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成形术(通用7篇)
鼻成形术 篇1
鼻中隔偏曲是耳鼻喉科常见病之一, 不仅影响鼻腔通气功能, 且可引起鼻出血、头痛、鼻塞等症状。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往往伴有鼻中隔偏曲, 不同程度的鼻中隔偏曲不但影响鼻窦引流, 还妨碍鼻内镜自由放入鼻腔, 不能充分暴露术野、彻底开放鼻窦, 影响手术疗效。传统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已成为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主要方法, 但也可能发生鼻中隔穿孔、血肿及鼻腔粘连、鼻中隔黏膜摆动、鼻梁塌陷等并发症。在临床工作中笔者利用鼻窦镜照明好、术野清晰的特点, 对78例鼻中隔偏曲合并鼻窦炎、鼻息肉患者, 在鼻内镜手术同时行鼻中隔成形术, 二期手术一次完成, 既减轻患者痛苦又提高了手术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科确诊鼻中隔偏曲患者78例, 其中男40例, 女38例;年龄18~50岁;其中C形偏曲35例, S形偏曲30例, 骨嵴或棘13例;伴鼻窦炎40例, 鼻息肉20例, 下鼻甲肥大30例。
1.2 手术方法
78例患者均行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 手术在局麻或全身麻醉下进行。首选局部麻醉, 以1%丁卡因+1%肾上腺素棉片收缩鼻腔黏膜5min/次, 行表面麻醉鼻腔黏膜3次;以2%利多卡因+1%肾上腺素液注射于偏曲凸面的鼻中隔黏骨膜下作局部侵润麻醉。对年龄较大、疼痛耐受性差或合并全身疾病患者采用全身麻醉。患者取平卧位, 常规碘伏消毒鼻腔黏膜及颌面部皮肤, 包头铺无菌巾, 选择鼻中隔偏曲较明显一侧鼻腔作手术切口。用小圆刀在皮肤黏膜交界处1.5mm作“L”型切口, 切口延长至鼻底, 切透皮肤及黏软骨膜全层, 以鼻中隔剥离子分离鼻中隔黏软骨膜, 自上而下、由前向后, 直至后方筛骨垂直板结合处充分显示。再从原切口后方约1mm软骨处作切口, 切开鼻中隔软骨, 分离对侧鼻中隔黏软骨膜, 超越偏曲部约1cm, 用剥离子压迫鼻中隔软骨与筛骨垂直板结合处, 使其骨折移位矫正, 用筛窦钳或多关节咬骨钳钳除偏曲部分软骨, 尽量保留鼻中隔软骨骨质大部分。对于前端近鼻底部偏曲者断开鼻中隔软骨下端与梨骨、上颌骨鼻嵴的连接, 向下用鱼尾凿凿除偏曲的上颌骨鼻中隔嵴和偏曲的梨骨, 对鼻中隔软骨部分偏曲者, 给予“十”字切除条形软骨减张。达到矫正效果后, 鼻中隔黏膜复位, 于切口缝合2针, 对于合并鼻息肉、鼻窦炎、下鼻甲肥厚者给予鼻窦开放术及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所有患者术后常规静脉滴注抗生素5d, 止血药2d, 术后48~72h分次抽取鼻腔填塞物, 局部使用生理盐水喷鼻, 术后7d拆线出院。术后1周、2周、1个月、2个月鼻内镜下检查处理1次, 根据具体情况收缩、清理鼻腔, 清除肉芽、痂皮等, 定期随访3个月进行疗效评价。
1.3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原有症状消失, 鼻内镜下见鼻中隔矫正, 创口愈合, 嗅裂、中鼻道和总鼻道暴露良好;好转:鼻中隔偏曲大部分矫正, 鼻腔通畅, 偶有头胀;无效:鼻中隔偏曲矫正不满意, 鼻腔有明显狭窄部位, 仍有鼻塞、头痛、鼻出血等症状。
1.4 结果
随访3个月, 以鼻出血为主要症状者均治愈;以头痛为主要症状者治愈70例, 好转5例, 无效3例 (其中鼻腔通气未改善、鼻塞头痛持续存在2例, 并发鼻中隔穿孔1例) 。
2讨论
随着20世纪70年代鼻内镜的应用, 鼻中隔矫正手术可在直视下进行, 手术并发症明显减少, 矫正鼻中隔的目的在于解除因鼻中隔偏曲引起的鼻阻塞症状;保证手术中中鼻道和相应鼻窦良好暴露;保证术后良好护理;去除鼻部疾病的病因和诱因, 因此手术中同时矫正鼻中隔畸形有积极治疗意义。但传统的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有以下缺点, 如手术后发生鼻中隔软弱, 随呼吸摆动, 高位偏曲者可能出现矫正不足或鼻梁塌陷[1]。笔者体会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在一定程度上优于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鼻中隔成形术适用于如下情况: (1) 鼻中隔高位偏曲:一侧中鼻甲受压外移, 中鼻道狭窄; (2) 鼻中隔嵴突影响鼻腔功能妨碍手术操作。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的优点为:在内镜直视下操作, 鼻中隔软骨与筛骨垂直板的结合处及梨骨、上颌骨鼻嵴与鼻中隔软骨下端“错茬”交界的纤维粘连带清晰可见, 操作准确, 避免过多切除软骨和骨质而致鼻中隔松弛、摆动及鼻中隔穿孔的发生。
鼻中隔的组成包括鼻中隔软骨、梨骨、筛骨垂直板、上颌骨腭突, 根据骨的生长发育, 颅骨完成较早, 鼻中隔软骨发育完成较晚, 2种不同骨质成分发育时间不同, 导致鼻中隔软骨与周边骨质之间连接成为受力核心部位, 骨互相挤压造成鼻中隔偏曲[2]。因此手术离断鼻中隔骨与软骨成分后, 张力减轻, 切除多余重叠部分, 偏曲得以矫正。手术切口一般选择鼻中隔偏曲一侧, 以便于掌握切口部位和长度, 向鼻底方向延长, 减少鼻内镜反复放入对黏膜、骨膜及骨膜瓣的刺激, 术中必须充分保护黏软骨膜, 充分分离骨与软骨, 否则去除骨质时会连带黏膜一起撕裂导致穿孔。术后选择膨胀海绵填塞鼻腔, 不宜填塞过多、过紧, 以防因血液循环障碍引起黏膜缺血坏死。术后48~72h分次抽取鼻腔填塞物, 术后1周使用生理盐水喷鼻防止粘连, 黏膜表面假膜有促进愈合作用, 不宜过早处理。鼻中隔成形术后可同期进行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及下鼻甲部分切除术。鼻中隔成形术适用于大部分鼻中隔偏曲患者, 但也有一些鼻中隔偏曲患者如陈旧性严重鼻中隔骨折、鼻中隔软骨肥厚重叠、严重的骨棘或嵴突等, 需通过传统鼻中隔矫正方法将软骨或骨质去除才能达到矫正鼻中隔的目的。
综上所述, 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按微创手术要求处理软骨段偏曲时, 对偏曲不明显的部分应尽量予以保留, 以最小损伤有针对性地准确解除鼻中隔偏曲所引起的压迫和阻塞症状[3]。术中去除偏曲骨性或软骨部分, 大部分软骨及骨性部分保留不动, 使手术局部化, 简化了手术过程, 既恢复了鼻中隔正常位置, 又不会使患者在呼吸时感到鼻中隔有摆动感, 更重要的是符合鼻腔生理功能需要, 消除患者的心理不适感。
参考文献
[1]冯立人, 王孟冬, 孙宝宾.鼻中隔成形术与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的比较[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7, 21 (22) :1044-1046.
