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体成形术的护理(精选10篇)
椎体成形术的护理 篇1
摘要: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OVCF) 是临床常见的疾病, 尤以老年患者多见。椎体成形术是脊柱外科新型微创治疗技术。不仅能迅速缓解 (OVCF) 患者的胸腰背部疼痛, 而且可以恢复伤椎的解剖形态, 使患者早期离床活动, 减少长期卧床所致的各种并发症。自2008年4月~2009年8月我科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 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12例, 效果满意, 护理及康复指导报告如下。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椎体压缩骨折,骨质疏松,护理,康复指导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患者, 其中男3例, 女9例;年龄57~83岁, 平均70岁。其中病变椎体1个节段9例, 2个节段2例, 3个节段1例。所有患者均有轻微的外伤史, 均有腰背部疼痛, 活动或站立困难, 无明显神经根受损表现。
1.2 手术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用定位针初步定位, 标记笔确定穿刺点, 采用局部浸润麻醉。在C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确保进针方向和位置, 穿刺成功后注入3~5ml造影剂, 观察造影剂充盈良好, 观察椎体旁静脉丛, 椎管静脉显影情况, 确认无渗漏现象, 即用加压注射器将无菌条件下调制好的骨水泥注入3~5ml至塌陷的椎体骨中, 并在X线机下观察骨水泥的分布情况及有无渗漏。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疏导
由于患者年龄较大, 腰背部疼痛影响了正常生活, 因此出现焦虑、恐惧、期盼等情绪。针对患者的心理, 耐心向患者讲述手术的目的及术后的注意事项, 介绍该手术的优点及安全性并向患者解释手术的必要性, 增强患者手术的信心。本组患者均愉快地接受手术治疗。
2.1.2 术前检查
详细检查心、肺、肝、肾功能, 特别是注意有无凝血性疾病, 及时发现和积极治疗并发症, 使患者各器官功能达到最佳状态。嘱多食富含粗纤维食物, 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训练床上大小便, 保持大便通畅。术前一天进行碘过敏皮试, 为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手术, 术前定时训练俯卧位, 每天0.5~1h。
2.2 术后护理
2.2.1 病情观察
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观察穿刺部位敷料有无渗血, 局部疼痛情况, 双下肢感觉、运动、血液循环以及动脉搏动情况等。注意观察有无下肢麻木、感觉运动障碍以及呼吸异常等情况, 及时报告医生, 以检查是否有骨水泥外渗造成脊髓神经受压, 肺栓塞等并发症。本组病例术后生命体征均稳定, 未出现神经系统压迫症状。2.2.2康复指导术后第一天平卧硬板床4~6h, 以压迫止血。术后6h伤口疼痛减轻后, 指导与鼓励患者在床上行轴线翻身, 每2h一次, 注意保持脊椎的生理曲线及适当地活动肢体 (如下肢直腿抬高运动, 初次30°, 一般抬高30~70°) 。由于PVP术对病椎引起的局部疼痛止痛效果好, 术后6~12h大部分患者的疼痛可以基本缓解。24h内严格卧床休息。24h后指导患者使用腰围护腰后下床活动, 注意避免滑倒。身体状况差的患者应适当延长下床时间。
2.3 出院指导
终身避免外伤, 有条件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继续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 如密盖息, 福善美等。出院6周内, 不要提重物, 尽量避免大幅度腰部转体动作和弯腰活动, 避免坐矮板凳, 久坐久站,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及腰背肌锻炼, 以感不疲劳为宜。多进行户外活动, 接受阳光照射, 加强营养, 多食高钙饮食, 如虾米, 海产品, 奶类及豆制品, 深绿色蔬菜。60岁以上的老年人重视骨密度的检查, 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 避免再次发生椎体压缩骨折。
3 体会
PVP创伤小, 疗效好, 并发症少, 对缓解椎体压缩骨折所致的疼痛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并可恢复椎体的高度, 使患者尽早下床活动, 而细致周到的护理对手术取得满意效果必不可少。术前正确的评估病情, 适当的心理疏导, 必要的体位训练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 术后对于病情的密切观察, 正确的康复指导是手术成功的保障。此外, 术后早期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 同时进行合理的出院指导, 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 避免再次发生椎体骨折, 保证手术疗效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陈玉弟。预防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健康教育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 。
[2]田云虎。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J]。实用骨科杂志, 2003, 9 (2) :109-111。
椎体成形术的护理 篇2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245-01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方法,我院自2007 年起应用这一术式,经围术期有效护理,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腰背部疼痛症状得到缓解,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55~80岁,平均68岁,椎体骨折节段:T11~L3,病程为3天~6月。所有患者病变椎体疼痛,压痛及叩击痛阳性,X-线检查显示椎体压缩骨折呈楔形变,胸腰段后凸畸形,MRI 确诊为单纯压缩骨折,并且T2加权像高信号、T1加权像低信号。
