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内球囊扩张

2024-08-01

腔内球囊扩张(通用7篇)

腔内球囊扩张 篇1

动脉硬化闭塞可引起下肢急、慢性缺血,甚至造成肢体坏死而危及患者生命[1]。血运重建是立即缓解动脉硬化闭塞症状的最有效方法。近年来,经皮血管腔内球囊扩张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 angioplasty,PTA)和支架置入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balloon angioplasty stenting,PTAS)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已在临床上逐渐开展[2,3,4]。本研究对比观察PTA和PTAS治疗股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6年9月~2008年5月本院收治的股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72例。其中,男50例,女22例;年龄35~84岁。根据Rutherfbrd-Becker分级,临床表现为中度间歇性跛行(Rutherfbrd 2级)24例,重度间歇性跛行(Rutherfbrd 3级)40例,缺血性静息疼痛(Rutherfbrd 4级)8例。病因均为动脉粥样硬化,且经血管造影证实72例共93条髂股动脉严重狭窄,其中单侧51例、双侧21例;狭窄段长度3-19cm。排除标准:外伤性下肢缺血;既往已行PTAS或血管旁路移植术;流出道明显狭窄;造影剂过敏或无法耐受抗血小板药物;下肢已明显缺血坏死或无法耐受介入治疗。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DAS室X线导向操作下进行,局麻后穿刺患肢股动脉,置入导管鞘,先插入导引钢丝,后顺导引钢丝插入5F球囊导管于狭窄部位,球囊的直径与长度依病变部位及长度选用直径4~9cm长度4C球囊。造影明确病变动脉部位及病变长度后,动脉内注入肝素3 000 u或低分子肝素5 000u。导引钢丝通过病变段动脉.如果血管腔完全闭塞,在闭塞部位注射尿激酶打通血管内隧道,PTA组球囊加压30~120 s、压力5~10个大气压。每次1、2 min,可重复2、3次后经导管注入造影剂确证狭窄部位已经扩张后,退出球囊导管。扩张前后分别测定狭窄段近远侧的动脉压,并以压力差<1.33 kPa(10mm Hg)为成功的标志。PTAS组待狭窄段扩张后,置人支架(支架置人条件:行PTA后残余狭窄≥30%;完全闭塞性病变长度>4 cm;行PTA后有明显夹层)。支架选用柔韧性号、可自动恢复的镍钛自膨支架。术后每日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3 200 u,口服肠溶阿斯匹林及潘生丁,必要时可给预防性抗生素。所有患者随访两年。

1.3 评价指标

PTA后病变段血管残余狭窄<30%,PTAS后残余狭窄<10%,无明显夹层及与手术有关的严重并发症为治疗成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踝肱指数[5]和闭塞血管通畅率[6]的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所得数据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性别、术前血糖、病变长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成功率和并发症的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所有患者患者踝肱指数(ABI)均明显上升,与PTA组相比,PTAS组ABI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个月PTA组有8例术后因发生再次狭窄,一期闭塞血管通畅率为77.7%(28/36);PTAS组有1例术后出现股动脉支架内闭塞,一期闭塞血管通畅率97.2%(35/36),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见表3。

注:1)与治疗前相比,P<0.05;2)与PTA组相比,P<0.05

3 讨论

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可分为节段性和广泛性闭塞两种。对于节段性病变,传统的方法是搭桥术或动脉内膜剥脱术,除了较大的手术创伤外,且后者常在短期内闭塞。1974年Gruntzig应用PTA,因其微创性和可重复性,从而使经皮腔血管成形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其基本原理是加压的气囊压迫粥样斑块,使斑块壳受压破裂而扩张管腔。管腔扩张后由于脉冲血流增强,一般不易再狭窄。

近年来,为了避免PTA后病变血管经扩张后弹性回缩,血管内支架问世并在临床广泛使用[7]。常用的血管支架有不锈钢、钽及镍钛3种,因材料性能以及表面光滑的原因,不易导致血栓形成。因此,后两种在临床上常用。血管内支架的使用,不仅降低了因血管弹性回缩的再闭塞率,而且可防治因PTA后血管内膜撕裂,夹层形成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提高了PTA后血管的远期通畅率[8]。本试验所选患者皆为股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因此,支架都选用柔韧性号、可自动恢复的镍钛自膨支架。本研究显示与手术前相比,两组患者踝肱指数和闭塞血管通畅率均升高,与PTA组相比,PTAS组踝肱指数升高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2例术后随访2年,PTA组和PTAS组闭塞血管通畅率分别为77.7%和97.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与PTA相比,PTAS治疗髂股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更显著。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施PTA时对血管内膜的完整性也会造成破坏,容易导致术中动脉斑块脱落、术后急性动脉血栓形成、夹层等各种并发症。支架置入时也会造成如动脉破裂、覆盖侧支循环、支架内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术中操作均要小心谨慎,对局部解剖结构必须了如指掌,操作时应注意球囊扩张压力和扩张范围不宜过大,扩张后的血管内膜应该用支架完全覆盖,支架不宜过长等。

总之,经皮血管腔内PTA和PTAS治疗髂股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良好,能迅速重建肢体血流,改善组织供血,但PFAS治疗后踝肱指数和闭塞血管通畅率更高,疗效更显著。

摘要:目的 观察经皮血管腔内球囊扩张成形术(PTA)和支架置入术(PTAS)治疗股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72例股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PTA组和PTAS组,每组36例,分别接受经皮血管腔内PTA和PTA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踝肱指数、闭塞血管通畅率以及并发症的变化。结果 与手术前相比,两组患者踝肱指数(ABI)和闭塞血管通畅率均升高,与PTA组相比,PTAS组踝肱指数升高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2例术后随访2年,PTA组和PTAS组闭塞血管通畅率分别为77.7%和9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经皮血管腔内PTA和PTAS治疗股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良好,但PFAS治疗后踝肱指数和闭塞血管通畅率更高,疗效更显著。

关键词:股动脉硬化闭塞症,球囊扩张术,支架置入术,踝肱指数

参考文献

[1]谷涌泉,张建,吴兵,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合并动脉硬化闭塞导致下肢缺血的手术治疗[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9,24(5):380-382.[1]GU YQ,ZHANG J,WU B,et al.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causes combined surgical treatment oflower limb ischemia[J].Journal of General Surgery,2009,24(5):380-382.Chinese

[2]SUMA T,SHIBUYA T,TAKADA Y,et al.Stent-assisted angio-plasty using the proximal protection method for intracranial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stenosis[J].No Shinkei Geka,2010,38(5):449-454.

