,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总之,情感因素对英语教学效果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探究情感问题有助于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挥,提高学习效果。实践证明,积极的情感不仅可以改变学生的行为,有助于认知活动的深入进行,而且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积极的情感介入也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和良好的合作关系,增强课堂教学的活跃性。因此,实施情感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为成功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Gardner, R. Language Attitudes and Language Learning[A]。 Attitudes Towards Language―Social and Applied Contexts. London: Edward Arnold,1983.
[2]王初明。影响外语学习的两大因素与外语教学[J]。外语界。(06)。
[3]郭德俊。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理论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05)。
[4]吴洁。情感因素与大学英语教学策略[J]。广西社会科学,2008(10)。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出版社外语部)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策略 篇6
【关键词】大学英语 口语教学 策略探究
随着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竞争的需求,我国各个单位对于大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在这个情况下,只会普通的英语考试、英语阅读已经不再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如果一个大学生拥有比较流畅的英语口语,那么他在求职的时候,会是非常重要的优势。我国教育部曾经发布过关于英语课程的要求,也就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在这个文件中,把英语的口语表达能力分成了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既是为了让大学英语的教学更加有效果,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在英语课堂上学会口语,并且使得不同口语基础的学生都能够有所提高。我们应该根据这个要求,准确预知学生在完成大学课程后,在求职时需要的英语口语水平是什么样的,这样才能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学习策略。让学生的口语水平真正有所提高。
一、保证学生主动学习,调动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兴趣
对于大学生而言,大学生活闲散舒适,如何让学生能够在四年的时间内获得较好的英语口语水平?最主要的是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兴趣,让学生从心理上就重视英语口语。我国目前高校的英语考试基本上都是书面形式,内容方面也多是阅读理解、完形填空、书面写作之类的,这样就容易让学生产生一种“英语只需要学会阅读就好,反正又不去国外,会不会说英语并没有多大的关系”,这样就很容易让学生弱化英语口语的学习。因此,如果想要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那么就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日常活动、课后作业等各个方面让学生明白学好英语并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人生更好地发展,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就会逐渐产生一种“虽然不出国,但是英语对于人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想法,从而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英语的情绪。只有让学生主动学习英语口语,才能让学生形成重视英语口语表达的想法,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兴趣,主动参与口语表达学习和训练。
二、采取恰当口语教学方式,引领英语口语交际实践
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虽然相比较高中生而言,要更加开放、自由了一些,但是最主要的学习场所还是课堂,那么也就是说,课上是学习英语口语最主要的时间,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把握课堂节奏,通过有限的时间,让学生明白英语口语的重要性。一般情况下是采用英语口语的教学方式,也就是说学习、活动和交际相结合的方式,这样能够将课堂变成交流的场所,让学生能够明白在交际生活中口语的重要性。
另外,再教给学生口语的时候,一定要教给学生最正确的发音习惯,例如:双元音、长元音要饱满, 短元音要急促等,使学生的口语表达更为标准。
第三,让课堂变得有趣,并不仅仅是照本宣科,而是让学生通过研究课文,進行分组表演、角色扮演、话剧表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能够将课本内容表演出来,也可以占用一些课堂时间,让学生进行值日汇报、新闻报道、命题演讲等多种活动,训练学生用正确的发音方式进行发音。
第四,英语是一种工具,更重要的内容是,让学生能够了解西方的习俗、文化,通过口语讲解、值日汇报、影视作品介绍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俚语,从而让学生对于西方文化产生兴趣,提高学生对话语深层次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真实口语交际语境
英语是一种语言,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使用,口语更是如此,我国很多英语课堂并不能够为学生提供语言环境,这样就导致很多学生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在真正的交际中进行英语的交谈,现代教育技术解决了这一个难题,可以通过声像结合、图文并茂的方式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英语交谈环境,从而帮助学生进行英语口语的训练。
有一些软件是可以实现这种效果的,例如,我们可以利用清华大学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库,调取与口语教学配套的视频资料,用丰富多彩的图像、声音和动画弥补口语教材的不足。
我们还可以通过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分析,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些特定的节目,让学生进行自主学则,这些节目和软件包括“空中英语教室(Studio Classroom)”、学习软件“走遍美国(Family Album of USA)”以及“第一口语网”、“新浪有声英语”、“乐知英语”等网络资源,这样,多种方式结合,就能够为学生提供较为真实的交际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开展原汁原味的口语交际。
四、构建激励性教学评价,增强学生口语训练自信心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强调“形成以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其实不仅仅是英语口语的学习,所有的学科都需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荣誉感、成就感,从而让学生产生继续学习的兴趣,这些都需要教师进行激励与肯定。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评价要以欣赏、发现和激励为基本原则,结合学生的口语基础、口语训练过程和学习动向,从情感的维度设计符合学生实际、体现学生个性的评价语言。
提高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效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长期性课题。我们要根据教育部办法的文件严格要求,同时考察社会中真正需要的人才的要求,帮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并且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爱上英语口语。
参考文献:
[1]袁霜竹.提高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效果的对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10).