1.2 手术方法简介 :患者俯卧位,采用局部浸润麻醉,在DSA机监视下操作,医生经椎弓根途径对压缩椎体进行穿刺,经脊柱X-线侧位透视证实穿刺针尖位于病变椎体前1/3,正位X-線透视证实穿刺针尖位于椎体中央,用压力注射器将2~8 mL骨水泥注入椎体内,控制骨水泥的量、黏稠度,推注骨水泥过程中要在透视下严格监视骨水泥泄漏情况,一旦有泄漏必须停止推注,上述操作完成后再观察10min。本组患者经X线透视证实无骨水泥外漏,检查双下肢感觉活动好,遂拔出穿刺针,消毒穿刺点并加盖无菌敷料后平车送回病房。
1.3 护理:(1) 术前护理① 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年龄较大、长期腰背部疼痛影响正常生活,且对新技术不了解,往往出现焦虑、恐惧、期盼等情绪。我们评估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采用安慰、鼓励、暗示等方法,用诚恳、理解、宽容的态度对待患者,耐心向患者讲述手术的目的及术后注意事项,介绍该技术的优点及安全性,并向患者解释手术的必要性,增强了患者手术的信心。② 协助做好各项检查:老年患者其各器官和机能代偿能力较差,应激能力和免疫功能低下,骨折后卧床极易发生肺炎、褥疮、血管栓塞,同时大多合并有心血管疾病,术前必须做好心、肺、肝肾功能详细检查,及早治疗,可以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术前还应保证充分的营养。③ 手术体位训练:入院后指导患者行俯卧位训练,一般从10min开始,逐渐增加到30min以上,2~3次/天,测定患者对俯卧位所能坚持的时间,为医生评估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提供依据。对不能耐受俯卧位者,告知麻醉科。本组未发生因不能耐受术中体位而造成手术失败病例。④术前行抗生素皮试及碘过敏试验,术区严格备皮。(2) 术后护理:①生命体征的监测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遇明显异常时通知医师及时处理。②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感染及出血 感染多在术后3~7天发生,表现为体温超过38.5℃,切口周围红肿、压痛,一旦脓肿形成,局部出现波动感。出血一般为术中损伤小动脉所致,表现为穿刺点渗血过多,周围肿胀,穿刺点疼痛加重或与脉搏跳动一致的搏动性疼痛。本组术后静脉滴注抗生素3天未发生出血及感染病例。2 骨水泥外漏: 骨水泥如漏入硬膜外间隙、椎间孔会引起对脊髓、神经根的压迫[1],症状有神经根性痛和脊髓受压表现。术后密切观察局部疼痛、下肢循环、感觉、运动及大小便情况。如果出现双下肢麻木疼痛,活动障碍或大小便失禁等,提示骨水泥进入椎管压迫脊髓,应及时复查X-线,并采取必要措施,甚至紧急开刀取出渗漏到椎管内的骨水泥。本组术后未发生此类情况。3 神经损伤:骨水泥在固化过程中会发热,可烧灼致痛之神经末梢,从而达到致痛效果,理论上有灼伤神经根的可能,术后应观察患者下肢有无疼痛、麻木感觉、足下垂、反射有无异常等情况[2],如症状加重,应考虑神经损伤可能。本组病例下肢感觉、活动均未出现异常情况。4 肺栓塞:主要是由于骨水泥向椎管静脉渗漏引起,临床表现为胸闷、胸痛、心悸、心前区不适、心动过速、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咳嗽、喘憋及咯血以及出汗,发绀、血压下降等[3]。术后6h严密监测P、R、Bp 、SpO2等指标,并注意有无神志的改变及自觉不适。一旦发现肺栓塞征象,应及时报告医生,予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搬动,给予吸氧和心电监护,控制输液速度,鼓励患者咳嗽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本组无肺栓塞发生。 3 康复训练: 术后第1天平卧硬板床6~8h,以压迫止血,并促进骨水泥充分凝固,以后则以左右侧卧为主,2h更换1次,患者行轴线翻身,注意保持脊椎的生理曲线。术后第2天疼痛减轻可行直腿抬高训练,如患者情况允许可鼓励下床活动,术后1周开始腰背肌锻炼,提高腰背肌力,增强脊柱稳定性。4 出院指导: 增加户外活动,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钙剂、适量雌激素等促进钙吸收,减少骨折再发生几率。
2 结 果
本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率达100%,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
3 讨 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逐年增多,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家庭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和负担[4]。经皮椎体成形术创伤小、疗效显著,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重建椎体强度与稳定性,短期内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主要治疗手段[5]。合理的护理可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提高患者痛阈,增强手术疗效,并可达到预防、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并发症及合并症。
参考文献
[1]Caifin SR, Yuan H, Liebernan I, et al. Early results of 300 kypho-plasties for the treatment of painful vertebral boby compression fracture[C]. In 68th annual meeting of 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s. Francisco, Califormia, 2001, 637-638.
[2]任中肾.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护理[J]. 护理与康复, 2006, 5(1):34 - 35
[3]李小力, 张海波, 徐霖, 等. 经皮椎体成形术病人围手术期护理[J]. 护理学杂志, 2004 , 19(16):13-14.
[4]Steven RC, Hansen AY, Mark AR. New technolongies in spine:Kyphoplasly and vetebroplasty for the treatment of painful osteo-porotie compression fractures[J]. Spine, 2001, 26:1511-1515.
[5]Mathis JM, Balt JD, Belkoff SM, et al.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a developing standard of care for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J]. AJNR, 2001, 22:373-381.