[3]KOBO O,HAMMOUD M,MAKHOUL N,et al.Screening,diag-nosis,and treatment of renal artery stenosis by percutaneoustransluminal renal angioplasty with stenting[J].Isr Med Assoc J,2010,12(3):140-143.

[4]MCGAVIGAN AD,MAXWELL PR,DUNN FG.Time course ofearly changes in plasma markers of collagen turnover following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J].Can J Cardiol,2010,26(9):471-474.

[5]施广德,张晓兰,殷雪莲,等.2型糖尿病患者踝肱指数与下肢动脉病变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0,18(10):778-780.[5]SHI GD,ZHANG XL,YAN XL,et al.Type 2 diabetes,an-kle-brachial index in patients with 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dis-ease risk factors and clinical analysis[J].Chinese Journal of Dia-betes,2010,18(10):778-780.Chinese

[6]许建屏,胡晓鹏,胡盛寿,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旁路血管狭窄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7,23(6):382-385.[6]XU JP,HU XP,HU SS,et al.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by-pass stenosis influencing factors[J].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2007,23(6):382-385.Chinese

[7]COLIC M,JADRANIN D,MARKOVIC D,et al.Percutaneous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 of carotid arteries--earlyresults[J].Srp Arh Celok Lek,2008,136(9-10):494-497.

[8]DALIRI A,GRUNWALD C,JOBST B,et al.Endovascular treat-ment for chronic atherosclerotic occlusive mesenteric disease:isstenting superior to balloon angioplasty[J].Vasa,2010,39(4):319-324.

球囊扩张治疗食管狭窄病人的护理 篇2

球囊扩张可有效地治疗各种原因所造成的食管狭窄, 具有操作简便、迅速、安全等优点, 易于被病人接受, 临床上已广泛应用。我科2006年6月—2007年10月收治48例食管狭窄病人, 经球囊扩张术后, 狭窄段食管管径明显增大, 效果明显。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48例病人中, 男32例, 女16例;年龄28岁~70岁;所有病例均经胃镜证实是食管狭窄;疗效:痊愈35例, 显效12例, 1例经内科保守治疗无好转, 后转外科进行手术治疗。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器械准备

采用GIF-160型奥林巴斯电子胃镜, 治疗前镜体、活检孔道用2%戊二醛消毒液浸泡10 min, 消毒后用生理盐水冲洗。JHQ型球囊扩张器有14号、15号两种规格, 根据压力大小、球囊扩张的直径不同而选择合适球囊扩张器, 术前采用环氧乙烷消毒后备用, 同时行体外球囊加压冲气试验, 检验球囊无漏气方可使用, 备好压力表和一次性注射器30 mL一副。

2.1.2 心理护理

各种病因引起的食管狭窄临床上比较常见, 多见于老年晚期食管癌狭窄、吻合口狭窄和误服化学物质引起严重全食管烧伤性狭窄, 一般病史长, 情绪不稳定, 精神压力大, 心理紧张, 各方面情况差, 加之对这方面治疗知识缺乏认识, 往往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既希望术后解除痛苦, 又担心手术后无效, 使病情加重及增加经济负担, 故与病人及家属讲明内镜球囊扩张治疗食管狭窄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也可作为首选的方法, 并介绍以往经验及成功病例, 病人反复扩张, 可使100%病人吞咽困难消失。同时了解病人心理动态, 病人的密切配合是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术前向病人讲清配合要领以便取得合作。

2.1.3 配合病人做好术前检查

掌握病人的血压、心电图、出凝血时间及其他生命体征变化[1], 向病人讲明术前各项检查的意义及注意事项, 了解病人有无麻醉药物过敏史, 除血、尿、便常规外, 还需配合做好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肝肾功能检查。

2.1.4 术前准备

术前空腹6 h~10 h, 山莨菪碱10 mg静脉内推注, 松弛食管平滑肌, 减少呼吸道分泌物。口服胃镜润滑胶浆以除去食管泡沫, 同时进行心电、血压及指脉氧监护, 给病人吸氧, 利用芬太尼和利蒙欣进行静脉麻醉。后嘱病人左侧卧位, 同时取出活动性义齿, 放好牙垫并嘱病人放松裤带。

2.2 术中护理

术中医护患配合是治疗成功的基本因素之一, 随时观察病人生命体征, 注意牙垫以防脱出, 随时吸取口腔内分泌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医生插镜后在胃镜直视下见食管狭窄口, 用胃镜润滑胶浆将球囊扩张器润滑后再自活检孔道内插入。当球囊段插入狭窄口5 mm~6 mm处, 配合医生用注射器注入空气, 根据病情需要使压力保持在90 mmHg~100 mmHg (1 mmHg=0.133 kPa) , 以病人食管有少许渗血为度, 球囊扩张直径分别在12 mm~18 mm保持2 min, 放球囊导管退回胃镜活检孔内, 沿食管腔再插镜, 见狭窄口用上述方法进行扩张治疗, 一般全食管狭窄需扩张4段后方能顺利插入胃镜, 晚期食管癌病人经球囊扩张后立即放置食管支架。

2.3 术后护理

术后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 包括血压、心率等, 嘱病人卧床休息, 2 h后可饮冷开水, 逐渐进半流质饮食, 口服或注射抗生素每日3次, 共3 d~4 d。由于食管扩张后很容易造成胃内容物反流, 引起严重的反流性食管炎, 继之发生食管溃疡并发出血及吸入性肺炎, 因此, 嘱病人在进食前要保持相当时间的直立体位 (30min左右) , 睡眠时床头抬高15°~30°, 以防反流。为了预防胃酸反流及出血, 术后即给制酸剂, 如洛赛克20 mg~40 mg, 每晚1次, 同时服用胃黏膜保护剂。饮食指导:各种原因引起食管狭窄的病人, 术前因吞咽困难而较少进食, 一旦经球囊扩张后狭窄有所好转或解除, 常常进食心切, 应指导病人循序进食, 采取从流质→半流质→普食逐步过渡的方法。术后2 d~3 d病人无疼痛或感染症状时, 应尽量吃普食, 有利于狭窄的扩张。先试探性进少量流质, 若不适则可按流质、半流质向软食过度, 避免坚硬饮食摄入, 如花生、蚕豆、竹笋等。当然适当的粗纤维食物可帮助狭窄的食管有轻度的扩张治疗作用, 对于食管癌气囊扩张后放置内支架者, 应指导病人减少粗纤维饮食, 防止食物留在支架网内引起继发阻塞。

