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技术(通用12篇)
林业生态技术 篇1
林业既是公益性事业,又是基础性产业,具有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种功能。在保障地球生态系统安全,为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动物生存提供良好生活环境,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基本生产生活资料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在气候变化成为国际社会日益关注的全球性重大问题,减缓气候变化的呼声不断强烈的趋势下,林业因其在减缓气候变化中所具有的特殊作用,越来越凸显出它重要和不可替代的地位,开展林业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成为进一步体现林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人类生活环境改善中的特殊功能和作用的重要工作。
1 甘肃林业生态监测体系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甘肃省林业生态建设取得较大成绩,先后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草)工程、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等系列重大林业工程,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成效显著。但是没有准确的数字性评估结论,对其综合效益,尤其是生态效益也只是定性的描述,因为缺乏效益观测的数据,所有评价结论的准确性、科学性和信服力便会受到质疑,也为推行生态效益补偿机制造成客观性障碍。因此,将林业生态效益监测列入林业建设内容,加快甘肃省林业生态效益检测体系,开展林业生态效益监测工作,已经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
根据《国家林业局陆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建设规划(2008-2020年)》,在甘肃省布设了14个生态定位站,其中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8个,荒漠生态系统定位站4个,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站2个。目前,祁连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民勤荒漠化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和敦煌西湖湿地生态定位研究站已经建立运行,兴隆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已获国家林业局批复,小陇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白龙江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已通过国家林业局专家咨询论证。上述生态定位站的建立,将为甘肃省林业生态效益监测提供基础技术平台。同时,甘肃省是全国首个开展退耕还林草工程效益监测的省份,在全省布设7个监测点,从2003年起,持续监测退耕还林草工程效益,积累了大量数据。2012年对天然林保护工程效益实时监测,标志着甘肃林业生态效益监测迈入了新的阶段。
2 加快甘肃林业生态监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按照甘肃森林类型,布设森林、荒漠和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站,建立林业生态监测体系,对主要林区和重点林业工程区林业生态效益开展长期性科学监测,将有力推进甘肃林业建设,提升重点林业工程科技含量,并为实现甘肃林业跨越式发展提供科学指导依据。
一是探索林业建设宏观决策理论,发挥科学指导的需要。进行林业生态效益监测,有助于依据科学详实数据回答甘肃省林业建设中遇到的涉及全省林业发展宏观决策、规划制定的基础性科学问题,譬如甘肃省主要林区和林业重点工程区森林生态系统类型演替趋势、主要林区和林业重点工程区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结构功能及其对该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典型生态脆弱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机理、区域资源利用方式与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生产力形成机制和有效调控等问题的解答,都要依靠林业生态监测站点,对各大林区和重点林业工程区森林生态系统进行长期观测,取得一系列观测数据,应用对数据的分析研究成果,为制定符合科学发展的生态建设策略,完善林业发展思路提供参考依据。
二是为甘肃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理论支撑的需要。随着林业生态工程的不断实施,迫切需要科学技术理论的支撑,对林业基础理论和应用性研究提出了更多、更高的需求,通过生态监测体系这一平台开展研究工作,能够为重点生态脆弱区和重要生态区研究典型区域生态建设需水定额、土地承载力、林种搭配、森林经营技术等工程建设难题提供理论支撑。
三是准确评价甘肃典型生态区和林业重点工程效益的需要。通过对甘肃森林、湿地和荒漠三大生态系统和林业重点工程效益进行监测,就可以依据科学、准确的数字性结论,对林业重点工程实施后的成效进行评价,也为社会评判林业重点工程实施的意义提供有说服力的佐证。通过对林业工程实施前后各项监测指标的动态变化,直观地反映出工程的效益。建立甘肃省林业生态监测体系的,开展长期性监测,积累的大量观测实验数据,将成为评价全省林业工程效益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数据。
四是为核算林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贡献率提供科学依据的需要。通过长期观测,可准确地开展甘肃省不同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研究,深入了解不同生态系统的功能作用和动态变化趋势,建立森林、荒漠和湿地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价体系,准确测算生态系统功能物质量及其价值量,为核算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率提供科学依据。
五是为实施生态效益补偿提供科学依据的需要。林业在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不仅体现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原材料的基础产业特性,也体现在林业的公益性行业的特性上。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评估:森林是陆地最大的贮碳库,全球陆地生态系统固定的2.48万亿t碳有1.15万亿t贮存在森林中。同时,森林还是巨大的吸碳器。据专家测定,森林通过光合作用,每生长1m3木材,约吸收1.83t二氧化碳,释放1.62t氧气。全球森林年均吸收二氧化碳占生物固碳总量的80%。我国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到了78.11亿t,每年仅固碳释氧、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净化大气环境、积累营养物质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6项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达10.01万亿元。因此,推行生态效益补偿机制,首先是清楚得知森林生态系统的效益价值,要得知效益价值只能通过林业生态效益监测取得。
3 加快甘肃林业生态监测体系建设的思路
甘肃林业生态效益监测工作起步较晚,技术标准低、基础相对薄弱,尚未形成与气候、土壤、水文和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环境变化相关联的科学观测体系。构建甘肃省林业生态监测体系,在不同生态类型区,建立森林、荒漠和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对科学评价甘肃省生态环境特征,预测其演变过程,指导甘肃省林业生态建设,实现绿色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加快甘肃林业生态效益监测体系建设,必须遵循“统筹规划,科学布局;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整合资源,开放共享;统一标准,高效运行;依托项目,带动建设”的原则,紧紧围绕国家和林业发展对科学技术的迫切需求,以长期定位观测研究为手段,以提升甘肃省生态监测体系观测与研究能力为重点,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运行高效的甘肃省林业生态监测体系的指导思想,制定《甘肃省陆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中长期发展规划》,整合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草工程和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等监测站点和技术力量,形成统一的监测技术队伍,建立高标准监测基础平台。
同时,应加大对林业生态监测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在充分用好国家生态定位站建设资金的同时,积极争取其他项目资金支持,按照高标准、高起点、高目标技术要求,将定位站建设成为监测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操作标准规范、数据科学准确的监测平台。已经建成运行和获得国家林业局建设批复的省级生态定位站,要加强生态监测体系制度建设,完善管理规章制度,保证生态监测体系有相对稳定的人员专职负责生态站的管理和科研工作,维护生态站基础设施和观测仪器的正常运行,以保证观测数据的质量,保障生态站资金使用安全、高效、透明,依照现行的行业标准和管理办法加强对生态站的监督和评估,实行严格的建设标准和运行制度,保证林业生态监测工作正常运行,确保监测数据的翔实性和可靠性,为准确科学评价森林生态效益和服务功能价值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国家林业局.国家林业局陆地生态系统生态定位研究网络中长期发展规划(2008-2020年)[Z].2010.
