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宫颈扩张球囊(精选7篇)
COOK宫颈扩张球囊 篇1
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COOK宫颈扩张球囊联合催产素引产及单纯使用催产素引产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3年2月—2014年1月在该院引产分娩的单胎足月的初产妇共123例, 分为观察组 (球囊联合催产素) 及对照组 (单用催产素) , 比较两组剖宫产率、第一产程时间、产后出血、胎儿窘迫、羊水污染、产后盆腔感染等情况。结果 两组比较, 观察组剖宫产率较低为21.05%, 对照组为43.94%, P<0.05, 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较短, 时间为 (4.23±2.28) h, 小于对照组 (5.38±1.97) h,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产后出血率观察组 (2.2%) 较对照组 (16.2%) 稍低, 羊水污染率观察组 (31.1%) 较对照组 (10.8%) 稍多,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而胎儿窘迫及产后盆腔感染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OOK宫颈扩张球囊联合催产素引产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COOK宫颈扩张球囊,引产,催产素
当终止妊娠对母婴的益处大于继续妊娠而孕妇又有阴道分娩条件、未自然临产时可给予引产[1]。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2]于2008年指出引产是否成功主要取决于宫颈成熟程度, 对于大部分需要引产的孕妇来说, 宫颈条件不成熟占了大多数, 促宫颈成熟的效果是影响引产是否成功的最关键因素。传统的促宫颈成熟方法以小剂量催产素的应用较为安全与广泛, 普贝生、米索前列醇等促宫颈成熟的药物可致羊水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病例屡见不鲜。近年来, COOK宫颈球囊被逐渐应用于引产, 其主要通过促进宫颈成熟而发挥作用, 多项研究显示[3,4,5]COOK宫颈扩张球囊对于促进宫颈成熟效果明显。COOK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的机制可能为通过对宫颈逐渐地机械性的扩张作用和局部刺激引起内源性前列腺素的分泌, 从而促进宫颈成熟和诱发子宫收缩[6]。康丽萍[7]研究显示, COOK宫颈扩张球囊用于引产可提高引产成功率。为比较分析COOK宫颈扩张球囊联合催产素引产及单纯使用催产素引产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将2013年2月1日—2014年1月31日在该院引产分娩的初产妇123例分为两组, 进行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2月1日—2014年1月31日在该院引产分娩的初产妇123例分为两组, 将57例使用COOK宫颈扩张球囊联合催产素的产妇设为观察组, 将66例单纯使用催产素的产科设为对照组。观察组年龄 (27.09±3.59) 岁, 孕周 (39.47±1.24) 周;对照组年龄 (27.88±3.16岁, 孕周 (39.28±0.98) 周,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纳入标准
(1) 单胎; (2) 胎膜完整; (3) 年龄18~35岁; (4) 孕周36~42周; (5) 无阴道炎性疾病; (6) 无内、外科基础疾病; (7) 无引产禁忌症; (8) 要求阴道试产; (9) 签署相关同意书 (使用COOK宫颈扩张球囊、使用催产素同意书等) 。
1.3 研究方法
(1) 观察组使用COOK宫颈扩张球囊提前12 h (引产前1 d晚上) 进行促宫颈成熟。 (操作方法:取膀胱截石位, 常规消毒铺巾, 暴露宫颈后将双球囊导管插入宫颈内, 在子宫球囊 (U) 及阴道球囊 (V) 中分别注入并40 m L生理盐水, 轻拉导管使子宫球囊紧贴宫颈内口, 再向子宫球囊注入40 m L生理盐水后固定。12 h后给予行人工破膜, 破膜后1 h行催产素2.5 U加入生理盐水500 m L点滴 (专人负责、依宫缩调节) 。有6例球囊自行脱落临产, 有2例出现胎膜破裂。 (2) 对照组直接使用催产素2.5 U加入生理盐水500 m L点滴 (专人负责、依宫缩调节) 。
1.4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剖宫产率、第一产程时间、胎儿窘迫、羊水污染、产后出血、产后盆腔感染、羊水栓塞的情况, 参照《妇产科学 (第8版) 》的诊断标准进行界定。
1.5 统计方法
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统计结果以 (±s) 表示, 进行正态分布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第一产程时间比较
两组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不同,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209, P=0.007) , 观察组阴道分娩率较高, 而剖宫产率较低, 见表1。两组第一产程、潜伏期、活跃期时间比较均不同,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39, P=0.019;t=-2.41, P=0.018;t=-2.35, P=0.021) , 观察组第一产程、潜伏期、活跃期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 见表2.
