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安全

2024-12-29

民生安全(共12篇)

民生安全 篇1

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先。世界卫生组织定义, 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几来年出现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 如“三聚氰胺事件”、“瘦肉精事件”、“染色馒头事件”等, 让人们更加注重食品的质量安全。

一、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原因

1. 自然环境。

食品的生产原料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大气。大气污染是指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的污染物或由其转化成的二次污染物, 使大气中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的现象。长期暴露在污染空气中的动植物, 由于体内和体外污染物增多, 可能造成其生长发育不良, 甚至发病或死亡, 人类食物来自动植物, 因此也影响了食品的安全性。

(2) 水。水污染主要源于工业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 水污染直接影响食品的质量。1956年, 日本的“水俣病”事件, 最终确认是由含汞废水所致。由于一家氮肥公司排放的废水中含汞, 这些废水排入海湾后经过某些生物的转化, 形成甲基汞。这些汞在海水、底泥和鱼类中富集, 经过食物链使人中毒。

(3) 土壤。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 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 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 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 通过“土壤→植物→人体”被人体吸收, 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 就是土壤污染。土壤污染的原因主要是农用化学品的不当应用 (如化肥、农药等) 、重金属及残留农膜。土壤污染对植物造成危害, 从而影响人体健康。

2. 食品包装材料。

近年来, 包装材料污染食品事件不断发生。例如:在餐饮业广泛使用的聚氯乙烯塑料, 这种塑料残存的氯乙烯单体会引起被称为“肢端骨溶解症”的怪病。美国早在1975年就禁止使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装食品和饮料。2007年12月31日, 我国政府颁布“限塑令”———“自2008年6月1日起, 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 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在保定的大型超市, 如大润发、惠友超市等, “限塑令”执行的很好, 但集贸市场及小型商店根本不理会国家政策。

3. 运输。

在食品运输过程中, 由于运输工具不洁、运输人员操作不当及食品混运等均会引起食品污染。2007年9月24日, 四平车站的一个集装箱发霉, 现场发现, 集装箱内挂面有60%水湿、80%外包装出现霉斑。追查原因是由于该批挂面在始发站没有及时运出, 逾期到达。

4. 人为添加物。

食品安全问题除了受到上述非主观意愿因素外, 很多情况下是不法商贩在利益的驱使下干的。他们以次充好、以假乱真, 以图暴利。

二、防止食品安全事件再度发生的措施

1. 减少污染。

为了有效地减少和消除因化学工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 人类正在努力开发和推广绿色化学。绿色化学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利用一系列的原理和方法来降低或除去化学产品设计、制造与应用中有害物质的使用与生产, 使所设计的化学品或过程更加环境友好。

2. 政府部门。

(1) 健全法制。在日本, 每种产品都有自己的“身份证”, 根据“身份证”号可以查找产品的相关信息 (产地、使用农药品种及次数、收获时间、生产者的信息等) , 这对生产者进行了严格约束。我们国家也可借鉴这种追溯体系。作为人口大国, 国家每制定一个法规, 都应从人民利益出发, 逐步健全法制。

(2) 严格执法。要切/实保护好食品安全, 不仅要有法可依, 更重要的是执法必严。一旦出现食品安全事件, 对不法商贩要严惩不贷。另外, 政府部门应不断加强食品安全执法部门的队伍建设, 增强处理突发食品安全事件的能力, 以保证人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3. 商家。

商家在追求剩余价值的同时, 还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 严格守法。第二, 努力提升社会道德良心水准, 把社会利益放在首位, 不为自身获利而害人。第三,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严格把关, 努力生产出适应大众需求的合格产品。

4. 消费者。

消费者是直接受害者, 首先, 增强自身的科学文化知识, 提高对食品质量的眼力, 积极用正当的手段和法律来保护自身利益。第二, 消费者不要盲目追求产品的外观、新奇, 实用性才是商品最重要的价值。另外, 当消费者拿到一件商品时, 在现有知识及经验的基础上做出判断, 如果觉得有问题, 应该到当地相关部门进行检验, 学会维权。

三、结语

当今食品安全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只有各国各界力量均参与其中, 共同努力, 才能有效减少污染, 维护食品安全, 促进人民健康。

参考文献

[1]佚名.水俣病事件[J].世界环境, 2009 (3) .

[2]杨金田, 谢德明.生活的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3]李亚军, 刘锐, 霍洪丽.三起铁路食品运输污染案件的调查处理[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8, 24 (4) .

[4]赵鹏飞.日本如何监管食品安全[J].食品安全导刊, 2013 (3) .

民生安全 篇2

——我与城乡联网供水

许亚敏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获得安全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饮水安全工作,要求把“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作为首要任务,把“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作为政府工作的目标。饮水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

一、农村安全饮水重要意义——国计民生

切实做好饮水安全保障工作,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把以人为本真正落到实处的紧迫任务。近年来,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日渐突出,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中发[2006]1号文件强调在巩固农村人畜饮水解困成果的基础上,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优先解决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地区和水污染严重、血吸虫病地区的饮水安全问题。

二、重视农村安全饮水——生存之本

近年来,我公司非常重视城乡联网供水工程,进行大力度投入,解决方方面面问题,为我市的城乡供水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为此国家发改委、水利部联合授予我市“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示范县”称号,江苏省共有3个县(市)荣获此称号。

公司创建于1981年,肩负着城乡百万人民生活供水的重任,2004年改制为股份公司,拥有现代化地面水厂一座,日供水能力20万立方,直径100毫米以上的供水主管道1800多公里,实现供水管网覆盖全市城乡,为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解决广大农民吃水难,用水难的问题,我公司从1993年起逐步向城郊延伸供水管网,04年以后作为规划的一部人陆续向附乡镇供水,经过长期多年的努力,全市供水工程已基本完成,共铺设各类供水管道8584公里,其中市到镇区供水管道309公里,镇到各农户支管8275公里,建设增压站3座,全市百万人2007年以来,我公司按照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坚持科学规划、精心组织、统筹推进,把解决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一是落实运行管理机制,分别成立市、镇区域供水公司,全面负责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的运行管理。二是加强水源保护,提高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出台了饮用水突发灾害事件应急预案,预案责任明确,措施具体。三是进一步完善水质检验和监督制度,提高水质检验能力,确保农村居民饮水安全。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公司完成了全市绝大部分的饮水问题,解决了全市规划区内饮水不安全问题,得到了群众的好评,为我市顺利通过“全国农村饮水安全示范县”项目省级验收提供了有力条件,为我市经济和民生问题给予了充分保障,也为公司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全心投入安全饮水工程——职责所在