林业生态技术 篇2
1、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大林业技术队伍建设和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林业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吸收高层次人员充实到林业技术队伍中,更新发展观念提升林业技术服务水平。
2、加大技术培训力度,重点进行林农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其能够了解并掌握林业技术推广的相关知识,以此为平利县生态林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4]。3、培训活动要保持长久性,并且要定期进行培训,聘请专业的技术专家,在普及林业技术推广知识的同时,全面提升林业工作者和林农自身的综合素质,以此全面提升林业从业者的生态建设观念。
3.2实现林业技术推广技术的多样化,重视技术更新
针对林业技术推广相关技术的多样化,可以从生产力阶段开始逐步进行,除了要对该地区的生态效益进行考虑之外,还要考虑技术更新的实用性以及生产成本。从生产角度进行分析,发展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过于看重生态效益,容易导致出现生产脱节的现象。另外,为了实现林业技术推广相关技术的多样化,要进一步加大林业技术创新的`重视力度,提升该地区林业技术推广水平,重点关注生态环境的建设,以此实现林业技术推广相关技术的多样化[5]。
3.3丰富技术推广服务模式,加强技术推广水平
加大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推广的重视,并提高推广应用水平。
1、生态林业建设的相关工作人员要提升自身的认识,体会林业技术推广对于生态林业建设的意义,以此在地区间形成林业技术推广与学习的环境,建立林业技术推广更新的观念。
2、全面强化林业技术推广相关设备的建设力度。可以在当地建立完善的林业资源库以及数据库等一些信息技术平台,定期开展一些林业技术的应用展示,让林业生产人员可以进行经验交流,不仅实现了专业技术的学习,同时也有利于推动平利县生态林业建设的发展。
3、建立具备现代化意义的林业示范基地,展示林业生态建设成果,以此形成一定的引导效应,全面提升林业技术推广的速度,并推进生态林业建设步伐。除此之外,相关部门及林业生产企业也要对林业技术推广进行重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以此实现生态林业建设的快速发展[6]。
3.4落实林业技术制度改革,强化生态林业建设的管理水平
1、在生态林业建设中进行林业技术推广,林业主管部门要进行有效的管理与监督,建立完善的林业技术推广管理制度及激励政策,以此支持林业技术推广与应用、生态林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使林业技术推广的工作有理可依。除此之外,要对林业技术推广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拟定具备合理性的技术推广与管理方式,全面强化林业技术推广的监督力度,解决林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全面推动林业技术推广方式的变革,将不同的推广方式进行整合,以此在生态林业建设中应用林业技术推广。与此同时,全面强化生态林业建设与林业技术推广二者的监督力度,相关部门也要结合实际状况设置针对性的监管部门,对生态林业建设与林业技术推广进行质量监督,以此对生态林业建设与林业技术推广过程的质量与效率进行保障,实现平利县生态林业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进而推动当地林业建设的发展。
4结语
现阶段,生态林业已经成为保障环境质量与生态建设的主要建设项目,林业技术推广是推进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保障措施。为此,为了提升生态林业建设质量,切实提高林业技术推广水平十分必要。但是在当前阶段的生态林业建设中,林业技术的推广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以此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生态林业建设的发展。为此,文章中结合陕西省平利县生态林业建设实际状况,针对生态林业建设中林业技术推广的相关问题,对其问题对策进行了分析。
参考文献:
[1]张春乐.浅议生态林业建设中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魅力中国,(14).
[2]余以超,余苗苗.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J].大科技,2016(26).
[3]王亚丽.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林业产业,2016(5).
[4]周桂荣,王林.浅析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林业产业,2016(5).
[5]郝雅梅.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J].南方农业,,9(18):98-99.
林业生态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新思路 篇3
【关键词】林业;生态技术;创新与发展;新思路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林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之一,若想取得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进行有效的生态技术研究,运用先进的林业生态技术来指导我国林业发展的实践。就目前我国林业的发展形式来看,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运用先进的生态技术加以解决。通过生态技术的应用促进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农林相关产业的全面进度。笔者就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出发,对林业生态技术创新的基本内涵以及若何有效落实科学发展观,早日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进行了分析。
1.通过生态技术创新,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林业生态技术创新主要是指在林业发展实践过程中,所谓技术创新,努力寻求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同时还要包括促进林业生态技术创新所需要采用的新的管理模式以及新型生产方式等。技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发展与创新,才能紧随林业发展的步伐,符合林业未来发展的根本趋势。
就目前我国林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林业若想迈进可持续发展道路,就必须依靠先进的林业生态技术作支撑。我国传统意义上的技术创新其主要的目的在于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林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这种单一的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的技术创新是非常狭隘而短浅的,不仅不利于林业生态技术的进步,同时在所创造出的林业生态技术也不利于维护林业发展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综合效益的平衡发展。
林业生态技术的研究要以遵循自然规律的发展以及谋求生态平衡为基本前提,在技术研究过程中要本着促进林业发展、节约林业资源,早日实现林业资源的科学合理发展为根本目标。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将林业生态技术理解为,能够使林业生态负效应实现无公害的先进技术,或是能够减小林业公害的先进技术,被统称为林业生态技术。随着我国林业发展趋势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林业生态技术要紧随林业发展变化的趋势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创新。林业生态技术创新要本着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创新,同时还要将可持续发展观念与生态观念作用于林业生态技术创新的每一个环节当中,保障技术创新研究成果的可靠性、适用性与先进性,通过技术创新能够更好的促进林业的发展、促进自然环境的健康发展,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平衡发展。林业发展新时期,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要摒弃传统的单纯的以经济效益为唯一目标的指导思想,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要考虑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大局,要考虑生态环境对我国经济社会和谐与稳定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2.在林业发展过程中,有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措施
作为一项基础性产业,林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因此为尽早实现这一目标,我国林业发展要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要将林业发展建设作为我国和谐社会发展建设的一项基本国策开抓。
2.1科学认识林业
发展林业的前提是要科学认识林业。林业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林业提供了大量的木材等林产品,林产品被广泛用于方方面面,包括各行各业的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林产品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不仅仅是木料,还有林果。这么看来,树木一身都是宝,森林就是摇钱树,是一个绿色银行。重要的是,林业有着远远超越于经济效益的生态效益。在生物圈中,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对保持整个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有着至关重大的作用。首先,森林及其植被产生氧气,吸收二氧化碳。没有氧气人类就不能存活,人类吸收氧气吐出二氧化碳,也包括人们在生产中消耗的氧气以及生产中排放出的二氧化碳,森林植被维持着这两方面的平衡使得人们能生存下来,进而生产、发展、进步。其次,它对地球上水的分布起着调节的功能。再次,大气中臭氧层能影响阳光中的紫外线强度,林业能维持大气循环,继而也影响着地球上的所有生物。
2.2林业发展进程中阻碍林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投资大、见效慢;二是林业市场体制不完善。林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并且持续的过程,这种投资大、见效慢的状况很难调动群众积极投资林业。而现在又只有以木料等为主的林产品市场,林业生态市场并没有建立起来。这主要体现在林业的生态产品(氧气、对环境的调节、净化大气、防洪抗旱等)的生态效益没有形成消费市场,生产者的生产的生态产品不能给他们带来任何收益和回报,从而使林农误以为,生态产品带来不了任何经济效益。这种形式逼迫着林农去大量砍伐林木,在有形市场中卖木料,以期取得眼前暂时性的经济收益。这种形势严重威胁着森林资源的保护。为保护森林资源,积极调动群众投资林业,适时启动林业生态产品市场才是当下的明智之举。
2.3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措施
首先,改革林地林权。当前做好推进国有林的林权改革工作,为实现林业的现代化,能早日与国际林业接轨。在搞好集体林权的制度改革基础上,试以家庭个人承包的方式为一个过渡,最终完成实现林权大户的承包以及股份制改造的大计划。
其次,加强对林地、林木的资产评估,建立林业银行。为增强社会各界人士对投资林业的积极性,调动群众广大参与,我国应采取措施建立林业银行,实现林业抵押制发放贷款。以林地、林权为抵押,定期对所有者的林地、林木资产评估,再根据评估的结果向所有者发放贷款资金,以此来缩短林业的见效周期。
3.结语
技术创新是21世纪人类社会经济进步的主要动力。不断进步的科技将为资源和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新思路和有效的手段,从而使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要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林业的技术创新一定要从林业体制改革、林业高新技术、林业产权、配套服务体系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林业科技人员的科技水平,提高林业科技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张美云.我国生态技术创新问题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04).
