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2024-07-27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精选10篇)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篇1

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对胸腰椎椎体转移性肿瘤疼痛的作用。方法 选择胸腰椎椎体转移性肿瘤患者26例,患者行PVP。结果 术后1周的总有效率为84.62%;术后3个月的总有效率为76.92%;术后6个月的总有效率为61.54%。结论 PVP对胸腰椎椎体转移性肿瘤患者疼痛有较佳疗效,但仍有一定风险性,因而术中需注意操作方法及进行严格监控。

关键词: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胸腰椎椎体,转移性肿瘤

脊柱是骨骼系统转移性肿瘤发生率最高的部位,而由于肿瘤对脊髓、神经的压迫,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和瘫痪。本研究中,笔者采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了胸腰椎椎体转移性肿瘤疼痛患者,结果取得较佳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在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胸腰椎椎体转移性肿瘤患者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52.7±5.2)岁。其中脊柱转移性肿瘤来源:乳腺癌15.38%(4例/26例),肺癌26.92%(7例/26例),甲状腺癌11.54%(3例/26例),前列腺癌19.23%(5例/26例),来源不明26.92%(7例/26例)。病变椎体分布:胸椎53.85%(14例/26例),腰椎46.15%(12例/26例)。疼痛分级:Ⅰ级疼痛15.38%(4例/26例),Ⅱ级疼痛26.92%(7例/26例),Ⅲ级疼痛46.15%(12例/26例),Ⅳ级疼痛11.54%(3例/26例)。其中15.38%(4例/26例)有不同程度的神经损伤症状。术前有放疗史38.46%(10例/26例),有化疗史23.08%(6例/26例)。术前均行脊柱X线片、病变椎体CT,脊柱MRI和ECT检查,了解受累椎体的部位、塌陷程度、溶骨破坏程度、后壁完整性、椎弓根侵犯程度、脊髓受压等情况。

1.2 方法

患者采用俯卧位,腰椎采用经椎弓根进针法,胸椎采用经椎弓根或经肋头与椎体间隙进针法。

1.3 疗效评定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将疼痛缓解程度分为5级[1]:0级,无缓解;Ⅰ级,疼痛减少<25%;Ⅱ级,疼痛减少25%~50%;Ⅲ级,疼痛减少51%~75%;Ⅳ级,疼痛减少76%~90%;Ⅴ级,疼痛完全缓解。

2 结果

全部患者中69.23%(18例/26例)术后疼痛缓解,23.08%(6例/26例)术后24h后疼痛缓解,7.69%(2例/26例)术后48h后疼痛缓解。其中46.15%(12例/26例)无骨水泥渗透,53.85%(14例/26例)出现骨水泥渗漏,其中7.69%(2例/26例)术后出现神经根症状。全部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随访(12.50±1.20)个月,均无椎体进一步压缩等改变。术后1周的总有效率为84.62%(22例/26例);术后3个月的总有效率为76.92%(20例/26例);术后6个月的总有效率为61.54%(16例/26例)。

3 讨论

脊柱转移瘤是最常见的骨转移瘤,转移部位依次为胸椎、腰椎和颈椎。其中70%患者因椎体溶骨性破坏产生椎体骨折、塌陷而导致严重疼痛。传统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化疗、放疗、外科干预及二磷酸盐治疗等,但难以达到止痛、稳定脊柱等效果[2,3,4]。PVP采用经皮穿刺椎弓根途径的方法将骨水泥直接注射到病变椎体内,利用骨水泥重建椎体形态,使病变椎体维持或恢复稳定性,防止病椎塌陷,同时利用骨水泥硬化过程中产热和释放单体化学物质的特性杀死肿瘤细胞,破坏病变组织内的神经末梢,缓解和解除由于椎体病理性骨折、肿瘤破坏和肿瘤产生细胞因子所导致的疼痛,改善患者活动状况[5,6]。

在本次研究中,笔者采用PVP治疗胸腰椎椎体转移性肿瘤患者。结果术后1周的总有效率为84.62%(22例/26例);术后3个月的总有效率为76.92%(20例/26例);术后6个月的总有效率为61.54%(16例/26例)。提示PVP治疗胸腰椎椎体转移性肿瘤患者具有较佳疗效。术后53.85%(14例/26例)出现骨水泥渗漏,骨水泥渗漏发生的部位不同可以引起不同的症状,如外溢到周围软组织、椎间盘等不会引起显著性损害。而当骨水泥向椎管内或椎体后外方渗漏时有可能引起脊髓或神经根的损伤[6]。在本组资料中7.69%(2例/26例)术后出现神经根症状,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减轻。提示采用PVP治疗胸腰椎椎体转移性肿瘤患者具有较佳疗效,但仍有一定风险性,因而术中需注意操作方法及进行严格监控。

参考文献

[1]Burton AW,Reddy SK,Shah HN,et al.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a technique to treat refractory spinal pain in the setting of advancedmetastatic cancer:a case series[J].J Pain SymptomManage,2005,30(1):87-95.

[2]黄永明,石宇雄,许少健,等.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椎体转移性肿瘤[J].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10,3(5):391-393.

[3]Simmons ED,Zheng Y.Vertebral tumors:surgical versus nonsurgical treatment[J].Clin Orthop Relat Res,2006,443:233-247.

[4]周伟,葛崇华.脊柱转移瘤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3,13(3):171-173.

[5]Foumey DR.Schomer DF,Nader R,et al.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and kyphoplasty for painful vertebral body fractures in cancer patients[J].J Neurosurg,2003,98(1):21-30.

[6]杨柞璋,许建波.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的现状与展望[J].国外医学:肿瘤分册,2004,31(11):870-880.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篇2

【关键词】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微创;椎体压缩性骨折;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115-02

骨质疏松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椎体压缩性骨折是其重要的并发症之一,易导致腰背痛,患者卧床时间长,容易引起褥疮、泌尿系感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护理要求高。随着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的发展能有效纠正后突畸形,恢复压缩椎体高度,迅速缓解和消除疼痛,手术疗效稳定持久,被认为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一种较理性的方法。本研究对5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并经过6个月——2年的随访,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50例,男21例,女29例,年龄60-85岁。50例患者椎体压缩自T6-L5均有,椎体压缩程度1/4-3/4,椎体后缘完整,全部病例均有顽固性胸腰背部疼痛,无脊髓及神经根受损症状。

1.2手术方法患者俯卧,监测生命体征,局麻后在C型臂X线监视下操作,采用单侧经椎弓根基底途径插入穿刺针至病椎,椎弓根至椎体前中1/3处,建立工作通道,再将球囊扩张器插入椎体旋转手柄,当扩张至理想高度后退出扩张器,将骨水泥注入导管,当推进骨水泥阻力较大或x线透视提示骨水泥有向椎骨漏的情况,立即停止注射,拔出装置,局部按压数分钟保持俯卧15min可返回病房。若透视下观察填充不及椎体50%则进行对侧穿刺注射,注射完毕后,拔出装置局部按压数分钟,手术时间持续30-60min。

1.3结果本组50例患者术后患椎椎体高度均有增加,随访均无再塌陷或高度丢失。术后l-3天胸、腰背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无症状加重者,未出现脊神经损伤症状。

2护理配合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手术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前提保障。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最新治疗方法,患者及家属对此项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不了解,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情况。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工作极为重要,因此,要多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详细介绍病情、手术方法、成功病例、治疗效果及新技术的优点,让其能正确认识,树立信心,消除不安情绪,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接受手术。但同时也要介绍手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2.1.2常规护理①镇痛:②术前功能锻炼,住院后患者需卧硬板床休息,腰下垫一软枕,保持腰部过伸位,使压缩的椎体复位,教会患者正确的翻身方法,训练床上大小便,以适应卧床的需要;③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如血常规、出凝血时间测定、血生化、胸片、心电图、心脏彩超等;④深入病房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检查和观察,正确评估手术耐受力,警惕潜在疾病发作和及时发现加重疾病的因素。⑤术前进行卧位耐受训练: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术中采取的是俯卧位,且要求患者在术中保持固定体位,所以术前体位训练很重要。术前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及俯卧位耐受时间,指导患者进行俯卧位练习,每天2次,每次30分,循序渐进,逐渐增加俯卧位时间,以增强术中体位适应能力。⑥吸烟者禁烟,对精神过度紧张难以入眠者,应适当用镇静药物以保证睡眠。⑦饮食指导,指导病人掌握饮食营养知识,嘱多食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少食脂肪食物、注意食物的色、香、味以提高病人的食欲,储备能量,对胃纳差进食少的患者,采用静脉补充营养的方法来改善全身状况达到耐手术的目的。