2.4 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多数扩张后口腔内呕出少许黏液血, 但无需特殊处理, 部分病人在扩张治疗后有颈部、胸部皮下气肿, 经3 d~5 d保守治疗后逐渐消退好转, 估计采用的球囊直径过大, 食管有轻度裂伤, 停止扩张后立即闭合。如扩张后有皮下气肿时应推迟给病人进食2 d~3 d。

3 小结

本文通过对48例球囊扩张治疗食管狭窄手术前、中、后的护理进行了分析, 球囊扩张术操作简单, 成功率高, 病人痛苦少, 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技术。通过本组病例治疗, 我们认为, 介入治疗的护理是介入治疗中重要环节, 护理上的积极配合, 正确应用护理程序解决病人术前、术中、术后出现的护理问题,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解除病人痛苦、消除心理负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生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腔内球囊扩张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本院接诊的椎体病变患者27例作为研究对象, 入院后均经临床表现、X线片、病椎CT或MRI检查确诊, 符合WTO有关于椎体病变的诊断标准。入选患者均为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 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 符合手术指征, 术前均采取CT等诊断, 明确其病变椎体及性质, 并判断其椎体后缘与椎弓根完整与否。27例患者中男15例, 女12例;年龄60~85岁, 平均 (73.1±5.2) 岁;其中胸椎10例, 腰椎7例, 胸腰椎10例。

1.2 方法

术前诊断明确病变椎体情况后实施手术, 予以局麻+静脉强化或全麻处理, 取俯卧位, 常规消毒备皮, 贴手术贴膜, 取经椎弓根入路 (部分胸椎骨折, 椎弓根较窄会影响进针, 则采取椎弓根外入路) , 具体手术操作如下: (1) 在正位透视下, 于椎弓根环2点或10点位置入穿刺针, 进入骨内后利用正侧位像判断进针方向, 若正侧位未能明确显示, 则可取斜位像。 (2) 侧位像上缓慢将导针送入, 直到超过椎体后缘1~2 mm, 建立工作通道后将套筒导针退出。 (3) 利用椎体钻从椎体距前缘1/5处钻入, 退出后采取本院自制高压球囊经工作通道送入伤椎松质骨;采取高压注射器 (含有压力表) 往球囊中注入造影剂, 促使球囊扩张, 促使被压缩松质骨可往四周挤压, 使得伤椎膨胀并恢复或部分恢复正常椎体高度。 (4) 抽造影剂与球囊, 骨水泥呈牙膏状则经通道注入, 一般为单侧椎弓根注入, 少量骨水泥分布未超过中线则选取双侧椎弓根穿刺注入, 于X光机监护下确认空腔情况, 若骨水泥填充剂使得椎体高度恢复, 并且纠正后凸畸形, 则将套管抽出, 术毕。此外, 本次研究所用的器械为山东冠农椎体成形器械, 操作过程中应实时透视, 确保球囊压力≤250×6.89 k Pa, 而造影剂≤5 m L;术后24 g应佩戴腰围方可下地活动或负重行走。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本组患者术前与术后及随访6个月时椎体前缘/中部高度、疼痛VAS评分及Cobb角情况, 并对比分析, 同时记录随访复发率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表示, 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椎体前缘/中部高度、疼痛VAS评分及Cobb角情况相较于术前均有明显改善 (P<0.05) , 而随访6个月时也明显优于术前 (P<0.05) , 术后与随访6个月时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趋于稳定, 见表1。此外, 术后随访期间仅有1例复发, 复发率为3.70%。

3 讨论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属于老年骨科常见疾病, 随着近几年老龄化加剧, 以及交通意外事故等发生率提高, 本病发生率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3,4]。一旦罹患本病, 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必须加强重视[5]。从以往临床治疗来看, 保守疗法多为卧床休息与止痛等, 这些方式使得患者活动减少, 从而引发骨质疏松患者骨量减少, 甚至引发其他椎体骨折或者畸形加重等[6]。近几年, 国内脊柱微创技术得以发展, 其在本病治疗中有了一定应用, 实践表明该技术有着止痛、恢复椎体丢失高度良好, 同时骨水泥渗漏发生率较低等优势[7]。

*与术前比较, P<0.05

本次研究针对本院接诊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2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均采取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 积极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处理, 同时加强术后随访, 结果显示术后患者的椎体前缘与椎体中部高度均有明显升高, 疼痛VAS评分则有明显下降, Cobb角也明显下降, 相较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随访6个月时, 上述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此外, 术后随访期间统计复发情况可知, 仅有1例复发, 复发率3.70%。本次研究结果与同类研究基本一致, 有学者针对30例椎体病变患者进行研究, 采取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 结果显示术后椎体高度、Cobb角及疼痛VAS评分皆有明显改善 (P<0.05) , 同时随访2~24个月, 均值8个月, 均无复发情况[8]。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和以往脊柱手术一样, 术前需要对病史询问, 通过体格检查与影像学等辅助检查探查椎体病变具体情况, 比如患者疼痛弥散越大且范围较广, 则效果越不理想, 若为多发性骨折, 则仅仅对病椎手术处理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8,9]。基于此, 为了保障该术式治疗椎体病变的效果, 建议术前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 决不能疏忽与马虎, 而且要做好手术禁忌证的排查, 伴有神经根症状的患者原则上不能采取该术式处理[10]。不过, 随着近几年研究越来越深入, 对于椎体后缘不完整患者也有成功报道, 而且经验也逐渐丰富, 采取球囊扩张后于高粘度骨水泥牙膏状时缓慢注入, 并加强全程监视, 若少量骨水泥渗入则停止, 提高手术谨慎度, 可保障手术成功[11,12]。此外, 在胸椎患者中一般采取椎弓根外侧入路, 这样可减少脊髓损伤风险, 而术中则要先对患者体位复位, 俯卧位后按压病椎可促使多数新椎体骨折恢复高度, 而穿刺针也相对准确, 减少终板损伤引发的渗漏。

