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能力(精选12篇)
社会能力 篇1
社会能力是儿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但影响儿童的人际交往、心理健康、生活与学习质量,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能预测儿童将来的人际关系、情绪情感调控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发展水平[1]。开端计划的最早倡导者之一Zigler曾指出:社会技能应该成为开端计划早期干预项目的主要内容[2]。近30年来, 儿童社会能力培养在理论和技术层面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并且这些技术的运用确实改善了部分儿童尤其是不良儿童的社会技能。然而, 对这些干预研究效果的元分析表明社会能力干预只有短时的效果, 缺乏长时的效果。针对元分析的结果, Gresham认为有必要对社会能力的研究进行反思, 重新考虑社会能力的理论构建问题[3]。
我国对社会能力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 目前的一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儿童同伴关系和社会技能方面, 对社会能力的概念、理论探讨不多。Zigler认为儿童社会能力之所以没有变成心理调节的重要变量, 就是因为缺乏明确的定义, 人们总是试图用一些本身就模糊不清的概念来解释它[4]。因此, 吸取西方的经验教训, 对儿童社会能力进行比较清晰的概念界定, 构建明确的理论框架, 这是比较关键的。本文简要回顾儿童社会能力的几种常见定义, 指出概念的界定与理论的整合应变成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儿童社会能力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基于同伴关系的界定
同伴关系 (peer relationship) 主要是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儿童社会能力的研究最早是从 同伴关系开始的。20世纪初期, 一些著名学者, 如弗洛伊德、艾里克森等就提出社会群体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5]。20世纪30年代, 研究者开始着手进行儿童同伴关系的实证调查,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导致儿童同伴关系研究的中断。直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 关于人类社会行为的研究才又重新激起人们的兴趣, Hartup指出同伴关系在儿童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此后的一些研究主要围绕着“同伴关系在儿童青少年的发展 和社会适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一命题而展开[6]。也有许多研究发现, 儿童同伴关系的质量可以预测其青少年期和成人期的学业、反社会行为和心理病理症状。70年代中期至今, 同伴关系的研究不断地系统与深入,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众多研究者运用同伴关系的质量来衡量儿童的社会能力。
同伴关系包含两个重要的层面:同伴接纳 (peer acceptance) 和友谊 (friendship) 。同伴接纳是一种群体指向, 反映的是群体成员对个体的态度——喜欢或不喜欢、接纳或排斥。同伴接纳水平是个体在同伴群体中声望和社交地位的 反映;友谊则是一种个体指向, 反映的是两个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同伴接纳和友谊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经验, 在儿童发展中具有不同的作用[7]。
儿童同伴接纳的研究主要采用社会测量法。这一方法由J.C.Moreno最早创立, 有两种变式, 即同伴评定和积极消极提名。社会测量法能够定量地揭示儿童在同伴群体中的人际关系状况。关友谊的测量标准和维度尚有争议, 学界一般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对儿童同伴的数量和质量进行测查[8]。
基于同伴关系的社会能力有较高的客观性与跨时间稳定性, 但其只能区分出社会能力低的儿童, 却无法解释这些儿童出现的问题与导致同伴关系不良的原因, 因此对实践干预的价值不大。而且, 儿童同伴关系及儿童的社会适应是相关研究, 互为因果。
二、基于社会技能的界定
学界对社会技能本身的定义存在一定的争议。国内有研究者指出社会技能是个体在社会生活环境中有效而恰当地与他人进行交 往的活动方式[9]。基于社会技能的视角来界定社会能力可以解决同伴关系界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因此, 社会技能常常作为社会能力的同义词出现。这种界定方式运用儿童所拥有的恰当技能的数量和质量来衡量儿童的社会能力。
20世纪60年代以来, 大量研究证实社会技能方面存在缺陷的儿童在情绪、行为和学业上也会出现严重的问题, 社会技能好的儿童则会表现出优良的学习成绩, 更受人欢迎。20世纪70年代, 美国社会技能试验指出, 与控制组相比, 受训的儿童在同伴接纳中确实受益。追踪研究还发现, 社会技能对儿童成年期的社会适应状况有重要的意义。90年代以后, 社会技能研究的范围有所扩大, 日趋深入, 研究的内容包括儿童社会技能的意义与作用, 与同伴交往、学业成就、情绪发展等的关系, 认知因素、缺陷及干预等。
学界研究社会技能的方法主要是社会测量法和行为评价法。社会测量法是同伴关系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行为评价法是指对儿童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表现做出评 价的方法。该方法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明确构成社会能力的技能内容与数量, 为此, 学界给出了若干的评定标准, 即社会效度、能力相关、常模等。
社会效度标准是学界较为常用的一个评定标准, 认为儿童的社会技能取决于特定社会行为所预示的重要的社会性后果, 以效标关联为基础。所谓重要的社会性后果, 即重要他人, 包括同伴、父母、教师对儿童社会技能的判断。然而, 运用这一方法选择出来的社会技能往往是模糊且难以测量的, 并且重要他人之间的评定也多有矛盾。
与同伴关系的定义相比, 社会技能定义的优点在于其可操作性强, 可以对测量指标在行为层面进行细分, 这对编制行为量表和制定干预计划相对容易, 因此被广泛采用。然而, 这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各评定主体意见很难达成一致, 如教师认为是恰当的社会技能, 或许被同学评定为不恰当;没有考虑人际间的交互作用和社会交往的情境性, 只是将社会能力作为个体的一系列的预设技能进行评定;把社会能力分解为许多独立的技能, 没有考虑技能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组织整体性。
三、基于社会认知的界定
同伴关系和社会技能分别从结果和内容入手描述社会能力的两个侧面, 社会认知则是从过程观入手来描述社会能力。
20世纪60年代以后, 由于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的影响, 社会交往中的认知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社会能力认知模型包括问题解决模型、观点采择模型和信 息加工模型等。虽然各个模型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但其都强调社会能力的认知因素。以Dodge等人提出的信息加工模型为例介绍儿童社会认知能力。
Dodge等认为, 儿童在社会交往中首先面临的是需要加工的各种信息, 即社会性刺激, 如他人的表情、动作、话语等。儿童给这些社会性信息赋予意义, 并据此决定如何做出反应的过程就是社会信息加工。社会信息加工包括六个相互联系的环节:编码、解释、目标澄清、提取或生成反应、反应决策和反应执行[10]。
在编码和解释阶段, 儿童会选择性地注意社会环境中的一些信息, 然后通过与原有经验的对照和比较来解释该信息的意义。之后, 儿童根据所获得的社会信息调整自己原有的目标或生成一个新的行为目标, 并从原有经验中提取所有可能的反应模式或生成新的反应模式。最后, 他们通过决策来执行某一反应。交往情境中的他人对这一反应进行评价之后给予反馈, 儿童针对反馈信息进行新一轮的信息加工, 形成一个循环的加工流程, 完成社会交往活动。当然儿童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社会情境的, 其原有的长时记忆、掌握的规则、社会图式、社会知识等会影响整个信息加工的过程。
Dodge用已有的社会经验和上述六个步骤细致地刻画了儿童社会信息加工的过程, 社会能力包含上述所有步骤的顺利完成及其有效流畅的整合。这一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儿童攻击行为的出现, 也被证明同众多社会任务中表现的能力呈正相关关系[11]。
对社会信息加工过程的测量主要有三种方法:假设情境法、真实事件法和自我报告法。学界通常运用假设情境法, 这种方法为儿童设计一种或多种假设的社会情境和问题, 来区分儿童在社会信息加工各个步骤中的反应类型。真实事件法同假设情境法类似, 只是儿童要回答关于真实社会事件的问题。自我报告法会提供给儿童一个量表, 让儿童评定每个项目在多大程度上符合自己的情况。
社会信息加工过程不仅可以描述什么是适应行为, 而且说明了适应行为是如何产生的。此外, 认知对行为的研究也是以往社会能力研究所忽视的。研究发现, 那些对于足够重视社会目标给予的儿童倾向于做出积极的社会行为[12]。
社会能力的认知定义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 但同样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没有阐述个体的社会能力如何随年龄而发展, 个体的社会成就与社会信息加工能力也没有一致的相关性。实际上, 它们之间的相关可能并不是直线, 高成就个体一般很少考虑他人的需要, 而低成就个体通常因为没有满足自身的需要而产生一种无助感, 只有中等成就才能让个体有机会发展社会技能。也就是说, 高成就个体和低成就个体可能会忽视对社会性线索的信息加工过程, 而在社会信息加工层面表现突出的个体却往往只能获得中等水平的成功。而且, 儿童社会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能力, 除了认知因素外必然还受到其他因素, 如社会情感的复杂影响。Lemerise与Arsenio针对情绪和认知两个方面的整合进行研究, 取得初步的进展, 这种整合可以弥补认知定义的部分缺陷[13]。
四、各界定间的联系与区别
综上所述, 如何界定社会能力尚未形成统一的意见, 这会影响人们深入了解儿童社会能力的结构, 不利于研究结果的整合。要想解决社会能力的概念问题, 学界要先理清上述各界定间的关系。
从同伴关系发展到社会认知, 学界对社会能力的认识不断深刻。20世纪60、70年代, 美国儿童社会能力的培养逐渐受到重视。最初的培养是甄别, 区分出社会能力不足的个体, 同伴关系作为一种评价性的概念受到欢迎。同时, 人们发现在对这部分儿童进行干预时, 同伴关系的定义又显得有些无力, 儿童被同伴拒绝, 又没有朋友, 这说明他的社会能力不好, 但如何去提高他的同伴接纳水平, 让他顺利地建立友谊呢?因此, 社会技能的界定恰好可以弥补这种不足, 于是研究者指出儿童社会技能的高低决定他的社会能力, 要在社会能力培养中选择合情合理的技能训练, 与这一时期行为主义在美国的盛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同伴关系与社会技能究竟有什么联系?谁先于谁起作用?目前学界还存在一些争议。儿童社会技能在掌握或应用方面的缺陷会造成其同伴关系不佳, 而同伴拒绝也会产生众多社会行为问题。研究者们通常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解释二者的相关性[14], 运用社会技能来解释同伴关系[15]。社会认知观出现之后, 人们迫切地想要了解儿童的社会技能是如何获得的?而且在20世纪70年代, 儿童社会技能的训练并没有取得长期的效果, 学界开始转向认知观, 尤其是从信息加工过程的视角来对社会能力进行细致深入的探究。
似乎社会信息加工是社会技能与同伴关系的基础, 但下此定论为时尚早。正如Crick和Dodge等的模型指出, 儿童社会信息加工的各个过程都会受到个体先前经验的影响, 已掌握的社会知识、社会规则以及自身的社交效能感等都对各个步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6]。也就是说, 儿童的社会地位、之前的被拒绝体验、所掌握的社会技能等很可能是其信息加工类型的“因”, 而不是“果”。刘翔平认为社会认知是社会能力的基础, 池丽萍与辛自强认为社会信息加工的“过程观”为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把“金钥匙”[17,18]。
不管是运用同伴关系, 还是运用社会技能, 抑或是运用社会认知来定义社会能力, 这仅仅反映了社会能力的不同构成, 彼此之间只存在中度的相关性, 用某一种定义来替代其他或者把三种定义简单相加的做法都是不合适的, 这不能很好地体现社会能力。
五、现状反思与展望
社会能力与其他社会行为、社会心理过程的概念模糊不清。人们在研究同伴关系的社会适应意义时, 用社会技能做指标;研究社会技能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时, 会用同伴关系做指标, 如此循环验证很难有真正的突破。
1.明确界定儿童社会能力的概念, 不要任意扩大其内涵和外延
社会能力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现象, 但作为一个科学的概念, 社会能力必须要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 不能盲目地基于某一视角, 如结果、内容或过程, 也不能将知、情、意、行等随意地纳入能力的范畴。
同伴关系、社会技能与社会认知, 这三种研究途径所得的结果是两两相关的, 其反映的是社会能力的不同侧面, 实际上包含一个共变的成分或结构。这个独特的成分或结构也许更接近社会能力的内涵, 其他相关的社会心理过程和社会行为应属于社会能力的外延。
2.注意理论与实证研究的结合
曾有研究者尝试对社会能力的概念进行综合界定, 如Ford从系统观出发, 将社会能力定义为“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 运用恰当的方式达到相应的目标, 并取得积极发展结果的能力”[19], 认为社会能力是人与情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在此过程中有三个子系统, 即指向系统、控制系统和调节系统发挥作用。指向系统包括意图、预期和目标, 监控行为目标;控制系统包括信息收集、计划、问题解决、技能, 监控指向目标的行为过程;调节系统负责监控行为结果的反馈过程。个体的社会能力反映三个系统的流畅和平衡。刘翔平认为社会能力包括 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三个成分, 其中社会认知是基础, 社会情感是动力, 社会技能是社会能力的外在表现[20]。
3.寻求方法层面的突破
当前儿童社会能力的研究方法仍以问卷和测验为主, 然而社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 仅仅通过问卷或测验的方法来反映社会能力或预测将来的社会适应, 这是不现实、不科学的。因此, 研究要以科学的态度谨慎地对待测验, 也要综合运用其他的研究方法。
此外, 当前的研究多是横断性或相关性的研究。但儿童社会能力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 设计纵向追踪的实验研究有利于从更本质的层面来理解儿童的社会能力。
社会能力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建构始终受到学界的关注。只有将社会能力当作一个科学的概念来对待, 将其作为一个科学课题来研究, 社会能力才能成为儿童心理调节与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变量, 并对其社会能力的养成给予科学有效的指导。
社会能力 篇2
当前,我国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繁重而艰巨。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尤为重要。党的十七大提出“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强调要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要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因此,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事关全局、事关长远,是形势所需、发展所求、民心所向。
一、立足全局,着眼长远,深刻认识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大意义
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迈进基本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是顺应人民群众新期望的必然选择,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基础性、根本性工作。
(一)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提升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在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人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国家,社会管理
任务更为艰巨繁重。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途径。今日中国,社会变革日新月异,阶层分化,社会流动加速,社会利益多元,社会转型正在进行。与此同时,社会问题不断涌现,新老矛盾叠加交织,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情况更为复杂、难度加深加大,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解决不好,必将影响甚至干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通过提高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能力,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和人际关系,从而构建起促进改革发展的和谐社会,不断巩固我们党执政的社会基础。事实证明,执政党的执政能力越强,就越能控制社会,就越能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迈进基本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
未来10年,既是实现基本现代化决定性意义的关键期,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和国际化深入发展,社会管理的动态性、开放性、流动性大大增强。这就迫切要求我们的社会管理,必须更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我国政治制度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这就迫切要求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以社会管理的创新为
推手,在重要时期取得重大突破,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确保基本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如期达成。
