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人才培养

2024-06-21

跨文化人才培养(精选12篇)

跨文化人才培养 篇1

高等教育是一个有机的培养系统, 学生自主学习受到学校内部环境的直接制约, 也受到外部教育环境、整个社会环境的间接影响。本文所谈及的培养机制, 指的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系统运行过程中各种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与功能整合。本课题组通过分析北航北海学院跨文化传媒培养中的各个要素, 梳理出他们的互动关系, 并探索了各个要素的功能整合方式及全面提高我校跨文化传媒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中国-东盟跨文化传媒人才供需状况分析机制

本课题自2010年下半年开始对中国—东盟自贸区内各类型的传媒行业进行访谈、调研, 主要运用科学统计的方法分析中国—东盟跨文化传媒人才需求状况。结果发现:

1. 中国-东盟跨文化传媒人才需求已经出现缺口, 但强劲势头还没有形成。

2. 中国-东盟跨文化传媒行业所开展的跨文化传媒活动还不够深入, 所需人才大多还不是专业性的。

3. 中国-东盟跨文化媒介活动还没有形成长效机制, 许多媒体活动是短期的、临时性的,

人才就业形态不稳固。

根据以上情况本课题组认为, 人才供需状况分析机制应该体现以下特点:

1.这种需求不是短期的需求, 而是面向未来的需求。

2.供需机制分析应该立足实际, 体现长期发展趋势。

3.人才供需机制应该体现供需状况的动态环节。

二、中国-东盟跨文化传媒人才校企合作对接机制

传媒产业是当今社会的朝阳产业, 故许多独立学院都面向这个产业人才需求市场设置了新闻传播学相关专业, 然而他们不能像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等老牌新闻学院一样拥有雄厚的师资、设备、基地。目前, 本课题结合对中国—东盟自贸区内传媒界进行访谈、调研、实验, 探索新闻院所与传媒界之间的互动机制, 即走出去与请进来两个方式。

我们请进传媒企业参与中国-东盟跨文化传媒人才培养的途径主要有:1.请进培养订单;2.请进实训课程;3请进栏目制作;4.请进记者站;5.请进人才反馈系统。

我们主动走出校门培养传媒人才的途径主要有:1.寻找中国-东盟跨文化实习基地;2.校办中国-东盟跨文化传播公司;3.建立跨文化的新媒体服务平台;4.输出创新性跨文化应用型人才。

三、中国-东盟跨文化传媒人才培养计划更新机制

教育市场需求在变, 学校的培养计划务必跟着变, 在现代大学制度形成之后, 中国高校很有可能根据市场需求每4年左右更新一次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目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已经根据人才市场需要, 在2011年上半年完成了培养计划的修订工作。该校东盟国际学院在培养计划更新过程中, 逐渐摸索了一套思路、形成一个机制:

1. 课程保留机制, 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坚决保留。

2. 课程精简机制, 市场不需要的专业方向课程能减则减。

3. 课程特色化机制, 中国-东盟跨文化课程尽可能增设。

四、中国-东盟跨文化传媒人才培养途径优化机制

有了更好的培养计划、培养方案, 倘若缺乏科学的执行也将无济于事, 我们看到好多大学都有很多制度, 也重视品牌建设, 但品牌形成除了有创意的设计之外缺少有效的执行。本课题组与东盟国际学院的合作就是通过体制创新, 实施有效教学、有效管理:

1. 教师科研方向的东盟特色, 有效促进人才培养。

2. 学院管理系统、团队对东盟特色育人的引导、监督。

3. 学生成立越南语社团、泰国文化社团等特色化组织。

五、中国-东盟跨文化传媒人才培养氛围营造机制

塑造人才离不开培养环境, 新闻传播专业的实践性很强, 教学内容必须根据媒介发展环境、教育环境的变化不断更新, 以实现教育和市场需求的紧密结合。本课题从教学资源、教学措施两个方面探讨如何提供较好的培养环境:

1. 积极有效地整合国家政策资源环境。

2. 积极有效地整合地方文化资源环境。

3. 积极有效地整合学校内部资源环境。

六、中国-东盟跨文化传媒人才培养效果监测机制

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中国-东盟传媒界发展对各类传媒人才的需求, 我们必须适时地检测人才培养效果, 才能合理地转变办学思路、调整办学定位, 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传媒人才培养机制, 最大限度地避免传媒教育的盲目性。目前, 我们探索、实施的监管机制主要有:

1. 通过校企合作单位的反馈监测培养效果。

2. 通过学生就业方向、区域监测培养效果。

3. 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量表监测培养效果。

4. 通过专家对中国-东盟跨文化传播人才的认可监测培养效果。

总之, 从目前掌握的数据来看,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了, 中国—东盟之间的跨文化传播态势较好, 但中国—东盟媒体间的合作还有待加强、加深, 相应地中国—东盟跨文化传媒人才需求也是一个逐步递增的过程, 我们仍然会在实践中对这一机制继续验证、创新。■

[注:本文属新世纪广西教改工程重点项目“中国-东盟跨文化传媒人才培养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是2011JGZ064, 项目主持人王乃考, 成员有张丽萍、郑向、樊连启、邱红光、周博、宋亮等]

参考文献

[1].王乃考:《培养中国-东盟跨文化传媒人才的必要性》, 《新闻传播》, 2011年第12期。1.王乃考:《培养中国-东盟跨文化传媒人才的必要性》, 《新闻传播》, 2011年第12期。

[2].王乃考等:《中国-东盟跨文化传媒人才需求分析与对策》, 《商业文化》, 2011年第6期。2.王乃考等:《中国-东盟跨文化传媒人才需求分析与对策》, 《商业文化》, 2011年第6期。

跨文化人才培养 篇2

许国彬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这不仅冲破了国界,而且还缩小了各国和各地的距离,使世界经济融为整体。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全球生产力的大发展、加速了世界经济增长,为少数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经济进一步国际化。在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思想多元化、信息网络化形势下,自然要求中国人才也要国际化。因此,中国人才培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包括人才素质、人才培养、人才管理、人才战略等方面。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影响行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而未来社会需要大批创造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协作型人才、国际通用型人才,其中的国际通用型人才将最受青睐和重用。因此,高校应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和确定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加强学生跨文化教育,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能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国际通用型人才。

一、国际通用型人才是当今人才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和国内经济的腾飞,中国必将成为一个国际大市场并向世界各国辐射,人才也会因此在国际间流动。外资的大量进入和人才流动的国际化,将使高层次人才和热门专业人才更加走俏,特别是对信息技术、财务、营销、人力资源、行政、外语外贸、工商管理、国际法、网络技术等人才需求将更为迫切。党政机关、各行各业也因国际交往的需要而大量需要国际通用型人才。这种形势,除要求社会用人部门在物质待遇、发展空间、情感投资等方面寻找对策外,还需要高校从战略高度进行应对、寻求培养国际通用型人才的模式和途径。

根据我们近年来对用人单位的了解,目前我国存在着人才国际化总体水平较低、尤其缺少国际通用型人才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缺乏懂国际惯例、熟悉WTO游戏规则的高级金融、商务、保险等经营管理人才;二是缺乏一大批取得国际化执业资格(如注册会计师等)的高级人才;三是缺乏一批熟练运用外语直接工作的人才;四是缺乏一批跨文化素质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强的人才。根据这种形势的变化来制定与实施人才战略是一件带有根本性的大事。因为.人才竞争不仅是个体、群体素质之争,更重要的总体谋划之争。对此,我们要通过组织的形式制定出有利于人才竞争取胜的制度和措施。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才的流动,我国人才的国际化程度与过去相比已有所提高,我国本土人才的国际化进程和高校培养国际通用型人才的步伐也明显加快。尽管如此,我国主要大城市高级人才与城市人口的比例仍然很低。据前几年的报道,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也只有0.51%,远远低于美国的1.64%、日本的4.97%、新加坡的1.56%。由于我国人才“国际化”水平较低、国际通用型人才奇缺.因而国内大城市纷纷从海内外引进国际通用型人才。据有关报刊报道,目前国内大城市重点开发的三大类人才中,包括具有跨文化素质和能力的外语外贸、信息技术、金融保险、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等人才。国内大城市还积极利用海外智力,重点瞄准海外著名高校、世界组织、跨国大企业、金融机构的高层次留学人员,从中引进一批具有高学历的、熟悉国际惯例的海外知名高级专家和教授。

中国目前在人才需求方面所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才的主要流向,从国有企事业--民营企业--外商合资企业--原本土外商独资企业--新进入的外商独资企业,最终成为国际通用型的人才;人才的地区流向,从贫困地区--较发达地区

--发达地区--中小城市--大中城市--核心城市,最后在国际社会中流动;加人世贸组织后所带来的就业机会中有很多是目前国内人才难以适应的,急需培养大批国际通用型人才,不然会有大量海外人才涌人、进而造成我国失业人数的增加;国际通用的职业资格证书将会成为时髦,企业将从目前对文凭的重视转变到对各种洋证书的重视;人才资源紧俏,现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而面临深入的改革;随着各类外商投资企业的纷纷进入,我国人才劳动力的价格从总体上肯定会大幅上扬,企业内的人才劳动力成本也将太大提高,而紧俏专业人才的价格必定会太大上涨;人才劳动力与一般劳动力的薪酬差距会真正拉开,全社会将真正领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含义;人才的跨区域流动将会不断加大,人才流动中的户籍限制将会逐渐被废除,出国签证更加方便;许多与国际接轨的法律和法规需要逐步建立和健全,熟悉和接受“国际化的市场游戏规则”成为工作之必需。