大学非英语专业口语教学策略研究 篇7
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 大学英语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为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 教学手段、教学模式、语言训练策略也应该相应地进行调整。目前, 在国内的的大学英语课堂中, 尤其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课堂中, 英语能力培养片面, 只注重通过四六级, 大部分学生修完大学英语课, 阅读能力和语言分析能力提高了一些, 却仍然无法与外国人进行交流。为了训练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促使大学英语教学中单一的讲授式授课模式向形式丰富多样的授课方法的转变, 本文拟探讨研究大学口语教学策略。
一、教材使用模式多样化
目前, 国内大学英语学习一直沿袭单一的课堂教学为主。非英语专业基本是一周两次英语课, 课堂上教师为中心, 以教师讲授知识点为主, 教师按照文章的顺序, 讲授词汇、句型、段落的意思, 以阅读和翻译为导向。这种方法有利于教师掌控课堂教学过程, 有利于知识点的传授, 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翻译能力也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由于这种模式缺乏与学生的互动, 教师很少提问, 也不让学生参与课堂, 因此, 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 造成教师的信息输出量大, 而学生的信息输入量却小, 更无法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学生的词汇量虽然增加了, 但仍然是哑巴英语, 远远不能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师在教授利用教材方面应该更加趋于多样化、个性化。笔者认为, 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不是因为教材不好, 而是教师没有多渠道多模式地去利用。例如, 教师在讲授课文的过程中, 应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 使学生口头回答问题;提出针对课文的话题, 引发学生讨论, 形成观点, 并给学生机会面向全体同学阐述个人观点;文章学习完后, 还可以让学生总结课文, 用自己的语言概述整篇文章;在听力教材里, 有大量的长短对话。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基本是让学生听一遍, 然后做题, 最后教师把对话讲解一遍, 基本是翻译成汉语。其实, 教材中的每个对话都是丰富的会话情境。学完对话后, 更重要的步骤应该是教师引导学生重现或者改造会话情境, 指导学生改编对话, 并进行小组对话练习。
二、教师提前布置任务, 学生做PPT展示
Presentation, 课堂展示, 是指“课堂上学生个人或小组向全班讲解某一话题或书中某个章节的教学实践活动。”课堂展示可以是单个人展示, 也可以是分小组展示。前者展示注重个人的独立, 给个体以充分的锻炼机会;后者注重团体合作, 要求小组成员互相合作, 共同完成一项任务。目前, 在很多国家的外语教学中, 大学生甚至是中小学生都经常被要求完成某项任务, 最后的学习成果展示除了书面报告之外, 更多的是采取课堂展示。然而在国内的教学中, 很多学生缺乏信心, 存在害羞心理, 很少表达自己的思想, 因此, 就更需要教师给学生口头表达的机会。课堂展示由于使学生有充分的课下准备时间, 所以在鼓励学生参与方面更具优势, 更受学生欢迎。课堂展示要求教师提前给学生布置任务。任务的设计可以根据课本内容也可以由课外内容引发。每一项任务的具体内容要做到清晰而明确, 可以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也可以分小组完成。课堂展示还可以做得更加深入, 例如可以分几个步骤进行, 逐步深入, 首先由个人或小组到同学们面前做展示, 其他学生认真听并进行提问, 然后共同就相关内容展开讨论, 最后进行总结发言。在反复就一项课题或者话题的讨论中, 生词多次再现, 强化了学生的词汇量;同时, 学生在听、说、讨论等过程中, 全程使用英语, 完全沉浸在英语环境中, 耳濡目染, 且反复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因此, 训练效果非凡。需要注意的是, 教师在让学生做展示后, 需要做总结, 主要引导并鼓励学生使用多种视角思考问题, 开拓学生的思维, 鼓励学生阐述不同的观点。
三、英文影视剧角色模仿与表演
英文影视剧由于具有信息量大、吸引学生兴趣、交互性强等特点, 已经在英语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影视剧作为学习英语的材料是因为其中充满真实生活中的语言。而英语教学的根本出发点是通过引入或者创设各种情境理解和掌握语言所表达的意义, 从而获得在交际中运用语言的能力。英语学习作为一门语言科目, 与其它科目不同, 体现在它极其需要一个真实生动的语言环境。英文影视剧在这方面恰好给学生提供了真实的语言环境和地道的英语口语。在日常会话中外国人的语音、语调、节奏等都会随着情感和情绪的改变而改变, 有时会有不同的方言与口音, 有时还会夹带不同的背景声音, 然而这些却没有被包含在目前教材中。因此有些学生能听懂教材, 却听不懂外教的话, 更不能在街上帮助外国人指路、购物等, 尤其不能在实际工作中用英语交流。引入影视剧教学, 对于提高学生口语能力是事半功倍的策略。学生们在学习影视剧中不但提高语用水平还轻松快乐。在实际操作中, 教师在播放完每一部电影后应总结出经典台词、独白、对白, 要求学生掌握, 包括发音、语音、语调, 并引导学生逐句逐段聆听, 反复跟读, 最后分角色表演, 亲身体会丰富的语言和各种变化的语气、语音与语调, 从而在真实的情境中, 体验英语的运用与交流能力。需要注意的是, 教师在选择影视剧时应注意筛选适合学生语言水平与心智发展阶段特点的题材, 且尽量选用发音标准的影视剧。
结语
本文尝试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口语教学, 在实际操作中, 教师还需注意寻找适合学生水平的学习材料, 多鼓励学生, 并不断总结经验及教训, 逐步完善与丰富教学策略。大学英语教学需要所有教师的研究, 不断开拓新的教学策略与模式, 才能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 使学生真正具备语言交际的能力, 从而应用于工作中, 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摘要:提高大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 尤其是听说能力, 已经成为大学阶段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本文以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教学为研究目标, 探讨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英语口语,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刘俊, 钟坚.留美中国学生的课堂沉默现象探析[J].现代汉语, 2005, (4) .