食品安全是最大的民生问题 篇3

专家认为鸡饲料是造成问题鸡蛋的罪魁祸首。如果真是饲料的问题,那么,中国人要担心的食品就太多了。因为,今天工业化和集约化的食品生产业是在每日每时地用“科学设计”的饲料来饲养和催生着人们一日三餐中的食物,不仅是鸡禽类,还有鱼、虾、猪、牛、羊等。这些动物产品很有可能也包含着三聚氰胺等有毒物质。

以中国人不可或缺的猪肉为例,早就有人揭露说吃猪肉等于慢性自杀,因为猪饲料加入了添加剂,而添加剂的主要成分有激素、安眠药等大量药物。尽管有主管畜牧业的官员出来解释,并且否认现在的畜牧饲料里加了激素和安眠药,但还是承认饲料中有添加剂,包括营养性添加剂、一般添加剂和药物添加剂三大类。

尽管政府有关部门称对饲料行业的监管始终没有放松,但禽畜产品一再检测出问题却引发了公众“吃什么都不放心”的不满和怀疑。当人们对食品感到恐慌,甚至失去安全感时,社会的信任危机就会到来。

其实,现代禽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方式早就向人类敲响警钟了,例如,动物饲料和添加剂已经让英国的疯牛病盛行,并让人患上类似的人疯牛病,即新型克雅氏病(CJD)。原因在于,为了快速、批量和大规模地生产人们所需的牛肉、牛乳,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国家采取了两种“科学设计”的饲喂法。一是在饲料中添加生长激素和抗生素,前者是刺激生长,后者是为了抗病;二是把宰杀后的牛、羊的骨头、肉、血液、凝胶和脂肪绞碎制成饲料,即所谓的MBM饲料饲喂牛和羊,结果导致了疯牛病、疯羊病和疯人病。

民生安全 篇4

2010年以来, 省档案局先后到葫芦岛宏丰豆业有限公司、朝阳北票市宏发食品有限公司、抚顺市新宾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单位开展食品安全档案管理情况调研。在深入了解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和生产经营环节档案管理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起草了《辽宁省食品安全档案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2011年以来, 又多次征求了全省档案系统以及省食品安全委员办公室、省农委等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意见, 经多次修改完善, 已于近日印发。

《办法》要求全省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和食品企业要提高认识, 加强对食品安全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明确职责, 妥善保管食品安全档案;依法管理, 建立食品安全档案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办法》对食品安全档案的归档范围、整理方法、移交、利用和法律责任等进行了规定。

《办法》第一至第四条规定了制定《办法》的依据, 明确了其适用范围, 对食品安全档案和食品监督管理部门作了明确的定义。《办法》规定, 该办法适用于全省各级食品监督管理部门, 食品生产企业、加工企业、物流企业、经营企业。食品安全档案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包装、贮藏、流通和监督抽检、监测等过程中形成的, 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字、图表、票据、音像、电子等各种载体形式的文件材料。食品监督管理部门是指对食品企业进行全方位监管的政府有关部门, 主要包括农业行政、工商行政、质量监督、公安、食品药品监督、服务业、经济和信息化、海洋与渔业、林业、畜牧兽医、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

《办法》第五至第七条明确了食品安全档案的来源和主要内容。《办法》规定, 食品安全档案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食品监管部门对各食品企业进行监督管理、行政许可、质量检测等形成的文件材料;二是食品企业自身形成, 即在生产、加工、包装、贮藏、经营等环节中形成的文件材料;三是食品采购、销售、进出口以及消费等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形成的文件材料主要有食品安全工作管理法规、规章、办法、标准,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工作, 抽样检验的品种、数量、检验结果, 对食品企业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的立案、调查、处罚, 食品量化级别的确定及其评定记录, 被列入“黑名单”的食品企业公告及曝光情况, 食品安全事故处理、处罚等管理性文件材料;食品企业生产许可、卫生许可、食品企业商标注册、食品企业登记注册、驰名商标认定等行政许可、审批材料。

食品企业形成的文件材料主要有管理制度、证件材料、食品进货查验记录、食品企业生产记录、食品出厂检验记录、食品企业自检记录、食品进出口记录、食品事故处理材料、食品生产方面的食品安全标准等文件材料。

《办法》第八至第十条规范了食品安全档案管理。《办法》要求, 监管部门和食品企业要对本部门、本企业食品安全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确保食品安全档案的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监管部门和食品企业相关职能部门每年6月30日以前要将整理好的上一年度形成的食品安全档案向本单位综合档案室移交归档。

食品药品安全与民生息息相关 篇5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药品安全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然而,当前我国出现了种种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这不仅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度,还严重损害了人民的利益,给群众的生理和心里带了了极大的伤害。如果不及时予以解决和阻止,将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说明了食品药品安全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的食品药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食品药品存在诸多安全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利益驱动所致。(指出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第一原因:利益驱动)近年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查处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药品和医疗器械等违法案件以及牵头组织质监、工商、卫生、公安执法查处的重大食品安全违法案件,均暴漏出其背后存在巨大的经济利益关系。与此同时,目前的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体系、运行机制和公共服务水平,还未能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指出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第二个原因:政府职能不到位)因此,我们要不断分析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找准工作定位,与相关职能部门通力协作,通过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食品药品监管,推动食品和药品产业的健康发展,确保食品药品安全,让人民群众放心,党和政府满意。

首先,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各级政府部门应该深刻地认识到,食品药品监管是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严厉打击各种制售问题食品药品的违法犯罪行为,规范市场秩序,创建公平的竞争氛围,有利于食品药品行业的健康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全面均衡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机制,是社会主义社会法制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确保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的安全,倡导科学的饮食和医药文化,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精神文明素质;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保护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有助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营造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

其次,要积极探索,建立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的长效机制。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一是努力探索食品安全监管有效机制,继续依托食品安全委员会这一平台,充分发挥政府“抓手”和“牵头”作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各职能部门的组织协调,整合监管资源,提高监管效率,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食品药品监管局牵头、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全社会广泛参与的食品安全监管新格局,切实解决食品安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热点问题;二是坚持监管重心下移,强化城乡食品监管,实施严格的市场主体准入标准和市场退出机制,积极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

最后,我们还要通过不断优化服务,为食品医药产业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扶持帮助。通过减少审批事项、提高行政效率、推行政务公开、加强行风建设、开展信用建设等手段,为行政相对人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和优质服务。积极促进食品医药产业结构优化、运行质量提高,致力于提供包括专家“会诊”、技术帮扶等更为专业的食品药品监管服务,协助食品医药产业提高核心竞争能力,促进产业做大做强。

民生安全 篇6

很高兴参加这次会议,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活动,也是我以新的职务第一次参加我省基础教育科研战线的会议。我以吉林省人民政府参事的名义,并受吉林省教育厅卢连大厅长和刚刚接任我主管科研工作的刘勇兵副厅长的委托,对本次盛会的召开致以衷心的祝贺,对各位代表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我们相信,本次活动对推动全省中小幼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工作,必将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借此机会,我对进一步搞好中小幼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工作,讲几点思考和意见,供大家工作参考:

一、积极开展“中小幼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强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吉林省“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确定,要“切实加强生命与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对生命的认识和安全防范意识。”这说明了政府和社会已经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一个艰巨的重任,就是要切实开展和做好生命教育的研究和教育教学工作。

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质量,直接体现其人生价值,而安全和健康无疑是伴随着普天下所有学生实现生命价值的最大前提,它直接关系到我们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也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稳定,更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兴衰。相信大家都不愿看到我们的学生既不珍爱和善待自己,也不爱护他人和自然界的万物生灵。只注重某些学生考出优异的成绩,却不懂得尊重、热爱和护卫生命的教育,绝不是科学发展的教育。放眼当今世界,不少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并且制定和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生命教育措施与实践。我国的生命教育理念之引入,是在20世纪末期与21世纪之交,实质性教育教学的探索与开展也不过八九年时间,其中存在着许许多多值得研究的教育与社会问题。在此背景下,就使得“吉林省教育科学院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中心”带领大家共同研究的这个重要课题,具有了十分特殊的现实意义。

五年多来,“吉林省教科院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中心”作为我国第一所省级的相关研究机构,开展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经过同志们的不懈努力,生命教育与安全研究在我们省多数地方已经逐步生根、开花、结果。在今年四月份吉林省教育科研工作会议上,我曾提出吉林省今年教育科研的十大重点方向性课题。第一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第二就是中小幼生命与安全教育的深化研究。2011年十二五初始年的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了政府要集中力量办好的“全省十件民生实事”,其中的首件大事就是“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安全保卫设施建设”。这说明,我们所研究的这项课题,是与政府民生之首件实事直接挂钩的,没有哪一个教育科研课题可以被提到如此的高度!可见,我们这支研究队伍的社会责任极其重大,研究任务极其紧迫,成果推广极其必要。目前,我们省的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队伍正在逐渐发展壮大,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实践应用也渐入佳境。现在正值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公布之际。召开这次会议,推动研究和实际工作显得尤为及时和十分重要。

二、进一步明确生命与安全教育科研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吉林省生命教育研究起步比较早,短短五年时间,就已经跻身于国内生命教育实践性研究探索的前列。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但也必须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改进。这次会议,是对此项研究的一个中期小结和工作部署,会上还将安排高规格的学术交流和经验介绍,内容很丰富。稍后,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张旺院长、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中心王野川主任还要进行具体安排。希望大家在前一段工作的基础上积极行动起来,把这项研究工作扎扎实实地落实好、发展好。

1. 要迅速建立起一支更加善于创新、勇于突破的研究队伍。我们要抓住当前中小幼办学中的一些关键问题,用生命与安全教育的科学规律,通过教育科研的途径,分析问题的症结,提供解决问题的依据,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把我们这支宝贵的研究队伍,打造成富有创造力的优秀团队。要完成这样的双重任务困难很大,但势在必行。

2. 切实加强实验基地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目前我省有350余个生命与安全教育课题实验单位,但实际研究工作的推进与教育教学实践的应用尚显不足,富有经验的生命教育专任教师相对缺少。因此,中小幼生命与安全教育师资培训和科研基地建设工作更加具有现实意义,要进一步加强。今后,我们应逐步打造一批典型的实验区域、实验学校和名教师,而这可能绝大部分会产生于在座的我们这些基地学校中。我们希望这样一批典型,能够带着我们的成果和经验,尽快地面向全国,走向全省。现在我们省就有这样的实验区,长春市朝阳区近年来在生命教育实践领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课堂教学改革、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综合发展,都借此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区域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也因此而广泛受益,对省内其他区域生命教育的发展,有较大的带动作用。

3. 促进研究成果轉化。现阶段我省生命与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紧迫的问题,需要借助大家深入开展相关研究加以解决。要将研究成果及时应用到实践工作中去,为教育行政决策提供服务和当好参谋,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科研的实效性。同时,要组织更多的教育工作者积极参加生命与安全教育实践探索,要动员教师们广泛参加,积极为生命教育研究创造有利条件。

4. 积极推进生命与安全教育的课程研究。没有课程建设就没有教学的主阵地。在新的课程建设方面,目前就全国而言,都缺乏突破性进展。当前,我们要继续用教育科研引领下的创新探索和突出业绩,推动课程体系的建设,这也是我省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的一个巨大成就,将带动我省其它区域生命与安全教育的大发展。

三、大力做好群众性的生命与安全教育的科普工作

生命与安全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工作,也需要全社会的认可和配合。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面向全省中小幼学生、面向全社会,大力开展生命与安全教育的群众性科学普及活动,以科学普及的方式,让全社会都关注、关爱未成年人的生命教育和健康成长。吉林省教科院生命与安全研究中心计划在2013年搞的一系列生命与安全教育的科学普及活动,我认为很有创意,也很有开展的必要。只有搞好教育科学普及,我们教育科研的社会职能才会更有效地展现出来,教育科研服务于学校、服务于社会的真正价值才能更大地得以实现。

今年,我主张全省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应做好两件大事:第一件,是继续办好“吉林省教科院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中心”;第二件,是以本研究中心为依托,尽快成立“吉林省教育学会生命与安全教育专业委员会”。做好这两件大事,标志着我省在教育科研与成果普及的有机结合方面,在理论成果向着实践应用的转化与推广上,即将迈出可喜一步。

四、做好全力保护学校师生生命与财产安全的各项安全稳定工作

最近,吉林省委、省政府多次研究与部署了安全稳定工作。要求各部门、基层单位做到“五个必须”、“六个大力”。“五个必须”,即包括:必须树立一个理念,就是没有人民生活的改善,我们的工作就毫无意义,没有社会的和谐稳定,就什么事情也干不好;必须强化一个意识,没有忧患意识,危机就找上门来,没有安全意识、事故就会找上门来;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就是要坚持重在预防,把事情想在前头,工作做在前头、问题解决在前头;必须坚持一个标准,就是千方百计把矛盾控制在初始、化解于萌芽状态;必须坚守一个纪律,就是要以铁的纪律,坚决防止发生重大公共安全事件。所谓“六个大力”,即大力抓源头治理,大力抓问题排查,大力抓矛盾化解,大力抓应急处置,大力抓舆论氛围,大力抓责任落实。这“五个必须”、“六个大力”,是对过去几年经验的总结概括,也是当前和今后工作的总的要求。现在,距党的十八大召开只有几个月时间,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是我们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和重大的政治责任。各级党委、省教育厅高度重视安全稳定工作,卢连大厅长多次主持召开专项会议部署,我们大家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落实好相关部署,真正做到思想上特别清醒、工作上特别扎实、反应上特别灵敏。把这项工作做好,这也是对我们开展中小幼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成果的一个检验。