综上所述, 椎体病变患者采取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 尤其是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 效果明显, 术后疼痛显著缓解, 并且椎体高度与Cobb角恢复正常或趋于正常, 随访复发率低, 值得借鉴。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本院接诊的椎体病变患者27例作为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 均采取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 术后均予以≥6个月随访, 观察对比患者术前与术后及随访6个月时椎体前缘/中部高度、疼痛VAS评分及Cobb角情况, 同时记录随访复发率情况。结果:患者术后椎体前缘/中部高度、疼痛VAS评分及Cobb角情况相较于术前均有明显改善 (P<0.05) , 随访6个月均明显优于术前 (P<0.05) ;术后与随访6个月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趋于稳定, 同时术后随访期间仅有1例复发, 复发率为3.70%。结论:椎体病变患者采取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 尤其是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 效果明显, 术后疼痛显著缓解, 并且椎体高度与Cobb角恢复正常或趋于正常, 随访复发率低, 值得借鉴。

腔内球囊扩张 篇4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0年2月至2 01 3年9月, 本科共收治34例 (63侧) 经CT确诊为慢性额窦炎, 门诊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黏膜促排剂治疗3个月以上, 但效果欠佳的患者。其中男23例, 女11例;年龄21~68岁, 平均34岁;临床主要表现为额部及头部疼痛、鼻塞、流脓涕, 伴或不伴嗅觉减退。

1.2 术前鼻窦CT检查

用德国GE公司生产的16排螺旋CT, 骨窗宽度1500Hu, 窗位150Hu, 分别进行冠状位及矢状位扫描, 层厚2mm, 层间距5mm, 明确钩突根部附着部位, 鼻丘气房、额筛气房的发育情况, 及与周边重要器官的毗邻关系, 判断额窦开口部位及引流途径。

1.3手术方法

所有病例均予全身麻醉, 麻醉后用1%利多卡因或生理盐水20ml加6滴肾上腺素收缩鼻腔, 术中麻醉控制性低血压, 减少术中出血。对于单纯的额窦病变, 手术范围仅限于额隐窝及前筛。对于额窦炎伴息肉及其他的鼻窦病变, 采用Messklinger术式, 切除钩突, 保留钩突根部作为额隐窝的解剖标志, 切除前筛, 开放其他病变鼻窦, 止血。70°鼻内镜电视显影下鼻探针探查额窦开口, 对于钩突根部附着于眶纸板者, 通常能直接探寻到额窦开口。对于钩突附着于颅底或中鼻甲根部者, 常需切除钩突根部及开放鼻丘气房, 内镜下探寻到并部分打开额窦开口后, 吸引器吸尽额窦内分泌物, 取直径1ml直头型双腔无菌小儿导尿管从开口处置入额窦内, 助手将气囊充盈, 保持3分钟后抽空气囊, 连续3次。术毕鼻腔填入浸泡有糖皮质激素的可吸收性明胶海绵。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1周, 鼻喷糖皮质激素及黏膜促排剂。

1.4 术后随访

出院后第1个月每周复查1次, 后5个月每2~3周复查1次, 复诊时鼻内镜下清理鼻腔分泌物及痂皮, 观察窦口黏膜, 直至完全上皮化。

2 结果

术中出血少, 术后均未出现眼眶瘀青、肿胀, 以及视力下降、嗅觉减退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12个月, 患者主诉头痛、鼻塞、流脓涕等症状均明显改善, 鼻内镜下检查见额窦口开放良好, 引流通畅, 术腔完全上皮化33例 (62侧) , 有1例出现瘢痕狭窄, 门诊内窥镜下再次予导尿管球囊扩张, 随访后见额窦口开放良好。

3 讨论

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 手术是治疗额窦病变最有效的措施。但由于额窦引流通道狭窄, 周围毗邻眼、脑等重要器官, 即使技术日渐成熟, 额窦手术仍被认为是鼻内镜手术中最难, 也是最具有挑战性的手术。球囊扩张治疗慢性额窦炎的基本原理是, 在鼻内镜直视下将可以承受一定压力的未充盈气囊置于待开放的额窦口, 给予一定的压力使之膨胀, 并持续一定时间, 从而对窦口结构施压并扩张, 无弹性的骨性结构发生骨折并扩展, 有弹性回缩力的黏膜组织受压并塑形, 扩大了相应的鼻窦口, 从而形成鼻窦持续的通气和引流通畅[1]。

由于额隐窝局部结构复杂, 上邻颅底, 外邻筛骨纸样板, 后界毗邻筛前动脉, 给该部位的手术带来困难, 术中危险性大, 容易造成严重并发症, 并且不恰当的手术可能带来继发的额窦病变[2]。既往的传统手术中, 因额隐窝解剖结构复杂, 为避免损伤颅底、眶纸板等结构, 通常会出现额窦口开放不彻底或额窦口黏膜损伤过多, 术后出现瘢痕狭窄、引流不通畅等情况。而小儿导尿管球囊扩张术较传统的手术具有黏膜损伤小、术中出血少及不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等优点。

