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囊椎体成形术(共9篇)
球囊椎体成形术 篇1
随着人口老龄化,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primary osteoporosis, POP) 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secondary osteoporosis, SOP) 及其所致的脆性骨折呈上升趋势。骨质疏松症最主要的并发症是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高度的丢失及脊柱后凸畸形。临床上同期保守治疗[1]和经皮椎体成形术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 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椎体骨折取得了一定疗效, 但是它不能恢复骨折椎体的高度和改善脊柱的后凸畸形, 畸形存在影响功能, 遗留疼痛。自2007年1月至2009年4月笔者使用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椎体骨折并后凸畸形17 例, 28个椎体,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7 例患者中男6 例, 女11 例, 年龄59~87 岁, 平均65 岁。骨折椎体:T82个椎体, T10~1215个椎体, L1~511个椎体。所有病例经X线片, CT或MRI检查证实为椎体压缩骨折, 有明显骨质疏松和一定程度的脊柱后凸畸形。主要临床症状为腰背部的剧烈疼痛, 翻身行走困难, 无神经症状。无明显外伤或有轻度外伤。其中有2 例有冠心病, 3 例有慢支肺气肿。
1.2 手术方法
局部麻醉, C型臂X线机监控下操作, 术中心电监护。体位采用俯卧位, 胸部及髂前上棘处垫枕使脊柱过伸位。定位病椎后, 使用球囊扩张椎体成型器进行操作。在椎体两侧, 经椎弓根入路穿刺进入椎体, 一般左侧选择2点位, 右侧9点位, 远端大约位于椎体前侧壁20%左右处, 进入工作套管, 经套管置入球囊, 在囊内高压注入碘造影剂, X线侧位观察球囊膨胀和椎体高度恢复情况。满意后抽出造影剂撤除球囊, 椎体内形成一个空腔。把骨水泥置入器经工作套管插入椎体, 注入牙膏状与造影剂等量的骨水泥, 同时逐步后移骨水泥置入器, 直至空腔中注满。
1.3 观察指标及统计办法
分别在术前、术后48 h及最后一次随访时进行止痛药使用评分和活动能力评分[2], 在脊柱侧位X线片测量椎体高度丢失恢复情况及后凸Cobb′s角度的比较。数据经SAS统计软件处理, 采用配对t检验, 结果以x±s的形式表示,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本组17 例未发现脊髓神经损伤、骨水泥渗漏及栓塞等并发症出现。手术时间 (65.3±24.2) min, 出血量 (80.5±35.2) mL。术后卧床2 d即可下床活动, 均在1周内出院。术后随访4~17个月, 平均13个月。所有相同分类手术前后评分P值均小于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详见下表。
所有相同分类手术前后评分P值均小于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3.1 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应证以中老年的胸、腰椎压缩骨折为主, 有骨质疏松的影像学表现, 要求椎体后缘完整, 没有神经症状。无论新鲜或陈旧, 单节段或多节段的椎体骨折, 只要有后凸畸形引起的腰背疼痛均可以进行此项手术。禁忌证:椎体后缘破坏严重, 严重心肺功能障碍难以耐受手术, 患有出凝血疾病, 手术部位有感染, 脊柱侧凸Cobb′s角大于40°等。
3.2 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的优点
a) 它是一种微创手术, 局麻下完成, 病人痛苦小。b) 它可以迅速止痛, 矫正脊柱畸形, 进而改善肺功能。能促使患者早期活动和功能锻炼, 减少长期卧床的并发症。c) 骨水泥填充骨折椎体的空隙, 避免了纤维组织的填充, 增加了骨折椎体的机械强度。d) 球囊产生的压力使骨折椎体复位, 恢复病椎的高度。这样使骨折椎体的前后柱高度增加, 后凸减小从而矫正了脊柱的后凸畸形[3]。e) 球囊撤除后椎体内形成一个空腔, 黏滞度较高的骨水泥注入空腔可以降低骨水泥的渗透率[4]。
3.3 注意事项
此项操作有一定风险, 需要严格把握手术的适应证, 熟练掌握手术技巧。a) 术前CT了解椎体后缘的完整情况。b) 术中X线密切监视, 骨水泥即将到达椎体后缘停止注射。c) 骨水泥的粘稠度不宜过稀[5]。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骨水泥的止痛效果与注射量不成比例, 而发生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注射量有关。d) 究竟使用多少量骨水泥为宜, 目前尚无定论。Belkoff等[6]报道注入骨水泥2 mL, 即可重建脊柱强度, 重建刚度胸椎需要4 mL, 腰椎需要5 mL。笔者的体会是根据透视下椎体高度恢复情况以及骨水泥弥散情况而定, 以骨水泥扩散接近椎体后缘作为停止注射的标志, 一般4~7 mL。e) 一般椎体双侧椎弓根同时注入骨水泥, 使骨水泥在椎体中对称分布。但杨惠林等[7]对单球囊双侧扩张椎体后凸成形的研究表明, 单球囊双侧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与单侧扩张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参考文献
[1]梅盛前, 陈其听, 徐利明, 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 2006, 12 (6) 487-489.
[2]OBrien JP, Sims JT, Evan AJ.Vertebroplasty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atechnical report[J].Am J Neuroradiol, 2000, 21 (8) :1555.
[3]Tomita S, Molloy S, Jasper JE, et al.Biomechanicalcomparison of kyphoplasty with different bone ce-ments[J].Spine, 2004, 29 (11) :1203.
[4]Philips FM, Todd-Wetzel F, Lieberman I, et al.An invivo comparison of the potential for extravertebralcement leak after vertebroplasty and kyphoplasty[J].Spine, 2002, 27 (19) :2173.
[5]Belkoff SM, Mathis JM, Jasper LE, et al.The biome-chanics of vertebroplasty:the effect of cement vol-ume on mechanical behavior[J].Spine, 2001, 26 (14) :1527.
[6]Gardos F, Hardy N, Gayrolle G, et al.Treatment ofvertebral osteoporotic fractures by percutaneousvertbroplasty (abstract) [J].RewRhem Ed FR, 1997, 11:757.
[7]杨惠林, 赵刘军, 陆俭, 等.单球囊双侧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探讨[J].中华骨科杂志, 2004, 24 (11) :657-659.