[2]朱纯.外语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99-102.
大学英语阅读策略教学 篇8
关键词:阅读策略教学,训练者,受训者,自主学习能力
2007年9月, 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 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新教学模式应能使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材料和方法进行学习, 获得学习策略的指导, 逐步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阅读策略作为学习策略的一个重要方面, 有助于培养学生自觉使用阅读策略的能力, 独立解决阅读中的困难, 逐步成为自主的英语学习者。
阅读策略培训, 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国外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 研究者们提出要将策略培训与英语教学融为一体, 使之成为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Cohen&Weaver, 1998) 。要适应教改要求,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就必须在传授学生必要的语言知识以外, 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大学英语阅读策略的培训。
一、阅读策略与阅读策略培训
阅读是利用文字提示和背景知识领会文章意义的过程。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 人们意识到阅读理解过程是一个对文本信息进行心理表征建构和阐释的过程, 这一过程具有“快速、游戏、交互、策略、灵活、评价、目的性、理解、学习、语言性”等特点 (Grabe&Stoller, 2005) 。阅读的策略性特点意味着阅读者在阅读中要懂得合理、灵活地使用各种阅读策略, 成为一个策略性的阅读者。评价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的维度是阅读者对促进文本理解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掌握和使用情况 (曾祥敏, 2008) 。
阅读策略是“学习者为解决阅读中的困难而采取的行为过程” (Johnson&Johnson, 1998) , 是学习策略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外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一系列的研究结果发现成功者与不成功者英语学习者在策略使用上存在差异:Block (1986) 研究结果表明, 成功的阅读者比不成功的阅读者能更好地监控阅读过程, 并有意识地运用各种阅读策略。Anderson (1991) 的研究表明, 成功的二语阅读者不仅知道如何使用什么阅读策略, 而且知道如何成功地使用这些策略, 并与其他的策略相协调。针对成功的阅读阅读者和不成功的二语阅读者的策略差异的研究成果, 又进行了有关策略训练的干预研究, 国内外的研究者们在一系列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中达成了共识:阅读策略的运用对阅读能力的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阅读策略教学具有可行性, 以策略为导向、有意识的阅读策略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考试成绩、对知识的记忆等 (李炯英, 2005) 。
二、大学英语阅读策略教学的内容
课堂阅读策略培训基于的理念是:成功的阅读有赖于合理、恰当地使用策略。学习者, 尤其不成功的阅读者, 可以通过有意识地学习成功者所使用的一些有效策略提高阅读水平, 并对阅读过程有意识地自我调控以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孟悦, 2004) 。笔者认为, 要真正将这个理念付诸实施, 我们确立大学英语阅读策略教学的目标是:学生能够掌握各种阅读策略, 明确阅读目的, 灵活、合理地采用相应的阅读策略, 对阅读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价, 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大学阅读策略教学的内容通常包含四个模块:策略评估模块、讲解示范模块、操练模块和监测和评价模块。鉴于元认知意识和能力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之间的密切关系, 大学阅读策略教学必须将培养元认知意识和能力贯穿于四个步骤的教学中。
(一) 策略评估模块
教师在进行正式的策略培训前, 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培训前的阅读策略使用情况的评估。根据学生的阅读策略使用情况, 确立策略培训的内容。阅读策略使用情况的评估, 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策略训练, 确立策略培训的内容, 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身在策略使用上的不足, 制订适合个人的阅读计划, 纠正在阅读中的不良策略, 如默读、频繁查字典等, 提高自身元认知策略意识。教师可以利用Mokhtari和Sheory的阅读策略调查表 (Mokhtari&Sheorey, 2002) , 也可以通过个人访谈、班级讨论等形式了解学生的阅读策略使用情况, 对学生的阅读策略使用现状进行评估。
(二) 讲解示范模块
教师向学生具体讲解阅读策略的分类、定义、目的、使用方法。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 能够清楚了解元认知策略知识中的陈述性知识, 知道阅读策略是什么;然后教师采用有声思维的方式, 根据不同题材和难度的文章、确立不同的阅读目的, 将阅读过程中选择使用不同策略, 理解文本的过程呈现给学生, 逐步向学生示范阅读过程中运用到的阅读策略。这个教学模块的目的是要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要灵活合理运用阅读策略的概念。学生通过教师的示范, 了解到主要的阅读策略知识 (这些知识是许多学生都了解, 但不会恰当使用的) 如何运用到实际的阅读过程中:教师向学生展示有选择性使用恰当的阅读策略的阅读过程, 使学生意识到是如何运用元认知策略知识中的条件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即关于为什么要使用某个策略、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使用某个策略、怎样使用某个策略等知识, 进行阅读过程的思维活动。通过讲解示范模块, 学生初步树立在阅读中要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阅读目的和任务、灵活选用恰当阅读策略的概念, 建立元认知的策略意识。
(三) 操练模块
在这个模块中, 教师提供阅读材料, 给学生大量的练习机会, 逐步使学生将阅读的策略知识灵活运用阅读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模仿教师的有声思维过程, 并注意监控自己的阅读过程:是否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和阅读目的或任务, 灵活、合理地采用恰当的阅读速度、阅读方式等阅读策略。教师可以组织小组阅读活动, 鼓励同学之间相互描述阅读的思维过程, 说明如何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选择、使用某种阅读策略完成阅读任务的。通过操练模块, 学生巩固学习到的元认知策略知识, 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为独立地进行自主阅读打下基础。
(四) 监测和评价模块
