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精选7篇)
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 篇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 是引起腰腿痛最主要的原因, 常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痛苦, 甚至造成残疾, 丧失劳动能力, 需要积极治疗[1,2]。目前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案之一, 临床工作者一直积极探求最佳的手术方式, 笔者借助本研究比较两种不同手术方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现将病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河北大学附属医院2009年9月~2011年8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 患者入选标准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 (MRI正中矢状位图像显示椎间盘明显脱出且椎管受压>3/4;腰椎节段不稳定义为屈曲位X线片上椎间相对位移>3 mm或不稳椎节间成角与相邻正常椎体间成角之差>22°) , 椎间盘突出物较大或伴有节段不稳。按照不同手术方案分为两组, 采用腰椎后外侧融合术治疗的52例作为A组, 采用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的54例作为B组。A组中男30例, 女22例;年龄35~72岁, 平均 (49.2±4.3) 岁;病程6个月~12年, 平均 (16.2±3.7) 个月。B组中男31例, 女23例;年龄34~70岁, 平均 (49.0±4.5) 岁;病程6个月~11年, 平均 (15.9±4.0) 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采用腰椎后外侧融合术治疗, 患者采用全麻, 取俯卧位, 依靠C臂X线透视确定腰椎病变节段, 于后正中做皮肤切口, 直达棘突, 分离筋膜牵向两侧, 常规拍摄X线侧位影像确认解剖节段, 分离外侧沟槽软组织, 并将融合节段小关节的关节囊切除, 注意保护头侧邻近节段小关节的关节囊, 需要进行融合的节段小关节内的所有软骨都必须去除。准备钉道准, 之后应用高速磨钻去除横突、椎弓峡部以及小关节外侧面的皮质, 选择合适大小的椎弓根螺钉旋入, 接下来根据其具体的受压部位进行个体化的减压, 减压过程中尽量保留关节突关节, 对于减压融合节段置入椎弓根钉, 安装预弯生理弯曲的钛棒, 恢复腰椎生理性前凸, 清理术野, 可吸收线通过先间断再连续的缝合方式封闭筋膜层, 然后再在浅层软组织下放置引流管, 可吸收线先进行间断缝合, 再行连续缝合皮下层的缝合。B组采用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 矩形或者环形切开椎间盘的后部, 髓核钳夹除部分髓核组织, 椎间隙撑开, 确保硬模囊及神经根都不在受损伤的情况下, 将椎间盘组织及相邻椎体终板的软骨板完全去除、椎间盘切除、终板软骨的绞除及植骨Cage的植入依次完成, 当椎体间隙的高度因撑开、植骨或者Cage置放而达到预定要求时可将固定棒松动后再轻轻压缩, 保证植骨面与椎体终板的密切接触, 安装椎间融合器, 作后路椎弓根固定, 闭合手术操作切口情况同A组。两组术后均常规抗感染治疗, 并进行腰背肌训练。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 对患者均进行随访12个月, 根据患者影像学资料 (X线、MRI检查结果) 测量椎间高度 (相对高度, 椎间隙前缘与后缘高度平均值) 、椎间孔面积 (描点法描出椎间孔边界后使用软件直接测量) 、节段角度 (软件描点绘线测量) 判定融合情况, 评定治疗效果并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疗效标准:显效为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 腰部活动正常, 能正常工作和生活;有效为临床症状及体征减轻, 腰部活动明显改善, 能从事较轻的工作;无效为腰腿痛症状及体征无变化甚至加重, 不能坚持工作;将显效、有效视为总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行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
A组的总有效率为84.6%, 明显低于B组的98.1%,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623 7, P<0.05) 。具体数据见表1。
2.2 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比较
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体数据见表2。
2.3 两组椎间高度、椎间孔面积、节段角度比较
术前两组椎间高度、椎间孔面积、节段角度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出院前B组的椎间高度、节段角度均明显优于A组, 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均获得成功随访, 随访12个月后B组的椎间高度、节段角度均明显优于A组, 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具体数据见表3。
注:与本组术前比较, ★P<0.05;与A组比较, ▲P<0.05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8%, B组为3.7%,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222 1, P>0.05) 。具体数据见表4。
3 讨论
临床上腰痛患者占外科门诊量的1/3, 并且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长期操作电脑和伏案工作是导致椎间盘提前退化的重要原因, 如今许多年轻人工作时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这样长时间坐着、尤其是坐姿不良时腰椎间盘承受的负荷即压力最大, 腰椎间盘突出症易发[3,4]。该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应该积极治疗。