[2]周丰, 涂海螺, 张耀明, 等.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105例疗效对照观察[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2, 7 (4) :237-238.
[3]韩德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4:237-240.
鼻成形术 篇2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45例, 男35例, 女10例, 年龄17~62岁, 平均33岁。外伤致鼻中隔偏曲32例, 先天性鼻中隔偏曲伴有鼻出血13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鼻腔堵塞, 全部患者均经鼻窦CT (冠状位+轴位) 鼻内镜检查确诊, 可通过三维重建对鼻骨位置形态等进行全面的了解, 所有外伤患者均伤后1周内就诊。
手术方法:①术前准备:急诊有颜面开放伤口, 严重鼻出血者, 无手术禁忌证者需急诊手术。一般抗生素预防应用3~5 d, 外鼻肿胀明显者24 h后热敷理疗, 呋麻滴鼻液点鼻, 2次/d, 对合并其他内科疾病的患者给予对症处理, 术前稳定病情。告知患者骨折复位及成形术可同期进行手术操作。②方法:常规表面麻醉复合局部浸润麻醉, 药物选择利多卡因及肾上腺素。根据患者不同损伤类型, 选择针对性手术入口, 常规手术入路为左侧中隔面, 若偏曲不明显, 仅表现为棘或嵴突的局部偏曲, 可局限性切口入路, 选择局部偏曲前作为手术入路, 或选择“嵴突”边缘作为手术入路。通过鼻内镜进行手术切口, 靠近黏软骨膜或黏骨膜下剥离达骨折偏曲部位后方, 术中对软骨连接的骨缝进行仔细探查, 轻压骨缝达到裂开的目的后, 进行离断处理, 对对侧黏软骨膜进行分离处理, 跨过骨折偏曲部, 充分释放张力, 分离时注意避免加重骨折处黏膜损伤, 将骨折偏曲的鼻中隔软骨及骨直接对位矫正, 如有游离、无法固定的小骨片, 可直接取出。如偏曲部分为嵴突或棘, 剥离过程中及时调整剥离子用力方向, 必要时可行偏曲部位或嵴突处骨折, 切除偏曲部分、嵴突、棘[1]。尽量保护黏软骨膜, 以防撕裂, 彻底矫正偏曲的鼻中隔。若为“C”形偏曲, 应根据患者偏曲情况通过“井”字划痕法或进行局部的手术切除;若为“S”形偏曲, 应根据患者偏曲情况通过局限性横向或纵向的条索状进行切除, 可通过“井”字划痕法进行手术切除, “S”形高位偏曲应注意减少切除的部分, 若必要切除无法避免, 则选择类方形切除效果较好, 软骨祛除之后的穿孔修补可采用。对于复杂性的穿孔可通过咬骨钳及电动钻对犁骨、筛骨垂直板、上颌骨和腭骨鼻嵴等进行咬除或磨削操作。对于黏膜破损的情况可放置软骨进行支撑促进恢复。最后, 通过内镜对中鼻甲根部矫正效果进行观察, 若可充分暴露, 即可结束手术[2]。通过内镜对鼻顶部骨折部分进行仔细观察, 常规骨折在鼻顶部可观察到瘀斑形成或者鼻腔外侧壁有黏膜撕裂, 此处即为鼻骨复位器着力点, 行鼻骨闭合复位, 用庆大霉素冲洗鼻中隔术腔。鼻腔放置膨胀棉及凡士林纱条填塞支撑, 在海绵里注入庆大霉素使海绵膨胀。在Killian (鼻中隔偏曲未延伸至鼻前庭, 在皮肤与黏膜交界处, 靠近皮肤, 以避免撕破黏膜) 切口缝合两针。③术后处理:术后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3~5 d, 48 h后抽除海绵及纱条, 1周后拆除切口缝线。
疗效评估标准:①优:鼻梁正中位, 偏离中线<1 mm, 两侧鼻对称, 通气无异常;②良:鼻梁基本正中位, 偏离中线<2 mm, 两侧鼻基本对称, 通气无明显受阻;③差:鼻梁歪斜, 偏离中线>2 mm, 两侧鼻不对称, 不能正常通气。
结果
术后随访6~12个月评估疗效, 本组45例中13例鼻出血患者未再出血, 5例术后鼻中隔、中鼻甲粘连经换药后分开, 无鼻中隔血肿, 脓肿等并发症。45例患者鼻外形修复成功, 外观满意, 鼻中隔居中, 无通气及嗅觉功能障碍, 随访过程中无外鼻塌陷患者。
讨论
外侧鼻夹容易受到外力损伤, 当外力较大时, 鼻中隔的软骨由于应力不够, 会发生脱位, 导致鼻中隔偏曲。偏曲的鼻中隔可导致局部组织的血肿, 引起出血、头痛、炎症等。外伤造成的鼻骨骨折连带鼻中隔偏曲, 此时应及时送医院进行探查, 决定是否进行手术治疗, 若不及时治疗, 偏曲的鼻中隔容易导致外鼻畸形的发生。
根据偏曲类型、部位不同, 选择不同的切口, 切口的选择应从鼻顶到达鼻底上颌骨嵴近下鼻道处, 以减少手术切口的张力, 从而防止手术过程中发生黏膜撕裂的情况。若鼻中隔偏曲情况较为严重的患者, 切口可选择鼻小柱前下位置;若鼻中隔偏曲情况不明显, 或者仅有外伤性黏膜撕裂的情况, 切口可选择局限性开口。我们体会术中灵活应用中鼻甲剪、剥离子、枪状镊及吸引剥离器, 充分暴露术野, 祛除骨片时动作轻柔, 避免黏膜撕裂损伤, 鼻顶处不宜过多祛除软骨及骨, 以防鼻梁后期塌陷, 尤其对新鲜鼻中隔骨折宜清除中隔血肿, 骨折对位, 保持中隔居中为宜。对于青少年患者, 骨折伴有偏曲的情况应通过局限性手术进行治疗, 对于鼻中骨质尽量进行保留, 据此, 青少年患者并非成形术的绝对禁忌证。在手术治疗上, 早期进行偏曲的纠正十分重要, 这样可以恢复正常的鼻腔生理结构, 减少黏膜异常导致感染的发生。术后在随访的过程中, 应注意鼻腔粘连的发生。本文研究中, 术后随访可有粘连发生情况, 经及时进行换药处理后均未再发生。
传统手术治疗对于骨折的处理多采用手法进行复位, 复位准确度不够, 且复位过程中存在鼻中隔偏曲的并发症, 可能导致继发性的炎症。鼻内镜下一期手术的优点为可同时行鼻骨复位和鼻中隔成形, 鼻内镜下复位始终在明视下操作, 操作直观、准确, 镜下对损伤处的黏膜分离更有把握, 止血更便捷, 手术精准, 具有创伤小、效果好、费用少的特点, 并发症少, 且不用二期行鼻中隔矫正术, 临床意义重大。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骨骨折整复位术同期鼻中隔成形术的疗效。方法:对65例鼻骨骨折伴鼻中隔偏曲患者给予经内镜下鼻骨骨折整复位术, 同期行鼻中隔成形术治疗, 对手术方式、效果、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45例患者鼻外形修复成功, 外观满意, 鼻中隔居中, 无通气及嗅觉功能障碍。结论:鼻内镜下鼻骨骨折整复位术同期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骨骨折伴鼻中隔偏曲具有同期手术操作简单、复位准确、切口灵活、并发症少、功能恢复良好、后遗症少等优点。
关键词:鼻骨骨折,鼻中隔偏曲,鼻内镜
参考文献
[1]韩德民, 周兵.鼻内镜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201.