椎体成形术的护理 篇3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共15例, 其中男3例, 女12例;肺癌骨转移5例, 前列腺癌骨转移2例, 乳腺癌骨转移8例;共26个椎体;年龄55岁~76岁, 平均62.5岁;所有病人均存在剧烈的背部胸腰段疼痛, 活动受限。其中1例卧床不起, 2例无法站立行走;临床无脊髓压迫征象。术前诊断依据病史、病理及影像学资料。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术前一般护理
协助病人进行X 线及核磁共振成像 (MRI) 检查, 以明确骨折部位、椎体受累程度, 包括椎体塌陷程度、溶骨性破坏的部位和范围及脊髓受压情况, 并常规检查心肺功能及出凝血时间。
2.1.2 心理护理
本组病例均为癌症晚期多发转移病人, 大多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焦虑甚至绝望。众多研究表明, 术前心理护理可减轻病人的痛苦和对止痛药的依赖, 及时纠正可能影响手术结果的不良心理状态对术后恢复有益[2]。针对病人的特殊心态, 指导病人学会放松, 多与周围人交流, 勇敢面对现实等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 最大限度地做好自我调节。在日常护理操作过程中随时观察病人心理动态[3]。当病人情绪波动、疼痛剧烈时要及时给予镇痛药;治疗信心不足时要及时给予鼓励、帮助、病人增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1.3 手术体位耐受力训练
术中体位维持是手术效果的保证, 本组病人采用俯卧位, 手术时间为45 min~80 min。手术前2 d开始训练病人保持俯卧位1 h~2 h。训练时要考虑病人对俯卧体位的耐受力及对心肺功能的影响。俯卧位时在病人胸部及骨盆下垫软枕, 或将手术床两头摇起, 使腹部悬空, 身体处于过伸位有利于骨水泥 (PMMA) 有效填充。
2.2 术后护理
2.2.1 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经皮椎体成形术并发症主要有骨水泥毒性刺激造成的血压下降、骨水泥渗漏引起的肺栓塞 (PE) 、神经功能障碍, 骨水泥凝固过程释放热量, 使椎体局部温度升高。这种热量足以杀死肿瘤细胞, 肿瘤坏死吸收, 临床可表现为术后发热, 应注意观察生命体征。本组2例病人出现体温发热, 给予多饮水、物理降温对症处理, 并做好口腔护理;术后卧床24 h, 第1小时应保持仰卧位, 因为含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骨水泥90%在术后1 h内达到最大强度[4]。卧位休息有利于注入椎体内的骨水泥进一步完全硬化, 减少并发症。6 h内严密观察呼吸, 双下肢感觉、活动情况, 如突发胸痛、呼吸急促、双下肢较术前麻木无力、感觉迟钝, 要及时通知医生警惕骨水泥大量渗漏的发生[5]。本组无骨水泥外漏等并发症发生。
2.2.2 指导康复锻炼
本组病人9例术后疼痛症状消失, 6例得到缓解, 均主动配合康复训练。术后当天在床上练习深呼吸, 2 h后可在床上自主翻身、行直腿抬高、双下肢屈伸抗阻力练习。术后24 h后可在护士帮助下佩带腰围坐立, 如病人无头晕不适等症状时再在床边站立, 无不适即可下床行走, 同时加强平衡能力辅助训练, 活动时间根据病人耐受情况而定。第1次下床行走时需要有人在旁边看护, 预防发生意外[6]。下地时需循序渐进, 第2天~第5天视病人情况逐渐增大活动量, 指导病人逐步进行腰背伸肌功能锻炼, 采用仰卧抬臀举腹“五点式”方法进行;如病人条件许可可逐步采用仰卧抬臀举腹“三点式”、 俯卧位半“飞燕式”后伸脊柱进行腰背伸肌锻炼以增强脊柱活动适应能力;合并严重心肺疾病的病人不适合俯卧位半“飞燕式”。本组12例采取“五点式” “三点式”, 3例采取俯卧位半“飞燕式”锻炼。术后6个月避免剧烈负重, 勿使脊柱过度承受压力。
通过做好术前基本护理、整体身心护理及疼痛护理、俯卧位耐受力训练;术后一般护理、并发症的观察护理、康复指导等有效护理干预方法。本组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 病人腰背部疼痛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 未出现护理并发症, 达到重塑正常椎体生物力线、增强椎体强度和减轻疼痛的目的, 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孙刚, 丛永健, 张康莉, 等.应用国产药械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的椎体压缩性骨折[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3, 13 (8) :540.
[2]周开颜, 王莉, 喻宏.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围术期的教育康复[J].中国康复, 2003, 18 (1) :63-64.
[3]姚蕴伍, 吴之明.护理学基础[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8:62.
[4]金大地, 瞿东滨, Charles D.脊柱椎间关节成形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4:104-105.
[5]韦方梅, 谢艳兰.脊柱骨折并发截瘫22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 (8) :452.