2.2 两组分娩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两组产后出血及羊水污染发生率不同,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853, P=0.173;χ2=8.38, P=0.004) , 其中观察组产后出血率较对照组低, 而羊水污染率较对照组高;两组胎儿窘迫、产后盆腔感染、宫颈裂伤及羊水II°以上污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3讨论
临床实际工作中, 我们发现COOK宫颈扩张球囊联合催产素引产的案例, 第一产程较短, 引产成功率较高。因此我们通过本研究将其与传统单纯使用小剂量催产素引产相比较, 了解其对引产是否有积极作用, 而一个好的方法不仅需要有良好的效果, 更需要有可靠的安全性, 所以, 我们在研究中进行了产后出血、胎儿窘迫、产后盆腔感染等多方面来评价该方法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该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为21.05%, 阴道分娩率78.95%, 对照组的剖宫产率43.94%, 阴道分娩率56.0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见观察组的引产成功率较高, 剖宫产率较低, 证明了使用COOK球囊联合催产素引产的有效性较好。两组产程情况的比较显示, 观察组潜伏期为 (2.56±1.33) h、活跃期为 (1.67±0.97) h、第一产程为 (4.23±2.28) h, 对照组潜伏期为 (3.22±1.19) h、活跃期为 (2.16±0.84) h、第一产程为 (5.38±1.97) h, 观察组的潜伏期、活跃期及第一产程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由于Cook宫颈扩张球囊是一种硅胶双球囊, 将双球囊分别置于宫颈内外口, 通过缓慢的机械刺激作用产生渐进性扩张宫颈作用, 而且球囊对宫颈的压力可引起局部子宫蜕膜分泌外周内源性前列腺素[8]。观察组在使用后宫颈较软, 经常可容1~2指, 宫颈成熟度明显改善, 在人工破膜和催产素诱发宫缩后, 使得平时需要时间较长的潜伏期明显缩短, 而另一方面, 伴随着潜伏期的缩短, 孕妇的精力和体力消耗较少, 对于宫缩有积极作用, 不容易出现继发性的宫缩乏力, 对产程的顺利进行非常有利, 活跃期所需时间也可能因此而减少。由于产程的缩短、使得孕妇不容易出现疲劳, 对宫缩也有积极的作用, 还可以通过精神心理因素来影响整个产程的进展, 使得引产的成功率大大提高。
该研究另一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产后出血率为2.2%明显低于对照组16.2%, 而羊水污染率为31.1%明显高于对照组10.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而产后盆腔感染、宫颈裂伤、胎儿窘迫两组比较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均无一例发生羊水栓塞。由于观察组于催产素点滴前一晚 (约12 h) 进行COOK宫颈球囊放置, 可机械性的刺激宫缩, 而在临床实践中也看到绝大多数孕妇可以出现较弱的不规则宫缩, 弱的宫缩的刺激可能是观察组出现羊水污染率较高的原因, 但我们发现观察组出现II°以上的羊水污染率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对于轻度的羊水污染病例我们跟踪发现并不使胎儿窘迫的发生率增加。对于产后出血情况对照组稍高, 研究认为观察组的产程较短, 对于孕妇的精力、体力消耗较小, 间接的可影响产后子宫收缩情况, 而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9]。此外, 因为COOK宫颈扩张球囊是一种额外的阴道操作, 将球囊放入宫颈内口, 在临床上, 我们会担心它是否会增加感染的机会, 而该研究也给出了其并不增加产后盆腔感染的结果, 同时, 该研究还显示COOK宫颈扩张球囊的使用不增加宫颈裂伤及胎儿窘迫的发生率, 也无羊水栓塞病例出现, 表明了COOK宫颈扩张球囊联合催产素引产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COOK宫颈扩张球囊联合催产素引产不仅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 缩短产程, 对提高引产成功率效果明显, 而且降低产后出血, 不增加产后盆腔感染、胎儿窘迫等风险, 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当然, 该研究也存在一些混杂因素, 病例数量有限、孕妇对疼痛的忍受程度不同无法坚持继续阴道试产、以及助产士专业水平和护理经验的差异都可能对研究结果造成一定的干扰, 今后仍需要大样本的研究进一步证实目前的结论。
参考文献
[1]张建平, 包琳.正确掌握引产催产方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2, 28 (2) :89-93.
[2]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产科学组.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与引产指南 (草案) [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8, 43 (1) :75-76.
[3]崔金晖, 滕奔琦, 伍玲.宫颈扩张球囊与控释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临床研究[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13, 16 (10) :622-626.
[4]胡红梅, 赵敏.子宫颈扩张双球囊在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3, 5 (4) :48-50.
[5]李云秀, 付帅, 柏智, 等.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效果[J].广东医学, 2013, 34 (15) :2358-2360.
[6]KHOTABA S, VOLFSON M, TARAZOVA L, et al.Induction of labor in women with previous cesarean section using the double balloon dewice[J].Acta Obstet Gynecol Scand, 2001, 80 (11) :1041-1042
[7]康丽萍.球囊促宫颈成熟联合缩宫素引产40, 例效果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4, 11 (1) :169-170.
[8]毛红梅, 李建玲.低位水囊促宫颈成熟的临床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杂志, 2006, 15 (3) :178.
[9]谢幸.妇产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211-212.
COOK宫颈扩张球囊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3月-2013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产科住院的, 符合引产指征的足月单胎头位待产孕妇, 宫颈Bishop评分≤6分, 引产前NST反应型, 共320例,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研究组160例应用Cook宫颈球囊, 年龄23~36岁, 平均 (26±2) 岁, 孕周38+5~41+2周, 平均 (38±3) 周;对照组160例应用催产素, 年龄21~35岁, 平均 (25±3) 岁, 孕周38+3~41+4周, 平均 (39±2) 周。两组孕妇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前期准备完善三大常规、生化、肝功、凝血功能、B超、NST、阴道分泌物、宫颈Bishop评分、骨盆外测量及阴道检查、胎儿体重估计。
1.2.2研究组应用Cook宫颈球囊。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常规消毒铺巾, 阴道窥器暴露宫颈, 将双球囊导管插入宫颈, 直至双球囊均置入宫腔内, 将0.9%氯化钠注射液40 ml注入标有“U” (代表宫颈球囊阀) 的红色阀, 子宫球囊扩张后, 将导管向外拉直到子宫球囊紧贴住宫颈内口, 再将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注入标有“V” (代表阴道球囊阀) 的绿色阀, 确定2个球囊分别位于宫颈内外, 取出阴道窥器再逐渐将各自球囊的容积增加到80 ml, 同时观察产妇的腹痛及不适情况, 而后, 将导管外端贴在产妇的大腿内侧固定, 无需限制活动;若宫缩启动并宫口开大, 水囊自然脱落, 自动进入产程;若12 h未临产则取出球囊, 同时再次行宫颈评分。并行人工破膜, 静脉滴注催产素引产。
