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培养

2024-06-19

心智培养(精选12篇)

心智培养 篇1

曾经, 权威教育周刊对1000多名中学生展开关于学习状态的调查, 结果令人吃惊。78%的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过30分钟;87%的学生难以“当堂消化”知识;70%的学生有了问题不会主动求助老师。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 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成绩, 这一切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祸首就是早期数学教育质量太差。其实数学教育在儿童阶段非常重要, 儿童生活需要数学心智, 也离不开数学心智, 要提高儿童的生活能力, 必须发展儿童的数学心智。反过来, 在生活中儿童又能学习数学, 发展数学心智。例如, 衣服上有几粒扣子, 掉了一粒, 是第几粒?再比如, 用钱购物, 怎样合理使用, 如何与人交换……这也许就是我们今天所提倡的“从小培养孩子的‘财商’的需要”。

一、早期数学心智教育对人一生的影响巨大

研究证明, 0~6岁特别是2~6岁阶段, 是儿童大脑发育思维能力建构, 良好习惯形成, 逻辑能力推理能力建立的关键期, 培养这些能力的关键就是数学教育。蒙台梭利博士在敏感期的论述中告诉我们, 抓住儿童数学心智, 发展敏感期的教育能使儿童一生钟爱数学。激发儿童学习、研究数学的兴趣, 会使儿童终生受益。儿童0~6岁的早期教育和教育品质, 将决定12~18岁的学习状态和成绩, 影响他的未来。优质的早期数学教育, 能让儿童更聪明, 更善于思维, 更具学习能力和竞争力。

二、良好的数学心智能增强儿童适应环境的能力

我们知道, 幼儿对外界环境的秩序有种独特的敏感力 (出生后就有) , 环境必须依据秩序来调整, 外界的秩序与内在智力的发展必须相一致。1997年, 美国总统克林顿发布了题为“数学等同于机会”的教育白皮书, 在书中用大量数据说明了数学对把握机会的重要性。白皮书指出:“在今天的美国, 掌握数学变得比任何时候都重要, 那些很好的掌握了数学的学生在学术和职业上就有更大的优势;数学的学习成功将为高中更困难的数学和科学学习扫清障碍, 同时也为将来上大学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数学教育关乎儿童的未来。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学校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好钻研、创造性、探索性思维的人。

三、儿童数学心智的培养

童年时期正是培养思维的时期, 通过对智力迟钝儿童的思维研究, 孩子不会思考和理解应用题, 这乃是他们不会抽象思维, 无法从具体东西里解脱出来的结果, 必须教会儿童抽象思维。必须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 否则他们就会单纯地使用记忆, 就会死记呆读, 那样就使头脑变得更加迟钝了。但是通往抽象的道路, 只有经过深刻的理解具体事物才能到达。孩子通过一次次观察成人怎样的操作, 在实际生活中去寻找表象之间的联系, 通过这种联系, 在实际的动手操作中体验事物的变化, 从而得到正确答案, 取材于儿童生活的数学学习才能够激发儿童的大脑思维, 让他们学会思考。如果儿童没有学会思考, 思维过程没有使儿童的大脑机能加强起来, 那就谈不上在数学方面, 更谈不上在其他学科方面获得良好的知识了。儿童虽然具有吸收性心智, 能吸收环境中的经验, 但学习数学还需要为儿童准备特殊的教育环境。也就是按照“自然法则”来帮助孩子发展, 使孩子在每一个时期的发展都能达到完美。

我们可以结合不同时期孩子的特点, 开展一些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数学心智的训练。

1.开展感知训练, 促进幼儿数学估算能力的发展

幼儿在没有数量概念时, 对数的认识是朦胧的, 笼统的。1~2岁幼儿的数学认知能力落后, 是和幼儿感觉器官不灵敏是分不开的。从日常数学活动入手, 融入感知联系, 以促进幼儿数学心智的发展。

例如, 在日常活动中, 设计了一个较大的百宝箱 (电视机的包装盒) , 在箱子里放满大小一样的皮球, 让幼儿“猜一猜, 百宝箱里有多少只皮球?”幼儿首先是对“猜”的行为感兴趣, 其次要对百宝箱的空间有个基本的感觉, “大概能装多少皮球呢?”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 或是换其他的物品, 如年龄小的幼儿可以换成小的盒子, 内装2~3只玩具狗等, 幼儿非常乐意反复进行。经过一段时间的重复练习, 大多数幼儿能估算出箱内的物体数量。

2.刺激幼儿感觉器官, 促进幼儿数学心智的发展

3岁幼儿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的阶段, “是主客体互相作用和协调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 幼儿的运算是借助于实物来完成的。

如培养幼儿手眼协调的穿牙签活动——用10只盛胡椒粉的瓶子, 分别贴上数字0~9, 准备45根牙签, 让幼儿按瓶子上的数字一一对应, 从瓶盖中的小洞中放入牙签, 既发展了幼儿手眼协调能力, 又让幼儿学习了一一对应, 一一点数等数学知识。

3.创设有序的环境, 有利于幼儿数学秩序感的培养

从心理学角度上来说,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实际上远比遗传重要, 它甚至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智慧和成败!为幼儿创设一个有序的环境, 就是为了促进幼儿数学秩序感的养成。

(1) 创设安全, 温暖, 自在的环境。

为了幼儿在教室内活动自由, 教室环境的布置就像一个小小的“儿童之家”, 所有的柜子、桌子、椅子都是“小号”的, 所有的物品都是幼儿自己布置的, 有序地一一摆放整齐, 闹钟应该放在哪里?盘子, 勺子应该放在哪里?插花应该放在哪里?等等。每一件物品孩子都能做到心里有数, 有序的进行活动, 有序的环境给了幼儿有序的学习习惯。

(2) 建立有序的时间规律。

幼儿在教室内的活动都是按时间来进行的:8点之前来了该擦桌子和椅子了;10︰00之前是吃餐点的时间 (幼儿餐点是自己取用) ;10︰00之后应该收餐点了;11︰15分了应该抬桌子布置餐桌了。时间就像一位指挥家, 幼儿根据自己看到的时间而互相提醒, 进行有序的活动, 而老师永远是一位观察者。这样既帮助了他们学会认识时间, 又养成了有序的行为习惯。

(3) 提供直接经验的环境。

直接经验对孩子来说, 数学认识是创造力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 对幼儿而言, 直接经验提供了他们具体操作的可能性和再次反思的机会。在教室内, 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性和感官训练相结合的学习数学的练习材料, 我们并没有采用抽象物理原理做成学具, 以免盲目操作, 而且提供幼儿资源, 使他们在生活中, 游戏中操作, 以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如在门口上贴上日历, 每天早到的幼儿可以选取数字标上的今天的日期, 等等。

心智培养 篇2

2001年美国营销界评选有史以来对美国影响最大的营销观念,您和艾•里斯的“定位”获此殊荣,作为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观念影响最大的人,显然就是对全世界营销观念影响最大者。

您曾说“世界上并不存在最好的产品,在营销世界里唯一的存在就是消费者的心智,认知就是现实,就是一切。”

关于认知对营销和品牌的作用和意义是容易理解的,即:人的品牌认知是对价值的认知,是以价值为导向的,是对价值的认识、理解与识别。有认知就有需求,认知高则高需求,认知低则低需求,无认知则没需求。那么人是怎样进行和实现对品牌价值的识别与认知的呢?那就是心智。

心智是人的品牌价值识别与品牌价值认知的的基础。那么何为心智?心智是怎样对进行品牌价值识别与价值认知的呢?心智对营销和品牌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是怎样形成的呢?