椎体成形术的护理 篇4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术中护理 方法:对 20 例老年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指导,体位训练,术中体位摆放及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完善器械设备摆放,有效预防术中并发症 。结果:本组取得满意疗效,没有发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手术中患者安全。 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老年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方法,完善的术前护理,有条不紊的术中配合能保证患者安全和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脊柱骨折;椎体成形术;微创;术中护理
【中图分类号】R681.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567-01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老年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新技术,创伤小,恢复快 。我院2013年1 月至2015年1 月,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20例,没有发生术中并发症,术后效果良好。现将术中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1.一般资料
本组20例,男7例,女13例,年龄60-80岁;骨折部位:T11-L4-5常见。均为非暴力性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其中11例有轻微腰部外伤史,临床表现为腰痛明显,翻身困难,直立和坐起行走困难,无下肢神经受压症状,经CT和MRI证实骨折为新鲜压缩性骨折,并排除椎管内占位,其中椎体高度压缩1/4者5例,椎体高度压缩1/3者3例,其余3例椎体高度压缩接近1/2。
2. 方法
2.1 患者的准备 患者入手术室后,2名护理人员核对患者姓名 年龄 性别 科室 床位 住院号和手术部位并做好标记,核对术中用药及术前谈话是否签字等,保证手术安全。患者取平卧位,为患者上肢建立周围静脉通路,并连接术中监护电极;协助麻醉师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同时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避免受凉 。
2.2 体位垫的准备 术中患者常规取俯卧位,腹部悬空,同时要注意手术床下手术部位悬空,以利于术中C 型臂X光机接受器的摆放 。常规准备专用俯卧体位垫 ,软枕各 1 个,托 手垫2个,护头马蹄形啫哩垫1个和约束带1条 .根据患者的体形准备各种型号的软垫,以防止胸腹部过度下沉而影响术野显露;对于肥胖者,应选用大小可调,可拆装的俯卧垫,并将俯卧垫组装成长和宽均符合患者體形后再使用。 由于患者均为高龄,本身骨质疏松严重,加之四肢皮肤条件差,在摆放俯卧体位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四肢的保护,双臂自然弯曲置头 两侧托手垫上固定。 双臂外展小于90度,防止腋静脉受压,女性乳房应悬空于俯卧垫内空档间;男性外生殖器悬空于俯卧垫下端空档处,防止受压,双膝关节处垫以海绵软枕,大腿与背部呈20度,双踝处垫软枕,与大腿呈30-35度,下肢用约束带固定。
2.3 C型臂的准备 摆放好患者体位后,根据术前定位,将C型臂X光机射线发射端放置于术床正下方接收端放置于对应的手术视野正上方,并用无菌 C型臂专用套袋在消毒铺巾后将C型臂接收端保护,保证C型臂的旋转臂从手术床上方通过,避免术中污染。C型臂主机垂直患者躯体长轴放置于主刀医生的对侧,显示器放置于主刀的对侧偏左45度方向。手术医生护士应穿戴X线防护衣做好自身防护。
2.4 术中配合 经皮椎体成形术需要手术室配备的常规器械不多,一般常规配小尖刀片,数把止血钳,止血纱布,持针器,三角缝针,皮肤缝合线,20ml 注射器等,术中主刀医师操作椎体成形术专用器械,经骨折椎体的椎弓根穿刺进入椎体前1/3,经C型臂透视位置准确后,由器械护士配合手术医生搅拌骨水泥,并将骨水泥用注射器注入椎体或专用导管内,协助主刀医师完成向椎体内注射骨水泥工作。 由于PMMA骨水泥聚合放热时可引起局部炎症反应,而骨水泥单体进入血循环时患者也可能有一过性心肺功能异常,导致患者出现呼吸急促,心率加快或者降低,血压下降或者升高 在注射骨水泥过程中要随时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患者的反应,双下肢臀部有无麻木疼痛等异常感觉。 关闭手术切口后观察患者有没有出现异常情况,患者取平卧位在监护下观察十分钟后,无异常后离开手术室。
2.5 本组19例在术后4-48小时疼痛明显缓解,甚至完全消失。有1例术后疼痛缓解不明显,给予芬必得口服后有缓解。下床活动时间为术后12-48小时,平均住院天数7天。
3.护理体会
椎体成形术的护理 篇5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169例,男56例,女113例,年龄60~84岁,平均70.9岁。均以腰背部明显疼痛为主诉入院,无脊髓和神经根受损的症状和体征,X线和MRI检查,诊断为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其中单椎体骨折144例,两椎体骨折21例,三椎体骨折4例。病变椎体198节,累计节段:胸椎96节,腰椎102节。均在局麻,俯卧位,"C"臂X线机透视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手术顺利。术后疼痛消失104例;减轻28例(患者主观感觉疼痛程度减轻或服用非甾体类药物剂量减少);加重7例,CT检查排除骨水泥渗漏和继发骨折,可能与骨水泥在体内聚合过程中的热反应导致周围组织及神经的损伤有关,口服地塞米松3日后疼痛缓解。
2 康复护理
2.1 术后康复护理
(1)术后卧硬板床休息12h,以利于骨水泥完全硬化,达到最大强度。(2)疼痛缓解的患者术后第1天腰围制动下床活动,2d后可自由活动,以不感到疲劳为前提。(3)术后3d开始进行腰背肌锻炼。选择个体化的锻炼方法及强度。仰卧五点支撑法:病人用头、双肘及双足作为支撑点使背腰臀向上抬起悬空后伸。仰卧三点支撑法:病人双臂放于胸前,用头及双足支撑使全身成弓形撑起,腰背部尽力后伸。半飞燕式锻炼法:第一步病人俯卧于床上,两上肢向背后伸,抬头挺胸,使头胸及两上肢离开床面。第二步两腿伸直向上抬离床面,交替进行,然后同时后伸抬高。如果患者脊柱后凸严重、肥胖及合并严重心肺疾病者不进行俯卧位锻炼。
2.2 家庭康复指导
本组病人术后2~8d出院。术后1月、3月、6月门诊复查。术后1月内活动时腰围保护,1a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做好用药、指导及运动指导,注意继发骨折的发生。