1.2.3对照组给予乳酸钠林格液500 ml加入催产素1.5 U静脉滴注, 滴速从8滴/min开始, 15~20 min未引起宫缩则逐渐增加滴速至有效宫缩出现 (间隔5~6 min有一次宫缩, 每次持续30 s以上) , 最大滴速不超过30滴/min, 宫颈成熟后常规引产。若催产素滴注8 h仍未临产, 则于次日再用上述方法促宫颈成熟, 最多3 d, 引产开始后72 h未临产视为引产失败。专人观察胎心及宫缩情况, 若临产出现胎儿窘迫、强直宫缩立即停药。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宫颈成熟评分:引产前与引产后 (研究组24 h, 对照组72 h) 检查宫颈成熟情况并评分 (Bishop法) 。显效:Bishop评分≥6分或Bishop评分提高≥3分;有效:Bishop评分提高≥2分;无效:Bishop评分提高≤1分[4]。总有效=显效+有效。引产效果: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 自然分娩为引产成功。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促宫颈成熟效果比较
研究组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为93.1% (149/160) ,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8% (78/16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2.2 两组引产效果比较
两组临产时间、阴道分娩率及剖宫产率比较, 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而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情况两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 医疗条件改善、社会因素等方面的影响, 剖宫产率不断上升[5]。而降低剖宫产率, 提高阴道分娩率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宫颈成熟[6]。传统的促宫颈成熟方法是应用催产素或前列腺素及其类似药物[7]。催产素通过与其受体结合发生作用, 但其受体在宫颈分布较少, 因此促宫颈成熟效果差[8]。而且静滴催产素需要时间较长, 起效慢, 削弱了孕妇阴道试产的信心。产妇长时间卧床, 容易疲劳, 出现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几率增高[9]。米索前列醇、地诺前列醛栓 (普贝生) 等药物作用于子宫肌产生子宫收缩, 也可直接使宫颈变软[10,11]。但部分孕妇对这类药物极敏感, 出现宫缩不协调、强直性宫缩、子宫破裂、胎儿窘迫, 甚至羊水栓塞等风险[12]。除外药物引产, 机械性方法引产在国内既往多采用Foleg导管或自制球囊 (避孕套) 引产[13]。Cook球囊是一种硅胶材质的宫颈-阴道双球囊设备, 通过缓慢的机械性刺激逐渐扩张宫颈, 同时球囊置入处的胎膜局部剥离, 刺激子宫蜕膜分泌前列腺素, 及球囊对宫颈压迫可引起垂体后叶素释放, 从而诱导宫缩, 促进宫颈软化、扩张。使用Cook宫颈球囊引产, 孕妇无明显不适感, 无疲劳感, 能自由活动。常规胎心监护, 无需专人监护产程。此外无药物影响, 不影响子宫血流量, 避免孕妇害怕药物影响胎儿的顾虑。Cook宫颈球囊操作方法简单, 双球囊对宫颈封闭并不易发生宫腔内感染。Cook宫颈球囊禁忌证:妊娠合并阴道炎, 胎膜早破。
综上所述, Cook宫颈球囊用于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 与传统催产素等方法相比较可显著缩短临产时间, 提高阴道分娩率, 且操作简单、安全、有效, 舒适性高, 不良反应小, 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比较Cook宫颈球囊与催产素应用于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3年10月期间符合引产指征320例单胎头位待产孕妇, 160例采用Cook宫颈球囊为研究组, 160例应用催产素引产为对照组, 比较分析两组促宫颈成熟效果、引产成功比例及对母儿结局的影响。结果:研究组应用Cook宫颈球囊后宫颈成熟比例、临产时间、阴道分娩比例均高于对照组 (P<0.05) ;两组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Cook宫颈球囊能有效促进宫颈成熟, 降低剖宫产率, 且未增加母婴并发症。
COOK宫颈扩张球囊 篇3
关键词:引产,Cook球囊,缩宫素
引产是指在产科某些特殊情况下, 为保证母儿安全, 通过人工的方法诱发子宫收缩而终止妊娠。缩宫素是临床常用的引产药物, 可以发动宫缩, 但缺乏宫颈软化作用, 容易引起软产道损伤。Cook球囊是近年来用于引产的机械方法, 同时具有促宫颈成熟和促进宫缩的作用。本文分析了Cook球囊与缩宫素用于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疗效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1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在本院接受引产的120例产妇纳入研究, 所有产妇均存在引产指征, 告知治疗风险后签署同意书。根据引产方法不同分为两组, 各6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Cook球囊引产, 平均年龄 (34.41±4.92) 岁, 初产妇32例、经产妇2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缩宫素引产, 平均年龄 (33.92±4.87) 岁, 初产妇34例、经产妇2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引产方法
观察组患者进行Cook球囊引产, 方法如下:摆放截石位后置入窥阴器, 将Cook球囊的导管插入直至宫颈, 注射生理盐水20 ml后向外牵拉导管, 使球囊贴近宫颈口, 继续注射生理盐水60 ml;当宫缩发动、宫口打开后, 球囊自动脱落。对照组患者进行缩宫素引产, 方法如下:将1U缩宫素加入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 静脉滴注;初始剂量15滴/min, 若4 h内未出现宫缩, 增加速度至45滴/min, 维持8 h。
1.3观察指标
治疗后24 h, 采用宫颈Bishop评分来判断宫颈成熟程度;同时观察引产成功例数、用药到临产的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宫颈Bishop评分 (8.81±1.03) 分, 高于对照组的 (6.67±0.85) 分 (t=5.384, P<0.05) ;引产成功58例多于对照组的42例 (χ2=6.194, P<0.05) ;观察组用药到临产的时间 (17.78±2.25) h短于对照组的 (27.92±3.95) h (t=6.982, P<0.05) 。
3 讨论
引产是指因母亲或胎儿原因, 需要通过人工的方法诱发子宫收缩而终止妊娠。缩宫素是用于引产的传统药物, 通过与子宫肌上的缩宫素受体结合来促进子宫收缩, 进而发动分娩、完成引产。目前的研究认为, 宫颈成熟度和软化程度是决定引产效果的关键因素。缩宫素虽然能够有效地发动宫缩, 但是不具备促进宫颈成熟和软化的功能[1]。因此, 单独使用缩宫素进行引产容易造成软产道损伤、产程延长、引产失败[1]。这就要求采用不同药物配伍或者机械方法来促进宫颈软化和成熟, 进而保证引产过程的顺利完成。
Cook球囊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机械引产方式, 在注射生理盐水后体积增大, 对宫颈管造成机械性压迫和牵拉[2], 进而反馈性的引起垂体后叶素、缩宫素合成和释放, 达到剂量阈值后引发子宫肌收缩。除此之外, 宫颈受到机械性因素的作用后会合成大量前列腺素, 并在局部发挥促进宫颈软化和成熟的作用。相比传统的缩宫素引产, Cook球囊同时具有促宫颈软化、成熟以及促进子宫肌收缩两方面的作用, 且宫颈软化迅速、子宫收缩力相对平缓, 这就能够减少因宫缩过于强烈而造成的并发症[4]。
本院从2011年4月开始采用Cook球囊引产, 在本研究中, 首先通过Bishop评分来评估宫颈成熟情况可知, 观察组患者的宫颈Bishop评分 (8.81±1.03) 分、高于对照组的 (6.67±0.85) 分;进一步观察引产结局可知, 观察组引产成功58例多于对照组的42例, 用药到临产的时间 (17.78±2.25) h短于对照组的 (27.92±3.95) h。这就说明Cook球囊能够更为有效的促进宫颈成熟、提高引产成功率, 且发动宫所需的时间更短、效率更高。
综上所述, Cook球囊能够更为有效地促进宫颈成熟、缩短引产时间、提高引产成功率, 是安全有效的引产方式。
参考文献
[1]黄伟玲, 孔翠萍, 廖婧文, 等.Cook球囊对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其引产效果的观察.吉林医学, 2012, 33 (35) :7654-7655.