鼻成形术 篇3
关键词:经鼻气管插管麻醉,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护理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发病率近十数年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有效手术方式,手术时原多经口进行气管插管,一般在患者清醒后3~4小时拔管。现采用经鼻插管进行麻醉,拔管时间可延长至术后24小时,明显减少了手术局部水肿而致气管切开的风险,但也对术前术后护理,尤其是术后气道的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科自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共收治OSAS患者并行手术治疗者15例,通过精心护理均收到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共收治OSAHS患者15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2例,年龄37~59岁,平均46.3岁。均为夜间习惯性打鼾,伴有日间嗜睡的现象而就诊。经多导睡眠监测,7小时的睡眠过程中,呼吸暂停及低通气反复发作达30次以上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即每小时呼吸暂停的平均次数)≥5次/小时,符合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体格检查可见软腭肥厚、低垂,悬雍垂、舌体及咽侧索肥大。入院后均采用经鼻插管进行全麻下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加咽腔扩展术,术后恢复良好,14例患者在手术后无并发症发生,1例出现术后出血予及时治疗,均痊愈出院。
2 护理体会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术前向患者进行耐心宣教,将手术的目的、手术过程、时间以及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护理知识进行宣教,以消除其紧张心理,使患者对手术有充分认识,树立信心,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手术。2.1.2术前准备:做好各种术前检查。睡眠呼吸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若低于50%,夜间睡眠时给予正压呼吸通气(CPAP) 3~7天,以提高患者化学感受器的敏感性,促进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心脑血管供氧,从而能较好地耐受手术。高血压者必须控制血压至正常范围。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应停药15天,防止术中、术后出血。全麻术前常规禁饮禁食6~8小时。
2.1.3 注意口腔清洁:
术前3天给予益口漱口液含漱,每日4次。戒烟、戒酒,避免刺激性食物。
2.1.4 术前训练:
术前进行简单手势的训练,帮助患者在术后拔管前进行手势交流。同时准备写字板等用物。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
体位:完全清醒后可采用半卧位或坐位,可提高整个呼吸系统的顺应性,减少上呼吸道阻塞,同时膈肌下移可增加潮气量,提高机体氧浓度,肥胖者应尤其注意[1]。
饮食:全麻清醒6小时,少量饮水无呛咳后,可分次进少量冷流质饮食。少数患者术后数日内因暂时性软腭功能障碍,进食过程中容易发生食物自鼻腔呛出[2],应嘱患者取坐位或半坐位进食。术后1~2天可进半流质饮食。术后2周禁食干硬、刺激性食物,以免诱发出血。应鼓励进食,可锻炼喉部肌肉的活动,促进伤口愈合。本组15例在鼓励下均能按要求进食,未诱发出血,伤口愈合良好。
口腔护理:由于手术影响,口腔机械性自洁作用减弱,加之伤口血性分泌物排泄至口腔,坏死上皮脱落,加重口腔不洁,易引起伤口感染。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及伤口清洁,避免伤口感染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与经口插管相比,经鼻插管的口腔护理更简单易操作,并对导管无影响。本组15例均能主动配合口腔护理,并坚持在进食后用益口漱口液漱口,未发生伤口感染。
2.2.2 气道护理
术后可因局部反应性水肿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3],是围手术期死亡的最常见原因,故术后加强气道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确保呼吸道通畅:需密切观察呼吸情况,术后2~3小时内可能出现呼吸道急性阻塞,发生突发性窒息,若出现呼吸困难,应立即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经鼻气管插管的管径较小且长,鼻部、咽部血性物容易形成血性痰栓。应给予正确吸痰,注意吸痰时动作要轻柔,不要长时间固定在同一位置吸引,应边吸边上提旋转[4];下插吸痰管时不能有负压;吸痰前后应增加吸氧浓度。因声门下与气囊之间有一间隙,常有大量口咽分泌物,其量可达3~15mL[5],插管吸痰时应注意吸除。对于清醒患者可鼓励其自行咳痰。本组15例患者通过吸痰均吸出少量血性分泌物,麻醉清醒后鼓励其自行咳痰,未发生呼吸困难、窒息。
加强湿化:应保持病室温度在2 0~2 2℃,湿度维持在50%~60%[6]。插管期间糜蛋白酶加地塞米松注射液进行雾化吸入,避免痰液干结,导管口可用生理盐水纱布覆盖。通过以上措施,15例患者均能自行咳痰。
2.2.3 导管管理
导管固定:经口气管插管,导管移动空间大,不易固定,并增加患者的不舒适感。采用经鼻气管插管后,患者耐受性增加。15例患者中除1例因不能耐受而要求提前拔管外,均在术后22~24小时拔管,减少了提前拔管后手术局部水肿、气道堵塞而致再次气管插管困难、甚至气管切开的风险。
导管气囊管理:插管期间气囊不作常规放气,保持气囊压力在20~25cmH2O,可减少吸入性感染的可能。
拔管护理:医嘱拔管时,应先告知患者以取得合作,彻底吸痰,抽尽气囊内气体。拔管后,再吸尽分泌物,并嘱患者咳嗽排痰。15例患者均拔管顺利,拔管后呼吸平稳、氧合正常。
2.2.4 术后观察
严密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关系到术后效果和患者的生命。
血氧饱和度监测:OSAHS患者术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应给予给氧、持续血氧饱和度监测,保持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以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氧供给。若SpO2经吸氧后仍持续偏低,要注意是否有气管插管堵塞。
心电、血压监测:OSAHS患者术前可伴有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等症状,术后应加强心律、心率及血压的观察,在进行各项操作时应动作轻柔,以防引起血压升高、心律、心率改变。本组中有5例术后血压偏高,达150~170/90~95mmHg,考虑为术中使用肾上腺素及伤口疼痛致血压升高,给予密切观察,血压未再升高,降至其术前控制水平。
出血的观察及护理:创口出血为术后早期出现的并发症。注意观察睡眠后有无频繁的吞咽动作。应告诉患者口腔内有血液须及时吐出以便观察,也可避免因血液下咽而导致的恶心、呕吐,胃部不适。术后遵医嘱尽早静脉滴注止血药。对失血量较大者注意防止休克,并考虑再次手术止血。本组中1例患者术后2小时出现口中分泌物带大量鲜红色血液约350m L,立即行手术探查止血,结扎出血血管后出血停止。
2.2.5 疼痛护理