(三)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维护社会和谐和稳定的重要途径。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做好社会管理工作,促进社会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条件。当前我们拥有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种有利条件。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包括: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等。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本目的就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二、强化意识,认清形势,不断完善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路和方法
以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保持
社会稳定等为基本任务的社会管理,始终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内容。我们要进一步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做好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完善思路和方法,更好更快完成社会管理创新任务。
(一)强化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几种意识
1.要强化统筹意识。社会管理工作系统性强,涉及面广,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必须统筹谋划,协调推进,努力增强社会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协调性和科学性。要把创新社会管理作为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臵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去把握,纳入到“十二五”规划中去谋篇布局,切实找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与工作大局的切入点和结合点,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2.要强化法治意识。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保证,对于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减少和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至关重要。要认真贯彻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大力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规范约束公共权力,有效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注重引导群众增强法制意识,依法保护自身利益,依法表达自身诉求,着力提升全社会的法治理念,促使社会管理走向规范化和有序化。
3.要强化基础意识。基层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基层稳则全局稳,基层安则全局安。要把加强基层基础作为战略性、根本性的任务来抓,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向基层
基础延伸。要把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基层党组织建设等活动密切结合起来,提高掌控能力,弥补管理漏洞,切实增强基层组织的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提升基层组织的社会服务管理能力。
4.要强化创新意识。做好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核心是创新。要在扬弃传统做法经验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社会管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载体和手段途径的创新,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破解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难题。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社会管理的着力点放在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保障改善群众利益上,让人民群众通过高效、有序、柔性化的社会管理,切实感受到服务更到位、管理更有序、社会更和谐。
(二)不断完善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路和方法。1.认真理清思路。一是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实现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使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得到保障;二是要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作用,使各种社会力量形成为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保障社会安定有序的合力;三是要正确反映和协调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阶段的利益诉求和社会矛盾,力求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协调各方利益,促进社会动态平衡,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四是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五是在弘扬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政治优势的前提下,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做法,勇于变
革和创新,把改革创新贯穿到整个社会管理过程当中,为推进和谐社会提供强大动力。
2.不断改进方法。一要依靠法治。社会管理的最高形式是法治管理,法治管理的实质是民主管理。要加快社会管理领域的立法,通过广泛的社会立法来协调新的利益关系、解决新的社会矛盾;二要完善政策体系。政策具有灵活性,它是法律的必要补充,也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要不断完善有关经济政策、社会政策、文化政策,调节和保护好社会利益、化解好社会矛盾;三要发挥非法律规范的作用。有效发挥道德的示范和引导作用,通过借鉴和吸收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塑造出新型的社会伦理道德;四是要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也是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为此,我们要发扬光大,并通过创新群众工作的基本方法,做好群众工作,维护群众权益;五是要加强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是提升社会管理效能的有效形式。要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建立高效的信息采集机制,准确掌握社会基础信息,准确把握社会动态;六是做好舆论引导。舆论引导是社会管理的重要方式。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要把各类媒体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利用这个平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了解社情民意,控制和调理社会情绪。
三、突出重点,狠抓关键,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各项工作
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
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这些任务既各不相同、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呈现交织互动、有机统一的辩证关系。只有在全面认识、统筹兼顾中抓住重点环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才能解决好现实中的突出问题,有效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一)加强社会管理体系建设,增强社会管理合力
1.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组织以及各相关主体之间的关系,明确各方主体在社会管理中的定位。强调党和政府在社会建设中的中心位臵,强调政府公共财政的更多投入,同时要健全和完善社会自治、自律和自我发展的新机制,充分发挥各种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在社会管理上的主体性及其对政府社会管理的监督制约作用。
2.建构和实施以权利为导向的社会政策体系,尊重和保障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加强社会服务体制建设,提升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消除社会排斥,推动社会融合。
3.加强民生制度建设,确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民生社会管理发展新机制。改善和保障民生问题不仅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必然要求,而且是政府行政必须优先实现的基本职能,也是需要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才能解决的问题。政府既要承担起直接提供各类服务的职责,又要善于借助其所掌握的权力、权威和信息、资源,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使其参与解决民生问题。
4.健全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并形成维护社会长期稳定和有效处理社会公共危机事件的社会稳定机制。在群体性事件等危机处理
中,要善于做到“情绪疏导”和“情绪管理”,以贴近的感情疏导民情,化解危机,尽量避免机械、简单地运用“物质满足”或者“物质诱导”的方式。
5.增强全社会参与社会管理的活力,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的运行机制。要建立不同社会主体之间平等、民主的社会合作机制,倡导参与型行政理念,形成兼顾各方各类利益、维护全体人民的发展利益与环境生态利益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管理机制,努力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二)社会管理创新须重点解决的问题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既要全面展开工作,又要抓住源头性、根本性和基础性问题,重点在于解决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特殊人群帮教管理、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网络虚拟社会建设管理、社会组织管理服务等问题。
1.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要公平对待,切实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从就业、居住、就医、子女教育等基本民生入手,不断创新统一有效管理新机制,结合城镇化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实现城乡一体化和服务全覆盖的人口互动管理模式,疏堵有机结合,使流动人口能够全面参与并真正融入当地社会生活,变流动为活力,从根本上解决流动人口不稳定和不和谐等问题。
2.推进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创新,要建立健全对服刑在教人员、刑满释放解教人员、社会闲散人员特别是青少年以及吸毒人员等高危人群的常态化帮教管控机制,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推动教育改造与安臵帮教工作
双延伸。对特殊人群的帮教管理,要有措施、有方法、有体系,应在有利于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促进他们的发展上下功夫,尤其是应当致力于建构和完善帮助其更好地融入社会的机制制度,从根本上化解社会矛盾。
3.推进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的创新,要将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地区的治理和城乡规划、地区改造相结合,在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活环境的基础上,健全基层组织、延伸公共服务,切实处理好整治、服务、管理和发展的相互关系;要对小旅馆、娱乐、洗浴场所等实行耐心指导、重点防控、过程监管,完善长效机制,突出指导服务理念。
4.推进虚拟社会建设管理创新,要提高对互联网的认识,注重研究互联网的内在规律和规则,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加强互联网的建设与有效管理,特别是要认真研究和充分利用法律手段,依法保证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既要把网络舆情作为听民声、察民意的重要渠道,又要高度重视和评估舆情影响,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有效地制定互联网管理建设政策,正确引导网上舆论,维护网上秩序,营造有利于社会稳定的舆论环境。
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篇3
一、培养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
案例:观察实录:大班幼儿,性别:男,年龄7岁。今天我们班上了《京剧脸谱》的活动,京剧脸谱夸张的手法和色彩深受幼儿的喜欢,小C小朋友的思维、分析、判断及绘画能力都是十分优秀的,在活动中对称图案和色彩是自制玩具的重要环节,怎么才对称呢,他先把纸进行了对折,打量一番后,有顺序地画眼睛、嘴,然后打扮花纹,做得有条不紊,最后用剪刀把眼睛剪掉,又在耳旁挖洞,在穿线打结的环节出现了困难,先是与同伴协助,戴了一下后还是不够牢固,就找我请求帮助,在我的帮助下,最后完成后他满意地戴着京剧面具和同伴一起游戏了。
分析与评价:在游戏中可以发展幼儿的合作性,培养幼儿与同伴交往能力。教师只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发现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教师可以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成长和心理的需要。好动顽皮的孩子鼓励他多参与游戏活动,可以培养孩子的耐心、坚持性、持久性。
二、培养幼儿学会倾听的习惯
案例:观察实录:大班幼儿、性别:女、年龄7岁。语言集体教学中,老师问:“谁能单独看着图谱说一遍儿歌?”小B第一个主动完成任务,老师奖励给她一个小贴花。小A举起手,站起来说儿歌:“夏天的歌,在哪里?咯咯咯,……”老师提醒:“不是咯咯咯,而是蝈蝈蝈”。小A继续说儿歌:“在青青的草丛里……”老师提醒:“是绿绿的草丛。”小A开始不说话,低着头,用力眨眼睛,慢慢脸变红,哭了起来。B幼儿劝说小A,没有关系的,我也说错了,老师也提醒我了,继续说完了就有小贴花。小A没有继续说下去,低头不开心。
分析与评价:对照评析观察目标儿童行为,从小A的表现以及与同伴的冲突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位对自己要求严格的幼儿,自尊心强,希望自己做得更加完美,特别在意别人对她的评价,在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明显不足,遇到问题会束手无策,不知道该如何与人沟通。孩子发音不正确是很多孩子都会出现的常见问题,教师家长的随机指导和帮助可以帮助幼儿提高自信心。尊重和接纳幼儿的说话方式,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如何,当孩子口齿不清楚时,父母和老师都不要急躁,慢慢练习,不要急于求成,循序渐进让孩子多练习发音。可以和孩子一起亲子阅读,让孩子听懂和理解故事的情节,一起扮演故事中的角色,爸爸妈妈也要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并参与其中。在平时可以请小伙伴和她交流,提供说话的机会并体验语言交往的乐趣。老师和父母要每天有足够的时间与幼儿交谈。平时多谈论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询问和听取她对自己事情的意见等。
三、培养幼儿的表现创新能力
案例:观察实录:大班幼儿、性别:男、年龄7岁。在美工区给幼儿提供了各种自制的蔬菜印章以及印好的蔬菜印章图案、油画棒等。小C对我准备的橡皮泥、彩色纸、彩带、碎布头、玉米皮等大量的材料,非常感兴趣。小C认真地制作起来,通过画剪贴任其所能,流露出对艺术的迷恋,尽情享受艺术美的熏陶,同时激发小C积极大胆地表现自己,去创造美表现美。在幼儿的操作活动中,小C幼儿选择不同的蔬菜印章在大的图画纸上随意盖章,体验着蔬菜印章的乐趣。幼儿进行有规律地印章,一个青菜印章接着一个藕片印章,体验着图案排列的美妙。小C一会儿在排列,一会儿又在印好的蔬菜图案上进行添画,让它变成小狗、小鸭、小鸟等可爱的动物形象,促进了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分析与评价:对照大班幼儿的社会表现发展目标,小C能主动在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主动承担任务,遇到挫折,学会勇敢面对挫折,不怕做错。愿意与同伴友好相处,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关心尊重他人,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具有初步的归属感。采用赏识教育,当老师发现小C发现在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方面的优势,激励他平时乐于和同伴交往,看到同伴也在进步,自己也要有好的表现。
四、培养幼儿学会分享
老师和家长要教孩子学会分享。要用心去解读孩子,只有理解和尊重了孩子,同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孩子就会与你交朋友,就会乐意听小伙伴和老师家长的话。家园配合也是培养幼儿良好社会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总之,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用科学有效的观察来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不断提高自身分析反思、解决幼儿个性差异的能力,做个细心有效的观察者。父母平时要多鼓励幼儿,积极开导幼儿学会与同伴和成人交往。让孩子在获得各种社会交往规则与技能的同时,逐渐培养社会交往能力。