[2]聂晓露, 谭剑平, 陈欣, 等.子宫颈扩张双球囊与欣普贝生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临床对照研究.热带医学杂志, 2013, 13 (2) :165-167.
[3]杨茗, 李云秀, 柏智, 等.人工破膜联合COOK球囊在足月引产中的疗效观察.当代医学, 2013, 19 (30) :27-28.
COOK宫颈扩张球囊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 年7 月-2015 年6 月在我院住院符合引产条件的足月妊娠羊水偏少孕妇, 随机分为cook双球囊联合缩宫素引产组及缩宫素引产组, 每组100 例。研究对象须符合以下标准: (1) 妊娠满37 周、B超提示羊水偏少 (50 mm< 羊水指数≤ 80 mm) , 未破膜。 (2) 产科检查:据宫高、腹围或B超双顶径、腹围评估胎儿大小, 确定胎位为头位, 无头盆不称, 宫颈评分≤ 7。 (3) 无骨、软产道阻碍, 无阴道分娩禁忌。 (4) 胎心监护, NST有反应。 (5) 无内外科并发症, 患者要求阴道分娩。 (6) 常规阴道分泌物检查, 排除阴道炎症。 (7) 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两组孕妇的年龄、产次、引产指征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3,4,5]。
1.2 方法
Cook双球囊联合缩宫素引产组的操作方法:取膀胱截石位, 常规消毒外阴及阴道、铺巾等器具。暴露宫颈后将双球囊导管插入宫颈内, 在子宫球囊 (U) 及阴道球囊 (V) 中分别注入并40 mL生理盐水用以扩张阴道球囊。而后, 轻拉导管使子宫球囊紧贴宫颈内口, 再向子宫球囊注入40 mL生理盐水后固定。将导管远端固定于患者大腿内侧, 行胎心监测后送回病房。12 h后取出球囊, 无规则宫缩, 给予缩宫素2.5 U, 加入生理盐水500 mL点滴加强宫缩引产。需要注意的是Cook双球囊需要提前12 h或者引产前1 d以上进行促宫颈成熟的过程[7,8]。缩宫素引产组的操作方法:直接使用催产素2.5 U加入生理盐水500 m L点滴[8]。两组在使用缩宫素时, 需要专人负责、实时看护, 点滴量依宫缩情况调节。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受试者的宫颈成熟率、第一产程时间、剖宫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宫颈成熟度的评分采用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与引产指南的Bishop评分法, 以6分为临界值, ≥ 6 分表明宫颈成熟, 引产成功率随分数的增高而增加;当评分<6 分表明宫颈未达到成熟状态。新生儿Apgar评分是指在婴儿出生后, 根据皮肤颜色、心搏速率、呼吸、肌张力及运动、反射五项体征进行评分, <4 分考虑有重度窒息;<7 分的新生儿考虑有轻度窒息;满10 分者为正常新生儿[9,10,11]。
1.4 统计学方法
该研究数据资料采用SPSS 16.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以P<0.05 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宫颈成熟率对比分析
引产前, 两组的宫颈Bishop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引产后, Cook双球囊联合缩宫素引产组和缩宫素引产组的宫颈Bishop评分及宫颈成熟率均显著提高, 而前者对比后者宫颈成熟率更高, 差异显著 (P<0.05) , 见表1。
2.2 两组产程及分娩结局比较
对比两组的第一产程时间与剖宫产率, 具有明显差异 (P<0.05) , Cook双球囊联合缩宫素引产组时间更短, 而剖宫产率更低于缩宫素引产组。但新生儿Apgar评分和产后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羊水过少是产科常见合并证之一, 可严重影响围生儿的预后, 羊水量<50 mL, 围生儿死亡率高达88% 。近年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 B型超声的广泛应用, 妊娠晚期羊水偏少的检出率逐渐增高, 羊水偏少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认为胎盘功能减退是羊水减少的重要原因。当羊水偏少时, 羊水的保护作用减弱, 子宫肌壁压力直接作用于胎儿, 临产后子宫频繁收缩, 子宫血供减少, 脐带受压易加重缺氧, 急需急诊剖宫产。为避免此类情况, 对羊水偏少孕妇施以促宫颈成熟后引产的方案, 尽快娩出胎儿, 使胎儿脱离不良的宫内环境得到更多临床医师的认可[12]。临床上, 孕晚期促宫颈成熟的药物常见的有前列腺素制剂、缩宫素等, 而Cook双球囊联合缩宫素引产在足月羊水偏少未见报道。有研究表明, Cook双球囊主要是通过机械刺激宫颈管, 一方面通过球囊在宫颈口提供温和、持久的扩张力从而渐进式的扩张宫颈, 另一方面促进宫颈局部内源性前列腺素合成与释放从而促进宫颈软化、成熟[13]。该研究通过对比得出Cook双球囊联合缩宫素引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引产方案。
摘要:目的 探讨对足月且羊水偏少的孕妇使用Cook球囊联合缩宫素的临床疗效和原因分析。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足月羊水偏少孕妇随机分为Cook双球囊联合缩宫素引产组和缩宫素引产组两组, 比较两组受试者羊水指数、宫颈Bishop评分变化、第一产程时间、剖宫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等, 以判定两种引产方法的有效性、安全性。结果 引产后, Cook双球囊联合缩宫素引产组和缩宫素引产组的宫颈Bishop评分及宫颈成熟率均显著提高, 而前者对比后者宫颈成熟率更高, 差异显著 (P<0.05) 。两组的第一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也具有明显差异 (P<0.05) , 前者产程时间更短, 而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后者。但新生儿Apgar评分和产后出血量这两项指标对比中,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应用cook双球囊联合缩宫素方案, 在足月羊水偏少引产的过程中提高了安全性, 利于促进自然分娩, 降低剖宫产率, 值得临床推广。