这个模块, 包含教师和学生对于策略训练成效的双向监测和评估。一方面, 教师对于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及运用策略的情况进行测试和评估。学生的反馈是评估的一项重要参数 (文秋芳, 王格非, 2003) 。教师了解学生反馈情况的方式包括:策略操练后的访谈、讨论、运用策略的心得体会、调查问卷等, 反馈具体内容包括:了解学生是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使用阅读策略的频率有否提高;策略运用是否合理、灵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否增强, 等等。另一方面, 学生对自己在阅读中策略使用情况和效果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自己在阅读中的问题并加以改正, 评估自己的阅读能力在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 在进行策略性阅读中所取得的进步。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是学生获得元认知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 (王归立, 2008) 。因此, 这个模块的作用也不容忽视: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向的监测和评估, 逐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三、影响阅读策略培训效果的因素
要达到策略培训的最佳效果, 大学英语阅读策略教学就必须兼顾策略训练者 (教师) 的因素和受训者 (学生) 的因素。从受训者因素来看, 在进行阅读策略训练时要考虑到影响阅读策略训练效果的个人因素, 如学习风格、动机、焦虑、性格、态度和元认知能力。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与自主学习的发展过程紧密相连, 尤其要重视学生的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元认知的实质就是主体对认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 表现在主体以主体及其活动为意识对象, 根据任务的要求, 制订合理的活动计划, 选择适宜的解题策略, 监控认知活动的进程, 进行适宜的调整等 (张红玲, 朱晔, 孙桂芳等, 2010) 。在阅读策略培训中要注意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把培养学生的元认知阅读能力渗透到阅读策略教学的每一步骤, 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使用元认知策略, 做到: (1) 提前计划:提前预习, 设置学习目标和阅读计划; (2) 在阅读时集中注意力, 忽略与之无关的其他内容; (3) 自我监控:选择有利的阅读条件, 监控阅读时间, 监察阅读理解情况; (4) 自我调节: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 灵活运用阅读策略。在考虑学生的不同个人因素的基础上, 进行个别辅导, 加强受训者对策略训练效果相关性的研究, 也将会更有效地指导阅读策略训练。
另外, 策略训练者 (教师) 的因素在英语阅读策略培训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其一, 教师的阅读教学内容影响学生对阅读策略的正确使用。现今, 相当一部分英语教师课堂阅读教学仍以语言知识传授为主, 词汇和结构的讲解及操练占据大部分课堂时间。这种状况部分造成了学生忽视灵活运用阅读策略, 阅读时常常纠结于语法和词汇, 造成他们阅读速度慢, 效率低。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不合理的策略使用状况, 教师就要更新教学观念, 在“授人以鱼”的同时“授人以渔”, 在英语教学中把语言技能教学和策略教学结合起来。其二, 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指导, 教师需要进行必要的在岗培训, 加强对阅读策略知识的了解和使用方面的培训。Souvignier&Mokhlesgerami的研究表明:教师的策略指导质量对学生的策略学习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曾祥敏, 2008) 。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策略 篇9
一、语言能力的提出
20世纪初期, 在语言学方面没有系统理论指导语言教学, 外语教学基本上是遵循传统的经验。语言教学的内容包括语音、语法和词汇三个部分。20世纪40年代, 结构主义语言学家认为语言应当被当做一套形式结构, 即一套符号系统来教授。20世纪60年代中期, 乔姆斯基 (Chomsky) 在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语言能力 (linguistic competence) 的概念。Chomsky认为“能力”指的是理想的语言使用者所具有的语法知识, 与具体环境中语言的实际使用无关。
二、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
语言学家们指出, 人际间的语言交际除具备语言能力外, 还要考虑语言运用的具体环境、文化因素、语言的功能作用, 还要考虑到语言交际的动态性的交际性。1972年, Hymes提出了语言交际能力, 并指出语言交际能力要具备以下四个重要标准:1.形式是否可能 (possibility) , 即合法性, 具备产生合乎语法的句子的能力;2.实际是否可行 (feasibnity) , 即适合性, 具备产生能被人脑解码的句子的能力;3.实际使用和评估的上下文关系上是否合适, 即得体性 (appropriateness) , 具备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应用正确语言形式的能力;4.实际上是否完成, 即实际操作性 (performance) 。20世纪90年代, Bachman认为语言交际能力由语言能力、策略能力和心理生理机制三个部分组成。
三、大学英语视听强化口语教学策略实例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 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因此,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近年来, 许多学者和教师一直在研究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策略, 对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模式也进行了大胆的研究和尝试, 如角色扮演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模式、合作性学习模式、情景设置模式。目前, 符合交际能力培养理论的、非常流行的通过视、听来达到强化说的目的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充分运用语言交际能力理论, 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法能力、语篇能力、功能能力和社会语言能力, 鼓励学生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进行评估、确定目标、制订计划和实施, 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充分调动并运用所涉及到的神经和生理机制 (如大脑、眼睛、耳朵等) 。下面, 我们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三 (第二单元) 为例, 来探讨如何通过视和听来强化口语教学, 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
(一) 提供富于时代性、多视角的主题
每个单元都确定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话题, 并由浅入深, 如有关音乐、电影、广告、交友、时尚、金钱、犯罪、安全、校园生活、全球危机等, 兼顾主题的多样性和主题的宽泛性。第二单元主题是:“Our globe is in danger!”