近年来随着外科手术设备的提高和手术方法的改进,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明显提高, 手术的目的是开刀直接切除病变椎间盘髓核, 解除神经根的刺激或压迫, 消除神经、脊髓周围的炎症和水肿, 促进神经修复等,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方法包括减压术、融合术、后路手术等[5,6,7,8]。程波等[9]回顾性分析采用腰椎后外侧融合、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狭窄症临床资料, 结果显示以上手术方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手术时间短, 出血量少, 骨融合率高, 并发症少。赵志明等[10]有研究显示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应用双Cage结合自体局部附件骨植入、椎弓根内固定治疗下腰椎疾病椎体融合率高, 术后1年、术后5年ODI评价临床疗效好。笔者在本研究中比较以上研究中提到的腰椎后外侧融合术和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两种术式, 结果显示后一种术式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 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椎体间融合情况, 与前一种术式的治疗结果有差异。考虑因腰椎后外侧融合术存在创伤大、椎旁肌肉损伤严重、不能有效恢复椎间隙高度和腰椎生理曲度等劣势, 而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可以有效地恢复腰椎的前柱支撑功能和重建腰椎生理曲度, 所以更加符合腰椎的生理功能, 与腰椎后外侧融合术比较, 融合率明显增高, 融合强度也显著提高, 同时消除了间盘病变所造成的间盘源性疼痛, 因此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11,12]。
综合以上分析, 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获得更佳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可靠, 更有效地改善椎体间融合情况, 利于患者的康复。
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 篇2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37例, 男24例, 女13例, 年龄28~72岁, 平均42岁。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腰痛。其中合并双下肢放射痛23例, 单肢痛14例, 伴间歇跛行17例, 伴下肢皮肤感觉异常32例, 伴下肢肌力减退19例, 全部病例经严格保守治疗无效。
1.2 方法
所有病例均接受后路椎管及神经根管减压、短阶段椎弓根系统固定、椎体间植入融合器。椎间融合器选用钛合金多孔螺纹式或方型融合器。硬膜外麻醉, 俯卧于拱形架上。后路正中切口显露L2~S1棘突、椎板及小关节, 并能触及相应横突, 予以相应全椎板切除减压, 彻底切除压迫神经根的疤痕、椎间盘或增生肥大的小关节, 扩大侧隐窝及神经根管, 显露双侧神经根。将减压取得的碎骨片剪成颗粒骨备用。在相应节段植入椎弓根螺钉, 伴椎体滑脱时植入提拉钉先行复位。从双侧将需要融合的椎间盘切除, 分别从两侧用椎间隙扩大器扩大椎间隙, 再使用椎间锉扩大椎间并切除剩余椎间盘组织, 最后再用导向凿孔器及终末凿孔器扩张。选择适当大小 (应根据椎体大小及椎间宽窄) 的椎间融合器装入上述备用的颗粒骨, 分别置入两侧的椎体间。如仅需单侧减压的病例, 可从患侧斜向中线植入1枚椎间融合器。完成椎间融合器植入后应再次检查神经根管的减压情况和神经根的松紧状况, 将椎弓根螺钉纵向加压固定。置负压引流管, 关闭伤口。
2 结果
本组2例患者术后2~3 d出现脑脊液漏, 其中1例有颅压降低症状, 经采取对症治疗和相应的护理后症状消失。无腰椎间隙感染和切口感染。37例均获随访, 时间3~24个月, 37例患者的腰背部疼痛症状均消失, 23例患者的脊髓压迫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37例植骨融合患者在术后3~6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 未发现螺钉松动、断钉现象。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术前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治疗的必要性、方法、及手术康复程序、注意事项, 同时介绍治疗成功病例。针对不同患者发现不同的心理问题, 针对具体问题采取相应的心理指导, 使其消除紧张焦虑情绪, 建立信心, 积极配合治疗。
3.1.2 一般护理
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及准备, 包括主要的影像学检查。对年老体弱的患者尤应注意心肺功能的测定, 合并内科疾病应先给予积极治疗。训练床上使用便器, 准备适合患者的腰围。
3.1.3 手术体位训练
因该手术体位为俯卧位, 为提高患者耐受力, 术前3 d开始进行俯卧位练习, 3次/d, 每次30~60 min, 逐渐延长至2~3 h。
3.1.4 唤醒试验练习
术前训练患者听从医务人员指令活动足趾, 并判断双下肢肌力和感觉, 以便术中及术后能正确理解医务人员的指令, 判断手术效果, 以及时发现脊髓有无损伤, 减少神经系统的并发症。
3.1.5 术前康复指导
①向患者和家属介绍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及方法;②指导深呼吸训练及双上肢扩胸运动, 嘱患者戒烟, 防止肺部并发症;③指导轴线翻身, 直腿抬高练习, 并将功能锻炼方法以图片和健康处方的形式对患者和家属进行讲解和宣传;④训练床上大小便。
3.2 术后护理
3.2.1 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均使用心电监护, 监测血压、脉搏、呼吸、氧饱和度q 1/2 h至平稳。观察患者意识、面色、皮肤粘膜色泽, 以及有无血容量不足的表现。
3.2.2 体位护理
术后搬运患者至病床时, 注意保持脊柱水平位, 去枕平卧硬板床6 h后护士协助轴线翻身, 一手置于患者肩部, 一手置于髂嵴部, 双手同时用力, 注意动作轻稳, 避免脊柱扭曲, 背部垫枕, 使其保持舒适。翻身过程中注意引流管的保护, 防止扭曲、折叠或滑脱。注意患者骨突处的皮肤护理, 防止压疮发生。
3.2.3 神经系统功能观察
术后密切观察记录患者腰椎马尾及神经功能状况, 并与术前比较, 包括双下肢的感觉、运动、肌力有无异常、排尿、排便情况。麻醉恢复期定时进行唤醒试验, 早期做味觉和触觉训练, 麻醉清醒后进行手术节段的腰椎神经根支配的下肢感觉和运动的检查以及辨别觉检查, 注意观察双下肢疼痛及放射痛的减轻程度, 足趾肌力恢复情况及皮肤感觉屏幕有无回升。若症状逐渐加重, 要考虑为术后硬膜外血肿压迫脊髓, 应立即通知医生, 以免脊髓受压时间过长引起不可逆损伤[1]。
3.2.4 切口引流管护理及脑脊液漏的观察
严密观察切口渗血和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 保持引流通畅, 避免引流管扭曲、受压, 防止切口内血肿形成。术后2~3 d, 24 h 引流量少于50 ml即可拔除引流管。如引流液量大、色淡, 则患者可能并发脑脊液漏。本组2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 给予去枕俯卧位, 加大补液量, 夹闭引流管等处理后, 均获治愈。
3.2.5 康复锻炼