社会能力 篇4
一、破解认识不清问题, 进一步提高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破解认识不清难题, 一要认真审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的重要性。
首先, 它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大学功能的发展进程充分说明, 大学服务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和依归, 唯有如此, 才能发挥大学的引领作用, 体现大学的价值所在。
其次, 它是高校和教师自身发展所需。哲学社会科学要发展, 需要科学研究出真知、学科建设有发展、人才培养高品质、经费支撑实力强, 而这一切都能在加强与地方合作、融入社会建设中得到支持和提高。同时, 高校教师服务社会也有利于走出唯发表论文为评价标准的误区, 使更多人关注现实生活, 学以致用。
再次, 它是现实社会发展所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贡献率还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 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主要阵地的高校有着义不容辞的提高、提升服务社会能力的责任。
破解思想认识不清难题, 二要坚持将服务社会与御用学问区别开来。
作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 一是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并以此为舞台, 不断普及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创造的灿烂文化, 不断将优秀的文化成果转化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类活动, 不断指导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走向新高度; 二是将知识分子的理想和智慧落实在调研报告、决策建议中, 帮助政府、企业、行业等理性地认识现状、分析问题, 提出解决办法, 建设和发展社会事业; 三是借助社会给予的平台和机会, 针砭时弊、坚持真理、确立标杆、经世致用, 以知识分子的道德良知和知识素养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力所能及地纠正某些利益集团的需求和作为, 避免某些偏差和错误。
二、破解思路不宽难题, 进一步拓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的内容和形式
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主要有思想文化功能、政治功能、社会管理功能、决策咨询功能等, 可以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因此, 高校要围绕哲学社会科学的功能和作用积极拓宽视野, 增加服务社会内容, 创新服务社会方式。
破解思路不宽难题, 一要树立“顶天立地”发展理念。
首先, 既要树立“顶天”发展理念, 面向学术前沿和党与政府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开展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研究, 为服务社会奠定理论基础; 同时, 又要树立“立地”发展理念, 直接面向区域转型升级需求, 积极开展应用型、攻关型研究, 提高对政党、政权、各种政治组织以及社会各阶层的作用和影响程度, 为指导社会活动、助推区域社会发展做贡献。其次, 要加强社会调查, 服务地方政府、行业和企业决策等。
破解思路不宽难题, 二要坚持开放办学。
首先, 图书馆、资料室、实验室等向社会开放, 将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精品课程制作成网络课程, 与社会共享知识财富。其次, 要拓展继续教育空间, 推进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破解思路不宽难题, 三要主动融入地方文化宣传教育活动。
首先, 要鼓励教师在引领地方文化事业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要鼓励教师以参与媒体访谈、参加社会讲堂建设等形式, 投入哲学社会科学大众化、普及化工作中, 促进教师参与地方文化知识普及、市民修养提高等活动, 实现研究成果向公共文化产品、大众普及读物转化, 引导社会价值观念,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引领文化功能。其次, 要挖掘地方文化及产业优势, 组织出版精品力作, 宣传地方文化, 唱响文化品牌, 做优做强地方产业品牌, 以优秀的应用性成果为人们提供鉴别是非、善恶、美丑的准则, 帮助激发人们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 从而直接影响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和整个社会的风尚, 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破解能力不足问题, 进一步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的规划和师资水平
高校是人才汇聚的地方, 具有各类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的精英很多。但是, 当前高校对于社会多方面形势的反应迟缓, 使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明显不足。一是对于社会发展的宏观形势和需求缺少了解, 在与地方合作时缺少系统的规划和长远的部署, 显示出战略谋划的不足。二是对区域发展所需的学者类型缺少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师资队伍建设与地方脱节。三是对地方发展所需的人才属性缺少了解, 哲学社会科学的专业设置、课程设计、教学内容等与社会需求和区域发展脱节。
破解能力不足问题, 一要加强组织管理, 积极构建服务社会大格局。
高校要设置专职于区域合作的组织管理部门, 着力加强与社会的对接, 做好服务社会顶层设计和外部环境营造工作。首先, 要加强对社会和区域环境的认识, 增强管理部门宏观部署能力。其次, 要加强对外联系, 搞好与社会的多层对接关系。
破解能力不足问题, 二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着力培养服务社会骨干力量。
首先, 要重点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其次, 要加强人才梯队建设, 注重培养中青年人才。再次, 要建设创新服务团队。
四、破解保障不到位难题, 进一步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的长效机制
长期以来, 高校教师服务社会成效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主要表现在: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科研具有独立性、个别性、封闭性等特点, 教师与社会的交汇面较窄, 信息闭塞, 教师与社会需求缺少必要的结合平台; 二是教师教学科研任务较重, 相当一部分教师分身乏术, 难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于社会服务; 三是高校缺少应有的激励机制, 导致有限的能力又调动不起来。
破解保障不到位难题, 一要大力构建教师服务社会平台。
首先, 要搭建教师与社会合作的平台。要针对地方发展现状和社会需求, 发挥高校研究优势和人才特长努力与政府、企事业单位构建合作的研究机构。其次, 要积极探索对接地方需求的新模式新机制, 如事业法人研究院和联合实验室等, 发挥高水平应用研究成果的作用。再次, 要发挥研究生作用, 建立健全研究生工作站等。
破解保障不到位难题, 二要着力构建激励保障教师服务社会的机制。
首先, 要减轻教师负担。高校要尽快出台相关政策, 建立制度, 要为那些服务社会有特长、有能力的专家、教授松绑, 减少他们的教学时数, 减轻他们的纵向科研压力, 保护他们服务社会的积极性, 保证他们有时间、有精力、有热情参与文化普及和服务社会问题调研, 为他们提高决策、咨询质量提供便利。其次, 要构建激励保障机制。高校要在现有的针对社科教师考核的激励机制基础上, 增加服务社会发展的指标体系, 即针对教师的考核应由原来的教学、科研两大块增加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块, 将从事服务社会活动的成效计入考核指标。
破解保障不到位难题, 三要努力营造高校服务社会的浓郁氛围。
高校要加强服务社会发展的宣传教育活动, 增强社科工作者服务社会的思想意识。一是拓宽宣传内容。二是拓宽宣传和动员的方式。三是营造高校服务社会发展的浓郁氛围, 形成全体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师生“比、学、赶、帮”服务社会的生动局面。
参考文献
[1]肯尼斯·普鲁伊特.社会科学与第三世界:美国的局限性[J].罗凤礼, 译.国际社会科学杂志 (中文版) , 1985, (1) :183—190.
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篇5
引言:
和谐是天底下最珍贵的价值,是人世间最美的状态,也是人类几千年来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古往今来,世界各国的哲人贤达都对社会和谐的美好理想做出了自己的诠释。
一、对“和谐社会”的古今诠释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非常丰富。据考证,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和”字。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和”被广泛地应用到家庭、国家、天下等方面,用以描述内部治理良好、上下协调一致的状态。就连古代的商铺为取吉祥之意也多与“和”相关,如永和号、泰和号、义和号、天和号等。医院也有协和医院、广和医院等,并一直延续至今。故宫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都蕴含和谐之意。代表中国传统特色并深受中国人喜爱的“中国结”寓意相合、和合,和谐。2009年国庆节庆祝建国60周年的的光立方上就显现了中国结图案,以此来象征中国的国家和谐。和谐也是2008年奥运会、2009年全运会的宗旨和成功标志。可以说,“和谐”思想在中国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而对社会和谐的美好憧憬,古往今来也是见仁见智。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的思想家孔子、墨子、孟子就从不同角度提出“大同”社会的理想。孔子提出“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家和万事兴”的观点。墨子勾画了“兼相爱”、“爱无差”的美好社会蓝图,孟子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状态。《礼记·礼运》中描绘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样一种理想社会;1500多年前,文学家陶渊明在其名作《桃花源记》中更是描绘了一幅美好社会的图景:“林
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近代以来的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等都把“大同”作为中国理想的社会模式。洪秀全提出了“务使天下共享”的“小天堂”构想,以及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明确提出“天下大同”之说,要建立一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康有为《大同书》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社会生产、生活、政治、教育、经济、娱乐等领域,可说是有史以来对未来大同世界最详尽而完美的一种描绘。孙中山的社会和谐理想是建立在三民主义学说的基点上的,其所欲建成的和谐社会是一个众人“共有、共治、共享”,社会所有资源均平而协调的大同世界。也就是说,孙中山所追求和建设的目标就是要建设一个政治、经济、道德等各个层面都达到和谐的社会。这些思想虽然带有不同时代和提出者阶级地位的烙印,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西方,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写出了《理想国》。英国的托马斯莫尔写了世界上第一部描述空想社会主义的作品对话体幻想小说《乌托邦》。法国的孟德斯鸠在《波斯人信札》中描绘了衣服比《桃花源记》更为详实的“穴居人”生活。1803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发表了《全世界和谐》一书,提出未来的理想社会制度是“和谐制度”。书中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不和谐,指出它必将被“和谐制度”所代替。1824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进行的共产主义试验,也以“新和谐”命名。1842年,德国空想社会主义者魏特林在《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中,把社会主义社会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并指出新社会的“和谐”是“全体和谐”。他们认为,在自然体系内存在和谐的秩序,在社会体系内也同样应有和谐的秩序。必须彻底消除资本主义的残酷和不公,在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建立起社会各阶级的融合。上述思想都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然,在存在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旧制度下,这些理想是根本无法实现的。马克思又批判地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有益思想,在《共产党宣言》中设想了“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和谐社会模式。而马克思所构想的这种“自由人联合体”未来和谐社会模式无疑是指高级的和谐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和谐也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不懈奋斗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毛泽东提出了社会发展系统理论的思想,把社会发展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看待。在这个系统工程中,他把社会发展作为物质运动形式来考察,把社会发展当成物质与精神的对立统一过程来对待,在此过程中,注重社会发展的结构控制。毛泽东将他的社会发展系统理论思想运用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毛泽东构建的中国社会发展模式的理论,不仅涉及经济体制、管理体制,而且涵盖了政治体制和科学文化领域。虽然后来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坚持下去,没有最终摆脱苏联模式,但是毛泽东把社会发展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看待的社会发展系统论思想,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有借鉴意义。
邓小平提出了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思想。邓小平的社会协调全面发展思想主要包括:一是经济与政治协调发展;二是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三是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邓小平还指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从而科学地阐明了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要性。邓小平强调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协调发展,是对毛泽东社会发展系统理论思想的继承和创新,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证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思想不仅正确,而且可行。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
重要目标。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从而明确地提出了和谐社会的思想。这是我党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角度,明确提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并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2005年2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和主要任务。2005年3月5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用了专门一个章节来阐述“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政策措施”。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又部署了今后5年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工作。应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而且正日益转化为大家的行动。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引亿万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纲领。
中国需要和谐社会,全球需要和谐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因此中国领导人不仅在国内推行构建和谐社会,在世界上又推行构建和谐世界。2005年9月,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主席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在一个历史性的重要时刻,向全世界郑重提出了“共建和谐世界”的理念。同年12月,温家宝总理在法国发表了题为《尊重不同文明,共建和谐世界》的演讲,进一步阐述了中国政府关于构建和谐世界的主 4
张。这说明建设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是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因此,认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将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那么究竟什么是和谐社会?2.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传统和谐社会与现代和谐社会的又有什么关系呢?
