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传播疾病(共10篇)
性传播疾病 篇1
自上个世纪80年代性传播疾病 (STD) 在我国重新流行以来, 呈逐年上升趋势, 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为了解性病的流行趋势和特点, 给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控制疾病的传播蔓延, 现将我中心性病门诊近年诊治的360例女性STD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种和调查对象
病种:卫生部规定上报的8种性病, 即艾滋病、淋病、梅毒、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对象为2006年1月至2008年5月期间在我中心性病门诊确诊的各种女性STD患者360例。
1.2 STD诊断
按性传播疾病诊断防治手册诊断标准[1]。对受检人员作全身皮肤、黏膜及妇科检查, 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性接触史, 且必须具备各自相应的检验病原学阳性指标。即解脲支原体 (UU) 和/或沙眼衣原体 (CT) 阳性可诊断为非淋菌性尿道炎 (NGU) ;人乳头瘤病毒IgG抗体 (HPV-IgG) 和醋酸白试验均为阳性可确诊尖锐湿疣 (CA) ;显微镜检或培养淋球菌阳性可确诊为淋病 (NG) ;RPR血清学试验阳性可诊断为梅毒 (SY) ;HSV-Ⅱ检测阳性诊断为生殖器疱疹 (GH) 。
1.3 方法
对STD患者作基本情况登记, 采用访谈方法, 对确诊女性STD患者就相关发病、就诊、行为等话题进行调查。
2 结果
2.1 人口学特征
2.1.1 年龄
360例门诊确诊女性STD患者中, 以30岁~组人数最多, 104例 (28.9%) ;25岁~组次之, 86例 (23.9%) ;20岁~, 71例 (19.7%) ;35岁~, 40例 (11.1%) ;40岁~, 35例 (9.7%) ;45~60岁, 21例 (5.8%) ;15岁~, 3例 (0.8%) 。
2.1.2 文化程度
大专及以上33例 (9.2%) , 高中157例 (43.6%) , 初中101例 (28.1%) , 小学及文盲69例 (19.2%) 。
2.1.3 职业分布
以从事服务业人员最多, 91例 (25.3%) ;其次为无业或待业, 82例 (22.8%) ;个体59例 (16.4%) ;农民52例 (1 4.4%) ;工人42例 (1 1.7%) ;其他29例 (8.1%) ;学生5例 (1.4%) 。
2.1.4 婚姻状况
已婚192例 (53.3%) , 未婚有性伴侣138例 (38.3%) , 不详30例 (8.3%) 。
2.1.5 孕产史
有孕产或流产史312例 (86.7%) 。
2.2 病原学检出情况
360例患者中检出性病5种, 包括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淋病、梅毒、生殖器疱疹。其病原检出情况见表1。
[例 (%) ]
从表1可见, STD患者中病原感染以UU最为常见 (64.2%) , 其次为CT (29.2%) 和HPV (28.1%) 。在同一病原感染的女性STD患者中, 其多种病原混合感染的比例CT (30.5%) 和UU (38.1%) 比HPV (81.2%) 、SY (85.7%) 、NG (73.3%) 、HSV-Ⅱ (77.3%) 低得多。
2.3 性行为背景及可能的传染来源
126例患者对性行为背景作答, 其中商业性性行为61例 (48.4%) , 由配偶或恋人传染45例 (35.7%) , 欲望或其他非婚性行为54例 (42.9%) , 被强暴5例 (4.0%) 。最近一次性行为使用避孕套的商业性性行为43例 (70.5%, 43/61) , 配偶或恋人性行为14例 (31.1%, 14/45) 。首次性行为年龄12~25岁, 平均18岁。
3 讨论
性病门诊作为人群STD发病情况监测的门户, 对来就诊的STD患者定期进行病原学、流行病学和发病的临床特征进行研究分析, 将有利于我们做好不同地区人群STD的监测, 掌握其流行情况, 制定防控措施, 降低其在人群中的发病率, 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一疾病对重点人群的危害。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这一人群绝大多数 (64.4%) 为服务业人员、个体和无业人员。其中服务员 (25.3%) 最多, 她们患STD除了与其正常人群基数较大有关外, 还可能与她们的文化程度及经济状况较低有关[2]。结果还显示, 20~35岁是女性STD的高发年龄段。因此, 以上人群应作为STD健康教育、行为干预的重点对象。
病原学研究结果显示, UU感染率64.2%明显高于其他几种病原。提示UU是目前STD控制中应重点防治的疾病模式。然而, 在病原混合感染中, CT和UU的比例明显低于HPV、SY、NG与HSV-Ⅱ, 说明这两种病原造成病例重复感染的几率要比其他病原少, 其病情严重程度也相对较小。由UU和CT所致的NGU病例在门诊女性STD患者中高达93.3%, 可见这一病原所致NGU波及面广、感染率高, 仍应列入重点疾病防治之列。
总之, 性观念性行为的改变, 使STD对性活跃人群危害不断增加, STD发病一直呈上升趋势[3]。女性STD患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和重要的行为特征为:20~35岁性活跃人群, 较早的开始性生活, 拥有多个性伴侣, 较少使用安全套, 怀孕及流产率较高等。应加强对女性STD患者特别是未婚未生育者进行安全性行为教育和生殖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2-37.
[2]郑荣涛, 张华, 郑秀峰, 等.STD门诊1076例就诊者情况调查[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3, 17 (2) :117-118.
[3]张群.中国淋病流行形势和控制策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2, 21 (4) :304-305.