康复锻炼应遵循早期、循序渐进的原则。①术后24 h开始进行早期四肢各关节的主动运动, 并对肢体肌肉进行按摩, 由远端到近端, 以促进血液循环, 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肢体水肿及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并能使体内能量消耗以促进食欲。每天3~4次, 每次20~30 min;②患者术毕回病房即在护士协助下进行下肢直腿抬高3~5次, 术后第二天开始双侧下肢直腿抬高练习, 每天2~3次, 每次10~15 min。直腿抬高练习应持续至卧床休息期结束, 其目的不仅可以预防神经根粘连, 也可通过训练保持股四头肌、髂腰肌的肌力, 防止肌肉萎缩, 也可促进患者在卧床休息结束后能尽快正常行[2];③术后3周开始进行腰背肌锻炼, 有“小燕飞”、“三点支撑法”和“五点支撑法”。通常采用五点支撑法:患者仰卧位, 用头、双肘及双足撑起全身, 使背部尽力腾空后身。腰背肌锻炼可以增强腰背肌力量和脊柱稳定性, 对于提高手术效果及术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3]。术后3周佩戴腰围下地活动, 要求佩戴腰围时间为6~8周, 6~8周后去腰围活动。注意训练行走的正确姿势:保持上肢直立, 勿扭曲, 保持躯体的整体性、协调性, 动作要稳、慢。建议患者术后3个月内避免腰部过度弯曲和伸展运动, 以及抬举重物。
3.3 出院指导
嘱患者出院后卧中度硬度床垫, 以使人体在仰卧时保持腰椎正常的生理曲线, 侧卧时保持腰椎部侧弯, 最大程度地减轻或解除腰部肌肉的收缩、紧张和痉挛[4]。戴腰围保护腰部6~8周, 3个月内避免腰部负重。继续坚持腰背肌锻炼, 注意循序渐进, 持之以恒。避免坐软椅, 防止腰部极度屈曲或扭曲, 不提>5 kg的重物。术后门诊定期复查, 进行腰椎X线、MRI检查, 观察内固定、椎间隙及椎间盘改变情况。
4 小结
应用经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椎弓钉内固定治疗腰椎失稳症, 入路快速简单, 可以提供更为充分的减压, 在植骨融合的同时达到了前后柱的坚强内固定, 克服了传统融合术的许多不足, 可获得更为确切的疗效, 因此可获得更为良好的社会效益, 从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我科护理人员在围手术期加强对患者的心理评估和干预, 向其详细交代功能锻炼的具体方法和作用, 制订严密的围手术期护理计划, 取得了满意效果。
摘要:总结了37例腰椎失稳症患者行后路椎体间融合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体征, 做好引流管护理和脑脊液漏的观察;加强术后康复锻炼和出院指导。37例患者手术均顺利, 护理得当, 术后恢复良好, 均痊愈出院。
关键词:后路椎体间融合器融合技术,腰椎失稳症,围手术期护理
参考文献
[1]于长隆.常见运动创伤的护理和康复.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6.
[2]李秋英.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行后路手术的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9, 4 (25) :36.
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09年6月到2011年8月共收治腰椎不稳患者60例, 其中男31例, 女29例, 年龄25~76岁, 平均45岁, 中位年龄47岁, 病程4个月~68个月, 平均30个月。其中16例患者为腰椎间盘突出同时合并节段性不稳定, 20例患者为椎管狭窄, 4例患者为峡部椎体滑脱, 4例患者为退变性椎体滑脱;6例患者为Ⅰ度滑脱, 12例患者为Ⅱ度滑脱。其中5例患者有高血压病史, 10例患者有冠心病史, 15例患者有糖尿病病史。不稳节段位于L2~3者4例, L3~4者6例, L4~5 23例, L5~L1者17例, L3~4+L4~5 10例。所有患者就诊时均出现了下腰疼以及酸胀等症状, 32例患者出现了间歇性的跛脚, 45例患者出现了下肢麻木和腿疼症状, 23例患者出现跟腱反射消失症状, 15例患者出现了膝键反射消失症状。24例患者部分肌肉的力量显著性下降, 45例患者出现了直腿提高实验阳性症状。
1.2 治疗方法
手术之前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 包括患者心肝肾功能以及血常规, 确定患者没有其他病变。对患者腰椎各个体位进行X光片分析, 同时采用CT和核磁共振对患者腰椎进行扫描。手术时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 使患者处于清醒状态, 以便能与手术者很好的配合, 保证手术的安全性。患者手术时取仰卧位, 并将骼骨前部太高, 是患者腹部处于悬空状态, 使腹腔中的压力下降, 防止硬膜外静脉丛出现充血线性。然后以病变部位为中心在腰椎后侧做一纵切口, 然后剥离两侧的肌肉, 沿着横突中轴线与上关节突外缘垂线交点进针, 钻孔时应向外侧倾斜一定的角度, 手术时应采用X线机透视观察以确定钉的准确性。在安装椎弓根螺钉系统时, 进行椎管减压, 患者有锥体脱位者首先进行复位, 凡对神经根以及硬膜囊有压迫的物质全部切除, 并保留咬下的软组织作为植骨用。用神经剥离子将神经根分离后, 将椎间盘组织取出, 并刮除相邻椎体之间的软骨板。并在两侧放置连接棒在适当将撑开椎间隙之后将螺母旋紧。将取下的骨块修剪之后植入椎间隙内, 再用椎弓根螺钉系统进行加压。手术结束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并负压引流管。手术结束后给予甘露醇、地塞米松进行治疗, 同时给予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术后6 h后鼓励使患者进行翻身, 麻醉过后进行直腿抬高训练。对患者随访10~40个月, 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
2结果
60例患者手术切口愈合良好, 未出现神经根损伤现象, 也没有椎间隙感染病例出现。手术后随访10~40个月, 平均17.5个月。2例患者由于曾进行过相应节段腰椎手术, 在本次治疗中出现了脑脊液遗漏现象, 在实施加压包扎后患者痊愈。手术前患者的平均临床疗效评分为 (9.45±2.34) 分, 手术后10周临床疗效评分为 (22.17±5.31) 分, 与手术前相比较, 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疗效评分显著性增加, 具有统计学意义。对影响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病程以及病情是影响手术疗效的关键性因素。
3讨论
腰椎不稳症是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 该病症极容易使患者运动节段刚度显著性下降, 并出现了顽固性的腰疼以及腿疼。在正常生理条件下, 脊柱保持着人类正常的生理曲线, 是脊柱和神经保持损伤, 一旦患者的脊柱出现损伤, 则导致脊柱的生理完全改变, 直接导致神经受到压迫导致腰疼症状的出现。目前对于腰椎不稳的治疗主要有两种, 一般患者在早期进行保守型治疗, 通过运动, 锻炼以及药物达到治疗的作用, 但是部分患者保守治疗效果较差, 临床症状变化较小, 需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主要原则是进行脊柱减压, 减小对神经的压迫, 进而通过融合术是患者的脊柱稳定性增加[3]。本研究采用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不稳, 患者融合节段椎间高度以及椎体的活动程度得到了明显的缓解, 疗效肯定,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建乔, 董黎强, 金才益, 等.两种椎间融合法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疗效比较.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8, 18 (2) :115-118.