民生安全 篇7

1949年后的台湾, 经过一系列土地改革与土地立法, 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有管控的私有制的土地制度, 开发商受此影响无法进行大规模建设活动。但同时, 台湾人口急剧增长, 住宅需求量增加。以台北市为例, 20世纪60年代人口达到110万, 且分布极不均衡, 主要集中于旧城区。应对人口剧增对住宅的需求, 台北迎来新城开发建设与旧城改造更新的时代, 政府的计划性建设与居民自主性营造并驾齐驱。新城建设以欧美现代化城市为参考, 大多规划为开放式公寓居住区;旧城由于土地私有的政策, 大规模建设失去可能, 因此建设多为零星地块行为。从而逐渐形成以“街区制”住区模式为主导、封闭住区零星存在的现状。

然而不管是新建住区还是改造住区, 由于空间使用的发展与变迁, 极易偏离设计初衷而形成治安死角。虽然安全问题是由诸多错综复杂的因素共同导致, 但是作为犯罪事件发生的场所, 住区的邻里空间不可避免地成为决定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与此同时, 在防范自然灾害方面, 住区空间的布置更能影响人们对突发灾害的应对与处理, 例如消防通道设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火灾的严重度等。如何构建居住区邻里空间的安全性评价体系, 如何通过空间的设计来预防或减少犯罪行为、减灾防灾, 成为重要且紧迫的议题。

民生社区 (图1) 位于台北市东北角松山机场南侧,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台湾规划新建 (1964年开始规划, 1973年正式动工) 的以欧美开放式公寓居住区为蓝本的最成功的大型居住区, 可容纳居民约4.5万人。本文以该社区为例, 探讨住区空间形态对安全性的影响, 试图从边界空间、节点空间、道路系统等空间层面讨论构建安全社区的可能模式。

二、邻里单元的空间要素与安全性评价因子

1.“邻里单元”理论与住区空间要素

1929年社会学家佩里 (Clarence Perry) 提出“邻里单元” (Neigh borhood unit) 理论, 目的是为了应对20世纪初美国城市快速交通的发展与随之而来的交通安全问题。以美援基金兴建的民生社区在较完整地实践“邻里单元”理论的同时, 也有一部分因地制宜的举措。

佩里的“邻里单元”理论可概括为六要素:

一是规模, 即应当根据学校确定邻里的规模;

二是边界, 即过境交通大道应布置在四周形成边界, 而不应穿越居住单元;

三是邻里公共空间, 即应当提供小公园和娱乐空间系统, 它们被计划用来满足特定邻里的需要;

四是邻里中央位置布置公共设施, 即单元内的公共设施如学校等应该集中布置于较中心的位置, 以满足其服务半径与单元边界相符合的要求;

五是交通枢纽地带集中布置邻里商业服务, 即商业区应当布置在邻里单元的周边地带;

六是不与外部衔接的内部道路系统, 即邻里单元内部的道路要符合其相应的承载量, 便于通行, 同时又能阻止过境交通的穿越。

“邻里单元”理论的六要素, 包含了空间与非空间层面的内容。本文的安全性设计所研究的范畴是空间层面的内容, 因此省略与空间无直接关联的因素。筛选出的与住区内部空间形态布局相关的因素, 可以概括为“边界空间”“节点空间”“道路系统”三个部分, 涵盖了住区由内到外、由点到线的各种空间形态, 是居民除了室内生活起居外使用率最高的外部住区空间。

2. 空间安全性评价因子

在构建住区空间安全性评价体系之前, 首先对与空间安全相关的理论做简要概述。

1961年, 简·雅各布斯 (Jane Jacobs) 在其《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提倡开放的社区空间, 因为传统的充满活力的街道对于社区安全有着重要作用。她认为社区的安全性主要源于街道的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必须清楚界定、自然监视、多样化。1971年, 美国犯罪学家杰斐利 (Clarence Ray Jeffery) 提出CPTED (crime prevention through environmental design, 即通过环境设计预防犯罪) 概念。1972年, 美国建筑师奥斯卡·纽曼 (Oscar Newman) 提出“可防卫空间” (defensible space) 四要素:领域感 (territoriality) 、自然监控 (natural surveillance) 、意象 (image) 、周遭环境 (milieu) 。[1]但随后有学者指出, 纽曼的理论带有明显的偏执, 其环境决定论以及陌生人不安全的思想从某种程度上导向了“封闭住区”的模式。英国学者比尔·希列尔 (Bill Hillier) 及其团队所创立的“空间句法” (Space Syntax) 理论, [2]从计算机定量分析的角度, 一定程度拓展了雅各布斯的观点, 同时对纽曼的“陌生人有害”的思想进行修正。其他关于安全性的理论多未涉及空间概念, 此处亦不再深入探讨。

综合前人的观点, 笔者认为与住区空间相关的安全评价因子可以归纳为监视性、可达性以及领域感, 这三点相互联系又互有区别。[3]

高监视性可降低犯罪事件发生概率。暴露于人们视线范围之内的空间相对于隐蔽空间来说更为安全。无论是住区居民还是陌生人, 都能够对空间起到监视作用。区别于空间可达性, 监视性注重的是建筑与外部空间和边界空间的处理方式。例如雅各布斯认为应该增加建筑物与街道的接触面, 才能吸引室内居民对街道空间的监视。同时, 引入时间概念, 由于光线以及人的作息时间等原因, 白天比夜晚更为安全。因此, 可以通过夜间改善照明等措施来保证一定的监视性。

高可达性可在降低犯罪事件发生概率的同时减低灾害的严重程度, 可以到达或者穿越的空间能够更好地形成视线的监视。因此, 住区空间应尽量采用较为开放的设置方式, 避免尽端空间的产生。同时, 高可达性还表现在对空间形态的控制上, 应避免出现急弯、狭窄的消极空间, 以免发生交通安全事故。

高领域感可降低犯罪事件发生概率。当空间具有一定的特性时, 就会激发居民的归属感, 居民将会自发管理及保护住区空间。同时, 这种领域感也将对陌生人产生精神震慑, 消除潜在的危险因素。关于空间领域感的塑造, 纽曼与雅各布斯存在着分歧。纽曼认为领域感必须通过围墙、出入口设置以及标志性构筑物等进行塑造, 这种空间形式极有可能导致尽端空间的产生, 以及空间可达性大幅降低, 给灾害发生时的营救行为带来一定困难。而雅各布斯则认为多样性的开放空间同样可以塑造社区归属感。笔者更倾向于雅各布斯的多样性理论。