二、国际通用型人才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要求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国将更加深人、全面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国际竞争与合作需要一大批国际通用型人才。他们应具备以下几种与跨文化相关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1、具有外语应用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中国与国外经济文化交往不断增加,来华的跨国公司更多,到国外出差办事也是必然因此,外语将成为日常工作生活真正需要的基本具。人们不仅要学好外语,更要用好外语。除了努力提高外语的听、说、读、写、译实用能力外,还要有跨文化的知识。因为,国人在与外国人打交道时,自然要涉及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这就要求国人既要体现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又要有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理解和尊重别国文化,这样才能比较深人地交流沟通和融洽相处。广义的文化包含社会、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因此,跨文化沟通能力既要普遍关注世界时事,又要深入研究所从事领域的政治背景、政策内涵及发展趋势,把握全球经济走向,熟悉国际惯例和市场规则,善于抓住时机做出正确决策。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技能。

明理守信是国际通用型人才必备的素质,也是作为一个高素质人才最起码的社会责任和意识。专业基础扎实,了解本专业国内外发展趋势,熟悉本职工作,既懂技术又会管理;有敬业精神,对工作尽心尽责、兢兢业业、按章办事;对人热情友好、彬彬有礼、平易近人;具有效率观念,适应国际办事效率;强化质量意识,适应国际质量标准要求;提高服务意识,适应国际服务水平。

3、具有计算机应用和信息处理能力。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也是计算机广泛应用的时代。其基本特点是越来越多的人直接与信息打交道,与物质打交道的人则相对减少。因此,计算机应用和信息处理的能力应成为国际通用型人才的一种基本能力。

4、具有组织协调和开拓刨新能力。

在现代社会,任何一项工作的完成都离不开组织协调;各个国家以及各行各业要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上取胜,就要不断创新。因此,国际通用型人才要有全球的视野、开放的观念、国际的眼光和开拓创新的精神,能站在全球角度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够把握时代趋势并积极应变,能够抓住发展时机、重视时间价值,能够创造劳动最佳成果。

5、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良好的心理索质。

能正确认识国际竞争的激烈性,了解不同程度的竞争范围,把握未来竞争的动向。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掌握自我调节的技能,善于寻求他人的理解和支持。

6、具有强壮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

没有良好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就难以胜任工作。国际通用型人才的职业特点,要求其

必须始终保持身心最佳状态。因此,国际通用型人才的身心健康显得特别重要。

大学要使学生成为一名国际通用型人才,就必须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通过多种方式全面提高其跨文化的素质和能力。

三、国际通用型人才的培养途径和方法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体现是贸易自由化、生产国际化、金融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需要国际通用型人才,这为高校培养国际通用型人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条件。为此,高校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和途径来培养国际通用型人才:

1、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国际化程度,努力建设一支具有中外教育背景或跨学科知识结构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加强国际通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有中外教育背景和跨学科知识结构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为此,一方面可以重点调入和接收一些能直接运用外语授课的专业教师和具有专业教育或专业工作背景的外语教师;另一方面可以选送和鼓励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攻读专业学位或进修外语,以提高其相关专业知识水平或直接运用外语授课的能力。

2、因材施教,鼓励学生个性发展。

近年来,通过外语教学与专业教学的交叉融合,高校人才培养基本上形成了基础型、复合型、拓展型三种培养模式。基础型对全体学生进行“合格+特长”的专业训练.培养专业水平高、外语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如,英语专业开设专业方向或其他专业,加大英语教学课时。复合型实行“外语+专业、专业+外语”的主辅修制或非外语专业全英语教学。拓展型有双学位制、第二学士学位制、主修非通用语种+英语+辅修专业制,等等。各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三种模式,因材施教。

3、调整和开设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改革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目前,许多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形成了学科交叉、专业渗透的格局,其毕业生受到了社会的欢迎。总结这些成功经验,在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方面应当采取如下措施:大量引进国外原版教材,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开展全英教学或双语教学;实行专业、外语和计算机技能“三位一体”的复合型教学模式;根据形势发展、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来适时调整和修订教学计划,为国际通用型人才成长提供足够空间,如压缩总学时、调整总学分、增设选修课和实践课: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

4、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鼓励外国学校来我国高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

目前,许多高校与国(境)外大学和教育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这些高校通过合作开展学术攻关、共同出版科研成果、交换教学和科研信息、交流教师和学生、互赠图书资料等,来引进和利用国(境)外的智力资源.追踪国外最新学科前沿、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成果、优化师资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其他高校可以学习借鉴这些经验和做法。例如,借用外国的高等教育资源,在某些专业进行中外双专业、双文凭试点;与外国高校合办“2+l”或“2+2”国际学士班、大学预科班和硕士博士研究生班等,圆更多有志青年的大学梦、留学梦,共同培养国际通用型人才;组织学生到国外的高校或基地开展教育实习,使学生能够有国外第二校园的经历、锻炼语言运用能力、增进对对象国的了解;利用外宾来访比较频繁的有利条件,组织相关专业学生参与接待和服务工作,锻炼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与国外高校举办国际性教育研讨会,让师生共同交流教育观念和方法、相互取长补短。

5、开展出国游学留学,学习和掌握国外先进管理、科学与技术。

让学生具有中外高等教育学习背景,是培养国际化人才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近年来,不少学生和高校在此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如,高校组织学生利用假期游学或通过校际交流进行短期留学;本科毕业生或高年级学生出国攻读硕士学位;部分进修生、插班生在国内高校学习扣3年后出国留学拿文凭:学校内部设立咨询服务机构,为学生留学提供咨

询和方便。其他高校可以在此方面加以借鉴推广。中国教育市场早已被西方国家看好,我国高校应当积极参与这方面的竞争。

跨文化人才培养 篇3

关键词: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跨文化;跨文化环境

对外汉语专业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个专业,在对外合作的基础上我们也正式开办了对外汉语专业。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如何定位,是一个重要问题。在本文中,将结合办学实践谈谈我们的几点认识和思考。

一、双语人才与跨文化人才

对外汉语专业需要加强语言教学,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对外汉语人才是不是就是双语人才?这就需要讨论并加以厘清。

人才培养目标如何定位,决定于国家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就对外汉语人才的需求来说,实际上表现为三个层次。一是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影响力的扩大,来我国学习语言文化的留学人员越来越多,留学生教育的师资需求也随之迅速增长。二是随着国外“汉语热”的升温,到国外从事汉语教学和汉语推广的师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三是为了达到在中国了解世界的同时,也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目的,迫切需要能够从事对外文化交流工作的人才。这三个层次,是我们为了便于对人才需求进行分析和分类所作的划分,实际上从事任何涉外教学工作,都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文化的交流和沟通的问题。

一个对外汉语教师,无论是在本国从事对外汉语教学,还是在异国教授汉语,首先是一个跨文化交际的行为,其次才是一个教授汉语的行为。对外汉语课堂是中外语言文化接触和碰撞的一个典型场域,对外汉语教学不仅仅是纯粹的语言教学,它应该与文化教学紧密联系起来。在对外汉语教学界,曾有过语言与文化、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关系的热烈争论。争论虽无明确的结论,但多数学者认为,语言教学不能脱离文化教学,语言与文化是相互促进和制约的。语言的发展能够促进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不能很好地掌握一种语言,就无法理解、体会语言所代表的文化。而各民族不同的文化特点又形成了语言特点和语言使用上的差异,从而制约了跨文化交际中语言的理解和表达。事实上,只有把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教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外汉语教学。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对外汉语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就是跨文化的人才,或者说是在国际之间进行文化交流的“民间使者”。

但是,由于对外汉语专业是快速发展的一个专业,很多高等院校缺乏培养对外汉语人才的经验,容易产生一些因不够成熟而带来的问题。在设置对外汉语专业时,往往把人才培养目标仅仅定位在双语人才的培养上,即尽可能地在已经掌握母语的基础上再能熟练运用一种他国语言。这样的人才培养定位,与外语专业就很难区别。因为从语言角度说,任何外语专业培养的都是双语人才。这种人才培养定位,或许可以应对目前对外汉语人才的急需,但就长远来说,则可能会在人才培养质量上留下问题,最堪忧的就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不足。目前在具体建构对外汉语学科时,跨文化交际理论实际上处于一个非常不重要的地位。一些高校在对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基本素质提出要求时,对于对外汉语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没能足够重视。我们认为,最好从现在起,就将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跨文化人才。

双语人才与跨文化人才有区别吗?我们从多年聘请外教的经验中看到两者的区别。一个对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都很熟悉的外教,不仅会给学生留下有学识的印象,从心理上增强学生的信任感,同时在教学中、交往中,如果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问题的话,也很容易找到较佳的切入点,方便沟通和交流。进行对外汉语言文化教学也是这样。如果一定要对双语人才和跨文化人才加以区别的话,我们从办学的经验和现实的需要中体会到,双语人才的培养立足点是语言,而跨文化人才的培养,虽然语言教学同样重要,但立足点则是文化。因此可以说,双语人才是“语言”人才,而跨文化人才是“文化”人才。在这方面,德国的对外德语教学为我们提供了借鉴经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科学委员会1970年提出了建立跨文化的对外德语教学和研究的主张。其核心概念是“首先是了解对外德语在国外的特性”,并且不应把大学的对外德语专业看成是纯粹的外语教学法专业,而应当理解成是一个面向学习实践、面向外国语言文化和人类文化学的专业。为了体现跨文化在对外德语教学中的地位,并与传统的对外德语教学专业相区别,这门以跨文化交际为基础的对外德语专业被称为“跨文化的日耳曼学”。这个专业设置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出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对外德语教师以及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能从事经济、文化和政治交流的各类人才。笔者以为,以跨文化交际为基础的对外德语专业设置的目标定位以及具体的实践,也同样适用于对外汉语专业。