2.2术后护理术毕回病房,绝对卧床休息,2h后行轴线翻身,术后6h内吸氧、心电监护,监测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注意观察穿刺处有无出血、渗血、肿胀的情况;观察双下肢感觉、运动情况,有无神经受压情况;观察有无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胸痛、晕厥等症状。生命体征平稳者,术后24h遵医嘱在护士的协助下坐起、床边站立,对于卧床时间超过1个月或全身情况较差的患者应适当延长下地时间。但卧床期间应进行双下肢直腿抬高及膝关节屈伸运动,每天3-4次,每次10-15min,根据患者情况适当延长或缩短时间,以不出现下肢明显疲劳为宜。

2.3出院指导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适当运动和晒太阳,选择一些力度适中的体育运动以增强体质,加强身体的柔韧度和平衡力,降低骨折发生的危险,3个月内避免负重、弓背坐立、长时间坐立、突然转体。

3讨论

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可靠,卧床时间短等优点。可快速减轻患者痛苦,避免传统卧床制动而加速骨量丢失和肌肉萎缩。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区别与常规脊柱手术患者护理,不需长时间卧床,大部分患者术后24h可以坐起、下床活动。但是也要根據复查的胸腰椎X线及CT等影像表现决定功能锻炼的时机和程度。因此要因人而异做好宣教工作,鼓励患者早期活动,增强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

参考文献

[1]郭世绂.骨质疏松基础与临床[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2001:329-346.

[2]王立富,吕朋华,王书祥,等.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篇3

经皮椎体成形术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 技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应用, 为压缩性骨折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此后随着PVP技术不断完善和工业生产工艺发展, 出现了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 (percutaneous balloon kyphoplasty, PKP) , PKP凭借其适应证扩大、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稳定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广泛应用于相关科室, 但常有适应证掌握不准, 术中易出现穿刺损伤和骨水泥渗漏等情况。本研究选择我院疼痛科320例椎体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90%行PKP, 10%行PVP治疗, 有效缓解了患者疼痛, 消除了翻身困难, 改善了椎体结构和日常生活质量, 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疼痛科收治的椎体疾病患者中所有行PKP和PVP治疗的共3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108例, 女212例, 年龄为61~94岁, 平均年龄为 (79.3±7.3) 岁。其中260例为骨质疏松症致椎体压缩性骨折, 19例为椎体肿瘤 (部分患者有病理性骨折) , 22例为胸腰椎体血管瘤, 19例为外伤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全部患者均以胸腰背段疼痛就诊, 病变椎体有压痛、叩击痛, 且不同程度向胸、腹、腰及臀部单侧或双侧放射;骨折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翻身困难。术前翻身困难者291例, 劳累后胸腰背部疼痛者185例, 椎体结构异常者276例, 全部经胸/腰段MRI检查无脊髓、神经根受损, 识别新鲜压缩骨折和陈旧性压缩骨折;均经椎体薄层CT检查椎体后壁无破坏, 确定穿刺路径, 初步计算骨水泥注入量;经胸/腰椎正侧位 (部分患者行功能位) X线检查符合椎体疾病表现;且经血尿常规、凝血等实验室检查, 均无手术禁忌证。术前每例都行讨论确定穿刺路径、是否应用球囊扩张、球囊扩张程度、骨水泥用量、是否应用特殊材料、术中并发症预防、急救预案准备等, 最后286例行单侧穿刺PKP, 2例行双侧穿刺PKP, 29例行单侧穿刺PVP, 3例行双侧穿刺PVP。对3例穿刺难度大、骨水泥外漏风险高患者术中采用了C型臂+CT引导。影像学检查、评估、穿刺路径设计详见图A、B、C。

1.2 治疗方法

所有手术患者均俯卧于治疗床上, 经C型臂X线机下定位病变椎体, 确定病变椎体椎弓根位置, 根据术前椎体薄层CT确定的穿刺路径, 用记号笔在体表做标记, 经常规碘伏消毒后, 采用1%利多卡因行局部逐层麻醉致穿刺点骨膜。于标记处做0.3 cm小切口, 按术前设计的穿刺路径穿刺, 透视定位确定进针方向、穿刺针位置准确无误后, 用骨锤锤击穿刺针, 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缓慢进针, 必要时应用C型臂+CT引导穿刺。

1.2.1精准穿刺

单侧穿刺:PKP穿刺针侧位见针尖到达椎体前后1/2处, 正位见针尖到椎体中线旁;PVP穿刺针侧位见针尖到达椎体中前1/3处, 正位见针尖到达椎体中线;椎体肿瘤和椎体血管瘤患者, 按术前影像学检查确定的穿刺路径进行, 不必按上述方法穿刺。PKP需用实心椎体钻沿工作套管延长针道1.5 cm后插入椎体扩张球囊;经C型臂X线机下定位, 确认椎体扩张球囊全部伸出工作套管, 球囊两端标志环可见, 同时确定球囊在需要扩张的部位, 用球囊加压器于球囊内注入造影剂, 通常加压到20~30 Pa, 但加压到20 Pa时如果压力不增高, 不要强行加压, 避免球囊爆裂, 影响扩张效果, 陈旧性压缩骨折用骨扩张矫形器先行扩张后再用球囊扩张;在透视下可见到球囊扩张撑起了压缩椎体, 正侧位了解扩张效果后释放球囊压力, 解压后拔出球囊并调整穿刺针位置。双侧穿刺:PKP穿刺针侧位见针尖到达椎体前后1/2处, 正位观双侧到达椎体中线旁, 双侧依次球囊扩张, 扩张后不调整穿刺针;PVP穿刺针侧位见针尖到达椎体前中1/3处;正位观双侧到达椎体中线旁。椎体肿瘤和椎体血管瘤患者, 同样不必按上述方法穿刺。穿刺过程中可根据临床需要, 随时用环形空心钻取骨质行病理检查。

1.2.2准确注入骨水泥。

将混合有造影剂的骨水泥配置好, 调和至适当黏度装入螺旋推进器, 推进器内骨水泥量要大于10 m L, 便于观察骨水泥凝固情况和注入量, 在面团期 (以挤出时呈牙膏状为宜) 注入椎体。动态侧位透视骨水泥注入病变椎体内的过程, 并严密观察注入量及扩散情况, 根据术前计算量和术中扩散情况确定最终注入量, 骨水泥扩散达到椎体后缘时停止注射, 通常情况下每个病变椎体内注入3~6 m L。对于术前、术中评估可能出现外漏情况的患者, 注入骨水泥时使用骨填充网袋;对于可能向椎间盘外渗的患者, 术中将明胶海绵剪成细条, 延穿刺针用针芯推入适量, 防止骨水泥向椎间盘外漏, 保护椎间盘终板。

1.3 疗效评价标准

手术前后患者经疼痛视觉模拟评分[6]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估, 该标准分值范围为0~10分, 基本的方法是使用一条长约10 cm的游动标尺, 一面标有10个刻度, 两端分别为“0”分端和“10”分端, 0分表示无痛, 10分代表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的疼痛, 患者根据自身感受选择分支。其中轻度疼痛:0~3分;中度疼痛:4~6分, 重度疼痛为7~10分。

同时观察、询问患者翻身困难情况和日常生活质量。翻身困难的评估参考患者卧床翻身和体位改变时伴随疼痛和难易程度, 且只对患病前后有影响患者进行观察。评估标准为:①轻微, 患者卧床翻身和体位改变时有痛感, 较以往吃力, 但不影响速度;②明显, 患者卧床翻身和体位改变时疼痛明显, 影响翻身速度, 患者喜卧床休息;③困难, 患者卧床翻身和体位改变时疼痛剧烈, 需他人帮助才能完成, 患者被迫卧床。

1.4 观察指标[7]

观察所有患者手术后2 h、1 d、3 d疼痛程度;术前有翻身困难患者, 观察手术后1 d、1周、2周翻身困难改善情况;术前有劳累后胸腰背部疼痛的患者, 观察手术后1、3、6月劳累后疼痛再发情况;观察脊柱侧弯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1周、2周椎体结构指标Cobb角、椎体高度的变化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行分析, 计数资料用n/%表示, 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用±s表示, 组间比较用t检验, 多组间比较用秩和检验, 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手术前后VAS疼痛评分及疼痛程度比较

所有患者无穿刺副损伤, 无骨水泥外漏、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后2 h、1 d、3 d疼痛评分及疼痛程度明显缓解, 显著低于手术前, 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P<0.01) ;且手术后1、3 d疼痛评分及疼痛程度显著低于手术后2 h, 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P<0.01, 表1) 。

2.2 患者手术前后翻身困难情况比较

术前翻身困难者291例, 手术后1 d、1周、2周翻身困难显著改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13.89, P<0.01) ;且手术后1周多数患者翻身困难完全改善, 见表2。

