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成形术疗效

2024-06-24

经皮椎体成形术疗效(共10篇)

经皮椎体成形术疗效 篇1

随着社会人口趋于老龄化, 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压缩骨折已成为社会的常见病。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卧硬板床休息3个月之久, 患病初期患者局部疼痛明显, 且可因胃肠功能紊乱出现腹胀、便秘等并发症。卧床日久可出现褥疮, 坠积性肺炎, 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且制动又可进一步加重骨质疏松, 明显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经皮椎体成形术 (percutaneous vertebrop lasty, PVP) 是一种新的背柱微创技术, 采用经皮穿刺的方法, 通过椎弓根向椎体内注入人工骨水泥, 以达到增强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塌陷、缓解腰背疼痛, 甚至部分恢复椎体高度的目的。PVP操作简单, 手术创伤性小, 安全性高, 缓解疼痛的效果好, 目前已作为一项新的背柱外科微创技术被应用于临床。我院自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25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9例, 女16例, 年龄57~85岁, 平均年龄63岁, 所有病例均为新鲜骨折, 有或无轻微外伤。主要临床表现为胸或腰背部疼痛明显, 酸困, 活动时疼痛加重。术前经CT或MRI检查均为骨质压缩性骨折, 骨折部位T10~L5, 其中单椎体压缩骨折20例, 5例椎体2个椎体压缩骨折。

1.2 纳入标准

患者均符合如下条件: (1) 全身情况良好, 无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并发症; (2) 术前经MRI或CT等影像学检查, 无脊髓或神经根受压的症状或体征, 压缩性骨折, 椎体后壁完整。

1.3 手术方法

患者采取俯卧位, 腹部悬空, 心电监护、吸氧。先在C型臂X-ray机透视确认伤椎的体表投影, 常规消毒辅后菌巾, 局部侵润麻醉, C型臂X-ray机透视下穿刺, 从已定位处进针, 通过单侧椎弓根进入椎体内, 针尖置于椎弓根影的外缘 (左10点、右2点位置) ) , 侧位透视针尖至椎弓根1/2时, 正位透视针尖应位于椎弓根影的内侧缘。穿刺针穿刺至椎体前1/4处, 调和骨水泥成糊状时注入推杆, 静推10mg地塞米松, 透视下缓慢均匀推入骨水泥, 一般注入3~5mL, 避免骨水泥渗漏至椎管, 骨水泥完全固化后拔出穿刺针观察10余分钟, 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可结束手术。

主要观察术中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双下肢感觉运动功能, 术后处理措施: (1) 术后12h即可下地活动; (2) 观察患者症状体征改变以及是否有术后感染及骨水泥渗透及并发症; (3) 常规应用抗生素1d。

2 结果

本组每例手术时间为20~30min, 出现2例骨水泥反应, 胸闷、血压下降, 经过吸氧、补液恢复正常。单个椎体骨折患者均于术后24h后, 佩戴腰围下床正常活动, 术后未出现疼痛加重, 神经根损坏或骨髓的损伤, 骨水泥渗漏出现的并发症, 术后未再继续使用镇痛药。

3 讨论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多见于老年人,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自1987年Galibert和deramond采用PVP技术治疗1例颈血管瘤取得成功后, PVP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脊柱肿瘤和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尤其对疼痛缓解的疗效确切, 其止痛的机制尚未完全明了, 目前对其止痛机制的看法是: (1) 通过骨水泥在骨折椎体内的锚定, 使骨质疏松椎体内的微骨折得到固定, 消除骨折微动对感觉神经末梢的刺激; (2) 骨水泥聚合反应释放热与毒性作用破坏了椎体内的神经末梢降低了疼痛的敏感性。

手术适应证的选择主要用于老年性脊柱压缩性骨折, 伴有剧烈疼痛, 经保守治疗疗效差, 又不适合开放手术者。手术禁忌证为 (1) 无痛的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 (2) 合并脊髓神经损伤者; (3) 严重的椎体爆裂骨折; (4) 有感染性症状或存在全身性感染的; (5) 存在出凝血功能障碍或出血性倾向; (6) 合并严重心肺疾患, 全身条件差, 不能接受手术者。我们采用PVP治疗老年椎体压缩骨折25例, 临床疗效明显, 手术创伤小, 术后恢复快, 卧床时间短, 并发症少。PVP手术成功的关键是准确的穿刺与骨水泥的注入, 透视下定位, 穿刺时边穿刺边透视正侧位监视进针深度, 实验表明, 注入2mL骨水泥既可恢复椎体的强度, 而恢复椎体的刚度则需要4mL骨水泥, 故而有人推荐每个椎体注入骨水泥2.0~4.2mL, 平均3.53mL, 但止痛效果与注入骨水泥的量不成正比。

PVP最危险的并发症是骨水泥过敏引起休克, 骨水泥注入前需要静推地塞米松5mg, 并且需要心电监护、吸氧、输液, 缓慢注入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另一并发症是骨水泥的渗漏, 如果进入椎管可能导致脊髓、马尾受压症状, 必要时需要手术取出。Becker等报告100例患者中骨水泥渗漏率为31%, 29%发生于后壁, 此外骨水泥渗漏进入静脉导致肺梗死、脑梗死的情况也有报道, 常见渗透部位为椎间隙, 椎旁组织, 椎管内, 预防渗透应遵循一下原则: (1) 严格适应证及禁忌证; (2) 术中监视下边推注边观察, 灌注即将到达椎体后缘时即应停止注射; (3) 把握好骨水泥黏稠度与注射压力, 术中操作应精确。

总之, 经皮椎体成形术近期中期随访效果良好, 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术中精心操作,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老年椎体压缩骨折的理想选择。

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X-ray透视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25例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结果 手术全部成功, 术后疼痛基本缓解, 无骨水泥渗漏及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术中精心操作,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老年椎体压缩骨折的理想选择。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椎体压缩性骨折

参考文献

[1]Barr JD, Barr MS, Lemley TJ, et al.Percutaneous VP for pa-inrelief and spinal stabilization[J].Spine, 2000, 25:923~928.

[2]丁亮华, 王祁, 张敏, 等.经皮注射骨水泥椎体成形术在椎体骨折中的应用[J].中华创伤杂志, 2004, 20 (2) :115~116.

[3]陈刚, 胡优威, 谭益云, 等.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胸腰椎血管瘤的应用[J].颈腰痛杂志, 2008, 29:33~35.

[4]陈文贵, 肖立军, 邓德礼.PKP治疗骨质疏松性多节的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9, 24 (8) :702~704.

[5]Becker S, Meissner J, Tueschel A.Cement leakage into posterior spinal canal during ballboon kyphoplasty.a case report[J].J orthopaed Sung, 2007, 15:222~225.

[6]Marden F.Puman C.Canent embolic stroke associated with verbroplasty[J].American Joumal of Neurodiology, 2008, 7:10.