二、跨文化人才与跨文化环境

文化往往表现为特定人群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跨文化交流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它不单是语言的交流,更重要的是文化差异的解读。离开对异文化背景的了解和对异文化的解读,人们几乎寸步难行。在跨文化交流中引起误解的主要原因就是对异文化、特别是对异文化深层结构缺乏了解。因此,跨文化理解教育是跨文化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

对外汉语专业要实现其跨文化人才的培养,首先是对其课程体系作合理科学的结构布局。课程设置中除语言模块、教法及教研模块、素质教育模块外,应强化跨文化理解教育模块的教学。让培养对象一方面加强对于中国文化的学习,要在掌握基本脉络的前提下,突出那些带有中华文化特色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了解与将来教学对象相关的世界文化背景,并获得与中华文化进行参照比较的相关知识。如开设“国情学”、“中国文化通论”、“比较文化学”,以及“交际社会语言学”、“跨文化心理学”、“跨文化交际策略”等课程,并把这些课程设置为对外汉语学科的核心课程,而不是边缘课程。

在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中,强化学习各种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课程,无疑是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获得该种能力的主要途径。然而,跨文化交际能力仅仅依靠书本学习是不够的,在一定文化环境中进行体验,有针对性地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训,是培养、验证、修正这种能力的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通过文化体验使学生掌握理解文化差异以及应对差异所需的沟通技巧,培养学生的全球化文化视野和对待差异的正确态度,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差异造成的交流障碍,提高对于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促进彼此间的交流和理解。因此,从人才培养角度来说,如果确实是为了培养合格的跨文化人才,就需要创造可以进行不同文化体验的环境。本土文化体验不是问题,在这方面主要是让学生怎样深化对本土文化的理性认识。如何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就可以获得对非本土文化的体验,则是问题的焦点。而

对于绝大多数缺乏国外生活经验甚至是初次走出偏远农村的中国学生来说,这个问题尤为突出。而这是对外汉语专业跨文化人才培养中必须解决但对不少院校来说又难以解决的问题。结合我院对外合作和对外汉语专业办学实践,我们认为,让学生获得非本土文化体验的途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探索与实践。

1、创设模拟环境

课堂学习与课外实际交际之间存在矛盾,课堂教学无法提供真实的交际情景。因此,教师应创设出接近真实的交际环境,进行模拟交际。如设置具有异域文化氛围的情景教学,利用各种音像资料和多媒体技术,以大量案例、信息输入为主,并以对比分析为手段,对学生进行事实教学和分析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异域文化的认知学习,从而较深层次理解和掌握跨文化交际的技巧。

2、创造“半自然”的人际环境

一般说来,开办对外汉语专业的院校都招收有一定数量的外国留学生。如果将外国留学生教学与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则可以收到“合则两利”之效。中外学生共同开展“一对一”互动学习计划,并延伸到课外生活、社交活动中,甚至安排外国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一起生活,已经是一些院校采取过的办法。虽然这些活动的空间是在中国,但活动的参与者则是中外双方的学生,所以我们称作“半自然”的人际环境。在共同的活动、生活和学习中,进行双向的观察、交流和沟通,使学生在校园里就得到跨文化交往的熏陶,掌握更多的跨文化交流的知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对中国学生和外国留学生互相学习体验对方文化,都不失为较为有效的方式。同时跨文化人才培养还需强化实践教学,加强与所在社区外资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搭建跨文化交流平台,实施跨文化培训。通过培训与反复实践使学生对不同文化有基本的认知,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对象交往时具备一定的文化敏感度。

3、利用“自然环境”

亦即创造条件将学生送到国外去,在“自然”的、“原生态”的异域环境中直接体验异域文化。这是最直接的方式,其办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一,加强办学方面的国家合作与协作。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形式,也是适应高等教育跨文化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有条件的高校要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办学,加强双向的留学教育,加大中外合作办学力度,采取“2+2”中外合作共同培养的教育模式。通过合作办学的跨文化环境,培养视野开阔,实践能力强,面向世界,具有国际教育背景,能胜任跨文化交流的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其二,加强学生和教师的校际交流。积极建立友好合作学校,进行学生的国际修学和教师的国际交流。如双方互认学分的交换生、自费生交流,教师互访等。通过广泛的国际交流和相互学习,提升师生的跨文化国际视野,建立一支具有国外教育背景及异文化体验的师资和管理队伍,强化师生的跨文化意识与能力。还有最简单也是成本最低的办法就是短期旅行、短期“游学”、实习,以及举办文化体验夏令营等。加强对外交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进行文化体验,这种互动和合作,无论对跨文化人才培养还是对跨文化研究,还是对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学校发展来说,都不失为一种双赢的有效举措,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无论采取什么措施,都不应该忘记:只有在跨文化的环境中才能培养出优秀的跨文化人才。当前全球化语境下的对外汉语教学已不单纯是传授汉语知识的教学,而是一种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核心的教学。如果要有效地、成功地实施这种教学,就必须首先重视对外汉语专业跨文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从而建立一支适应世界汉语教学和跨文化交流的对外汉语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语言研究出版社,1999。

[3]梁铺,跨文化的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4]袁新,跨文化交际与对外汉语教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5)。

跨文化人才培养 篇4

语言、文化与思维密切相关, 故有思维只是脱去外衣的语言之说。通常当你掌握了一门外语时, 你同时也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一个由它自己特殊的思维结构构建的世界, 只有理解了一门语言的文化思维模式这一深层的文化结构, 你才能真正把握一门外语的神韵。而忽略不同语言的文化思维差异势必会对学生未来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产生直接不利的影响。在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政策对外日益开放的大背景下, 跨文化交际活动正在全方位、多层面地展开。经贸外语专业作为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才的专门机构, 其教学过程中是否融入文化思维差异的内容将对跨文化人才培养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 本文从语言思维方式差异入手对经贸外语专业跨文化人才培养的启示进行探讨。

二、文化思维差异对跨文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思维方式必然作用于人的行为活动, 在跨文化交际中, 思维方式的差异往往成为交际的障碍。在跨文化交际中, 一般人都会习惯于用自己语言的思维方式去进行思维, 并想当然地认为对方必然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去思维, 这种误解常使交际双方陷入被动、僵局乃至最后交际的失败。而真实的交际过程中, 一方发出的语言信息是用本国语言思维编码、建构的信息, 接收者则是以另一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去破译、结构, 这就极有可能发生误解。国内经贸外语专业人才是跨文化活动的主力军, 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会直接影响商务洽谈的结果。国际商务谈判受到各个国家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张礼卿, 2005) , 而其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文化是一个民族或群体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特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 这是他们区别于另一民族或群体的显著特征。所有的这些因素都会形成一种语言特有的文化思维方式, 正是这种文化思维差异导致了国际商务洽谈中的文化碰撞乃至冲突, 甚至导致洽谈不欢而散。因此, 文化思维差异对外语人才培养尤为重要。

三、文化思维差异的主要表现

(一) 风俗习惯的思维差异。

在国际商务洽谈中通常会有一些正式或非正式的社交活动, 如宴请、喝茶、喝咖啡等。这些活动往往直接受各国不同文化因素的影响, 谈判双方若能设身处地地兼顾对方的风俗习惯, 这必然能为洽谈创造和谐的氛围, 从而促进交易的达成, 反之则可能导致交际的失败。如阿拉伯人在社交活动中常邀请对方喝咖啡, 依他们的习俗, 客人不喝咖啡是很失礼的行为, 拒绝咖啡对邀请人来说是一种侮辱。又如, 芬兰人在生意达成后, 通常会宴请对方, 并邀请对方洗蒸气浴, 他们通过这样的形式来表示对客户的欢迎, 并借此加深友谊, 甚至在洗蒸气浴的过程中还会达成重要交易, 因此受邀请人是断然不能拒绝的。

(二) 空间观念的思维差异。

空间观念理论认为生物与外界间的关系除自己的肉体界限以外, 再向外扩展还有一个有机体的领域, 这是要求自己有一个领地范围并对这一范围加以维护的行为。文化的不同, 使人们对空间及其有关的交际规则有不同的需求, 空间范围给不同民族文化的人带来的联想和感受也不同。在跨文化交际中, 了解不同文化间个体所习惯维护的个人空间范围的差异尤为重要。如在英语族文化中, 一位客人就餐, 先到了一个餐馆, 其周围的环境, 如一张桌子、一张椅子就成了他的临时领地, 后到者宁可等候空桌也不愿与其同桌, 因为他们彼此尊重维护对方与自己的空间。

(三) 时间观念的思维差异。

中西方文化在对待时间上有着不同的看法, 甚至在同属于一种文化的国家之间也有差异。如美国和墨西哥的时间观念就大不相同, 前者时间观念强, 后者相对淡薄, 这使得两国商人容易出现激烈的摩擦。在对待时间的态度上, 总的来说, 发达国家的人工作和生活节奏快, 时间观念强, 人们信奉“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 因此在商务谈判中都很准时。但在某些经济落后, 或是文化背景特殊的国家, 人们往往不太重视时间, 不讲究准时参加商务谈判和宴会, 有时甚至有意识地拖延时间, 以显示其地位的珍贵。因此在商务洽谈中, 显然不能想当然地把自己的文化观念强加给对方, 否则必然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