球囊椎体成形术 篇2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0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期间的护理要点。结果:患者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后,都获取了成功,其术后的疼痛状况都得到了有效的缓解。结论: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期间,予以患者全方位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以及护理的质量,有助于病情的恢复,具有推广的意义。
【关键词】皮椎体成形术;椎体压缩骨折;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453-01
伴随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经皮椎体成形术在我国的应用更加的广泛。就目前来看,我国现阶段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不断的加剧,因此需要不断的推广经皮椎体形成术治疗。这种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对患者的创伤面积也比较小,而且其治疗的效果非常显著,因此在临床医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我院在2012年10月至2014年12月收治60例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对患者治疗期间加行全面的护理,现将具体的护理要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2年10月至2014年12月收治了60例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其中男患者有36例,女患者有24例,最高年龄为79岁,最低年龄为48岁,平均年龄为(58±4.65)岁。患者在病情、年龄、性别上没有较大的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于60例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在手术前都需要进行X线、MRI和CT等检查,然后依据检查的情况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可以进行相应的护理,例如:在手术前进行护理。第一就是对患者心理上的护理,由于经皮椎体成形术在我国医疗事业中起步较晚,所以患者对其了解非常少,护理人员可以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让患者对手术进行了解[2]。一些患者在术前其心理会产生焦虑不安的心情,因此医护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耐心的沟通以及讲解。还有就是在术前对于患者的住院环境进行优化,对于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其睡的床板一定要是硬的,而且患者在术前要避免活动,以免加剧病情。医护人员在术中也要进行护理,手术过程中在医护人员的协助下保证患者一直处于仰卧位,并且整个手术过程中对于患者的血压、脉搏以及血氧饱和度等各方面的指标进行观察和记录,以确保患者术中各个机体的协调。患者在手术后也需要进行护理,其护理主要就是针对术后患者其神经系统恢复情况的护理,对神经系统定时的进行检查和记录,还有就是对患者的排尿情况进行记录。患者术后的疼痛情况也需要护理人员每天进行跟踪记录和了解。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60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都成功的进行了经皮椎体成形术,在经皮椎体形成术的术前、术中以及术后都给予患者进行了有效的护理。患者在护理下其术后的疼痛症状都达到了有效的缓解,其中有55例患者在手术后疼痛完全缓解,占91.67%,其中有5例患者术后的疼痛感得到轻度缓解,占8.33%,不存在无效病例。
3讨论
作为治疗脊柱外科手术的一项新方法,经皮椎体成形术具有创口小,恢复快等特点,这种治疗方法是通过向椎体注射药物来加固整个椎体。药物起效时,会产生聚热反应,这种反应是由于机械作用产生的,并且可以极大的减轻骨折区域对于整个椎体神经的刺激以及影响,这种治疗方法通常应用于椎体骨折以及血管瘤的治疗当中。在采用这种方法对患者施以治疗时,可以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如果能够配以合理的护理,治疗效果会更佳[3]。
我院于2012年10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椎體压缩骨折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在进行经皮椎体形成术的术前、术中以及术后都经过护理,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焦虑、不安的心态,患者家属也更加的安心。同时患者的病情也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据数据统计来看,在对60例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进行经皮椎体形成术后,55例患者在手术后疼痛完全缓解,占91.67%,其中有5例患者术后的疼痛感得到轻度缓解,不存在无效病例[4]。
综上所述,椎体压缩性骨折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自身的心理以及身体造成严重的影响,也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到患者家属的情绪以及正常生活状态。因此对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经皮椎体形成术具有重要的意义。经皮椎体形成术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手术,其手术具有创伤较小、安全性较高、术后疼痛较少等特点,这种手术的疗效也非常显著。但在手术的术前、术中以及术后进行优质的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以及避免术后一些不良状况的发生。因此,经皮椎体形成术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5]。
参考文献
[1]施海红,黄淑芬,程小芸等.经皮椎体成形术应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6):33-34.
[2]吕春蕾,李琳.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20例护理配合[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4):67-68.
[3]张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与护理体会[J].中国药业,2011,20(21):90-91.
[4]吴曼青,王文贤,黄涛等.PVP和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观察和护理[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6):1588-1590.
球囊椎体成形术 篇3
关键词: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 compressed fracture,OVCF)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并发症,常发于老年人[1]。手术是主要治疗措施,与开放性手术相比,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具有切口小、创伤轻、术后恢复快等优势[2]。但PKP术中操作分为单球囊交替扩张与双球囊同时扩张,为明确不同扩张方式的临床疗效,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39例OVCF患者分别行单球囊与双球囊手术,对比二种术式骨折椎体高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等的变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治疗符合以下标准患者:1)根据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诊断标准[3]确诊骨质疏松;2)影像学检查提示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排除骨折椎体后壁不完整者。本次研究共纳入患者39例,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球囊组和双球囊组,2组一般资料见表1。
(±s,n)
1.2 手术方法
患者俯卧位,单球囊组在C型臂X线机指引下,于伤椎椎弓根外上缘,穿刺至椎体后缘前方3mm处,保留定位针置入套管,抽出针芯,通过工作通道插入可膨胀球囊,加压至689.5~827.4kPa,两侧交替,促使骨折复位。双球囊组,同时于伤椎两侧椎弓根外缘穿刺,建立工作通道,置入球囊进行扩张。2组复位满意后,注入拉丝期骨水泥,填满整个椎体,拔除套管,缝合伤口。
1.3 观察随访
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注射情况,2组患者术前及随访期间拍摄脊柱X线正侧位片,测量骨折椎体高度及椎体后凸角度(cobb角)。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问卷评估患者功能障碍情况,评价方法为实际得分/最高可能得分×100%,得分越高表明患者功能障碍越严重。随访方法采用门诊复查结合电话调查的方式进行,本次研究无患者失访,随访截止日期为2015年4月,随访时间6~18个月。
1.4 统计学处理
SPSS19.0软件,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患者手术前后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性别、累及部位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椎体高度变化
2组术后3个月、6个月椎体前缘、中央高度较术前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前后椎体后缘高度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2组cobb角变化情况