经皮椎体成形术疗效 篇2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0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期间的护理要点。结果:患者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后,都获取了成功,其术后的疼痛状况都得到了有效的缓解。结论: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期间,予以患者全方位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以及护理的质量,有助于病情的恢复,具有推广的意义。

【关键词】皮椎体成形术;椎体压缩骨折;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453-01

伴随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经皮椎体成形术在我国的应用更加的广泛。就目前来看,我国现阶段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不断的加剧,因此需要不断的推广经皮椎体形成术治疗。这种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对患者的创伤面积也比较小,而且其治疗的效果非常显著,因此在临床医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我院在2012年10月至2014年12月收治60例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对患者治疗期间加行全面的护理,现将具体的护理要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2年10月至2014年12月收治了60例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其中男患者有36例,女患者有24例,最高年龄为79岁,最低年龄为48岁,平均年龄为(58±4.65)岁。患者在病情、年龄、性别上没有较大的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于60例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在手术前都需要进行X线、MRI和CT等检查,然后依据检查的情况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可以进行相应的护理,例如:在手术前进行护理。第一就是对患者心理上的护理,由于经皮椎体成形术在我国医疗事业中起步较晚,所以患者对其了解非常少,护理人员可以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让患者对手术进行了解[2]。一些患者在术前其心理会产生焦虑不安的心情,因此医护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耐心的沟通以及讲解。还有就是在术前对于患者的住院环境进行优化,对于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其睡的床板一定要是硬的,而且患者在术前要避免活动,以免加剧病情。医护人员在术中也要进行护理,手术过程中在医护人员的协助下保证患者一直处于仰卧位,并且整个手术过程中对于患者的血压、脉搏以及血氧饱和度等各方面的指标进行观察和记录,以确保患者术中各个机体的协调。患者在手术后也需要进行护理,其护理主要就是针对术后患者其神经系统恢复情况的护理,对神经系统定时的进行检查和记录,还有就是对患者的排尿情况进行记录。患者术后的疼痛情况也需要护理人员每天进行跟踪记录和了解。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60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都成功的进行了经皮椎体成形术,在经皮椎体形成术的术前、术中以及术后都给予患者进行了有效的护理。患者在护理下其术后的疼痛症状都达到了有效的缓解,其中有55例患者在手术后疼痛完全缓解,占91.67%,其中有5例患者术后的疼痛感得到轻度缓解,占8.33%,不存在无效病例。

3讨论

作为治疗脊柱外科手术的一项新方法,经皮椎体成形术具有创口小,恢复快等特点,这种治疗方法是通过向椎体注射药物来加固整个椎体。药物起效时,会产生聚热反应,这种反应是由于机械作用产生的,并且可以极大的减轻骨折区域对于整个椎体神经的刺激以及影响,这种治疗方法通常应用于椎体骨折以及血管瘤的治疗当中。在采用这种方法对患者施以治疗时,可以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如果能够配以合理的护理,治疗效果会更佳[3]。

我院于2012年10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椎體压缩骨折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在进行经皮椎体形成术的术前、术中以及术后都经过护理,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焦虑、不安的心态,患者家属也更加的安心。同时患者的病情也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据数据统计来看,在对60例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进行经皮椎体形成术后,55例患者在手术后疼痛完全缓解,占91.67%,其中有5例患者术后的疼痛感得到轻度缓解,不存在无效病例[4]。

综上所述,椎体压缩性骨折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自身的心理以及身体造成严重的影响,也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到患者家属的情绪以及正常生活状态。因此对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经皮椎体形成术具有重要的意义。经皮椎体形成术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手术,其手术具有创伤较小、安全性较高、术后疼痛较少等特点,这种手术的疗效也非常显著。但在手术的术前、术中以及术后进行优质的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以及避免术后一些不良状况的发生。因此,经皮椎体形成术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5]。

参考文献

[1]施海红,黄淑芬,程小芸等.经皮椎体成形术应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6):33-34.

[2]吕春蕾,李琳.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20例护理配合[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4):67-68.

[3]张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与护理体会[J].中国药业,2011,20(21):90-91.

[4]吴曼青,王文贤,黄涛等.PVP和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观察和护理[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6):1588-1590.

经皮椎体成形术疗效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2013年9月—2014年11月该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98例, 随机分为两组, 其中观察组49例, 男性23例, 女性26例, 年龄 (66.7±7.7) 岁, 病程 (37.9±2.3) d, 陈旧性骨折17例, 新鲜骨折32例, 骨折椎体位置:胸椎19例, 腰椎22例, 胸腰椎8例, 骨质疏松Jikei分级:初期:4例, Ⅰ期18例, Ⅱ期20例, Ⅲ期7例, 椎体骨折严重程度:Ⅰ级19例, Ⅱ级25例, Ⅲ级5例, 术前VAS评分 (8.59±0.78) 分, 椎体高度 (56.1±5.8) %, 对照组49例, 其中男性24例, 女性25例, 年龄 (65.1±5.7) 岁, 病程 (38.3±3.9) d, 骨折椎体位置:胸椎21例, 腰椎20例, 胸腰椎8例, 骨质疏松Jikei分级:初期:5例, Ⅰ期19例, Ⅱ期19例, Ⅲ期6例, 椎体骨折严重程度:Ⅰ级20例, Ⅱ级24例, Ⅲ级5例, 陈旧性骨折19例, 新鲜骨折30例, 术前VAS评分 (8.61±0.85) 分, 椎体高度 (55.7±6.0) %, 两组患者均经MRI等影像学检查, 确诊为OVCF患者, 且无脊髓或神经根受损症状, 入组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该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研究通过,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采用PKP方法进行治疗, 具体步骤如下:患者在局麻下进行手术, 术中去俯卧位, 腹部悬空, 在C型臂X光机透视下进行手术, 选用兰州海结瑞医疗科技公司生产的经皮椎体形成系统 (甘食药监械生产许20140008号, 产品批号5032551160) 进行手术, 在透视下经椎弓根穿刺入椎体中央前四分之一处, 穿刺成功后更换工作套管, 沿工作通道放置球囊, 在透视下缓慢向球囊内注入显影剂, 直至恢复满意椎体高度, 抽出显影剂后退出球囊;调制丙烯酸树脂骨水泥至牙膏状, 将骨水泥分次缓慢注射入椎体内, 以观察到骨水泥沿骨小梁间隙浸润至椎体边缘为最佳剂量, 若在术中发现骨水泥向椎体后缘或椎体外渗漏则立即停止注射;等待骨水泥硬化后退出穿刺针, 患者术后平卧12 h, 1 d后复查胸腰椎X光片。

1.2.2 对照组

采用PKP方法进行治疗, 具体步骤如下:患者麻醉方式与术中姿势同观察组, 选用兰州海结瑞医疗科技公司生产的经皮椎体形成系统 (甘食药监械生产许20140008号, 产品批号5032551160) 进行手术, 穿刺方法同观察组, 穿刺完成后立即将调配好的骨水泥注入, 注射时间不超过10 min, 后续操作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于手术后给予常规抗生素以及改善骨质疏松治疗。

1.3 疗效评价标准

椎体骨折严重程度:Ⅰ级:椎体高度降低25%到40%且椎体投影面积降低10%到20%;Ⅱ级:椎体高度降低25%到40%且椎体投影面积降低21%到40%;Ⅲ级:椎体投影面积降低41%以上[2]。疼痛情况:患者疼痛情况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定, 共分为0到11个等级, 0分为完全不同, 10分为剧烈疼痛无法忍受, 由患者自行进行选择[3]。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组间比较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 (%) 表示, 行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1周VAS评分以及患者椎体高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VAS评分以及患者椎体高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1年VAS评分以及患者椎体高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VAS评分以及患者椎体高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3 两组患者术中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中5 (10.2%) 例发生骨水泥渗漏, 对照组骨水泥渗漏为6 (12.2%) 例, 两组患者均无术中神经或脊髓损伤,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10, P>0.05) 。