[2]何永德.可持续发展林业中的技术创新[J].现代农业科学,2009(05).
[3]俞新妥.混麦林营造原理及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林业生态技术 篇4
1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意义
近些年来,世界经济增长速度越来越快,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将科技普及给群众,就会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林业技术推广是建设生态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生态林业建设的核心内容。
1.1生态林业建设的先导
生态林业是指遵循生态经济学和生态原理发展林业,是合理利用资源并协调林业生产模式的体系,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指标。生态林业建设具有综合性、技术性、社会性等特点,要求对农、林、牧等多行业进行整体调配、循环再生。这些特点和要求决定了生态林业建设需要以林业技术推广为先导,带动生态林业建设。
1.2林农脱贫致富的途径
目前我国林区贫困问题严重,虽然在制度改革之后林地划分有了一定的调整,但是仍然没有改变林农在社会上弱势群体的地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林农的利益。林业技术推广能够保证林农的利益,增加林农融资渠道和抗风险能力,同时提供了技术培训指导,从而有效提高林农的收入。
2目前林业技术推广中的问题
目前我国林业技术推广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原因就在于资金、思想和文化素质方面的问题。
2.1资金问题
在林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大多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使得很多科学技术无法应用到林业生产中。缺少经济支持,就无法体现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甚至一些科研人员会消极怠工。另外,基层的推广人员也会因为缺乏支持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
2.2思想问题
在实际推广工作中,一些地方没有认识到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上的重要性,导致一些政策性、制度性的问题没有落实,极大影响了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对于科研成果方面的处理产生了消极影响,使得一些从业人员并不重视科研成果。
2.3素质问题
目前我国林农的教育条件较差,大多林区群众生活水平不高,所以在林业建设中投入较低,且对林业相关知识认识度不够,尤其是一些祖辈生活在林区的林农,大多依靠经验,对科技的应用少之又少。这也是影响我国林业发展的根本原因。
3加强生态林业建设,推广林业科学技术
针对目前我国生态林业建设中林业技术推广的问题,这里提出以下三点措施。
3.1国家政策支持
国家需要制定完善的相关政策,重点对林区群众加大一些政策性的支持。促使林农能够重视林业技术。首先要解决资金方面的问题。要求政府加大资金投入的比例,确保实现林业技术推广,还要重视服务。在国家政策给予的资金支持下,完成林业技术推广工作,同时提供后续服务,有利于促进林业技术的普及。另外在科研成果的应用上应当给予适当的经济奖励。例如:增加贫困林区的补助资金,并组织林农定期学习林业知识,鼓励其在工作过程中应用最新科研技术,并对高效的科研成果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等。
3.2加强思想教育
在我国林区省市实行管理制度,并开展思想教育培训工作,促使林区工作门人员正确认识林业技术推广,定期组织科研人员到林区考察,重点解决林区困难,同时促进科研成果的应用。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林业技术推广的力度,将林业知识普及给群众。
3.3提高素质教育
除了在贫困的林区实行政策补助外,还要实行教育政策。改善林区的教育水平,提高林农对科技的认知,改变林农过于传统的思想。同时可以组织林农向科研人员学习,增加对科研成果的认识,提高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例如:组织种植经济林的林农学习栽培、疾病的防治等知识,并建立交流基地,增加林农与科研小组的沟通时间,方便林农将经济林近期的情况和科研成果的使用效果直接反应给研究人员,有效提高林农的知识水平,从而推动林业发展。
4改革相关技术推广体制
4.1对推广服务进行拓宽
在生态林业建设与技术推广工作中,服务拓宽是较为重要的,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重视科学技术的拓宽,保证能够更好的推广以及强化技术。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只依靠技术推广工作是不能有效提升林业发展效率,相关推广人员要对人们的需求进行分析,保证对各方面的因素进行协调,进而提升技能服务质量,保证林业服务效率得以有效提升。根据市场需求的分析,相关推广人员应该在林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向人民群众靠拢,以保证提供较为全面的林业服务。同时,林业服务与其竞争力产生直接影响,相关推广人员必须予以足够重视。生态林业的发展是整个国家的任务,并不只是单位或个人的义务,推广工作一定要达到相关标准,以保证全面开展生态林业,为国家环境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4.2提高技术配置水平
在林业技术推广过程中,技术配置水平较为重要的,相关管理人员必须仔细分析林业发展需求,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工作,并且根据当地情况对林业进行管理,对于林业资源较好的城市,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对林业技术进行推广,设置林业技术推广平台,在平台中对技术知识以及自身见解进行交流,保证林业技术的推广效率,同时,还要根据现代化林业发展的需求提升自身竞争能力,尤其是技术竞争实力的提升,是林业的重点工作。
4.3重视推广后期工作
在林业技术推广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应该重视推广后期工作,适当的建设示范基地,通过辐射等对其进行带动,保证能够为林农提供较好的样板,在此过程中,相关技术推广人员要对示范基地的建设工作加以分析,保证能够提升建设效率,并且重视产权的合理性,对示范基地的模式进行良好的确定,进而激发技术人员的工作激情,使其积极性有所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对林业技术的推广力度进行质量的提升,保证林业技术都能传授给林农,使林业技术推广工作得以有效提升,为林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5结束语
林业技术的革新是生态林业建设过程中的重要过程,林业技术也是建设生态林业的核心工具。在技术革新过程中,需要政府考虑我国国情,并结合实际建设需要,调整实际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科学技术,为生态林业建设创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同时在科研成果的应用方面需要高度重视科研人员,给予足够的支持,才能发挥科研成果的实际建设中的作用。林农作为生态林业建设的基础,也是科研成果的执行者,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才能更好的推动我国生态林业建设。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工业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很多环境问题逐渐显现出来。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要部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充当着重要角色。如今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也受到严重威胁。为此,我国政府倡导可持续发展观,促进了生态林业建设进程和推广活动。阐述了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同时分析了目前林业技术推广中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生态林业建设,林业技术推广,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志杰.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5(15):235.
[2]李巍.做好林业技术推广推动生态林业建设[J].吉林农业,2015(5):112.