单球囊组术后3个月、6个月cobb角分别为(18.45±8.22)°和(19.12±9.71)°,较术前的(24.62±5.12)°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球囊组术后3个月、6个月cobb角分别为(17.89±9.04)°和(18.71±7.16)°,较术前的(24.62±5.12)°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6个月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s,cm)
注:*与术前比较P<0.05
2.3 2组ODI评分情况
单球囊组和双球囊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ODI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术后3个月及6个月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s,%)
注:*与术前比较P<0.05
2.4 2组术中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比较
单球囊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骨水泥注射量分别为(39.03±5.63)min、(27.31±5.09)mL和(4.91±2.31)mL,双球囊组为(40.14±6.02)min、(25.81±4.92)mL和(4.83±3.04)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随访终止时,2组未发现有骨水泥渗漏、神经脊髓损伤、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OP患者骨脆性增加,极易发生骨折[4,5]。开放性手术治疗OVCF创伤较大,由于患者骨质疏松,骨折断端对内固定把持力不足,极易出现螺丝钉松动、脱落等不良现象[6]。PKP属于新型微创新技术[7]。其治疗原理为利用球囊扩张作用,在椎体骨折的松质骨中形成空腔,抬起椎体终板复位骨折,满意后将球囊移除,利用推杆将骨水泥注入空腔内,增加椎体强度与稳定性,减轻椎体压缩骨折所致机体疼痛,纠正脊柱后凸畸形[8,9]。双球囊扩张与单球囊交替扩张是PKP术式的两种方式,生物力学检测显示[10]双球囊扩张与单球囊交替扩张复位后注射骨水泥椎体的强度与刚度相似,均得到了良好的生物力学效果,改善后凸畸形,恢复脊柱正常力线。从理论上讲,双球囊双侧同时扩张会相互横向挤压向上方进一步扩张,使得骨水泥填充更充分,使得压陷终板受力均匀,达到的复位效果优于单球囊双侧交替扩张[11],但本研究中2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6个月椎体前缘、中央、后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单双侧球囊在恢复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方面效果相似。由于球囊提前撑开空间,利于骨水泥注入,降低其注入时的压力,允许注入相对黏稠的骨水泥,在球囊扩张时会通过液态加压向阻力较小的方向膨胀,压实疏松的骨小梁,在球囊周围形成比较致密的松质骨壳,预防骨水泥渗漏[12]。故此,本研究中2组患者随访终止时,未发现有骨水泥渗漏、神经脊髓损伤、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
骨水泥的主要成分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在聚合过程中释放大量热量损伤痛觉神经末梢,消除了剧烈的胸背或腰背疼痛,使老年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避免了长期卧床引发病椎进一步塌陷、慢性腰背痛等并发症,阻止骨密度进一步丢失,改善骨质量[13,14,15]。
球囊椎体成形术 篇4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4-0124-01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是一种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新型微创手术,通过内部注射高分子材料硬化后复位受损椎体,因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深受医生及患者的喜爱[1]。因该手术方法、疗程区别于传统手术,其术前准备、术中及术后注意事项也有所不同,术后主要并发症也有所差异。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2年05月-2015年05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100例,分析并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护理措施。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05月-2015年05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平均年龄、病情等方面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组别总数(例)平均年龄(岁)
总数(例)5050
男/女(例)31/1930/20
平均年龄(岁)62.±6.2463.31±6.52
单纯胸椎压缩性骨折(例)1414
单纯腰椎压缩性骨折(例)2221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例)1415
1.2实验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特殊的护理干预,详细措施如下。
心理护理:老年患者由于身体素质相对较差,因此更加容易患各种疾病,出现很多负面的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对老年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述手术的基本知识,帮助患者缓解紧张、焦虑等情绪,信任医护人员,从而更好的沟通、交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体位护理:患者平躺仰卧位于硬板床,患者脊柱保持平直,保持头部高度能维持腰部正常生理曲度。护理过程中要时刻确保患者保持正确体位。
饮食护理:围术期内给予患者进行正确的饮食指导。少食多餐,手术后早期尽量避免使用油腻食物,多食清淡、高营养物质,易消化的食物。
腹胀和便秘护理:指导患者合理正确的饮食,日常腹肌收缩练习,从而保持大便通畅。
预防并发症护理:医护人员需要经常帮助患者翻身,勤擦身,勤清洁,保持床单平整和干燥,防止压疮。
功能锻炼:压缩性骨折患者需要卧床,由于卧床时间较长且没有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容易造成胸腰背肌萎缩。因此,伤后分阶段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指导十分必要。
1.3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实验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P<0.05,表明本次实验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均为100.00%,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为(3.31±0.34)分,住院时间为(5.55±1.21)d。对照组术后VAS评分为(4.29±0.41)分,住院时间为(7.85±1.31)d。观察组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组别总数(例)手术成功率(%)VAS评分(分)住院时间(d)
观察组60100.003.31±0.345.55±1.21
对照组60100.004.29±0.417.85±1.31
3 讨论
对于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患者来说,由于缺乏对该技术的认知与信任,大多数均存在紧张、焦虑等心理感受,但是面对疾病疼痛折磨不得不接受手术,其内心矛盾不安。护理人员需经常与患者沟通,注意其思想变化动向,如发现患者存在思想不安等情绪,需要判断出何种原因导致。若对该新型微创技术存在疑惑,要结合患者接受教育程度或其自身个性等浅显简单耐心的为其讲述原理,同时告知该技术成功率很高,并且可以让其与已经接受该手术的术后恢复患者接触,帮助建立信心。
为了提高患者舒适度,尽量保持其正常的供养要求,护理人员在术前应对其进行深呼吸训练,从而提高患者肺活量,但需注意的是,要根据患者肺功能及氧合水平制定不同的训练强度[2]。术中注入高分子材料到病变椎体时,需严密观察患者生命指标,同时轻声询问患者是否存在下肢感觉运动等异常,如发生异常,及时停止注入并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3]。手术结束后,严禁立即搬回病房,需对微创伤口进行压迫5分钟左右,然后保持卧位。待术后患者回病房,需保证仰卧位后平卧6h左右,也有文章报道平卧2-4h。反复叮嘱患者及其家属卧床休息的必要性,防止椎体内高分子材料未完全硬化,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椎体成形术的主要并发症包括材料渗漏、肺栓塞及感染等等,当发现高分子材料未完全硬化随患者走动而渗漏,则需立刻告知其负责医生进行治疗处理。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均为100.00%,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为(3.31±0.34)分,住院时间为(5.55±1.21)d。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说明,通过特殊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于缓解患者术后不适、疼痛有良好的效果,同时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减轻患者生理及经济上负担。
综上所述,采取优质的护理服务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體骨折中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杨丰建,林伟龙,朱炯等.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1,21(1):50-54.