[2]张建华, 李新志, 周宏斌, 等.单枚cage和单枚cage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不稳症.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0, 20 (6) :457-461.
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 篇4
关键词:腰椎不稳,椎体融合术,椎体融合器,临床疗效
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主要适应证是椎间盘源性腰背痛、腰椎管狭窄症、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不稳。对部分腰椎退行性疾病选择性地采用椎体间融合术的疗效已经得到肯定。但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创伤较大,加上硬膜囊和神经根牵拉易引起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从而影响了其疗效[1]。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采用椎板部分切除减压、斜向植入单枚椎间融合器+椎弓根螺钉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不稳2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6例,男17例,女9例,年龄42~69岁,平均53.6岁,病程6个月~10余年,平均3.5年。其中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症13例,第5腰椎椎体滑脱10例(Ⅰ°6例、Ⅱ°4例),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3例。26例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顽固性下腰痛,合并双下肢痛者18 例,单侧下肢痛者8例,其中有间歇性跛行史15例,大、小便无力8例。
1.2 手术方法
全麻生效后患者置俯卧位,以病椎为中心,取后正中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钝性分离骶棘肌,至关节突关节和横突,经双侧椎弓根置入定位针,正侧位透视调整定位针位置,于上下椎体双侧置入椎弓根螺钉两枚,正侧位透视见椎弓根螺钉位置良好,预弯并安装连接杆。咬去患侧上下椎体棘突、椎板、小关节突和相应黄韧带,侧隐窝减压,显露上下神经根,双侧提拉将滑脱椎体复位,切除髓核、刮除终板软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椎间隙,填入自体骨颗粒,斜形植入cage 1枚。适当加压拧紧螺帽。术后常规抗生素、激素治疗,24~48 h拔出引流管,3~5 d开始双下肢直腿抬高锻炼及腰背肌功能训练,术后5~7 d腰围保护下开始下床适度活动。
1.3 随访及统计学处理
出院后1或2个月随访1次,半年后6个月随访1次;随访时间8~28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随访时每例患者均摄腰椎正侧位X线片及动力X线片,必要时行CT检查。相对椎间隙高度的测量:以总椎间隙高度(椎间隙前、中、后部高度之和)与下位椎体前后径的比值表示[2];椎间融合率:椎间融合的判断采用SUK标准[3]。临床疗效评价采用JOA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4]评分。
随访结果数据均使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检,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6例患者术前相对椎间隙高度平均为(0.71±0.06) mm,术后1个月为(1.16±0.08) mm,术后半年为(1.12±0.05) mm,三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与术后半年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术后椎间隙高度恢复满意并维持良好。
26例患者中24例术后3~8个月椎体间骨性融合,2例椎体间隙未融合,融合率为92.31%。临床疗效评价结果见表1。
与术前比较,a P<0.05;与术后1个月比较,b P<0.05,c P>0.05
26例患者术后1个月随访时JOA评分:优12例、良10例、中4例,JOA评分优良率84.62%,术后半年随访JOA评分:优17例、良7例、中2例,JOA评分优良率92.31%。
3 讨论
腰椎退行性疾病是下腰痛的主要原因。两个相邻椎骨的连接部,即上位椎节和下位椎节之间,包括关节突关节,椎间盘,黄韧带及上、下椎板连接部,具有运动和稳定功能,又是最易发生退变的部位[5,6]。传统术式采用椎管减压加植骨融合术,但由于没有坚强的内固定维持,椎体间稳定性差,融合率低,并且不能控制滑脱的进展,降低了远期疗效[7]。Yuan等[8]采用椎板部分切除减压、单枚cage后路加椎弓根螺钉椎体间融合术治疗75例腰椎滑脱患者,并进行长期随访(≥4年),结果显示腰椎融合率为97.3%,临床优良率为86.7%。椎间融合术可以充分减压、松解神经根压迫,由于植入cage融合椎间隙,使患者术后脊柱功能明显改善。本组随访发现,次全椎板切除减压、斜向植入单枚cage联合椎弓根螺钉后路椎间融合术具有以下特点:(1) 选择有症状的一侧咬除部分小关节、椎板、黄韧带等以充分减压,同时保留对侧小关节及椎板。有研究[9]表明,虽然单纯全椎板切除术近期效果好,但远期易出现小关节退变、椎体滑脱和椎管狭窄的并发症。避免对腰椎后部结构过多破坏,可增加椎间稳定性。(2) 由患侧斜行植入cage可减少对健侧神经根和硬膜囊的牵拉损伤的几率。(3) 避免了因全椎板减压术后瘢痕组织增生而造成硬脊膜的粘连,压迫神经根。(4) 在植入cage前,于患侧前方植入较多骨粒,更有利于椎间融合的稳固。单枚cage植入时破坏患侧小关节、部分椎板,保留对侧的小关节、椎板,但未达到正常腰椎的稳定程度,需附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以提高脊柱后、中柱的稳定性。术中采用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植骨修复椎管后壁,骨性愈合后可接近术前的生理状态,有利于保持脊柱的稳定性[9]。
我们采用次全椎板减压、斜向植入单枚椎间融合器加椎弓根螺钉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不稳,由于术中保留健侧小关节及椎板,减少破坏椎体间稳定,提高了cage与椎板的融合,斜行植入单枚cage联合双侧椎弓根内固定,增加了节段稳定性。术后半年椎体融合率为92.31%,所有患者椎间隙高度、腰椎稳定性恢复和维持良好,26例中24例椎体融合成功,未发生融合器移位、脱出、下沉以及内固定断裂等情况。术后患者腰椎功能明显改善。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JOA评分优良率升高,这可能与术后腰椎融合成功致椎体稳定有关。
单枚融合器斜向植入,只需切除症状侧部分椎板和关节突,保留棘突和对侧后部结构,如此即使双侧都有症状需要减压,也能最大程度保留非植入侧的后部结构,尽可能减少对椎节稳定性的破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和创伤,同时降低了费用[10]。由于我们的随访时间较短,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对临近节段椎体退变情况等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的随访和观察。
参考文献
[1]UZI E A,DABBY D,TOHSSA E,et al.Early retropulsion of ti-tanium-threaded cages after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a report of two cases[J].Spine,2001,26:1073-1075.