(二) 提供真实场景的视频, 跟读、模仿、角色扮演
视听说材料选取短小精悍、生动鲜活、图文并茂、真实性和趣味性强的原版与主题相关的真实场景的视频, 第二单元提供了三篇视听材料, 分别关于“尊重自然”“河流污染”以及“碳排放”, 接下来通过三个视频对话, 让学生分别对“全球危机”“雨林的消失”“沙尘暴”等进行了解, 通过一句句跟读、模仿、角色扮演让学生学会相关主题的词汇, 并表达强烈的情感。
(三) 为学生提供主题相关语言表达方式
对材料中涉及的语言及文化现象提供详细讲解, 并归纳相关主题的词汇、句型表达方式, 帮助学生实现从听懂某一主题内容到可以充分表达自己对于相关话题的观点和思想。丰富语言输入, 注重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的结合。展开开放式口语任务, 启发学生运用多角度的语言思维机制。
(四) 开展合作口语活动,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为学生拟定场景, 安排学生开展基于主题内容的合作口语活动, 让学生充分表达观点, 锻炼思维, 体现团队合作精神, 如书中的场景:“Tina tells Jack that the world’s rainforests are in danger.Jack agrees and feels sorry for this.Then they talk about ways to save the forest.”另外,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体现个性化、交互性,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应逐渐过渡到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但要做好学习记录和监控。
参考文献
[1]陈昌义.Hymes交际能力理论的反思[J].外语学刊, 2003 (2) .
浅谈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解困策略 篇10
一、大学英语口语教学面临的困境
(一) 受教育者在中学阶段的英语口语基础薄弱
作为受教育者, 大学生在中学阶段, 受制于应试教育的指挥棒, “高考需要什么就学什么”, 不考英语口语自然就不学英语口语, 中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也是围绕应试来开展, 老师说, 学生记, 教学的互动也不会改变老师说的多, 学生说的少的现象;老师会要求学生背诵课文, 记忆单词, 分析语法, 讨论句子结构, 讨论句型, 介词的用法, 习惯用语等等, 绝不会把时间“浪费”在与高考无关的英语口语训练上;英语课上变成了被动听老师讲解的课, 变成了看老师展示英语口语艺术的表演课, 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也只是机械地复述课文句子, 没有语气、意群、停顿、情感的表达, 即“背诵”一般地回答。这样的教学只会让学生学成哑巴英语, 丝毫谈不上得到了英语口语训练, 更谈不上具备了多少口语能力。受教育者在中学阶段的英语口语基础如此薄弱, 欠账太多, 因而使大学英语口语教学陷入“在基础不坚实的屋基上建高楼”尴尬境地。
(二) 受教育者的英语口语环境缺失
中国是以汉语普通话为通用语言的国家, 不同方言、不同民族的大学生, 都是以汉语普通话进行相互语言沟通和情感交流。对于母语不是英语国家的中国来说, 大学生的英语口语缺乏沟通和交流的环境, 即使利用英语角, 大学生们参与交流的时间、交流的效果也很有限[1]。
(三) 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改革滞后
大学英语是中国高等学校非英语类专业的其他各专业开设的公共必修课, 英语教师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由于教育者的观念落后, 对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的辩证关系把握不准, 存在重读写轻听说的现象。他们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也会把重点放到如何过英语四级上。许多高校衡量学生的英语能力, 拿学位的标准就以是否通过英语四级考试规定的分数。英语教师一方面受制于过级考试着重于过级考试训练, 另外一方面也基于学生的口语基础薄弱, 难于在口语教学上有较大的成效而不愿多花精力。尽管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表明, 英语口语好、专业实践技能强的毕业生具有在专业相关领域就业竞争上的明显优势, 反馈迟缓和教师观念落后, 使得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推进滞后, 短期内还无法根本扭转不利的局面。
(四) 受教育者学习英语口语的信心缺失
由于受教育者在中学英语口语方面的先天发育不良, 在大学阶段又忙于
应对大学英语过级考试, 造成受教育者在大学校园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不良, 发音不准, 吐字不清, 久而久之, 大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信心消失殆尽。具体表现在:不愿说的习惯已经形成 (退一步讲宁愿多花功夫去练读写, 去英翻汉) , 不敢开口大声说 (担心说不准别人听不懂, 担心听不懂别人的语意使对话难以为继) 。这种畏难情绪对口语学习是极为不利的。
二、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解困策略
(一) 更新教育观念