相当一段时间以来心智存在着不同的版本与解读,有从宗教角度来表述的,有从心理学角度来表述的。现就心智这个问题,从笔者的角度谈一下自己对心智的认识和理解。请大师指教。

首先要肯定,人的心智是自我现象,而观念往往又具有一定程度的倾向性和封闭性。因此世界在变、时代在变、事物在变,但人的观念往往依旧。或者说人观念的更新往往总是落后于时代和社会的。

因此,作为人来说,生活中很难说清我们是心智的主人还是心智是我们的主人;是现实影响着我们的观念、意识与认知还是心智影响着我们的观念、意识与认知。

心智的成因

说到心智有些人大概听说过一头大象的故事。一头象可以掀倒一棵树,但它终生却摆脱不了一根绳。心智就是那根羁绊和训服这头象一生的绳索。

在象小的时候它的一条腿被一根绳绑住后拴在一棵树桩上,小象多次试图挣脱这根绳均未果,当这头小象到了成年,即使它用鼻子就可以轻松的摆脱这根绳索时,但它仍然被这条绳索羁绊着。因为,这根绳从拴住小象的一条腿逐渐到拴住了它的大脑,从此它习惯了这根绳索,有了这根绳索它心理踏实了许多。这根绳索套牢了象的观念,修成了它的心路和心智。这大概就是那头象的心智成因。

人的心智成因与大象如出一辙。如,人们从认识月亮那天起就感觉月亮发光。尽管后来我们知道“月亮本身不发光,只是反射太阳的光”,但月亮发光,或月亮有光这个心理定势与图式,从小就被我们内化成了内隐意识与内隐认知或内化成了我们对月亮认知的“模式”和“符号”了,以致月亮本身发不发光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人来说就不再重要了。

反正在人内隐记忆的作用下,人的内隐意识与内隐认知、即心智告诉人们月亮发光或月亮有光!

懂酒的人都知道茅台、五粮液,杏花村、郎酒等名酒都各具风格与特色,本质上说它们的使用价值没什么两样,没什么明显区别,

但在心智的作用下就大不一样了,在心智作用下这些酒就有些大相径庭和巨大的等级区别了。茅台何以享有至高无上百酒独尊的地位?这个原因的产生,直接的因素就是由于人的内隐记忆、内隐意识和内隐认知所构成的心智在作怪,就是在人心智的塑造和诱导的作用下形成和产生的。

人的内隐记忆内存的东西均为一些具有模式性质的定势、图式和符号等刻板印象。生活中人们大多根据这些具有模式性质的定势、图式和符号等刻板印象或以此为参照,去辨识、解释和感知他们所得到的信息。

因此说,世界是新的、时代是新的、事物是新的,可人们面对这些新世界、新时代、新事物时,以人的心智、文化、人格、期望、自我等为基础的观念、意识、认知、却仍然保留着传统或古老的模式。

人们习惯于有秩序的生活,心智就如同人的心理秩序。人的生活秩序一旦被打乱,就会使人百般不适,就会给人带来烦恼。

人的心智一旦遭遇不适,就等于人的心理秩序被打乱,就会导致人们心烦意乱、身心疲惫。比方说,假如有人说月亮不发光或月亮无光,或者说郎酒要品质要高于茅台,可能大部分人都会感觉此人有些莫名其妙,因为,沉淀在人的内隐记忆、内隐意识和内隐认知构成的心智中,月亮发光和月亮有光或茅台酒是至高无上百酒独尊已被人们固着为了定势、图式、符号等刻板印象。而且这些定势、图式和符号对于人来说是根深蒂固的。

就广告目标而言,综合的说,说服性是广告最重要的目标和目的。而人的特点是多数情况下,人只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经验过的和能知觉到的经验所得。人的信息处理加工过程几乎都首先始于与自己的经验所得产生联系,联系得上才能产生知觉,有了知觉才能有所认知,有所认知才有益态度与行为的形成与产生。

人的经验所得即上面说的、圈内人所理解的,被心理学定义为具有根深蒂固性质和刻板性质的定势、图式、符号等心理学概念。大象腿上的绳索和我们所看到的月光以及茅台酒在酒中至高无上百酒独尊的地位,就被大象和我们在心理上塑成了这些具有固着性质的定势、图式和符号,同时这些定势、图式和符号也意味着大象和我们的经验所得。

被人塑成的定势、图式和符号在很大程度上转化成为了人一定的情感成分。当人产生信息加工与认知需要时,这些情感成分对人的知觉、记忆、意识、思维、甚至情绪等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生活中人们如遇有违背自己心理上这些定势、图式和符号的事时,人们接受起来心里就会不舒服,就会显得困难一些。

人们一旦把自己接触过的事物固着为了定势、图式和符号即意味着难以更改。因为,人的心智一旦塑成就没有人会主动去调整或修改它了。

请保留以下内容,谢谢!

合作带来力量 合作产生力量 合作是促进发展的力量!

欢迎各界朋友垂询!

试金石品牌营销:首席品牌顾问 首席市场分析师

邮箱:shi_jin_shi@126.com

电话:13199138299

★ 解密心智--与大师特劳特对话心智与市场和品牌的奥秘

★ 特岗范文

★ 特岗岗前培训自我鉴定

★ 特岗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 特岗教师培训心得感言

★ 中特学习心得

★ 特别的座右铭

★ 特别的祝福语

★ 特申请补助范文

心智培养 篇3

【关键词】重视 心智技能 培养

心智技能培养过程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表现的层次性具有如下特点:

一、识记能力的培养

识记是人的重要心理品质之一,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有利于学生扩大知识面,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市场营销学》是中等专业学校为适应市场经济建设需要而开设的一门培养学生具备市场经营管理能力的基础技能课。所以在本教材的编写中,往往第一步先安排学生对本学科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了解它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明确市场营销学的性质与研究对象,了解它的基本内涵和研究方法等等。

这些教学内容只是要求识记一下便可,不要求深入探究。这是学好《市场营销学》过程中的最低层次,但又是关键的层次。它往往是为了以后的市场实践操作活动作心理上的准备。所以,我们要结合教材和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实际教给学生科学的识记方法,使他们掌握记忆的规律,同时要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以增加记忆的效果。教者还要结合营销案例,运用生动、直观、活泼、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授课,降低识记的难度,使学生乐学。