(四) 汉语族文化重形象思维, 英语族文化重抽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汉语族汉化的重要特征, 它广泛地运用于形象的感觉、知觉、表象及想象、联想和幻想, 并在其中融入思维者的强烈的情感意志。其特点是注重直观经验, 以感觉、表象为依据对表象进行类比分析, 强调相似、相关性。而英语族文化则注重抽象思维, 它用抽象的思维分式进行概括, 并用抽象的概念、数字、推理等进行思维。汉语族文化偏重形象思维方式, 追求的是以形见理。而西方人的抽象思维方式则追求概念分析、逻辑推理, 其特点就是注重综合性的分析, 提取本质的属性, 而抛弃那些非本质属性, 从而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五) 英语族文化严格区分主、客体, 汉语族文化则注重主、客体相融。

英语族文化尤为注重客观事物对人的作用, 具体表现在于严格区分主、客体, 因此其语言的主动与被动两个范畴始终是泾渭分明。而汉语族文化的思维多以“人”为本, 一般不分主体与客体。比如汉语中常出现“有人说”, 地道的英语应该说“I was told...”, 而不能说成“Some one told...”。类似的说法在英语中有很多的例子。经贸专业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 若忽视了不同文化对主客体思维方式的差异, 必然会影响跨文化交际活动的有效实施。由此可见,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受潜在的思维习惯的支配, 对同一事物研究的着眼点及引起的联想是迥然不同的。

四、结论与建议

文化思维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会起到一种导向性的作用, 了解外语族文化与本族文化的思维方式差异将有助于跨文化交际人员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诸多研究结果, 如王墨希 (1993) 、张红玲 (2007) 表明文化思维方式差异对参与跨文化交际人员的书面表达、书面信息的获取能力、商业交往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国际商务交流的双方通常来自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文化思维方式及不同的价值观。交际过程中, 我们不能以自己的文化思维方式去理解和评价对方, 应根据对方的文化思维方式和交际风格制定和修正自己的交际、谈判策略, 这样才能增加达成协议的机会, 否则会增加交际难度, 最终可能导致交际失败, 无法达成协议, 丧失商业机遇。

经济的全球化与国际化呼唤着新型的人才, 即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经贸外语专业作为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前沿机构, 在外语教学中应注重文化思维方式的传授, 从文化层次真正把握一门语言。此外, 在学习外国文化知识及思维方式的同时, 还要有意识地加强外族与本族文化思维方式的对比学习与认知, 这样的人才方能真正适应跨文化交际活动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礼卿.国际贸易概论[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

[2]王墨希, 李津.中国学生英语语篇思维模式调查[J].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3, (4) :59-64.

英美文学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 篇5

在语言文化的交流过程中,跨文化意识是我们必须具备的。

跨文化意识是指外语学习者在学习其他外语文化时既要保证本土文化不被腐蚀,又要对其学习的目的语文化有较好的知识掌握和较强的适应能力与交际能力。

在英美文学教学中,我们要通过英美文学认识英美文化,要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一、我国英美文学的教学现状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们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可以接触到其他语言,也有机会去了解它们的文化。

通常,语言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基础。

我们开设的日常外语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对跨文化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注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但是,当前的教学工作令人担忧,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高校开展了较多的实用性英语,也称为专业英语,如商务英语、旅游英语、法律英语等。

而且当前的大学也注重英语等级考试,高校学生常常为了应对四六级英语等级考试,忙得焦头烂额,根本无暇学习英美文学。

二、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基本原则

在高校外语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基本原则有两个,即实用性与交际性。

教学的文化内容,不仅要突出语言的实用性、材料的真实性,更加重要的是要与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密切相关。

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让他们了解英美民族的文化底蕴,还可以培养他们合理的跨文化心态。

由于很大一部分学生语言功底不够扎实,学习能力也偏弱,他们只能认识英美文学的表面知识。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地传授,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所学文化的内涵本质。

语言不仅是人与人交流的工具,它更是文化传播的载体,我们要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就必须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三、英美文学教学的改革策略

1.提高英美文学课的地位

为了满足社会对英语行业人才的巨大需求以及学生的就业需求,英美文学在高校中逐渐被一些实用性英语课程所替代。

这样的状态使得英美文学处于下风,许多学生都不去学,甚至都放弃了这门课程。

目前,存在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英美文学课程的课时太少,有一份关于全国高校英美文学的教学现状调查报告表明,“70%的高校都减少了英美文学课的课时,其中50%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增加课时”。

英美文学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还可以使学生了解到英美文化的.底蕴,因此,增加英美文化课的教学课时势在必行。

2.加强高校师资力量

英美文化教学中,教师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经验丰富、知识渊博的教师通常深受学生的喜爱,他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英美文化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英美文学的独特魅力。

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在授课过程中更加成功。

我们可以开展文化交流会,让教师充分地进行知识交流,不仅可以加强教师对英美文学的认知,还可以加强高校教师之间的合作。

3.优化英美文学的教学内容

以往的英美文学课程教授的作品多是文学史上著名作家的经典作品,虽然其阅读欣赏价值很高,但年代久远,在某种程度上已无法反映当今的英语国家文化现状。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还需研读现当代外语文学作品,使学生从中感受、接触到当代西方文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课程有整体规划,并且多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在学习文学作品时可以让学生自主开展讨论和演讲,既可以使学生充分学习文学知识,又可以领悟到文学作品中丰富的内涵,提升文学素养,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在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西方语言、文化。

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洁.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09).

跨文化人才培养 篇6

【关键词】外语人才;国际化;跨文化交际

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以来,外语人才的培养迎来了机遇与挑战,对外交流合作及对外经贸的发展对外语人才的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扩大教育开放”,鼓励学校优势学科面向世界,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笔者将结合国际化的启示,探讨外语人才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

在当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容。如弗朗西斯(A.Francis)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容是课程的国际化,教师的国际化,国际学生项目,到国外学习/工作及交换项目,国际合作计划,与国外同行院校的密切联系,与各区域的联系。埃林波(B.J. Ellingboe)的观点是,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多元化的过程,其核心的工作包括领导者的国际化,教师广泛参与各国同行、研究机构、大学的国际合作活动,课程的国际化,为学生提供可能、可行的国外流动、学习项目,接纳国际学生、教师和访问学者,国际课程学习项目。奈特(J.Knight)强调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不断推进的动态过程,国际化的维度需融入大学各项政策和方案的制定之中。因此,学校在人才培养和政策制定方面要有国际化的视野,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也应具有国际化视野。

二、外语人才培养定位国际化

在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我国国际化课程建设正在迅猛发展,英语教学必须迎接挑战,尽快把从原来以考试为导向的通用英语教学定位转到以国际化课程为导向的学术英语教学定位上,为大学生接受国际化课程做好准备。

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定位在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服务上面。根据这一目标,大学英语教学的课程要求、教师培训、教学评估等将需要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大学英语教学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服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提供国际化课程的师资;②提供部分英语讲授的国际化课程;③帮助学生适应英语授课、英语学术交流的需求。例如,部分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利用英语的优势,结合某个专业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成为国际化课程师资的一部分;或者逐步争取用英语开设某一人文社科方向的学位课程;或者专门研究学术导向英语或/ESP,帮助学生适应英语授课的要求。

三、专业课程国际化

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的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最主要的内容之一,是最核心的方面。第一,可以在现有的课程设置中增加国际课程作为选修课程,如世界历史、世界经济、欧洲法律、国际关系、“一带一路”战略框架国家的文化风俗等。目前,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都设置了外语和外国文化课程,课程数量和学生选修比例逐年上升。第二,可以将国际化内容融入课程,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培养学生在国际化和多元化的社会工作环境下生存的能力。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对国际背景、历史、政治、经济的讲授,在讨论和知识拓展时关注全球议题,重视对其他国家或文化的了解,拓宽学科专业的国际视野,充分利用在线慕课和微课资源,使学生感受不同国家教师不同的教学设计和风格,开阔思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模式国际化

哈佛大学物理学教授 Eric Mazur 认为: 传统教学只注重学习过程的第一步“信息传递”,但他们忽略了第二步“吸收内化”,由于新网络科技让知识的传授变得便捷和容易,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模式,把教学重心和课堂时间更多地放到第二步吸收内化之上。实现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全面互动,实现翻转教学。

采取研究型语言工作坊的教学模式。这是一种集研究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参与互动体验式教学模式。它将主题学习与互动相结合,教学互长,鼓励参与和思辨、创新以及建设性地解决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头脑风暴、团体讨论、教师点评等方式,使成员在参与过程中能够共同研究思考,提出方案,促进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通过国际化主题的选取和研究,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创新能力,与国际教育和人才培养目标接轨。

将国内外校际交流活动纳入教学和实践体系。在一门课程中采用“多师同堂”的方式,将本土教师、海归教师、外籍教师纳入到同意同一课程教学体系,既能够使教师之间交流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又能使学生获得多维度的资源和学习体验。比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外籍教师和留学生资源,开展国际化的校园文化活动,尤其是外语学习的系列实践活动,作为课堂教学和实践的延伸。

采用“情景化”交际教学模式,选择跨文化交际的主题,模拟构建跨文化交际的环境,故意学生结合实际演绎真实的交际活动,沉浸在真实的交际情境之中。同时,教师可以使用分组进行活动设计,激发学生的表现和竞争意识,使学生开阔视野,从不同侧面了解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等。

五、结语

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国际化发展的背景下,外语教学者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培养为国家所需的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蔡基刚.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定位研究[J].外国语,2012(1).