[2]徐格,许建中,王序全,等.3种常用影像学指标在椎间融合器疗效评估中的比较[J].重庆医学,2005,34(7):28-29,31.
[3]SUK S,LEE C K,KIM W J,et al.Adding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to pedicle screw fixation and posteriolateral fu-sion after decompression in spondylolytic spondylolisthesis[J].Spine,1997,22(2):210-220.
[4]ROLAND M,FAIRBANK J.The Roland-Morris disabilityquestionnaire and the Oswestry disability questionnaire[J].Spine,2000,25(24):3115-3124.
[5]高金亮,孙刚,刘新宇.腰椎管狭窄症的解剖学基础与病理机制研究[J].医学综述,2007,13(4):285-287.
[6]庞晓东,匡正达,叶启彬,等.节段减压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退行性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J].颈腰痛杂志,2008,29(3):218-219.
[7]李光辉,李锋,夏仁云.椎弓根系统固定加后路减压融合治疗腰椎滑脱[J].临床外科杂志,2004,12(3):160-161.
[8]YUAN J D,WANG J,ZHOU H B,et al.Analysis of results onminimum 4-year follow-up of modified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isthmic spondylolisthesis[J].Zhongguo Gu Shang,2010,23(7):519-522.
[9]沈奕,凌卓彦,王伟力.后路椎板减压植骨成形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36例[J].现代医学,2007,35(6):482-484.
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 篇5
关键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经后路椎体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
腰椎滑脱是脊柱常见病, 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 2004~2009年我们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及经后路椎体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39例, 取得良好的效果, 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9例, 女29例, 男10例, 平均年龄56.2岁, 其中腰4滑脱21例, 腰5滑脱18例, Ⅰ度滑脱27例, Ⅱ度滑脱12例, 伴有椎弓根狭部断裂15例。单纯腰痛8例, 腰痛并一侧肢体放射痛10例, 椎管狭窄表现21例。
2 手术方法
患者俯卧, 取后正中纵切口, 暴露两侧的椎板及椎弓根, 腰4滑脱选取腰4及腰5两侧椎弓根钉植入, 腰5滑脱选取腰5及骶1两侧椎弓根钉植入, 根据患者症状采用全椎板、半椎板、开窗等方法行椎管减压, 将硬膜囊向一侧牵开加以保护, 切除腰4、5或腰5骶1椎间盘, 在椎弓根钉上安装连接棒, 提拉复位矫形, 取大小合适的三面皮质骨的髂骨块, 植入腰4、5或腰5骶1间隙, 结束手术。
3 结果
本组39例手术均顺利完成, 创口均一期愈合, 无感染。手术时间为50~90min, 平均67.2min, 术中术后出血平均约400m L, 术后滑脱均解剖复位。于术后3d下床功能锻炼。术后随访X线片, 34例于术后3~6个月骨性愈合, 平均4个月。5例不愈合, 愈合率87.2%。术后恢复根据Nakai分级, 优32例, 良7例。
4 讨论
腰椎滑脱的治疗可以分为复位固定和融合两部分, 手术方法有前路、后路及前后联合入路。前路手术复杂、创伤大、复位困难, 但融合彻底是其优点。后路手术具有复位良好、创伤较小, 但常规的横突间植骨、关节突植骨、椎板间植骨融合率低, 远期疗效差, 较易出现内固定的折断。前后联合入路兼具以上特点。我们采用后路复位固定, 椎体间融合取得了同前后联合入路的效果, 滑脱均解剖复位, 症状均缓解或改善, 随访融合率87.2%, 同时具有损伤小、手术相应简单、疗效好、花费小的优点。
大多数学者已经达成共识, 对于椎体滑脱的治疗在不影响患者神经功能的前提下尽量要复位, Hohmann[1]和Stefee[2]指出, 复位可解除马尾神经和神经根受压, 使局部的生物力学恢复正常, 促进植骨融合。现代内固定器械的发展, 给我们达到以上目的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对于Ⅰ度及Ⅱ度椎体滑脱, 手术中, 相邻椎体椎弓根钉的植入, 椎间盘的切除, 使我们可以轻松的将滑脱复位。椎体滑脱的治疗最终的目的是稳定, 椎弓根钉棒系统仅能提供早期的稳定, 众所周知, 只有融合才能提供最终的稳定, 没有骨性融合的支持, 内固定器械的折断只是早晚的问题。早期我们采用横突间融合、关节突融合、椎板间融合, 发现融合率较低, 采用经前路椎体间融合, 融合率高, 但手术复杂、创伤大, 现在采用经后路椎体间融合, 在滑脱复位后, 将椎间隙过度撑开, 取三面皮质骨的髂骨块植入椎间隙, 再将椎间隙稍压缩, 以给植骨块一定的压力。三面皮质骨可以提供较为坚强的支撑作用, 辅以椎体间的加压, 可以很好的解决植骨块向椎管内脱出的问题。
对于椎体滑脱的减压, 我们建议根据患者的病情, 在保证彻底减压的前提下, 尽量采用开窗、半椎板切除的方法, 只有在以上2种方法不能达到彻底减压, 才使用全椎板减压。在采用前两种减压手段时, 可以辅助椎板间植骨, 以达到更好的融合效果。另外, 在椎管减压时, 一定要将神经根管彻底减压, 使神经根松弛, 才能活动良好的手术效果。
参考文献
[1]Hohmann F, Strurz H.Differential indication for lumbosacral fusion and reposition operation in spondylolithesis[J].Orthopadics, 1997, 26 (9) :781.