体会: (1) 术前、术后综合治疗。局部及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 全身使用抗生素、黏膜促排剂等, 可减轻局部炎症, 改善术中视野, 减少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 (2) 术前仔细阅片。鼻内镜额窦开放术的难点主要是额隐窝解剖结构复杂, 额窦引流通道多变, 正确找到额窦口开放至足够大, 并保持引流通畅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有研究认为, 额窦口开放术后要大于6mm, 方能有效避免术后再次闭锁或狭窄[3]。Landsberg等[4]报道, 行鼻额骨区域解剖, 测量额窦口前后径约7.2mm, 横径约8.9mm, 平均面积约5 0.5mm2。术前予冠状位及矢状位CT检查, 必要时加做水平位CT。在CT片上明确钩突附着处、鼻丘气房及额筛气房等发育情况, 找寻引起额窦炎的病因, 明确额窦引流通道及额窦开口。在CT片上测量额窦开口的大小, 估算出术中球囊充盈大小, 通常气囊充盈直径不小于6mm。但也不能过度充盈, 否则易损伤眶纸板致术后眶周瘀青肿胀, 所以气囊充盈时术者需观察患者术侧眼球是否有挤压膨出等情况。 (3) 术中操作要轻柔, 尽量使用咬切钳准确地去除导致阻塞的病灶及气房, 避免从额隐窝撕扯黏膜。保证额窦口黏膜完整及引流通畅, 是决定手术成败的关键[5]。否则局部瘢痕形成或瘢痕挛缩后, 易导致窦口再次狭窄。 (4) 术后扩张窦口通畅程度直接决定了鼻内镜鼻窦球囊扩张术的成败。所以术后需定期随访, 清理鼻腔血痂、囊泡等, 促进引流, 内镜下观察窦口通畅程度。一般在术后1个月内窦口会因黏膜肿胀看起来较小, 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能有效缩短黏膜肿胀时间, 减少囊泡形成, 随着水肿消退, 窦口会逐渐扩大, 通常3个月后窦口直径趋于稳定。

小儿导尿管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额窦炎较传统手术具有操伤简单、安全, 出血少, 避免损伤较多的窦口黏膜, 且较鼻窦球囊扩张器械 (球囊导管、发光导丝、鼻窦引导管和冲洗管) 治疗慢性额窦炎更经济。

参考文献

[1]赖银妍, 许庚, 史剑波.鼻窦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9, 44 (1) :73.

[2]Wormald PJ.The axillary flap approach to the frontal recess[J].Laryngoscope, 2002, 112 (3) :494.

[3]Metson R.Symposium:masters in otolaryngology-update in rhinology[J].Laryngoscope, 2003, 113 (9) :1466.

[4]Landsberg R, Friedman M.A computer-assisted anatomical study of the nasofrontal region[J].Laryngoscope, 2001, 111 (12) :2125.

腔内球囊扩张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妇产科收治的120例已有引产指征的足月妊娠者为观察对象, 按照随机抽取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60例。 对照组孕产妇年龄21~37岁、平均年龄为(30.6±2.1)岁;孕周38~42周,平均孕周为(39.6± 1.6 ) 周; 观察组孕产妇年龄20 ~38岁、 平均年龄为(30.4 ±1.6) 岁; 孕周38 ~42周, 平均孕周为(39.4 ±1.4) 周;两组均为头盆相称的单胎儿,且均无无胎膜早破现象,并经专人检查得出两组孕产妇的宫颈成熟度平均评分均为6分。入选病例的排除标准为:已临产;存在明显的头盆不称现象;合并发生各种妊娠期并发症者, 如急性阴道炎症、胎盘前置或无法明确病因的阴道流血症等;有子宫或宫颈手术史者[3];存在缩宫素应用禁忌证者。 所有孕产妇在用药前均已知情并同意。 比较两组孕产妇的年龄、孕周、宫内胎儿状态及引产前宫颈成熟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单纯给予静脉滴注2.5 U缩宫素(国药准字H32025281,药品生产批号201407AD)与5%葡萄糖的联合注射液500 m L,开始滴注速度为8滴/min,间隔20 min调整1次滴速,直至出现有效宫缩。有效宫缩是指宫缩3次/10min,且宫缩持续时间在20~40 s左右。

1.2.2观察组准备1根已常规消毒的子宫颈扩张球囊,用宫颈钳夹住患者的宫颈前唇,再使用无齿卵圆钳夹住子宫颈扩张球囊的前端并送入患者的宫颈内[4,5],将50~80 m L生理盐水注入球囊内;向下拉动球囊导管,待外球囊露出于宫颈外口后,向外球囊内也注入生理盐水,约40~50 m L,然后轻轻将导管向外拉牵及固定。应用无菌纱布将导管末端严密包裹后,置于患者的阴道内。注意放置后应及时作如下处理措施:常规监护患者宫缩及胎心情况。若宫缩球囊自行脱落,对于出现宫缩减弱者可及时行人工破膜处理,并且给予静脉滴注缩宫素。若子宫颈扩张球囊放置12 h后仍无有效宫缩,则应取出,采取人工破膜法,并加用缩宫素,直至出现持续的有效宫缩[6]。

1.2.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的产后出血量、临产时间、引产次数、成功引产率、分娩情况、宫内感染以及新生儿窒息等情况。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n(%)] 表示, 行 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s) 表示, 行t检验;以P<0.05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 详情见表1和表2

注:观察组取得的各项数据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

注:观察组取得总有效率的数据结果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01)。

3讨论

以往,在临床上常采取传统的引产方法,主要以药物引产,虽然采用药物引产的方法较简便,且成本较低廉,但其临床引产的成功率却较低,但该药物的受体在母体宫颈内分布较少,产生的直接影响较小,拖延了临产发动时间。一旦孕产妇对阴道分娩失去信心,会进一步增加顺产的难度,很容易导致阴道分娩失败,因此会提高临床实际剖宫产率。 经临床实践对非药物性引产方法的不断研究及创新, 宫颈扩张球囊法已被普遍认可,目前,该法可有效促足月妊娠宫颈成熟,利于引产, 且妊娠结局良好。 该研究中应用此方法对60例患者进行了治疗,取得了100%宫颈成熟总有效率,该数据结果明显优于李云秀[7]在《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效果》中的取得的93.10%宫颈成熟率。

目前,缩宫素是国内引产前常用的药物,其主要作用机理是诱发孕产妇出现规律性的剧烈宫缩, 进而起到明显的引产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促进宫颈成熟度,使阴道自然分娩更容易,且降低剖宫产率。 但这种药物对宫颈成熟的促进作用较弱, 远不及其对宫缩的诱发作用,因此需连续用药,以延长药性的潜伏期,然而这样会增孕产妇的心理压力, 同时还会增加宫内胎儿的窘迫机率,会提升引产失败率。 故,理想的促足月妊娠宫颈成熟的方法应相仿于自然成熟的过程, 这样才不会过度刺激子宫收缩, 也避免影响到子宫的血流量,减低胎膜破裂机率,也减少了将来妊娠的危害可能[8]。 该院使用了无药物的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 避免了长期使用药物促宫颈成熟的不良问题。 此外,宫颈扩张球囊相比于缩宫素更加利于孕产妇的正常体位活动,更易于接受。 尤其是在实施引产过程中而转为行剖宫产术,其宫颈经球囊扩张后会处于松弛状态,易于术后恶露的排出,减少了官腔内的积血,有助于子宫复旧。

总而言之,在临床引产过程中,应用宫颈扩张球囊促足月妊娠宫颈成熟的效果更佳, 有助于宫颈快速成熟, 缩短临产的时间, 提高了阴道分娩率及成功引产率,是理想的临床应用方法。

参考文献

[1]刘丽洲.宫颈扩张球囊促足月妊娠宫颈成熟和引产的效果评价[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5(4):362-364.