球囊椎体成形术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23例,男性:4例。年龄64~75岁,平均67.2岁。脊柱骨折部位为T8~L4,其中胸椎22个椎体,腰椎12个椎体。T4、L2椎体血管瘤两例。所有患者均表现明显胸腰背部疼痛,相应节段棘突叩痛,X线片显示存在明显骨质疏松。疼痛评分(VAS):平均6.8分。
1.2 术前影像学准备
全部患者术前均行常规胸腰椎正侧位DR片、CT或MRI检查,确定病变部位、椎体压缩程度、椎弓根及椎体后壁有无破坏,严格确定手术适应证。
1.3 手术方法
患者俯卧位,均采用全身麻醉,在C型臂透视下定位确定病变椎体,采用上海凯利泰公司手术器械,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天津市合成材料工业研究所提供,用PVP专用骨穿针穿刺,穿刺部位皮肤仅切开3mm。穿刺针经椎弓根达到椎体后壁前0.5cm处,沿导管针用骨钻进入至椎体前1/3部,用C型臂X线机透视胸腰椎正侧位,如位置良好,沿导管插入球囊扩张器进行病椎扩张、复位,扩张时应在侧位透视下全程观察,球囊扩张接近上下终板时停止,然后调制骨水泥,用1.5mL骨水泥推杆将处于牙膏状的骨水泥注入病变椎体,注射时应在侧位透视下全程观察注射过程,当骨水泥阴影靠近椎体后缘时立刻停止注射,可有效控制骨水泥外溢,提高手术的安全性。视当时情况,一般注射4~6mL即可。停留3min左右,旋转穿刺针然后拔除,针眼用纱布包好。手术时间:35~40min(单一椎体)。失血量约10mL内。
2 结果
本组病例27例患者共34节椎体均成功定位穿针,注射骨水泥量为3~6mL,平均4.5mL,术中C臂透视检查,除2例出现椎体外侧少量骨水泥渗漏,其余25例均无渗漏发生。出现骨水泥渗漏患者术后观察无阳性神经症状。按疼痛评分(VAS):0~10分,0分:无痛;3分以下:有轻微的疼痛,患者能忍受;4分~6分:患者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7分~10分:患者有渐强烈的疼痛,疼痛难忍。术后平均为1.5分,疼痛较术前明显减轻或疼痛消失。术后24h能下地行走。
3 讨论
3.1 PVP、PKP技术的发展历史
1984年法国Amiens大学医学放射科Deramand和Galibert[2]借鉴外科手术填塞骨水泥的经验首次成功地为1名C2椎体血管瘤引起椎体破坏的患者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缓解了患者的疼痛,从而开创了椎体成形术由开放性手术转入微创治疗的先河。1994年美国的Garfin等在PVP的基础上,首先提出PKP的设计构想,即用一种可膨胀性气囊(inflatable bone tamp, IBT)经皮穿刺进入椎体,充气扩张后再注入骨水泥,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对后凸的椎体进行球囊扩张和灌注骨水泥来纠正椎体后凸畸形。2000年美国骨科医生Wong等首次应用经皮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十余年来PVP、PKP技术在国内得到了较广的普及和较快的发展。两者在止痛机制、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方法、疗效、并发症等方面既有类似之处,又有区别,既有联系又有发展,其中PVP是基础,PKP为发展。
3.2 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应证: (1) 骨质疏松所致病理性椎体压缩骨折。 (2) 椎体良性肿瘤。 (3) 椎体恶性肿瘤。 (4) 椎体转移性肿瘤。绝对禁忌证: (1) 严重的心肺疾病、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及体质极度虚弱不能耐受手术者。 (2) 急性感染:如骨髓炎、椎间盘炎和硬膜外脓肿。 (3) 不能纠正的凝血功能异常。 (4) 明确的脊髓及神经损伤需要外科治疗。相对禁忌证: (1) 椎弓根骨折、椎体后壁骨折。 (2) 合并神经损伤但无手术指征的椎体骨折。 (3) 合并椎管狭窄或椎间盘源性疼痛。 (4) 不能忍受俯卧体位或1~2h的全麻。
3.3 并发症
(1) 患者选择不当引起的并发症:主要是由于手术适应证、禁忌证掌握不严格造成的。a.椎体后移突入椎管。b.结核播散。c.肿瘤针道转移。d.心脑血管意外。 (2) 穿刺的并发症:a.血管损伤。b.神经根损伤。c.脊髓损伤,脑脊液漏。d.硬膜外血肿。e.肺部损伤至气胸。f.肋骨骨折。解决方法:a.胸椎:经椎弓根途径或经肋骨/椎弓根间隙途径。b.腰椎:经椎弓根途径或椎弓根外侧途径。 (3) 骨水泥渗漏是术中常见的并发症:有针道渗漏、椎前软组织渗漏、椎管内椎间盘渗漏、椎间静脉、硬膜外静脉渗漏等多个部位。其中椎间盘漏的发生率较高,尤以严重的椎体压缩骨折多见。骨水泥静脉漏可导致栓子在全身游走造成肺栓塞、心脏穿孔等严重并发症,但较为罕见[3]。解决方法:提高穿刺技巧及精度,控制骨水泥推注时的压力,术中多次透视观察,可向椎体内填塞明胶海绵防止骨水泥过快弥散,分次注射也可以减少渗漏的发生。 (4) 病椎注入骨水泥强化后导致相邻椎体骨折。解决方法:规范的抗骨质疏松治疗,减少骨折发生率。如发生其它椎体骨折,仍需要再次手术治疗。预防性的予骨折椎相邻的椎体行PVP处理增加强度,但我院尚未采取此中方法。
3.4 作用机制
PVP与PKP的止痛机制基本类似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 骨水泥注入后其机械作用使局部血管截断; (2) 骨水泥的化学毒性作用与其聚合时产生热效应,均可杀死末梢神经细胞; (3) 骨水泥注入加强了椎体的稳定性,其本身的固定作用减轻了骨折应力,另外减轻了骨折区对椎体神经的刺激,使疼痛减轻[4]。
3.5 临床疗效评价
PKP不仅具有止痛与加强椎体强度的作用,而且还有恢复椎体高度,矫正椎体后凸畸形的作用。据初步统计,PKP后疼痛消失或明显缓解率达90%以上[5]。疼痛缓解多发生在术后4~48h内。注射骨水泥后约1h可达最大强度的90%。我院病例均于术后24~48h下地行走。疼痛缓解、患椎强化后,活动状况常明显改善,这对老年患者尤为有利[6,7]。
PKP与PVP技术作为脊柱外科学的一门新兴微创技术,具有有创伤小、方便及安全等特点和即刻止痛、稳定脊柱和改善患者功能等优点,能有效缓解椎体肿瘤以及骨质疏松塌陷所致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Coumans JV, Reinhardt MK, Lieberman IH.Kyphoplasty for vertebralcompression fractures:1-year clinical outcomes from a prospective[J].Neurosurg Spine, 2003, 99 (1) :44-50.
[2]Gailbert P, Deramond H, Rosat P, et al.Preliminary note on the treatmentof vertebral angioma by percutaneous acrylic vertebroplasty[J].Neurochirurgie, 1987, 33 (2) :166-168.
[3]邹德威, 马华松, 邵水霖, 等.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 2003, 23 (5) :257-261.
[4]Wilson D, Myers ER, Mathis JM, et al.Effect of augumentation onthe mechanics of vertebral wedge fractures[J].Spine, 2000, 25 (2) :158-165.
[5]Dudeney S, Lieberman IH, Reinhardt MK, et al.kyphoplasty inthe treatment of osteolytic vertebrl compression fractures as aresult of multiple myeloma[J].Clin Oncol, 2002, 20 (9) :2382-2387.
[6]杨惠林, 赵刘军, 陆俭, 等.单侧球囊双侧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探讨[J].中华骨科杂志, 2004, 24 (11) :657-659.