3 讨论

老年性OVCF是老年患者的多发病, 其发病主要是由于骨质疏松导致患者椎体内小梁骨表面密度下降, 形态结构失常, 在压缩力作用下出现局部断裂, 继而产生骨折[4]。腰背部剧烈疼痛是OVCF的主要临床表现, 有研究发现, 老年OVCF若不及时治疗将极有可能造成脊柱后凸畸形以及腰背部慢性疼痛的产生, 影响老年患者生存质量[5]。对于OVCF的治疗首选外科手术治疗, 可通过将骨水泥注射入骨折椎体内, 起到稳定椎体, 缓解疼痛, 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6]。具体的注入方法可分为PVP与PKP两种, PVP是通过直接向伤椎内注射骨水泥的方法进行治疗, 其优点在于操作简单, 价格较为低廉, 且适用范围较广, 可在骨折发生较长时间后甚至骨折部分愈合的情况下进行手术, 但缺点在于恢复伤椎正常高度能力较差, 且注入骨水泥时针管处于高压环境, 因而容易产生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7]。PKP技术是在PVP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其原理是通过注射有造影剂的球囊扩张椎体内空间, 以求在椎体内获得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 而后注入骨水泥, 从而降低了骨水泥渗漏的可能性, 且球囊通过扩张, 将塌陷的椎体予以复位, 从而恢复了椎体的正常高度, 对患者后期的生活质量提升较大。在某些国外学者的研究中发现:PVP与PKP均能有效治疗OVCF, 且骨水泥渗漏问题可通过适当的骨水泥调制比例来避免, 实验证明, 将骨水泥调制过稀会使得渗漏加重, 调制至牙膏状时再注射是骨水泥的最佳状态, 且骨水泥的注射量也与骨水泥渗漏比例呈正相关, 因此在注射时应严格控制其注入量, 胸椎不超过3 m L, 腰椎不超过5 m L[8]。因此在治疗过程中, 需特别注意骨水泥的调制比例, 调至牙膏状方可注射, 注射时应在影像学监视下缓慢进行, 不可注射过多。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使用PKP进行治疗的观察组其术后1周的VAS评分为 (1.64±0.06) 分, 术后伤锥高度为 (82.0±5.6) %, 两项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保持情况良好, 在术后1年的随访中观察组患锥高度为 (78.5±3.1) %, 依然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并发症方面, 两组患者均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 仅少量患者出现骨水泥渗漏问题, 均在术中予以处理。

综上所述, 经过该院的病例对照研究, 证实PKP与PVP技术均为安全有效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方式, 但PKP在缓解疼痛, 恢复正常椎体高度方面具有更为良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李俊.经皮椎体成形术与保守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效果对比[J].中外医疗, 2014 (31) :96-97.

[2]叶峥.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两种治疗方法比较[J].中外医疗, 2015 (14) :15-16.

[3]陈建常.PKP和PVP单侧入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4 (8) :692-695.

[4]李立平, 李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15) :4226-4227.

[5]吴耀.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骨伤, 2014 (5) :385-389.

[6]董继胜.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观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5 (8) :748-751.

[7]廖梓杰.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不愈合诊治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14 (34) :45-48.

经皮椎体成形术疗效 篇4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245-01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方法,我院自2007 年起应用这一术式,经围术期有效护理,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腰背部疼痛症状得到缓解,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55~80岁,平均68岁,椎体骨折节段:T11~L3,病程为3天~6月。所有患者病变椎体疼痛,压痛及叩击痛阳性,X-线检查显示椎体压缩骨折呈楔形变,胸腰段后凸畸形,MRI 确诊为单纯压缩骨折,并且T2加权像高信号、T1加权像低信号。

1.2 手术方法简介 :患者俯卧位,采用局部浸润麻醉,在DSA机监视下操作,医生经椎弓根途径对压缩椎体进行穿刺,经脊柱X-线侧位透视证实穿刺针尖位于病变椎体前1/3,正位X-線透视证实穿刺针尖位于椎体中央,用压力注射器将2~8 mL骨水泥注入椎体内,控制骨水泥的量、黏稠度,推注骨水泥过程中要在透视下严格监视骨水泥泄漏情况,一旦有泄漏必须停止推注,上述操作完成后再观察10min。本组患者经X线透视证实无骨水泥外漏,检查双下肢感觉活动好,遂拔出穿刺针,消毒穿刺点并加盖无菌敷料后平车送回病房。

1.3 护理:(1) 术前护理① 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年龄较大、长期腰背部疼痛影响正常生活,且对新技术不了解,往往出现焦虑、恐惧、期盼等情绪。我们评估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采用安慰、鼓励、暗示等方法,用诚恳、理解、宽容的态度对待患者,耐心向患者讲述手术的目的及术后注意事项,介绍该技术的优点及安全性,并向患者解释手术的必要性,增强了患者手术的信心。② 协助做好各项检查:老年患者其各器官和机能代偿能力较差,应激能力和免疫功能低下,骨折后卧床极易发生肺炎、褥疮、血管栓塞,同时大多合并有心血管疾病,术前必须做好心、肺、肝肾功能详细检查,及早治疗,可以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术前还应保证充分的营养。③ 手术体位训练:入院后指导患者行俯卧位训练,一般从10min开始,逐渐增加到30min以上,2~3次/天,测定患者对俯卧位所能坚持的时间,为医生评估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提供依据。对不能耐受俯卧位者,告知麻醉科。本组未发生因不能耐受术中体位而造成手术失败病例。④术前行抗生素皮试及碘过敏试验,术区严格备皮。(2) 术后护理:①生命体征的监测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遇明显异常时通知医师及时处理。②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感染及出血 感染多在术后3~7天发生,表现为体温超过38.5℃,切口周围红肿、压痛,一旦脓肿形成,局部出现波动感。出血一般为术中损伤小动脉所致,表现为穿刺点渗血过多,周围肿胀,穿刺点疼痛加重或与脉搏跳动一致的搏动性疼痛。本组术后静脉滴注抗生素3天未发生出血及感染病例。2 骨水泥外漏: 骨水泥如漏入硬膜外间隙、椎间孔会引起对脊髓、神经根的压迫[1],症状有神经根性痛和脊髓受压表现。术后密切观察局部疼痛、下肢循环、感觉、运动及大小便情况。如果出现双下肢麻木疼痛,活动障碍或大小便失禁等,提示骨水泥进入椎管压迫脊髓,应及时复查X-线,并采取必要措施,甚至紧急开刀取出渗漏到椎管内的骨水泥。本组术后未发生此类情况。3 神经损伤:骨水泥在固化过程中会发热,可烧灼致痛之神经末梢,从而达到致痛效果,理论上有灼伤神经根的可能,术后应观察患者下肢有无疼痛、麻木感觉、足下垂、反射有无异常等情况[2],如症状加重,应考虑神经损伤可能。本组病例下肢感觉、活动均未出现异常情况。4 肺栓塞:主要是由于骨水泥向椎管静脉渗漏引起,临床表现为胸闷、胸痛、心悸、心前区不适、心动过速、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咳嗽、喘憋及咯血以及出汗,发绀、血压下降等[3]。术后6h严密监测P、R、Bp 、SpO2等指标,并注意有无神志的改变及自觉不适。一旦发现肺栓塞征象,应及时报告医生,予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搬动,给予吸氧和心电监护,控制输液速度,鼓励患者咳嗽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本组无肺栓塞发生。 3 康复训练: 术后第1天平卧硬板床6~8h,以压迫止血,并促进骨水泥充分凝固,以后则以左右侧卧为主,2h更换1次,患者行轴线翻身,注意保持脊椎的生理曲线。术后第2天疼痛减轻可行直腿抬高训练,如患者情况允许可鼓励下床活动,术后1周开始腰背肌锻炼,提高腰背肌力,增强脊柱稳定性。4 出院指导: 增加户外活动,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钙剂、适量雌激素等促进钙吸收,减少骨折再发生几率。

2 结 果

本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率达100%,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

3 讨 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逐年增多,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家庭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和负担[4]。经皮椎体成形术创伤小、疗效显著,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重建椎体强度与稳定性,短期内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主要治疗手段[5]。合理的护理可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提高患者痛阈,增强手术疗效,并可达到预防、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并发症及合并症。

参考文献

[1]Caifin SR, Yuan H, Liebernan I, et al. Early results of 300 kypho-plasties for the treatment of painful vertebral boby compression fracture[C]. In 68th annual meeting of 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s. Francisco, Califormia, 2001, 637-638.