注:与手术前比较, χ2=230.42, *P<0.01;与手术后1 d比较, χ2=36.57, #P<0.01;与手术后1周比较, χ2=0.87, △P>0.05。

2.3 患者手术前后劳累后胸腰背部疼痛情况比较

术前劳累后胸腰背部疼痛者185例, 手术后1、3、6月劳累后胸腰背部疼痛发生率与术前比较显著减少,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189.98, P<0.01, 表3) 。

注:与手术前比较, χ2=92.19, *P<0.01;与手术后1月比较, χ2=19.67, #P<0.01;与手术后3月比较, χ2=0.41, △P>0.05。

2.4 患者手术前后椎体结构指标比较

术前椎体结构异常者276例, 手术后1、2周Cobb角显著低于手术前, 椎体高度显著高于手术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手术后1周与手术后2周Cobb角、椎体高度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表4) 。

3 讨论

在临床疼痛科日常工作中, 椎体疾病患者较为常见, 且该病多发生于老年人群, 其临床危害较大, 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差, 因此得到临床学者的重视。临床上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的传统方法为给予卧床休息、应用止疼药物等治疗, 但长期卧床休息不仅会促进骨量流失, 且易并发褥疮、肺部感染及泌尿系统感染等, 还会进一步加重病情[8,9,10], 使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当出现脊柱后凸畸形后, 疼痛程度加深, 胸腔容积缩小, 心肺功能降低, 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威胁。笔者诊治的患者中就有经保守治疗近8年, 疼痛时重时轻, 生活不能自理, 治疗前1年几乎常年卧床;经本科室行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 (PKP) 治疗后疼痛缓解, 出院后生活完全可以自理, 随访半年生活质量逐步提高。临床治疗椎体血管瘤, 多建议患者休息, 减轻劳动强度, 定期复查等治疗, 但患者随着年龄增加, 劳累后胸腰背部疼痛明显, 严重影响了患者日常生活。行椎体成形术治疗后, 患者劳累后胸腰背部疼痛发生情况几乎可完全改善, 同时可避免患者日后椎体压缩骨折的发生, 术中可进行活检, 及时发现恶性血管瘤。

临床治疗椎体肿瘤, 特别是椎体转移瘤, 通常是以治疗原发肿瘤为主, 患者往往疼痛难耐, 特别是夜间疼痛, 是肿瘤晚期患者及家属最想解决的问题;同时随着骨质破坏的进展, 患者随时可能发生病理性骨折, 引起截瘫等严重的并发症, 可危及生命[11]。因此, 上述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医学学者的高度关注[12]。

在1984年, 法国医学研究者首次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获得成功, 其经椎弓根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注入伤椎内, 强化椎体, 降低疼痛, 该术式操作简便, 起效迅速[13]。该术式被迅速推广采用, 但该术式只能止痛、固定畸形, 随着医学技术不断发展, 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 该术式能够良好恢复伤椎高度, 矫正后凸畸形, 止痛疗效确切。椎体经皮穿刺球囊扩张后, 在球囊的作用下, 降低椎体内注入骨水泥压力, 进而避免骨水泥外溢。近年来对于陈旧性压缩骨折、骨痂较大的患者, 可在球囊扩张前, 先用金属骨扩张矫形器扩张椎体, 扩开骨痂, 再行球囊扩张后注入骨水泥。爆裂骨折可在注入骨水泥时应用网袋, 完成椎体成形术。椎体扩张后与椎间盘终板相通的患者, 在注入骨水泥时可先放入明胶海绵, 保护椎间盘终板。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麻醉方式为局部麻醉, 麻醉风险低, 适用于老年患者, 操作简便, 且术中仅需要做0.3 cm小切口, 术中无出血, 无需内固定即可稳定椎体, 止痛效果确切, 能够有效控制并发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单侧穿刺术中疼痛、麻醉、穿刺意外等风险进一步降低。

我科对本组所有患者术前进行了椎体MRI和薄层CT检查, 设计穿刺路径, 初步计算骨水泥注入量, 同时行术前讨论, 多采用单侧椎弓根入路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14], 仅5例行双侧穿刺, 对3例穿刺难度大、骨水泥外漏风险高的患者术中采用了C型臂+CT引导, 确保了无穿刺副损伤, 无骨水泥外漏、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果显示, 手术后2 h、1 d、3 d疼痛程度明显缓解, 显著低于手术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且手术后3 d疼痛程度显著低于手术后1 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手术后1 d、1周、2周翻身困难显著改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且手术后1周多数患者翻身困难完全改善;手术后1月、3月、6月劳累后胸腰背部疼痛病例显著减少,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且手术1月后到3月多数患者无劳累后胸腰背部疼痛再发;手术后1周、2周Cobb角显著低于手术前, 椎体高度显著高于手术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手术后1周与手术后2周Cobb角、椎体高度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可见,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形成术治疗可有效缓解椎体疾病患者的疼痛情况, 适应证在不断扩展, 并发症发生率可控, 对患者术后椎体高度、Cobb角均有较好的改善, 大大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 对于椎体疾病患者采用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 可有效控制疼痛程度, 效果良好, 值得推广。但要注意以下问题:①严格选择适应证, 准确定位致痛椎体;②椎体成形术前全面评估椎体情况, 设计好穿刺路径, 初步计算骨水泥注入量;③术中正确定位, 严密观察穿刺情况, 球囊扩张要恰当, 准确掌握骨水泥特性, 规范准确注入骨水泥。

摘要:目的 探究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在疼痛科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疼痛科收治行椎体成形术的3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包括骨质疏松症致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转移肿瘤、胸腰椎体血管瘤、外伤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进行回顾性分析, 术前均行MRI检查确诊, 薄层CT检查确定手术方案细节, 其中90%患者做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 (PKP) 治疗, 10%患者做了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PVP) 治疗, 全部应用山东龙冠医疗用品公司生产的骨水泥耗材, 对比患者手术前后疼痛程度、翻身困难及椎体结构指标和日常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无穿刺副损伤, 无骨水泥外漏、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后2 h、1 d、3 d疼痛评分及程度明显缓解, 显著低于手术前, 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 ;且手术后3 d疼痛程度显著低于手术后1天,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术前有翻身困难的患者, 手术后1 d、1周、2周患者翻身困难明显改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术前有劳累后胸腰背部疼痛的患者, 手术后1、3、6月劳累后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手术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1) ;手术后1周、2周Cobb角显著小于手术前, 椎体高度显著高于手术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手术后1周与手术后2周Cobb角、椎体高度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于伴有急慢性疼痛或翻身困难的椎体疾病老年患者, 采用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 可很好地控制患者疼痛程度, 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且创伤小, 并发症少, 效果良好, 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篇4

【关键词】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260-02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rbreplasty, 简称PVP)是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症所致椎体压缩性骨折和椎体肿瘤的新方法。我院于2009年3月开始引进该手术,对19例26个椎体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症所致椎体压缩性骨折,护理体会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9年3月~2011年8月对19例26个椎体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症所致椎体压缩性骨折,其中男4例,女15例,年龄56~93岁,平均68.5岁,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要背部疼痛。按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1〕:0级(无痛)无;1级(轻度疼痛)1例;2级(中度疼痛)7例;3级(重度疼痛)11例.。

1.2 手术方法 术前所有病例均行CT和MR检查,了解椎体后壁的完整性,术后均行X线或CT或MR复查,手术在放射科介入室C臂X线机透视下进行。患者俯卧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透视下定位病灶部位,患者采用经椎弓根入路,使用美国CooK公司生产的13G骨穿刺针,正侧位透视下穿刺到底靶目标,骨水泥用英国Corin公司生产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加少量硫酸钡粉显影,后改用天津市合成材料工业研究所生产的丙烯酸树脂骨水泥Ⅲ(含显影剂)调配成糊状,在DSA手术室C臂X线机透视下注射至椎体,胸椎注射3.5~5ml,腰椎注射4~6.5ml。注射完毕后,DSA摄片,观察10min,患者无不良反应后送回病房。

2 护理措施

2.1 术前护理

2.1.1 一般护理 完善各项术前常规检查包括CT、MR,指导患者对原有疾病的治疗。因老年患者多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治疗及控制原有疾病达到无手术禁忌是行椎体成形术前提条件。

2.1.2术前功能锻炼 指导患者在卧床时进行腰背肌及四肢功能锻炼。因老年患者易出现卧床并发症,尤其是下肢静脉血栓及压疮、沉积性肺炎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2.1.3 保持大小便通畅 患者因不适应卧床大小便且病房环境的变化也易导致精神紧张,而出现排便困难。患者入院后我们即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并调整饮食及服用合适的中药进行排便,使患者均保持大小便通畅。