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 年5 月至2013 年6 月在我院行腰椎翻修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复发患者56 例为观察对象, 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肢疼痛、麻木及无力等神经根症状, 并伴有腰痛及间歇性跛行症状。其中男36 例, 女20 例;年龄38~61 岁, 平均 (48.5 ± 4.5) 岁;第一次手术方式:开窗髓核摘除术30 例 (53.6%) , 全椎板切除术14 例 (25.0%) , 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12 例 (21.4%) ;单融合节段:L3~4间隙8 例 (14.3%) , L4~5 间隙18 例 (32.1%) , L5 至S1 间隙3 例 (5 .4 %) ; 多融合节段:L4 至S 1 间隙8 例 (14.3%) , L3~5 间隙5 例 (8.9%) 。
1.2方法经气管插管全麻, 患者取俯卧位, 腹部悬空。C型臂X线机下, 椎旁肌间隙入路钝性分离多裂肌间隙到达复发节段, 置入融合节段上下椎的椎弓根钉, 有症状侧切除下关节突及部分上关节突, 充分显露椎间孔, 扩大减压神经根管周围, 对神经根及其硬脊膜加以保护, 将椎间盘组织取净, 对软骨终板加以刮除。用椎间盘撑开器撑开目标椎体, 取自体髂骨松质骨填入椎间融合器, 将已充填好的椎间融合器与棘突呈45°左右斜向置入椎间隙, 将多余骨块填入关节突表面和横突之间, 松开椎间盘撑开器, 双侧横突均以椎弓根螺钉固定。切口处放入引流管, 常规引流3天, 逐层缝合、止血, 应用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 卧床3周左右, 在辅助器材帮助下进行功能恢复训练, 3个月后脱离辅助器材。
1.3观察指标术后3个月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 (JOA) 评定疗效, 总分0~29分, 分值越低表示功能障碍越明显。随访2年, 动力位平片检测骨融合情况, 不融合:动力位X线片显示上节段活动4mm及以上, 有明显间隙;部分融合:上节段活动<4mm, 未见连续骨小梁通过;全部融合:上节段活动<4mm, 且有连续骨小梁通过。
1.4疗效评定标准优:JOA评分改善率在75%及以上;良:JOA评分改善率为75%以下, 50%及以上;可:JOA评分改善率为50%以下, 25%及以上;差:改善率为25%以下。改善率= (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 /治疗前评分×100%。
1.5统计学分析采用SP SS 16.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以表示, 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手术时间120~280 分钟, 平均 (195 ± 30) 分钟;手术出血量158~543ml, 平均 (258.4 ± 122.5) ml。术后无脑脊液漏发生;2 例 (3.6%) 术后切口内血肿, 经清创症状缓解。术后患者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 且未出现明显神经损伤。术后JOA评分 (22.3 ± 6.1) 分, 明显高于术前的 (9.5 ± 1.9) 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4.99, P < 0.01) 。术后改善情况:优38 例 (67.9%) , 良10 例 (17.9%) , 可8 例 (14.3%) , 改善率为85.7% (48/56) 。随访2 年后, 骨不融合3 例 (5.4%) , 部分融合25 例 (44.6%) , 全部融合28 例 (50.0%) 。
3 讨论
由于手术减压不充分或不稳定因素未解除, 导致腰椎间盘修复术后椎间盘突出原位或异位复发[3]。去除致压物及重建稳定是腰椎翻修术的基本原则, 重建腰椎稳定的技术包括椎板减压、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等。TLIF主要是通过切除单侧关节突关节椎间孔避开形成瘢痕的硬膜囊, 减少对硬膜囊的损伤、对正常组织破坏及神经的牵拉[4]。与经前路和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相比, TLIF可有效降低神经根损伤、硬膜囊破裂的风险[5]。且TLIF适应腰椎的任何节段, 对脊柱圆锥损伤小。本文结果显示, TLIF术后患者JOA评分较术前明显升高, 椎骨融合良好, 且并发症较少。
综上所述, TLIF对需要翻修的腰椎间盘突出复发患者疗效良好, 能够有效提高脊柱的稳定性, 安全性较好。笔者认为: (1) 对于无明显椎管狭窄的翻修患者, TLIF是首选方式; (2) 神经根管狭窄但中央管不明显狭窄者, 也可行TLIF术; (3) 中央管狭窄、无法减压完全者, 可结合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进行翻修; (4) 复发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应结合多因素考虑, 包括椎间盘突出位置、腰椎是否稳定及初次术式等。
参考文献
[1]张伟, 陈德玉, 杨立利, 等.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两种术式的选择及疗效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3, 21 (9) :883.
[2]李向前, 皮国富, 刘宏建, 等.腰椎间盘突出症翻修术中单、双枚椎间融合器的应用效果[J].郑州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2, 47 (3) :376.
[3]李振宙, 侯树勋, 宋科冉, 等.经椎板间完全内镜下L2~5椎间盘摘除术的手术策略[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4, 22 (3) :201.
[4]范华侨.经椎间孔椎体间植骨融合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 2013, 42 (22) :2607.