性传播疾病与一夜情 篇2
据有关资料,建国前我国约有近1000万人染有不同种类的性病;解放后经过16年的奋斗,我国政府于1964年向全世界宣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上基本消灭了性病”。但是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性病死灰复燃,且逐年迅速增长。目前我国性病发病在传染病中居第3位,在一些严重地区甚至排在第1位。我国艾滋病感染者已达84万,其中艾滋病病人就有8万,在某些地区已经发生了流行。
性病的传播方式主要有性行为传播、间接接触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母婴传播、职业性传播等,其中性行为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渠道。目前我国性病泛滥的原因错综复杂。主要可以总结为:①性观念特别是性行为态度的改变,第一次发生性行为的年龄下降;婚前、婚外性行为人数比例升高;性伴侣数目多且更换频繁与同性恋等。②节育措施的改变,用口服避孕药、避孕药膜或上环,而不用避孕套与阴道隔膜,丧失了对感染的防护作用。③国际间人口流动增加。④城市化过程中男子为寻找工作而离开家乡,使道德风尚发生改变。⑤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色情业在传播性病上起着重要的作用。⑥有的性病患者没有明显症状而被忽视,以及用药后没有明显疗效的性病越来越多。⑦其他,如隐私心理造成不愿就医,怕同事、配偶知道,或怕到正规医院引起麻烦等。
现在传媒中所说的“一夜情”是个泊来词,和它有关的几个英文单词可分别译作一夜风流、邂逅性交、随意性交等。它强调的是随意性、一次性、互不干扰及不负责性,通常发生在不熟悉的人之间。中国还没有权威的机构对一夜情的情况做过统计调查,但我国著名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有一份调查,内容是“都市夜未央,看上去很不错的她(他)……你会发生一夜情吗?”在调查中,有近15万人参与投票,70%的人认为会,其中男士占57%,女士占13%。
一夜情是人的价值观、贞操观和社会变迁所导致的。从心理上而言,男性发生一夜情常常是为了性而性,女性则可能缘于以下几种原因:①感情受挫或对爱情失望而故意放纵自己。她们利用极端的感觉来释放心头的忧郁,过后又会痛恨自已的放纵,如此形成恶性循环,以致频繁发生一夜情。②一时的愤怒,想用一夜情来平息怒气或是引起他人的注意,结果常常是追悔莫及。③孤独的心想得到抚慰,是很多单身女性一夜情的原因。这类人一般观念开放,充满对浪漫情怀的渴求。④随着观念的开放,很多女性对自己的欲望更加直接的表达,一夜情就是赤裸裸的性需求。⑤对性的好奇,由于网络等各种传媒充斥着大量的与性相关的内容,对缺乏性知识的人造成极大的诱惑,加上有人心存不良,使一些年轻女性追求刺激和好玩,成为一夜情的牺牲品。⑥其他,亦有性服务人员借一夜情行不法之事等。
一夜情的后果严重,首先是人们几乎对所有的性病普遍容易感染,既没有先天的免疫力,后天获得的免疫力又不能持久。由于一夜情具有偶然性、突发性的特点,加之为了追求快感,男女双方一般很少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使用避孕套、局部清洁等;更由于彼此对对方既往的性经历和健康状况几乎一无所知,使得感染性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此外,由于偷情行为经常是在极度亢奋的状态下进行,双方往往缺乏必要的“前戏”铺垫,动作粗暴,难免会引发炎症及生殖道的创伤,如男性的阴茎挫伤、嵌顿、淤血水肿等:女性则容易发生阴道痉挛、局部擦伤、阴道撕裂、大出血等。如果防护不当,还有受孕的风险。此外,双方都有着怕被人撞破隐私的紧张心态,很容易诱发性功能障碍,多个性伴侣,还会使性感受度下降。再者,一夜情这种不可能坦然进行的性关系,在彼此心理上多少会留下如同偷窃者一样的烙印。激情过后,除了担心可能怀孕、患病、被他人知晓外,如何面对现在或未来的伴侣,总归是潜藏心头的一块巨石。这种无形的心理负荷终究是一片阴霾,甚至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以此设局要挟……
性传播疾病病人的心理护理 篇3
心理护理是指在对求询者的咨询过程中, 运用心理学的方法以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促使病人达到身心康复的一项工作。目前, 我国性传播疾病疫情上升幅度进一步减缓, 其综合防治效果开始显现;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 同性间的传播上升速度明显;全国艾滋病呈低流行态势, 部分地区疫情严重。性传播疾病是一个行为疾病, 即性传播疾病不能仅仅看成一种纯粹的躯体疾病, 还牵涉诸多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1], 在护理工作中应发现病人存在的心理问题, 及时做好心理护理及卫生宣传, 以改变危险行为, 预防和减少性传播疾病的传播。
1 资料
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科健康咨询室求询者共987例, 其中性传播疾病14例 (艾滋病病毒感染2例, 梅毒7例, 淋病3例, 尖锐湿疣2例) 。通过对病人进行咨询, 发现病人对性传播疾病知识认识不足, 对传播途径的认识更是模糊, 正因为病人对性传播疾病知识的缺乏又加重了一些人对性传播疾病病人的歧视与恐惧心理, 人们这种低知识水平状况造成性传播疾病防治形势严峻。因此, 全面宣传性传播疾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消除盲目恐惧、歧视与偏见对性传播疾病的防治和社会的安定很重要。
2 心理护理
2.1 病人心理特点
求询者对性传播疾病的知识了解较少, 知道自己患病后会有各种各样的猜测, 害怕治不好, 害怕亲人疏远自己, 害怕受到冷落, 害怕别人鄙视自己。因性传播疾病同其他疾病相比有其特殊性, 一直被认为与道德、伦理、法律有密切关系, 容易使病人产生精神负担, 怕家人、同事知道会瞧不起自己, 并受到责备、歧视, 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以及对疾病的治疗效果[2]。
2.2 心理护理
2.2.1 建立良好的关系, 帮助病人适应环境
语言对病人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心理效应方面。良好的语言修养是建立良好求询者与咨询员关系的基本需要, 是进行心理护理的前提, 是一切心理治疗的保证。在与病人交谈中, 用文明、礼貌的语言, 并注意恰当使用语气、声调、音量、语速与病人沟通, 并应主动上前, 面带微笑, 运用同情与关怀的语言向病人问候, 耐心而中肯地回答病人提出的问题, 帮助病人正确认识疾病, 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 取得病人的信任, 使病人能积极配合治疗[3]。
2.2.2 疾病知识宣教
向求询者 (病人) 进行疾病介绍, 讲解性传播疾病的分期、临床表现、传播途径、治疗原则等相关知识, 告知其日常生活接触不传染艾滋病 (如共同进餐、拥抱、握手、咳嗽、汗液、泪液……) 。强调增加艾滋病感染危险的个人行为有:①在不使用安全套的情况下与多个人 (同性或异性) 发生性关系或者和不了解的人发生性关系;②患有性病的人在性交中如果不使用安全套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大;③使用他人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针具;④输入未经艾滋病抗体检测的血液或血制品。以上说明艾滋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改变病人对疾病本身的错误认识, 使病人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
2.2.3 尊重求询者 (病人) , 保护其隐私权
由于性传播疾病病人不愿意让朋友、同事甚至自己的亲人知道自己患病的事实, 因此咨询员应具有护理道德观, 不随意向他人透露病情, 不打听病人隐私, 不私下谈论与病人有关的话题。注意掌握谈话技巧, 不对病人的陈述做任何评价, 只是倾听, 以满足病人自尊心的需求。
2.2.4 其他
求询者 (病人) 感染性病涉及家属乃至婚姻危机, 当得知自己感染性病后, 表现出自我退缩、自我孤立、紧张、焦虑、抑郁等心理反应, 医护人员热情地与病人沟通, 并与其建立良好的关系, 安定病人的情绪, 培养其乐观精神。根据文化背景、职业特点因人而异地实施心理护理, 并对病人不正确的理解给予纠正, 使病人能积极配合护理, 消除不良因素。同时还要说服家属对病人关心和支持, 尽量做好解释引导工作, 取得家属的理解配合, 共同参与护理工作。医护的关爱及社会的关爱能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 树立其正确的信念和态度, 科学对待性传播疾病。
3 小结
由于性传播疾病的特殊性, 其引发的心理问题复杂, 护士应正确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 及时提供心理安慰、健康指导、疾病知识教育等护理服务, 并且将心理疏导实施于日常护理中, 使心理护理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中, 消除病人的心理障碍, 减轻病人的身心痛苦, 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另外, 应主动传达社会各界对这类病人的关注和理解, 给予病人间接的心理支持, 护士还要积极了解病人家庭和社会关系, 动员其亲友、同事关心病人。家庭的亲情关怀、同事的友情支持、社会各界的宽容是帮助病人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王椿森.皮肤性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6.