[2]肖会芬.子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5(5):64.

[3]尹翠.浅析宫颈扩张双球囊对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其引产效果的观察[J].医药,2015(25):86.

[4]龙云萍.宫颈扩张球囊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联合缩宫素引产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5):316-317.

[5]于雪萍,郭建波.子宫颈扩张球囊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临床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5(3):141.

[6]陆向群.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中的功效[J].当代医学,2014(17):50-51.

[7]李云秀,付帅,柏智,杨茗,纪艳洁.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效果[J].广东医药,2013,34(15):2358-2360.

腔内球囊扩张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例患者均为2010年1月—2012年5月我院住院患者, 其中3例为发病1周之内的急性期患者, 2例为发病超过4周的恢复期患者。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

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2], 符合脑梗死诊断, 并经头部MRI检查确诊为延髓梗死。

1.2.2 中医证型诊断

证型量化诊断采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计划) “缺血性中风病证结合的诊断标准与疗效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组制定的《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 5例患者均辨识为痰热证。

1.2.3 临床吞咽功能的评价

包括唇、舌、软腭的肌力与运动, 咽反射、吞咽反射、咳嗽反射, 摄食吞咽过程评价等。环咽肌失迟缓以重度咽期吞咽障碍为表现, 患者感到喉部有食物或液体黏着, 常有食物反流入口或鼻, 并可有吸入症状, 表现为吞咽后咳嗽, 甚至不能吞咽唾液。

1.2.4 吞咽X线荧光透视 (动态造影) 检查

环咽肌失弛缓的影像学表现主要为:咽造影表现为吞咽时环咽段不开放或狭窄, 咽食管运动不协调。

1.3 治疗方法

1.3.1 基础治疗

5例患者均接受内科基础治疗, 抗血小板, 控制血压、血糖, 降脂, 控制感染,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1.3.2 口颜面运动训练

按常规小组工作模式[3], 对患者进行口颜面功能训练, 包括唇、舌、下颌、软腭运动训练;呼吸、咳嗽训练;感觉刺激训练, 如冷、热、挤压、拍打刺激等。

1.3.3 中药汤剂鼻饲或口服

根据中医辨证, 中药以化痰开窍立法。方药组成:法半夏12 g, 胆南星6 g, 天竺黄12 g, 石菖蒲12 g, 橘红10 g, 竹茹8 g, 炙枇杷叶8 g, 旋复花10 g, 枳实10 g, 茯苓15 g, 赤芍10 g。水煎服, 日1剂。

1.3.4 导尿管球囊扩张治疗[4]

由医生及护士各1名配合操作。在导尿管插入前, 先将水注入其内使球囊充盈, 检查球囊是否完好无损, 待确认无问题后则将水抽出。由护士遵循插鼻饲管操作常规, 将14号乳胶导尿管经鼻孔插入食道中, 确定进入食道并完全通过环咽肌后 (长度28 cm~30 cm) , 将导尿管交给医生原位保持;护士将生理盐水的注射器与导尿管相连接, 向导尿管球囊内注入生理盐水约6 mL~8 mL, 使球囊扩张, 期间须注意保持顶住针栓防止生理盐水逆流回针管。医生此时将导尿管缓慢向外拉出, 直到有卡住感觉或拉不动时, 提示失迟缓的环咽肌下缘所处位置即在此处, 用记号笔在鼻孔远端约2 cm位置处作出标记, 以作为下次扩张时的参考点;嘱护士抽出约2 mL~3 mL生理盐水, 医生根据患者环咽肌紧张程度进行导管位置调整, 即感觉球囊拉出时能通过环咽肌、但又有一定阻力时为适度, 此时球囊恰好位于环咽肌处, 保持2 min或医生反复轻柔向外提拉及交替放松导尿管, 一旦有滑过感觉或拉出时阻力锐减, 即表明球囊已滑过环咽肌, 此时嘱护士迅速抽出球囊中的生理盐水, 避免窒息, 保证安全。医生再将导尿管从咽腔插入食道中, 重复上述操作4~5遍, 自下而上的缓慢移动球囊, 通过狭窄的环咽肌, 充分扩张环咽肌, 降低肌张力。治疗频度:每日1次, 每周5 d, 每次操作时间控制在20 min左右。球囊内生理盐水容积每天增加0.5 mL~1 mL, 最大不超过8 mL。术后给予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庆大霉素雾化吸入, 以防止黏膜水肿并减少黏液分泌。

1.3.5 治疗终点

恢复经口进食或治疗已满6周。

1.4 评定方法

1.4.1 环咽肌失迟缓改善情况评价

比较治疗前后通过环咽肌球囊内注水量。

1.4.2 吞咽障碍及吞咽功能评定

比较治疗前后饮水试验及摄食-吞咽功能等级评定结果, 了解吞咽障碍及吞咽功能改善情况。饮水实验, 采用洼田俊夫饮水试验分级标准[5], 其评定结果划分为Ⅰ级~Ⅴ级。吞咽障碍分级, 采用藤岛一郎摄食-吞咽障碍等级评分标准[5], 将吞咽障碍分为Ⅰ级 (重度障碍) 、Ⅱ级 (中度障碍) 、Ⅲ级 (轻度障碍) 及Ⅳ级 (正常) 。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 治疗前后通过环咽肌球囊内注水量采用配对t检验, 治疗前后吞咽障碍及吞咽功能评定结果采用非参数Wilcoxon配对检验。