二、理解能力的加深

理解比机械的记忆要高一个层次,它表现为思维的加工和整理过程。《市场营销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操作性。通过“识记”的学习,明确了本学科的基本任务,基本观点和指导思想,树立了一种意识——即从学科的基本任务出发,去灵活地密切结合市场实际,学习和理解市场营销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例如通过对“市场营销环境”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企业所面临的微观与宏观环境的全面认识,培养学生树立重视营销环境的意识,学会分析和评价的思路与方法。其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对市场营销环境的现状、特点与发展趋势及对企业的影响的理解。

三、应用能力的加强

应用能力是指将学习过的原理、方法等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不再是原有知识的加工、整理,而是将知识转化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市场调查与预测”就要求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市场实际,采用科学的方法,运用各种调查方法,各种科学原理,如抽样技术、概率统计、激励(动机形成)理论等,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有关市场营销方面的信息,并提出调查、预测报告,以便帮助管理人员了解营销环境,发现问题及机会,作为市场预测和营销决策的依据。

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可能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可见应用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运用”,对“理解”和“识记”的大量知识才能真正体会出它的价值。有鉴于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要使用案例教学,通过对具体的营销案例的分析,使学生明白“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的效果”,提高他们的运用意识;二要创造条件增加见习、实习机会。阶段性的见习可以使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得到及时消化和巩固,长期坚持还会增加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实习时提高学生心智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把理论和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深化对知识的实际和理解,还可以在他们“动口说、动手做”的训练中,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逐步克服心理上的障碍,建立积极的营销心理。

四、综合能力的应用

综合能力是指组合各个不同部分,形成一个新的整体的能力。以“市场营销组合”为例,各企业之间的产品(PRODUCT)、价格(PRICE)、促销(PROMOTION)等营销因素都各不相同。通过对已学过的市场营销的各种技能知识的掌握,使学生知道市场营销组合不仅是企业可控制因素的组合,即是这四个“P”的适当组合与搭配,同时它也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结构。这四个“P”之中又各自包含若干小的因素,形成各个“P”的亚组合,因此,市场营销组合是至少包括两个层次的复合结构。它体现着现代市场营销观念中的整体营销思想。

这时学生头脑里就建立起了许多新的市场营销组合模式,使之逐渐明确在选择市场营销因素组合时,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能随时把握内外的变化而灵活运用和有效组合。

心智培养 篇4

高职教育的侧重点在于学生技能的培养, 《机械设计基础》又是一门从理论到实践过渡的课程, 因此, 其教学评价应该以学生的机械设计技能掌握程度为标准。目前, 相关研究表明, 高职院校的《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普遍存在着学生理论知识弱、动手能力差、知识运用能力差等问题, 教学没有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机械设计技能属于创造性技能。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创造性技能的获得依赖于心智技能的提高, 因此必须在教学中重点进行心智技能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心智技能的基本理论

技能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操作技能是一种动作技能, 由特定的动作方式构成, 比如在机械设计的活动中测量齿轮的各种参数、拆装机械装置等。而心智技能是一种思维的技能, 是调节和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 主要由观察、分析、判断和决策的能力构成, 比如在机械设计的活动中计算机械参数、设计机械结构等。心智技能能够指导操作技能的应用。因此, 对于《机械设计基础》教学而言, 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还更应该注重心智技能的培养。提高心智技能, 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有更高的效率。

三、《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大部分仍以讲授法为主, 在教学的过程中, 以各种机构设计的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进行讲解。由于学生普遍缺乏实际机械结构的工程经验, 单纯的讲授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茫然不知所措, 学生对各种设计理论的适用场景和条件不甚了解, 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在独立进行机构设计任务时会有无从下手的感觉。笔者经过课堂观察、与学生交谈及实训指导等方式进行调查之后发现, 学生在独立进行机构设计时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知识没有形成系统。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没有跟《机械设计基础》联系起来。《机械设计基础》的课程学习, 要综合运用到《工程材料》、《工程制图》、《工程力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及《机械原理》等课程的知识, 由于这些课程学习时是分开单独学习的, 学生在独立进行设计计算时, 往往无法运用这些知识, 比如不能运用力学知识去校核齿轮、轴及轴承等零件的强度;不能运用互换性原理中的公差知识去设计轴孔配合公差;不能运用工程材料的知识选择零件材料等。二是本课程内各章节知识没有形成有机整体。由于各章节基本上是以机器中不同类型的机构来进行划分的, 学生在碰到多机构组合的装置时, 往往不知道如何进行设计, 比如不知道轴承设计的输入参数应该从轴的设计结果中获取。

2.缺乏查阅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查阅资料解决问题是进行机械设计必备的技能之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由于教材一般不会强调这方面的知识, 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相对匮乏。比如在查阅机械设计资料时, 遇到图表不能根据横纵坐标查到所需的参数, 或者遇到表格不知道表头所指代的参数, 遇到新的问题不知道从目录中找到参考资料的位置等。

3.缺乏思考、生搬硬套。学生在进行设计计算时, 生搬硬套比较多, 机械地套用公式, 或者完全按照例题参数进行设计, 不考虑自己的设计任务与现有方案的差异, 缺乏独立的思考。比如在进行带传动设计时, 未直接给出转速 (需要用其他参数计算得出) , 有的学生直接将例题中的转速带入计算。甚至有些学生直接照抄别人的设计结果, 数据计算和结构设计都相同。

4.对设计参数缺乏宏观把握。对设计参数缺乏宏观把握主要表现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缺乏工程经验, 对所设计的机构没有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宏观的概念, 对其尺寸和参数也没有感性的认识, 因此在设计出现明显不合理, 甚至错误时, 不能及时发现, 直到设计后期, 甚至绘图时才发现问题, 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修改, 影响设计成绩。比如在设计减速器时传动比分配不合理, 导致制图时发现结构比例不协调等。

5.制图能力弱。制图能力弱同样是主要表现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 课程设计的最后都要求学生把自己设计的装置按照国家标准要求的工程制图样式表达出来, 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是因为学生对工程制图的标准掌握不够, 比如标题栏格式、零件简化画法、螺纹的绘制、壳体相贯线的绘制等经常出现错误。

综合上述问题分析可以看出, 学生在创造能力及设计思维上相对较弱, 实际上通过平时作业和操作实践, 学生基本都能完全掌握单一零件的设计, 比如设计带传动、设计齿轮机构、轴的结构设计等, 但却在需要整合运用这些知识技能时出现了问题。这实际上就是因为心智技能的匮乏, 因此, 培养心智技能是提高学生机械设计能力的关键。

四、心智技能培养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1.机械设计心智技能形成分析。根据冯忠良教授的研究, 心智技能的形成是阶段性的, 其过程分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和原型内化三个阶段。原型定向阶段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 让主体掌握技能操作的原理;原型操作阶段通过实践让主体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为原型内化奠定基础;原型内化阶段在主体大脑中形成内化的思维模式, 使主体能够灵活运用操作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根据上述理论, 结合《机械设计基础》教学的实际情况, 机械设计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如图1所示。

机械设计心智技能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掌握基本理论、熟悉常用设计和综合设计计算三个阶段。在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整体上按照三个阶段进行划分, 同时每个章节的教学同样按照三个阶段进行, 甚至具体到每次课都尽可能遵循心智技能形成的过程进行, 如此不断反复强化, 才能提高心智技能。