[2]颜道金.艾滋病病人的临床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J].现代护理, 2006, 12 (5) :913.
接吻是否会传播疾病 篇4
早在100多年前,有位名叫卡拉克的西方学者曾告诫人们:“接吻是交换细菌,不是爱情之花,而是爱情之坟。”后经研究证实,唾液中携带多种病原微生物,是许多疾病的媒介。反对的学者则认为,接吻时分泌的唾液中所含有的酶,就是天然的抗生素,能净化唾液中的病菌,接吻无妨。不过,多数学者不支持后一种观点。
吻出寿命长短
对接吻的不同研究,得出大相径庭的结果。有的研究表明,接吻时面部肌肉运动能使人皱纹减少,消耗热量有助于减肥,并有助于长寿。因为1个吻能消耗3卡热量,1167个吻能减轻0.5公斤体重;一次典型的法国式热吻,需要牵动29块肌肉运动,多消耗12千卡热量。有的研究却认为,一个狂热的亲吻,既增加了能量的消耗,又增加了心脏的负荷,会使寿命缩短3分钟,接17.5万个吻,会减寿1年。
吻出艾滋病
接吻会不会传播艾滋病?这要视接吻的程度而定。当浅吻,即礼节性接吻时,仅是嘴唇轻轻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在深度热吻时,舌头伸入到对方口腔中,同时又有两者唾液的交流,这就可能造成艾滋病的传播。如果其中任何一方有口腔黏膜溃疡、破伤或出血,则传播艾滋病的危险性就会更大。
吻出性病
梅毒、生殖器疱疹等性病,可经唾液传染。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损害的一种性病。未经治疗的梅毒病人,在感染后1~2年内最具有传染性,其口腔黏膜破伤时其唾液中携带梅毒螺旋体。生殖器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生殖器皮肤黏膜病变。Ⅰ型单纯疱疹病毒经唾液传染,主要引起口唇部位的疱疹病。
吻出传染病
目前已证实有5种肝炎病毒,即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可引起相应肝炎。乙、丙、丁型肝炎主要经血液途径传播;甲、戊型肝炎,主要经消化道传播,肝炎病人的唾液中可检测出肝炎病毒,并可通过接吻而传播。
医学研究表明,80%以上的成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牙龈炎,每天约有2~3毫升的血液从牙龈血管中渗漏到口腔中。由于肝炎病人的血液凝固性较差,如果同时患有肝炎和牙龈炎,那么每天从牙龈血管渗漏到口腔中的血液会更多一些,肝炎病毒也就随血液渗漏到口腔中。当肝炎病人与他人深吻时,就会将肝炎病毒传染给对方。如果对方口腔黏膜有破损,或有牙龈炎时,一旦有吸吮动作,肝炎病毒就会侵入其血液中,造成病毒性肝炎传播。
接吻还可传播流感、结核病、伤寒等传染病,因唾液中携带有此病的病原微生物。
吻出胃病
研究表明,幽门螺旋菌感染是导致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原因之一。幽门螺旋菌感染率在城市为40%,农村为60%。患有慢性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者的口腔中存在大量幽门螺旋菌。当这种病人与健康者热吻时,通过唾液的交流就把幽门螺旋菌传染给健康者。
河北省临城县性传播疾病流行现状 篇5
1 临床资料
性传播疾病病例资料来源:我院皮肤性病科及相关科室报告, 同时录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体统之病例。病例诊断标准: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各种性传播疾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进行诊断。病例报告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颁布的《传染病防治法》和对性传播疾病病例监测要求。
2 流行现状
2012-2014年年我院共诊疗、报告性传播疾病45例, 其中HIV/AIDS病例4例, 梅毒10例 (隐性梅毒8例, 一期梅毒1例, 胎传梅毒1例) , 尖锐湿疣24例, 淋病7例。
2.1 年度分布
2012年11例, 发病率5.5/10万;2013年16例, 发病率8/10万;2014年18例, 发病率9/10万。
2.2 年龄分布
20岁以下3例 (6.7%) ;21~40岁26例 (57.8%) ;41~60岁12例 (26.7%) ;61岁以上4例 (8.9%) 。年龄18d~82岁。
2.3 职业分布
农民38例 (84.4%) ;家务及待业2例 (4.4%) ;工人2例 (4.4%) ;商业2例 (4.4%) ;散居儿童1例 (2.2%) 。
2.4 地区分布
本县42例 (93.3%) ;外县3例 (6.67%) 。
2.5 性别分布
男27例 (60.0%) ;女18例 (40.0%) 。
2.6 婚姻状况
已婚32例 (71.1%) ;未婚5例 (11.1%) ;不详8例 (17.8%) 。
2.7 传播途径
性接触传播25例 (55.6%) ;血液传播2例 (4.4%) ;不详18例 (40.0%) 。
3 结果
3.1 监测范围
我院自2012-2014年, 性传播疾病病例报告数呈上升趋势, 原因主要是加强了性传播疾病的规范化诊疗, 将5种性传播疾病 (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 纳入监测范围。
3.2 性接触传播所占比例最高
3.2.1 性活跃人群性病比例偏高:21~40岁男性农民占多数, 且大多已婚, 而女性患者中相当一部分表示因其配偶致病。因地处偏远, 青壮年村民到外地打工, 或者当司机跑长途, 在外地因冶游史而致病, 造成性传播疾病感染并传染给配偶。
3.2.2 同性:存在男男同性恋之间传播 (1例) 。
3.2.3 存在输入性病例:本县边远山村村民娶亲困难, 多选择云南、贵州等HIV高流行且更为贫穷落后的地区买亲。而村民对性病知识知之甚少, 对其危害认识不足, 且防病意识淡漠, 卫生条件差, 卫生习惯不良, 导致被感染机会大大增加。且娶妻目的明确, 就是为了生儿育女, 导致母婴传播的危险更高。
3.3性传播疾病患者求医行为不积极, 防病意识很差
淋病、尖锐湿疣等患者常等有明显症状后再就医, 错过治疗时机;梅毒病例多为住院病例, 因其他疾病来我院就诊, 入院常规检查时查出, 多无相关症状。其中一梅毒孕妇新生儿亦诊断为胎传梅毒, 因不重视产前保健及按规定产检, 已错过母婴阻断时机。因产妇多有丈夫及娘家婆家人陪伴, 为其家庭和睦起见, 询问流行病学史, 和交代让其丈夫或性伴来院检查等医嘱不能得到真实回应和良好配合, 执行健康教育受限。为以后医疗纠纷及疾病复发、传染病传播留下隐患。
3.4 性传播疾病试验室建设不完善
相关科室对性传播疾病诊断及分型经验不足。5种监测性传播疾病中, 生殖器疱疹及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未开展检验项目, 无实验室诊断条件。临床医师对这2种性传播疾病报告为零。艾滋病及HIV感染者、梅毒、淋病、尖锐湿疣因可依靠实验室检查确诊或较典型临床表现而进行诊疗报告。
4 讨论
4.1 全社会加强对群众艾滋病、性传播疾病的宣传教育