COOK宫颈扩张球囊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妇产科收治的120例已有引产指征的足月妊娠者为观察对象, 按照随机抽取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60例。 对照组孕产妇年龄21~37岁、平均年龄为(30.6±2.1)岁;孕周38~42周,平均孕周为(39.6± 1.6 ) 周; 观察组孕产妇年龄20 ~38岁、 平均年龄为(30.4 ±1.6) 岁; 孕周38 ~42周, 平均孕周为(39.4 ±1.4) 周;两组均为头盆相称的单胎儿,且均无无胎膜早破现象,并经专人检查得出两组孕产妇的宫颈成熟度平均评分均为6分。入选病例的排除标准为:已临产;存在明显的头盆不称现象;合并发生各种妊娠期并发症者, 如急性阴道炎症、胎盘前置或无法明确病因的阴道流血症等;有子宫或宫颈手术史者[3];存在缩宫素应用禁忌证者。 所有孕产妇在用药前均已知情并同意。 比较两组孕产妇的年龄、孕周、宫内胎儿状态及引产前宫颈成熟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单纯给予静脉滴注2.5 U缩宫素(国药准字H32025281,药品生产批号201407AD)与5%葡萄糖的联合注射液500 m L,开始滴注速度为8滴/min,间隔20 min调整1次滴速,直至出现有效宫缩。有效宫缩是指宫缩3次/10min,且宫缩持续时间在20~40 s左右。
1.2.2观察组准备1根已常规消毒的子宫颈扩张球囊,用宫颈钳夹住患者的宫颈前唇,再使用无齿卵圆钳夹住子宫颈扩张球囊的前端并送入患者的宫颈内[4,5],将50~80 m L生理盐水注入球囊内;向下拉动球囊导管,待外球囊露出于宫颈外口后,向外球囊内也注入生理盐水,约40~50 m L,然后轻轻将导管向外拉牵及固定。应用无菌纱布将导管末端严密包裹后,置于患者的阴道内。注意放置后应及时作如下处理措施:常规监护患者宫缩及胎心情况。若宫缩球囊自行脱落,对于出现宫缩减弱者可及时行人工破膜处理,并且给予静脉滴注缩宫素。若子宫颈扩张球囊放置12 h后仍无有效宫缩,则应取出,采取人工破膜法,并加用缩宫素,直至出现持续的有效宫缩[6]。
1.2.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的产后出血量、临产时间、引产次数、成功引产率、分娩情况、宫内感染以及新生儿窒息等情况。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n(%)] 表示, 行 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s) 表示, 行t检验;以P<0.05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 详情见表1和表2
注:观察组取得的各项数据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
注:观察组取得总有效率的数据结果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01)。
3讨论
以往,在临床上常采取传统的引产方法,主要以药物引产,虽然采用药物引产的方法较简便,且成本较低廉,但其临床引产的成功率却较低,但该药物的受体在母体宫颈内分布较少,产生的直接影响较小,拖延了临产发动时间。一旦孕产妇对阴道分娩失去信心,会进一步增加顺产的难度,很容易导致阴道分娩失败,因此会提高临床实际剖宫产率。 经临床实践对非药物性引产方法的不断研究及创新, 宫颈扩张球囊法已被普遍认可,目前,该法可有效促足月妊娠宫颈成熟,利于引产, 且妊娠结局良好。 该研究中应用此方法对60例患者进行了治疗,取得了100%宫颈成熟总有效率,该数据结果明显优于李云秀[7]在《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效果》中的取得的93.10%宫颈成熟率。
目前,缩宫素是国内引产前常用的药物,其主要作用机理是诱发孕产妇出现规律性的剧烈宫缩, 进而起到明显的引产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促进宫颈成熟度,使阴道自然分娩更容易,且降低剖宫产率。 但这种药物对宫颈成熟的促进作用较弱, 远不及其对宫缩的诱发作用,因此需连续用药,以延长药性的潜伏期,然而这样会增孕产妇的心理压力, 同时还会增加宫内胎儿的窘迫机率,会提升引产失败率。 故,理想的促足月妊娠宫颈成熟的方法应相仿于自然成熟的过程, 这样才不会过度刺激子宫收缩, 也避免影响到子宫的血流量,减低胎膜破裂机率,也减少了将来妊娠的危害可能[8]。 该院使用了无药物的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 避免了长期使用药物促宫颈成熟的不良问题。 此外,宫颈扩张球囊相比于缩宫素更加利于孕产妇的正常体位活动,更易于接受。 尤其是在实施引产过程中而转为行剖宫产术,其宫颈经球囊扩张后会处于松弛状态,易于术后恶露的排出,减少了官腔内的积血,有助于子宫复旧。
总而言之,在临床引产过程中,应用宫颈扩张球囊促足月妊娠宫颈成熟的效果更佳, 有助于宫颈快速成熟, 缩短临产的时间, 提高了阴道分娩率及成功引产率,是理想的临床应用方法。
参考文献
[1]刘丽洲.宫颈扩张球囊促足月妊娠宫颈成熟和引产的效果评价[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5(4):362-364.