在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 掌握基本理论、熟悉常用设计和综合设计计算三个阶段的主要教学内容是: (1) 讲授常用机构和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设计、应用等知识; (2) 讲授常用机构和通用零部件的设计步骤, 通过课内实训, 大作业等方式加以巩固; (3) 指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独立进行机构设计, 总结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形成经验反馈。

而在具体某个机构或零件设计的教学过程中也应遵循三阶段原则, 教师首先讲授机构或零件的工作原理。然后按照设计步骤让学生动手练习, 在此过程中不断发现和改正出现的问题, 再通过针对性布置大作业及课内实训进行巩固。最后提出一些设计案例,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培养独立设计的能力。

2.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在前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机械设计基础》的教学内容分为理论教学内容、实训教学内容和讨论教学内容。其中, 理论教学内容针对机械制造专业学生必须具有通用零部件和常用机构的初步分析能力和设计能力而设置, 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简化, 重点讲授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带传动、齿轮传动、滚动轴承、轴、减速器等内容。实训教学内容与理论教学的重点相呼应, 包括平面运动简图的测绘、机构的结构及特性分析、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参数的测定、轴系结构设计、机械传动装置的拆除和结构分析、机械创新设计。讨论教学内容则针对常用机构和零件的设计中存在不确定性的部分, 例如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带传动、齿轮传动、轴等, 这些机构或零件的设计往往需要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去选取参数, 经常会让学生不知如何进行, 因此进行讨论和总结是有必要的。

五、小结

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 结合心智技能形成的阶段性理论进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 起到了积极效果, 一方面在心智技能培养理论的指导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 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 效果也更好。但由于课时限制、教师经验等因素, 教学质量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在后续教学过程中, 仍需要不断地进行尝试和总结, 探索更高效的心智技能教学方法, 培养出更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

摘要:笔者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过程中, 发现学生存在理论知识不成体系、知识运用能力差等问题, 这些问题是缺乏心智技能的表现, 因此, 提高心智技能成为提高学生机械设计能力的关键。本文将心智技能培养理论应用于《机械设计基础》教学, 提出一种立足于培养学生机械设计心智技能的教学思路, 并设计了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

关键词:心智技能,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基础,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冯忠良.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2]陈军民.高职生心智技能培养探讨[J].新课程学习, 2012, (03) :77.

[3]徐德利.学生心智技能培养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 2007, (10) :150-151.

[4]王志阳.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4, (2) :76-77.

开阔眼界 启迪心智 篇5

——来龙小学青年教师赴巴州区三小学习考察汇报材料

俗话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出去走走,总能有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11月15日,我校朱校长,李校长带领部分青年教师赴巴州区三小参观、学习、考察。历史两天。使我们开阔了教育的眼界,收获了更多更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技巧。回来后大家信心十足,干劲倍增。都积极主动上了学习、汇报课,使全体教师得益匪浅——开始“从忙忙碌碌走向静心反思;从平平淡淡走向理性智慧”。这次外出学习,考察,应该说首先给我们的是视觉上的莫大冲击,然后是观念上的巨大冲击,和心灵上的巨大震撼。在这里我把我们一行15人外出学习的一些收获向各位领导和同仁做一个简单汇报。

一、精心设计、倾力打造精品校园。1.初步具有现代、标准的硬件设施。

巴州区三小是巴中的名校之一,一直都非常重视基础教育。硬件设施建设虽比不上其他发达地区,但相对较好。校园洁净、舒适。教室窗明几净。班班配有语言座,电视。有整洁规范的板报。名人书画,各类表册齐全。2.打造会说话的墙壁文化

“环境是无声的老师。”区三小,墙壁文化,都做得非常有特色。他们提出的口号是: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面墙壁都成为教育的场所。(板报、走廊;)不要小看这一面面小小的墙壁,在教育者精心的设计、布置之下,会让孩子们感受到,时时处处都置身于文化的浓烈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教育者的教育思想已经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萌芽,这正是滴滴浸润、润物无声。这里的一切无不让我们感慨万千,这里的孩子真幸福!

二.求真务实,团结协作、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1.关注教师发展,凸显教师风采

三小开展的“求真理、干真事、育真人、学真知、练真能、做真人”从学生、教师、家长各个层面,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家教协同诸方面,以“真”教育为核心。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建构了一支专业化的能征善战的教师队伍。

2、关注学生的发展。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思想上相信“真”,在情感上体验“真”,在行为上表现“真”。基础教育必须要牢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传授知识、训练能力”,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寻找并发现自己的强项,使其发展成长,形成独特的“个性”三小的“求真务实”教育正是这样一种“真”教育,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自信、自尊、自爱、自强,满怀信心地走向未来,拥有幸福的人生。正是这简简单单的18个字,包含了巨大的内涵和力量!他不但承认了孩子之间的个体差异,打破了传统的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的标准,同时,也最大限度的发掘了孩子自身的潜能,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诠释了“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道理”。

3、平等、和谐的育人环境,培育自信的阳光少年。

如果说三小的校园环境建设给我们的视觉冲击还在余韵袅袅,那么三小“和谐”的育人观念,更是值得我们学习!他们遵循“无责怪原则”: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要参与了就不要批评;允许学生没有听懂;没有听清楚老师的问题;允许学生回答问题不准确;甚至答得完全不对。印象特别深的是在三小的课堂上,始终有如沐春风的暖意。教师和学生的和谐,于细微之处,尽显课堂。学生没有太多的顾虑,充分发挥自己学习的主动性,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上,敢于质疑问难、研究思考、讨论争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频繁,课堂气氛热烈而不杂乱。学生由于得到了足够的尊重和信任,显得自信、大方、得体。三小的孩子的诸多习惯已经养成。表现出独特的个性,形成了各自的风格。如:预习的习惯、阅读的习惯、主动参与的习惯、倾听的习惯、合作探究的习惯、大胆质疑的习惯、完成作业的习惯等。

在这样一个具有现代办学理念的学校成长,每一个孩子都显得那样自信和阳光。他们既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倨傲,也没有那种唯唯诺诺的胆怯,表现出来得都是恰到好处的礼貌和热情。不论是在校园还是在走廊遇见他们,都不禁让人产生一种喜爱之情。甚至对这所学校产生一种由衷的向往。3.适合孩子发展的孩子式教育。

三小真正把孩子当作孩子来爱,来教。而不是用我们成人的标准塑造、裁减少年老成的小大人。他们的童年是在七彩的校园中,欢乐的课堂中度过的。我们看到三小的孩子知识面广、活泼健康、思维活跃、个性张扬。每一个孩子都是那样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置身于他们中间,不禁会被他们的快乐和幸福点燃。,在课堂教学方面,扎扎实实做了一些科研课题的研究,比如关于课堂增效减负的研究。教师精心的课堂设计,课堂的效益高,孩子的课后负担也就相应减轻了。学生放学后,可以在学校参加众多的活动。学校各种学习活动,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发展空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锻炼了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深受学生的喜爱,并得到社会的普遍赞誉。三.教改、教研助教师发展,乐教敬业焕发教师职业风采