三、住区空间的安全性评价与策略

根据“邻里单元”理论筛选出住区空间三要素 (边界空间、节点空间以及道路系统) , 并将安全评估因子作为参考变量,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 确立参考变量在空间三要素中所占的比重, 构建住区空间的安全评价体系 (图2) 。问卷调查的对象主要为案例住区的居民及部分过客。问卷共发放360份, 实际收回304份, 其中有效问卷为279份。问卷有效率达到77.5%。相关问卷调查对象的信息详见表1。问卷调查显示:76%的人认可此问卷提出的评价体系, 13%的人认为此评价体系还有待完善, 11%的人认为无法判断或弃权。总体而言, 问卷参与者认为边界空间最重要的评价因子为领域感, 节点空间最重要的评价因子为监视性, 道路系统最重要的评价因子为可达性。其中, 当地居民与过客的认知总体相似, 细节略有不同, 主要的不同为:过客较当地居民更能认知社区边界空间带来的领域感。结合问卷调研的情况, 住区空间的安全性评价 (图3) 与设计策略可归纳为三方面。

1. 边界空间的安全性评价

对住区边界空间调查的结果显示:认为住区边界空间的安全营造以领域感为主者居多 (67%) , 可达性其次 (19%) , 监视性最少 (11%) , 3%的人认为无法判断。

以高发的入室盗窃案件为例, 有数据显示主要集中于外来人口聚集的开放式住区, [4]而新建的高档住区及物业管理较严、设施完善的大型住区则相对较少。民生社区作为开放式的住区必然要面对此类安全问题。因此, 选择从空间设计的角度增加领域感、可达性与监视性成为其可用的有效手段。

民生社区的边界空间多由建筑本身直接与道路相接构成, 即建筑边界构成道路边界。虽然边界开放, 却仍能限制人的动线, 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分隔住区内外空间的作用。这种模式既有利于周边城市交通的引入, 同时保证了住区局部组团的私密性与领域感。同时, 丰富建筑边界与道路边界相接的中间地带, 营造多样化空间 (图4) , 让人可以进行停留活动, 增加监视的可能性。民生社区中住宅部分在初期规划时并没有设置沿街商业, 使得边界空间的监视性较弱, 后期逐步开发商业, 丰富了住宅底层界面的内容, 增强了监视性。如果进行合理的商业内容配置, 丰富营业时间段, 则将形成多时段的有效监控, 更能降低犯罪事件的发生。与民生社区毗邻的民生东路五段住区则为典型的封闭式住区, 周边设置有围墙、门卫等防护措施, 虽然利于领域感的塑造, 使陌生人无法随意进入, 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可达性与监视性, 边界空间成为消极空间, 有些路段一天之中只有少量的人经过, 同样可能发生例如抢劫等犯罪事件。

由此可见, 边界空间作为场所区域的范围限定, 其安全性主要体现在领域感的塑造上, 这种领域感的塑造除了单纯地通过封闭边界进行, 还可通过特殊的边界设计来实现。同时兼顾交通可达性, 避免出现使用率低的消极空间, 通过营造丰富的界面来增加日常活动场所, 以产生良好的监视性, 从而增加边界空间的安全性。

2. 节点空间的安全性评价

对住区节点空间调查的结果显示:认为住区节点空间的安全营造过程中需同时注重可达性 (32%) 、监视性 (36%) 、领域感 (28%) 的需求, 4%的人认为无法判断。

民生社区共分为7个邻里单元 (图5) , 每个单元均有相应学校以满足该区域的学龄人口, 区内的学生就学半径均在400 m以内, 学校作为大型社区节点空间, 完全能够覆盖整个社区的使用。除此以外, 民生社区的节点空间还有:位于东半侧的少量公园绿地;位于东侧中央区域的大型商业中心及公园;位于西半侧的较多公园绿地。从公园的分布来看, 密度较高, 辐射影响力覆盖整个住区, 可达性高, 监视效果良好, 社区同时又有大型中央公园作为凝聚社区归属感的存在, 领域感较强, 成为台北市值得称赞的示范性社区 (图6) 。

住区节点空间作为人们聚集、休憩的场所, 主要承担临时避难及疏散的任务。因此, 节点空间最重要的是位置的设置, 尽可能地考虑可达性, 提高使用效率, 同时注重服务半径的覆盖程度, 根据节点大小及人流数量进行整体布局。在节点空间的设计上, 可以通过构筑物、场地设计等进行住区场所感与领域感的强化, 同时, 注重空间的可监视性, 例如儿童玩耍时, 家长可以从更多的场所直接监视其行为, 提高安全性。

3. 道路系统的安全性评价

对住区道路系统调查的结果显示:认为住区内部道路系统的安全营造以可达性为主者居多 (54%) , 监视性其次 (29%) , 领域感最少 (11%) , 6%的人认为无法判断。

住区内部道路系统, 区别于住区边界空间, 以方便可达为主要设计依据。尽量采用分级道路, 按照住区、邻里单元、组团等不同的人口数量和使用频率进行设计。从道路系统的空间形态角度, 尽可能采用网格状路网系统, 避免出现放射状道路尽端空间。同时, 道路应当避免急弯、盲端等不利于视线观测的空间。

民生社区的邻里单元面积从8.312 hm2到16.612 hm2不等, [5]每个单元再划分成较小的组团, 总体保持较为均质的网格状空间格局。为了考虑与周边住区的衔接性, 在道路的处理上实行了主次分级的形式, 主要交通干道分布于邻里单元四周, 内部则布置网格状次要道路, 路网通达, 清晰明确 (图7) 。多级分层的路网系统, 有效阻隔了大量城市交通的涌入, 使得社区内部仍然保持相对隔离;同时邻里单元之间的道路又能渗入部分过境交通, 不完全割裂城市路网, 目前看来似乎更有利于区域内的交通疏导;组团级道路多为双车道, 道路的宽度决定了车流量的多少, 因此更大程度地阻隔了过境车流, 其主要使用者为社区内部居民, 从而形成一定的领域感。

由此可见, 对于大型社区而言, 如果完全进行边界封闭设计势必导致交通的不便以及城市空间的割裂, 因此可以考虑适度的开放。住区道路系统应当注意分级设计, 注意整体路网格局, 道路形态需结合建筑布局进行设计, 从道路空间层面解决住区的空间安全隐患并将城市交通渗入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四、结论与不足

综上所述, 本文通过监视性、可达性、领域感三个角度对住区空间的安全性进行定性评估。

在住区边界空间的设计中, 以营造领域感为主, 封闭边界虽有更强的围合性, 但却减弱了可达性与监视性, 使得空间的安全程度反而有所降低。研究发现可以通过增加建筑沿街面长度以及多样性来塑造领域感, 增加监视性, 同时不影响内部道路与边界道路的通达性, 可视为最佳边界空间方案。

在住区空间节点的设计中, 中心化与区域化并重, 扩大辐射范围, 在使用率提升的同时, 亦保证了其安全性。

在住区道路系统的设计中, 主要注重分级设计, 运用不同道路等级引导城市主要交通, 尽量避免干扰住区内部。路网格局尽量使用网格体系, 避免出现不规则的消极路段。

本文对台北民生社区的研究仅停留在定性分析的层面, 在进一步的研究过程中, 希望加入定量分析作为技术支撑。但必须承认的是, 通过空间设计的手段无法完全避免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必须与其他举措相配合才能真正提高安全性。

研究台湾住区空间中“街区制”模式的经验和教训, 需注意台湾与大陆地区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本研究将为大陆地区未来大型住区的发展模式提供新的借鉴与思考, 从而避免因对中央政策的过度解读与住区的机械式开放而产生的空间均质化、碎片化以及空间意义弱化等消极问题。

参考文献

[1]黄盈桦, 易永秋.住宅社区居民之社会空间安全意识[J].物理管理学报, 2011 (2) :9-16.