广泛利用媒体、报纸、网络开展对艾滋病、性传播疾病的知识讲解、预防传播措施, 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医院在侯诊大厅设置宣传栏, 张贴有关预防性传播疾病的文字和图片;诊室及导诊台放置艾滋病、性传播疾病小册子, 免费发放给患者及家属。性传播疾病的相关防治知识的普及, 让群众对性传播疾病有所了解:预防性传播疾病最有效的方法是洁身自好, 不发生婚外性行为, 改变不良性行为。只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才能保证不感染传播性疾病, 保证身体健康和家庭幸福。
4.2彻底改变农村落后贫穷面貌及陋习
对农村流行的买卖婚姻坚决杜绝!对于艾滋病高发区落户到当地的或在本地煤矿厂矿打工的流动人口, 由村卫生室或单位保健医动员其到县人民医院或者当地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体检, 发现HIV携带者或性传播疾病病及时报告治疗, 加强管理。
4.3 公安系统应严厉打击卖淫嫖娼
疾病控制中心建立高危人群行为干预工作队, 加强对重点高危人群的防控艾滋病、性传播疾病的宣传教育力度, 同时发放安全套, 强调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的重要性, 树立高度的风险意识, 让其克服侥幸心理, 从而降低性传播疾病感染率[2]。纠正不良的性行为;定期对高危人群体检, 筛查艾滋病同时发现性传播疾病, 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县人民医院及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要求成立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点, 即VCT室, 接受求询者的咨询和检测工作, 增加对艾滋病、性传播疾病的检出率。
4.4 建立合格的皮肤性病门诊及性传播疾病实验室
加强皮肤性病科及性传播疾病实验室的建设。加强对皮肤科、妇产科、泌尿外科等相关学科医师的培训, 提高其专业知识及医学素养, 为患者提供良好的诊疗技术, 使患者得到正规的诊断和治疗。同时注意保守患者隐私。加强生物实验室建设, 引进相关医疗设备和试剂, 加强检验师的培训和业务学习, 学习各类性传播疾病的检测技术。性传播疾病相关科室如妇产科、泌尿科应加强同皮肤性病科的联系, 有疑似病例及时会诊或转诊, 减少性传播疾病的漏诊及误诊。各临床手术科室及妇产科坚持认真执行术前检查艾滋病、梅毒、丙肝、乙肝的规定, 提高手术及分娩患者艾滋病、梅毒检出率。预防保健科加强对监测的5种性传播疾病病例报告、管理和监督, 各科室共同协作, 应对性传播疾病。
参考文献
[1] 黄齐华.2005-201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北区艾滋病流行病学分析[J].职业与健康, 2014, 30 (1) :51-52.
性传播疾病 篇6
1 资料来源
1.1 武鸣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原卫生防疫站) 及县皮肤病防治院历年疫情报告统计资料。人口数据由武鸣县统计局提供。
1.2 病例诊断
诊断标准以卫生部2000年颁发的《性病诊断标准与处理原则》为准。
2 结果
2.1 流行趋势
1998—2008年武鸣县累计报告STD病例12 165例, 年报告发病率在96.77~230.32/10万之间, 年均发病率为169.5/10万。2002—2004年STD发病率持续上升, 2005—2007年STD发病率略有下降, 并控制在一定水平, 2008年STD发病率明显下降 (表1) 。
注: () 内数字为构成比 (%) 。
2.2 病种构成
1998—2008年, 报告STD病种有7种, 病例构成排列顺次为:淋病49.08%、梅毒21.51%、非淋性尿道炎13.79%、尖锐湿疣10.36%, 生殖器疱疹5.21%, HIV/AIDS0.95%, 软下疳0.06%。报告的病种中, 梅毒、非淋性尿道炎、HIV/AIDS病例数所占比例逐年上升, 淋病、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逐年下降。1998—2005年, 淋病居第1位, 2006—2008年, 梅毒跃居第1位。
2.3 人群分布
报告的STD病例总数中, 男性占55.58%, 女性占44.42%, 男女比例为1.25∶1。除1~14岁年龄组无病例报告外, 其他年龄组均有病例报告, 20岁~年龄组病例最多, 占35.35%;依次为30岁~组占27.41%, 40岁~组占15.89%, 50岁~组占8.53%, 60岁以上占7.94%, 15~20岁占3.72%, 1月龄以下新生儿占1.16% (主要为胎传梅毒) 。
性病患者中, 中学文化程度占86.81%, 小学占7.94%, 大专以上占2.62%。农民、商业服务、工人、待业为主要发病人群, 构成比依次为61.44%、8.53%、7.36%、6.78%。已婚占76.53%, 未婚占23.47%。
3 讨论
1998—2008年, 武鸣县累计报告STD病例数12 165例, 年均发病率为169.5/10万, 高于新疆省吐尔逊阿义等[1]和福建省晋江市林清爽等[2]的报道。1998—2001年STD报告发病率在96.77/10万~121.05/10万之间;2002—2004年STD发病率持续上升, 2004年上升至230.32/10万;2005—2007年STD发病率略有下降, 并控制在一定水平;2008年STD发病率下降幅度较大, 下降为180.68/10万。这与以下几方面因素有关: (1) 近几年来武鸣县加强性病诊疗市场的整治, 禁止个体诊所接诊性病病人, 规范医疗卫生机构性病诊疗、报告工作, 建立及完善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报告系统, 提高了疫情报告的敏感性; (2) 梅毒、非淋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报告病例的增多是性病疫情上升的原因之一; (3) 武鸣县近几年来世行货款卫九项目 (性病/艾滋病预防子项目) 及中央补助艾滋病防治项目经费支持开展的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广泛宣传及娱乐场所高危人群行为干预工作, 对控制性病蔓延发挥了一定作用。
在STD流行谱方面, 1998—2005年, 淋病占首位, 梅毒次之。2006年以后, 梅毒跃居第1位。梅毒、非淋性尿道炎、HIV/AIDS病例数所占比例逐年上升, 淋病、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构成比逐年下降, 流行谱与全国流行模式基本相符[3]。
2002年以后, HIV感染者报告人数逐年增加, 1996年武鸣县首次从异地卖血人群中发现艾滋病感染者至今已经历了10年的潜伏期, 报告的发病人数也逐年增多。感染性病大大增加了艾滋病的机会, 因此, 加强STD的预防与控制, 加强性病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的监测工作, 对预防和控制HIV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吐尔逊阿义, 张春强, 稽永红, 等.新疆巴州地区1996—2005年STD疫情特点及流行趋势分析.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7, 12 (6) :580.
[2]林清爽, 梁红.晋江市2002—2005年STD流行特点分析.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7, 13 (2) :181.