[2]张绍杰.扩大教育开放给外语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J].中国外语,2011(5).

[3]束定芳.近年来海外学术英语导向类教材的特点与发展趋势[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4(4).

[4]汪霞.大学课程国际化中教师的参与[J].高等教育研究,2014(3).

作者简介:

跨文化人才培养 篇7

对日软件外包桥梁工程师(BSE———Bridge Systems Engineering),一般指担任日本和中国开发队伍之间的联络窗口,负责项目的需求沟通,参与项目的基本设计、详细设计和开发的人才。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不负责项目的设计开发,只负责项目的翻译联络及沟通的人也被称为BSE。

二、跨文化沟通理论对BSE的要求

(一)训练有素的BSE首先要承认并理解文化差异。

在进行分散开发的中日两地的项目组里,为使两地的项目组能够彼此了解对方作业状况,中国的项目开发组会在日本的项目开发组里设有BSE角色,起着信息桥梁的作用。因为熟知中国文化和中国开发团队的日本人较少,所以BSE一般由懂日语,具有一定开发经验,熟悉日本文化的中国人来担当。

(二)BSE需尊重文化多样性,重视跨文化沟通。

把文化的差异看成是一种优势而不只是一种劣势,恰当、充分地利用不同文化所表现的差异,为企业发展创造契机。BSE还可以向中方的项目经理传递一些非正式信息,从而协助中方的PM做一些判断。

三、BSE对外包成功的影响

(一)BSE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对外包双方的影响。

在软件外包业务中,良好的BSE工程师通过跨文化沟通能够促使双方信息充分交流,降低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完整。此外,良好素质的BSE通过跨文化沟通,有利于发现对外包项目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及时有效解决,提高项目的成功概率。

(二)BSE需尊重文化多样性,重视跨文化沟通。

把文化的差异看成是一种优势而不只是一种劣势,恰当、充分地利用不同文化所表现的差异,为企业发展创造契机。BSE还可以向中方的项目经理(简称PM)传递一些非正式信息,比如说日方现场的作业氛围、在休息场所和对方成员交谈得来的信息等,从而协助中方的PM做一些判断。像这样通过BSE来进行的沟通,对项目的顺利进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BSE主要是信息传递的角色,对信息的深度挖掘还有不足之处,加上他在项目中所处的职位,限制他对项目做决策。比如在接受到来自日方PM的项目管理信息时,往往只能表现出单方面地接受和信息传递,而不能适时地提出一些建议和方案,来引导对方走向双方互利的局面。

(三)合作双方人员对BSE的信赖程度对项目开展的影响。

对日软件外包业务中,由于两国均为强调人际关系的国度,人际关系对与企业间信赖的建立显得极为重要,既熟悉本国文化又了解日本商务礼仪的BSE如何处理合作双方关系对项目成功至关重要,合作方人员对BSE的信赖会直接影响到企业间信任的建立。

(四)BSE项目经验对外包成功的影响。

发包方、承接方之间的信任一部分是来自于对方BSE的项目经验。BSE参与其他合作单位成功的案例,能够透露出合作双方在未来的可能行为,显示出合作方的信誉情况及成功几率,BSE成功的项目经验越高,外包失败的风险会越低,外包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四、BSE人才培养定制方案

针对地方应用型高校日语专业的教学状况,联系对日软件外包人才需求的实际,从如下方面入手来建立切实可行的对日软件外包人才培养计划。

(一)与对日软件外包企业取得合作,详细调查企业的人才需求。

对本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征集有从事对日软件外包意愿的学生。目前日语专业学生中有很多理科出身调剂到日语专业的,且大多为男生,这部分学生学习软件方面课程的意愿应该比较强烈。

(二)根据合作企业的人才需求,与软件专业的教师协商,调配出相关的软件方面课程。

授课形式采用选修课的形式,也可以培训班的形式在周末或假期授课。授课教师拟聘请本校软件专业的教师任教,合作公司如能派出专业人员定期为学生作实践指导将更好。

(三)经过第一轮软件相关课程学习的高年级学生可以很快地进入实践工作阶段。

安排教师定时与合作企业沟通,企业了解学生的工作状况,通过与企业不断沟通不断完善的过程,确定合理实用的课程体系,修改本专业的培养方案,使学生可以以专业选修课的形式学习软件方面知识。

参考文献

[1]吴志新,熊伟.影响对日软件外包成功度的关键因素[J].中国国情国力,2009(10).

[2]李雯.对日软件外包人才需求分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1).

跨文化人才培养 篇8

延边大学作为一所民族特色综合性大学, 在文化多样性成为学校突出特征的情况下, 秉承“求真、务实、融合”的校训, 承袭“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传承文化、突出特色、民族团结、共教共学、多边合作、广泛交流”的优良办学传统, 自觉形成了边缘崛起意识, 深化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加强了多元文化教育, 走出了一条具有跨文化素质民族人才的培养道路。

一、多元文化教育理念是培养跨文化素质人才的关键

多元文化教育要求我们更新思想观念, 转变办学理念。基于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对民族人才的需要, 考虑到学校地处东北边疆的民族地区, 位于东北亚金三角核心地带的地域环境, 学校根据“立足延边、服务本省、面向全国、辐射东北亚”的服务定位, 明确地将培养跨文化素质的民族人才作为学校民族人才培养目标之一。通过多元文化教育, 培养学生适应本民族文化发展的能力和适应主流文化发展的能力, 掌握全球化社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这种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为基础的人才培养目标, 为跨文化素质的民族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培养跨文化素质人才的主要途径

(一) 整合多元文化教育资源,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人才培养总体设计的具体体现。多年来, 学校有效整合了现有多元文化教育资源, 已建设了民族历史与文化研究、东北亚研究、长白山天然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等三大学科群, 并以三大学科群为基础, 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和东北亚区域特色的研究成果, 这些特色鲜明的研究成果有效地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 为学校培养多元文化素质人才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二) 实施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1. 建立“2+2”、“3+1”等内外结合、大类培养后期分流培养模式。

通过国内外交换培养、学分互换的实施, 使一部分学生在国外不同的学习环境中得到充分的多元文化体验, 加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认识、理解和接收, 增强了各族学生跨文化的适应能力。

2. 对师范兼非师范类专业建立“软分割、硬分流、模

块制”教师培养模式, 有效解决了教师教育的矛盾, 提高了非师范类专业少数民族教师的培养质量, 受到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基础教育机构的欢迎。

3. 实施前期趋同、后期分流的培养模式。

此模式于2005年起在药学类专业、理学类专业、工学类专业、经管类专业、政治学类专业等建立实施, 使学生拥有更多选择专业的余地, 实现了多元文化教育环境下的个性化人才培养。

(三) 完善绩点学分制, 促进跨文化素质人才培养

通过学分制的进一步完善, 建立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两大多元文化教育平台, 实现多元文化教育的交叉渗透。通过主辅修制和双学位制、学分互换、弹性学制等形式, 学生自由地在跨学科、跨专业、跨地域、跨时段接受多元文化教育。学校还通过实施三学期制, 建立全天候排课制, 学生可以通过短学期修读跨学科课程, 也可以通过长学期进行主辅修学习, 以此增大多元文化课程开出的空间和时间, 满足不同民族学生学习的需要。

(四) 建设多元文化课程平台

1. 开设数量充足的多元文化特色课程。

首先, 立足朝鲜族文化基础,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朝鲜族文化课程群, 例如, 朝鲜语、朝鲜族文学、朝鲜民族舞蹈等, 这些课程的开设, 使一些专业学生学习朝鲜族文化的基本知识, 认识和掌握朝鲜族文化, 实现朝鲜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的融合与创新。其次, 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建设民族区域特色的课程群, 例如, 延边旅游资源开发、民族区域自治法等。这些课程的开设, 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民族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第三, 立足对外交流与合作, 开设服务于东北亚研究的课程群, 例如, 中朝韩日文化比较等, 为民族学生的成长注入多国文化元素。第四, 加强多元文化精品课程的推广和普及。学校的特色课程, 例如, 基础朝鲜语 (朝鲜语) 、朝鲜—韩国现当代文学等是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 并已建设成校内网络课程, 是全校广大学生热选课程之一, 为学生多元文化素质培养起到了很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2. 开设各类讲座, 丰富多元文化教育内容。

充分利用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优势, 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开设各类讲座, 有效地拓宽了学生的多元文化视野。设立了“周末学术论坛”、“知名学者讲坛”和校友讲座等, 为学生举办内容丰富的多元文化学术报告,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丰富了学生的多元文化视野, 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

3. 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多元文化亲身体验。

学校把社会实践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增加跨文化体验紧密结合, 组织学生开展“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书本知识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等途径,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适应社会的发展。如通过政治理论课的“6、2、2”等教学加实践模式, 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通过下乡会话实习、语言文字实习等, 提供学生接触不同民族生活的机会, 提高学生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 提升其多元文化的亲身体验。