2.2.1 指导继续用药
目前防治骨质疏松症的药物主要有骨矿化剂(钙剂和维生素D)、骨吸收抑制剂(降钙素、双膦酸盐类、雌激素类药物等)、骨形成促进剂(甲状旁腺素等)3大类。各类药物分别作用于骨重建的某一环节,需联合应用。
2.2.2 饮食指导
避免容易诱发骨质疏松的因素如烟酒、咖啡、碳酸饮料等。饮食要营养丰富,适量摄取钙锌铜锰硼这五类人体所需的矿物元素,多食用奶及奶制品、蛋黄、豆制品、瘦肉、动物肝肾、葡萄干、粗粮、海带、鱼虾、贝类、坚果类、新鲜水果蔬菜等。
2.2.3 运动疗法
运动对骨骼产生机械应力,刺激骨细胞,增加增加骨质水平;促进睾酮、雌二醇激素的释放,促进骨蛋白质合成;提高骨骼对钙的需求量,有利于钙的保留和沉淀;室外活动可接受充足的阳光,使维生素D增加,促进钙离子的吸收。运动方式有:(1)有氧运动,如运动性行走、慢跑、游泳等;(2)平衡和灵活性训练,如太极拳、体操、舞蹈等[1]。这些形式的运动能刺激骨的形成,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平衡能力,增强机体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平衡性,减少损伤,延缓骨的退行性病变,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还能减轻因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症状,全面提高身体素质。有研究显示[1、2]跑步、练扇子舞、健身操、太极推手等运动能使腰椎等部位骨密度明显增加,而且太极拳能明显降低跌倒发生率及髋部骨折发生率。
具体实施如下:(1)运动性行走:80~90步/min,每次800~1200m,抬头、挺胸、直腰、四肢摆动自如。注意力主要放在呼吸系统、胸廓及肩带的活动上。(2)慢跑:慢跑是一种全身性运动项目,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提高心血管系统功能,改善骨组织代谢。每次800~1200m,上体稍前倾,收腹拔背,两臂自然摆动,两腿用力蹬摆,注意力主要放在腿的蹬地及腰椎受力的感受上。(3)健身操:每次活动15~20min。健身操动作单纯,方向准确,幅度到位,所活动的肌肉明确,局部疗效显著。(4)24式简化太极拳和太极推手训练:太极推手运动在对抗中进行,同时局部与全身锻炼统一,使以腰椎为主的多个部位受到多种多方向的负荷刺激,从而使骨密度增加。每次活动15~20min,以腰为轴,腰为主宰,训练时以意念引导气血运行周身,重点放在腰部,要重视腰椎的感受。(5)游泳:游程小于500m,每周3次以上,速度不宜过快,时间不宜过长。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不选择游泳。(6)腰背肌的专项训练:腰背肌的专项训练对预防和治疗椎体的骨质疏松性及由此引起的骨折是非常有效的运动治疗。每晚临睡前或晨起进行卧位腰背肌锻炼,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仰卧五点法、三点法或者俯卧半飞燕式,每次10~20min,每天1~2次。(7)对卧床患者运动方式的选择:如翻身无严重不适时,可应用背腰紧身胸衣,逐渐增加活动强度,包括短时、间歇的行走与坐立,起初每小时至少下床几分钟,此时应让患者知道维持良好姿势的重要性。脊柱后凸姿势可引起椎体锲形变,进而导致压缩性骨折的发生。教会患者借助低枕头,直背靠椅来促持良好的站立姿势。卧、坐、站立时尽可能挺直腰背。急性疼痛缓解时,做腰部扩张和等长收缩运动,不做屈曲运动,因为垂直性压力作用于椎骨可致压缩性骨折。
运动注意事项:运动前结合患者状况,根据医生建议,制订运动计划,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不可选择强度过大,速度过快的运动,此类项目易引起骨折、软组织损伤及心血管疾病。选择应力刺激集中于要防治部位的运动项目。室内外运动相结合,活动场所要平坦、宽敞、阳光充足、空气清新,室外活动时间春秋季7:00-9:00,16:00-17:00,冬季7:30-9:30,15:30-16:30,夏季6:00-8:00,17:00-18:00。运动训练每周进行5~7次,每次30~60min。运动训练引起骨量在生理上显著增加之前,必须有1a以上的连续的运动训练,所以要遵循有计划、有规律、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运动原则。
运动量因人而异,运动强度以患者自我感觉舒适或稍微有气喘,次日不感疲劳为度。若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四肢酸软等症状,应减小运动量甚至立即停止。参考:脉搏=运动前脉搏×60%(65%)+运动前脉搏或心率=170-年龄;运动中呼吸频率较运动前多5~10次,运动停止后5~10min可恢复到运动前水平。
2.2.4 注意继发骨折的发生
PVP能短期内加强椎体的强度、止痛,但不能提高患者的骨密度、骨质量,其他部位的骨质疏松依然存在,二次骨折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3]。有学者提出[4]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出现常预示今后会有更多椎体压缩骨折或身体其它部位骨折的发生,约50%的椎体骨折患者将在3a内甚至1a内发生再骨折,椎体再骨折的几率为从未发生者的5倍。另外,注入骨水泥后的椎体更坚硬,其刚度上升,与邻节椎体形成明显的硬度梯度差[5],Rotter等[6]证实这种增强的硬度能减少邻近椎体的极限载荷8%~30%,使力学负荷转移至相邻椎体,增加了相邻椎体继发骨折的风险。告知患者一旦出现明显腰背部疼痛,即停止训练,卧床休息,及时就诊。本组发生9例继发椎体骨折,发生时间在术后1月~18月,均再次行PVP手术后疼痛缓解。教育患者日常活动中注意安全,避免跌倒。建议患者使用手杖,既能保持平衡,也可对旁人起到警示作用,以减少摔跌等意外发生。
参考文献
[1]曲绵域,于长隆,等.实用运动医学[M].4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1081~1082.
[2]周勇.运动锻炼防治绝经后女性腰椎L2-4骨质疏松的作用[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3,22(1):72~74.
[3]陈施展,姚一民,张聪,等.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后再骨折的治疗[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6,16(8):585.
[4]郭世绂.脊柱外科医师应重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6,16(11):805~806.
[5]顾冬云,戴尅,张鹏.椎体成形术的生物力学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06,26(6):421~423.