性传播疾病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370例标本来源于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男科及生殖中心就诊的男、女不育不孕患者, 年龄22~52岁, 平均30.2.岁。
1.2 方法
1.2.1 NG涂片及培养
将送检的标本涂于载玻片上, 革兰染色, 油镜观察。培养基由安图绿科生物有限公司生产, 将标本接种于T-M培养基上, 36℃、5%CO2烛缸培养24~48h, 以菌落形态、涂片染色、氧化酶试验等进行鉴定。
1.2.2 CT检测
试剂盒由安图绿科生物有限公司提供, 操作判读严格按试剂说明书进行。
1.2.3 支原体培养
试剂盒由安图绿科生物有限公司提供, 操作判读严格按试剂说明书进行。
1.2.4 试剂
以上所用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1.2.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370例就诊患者中, 主要以我院男科为主占61.0%。四种病原体总阳性检出例数为304例 (占12.8%) , 男女不同年龄检出情况见表1。另外NG+Uu混合感染者102例 (33.6%) , 其中男性感染82例 (27.0%) 高于其他混合感染情况 (NG+CT为26例占8.6%;NG+Mh为19例占6.3%;CT+Uu为27例占8.9%;CT+Mh为18例占5.9%;Mh+Uu为29例占9.5%;Mh+Uu+NG为7例占2.3%)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注:*P<0.05, **P<0.05
3 讨论
NG感染症状非常明显, 诊断和治疗及时准确;而支原体、衣原体都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能独立生长的原核微生物, 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 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后寄生于细胞内, 可逃避机体免疫排斥而长期存在, 反复感染, 多为隐匿性感染, 可无特殊临床表现, 常被忽略, 继而引起男、女泌尿生殖道炎症及不育不孕。在男性, 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后可使精子活力和活率显著下降, 亦可使精子生存条件发生改变, 使精子质量下降[1]。如Zhang等[2]报道Uu可导致精子形态发生改变以及精液中白细胞计数增加, Ochsendorf[3]报道生殖道Uu感染可能精子的活动能力和精子的DNA浓缩, 最终导致精子质量下降而引起不育;在女性, 炎症常始于下生殖道, 然后沿粘膜逆行累及子宫、输卵管及盆腔脏器等, 并最终导致不孕[4,5]其机制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6,7]影响精子穿透力并减低精子数量和活力;损伤输卵管上皮细胞引起上生殖道炎症;诱发变态反应等。
本组检出Uu、Mh、CT感染患者249例, 占性传播疾病81.9%, 其中Uu感染 (62.8%) , 与其他三种病原体感染相比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提示Uu与不育不孕有密切关系, 因其临床症状不明显常被忽视。其中男性Uu检出率 (47.4%) 高于女性 (15.5%) ,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G+Uu混合感染男性阳性率 (27%) 与其它混合感染相比P<0.01, 有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本组病例男性患者比例较高有关, 也可能与生活习惯及社会角色不同有关。20~30岁之间的男性阳性率与同年龄段女性阳性率比较 (**P<0.05) ;与不同年龄段的男性或女性相比 (**P<0.05) 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说明20~30岁年龄段男性是性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 该年龄段正处于性活跃期, 因此该年龄人群应列为性传播疾病重点防治对象。
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引起生殖道炎症不一定有临床症状。具有隐匿性而容易被医师和患者忽略, 在混合NG感染时, 主要症状以NG感染为主, 而其它三种病原体感染则被掩盖而被忽视, 将这四种病原体作为不育不孕患者的常规检测项目, 对不育不孕的治疗及性传播疾病的防治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吴中华.皮肤性病学[M].4版.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3:157.
[2]Zhang ZH, Zhang HG, Dong Y, et al.Ureaplasma urealyticum inmale infertility in Jilin Province, North-east China,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sperm morphology[J].J Int Med Res, 2011, 39 (1) :33-40.
[3]Ochsendorf FR.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impact on malefertility[J].Andrologia, 2008, 40 (2) :72-75.
[4]周淑群, 韦树华, 周定球, 等.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与不孕症的关系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 19 (10) :1314-1316.
[5]尹凌凡, 郭淑梅, 王志明.138例妇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衣原体检测分析[J].当代医学, 2011, 7 (6) :99-100.
[6]孙莉, 杨进波.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和抗精子抗体联合检测在女性不孕症中产意义[J].山西医药杂志, 2010, 39 (9) :870-871.
性传播疾病 篇8
关键词:血液净化,血源性传播性疾病,预防
预防血液净化中心的血源性传播性疾病是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做好血液净化中心的血源性传播性疾病的预防工作, 可有效地减少血源性传播性疾病的发生, 保障患者安全, 提高血液净化治疗质量。2003年, 法国调查2240例尿毒症患者Hbs Ag阳性率为5%[1];2007年Kalantar-Zadeh等[2]报道美国580家透析中心的13 664名患者anti-HCV阳性率为12%。我国部分地区的血透中心报道HBV感染率为5%~14.1%, 我国各血透中心调查的HCV感染率波动较大, 为7.2%~84.1%[3]。2012年度江苏省医学会共统计6050例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 Hbs Ag阳性者共418例, 阳性率为6.91%;共统计5568例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 anti-HCV阳性者共360例, 阳性率为6.47%[4]。血液净化中心新发血源性传播性疾病, 特别是血源性传播性疾病聚集发病, 所造成的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道, 其国内某一年度即有5家透析中心出现尿毒症患者及工作人员的乙型肝炎暴发流行[5]。
2010年我国卫生部出版的《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要求对血液透析患者, 必须进行乙肝、丙肝、梅毒及艾滋病等血源性感染性疾病的相关检查, 并对上述疾病进行防控[6]。目前对血液净化中心的物品表面、机器表面、透析液和透析用水中的乙肝、丙肝、梅毒和艾滋病病毒含量尚无明显的检测要求, 检测内毒素和细菌培养是否合格可作参考。