林业生态技术 篇5
建设生态文明 林业勇挑大梁
党的十八大,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系统的部署,并将其作为执政纲领写入党章,还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
林业承担着保护森林、湿地、荒漠三大生态系统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任务,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领域、生态产品生产的主要阵地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核心元素。近年来,我国加快建设现代林业,把改善生态和改善民生作为林业转型升级的核心,作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主攻方向,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生动实践。
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说,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林业肩负着光荣而重大的使命,力求更大的作为。
展望未来,生态文明将引领我国现代林业建设新方向,促进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领域
人类文明的演化、进步,总是离不开森林的呵护与支撑。林业兴则生态兴,生态兴则文明兴。发达的林业、良好的生态,已经成为国家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李文华说,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环境”起着决定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林业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著名林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说,林业兼有生态建设保护的主体功能和绿色生产的经济功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领域,发展林业应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加快现代林业发展,充分发挥了林业在生态建设与保护中的主体作用。但目前我国仍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森林覆盖率仅为20.36%,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70%,沙化土地和水土流失面积分别超过国土面积的1/5和1/3。由此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劣、生态承载力不高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为此,国家林业局提出,今后要围绕保护和改善森林、湿地、荒漠三大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以及发展生态产业、生态文化,不断完善林业规划体系,拓展生态利用空间,优化生态建设空间布局。继续实施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沿海防护林、湿地保护恢复、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并谋划一批新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在生态区位重要和脆弱地区,加快构筑十大国土生态安全屏障,构建自然生态景观建设和保护体系。
林业是生态产品生产的主要阵地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生态产品是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环境的自然要素,包括优美环境、清新空气、清洁水源、宜人气候、安全生态和绿色产品等。生态产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生态产品生产及生态服务能力,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经历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相对于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生产能力的大幅提高,我国提供生态产品特别是优质生态产品的能力并没有同步提高,在一些地区甚至有所减弱。我国的生态产品供给,承担着最多人口和最快经济发展的双重巨大压力。未来发展中,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强,环境恶化态势虽然有所减缓,但整体持续恶化趋势尚未扭转;生态产品等生态需求快速增长,供给不足将常态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环境质量、生态安全、生存健康的关注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逐步从“求温饱”转向“盼环保”,从“谋生计”转向“要生态”。
建设生态文明,顺应了人民群众对改善生态的迫切愿望和过上幸福生活的美好期盼。随着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进步,绿色和生态日益成为老百姓追求幸福生活的新期待和新要求,成为党和政府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把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生态产品的生产作为重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和优质生态产品的日益增长的需求,提升人民群众的福祉。
林业是生态产品生产的主要阵地。必须努力建设和保护好林地、湿地、沙地及森林植被,充分发挥它们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林产品、生态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沈国舫院士说,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突出林业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发挥森林植被的制造氧气、调节气候、防止水土流失、降低噪音、吸碳固碳等功能和作用,依托林业这一规模最大的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体,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
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研究员王焕良说,山清水秀但贫困落后不能支撑百姓的幸福生活,富裕发达但生态破坏、生存受到威胁更会使百姓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失去幸福。生态文明不是拒绝物质生活的改善,而是在改善提高中坚守顺应自然的准则。建设生态文明,既要有金山银山,又要有绿水青山,才能保证经济增长和幸福持久,才能让人们在仰观蓝天白云、俯视青山绿水、行呼清新空气的同时,摆脱贫困和落后,走向富裕和幸福。
林业是美丽中国构建的核心元素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这是对人民群众生态诉求日益增长的积极回应,其实质就是要通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还大地以绿水青山,还天空以清新蔚蓝,还百姓以绿色家园。
林业是自然资源、生态景观、生物多样性的集大成者,拥有大自然中最美的色调,是美丽中国的核心元素。“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共和国首任林业部长梁希的这一宿愿,一直是中国务林人的不懈追求。
中国生态道德教育促进会副会长、北京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副主任鄂云龙教授认为,没有森林建设和保护,就没有生态文明。没有绿色中国,就没有美丽中国。如果林业和绿化搞不好,还谈什么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
林业生态技术 篇6
关键词:生态林业;高效林业;林业分类经营
中图分类号:S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7-0158-1
1生态林业、高效林业与林业分类经营之间的关系
生态林业可以定义为能遵循经济规律以及自然规律,按照生态经济学以及生态学的原理,运用系统工程与系统的方法以及理论,来组织林业的生产建设。因而,将林业作为经营的对象,可以作为林业社会系统与森林自然生态系统来处理。
高效林业作为林业生产的经营目标,主要从高效农业发展而来。高效林业主要是要做到较高的经济效益,林业生产发展史上的一次新的飞跃。高效林业也同样具备生态效益,而且需要进行集约的栽培经营,才可以达到高效性的目标。可以把高效林业定义为具备高经济生态效益以及集约栽培经营性的林业。
生态林业,高效林业与林业分类经营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林业分类經营已经解决了经营模式以及投资渠道的问题,既是林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又是林业生产建设的自身革命。不管是商品林业还是公益林业都有其各自发展的规律与特点,都在经营的方法与目标上面有其共性。不管是商品经济还是生态防护效益,都是作为森林的生态系统来处理的,这是在经营目标上面,所以会受到栽培经营的技术与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的因素的制约与影响。
2 公益林与商品林的联系和区别
公益林当中也有一些是天然林。商品林大多数都是人工林,除下西南以及东北林区采伐天然林。为了防止让出现沙荒、荒滩、荒山以及荒地等情况的出现,需要从植树造林开始,到最后形成森林生态系统还要经历一个过程,此过程需要有大量的投入,不然不好形成森林生态系统。这当中人是主导的调控因素,可能失败,也可能成功,收到多变量的制约。
森林的屏障防护作用发挥得当才能形成公益林业。商品林业需要提供经济与木材产品等产品,创造出经济的效益,表明了二元的结构林业。使林业自身的优势得到了完整体现。
商品林与公益林同属于森林生态系统,与人工森林生态系统共同组成了社会与自然的复杂系统,所以人工生态系统又和社会经济系统同样重要。通过接受生态林业与技术原则的指导才能管理和建立好人工森林生态系统。
3 建立人工森林生态系统
3.1 首先要遵照社会经济和自然规律,根据各地的情况做好林业的规划发展与自然区划的划分
因地制宜有两层含义,第一根据自然生态资源与林业来进行划分,这个涉及到林种以及树种。第二根据自然地划分,依据社会发展以及市场需求,合理对资源进行配置,实现产品的优质生产。还要兼顾建立林业商品的基地,这是实现集约化与专业化的良好保证条件;虽然在林业规划与区划方面已经在各地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可是在新资源发掘的同时,又不断的有老资源的利用。应根据市场供需条件变化做好规划。第三根据不同地块与低端来合理安排树种与林种,使网络空间进行合理的布局,充分发挥生态资源最佳的优势。要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需要形成有序的系统组织,对林分结构进行合理的优化。
3.2 对所栽培的经营措施前提进行确定
不要对生态环境进行破坏,要实行好造林的工程,需要对水土流失工作进行严格的整理与控制,还要采取与之相对应的一些技术性措施。需要对林分进行立体的栽培经营管理,还要充分利用光能与地力资源,同时做好耕地方面的保护工作,共同提高经济效益。改善土壤的肥力与物理的结构,从而达到栽培经营的执行贯彻措施,提高农民的素质,进行技术方面的培训。
3.3 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管理
生态系统的管理情况对森林生态系统稳定以及物质能量利用情况生物量和产出量以及质量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森林生态系统既是开放的系统优势生产的物质系统,要求管理时做到能促使系统物质的循环,对耗散结构进行系统的维持,主要包括水土以及耕作与施肥方面的管理以及对病虫的防治,树体的管理等。
3.4 对产品进行绿色的利用
伴随人们文化素养的提升与保健意识的逐渐增长,对食品要求是绿色的食品,还需要其他绿色的产品,因为绿色产品是无污染公害的洁净品。为了进行绿色的加工与利用,生产处绿色产品,需要对经济林与木材产品进行加工与利用。绿色加工与利用可以指无废弃物的洁净生产以及无污染的产品的洁净生产。污染源主要是在生产的过程当中未完全利用能量资源以及物质资源等产生的一些废弃物。假如能量与物质循环没有产生废弃物,也就不会产生环境的污染。所谓绿色利用指洁净环境与洁净生产以及生产出洁净的绿色产品。
4 结论
不管是商品林业还是公益林业,即使所经营的目的一个是经济产品与木材优质产品,另一个作为防护的屏障,也要在目标上保持高经济效益、高生态效益以及高效性。需要贯彻落实中央所提出的根本性转变,一个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想社会市场经济的转变,另一个是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逐渐向集约型的转变。国民经济中的一个短线是林业生产的低效益以及粗放经营。所以高效林业是为了适应市场需要才提出的,是林业生产史上的一次飞跃。
林业分类经营与管理是中国林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应用的技术与理论原则是生态林业,目标是高效性,技术要求是集约经营,社会主义经济作为新型的经济体制,共同组成了一个整体,也形成了特色的林业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王琳琳.中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08.