2.1.4 心理护理 入院后,不仅与患者进行沟通,使患者了解新技术治疗与原有传统治疗的区别、优点及方法,而且与患者家属进行良好沟通,使其在与患者交流时更好的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同时,我们把以往病例向患者及家属进行介绍,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2.2术后护理

2.2.1生命体征监测,术后3小时吸氧,注意患者一般情况,警惕肺栓塞。

2.2.2体位护理 术后4小时内平卧位,骨水泥一般在1小时内硬化,平卧休息,利于骨水泥硬化及减少穿刺部位并发症,4小时后可带腰围下床活动。

2.2.3切口观察及护理 切口一般压迫止血,注意观察切口周围有无红肿、渗血及渗液等情况,保持切口敷料完整、干燥,如有渗血及渗液,随时更换,如无,可48小时更换。

2.2.4 脊髓神经功能的观察 因有骨水泥可经过不完整椎体后壁、骨折线等进入椎管内或神经根管内渗漏,导致神经、脊髓损伤,从而出现患者双下肢麻木、疼痛、活动障碍等症状及体征[2],如一旦发现,立即向医生汇报,根据医生医嘱行对症治疗或减压术前准备。本组患者术后复查CT时发现有一例少许骨水泥渗漏至椎体后缘,但患者无临床症状。

2.2.5 肺栓塞 理论上,骨水泥有通过椎旁静脉渗漏导致肺栓塞可能[3],故术后须注意有肺栓塞可能,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胸闷、呼吸困难、发绀等肺栓塞症状及体征出现,如出现及时报告医生及遵医嘱治疗。本组患者无栓塞发生。

2.2.6饮食指导 本组患者均采取局麻手术,术后即可进食,但患者多系老年人,骨质疏松、胃肠功能较差,宜给予富含钙及清淡饮食,如有高血压病或糖尿病者,同时应低盐、低脂及少糖饮食。

2.3出院指导 出院后,继续伴随疾病治疗,注意休息,增加钙质摄入及口服补钙药物,腰背肌功能锻炼,适当家务劳动及体育锻炼。另外,定期随访,与医护交流沟通。

3 体会

椎体压缩骨折是老年骨质疏松常见并发症,传统治疗方法为长期卧床休息并对症治疗,但老年患者对长期卧床耐受性差,易出现严重卧床并发症,如压疮、坠积性肺炎、双下肢静脉血栓等,同时,由于活动减少,骨质疏松更见加重,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能够迅速缓解疼痛,增加椎体强度和脊柱的稳定性,使患者能迅速下地活动,减少了卧床时间,也减少了卧床并发症,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该手术简单,创伤小,费用少,患者耐受性好,易于推广,深受患者欢迎。我科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19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经周密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均获得良好疗效,受到患者好评。

参考文献:

[1] Deramond H, Depriester C, Galibert P, et al.Percrtaneous vertebroplasty with poiymethy-lmethac rylate, indictions and results.Radiol Clin North Am, 1998

[2] 张超,朱勇.经皮椎体成形及后突成形在脊柱外科的应用现状[J].实用骨科杂志,2003,9(6):505-508.

[3] 张贵祥,陆军,潘纪青,等.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价值.中华放射学杂志,2002,36(4):300.转

作者简介: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篇5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9例,其中男25例,女44例;年龄54~93岁,平均(72.0±9.0)岁;受伤节段从胸3~腰5;病例均为压缩性骨折,疼痛明显,活动困难,无脊髓损伤和神经根压迫症状。

1.2 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意愿选择全麻或局麻,其中5例选择全麻,64例选择局麻,根据患者耐受性,常规选择俯卧位,不能俯卧的患者选择侧卧位,选用可以透视的手术床,术中用C型臂X线机透视监测,麻醉显效后,在皮肤上作0.5 cm切口,手术入路采用经椎弓根入路,进针点位于椎弓根投影左侧10点位,右侧2点位,用空芯穿刺针穿透皮质,插入导针,透视下证实导针进入椎弓根内,建立工作通道,以导针为中心置入工作导管至椎体中份,将调和好的骨水泥用加压注射器注入椎体。注射时在C型臂X线机透视监测骨水泥的充填和扩散情况,观察骨水泥是否向椎体外渗漏,若推进骨水泥阻力较大或X线透视提示骨水泥有向椎管渗漏时,应停止注射。当骨水泥到达椎体后壁充满椎体时停止注射。待骨水泥稍固化后拔出穿刺针,保持手术体位10 min,无菌包扎后,手术结束[2]。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大部分患者对经皮椎体成形术了解甚少,许多存在着思想顾虑,主要是担心手术会发生并发症和后遗症,而且怀疑该项微创技术的效果,护士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手术方法及效果,介绍其优点,如创伤小、起效快,或请已做过此手术患者现身讲解,使之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以减轻其焦虑提高信任感[3]。

2.1.2 术前体位指导:

由于手术时需要采取俯卧位,故在术前2 d开始训练指导患者的姿势,使患者能逐渐耐受俯卧位。具体方法是:协助患者取俯卧位,头偏向一侧,胸部和两肩膀处垫小软枕,下腹及骨盆处使用大软枕,使身体处于过伸体位有利于骨水泥有效填充,双手臂置于肩部上方,肘关节轻度屈曲或在两边感觉舒适的位置,时间要从短逐渐延长,要超过30 min,每天进行2次[4]。

2.1.3 术前常规准备:

手术当日进行皮肤清洁,排空大小便,做好皮试。术前不需要禁食,但是要告诉患者不宜进食过饱,以免术中俯卧位时引起胃部不适。

2.2 术后护理

PVP并发症与不良反应主要有骨水泥毒性刺激造成的血压下降、过敏反应、发热及骨水泥渗漏引起的肺栓塞、神经功能障碍等。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情况,术后第1小时内每15 min测1次生命体征,第2小时内每30 min测1次生命体征,如发现患者突发胸痛、紫绀和呼吸急促,应警惕肺栓塞,及时给予氧气吸入,并与医生联系,保证静脉畅通,准备抢救物品。

2.2.1 骨水泥外溢的观察:

早期最严重的并发症为骨水泥外溢。术后6 h内要严密观察双下肢的感觉、活动、肌力的情况,如有感觉、活动、肌力的异常,神经根的疼痛,应及时报告医师,并给予对症处理[5]。

2.2.2 穿刺部位的护理:

此种治疗发生感染的机会较小,术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无菌操作,穿剌部位局部用无菌敷料覆盖并固定,注意创口有无红肿及渗出,术后静脉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并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渗液,用5%碘伏消毒3 d,无菌敷贴覆盖,每天更换至穿刺点愈合。

2.2.3 发热的护理:

发热为较常见的现象,主要是因为聚甲基丙稀酸树脂的聚合产热所引起的发热反应。要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嘱其多饮水,进易消化的食物,做好口腔护理,增加患者舒适感,高热者每4 h测量体温1次,可给予温水、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必要时遵医嘱服用退热药等。

2.3 术后锻炼

患者术后24 h,就可在使用腰围下,下床在床边站立,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先摇高床头,让患者适应,如无头昏眼花再坐起下床站立,在这期间可能有腰背部的酸胀,轻微疼痛不适,要告之患者是正常现象,消除其顾虑。然后慢慢指导患者在室内行走,注意要使用平底鞋,要在护理人员的看护下进行,防止意外的发生[6]。如患者身体耐受程度差,可借助助行器行走,同时在患者卧位时可行腰背部的肌肉功能锻炼,如五点支撑、三点支撑、飞燕点水等。如患者年龄>70岁,不宜行三点支撑、飞燕点水等难度大的锻炼,以防止再次骨折[7]。

3 结果

本组病例67例顺利完成手术,另2例因故二期完成手术,术后12~48 h疼痛明显缓解,甚至完全消失,术后X线透视骨水泥填充好,无泄漏,术后24 h下地行走,疼痛明显好转或消失。有15例因有背部疼痛,辅以TDP等理疗,疼痛渐缓解,住院时间为3~15 d,有3例患者因内科疾病转相应科室继续治疗,所有患者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4 讨论

按人本位整体护理要求,通过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手术方法及效果及请已做过此手术患者现身讲解,掌握病人的生理与心理状况,给予心理疏导与支持,让病人获得人本位整体护理照顾,消除顾虑,增加信心。获得患者理解及信任,是人本位整体护理加强患者心理护理的重点,同时也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前提。