本院血液净化中心自2011年8月成立以来, 从初期的4台血透机、1台血滤机, 在两年半时间内, 快速发展到14台血透机、1台血滤机, 共72例长期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 目前已透析1万余人次。本着对患者负责, 对医护人员负责, 对医院负责, 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本中心非常重视血源性传播性疾病的预防, 严格遵守感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要求, 并通过制订质量管理计划并组织实施, 实现医疗质量和安全的持续改进。目前, 本中心72例患者血源性传播性疾病的患病率为零。现将本中心感染管理工作中的方法和工作中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1 管理办法
1.1 建立、健全感染管理组织, 完善相关制度, 人员通过考核和体检。
1.1.1 由血液净化中心主任、护士长和业务骨干等相关人员组成科室感染管理小组, 定期对血液净化中心的感染管理工作进行自查, 有工作计划与工作记录, 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并及时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汇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 提出整改意见。
1.1.2 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制度, 如《血液净化中心感染管理操作规程》、《血液净化中心消毒隔离制度》、《血液净化中心操作人员手卫生要求》、《血液净化中心医疗废物处理制度》和《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和登记制度》等。收集感染控制指标, 开展感染病例监测。有医院感染紧急情况的处理预案, 比如《医院感染聚集发生应急预案》、《职业针刺伤应急预案》, 要求工作人员熟练掌握, 定期演练。
1.1.3 所有新进入血液净化中心的工作人员, 必须通过感染管理考核。对在血液净化中心工作的所有工作人员, 定期组织感染管理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感染管理相关操作的练习, 并定期考核。
1.1.4 血液净化中心的工作人员, 每年必须接受血源性感染性疾病的相关检查。对乙型肝炎相关抗体阴性的工作人员定期预防接种乙型肝炎疫苗[7]。患有血源性传播性疾病的医护人员, 不得进入血液净化中心工作。
1.2 分区布局、设施符合感染管理要求
1.2.1血液净化中心的布局和流程符合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 区分清洁区、污染区和半污染区。分区布局合理, 各区域相对集中, 并从清洁区向半染污区和污染区逐渐过渡。清洁区和污染区的通道分开。清洁区包括医护人员办公室和生活区、水处理间、配液间、清洁库房;半清洁区为透析准备室 (治疗室) ;污染区包括透析治疗室、侯诊室、污物处理间等[6]。
1.2.2每个血液净化单元, 使用面积不少于3.2 m2, 床间距大于0.8 m[6], 避免间距过近, 加大交叉感染机会。
1.2.3 每个治疗区和污物间、处置间均设置医务人员手卫生设备, 包括水池、非接触式水龙头、消毒洗手液、速干手消毒剂、干手物品或设备。
1.2.4 要求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分别在各自隔离透析治疗间进行专机血液净化治疗, 如果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患者则转至传染病专科医院[6]。
1.2.5物品转运流程合理, 使用后的物品不得通过清洁区。配备感染患者专门的透析操作治疗车并有标识, 治疗车不能在传染区和非传染区交叉使用, 不能将传染区的病历、血压计、听诊器等物品带入非传染区。
1.3 执行医院感染管理的制度与流程
1.3.1 建立血液透析患者接诊、登记制度, 实施患者实名制管理。对所有初次透析的患者和新转入的患者, 均向其本人、家属或授权委托人进行解释说明, 告知他们血液透析可能带来血源性传播性疾病, 要求患者遵守血液净化中心有关传染病控制的相关规定, 如消毒隔离、定期监测等, 并签署血液净化治疗知情同意书。
1.3.2 对所有初次透析的患者和新转入的患者, 均必须进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相关检查, 每半年复查1次。对于不明原因的丙氨酸转移酶升高时, 立即进行乙肝DNA和丙肝RNA病毒检测。上述检查每6个月复查1次。对于暴露于乙肝或丙肝怀疑感染的患者, 如病毒检测阴性, 在1~3个月后需重复进行病毒标志物检测。新发现血源性传播性疾病, 及时上报, 干预, 并查明原因。乙型肝炎病毒抗体阴性的患者, 建议进行乙肝免疫接种[7]。
1.3.3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 应先洗手, 按工作要求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如手套、口罩和工作服等。操作过程中,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手卫生要求在操作前和操作后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在接触患者或透析单元内可能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 应戴手套, 离开透析单元时, 应脱下手套并洗手。对不同患者进行操作时, 进入不同治疗单元时, 清洗不同机器时均必须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并更换手套。医护人员手细菌培养菌落数不得超过10 cfu/cm2[6], 否则需立即对相关人员进行一次手卫生培训并考核合格。
1.3.4限制人员流动, 治疗和护理操作时禁止探视。阳性治疗区的护理人员应相对固定, 照顾患有乙肝和丙肝的护理人员不能同时照顾乙肝和丙肝阴性的患者[6]。保持治疗区空气清新, 每日有效通风换气不少于2次, 每次不少于1 h, 使用动态循环风定时消毒, 每天2 h。每月进行一次空气细菌培养, 细菌菌落数不得超过4.0 cfu (5 min) /皿[8], 否则立即干预。
1.3.5 每班治疗间隔期间清场。每次透析结束后更换床单、被套、枕套等, 透析间内所有的物品表面及地面保持清洁。每次透析结束后, 对透析单元内所有物品表面及地面进行擦洗消毒, 每次透析结束后, 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对透析机外部采用浓度为500 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消毒擦拭。如果有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到透析机, 应立即用浓度为1500 mg/L的含氯消毒液的一次性抹布擦去, 再用5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机器外部。物体表面细菌培养菌落数不得超过10 cfu/cm2, 否则要查明原因, 进行干预[6]。
1.3.6 使用一次性护理包。重复使用的消毒物品标明消毒有限期限, 超出期限的根据物品特性重新消毒或作为废品处理。
1.3.7不能用同一注射器向不同的患者注射肝素或对深静脉置管进行肝素封管。
1.3.8对透析过程中出现发热反应的患者, 及时进行血培养和透析液培养, 查找感染源, 采取控制措施。建立导管感染登记本, 记录导管感染患者的姓名、临床表现、血培养结果、治疗方案, 分析导管感染可能原因, 查明原因后立即进行整改。明确诊断后的24 h内, 由经治医师将相关情况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1.3.9 对患者进行血源性传染病健康宣教, 减少和阳性患者的日常接触[9]。进出透析室前需更衣、换鞋;不得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具和浴巾;到正规医院拔牙、清创等;按医嘱使用促红素和铁剂, 以尽量避免贫血后输血治疗。