[2] 张继荣.北京林业大学新进教工状况调查及分析[J].中国林业教育,2007.
林业病虫害及其生态防治技术 篇7
1 林业病虫害生态防治
对林业病虫害进行生态防治主要是利用自然中的生物来控制病虫害的蔓延。主要的防治措施是运用寄生性或捕食性较强的天敌、微生物来避免林业病虫害的扩大, 利用上述措施确保林业的正常生长, 目前, 利用生态防治技术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 害虫虽然对森林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但是害虫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属于森林的生物因子, 是森林的组成部分, 如果我们只是使用物理防治或是化学防治, 将会造成森林整体生态环境的失衡, 还会破坏森林的正常运转平衡。
第二, 在运用绿化造林为主的林业发展上, 病虫害生态防治方法已成为最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第三, 我国的病虫害面积是非常大的, 而且有日益严重的趋势, 不论是采用物理防治还是化学防治都会影响森林的正常运作, 目前唯一有效安全的方法就是采取生态防治, 这一方法对于病虫害的防治是最有效的, 也不会影响整个森林的生态平衡。
2 林业病虫害的特点
2.1 普遍性特点
林业中的害虫属于生物灾害, 害虫也是整个生态环境中的一部分, 如果对林业进行建设和开发, 就一定会发生病虫害现象, 这是不可避免的, 体现了病虫害的普遍性特点。
2.2 林业病虫害与林业管理的关系
在对林业进行建设时, 对林业结构的安排管理及对造林的质量管理都会导致林业病虫害的发生, 林业病虫害问题与林业管理是分不开的。
2.3 可防御性
虽然林业病虫害的种类多, 但是经过一系列的分析研究之后, 我们发现不同种类的病虫害都有其生长规律, 可以在病虫害出现之前消灭其萌芽, 这也是目前防治病虫害最有效的处理方式。
3 我国对林业病虫害进行生态防治面临的问题
3.1 林业病虫害的种类逐渐增多
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林业病虫害的总体覆盖面积已经占到了整个森林面积的1/10, 这么大的面积都在遭受着病虫害的影响, 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还会对我国林业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 再加上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 使得不同国家的不同品种病虫害传到我国, 我国的病虫害种类逐年增多, 治理人员要不断分析研究新病虫害的生长规律, 再去处理新出现的病虫害, 这也给林业病虫害防治增加了难度。
3.2 病虫害检测技术落后
林业病虫害的检测管理是我国的薄弱环节, 其中最缺乏的是病虫害历史统计数据的收集, 数据的缺失意味着对林业病虫害的防治缺乏权威性。我国对病虫的分析也缺少完善的试验基地, 这就使得我国林业的病虫害管理缺乏科学性。
3.3 林业的管理水平低下
我国的林木质量与外国的林业发展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而那些质量较差的林木遭受病虫害后, 会迅速扩散发展, 这也是我国病虫害发生面积逐年扩大, 且发生速度非常快的主要原因。
4 我国林业病虫害生态防治方法
4.1 天敌防治
天敌防治管理主要是利用天敌昆虫来防治病虫害的发生。首先是对自然界的天敌昆虫进行保护, 在天敌昆虫数量减少的情况下, 可以人工对其进行繁殖。在利用自然界的天敌昆虫进行病虫害防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不要使用化学药剂, 虽然化学药剂能够对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防治, 但是化学药剂的使用不仅会损害森林环境, 对森林造成破坏, 还会杀害天敌昆虫。利用天敌昆虫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保持天敌昆虫的数量是关键。除此之外, 我们在采用人工繁殖或释放天敌昆虫的时候, 还要选择合适的释放时间, 如果天敌的数量没有达到防治病虫害的效果, 那么就不会产生防治的效果, 因此, 在引进天敌昆虫的时候, 还要事先做好调查研究工作, 尽量选择那些繁殖能力强、生活周期短、适应能力强的昆虫, 这样对于病虫害的防治是非常有效的。
4.2 微生物防治
微生物防治主要包括真菌、细菌和病毒防治, 从使用情况来看, 真菌在病虫害防治中的运用是最广泛的, 像虫霉就是真菌中最有效的防治菌种, 它可以直接损害害虫虫卵, 降低害虫的繁殖数量。而细菌在林业病虫害的防治中所产生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是球杆菌, 这类细菌会让害虫发生病变, 一般来说, 病虫害的病毒防治是不会对人产生影响的, 主要是由于人类这种高等动物本身就具有较强的特异性, 而林业病虫害对病毒的抗性是没有的, 所以微生物防治病虫害也成为了当前使用率较广的防治手段。
4.3 激素防治
运用激素防治病虫害主要是利用害虫外激素中的性外激素对害虫进行直接诱杀, 以此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对于小面积森林的病虫害防治, 还要采取利用诱捕器的方式来诱杀雄虫, 这样就可以让雌虫始终保持在不孕的状态, 从而进一步降低害虫的生产数量。
4.4 不育性防治
这种防治手段主要是利用多种方法来破坏害虫的生殖腺生理功能, 有时还会通过改变害虫的遗传基因来影响其生殖能力,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将一些不具备生殖能力的害虫释放到自然害虫种群中, 这种方法可以大幅度影响病虫害的繁殖速度, 有效降低害虫的数量。
5 结语
林业的发展可以极大提高环境的质量, 随着我国林业建设的发展, 对林业病虫害防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林业部门一定要认识到生态防治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优势, 不断引进新的防治手段, 在确保无毒、无害、无污染的情况下, 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避免林业病虫害的大面积扩散, 将病虫害控制在小范围内逐步解决, 这样才能确保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为解决我国林业病虫害问题, 概述了林业病虫害生态防治的内容, 分析了我国林业病虫害发生的特点及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对林业病虫害实施生态防治的相关技术措施, 希望可以为林业病虫害生态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生态防治技术,分析
参考文献
[1]房丽君, 贾明贵.植物引种驯化过程中的病虫害问题及其防治对策[J].西北植物学报, 1996, (05) :175-176.