患者因不能耐受术后的体位是造成手术失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术前2 d开始训练患者姿势是非常必要的。只要方法得当无论患者年龄多大,均能耐受,本组病例经过术前体位训练,手术均获得满意效果。术前体位指导及常规准备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人本位整体护理的重点——不仅关注人的“病”,更要关注病的“人”。

骨水泥泄漏可造成周围组织压迫性改变,造成脊髓和神经损伤,是此手术最严重最常见的并发症,护士要在术中及术后6 h内严密观察双下肢的感觉、活动、肌力的情况,如有异常,应立即报告医生,予相应处理,本组病例未发生此并发症。这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必要手段,也是人本位整体护理的关键环节。

PVP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为椎体压缩性骨折病人的治疗提供了一条安全有效的新途径,术后恢复快,能减少因卧床引起的并发症,并且明显缓解疼痛并改善功能,增加椎体的稳定性,提高生存质量,而充分的术前准备、细致周到的心理护理及手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有效的康复锻炼,可以提高疗效和病人的满意度。对护理工作者而言,要有人本位整体护理观,把病人视为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人而给予适合不同个体需要的护理[8]。

摘要:目的 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体压缩骨折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 对69例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心理护理及体位指导,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的观察,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69例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患者均治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人本位整体护理是把病人视为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人而给予适合不同个体需要的护理,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术后护理中使患者功能恢复至最佳程度,使患者更好地回归社会。

关键词:人本位整体护理,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

参考文献

[1]都卫青,幺丽芬.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0,8(15):126-127.

[2]莫海龙,周兵,赵顺吕,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48例[J].海南医学,2011,20(1):78-79.

[3]刘芳.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护理[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10,8(5):67.

[4]孙洪霞,杨品.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疼痛性折的护理[J].沈阳部队医药,2011,24(5):343-344.

[5]张圆,温骞.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护理体会[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4):493-494.

[6]尉煜,安秀娟.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护理与康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0,26(4):75-76.

[7]徐阿英.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34):5203-5204.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篇6

资料与方法

2014年6月-2016年3月收治老年性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26例, 所有患者均采取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 排除严重精神障碍、意识障碍和严重沟通障碍的患者。其中男7例, 女19例, 年龄60~75岁, 平均年龄 (67.5±3.1) 岁。所有患者均经X线或者MRI扫描确定病变部位, 其中T103例、T115例、T128例、L17例、L22例、L31例。

手术方法:手术在DSA进行, 患者俯卧于大C移动床, 于两侧胸廓及髂前上棘处垫软枕, 用自黏绷带固定患者, 常规消毒铺巾, 正侧位透视伤椎椎弓根, 局部利多卡因麻醉成功后, 棘突旁开5 cm切口, 深0.7 cm, 深部麻醉至关节突关节, 在X线引导下使伤椎椎弓根与表面形成15°, 然后进行穿刺, 穿刺深度以到达椎体前1/3为宜[3]。确认穿刺位置良好后, 抽去针芯并同时更换工作套管, 建立通道, 沿通道置入球囊, 然后慢慢注入显影剂以扩张球囊, 待椎体的高度恢复后可以停止增加压力, 同时抽出显影剂, 退出球囊;然后将骨水泥 (聚甲基丙烯酸甲酷) 在X线的引导下推入伤椎直至侧位, 在X线透视下骨水泥沿骨小梁间隙浸润边缘毛刺状至骨皮质为止;带骨水泥完全硬化后, 抽出工作管, 并对针眼进行消毒包扎。术后嘱患者卧床休息24 h后可逐步下床, 经X线检查后, 患者可进行适当的锻炼, 术后同时要常规给予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防止发生医院内感染[4]。

观察指标:比较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 (模拟视觉评分) 、JOA评分 (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 以及对比患者脊柱后凸角度的改善情况。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软件处理数据, 手术前后VAS评分、JOA评分以及对比患者脊柱后凸角度采用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手术前后VAS评分、JOA评分以及脊柱后凸角度比较:患者术后VAS评分、脊柱后凸角度低于手术前, JOA评分高于手术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讨论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 这给社会造成了一定的挑战。近年来老年性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但老年性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预后较差, 住院时间长, 而且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经济压力。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革新, 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开始应用于临床, 给诸多患者带来了福音, 因为其属于微创治疗, 具有术中出血少、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等优点, 会大大降低感染的风险[5]。加之老年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力下降, 恢复速度会明显减缓, 因此, 应尽最大可能减轻给患者造成的伤害。虽然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具有诸多优点, 但不应忽视其带来的并发症, 如骨水泥渗漏、单侧神经痛或者放射性疼痛、脊髓压迫、硬膜外血肿、肺水肿等, 应及早做好预防措施, 将并发症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尤其是发生骨水泥渗漏时, 要立即停止注射, 发生外渗主要是由骨水泥推入过程中压力过大导致的。推骨水泥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推入的压力;发生肺水肿时要及时脱水, 防止过度水化堵塞肺动脉, 造成肺栓塞, 严重时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临床工作中必须要引起重视[6]。世界卫生组织要求应做到“以人为本, 以患者为中心”, 努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将这一理念完好地贯彻在临床工作中, 为医学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使医学事业不断革新, 使新技术被广泛应用, 使更多患者感受到新科技带来的好处。本文研究显示, 患者术后VAS评分、脊柱后凸角度低于手术前, JOA评分高于手术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临床疗效显著, 不仅有效降低了患者VAS评分, 而且提高了患者JOA评分和脊柱后凸角度改变情况, 值得在临床上

摘要:目的:探讨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老年性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26例, 给予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 比较手术前后VAS评分 (模拟视觉评分) 、JOA评分 (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 以及脊柱后凸角度。结果:患者术后VAS评分、脊柱后凸角度低于手术前, JOA评分高于手术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老年性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张刚, 周建伟, 邹德威, 等.选择性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3, 21 (6) :533-537.

[2]吴耀, 王峰, 周建强, 等.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骨伤, 2014, 27 (05) :385-389.

[3]吴祖耀, 王长涛, 吴吉悦.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骨折疗效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 2014, 22 (4) :4-6.

[4]李鲲, 赵胜豪, 勘武生, 等.单侧穿刺PKP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 2015, 21 (2) :154-158.

[5]刘春磊, 胡懿郃, 王贵清, 等.椎体成形手术单侧与双侧入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5, 36 (6) :857-861.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6例,其中,男38例,女48例;年龄53~96岁,平均74岁;胸椎31例(36个椎体),腰椎55例(68个椎体)。患者无明显外伤史或仅有轻微外伤史,病程1 d~2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主要表现为腰背疼痛、酸困,活动时加重,基本不能下床。所有患者术前均经CT或MRI检查,并有详细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转移瘤3例7节,多发性骨髓瘤1例3节,骨质疏松并压缩性骨折82例94节。椎体压缩1/2以下有57节(54.8%),椎体压缩1/2以上有47节(45.2%),其中压缩4/5以上有8节(7.7%)。

1.2 手术方法

患者大多数取俯卧位,小部分取侧卧位,全程心电监护。采用局麻+静脉麻。保持腹部悬空C形臂X线机于三维立体透视下确认伤椎椎弓根体表投影并标记,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在C形臂X线机监测下将椎体穿刺针通过椎弓根插入椎体内,针尖达椎体前中1/3处拔出针芯,将配制好的骨水泥吸入10 ml注射器并将注射器安装在加压注射装置上。若为PKP则确认位置无误后连接压力注射装置,置入球囊,侧位透视下球囊的理想位置是位于椎体的前3/4处,缓慢扩张球囊,当椎体高度恢复满意或球囊到达椎体上下终板时,停止加压,撤出球囊。待骨水泥由稀薄期刚进入黏稠期时在侧位X线透视监测下将骨水泥缓慢推注,注射后待体外骨水泥凝固后拔出穿刺针。每个椎体平均注入骨水泥约3.8 ml。术中、术后观察生命体征平稳后返回病房。术后观察生命体征及有无神经损伤症状。卧床24 h后可试行下床活动。常规拍X线片。术后使用抗生素3 d预防感染。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穿刺成功率为98.3%。骨水泥(PMMA)用量2.0~5.5 ml。PVP与PKP治疗椎体数为1~3节/例次,平均1.36节/例次。本组病例中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占94%。

2.2 并发症

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7%(6/104)。4例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共5个椎体在术中发生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MMA)渗漏。其中渗漏到椎管内1例1个椎体,出现轻度神经损伤症状,经治疗后好转;渗漏到椎间隙2例共2个椎体,但无症状;渗漏到椎体前方且随穿刺工作通道渗漏溢出1例2个椎体但未出现神经损伤症状。见图1。肺癌并多发胸椎转移1例1个椎体患者术中出现恶心、呕吐且出现轻度肺栓塞,经积极对症治疗后症状基本缓解而出院。