(五) 设立课外培养创新学分, 引导学生自主地开展跨文化素质培养活动

学校积极开展了活动品位高、覆盖面广、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特色科技文化活动, 已经形成了以大学生艺术节为主要载体的校园文化特色。同时, 各学院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 制定了各具特色的校园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实施方案, 组织并开展了各具特色、参与学生更多的各种科技文化活动。这些特色活动符合学生要求和兴趣爱好, 为促进学生跨文化素质的培养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 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保障措施

(一) 加强教师多元文化素质, 激发教师投身多元文化教育的积极性

民族院校一半以上 (或者更多) 教师是少数民族教师, 语言的多元化和优良传统对开展多元文化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基于语言、地域、人缘等优势, 延边大学采取系统设计、分层推进的策略, 为培养具有多元文化素质的教师在政策上、经济上加大投入, 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政策, 培养多元文化教师。另外, 通过教师进修或考察等形式, 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外深造或进修、考察学习, 使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多元文化教育, 提高教师队伍的跨文化体验, 以此激发教师投身多元文化教育的积极性, 为促进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加强多元文化教育的立项研究, 不断优化多元文化教育内容

加强对多元文化教育的立项建设, 重点支持与多元文化教育密切相关的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平台建设等, 不断完善多元文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试方式。鼓励学院、教研室组织教师自主开发多元文化教育特色课程、开展多元文化特色专业建设等立项研究, 使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改革成果及时融入到多元文化教育之中, 从而不断优化多元文化教育内容, 提高建设水平。

(三) 加强多元文化特色教材建设

编写一流的、富有鲜明民族与区域特色的教材, 是丰富多元文化教育内涵、促进多元文化发展与建设的主要措施。要加强教材建设的各项规划和措施, 明确提出特色教材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实施方案, 为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奠定基础。民族院校可围绕民族历史与文化研究、区域特色研究与开发研究等领域, 立项支持民族特色教材的编写与出版。通过各种政策倾斜, 鼓励教师编写高水平、高质量的多元文化教材。

(四) 加强多元文化新课程开发, 拓宽多元文化课程的辐射面

一要加强多元文化新课程开发, 严格审查新开课程, 在教学大纲、教科书、教学参考书、任课教师等方面规定质量标准。二要定期对多元文化课程进行评估, 切合实际地提出课程整改要求, 在课程教学中贯穿“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思想, 注重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 在课程内容更新上有明显突破。三要通过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省级优秀课程等多元文化标志性课程的建设, 进一步推进多元文化课程的教材建设与课程梯队建设。四要建立开放的多元文化课程体系。借助网络辅助教学平台, 在校园网上设置多元文化优质精品课程网站, 使多元文化优质课程的课堂教学打破时间、空间和地点的限制, 让学生自由地选择学习时间,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摘要:如何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培养跨文化素质的民族人才, 已成为各民族院校办出特色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入手, 对培养跨文化素质民族人才的途径作了探讨, 并提出了保障培养途径的几种措施。

关键词:多元文化教育,跨文化素质,培养途径,民族院校

参考文献

[1]苏德.少数民族多元文化教育的内容及其课程建构[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8, (1) .

[2]王富强.论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的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J].民族论坛, 2007, (2) .

跨文化人才培养 篇9

关键词:中职,英语教学,文化传播,跨文化交际人才

摘要:中职英语教学除了要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培养, 还应该高度重视语言交际中的跨文化学习。教师要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中英文化传播的状况等方面入手, 探讨如何在中职英语教学的课堂上进行文化传播, 认识中职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必要性。这对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避免文化冲突, 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 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中职;英语教学;文化传播;跨文化交际人才

一、教师要积极行动, 认识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在中职院校里, 学生英语基础普遍很差。学习方法不当, 加上英语学习兴趣不高, 致使很多学生英语学习毫无成就可言, 同时学生认为英语是基础课, 与专业无关, 感觉学无所用, 因而学习积极性不高。在我国目前的教学体系中, 外语教学只是在课堂上进行, 教师是核心的主导者。多数教师只把教学放在词汇和语法教学上, 学生不可能学会语言的实际运用, 也无法获得文化内涵的学习。因此, 英语教师必须要改变以往的传统观念, 真正体会到文化传播的必要性、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同时, 教师还要积极学习, 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 只有这样, 才能全面把握英语文化知识的教学, 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在英语教学中导入西方文化的方法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 中西方文化之间更是存在着巨大差异。因此, 英语教学过程中, 要让学生认识到:不但要深入学习西方国家的历史发展、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知识, 还必须不断认真学习本国文化, 要注重语言教学和文化传播相结合的原则, 注意培养学生跨文化学习的能力, 使他们逐步提高对本国文化的认识和对欧美文化的认识, 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从而避免文化冲突。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 我们极有必要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学习能力, 具体做法有:

(1) 教师要把具有文化内涵的词汇放到具体的语境中教学。当前中职学生正处在思维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 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多使用多样化教学方法, 可以使抽象的单词变成具体的形象, 同时还能加深他们对词汇的认知。因此, 在词汇教学中, 可以运用一些形象直观的方法进行教学, 让学生在观景见物中学习词汇。词汇教学不只是单词教学, 还要确定词义和用法, 单词只有组成句子和话语之后, 才能实现其交际功能。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的同时, 还要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以英语思维模式学习英语, 包括制度、习俗、思想、观点、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哲学、法律、宗教、信仰等具有文化内涵的词汇, 通过让学生了解这种思维习惯上的文化差异, 体会其对语言表达方式的影响, 从而进一步来学习英语语法, 按西方人的观念和思维进行学习。所安徽蚌埠●郭凯

以, 有了这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就会更好。在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文化背景的基础上, 可以针对一些常用的在用法上难以掌握或容易混淆的词和习惯用语的使用, 进行重点而专门的练习, 注重精讲多练, 讲练结合, 以练为主。词语的掌握主要靠更多的语言实践, 教师必须结合课文精心设计和选择练习, 并按照先单项、后综合的原则组织学生进行操练。这样做, 有利于学生结合课文对话来理解和掌握新授词汇的用法。

(2)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 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图书和报刊, 让学生了解多元艺术文化、人文历史和各国风俗, 可以尝试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 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加深对英语的了解。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书籍, 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 鼓励学生广泛接触适合自己的西方文化精品, 如各类报刊、小说、音乐、电影等。通过大量的阅读和观看, 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 有助于在修养上对异域文化加深了解,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增加学生对文化差异的了解。

(3) 教师要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 正确使用英语词汇。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 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 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 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词汇。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所以, 在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 以防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做出主观评价。如“white”在西方代表“洁白”“高贵”, 而在中国则意味着“痛苦”“生病”。比如red一词, 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 red carpet是迎接贵宾所铺的红毯, roll out the red carpet即指“隆重欢迎”。而在中国, 红色象征着热情奔放等积极意义。但是, 有时在英语中还代表经济上入不敷出, 我们称为“赤字”, 源于账簿上的亏空项目历来是用红墨水登记的。因此, 在英语中be in the red意为“出现赤字” (负债) , be (get) out of the red为“不亏空”、或是“赢利”之意。

三、跨文化教育是实现正常交流的重要因素

进行正常的交流, 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口语能力是交流的基础, 然而, 具备了口语能力并不是说就具备了交际能力。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 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四种技能 (听说读写) 加上文化能力。当前英语教学中, 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法结构, 即培养学生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 而忽略了语言的交际功能, 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差异, 致使学生难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 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交际能力。

总之, 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 而必须加强英语语言的文化导入, 重视英语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 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英语, 最终达到语言的灵活运用, 培养出更多的跨文化交际人才。

跨文化人才培养 篇10

文化产业人才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 具有一定知识或技能, 有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 能为社会的物质、精神和政治文明作出贡献的人。具体地说, 文化产业人才就是分布在广电传媒、报刊出版、网络游戏、演艺娱乐、艺术品市场、文化贸易与投资、文博、文化旅游、广告传播等领域的人才。

笔者发现, 虽然当前文化产业人才基本满足需要, 但是高尖端的人才非常少, 未来人才储备存在着极强的人才缺口。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们的文化产业人才就业率还不到城市就业规模的千分之一, 纽约的文化产业就业规模达到了该市就业规模的12%, 伦敦的文化产业就业规模达到了该市就业规模的14%, 东京的文化产业就业规模达到了该市就业规模的15%[1]。以无锡为例, 虽然无锡文化创意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发展猛进, 但对于这一新兴产业的人才市场还没有宏观的认识, 人才结构不合理, 尖子人才匮乏, 文化产业经营和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找寻出一条符合无锡文化产业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当务之急。

二、当前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存在机制不完善问题。在3G业务将娱乐和科技相互结合完毕后, 通信业务从传统的打电话变成了丰富多彩的娱乐服务与商务平台服务。在这方面, 高校所培养的文化产业人才要承担十分重要的新角色。但是, 不少大学仍然走传统的单一式人才培养道路, 满足不了时代发展。以艺术设计专业为例, 当前开设此专业或相似专业的高校已近三百个。由于高校扩招迅速, 设计类毕业生数量连年增加, 但企业对文化产业人才纷纷喊渴。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不少大学的教育纯粹为了应付上级评估, 只在课程设置中按部就班, 忽视了与市场的结合。在国外, 很多设计专业的教师直接来自于市场, 他们能带来最新的市场资讯。在这方面我国高校很明显有不足之处。二是国内企业对产品设计薪酬不高, 很多设计专业学生一旦大学毕业, 就不再从事设计工作, 转岗做起广告与装潢等工作。而不少外企此时抓住机会, 抢夺本土优秀人才。中央美术学院每年都有一批高级优秀毕业生被诺基亚等外企招聘走[2]。但是外企招聘这些大学生时, 也付出了很高的代价, 三星电子等通信巨鳄不得不对招聘来的应届大学生重新进行培训, 消耗了大量的财力、物力。这表明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很不到位。