要改变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 提高英语口语教学的授课质量, 必须首先是教育者——英语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教师不是课堂的主宰者, 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同路人。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有赖于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口语基础,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善于运用生动得体的实例去引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由浅入深, 选择合适的难度梯度, 让学生边学边充实, 边学边提高, 找回自信心。
(二) 扩大词汇量
提高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质量, 提高词汇量是必由之路。要鼓励学生多读单词, 多记单词。要引导学生分析构词规律, 利用词根扩展单词量, 提高记忆单词的效率。教师要注重语言输入模式对语言学习的影响, 多利用视觉输入、听觉输入开发学生的潜能。多给学生提供音频资料、视频资料, 多鼓励学生通过看有英汉对照字幕的英语电影、英语电视剧, 在欣赏了解英美国家文化的同时, 不断刺激语言输入功能, 达到会记会用英语单词, 扩大词汇量的效果。
(三) 充实语音知识
语言的学习就是受教育者通过学习语言学会如何交流, 有效的交流沟通是语言学习的目标。大学生要明白走入职场步入社会, 书面交流重要口语交流同样重要的道理。因此, 要学会英语国际音标, 熟练运用国际音标进行单词的拼读;多听多看音频资料、视频资料, 反复观察英美人士是怎样发音吐字咬字的, 敢于张口模仿, 敢于在会话中运用, 与会话者交流体会, 对充实语音知识是大有裨益的。
(四) 涉猎英美国家文化
英美国家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源于英美国家航海文明与中国农耕文明的不同[2]。作为中国的非英语类专业的其他各专业大学生, 必须在继承中国文化传统的同时, 涉猎英美国家文化。对英美国家的法律、政治、宗教、经济、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历史习俗、风土人情的认识加深, 有助于具体了解英美人士的会话习惯, 处事原则和个人爱好, 在对话时就会自然找到话题, 减少分歧, 求同存异, 沟通起来就不会违反语用原则造成话不投机的情况。
(五)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营造语言环境
提高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实际效果的主阵地在于课堂教学。因此, 教师的实现教学目标的主阵地在于一堂又一堂高质量的课程教学[3]。从教学的设计 (包括传统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设计) , 采取什么教学方法, 运用什么手段, 提问梯度的设置, 提问技巧的构思, 互动的方式方法, 大处是什么, 细节是什么, 对学生出现冷场、出现失误时如何引导启发, 都要精心构思, 确保有应急预案。考虑营造语言环境需要占用较多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 事先 (如在上堂课结束前利用几分钟的时间布置学生本堂课预习相关的背景资料) 有准备, 让学生在上课时跟得上课程教学的进度, 跟得上教师的调度, 领会老师的意图快捷灵敏, 这种追求课堂教学效果的努力在教学的开头就已经决定了, 它是高效、精彩的课堂教学, 因而也是受人欢迎课堂教学。教师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角色定位一定是, 指导者与合作者的素质、人格魅力、专业技能的娴熟、敬业精神的张扬, 都得到了学生充分的理解和认同。
(六) 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
实践教学环节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无论理工类专业、还是人文社科类专业概莫能外。同样, 大学英语口语课程的教学也需要实践教学环节发挥积极作用。口语教师利用英语角, 社团活动, 组织学生作为志愿者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国际主题论坛、体育比赛的涉外接待, 进行有效的干预和指导, 其作用与课堂教学起着互为补充的异曲同工之妙。利用丰富多彩的周末活动, 让学生在轻松自如的情况下观看健康向上、令人心旷神怡的经典英美电影、电视剧, 收涉猎英美国家文化之余, 又愉悦身心, 何乐而不为。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因为训练情景宽松, 有与互动对象贴近交流的机会, 也可能有与英美人士零距离接触, 借助完成服务过程达到实现有效交流的目标的机会。
摘要:本文针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口语教学面临的困境, 结合自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积累的经验和反思, 提出了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解困策略。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口语教学,困境,解困策略
参考文献
[1]郭海英, 占晓春.大学英语课堂中学生口语产出的影响因素刍议[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7 (6) :205-207.
[2]唐明琪.嫦娥与狄安娜的神话故事比较[J].凯里学院学报, 2007, 25 (4) :122-123.