1.什么是和谐社会?
分开来解释。先看“和谐”。谷物称禾,禾在口边,丰衣足食,天地人和;“谐”字左边是“言”右边是“皆”,含人人有发言权之意。“和谐”简单的说就是和睦相处,谐平共生。“和谐”就是指社会不同领域的发展是与其整体的综合发展进程的一致和谐调有序。社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与国家相对应的是狭义的社会,指的是与政治活动、经济活动相区别的,以人的生活为中心的广泛领域。社会是一个有机总体,社会的发展不是某一个特定领域的孤军奋进,而是社会在整体上的协调发展。和谐社会包括两个方面:从大社会讲和谐社会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共同进步。从小社会讲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主要是调节人与人关系。大社会与小社会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对和谐社会的理解,学术界主要有四种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和谐社会”就是说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
观点二:和谐社会就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用社会学的术语来表达就是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这种观点是从社会学的视角提出来的。
观点三:和谐社会是一种有层次的和谐,其核心层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即人与人的和睦相处。其保证层是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其基础层是必须有一个稳定和平衡的生态环境
观点四:和谐社会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和谐社会主要是指,社会同一切与自身相关的事情保持着一种协调的状态,包括社会与自然环境、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协调,等等。实际上,广义上的和谐社会几乎就是科学发展观所关注的全部内容。狭义上的和谐社会主要是指社会层面本身的协调,是科学发展观所关注的一个相对单项的问题。我们现在所谈论的和谐社会是狭义上的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的一般定义
和谐社会通常是指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协调运行和发展的状态,是社会同一切与自身相关的事物及社会内部各要素之间保持着一种协调状态,包括社会与自然环境,社会内部的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社会内部各阶级、阶层之间,人与人之间,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等等的协调。
2.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1 学术界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界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少有两层涵义:其一,社会是和谐的,它区别于秩序混乱或动荡不安的社会;其二,这种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它区别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和谐社会”。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术界主要有两种界定。
观点一: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这主要是根据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对和谐社会部分的论述归纳出来的。
观点二: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属性来看,它应该是一个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也就是说,它是一个能够不断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一个消灭了剥削、消除了两极分化,人们能够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等相处、民主协商、自由发展的社会;一个人民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最终走向共同富裕的社会。
2.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与基本原则
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主席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民主法治。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公平正义。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诚信友爱。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安定有序。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既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也包括以人为本的经济和谐、以人为本的政治和谐、以人为本的文化和谐,这些都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遵循正确的原则。《决定》首先提出了两个非常重要的判断。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不承认矛盾,而是要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努力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
谐因素,使发展更平衡、利益更兼容、关系更融洽。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这就要求我们既从财力物力的可能出发,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矛盾和问题,又不能超越经济发展阶段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作出不切实际的承诺。总之,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扎扎实实地加以推进。在这两个重要判断的基础上,《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遵循的六个重要原则: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以看出,《决定》的指导思想突出了人民利益的问题,目标和主要任务围绕的核心问题也是人民利益,同时又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经济社会发展了,社会财富增加了,才能形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雄厚物质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和制约因素的变化,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科学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发展观念的与时俱进。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五个统筹”,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真正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改革为动力,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这就要求: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加快社会领域改革的步伐,大胆进行制度创新;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逐步形成体现公平正义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和富有效率的体制机制,使和谐社会建设获得坚实的制度支撑;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和谐,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
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这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稳步推进国家管理行为的法制化、规范化;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基础发生的新变化,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广泛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使广大人民群众依据法律更大程度地参与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
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改革就没有动力,不发展就没有物质基础。但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做到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党的领导是我们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和谐社会建设是为了人民,和谐社会建设要依靠人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维护广大人民群众作为和谐社会建设者和享有者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真正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这“六个必须”的原则是一个整体,它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了未来15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方向和路径、动力和机制以及需要把握的重大关系。我们要按照这些原则的要求,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努力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2.3.传统和谐社会与现代和谐社会的关系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的全称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全称告诉我们有各式各样的和谐社会。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都出现过“和谐”这一社会历史现象。历朝历代的“盛世”,就可以说是一种和谐社会。像西汉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宋朝的咸平之治、明朝的永乐盛世、清朝的康乾盛世。但这样的和谐社会都是“传统的和谐社会”。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现代的和谐社会”。传统的和谐社会与现代的和谐社会有两个重大区别:一是传统的和谐社会往往以牺牲个人利益来换取社会的和谐局面,现代的和谐社会则是以人为本的社会,能够协调好社会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能够整合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因而能够激发整个社会的活力;二是传统的和谐社会建立在少数群体剥夺多数群体、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基础之上,缺乏社会公平和正义,它是不能长久的,现代的和谐社会则是建立在社会公平和正义基础上的,具有可持续性。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1、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否说目前我国社会还不和谐? 可以肯定地说,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应该说,当前我国社会从总体上讲是和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国由人民当家做主的国体、政体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奠定了我国社会和谐的坚实基础。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奋斗,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总体上实
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正向全面小康扎实迈进;各项改革稳步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科技、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可以说,今天的中国生机勃勃,前景充满了光明。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国社会现在没有矛盾和问题。从目前的情况看,一些不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因素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比如,一些制约经济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依旧存在,资源浪费现象还比较严重;城乡贫困人口还有相当数量,上学难、上学贵和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不同地区、行业和人群之间收入差距有逐渐扩大的趋势,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腐败、权钱交易、偷税漏税、走私贩私等现象。垄断性行业凭借对资源、市场、价格的垄断,获得大量的垄断利润。全国人大常委郑功成教授总结出了当前社会存在的“十大不和谐因素”。一是贫富差距在持续扩大。二是劳动关系日益失衡;三是乡村流动人口与城市固定户籍人口之间的利益冲突仍在扩张;四是城乡之间的发展失衡;五是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持续扩大;六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失衡;七是效率与公平的失衡;八是经济发展与政治、法制发展的失衡;九是人与人的关系不和谐;十是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其中贫富差距在持续扩大被列在首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相关的研究认为,目前我 国贫富悬殊已经达到了“黄色”警戒水平。如果五年内不能采取有效措施的话,贫富悬殊将会发展到“红 色”危险水平。最贫困的10%的人口,所得的收入占国民收入总额的1.8%,而最富有的10%的人口,所 得的收入占国民收入总额的将近30%;曾庆红副主席也曾经说过当前既是社会发展的黄金期,又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既让中国人民初步品尝到了世界强国的含义,又让中国社会品尝到了社会失调、社会失控的阵痛。
所以,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基本出发点,就是实事求是地承认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同时着眼于新的国内外形势,逐步解决目前存在的和可能面
临的各种问题,不断减少不和谐因素,增加和谐因素,更好地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它充分反映了我们党不断推动社会进步的勇气和决心,表明了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高度自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和继承我们党在社会建设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并借鉴传统和谐思想的有益成分,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与“和谐社会”结合起来,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创新意义和实践意义!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2.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
首先,它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规律的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和谐的思想与中国当代社会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建设和谐社会的现实目标和具体措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这就既阐明了和谐社会的目标体系,又提出了实现这些目标的基本途径和原则要求,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从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其次,它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表明我们党更加关注社会建设,更加关注社会和谐、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也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三位一体”,扩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四位一体”。这不是简单的增加,而是认识上的一大飞跃。这个“四位一体”的布局,反映出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谋划更加全面、协调、均衡,从而进一步充实、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第三,它深化了对我们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提出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充分反
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方略的新认识,表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治国理念和治理社会的理念有了新的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明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对党的执政能力认识的一个新突破。
2.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第一,从国内看,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取得的成就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特别是中国经济发展平均每年的增幅在9%以上,这在各个国家的现代化历史上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现在,我国的改革在广度上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在深度上已触及人们具体的经济利益,发展方面已由单纯追求GDP上升到追求人文GDP、环保GDP,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发展。按照现行汇率,中国人均GDP已突破1000美元,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可能出现两种前途,两个结果:一种是进入“黄金发展时期”,保持一个较长时期的经济增长,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另一种是进入“矛盾凸显时期”,因为经济社会不协调,各种经济社会矛盾不断显露出来,如果处理不当,矛盾激化,经济社会发展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和倒退。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在这一时期较好地处理了各方面的关系,实现了持续多年的快速增长;而拉美一些国家在紧要处举措失当,陷入动荡和停滞,掉进了“拉美陷阱”。中国如顺利地度过这一临界点,社会就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否则,便可能会掉进“拉美陷阱”:人均GDP或许不低,但失业率居高不下、贫富差距过于悬殊、社会动荡不安。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经济社会问题,巩固改革发展的成果,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各组织的创造活力,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就要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第二,从国际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由于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挑战和风险,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信息、军事等方面面临着严峻压力。美国等西方国家加紧在意识形态领域打“没有硝烟的战争”,企图向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输出自己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通过多种手段对别国内政进行干预。