1.4 相关设备、耗材和水质监控符合规范
1.4.1 水处理设备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水处理平衡器前滤芯每2~3个月更换一次, 水处理系统每季度消毒一次, 有设备档案与记录, 包括水处理设备的出厂信息、消毒和冲洗记录、出现的问题和定期维修记录。反渗水供应线路上不设开放式储水装置, 防止二次污染[6]。
1.4.2定期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检修, 并留有记录, 定期对反渗机和供水管路进行消毒和冲洗, 并留有记录。每次透析结束后, 根据透析机型号、厂家和相关规范要求对机器内部管路进行化学消毒或热消毒。
1.4.3 各种透析器材符合国家标准, 存放在符合条件的库房内。有提取使用流程与登记制度。使用前认真检查, 过期、破损不得使用。记录透析过程中出现的, 与感染相关的不良反应, 并有应对处理流程。透析器预冲后必须在4 h内使用, 否则要重新预冲[6]。
1.4.4 所有患者均不复用透析器。
1.4.5 有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与执行的流程。内毒素检测每3个月一次, 检测结果应小于2 EU/m L, 并留有记录;细菌培养每月一次, 检测结果应小于200 cfu/m L, 并留有记录。上述检查每台透析机至少每年检测一次, 如发现内毒素检测结果大于1 EU/m L或细菌培养菌落数超过50 cfu/m L, 需要立即查明原因, 并进行干预[10]。
1.4.6 制定透析液配制的操作常规, 固定有血液净化专科资质的护士进行透析液配制, 安排专人核对。配液室一般选择波长在254 nm的紫外线进行照射消毒, 辐射量最少为30 MW·s/cm2, 当最小辐射量低于16 MW·s/cm2时要更换灯管。每2个月对配液室的紫外线灯管强度时行一次监测, 并将监测结果登记在医院感染管理科下发的《医院感染管理手册》上, 监测结果不达标时, 立即更换灯管, 并复测结果[11]。A、B液搅拌桶和透析液盛放容器每天清洗晾干, 每周消毒一次, 科室按照制度和流程落实监督检查并记录。
1.5 严格按规定处理医疗废弃物
1.5.1 对医疗废弃物进行正确分类和处理。工作人员处理医疗废弃物之前应戴手套, 处理完毕后要脱下手套并洗手。废弃的一次性物品登记后进行毁形、焚烧处理, 不能重复使用。针头等锐器不应与其他废弃物混放, 必须稳妥而且安全地置入锐器盒中。
1.5.2 废液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2 结果
本院血液净化中心成立两年半来, 共血液透析10 000余人次, 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和艾滋病等血源性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为0。
3讨论
输血曾被认为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肝炎病毒的主要原因。近年来, 对于献血者的严格筛查及促红素的常规应用, 逐渐降低了肝炎病毒通过输血传播的风险。目前认为院内交叉感染是尿毒症患者肝炎病毒感染的主要原因。慢性肾脏病患者免疫力低下, 对病毒感染的抵抗力较差, 患者往往通过接触污染的血液、体液或污染的物体表面而使感染风险增加。肝炎病毒即使在肉眼无法发现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临床设备表面存活并保持活性。HBV在室温下可存活一周以上。与HBV相比, HCV在血液中滴度较低, 血清中的HCV在室温下迅速消亡, 但是在血透中心的HCV感染持续状态的患者仍是主要的传染源[12]。
王质刚等[13]认为, 血液透析患者易受HBV感染与其普遍存在着细胞免疫缺陷、严重贫血、低白蛋白血症、透析不充分和营养不良相关, 长时间透析的危险度大于输血危险度, 可能和操作不正规, 消毒不严格, 管理制度不完善, 不能严格划分血透区域, 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 反复手术和输血有关。血液透析患者感染HCV的原因可能为院内感染, 和输血、透析器的复用、血液透析机的病毒污染、医护人员的比例和行为、血管通路情况、共用药物和监护仪、不及时更换手套、不注重洗手和接触血液污染的被服。血液透析患者HIV感染与未执行感染预防措施特别是合用注射针头或针管有关, 并常导致HIV感染的暴发。
传染病流行过程有三个基本环节: (1) 管理传染源; (2) 切断传播途径; (3) 保护易感人群。应当针对这三个基本环节, 采取综合性措施, 并且根据各种传染病的特点, 针对传播的主导环节, 采取适当的措施, 防止传染病继续传播[14]。 (1) 管理传染源:需要能够及时地识别传染病, 将传染病患者集中到固定区域治疗。 (2) 切断传播途径:血液净化治疗方式特殊, 需要长期反复穿刺血管, 将患者血液引到体外, 并接触透析器, 在这一过程中, 有诸多环节可能对患者的血液造成污染, 导致患者感染血源性传播性疾病。无菌操作观念不强、手卫生观念不强, 造成交叉感染;阴性患者和阳性患者的复用透析器混放, 有潜在的病毒污染可能;保洁人员缺乏院内感染的相关知识, 也会造成病毒的污染, 有资料显示, 保洁人员的规范化培训可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15]。 (3) 保护易感人群:尿毒症患者免疫力低下, 对他们进行健康教育, 让他们能够认识到血源性传播性疾病的危害, 尽量避免输血并接种乙肝疫苗。减少输血, 能够减少丙型肝炎在透析患者之间的传播[16]。一项随机对照研究发现, 接受乙肝免疫接种, 可使乙肝感染率降低70%[17]。
笔者通过做好血液净化中心的感染预防工作, 可以对尿毒症透析人群进行保护, 并有效地减少或避免血源性传播性疾病相关病毒和普通血液透析人群发生直接或间接接触。
为更有效地减少血源性传播性疾病在血液净化过程中的交叉传播, 结合本中心的一些经验, 笔者提出如下建议:一些较小的血液净化中心, 是否可以不设阳性病房。对于一些透析机数量不超过十五台的中心, 设置阳性病房, 启用一到两台阳性透析机, 同时开通阳性通道, 将造成很大的空间浪费, 阳性病房必须配备专门的护理人员和治疗用品, 也浪费人员和财力。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要求将患艾滋病的尿毒症患者转入专科医院透析[6], 对于新发现的乙肝、丙肝和梅毒患者, 是否也可以参照艾滋病患者的要求, 转到专科医院透析?不收治阳性患者, 可很大程度上地避免交叉感染, 无阳性患者的血液净化中心, 新发生血源性传播性疾病, 可告知患者可能院外感染相关病毒, 以规避医疗纠纷。较小的血液净化中心可设立一个急诊透析单元, 用于必须进行急诊透析的新患者, 患者上机前或上机时, 即时行血源性传播性疾病的相关检查, 如结果阴性, 可留院透析, 如结果阳性, 则转入传染病医院透析。急诊透析单元, 包括透析机、透析床、床单、枕套等, 在急诊新患者使用后, 按标准预防要求, 严格消毒。
八种由蚊子传播的人类疾病 篇9
1.疟疾
疟疾是一种由于按蚊(又称疟蚊)叮咬人体,令人感染疟原虫而引起的急性寄生虫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每年高达3亿~5亿人感染,死亡人数在100万~300万之间,其中大部分为儿童。疟疾与艾滋病、结核病一起被世卫组织列为三大危险疾病之一。虽然抗疟药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但是一些疟疾现已发展出抗药性,而且疟疾疫苗历经几十年的研究,迄今仍无一种获得正式批准,所以抗疟之路依然艰辛而漫长。
2.黄热病
黄热病是第一个被发现的人类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也是第一个被证实是由蚊类(主要是伊蚊)媒介传播的疾病。该病1648年在尤卡坦半岛首次发现,被称为美洲瘟疫。后来又在世界多地带来毁灭性的疫情,如1793年的美国费城黄热病大流行,造成全市1/5人口死亡。1907年,《国际卫生公约》将黄热病列为继天花、鼠疫、霍乱之后的国际检疫传染病,可见其危害之巨。不过,随着南非病毒学家马克斯·泰雷尔等人的努力,黄热病肆虐的历史终于结束了,他也因此而获得195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3.登革热