椎体成形术的护理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56~78岁,平均(66.4±1.2)岁,术后随访5~14个月,平均(12.1±1.1)个月;观察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55~76岁,平均(63.2±1.5)岁,术后随访5~14个月,平均(12.3±1.1)个月。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都经过CT、X射线平片、MRI检查证实为椎体骨折,且显示没有占位性病变,临床症状为腰背疼痛、翻身困难。排除标准:术前不能下地活动者以及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感染或有其他重大疾病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都进行了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治疗,然后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包括对患者的伤口出血情况、双下肢感觉情况进行观察,对临床体征进行观测,及时换药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性护理方式,具体如下。
1.3.1 体位干预护理
在手术之后将患者放在带棕垫的硬板床上休息6~12 h,采用仰卧或侧卧的方式。在患者进行手术后1 h可以让患者直接保持仰卧姿势,这样有利于帮助患者的骨水泥在椎体内的聚合反应被促进,帮助其硬化,另外可以压迫伤口止血,这样也有利于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
1.3.2 术后功能锻炼
在进行手术3个月之内一定要注意预防患者再次发生骨折,可以通过加强患者腰背肌的锻炼来预防骨折的再次发生。具体做法是在术后6 h指导并帮助患者进行轴线翻身,每2~4小时一次,在手术后12 h就可以让患者进行适当的下肢肌肉锻炼,在手术后1 d就可以让患者在器具的辅助下如佩带腰围等起来活动,但活动量不能太大。3 d之后就可以让患者进行高抬腿30°训练,并逐渐加大抬腿的幅度,3次/d,20~30 min/次。在手术后4~7 d就可以指导患者进行类似“蹬自行车”的训练,帮助患者下肢肌肉的恢复,手术后7 d就可以开始实施对腰部肌肉进行锻炼,刚开始使用5点式,然后3点式,在两周后就可以采取飞燕式。锻炼的原则就是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活动强度,不要过于疲劳,但要坚持到底。
1.3.3 出院指导
在患者康复出院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叮嘱患者要多吃含钙量高的食物,要多晒太阳,以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如果出现了慢性腹泻,要及时配合进行治疗,防止长此以往身体内钙质流失,避免再次骨折的发生。同时也要注意继续腰背肌功能锻炼、散步等,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但不要参与激烈运动,避免到人群多的地方,防止意外,让再骨折的概率降到最低。
1.3.4 出院随访
认真登记随访电话,告知随访时间和内容,按时打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和功能锻炼的坚持情况,纠正不正确的活动方式,增强患者安全意识,避免跌倒摔伤发生再次骨折。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使用笔者所在医院自制的治疗满意调查表进行满意度的调查,分为满意、不满意、一般三种情况。主要从住院环境、护理人员护理态度、护理方法舒适度、对护理效率的认可度等20个方面来进行评分,每项分满意、一般和不满意三个选项,满意记3分,一般记2分,不满意记1分。总分60分。总分大于等于50分为满意;大于等于35分,小于50分为一般;小于35分为不满意。以满意加一般计算总满意度。在患者护理10 d后使用VAS评分来评价患者的疼痛感觉,0~10分,0分表示没有痛感,10分表示痛感最强烈。同时对患者进行随访,对比较两组患者再骨折的发生率。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25.25,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手术后1 d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0 d观察组的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临近椎体再骨折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发生临近椎体再骨折20例(40%),未发生临近椎体再骨折30例(60%),观察组发生临近椎体再骨折10例(20%),未发生临近椎体再骨折40例(80%),观察组的临近椎体再骨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9.52,P<0.05)。
3 讨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在对骨质疏松所导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中具有很好的效果,能让患者的脊柱强度有效提高,同时让患者的脊柱稳定性增加,患者耐受性比较理想,容易接受[5,6];但也存在着局限性,就是经皮椎体成形术术后会改变椎体的局部应力,在患者术后活动量不断增加的过程中,不论是年龄较大,伴骨质疏松的患者,还是低体质量的患者,都可能出现再骨折现象,进而对患者的术后生活造成严重影响[7,8]。
有学者通过研究表明,在临床上实施合理的术后护理可以让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的再骨折概率有效降低,在本次研究中,采取综合护理的患者不论是在满意度上,还是在术后再骨折率上均优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显示,合理的术后护理能让患者再次骨折的发生率有效降低,并让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本次的研究结果与临床相关研究报道结果相符[9]。之所以采取合理的术后护理可以使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的再骨折率有效降低,是因为首先通过体位干预,让患者术后能够保持合理和舒适的体位,进而有效促进椎体内的骨水泥聚合反应,使椎体内的骨水泥能完全硬化,并让其硬化程度快速达到最佳,使患者的椎体和骨质硬度增强,不容易发生断裂,最终降低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0,11,12]。其次通过术后功能锻炼,加强患者的腰背肌锻炼,使患者的腰背肌强度增加,变得更加发达,这样可以提高腰背肌对椎体的保护作用,同时可以使患者更快自如活动,恢复生活自理能力,不仅能有效预防再骨折的发生,还能够使患者对自己的恢复充满希望,增强患者的信心,提升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13,14]。护理人员在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功能锻炼时,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锻炼期间不能让患者出现疲劳感,不能因为过度锻炼引起患者身心疲惫,而使患者心理上抗拒恢复锻炼,同时应该避免因过度锻炼而导致患者的肌肉出现损伤,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恢复锻炼的效果[15]。最后护理人员要通过出院指导,加强患者的健康宣教工作,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叮嘱患者要多食用高蛋白、高钙质的食物,保障身体恢复所需要的钙量,要提醒患者多晒太阳,以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如果患者在恢复的过程中出现慢性腹泻,应积极治疗,防止发生骨质疏松症,进而来有效预防再骨折的发生;告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到人多的地方,注意交通安全,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最终让再骨折发生率降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16]。