[2]任中肾.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护理[J]. 护理与康复, 2006, 5(1):34 - 35

[3]李小力, 张海波, 徐霖, 等. 经皮椎体成形术病人围手术期护理[J]. 护理学杂志, 2004 , 19(16):13-14.

[4]Steven RC, Hansen AY, Mark AR. New technolongies in spine:Kyphoplasly and vetebroplasty for the treatment of painful osteo-porotie compression fractures[J]. Spine, 2001, 26:1511-1515.

[5]Mathis JM, Balt JD, Belkoff SM, et al.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a developing standard of care for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J]. AJNR, 2001, 22:373-381.

经皮椎体成形术疗效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骨科2010年6月—2011年9月收治经影像学检查和骨密度监测确诊的OVCF患者82例, 男39例, 女43例;年龄55岁~73岁, 平均年龄67.5岁;病程1个月~9个月, 平均病程5.4个月。患病椎体为腰椎42例, 胸椎40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胸部、背部疼痛, 32例患者因病情较重, 失去运动功能, 必须进行卧床休养。患者均无神经根或脊髓受损症状, 无病理性骨折、凝血功能障碍和手术禁忌证。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进行保守治疗, 即患者卧床休养3周~9周, 胸部、腰部垫软枕, 服用抗骨质疏松类药物, 后期进行腰胸部肌肉功能锻炼等。研究组进行PVP治疗, 具体方法为:患者术前进行CT检查和X线检查, 以准确、全面了解患者椎体后壁的完整程度。术前0.5 h患者口服阿托品、鲁米那进行抗感染和镇静治疗, 在C形臂X线机透视下进行手术治疗。患者呈俯卧位, 在目标椎体椎根处应用1%的利多卡因进行大范围骨膜麻醉, 然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 在X线引导下经双侧或单侧椎弓根入路, 应用9号穿刺针穿刺到目标椎体前部1/3处。注入调配好的不可降解骨水泥 (PMMA) , 注入量以骨水泥弥散面积占椎体面积的1/2以上为宜 (一般为6~9 m L) , 如果少于1/2则可经对侧椎弓根再次注入一定量的骨水泥。如果注入过程中骨水泥漏入神经根、椎管或椎体旁边的静脉丛时, 要立即停止注射。

1.3 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疼痛视觉模拟法 (VAS) 进行疼痛程度评估, 分值范围0~10分, 分值越高表示痛感越强。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 (JOA) [1]评估治疗前后患者腰胸椎功能改善情况, 分值范围为0~29分, 分值越低表示功能障碍越明显。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1个月后, 对照组19例患者 (45.2%) 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腰背部疼痛。研究组手术穿刺均一次性通过, PMMA注射均成功, 患者于术后1 d~4 d内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 其后疼痛逐渐缓解。治疗1个月后, 研究组无疼痛病例, X线片复查结果显示, 所有目标椎体均无继续压缩现象。治疗2 d后、治疗2周后, 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 , 治疗1个月后2组JOA评分和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具体结果见表1、表2。

3 讨论

OVCF是一种常见的老年骨科疾病, 占骨质疏松患者常发骨折的70%以上。卧床休养、姿势复位、矫形治疗、口服止痛药物及钙片等是其常见的保守治疗方法, 但是研究结果表明保守疗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椎体畸形、椎体受压等问题, 临床效果有限;而且由于长期得不到根治, 还会导致椎体高度丢失, 长期卧床会导致运动功能下降, 肌肉萎缩, 残留腰背疼痛等问题[2]。本研究结果显示, 对照组胸椎功能改善缓慢, 疼痛缓解也较慢, 虽然治疗1个月后效果和经皮椎体成形术相当, 但是此种方法的长期效果还有待考量。

PVP作为一种快速发展的微创手术, 与传统保守疗法相比, 通过针对性的手术操作 (本文中为注入骨水泥) 来稳定目标椎体, 能够从根本上防止骨量丢失、椎体畸形, 有效缓解和减轻疼痛, 降低再骨折概率[3]。此种手术方法主要并发症为骨水泥漏入到神经根、椎管或椎体旁边的静脉丛等, 从而引起神经根或脊髓损伤, 但是此种并发症仅发生于椎体后壁不完整, 存在破坏或骨折等情况, 而且可以通过手术时细致操作来避免;此外, 其还可通过静休或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 (NSAID) 来缓解或消除。

结合本文研究结果, 笔者认为, 从整体上来看, PVP治疗OVCF手术操作简单方便、创伤小, 术后患者腰胸椎功能改善较快, 痛感缓解较快, 不良反应少, 临床效果较保守治疗显著, 是一种值得加以重视和推广的治疗方法。

摘要:目的 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 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OVCF) 的临床疗效。方法 82例OVCF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 (保守疗法) 和研究组 (经皮椎体成形术) 各41例, 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个月后, 对照组19例患者 (45.2%) 存在不同程度腰背疼痛, 研究组则无疼痛病例。治疗2 d后、治疗2周后, 研究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法 (VA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 (JOA) 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 , 治疗1个月后2组JOA评分和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 (P>0.05) 。结论 PVP治疗OVCF手术操作简单方便、创伤小, 术后患者腰胸椎功能改善较快, 痛感缓解较快, 不良反应少, 临床效果较保守治疗显著。

关键词: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疗效

参考文献

[1]徐宝山.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J].中华骨科杂志, 2010, 22 (6) :323-330.

[2]李彤.经皮椎体成形术与保守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比较[J].福建中医药, 2009, 6 (8) :21-23.