3 讨论

3.1 术中并发症

3.1.1 骨水泥渗漏

为最常见的并发症。骨水泥渗漏的部位包括椎管内硬膜外渗漏、神经孔渗漏、椎间盘渗漏、脊柱旁软组织渗漏、椎旁静脉渗漏和穿刺针道渗漏等。椎间盘渗漏和椎旁静脉渗漏通常不会引起临床症状,脊柱旁软组织的少量渗漏通常也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椎管内硬膜外渗漏和神经孔渗漏可能会引起脊髓和神经根受压症状。

3.1.1. 1 最常见原因主要有:

(1)患者骨质疏松较重,椎体皮质不完整。(2)穿刺损伤椎弓根皮质或终板,多次穿刺使通道增宽。(3)为了追求骨水泥较好地弥散,骨水泥在“稀薄期”内注射,注入量多,注射压力大。(4)骨水泥注入后,拔针时间过早,骨水泥可沿不准确穿刺导致的椎弓根或椎体皮质破损处渗漏。(5)X线监测不充分。

3.1.1. 2 预防策略:

(1)准确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是提高疗效与减少并发症的前提条件[3]。笔者总结的适应证为:椎体压缩骨折引起急性局部剧烈疼痛或长期不愈的慢性局部疼痛;影像学检查证实椎体后壁完整;无脊髓神经损害症状。禁忌证为:合并神经损伤的椎体骨折,后壁结构破坏;椎体压缩程度>75%;心、肝、肾功能严重障碍,不能耐受手术;难治性凝血功能障碍。(2)骨水泥注入方法一定要准确。穿刺针须穿刺至椎体的前1/3处,但若穿刺穿出椎体前缘,则必须退至椎体后1/2处再进行注射。骨水泥注射超过椎体中线后则需谨慎,达到椎体的后1/3时则应停止注射;如注射阻力突然消失,则提示椎体破裂,骨水泥渗漏,须立即停止注射。因此高质量的影像学监视是防止渗漏的关键[4]。(3)严格按比例调配骨水泥,切勿过稀,在“黏稠期”内进行注射。PMMA的注射必须在黏稠期(即牙膏状态)内进行,切勿过早注射,否则PMMA呈液态,流动性大,注入椎体时容易发生渗漏。若太迟,则PMMA呈固态,不能注射入椎体内。因此,必须使PMMA尽可能久地停留在黏稠期(即牙膏状态)内进行。(4)不强求骨水泥的注入量。控制注入量是避免骨水泥渗漏的关键,注入量和疼痛缓解程度并不呈正相关,而与渗漏呈正相关。我们的经验是胸椎一般不超过3 ml,腰椎一般不超过5 ml。(5)PMMA的注射不应过快,每次推注射器1/3杆,术中透视,如有渗漏则必需停止注射,后续必需在黏稠期(即牙膏状态)内进行,且特别是在注射第1支时,强大的推力易将PMMA推入静脉丛或进入椎体外,如出现骨水泥渗漏,则暂停注射,待骨水泥进一步凝固,并改变针尖的方向。(6)对严重塌陷,特别是明显存在椎体骨皮质裂隙者,是骨水泥渗漏的高危因素,则应优先选择PKP;椎体转移瘤通常血运丰富,骨水泥在椎体内的流动性较大,而且肿瘤组织常导致椎体骨皮质破坏,骨水泥渗漏风险较高,应优先选择PKP[1]。

3.1.2 栓塞

致死性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是PVP罕见的并发症。PMMA是目前行PVP最常用的生物材料,要将其注入椎体内需要较大的注入压力,这种压力可使PMMA经椎体内丰富的静脉丛走行,如果进入腔静脉系,肺栓塞就可能发生,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心动过速、咳嗽、咳痰等症状,甚至呼吸衰竭而死亡,这是最严重的并发症[5]。一旦出现,马上静脉给予地塞米松5 mg、吸氧等对症处理。我们曾做过1例乳腺癌并多发腰椎转移患者,术中出现恶心、呕吐,可能就是发生经腔静脉系的肺栓塞,马上静脉给予地塞米松5 mg、吸氧等对症处理。经严密监测及治疗后,症状好转。

3.1.3 气胸

一般发生在胸椎或上腰椎(肺气肿严重的患者),主要是进针点和进针角度太靠外,或进针时没有选在椎弓根入路,以致穿刺针刺破胸膜引起气胸。预防策略:术前仔细阅读CT或MR片,选好层面,必需做到定位准确,术中可根据肋骨形态定位,并可增加术中透视次数来进行定位。用尺子量度好棘突与椎弓根外缘的距离作为进针点,该点通过椎弓根至椎体前1/3的连线与棘突水平线的夹角为进针的角度;每进0.5 cm都要在正侧位上核对后,才继续进针,始终要保证针在骨组织内,不能有落空感或突破感。

3.1.4 穿刺直接损伤神经根及脊髓

原因有穿刺针过于偏内或偏下;多次穿刺,可引起椎弓根骨皮质破裂。预防策略:提高穿刺技术,提高影像学监视质量。其中T4~L4,穿刺角度与矢状面呈现出5°~10°,而L1~L4是逐步增大的,L5更可达30°,冠状面上则需在透视监测下进行决定。

3.1.5 心血管系统反应

在骨水泥注射时可出现一过性低血压,可能为骨水泥单体抑制心肌收缩,导致低心排和心律失常所致。预防策略:心电监护、血气分析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已经列入常规监测项目。一旦出现,马上静脉给予地塞米松5 mg、阿托品0.5~1.0 mg处理。其中地塞米松能有效减轻骨水泥对循环的影响[6]。

3.2 术后并发症

3.2.1 术后疼痛加重

PVP与PKP术后一些患者出现腰背部疼痛加重,一方面是因为PMMA注入后,在体内聚合过程中的热反应导致周围组织及神经根的损伤,但骨水泥为低温固化骨水泥,神经损害大多可以恢复,而后期出现的脊髓机械性压迫引起神经损害虽最终解除压迫,但神经功能并不能完全恢复[7]。另一方面,邻近椎体新发生的骨折也可引起术后疼痛的加重。对疼痛加重的患者,CT排除骨水泥渗漏和继发骨折外,一般多为PMMA的热化学性炎症,可口服非甾体抗炎药或类固醇止痛。

3.2.2 邻近椎体骨折

PVP术由于使骨折椎体内经骨水泥灌注后,椎体的刚度上升,与相邻节段形成了明显的梯度差,加速了椎间盘退变,诱发其他椎体骨折[8]。

3.2.3 穿刺处血肿形成血肿形成压迫脊髓

动脉损伤:Sam[9]报道,1例L5椎体压缩骨折行PVP术后10 d因手术位置出血再次入院,选择性腰动脉血管造影发现腰动脉一个分支被手术穿刺针刺破而出血,予以血管结扎止血。预防策略:熟悉局部解剖结构,提高手术熟练程度,细致而耐心的操作是预防PVP这一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综上所述,PVP与PKP的并发症是比较常见的,但只要能够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如出现则应积极对症治疗,直到症状减轻或消失。能充分认识PVP与PKP的并发症,并加以有效的预防,PVP与PKP不失为一种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及椎体良恶性病变的有效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郑召民,李佛保.微创脊柱外科手术及其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7,17(5):327-328.

[2]赵刚,史相钦.经皮椎体成形术190例疗效观察[J].中国骨伤,2008,21(1):46.

[3]阮狄克.再谈椎体成形术的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J].中国骨伤,2008,21(6):403-404.

[4]丁亮华,王祁,张敏,等.经皮注射骨水泥椎体成形术在椎体骨折中的运用[J].中华创伤杂志,2004,20(2):115-116.

[5]刘英杰,董彦,杨伟光,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渗漏的分型及防治[J].中国医师杂志,2005,7(10):1311-1313.

[6]徐韶怡,李义荣,王萍,等.全髋置换术中应用地塞米松减轻骨水泥对循环影响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06,22(3):285.

[7]陈珑.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并发症及防治[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6,9(29):343-347.