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36 例,男22 例,女14 例;年龄43~66 岁,平均55 岁。术前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12 例,腰椎间盘切除术后复发4 例,腰椎退变性滑脱症8 例,腰椎管狭窄症12 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腰痛合并一侧下肢痛和/或麻木,其中26 例间歇性跛行,腰椎活动明显受限,下腰段压痛。每一例患者均接受系统的保守治疗失败。
所有病例均进行腰椎正、侧位和动力位X线片显示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其中椎间不稳定16 例;脊髓造影和CTM检查10 例,MRI检查26 例,均显示椎间盘退变、突出或椎管狭窄,硬脊膜和神经根有不同程度的受压(典型病例图片见图1~3)。
a腰椎正位X线片 b腰椎侧位X线片 c腰椎过屈侧位X线片 d腰椎过伸侧位X线片
1.2 手术方法
全麻,俯卧位。经后路常规显露融合节段的突椎板关节突,保留棘上和棘间韧带,在融合节段的上下体植入双侧椎弓根钉。切除症状明显侧的半椎板关节突关,显露椎间孔和椎间盘的后外侧,电凝止血。椎间盘突出术复发的病例上下扩大切除椎板和关节突关节,仔细辨认神根,向中线牵开并保护神经根,在复发突出的部位不做过的分离,以免分离瘢痕组织时损伤神经根。预弯棒安装后慢地适度撑开椎间隙,从后外侧切除椎间盘和上下软骨终。尤其注意切除突出至椎管内压迫硬脊膜和神经根的髓核织。同一切口(L3~4节段需另做取骨切口)内经皮下分离显露髂后上棘,骨膜下剥离显露髂骨,切取髂骨外侧皮质骨和松质骨,备用。腰椎退变性滑脱病例在处理完椎间隙后可进行提拉复位。撑开椎间高度,将处理完毕的椎间隙前方植入碎骨并压紧。试模测试,选用2个合适高度和大小的钛网或1个腰椎间融合器,内填充髂骨,撑开椎间隙,置入椎间融合器,2个Pyramesh融合器应左右平行放置,距椎体后缘5 mm为宜。若为双节段融合,同样方法完成减压、置入融合器。对椎间隙作轻度压缩以稳定融合器和压紧微粒骨,同时恢复腰椎的生理性前凸。锁紧钉棒。C型臂X线机透视确认椎间融合器、椎弓根钉的位置和腰椎前凸恢复满意后,在对侧关节突关节和椎板去皮质,植入取自髂骨的骨粒和骨条。明胶海绵覆盖硬脊膜,放置引流管,缝合切口。
单融合节段:L3~43 例,L4~515 例,L5S1 8 例,双融合节段:L3~4和L4~54 例,L4~5和L5S1 6 例。内植物:椎弓根钉+Pyramesh 26 例,椎弓根钉+Cage 10 例。
1.3 术后处理及随访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甲强龙80 mg、甘露醇250 mL 4~7 d,48 h内引流量不足30 mL时拔除引流管。鼓励患者早期在床上开始主动直腿抬高活动,1周后佩戴腰围下地活动,1个月后开始康复训练,3个月内应避免过度活动和剧烈运动。
术后3、6、12个月和末次随访时拍摄腰椎正侧位X线片。应用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系统[2](JOA评分)对手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进行评价。根据JOA评分(15分系统)计算改善率,改善率=(术后JOA评分-术前JOA评分)/(15-术前JOA评分)×100%。
确定椎体间是否融合依据李危石[3]标准在X线片上判断植骨融合情况。a)植骨融合:椎体间有连续的骨小梁,伸屈侧位椎体活动度小于4°;b)植骨可能融合:连续骨小梁观察不清,伸屈侧位椎体活动度小于4°;c)植骨未融合:未见连续骨小梁,融合区有间隙,或骨小梁观察不清,伸屈侧位椎体活动度大于4°。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对术前术后的相关参数进行配对t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10~220 min,术中出血量280~620 mL,平均390 mL。
1 例腰椎间盘切除术后复发患者行L3~4和L4~5双节段TLIF,术中因神经根黏连牵拉致术后神经根麻痹,术后右侧胫前肌、伸拇肌和伸趾肌0级,末次随访上述肌力恢复至3级;术后2年切口深部感染出现窦道,X线片显示椎间融合,经清创、取出椎弓根钉棒、置管持续冲洗引流和敏感抗生素治疗后治愈。
36 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年8个月至4年9个月,平均3年5个月。术前JOA评分为(6.2±1.3)分,术后JOA评分为(12.6±2.2)分。手术前后JOA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平均改善率为72.7%,临床疗效满意。
所有患者随访时正侧位X线片显示:40个椎间植骨融合;6个椎间植骨可能融合。所有患者未发现椎弓根内固定断裂、无融合器移动或下沉,无假关节形成。
3 讨论
TLIF经椎间孔入路进入椎间隙,保留了棘上、棘间韧带和前后纵韧带,保留了脊柱韧带的张力带作用;术中仅切除一侧关节突关节,保留了椎板和另一侧关节突关节,对脊椎骨的完整性破坏较少;无需进入椎管,避免了对神经根的牵拉和硬膜囊的牵拉,减少了损伤风险。它符合脊柱生物力学机制,可以保证最大的植骨融合面积,有助于重建腰椎的生理性前凸,有利于恢复椎间高度和椎间孔直径,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在融合器或植骨块与椎体之间的加压,提高了融合的成功率。在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时取得了优良的临床效果和椎间融合率[4,5]。与传统的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ALIF)和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相比,它避免了ALIF相关的腹膜撕裂、腹膜后髂静脉损伤和逆行性射精[6]。与PLIF相比,TLIF只切除一侧关节突关节,能够通过侧方途径进入椎间隙,对硬膜囊移动幅度小,降低了硬膜囊撕裂和神经根牵拉性损伤的风险性。虽然能够取得与PLIF同样的优良的临床结果,但是TLIF操作简单、安全[7]。本组患者平均随访3年5个月。术前JOA评分为(6.2±1.3)分,术后JOA评分为(12.6±2.2)分。手术前后JOA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平均改善率为72.7%,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但是它仍然需要在显露椎弓根钉的植入点和植入椎弓根钉时做软组织的广泛剥离,切除一侧的关节突关节,在术中软组织的广泛剥离和持续牵拉均可导致明显的肌肉软组织医源性损伤(失神经支配和缺血),进而增加围手术期的疼痛、延缓了康复时间、损害了脊柱功能。为了减少手术创伤、降低疼痛和促进康复,本组病例术中避免使用自动撑开器切口持续牵拉,采用围绕操作区的移动性区域牵拉,既减少软组织的广泛剥离,又降低了软组织受牵拉的缺血时间,从而降低围手术期的疼痛,缩短康复时间。另外,近年来采用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的微创技术[4](minimally invasive techniques for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 TLIF),套管牵开器的使用进一步减少同侧椎旁肌肉的损伤,从而降低了术后疼痛和尽可能保留健康的肌肉组织。