经皮椎体成形术疗效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男患者44例, 女患者36例;年龄62~83岁, 平均年龄 (74.6±3.2) 岁。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相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入选标准:疼痛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体检时病椎棘突压痛、叩击痛;影像体征与临床表现相符, MRI影像资料显示椎体后缘完整, 无明显的脊髓、神经根受压现象。病椎椎弓壁完整, 无严重的椎体塌陷。排除标准:无症状的稳定性骨折患者;患椎骨髓炎;有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对手术不耐受的患者。

1.2 方法:

术前询问病史, 对所有的患者行体格检查, 并采用CT、MRI检查, 以明确病椎的部位、椎体塌陷的程度, 确保手术顺利进行[2]。PVP组:胸腰椎患者取俯卧位, 颈椎患者去仰卧位, 采用局部麻醉或静脉全身麻醉方法。在常规消毒铺巾后, 在C形臂X线光机下对患椎的椎弓根定位, 根据椎弓根的位置确定皮肤的进针点, 并加以标记。在穿刺点皮肤上切一小口, 从正椎弓根外上方位置矢状面成15°夹角处, 插入含套管的穿刺针至骨膜, C形臂X线光机显示椎弓根进针点与椎弓根方向一致, 在X线光机缓慢进针并确保在椎弓根内, 至达患椎椎体前中1/3位置停止进针, 拔出针芯。将骨水泥调制到适当稠度, 以套管为工作通道, 用注射器将骨水泥加压送入管道内, 同时在X线光机密切监视填充及扩散情况, 边注射时边将套管退到椎体后缘, 但不超椎体后缘。术中严密监视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询问患者有无胸闷、下肢疼痛等不适情况。当骨水泥将患椎全部浸润后, 待骨水泥硬化后, 将套管拔出。患者保持平卧10 min, 生命体征稳定, 并且无骨水泥渗漏, 结束手术。PKP组:患者的体位、穿刺点定位及麻醉方法如同PVP组。在C形臂X线光机下采用特制的穿刺针从穿刺点进针, 从椎弓根方向进入椎体前方1/3位置停止进针, 抽出针芯, 建立中空管道, 将特制的扩张球囊通过管道送至椎体内, 连通注射器、扩张球囊, 将球囊充气, X线机下向球囊内输如对比剂, 计算容量和扩张压力, 达到预期效果时, 抽回对比剂和扩张球囊。将含钡的骨水泥调制到适当稠度, 在低压下经工作通道将骨水泥送至椎体内。观察10 min, 生命体征稳定, 并且无骨水泥渗漏, 结束手术。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的数据采用SPSS17.0处理,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采用t检验。当P<0.05, 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术后1周两组所有患者疼痛症状均有明显缓解, 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VP组术后6例患者出现骨水泥渗漏, PKP组2例, 但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PKP组患者治疗后椎体高度及Cobb角较治疗前均有改善, 但PKP组患者的改善幅度优于PVP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 (P<0.05) 。见表1。

3 讨论

骨质疏松症常见于老年人, 由骨质疏松症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越来越多, 该病引起的顽固性腰背疼痛, 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老年人身体素质差, 对手术耐受性差, 因此以往该疾病主要采取保守治疗。但保守治疗需长期卧床, 骨折愈合慢, 活动受限制, 易出现肺炎、尿路感染等系一列病变[3]。长期卧床会加重骨质疏松症, 对疾病造成恶性循环的后果。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提高和微创技术的发展, 经皮椎体成形术作为一项新的微创技术广泛应用于脊柱外科。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该疾病的治疗上有显著的优越性, 创伤小, 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疼痛, 疗效确切, 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4]。

本研究显示, PKP和PVP均能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 疼痛症状缓解率高达100%, 这说明两种术式在缓解疼痛症状上, 疗效相当。从研究资料上可得出, PKP术式可显著增加椎体高度, 改善后凸角度。PVP术式在高压下向椎体注射骨水泥, 容易出现骨水泥渗漏并发症, 本研究中有6例 (15.0%) 患者发生骨水泥渗漏, 但无临床症状和体征。控制PVP骨水泥渗漏主要依赖于手术操作者的自身的经验, 本研究PVP组采用分次注射骨水泥的方式, 明显降低了骨水泥渗漏发生率, 与文献报道的结果相符[5]。因此手术操作者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严格操作, 该术式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仍不失为一种经济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PKP通过骨扩张器在椎体内扩张出一定空间, 在低压下向椎体内注射骨水泥, 灌注骨水泥量较PVP多, 大大增加了椎体的刚度及强度, 并且骨水泥渗漏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PKP术式操作复杂, 需要在椎弓根上反复穿刺建立骨扩张器通道, 容易发生与穿刺相关的并发症, 并且骨扩张器价格昂贵, 因此限制该项技术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创伤小, 能有效的恢复椎体强度和硬度, 能确切缓解患者疼痛症状, 操作简单, 价格便宜, 更利于临床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 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 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PKP) 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Cobb角、VAS评分及椎体高度增加情况。结果 两组所有患者术后疼痛症状均有缓解, 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椎体高度较术前均有增加, 术后两组患者Cobb角较术前均有降低, 但PKP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PVP组。结论 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操作简单、经济安全, 能迅速缓解疼痛, 恢复椎体的稳定性, 改善椎体的生物力学性能,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PVP,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杨丰建, 林伟龙, 朱炯, 等.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1, 21 (1) :50-54.

[2]施万义, 王玉林, 李宝成.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J].包头医学院院报, 2013, 28 (6) :72.

[3]高景春, 宓士军, 刘长林.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多种类型椎体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9, 24 (1) :35-37.

[4]石浪滔, 向伟能, 周赞, 等.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疗效分析及技巧[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1, 19 (8) :617-619.

经皮椎体成形术疗效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 我院收治的70例脊柱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患者各35例。其中治疗组中, 男性患者为13例, 女性患者22例;患者年龄61~86岁, 平均年龄 (73.16±5.68) 岁。对照组中, 男性患者为16例, 女性患者为19例;患者年龄63~87岁, 平均年龄 (72.59±6.13)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后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 治疗方式为充足的休息以及止痛、抗骨质疏松药物等治疗。治疗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方式为: (1) 严密观察患者的身体体征; (2) 术前准备, 进行一系列的常规检查; (3) 采用2%的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 选择了穿刺的位置后, 注入骨水泥, 待骨水泥硬化后拔出。

1.3 观察指标:

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活动能力以及镇痛药的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计数资料采取率 (%) 表示, 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方差 (±s) 表示, 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对比。治疗组患者在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后, 视觉模拟评分、活动能力评分以及镇痛药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骨质疏松症的老年患者越来越多, 且多以脊柱骨质疏松骨折为主。经皮椎体成形术是目前在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疗脊柱骨质疏松骨折的微创技术, 是在X线的监控下, 选择穿刺点, 经皮穿刺后向患者骨折的椎体内注入骨水泥, 恢复患者原本脊柱的高度, 防止骨折处的塌陷[1]。除此之外, 骨水泥能够使患者骨折的内部及其周围神经组织的坏死和变性, 从而降低患者对骨折的疼痛感[2]。

从上述的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对比 (表1) 中可得出, 治疗组患者在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后, 视觉模拟评分、活动能力评分以及镇痛药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这说明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 可以有效地缓解脊柱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的疼痛感, 恢复患者原本的脊柱高度, 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3]。但采用骨水泥进行填充, 会增加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 在对患者的胸椎进行注射骨水泥时, 注射量不得超过3 m L, 进行腰椎注射时, 注射量不得超过5 m L[4]。同时, 在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手术时, 首先要在骨水泥的最佳状况下进行注射, 骨水泥要在其黏度适中的状况下进行, 不仅可以防止骨水泥的渗漏, 还能更好地与周围的骨组织进行结合。其次是进针时, 要采用锤击针尾的方式缓慢地进针, 防止骨水泥外溢。最后是在取针时, 注射完毕后取针的过程不能太急躁, 要先将注射器静置3~5 min, 且骨水泥稍微凝固后才能拔出, 目的是防止骨水泥外溢[5]。

综上所述, 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质疏松骨折的临床疗效明确, 能有效地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 降低患者的骨折的疼痛感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有利于患者的尽早康复。值得大量推广。

摘要:目的 探究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质疏松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 我院收治的70例脊柱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患者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后, 视觉模拟评分、活动能力评分以及镇痛药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急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质疏松骨折的临床疗效明确, 能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 降低患者的骨折的疼痛感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有利于患者的尽早康复。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脊柱骨质疏松骨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宋西正, 易国良, 王文军, 等.外固定器整复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伤椎后壁破损的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1, 21 (8) :659-662.