[8]孙继桐,余方圆.经皮椎体成形术常见并发症及治疗对策[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9,33(4):353-355.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2013年9月—2014年11月该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98例, 随机分为两组, 其中观察组49例, 男性23例, 女性26例, 年龄 (66.7±7.7) 岁, 病程 (37.9±2.3) d, 陈旧性骨折17例, 新鲜骨折32例, 骨折椎体位置:胸椎19例, 腰椎22例, 胸腰椎8例, 骨质疏松Jikei分级:初期:4例, Ⅰ期18例, Ⅱ期20例, Ⅲ期7例, 椎体骨折严重程度:Ⅰ级19例, Ⅱ级25例, Ⅲ级5例, 术前VAS评分 (8.59±0.78) 分, 椎体高度 (56.1±5.8) %, 对照组49例, 其中男性24例, 女性25例, 年龄 (65.1±5.7) 岁, 病程 (38.3±3.9) d, 骨折椎体位置:胸椎21例, 腰椎20例, 胸腰椎8例, 骨质疏松Jikei分级:初期:5例, Ⅰ期19例, Ⅱ期19例, Ⅲ期6例, 椎体骨折严重程度:Ⅰ级20例, Ⅱ级24例, Ⅲ级5例, 陈旧性骨折19例, 新鲜骨折30例, 术前VAS评分 (8.61±0.85) 分, 椎体高度 (55.7±6.0) %, 两组患者均经MRI等影像学检查, 确诊为OVCF患者, 且无脊髓或神经根受损症状, 入组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该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研究通过,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采用PKP方法进行治疗, 具体步骤如下:患者在局麻下进行手术, 术中去俯卧位, 腹部悬空, 在C型臂X光机透视下进行手术, 选用兰州海结瑞医疗科技公司生产的经皮椎体形成系统 (甘食药监械生产许20140008号, 产品批号5032551160) 进行手术, 在透视下经椎弓根穿刺入椎体中央前四分之一处, 穿刺成功后更换工作套管, 沿工作通道放置球囊, 在透视下缓慢向球囊内注入显影剂, 直至恢复满意椎体高度, 抽出显影剂后退出球囊;调制丙烯酸树脂骨水泥至牙膏状, 将骨水泥分次缓慢注射入椎体内, 以观察到骨水泥沿骨小梁间隙浸润至椎体边缘为最佳剂量, 若在术中发现骨水泥向椎体后缘或椎体外渗漏则立即停止注射;等待骨水泥硬化后退出穿刺针, 患者术后平卧12 h, 1 d后复查胸腰椎X光片。

1.2.2 对照组

采用PKP方法进行治疗, 具体步骤如下:患者麻醉方式与术中姿势同观察组, 选用兰州海结瑞医疗科技公司生产的经皮椎体形成系统 (甘食药监械生产许20140008号, 产品批号5032551160) 进行手术, 穿刺方法同观察组, 穿刺完成后立即将调配好的骨水泥注入, 注射时间不超过10 min, 后续操作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于手术后给予常规抗生素以及改善骨质疏松治疗。

1.3 疗效评价标准

椎体骨折严重程度:Ⅰ级:椎体高度降低25%到40%且椎体投影面积降低10%到20%;Ⅱ级:椎体高度降低25%到40%且椎体投影面积降低21%到40%;Ⅲ级:椎体投影面积降低41%以上[2]。疼痛情况:患者疼痛情况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定, 共分为0到11个等级, 0分为完全不同, 10分为剧烈疼痛无法忍受, 由患者自行进行选择[3]。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组间比较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 (%) 表示, 行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1周VAS评分以及患者椎体高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VAS评分以及患者椎体高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1年VAS评分以及患者椎体高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VAS评分以及患者椎体高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3 两组患者术中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中5 (10.2%) 例发生骨水泥渗漏, 对照组骨水泥渗漏为6 (12.2%) 例, 两组患者均无术中神经或脊髓损伤,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10, P>0.05) 。

3 讨论

老年性OVCF是老年患者的多发病, 其发病主要是由于骨质疏松导致患者椎体内小梁骨表面密度下降, 形态结构失常, 在压缩力作用下出现局部断裂, 继而产生骨折[4]。腰背部剧烈疼痛是OVCF的主要临床表现, 有研究发现, 老年OVCF若不及时治疗将极有可能造成脊柱后凸畸形以及腰背部慢性疼痛的产生, 影响老年患者生存质量[5]。对于OVCF的治疗首选外科手术治疗, 可通过将骨水泥注射入骨折椎体内, 起到稳定椎体, 缓解疼痛, 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6]。具体的注入方法可分为PVP与PKP两种, PVP是通过直接向伤椎内注射骨水泥的方法进行治疗, 其优点在于操作简单, 价格较为低廉, 且适用范围较广, 可在骨折发生较长时间后甚至骨折部分愈合的情况下进行手术, 但缺点在于恢复伤椎正常高度能力较差, 且注入骨水泥时针管处于高压环境, 因而容易产生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7]。PKP技术是在PVP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其原理是通过注射有造影剂的球囊扩张椎体内空间, 以求在椎体内获得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 而后注入骨水泥, 从而降低了骨水泥渗漏的可能性, 且球囊通过扩张, 将塌陷的椎体予以复位, 从而恢复了椎体的正常高度, 对患者后期的生活质量提升较大。在某些国外学者的研究中发现:PVP与PKP均能有效治疗OVCF, 且骨水泥渗漏问题可通过适当的骨水泥调制比例来避免, 实验证明, 将骨水泥调制过稀会使得渗漏加重, 调制至牙膏状时再注射是骨水泥的最佳状态, 且骨水泥的注射量也与骨水泥渗漏比例呈正相关, 因此在注射时应严格控制其注入量, 胸椎不超过3 m L, 腰椎不超过5 m L[8]。因此在治疗过程中, 需特别注意骨水泥的调制比例, 调至牙膏状方可注射, 注射时应在影像学监视下缓慢进行, 不可注射过多。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使用PKP进行治疗的观察组其术后1周的VAS评分为 (1.64±0.06) 分, 术后伤锥高度为 (82.0±5.6) %, 两项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保持情况良好, 在术后1年的随访中观察组患锥高度为 (78.5±3.1) %, 依然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并发症方面, 两组患者均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 仅少量患者出现骨水泥渗漏问题, 均在术中予以处理。

综上所述, 经过该院的病例对照研究, 证实PKP与PVP技术均为安全有效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方式, 但PKP在缓解疼痛, 恢复正常椎体高度方面具有更为良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李俊.经皮椎体成形术与保守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效果对比[J].中外医疗, 2014 (31) :96-97.

[2]叶峥.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两种治疗方法比较[J].中外医疗, 2015 (14) :15-16.

[3]陈建常.PKP和PVP单侧入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4 (8) :692-695.

[4]李立平, 李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15) :4226-4227.

[5]吴耀.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骨伤, 2014 (5) :385-389.

[6]董继胜.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观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5 (8) :748-751.

[7]廖梓杰.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不愈合诊治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14 (34) :45-48.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篇9

关键词: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后凸成形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护理

中图分类号:R68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954(2010)04-278-02

doi:10.3969/j.issn.1671-4954.2010.04.021

The Peri- operative Nurs ing of the Percutaneous Balloon Kyphoplas ty

for Vertebral Compres s ion Fracture

WANG Li- li,MA Xiang- yang,WU Qiu- rong,WEI Ge

(Second Section,Dept. of Spinal Surgery,Guangzhou General Hospital of PLA,Guangzhou510010,China)

【Abstract】 The authors reported the peri- operative nursing experience of12patients with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treated with Kyphon percutaneous balloon kyphoplasty. With the preoperative health education and mental nursing,the satisfactory nurse- surgeon cooperation and symptoms recognition during the operation,and the active nursing care in prevention of the complications after the injection of the poly methyl methacrylate cement,the painful symptoms of all the patients were released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was enhanced. Therefore,the proper peri- operative nursing was essential to successful operation and postoperative recovery.

Key word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percutaneous balloon kyphoplasty;poly methyl methacrylate;peri- operative nursing

椎体成形术(vertebroplasty)是将各种可注射性生物材料经椎弓根注射到病变椎体(如骨质疏松、骨肿瘤等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或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来强化椎体,解除疼痛,稳定脊柱[1]。椎体后凸成形术(kyphoplasty)解除疼痛,稳定脊柱,恢复压缩椎体高度,减少骨水泥渗漏率[2]。目前临床常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 methyl methacrylate,PMMA)为注射材料,现将2004年2月~2005年5月12例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患者的护理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2例,男女各6例,年龄36~86(61±25)岁,老年患者11例。其中胸椎骨折6例,腰椎骨折5例,颈椎骨折1例。12例患者均采用 Kyphon公司的配套器械和球囊系统。手术时间40~80(60±20)min。 术后6h疼痛症状明显缓解,部分患者术中即疼痛缓解,24h疼痛消失可下床行走,复查X线确认椎体高度恢复,后凸畸形矫正。术后3~7d均步行出院。3月后复查,伤椎高度无丢失,无复发疼痛,均恢复伤前生活方式。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椎体成形是一项新的技术,患者对手术信心不足,护理人员耐心向其讲解手术的优点、手术经过及注意事项,强调术程短、创伤小、效果好等特点;请预后良好的病友现身说法,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3],愉快地度过围手术期。术前1d 做碘过敏试验,及时将结果报告给手术医师。