球囊椎体成形术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本院接诊的椎体病变患者27例作为研究对象, 入院后均经临床表现、X线片、病椎CT或MRI检查确诊, 符合WTO有关于椎体病变的诊断标准。入选患者均为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 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 符合手术指征, 术前均采取CT等诊断, 明确其病变椎体及性质, 并判断其椎体后缘与椎弓根完整与否。27例患者中男15例, 女12例;年龄60~85岁, 平均 (73.1±5.2) 岁;其中胸椎10例, 腰椎7例, 胸腰椎10例。
1.2 方法
术前诊断明确病变椎体情况后实施手术, 予以局麻+静脉强化或全麻处理, 取俯卧位, 常规消毒备皮, 贴手术贴膜, 取经椎弓根入路 (部分胸椎骨折, 椎弓根较窄会影响进针, 则采取椎弓根外入路) , 具体手术操作如下: (1) 在正位透视下, 于椎弓根环2点或10点位置入穿刺针, 进入骨内后利用正侧位像判断进针方向, 若正侧位未能明确显示, 则可取斜位像。 (2) 侧位像上缓慢将导针送入, 直到超过椎体后缘1~2 mm, 建立工作通道后将套筒导针退出。 (3) 利用椎体钻从椎体距前缘1/5处钻入, 退出后采取本院自制高压球囊经工作通道送入伤椎松质骨;采取高压注射器 (含有压力表) 往球囊中注入造影剂, 促使球囊扩张, 促使被压缩松质骨可往四周挤压, 使得伤椎膨胀并恢复或部分恢复正常椎体高度。 (4) 抽造影剂与球囊, 骨水泥呈牙膏状则经通道注入, 一般为单侧椎弓根注入, 少量骨水泥分布未超过中线则选取双侧椎弓根穿刺注入, 于X光机监护下确认空腔情况, 若骨水泥填充剂使得椎体高度恢复, 并且纠正后凸畸形, 则将套管抽出, 术毕。此外, 本次研究所用的器械为山东冠农椎体成形器械, 操作过程中应实时透视, 确保球囊压力≤250×6.89 k Pa, 而造影剂≤5 m L;术后24 g应佩戴腰围方可下地活动或负重行走。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本组患者术前与术后及随访6个月时椎体前缘/中部高度、疼痛VAS评分及Cobb角情况, 并对比分析, 同时记录随访复发率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表示, 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椎体前缘/中部高度、疼痛VAS评分及Cobb角情况相较于术前均有明显改善 (P<0.05) , 而随访6个月时也明显优于术前 (P<0.05) , 术后与随访6个月时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趋于稳定, 见表1。此外, 术后随访期间仅有1例复发, 复发率为3.70%。
3 讨论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属于老年骨科常见疾病, 随着近几年老龄化加剧, 以及交通意外事故等发生率提高, 本病发生率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3,4]。一旦罹患本病, 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必须加强重视[5]。从以往临床治疗来看, 保守疗法多为卧床休息与止痛等, 这些方式使得患者活动减少, 从而引发骨质疏松患者骨量减少, 甚至引发其他椎体骨折或者畸形加重等[6]。近几年, 国内脊柱微创技术得以发展, 其在本病治疗中有了一定应用, 实践表明该技术有着止痛、恢复椎体丢失高度良好, 同时骨水泥渗漏发生率较低等优势[7]。
*与术前比较, P<0.05
本次研究针对本院接诊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2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均采取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 积极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处理, 同时加强术后随访, 结果显示术后患者的椎体前缘与椎体中部高度均有明显升高, 疼痛VAS评分则有明显下降, Cobb角也明显下降, 相较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随访6个月时, 上述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此外, 术后随访期间统计复发情况可知, 仅有1例复发, 复发率3.70%。本次研究结果与同类研究基本一致, 有学者针对30例椎体病变患者进行研究, 采取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 结果显示术后椎体高度、Cobb角及疼痛VAS评分皆有明显改善 (P<0.05) , 同时随访2~24个月, 均值8个月, 均无复发情况[8]。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和以往脊柱手术一样, 术前需要对病史询问, 通过体格检查与影像学等辅助检查探查椎体病变具体情况, 比如患者疼痛弥散越大且范围较广, 则效果越不理想, 若为多发性骨折, 则仅仅对病椎手术处理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8,9]。基于此, 为了保障该术式治疗椎体病变的效果, 建议术前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 决不能疏忽与马虎, 而且要做好手术禁忌证的排查, 伴有神经根症状的患者原则上不能采取该术式处理[10]。不过, 随着近几年研究越来越深入, 对于椎体后缘不完整患者也有成功报道, 而且经验也逐渐丰富, 采取球囊扩张后于高粘度骨水泥牙膏状时缓慢注入, 并加强全程监视, 若少量骨水泥渗入则停止, 提高手术谨慎度, 可保障手术成功[11,12]。此外, 在胸椎患者中一般采取椎弓根外侧入路, 这样可减少脊髓损伤风险, 而术中则要先对患者体位复位, 俯卧位后按压病椎可促使多数新椎体骨折恢复高度, 而穿刺针也相对准确, 减少终板损伤引发的渗漏。
综上所述, 椎体病变患者采取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 尤其是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 效果明显, 术后疼痛显著缓解, 并且椎体高度与Cobb角恢复正常或趋于正常, 随访复发率低, 值得借鉴。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本院接诊的椎体病变患者27例作为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 均采取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 术后均予以≥6个月随访, 观察对比患者术前与术后及随访6个月时椎体前缘/中部高度、疼痛VAS评分及Cobb角情况, 同时记录随访复发率情况。结果:患者术后椎体前缘/中部高度、疼痛VAS评分及Cobb角情况相较于术前均有明显改善 (P<0.05) , 随访6个月均明显优于术前 (P<0.05) ;术后与随访6个月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趋于稳定, 同时术后随访期间仅有1例复发, 复发率为3.70%。结论:椎体病变患者采取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 尤其是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 效果明显, 术后疼痛显著缓解, 并且椎体高度与Cobb角恢复正常或趋于正常, 随访复发率低, 值得借鉴。
球囊椎体成形术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7年8月—2010年8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病人46例, 其中男14例, 女32例, 年龄67.5岁±2.2岁。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病人俯卧于可透X射线手术床上, C型臂透视下确定压缩椎体椎弓根穿刺进针点体表位置;常规消毒铺巾, 1%利多卡因进针点局部麻醉;在C形臂透视监测下, 经病变椎体椎弓根穿刺置入工作套管;通过工作通道插入Kyphon可膨胀球囊, 加压689.5 kPa~827.4 kPa使球囊扩张骨折复位;搅拌骨水泥至拔丝期时, 向椎体灌注 (本组病人平均注入量3 mL~5 mL) , 灌注过程中密切监视骨水泥的充填及扩散情况;敷贴覆盖穿刺点, 手术结束。
1.2.2 评价方法及指标
术前、术后3 d进行视觉模拟评分 (VAS) 判断疼痛改善程度;定期随访了解功能障碍指数评分[2]。
1.2.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2 结果
术后3 d内所有病人腰背部疼痛有不同程度的缓解, 其中39例疼痛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 5例有中等程度减轻, 2例疼痛轻度缓解。总有效率及优良率均达100%。PKP治疗前后病人VAS及功能障碍评分比较见表1。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入院病情评估
本组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背部疼痛, 病人入院后绝对卧床。入院后针对不同的病情制订个体化的护理方案, 并且对病人进行日常生活宣教。
3.1.2 心理护理
PKP为脊柱外科新开展的手术, 病人和家属对该技术了解较少。向病人和家属详细讲解了手术的过程和治疗的效果, 并介绍我科的医疗和护理水平, 使病人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 积极配合治疗。
3.1.3 术前指导