[2]肖会芬.子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5(5):64.
[3]尹翠.浅析宫颈扩张双球囊对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其引产效果的观察[J].医药,2015(25):86.
[4]龙云萍.宫颈扩张球囊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联合缩宫素引产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5):316-317.
[5]于雪萍,郭建波.子宫颈扩张球囊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临床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5(3):141.
[6]陆向群.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中的功效[J].当代医学,2014(17):50-51.
[7]李云秀,付帅,柏智,杨茗,纪艳洁.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效果[J].广东医药,2013,34(15):2358-2360.
COOK宫颈扩张球囊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 年8 月— 2015 年8 月在本院有引产指征孕妇符合纳入排除要求共191 例。引产指征主要是羊水过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过期妊娠等,年龄23 ~ 37 岁,孕37 ~ 42 周,头先露,胎膜完整者,胎心监护有反应,宫颈Bishop评分<6 分,无胎盘前置、剖宫产史、子宫肌瘤手术史、阴道炎症、宫颈手术等阴道分娩禁忌、前列腺素禁忌及引产禁忌证者。随机并根据产妇意愿调整分为2 组:COOK宫颈球囊促宫颈成熟引产组(实验组)100 例和地诺前列酮栓促宫颈成熟引产组(对照组)91 例。2 组产妇一般情况(年龄、孕龄、孕次、宫颈Bishop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2 组产妇进行操作前均先进行胎心监测,用药或放置COOK宫颈球囊后严密观察宫缩及胎心情况。实验组:采用美国COOK公司生产的COOK双球囊进行宫颈扩张促进宫颈成熟。产妇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后阴道窥器暴露宫颈,将COOK双球囊远端置入宫颈使双球囊全插入宫腔中,向子宫球囊中注入40m L生理盐水,往回牵拉导管使阴道球囊置于宫颈口外并向阴道球囊中注入20m L生理盐水,确定宫颈球囊位于宫颈内而阴道球囊位于宫颈外后取出阴道窥器,逐次向两个球囊中注入直到容积达到80m L,确定产妇无腹痛及其他不适后,将导管近端固定在产妇大腿内侧。置入球囊后产妇均可正常活动,子宫收缩宫口开大,球囊脱落后产妇则自动进入产程;12h以后未自行分娩产妇可以取出球囊行人工破膜;不能耐受疼痛的产妇可以适当放出液体或取出,出现强直性子宫收缩的产妇应立即取出。对照组:在无菌操作下将1 粒地诺前列酮栓(英国CTS公司生产,每粒含有前列腺素E10mg)横放于产妇的阴道后穹窿,放置后留2~3cm终止带,嘱患者卧床0.5h后即可下床活动,给药12h后进行阴道检查和宫颈评分,若出现胎膜早破、子宫收缩过强,胎儿窘迫、产妇出现恶心、低血压以及出现临产等现象时立即取出栓剂,未出现以上症状者12h后取出。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断
用药及置入COOK双球囊前均进行产科常规检查、胎心监护、宫颈Bishop评分,进行处理12h后再次行宫颈Bishop评分,并观察比较2 组产妇促宫颈成熟效果及24h内阴道分娩率,诱发临产时间,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状况。
促宫颈成熟效果比较:观察2 组产妇处理前后宫颈Bishop评分的变化,评分增加≥ 3 分为显效;增加≥ 2 分为有效;< 2 分为无效[3]。宫颈成熟的有效率=(显效例数+ 有效例数)/ 总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产妇促宫颈成熟效果比较
实验组宫颈评分(9.1±2.3)显著高于对照组(6.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促宫颈成熟显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总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注:* 表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2 组产妇分娩情况比较
实验组诱发临产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阴道分娩率及24h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注:* 表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2 组产妇产后情况及新生儿情况比较
2 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有6 名新生儿发生窒息,对照组有7 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以及新生儿窒息相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
3 讨论
宫颈成熟是产妇成功自然分娩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在宫颈尚未成熟的时候必须选择终止妊娠,因此安全有效地终止妊娠,有效促进宫颈的成熟是引产成功关键。促进宫颈成熟理想方法应该与宫颈自然成熟过程类似,不会影响子宫胎盘循环,不会危害产妇及胎儿生命安全[6,7,8]。
地诺前列酮栓是前列腺素E2 制剂中一种,是一种控释栓剂,通过刺激机体产生内源性前列腺素E2,提高弹性蛋白酶和胶原酶活性使宫颈细胞外基质以及宫颈胶原纤维逐渐降解,进而使宫颈变软而扩张,并提高子宫肌肉对缩宫素敏感性诱发宫缩。地诺前列酮栓优点主要是使用方便,当出现子宫强直收缩等不良反应时能够立即取出,其缺点是在短时间放置时也可能会出现子宫过度刺激、胎膜早破、胎儿窘迫、子宫破裂等风险,国内外相关报道很多[9,10,11]。COOK双球囊导管则不会出现药物作用,其促进宫颈成熟主要原理是通过导管及宫颈口内外双球囊压力刺激宫颈管,使宫颈局部合成和释放内源性前列腺素,进而使宫颈变软顺应性增加松弛宫颈平滑肌增加子宫对缩宫素敏感性[12]。COOK双球囊导管使用后容易固定不易脱落,由于其对宫颈封闭作用能够减少宫腔感染,且无药物刺激不会对胎儿及母体产生不良反应,不应引起子宫血流量变化或者子宫过度刺激[13,14]。
COOK宫颈扩张球囊 篇7