伊蚊还是传播登革热的重要蚊种。该病于1779年在埃及开罗、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及美国费城发现,并根据症状命名为关节热和骨折热,1869年定名为登革热。登革热由登革病毒引起,每年全球有4亿人因蚊虫叮咬而感染登革热病毒,约22000人不治身亡,东南亚地区的儿童深受其害。2015年,巴西、菲律宾和墨西哥批准了全球首个登革热疫苗,效果还有待全面检验。
4.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传播媒介相同——主要是伊蚊,发病的症状也类似。1952年首次在坦桑尼亚证实了该病的流行,1956年分离到病毒。自2004年以来,这种病毒的传播范围迅速扩大,在亚洲和非洲持续流行,并蔓延至印度洋群岛和美洲加勒比海及周边地区。
5.寨卡病
自2015年10月以来,巴西报告的新生儿小头症疑似病例激增,在卫生部门确定一个死去的婴儿身上存在寨卡病毒且该婴儿天生就有小头畸形和其他遗传性疾病之后,认为寨卡病毒和小头症之间存在关联。寨卡病毒是一种蚊媒病毒,主要通过伊蚊传播,于1947年首次在乌干达通过丛林黄热病监测网络在恒河猴身上发现,随后于1952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人群中确认。成人染上寨卡病毒一般危害不大,但该病毒会“穿透”胎盘屏障,干扰胎儿神经发育系统,导致胎儿流产、新生儿小头畸形甚至死亡。
6.西尼罗河热
西尼罗河病毒是1937年在乌干达西尼罗河地区首次被分离出来并因此而得名,此后陆续在非洲、欧洲、中东、西亚和中亚、大洋洲以及北美被发现。鸟类作为病毒的主要宿主,促使该病远距离且迅速传播,而蚊子叮咬是造成人类感染的主因。2012年的一项研究认为,蚊子不仅充当了从染病动物到人之间的媒介,它们本身就可以直接传播病毒。几种库蚊已被证实是传播西尼罗河病毒的罪魁祸首。
7.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又称日本乙型脑炎,其病原体于1934年在日本发现,主要分布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蚊种有库蚊、伊蚊和按蚊中的某些种,而三带喙库蚊是主要传播媒介。蚊子传播病原体主要有两种方式:生物性传播和机械性传播,乙脑病毒的传播就属于前者。病毒进入蚊子体内后,先在肠道内增殖,然后行至唾液腺,经叮咬后传播给人或动物。
8.丝虫病
库蚊是传播丝虫病的主要媒介,此外还有几种按蚊和伊蚊。丝虫把蚊子作为中间宿主,幼虫在蚊子体内发育,蚊子叮咬吸血时,成熟的感染期幼虫即自其喙逸出,侵入最终宿主体内,再发育为成虫。丝虫会寄生在人的淋巴系统和肌肉组织里,由此引发四肢或其他部位肿大,因此丝虫病又被称为“象皮病”。
【责任编辑】庞 云
性传播疾病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35例手术室护理人员作为该次研究对象, 对其发放问卷35份, 收回35份, 有效答卷35份。有效问卷中调研对象中本科学历7例, 大专23例, 中专及以下学历5例。
1.2 方法
采用一人一卷的调研方式, 以科室为单位, 请各科室护士长组织本科室护士填写并回收。调研问卷包括个人资料、乙肝疫苗接种情况、锐器伤害防护知识、参加工作以来感染锐器伤经历及在调研时, 过去的一个月内发生污染锐器伤的情况等。
1.3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以 (%) 表示, 采用χ2检验处理数据。
2 结果
2.1 参加工作以来污染锐器伤经历
该组调研中, 18例护士发生过1次污染锐器伤经历, 占比51.4%;发生2~3次污染锐器伤9例, 占比25.7%;7例护士发生过4次及以上污染锐器伤, 占比2%, 总锐器伤发生频次为75次。
2.2 易引起锐器伤的护理用具
该次研究发现, 易引起护士发生锐器伤的护理用具为输液器针头、抽血针头、手术刀、缝针等, 其中空心针头类较为多见, 是该组研究中发生锐器伤最多的护理用具, 详见下表1。频率=发生次数/总锐器发生频次×100%。
2.3 护士对锐器伤防护知识的掌握
在调研中发现, 学历较高 (大专、本科) 的护士对于锐器伤的危险及标准预防知识的了解程度较学历较低 (中专及以下) 的护士要高, 结果经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针对此次调研, 特别提出以下预防措施。
注:与大专及中专以下学历比较, *P<0.05。
3.1 加强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
该组研究中发现, 50%左右护士对锐器伤的危害了解程度不深, 对标准预防知识的了解程度较低, 因此加强护士, 尤其是手术室护理人员本身的自我保护意识。应加强护士的相关知识培训, 定期举行知识学习, 定期更新临床护士的知识内容, 尤其是没有工作经验的实习生, 更应加强岗前培训及安全防护教育, 提高护士的防护意识。加强操作流程及业务技能方面的培训与学习, 使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操作规范及流程[2]。提倡护士的学习与自我学习, 注意业务技能的应用, 对培训学到的知识应加强应用, 做到学到用到, 降低污染发生率。
3.2 规范操作
注意手术操作流程的规范性。对于侵袭性诊疗护理, 除保证充足的光线外, 还应注意防止被针头、缝针、刀片等锐器划伤, 本次调研中发现, 空心针头是目前造成锐器伤频次最高的护理用具, 手术操作中禁止将已使用过的一次性针头等用品重新套针帽, 采用单手回套针帽法;禁止直接用手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锐器使用后应直接放入利器盒内, 注意放置量不应超过容器的3/4;如操作过程中手套意外被刺破, 应立即消毒, 更换手套[3]。
3.3 注意消毒及隔离
如怀疑患者为血源性疾病, 或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时, 护理人员应注意戴手套, 操作完毕后, 脱去手套, 立即洗手, 必要时进行手部消毒。手术配合中, 注意戴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保护面部皮肤;如患者出现大面积血液、体液喷溅应注意穿隔离衣;如护士手部皮肤有破损现象, 应注意戴双层手套加强保护。手术中的护理人员应穿隔离服, 戴双层隔离手套, 穿鞋套, 术后脱去隔离衣及手套等后, 应立即进行手部消毒, 沐浴更衣后再参加行其他工作。
手术结束后, 使用后的器械等物品应用消毒剂浸泡, 密闭后至器械清洗间经高压灭菌处理, 一次性敷料使用后放入双层黄色塑料袋内, 系紧袋口后注意贴警示标志, 作焚烧处理。
如护理人员发生锐器伤, 应立即采用肥皂液及流水清洗, 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 如有伤口应轻轻挤压, 将损伤处血液挤出后冲洗, 禁止局部按压;最后使用消毒液消毒、包扎。定期做检测及药物预防。
总之, 由于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接触血源性传染疾病患者护理过程中, 极易受锐器刺伤而接触造成感染, 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 提高保护意识, 以安全、合理、有效的手术操作流程, 加强暴露后的处理, 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损害。
参考文献
[1]蒋丽君.手术室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预防与控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 12 (4) :75-76.
[2]李箭, 姜青峰, 白建萍.医护人员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8, 18 (2) :289-291.
【性传播疾病】推荐阅读:
胎源性精神疾病05-23
重性精神疾病培训总结06-06
2023年重性精神疾病干预措施09-22
重性精神疾病工作制度及流程06-15
牙周疾病与系统性疾病10-11
疾病特点07-17
发热疾病10-16
疾病转归05-13
恶性疾病05-14
双胎疾病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