大学英语语感教学策略探讨 篇11
【关键词】大学英语 语感教学 策略
一、引言
在国内高等教育中,大学英语是一门基础课程。高校设置大学英语这门课程最主要的目的是使大学生的英语能力水平在整体层面上得到有效提高。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学生进入大学后,在口语表达以及實际应该方面显得较为缺乏。鉴于此,本文对“大学英语语感教学策略”进行探究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
二、大学英语语感教学相关内容概述
从字面上分析,语感便是对语言的感觉。我们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道:语感与语言学习之间有着尤为密切的联系。与此同时,还有许多学者通过研究也得出了这一结论,由此可知语感的重要性[1]。众所周知,在大学之前的英语学习,主要以应试为主,这样便导致学生在英语表达、训练上显得较为匮乏。针对大学英语语感来说,最为主要的几大特征为情感性、个人性、模糊性以及敏感性等。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的英语语感能力偏弱,显然这将进一步影响英语学习的质量。所以,加强大学英语语感教学便显得极为重要。本人便对大学英语语感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论述,具体内容如下:
三、加强大学英语语感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1.融入现代化语感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大学英语语感教学过程中,要想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融入有效的语感教学方法显得极为重要。本人认为,在英语语感教学过程中,需以学生为中心,充分注重学生,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能力,然后在语感教学过程中融入现代化语感教学方法。比如借助多媒体播放英文歌曲、观看原声英语电影等。这样,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够营造良好的英语语感教学氛围,进一步为大学英语语感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良机。
2.创设学习情境,提升英语语感能力。古有“孟母三迁”,今有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择其优校——无不说明学习环境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婴儿从出生到成长全过程,等长大到一定程度便能够说流利的母语,这也说明了要想全面掌握语感,需要具备良好的学习环境。因此,在大学英语语感教学过程中,便需要注重学习情境的创伤,在创设有利情景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快速进行角色,从而为英语语感的嘘唏提供保证。本人认为,要想在创伤学习情境的基础上,使学生英语语感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需从多方面加以完善:一方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尽可能地应用英语讲课,母语的使用需尽最大限度减少。这主要是因为,倘若英语母语次数过多,会使学生产生依赖性,从而不利于英语语感的学习。另一方面,需多组织学生参与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英语交流,同时进行角色扮演以及小组辩论等活动,使学生英语语感得到有效培养[2]。除此之外,校方需对大学生英语语感课程进行合理安排,遵循“理论+实践”的教学原则。进行课外英语活动,通过课外实践,使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得到有效强化。同时,可以在大学内举办英文歌曲比赛以及英文演讲比赛,以此使学生英语语感得到有效培养。
3.在剖析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加强英语语感教学。对于语言来说,归属于文化的一部分,换而言之辨识语言属于文化的载体。要想学习好一门语言,其前提条件是学习有关于语言的文化。我们指导,中西文化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差异性,无论是在地域气候、历史文化,还是在风俗习惯方面,均有很大的差异。这样,便进一步致使中西语言风格存在很大的差异,如表达方式的不同、思维习惯的不同等。例如:“You are a lucky dog[3].”在中国人看来便是一句骂人的脏话,在英语中便可视为“你是一个幸运儿。”倘若不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便会使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遭遇种种困扰,同时也不利于英语语感的学习。因此,为了使大学生英语语感能力变强,便需要对西方文化进行剖析,通过对比中西文化,找出差异性与共通性,从而权衡在英语语感教学过程中需做好的准备工作,进一步为学生英语语感能力的增强提供保障依据。
四、结语
通过本文的探究,认识到加强大学英语语感教学有多方面的作用。然而,这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需从多方面加以完善,如融入现代化语感教学方法、创设语感学习情境以及充分结合西方文化展开教学。除此之外,本人认为还需要结合学生实际,尊重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能力,进一步为大学英语语感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萌.宋岳礼.大学英语语感教学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4, 11:252-253.
[2]阮礼斌.基于模因论的大学英语教学策略探讨[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2:96-98.
[3]操晶.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探讨[J].海外英语,2013,20:105-106.