[2]郭展昭.浅谈林业病虫害问题及其防治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 2014, (06) :154-155.
[3]彭埃天, 宋晓兵, 刘景梅, 等.青梅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J].广东农业科学, 2008, (04) :126-127.
[4]苏宝玲, 陈薇, 范业展, 等.越橘病害概述[J].北方园艺, 2010, (06) :93-94.
[5]林开平.浅析防治小麦秋季病虫害的意见与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09, (01) :149-150.
[6]夏竹.美国国家科学院将帮助解决柑桔病虫害问题[J].中国果业信息, 2008, (04) :130-131.
关于林业生态技术的创新发展探讨 篇8
1 通过生态技术创新,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林业生态技术创新主要是指在林业发展实践过程中, 所谓技术创新, 努力寻求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 同时还要包括促进林业生态技术创新所需要采用的新的管理模式以及新型生产方式等。技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发展与创新, 才能紧随林业发展的步伐, 符合林业未来发展的根本趋势。
就目前我国林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 我国林业若想迈进可持续发展道路, 就必须依靠先进的林业生态技术作支撑。我国传统意义上的技术创新其主要的目的在于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林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这种单一的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的技术创新是非常狭隘而短浅的, 不仅不利于林业生态技术的进步, 同时在所创造出的林业生态技术也不利于维护林业发展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综合效益的平衡发展。
林业生态技术的研究要以遵循自然规律的发展以及谋求生态平衡为基本前提, 在技术研究过程中要本着促进林业发展、节约林业资源, 早日实现林业资源的科学合理发展为根本目标。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 将林业生态技术理解为, 能够使林业生态负效应实现无公害的先进技术, 或是能够减小林业公害的先进技术, 被统称为林业生态技术。随着我国林业发展趋势的不断调整与变化, 林业生态技术要紧随林业发展变化的趋势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创新。林业生态技术创新要本着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创新, 同时还要将可持续发展观念与生态观念作用于林业生态技术创新的每一个环节当中, 保障技术创新研究成果的可靠性、适用性与先进性, 通过技术创新能够更好的促进林业的发展、促进自然环境的健康发展, 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平衡发展。林业发展新时期, 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 要摒弃传统的单纯的以经济效益为唯一目标的指导思想, 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要考虑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大局, 要考虑生态环境对我国经济社会和谐与稳定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2 在林业发展过程中, 有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措施
作为一项基础性产业, 林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 因此为尽早实现这一目标, 我国林业发展要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 要将林业发展建设作为我国和谐社会发展建设的一项基本国策开抓。
2.1 科学认识林业
发展林业的前提是要科学认识林业。林业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林业提供了大量的木材等林产品, 林产品被广泛用于方方面面, 包括各行各业的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林产品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不仅仅是木料, 还有林果。这么看来, 树木一身都是宝, 森林就是摇钱树, 是一个绿色银行。重要的是, 林业有着远远超越于经济效益的生态效益。在生物圈中, 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对保持整个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有着至关重大的作用。首先, 森林及其植被产生氧气, 吸收二氧化碳。没有氧气人类就不能存活, 人类吸收氧气吐出二氧化碳, 也包括人们在生产中消耗的氧气以及生产中排放出的二氧化碳, 森林植被维持着这两方面的平衡使得人们能生存下来, 进而生产、发展、进步。其次, 它对地球上水的分布起着调节的功能。再次, 大气中臭氧层能影响阳光中的紫外线强度, 林业能维持大气循环, 继而也影响着地球上的所有生物。
2.2 林业发展进程中阻碍林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投资大、见效慢;二是林业市场体制不完善。林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并且持续的过程, 这种投资大、见效慢的状况很难调动群众积极投资林业。而现在又只有以木料等为主的林产品市场, 林业生态市场并没有建立起来。这主要体现在林业的生态产品 (氧气、对环境的调节、净化大气、防洪抗旱等) 的生态效益没有形成消费市场, 生产者的生产的生态产品不能给他们带来任何收益和回报, 从而使林农误以为, 生态产品带来不了任何经济效益。这种形式逼迫着林农去大量砍伐林木, 在有形市场中卖木料, 以期取得眼前暂时性的经济收益。这种形势严重威胁着森林资源的保护。为保护森林资源, 积极调动群众投资林业, 适时启动林业生态产品市场才是当下的明智之举。
2.3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措施
首先, 改革林地林权。当前做好推进国有林的林权改革工作, 为实现林业的现代化, 能早日与国际林业接轨。在搞好集体林权的制度改革基础上, 试以家庭个人承包的方式为一个过渡, 最终完成实现林权大户的承包以及股份制改造的大计划。
其次, 加强对林地、林木的资产评估, 建立林业银行。为增强社会各界人士对投资林业的积极性, 调动群众广大参与, 我国应采取措施建立林业银行, 实现林业抵押制发放贷款。以林地、林权为抵押, 定期对所有者的林地、林木资产评估, 再根据评估的结果向所有者发放贷款资金, 以此来缩短林业的见效周期。
结束语
我国林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 林业生态技术作为促进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技术, 在我国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林业在发展进程中要深刻的意识到林业生态技术的重要性, 以及我国林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具体问题, 将林业生态技术与林业发展实践进行紧密的结合, 有效地解决林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技术缺陷, 为我国林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为实现我国林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保驾护航。
摘要:林业生态技术创新是实现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林业在曲折中不断前进, 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 我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都充分的认识到了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同时也充分的意识到要想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努力做好林业生态技术创新工作。为此本文主要就林业林业生态技术创新的基本内涵进行了阐述, 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如何全面促进林业的科学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 对促进我国林业生态技术的创新发展能够有所帮助, 早日实现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林业,生态技术,可持续发展,内涵,措施
参考文献
[1]师维克.浅谈如何发展现代林业[J].吉林农业, 2010 (08) .
[2]张美云.我国生态技术创新问题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9 (04) .
[3]何永德.可持续发展林业中的技术创新[J].现代农业科学, 2009 (05) .