关键词:产后出血,一次性球囊宫颈扩张器,宫腔纱条填塞,对比观察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 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1]。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 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子宫收缩, 从而达到止血的效果。临床上主要用手法按摩子宫和药物治疗等, 常用的药物为缩宫素、前列腺素、卡孕栓、欣母沛及钙剂等[2];如药物保守治疗效果不满意, 可行宫腔内纱条填塞术;经治疗后, 出血仍不止者, 可行微创手术治疗, 如介入下子宫动脉栓塞术、髂内动脉栓塞术等[2];如危及产妇生命时, 须行子宫切除术。在我国基层医院无欣母沛等作用强的宫缩剂, 且技术力量差及无昂贵的医疗器械, 无法行介入下子宫动脉、髂内动脉栓塞术, 产后出血经保守治疗后, 子宫出血仍多, 而患者不愿意行手术治疗, 常使用宫腔内纱条填塞。我院从2013年1月使用宫腔放置一次性球囊宫颈扩张器治疗宫缩乏力及胎盘因素 (排除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及胎盘完全植入引起的产后出血, 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住院分娩的产后出血患者80例, 分为2组每组40例。试验组:年龄20岁~45岁, 平均年龄 (30.3±1.8) 岁;孕34+1周~42周, 平均 (39.5±1.2) 周;孕次1~8次, 平均 (2.5±1.8) 次;产次1~3次, 平均 (1.2±0.2) 次;新生儿体重平均为 (3 500±320) g;产后出血原因为宫缩乏力24例, 胎盘因素16例;阴道分娩21例, 剖宫产19例。对照组:年龄19岁~43岁, 平均年龄 (29.6±2.0) 岁;孕34周~41+6周, 平均 (40.1±1.1) 周;孕次1~6次, 平均 (2.6±1.5) 次;产次1~3次, 平均 (1.5±0.3) 次;新生儿体重平均为 (3 400±210) g;产后出血原因为宫缩乏力25例, 胎盘因素15例;阴道分娩20例, 剖宫产20例。2组产妇的年龄, 孕次, 产次, 孕周, 新生儿体重及产后出血的量及原因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治疗方案及操作步骤
所有患者产后出血后均给予持续按摩子宫, 药物治疗 (包括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片、钙剂、止血剂等) , 经治疗后宫缩未好转, 或子宫出血量仍多, 或子宫有出血, 量少, 但一直有持续的鲜红色阴道流血, 如出血量超过800 m L, 同时给予输血治疗, 如阴道分娩, 进行阴道及宫腔探查, 排除软产道损伤及胎盘残留。试验组宫腔放置一次性球囊宫颈扩张器压迫止血, 对照组行宫腔纱条填塞压迫止血, 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试验组患者导尿后, 取膀胱截石位, 助手在腹部固定子宫用窥阴器暴露宫颈后消毒, 无齿卵圆钳夹在球囊根部, 缓慢置入宫腔, 注入生理盐水500 m L, 结束后塞上塞子 (塞子要充分推入内部) , 末端贴于大腿内侧。对照组使用宫腔内纱布填塞治疗, 患者导尿后, 取膀胱截石位, 用窥阴器暴露宫颈后消毒, 助手在腹部固定子宫, 操作者用卵圆钳将无菌特制宽8 cm、长2 m, 6层脱脂棉纱条至宫底由内向外有序地填紧宫腔。放置后观察患者的出血量及生命体征。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产妇的操作时间、总治疗时间及治疗后24 h血红蛋白和预后情况 (止血率、子宫动脉结扎率和子宫切除率) 。
1.3 诊断标准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失血量超过500 m L, 剖宫产超过1 000 m L[1]。
1.4 器械及药品来源
一次性球囊宫颈扩张器由江苏省爱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缩宫素:马鞍山丰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米索前列醇: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钙剂:林州市亚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相关情况比较
试验组24 h产后出血量约 (1 200±320) m L, 对照组 (1 300±210) m L, 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试验组操作时间、总治疗时间 (从诊断为产后出血至治疗有效的时间) 均缩短, 治疗后24 h血红蛋白较高, 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见表1。
2.2 2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
试验组39例血止, 止血率高于对照组, 1例止血效果欠佳, 行子宫动脉结扎术, 子宫动脉结扎术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试验组无1例行子宫切除术, 对照组5例行子宫切除术, 子宫切除率明显高于试验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3.1 产后出血的常见病因
产后出血的四大原因:宫缩乏力, 胎盘因素, 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而在正常情况下, 胎盘娩出后子宫肌纤维的收缩和缩复使胎盘剥离面迅速缩小;同时, 其周围的螺旋动脉得到生理性结扎, 血窦关闭, 出血控制[1]。任何因素影响子宫正常收缩和缩复, 均可引起产后出血。其中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为主要原因。
3.2 产后出血的治疗
对于软产道损伤引起的产后出血, 发现较早, 予以缝合, 很少发生难治性产后出血。而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产后出血, 主要是输血、补充凝血因子、血小板等纠正凝血功能。胎盘完全植入最好行子宫切除术。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及胎盘粘连引起的胎盘剥离面广泛出血导致的产后出血, 首选持续性按摩子宫及使用各类宫缩剂, 如缩宫素、前列腺素、卡孕栓、欣母沛及钙剂等, 当效果不佳时, 常使用宫腔纱条填塞术压迫止血。由于宫腔纱布填塞术操作时间长, 感染风险增加, 且填塞的技术要求高, 具有局限性, 会出现填塞不紧或留有死腔导致止血效果欠佳, 且取出时可发生再出血等[3]。切除子宫在短时间内达到了止血效果, 但不少年轻的女性, 希望保留生育功能, 切除子宫后女性生育功能永久丧失, 产妇心理上不能接受, 影响患者今后的生活质量。而子宫压迫缝合术 (常用B-Lycnch缝合术) 、子宫动脉结扎或栓塞、髂内动脉结扎或栓塞等, 保守性手术治疗效果明显, 但是大多数基层医院因技术不达标和设备条件差, 无法施行手术。