[2]赖欢乐, 刘东光, 陈理端, 等.单双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单节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中远期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 2013, 20 (7) :991-993.

[3]魏玉锋, 刘志杰.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 (16) :4056-4057.

[4]张雷.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质疏松骨折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连续型电子期刊) , 2014 (29) :174-175.

经皮椎体成形术疗效 篇8

1.1 一般资料

本组220例共312个椎体, 男102例, 女118例, 年龄54~86岁, 平均68.2 岁。均为跌倒致伤。入院体格检查结合影像学表现确诊为疼痛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后壁完整, 无合并脊髓损伤。临床表现为腰背部疼痛, 不能久坐, 活动后疼痛加重, 卧床不能缓解;相应棘突压痛和叩击痛, 椎体高度减少25%~75%;症状持续时间2~48个月, 平均29个月。骨折椎体:T9 5个, T10 25个, T11 49个, T12 82个, L1 79个, L2 26个, L3 27个, L4 19个。单椎体骨折198例, 两个椎体骨折22例。椎体形态:楔形压缩234个, 双凹形78个。

1.2 治疗方法

1.2.1 入路及穿刺

局部麻醉, 经椎弓根入路。在“C”型臂引导下确定椎弓根位置, 确定穿刺点和穿刺角度, 将穿刺针穿入骨皮质, 经椎弓根, 抵达椎体前中部, 注入5~10 ml 碘海醇造影剂进行造影, 了解椎体静脉引流情况。结果大部分病例造影剂从椎旁或椎管静脉回流, 少部分病例在椎体内分布 (5~10 s内吸收消失) 。

1.2.2 骨水泥调制

将符合医用标准的低粘滞度骨水泥粉20 g, 加入10 g 经高压消毒过滤未加调味剂的医用钡剂粉末充分混合, 取15~20 g 混合粉末加入10 ml 单体 (甲基丙烯酸甲脂) 快速搅拌, 有光泽后即可注射。工作时间6~8 min, 如果调制前将骨水泥置入4 ℃的冰箱中冷藏24 h可适当延长工作时间。

1.2.3 注射骨水泥

将稀薄糊状骨水泥吸入1 ml 注射器中, 通过穿刺针缓慢注射, 同时“C”型臂X 线机下观察骨水泥扩散情况, 如果骨水泥随静脉扩散, 立即停止注射, 改变针尖位置或待骨水泥粘稠度增加后再注射。一旦发现骨水泥向椎体外, 尤其是椎体后缘渗漏则立即停止。注射时可根据注射针斜面来改变骨水泥扩散方向。在透视下椎体前后位像中骨水泥越过中线, 侧位达椎体上下边缘后即结束注射。本组注射量最少2 ml, 最多7 ml, 平均5 ml 左右。

1.3 疗效评估

分别于术前、术后3 d及术后6个月时进行疼痛强度视觉类比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止痛药使用评分[2]:0分, 不使用药物;1分, 使用非类固醇消炎药;2分, 不定时口服麻醉类镇痛药;3分, 定时口服麻醉类镇痛药;4分, 静脉或肌肉注射麻醉类镇静药物。活动能力评分[2]:1分行动无明显困难;2分, 行走困难;3分, 需使用轮椅或只能坐立;4分, 被迫卧床。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x¯±s表示, SPSS 12.0 统计软件处理, 术前、术后及最终随访时行配对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术后24~72 h内腰背痛完全缓解168例, 显著缓解46例, 3例伴肋间神经痛, 术后腰背痛缓解, 而肋间神经痛未减轻, 1例 (骨水泥注射量2 ml) 无效, 2 例椎体穿刺不成功, 症状同术前。术后及随访时VAS评分、止痛药使用评分、活动能力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 (P<0.01) , 而术后及随访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1) (表1) 。

注:与术前比较*P<0.01

3讨论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疼痛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家庭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目前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主要采用姑息性方法, 如卧床休息、服止痛药、矫形器具等, 但长期卧床加速骨丢失, 引起肌萎缩, 又会加剧疼痛[2], 其他治疗骨质疏松的方法如激素替代、服用钙剂, 长期有一定效果, 短期镇痛却效果不好。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 是近几年发展的微创脊柱外科技术, 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见效快、止痛效果显著、可早期下床活动等优点, 为单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手术技术。该技术在疼痛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总有效率90%~95%[3]。本组研究220例中术后24~72 h内腰背痛完全缓解168例, 显著缓解46例, 3例伴肋间神经痛, 2 例椎体穿刺不成功和1例注射无效, 并通过术后及随访时VAS评分、止痛药使用评分、活动能力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 (P<0.01) 。

PVP主要并发症是骨水泥渗漏, 多由椎体内压力过高、骨水泥较为稀薄或注入时机及量不当、病椎后缘缺损等原因所致。骨水泥的渗漏主要与椎体后壁的完整性、骨水泥填充量、手术操作技巧有很大的关系。椎体后壁不完整应视为手术禁忌, 骨水泥填充剂量应根据球囊在椎体内撑开所形成的空腔大小而定。根据我们的经验, 一般注入骨水泥量在胸椎约4.5 ml, 腰椎约6 ml。手术操作时首先要掌握好椎弓根穿刺技术, 椎弓根穿刺一定要在X 线透视严格监测下进行, 因脊髓和椎旁静脉丛的缘故, 穿刺针在椎弓根宁外勿内、宁上勿下。还要把握好骨水泥注射时机, 太早注射骨水泥偏稀, 容易出现漏入椎管, 应在骨水泥成牙膏状时方可往椎体内注入。整个过程要在X 线密切监测下, 如果发现有骨水泥进入椎管或静脉, 均应立即停止推注, 稍待其固化, 再继续推注, 保持动态监测。本组2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由于是在“C”型臂X 线机的引导下, 以有效恢复椎体高度为前提的。

总之, PVP技术操作简单、创伤小、见效快、有较好地止痛效果, 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 减少了长期卧床产生的各种并发症,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C”型臂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2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 分别在术前、术后及随访时对患者疼痛、止痛药使用情况、活动能力进行分析。结果220例中术后24~72h内腰背痛完全缓解168例, 显著缓解46例, 3例伴肋间神经痛, 2例椎体穿刺不成功和1例注射无效;术后及随访时VAS评分、止痛药使用评分、活动能力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 (P<0.01) , 而术后及随访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C”型臂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其疗效明显, 应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骨折

参考文献

[1]唐海, 戴贺, 陈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7, 17 (11) :833-837.

[2]Cortet B, Cotten A, Boutry N, et al.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in the treatment of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an open prospective study.J Rheumatol, 1999, 26 (10) :2222-2228.