林业生态技术 篇9
1 林业技术推广对于生态林业建设的作用
1.1 林业技术推广有助于提高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我国幅员辽阔, 自然地理情况复杂多样, 每个地区都具有各自不同的地理环境, 对于林业生长的影响因素也不尽相同。一些林业生态方面的科研成果, 只是在较小面积的地区所取得的技术, 想要大面积的运用还需要更长时间的实践, 这也就严重影响了科研成果所能取得的效果, 有一定的滞后性。但是, 在林业技术推广过程中, 林业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 随机转变其技术措施, 使林业技术适应当地的环境变化, 可以对当地的林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1.2 林业技术推广有助于提升生态林业的建设质量
人们已经意识到了生态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 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越来越大。老方法的植树造林技术已经远远落后于当今对于生态环境的需求度。多年来, 经过了林业建设者不断的总结经验探索创新, 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目前我国眼睑地区的林业环境的状况。
2 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林农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
目前, 人们对绿色环保已经有了越来越大的需求, 林业建设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快, 生产的效率随之也得到了提高。但美中不足的是有些从事林业生产的农民, 思想观念还比较落后, 没有适宜的林业技术, 大大影响了林业的生产效率, 同时也影响了林业生态的建设。在农村比较显著的特征就是年轻劳动力普遍外流, 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同样影响了林业技术的推广。由于很多林农对于林业生态建设的问题认识不足, 而且很多林农的文化素质也不高, 对于新事物、新理念的接受程度没有那么快, 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林业技术的发展。
2.2 林业技术推广技术单一
要做好林业技术推广, 就需要全面了解生态环境。但是, 我国的林业技术还没有达到可以全面关注生态环境, 并制定出可以系统解决林业生态环境问题的策略的地步, 推广的林业技术也比较单一, 成为林业技术发展的障碍。
3 解决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对策
3.1 加强培训, 普及林业科技知识
林农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缺乏林业的专业知识, 那么相关工作人员就需要组织大型的培训活动, 同时这个培训过程需要长期并且定期进行, 在培训时聘用专业的技术人才, 大力宣传林业技术推广, 综合提高林农的素质水平, 增强林农的环境保护意识。
3.2 政府部门重视生态林业建设
林业建设想要顺利开展, 首先政府需要对环境问题高度重视。政府可以与一些林业扶植项目的企业进行合作, 将林业技术推广与企业的商业活动结合起来;对于生态林业建设, 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 可以让个人或者企业都参与其中, 加强林业技术推广的力度;在进行林业建设过程中有突出贡献的人员, 要给予丰厚的奖励, 这样, 林业技术的科研人员才会更有激情和信心继续研究下去。
4 结语
在生态林业建设过程中, 林业技术的推广是非常重要的。将林业技术应用在生态建设当中去, 不但可以提高建设的质量, 还可以加速我国林业的发展。在进行林业技术推广时, 遇到了推广思想落后、推广技术单一等问题, 只要相关部门认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 采取合适的措施, 终究会将学科技术转变为生产力, 生态林业建设也一定会快速发展起来。
摘要:文章分析研究了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作用, 并针对其存在的一些问题, 提出了一些对策。
林业生态技术 篇10
1 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1.1 推广体系不完善, 缺乏经费
我国林业技术推广缺乏完整的推广体系, 导致主体责任划分不清, 工作人员在推广过程中不能落实责任, 致使生态林业发展滞后。在林业技术推广过程中, 由于大部分资金用于技术研发, 所能投入到林业技术推广中的资金有限, 且林业推广时间较长久, 短期效果不显著, 导致技术推广不能按照规定方案实施。
1.2 林农文化素质整体偏低
我国林农文化素质相对低下, 不能及时学习新技术、新信息和新理念, 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林业技术发展的效率。在林农缺乏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基础上, 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较容易破坏林业生态环境, 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1.3 推广人员能力不足
在我国生态林业技术推广过程中, 技术人员大多工作在偏远乡镇的林业站, 对于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林业技术接收存在困难, 某些工作人员由于学习能力欠缺, 适应不了林业技术快速发展的脚步, 不能完全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推广理念, 致使工作效率低下。另外, 某些林业技术推广人员, 由于表达能力弱, 与林农缺乏沟通, 不能及时了解林农的需求, 导致林业技术推广不能有效快速展开。
2 解决措施
2.1 完善林业技术推广体系, 加大经费投入
政府应设置专职林业技术推广部门, 并由相关人员建立推广体系细则;定期完善林业技术推广方案;实时更新相关知识[1]。例如, 某乡镇林业站为响应国家政策, 设立专项资金建立了林业技术实施部门, 部门管理人员为了将科学技术同步应用到林业推广中, 制定了推广细则和技术人员培训方案, 其中推广细则包括推广实施方案、推广计划、推广工作流程及推广人员评估办法, 技术人员培训方案包括培训管理办法、培训计划制定、培训工作流程、培训评估办法及培训课件的制作, 将理论转化为实践。
2.2 提高林农的素质
加大林农教育投资力度, 重视林农职业发展, 逐步提高林农的思想认识和知识水平, 并以讲座的形式对林农进行新技术的宣传和操作技术的指导[2]。例如, 某地为了提高林农人员的整体素质, 组织调研小组深入到林农中进行调查研究, 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林农培训教材和教学大纲, 并由相关专家根据调研材料, 编写通俗易懂的林农学习教材和含有图像声音的学习教材库, 并通过相关软件建立林农信息数据管理库, 更好地将林业推广技术应用到生态林业的建设中。
2.3 完善林业技术人员的推广队伍和体制
一是对林业推广人员进行培训, 组织技术人员学习最新的科学技术和林业技术推广方案, 并加大引进年轻技术推广人员, 改变基层林业站工作人员老龄化的问题。二是加强推广人员的基础素质培养, 让其明白林业推广对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性, 确保技术人员在推广过程中认真负责, 更好地将林业推广技术应用到生态农业建设中。例如, 在当地林业站建立信息技术室, 建立计算机双向远程服务基站, 每周定期通过远程可视由某专家“面对面”地进行最新科学技术和林业技术的演示和指导, 并根据当地林业推广中出现的问题, 给予解决意见和具体实施方案。
3 结语
林业技术推广不仅能提高生态林业建设的质量, 还能更为全面地完善科研成果, 为我国的生态林业建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光平.干旱地区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应用[J].中国林业产业, 2016 (4) :17.