以江苏某本科院校为例, 该校地处江苏长三角, 成立时间较长, 有着不可小觑的师资力量, 发展势头强劲, 先后开设了汉语言文学 (文化创意与设计) 、旅游管理、艺术设计 (平面艺术设计) 、工业设计、市场营销、广播电视新闻学等专业。虽然为人才培养煞费苦心, 但该校并没有当前市场需要适合培养的文化产业人才。每到毕业之季, 各大企业纷纷来校招聘, 但大多失意而归。比如, 该校的汉语言文学 (文化创意与设计) 、广播电视新闻学学生虽掌握一定技术, 但却不具备产品推销能力;旅游管理、艺术设计 (平面艺术设计) 、工业设计的学生缺乏一定的文学底蕴, 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只是空洞地知道营销。

三、高职院校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构——以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为例

高校作为文化产业人才的“青训营”, 为行业输送各类人才, 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能力比较薄弱, 文化产业学科建设需要更有针对性, 打破学科间、学院间、学校与社会间甚至是国境的壁垒;人才培养需要进行多元化教育, 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我国高校文化产业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尚处于探索期, 一方面由于文化产业是一门新兴学科, 对其学科建设规律有一个认识的过程;另一方面, 与其他一些新学科不同, 文化产业的包容性比较大, 涉及不同学科门类, 无论在学术领域还是在政府统计口径中, 其内涵、外延都还不明确。这种综合性和广泛的包容性决定了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需要探索。相对而言, 西方因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 学科建设起步较早, 加上政府导向和民众需求带动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及学科建设领先于我国。我国提出发展文化产业不过十几年的时间, 对其人才培养方式有一个规律性的认识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进行多方位探索和尝试是必要的。

1.培育高职学生创意能力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非常注重文化产业专业学生创意能力的培育。文化产业方向高职学生本身所从事的工作是极具创意的, 对于学生来说, 最重要的是将知识转化成灵感。高职学生要根据自我对当今文化时尚、文化流行的动态现象感知, 加上自己的创意式思维, 创造出叫用户拍案叫好的新技术与产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样定义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就是“结合创作、生产等方式, 把本质上无形的文化内容商品化。这些内容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 其形式可以是商品或是服务”[3]。文化创意产业是指“源自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赋, 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 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3]。根据这两项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来, 高职院校在培育文化产业人才的过程中, 只有不断融入创意教育, 才能塑造完美的文化产业人才, 创意是文化产业最重要的智力因素环节。由此可以断定, 类似无锡科技职业学院的高职院校在培养文化产业人才时, 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创意能力。

无锡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文化产业专业的学生虽然录取分数较低, 但和本科院校学生比起来, 他们思维独特。该院在培养过程中, 不是把学生看成接受理论知识的器物, 而是把他们看成具有能动创造力的主体。文化产业方向的教师们都注意因材施教, 尊重学生个性特点。教师们注意到, 如果简单地对学生进行单一知识灌输, 会钳制学生的创新精神并可能将其扼杀于萌芽中, 这种教育培养模式对文化产业专业的学生来说是致命的。

该院在安排课程时, 专门设置一系列的创意课程, 如文化创意与策划、广告策划与创意、电视节目策划与创意、会展策划等, 从各种思维方法论和科学方面来协助学生、锻炼学生的创意思维。一系列创意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复杂的创意思维结构, 丰富他们的创意能力。

2.增强学生的实践基础, 发展产学研一体模式

高职院校应该把产学研作为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通过产学研三者结合, 学校培育过程中的课堂理论知识、教师培育的研发能力、单位实习中的实践经验可以发挥各自独特的优势, 共同培养人才。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在不少课程中突出专业调研与企业考察, 让学生在理论教学与实践互动的环节中教学目标明确, 学有所用, 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纯粹理论课程讲授中的文化产品开发、文化产品销售只是纸上谈兵, 文化产业学生的培养应该是全方位的, 实践环节对于学生的知识体验有非常大的契合与帮助作用。学生不但可以发现自身的知识空白, 还可以提高自身的知识把握能力。顶岗实习环节能让学生尽早熟悉实习岗位和信息, 填补学校知识讲授中存在的空白, 从而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如鱼得水。比如, 在理论性极强的“文化产业学”、“传播学概论”、“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等课程讲授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组成团队, 设计一些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 开发南禅寺景区的文化网站, 开发鸿山镇吴越文化与农家乐旅游, 开发无锡水上夜游, 以国外游客为目标消费人群。学生提出了许多有见解的旅游营销方案, 通过实证调研, 把枯燥的文化创意学、文化市场管理及传播学理论应用到实践中, 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 为以后进入相应的职业奠定基础。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文化产业专业的产学研合作一般是通过两条途径完成的:第一, 学校面向新区企业提供服务, 以优质诚信的服务获取新区企业的信任与支持。该院一直用自己的优势研发能力与教育资源, 致力于解决一系列企业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 组织系列研发团队协助新区企业完成各个文化产业项目的技术攻关, 给企业带来完美的经济效益。第二, 为贯彻《文化产业第十二五计划纲要》, 加强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加强与新区政府的合作, 自觉承担新区政府与新区企业之间的桥梁, 积极开展研发, 成为政府导向的辐射基地。学校在赢得政府信任的同时, 也为学校培养文化产业人才树立了扎实的口碑。

3.完善课程配置, 优化教学计划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针对文化产业学生人才需求的特点, 在课程配置方面, 学科负责人一直努力调整专业课程结构, 设置能匹配新区需要的课程。相关的学科负责人也努力增大文化产业专业的就业方向, 让学生在理论认知上体现出全方位的接受, 让学生在实习时自如地接受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工作中自觉地进行知识更新。

该院文化产业专业在开设时就注意到必修、选修等多种课程形式。为把学生培养成复合型人才, 还增加了相关的经济学课程, 如“市场营销”、“经济学概论”;文化学课程, 如“中西文化导论”、“吴文化研究”;艺术类课程, 如“中国工艺美术史”、“实用美学”等通过这些既全面又有活力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成为该领域的复合型人才。

该院在完善教学计划时, 特别注意与无锡新区实际匹配, 时刻注意新区人才需求情况, 有计划地进行人才需要情况调查并适度调整课程, 保证文化产业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与就业的需要。

4.拟建设文化产业研究基地, 以新区产业为先导

高校的文化产业研究基地能够增加教育途径, 为学生的自我学习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和科研条件, 提高其研发能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开启了文化产业研究基地之先河。无锡科技职业学院的文化产业系的发展势头也非常好, 在培育学生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今该院正准备学习先进高校, 建立一个完备的文化产业研究基地, 以无锡新区为引导, 引领长三角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目前, 该院在建设文化产业基地方面遇到了较多困难, 在经历其他建设文化产业基地学校所曾经经历的磨合期。为使文化专业能获得较快、较好的发展, 需要文化企业与新区政府资金的必要投入, 以建设适合学生的产业基地。

5.注重师资建设, 改善评价机制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师资是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教学质量进步的重要源泉。文化产业专业本身对人力资源依赖性极强, 因此, 师资显得尤为重要。该院的文化产业系除了引进业界的高级人才, 还非常注重现有教师素质的提高, 经常派遣教师去文化产业公司进行实践挂职, 去其他高校进修, 让教师自己本身站立在业界的前沿, 从而将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不少教师能“一师多用”, 能充分利用学校有限的资源, 进行教学资源共享。系部还从企业中聘请一部分高尖精人才来校做讲座或授课, 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目前, 合理的教师队伍已经为文化产业系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整体竞争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当前教学无法进行量化衡量的前提下, 学术成为不少高校衡量教师的唯一标准, 而文化产业的研发与传统的学术研究 (发表论文、完成课题) 有很大的区别, 很难在评价当中获得与论文、课题同等的地位。教师的职称认定更是只认科研不认教学, 教师的实践能力往往备受忽视, 导致不少教师一味地注重科研, 而忽视自身实践的丰富。针对这种情况, 该院准备设计一套特有的教师能力评价体系, 以引带领文化产业的教师在双师型基础上, 向多面手型教师方向发展。这将开创中国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创新先河, 为文化产业学生培养提供必备条件。比如, 给教师编写的教材进行打分时除了看是否有基金项目支撑, 更注重教材是否做到理论联系实践, 是否适用于高职学生, 是否注重教学中案例的丰富, 是否导入当前文化产业界的新概念等。在此标准下, 会展策划实务、文化经纪人执业规范与实务等方面新书的评分就比传统标准文化市场管理评分高。

参考文献

[1]张骞.艺术生深造无须过“艺考”独木桥到国外攻读艺术专业成新宠[N].新闻晚报, 2009-11-02.

[2]潘晨光.中国人才发展报告 (2008) [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62.