2.2 术中护理

2.2.1 巡回护士将“塔形”体位垫置于手术床上,患者取俯卧位,根据体形调整体位垫,避免胸腹及会阴部受压。 术中巡回护士严密进行心电监护,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心率、心律以及面色的改变,备好阿托品、肾上腺素等急救药品,保持静脉输液通畅,注意倾听患者主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本组个别患者对 PMMA 气味敏感,出现呛咳等,护士注意倾听患者主诉,密切观察患者呼吸变化,必要时给予患者面罩吸氧。

2.2.2 器械护士 术前器械护士学习椎体成形术操作手册,进一步熟悉手术流程。备好冰盐水,将止血海绵剪成小碎块,术中止血用。G臂X线机透视下利用克氏针定位,确定病椎及皮肤穿刺点,常规皮肤消毒、铺巾实施局部麻醉,透视下置入导针至伤椎内,递10ml注射器抽吸欧乃派克(Omnipaque)10ml进行椎体造影,显示球囊扩张情况及椎体后凸矫正情况,及时、快速将骨水泥调至糊状后用骨水泥注射装置从导管缓缓注入伤椎处,拔除导针,关闭切口。注意避免骨水泥过稀出现椎管内渗漏或硬化后注入困难,导致骨水泥注入过少造成手术失败或渗漏引起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

2.3术后护理

2.3.1加强病情观察与护理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24h内患者绝对卧床,3h内禁止翻身,使骨水泥达到最高强度;遵医嘱应用抗生素3d。本组中11例老年患者,身体较虚弱,加强全身营养,注意翻身,防发生褥疮。因术后护理得当,本组无1例褥疮发生。

2.3.2骨水泥注射后护理骨水泥注射后严密观察骨水泥固化情况15~30min,维持充分固化,监测患者全身反应。3例患者注射后出现病椎处皮温升高,是骨水泥在体内的聚合热效应,未做特殊处理。 因椎体成形为微创手术,全身反应较小,本组4例患者出现术后吸收热,体温37.3~38.5℃,遵医嘱予青霉素静滴预防感染后,体温恢复正常。

2.3.3骨水泥外漏的并发症及护理

2.3.3.1 神经根痛 主要原因为骨水泥通过不完整的椎体后壁、骨折线、骨质破坏区域硬膜外静脉进入椎间孔灼伤神经根而产生,表现为一过性疼痛加重,视病情予镇痛药、心理疏导。本组3例患者出现术后一过性疼痛加重,无下肢放射性疼痛,肌力、感觉正常,CT复查未见骨水泥渗漏压迫神经根及脊髓。遵医嘱予曲马多缓释片100mg口服后症状缓解。

2.3.3.2 脊髓受压骨水泥溢入椎管内可导致脊髓受压[1,4]。临床表现为:肢体的定位性神经功能障碍。护士注意患者主诉,观察患者肢体末端运动感觉情即行手术减压。 本组患者无1例脊髓受压症状发生。

2.3.3.3 穿刺部位肿胀、疼痛一般为皮下血肿所致。术前注意患者有无牙龈出血等凝血功能障碍症状。术后4h 内嘱患者平卧于床,伤口处垫一软枕行压迫止血,遵医嘱给予生理盐水250ml加入酚磺乙胺1.0g、氨甲苯酸0.2g静脉滴注,1次/d,连用3d,曲马多缓释片100mg口服1次/d,用药3d。 血肿短时间内持续增大者,保守治疗无效,配合医生准备手术探查、清除。本组患者无1例皮下血肿症状发生。

[参 考 文 献]

[1]Jensen M E,Evans A J,Mathis J M,et al.Percutaneous Poly MethylmethacrylateVertebroplasty in the Treatment ofOsteoporotic Vertebral Body CompressionFractures:Techni-cal Aspects[ J ].AJNR Am J Neuroradiol,1997,18(10):1897~1904.

[2]邹德威,马华松,邵水霖,等.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J ] .中华骨科杂志,2003,23(5):257~261.

[3]蒋美琴,庞玉红,周圆圆. 颈椎前路撑开钛板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护理[ J ].南方护理学报,2004,11(9):28~29.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9月~2014年8月采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SVCF 55例, 其中男20例, 女35例, 年龄75.21±5.39岁, 其中胸椎椎体骨折的患者有28例, 腰椎椎体骨折的患者有27例, 入组的患者均经X线或者CT检查确诊为椎体骨折, 特点是椎体明显出现骨质疏松表现, 且出现特异性的压缩性楔形变, 但是椎体的后壁不受累, 影像学检查未发现明显的占位性病变或者相关的脊髓、神经损害。根据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 分别为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组 (25例) 和对照组 (30例) , 经过相关统计学分析,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和椎体骨折类型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组:接受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器械:采用山东冠龙公司提供的椎体成形工具包。手术方式:均采用局部浸润麻醉, 予心电监护, 在C型臂X光机监控下操作。俯卧位, 准备好高粘度骨水泥及工具。正位透视下确定椎弓根, 并通过旋转手术床的左右倾纠正椎体的旋转, 保证两侧椎弓根与棘突距离相等。选择椎弓根透视点外约1cm处在透视监控下将穿刺针经单侧椎弓根穿刺进人伤椎。针尖进人伤椎前1/3处, 穿刺角度无法调整时, 针尖进入伤椎前1/2处。取出内芯。调配好骨水泥经推管向伤椎注人骨水泥。1.4ml容量推管分4次推入, 分别透视, 预防骨水泥过稀、过量、推力过大导致渗漏。推注第2管。可根据透视下监控骨水泥在伤椎的分部情况, 旋转穿刺针, 调整骨水泥的流向。拔出部分穿刺外管, 使骨水泥到达椎体中后1/3。手术过程中患者双下肢活动正常。

对照组:接受保守治疗。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选用适当的促骨折愈合药物配合骨折治疗仪治疗, 并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组和对照组的椎体前缘高度及椎体中段高度以及术后VAS评分, 住院时间。VAS评分[2]:评分越高, 疼痛越厉害。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采用的统计学分析软件为SPSS13.0, 数据以±s表示, 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的是t检验, 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的是χ2检验, 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椎体相关指标比较

本组研究显示,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组的椎体前缘高度及椎体中段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见附表。

2.2 两组术后VAS评分比较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组术后的VAS评分为2.73士0.62分, 对照组术后的VAS评分为5.27±0.59分,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组术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组住院时间为7.62±1.51d, 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为10.05±1.83d,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

3 讨论

椎体压缩性骨折是老年骨质疏松相关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以往对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治疗包括钢板内固定、石膏托等, 虽然取得一定疗效, 但是却给患者生活带来严重不变, 且绝对卧床也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 如感染、压疮和深静脉血栓等。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是一种新型的椎体骨折治疗术式, 在原发性椎体占位性病变或者转移性占位性病变等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 同时增加患者椎体的强度。

研究显示,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能够恢复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椎体高度[3]。且研究进一步显示, 经皮椎体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能够改善50%重度椎体压缩性骨折的驼背症状[4], 且针对合并背痛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研究显示, 经皮椎体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能够让半数以上的患者恢复接近50%的椎体高度[5]。本组研究显示,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组的椎体前缘高度和椎体中段高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患者, 这说明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确实能够改善椎体骨折患者的椎体高度。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因为合并骨质疏松, 多数患者失去了传统手术的机会, 多为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方法无法恢复椎体高度, 同时绝对卧床会导致一系列的临床并发症。研究显示, 接受保守治疗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多合并不同程度的持续性疼痛[6], 可能原因包括: (1) 慢性病程导致的骨质坍塌会影响骨折的愈合, 导致不完全愈合出现; (2) 骨折椎体会出现假关节, 压迫神经。而本组研究显示接受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患者, 其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也就是术后疼痛显著低于对照组, 说明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能够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引起的疼痛, 且住院时间更短, 说明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能够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综上所述,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能够提高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 恢复椎体的高度, 且能够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

参考文献

[1]张伟涛, 尚国伟, 刘宏建, 等.综合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研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3, 30 (3) :633-635.

[2]范华侨.经椎间孔椎体间植骨融合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 2013, 42 (22) :2607-2610.

[3]董有海, 何益群, 陈绪君, 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 2014, 94 (17) :1357-1359.

[4]潘永谦, 李健, 杨波, 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不同程度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2, 14 (3) :220-224.

[5]陈晓斌, 任继鑫, 张建政, 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骨水泥渗漏位置对术后疼痛缓解的影响[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3, 15 (9) :807-809.

上一篇:高职护理教育改革下一篇:腺苷蛋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