[2]希利尔.空间句法—城市新见[J].赵兵, 译.新建筑, 1985 (1) :62-72.

[3]李素馨.都市住宅小区形式与居民被害恐惧感关系之研究[J].都市与计划, 2000 (1) :25-45.

[4]袁晓芬.我国城市居住区的安全性研究—以大连市地区为例[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 2008.

民生安全 篇8

在丰城市, 钟力民书记一行在丰城市召开了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重点督查座谈会, 听取丰城市政府及农机局工作汇报, 并到筱塘乡北下村养殖专业户涂洪平家中察看补贴的养殖网箱, 实地了解农机购置补贴落实情况。

在袁州区, 钟力民书记在该区行政服务中心, 考察了农机局办公环境和行政审批岗位办事程序, 与农机部门同志交谈了解农机化工作和行政审批事项;并深入平安农机示范村, 先后到袁州区谷缘和月之南2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实地走访, 调研了解农机购置补贴、粮食生产、农机社会化服务、合作社发展、农机安全、机具牌证管理等情况。

在上高县, 钟力民书记直奔正在机收测产的农业部履带自走式旋耕机对比试验项目中稻基地现场, 了解该项目实施、对比试验、机收测产等情况;之后分别来到上高县瑞港农机维修中心和荣尧农机专业合作社实地走访调研, 了解合作社发展、农机维修服务中心建设、机具补贴和农机安全工作, 并来到平安农机示范乡镇—锦江镇, 专题调研平安农机示范创建、变型拖拉机管理和机手安全教育等工作。

在督导调研过程中, 钟力民书记指出, 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落实是关系民生的大事, 扎实实施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要求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农机安全生产是关系机手生命财产安全的一根弦, 各地要高度重视, 绷紧神经, 加强农机安全隐患排查和监督管理;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主要力量, 也是促进农机化发展的骨干队伍, 要不断引导和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扶持农机维修服务中心建设, 健全农机社会化服务功能和水平。

民生安全 篇9

问:牧区在国家生态、经济、民族团结等方面发挥怎样的作用?

答:我国牧区包括内蒙古、四川、新疆、西藏、青海、甘肃、云南、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宁夏、山西等13个省区的268个牧区半牧区县 (旗、市) , 土地面积近400万km2, 占全国国土面积的42%;草原面积2.5亿hm2, 占全国草原面积的62%。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 牧区是主要江河的发源地和水源涵养区, 生态地位十分重要。

草原畜牧业是牧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 是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是全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牧区矿藏、水能、风能、太阳能等资源富集, 旅游资源丰富, 是我国战略资源的重要接续地。

广大牧区多分布在边疆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 承担着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的重要任务。

问:为什么现在提出要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

答: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 牧区生态建设大规模展开, 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逐步转变,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牧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城乡面貌发生可喜变化, 牧区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但必须清醒地看到, 草原生态总体恶化趋势尚未根本遏制, 草原畜牧业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为继, 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欠账较多, 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遍滞后于农区, 牧区仍然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

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 是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 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迫切需求;是转变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 增加牧民收入的现实选择;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促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的战略举措。

问:如何理解《意见》提出的新时期牧区发展的基本方针?

答:《意见》指出,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牧区发展必须树立生产生态有机结合、生态优先的基本方针, 走出一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路子。

草原既是牧业发展重要的生产资料, 又承载着重要的生态功能。长期以来, 受农畜产品绝对短缺时期优先发展生产的影响, 强调草原的生产功能, 忽视草原的生态功能, 由此造成草原长期超载过牧和人畜草关系持续失衡, 这是导致草原生态难以走出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

我们必须认识到, 只有实现草原生态良性循环, 才能为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也才能满足社会对建设生态文明的迫切需要。

问:如何落实上述基本方针?

答:坚持生产生态有机结合、生态优先的基本方针, 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理念,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以保障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努力把牧区建设成为生态良好、生活宽裕、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新牧区。

首先, 要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 以生态脆弱区为重点, 以补偿政策为引导, 以重大生态工程为支撑, 以制度建设为保障, 坚持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相结合, 加强草原生态综合治理, 促进草原植被恢复。

其次, 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大力推进草原畜牧业由粗放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实现“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肉”、草原生态保护和牧业发展双赢;大力推进牧区产业结构调整, 积极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提升二产质量, 提高三产比重, 增强牧区经济实力。

另外, 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抓好牧区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牧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展, 引导牧民发展家庭经营和转产转业, 使广大牧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问:国家为牧区又好又快发展采取哪些扶持政策?

答:《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重大项目, 主要涉及草原生态保护建设、草原畜牧业发展、牧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牧民转产转业、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扶贫开发、农村综合改革等八个方面。

在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方面, 国家将加大退牧还草工程实施力度并提高中央补助标准。在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 (区) 全面实施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政策, 中央财政分别按照每亩每年6元、1.5元的测算标准给予补助奖励。

国家将启动实施草原畜牧业转型示范工程, 支持肉牛 (羊) 标准化养殖小区 (场) 等建设;落实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等扶持政策, 支持发展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大相关农业科研经费对牧区的支持力度, 支持种畜繁育场、牧草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落实动物防疫和疫畜扑杀补贴政策, 选择当地符合条件的人员定向培养充实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支持雪灾易灾县 (旗、市) 饲草料储备库和草原防火、鼠虫害、毒害草防治基础设施建设;将牧区牦牛和山羊纳入良种补贴范围, 实施牧草良种补贴、牧民生产资料补贴, 加大牧区牧业机械购置补贴支持力度, 对符合条件的草原畜牧业保险给予保费补贴。

在牧民转产转业方面, 国家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按规定为符合条件的转移就业牧民提供免费就业信息和职业介绍等服务, 落实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牧区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补贴等政策;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和劳务品牌培育推介, 做好外出务工牧民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设立毒草治理、围栏管护、防火、鼠虫害测报等草原管护公益岗位, 组织牧民开展草原管护。