近年来, 宫腔放置球囊治疗产后出血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球囊压迫具有操作时间短、操作简单、压迫面积广泛、能观察出血量等优点, 深受广大基层医院妇产科医生的青睐, 早在20世纪90年代, 欧美发达国家即已在临床上普遍开展[4]。罗方嫒等[5]研究示与宫腔内纱布填塞术比较, Bakri子宫填塞球囊导管压迫止血治疗产后出血效果更为显著, 而且减少了球囊破裂的风险。代淑兰等[6]使用宫腔放置cooker球囊治疗剖宫产术难治性产后出血, 取得满意的止血效果。一次性球囊宫颈扩张器由硅胶制成, 注入液体后, 可均匀地压迫毛细血管渗血及静脉出血, 对压迫宫腔表面的广泛渗血效果更为显著。因此对于宫缩乏力予治疗后子宫出血仍多者及胎盘粘连行手取胎盘术引起的广泛出血, 止血效果更好。本研究显示2组患者产后出血量无明显差异, 但行宫腔放置球囊宫颈扩张器治疗产后出血组40例患者39例血止, 止血率高于行宫腔纱条填塞术者, 1例止血效果欠佳, 行子宫动脉结扎术, 子宫动脉结扎术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试验组无1例行子宫切除术, 对照组5例行子宫子宫切除术, 子宫切除率明显高于试验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患者需进行严密的监护治疗, 尤其是术后2 h最为关键, 动态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重视患者的症状, 以防隐性出血, 及时抽血了解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 以判断患者的病情[7]。部分患者在宫腔放置球囊宫颈扩张器的过程中, 子宫出血已停止。在治疗的过程中, 阴道分娩的产妇, 有可能发生水囊脱落至阴道内, 需取出水囊, 如子宫出血少, 无需继续放置;如出血量仍多, 可依据患者的病情及出血量综合考虑是否重新放置, 或者改为其他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试验组有1例因止血效果差, 改行子宫动脉结扎术, 而对照组有7例, 明显高于试验组。
3.3 球囊宫颈扩张器压迫止血的机制
宫腔球囊压迫止血的原理是通过球囊膨胀, 使宫腔内压力增加和机械性刺激, 直接压迫宫腔创面, 促使子宫收缩而止血[8]。夏恩兰认为经过宫腔球囊压迫, 迫使接近球囊的子宫壁血管闭锁, 从而使宫体部达到物理止血的目的[9];宫腔创面血止, 如产妇凝血机制正常, 可通过自身凝血功能的调节, 进一步促进生理性止血, 局部血栓形成, 子宫出血停止。
3.4 球囊宫颈扩张器压迫止血的优点
产科出血的特点是量多, 出血速度快, 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止血是治疗的关键, 提高患者的预后, 降低席汉综合征的发生。宫腔纱布填塞术操作时间长, 宫腔内放置一次性球囊宫颈扩张器操作简便易学, 操作时间短, 技术要求较低, 设备要求较低, 止血效果快, 且注入生理盐水的球囊宫颈扩张器进行膨胀, 随宫腔形态而塑形, 增加了压迫面积, 可直接压迫宫腔创面, 从而提升止血的效果。同时一次性球囊宫颈扩张器具有弹性作用, 且囊内压力较为均匀, 子宫自身节律性收缩不受影响, 止血效果更为快速、有效, 患者发生失血性休克和严重贫血的风险明显减少, 提高了治疗效果, 为抢救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3.5 注意事项
放置一次性球囊宫颈扩张器后需保持外阴清洁, 以免逆行感染, 术后给予促宫缩治疗及抗生素治疗, 降低产褥期感染率。放置球囊宫颈扩张器期间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了解产妇有无腹痛、腹胀、腰酸等不适体征, 如有异常及时处理。一次性球囊宫颈扩张器注水量一般为500 m L, 如量太多, 可能发生子宫破裂及球囊宫颈扩张器胀破, 如量太少, 止血效果欠佳, 注水量因依据患者的出血量、生命体征、子宫的大小及新生儿的体重等综合考虑。球囊压迫时间不能超过24 h, 但有文献报道最长可达36 h[10], 若放置时间太长可能发生局部缺血坏死, 若放置时间太短, 取出球囊的过程中可能再次出血。取出球囊抽取囊内液体时须缓慢, 有活动性出血再次注水。取水囊前给予缩宫素静滴, 以防再次出血。
综上所述, 宫腔放置一次性球囊宫颈扩张器是治疗产后出血快速、有效的方法, 操作简单, 技术及设备要求低, 能及时控制宫缩乏力性及胎盘因素 (排除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及胎盘完全植入) 引起的产后出血, 有效减少出血量, 改善产妇的预后, 是目前治疗产后出血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值得在各级基层医院推广。
参考文献
[1]谢幸, 苟文丽.妇产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211-215.
[2]崔春, 张玉娟.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合并难治性产后出血的处理[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1, 22 (6) :844-846.
[3]黄琼, 覃雪, 黄芳.Foley双腔尿管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J].海南医学, 2013, 24 (10) :1451-1453.
[4]付晨薇, 刘俊涛, 杨剑秋, 等.子宫填塞球囊导管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J].协和医学杂志, 2013, 4 (1) :31-34.
[5]罗方嫒, 陈锰, 张力, 等.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五种止血手术疗效的比较及止血失败原因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2, 47 (9) :641-645.
[6]代淑兰, 李春梅.引产球囊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 2012, 2 (19) :158-159.
[7]孔碧华, 薛玉珍, 郭碧霞.宫腔球囊填塞与B-Lynch缝合治疗产后出血的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 (16) :51-52.
[8]Mc Kenna DS, Wittber GM, Nagaraga HN, et al.The effects of repeat doses of antenatal corticosteroids on maternal adrenal function[J].Am J Obstet Gynecol, 2000, 183 (4) :669.
[9]夏恩兰.子宫腔球囊压迫止血的临床应用[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2, 37 (3)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