2 结 果

2.1 球囊扩张治疗前后通过环咽肌球囊内注水量比较

治疗后通过环咽肌的球囊内注水量较治疗前增加 (P<0.01) , 提示扩张治疗后环咽肌失迟缓明显改善。详见表1。

2.2 球囊扩张治疗前后饮水试验及摄食-吞咽功能等级评定比较

经非参数Wilcoxon配对检验, 治疗后饮水试验及摄食-吞咽功能等级评定结果较治疗前改善, Z值分别为2.785、2.739, P值分别为0.005、0.006。提示球囊扩张治疗后, 患者吞咽障碍及摄食-吞咽功能有效改善。详见表2。

3 讨 论

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属于中医中风病范畴, 与喑痱、喉痹、噎膈相类似。中风病的病理因素主要有于风、火、痰、瘀、虚, 瘀血和痰浊在中风病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 而且贯穿于中风病的始终[6]。自朱丹溪明确提出, 湿热生痰理论以来, 痰浊为患在中风病中的作用越来越为广大医家认识和重视, 其后中风诸方, 多有化痰之品。近来, 豁痰开窍, 成为中风病的治疗大法之一[6]。

咽喉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与肺、胃、脾有着密切关系。《重楼玉钥》记载:“喉者……为肺之系”、“咽者……为胃之系”、“咽主地气, 属脾土”。经络循行亦提示它们关系密切, “手太阴肺经, 入肺脏, 上循咽中”、“足阳明胃经, 其支者, 从大迎前下人迎, 循喉咙入缺盆”、“足太阴脾经, 从脾脏上络于胃, 横过膈, 上行挟于食道两旁, 循经咽喉连于舌根”。肺、脾生理功能与水液代谢密切相关, 《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 遊溢精气, 上输于脾。脾气散精, 上归于肺, 通调水道, 下输膀胱。水精四布, 五经并行。”脾为生痰之源, 肺为贮痰之器。肺脾功能异常, 痰湿内生, 闭阻窍道, 咽喉部功能失于协调, 而出现吞咽及言语困难。延髓麻痹的吞咽障碍主要发生在咽期, 与以上论述契合。

依据以上理论认识, 以化痰开窍法治疗中风引起的吞咽障碍, 自拟方以涤痰汤为基本方。涤痰汤出自明·方贤《奇效良方》, 主治中风痰迷心窍, 舌强不能言。《医方集解》中论其:“此手太阴、足太阴药也。心脾不足, 风邪乘之, 而痰与火塞其经络, 故舌本强而难言也。人参、茯苓、甘草补心益脾而泻火;陈皮、胆南星、半夏利气燥湿而祛痰;菖蒲开窍通心, 枳实破痰利膈, 竹茹清燥开郁, 使痰消火降, 则经通而舌柔矣”。其病机契合对中风吞咽障碍的理论认识。加炙枇杷叶清肺和胃, 降气化痰;旋复花消痰下气, 软坚行水。两药可缓解咳嗽、呃逆症状。赤芍泻肝火、泻脾火, 清经中蕴热。本症表现呛咳, 多伴呃逆,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逆冲上, 皆属于火”, 故用赤芍以清热降逆。

环咽肌是一组保持张力性收缩的括约肌, 分隔咽和食管。休息状态, 环咽肌可产生20 mmHg~60 mmHg的静止压, 防止食物反流到咽部, 吸气时阻止空气吸入胃部。环咽肌受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双重支配, 这两种功能相反的自主神经从中枢到环咽肌末梢的传导途径上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均有可能导致吞咽困难[7]。造成的吞咽障碍以环咽肌不能松弛, 或者不以协调方式顺序松弛为病理特征。延髓梗死导致环咽肌失迟缓及吞咽障碍可能与梗死病灶损害迷走神经有关。有国外文献报道[8,9], 球囊扩张术能有效治疗环咽肌失迟缓引起的吞咽困难。我们采用注水方式, 进行分级多次球囊导尿管扩张治疗, 结果显示, 扩张球囊的平均注水量由开始时的 (2.2±0.3) mL增加至 (8.0±0.7) mL, 环咽肌开放功能明显改善, 治疗前、后饮水试验分级及摄食-吞咽功能分级改善, 5例患者均能完全经口自主进食。

综上所述, 采用中药联合导尿管球囊扩张术治疗延髓麻痹导致的吞咽困难,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是一种可行、安全、疗效确切的综合治疗方案。进一步研究中, 要扩大病例数量, 进行有针对性的试验设计及随访调查。

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联合导尿管球囊扩张术对延髓梗死所致环咽肌失迟缓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5例延髓梗死吞咽障碍患者, 经吞咽X线荧光透视 (动态造影) 检查证实为环咽肌失迟缓症。给予化痰开窍中药鼻饲或口服, 并采用14号导尿管, 采用注水方式, 进行分级多次球囊扩张治疗, 辅以口颜面吞咽器官运动训练。治疗终点为恢复经口进食或治疗已满6周 (每周治疗5次) 。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终点评价环咽肌失迟缓改善情况和吞咽功能。结果 延髓梗死后环咽肌失迟缓所致吞咽障碍患者接受中药及球囊扩张治疗可明显改善吞咽功能;球囊扩张治疗后, 扩张球囊的平均注水量由 (2.2±0.3) mL增加至 (8.0±0.7) mL, 提示环咽肌失迟缓改善 (P<0.01) ;患者吞咽障碍及摄食-吞咽功能改善 (P<0.01) 。结论 延髓梗死所导致环咽肌失迟缓症患者给予中药及导尿管球囊扩张治疗, 能有效缓解环咽肌失迟缓, 改善吞咽功能。

关键词:延髓梗死,环咽肌失迟缓症,吞咽障碍,球囊扩张术,化痰开窍中药

参考文献

[1]窦祖林, 万桂芳, 王小红, 等.导尿管球囊扩张治疗环咽肌失迟缓症2例报告[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6, 28 (3) :166-170.

[2]中华神经科学会, 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6) :379-380.

[3]Barbieru F, Condello S, Dapalo A, et al.Role of videofluoroscophyswallow study in management of dysphagia in neurologically com-promised patients[J].Radiol Med, 2006, 111 (6) :818-827.

[4]李胜利.语音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06.

[5]大西幸子, 孙启良.摄食吞咽障碍康复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0:43-44;58-59.