林业生态技术 篇11
【关键词】现代林业;生态经济林业;发展模式
1.现代林业
现代林业即相对于传统林业,是指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研究并协调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社会关系和生态关系,实现社会高度文明,生物圈永久稳定和繁荣,人类共同进步的和谐林业,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繁荣。
2.生态经济林业的意义
生态经济林业是以生态学与经济学相结合,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观点为指导的新型林业发展模式。当人类的生产活动进入到森林的生态系统中后,森林的生态系统即与人类的经济系统紧密联系起来。人类的生产活动对森林生产力的过度开发导致了森林生态环境的破坏,森林生态环境的恶化引起水土流失、土地肥力下降、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地表植被被破坏之后,泥石流、洪涝和干旱等自然灾害发生率提高,对人类生产活动造成损失,形成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
生态经济林业的发展模式即人类生产活动效益与森林生态效益并重,在开发利用森林生产力的同时维护生态平衡,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利关系。
3.生态经济林业的发展原则
生态经济林业的发展,需要遵循如下六点原则:第一,发展经济效益兼顾经济效益,以生态效益为基础,可持续发展林业的经济效益;第二,人类生产发展协调环境保护,尊重自然规律,在林业的发展上采取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第三,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要目标,兼顾人与自然和谐全面的发展。在利用林业资源时,将保护与开发并重;第四,促进区域社会能源自给化、多元化,最终达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第五,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能动作用;第六,在高速度发展林业的前提下,坚持生态建设与林业发展的高效益。
4.中国森林生产力现状分析
林业经济的发展是以森林为物质基础。在国家林业局2005年的统计中,森林面积排行上中国占第六名,但人均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和人均森林蓄积都在百名之后,由此可看出中国是少林国家。中国的人工林是世界各个国家中最多的一个,并且中国的森林蓄积和森林面积在亚洲国家中是最多的。中国森林现状中,林分平均郁闭度只有0.54,林分郁闭度不高即能够通过补种植被等改造措施发挥森林生产力的潜力。在森林生长过程中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实施抚育措施,能够快速地获取更加优质木材。
在看到林业资源储备增加的同时,也要注意到林业发展的危机依旧存在。在近十年来的采伐中,森林生产力已经明显下降,地表植被减少造成的水土流失和沙尘暴等灾害也越来越多。在采伐中育林,实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经迫在眉睫。
中国林业如今存在着极大矛盾,即人民对于林业资源的大量需求与森林面积少且分布不均相矛盾,森林的经济效益低下,已不能满足人民需求的增长。虽然近年来的生态治理已取得了明显的功绩,但是生态环境的治理绝非一日之功。由于历年来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十分复杂,同时生态治理受资金投入、部门利益等主客观因素局限较大,当今社会环境下的生态治理仍是任重而道远。同时,管理者职能发挥不力与森林生产力发展需求的矛盾也极大影响了林业经济的发展。当前林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是熟悉经济发展与森林生产力发展的管理型人才的大量投入,以使林业经济的发展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建立大生态产业。加强生态安全和生态关系知识宣传教育,强化领导林业意识,提高全民林业观念,倡导清洁、勤俭的生活方式,合理分配资源,按需生产,实行清洁生产和节约生产。与此同时,林业发展需要加强林业行政能力建设,主要表现为加强林业组织建设,提高林业行政能力;加强林业质量建设,提高林业工程质量;加强林业制度建设,完善立业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林业工程同其他工程建设的联系,使其有机结合,实现整体与局部同步健康发展。
5.对于加快森林生产力发展的意见
5.1发展山区生态经济林业
中国西南林区占全国林区面积近半,并且林区土壤肥沃,十分适合作为建立林业产业实行点。在山区林业的发展中,应以林业为主,同时发展农牧渔业——在山区种植经济果林,在林间植草以发展畜牧业或在林间种植人参、天麻等药材;在河谷地带利用其交通便利的优势条件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在平原地带则以农业为主,林业为辅,形成生态农业。在发展林业的同时,达到护山、治山和保护水土的目的。
5.2加强林业产业建设,形成大生态产业
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现代新型林业产业,对全国林业发展科学布局。树立建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将生态建设向产业化发展,林业的产业建设生态化,注重效益更注重质量,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发展完整的产业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在引进投资时,应该同时引进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形成完整的加工产业链,丰富林產品种类,以此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形成繁荣的林业产品市场,提高资源整合率和资源再利用率,带动林农生产积极性。
5.3建立健全投入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投入保障机制是确保顺利实施林业生态项目的保证。筹集建设资金时应该多方筹集,不仅需政府投入,更要调动个人和集体的积极性,建立盈利分红机制,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并且保障其固有利益,以此推动林业产业发展。其次,要争取上级支持,保证每年用于林业生态建设项目的资金投入,并对此类项目给予一定资金补助。最重要的是,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生态经济林业建设资金管理,确保林业项目的资金得到充分利用。
5.4调整林业经济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保护好现有自然林地,禁止采伐原始林地;其次要推行封山育林政策;再次要提升林业产品附加值,建立相关深加工生态工业,提高林业资源利用率。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最终建设林业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环境得以保护的新型生态经济林业。 [科]
【参考文献】
[1]董智勇.关于林业发展战略研究问题[J].世界林业研究,2009(3).
[2]侯元兆.私有化不是林权改革的方法[J].林业经济问题,2010(5).
[3]詹昭宁.读林沉思录:用科学发展观看林业[J].林业经济问题,2009(3).
林业生态技术 篇12
1 我国生态林业建设概述
众所周知, 虽然我国的林业资源相对丰富, 但氮气分布不均、生态环境质量较低以及火灾发生率较高等问题, 一直都是影响生态林业建设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我国生态林业建设的问题, 直接影响了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结合有关的经济学与生态学发展理论, 深入探究生态林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提高育苗技术的应用水平, 是促进生态林业建设发展的有效策略。为了有效地提高我国生态林业建设水平, 重视生态林业建设中育苗技术的应用分析, 成为关键的事项。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 重视生态林业建设中育苗技术的应用体会分析,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 生态林业建设中育苗技术的应用
不断的社会实践活动表明, 随着生态环境建设范围的扩大, 逐渐加大了对种苗的需求量, 同时也对生态林业建设中育苗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态林业建设中育苗技术的应用, 主要包括珍贵阔叶树种的育苗技术、硬枝扦插繁育技术和嫩枝扦插育苗技术几个方面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 提高生态林业建设中育苗技术的应用水平, 可以有效地缓解生态林业建设与种苗供求之间存在的矛盾, 有利于完善生态林业建设体系的发展。在实际工作中, 结合生态林业建设的具体工作需求, 改变单一的生态系统, 提高育苗技术水平, 是促进生态建设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
2.1 珍贵阔叶树种的育苗技术
在生态林业建设的过程中, 珍贵阔叶树种育苗技术的应用, 有利于林业部门根据珍贵阔叶树种的种子特性, 研究种子的成分与结构, 制定有效的种植培养方案, 解决珍贵阔叶树在培育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应用珍贵阔叶树种的育苗技术, 掌握科学的播种期与播种方法, 可有效提高树种的成活率。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 针对珍贵阔叶树种的育苗技术研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2.2 硬枝扦插繁育技术
在树种培育过程中, 硬枝扦插繁育技术的应用, 主要是由于部分树种种子发芽率难以控制, 不能继承母体的优良特性, 通过硬枝扦插繁育技术方式, 可达到扩大繁殖范围的目的。硬枝扦插繁育技术需要从插穗采集时间、规格、技术与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才能提高树种的成活率。因此, 为了提高树种的成活率, 应用硬枝扦插繁育技术进行培育工作, 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2.3 嫩枝扦插育苗技术
在生态林业建设育苗技术的应用探究中, 嫩枝扦插育苗技术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嫩枝扦插育苗技术的应用,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态林业树种培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树种培育的过程中, 由于部分树种扦插生根的难度较大, 其成活率也较低, 对生态林业建设工作产生了极大的不利影响。嫩枝扦插育苗技术的应用, 通过控制扦插的时间、配方、技术等方式, 可以有效地提高树种的成活率, 为更好地发展生态林业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 根据嫩枝扦插育苗技术应用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开展树种培育工作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