术前禁烟, 指导和鼓励病人深呼吸、咳嗽、咳痰, 防止术后呼吸道感染;训练床上大小便, 指导轴线翻身方法;注意饮食营养搭配, 鼓励病人进食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食物, 以增加钙磷的摄入;嘱病人术前注意防寒保暖, 预防感冒。
3.1.4 术前准备
完善术前核磁共振成像 (MRI) 、CT、X线片、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和心、肺、肝、肾功能相关检查, 了解有无手术禁忌证。练习俯卧位, 以适应术中及术后的体位需要。术前晚饭后给予清洁灌肠。术前不主张禁食, 告知病人进食不可过饱, 以免俯卧位时胃部不适。术晨监测生命体征, 按医嘱给予术前用药。
3.2 术后护理
3.2.1 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24 h密切监测病人的意识、体温、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骨水泥注入椎体凝固后18 h才达到最大强度[3], 故术后24 h内需严格卧床。
3.2.2 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3.2.2.1 骨水泥外漏
指导病人取去枕平卧位6 h, 严密观察双下肢感觉、运动情况, 若有异常, 立即通知医生, 以及尽早发现骨水泥外漏所引起的脊髓、神经根压迫症状, 并给予对症处理。
3.2.2.2 肺栓塞
骨水泥外漏的潜在并发症是肺栓塞, 严密观察病人有无突发胸闷、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症状的出现。若病人发生上述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 给予及时处理。
3.2.2.3 发热
由于骨水泥聚合产热引起炎症反应致发热, 体温一般不超过38.5 ℃。应鼓励病人多饮水, 高热者给予温水、乙醇擦浴, 或遵医嘱服用退热药等。
3.2.3 创口护理
术后常规给予抗感染治疗3 d, 因创口仅为针孔大, 可外用创可贴, 一般不用更换, 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出。
3.2.4 疼痛护理
由于该手术时间短、创口小, 加上骨水泥灌注后数分钟就有很好的镇痛效果, 故术后基本不必使用镇痛药物。PKP在术后数小时可出现一过性疼痛加重, 考虑与骨水泥聚合放热有关[4], 可适当给予非甾体类镇痛药物。
3.2.5 康复指导
术后1 d~2 d指导病人在床上进行双下肢直腿抬高训练及抗阻力伸膝训练, 以锻炼股四头肌的力量, 逐步佩戴腰围离床活动。行走距离及时间应根据病人自身情况而定, 逐渐增加训练强度[5]。
3.2.6 出院指导
病人出院后继续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坚持适当的户外体育锻炼及腰背肌锻炼, 接受阳光照射, 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生成, 注意营养搭配, 饮食调节。出院后1个月~3个月来院复查1次, 门诊随访。
4 小结
脊柱压缩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并发症之一, 给病人带来了身体上的痛苦, 同时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PKP手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 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它创伤小, 缓解和消除疼痛效果好, 见效快, 使病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改善[6]。通过术后生命体征的观察、康复训练、并发症预防及对病人疼痛、自理能力等进行观察对比, 护理方法正确、安全、有效, 明显地缓解了疼痛, 病人能较早下床活动, 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护理。[方法]对4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病人实施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通过术前准备、术后生命体征的观察、康复训练、并发症的观察护理, 治疗前后对病人疼痛、日常生活能力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 (VAS) 、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微创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而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后规范化护理可减轻病人的疼痛、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椎体压缩性骨折,疼痛,功能障碍,护理
参考文献
[1]McGirt MJ, Parker SL, Wolinsky JP, et al.Vertebroplasty and ky-phoplasty for the treatment of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Anevidenced-base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Spine J, 2009, 9 (6) :501-508.
[2]海涌, 陈志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5, 13 (19) :1450-1452.
[3]周静芬, 呈秀红.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19例椎体病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5, 9 (10) :44-46.
[4]陈娅莉, 宋晓萍.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健康教育路径[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 21 (5) :97.
[5]徐泽兰, 李湘萍.原发性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病人的健康教育[J].家庭护士, 2007, 5 (2C) 76.
球囊椎体成形术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取42例骨质疏松胸腰椎单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男20例,女22例,平均年龄(68.3±4.5)岁。有明显外伤史者28例,患者均有中度至重度腰背部疼痛,严重影响日常活动和作息,脊柱活动受限。查体均发现伤椎压痛及棘旁肌肉压痛,但均无明显神经科阳性体征。具体病变椎体如下:T114例,T12 8例,L1 4例,L2 8例,L3 12例,L4 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采用PKP术式,对照组采用PVP术式。两组资料无差异性,P>0.05。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两组患者术前常规行胸腰椎X线和CT检查观察椎体骨质情况,CT检查了解椎体后壁是否完整并辅助定位,所有患者行MRI检查确定引起症状的椎体。术前对存在内科疾病患者给予有关内科医师会诊,积极治疗并存的内科疾病,并积极纠正贫血、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等外科情况。
1.2.2 观察组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
手术方法:所有患者术前作心肺功能评估后均能耐受手术,并可耐受俯卧位30min以上。患者俯卧位,术野常规消毒,给予心电监护,入路采用双侧经椎弓根入路,C形臂X光机监视下确定椎弓根位置,进针点位于椎弓根投影左10点,右2点,用皮质开口器穿透皮质,插入导针,透视下证实导针进入椎弓根内,建立工作通道,以导针为中心在皮肤上作0.5cm切口,插入扩张管至椎体的前中1/3交界处,置入工作套管,并用填充器反复进出数次行通道成形,使通道内壁光滑,避免刺破球囊,然后置入球囊加压直到将终板抬高,椎体高度恢复满意,将球囊回缩至真空最小体积,将pmma调和至适当黏度,用填充器加压注入椎体,侧位监视pmma的充填和扩散情况,术中注意观察生命体征,术后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3d可下地行走,常规行摄片及CT复查。每个椎体注射骨水泥量为2~4ml。术后患者卧床休息1d,24h后可让患者腰围护腰下床活动。
1.2.3 对照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
手术方法:在C臂透视下定位伤椎并做好标记后,在X线引导下经皮自椎弓根外上方(即左侧10点钟位,右侧2点钟位)、与矢状面成约15°穿刺达椎体前1/3。透视下确认穿刺针位置,拔出针芯。加入消毒生理盐水调制pmma骨水泥直至糊状,在X线透视下,用50ml注射器接上穿刺针,抽吸骨水泥并缓缓注入伤椎。X线透视下可见骨水泥沿着骨小梁间隙缓慢浸润,边缘逐渐呈毛刺状散开直至骨皮质,骨水泥如浸润至椎体后缘或者已经向椎体外渗出,立即停止推注。确认骨水泥完全硬化后完全拔出穿刺针,压迫伤口数分钟。
1.3 评估指标
1.3.1 疼痛评分。
视觉模拟评分(visua lanalog scale,VAS)是划一条长10cm直线,左端代表无疼痛(0分),右端代表剧烈疼痛(10分),评分时先让患者在直线上划点,然后测量无疼痛端至划点间的距离,该距离即为实际得分。
1.3.2 椎体高度测量。
根据比例尺在侧位X线片上测量手术前后最大塌陷处椎体高度变化。
1.3.3 Cobb’s角测量。