近年来,巴州区三小不断升华“以真育人·健康成长”办学理念,努力推进“课程开放、课堂开放、活动开放、校园开放”的育人新模式,指导教育实践,引领教育行为。通过教研教改,促进了教师的主动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提升了教育教学水平。强化管理促教研。该校坚持“三级管理”模式,促进教研工作有效开展。一是专家培训,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走出去”即学校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及教研活动,本期已组织10余名教师赴上海、山西、成都、雅安等地参加学习,并积极参加市、区进修校,教研室组织的教师培训工作,拓展教师视野,提升教学水平。“请进来”即学校邀请教育教学的专家、课题专家、分管课题的各级领导来校做专题讲座,对课题组成员进行面对面培训,对实验教师进行面对面交流,全面深入地交流、指导;二是行政指导,教科室不定时检查教师教学目标的制定,指导课堂随笔的书写,督查小课题研究的落实情况;三是个人实践,采取教师结对、班级联合等方式开展课堂教学目标活动,提高教师个人实践能力。通过有效管理,促进了教学教研有效开展。

精心教研促成长。该校教育教研立足于“抓大不放小,齐头并进”,在大小教研中促教改,促成长、促质量。一是积极做好国家、省、市大课题研究,课题组围绕国家教育部“十一五”专项任务项目中小学全效学习方案研究与实验课题《语文自主性学习研究与实验》、国家级“十一•五”课题《网络环境下与家校互动与和谐发展》和巴中市普教课题《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在小学科学学科中的应用》,每月组织召开实验教师课题研究会,总结阶段研究成果,分析讨论实验问题,提出改进方法;二是认真开展“小课题”校本教研,每周一、二、三下午分段分科轮流开展大小教研活动:1—3年级段语文课题为《小学低段学生倾听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数学课题为《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小组合作学习》;4—6年级段语文课题为《与书为伴,拓展阅读》,数学课题为《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教研活动采取专题讲座、上实验研究课、说课、评课、心得交流、成果展示等形式,在教研课题互动交流中,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谈收获、说亮点、讲困惑、询方法,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课堂实践、角色定位、学生主体意识等多方面得到了提升。校长李光珍经常全程参与指导教研活动,并提出了希望:教研活动要坚持系列化、连续化,要精心教研,引领教师成长,要体现教师自己的生命价值,寻求自主发展。

11月15日上午,我们一行有幸亲眼目睹,细心倾听了三小“同课异构”为专题探究教研活动。4位教师对相同的课题,同一个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构思、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设计风格、不同的实施途径,达到同样的效果。堂堂课生动活泼、精彩绝伦,我们一行大开了眼界,心之震撼。15日下午,欣赏了三小开展的的“说课竞赛”竞赛活动。7位老师的精彩表演。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借鉴的范本。11月16日,我们随堂听了三小老师的语文、数学、外语、思品和科学课。无不被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超前的教育思想、新颖的育人理念、扎实的专业化教育教学水平、灵活多变的教学技巧、科学合理的育人方法。通过两天的看、听、问、访。感触颇多,受益匪浅。让人激动和震撼。使命感、紧迫感、责任、愧疚感萦绕心头。不能不顿生出诸多的反思和无限的遐想。正对我校的地域环境和校情以及新的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深化落实。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1,自始至终不断加强教师自身的业务进修。包括:知识结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转与知识的学习与探究。切实解决好“一桶水与一碗水”问题。、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牢固树立“教书育人” 的教育思想

和为家长、为学生服务的服务意识。乐教敬业,重树教师形象。

3、深入学习、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编排意图,原则、重点、难点、热点、关键和考点。全面分析了解学生,针对班级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自始至终打“有准备之仗。”

4、注意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细微处做起。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的榜样和镜子。以身示范,以身作则、潜移默化。

5、积极参加学校的教研教改和校本培训,切实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定位教师角色。注重高效课堂的时间与探究。在教师心中形成堂堂课都是公开课,都是示范课,都有专家、领导听的意识。

6、真正把教学“六认真”工作扎扎实实地落实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之中。把课堂教学作为主战场,做到高效有序。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7、提倡集体备课,集思广益,互相学习、借鉴,扬长避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

8、注意教育信息的吸收,处理、实践、加工和创造,积累经验,形成书面文字交流发表。逐步提高自身驾驭教材、驾驭学生、驾于课堂的能力。

最后,祝愿我们的老师不断学习,挑战自我,勇于探索和创新,积极投身教改教研,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和教学业务能力,形成各自的教育教学风格。把握创建高效课堂,为提高来龙小学教学质量而不懈努力!

动手练心智 篇6

目的:学习两指捏,培养幼儿手眼的协调能力。

材料:托盘1个、可插牙签的小瓶1个(瓶口要小或盖上有小孔)、放牙签的小盘子1个、牙签若干(最好是一头为平头的那种牙签)。

操作方法:

1.将放牙签的盘子放在托盘的左边,瓶子放在右边。用两指捏的方法将一根根牙签插入瓶中,直到把牙签插完。

2.将装满牙签的瓶子盖打开,将牙签倒入盘中码整齐。

变化延伸:

1.可给牙签涂上颜色,以增加情趣,同时还能增强颜色的概念。

2.家长可以一起参与,如:孩子插1根,妈妈插1根,或孩子插2根,妈妈插2根,

在玩中初步感知数与量的关系。

穿蔬菜串(3~4岁)

目的:练习手的力度和控制力,感觉植物颜色的美。

材料:案板1块,刀1把,碗3个,黄瓜、胡萝卜、火腿肉若干,番茄酱少许,牙签若干。

操作方法:

1.将碗从左至右摆放好,案板放平。

2.取一根黄瓜,左手按住黄瓜,右手拿刀,将黄瓜切成1厘米厚的黄瓜段;从左至右横着摆放好,然后将黄瓜段切成两半,放入碗中。

3.将胡萝卜和火腿肉像切黄瓜一样切好,放入碗中。

4.将番茄酱倒入碗中,放在装蔬菜块碗的右侧。

5.取牙签放在案板左侧,取一个牙签穿黄瓜块、胡萝卜块、火腿块,穿插着穿。穿好几串后,蘸点番茄酱。这样,蔬菜串就做好了。

变化延伸:可使用不同的食物,感觉不同食物不同的质感。

缝个小太阳(5~6岁)

目的:锻炼小肌肉的灵活性和缝纫的技巧,培养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

材料:红、黄线,一次性纸盘。

操作方法:

1.在纸盘上画好圆形,再画上四射的光芒线。

2.用红线穿针,穿入后两头对齐打结。

3.左手拿纸盘,右手拿针,沿画好的圆形一针上、一针下地缝,直至缝完圆形。

4.换黄线缝光芒线。

过一会儿,一个光芒四射的小太阳就缝好了。

心智培养 篇7

一、初中美术教育的发展现状

从小学以来, 美术课堂总是被认为玩玩就好, 家长教师对美术教育不够重视, 认为画画就是不学无术, 有了这一认识, 学生自己也觉得画画就是不认真学习, 耽误时间的行为。殊不知, 美术课是培养初中生学会鉴赏美, 学生审美的一门课程, 善于观察事物, 将眼睛看到的景象结合大脑的想象力, 并能将其表现出来, 这说明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和创造力。如果一味的制止学生画画能力培养, 让学生失去培养审美的黄金时期, 那么这样的素质教育是不健全的, 不成功的。只有教师和家长重视美术的教育, 学生自己才会对美术课堂产生兴趣。在生活中, 美术师时时刻刻都存在的, 例如居家环境的布置, 衣饰服装等的搭配以及对音乐艺术的品评鉴赏等, 这些都需要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才能做到。

二、初中生审美能力形成的重要性

培养初中生审美能力包括培养学生对美的认识和对美的鉴赏两个不同方面:

1. 认识美的重要性

在生活中, 美和丑是时时刻刻存在的, 初中生要学会注意到身边的美和丑。从外在的形态中认识到内在的含义, 对美感敏锐的感知, 会影响到鉴赏美的深度。学会了鉴赏美的方法, 才会对身边的美和丑有一定的感知, 例如在欣赏毕加索《瓶子, 玻璃杯和小提琴》时, 第一眼看会觉得杂乱无章, 而学习了绘画的基本技巧后, 才会明白, 这是一种拼贴的语言, 作者通过将现实的物体分割, 再进行拼贴, 构成物象与空间的新秩序, 从现实的物品中, 在大脑中以基本元素为起点, 到基本的形状, 再到转化为客观的物体, 这需要大脑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而学会欣赏这副画, 也需要有一定的美术理论和技巧, 虽初中生不需要掌握过多的技巧, 但是要需要对美进行基本的分析, 这就要求初中生能学会认识美, 掌握认识美, 的能力。

2. 鉴赏美的重要性

在审美过程中, 需要充分发挥大脑的想象力, 给学生创造力的锻炼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所以, 在美术课堂中, 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学会了认识美, 进而学会鉴赏美, 区分真善美和假丑恶, 对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有很大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 事物多种多样, 因每个人所处环境及自身的性格爱好不一样, 每个人对美的感知也不一样, 不知道以什么为美, 甚至出现美丑不分的现象, 通过美术教育,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教会学生鉴赏美, 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 有助于初中生自我个性的形成[1]。

三、培养初中审美能力的策略分析

1. 培养初中生审美的兴趣

传授学生审美能力, 要学生学会审美, 必须先让学生有审美的兴趣, 引起学生的共鸣。在课堂中, 可以先让学生欣赏画作, 就自己的感受来谈谈对画作的见解, 教师在选择画作时,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 典型性, 有话可说的作品, 例如梵高的《向日葵》, 梵高一生郁郁不得志, 他在世时画作无人欣赏, 死后他的画作却遭到人们的哄抢, 向日葵一生都围着太阳而转, 就像是梵高对绘画不灭的感情, 而向日葵那鲜艳的色彩, 让人眼前一亮, 谁又能说不是梵高对生活的热爱呢, 在讲课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结合梵高的生活背景和生活现状以及当时梵高所处社会的状况来讲解, 从而启发学生, 引起学生对审美的兴趣。

2. 教会学生认识美的理论知识

鉴赏美的前提是必须要有认识美的理论基础, 从基本概念, 绘画原理和技巧出发, 有了理论基础知识, 才会有欣赏美的能力。绘画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 有中国画, 水粉画, 油画, 水彩画以及其他各种表现形式等, 各类美术作品都有其所属的画风画派, 例如抽象派, 写实派, 在绘画过程中也有其专属的绘画语言体系, 例如光影, 线条, 比例等, 只有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 才能拥有审美的能力。

3. 运用情感体会美的内涵

任何一幅作品中, 都包含着作者内心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结合语言引导学生深入其中, 在美的意境中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 激起学生的共鸣。由眼睛看到的景象, 用心灵去感受到其中的深意, 这是教师必须教会学生的, 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认识世界, 认识到美[2-3]。

参考文献

[1]谭小东.小议初中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策略[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4, (8) :234.

[2]袁明明.关于初中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38) :67.

心智培养 篇8

一、加强美术作品欣赏, 培养审美能力

中华民族的文明成果丰富多彩, 从古到今, 我国的美术艺术成果十分丰硕。丰富的美术作品给美术教学提供了有效的资源, 让小学生在美术作品的熏陶下建立自己的审美标准, 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是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美术作品, 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认识到美术艺术的魅力, 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在小学美术教学中, 教师引导小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 首先要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分类。从作用来讲, 美术作品有实用性与欣赏性两类。从类别来讲, 有工艺美术、建筑美术、绘画与雕塑四类。中国的美术作品主要有水彩画、油画、素描、中国画等, 每一种美术作品都有不同的表现手法。另外, 教师还要引导小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层次与结构。对一件美术作品进行欣赏, 要先欣赏其材质, 再欣赏其意义, 欣赏作品的构成。全面地引导与有效地欣赏, 会促进小学生审美体验感提升, 加强小学美术教学的审美力度。

比如在学习《玩泥巴》的时候, 教师可以用一些泥塑作品来进行美术魅力的展示。教师可以从网络上找一些泥塑的图片, 让学生看到泥巴与美术工艺融合的神奇。像赵东民大师的《修理匠》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教师可以用图片向学生展示泥塑作品,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泥塑艺术。教师引导学生分清作品的类别, 泥塑是美术工艺品, 再让学生观察其形态美, 了解作者要表达的内容与意义, 深入分析美术作品。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 当学生可以静下心来去审视与观察泥塑作品时, 教师需要肯定其学习态度, 并鼓励小学生参与到审美活动中, 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重视生活美的发现, 激发审美兴趣

简单来讲, 审美就是对美的事物进行欣赏。在我们的生活中, 有很多美的元素,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美的元素, 会丰富小学生的审美活动。在生活中, 人们创造美, 欣赏美, 教师可以从这双重身份出发, 让小学生更多地观察与欣赏生活中的美。生活中美的形式不同, 自然景色具有原始美, 植物、动物的形象都是学生审美的对象;人们所创造的社会具有物质美, 建筑物的形态、人类的礼貌行为都蕴含着美的元素。让小学生投入到生活中, 发现生活中的美术, 生活中的美, 对于小学生审美兴趣的激发有重要意义。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元素引入到课堂中, 让小学生意识到原来生活如此丰富多娇, 如此值得欣赏, 给小学生开辟一条审美能力发展的道路。

比如学习《动物朋友》的时候, 教师就可以从“宠物”这一主题入手, 让小学生讨论与分享自己家或者自己见过的宠物。在讨论中, 小学生需要对某一宠物的外形进行描述, 表达其对于该宠物的看法, 这其实就是小学生审美的过程。当小学生通过讨论与分享融入到美术课堂中时, 教师可以为学生呈现更多的宠物。像蜥蜴、宠物猪、茶杯犬等, 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 拓展小学生的眼界, 让小学生的讨论更加热烈, 进一步发现生活中的美。在欣赏这些宠物时, 美术教师可以向小学生传递爱护动物的观点, 对学生的情操进行陶冶,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注重美术作品创造, 培养审美能力