关注民生 改善民生 篇10

和谐,是人类社会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民生是和谐之本。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报告也提出了全面改善民生的具体目标: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我国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可见,新时代的民生改善将不再是一部分人也不再是某一个方面,而是要惠及全体国民,要让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得到较大改善。

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后持续30年的高速增长,人均GDP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国家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百姓的预期必然不断提高。随着国家财力日益雄厚,可能且应当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福利需求。但是,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基础比较薄弱而且不平衡,给解决好民生问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一方面,原有的一些带有基本生存性质的民生问题并未完全解决;另一方面,因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社会公共产品供给短缺导致的看病难、上学难和住房难等具有个人保障与发展性质的新的民生问题也日渐凸显。黄金发展期往往也是矛盾凸显期,种种民生问题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阶段。所以,我们现在面临的民生问题,实际上比改革开放前一个时期的民生问题更加深刻,更加全面,更加复杂。要解决新时期的民生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关键要从实事抓起,从群众生活中的迫切问题抓起,从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突出问题抓起,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本期的三篇封面文章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作者对改善民生的观点。

民生安全 篇11

历史铸就供澳农产品机制

统一管理遭市民曲解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国内物质极度匮乏,港澳更是告急,为了保障港澳居民的日常生活,周恩来总理和李先念总理亲自过问,铁道部、外贸部联合部署,从河北、湖南、江西、广东等各地组织优质货源,拉开了 “751次”“81753次”、“81755次”专列长达四十多年的专供序幕,成就了历史上著名的“三趟快车”。

南粤食品水产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陈炜先生在接受记者採访时,深有感触地谈到: “在物质丰富的今天,“三趟快车”虽已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内地保障港澳食品供应安全的同胞之情一脈相承,並进一步得到延续和深化,南粤批发市场的投资与管理及内地完善的供港澳食品管理机制,是保障供澳鲜活商品卫生安全、货源充足稳定的两个重要法宝”。

现今“粤澳合作”已经破格上升为国家战略,但其实粤澳在十二年前即已经有合作的结晶──澳门批发市场的投资与管理。早在葡治时期,澳门政府为了解决鲜活商品没有统一批发的场所,及街道拥堵、脏乱、卫生安全得不到保障的状况,提出了兴建澳门批发市场的规划,但由於项目投资大、前景不明朗、回报率低等原因,两次招标皆无人应标。据当时有关商家及投资机构测算,投资该项目每年将亏损二百万元以上。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最终广东省政府应澳门政府要求,出资建成了如今的澳门批发市场,並交由南粤集团代为管理。

自澳门批发市场项目投入使用后,不仅整治了脏乱、改善了交通、美化了环境,而且由於国内来澳鲜活商品大多须入场进行统一检验检疫,从而实现了批发市场对来澳鲜活商品资讯快速掌握和交换,对食品卫生安全的把控也因此进一步做到位,並成为国内及其它地区一直极力推崇和努力的方向。

访谈过程中,身为南粤食品水产有限公司决策层的陈先生不时流露出对输澳鲜活商品工作的关切之情。他深深感叹道“但恰恰是这种因应民生工程而实行统一管理的经营模式,卻常常被一些人士曲解为‘垄断和暴利’”。

最初时设计的澳门批发市场,如今显然不能满足经济腾飞后澳门社会的需求,自九八年的物价水平订出租金标准至今的十二年来,负责经营管理的南粤集团並没有因商舖需求的增加而提高租金,也没有因为物价上涨而调高收费。反而在2005年应特区政府要求下调了百分之十的收费。“这些举措无不体现了南粤集团作为两地政府民生工程的社会责任!由於有些新经营者因无商舖退租而一直得不到进入批发市场的经营机会,进而引发了对“垄断”的误解。”陈炜先生又补充说。

一直以来,为了保障澳门的食品卫生安全,在货源的组织方面,国家制定了严格的供澳鲜活商品管理机制,从货源安排、生产、加工、运输到报关等各流程都有一套严格的质量安全控制标准。在货源组织环节,只有经过国家注册的种养基地,才能入口澳门;在流通环节,更是规定不同豬场的不能混装、肉豬和其它动物不能混装,而且每辆车装豬数量最多不能超过35头。对於上述这些国家制定的管理机制,陈炜先生认为:“这种‘政企联动、全程监管、密切配合’的运作机制,所发挥出的超强货源组织及运输调配优势,是一般企业所无法企及的。数十年来,无论国内市场如何变化,这种运作机制的严密运转,始终确保了供澳鲜活商品的卫生安全、货源充足稳定和质优价稳。”

近年每当国内及澳门市场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时期,都会发生有些市民因为不了解澳门批发市场的历史及实情,及对供澳鲜活商品的运作模式更可能是雾里看花,甚至将目前食材价格过高的原因归结为批发市场经营的垄断上。对此,陈炜先生振振有词向记者解释道:“其实,无论从横向的国内批发价格、澳门批发价格、澳门零售价格,还是从纵向历史批发价格,都可以清晰地看到,内地组织货源、严格检验检疫及长途运输这些措施,不仅确保了供澳农产品的食品卫生安全,而且在价格上亦能做到统筹兼顾,保证了市场价格不能随意大幅增加。若除去人民币汇率升值等因素,与十多年前相比较,供澳鲜活商品的实际批发价格不仅没有上升、反是下降的。所以造成澳门民生食品零售价格大幅高於内地的主要原因,是澳门本地零售商过高的利润诉求引致,与批发市场的经营模式並不相关。”

应对通胀压力

拓宽货源创新机制

近年来,国内通货膨胀加剧,生产成本大幅上涨,农产品价格涨幅加大,生豬价格更是连续10周上涨,上演“疯狂的豬肉”。陈炜先生告诉记者:“作为代理行,我们在应对市场变化时,承受着各方的压力。在国内猪价格下降时,澳门豬肉零售价格仍在高位徘徊,社会民生压力巨大,我们努力与澳门经销、零售商协调,促成适时调价,以降低澳门市民的生活成本压力。当国内豬肉价格大幅上涨时,内外价格一旦出现倒掛,我们极力与国内供货企业沟通,在保障货源充足稳定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达至批发价格可为各方接受的、合理的、有升有降的市场价格。在经营上,我们还需应对屡禁不止的走私水货之冲击。”

陈炜先生还向记者透露,不管是在过去,还是在当下,南粤食品水产有限公司都积极加强与各方的沟通与协调,努力促进形成各项体制机制,共同抵御通胀的压力和市场的波动。

自去年以来,南粤食品水产有限公司领导为了增加供澳品种,满足澳门市场需求,多次带领业务经理前往中山、茂名等地寻找适销货源,由去年4月份开始,成功增加了膳鸡这一新品种,又在6月份恢复了暂停一年多的麻鸡,並增加了塘鱼的入口量,满足了市场之需。