椎体成形术的护理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7年8月—2010年8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病人46例, 其中男14例, 女32例, 年龄67.5岁±2.2岁。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病人俯卧于可透X射线手术床上, C型臂透视下确定压缩椎体椎弓根穿刺进针点体表位置;常规消毒铺巾, 1%利多卡因进针点局部麻醉;在C形臂透视监测下, 经病变椎体椎弓根穿刺置入工作套管;通过工作通道插入Kyphon可膨胀球囊, 加压689.5 kPa~827.4 kPa使球囊扩张骨折复位;搅拌骨水泥至拔丝期时, 向椎体灌注 (本组病人平均注入量3 mL~5 mL) , 灌注过程中密切监视骨水泥的充填及扩散情况;敷贴覆盖穿刺点, 手术结束。
1.2.2 评价方法及指标
术前、术后3 d进行视觉模拟评分 (VAS) 判断疼痛改善程度;定期随访了解功能障碍指数评分[2]。
1.2.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2 结果
术后3 d内所有病人腰背部疼痛有不同程度的缓解, 其中39例疼痛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 5例有中等程度减轻, 2例疼痛轻度缓解。总有效率及优良率均达100%。PKP治疗前后病人VAS及功能障碍评分比较见表1。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入院病情评估
本组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背部疼痛, 病人入院后绝对卧床。入院后针对不同的病情制订个体化的护理方案, 并且对病人进行日常生活宣教。
3.1.2 心理护理
PKP为脊柱外科新开展的手术, 病人和家属对该技术了解较少。向病人和家属详细讲解了手术的过程和治疗的效果, 并介绍我科的医疗和护理水平, 使病人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 积极配合治疗。
3.1.3 术前指导
术前禁烟, 指导和鼓励病人深呼吸、咳嗽、咳痰, 防止术后呼吸道感染;训练床上大小便, 指导轴线翻身方法;注意饮食营养搭配, 鼓励病人进食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食物, 以增加钙磷的摄入;嘱病人术前注意防寒保暖, 预防感冒。
3.1.4 术前准备
完善术前核磁共振成像 (MRI) 、CT、X线片、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和心、肺、肝、肾功能相关检查, 了解有无手术禁忌证。练习俯卧位, 以适应术中及术后的体位需要。术前晚饭后给予清洁灌肠。术前不主张禁食, 告知病人进食不可过饱, 以免俯卧位时胃部不适。术晨监测生命体征, 按医嘱给予术前用药。
3.2 术后护理
3.2.1 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24 h密切监测病人的意识、体温、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骨水泥注入椎体凝固后18 h才达到最大强度[3], 故术后24 h内需严格卧床。
3.2.2 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3.2.2.1 骨水泥外漏
指导病人取去枕平卧位6 h, 严密观察双下肢感觉、运动情况, 若有异常, 立即通知医生, 以及尽早发现骨水泥外漏所引起的脊髓、神经根压迫症状, 并给予对症处理。
3.2.2.2 肺栓塞
骨水泥外漏的潜在并发症是肺栓塞, 严密观察病人有无突发胸闷、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症状的出现。若病人发生上述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 给予及时处理。
3.2.2.3 发热
由于骨水泥聚合产热引起炎症反应致发热, 体温一般不超过38.5 ℃。应鼓励病人多饮水, 高热者给予温水、乙醇擦浴, 或遵医嘱服用退热药等。
3.2.3 创口护理
术后常规给予抗感染治疗3 d, 因创口仅为针孔大, 可外用创可贴, 一般不用更换, 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出。
3.2.4 疼痛护理
由于该手术时间短、创口小, 加上骨水泥灌注后数分钟就有很好的镇痛效果, 故术后基本不必使用镇痛药物。PKP在术后数小时可出现一过性疼痛加重, 考虑与骨水泥聚合放热有关[4], 可适当给予非甾体类镇痛药物。
3.2.5 康复指导
术后1 d~2 d指导病人在床上进行双下肢直腿抬高训练及抗阻力伸膝训练, 以锻炼股四头肌的力量, 逐步佩戴腰围离床活动。行走距离及时间应根据病人自身情况而定, 逐渐增加训练强度[5]。
3.2.6 出院指导
病人出院后继续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坚持适当的户外体育锻炼及腰背肌锻炼, 接受阳光照射, 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生成, 注意营养搭配, 饮食调节。出院后1个月~3个月来院复查1次, 门诊随访。
4 小结
脊柱压缩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并发症之一, 给病人带来了身体上的痛苦, 同时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PKP手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 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它创伤小, 缓解和消除疼痛效果好, 见效快, 使病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改善[6]。通过术后生命体征的观察、康复训练、并发症预防及对病人疼痛、自理能力等进行观察对比, 护理方法正确、安全、有效, 明显地缓解了疼痛, 病人能较早下床活动, 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护理。[方法]对4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病人实施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通过术前准备、术后生命体征的观察、康复训练、并发症的观察护理, 治疗前后对病人疼痛、日常生活能力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 (VAS) 、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微创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而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后规范化护理可减轻病人的疼痛、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椎体压缩性骨折,疼痛,功能障碍,护理
参考文献
[1]McGirt MJ, Parker SL, Wolinsky JP, et al.Vertebroplasty and ky-phoplasty for the treatment of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Anevidenced-base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Spine J, 2009, 9 (6) :501-508.
[2]海涌, 陈志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5, 13 (19) :1450-1452.
[3]周静芬, 呈秀红.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19例椎体病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5, 9 (10) :44-46.