疼痛易引起患者血压变化,烦躁不安。可给予颈部小冰袋冷敷(冷敷温度以5~10℃为宜)、口服冷流质等方法。必要时可采取微量泵静脉注入镇静镇痛药物,但必须注意血氧饱和度和呼吸情况。本组15例,14例通过颈部冰袋冷敷、口服冷流质方法达到减缓疼痛的目的,均表示疼痛可以忍受,安静休息。1例患者在术后4小时使用镇痛微量泵,镇痛效果满意,未出现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2.2.6 心理护理
因患者术后疼痛、沟通障碍,会出现的焦虑、恐惧、烦躁等情况,及时给予疏导,允许家属陪伴,创造良好的修养环境,帮助稳定患者情绪。并鼓励患者通过手势、体动、表情和书写等方式进行沟通[7]。上述1例出血再次手术患者通过沟通,患者和家属对变更均能理解和配合。
2.3 出院指导
2.3.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睡眠质量:保持良好的睡姿,建议以侧卧位为宜。睡前勿进食,勿服安眠药。
2.3.2 控制饮食,适当运动,控制体质量。少吃油腻及辛辣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戒烟、戒酒。加强体育锻炼,控制体质量。
2.3.3 定期复查。
3 小结
经鼻气管插管下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提高了患者对气管插管的耐受性,延长气管插管时间,减少了手术局部水肿引起窒息机会,尤其是减少了气管导管拔管后再次插管困难而致气管切开的风险,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如何保证手术的效果,确保患者的康复,手术术前术后护理水平的高低是术后恢复的关键。通过对15例经鼻气管插管下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患者的护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以认为:加强术前术后护理,根据患者的心身状态,认真地做好各项护理工作,强调确保呼吸道、气管导管及口腔的护理,细致的病情观察,有效防止术后心律失常、伤口大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能确保手术的成功,从而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李延忠.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M].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270-275.
[2]蒋小红, 李春梅.实用专科护士丛书眼科、耳鼻喉科分册[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413-414.
[3]吴红东, 王萍, 陈巧英, 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围手术期护理[J].宁夏医学杂志, 2002, 24 (6) :377.
[4]李小寒, 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70-172.
[5]柏宏坚, 矍介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 2000, 9 (12) :566-568.
[6]周秀华.急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207-210.
鼻成形术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36例患者中, 男25例, 女11例, 年龄18~62岁, 既往无鼻部手术史, 均以鼻塞为主要症状, 伴流涕17例, 伴头痛5例, 伴嗅觉减退6例, 伴反复鼻出血2例。鼻内镜检查按偏曲形状分, 有“C”型偏曲14例, “S”型偏曲7例, 棘突状偏曲4例, 嵴突装偏曲7例, 混合性偏曲4例。术前均常规行鼻窦CT检查, 伴有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者均予排除。
1.2 手术方式:
根据患者疼痛耐受情况及合作程度, 选取局部或全身麻醉方式, 其中9例采用全身麻醉, 其余27例采用局部麻醉 (1%丁卡因表面麻醉及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 。麻醉起效后, 于左侧鼻阈皮肤黏膜交界处做L形切口, 自软骨膜下向后分离, 充分暴露左侧鼻中隔的三条张力线, 于鼻中隔软骨-筛骨垂直板交界处使二者分离, 适当的咬除筛骨垂直板前缘的骨质, 垂直切除鼻中隔四方软骨前缘2~3 cm软骨条, 充分游离对侧鼻中隔软骨, 分离鼻中隔软骨与犁骨、上颌骨鼻嵴的连接, 使中隔软骨下缘游离, 水平切除3~5 cm软骨条, 凿除偏曲的上颌骨鼻嵴和腭骨鼻嵴。若鼻中隔软骨偏曲明显, 在软骨凹面侧作“十”字或“井”字划痕, 消除软骨表面应力, 若筛骨垂直板有重度偏曲, 用咬骨钳钳夹筛骨垂直板使其骨折, 纠正偏曲。术毕填塞膨胀海绵, 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3 d, 术后2 d抽取膨胀海绵, 5 d拆线, 鼻腔定期换药。1.3疗效评定标准。治愈: (1) 鼻塞症状消失。 (2) 解除鼻部疾病的病因, 如头痛、鼻出血、流涕等。 (3) 前鼻镜检查鼻中隔居中, 鼻腔通畅。好转: (1) 自觉症状较术前减轻或头痛、鼻出血发作频率减少。 (2) 前鼻镜下鼻中隔矫正不完全。无效:症状无好转, 前鼻镜检查鼻中隔矫正不到位。
2 结果
全部36例患者一次性手术成功, 术后随访3~6个月所有患者鼻腔通气均有明显好转, 按以上评定标准, 治愈34例, 占94.44%, 好转2例, 占5.56%, 无效0例, 占0.00%。所有患者均无外鼻畸形、鼻梁塌陷、鼻中隔脓肿、鼻中隔血肿、鼻中隔穿孔、脑脊液鼻漏、鼻中隔摆动等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据统计, 鼻中隔偏曲的患病率在16%~79%。鼻中隔偏曲患者有明显的鼻塞、头痛或鼻出血等症状时, 应行鼻中隔手术矫正治疗。
传统的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 通过切除大部分鼻中隔软骨、咬除偏曲的筛骨垂直板及凿除偏曲的上颌骨鼻脊、犁骨, 使鼻中隔居中, 但破坏了鼻腔的骨性及软骨性支架, 容易出现外鼻塌陷、鼻中隔煽动、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韩德民根据构成鼻中隔主要骨与软骨发育的不平衡, 相互挤压、重叠, 从而在鼻中隔软骨的前、后、下方的3条线上产生张力, 进而形成偏曲的原理, 设计了鼻中隔三线减张法。通过条状切除3条张力线上的软骨及咬除张力线上偏曲的骨质, 解除张力, 使鼻中隔重新塑形, 达到矫正鼻中隔的目的, 同时使鼻中隔的骨性及软骨性支架得以保留, 从而降低了鼻部塌陷、鼻中隔煽动、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的概率。
已有临床研究发现, 三线线减张法鼻中隔矫正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症状改善及并发症等方面优于传统的鼻中隔切除术[3]。三线减张法鼻中隔矫正术仅条状切除张力线上的极少数软骨及骨性部分, 适用于因鼻中隔偏曲所致鼻塞、头痛、流涕的未成年患者, 扩宽了手术适应征的年龄范围[4]。
通过本组病例的研究, 笔者体会到:鼻内镜三线减张鼻中隔成形术保留了部分偏曲的软骨和骨质, 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鼻中隔偏曲矫正, 手术切除范围小, 术后并发症少, 手术时间短, 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是一种有效的功能性微创手术方法。
参考文献
[1]Chung BJ, Batra PS, Citardi MJ, et al.Endoscopic septoplasty:revisitation of the technique, indications, and outcomes[J].Am J Rhinol, 2007, 21 (3) :307-311.