创造美是审美的最高境界, 学生能够创造美, 是学生审美能力得以形成的重要表现。创造能力与审美能力是两个难以分离的部分, 共同作用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当代小学美术教师可以通过作品创造来激发小学生的审美情境, 促进小学生感受美术之美。小学美术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教师在课堂中让学生绘画, 做美术工艺品, 都是引导学生创造美术作品的活动。当自己创造了美术作品, 小学生心里会油然而生一种美术学习成就感, 促进学生审美能力提高。

比如在讲解《印花布》的时候,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一些民国时期的印花布、当代的印花布, 发现印花布的线条美与色彩美,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当学生浏览了一些印花布之后, 教师可以给每位学生一张白纸, 让学生将自己想象为一名染布技师, 利用自己手中的画笔, 勾勒自己头脑中完美的线条, 涂上匹配的色彩。学生创作的过程, 就是其审美的过程, 也是彰显学生审美结果与审美能力的过程。学生利用线条来表达自己的个性, 利用色彩搭配来彰显自己的色彩爱好, 显示自己在美术方面的灵敏嗅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创造出个性化的美术作品, 证明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进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 教师要对学生的创作激情进行激发, 让创作过程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让审美能力的提高服务于学生顺利创作美术作品。

心智丰实,书香满园 篇9

从2008年起,学校腾出了一间大教室,建学生图书阅览室。然后在紧张的办学经费中安排一定资金购置图书、杂志,开始了利用图书阅览室,建设书香校园的艰难之路。

经过8年的建设,我校图书馆现在面积达110平方米,配有藏书室和阅览室。现有藏书1.8万册,生均23册,高于《海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规定的乡镇小学生均15册。图书馆藏书种类繁多,可以分为工具类、史书类、文学小说类、经典文学类、自然科学类、漫画类。图书馆的藏书对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需求都能满足。阅览室配有50个座位,能基本满足学生的阅览需求。学校图书馆由一位教师兼职管理,负责图书馆日常管理工作。

图书馆的位置在校园几栋教学楼的正中心,走进校园教学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图书馆上方“知识的宝库,进步的阶梯”这十个耀眼的大字。虽说我们的图书馆面积不大,也没有什么先进的设施和海量的图书,但这个地方现在却是学生们最向往、最喜欢的。打开图书馆大门,看着一群群学生进出,在座位上静静地阅读,那情景那氛围,好温馨!

可回想起图书馆的初建,还真的艰难呢。

早先学校也有一个图书室,但疏于管理,藏书也极少,条件有限,学生都不会进去借阅。本届学校领导班子上任后,对于图书馆建设尤为重视,每学年都会组织教师对图书馆的藏书进行整理。对知识过于陈旧、不适合现时期小学生阅读的,以及借阅过多而造成损坏的图书进行撤换,然后从本年度的办学经费中抽取5%用于购置新图书,逐步丰富图书。随着图书的增多,我们就调整教学用房,安排一个位置最好、最方便学生的大教室,重新布置,建设新的图书馆和阅览室。

新馆有了,可我们却没有专职的管理员。按编制,我们学校没有专职的图书馆管理员编制。但为了办好图书馆,创建书香校园,我们便发动教师,义务担任兼职图书管理员。我们图书馆的开放时间为下午2:20~5:00,而兼职图书管理员任教的功课都安排在上午,下午就在图书馆上班,这样我们学生课间或课后时间到图书馆借阅时就有了一位负责的老师。我们的管理员不是专业出身,但我们的借阅制度也挺规范的:学生借阅图书须有学生及教师(或管理员)同时签名,最多只能借2本,借阅时间不超过2个星期。还书时也须有学生及教师(或管理员)确认同时签名,教师(或管理员)须对学生所还图书进行检查,如图书有所损坏,视损坏程度进行赔偿(自然破旧不属于赔偿范围)。

图书馆建起来了,每天都向孩子们开放。学生们也习惯了下午或课间或放学离校前,自觉或不自觉地去图书馆看书。学生们的阅读兴趣高了,校园阅读也渐成风气。为巩固前期成果,扎实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内外阅读兴趣和习惯,学校决定在3~6年级,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由该班级的语文老师带领学生到图书馆进行借阅。这个做法坚持多年,至今已成惯例,甚至可以说这是我校最早开设的一门校本课程———自由阅读课。

建图书馆、管理好学生的课余时间,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习惯,我们的初衷很简单,就是要让学生在校园学习期间,亲近书本,营造读书氛围。我们有一个很原始的办学理念:在校读书的孩子就要像个读过书的孩子。

为此,我们还充分利用省市镇各级主管部门提供的开展阅读活动平台,积极在校内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我爱你,祖国”、“我会讲故事”、“诵读经典”等读书演讲活动;“我是写作小能手”读书心得评比、校园征文等写作比赛;“环保小卫士”、“法律我最懂”、“安全你我他”等知识竞赛活动。为配合每项活动的开展,我们都会要求教师带领学生大量阅读,或到图书馆,或自购图书杂志等。近几年,随着图书馆建设的日益完善,随着各项读书活动的开展,大多数学生已经爱上了阅读,校园里到处弥漫着浓浓的书香味。学生们也在一次次的读书活动中增进兴趣、养育美好的情怀,收获阅读的幸福感。

通过这些年的书香校园建设,我们也有了一些收获:2008年,学校荣获“海南省绿色学校”称号;2009年被评为“海南省普通小学规范学校”。尤其突出的效果,就是学生们的学业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市镇领导和兄弟学校、同行的多方肯定:这些年来,我校在“文昌市小学教学质量监测学科综合评价”以及“文昌市小学毕业文化素质测试综合评价”各项排名中均名列全市小学校前茅,多年的努力也换来了2015年“文昌市小学毕业素质文化测试综合评价奖乡镇第一名”的佳绩!据不完全统计,自2008年建立图书馆阅览室至今,我校共向市重点中学输送优质生源超过200人。

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对于一所乡镇小学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能取得今天的成效,离不开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支持。当然,我校图书馆的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图书馆硬件设施还很落后,图书分类还待科学、精细,没有专职的图书管理员,还不能全天甚至是周末、节假日开放,等等。

激发兴趣 开启心智 篇10

一、导课引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数学课教学中导入新课十分重要, 教师应用直观形象、图片表格、丰富的语言、有趣的故事等等多角度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此我总是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导入语, 利用巧设悬念, 讲故事、知识迁移等保证学生课课都有着好奇心情, 有如饥似渴之感, 使其注意力和兴趣高度汇集为一体, 愉快的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当中。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的方式形式很多, 教师必须采用新颖、巧妙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实物、例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件激趣

课堂上使用电教媒体以活动的画面、真实的音响来吸引人视觉和听觉, 诱人的思维牵动人的情怀, 使教学效果锦上添花。

如我在教学一年级数学《分类》这一课时, 运用课件给学生展示了超市的远景近景图, 用动画给学生展示超市的物品的摆放情况,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本节课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浓厚, 积极性特别高, 通过课件播放, 把我抽象的画面、枯燥的文字, 真实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动手焕趣

实践操作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百闻不如一见, 见一遍不如!!亲手做一遍, 动手操作不仅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 而且符合他们的思维发!展。!