在侧位X线片上,于患椎上位椎体的上缘和下位椎体的下缘各画一条平行于椎体终板的直线,与这两条线各画一条垂直线,测量两条垂直线的夹角Cobb’s角度数。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术前、术后的所有数据经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设定检验水准为α=0.05。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的评估指标对比,术后48h评估记录,见表1。
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48个月,平均20.1个月。观察组患者疼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椎体高度明显恢复,后突成角明显改善,随访期间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未出现肺栓塞、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对照组发生3例骨水泥渗漏并发症,经补充手术,治愈出院。
3 讨论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是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的基础上发展的脊柱外科微创新技术,它是在椎体内建立工作通道,插入可扩张的球囊,将压缩的椎体恢复高度,并形成一个四壁是骨组织的空腔后,填充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后达到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引起疼痛的效果,维持椎体稳定性,比PVP技术更进一步达到矫正脊柱后突畸形的目的,已成为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新的有效方法。
3.1 适应证与禁忌证
为减少术后并发症与提高治疗效果,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要严格掌握其适应证与禁忌证。适应证:(1)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2)创伤性中老年胸腰椎骨折;(3)椎体后缘完整没有神经损伤的新旧椎体骨折。手术禁忌证:病椎椎体已发生严重压缩骨折,塌陷超过原椎体高度75%;影像检查椎体骨折线经过椎体后缘,椎体后缘破坏不完整;伴有脊髓神经损伤的骨折,凝血功能障碍,有出血倾向;全身状况差,不能耐受手术;无条件行急诊椎管减压手术[1]。
3.2 PKP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注意要点
通过对本组21例手术的分析总结,笔者认为在经皮球囊扩张PKP手术过程中,以下几点问题要注意,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入路操作要求术者有熟练的脊柱外科技术及椎弓根螺钉技术,确保穿刺针准确的通过椎弓根进入椎体,穿刺针应抵达椎体的前1/3[2],因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极少涉及后柱结构,pmma注入椎体前1/3可使椎体前柱强度增加,提高负载能力,有利于椎体稳定,还可以减少pmma渗漏入椎管的可能性。在理论上行双侧椎弓根途径注入pmma可以提高椎体充填程度,但也有研究表明通过一侧椎弓根注入与通过双侧椎弓根注入在生物力学上无差别[3],缓解疼痛的效果也较好。笔者认为行双侧椎弓根途径能增加病变椎体强度,所以本临床研究采用双侧椎弓根途径。掌握好注入物黏稠度与注入压力,过干无法注入椎体,过稀呈液态容易渗漏,并且极其细粉粒可引起肺栓塞等并发症,水/粉比例为2∶3的pmma比较合适,当注射感到压力增大或者注入物达到椎体后缘时,即可停止。注入量和充盈率与疼痛的缓解并不成正比,而与注入物在椎体中的分布有关,不应过分追求充填量或者完全充满椎体,注入物越过中线达到对侧即可,不可盲目增加pmma的用量[4],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本组的注入量为3.1ml,结果理想[5,6]。
3.3 PKP优点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对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手术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效果改善明显,观察组改善更明显,有显著性差异;两组伤椎体高度和Cobb角手术后均有明显的改善,并且观察组在手术后各时间点的椎体高度压缩率和Cobb角均明显好于对照组,而且PKP组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会明显低于PVP组,说明经皮球囊扩张PKP手术更有利于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国外学者[7]对2 000余病例的Meta分析显示,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球囊扩张PKP手术对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均有良好效果,对疼痛缓解有相似的疗效,但经皮球囊扩张PKP手术的并发症发病率较经皮椎体成形术低。本研究证实在椎体高度恢复方面,椎体后凸成形术明显优于经皮椎体成形术,有利于减少后凸畸形,经皮球囊扩张PKP手术用球囊扩张椎体时进一步增加了椎体的高度,与张轶群等[8]的报道结果相似。而经皮球囊扩张PKP手术相对于经皮椎体成形术其Cobb角的减少更明显。并且,骨水泥的用量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这样,有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综上所述,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微创手术,具有复位效果好、畸形矫形效果明显、疼痛缓解好的优点,显著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和操作技术的前提下,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摘要:目的:分析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21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所有手术行双侧椎弓根入路置入球囊撑开复位后用骨水泥填充,均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进行。观察术后椎体高度及脊柱后凸改善情况和症状缓解情况。同期有21例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观察两组疗效对比。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48个月,平均20.1个月。观察组患者疼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椎体高度明显恢复,后突成角明显改善,骨水泥用量少,随访期间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未出现肺栓塞、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对照组发生3例骨水泥渗漏并发症,经补充治疗,治愈出院。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微创手术,具有复位效果好、畸形矫形效果明显、疼痛缓解好的优点,可显著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和操作技术的前提下,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关键词: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参考文献
[1]董双海,田纪伟,王雷,等.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J).中华创伤外科杂志,2011,27(3):87-89.
[2]陈刚,胡优威,谭益云,等.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0,5(7):220-222.
[3]孟纯阳,王国栋,王叶新,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2011,21(1):129-130.
[4]徐文华.椎体成形术中相关材料与生物力学(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13(12):937-940.
[5]McGraw JK,Lippet JA,Minkus KD,et al.P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pain relief in 100patients under going percutaneo usVertebroplasty,results and Tollow-up(J).Vase Interv Hadiol,2002,13(9):883-892.
[6]卫秀洋,陈庆泉,王天胡,等.经皮球囊扩张体型术治疗压缩性骨折(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4):129-130.
[7]Lieberman IH,Dudeney S,Reinhardt MK,et al.Initial out-comeand efficacy of kyphoplasty in the treatment of painful osteo-por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J).Spine,2001,26(6):1631.