文献报道TLIF的并发症虽然少于PLIF[8,9,10],但是TLIF并发症除了融合失败外还包括:同侧的神经根损伤、内科合并症、切口感染、疼痛不缓解、脑脊液漏等[9]。本组病例随访时正侧位X线片显示:40个椎间植骨融合;6个椎间植骨可能融合,无融合失败和融合器移位的发生。无论2个钛网还是1个椎间融合器均最大限度地提供了椎间隙的融合面积,在植入融合器时适度撑开椎间隙和完成植入后在椎间隙适度加压可以使钛网或椎间融合器齿与终板紧密结合,既促进了融合,又避免了融合器的移动。Hackenberg等[11]报告4 例TLIF(8%)出现严重并发症,1 例术后2周深部感染,取出所有内植物,4周后重新椎弓根钉内固定加前路椎间融合治愈。1 例L5S1 TLIF术后出现同侧L5神经根性症状,即刻翻修手术,术中未见神经根受压或损伤的情况,翻修术后L5神经根性症状持续存在未缓解。1 例植入Cage时致对侧椎间盘组织突出压迫对侧神经根,行椎间盘切除后症状消失。1 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由于持续应用激素导致骨质疏松术后3年出现假关节,接受翻修术。本组1 例腰椎间盘切除术后复发患者术中牵拉致术后神经根麻痹,末次随访肌力恢复至3级;术后2年出现深部感染,X线片显示椎间融合,经清创、取出椎弓根内固定、置管持续冲洗引流和敏感抗生素治疗后治愈。
TLIF术中需注意以下问题:a)切除关节突关节时注意避免损伤上、下神经根;b)利用椎弓根螺钉撑开椎间隙时用力要适当,缓慢逐步撑开,用力过大在骨质疏松患者可能会导致螺钉的松动,撑开过于快速可能致神经根牵拉伤;c)彻底清除椎间盘组织和软骨终板,给融合提供足够大的接触面积,利于融合成功,清除椎间盘组织和软骨终板,避免向对侧后方用力过大,否则可能致对侧椎间盘突出压迫对侧神经根。在植入融合器前尽可能多置入微骨粒,有利于融合,融合器或植骨块的位置应避免过于靠前和手术侧,否则,利用椎弓根钉行椎间加压时易导致椎间孔狭窄。
摘要:目的 探讨单侧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应用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36例腰椎退变性疾病。男22例,女14例;年龄43~66岁,平均55岁。术前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12例,腰椎间盘切除术后复发4例,腰椎退变性滑脱症8例,腰椎管狭窄症12例。单融合节段:L3~43例,L4~515例,L5S18例;双融合节段:L3~4和L4~54例,L4~5和L5S16例。内植物:椎弓根钉+钛网26例,椎弓根钉+椎间融合器10例。临床疗效应用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系统(JOA评分)对手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进行评价。根据JOA评分计算改善率。结果 3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年8个月至4年9个月,平均3年5个月。术前JOA评分为(6.2±1.3)分,术后JOA评分为(12.6±2.2)分。手术前后JOA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平均改善率为72.7%,临床疗效满意。随访时正侧位X线片显示:40个椎间植骨融合;6个椎间植骨可能融合。并发症1例术中神经根牵拉伤未完全恢复,且术后2年出现伤口深部感染,X线片显示椎体间融合,经清创、取出椎弓根内固定、置管冲洗后治愈。结论 单侧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的临床疗效满意,创伤小,融合率高。
关键词:椎体间融合术,腰椎,退变
参考文献
[1]Harms J,Jeszensky D,Stolze D,et al.True spondy-lolisthesis reduction and monosegmental fusion inspondylolisthesis[M]//Bridwell KH,De Wald RL.Textbook of Spinal Surgery.2nd ed.PhiladelphiaPA:Lippincott Raven,1997:1337-1347.
[2]井上骏一,片冈治.腰腿疾患治疗成绩制定基准[J].日整会制,1984,58:925.
[3]李危石,陈仲强,郭昭庆,等.椎间植骨融合与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比较[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5,15(1):20-23.
[4]Peng CW,Yue WM,Poh SY,et al.Clinical and radio-logical outcomes of minimally invasive versus open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J].Spine,2009,34(13):1385-1389.
[5]占蓓蕾,徐德洪,何飞雄,等.单侧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治疗腰椎节段性不稳[J].实用骨科杂志,2006,12(2):100-102.
[6]Sasso RC,Best NM,Mummaneni PV,et al.Analysisof 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a series of 471 anteriorlumbar interbody fusion procedures[J].Spine,2005,30(6):670-674.
[7]Yan DL,Pei FX,Li J,et al.Comparative study ofPILF and TLIF treatment in adult degenerativespondylolisthesis[J].Eur Spine J,2008,17(10):1311-1316.
[8]Humphreys SC,Hodge SD,Patwardham AG,et al.Comparison of posterior and transforaminal ap-proaches to lumbar interbody fusion[J].Spine,2001,26(5):567-571.
[9]Hunt T,Shen FH,Shaffrey CI,et al.Contralateralradiculopathy after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fusion[J].Eur Spine J,2007,16(Suppl 3):311-314.
[10]Aoki Y,Yamagata M,Nakajima F,et al.Posteriormigration of fusion cages in degenerative lumbar dis-ease treated with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fusion:a report of three patients[J].Spine,2009,34(1):54-58.
【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推荐阅读:
后路腰椎间融合术09-09
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06-27
后路椎体间融合术07-26
后路腰椎间盘镜12-01
前路腰椎椎间融合术06-14
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07-31
后路椎体次全切除08-28
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术08-27
腰椎融合术06-05
前路腰椎融合手术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