经皮椎体成形术疗效 篇9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渗漏 原因 防治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微创脊椎外科技术,因其能增强椎体强度、改变椎体稳定性以及缓解脊柱疼痛,已逐渐成为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重要方法之一。随着PVP临床应用的增加,以骨水泥渗漏为主的并发症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6月我院收治共行经皮椎体成形术93例,现就骨水泥渗漏的发生情况和防治措施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6月我院收治的经正侧位胸腰椎平片、CT和MRI扫描确诊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共计93例,112个椎体。其中男33例,女60例;年龄55-82岁,平均(64.3±24.7)岁。本组单椎体骨折66例,多椎体骨折27例。所有患者符合入选标准:①无脑、心和肺等重要疾病以及无凝血功能障碍;②经腰椎X射线片和CT检查显示患者椎体后壁完整,下胸椎及腰椎骨折压缩程度不超过70%;③腰背部明显疼痛,但无无神经损伤症状和体征。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局部麻醉和俯卧硬床板处理,根据腰椎x线片、CT和MR/扫描检查心肺功能和出凝血时间,初步确定椎体病变程度和椎弓根位置。在G型臂下定位病变椎体及其椎弓根位置,用一次性注射器7号针头经皮刺入小关节骨皮质内对准“牛眼睛”标记穿刺点,再在C臂x线机正侧位方向监视下用13G经皮椎体成形术穿刺针(山东冠龙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经椎弓根穿至椎体前中1/3交界处。采用国产丙烯酸骨水泥Ⅱ(天津合成材料工业研究所生产,型号:丙烯酸树脂骨水泥Ⅲ型),调至适当黏度后(拉丝状),在C臂机侧位透视下,用5ml注射器通过经皮椎体成形术螺旋加压装置(山东冠龙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缓缓注入(胸椎3-4ml,腰椎4-5ml),至阻力较大或骨水泥已渗透至椎体后缘时即停止,等2-3min骨水泥进一步固化后拔出穿刺针。患者继续俯卧,观察5min后返回病房,24小时后鼓励患者下地活动。术后给予常规止痛剂和口服抗生素3天。

2结果

2.1疼痛缓解情况所有患者术后均得到随访,随访率为100%,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3.4±4.5)个月。70例术后疼痛完全消失(75.27%),17例术后疼痛明显减轻(18.28%),6例术后疼痛略有减轻(6.45%),无术后疼痛加重患者。疼痛不能完全缓解患者经口服中药仙灵骨葆胶囊来缓解,具体方案是服用仙灵骨葆胶囊,每日3次,每次3粒,1个月为1个疗程,共服用3个疗程。

2.2骨水泥渗漏情况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出现脑血栓、肺栓塞、血肿及肋骨骨折等并发症。术后所有患者行腰椎X线片和CT检查,出现骨水泥渗漏28例,发生率为约30.11%,在文献报道26.5%-65%范围内。其中8例渗漏至椎管内硬膜外,出现急性神经根痛症状,通过无水乙醇浸润治疗即可恢复;6例渗漏至椎间盘,无明显临床症状;5例渗漏至椎旁静脉,无明显临床症状;4例渗漏至神经根管周围,出现单侧神经根刺激性症状,出现单侧下肢放射性疼痛,给予脱水、地塞米松以及神经营养,卧床休养治疗后缓解;3例渗漏至神经孔,出现轻度脊髓受压,表现为局部疼痛加重,对症处理一周后可缓解,如果持续不缓解或进行性加重,则应立即行外科减压手术治疗,尽早恢复脊髓功能;2例出现脊柱旁软组织的少量渗漏通常也无明显临床症状。3讨论

1984年法国医生Galiberl和Deramond首次经皮注射骨水泥甲基丙烯酸甲酯成功地治疗了1例颈2椎体血管瘤患者,开创了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先河。近年来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应用逐渐推广,除了脊椎血管瘤、骨髓瘤、溶骨性转移瘤外,更多应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伴有顽固性疼痛的患者。随着PVP临床应用的增加,以骨水泥渗漏为主的并发症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临床发生率约在26.5%~65%。骨水泥渗漏将对周围组织产生挤压或烧灼,虽然大多数的骨水泥渗漏不会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少数情况下会导致灾难性后果一神经根痛或脊髓损伤。因此分析和总结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因素是防治该并发症的关键。

3.1骨水泥渗漏原因分析

3.1.1椎体后缘破裂:术前CT检查为后壁骨折者,由于PVP注射时压力较高,行PVP时骨水泥沿骨折线走行,进入椎管可能性较大;术中膨胀器植入时角度不正确使后缘骨折线空间加大,导致后缘渗漏;骨水泥的灌注时黏稠度把握不明确。

3.1.2穿刺技术与操作程序不当:反复穿刺或者穿刺不当导致椎弓根或椎体后皮质部分破裂,至骨水泥从破裂口渗出进入椎管。注射结束后过早拔针或骨水泥注射完毕未及时插入针芯等均易造成骨水泥渗漏。

3.1.3骨水泥注入量和时机不妥:骨水泥注入量与渗漏发生率正相关,认为胸椎注入3mL以内,腰椎注入5mL以内,即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3.2骨水泥渗漏防治措施

3.2.1病例的选择:除了严格把握以下手术适应症,1)疼痛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药物治疗无效;2)与骨坏死相关的疼痛性椎体骨折;3)不稳定的压缩性骨折;4)多发性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导致后凸畸形并引起肺功能、胃肠道功能的影响和重心改变;5)慢性创伤性骨折伴有骨折不愈合或内部囊肿改变;6)无神经症状的急性创伤性骨折。建议适当的缩小手术的适应范围,一般的说,塌陷程度较高的压缩骨折其骨水泥渗漏的风险较塌陷程度轻的椎体骨折要高,对于椎体压缩>2/3的患者,应慎重行椎体成形术。

3.2.2术者的素质要求:开展PVP的术者要求能全面了解解剖知识,熟悉手术器材,深刻认识不同疾病所出现骨水泥渗漏风险。此外术前手法复位可以减少骨水泥渗透的发生漏,因手法复位可利用前后纵韧带的内夹板样作用从前后向一定程度上恢复压缩椎体的高度。

3.2.3掌握骨水泥注入时机、注入量及注入方法:相关文献报道镇痛作用与骨水泥注入量并不成正比,但骨水泥渗漏显然与注入的骨水泥有关,因此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严格控制骨水泥注入量可有效减少骨水泥渗漏。目前认为胸椎注射骨水泥3mL以内,腰椎5mL以内即可获得满意效果,且渗漏率低。同时,注射骨水泥应严格把握在面团期完成。

3.2.4术中监控技术:一台高质量、清晰的影像学设备,对于预防骨水泥渗透的作用必不可少。本次患者在术中均使用G臂机监控。双平面的x线监控系统,可以同时监控椎体的侧方与后缘,这能更早的发现骨水泥的渗透。骨水泥注射的过程中应有动态放射线密切监测。在骨水泥注射过程中如发现有骨水泥外渗,才可以立即暂停注射,待骨水泥凝固后根据渗漏部位决定是否继续进行。

3.2.5穿刺方式:PVP采用经椎弓根双侧穿刺灌注可减少单侧骨水泥的注射量,降低了单侧注射的压力,减少了渗漏的风险。穿刺时采取正确的穿刺方法,才能避免穿破椎弓根,保证工作通道四周均为骨壁,防止骨水泥经椎弓根破口渗入椎管或椎间孔。