第三,从我们党肩负的使命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共产党的执政目的,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是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由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的,也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它既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 最近的目的和利益”,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 未来”利益。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要保持先进性、巩固执政地位,就必须努力实现人民群众期盼社会稳定、和谐的愿望。
三、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正确处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和谐相处的人际环境;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当前关键是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社会的发展首先决定于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必定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但是,人们逐利动机的增强和相关制度规范的不完备,带来了腐败现象增多等问题,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了一系列“ 窝案”、“ 串案”,甚至出现“ 前‘腐’后继”的现象。因此,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通过创新制度来根除腐败。
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和谐需要稳定。没有稳定,就没有发展,更谈不上和谐。人类历史发展的经验表明,经济的持续高增长期,往往也是社会矛盾的高发期。我国长达20多年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不仅使原来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变化,而且使各种深层次社会矛盾逐渐显露,对原来相对稳定的社会格局产生了巨大冲击。应当看到,我们原来的稳定是建立在贫穷和落后基础上的,是低水平的相对平衡,而旧格局的逐步解体会带来新的不平衡因素,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社会稳定的基础是人心稳定,人心稳定的基础是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则必须依赖生产的发展和物质的丰富。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 世界上一些国家发生问题,从根本上说,都是因为经济上不去,没有饭吃,没有衣穿,工资增长被通货膨胀抵消,生活水平下降,长期过紧日子。”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也提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顺利推进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发展是政绩,稳定也是政绩。”因此,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我国26年来的改革开放使全社会都得到了好处,但也必须承认,先富起来的毕竟是少数人,加之分配制度上的缺陷,目前我国的贫富差距有扩大的趋势,这是新一轮改革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离开了社会公平,我们党就会失去执政的依据,就谈不上建设社会主义。因此,我们应当在初次分配重效率、再次分配重公平的基
础上,从法律、制度、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逐步建立起使社会大多数人得到较大实惠、困难群众有基本生活保障的利益机制和利益格局。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社会救助、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行动等各种形式的第三次分配的制度和机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在这方面要克服社会上一些人的不正确认识,懂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而实现社会和谐则是中国人民永久的追求,通过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来促进社会的更加和谐,通过构建和谐社会来加快和保障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尽快实现。同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明确的任务和一系列的指标评价体系,是一个相对静态的目标,实现了就是实现了,没实现就是没实现;而和谐社会则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从基本和谐到更高和谐,再到最高和谐,是一个可以不断实现而没有极限的过程。
社会各群体间的利益协调问题。在新型利益格局的形成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一是农民的收入增长过缓,致使他们与其他社会阶层的利益差距越来越大;二是下岗失业职工增多,其中一些人由于年龄、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原因,面临再就业的困难;三是农民工的劳动条件和劳动待遇长期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在工农群众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经济地位相对有所下降,甚至有一部分人绝对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下降。这种情况不仅影响到工农群众对当前社会形势的判断,也影响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度以及对党和政府的态度。因此,要适应我国利益格局变化和利益主体多元化的客观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完善利益协调机制,以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等为着力点,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策措施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如同建造一座宏伟大厦的系统工程一
样,需要三个支撑点把所有工程结构联结为一个有机整体:和谐的经济关系、和谐的政治制度、和谐的民族素质。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既要从“大社会”着眼,把和谐社会建设落实到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在内的党和国家全部工作之中。又要从“小社会”着手,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政府、社会和个人应该分别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从政府来讲,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主导作用。从个人来讲,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该遵纪守法、遵守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培养和谐社会所需要的人文素质,特别是要具有和谐的理念、宽容的心态、感恩的意识和审美的情趣。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先富起来的人或者说处于优势地位的人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2.1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统筹发展。和谐社会是对过去发展模式的超越。既是对农业时代发展模式的超越,也是对近代工业时代的发展模式的超越。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特点,是一种科学发展。所以说,构建和谐社会,同落实科学发展观相辅相成,构建和谐社会是从社会和谐的角度促进科学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从科学发展的角度促进社会和谐。可以这样说,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要通过发展不断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因此,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进
一步完善经济发展体制,改善经济结构,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抓住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寻求经济全球竞争格局下的稳定、健康发展。要坚持统筹发展,解决好 “三农”问题、资源环境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分配差距。为此,必须在三个方面狠下功夫:一是要统筹好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所实行的一系列政策、制度,形成城市和乡村封闭发展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这种经济结构在当时有利于维护城市稳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人为地分割城乡之间的联系,阻碍了城乡人员的流动,影响城乡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城乡差别的不断扩大,不利于巩固工农联盟和走向共同富裕。因此,要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跳出就农业论农业的狭隘思路。坚持城市支持农村、带动农村,形成以城市为中心,向四周郊区辐射,推动城乡经济共同发展。二是要统筹好区域经济发展。由于地理、历史、社会等原因,各地之间社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总体情况是东部比较发达,中西部相对落后。因此,要充分发挥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窗口辐射作用,合理地把资金、技术、管理经验逐步向内地辐射,为内地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内地特别是西部地区,要主动创造条件,打造特色产品,发展当地经济。各地要打破地区的界限和封锁,加强交流和协作,发挥自身优势,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三是要统筹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要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平衡,合理开发、节约使用资源,特别是稀有短缺而又贵重的资源,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产业和循环经济,走节约型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时要大力加强环境综合治理,达成开发、生产、环境有机结合的良性循环。
2.2建设和谐文化,确立全新的和谐理念,为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持
和道德力量。文化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特征,也是必要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倡导“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建设和谐文化,应当实现文化自身的和谐,积极培育有竞争力的特色文化产业,形成不同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和文化自身的和谐发展机制,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人民群众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依靠力量和主力军。而要调动人民群众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关键就在于强化人民群众的和谐意识。要充分利用各种大众媒体,如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网络、宣传画、壁报等,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广泛深人地宣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强化人民群众对和谐社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使“和谐社会”入眼、入耳、入脑、入心,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共识和自觉行动。同时,要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大力宣扬先进典型,弘扬感恩文化,弘扬社会正气,营造构建和谐社会的氛围。
2.3要正确认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形成“四位一体”并举齐抓的整体格局。社会的和谐,是整体的协调和谐,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自然等各领域的协调和谐,是人类社会各利益的协调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他们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条件。因此,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不能重视一方面,而忽视其它方面,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长处,达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良好 的战略格局。要坚持统筹发展、兼顾效益的原则,提出各领域的具体发展目标和整体推进、相互促进的措施,在实施过程中,既要注意它们的相对独立性,同时又要重视它们的整体性,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平均用力。要建立健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长效运行机制,发挥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整体优势,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2.4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持依法行政,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强大的政治动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最优越的民主政治,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坚持依法行政、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证。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条件下,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就是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充分发挥民主与法制在促进和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首先,不断完善社会主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扬人民民主,正确集中群众的智慧、意志和需求,使党的各项事业的发展符合人民的意愿,充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要求,增强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发挥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次,要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进一步使民主制度化、法制化、科学化,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增强法制意识,切实保障人民民主权利,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落实。
2.5要切实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领导力量。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新的形势新的任务,为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先进性要求,大力加强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把先进性要求贯穿于党的建设的每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之中,努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以
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首先,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思想是灵魂,是行动的指南。各级党组织和每个党员必须紧跟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步伐,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夯实理论功底,提高政治素质,不断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意识,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和地位观,正确使用人民赋予的权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夯实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其次,要大力加强作风建设,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深人群众,了解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疾苦和愿望,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要相信群众,尊重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群众勇于创新。要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及其他社会矛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最后,要加强制度建设,增强党的团结统一,齐心协力,为共同的理想和事业而奋斗。要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科学决策,提高执政效率。要进一步完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健全权力约束和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纪检部门和司法部门的功能,加大治腐力度,防止权力腐败和“集团”式腐败。要建立健全廉洁高效的政府运行机制,使政府真正成为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切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政府,提升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威望。
2.6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处理社会矛盾的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稳定有序的良好的社会环境。目前,我国改革开放正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推进,新矛盾新问题大量产生,有时甚至集中暴露出来,而且这些矛盾和问题大都发生在地方特别是基层。因此,如何提高地方各级党委驾驭和处理社会矛盾的能力,就成为我们党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重要环节。