[2]韩德民, 王彤, 臧洪瑞.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手术[J].中国医学文摘 (耳鼻咽喉科学) , 2009, 24 (2) :103-105.
[3]严共刚, 李郧, 韩正理, 等.三线减张法鼻中隔黏膜下成形术与切除术疗效对比分析[J].当代医学, 2013, 19 (11) :77-78.
鼻成形术 篇5
有效的术前医患沟通是整形手术成败的关键。以鼻部为例,在审美学上对于理想的鼻部与脸部其他各器官(如前额,眼睛,脸颊等)的角度、距离等有一系列标准以确定鼻部与整个脸部的协调[1]。但受年龄、性别、种族以及个人喜好的影响,理想的鼻形仍然因人而异[2]。相对于二维图像来说,三维图像不仅可以提供一个更为直观、逼真的视觉效果,也有助于展示各角度的细部特征。因此,一套用于模拟鼻整形术的三维系统可以极大地提高医患沟通的准确性和效率。
图像配准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图像处理领域。通过对患者不同时期的医学图像的对比和处理,医生可以获得更为精确可靠的信息。
图像配准是将在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不同设备或不同角度获得的图像数据集转变到同一坐标系的过程[3],如图1所示。
P为图像I1上一点,q为图像I2上的对应点,图像I1与I2的配准即为寻找一种变换T,使p与q存在如下关系:
配准的一般内容包括图像的几何空间变换,相似性测度,变换参数的优化(搜索)策略,以及配准效果评价。
1 图像配准在模拟鼻整形术中的应用
通过比较患者术前与术后的脸部图像,可以衡量手术是否成功;通过比较患者预期术后与实际术后的脸部图像,可以衡量系统在模拟手术产生的变形中的适用性;通过对比患者术后不同时期的脸部图像,有助于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
系统使用刚性图像配准将患者术前与术后图像或模拟术后与实际术后图像进行全局配准,而后使用弹性图像配准对鼻部进行局部配准,通过设置基于三角形网格自由变形的控制点,模拟鼻部的变形改变,通过三种优化算法寻找适合的变形参数。
2 基于ICP的刚性图像配准
2.1 刚性图像配准
刚性配准使用旋转和平移变换,使两个图像数据集中的对应点达到符合某种量度的空间上的一致。
为了提高配准的精确度,患者术前、术后的脸部图像需要在尽可能相似的环境中取得。即便如此,图像也会受到脸部角度及位置的细微变化、捕捉系统的精确度以及术后肿胀等原因的影响。但经过研究分析得知,当患者的脸部处于放松状态并且直视摄像头时,其脸部特征形状是基本稳定的。因此使用刚性配准来比较两个图像是可行的。同时刚性配准也被做为下一步弹性配准的预处理[2]。刚性配准中涉及的主要概念如下:
(1)相似性测度:使用两张图像上所有对应最近点间的欧氏距离之和作为相似性测度。其中对脸部边缘部分的相似性测度改进详见下文2.3。
(2)图像变换:刚性配准中使用平移和旋转。
(3)搜索策略:刚性配准中使用ICP (Iterative Closet Point),即迭代最近点算法。
2.2 ICP算法描述
ICP算法的目的是通过旋转和平移的方法达到两个图像点集符合某种测度下的最优匹配[4]。
算法原理为:已知两点之间的对应关系,利用空间变换使两点间的距离最小。ICP算法首先假设最近点即为对应点,通过迭代缩小已知距离较接近的对应点之间的距离,直至结果完全收敛或达到最大迭代次数[5]。
在图像预处理中,为了统一图像的初始位置,需通过质心计算,并利用从质心到原点的向量将图像平移至原点。在VTK库[2]中存在类似的ICP算法模块,该模块将原图像的质心移动至目标图像的质心,并将其作为原点。为了避免不同相机因视向和距离的细微差别而产生的影响,同时也为了简化下一步的变形,需要对此模块实现进行如下改进,即,两个图像都将被移至原点。
ICP算法需要一个较好的初始定位,这种定位可以利用脸部特征实现,也可以人为设定。
ICP算法中,目标函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R为三维旋转矩阵,pi, qi分别为两张图像上的对应临近点,t为平移向量。
通过迭代,找出R和t,使目标函数E值最小。
2.3 相似性测度改进
取样时,由摄像头捕捉到的图像经常会出现边缘锯齿状或成模糊状态,这种图像会极大地降低配准的精确度。系统采取距离阈值法解决该问题,即采用每次迭代的标准差作为阈值,当对应点之间的距离过大,超出阈值时,则忽略此点。该方法可以有效去除图像中的极端值。
在配准患者术前、术后脸部图像时,虽然已知的某部分区域(如鼻部)会在手术中改变,但该区域的整体形状并不会发生大的改变,配准受到这种变化影响可能导致图像的整体偏移。因此在相似测评时需要预设忽略范围,如鼻部不进行配准。该设定需要在所有配准模型中使用。可以人为设定忽略范围,即,框选出鼻部进行忽略。也可自动设定忽略范围,即,鼻部可以通过五个点确定具体范围,如图2所示。系统通过自动设置控制点(见4),则系统可以自动设定忽略范围。该方法比人为设定更为方便准确[2]。
3 基于三角形网格自由曲面变形的弹性图像配准
3.1 弹性图像配准
相对于刚性配准,弹性配准的准确性更高,算法也更复杂。弹性配准中涉及的主要概念如下:
(1)相似性测度:使用两张图像上所有对应最近点间的欧氏距离之和的平均值作为相似性测度。对脸部中央部分的相似性测度改进详见下文3.2。
(2)图像变换:弹性配准中使用t-FFD。
(3)搜索策略:弹性配准中采用了Powell算法,共轭梯度法,以及BFGS算法。
3.2 相似性测度改进
与刚性配准类似,弹性配准的相似性测度同样使用最近对应点的欧氏距离作为标准。由于控制点主要分布于脸部的中心位置(如鼻部),脸部边缘的变化不会对配准的精度产生影响。另外,在取样时,脸部的某些部位(如眉毛)很难被摄像头精确捕捉到,导致图像中产生空洞,影响控制点的分布,从而降低配准精度。因此,需要忽略由空洞产生的对应最近点之间的过大距离[2]。
3.3 三角形网格自由曲面变形(t-FFD)
自由曲面变形,即FFD (Free Form Deformation),由S-ederberg和Parry提出,是一种模拟三维曲面变形的技术。其基本思想为将弹性物体嵌入某种控制网格组成的空间框架内,通过对网格的改变模拟物体的弹性形变[6]。
Kobayashi和Ootsubo对FFD进行了改进,提出了tFFD,即free-form deformation by using triangular mesh,如图3所示。该方法将控制网格设置为均匀分布在整个曲面上的任意三角形网格,包括可能出现的彼此交叉或互相独立的三角形网格。这种技术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大量的复杂曲面变形。