如何培养英语跨文化意识 篇11

试看以下两个例子:当你因不熟悉英语名词复数的不规则变化而说出“There are many sheeps”这样的句子时,本族语者会因你是非母语者而原谅你的语法错误,并且也能正确理解你传递的信息。也就是说,语法错误并不会构成交际障碍而引起反感导致交际失败。相反,如果你因不了解英文词“gay”所蕴含的“同性恋”的文化内涵,而在参加完party后问同伴“Are you gay today?”你会招来对方愤怒的瞪视却还不知自己到底错在哪里。本来的好意却不被理解,不言而喻,这是语言的文化特性在发挥作用,不了解所学语言的文化内涵势必不能用其进行有效交际。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应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应树立文化意识并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一、注重听说教学策略中的跨文化意识

一直以来许多人都认为,在听说教学中没有什么策略可言,只要多放几遍录音,多花一点时间在听上,“熟能生巧”,学习者就一定能听懂了。背景知识的介绍是一直被忽略的。然而,跨文化差异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听力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背景知识的熟悉与否。听者对有关背景知识的了解程度会影响其理解的质量。缺乏应有的背景知识通常是理解失败的主要因素。(王笃勤,2002:117)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辟出一定的时间在听前,充分介绍背景知识。所用的语言不限定是目的语,可以是本国语言,在听力练习前展示给学生,或者也可以列出听力练习中可能出现的与本国文化内涵有差异的词进行解释,这样都能使学习者熟悉背景知识,提高听力理解的效率。

会话教学和听力教学一样,单凭给学习者时间说是远远不够的,这样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让学习者说之前要充分告知其对话内容发生的背景,让他们了解该说什么,该怎么说。与此同时,必要的交际策略和交际技巧教师也应尽量向学生展示。

二、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必要性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进一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体验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从而真正爱学英语、学好英语。所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适时适量地进行跨文化教学是必要的。《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

2、跨文化意识的形成是得体运用语言的前提。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 可见丰富合理的跨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前提。只有在了解了英语国家的风俗习俗,生活方式,道德标准等多方面的内容和了解了英语运用的文化背景的前提下,学生才能更得体地综合运用英语交际。

三、树立文化意识,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在英语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意识,就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这样做的好处是:文化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语言则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同步可以在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音知识时进行。如:“freeze”这个词的基本含义是“冰冻”、“结冰”,而在一个私人拥有枪支的美国社会中,一位留学生因听不懂美国人的口语“Freeze!”(站住、不许动)而被枪杀。在美国社会中,“Freeze!”是人人皆知的日常用语,假如这位留学生有这点文化知识就不至于付出生命的代价。

除了语言本身所承载的文化涵义外,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等都有着浓厚的文化背景和底蕴。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还要适时地向学生介绍文化背景知识。如:在中国称中年以上的人为“老”,是尊敬的表示;可在西方“老”却意味着衰朽残年、去日无多,因此西方人都忌讳“老”,都不服“老”。有位导游讲过这样一件事:在一次带队旅游中,我们的导游看到一位美国老太在艰难地爬山时,便上前去搀扶她,却遭到了老人的拒绝。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呢?因为在美国这样一个老人普遍得不到尊重的社会里,老人们养成了不服老、坚持独立的习惯。所以美国的老人都不喜欢别人称其为老人。

总之,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与语言知识占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教、学、考核方面都必须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加以实施。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必须增强文化意识并适时传授它,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帮助学生进行得体、有效的交际。

参考文献:

[1]嘉祖,2000,《跨文化交际 —— 外国语言文学中的隐蔽文化》[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跨文化人才培养 篇12

在网络发达的信息时代, 高校在培养国际商务人才的战略中, 如何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标准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呢?虽然大多数经贸高校都开设了跨文化交际的课程, 不仅要求教师利用网络进行课堂教学, 更是鼓励学生利用网络等手段进行自主学习, 但是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效果仍不太理想, 他们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处理跨文化交际问题时仍感困难重重, 甚至不知所措。因此如何利用网络环境下把国际商务文化与本土文化结合起来、如何在传统的课堂上把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商务活动实践结合起来, 仍是急需解决的难题。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当代国际商务人才的核心能力

美国著名杂志《电子世界》调查“什么是全球市场成功的最大障碍”, 结果显示文化差异被列为首位。国际社会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得各民族间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日益频繁, 各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尊重和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跨文化交际和文化认知能力是当代国际商务人才的核心能力。所谓跨文化交际能力, 指在某一环境中的个体为了实现其自身的价值、愿望及追求而实施的一致的、独特活动方式的能力, 是个体能够处理跨文化交际中的诸如文化差异、文化心理压力等关键性问题而具备的内在能力。足够的跨文化知识 (knowledge) 、积极的态度 (attitude) 和有效的交际技能 (skill) 三个要素构成了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我国国际商务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现状

国内的学者和教育者们已意识到国际商务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设计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 开始改变原来的“语言+商务”的培养模式。但对商务英语的文化教学包括哪些内容和文化教学究竟该如何教仍存在以下不足:

(一) 商务英语专业的文化教学等同于普通英语专业的文化教学, 专业特点不明显

高一虹和胡文仲认为, 文化教学包含五个方面: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习俗与礼仪、社会结构与人际关系、价值观念。在专业教学中教师选择的是一些与语言和语言运用有密切关系的文化内容。但是, 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具备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能力, 而不是学术交流或研究的能力。因此, 在商务英语专业的文化教学中行业领域文化-----商务文化内容的教学是不容忽视的。

(二) 商务英语专业的文化教学内容被认同为目的语国家概况, 世界观、价值观等深层文化难以体现

随着人们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意识的不断提高, 国内外许多大学, 特别是经贸类专业均开设了《英美国家概况》、《跨文化交际学》、《跨文化商务交流》等跨文化交际类课程, 教学内容大都以目的语国家概况和交际理论阐释为主。中西文化的这种差异在国际商务活动中首先表现在语言和非语言文化差异上, 其次表现在经营方式、管理方式和契约方式等制度层次的差异上, 但更深层次的差异则是在世界观和价值观等深层文化上。而对于缺乏跨文化交际经验的大学生来说, 很难真正地理解、掌握和体会跨文化交际的原理和技巧, 对所学知识也难以应用到实践中。

(三) 教学方法传统、单一, 跨文化交际技能的培养效果难以实现

文化绝不是我们在课堂上轻松传授给学生的, 需要在具体语境中去学习。但是在实际教学中, 常常缺少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去实践, 真实的目的语文化环境当然就更少了。

三、基于网络环境的国际商务英语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网络环境是指学习者为了追求学习目标和解决问题, 使用多样工具和信息资源, 并使其相互合作和支持的场所。它包含网络资源与网络工具发生作用的外部条件、学习氛围、学习者的动机状态、教学策略等非物理形态。

文化教学是以文化知识为起点, 文化意识为桥梁, 文化理解为最终目标。教师以讲授语言为主, 辅以凌乱、简单、随意的文化背景知识介绍的教学模式阻碍着文化交际, 已远远不是语言本身所能解决的问题。因此, 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设计、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已迫在眉睫。

(一) 导入丰富的文化知识,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跨文化意识首先包含对两种不同文化的差异的认知和习者对双语承载文化以外的一系列文化的意识。教师在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 通过网络视频、在线新闻等渠道导入异国文化背景知识, 让学生意识到英语国家文化与本民族文化间存在的差异以及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帮助学生养成观察异国文化、进行文化对比的习惯,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二) 建立跨文化商务交际案例库, 丰富学生的跨文化知识

为了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我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团队花费了近两年的时间, 通过阅读大量的国内外相关信息和资料、走访近百家企业, 终于构建了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英语应用能力为目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多媒体课堂教学与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的跨文化商务交际案例库。

案例库以国际商务活动为主线, 分析了跨文化商务活动中, 文化差异对各个营销环节的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背后的深层原因。每个案例就是一个国际商务情景的描述, 案例本身的故事、情景和描述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和目的性的特点。该案例库将跨文化交际理论置身于跨国商务语境中的具体活动, 把国际商务文化与本土文化结合起来, 理论联系实践, 扩充了跨文化商务交际案例素材。

(三) 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要体现商务英语“工学结合、情景教学”的教学特性, 即课堂教学方法具有趣味性、灵活性和实用性。如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说过:最成功的教学, 就是将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结合起来, 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 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联系。以“真实的学习情景”为切入口, 利用网络学习资源和网络课件, 和英语学习情景, 将文化学习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改变过去注重知识传授和教学方法单一的弊端。通过外国录像的播放与讨论、异国历史和风俗的专题讲座或报告, 让学生通过感官与心灵感触英语国家的文化, 以轻松愉悦的心情体验外国文化并感悟其文化内涵, 并让学生角色扮演, 亲身体会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困难和问题, 以获取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利用发达的网络与信息技术, 延伸和补充学生的文化学习资源

网络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商务英语课堂带来了无穷的资源空间。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随时获取大量丰富的文化学习资源。在课堂内外, 多媒体教学、在线新闻、在线视频等网络资源成为文化教学内容的延伸和补充。同时, 鼓励学生访问网站, 与西方网友交流, 让他们在交流中理解外国文化, 传播中国文化。从西方社会的日常行为和商务活动中去学习、体会他们的文化, 既能帮助学生获得大量的商务英语题材的试听材料, 又能极大地丰富学生的商务英语语言文化知识, 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商务文化的敏感性, 提高其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

根据人才市场的变化, 商务英语专业正在进行专业改造和课程体系的改变, 使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优化, 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这将进一步要求学生突出跨文化交际的应用能力这一特色。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 建立跨国语境下的商务情景案例库, 创新任务型的案例分析法, 旨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克服文化冲突,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从而增强国际商务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胡壮麟.China's English Education Reform:Trends and Issues[J].北京:中国外语, 2005.

[2]高一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3]彭学.运用网络多媒体,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J].新校园, 2011.

上一篇: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下一篇:医疗设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