首先,要努力提高协调社会各阶层利益的能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使我国原有的利益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调整和重组,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和日益多样化的利益诉求,从而使社会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带来了一系列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潜在隐患。如何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已成为检验各级党委和政府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并且,由于我国目前正处在体制转换、结构调整和社会变革过程中,也是各种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易发多发期,就业问题、腐败问题、分配不公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等不同程度地存在。为此,必须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要购进和谐社会,就必须解决矛盾,改善社会利益关系。而要解决矛盾,激发社会活力,就必须建立起畅通、公正、规范的社会利益协调均衡机制,适当凋整利益分配结构,解决好利益分配问题,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使各方面的利益都得到合理的妥善的解决,促进不同利益群体相互协调、良性互动。完善利益表达、申诉机制,保证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能够及时、有序、充分得到表达。要完善利益解决机制,在充分听取人民群众呼声的同时,要通过各种可行途径,一方面及时引导群众 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自觉维护安定团结;另一方面各级政府要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人手,着力解决就业难、看病难、上学难、饮水难等利益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其次,要努力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一个地方的党委和政府能否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能否构建起和谐社会,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是否建立了一套有效的社会稳定机制,是否能果断处理突发事件。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在政治学上被称为危机管理能力。由各种社会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以及由经济利益驱动造成的人与自然的意外事故,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让这些群众关注的突发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不仅会严重降低党和政府的威信,也会给群众和社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为此,对于群
体性事件要坚持依法办事、依政策办事,既要维护群众的正当权益,又要坚决维护社会稳定。要建立健全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协调机制,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化解矛盾的合力。要不断加强对新形势下各类群体性事件形成规律的研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有效措施,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对于地震、洪灾、矿难等灾害,应建立应急预案,并逐步建立应急指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对于各种犯罪活动、各类社会丑恶现象,要严厉打击。要充分发挥司法等专门机关惩治犯罪、维护稳定的职能作用,不断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
2.7正确理解与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目标与过程的统一。人类社会是在不断解决矛盾中不断前进的,旧的矛盾解决了,又会出现新的矛盾,正是永不停歇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一个不断解决矛盾、增加和谐因素的历史过程。它不是静态的完美,而是动态的协调,是目标和过程的统一。
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既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一致的,也同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是一致的,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理想。构建和谐社会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就是说,它是具体的、历史的,是分阶段、有层次的。如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一样,构建和谐社会同样需要经过长期奋斗、不懈努力才能逐步实现。在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和谐社会建设有不同的具体目标。我们必须把握长远性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统一,始终坚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既要看到诸多有利条件,坚定信心,积极推进;又要看到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操之过急、急于求成,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你的社会适应能力强吗? 篇6
1我最怕转学或转班,每到一个新的环境,我总要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适应。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
2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我很容易同别人接近。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
3在陌生人面前,我常无话可说,以至感到尴尬。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
4我最喜欢学习新知识或新学科,它给我一种新鲜感,能调动我的积极性。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
5每到一个新地方,我第一天总是睡不好,就是在家里,只要换了一张床,有时也会失眠。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
6不管生活条件有多大变化,我也能很快习惯。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
7越是人多的地方,我越感到紧张。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
8在正式比赛或考试时,我的成绩多半不会比平时练习时差。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
9我最怕在班上发言,全班同学都看着我,心都快跳出来了。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
10即使有的同学对我有看法,我仍能同他(她)交往。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
11老师在场的时候,我做事情总有些不自在。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
12和同学、家人相处,我很少固执己见,乐于采纳别人的看法。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
13同别人争论时,我常常感到语塞,事后才想起怎么反驳对方,可惜已经太迟了。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
14我对生活条件要求不高,即使生活条件很艰苦,我也能过得很愉快。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
15有时自己明明把课文背得滚瓜烂熟,可在课堂上背的时候,还会出差错。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
16在决定胜负成败的关键时刻,我虽然很紧张,但总能很快地使自己镇定下来。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
17我不喜欢的东西,不管怎么学也学不会。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
18在嘈杂混乱的环境里,我仍然能集中精力学习,并且效率较高。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
19我不喜欢陌生人到家里来作客,每逢这种情况,我就有意回避。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
20我很喜欢参加社会活动,我感到这是交朋友的好机会。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
评分办法:
1凡是单数号题(1、3、5、7……)
是-2分;无法确定0分;不是2分
2凡是双数号题(2、4、6、8……)
是2分;无法确定0分;不是-2分
将各题总分相加即得总分。
结果分析:
35-40分:社会适应能力很强。能很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与人交往轻松、大方,给人的印象极好,无论进入怎样的环境,都能应付自如,左右逢源。
29-34分:社会适应能力良好。
17-28分:社会适应能力一般。当进入一个新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基本上能适应。
6-16分:社会适应能力较差,依赖于较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一旦遇到困难易怨天尤人甚至消极。
提高职业社会能力方法探究 篇7
随着当今社会的急剧转型和发展,我国的高职教育在制度、组织、结构方面都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而经济、科技、社会的迅猛发展,对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为了顺利获得新的工作,快速转换到新的岗位,广泛参加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活动,人们越来越需要通过教育和培训来掌握复杂的知识,形成职业核心能力。在职业教育过程中,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而注重核心能力的培养也有助于促进学生顺利地实现由教育环境向职业环境的转换,促进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
职业核心能力是劳动者成功地解决职业问题或完成职业任务的基本能力,职业能力并非只考虑个人因素,它是普遍工作的要求,是职业规范与劳动者个性的有机结合。劳动者需要接受程度不同的岗位训练,但成千上万种岗位对人的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是相同的或是基本相同的,劳动者的职业核心能力越发展就越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现实世界,于是高职院校积极探究职业社会能力的方法就大有必要。
1 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称之为“关键能力”,在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也有人称它为“关键能力”;美国称之为“基本能力”,在全美测评协会的技能测评体系中被称为“软技能”;香港则称之为“基础技能”、“共同能力”等。
上世纪70年代起,德国在职业教育技能培养的同时,特别注重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80年代初,英国政府就开始致力于以就业为导向的核心能力培训认证体系的开发,逐渐形成完善的培训认证体系。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在推行能力本位教育体系过程中,强调关键能力的培养。如今培养职业核心能力,已经成为世界先进国家、地区政府和职业培训机构人力资源开发的热点,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1998年,当时我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就把职业核心能力分为8项,称为“8项核心能力”,包括: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
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据业内人土分析:除了2009年是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外,随着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对能力型人才的追求使就业市场的学历“高消费”正在回归理性,企业的眼光开始从“学历”到“能力”的转变。
在社会交往中基本的行为方式主要有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等几种基本能力。这些能力是人的发展和职业生涯中最为重要的能力之一,是获取成功的关键能力,也是能获得满意工作、幸福生存的重要基础。在现代社会,如果没有“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的能力,就不可能在经济全球化世界中跟上步伐;没有解决问题、创新的实践能力,就不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不可能到达成功的颠峰。因此,培养职业综合素质已逐步成为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共识,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而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能力和社会竞争力,更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2 在游戏中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和合作能力
与人沟通、与人合作能力是当今社会劳动者最重要的能力之一。高职院校学生在就业前,更需具备运用现代语言和信息技术进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其中交流能力应掌握的要素包括:交流的对象、目的、方式和手段。交流的能力包括:书面表达的能力,口头表达的能力,提供信息和建议的能力,建立公共关系的能力,谈判能力,与不同层次的人建立关系和持久保持联系的能力。
目前国际著名猎头公司对于人才的标准首先要看的就是你的交流能力。你能否清晰、准确地表述自己的想法,更进一步,你的表述是否具有感染力、是否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流,并能争取到不同意见者对你的理解甚至支持等。可以说,交流能力的强弱极大程度上影响你是否能争取到更多的机会,是否能成就你的事业,是否有机会实现你的理想。
合作能力是从所有职业活动的工作能力中抽象出来的,具有普遍适应性和迁移性的一种核心能力;是根据工作活动的需要,协商合作目标、相互配合工作、并调整合作方式不断改善合作关系的能力,它是从事各种职业必备的一种社会能力。锻炼这种职业核心能力还包括规划、组织和协调活动的能力、为开展活动收集相关信息的能力、与同事合作的能力、移情能力、适应能力、灵活处理事务的能力、处理紧张关系和不确定性的能力、自我约束的能力、对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形成和使用反馈信息的能力等,为此,我们加强对学生职业社会能力的培养,对他们以后的就业和适应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切实提高学生沟通与合作的能力,培养未来良好的职业素质,造就出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的优秀人才,我们通过互动游戏和户外拓展训练等方式,有针对性的培训学生的健全人格、同理精神、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创新能力、领袖才能和社会责任感。下面介绍几个具体做法。
2.1 指鹿为马
主持人选出8名擅长表演的选手上台(4男4女),然后讲解游戏规则:先由助手表演一套有特定寓意的动作(如背老人过河)给第一位选手看;第一位选手根据自己的理解,把动作表演给第二位选手看;第二位选手再表演给第三位看,以此类推,最后是第七位选手表演给第八位选手看。当8个人全部表演完后,主持人先问第八位选手:你看到的动作寓意是什么?再依次问第七位、第六位、直至第一位(在助手表演动作给第一位选手看时,其他选手须面墙站立;第一位表演给第二位看时,其他选手仍须面墙站立;直到最后一位。要求每人的动作只准表演一次)。
游戏的目的说明了沟通不足经常会导致错误理解对方的意思,而加强沟通技能的学习是极为重要的。在与人交往中,信息交流需要积极反馈,这样交流者才可以确认他们发出的信息是否被对方接受,并做出适当的反应。作为人际交往的一个技巧,积极的反馈对帮助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是非常有效的。为了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还可以做如下训练:不给学生指定身份,让一个小组的学生围绕某个话题进行讨论,如“经济危机下的生存”讨论,第一轮让学生依次阐明自己的观点,第二轮进行自由讨论,第三轮让学生按第一轮顺序逆序进行总结发言,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提升与人沟通、整和信息以及说服力、协调性等综合能力。
2.2“最佳配图”
主持人先将“最佳配图”的资料发给每人一张;然后让学员根据自己的理解,在2分钟内把10个图案作两两搭配(要求学员之间先不讨论,独立完成“最佳配图”);最后全班同学交流各自的“最佳配图”结果,并要说出自己的理由(注意在交流中,充分听取同学们的不同意见,并将所有的不同答案用不同颜色的线条汇总在一张图上,点评时一目了然)。该游戏的目的一方面在于让学生了解有效沟通的要素包括:准确表达、用心聆听、思考质疑和澄清确定;另一方面要在活动的体验与分享中学习沟通的技巧,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最后让学生得出人际交往中理解、合作以及认同的重要性。
在面对10个小图案时,每个人心中都有较为肯定的答案。有的人习惯按类别形状搭配,如1和7、4和9;有的人习惯按功能搭配,如2和8、4和5;还有的人习惯按联想搭配,如2和6、9和10。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文化修养进行理解与分析,交流的过程不是强调自己而是学习他人,交流的目的不是找出最佳答案而是丰富和完善最佳答案。通过游戏的体验,锻炼了学生在与人沟通中需要把握的几点技术:尊重和接纳是沟通的前提,积极的聆听是沟通的基础,双向的交流才是沟通的要素。
2.3 你说我画
第一轮请一名自愿者担任“传达者”,其余人员都作为“倾听者”。“传达者”看样图(一)2分钟后,背对全体“倾听者”,下达画图指令。“倾听者”们根据“传达者”的指令画样图(一)上的图形,注意“倾听者”不能提问。然后根据“倾听者”画出的图,“传达者”和“倾听者”谈自己的感受。第二轮再换一位自愿者担任“传达者”,看着样图(二)2分钟,然后面对“倾听者”们传达画图指令,这个环节允许“倾听者”不断提问,看看这一轮的结果又如何?最后请“传达者”和“倾听者”分别谈谈自己的感受,并比较两轮中过程与结果的差异。
该游戏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传达者”与“倾听者”的交流,发现理解、表述、质疑、回应都是有效沟通的基本要素。两轮中的“传达者”可以是同一人,也可以是不同的人。需要注意的是邀请“倾听者”谈感受时,一定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如画得比较准确和特别不靠谱的,这样便于分析出造成不同结果的多种因素,从而找到如何改进的办法。在游戏中使学生既体验了彼此信任、融洽沟通、团队合作带来的成功与喜悦,也学会了沟通需要仔细观察、准确理解、相互认同和清晰表达的艺术。
3 在拓展训练中提高学生创新和解决问题能力
在这一训练环节中,可以将领袖才能的训练解构为团队精神、信任、沟通、包容、合作的训练和领袖能力、创意、说服、洞察的训练。通过游戏锻炼学生与人沟通、交流合作、信息处理和解决问题等职业核心能力。拓展训练的内容是:
3.1 培养合作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游戏:逃出困境
把学生每5人分成一组,每个小组准备:4根直径约20cm、长约45cm的圆木;一块长约4米、宽约30era、厚约5cm的硬木板;一根12ram粗、6米长的绳子;两根用来标记起点和终点的绳子。
在一块地面较软的场地上(如选择的地面硬而光滑,圆木就容易滚动,队员们将很难在木板上站稳),每队队员按五人一组到起点站好,每个小组指定一个小组长(也可以指定比较内向的学生做小组长,目的是帮助他建立自信、勇敢的自我形象和培养其领袖才能),给每个小组发圆木、木板和绳子。告诉各小组他们的任务是用发给的这些材料,穿越一片“危险”地段,在穿越的过程中身体不能接触地面。
主持人通过故事将大家引入角色:“你们正在工厂的一个角落里进行一项秘密实验。突然有人发现一个输送新型强酸的管道漏了,而且已经有很多强酸从管道中流了出来,这些强酸在地面上漫延了约10米宽,挡住了你们逃生的去路。强酸挥发出的气味越来越浓烈,你们开始感到呼吸困难,所以必须尽快逃出去。但是不能直接从强酸上面走过去,因为不论你们身体的哪一部分碰到这种酸,你们都会被溶化掉。你们目前唯一可利用的工具就是四根圆木、一块木板和一根绳子,这四根圆木都经过了耐腐蚀处理,它们可以接触强酸。可是木板和绳子却不能接触强酸,它们一旦碰到这种强酸后也会立刻被溶化掉。如果在穿越的过程中有人碰到强酸,整个小组必须立刻返回原地,让受伤的队员到一个特殊淋浴器下面冲洗,这是抑制强酸灼伤的唯一办法,然后整个小组再次重新开始穿越,游戏成功的条件是整个小组都能安全地越过这片强酸地带。
游戏结束后指导学生们展开讨论:在游戏过程中你们都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分析和解决的?每个队员在团队里承担了什么角色、是否都能积极参与共同走出困境?小组长是否进行了有效的领导?你认为你们小组的整体运作过程有效吗、为什么?就进一步提高小组的合作,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建议?
3.2 提高创新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游戏:处理核弹头
把学生每5人分成一组,每个小组准备:一条25米长的绳子、两条20米长的绳子及两根竹子、一个装满9成水的塑料桶。
用25米长的绳子围成一个圆圈,把装有9成水的水桶放在圆圈的中心,然后用砖头把水桶垫起来。主持人通过一段故事,带领各组队员进入游戏角色:“在某山村中,有一枚没有爆炸的核弹头,给该地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联合国决定派遣你们作为维和部队的特工人员,前去该地区取出核弹头,并进行安全引爆。记住圆圈内为辐射区,所有队员不得擅自进入圈中,2条20米长的绳子及2根竹子作为防辐射物品,可以帮助你们进入辐射区,但不能掉到地上。”要求各组队员必须在一定时间内把水桶提出来,速度快及水没有洒出来的一组获胜。
游戏结束后指导学生们展开讨论:全队拟订过多少个方案、为什么会采用现在的方案来执行任务?在全过程中你认为最关键的地方在哪里?团队的合作精神体现在什么地方?你们团队在解决问题时采取的是什么步骤?这些步骤还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进?