3.4 搜索策略
可以采用三种适用于优化连续函数的搜索策略寻找变换参数。
3.4.1 Powell算法
Powell算法是一种不依赖梯度函数的多维优化算法。算法通过设置共轭方向集将多维函数的优化转换为迭代的一维函数优化过程。其基本原理如下:
设x軆0为函数f (X軑)=f (x1, x2,…,xn)最小值的初始位置,使用曼哈顿距离(又称出租车几何学)的方法寻找函数沿下一方向的最小值。对于向量P軋=X軑i,设n为多维正交的初始搜索方向,在该方向上寻找标量λ,使得函数f (P+λn)趋近于该方向上的最小值。用P+λn替代P,并用方向λn替代现有方向n,进行下一轮迭代。
传统Powell算法的缺陷在于,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置换的搜索方向可能线性相关,或趋近于线性相关,从而导致迭代不能收敛至最优点。
改进的Powell算法在置换方向前,先要判断现有方向是否需要替代,以及找到最优的替代方向。最优替代方向即为寻找沿该方向的函数值f下降最快者,去掉该方向并使用新生成的方向进入下一轮迭代,从而更有助于避免线性相关并接近共轭。判断标准由以下两个条件决定:
其中,f0为当前方向组起始点函数值,fN为沿该方向组一维搜索的终点函数值,fE为起始点对终点的影射点的函数值,荦f为当前方向组中函数值下降量最大者。
若(2)、(3)式中至少一个成立,则下轮迭代中仍使用当前方向组。若(2)、(3)式均不成立,则去掉荦f的方向,替换为fE的方向[2]。
3.4.2 共轭梯度法
共轭梯度算法的每一个搜索方向都是共轭的,从而避免了Powell算法的缺陷。该方法假设搜索空间的每一点都存在梯度,并且利用已知点处的梯度构造一组共轭方向,沿这组方向进行搜索,得出目标函数的最小值。
设初始点g0, 并且h0=g0
若矩阵A已知,可通过上述公式得出h。否则,令gi=荦f (Pi),对于点Pi沿hi搜索,可以找到一点Pi+1,使得目标函数取得最小值,得到gi+1=f (Pi+1)。当梯度为零时,算法收敛[2]。
3.4.3 BFGS法
BFGS是一种拟牛顿迭代法,与共轭梯度法类似,BFGS同样假设搜索空间的每一点都存在梯度[7]。通过一阶导数近似得到海森矩阵的逆矩阵,寻找函数梯度中的驻点,其公式如下:
设荦f (x)为零,寻找驻点:
其中,A为近似的海森矩阵。
在每一步迭代中保持矩阵对称正定,并使用如下公式迭代得到近似的海森矩阵[8]:
其中,定义u为:
4 自动设置控制点
传统的二维脸部特征识别一般是通过脸部图像的纹理实现的,这需要非常精确的图像捕捉和定位。这种方法不仅加大了图像捕捉难度,结果也会受干扰图像影响而变得不准确。
通过复用刚性和弹性配准算法,可以将带有控制点标注的脸部模板(如图4)与患者的脸部图像进行性配准。在弹性配准时,将控制点与图像的三角形网格顶点对应起来。通过削减鼻部网格数量,拉大顶点间的距离,可以大幅缩减配准所需的时间。配准结束后过滤掉脸部模板,只保留患者的脸部图像与控制点标注[2],如图5所示。
5 实验结果分析
配准结果可以通过灰度图像得出直观的结论,其中颜色越浅配准的两张图像间对应点间的距离越小,配准也越准确。
5.1 刚性配准
图6和图7分别给出了刚性配准前后的脸部实际图像和灰度图像。
5.2 不同距离阈值对ICP配准结果的影响
不同的距离阈值对配准结果有着巨大的影响,以下通过灰度图像直观地列举了距离阈值的选取过程。
如图8所示,由左至右分别为:不引入距离阈值,距离阈值分别为1mm, 2mm的配准结果。
如图9所示,由左至右分别为:距离阈值分别为5mm, 10mm,以及距离阈值为每次迭代的标准差时的配准结果。
由以上配准结果可以得出,将距离阈值设置为每次迭代的标准差时,本系统将取得最优的刚性配准结果。
5.3 弹性配准
弹性配准前后的灰度图像对比如图10所示,相比刚性配准的灰度图像,弹性配准可以极大地提高配准的准确度。
5.3.1 不同算法的准确性对比
为了对比算法的准确性,统计若干对图像使用不同算法的相似性测度,即所有对应最近点间的欧氏距离之和的平均值。某算例的三种算法收敛实测结果分别如表1、表2和表3所示。
由上述三个表中数据可见,Powell算法收敛较快,经过3次迭代就取得了理想的测度,BFGS收敛较慢,并且误差较大。共轭梯度法介于二者之间。由此可以得出结论:Powel的精确度更高,收敛性更好。
5.3.2 不同算法的效率对比
为了对比算法的效率,同样统计了若干对图像使用不同算法的速度,5.3.2算例的运算速度如表4所示。
参考上节的算法精度对比,Powell算法虽然运算速度慢,但其却可以经过较少收敛次数,就能得到较为精确的结果。三种算法得到基本相同测度所用的时间如表5所示。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本系统中共轭梯度法是最有效的优化算法。
6 结束语
本文对刚性和弹性图像配准在模拟鼻整形术中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经测试得知基于ICP的刚性配准与使用三角形网格自由曲面变形,分别结合三种优化算法的弹性配准都可以很好地实现对患者不同时期脸部图像的模拟和对比。通过在鼻部自动设置的控制点,结合三角形网格的自由曲面变换,系统可以提供一种有效的变形工具,从而模拟鼻部不同细节的改变。
摘要: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整容手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术前准确有效的医患沟通成为手术成败的关键。一套模拟术后患者脸部图像的系统将显著提高医患沟通效率和准确性。通过三维图像配准, 医生可以就患者术前术后鼻部变化进行对比, 也可以就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进行对比。对刚性和弹性医学图像配准在模拟鼻整形术中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 对配准算法的准确度以及效率进行了讨论, 着重讨论了不同算法变换参数的搜索策略。同时, 讨论了自动控制点的设置。
关键词:刚性配准,弹性配准,迭代最近点,自由曲面变形
参考文献
[1]ACHERMANN B, PELEG R, XIAOYI J, et al.Computed-basedassistance of surgeons in the judgement of plastic nose surgery[C]//IEEE Int.Adv.Intel.Meachatron.Conf., 1997:21-25.