经皮椎体成形术疗效 篇10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osteoperofic vertebral compressionfractures, OVCF) 在脊柱外科是十分常见疾病, 发生原因通常是骨质疏松及外伤, 患者通常会伴有腰背部功能障碍及疼痛[1]。有关报道显示, 每年全球因骨质疏松造成的脊柱锥体压缩性骨折大约有400万人, 其中大约70万人因骨折引起的并发症、畸形、疼痛需要住院进行治疗[2]。目前临床上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方法很多, 笔者所在医院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9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 均经过病椎CT扫描、摄X线片, 患者的椎体呈现压缩性骨折, 椎管内部没有发现异常, 均确诊为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其中男15例, 女14例, 年龄50~82岁, 平均61.3岁。29例患者均有明确的外伤史, 曾经坠跌伤14例, 车祸伤8例, 意外受伤7例。损伤椎体:T61例, L112例, L28例, L38例。患者椎体压缩程度为15%~50%, 从外伤到进行手术的时间为6 h~12 d, 平均3 d。29例患者均没有神经系统合并损伤。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对患者进行常规胸腰椎正侧位X线摄片;测试患者的肝肾功能、心肺功能及凝血功能;用CT检查患者骨折椎体后壁的完整程度及椎管有没有狭窄;术前给患者留置导尿;术前半小时给予患者静脉滴注抗生素;需要使用到的器材:10 ml注射器, 13 G骨髓穿刺活检针 (应用于胸椎) , 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

1.2.2手术方法

手术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常规的心电监护及消毒铺巾, 患者在全麻或局麻情况下采用俯卧位, 让其腹部悬空, 以伤椎为中心, 在其后正中做切口, 暴露出患者的伤椎、关节突及上下椎板, 于C形臂正侧位方向下透视, 在标记点0.5 cm处做切口, 利用骨髓穿刺活检针由椎弓根穿入椎体内, 达到椎体前中三分之一处, 经过双向透视证实。用10 ml的注射器抽取调配好的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 在液体 (粥状期) 将骨水泥注射到椎体, 椎体每侧注入3 ml, 不能超过6 ml。当骨水泥影扩散接近锥体旁静脉丛或者椎体后壁显影时, 应当即刻停止注射, 以免骨水泥进入到患者椎管、血管内以及椎间孔内。等待2~3 min, 让骨水泥进一步固化以后, 缓慢后退穿刺针, 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间断转动穿刺针以免穿刺针与注入的骨水泥粘牢。通过透视检测骨水泥的扩散以及填充情况, 进而调整操作, 缝合患者的伤口。患者伤口缝合以后还需要俯卧观察10 min。

1.2.3 术后处理

患者进行手术后1 d采取平卧位, 术后的3 d给予抗生素治疗。术后均躺于硬卧板床, 尽可能地采取平卧位, 这样可以保持患者脊柱的平直, 此外在患者的受伤椎体下面应该垫上适当高度的软枕, 以能够维持患者腰部的正常生理曲线为佳, 开始时让患者保持7~10 min, 待患者适应以后, 增加软枕高度到大约15 cm, 让患者骨折椎体局部保持过伸位, 从而矫正和整复压缩性骨折的畸形。在这个过程中要确保垫枕表面的干燥、平整和柔软, 避免患者皮肤被压伤;在治疗期间要保证患者衣服、床单、被褥的干燥和平整, 防止褥疮的发生;同时还需要指导患者加强功能的锻炼, 至少要坚持3个月到半年, 这样可以避免慢性腰痛后遗症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1.3.1 椎体高度丢失

胸腰椎压缩骨折在治疗前后, 利用X线测量患者椎体的高度丢失情况。

1.3.2 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FM) 量表评分

对患者有关躯体功能评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共有十三项, 其中自理能力方面:洗澡、梳洗、穿衣、用厕、进餐;括约肌控制:大小便控制;运动:步行或轮椅, 上下一层楼;转移:轮椅、椅、床转移, 进出浴室、进出厕所。每个项目评分分7级, 最高的为7分、最低的为1分。

1.3.3 视觉模拟评分 (VAS评分)

采用VAS法对阵痛效果来进行评分:无痛为0分;轻微疼痛为1~3分;中度疼痛, 在患者能忍受范围为4~7分;重度或者患者感觉为剧痛, 需要辅助以止痛药的为8~10分。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均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9例患者VAS评分、FM评分及椎体高度丢失情况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与治疗前比较, P<0.05

3 讨论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在脊柱外科是十分常见疾病, 发生原因通常是骨质疏松, 患者通常会伴有腰背部功能障碍及疼痛。每年都有大部分人因骨折引起的并发症、畸形、疼痛需要住院进行治疗。而且随着我国老年化的日趋严重, 越来越多的人患有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治疗方法大多是保守治疗, 治疗的效果不好, 并且患者的卧床时间很长, 并发症很多,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不需要进行固定, 术后最少会保留上下两运动节段, 所以更加地符合患者的生理要求, 采取这样的治疗方法具有稳定脊柱的效果。1987年, Galibert等[3]首次报道了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血管瘤。在之后该方法被应用到了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 在欧洲还有北美该方法被应用的较多, 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胸椎压缩性骨折进行治疗的关键在于准确地穿刺, 穿刺针在椎弓根后缘的进针点是C臂透视下椎弓根影的十点及2点处, 如果患者的皮肤穿刺点也选在此投影点, 则应该选择垂直进针到椎弓根后缘, 待透视定位准确以后再根据手术前的CT片上面的伤椎椎弓根角度斜向穿刺经过弓根进入到椎体内[4]。在手术的过程中使用低浓度的造影剂进行椎体血管造影是十分重要的, 同时这也是在透视下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一个关键和优势, 特别是对于那些严重的压缩骨折患者和急性期的骨折患者。

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过程中根据患者术前的影像资料有时很难准确地判断骨折线有没有突破椎体前缘或者椎管, 此时即便是有少量的骨水泥浆外漏到椎体前缘, 也不会导致并发症的产生, 但是必须要避免骨水泥浆外漏进入到椎管, 一旦骨水泥浆进入到椎管中便会导致脊髓神经受损伤或者受到刺激。在手术的过程中注射骨水泥一方面可以帮助患者止痛, 保持患者足够高度的同时尽可能早地起床活动、投入到工作中, 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患者椎体的稳定性。至于骨水泥镇痛的机理到目前为止还不是十分明了, 这可能与骨水泥的热力学作用、生物固定作用及其神经毒性作用相关[5]。采用骨水泥作为填充材料必须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 骨水泥必须具有生物可降解性, 患者在术后可以通过爬行替代而最终被自体骨所取代; (2) 骨水泥必须要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3) 其必须要具有可注射性; (4) 无致畸以及无毒副作用; (5) 骨水泥注入后与骨折椎体能够100%紧密结合, 骨水泥固化以后能够立即并且持久地维持患者正常的生物力学性能, 同时又能修复椎体压缩性骨折; (6) 骨水泥的价格合理, 在患者能够承受的范围内; (7) 骨水泥的固化时间充裕, 有足够让医生操作的时间[6]。

综上所述, 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具有并发症少、疗效肯定、操作简单、创伤小等优点, 并且能够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 减少患者的卧床时间, 减轻患者的痛苦, 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可以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腾皋军, 何仕成, 郭金和, 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良恶性病变的临床技术应用探讨[J].中华放射杂志, 2002, 36 (4) :295-299.

[2]关凯, 孙天胜, 李放, 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4, 27 (2) :102-104.

[3]Galibert P, Deramond H, Rosat P, et al.Preliminary note on the treatment of vertebral angioma by percutaneous acrylic vertebroplasty[J].Neurochirurgie, 1987, 33 (2) :166-168.

[4]王涛, 吴春根, 程永德, 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慢性症状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9, 18 (10) :740-743.

[5]郑召民, 郭家伟, 邓方跃, 等.经皮注射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治疗骨折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J].中华创伤杂志, 2005, 21 (3) :224.

上一篇:天人合一与生态文明下一篇:防喘振优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