以上两个户外拓展活动,是训练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样的训练,让学生们深刻领悟自己在分析、合作和解决问题方面的收获是什么,为学生在今后的人生和未来职场中,如遇到复杂的问题时,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模式,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职业社会能力,最后得出以下的解决问题图示。
4 结束语
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曾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上澳大利亚学者埃利雅德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即一个人要想在新世纪取得成功,必须掌握三张“通行证”(或称“国际护照”):一是学术性通行证,二是职业性通行证,三是证明一个人事业心与开拓能力的通行证。我们在高职的教育教学中,尝试通过增加游戏和拓展训练等实践活动,一方面改变由个人独自式学习向多人对话式的“合作式学习”转换,将学习看作是以人际交往为基础的合作性实践活动,在课堂中实施彼此贡献见解、合作探究、联合攻关与互相启发的合作式学习;另一方面实现由“占有式学习”向“反思式学习”的转换,改变由从前的学习是谋求知识和技能“习得”、“积累”的活动,转换为“表达”、“共享”、“创造”知识和能力的活动,在活动中实施旨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自主创造与建构世界的思维与能力的“反思式学习”。
通过以上游戏与拓展训练,对学生进行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革新能力的培养,增强了学生在职业生涯中的核心竞争能力,为学生在其即将到来的职业生涯中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提高了,进入社会后就能很快适应岗位的需要,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就大大的被拓展。可见,职业核心能力是就业创业必备的手段,通过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打开迈向职场的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鉴定中心、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主编.职业核心能力训练手册.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职业社会能力(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能力)(训练手册)(初级)(试用本),2008.6.
残疾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点滴谈 篇8
一、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1. 建立立体教育网络,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要充分发挥学校管理人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学生的作用,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学校管理人员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利用各种机会、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劳动观; 班主任要利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各个时机,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 任课教师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对学生展开思想教育;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其言行会深深影响学生思想的形成,要发挥亲情魅力,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同龄人是学生最易接受和模仿的对象,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2. 利用主题课程开展,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对残疾学生来说,单纯的说教很难真正触动他们的心灵。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开展一系列主题课程,通过知识的学习、活动的开展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活动。例如,我们曾经开展一次调查活动,让学生调查一个学生一年的花费以及国家对特殊教育学校一年的投入。经过调查,学生感到震惊,在调查感言中纷纷表示: “调查的结果太让我吃惊了,这几天那一连串的数字在我脑海里不停地跳动,它时时警告我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社会做贡献,回报母校。”“原来国家、社会、学校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想想我们所做的一切,真是太惭愧了”……
3. 利用残疾人现身说法,引起共鸣
共同的状况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我们聘请了社会上的优秀残疾人代表做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定期与学生展开交流,了解学生心声,为学生解惑。另外,我们还邀请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到学校现身说法,向学生讲解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产生的困惑,以及自己怎样克服这些困难,怎样尽快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在工作中怎样积极努力,去赢得人们的认同和尊重。这些活动对学生了解社会,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入社会
1. 开展系列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特殊教育学校要高度重视残疾学生职业素质和劳动意识的培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帮助他们树立诚实劳动、勤劳致富的观念。在课程的设置上,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在一至三年级每周开设两节劳动课,在四至六年级每周开设四节劳动课,在七年级至高三开设职业技术教育课,使残疾学生入学到毕业,全程均渗透劳动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2. 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社会
社会实践能力是残疾学生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培养残疾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残疾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紧密结合课程内容,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入社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社会。此外,我们结合学校开展的传统活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活动,一方面让社会了解特殊教育,了解残疾人,从心理上去认同、接受、赞美他们; 另一方面通过作品销售,让学生亲身体会社会对他们的认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 将教学延伸进企业,促进学生适应社会
结合职业教育的开展,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将教学延伸进企业,育人、用人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以促进学生尽快适应社会。
我们联合山东省东营市内一些生产规模大、有发展潜力的企业集团,学校提供技术人才、生产科研基地,企业提供实习经费和场地,积极尝试 “以教促产、以产促教”的办学思路,强调在教学实习中操练生产经营,在生产经营中深化教学与实习,形成了课堂教学与实践操作中适当介入生产经营的灵活而有序的运行程序。我们每学期都组织高年级学生到相关基地进行一个月左右的长时间实习锻炼,使学生全面介入社会、企业生产实践,感受社会、企业发展,与企业职工并肩生产和劳动,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和社会效益。
论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篇9
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幼儿在与家人、同伴、老师及社会上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了两种不同性质的关系: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垂直关系是指那些比幼儿拥有更多知识、更大权力的成人与幼儿之间形成的一种关系, 比如老师与幼儿的关系、家长与幼儿的关系, 它的主要功能是为幼儿提供安全和保护, 同时, 也可以使幼儿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水平关系是指幼儿和那些与他们有相同社会权利、能力的同伴之间建立一种关系, 这种关系, 幼儿之间是平等的, 幼儿在一起可以相互学习技能, 交流情感、经验, 等等。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也就是在这两种关系的不断作用下逐渐形成的。
一、影响幼儿社会交往的因素
幼儿交往的过程具有差异性特点, 有的幼儿是同伴接纳型, 有的却是同伴排斥型;有的幼儿居于中心地位, 有的则处于边缘地带。影响幼儿交往的因素有以下方面。
(一) 家庭
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幼儿社会交往的一个重要因素。社会学习有助于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 在幼儿社会交往行为的发展过程中, 父母的直接教育和社会交往行为起重要的作用, 父母如果做出了社会交往行为的榜样, 同时又为幼儿提供了表现这样的交往的机会, 就有利于幼儿进行交往。除此之外, 父母也应该常带幼儿去人多的场所玩, 鼓励幼儿与他人玩耍、交往。
(二) 托幼机构
托儿所和幼儿园是幼儿最早加入的集体生活环境, 对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从家庭进入集体环境, 对教师有着很强的依赖性, 因此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教师未能与幼儿建立起亲密、融洽、协调的关系, 就会导致幼儿心理上的不平衡, 从而造成幼儿与同伴交往的不协调。如果教师不注意爱抚、关心、尊重和认可幼儿, 甚至经常冷落或惩罚幼儿, 就会使幼儿产生不安全感, 容易产生心理压力, 进而形成孤僻、冷漠、不合群等特征。
(三) 幼儿自身因素
1. 自身性格
性格是个性中最重要的心理因素, 性格开朗、不易冲动和发脾气、善于交谈、敢于表现自我的幼儿, 被同伴所欢迎;而容易害羞、遇事退缩、好发脾气、沉默寡言的幼儿则常会被同伴排斥和忽视。孤僻的幼儿常常是被动交往, 而主动交往的总是那些性格开朗的幼儿, 幼儿的性格直接影响交往能力。因此, 幼儿园、家庭要为幼儿创造宽松的交往环境, 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2. 社会认知能力
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与社会交往有密切的关系, 良好的社会认知能极大地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在实践中, 那些更多或较好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和交往技能的幼儿, 往往也是会与他人谈话、会共同游戏的幼儿。同时, 受欢迎幼儿比不受欢迎的幼儿对于交往中出现的问题能够提出更好的解决办法。
3. 语言能力
语言是影响幼儿交往的因素之一。语言是人类交往交流的重要工具, 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幼儿时期词汇还不够丰富, 语法掌握还不够全面、规范等, 因此, 幼儿在与成人的交往中, 常常出现说不清、道不明的现象, 导致交流受阻, 同伴之间在说不清、道不明的情况下, 就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冲突。因此, 语言水平影响幼儿社会交往的发展。
二、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一) 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1. 重视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品质是幼儿进行交往的基础, 在交往中要学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别人帮助了你要说“谢谢”, 给别人道歉要说“对不起”, 与他人分手要说“再见”, 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时要用“请”。要让幼儿学会分享, 例如:现在很多幼儿园, 幼儿过生日, 家长会带上生日蛋糕一起到幼儿园, 请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分享, 让幼儿体会与人分享的快乐, 学会与人分享。幼儿具有这些良好的品质, 与人交往, 会更容易被人们所接纳。
2. 注重家长的示范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的言行对幼儿的影响很大, 幼儿常常会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 所以父母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给幼儿做好榜样。平时也要注意处理好与邻居、同事、朋友的关系, 主动关心帮助他人, 多带幼儿出去与人交往, 在交往过程中, 要有意识地做好示范, 使自己的交往行为成为幼儿的榜样。同时, 家长也要创造机会, 多培育幼儿与人交往的主动性和成就感。
(二) 实施科学的托幼机构教育
1. 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幼儿园是幼儿集体生活的场所, 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这个资源, 为幼儿创设良好的交往环境。积极营造和谐温馨的社会交往活动的环境, 为幼儿创造交往的机会。例如, 教师可以在班级设立各种区角, 比如“美工角、图书角、围棋角、植物角”等, 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 创造条件让他们在一起共同分享各自的看法、经验, 多交流, 使幼儿喜欢上与人交往, 并学会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同时, 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学习、模仿的意识。幼儿的很多行为是通过模仿学习的, 这种模仿的榜样, 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 也可以是电视、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幼儿在这种丰富的环境下, 才能一步步获得进步。
2. 锻炼幼儿自我处理问题的技能
幼儿每时每刻都处于交往中, 他们在交往中的表现千姿百态。在活动中发现, 幼儿有因小事而争吵的现象, 对于这种情况, 我们先让幼儿争吵再介入解决。幼儿间争吵不是出于对别人的敌对情感所表现出的攻击性行为, 而是对自己意见过于自信或主张不协调。越是好朋友, 争吵的可能性就越大, 但在争吵中幼儿能学会如何坚持自己的意见, 持什么态度接受别人的意见。幼儿正是在这种不断的磨合中才逐渐掌握了与人交往的技能技巧。
3. 坚持游戏在幼儿园中的主导地位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在游戏中, 角色游戏是最被幼儿所喜爱的, 幼儿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 体验游戏角色的思想和情感。角色游戏还可以使幼儿体验成人行为, 掌握社会行为规范, 习得社会交往技能。在幼儿园, 幼儿常玩的“过家家”, 以及各种其他不同游戏角色的扮演, 使幼儿懂得分工合作、分享、同情等各种积极的行为、情感, 逐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 学习社会不同角色之间的交往。
4. 注意发展幼儿语言表达的能力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幼儿间交往同样产生巨大影响, 这就要求教师综合考虑教育目标, 树立整体教育的观念, 在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注意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要求幼儿能听懂、会表达。规范幼儿的发音、语法, 并会正确运用语言, 如在遇到困难时能主动向老师、向同伴求助, 在同伴间产生纠纷时能主动讲出自己的想法, 在给别人造成麻烦时会求得别人的谅解。
摘要: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是指能察觉他人情绪意向, 有效地理解他人和善于同他人交际的能力。社会交往有利于幼儿的认知、积极情绪、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水平受家庭、托幼机构和幼儿自身个性等因素的影响。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宜从家庭和托幼机构等多方面入手。
关键词:幼儿教育,社会交往能力,培养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振宇主编.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2]张明红主编.学前儿童社会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3]喻小琴.幼儿同伴问题分析及交往能力培养对策[J].幼儿教育, 2006.03.