[2]ZHANG Y.A Deformation tool for facial plastic surgery plan-ning[D].London:Department of Computing,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2007.
[3]BROWN L G.A survey of image registration techniques[J].A-CM Computing Surveys (CSUR) archive, 1992, 24 (4) :325-376.
[4]BESL P J, MCKAY N D.A method for registration of 3D sh-apes[J].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1992, 14 (2) :239-256.
[5]WIKIPEDIA.iterative closest point[EB/OL].http://en.wikipedia.org/wiki/Iterative_Closest_Point.
[6]KOBAYASHI K G, OOTSUBO K.t-FFD:free-form deforma-tion by using triangular mesh.Proceedings of the 8th ACM S-ymposium on Solid Modeling and Applications[M].ACM Press, Seattle, WA, 2003, 226-234.
[7]PRESS W H, TEUKOLSKY S A, VETTERLING W T, et al.Numerical recipes in C:the art of scientific computing[M].2nd e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1992.
鼻成形术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2年3月~8月收治了46名需要进行短鼻畸形鼻尖整形的患者, 其中女性患者41名, 男性患者5名, 患者的年龄在17岁~43岁之间, 平均年龄27.62岁。在进行手术前, 严格评估患者鼻尖皮肤情况与鼻部骨架滑动度, 并用指压法试验患者鼻尖弹回程度。所有患者在接受本文研究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本院伦理委员会对本次研究批准。
1.2 治疗方法
1.2.1 轻度整形组
轻度整形有21例, 进行麻醉以后, 沿着鼻小柱阶梯形或者飞鸟形切口线, 切开皮下的组织, 在鼻尖、双侧鼻翼软骨表面进行剥离, 从而使鼻翼软骨的外侧脚充分松解。去除鼻翼软骨表面的软组织, 暴露鼻翼软骨穹隆部, 将取出的软肋骨进行塑形和雕刻, 然后再缝在穹隆部。将鼻头四周的皮肤向鼻尖拉拢, 这样便可以减少鼻部皮肤的张力。
1.2.2 中度整形组
中度整形有13例, 首先要沿着鼻背侧鼻软骨和鼻骨剥离出一条隧道, 将鼻假体平整的放入隧道中, 另外还要与大翼软骨内侧相固定。然后再将鼻尖、鼻小柱的皮肤向鼻尖推进, 这样就能够盖住鼻假体的鼻尖部分。最后采用V-Y缝合术进行缝合。
1.2.3 重度整形组
重度整形有12例, 在手术之前必须彻底的松解双侧鼻翼软骨与侧鼻、鼻中隔软骨之间的纤维韧带, 然后再将软肋骨移植到鼻中隔与鼻翼软骨内侧脚之间, 再将塑形完毕的鼻假体 (膨体聚四氟乙烯) 放入患者的鼻梁内, 为了延长鼻尖, 还必须将雕刻成盾牌状的软骨缝合进假体鼻尖处。手术结束以后, 医生要在患者的鼻腔内塞一些棉花或者凡士林纱条, 另外还要用夹板来对鼻部外侧进行固定[2]。
1.3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患鼻美观性良好, 稳定性良好, 无并发症发生;显效:患鼻美观性尚可, 稳定性良好,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效:患鼻美观性与稳定性均较差, 发生严重并发症。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
本文46例患者, 治愈共45例, 1例患者术后发生鼻小柱红肿, 但未发生鼻假体暴露, 通过积极的抗菌消炎处理后已康复出院。对患者进行为期0.5-1年的随访, 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假体暴露与裂开的并发症, 鼻长与鼻外形均得到良好改善, 具体数据见表1。
2.2 满意度
对三组患者的临床满意度进行分析可得, 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率较高, 具体数据见表2。
3 讨论
人们理想的鼻尖高度是鼻长度的50.0%, 但很多人的鼻尖高度都达不到这个标准, 因此整个鼻头看起来圆钝、低平, 十分不美观。黄种人的软骨相比于白种人和黑种人, 非常的纤弱, 所以必须要改变软骨的形态, 这样才能改变鼻子的整体形象。同时, 鼻尖的高度也是重要的美容标志, 如果比例不协调, 那么鼻小柱就会缩短, 使得鼻外形显得不美观[3]。
自体软骨是一种很安全性较高, 效果较为逼真的手术方法, 它需要在患者身体的其他位置取出软骨, 因此可能会留下疤痕, 影响美观。但手术后鼻部可以进行正常的接触, 手感柔软、真实、逼真, 因此, 自体软骨又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隆鼻材料。一般的隆鼻材料会变形, 而且容易穿孔, 甚至手术后不能正常的接触鼻部, 因此自体软骨术今年在隆鼻手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外, 因为自体软骨主要采用的耳甲腔的软骨, 这种软骨被取出来以后还会再生, 前提是医生必须留下软骨膜, 仅仅只取下软骨, 这样就能够保证软骨能再生[4]。
此种方法也有一定的缺陷, 比如软骨在移植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弯曲的可能性, 而且手术的价格也比较高, 可能会出现流血、感染、肿胀、淤血、外形不美观等情况, 但总体来说, 出现这些情况的机率较小。
摘要:目的:探讨自体软骨在短鼻畸形鼻尖整形术中的应用, 以供临床参考。方法:我院于2012年3月8月收治了46名需要进行短鼻畸形鼻尖整形的患者, 其中轻度整形组21例, 中度整形组13例, 重度整形组12例。取右侧第七根肋骨或者耳廓软骨、鼻中隔软骨进行鼻背的填充, 或者用鼻中隔软骨来修成鼻小柱支架, 耳廓软骨塑性成子弹头, 以填充短鼻、畸形鼻。结果:46名患者, 愈合45例, 1例患者在手术后鼻小柱出现了红肿的现象, 进行抗菌消炎的治疗后痊愈。结论:自体软骨的安全性较高, 效果较好,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鼻尖,整形,自体软骨,畸形
参考文献
[1]王琪影, 王喜梅, 刘林嶓, 等.自体软骨及生物材料植入物充填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 15 (16) :3025-3028.