如在“剪一剪比一比”这节课中, !给每个学生一张画有下面图形的纸, !阴影部分的面积和空白部分的面积!相等吗?指导学生沿虚线把图形剪下!来, 然后把两个三角形重叠起来面积!!相积, 从而学生懂得了长方形对角线!两边的三角形的形状大小是一样的, !同时教师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让学生!在成功中获得喜悦, 增强自信,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

四、游戏增趣!!

小学生的思维既容易兴奋, 也易!发散, 可持久性差, 根据儿童特点采!用游戏数学。游戏颇受学生青睐是儿!童乐于接受的形式, 也是吸引学生参!与到学习中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把所!教知识渗透在游戏之中, 寓教于乐, !让学生在玩中掌握所学的知识。!

五、讲中生趣

学习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适时的学习评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思维。当学生!在老师组织帮助和指导下解决问题!后, 老师应适时做尽量鼓励性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特别是对学生个体的!评价, 毕竟是学生产生一种“学习成!功”的情绪体验, 从而有利于学生乐!!学的心态。!

心智炼金术 篇11

所有事物都是二元的,所有事物都有两极,一切都有其正面反面,换句话说:正与负、冷与热、锐与钝、硬与软、闹与静、高与低、此地与彼岸、光明与黑暗、喜欢与不喜欢、爱与恨……两个互为相反的事物,在本质上其实是相同的,只是在振动频率及程度上有所不同。

两个极端会相遇,一切真理皆为一半的真理,每一个矛盾悖论都可以调解。當你了解这个法则,你就可以利用它来改变振动频率,将不喜欢变成喜欢,将恨变成爱,将负面变成正面,这就是“心智炼金术”!

二元法则教会我们:所有状态都是由一个极端嫁接到另一个极端,不论是念头、情绪或振动状态都是一样的。所有内在与外在的显化,都是由不同比例的元素所组成的,每个元素都包含着它的二元极性,并彼此串成为无限层次的振动频率。也就是说,只要你选择一个元素,改变它的极性状态到另外一极的振动频率,你就能够改变事物。这个法则等于给了我们进入更深层次振动组合的万能钥匙。

就像是每位男性都有女性温柔的一面,同样的,每一位女性也有阳性刚强的一面,两个极端会彼此相遇,如同几米的《向左走,向右走》,两个反向而行的人会在圆圈里的一点中会合,这边的结束就是另一边的开始,于是有了新的循环,这也是“否极泰来”的道理。

当我们了解了“二元法则”,我们就可以利用它来改变我们的情绪与命运:想象一下,在你眼前有一条线,左边之极是沮丧,右边之极是狂喜,在这两极之间是许多情绪点,一般人会像钟摆一样,从这极荡到那极,例如有人沮丧到底,会突然醒悟狂喜(像是《力量》与《秘密》的作者),或是有人喝酒喝到狂喜,然后酒后驾车乐极生悲……同理还包括由爱到恨、由恐惧到勇气等等。

举个实例。比方你在一间挤满很多人、很嘈杂的房间里,你感到有很大的压迫感,觉得非常不舒服,当你快受不了时,表示你已经到了极点,于是你有潜力可以瞬间跳到另一极,例如马上离开这个房间,到阳台呼吸新鲜空气,于是你立即就到了舒服的这一极;或者你也可以不再抵抗、彻底臣服,与这些人一起狂欢喧闹,甚至比他们还大声,你跟他们一起开心,瞬间也抵达了喜乐之极。

至于这法则该怎么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呢?你每天所做的每一件事,包括你走路的方式、说话的方式、思考的方式、吃东西的方式、所在的环境、与什么人在一起、看的电视节目是什么、听的音乐是什么……所有这些微小的思与行,组合起来就是现在的你,如果你不喜欢现在的自己,你可以在每一个微细点上去微调,每个点都可以变漂亮一点、快乐一点、享受一点、舒服一点……这样你就会有个称心如意的实相在眼前;如果你不喜欢自己的现况,却不停抱怨外在环境的人事物,那么你就只会往更差的极端移动!

当你越来越觉知,你接着就可以完全知道你现在在哪个点上,这是一种很细微、很美、与你的实相精细互动的过程。如果你不想再被两极的反作用力控制方向,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先看一下自己因为眼前这个人事物产生的情绪反应,究竟是在这条线的哪一点?然后决定自己要往哪一极的方向微调振动频率,持续移动到你想抵达的那个情绪点上,并且在那里待久一点,然后直接跳进本源之道的不动点,如此你就不会被“二元”的惯性摆荡回去。

阅读:点化心智的驿站 篇12

人们需要阅读自然, 阅读宇宙。宇宙中有个人, 不是奇迹;人的心中有个宇宙, 才是奇迹。这“宇宙”的获得, 需要阅读主体观察自然、亲近自然、想象自然、品味自然,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从自然中得到启示。山的沉稳塑造坚毅, 水的灵动成就柔美, 可能就是情境化阅读的一个印证吧?培根说“凡有所读, 皆成性格”, 的确如此。泰山看日出, 焦山览江天, 黄山赏奇松, 庐山观乱云, 所悟定然不一。刘再复在《读沧海》中亲吻海的蔚蓝、赏玩海的浪花、阅读海的波光……从浅海读到深海, 进而领略深邃的哲理, 应该说是“天人合一”的范例。从这个角度来讲, 大自然是一座人文内涵丰富的“天书”。

人们需要阅读名著, 阅读名著中的每个人物。阅读意味着与世界的沟通和对话。因为我们追求阅读的诠释与文本的旨趣具有共同的焦点, 要将自己的视界和文本的视界融合起来。这种交互式阅读是融入了阅读主体感知、直觉、理解、想象、移情和顿悟等多种心理因素的活动, 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阅读中有了形象的感知和逻辑的推演, 才能塑造出外在形态更丰满、内在意蕴更丰富的跨越时空的形象。精神上的交流, 思维上的碰撞, 在阅读中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 才不至于像叔本华在《读书与书籍》中所说, 让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运动场”, 才可以丰富、陶冶、净化、提升人的心灵。

人们需要阅读体验, 感受他人的感受。阅读不仅能够锻炼言谈, 而且能够养性修身, 能够体会书深不见底的奥妙, 体会书中充满的神奇力量, 体会书里凝聚的太多人的思想和感情。读本在阅读之前是一个静止的待解的文本, 就像一部乐谱经过演奏才会发挥美感效能一样, 它必须依靠阅读才能成为意象, 生成无限跃动的意蕴。通过表层的文本结构和合理的想象, 以自身原有的心理图式及情感需求参与文本世界的建构, 才能把书读透、读活、读好。苏霍姆林斯基说:“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 成绩差的学生需要更多的阅读, 不要靠补课, 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 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 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阅读的体验何其重要!

上一篇:不确定事项下一篇:科学的幼小衔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