社会能力 篇10
一、调整基础练习类作业,关注作业的实效性
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容易出现相异构想的知识点,针对学情有针对性地设计作业,从而提高作业的实效性。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让学生能灵活运用书本知识分析和解答社会问题。在新课上完之后,我会组织多次专项复习,首先引导学生将书本中与人物品质、人物精神有关的知识点梳理出来,然后出示一份自己精心设计的作业,要求学生结合刚刚梳理出来的书本知识分析讨论如何解答作业,最后进行交流。如以下一份作业设计。
2015年2月28日邹碧华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邹碧华,曾任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等职务,2014年12月10日因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去世。“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这是邹碧华同志的座右铭。他生前曾主管法院信息化工作,在他的主导下,取得了大家一致认可的六项全国法院系统的首创成果:“司法改革科学化”“审判执行过程可视化”“司法为民便捷化”“司法公开常态化”“法官办案智能化”“审判管理精细化”等,从而改变了人民法院传统的办案模式,打造出了一个公正高效、廉洁为民的现代化法院。请结合思想品德知识分析:(1)开展此次报告会有什么重要意义?(2)邹碧华的事迹对你有何启示?(3)除了邹碧华的事迹之外,你还能列举出哪些今年涌现出的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请说一说这一人物最让你感动的品质是什么?
此项作业既考查了学生对社会热点的关注程度,又考查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熟悉程度和灵活运用程度。在问题设计上,既考虑了举办此类活动对国家社会层面的意义,又考虑了对学生层面的启示,还进行了拓展。最重要的是学生掌握了此题目的解答就意味着掌握了此类人物篇题目的解答,就没有必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训练此类题目了。
二、拓展时事交流类作业,关注作业的开放性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可要求学生回归社会,走上讲台,利用每节课的前五分钟进行时事交流,提高学生运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解答现实问题的能力。
由于我校八年级开设的新德育课要求学生进行时事交流,并且还设置了时事交流的学期奖项——金话筒奖、银话筒奖和铜话筒奖,学生对时事的关注热情高涨。在此基础上,我进行了拓展,要求学生不仅要关注重大时政,还要关注社会热点,同时关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话题,还可以深度挖掘重大时政、社会热点和话题背后的新闻或者背后的故事,这些都可以成为课堂上时事交流的内容。学生交流自己的观点、立场和心声。在交流时,时间控制在五分钟之内,但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交流的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是演示文稿的展示、角色扮演、主题演讲,还可以是多种形式的组合。内容、时间和形式上的拓展,极大地增强了作业的开放程度,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度。如在本学期初,交流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大阅兵时,一名学生利用图片和文字声情并茂地介绍了本次大阅兵的背景、流程、精彩瞬间和外国媒体的评价,以及周恩来总理的心愿。之后这名学生还谈到了自己对本次大阅兵的看法,一方面为祖国能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感到自豪,另一方面认为中国与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科技领域中。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已经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社会现象,并能辩证客观地用发展的眼光认识比较重大的政治活动。
三、增加实践活动类作业,关注作业的体验性
实践活动类的作业,可以是参观某个地方、访谈某个人物、调查某种现象,也可以是做某件事、探究某个问题,或就某一现象、某一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形式灵活,内容多样,但必须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实践过程的体验和感悟。如在学习了第五课《着眼未来永续发展》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实践探究活动,要求学生在以下两份作业中任选一份完成。
任务一:请学生选取中心城区一个大型绿地(上世纪90年代以来建设的均可),调查了解以下情况。1.该大型绿地在建设之前的原址上的建筑是什么,或曾经是什么?2.除了这个大型绿地之外,上海市中心城区还有哪些大型绿地?思考探究以下问题。1.上海市政府或有关区政府等为什么要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区域建设大型绿地而不是商务楼?2.除此之外,上海市政府或有关区政府为了达到此目的还采取了哪些措施?3.你对这些举措有何看法,为什么?
任务二:收集家里春节期间即2015年2月份与平常月份的水电煤账单。1.比较,账单上开销的变化。2.思考,引起变化的原因和减少开销的措施。3.实践,结合措施采取针对性行动。4.再比较,行动后的水电煤账单与行动前平常月份账单的变化。
教师希望通过第一份作业引起学生对政府行为的关注,以及对城市建设的关注和思考;通过第二份作业引发学生对身边事情的关注。在参与和探究这两个作业的过程中,学生渐渐将自己看成社会一员,他们在发现问题、认识问题中确立起了敢于负责担当的精神,不仅培养了健康的心理,更在实践中培养了创新精神,增强了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
幼儿社会情绪能力的研究综述 篇11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015-02
随着情绪智力、情商等概念的深入人心,教育界、心理学对幼儿的社会情绪能力越来越重视,已有的研究表明,幼儿的社会情绪能力对其身心健康、认知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会情绪能力的概念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发展专家Dr. Camers认为,情绪能力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下,以一种恰当的方式来达到特定目的的能力[1]。Saarni将儿童情绪能力分为觉察自身情绪、识别他人情绪、使用情绪语言、同感和同情、区分内部情绪和外部表情、应对紧张情绪和情景、使用适当情绪进行交流以及情绪的自我效能八种亚能力[2]。S.A.Denham认为,儿童情绪能力包括情绪表达、情绪理解和情绪调节三方面的能力[3]。然而在国内,姚端维等人认为儿童情绪能力只重点包括情绪理解和情绪调节两大部分[4],Susanne在对3~4岁儿童的情绪能力进行评估后发现情绪表达是学前儿童情绪能力中对儿童今后社会能力的发展的影响中最有影响价值的构成要素[3]。
二、幼儿社会情绪能力的发展
1.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
情绪理解能力是指幼儿依据表情和特定的情境理解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 [5]。Pones (2002)等人通过研究,总结出情绪理解包括至少九个成分:表情识别、情绪线索识别、愿望理解、信念理解、情绪暗示、情绪调节、真实和表面情绪区分、混合情绪理解及道德情绪理解,并基于上述9个成分编制了情绪理解测验(Test of Emotion Comprehension,TEC)。幼儿的情绪理解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但其发展趋势显现非直线式增长,4-5岁是幼儿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的重要转折点,4-5岁是男孩情绪理解能力快速发展的关键期,5-6岁是女孩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的关键期。目前绝大多数对幼儿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的研究都集中于发现幼儿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极少研究探讨幼儿理解他人情绪的依据即幼儿如何辨别他人情绪的问题。
2.情绪表达能力的发展
情绪表达能力是指有意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以达到一定的目的、效果,特别是有建设性效果的情绪能力。幼儿的情绪表达能力主要包括两大方面:自然的情感流露和情绪表达规则下的情绪表达。人们通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以及言语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幼儿不太会压制自己的情感,想哭就哭,想笑就笑。这种情感流露的自然性在婴儿时期表现得尤为明显。情绪表达能力的另一个方面是情绪表达规则下的情绪表达。情绪表达规则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获得的,用以指导社会情境下表现社会期望的一套规则。幼儿的情绪表达能力以及情绪表达规则认知能力是在其社会化的过程中不断习得,同时也是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养者及学前教育工作者要十分注重培养幼儿的情绪表达能力尤其是情绪表达规则认知能力。
3.幼儿情绪调节策略的发展
情绪调节是指监控、评估和改变情绪反应,以达到预定目的的一系列外部和内部过程。幼儿情绪调节能力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情绪调节策略。一个幼儿希望与同伴玩耍遭到拒绝可能采取的四种情绪调节策略:①回避性策略:站在旁边或者走开;②建构性策略:去问那些小朋友为什么不让他玩;③破坏性策略:把玩具拿走,谁都别想玩;④释放性策略:站在那哭,或告诉老师。研究发现幼儿已经能够运用多种策略来应对同伴间冲突情境,在处理消极情绪事件时,幼儿使用最多的情绪调节策略是建构性策略,其次是回避和情绪释放策略,最后是破坏策略[4]。
三、小结
情绪理解能力是幼儿情绪能力发展的基础,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是幼儿解决社会问题和情绪问题的手段,培养和发展幼儿的社会情绪能力要着重抓好情绪理解这一基础点和情绪表达、情绪调节这两个关键点,才能达到最终的目的——提高幼儿的社会交际与情绪问题处理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及社会性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海明.杨元魁.李佼.儿童情绪能力和社会能力研究述评[J].科教文汇,2009.5(中旬刊):76-77
[2]Sarrni C.Emotional competence[M].Nebraska symposium:Socioemotional development.Lincoln,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1990:115-161
[3]Susanne A,et al. Preschool emotional competence: Pathway of social competence[J].Child Development January, 2003,74(1)
[4]姚端维.陈英和.赵延芹. 3-5岁儿童情绪能力的年龄特征、发展趋势和性别差异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2):12-16
社会能力 篇12
一、为学生预设自学目标
自学目标, 既是学生自学的出发点, 也是学生自学的最终归宿。有了自学目标, 学生才能自主地把握学习方向, 也才能有效地学习。对此, 教师在课前, 应根据教学要求, 结合教材内容, 兼顾学生实际, 为学生预设好切实可行的自学目标。
例如, 《我们的合作》一文, 可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 为学生预设自学目标。认知:什么是合作?怎样对待合作?世界上的许多事情, 合作了会怎样?不合作会怎样?情感:交流自己与他人合作的感受;策划一次与他人合作的活动;行为:开展一次与他人合作的活动解决合作活动中遇到的麻烦和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 就应依据课前预设的自学目标, 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自学情趣, 尊重学生的自主地位, 维护学生的自主权益,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 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
二、对学生进行自学指导
有了自学目标后, 就应让学生带着自学目标, 有的放矢地阅读课文。阅读课文分粗读、细读和精读, 粗读是了解课文的大体脉络, 细读是理清课文的内在联系, 精读是捕捉课文的重点难点。对此, 首先要指导学生掌握粗读、细读和精读的读书方法, 因为读书方法的指导, 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
例如, 《抄袭害了谁》一文, 粗读, 了解课文的大体脉络;精读, 捕捉课文的重点难点, 在此基础上, 教师再“趁热打铁”, 围绕自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进行设疑、质疑和释疑。如:金宇为什么感到新书包特别沉重?如果你是金宇, 会怎么办?为什么李诚的作文能得高分, 却还是不会写信呢?马玉奇真的考了好成绩, 为什么没有人相信她呢?马玉奇怎样才能得到同学们的信任呢?抄袭是欺人还是自欺呢?真本领是抄来的吗?为什么……
如此组织教学, 既能让学生熟悉教材, 又能让学生学到知识, 更能让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实实在在的培养。
三、帮学生搭建自学平台
自学不是结果, 而是过程。学生有了自学的平台, 才能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地自学, 才能在自学中探索新知, 领悟知识的奥秘, 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对此, 教师要努力做到“五让”:关键让学生抓住、难点让学生突破、问题让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解决。以此帮学生搭建自学平台, 让学生在自学的平台上“大显身手”、“一展风采”, 多动脑、多动手、多动眼、多动口, 积极参与观察、思考、讨论、体验。
例如, 《我们的民风民俗》一文, 关键是:“当地一年中有哪些重大的传统节日”;难点是:“每一个传统节日的具体时间和民风民俗”。问题是:“人们为什么在元宵节吃圆子”、“人们为什么在清明节吃杨柳摊饼”、“人们为什么在端午节吃粽子”“人们为什么在中秋节吃月饼”……上述关键点的把握, 难点的突破, 问题的发现、提出和解决, 学生均可通过自学来达成。自学的时间和空间, 不但可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而且可从校内延伸到校外。自学的途径和方式, 可以是熟读课文、讨论交流、咨询家长、查阅资料、上网搜索等。
四、对学生实施自学评价
在引领学生围绕自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进行设疑、质疑和释疑的过程中, 少不了提问与解答、讨论与交流、辩论与结论等活动。学生在这些活动中的所思、所想, 所言、所行, 都是自学能力的体现, 教师均应实施公正、公平、公开的评价。
如此给学生实施自学评价, 既是对学生当堂课自学情况的认可, 也是对学生以后课自学情况的激励, 更是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