[2]杨甄宇, 李华, 谭晓燕, 等.自体软骨在鼻尖成形术中的应用[J].浙江医学, 2010 (12) :1817-1818.
[3]杜丛妍, 马丽娜, 葛丽宏.自体软骨移植在鼻尖整形术中的护理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 2012, 21 (4) :675-675.
鼻成形术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 15年5月共50例首次进行隆鼻手术患者,女47例,男3例;年龄18~50岁,平均年龄26.3岁。入选标准:首次鼻部整形;鼻部皮肤完整、无溃疡;非疤痕体质;无全身性疾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间年龄、性别、术前鼻部特征无明显差异。
1.2 术前评估
根据术前患者鼻背长度、鼻背高低、鼻头大小、鼻小柱支撑力、鼻骨宽度、鼻尖表现点、鼻翼宽度、鼻部皮肤厚薄等,而采取一种或多种术式结合的综合整形方法。
1.3 手术方法
1.3.1 术前标记
鼻小柱下方标记“V”形或“Z”形做切口,并标记双侧鼻孔大翼软骨下缘做切口。
1.3.2 材料
第一组使用取鼻中隔软骨,分离见鼻中隔鞍骨后,一般取大小约1cm×1cm鼻中隔软骨;第二组使用膨体聚四氟乙烯(生产厂家:上海索康医用材料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食药监械(准)字2011第3461465号,产品标准:YZB/国4709-2011)将其雕刻所需要的形状备用,一般为梭形,长10~20mm,宽5~7mm,中央厚为1~4mm,边薄,折成L形[1]。
1.3.3 手术方法
用1%利多卡因5mL (可加1滴肾上腺素),在鼻部行局部浸润麻醉,沿手术前的标记线切开,在鼻翼软骨及侧鼻软骨范围内进行筋膜下剥离。在鼻骨与侧鼻软骨交界处,剪开骨膜至骨膜下,并沿鼻骨正中线分离至鼻根处,充分分离腔隙。根据每个患者鼻尖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方法做基本矫正,再将雕刻好的鼻中隔软骨或膨体聚四氟乙烯置入剥离好的鼻背腔隙内。根据情况调整假体位置,使假体对称、外形自然。鼻中隔软骨或膨体聚四氟乙烯假体需在鼻尖处与鼻翼软骨内侧缝合固定以避免发生假体上移[2,3,4]。
2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14个月,两组患者对术后外形质地都较为满意,整形后鼻部形状外观自然,手感好,无生硬透光感,均未发生异物排斥反应,25例鼻中隔软骨做假体术者未发生软骨吸收变形,术后切口无明显疤痕,患者较术前鼻背长度、鼻尖高度得到明显改善。
3 讨论
鼻部整形手术精确度非常高,对改善患者整个面部美观效果显著,同时也是临床整形外科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手术之一。所以该手术要求整形外科医生有较好的手术技艺,而且能够满足患者的各种要求。大部分手术患者存在因面容欠佳而有家庭、社会、心理等方面的问题,渴望通过美容手术来提升生活质量,因此,他们对手术要求非常苛刻。所以整形医师不仅需要有很高的手术技艺,同时能够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告知手术风险,让患者理解接受。整形医生不仅要注意患者整容的局部效果,还要注意患者鼻子局部与面容整体的协调。
在鼻整形术中,垫高鼻背用的材料非常重要。目前,绝大多数的西方研究者认为:在鼻整形术中是最安全和最可靠的材料为自体材料(主要是指自体软骨),对自体组织以外的任何合成材料用于鼻部整形持反对意见[5]。然而,也有研究报道,国人因为鼻背软组织相对较厚,所以在使用固体硅胶假体隆鼻手术中效果不错。如果患者不能接受使用自体材料的方式,我们可以通过使用L型硅胶来支撑鼻小柱以及延长鼻背。但是传统的硅胶容易出现假体下滑、局部异物反应、假体雕刻不当等各种问题[6],容易导致术后效果不佳,所以仍不是非常完美的人体材料替代品。随着膨体聚四氟乙烯在医学中的应用,上述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膨体聚四氟乙烯理化性质稳定、无毒害作用而且其内部为多孔结构,为周围组织血管的长入提供了可能,能够使人体组织更好地固定于假体材料上,而且其有很好的组织相容性。另外,膨体聚四氟乙烯还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可塑性,所以,膨体聚四氟乙烯在鼻部整形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7,8,9]。
鼻整形术中材料的雕刻也极其重要,其直接影响对术后假体的是否松动及鼻部整形后的美观。因而要求对材料的雕刻要因人而异,既要保证假体的牢固,又要确保术后患者的整体美观[10]。另外,鼻部整形术尤其要注意并发症的预防。术中注意无菌操作,在植入腔的分离时一定要确保正中对称分离,同时还要检查核对假体本身是否对称,假体放置时应沿正中线向前逐步推进。术后两侧鼻腔填塞凡士林纱条,预防血肿形成,术后2~3天内将纱布取出。术后为了预防感染,应给予抗生素3~5天,同时应用热塑板压迫鼻部塑形2~4周。
参考文献
[1]LINDER R M.Ppermant lip augmentation employing politetrafluoroethyleneGrafts[J].Plast Reconstr Surg,1993,90(6):1091-1092.
[2]Codinms,Waldman SR,Jonnson CM.The use expandedpolytetraflouroethyene(gore-tex)in rhionopast.A6-year experience[J].ArchOtolaryngol Head Nead Neck Surg,1995,121(10):1131-1136.
[3]张明利.聚四氟乙稀移植体在颜面畸形整复中的应用[J].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1999,1:23-24.
[4]莫建民,范元涛.膨体聚四氟乙稀在隆鼻术中的应用[J].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2,13(6):286-288.
[5]张金辉.鼻尖整形联合硅胶假体置入在鼻部整形中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5:60-61,62.
[6]张炳泰,杨海燕.鼻部整形技术修复鼻外伤畸形采用的临床研宄[J].中国医疗美容,2015,5(2):27-28.
[7]吴铁娟.浅谈鼻部整形手术[J].中国医疗美容,2014,5:48,52.
[8]李东,安阳.中国人鼻整形几个问题的探讨[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5,26(6):321-323.
[9]孙云霞.自体肋软骨、耳甲腔软骨联合人工鼻假体置入隆鼻术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2014,23(17):1479-1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