去年12月份,南粤食品水产有限公司协调出口企业及经销商推迟活鸡加价,並对出口价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津贴,抑制了活鸡价格的快速上涨。今年春节期间,国内生豬价格大幅上扬,“两南”公司和土特产公司、融合堂共同发起“生豬减价促销惠民计划”,由供货企业、两南公司和土特产公司补贴促销期内调升的货价。促使在国内价格飞涨的背景下,澳门生豬价格不升反降,每司马担批发价格比香港还要低一百多港元,让澳门市民度过了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得到市民的广泛称赞。

南粤食品水产有限公司每年均主动搭建起定期沟通平台,邀请国内管理机关代表、三十多家国内供货企业代表参加年度会议,听取各方的声音,共同商讨供澳鲜活商品存在的困境,磋商解决存在的问题,现已成为保证澳门市场供应的一个重要的定期沟通机制。

“自去年以来,国内豬价大幅上涨,在国内价格高於澳门的情况下,澳门市场仍然能够维持充足的货源,除了国家配额许可证制度所发挥的作用外,供货企业的大局意识和代理行在与两地政府及企业的沟通协调上做了大量的工作是分不开的。”陈炜先生总结道,“无论是过去举全国之力保障港澳市民日常需求,还是当下的粤澳合作框架背景,代理行与供货企业有时要牺牲自身利益,以保障澳门市场的足量供应与价格平稳,更多地是把保供当成了一项政治任务。”

困境与展望

提及目前澳门鲜活商品市场现状,陈炜先生也表达了自己的忧虑:一些商贩为了谋取更高的利润开始以身试法,企图藉“走私”绕过国家制定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对澳门市场来说这是个随时可能爆发的安全隐患,而且“走私”透过价格机制对业界造成了破坏,致使正途商品的数量和价格卷入恶性循环当中,有的虽被及时发现和制止,但这种事件的发生就已表明了走私已经发展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严重阶段。

十多年以来,澳门批发市场肩负着进入澳门市民餐桌的最后一道屏障,而且还是商品到货、批发、检验检疫的重要场所。统一管理、统一检验肯定是最为经济,也是最为有效地保证食品卫生安全、保障民生的做法。随着澳门社会迅速发展,澳门批发市场现已无法满足澳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批发市场舖位不足更是制约了市场批发业务的正常发展。

陈炜先生满怀期待地表示:以上问题的解决,还有待各方的努力,希望澳门政府在关注民生时,能切实把握当前粤澳合作的良好氛围,强化粤澳合作的供澳食品保障机制,拿出实质性的措施,直捣问题的根源,真正惠及广大澳门市民。

谈民生新闻的民生视角 篇12

一、民生新闻的民生视角

(一) 视角应低

新闻工作者一向被视为政府的喉舌, 是政府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和纽带。长期以来, 时政新闻因其显著的政治性、鲜明的导向性和公认的权威性, 表述方式难免有刻板、老套之嫌, 而民生新闻注重的是亲民性和生活化, 所以民生新闻工作者要学会站在老百姓而非政府的角度上思考稿件的编排。当然, 这里说的视角低并非无原则的媚俗, 因为新闻毕竟是用来教育人感化人的, 任何时候都要拒绝低俗的报道。

(二) 立意要高

或许不少人以为, 贴近百姓就是迎合百姓, 老百姓喜欢看什么我们就去拍什么, 这种观点显然是非常错误的。民生新闻中, 奇闻轶事类稿件所占比重不小, 比如我们曾经播出过一篇母鸡生绿蛋的报道, 记者先对母鸡生绿蛋的情形做了描述, 不外乎某某村的村民家中母鸡下了绿蛋, 以前从来没出现过这种情况等等, 如果仅仅为了猎奇, 报道到这里结束似乎也未尝不可, 但观众看后并没有多大的收获, 高明的是记者话锋一转, 采访了有关专家道出母鸡产绿蛋的原因, 然后告诫人们母鸡下绿蛋不是不吉利, 而是母鸡缺少某种营养, 这则民生新闻到这里才圆满地划上了句号。

(三) 民生新闻也要讲政治

讲政治是对我们国家每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起码要求, 民生新闻工作者同样也不例外, 只有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才能面对纷繁复杂的人民来信和热线电话做出正确的取舍, 才能判断什么样的线索值得进一步挖掘, 什么样的报料毫无价值。去年一段时间, 有不少观众打电话反映说他们麦田里的麦子被挖掉了。时值小麦收获季节, 眼看丰收的麦子被挖确实令人心疼, 可实际情况却是, 村民早已不承包该地块了, 该处早已经被村里划作招商引资用地, 在此情况下, 如果不熟悉国家的土地有关政策, 盲目进行了片面报道, 必然会带来消极影响。

(四) 老百姓是主体不是主导

民生新闻是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新闻, 讲述的是平民百姓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 人民群众是报道的主体, 但这并不代表老百姓反映什么我们就报道什么, 这里同样存在新闻取舍的问题。老百姓虽然是报道的主体, 但报道什么、如何报道却需要我们新闻工作者认真加以甄选。任何新闻都有自己的观点, 我们提倡的是既能吸引眼球又有积极意义的报道, 反之, 低级趣味的、容易产生负面影响的则坚决不予报道。

二、如何抓好民生视角

(一) 以小见大

着眼于小处, 于平凡小事中反映大问题, 是不少民生新闻常用的方法。比如宣传节约型社会这个主题, 节约这个话题太大, 很容易落入老生常谈的窠臼, 或者可能流于空洞的说教, 但在《“小气”的老韩》这篇新闻报道中, 作者巧妙地寓贬于褒, 虽然通篇都说老韩如何小气, 但老韩的小气是为了节约用水, 看似小气, 实际上却是利国利民、造福子孙, 而且在捐资助学等大事上, “小气”的老韩却慷慨大方——一个小处能节约就节约, 大事绝不含糊的老韩跃然纸上。

(二) 记者要善感

作为一名记者, 特别是民生新闻记者, 有责任颂扬真、善、美, 同时也要关注百姓的疾苦, 鞭挞假、恶、丑, 没有一颗善于感动并勇于担当的心, 是做不出百姓叫好的民生新闻的。

每到秋天, 地瓜丰收的时候, 不少淀粉加工户为了一己之私, 常常置百姓的利益于不顾, 肆意乱排乱放污染水源, 我们接到群众打来的投诉电话后, 迅速赶到事发现场, 将眼前的一切做了真实记录, 并顶住各种说情压力, 第一时间播出了该报道, 有关部门及时对污染企业下达了限期整改责任书, 当地老百姓拍手称快。当然, 这里不仅需要新闻工作者的一腔热情, 更需要全身心的投入。

上一篇:分析及启示下一篇:饰面砖粘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