作者简介: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策略 篇12
顾名思义, “语言游戏”就是把语言应用到游戏当中, 也可以说在游戏中学习语言, 帮助人们提高对语言的认知和记忆能力。通过实践证明, 把这种理论运用到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 大大提高了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 口语交际水平明显提升。
2“语言游戏”理论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任何理论最终都要运用到实践中, 而语言游戏更是看重实践性。语言具有生动性和灵活性, 只有在实际生活中使用语言才能够发挥出语言真正的魅力。作为英语口语教师应该用动态的眼光来观察语言本身, 找到语言运用的环境, 从而掌握语言。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学会英语语词的前提下来正确的使用。当前如何正确把“语言游戏”理论和英语口语教学实践科学紧密的联系起来, 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2.1 利用语言的相似性, 融会贯通
语言, 作为语言游戏主体, 必然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全世界的语言种类繁多, 但都包含类似的功能, 如命令、请求、感谢、谩骂、问候、祈祷等。受此启发, 在我国从事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时, 应关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在具体使用中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充分认识到母语并不总是学习英语的障碍, 也是一种可以好好利用的学习资源。教师应鼓励学习者不避讳英语与汉语之间的相似性, 充分利用汉语中已习得的语言规律, 帮助提高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 以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 促进汉语对英语学习的正迁移, 同时避免迁移过度, 引起负迁移。显而易见, 同一语言体系内部较之两种不同的语言, 存在着更为密切的联系, 相似性更大, 主要体现在简单形式和复杂形式的一脉相承。语言来源于生活, 语言的意义在于使用, 现实生活的多样性造就了语言运用的丰富性、实践性和不确定性, 因而两者之间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必须根据特定语境中的运用来解释。如一句简单的“come on!”, 对不同的对象, 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氛围中使用, 冠以不同的口吻, 意义也不尽相同。面对如此多样的形式,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 教师不能进行逐一的解释, 只有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才能达到自我建构、自我完善, 从而实现从简单到复杂的融会贯通。
2.2 提供最佳语言输入, 培养英语思维方式
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活动根植于生活;语言的意义在于特定语境的使用, 具体的使用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所处环境中长久以来形成的风俗、习惯、制度和传统, 即生活形式。要掌握一种语言, 就必须了解提供该语言无限源泉的“生活形式”以及体现“生活形式”的核心——思维方式。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的实践性表明现实生活中的语言不是静止停滞的, 而是生动多变的, 只有尽可能地接触自然真实的语言游戏活动, 学习者才能感受到语言发展变化的脉动, 才能熟悉语言的生活形式和思维方式, 真正掌握语言的有效使用。因此,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应提供最佳语言输入, 培养英语思维习惯。借助于各种语言活动, 让语言学习者接触丰富真实的英语语境, 使他们了解英语国家的生活, 逐渐融入到他们的生活方式之中, 养成英语思维方式, 最终掌握所学语言。大学英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多欣赏、朗诵、背诵、模仿有价值的真实语料, 领略异域文化生活的魅力, 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有意识的比较英汉思维方式的差异, 逐步提高英语口语应用能力。
2.3 创造情景课堂, 激发自主学习
“语言游戏”的核心理论就是在实践中学习语言, 并把语言运用到实践中去。这也就说明了大学生学习英语应该在实践中掌握并运用。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被激发出来, 使学生饱含热情的投入到语言的使用中去。这也是语言存在的实际意义。在语言游戏中, 教师能够根据所教授的内容模拟特定的情景, 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结合教学目标和背景, 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法, 为语言创造出最佳的使用情境。语言习得的活动, 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每个人天生都具有表演的欲望, 在语言游戏中, 学生就是“演员”, 在特定的情境下说出“台词”, 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 运用也会越来越熟练。使用“语言游戏”理论来学习英语口语避免了过去那种填鸭式教育, 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解放。所以教师应该多运用这种理论教学方式, 为了实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不能只是单纯的教授所学知识。作为学生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 积极参与到“语言游戏”当中, 对学到的内容能够不断反思, 了解自身的学习薄弱点, 有针对性地去学习。例如, 在进行英语口语教学中应该根据课本内容设定话题或者情境, 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 这样能够让学生都参与进来, 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课堂结束后, 教师应该根据每位或者每组人员进行点评, 对于有错的地方应该委婉的提出来, 对于精彩的地方应该给予鼓励, 让学生对自身有很好的认识, 更加主动的参与进来。作为学校可以在学校举办各种英语口语活动, 例如, 英语角、英语朗读比赛等, 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 也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表达和交际能力。
2.4 在实践中建构语言游戏规则
世界万物的活动都是有规则存在的, 语言游戏也不例外。语词本身的含义和使用规则都是固定的, 那么就需要在不同的生活实践中来展示语词所包含的各种规则, 但是对于其他的事物来说也是有其自身的规则, 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把这些不同的规则组合起来, 实现他们的合理化。语言游戏最看重的则是在实践中学习语词规则, 那么就不能指示看重对语词本身的语法的学习, 而是应该重视语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熟练的应用英语, 提高自身的交际能力。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让学生克服害怕害羞的心理, 掌握语词的使用方法, 逐渐提高自身的口语运用能力。
3 结语
综上所述, 我国当前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水平比较低, 课堂效果不尽人意。把“语言游戏”运用到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能够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把学习语言作为一种游戏, 在做游戏的过程中能够反复地加深对语言的记忆, 能够在实践中领会语词的真正含义,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语言游戏”这一哲学理论在实践中的指导性意义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但是运用水平还有待提高。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英语口语能力已成为了企业衡量大学毕业生的一项标准。虽然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已经有了很大进步, 但是效果还是不够让人满意。近年来, 大学英语口语成为了教育界热点话题之一。维特根斯坦是著名的语言学家, 他根据大量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语言游戏”的哲学概念。文章主要分析了这个理论在大学英语口语策略中的有效应用, 帮助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关键词:语言游戏,大学英语口语,策略
参考文献
[1]刘林.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的实践哲学转向[J].外语学刊, 2009 (4) :18-21.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策略】推荐阅读: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策略10-15
大学英语阅读策略教学06-26
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策略06-30
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12-17
元认知策略与大学英语网络听力教学11-05
论破冰游戏策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05-16
大学英语口语学习策略10-04
大学英语阅读策略08-09
大学英语课堂纠错策略07-18
大学英语四级听力策略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