[6]杨利, 黄燕, 蔡业峰, 等.1418例中风患者痰瘀证候分布和演变规律探析[J].辽宁中医杂志, 2004, 31 (6) :459-460.

[7]Goldenberg RA.Hydroxylapatite ossicular replacement prosthe-ses:A four-year experience[J].Otolaryngology Head&NeckSurgery, 1992, 106 (3) :261-269.

[8]Katoh J, Hayakawa M, Ishihara K, et al.Swallowing rehabilitationusing ballon catheter treatment evaluated by videofluoroscophy inan elderly patient with Wallenberg’s syndrome[J].Noppon RonenIgakkai Zasshi, 2000, 37 (6) :490-494.

腔内球囊扩张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7 例患者中男6 例, 女11 例, 年龄59~87 岁, 平均65 岁。骨折椎体:T82个椎体, T10~1215个椎体, L1~511个椎体。所有病例经X线片, CT或MRI检查证实为椎体压缩骨折, 有明显骨质疏松和一定程度的脊柱后凸畸形。主要临床症状为腰背部的剧烈疼痛, 翻身行走困难, 无神经症状。无明显外伤或有轻度外伤。其中有2 例有冠心病, 3 例有慢支肺气肿。

1.2 手术方法

局部麻醉, C型臂X线机监控下操作, 术中心电监护。体位采用俯卧位, 胸部及髂前上棘处垫枕使脊柱过伸位。定位病椎后, 使用球囊扩张椎体成型器进行操作。在椎体两侧, 经椎弓根入路穿刺进入椎体, 一般左侧选择2点位, 右侧9点位, 远端大约位于椎体前侧壁20%左右处, 进入工作套管, 经套管置入球囊, 在囊内高压注入碘造影剂, X线侧位观察球囊膨胀和椎体高度恢复情况。满意后抽出造影剂撤除球囊, 椎体内形成一个空腔。把骨水泥置入器经工作套管插入椎体, 注入牙膏状与造影剂等量的骨水泥, 同时逐步后移骨水泥置入器, 直至空腔中注满。

1.3 观察指标及统计办法

分别在术前、术后48 h及最后一次随访时进行止痛药使用评分和活动能力评分[2], 在脊柱侧位X线片测量椎体高度丢失恢复情况及后凸Cobb′s角度的比较。数据经SAS统计软件处理, 采用配对t检验, 结果以x±s的形式表示,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本组17 例未发现脊髓神经损伤、骨水泥渗漏及栓塞等并发症出现。手术时间 (65.3±24.2) min, 出血量 (80.5±35.2) mL。术后卧床2 d即可下床活动, 均在1周内出院。术后随访4~17个月, 平均13个月。所有相同分类手术前后评分P值均小于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详见下表。

所有相同分类手术前后评分P值均小于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3.1 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应证以中老年的胸、腰椎压缩骨折为主, 有骨质疏松的影像学表现, 要求椎体后缘完整, 没有神经症状。无论新鲜或陈旧, 单节段或多节段的椎体骨折, 只要有后凸畸形引起的腰背疼痛均可以进行此项手术。禁忌证:椎体后缘破坏严重, 严重心肺功能障碍难以耐受手术, 患有出凝血疾病, 手术部位有感染, 脊柱侧凸Cobb′s角大于40°等。

3.2 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的优点

a) 它是一种微创手术, 局麻下完成, 病人痛苦小。b) 它可以迅速止痛, 矫正脊柱畸形, 进而改善肺功能。能促使患者早期活动和功能锻炼, 减少长期卧床的并发症。c) 骨水泥填充骨折椎体的空隙, 避免了纤维组织的填充, 增加了骨折椎体的机械强度。d) 球囊产生的压力使骨折椎体复位, 恢复病椎的高度。这样使骨折椎体的前后柱高度增加, 后凸减小从而矫正了脊柱的后凸畸形[3]。e) 球囊撤除后椎体内形成一个空腔, 黏滞度较高的骨水泥注入空腔可以降低骨水泥的渗透率[4]。

3.3 注意事项

此项操作有一定风险, 需要严格把握手术的适应证, 熟练掌握手术技巧。a) 术前CT了解椎体后缘的完整情况。b) 术中X线密切监视, 骨水泥即将到达椎体后缘停止注射。c) 骨水泥的粘稠度不宜过稀[5]。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骨水泥的止痛效果与注射量不成比例, 而发生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注射量有关。d) 究竟使用多少量骨水泥为宜, 目前尚无定论。Belkoff等[6]报道注入骨水泥2 mL, 即可重建脊柱强度, 重建刚度胸椎需要4 mL, 腰椎需要5 mL。笔者的体会是根据透视下椎体高度恢复情况以及骨水泥弥散情况而定, 以骨水泥扩散接近椎体后缘作为停止注射的标志, 一般4~7 mL。e) 一般椎体双侧椎弓根同时注入骨水泥, 使骨水泥在椎体中对称分布。但杨惠林等[7]对单球囊双侧扩张椎体后凸成形的研究表明, 单球囊双侧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与单侧扩张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参考文献

[1]梅盛前, 陈其听, 徐利明, 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 2006, 12 (6) 487-489.

[2]OBrien JP, Sims JT, Evan AJ.Vertebroplasty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atechnical report[J].Am J Neuroradiol, 2000, 21 (8) :1555.

[3]Tomita S, Molloy S, Jasper JE, et al.Biomechanicalcomparison of kyphoplasty with different bone ce-ments[J].Spine, 2004, 29 (11) :1203.

[4]Philips FM, Todd-Wetzel F, Lieberman I, et al.An invivo comparison of the potential for extravertebralcement leak after vertebroplasty and kyphoplasty[J].Spine, 2002, 27 (19) :2173.

[5]Belkoff SM, Mathis JM, Jasper LE, et al.The biome-chanics of vertebroplasty:the effect of cement vol-ume on mechanical behavior[J].Spine, 2001, 26 (14) :1527.

[6]Gardos F, Hardy N, Gayrolle G, et al.Treatment ofvertebral osteoporotic fractures by percutaneousvertbroplasty (abstract) [J].RewRhem Ed FR, 1997, 11:757.

上一篇:青少年的思想教育下一篇:土地高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