球囊椎体成形术 篇9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
本组10 例, 男性3 例。女性7 例;年龄58~79 岁, 平均年龄69 岁。骨折椎体T11 2 例, T12 3 例, L1 3 例, L2 1 例, L3 1 例。按so-ville分度法, 椎体量减少Ⅰ度1 例, Ⅱ度3 例, Ⅲ度4 例, Ⅳ度2 例。所有病例经X线片、CT检查, 证实为椎体压缩性骨折。主要临床症状为腰背部剧疼, 行走困难, 活动时疼痛明显加剧。
1.2 手术方法
本组病例均为中老年病人, 在手术过程中为了使病人耐受俯卧位, 全部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从而避免了术前俯卧位训练, 减少了疼痛和意外的出现。手术开始时首先要预防穿刺并发症, 如经椎弓根破坏内侧皮质损伤脊髓神经, 引起硬膜外或硬膜内出血, 所以术中将穿刺针针尖置于椎弓根影的外上缘, 一般采用左侧10点, 右侧2点钟位置, 将C型臂X线机调至侧位, 钻入带芯穿刺针。当针尖至椎弓根的1/2, 即正位显示针尖位于根影的中线处时, 可在侧位透视下继续钻入, 当侧位显示针尖到达椎体后壁时, 正位应显示针尖位于椎弓根影的内侧缘, 说明进针方向正确。可继续进2~3 mm后停止, 抽出穿刺针的内芯置入导针, 拔出穿刺针, 按序沿导针置入扩张套管和工作套管, 使工作套管位于椎体后缘皮质前方2~3 mm处。经工作套管将精细钻缓慢钻入, 当侧位显示钻头到达椎体1/2处时, 正位应显示钻头尖到达椎体前缘, 且钻头靠近棘突边缘。取出粗细钻, 放入可扩张球囊。侧位显示其理想位置为椎体前3/4处, 由后上向前下倾斜。同法完成对侧穿刺和球囊的放置。连接注射装置, 注射造影剂扩张球囊。通过C型臂X线机监视球囊扩展和骨折复位情况 (见图1~4) 。当椎体复位满意或球囊达到椎体终板时停止增压、一般不超过300 psi。为预防骨水泥相关的并发症如骨水泥渗漏、骨水泥过敏、肺栓塞等。在填充骨水泥时, 一定要用灌注管, 不能用注射管, 骨水泥处于拉丝期注入椎体, 灌注的过程应在C型臂X线机监视下在骨水泥将要溢出椎体范围时停止。每个椎体平均注入骨水泥4.5 mL, 原则不超过5 mL。这样可以避免过高压力致骨水泥从骨折处溢出[1]及单体进入血循环引起肺栓塞。
2 结果
本组10 例随访1~16个月, 平均9个月, 10 例椎体均得到高度恢复。Cobb′s角术前10°~18°, 平均13°, 恢复到术后5°~11°, 平均8°, 腰背部疼痛3天基本全部缓解。未出现骨水泥外溢、神经损伤、肺栓塞等并发症。平均住院6 d。
3 讨论
骨质疏松是中老年患者常见的疾病, 尤其是女性的发病率更高。脊柱的力学承载能力下降, 轻微外力作用后易出现骨折。卧床休息可以缓解疼痛但可加重骨质疏松。开放性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 除了创伤较大尚存在内固定松动的风险。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是美国骨科医生1999年研制出来的一种新技术, 是在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基础上的革新。该技术通过球囊膨胀使骨折椎体复位后注入骨水泥。它具有恢复椎体的高度和强度的优点[2], 为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但此技术仍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a) 穿刺相关并发症:如经椎弓根入路有破坏椎弓根的内侧皮质、损伤脊髓和神经根、撕裂硬膜外或硬膜内静脉丛引起出血、椎弓根骨折等。椎弓根外侧入路, 在胸椎可引起气胸, 在腰椎可引起腰大肌血肿。b) 骨水泥相关并发症:骨水泥渗漏、骨水泥过敏、肺栓塞。c) 出血、感染、一过性疼痛、心血管意外等。
要预防以上并发症的出现。首先, 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的适应证:a)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b) 创伤性中老年胸腰椎骨折;c) 椎体后缘完整没有神经损伤的新旧椎体骨折。手术禁忌证:a) 有严重心肺疾病和凝血功能障碍者;b) 严重压缩骨折:胸椎压缩大于等于50%、腰椎大于等于75%、椎体后缘有骨折破坏;c) 椎弓根骨折, 椎体塌陷, 脊髓神经压迫;d) 手术局部感染, 椎间盘突出, 脊柱感染[3]。其次, 严格遵守穿刺手术步骤, 熟悉椎弓根局部解剖和X线透视下的投照。在使用球囊增压时, 一定要切记囊压一般不能超过300 psi, 或球囊达椎板即可。
在骨水泥注入时要严格把握注入的时机, 通常选择在拉丝期。过早则骨水泥未完全聚合, 游离单体随静脉回流扩散, 对单核细胞、粒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产生损伤, 促进凝血及血小板黏附, 促进血栓形成。一定要注意骨水泥注入量的控制。大多数学者主张在骨水泥完全填充椎体内空腔的情况下再加注1~2 mL, 增加骨水泥和椎体锚固的机会。椎体注射量平均为2~5 mL, 腰椎为7.0 mL。胸腰椎平均注射3~5 mL骨水泥即可取得较好的椎体稳定和止痛效果。我们的经验认为, 在灌注骨水泥时C型臂X线机监视下见到骨水泥将要溢出椎体范围时停止注入, 每个椎体平均注入骨水泥约4.5 mL。
总之, 只有充分预防了并发症才能充分发挥骨水泥在凝固过程中产热 (在椎体内产生的温度平均可达61.8℃) , 使椎体痛觉神经末梢坏死, 从而达到止痛作用[4]。利用骨水泥凝固后增强椎体的坚硬度和压缩强度, 增进脊柱结构的完整性, 减轻病变椎体的应力, 减轻了疼痛的发生。椎体内的骨小梁相互交错, 骨水泥凝固后成网织样固定, 起到加强作用减少椎体内微骨折的发生[5]。
参考文献
[1]Phillips FM.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of osteo-porotic verteh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J].spine, 2003, 28 (15) :45-53.
[2]Belkoff SM, Mathis JM, Jasper LE, et al.The biome-chanics of vertehroplasty, the effect of cement vol-ume on mechanical behavior[J].Spine, 2001, 26 (14) :1533-1541.
[3]Aebli N, Medvet JK, Davis G, et al.Fat embtlism and acute hypotension during vertedroplasty:an experi-mental study in sheep[J].Spine, 2002, 27 (3) :430-466.
[4]Me Graw JK, Lippet JA, Minkus KD, et al.P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pain relief in100patients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results and Tollow-up[J].J Vase Interv Hadiol, 2002, 13 (9) :883-892.
【球囊椎体成形术】推荐阅读:
经皮球囊椎体成形术09-02
球囊扩张成形术07-17
球囊成形10-19
胸椎椎体成形术10-28
椎体成形09-13
椎体成形术的护理10-22
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06-28
经皮椎体成形术疗效06-24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07-27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护理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