[4]陈娅莉, 宋晓萍.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健康教育路径[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 21 (5) :97.
[5]徐泽兰, 李湘萍.原发性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病人的健康教育[J].家庭护士, 2007, 5 (2C) 76.
椎体成形术的护理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临床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220例骨折患者,并将患者据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110例患者中男性62例、女性48例,年龄56~78岁,平均年龄(66.4±1.2)岁,术后随访10~14个月,平均(12.4±1.0)个月;观察组110例患者中男性61例、女性49例,年两55~78岁,平均年龄(65.9±1.4)岁,术后随访10~14个月,平均(11.8±0.8)个月。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差异不大,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术后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即观察患者伤口渗血情况、检测临床体征、及时更换伤口敷料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术后护理,其中包括:
1.2.1体位干预:
在患者术后,协助患者在硬板床上保持侧卧或者仰卧,休息6~12 h,在患者术后1 h可以直接为仰卧位,从而对骨水泥在追体内的聚合反应产生促进作用,有助于其完全硬化,且在术后2 h能够达到其硬化强度最大值,对患者手术并发症进行降低。
1.2.2 术后功能锻炼:
在患者手术之后,特别是在术后前3个月则一定要注意再骨折的发生。手术后可以对腰背肌锻炼进行加强,其能过对再骨折发生进行有效的预防。手术后6 h帮助患者进行轴线翻身,在术后12 h则需要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下肢肌肉锻炼,在其术后1 d则组帮助患者进行戴腰围离床活动。之后在患者术后3 d内则可以引导患者从抬高腿30°进行锻炼,随后逐渐对其幅度加大,3次/天,20~30分钟/次。术后4~7 d则可以实施“蹬自行车”对双下肢肌肉力量进行锻炼。手术7 d之后则可以进行腰肌锻炼,一开始可是实施五点式,在其熟练之后可以换成三点式,在14 d之后即可以变换成飞燕式。总而言之在锻炼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循序渐进,确保患者不疲劳。
1.2.3 出院指导:
在患者出院时对其实施健康教育,多晒太阳、多吃含钙食品,以对患者钙质吸收产生促进作用,一旦出现长期慢性腹泻患者就要积极进行治疗,避免患者出现骨质疏松症,更要注意对外力所致骨折进行避免。同时也要注意交通安全,尽量不要在拥挤场所逗留,以免椎体过度负重,更要注意避免发生意外,从而减少再骨折发生。
1.3 观察指标:
采用我院自制调查问卷,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其中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以及不满意三种情况。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对比分析其临近椎体再骨折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均采用百分比表示,用方卡检验;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20.0进行分析。并以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其中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47例(42.73%),一般满意30例(27.27%),不满意33例(30.00%),总满意率为70.00%;观察组患者中非常满意66例(60.00%),一般满意37例(33.64%),不满意7例(6.36%),总满意率为93.64%。
2.2 两组患者临近椎体再骨折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临近椎体再骨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其中对照组患者中发生临近椎体再骨折44例(40.00%),未发生临近椎体再骨折66例(60.00%);观察组患者中发生临近椎体再骨折15例(13.64%),未发生临近椎体再骨折95例(86.36%)。
3 讨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能够对患者椎体高度迅速恢复,并提高其脊柱稳定性和强度,并且患者的耐受性比较好,因此在骨质疏松所致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非常广泛[2]。但是因为经皮椎体成形术术后会因为局部应力改变,同时随着患者活动量的增加,不管是低体制量还是老年伴有骨质疏松患者,均会导致其发生再骨折,从而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影响。实施有效的术后护理可以对患者术后临近椎体再骨折发生进行有效的预防。其中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再骨折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足以表面优质术后护理在经皮椎体成形术后的应用价值。另外彭靖皎[2]在临床研究中也称加强术后整体护理,可以对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提高护理质量,并对患者的临床恢复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可见本次研究具有一定研究价值。
总之,优质术后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临近椎体再骨折发生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敏.PVP治疗腰椎压缩性骨折20例的术后护理[J].医药前沿,2012,2(3):205-206.
椎体成形术的护理 篇9
【摘 要】 目的 :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91例胸腰椎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分为PVP组与保守组,其中PVP组46例,保守治疗组45例。应用VAS量表评分评估疼痛程度缓解情况,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1]评估患者治疗后功能恢复情况,分别记录两组病例的入院时、24h、2周、6周、3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和ODI评分,记录两组病例的骨密度、住院天数、恢复正常下地负重时间、并发症,记录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Cobb角变化,统计分析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半年后Cobb角变化的差异性。结果: PVP组治疗后24h、2周、6周VAS评分优于保守治疗组(P<0.05),治疗后24h、2周、6周、3个月两组间ODI评分优于保守组(P<0.05);PVP组的并发症发生率(4.35%)低于保守治疗组(11.11%);半年后PVP组Cobb角变化优于保守治疗组(P<0.05)。结论: PVP能够快速缓解疼痛,患者功能恢复快,手术安全性较高,并发症发生率、继发性脊柱后凸畸形发生率低于保守治疗组,近期临床疗效确切。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保守治疗;胸腰椎椎体压缩骨折
【中图分类号】R683.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9-0100-03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short-term effects of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treatment of osteoporotic thoracolumbar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patients.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91 cases of osteoporotic thoracolumbar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patients,divided into PVP group and conservative treatment,application visual analogue scale to assess the degree of pain relief of score,application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to assess the recovery of function in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wh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recorded on admission, 24 hours, 2 weeks, 6 weeks, 3 months, 6 months, VAS score and ODI scores,two cases of bone density recording, length of stay, time to resume normal weight-bearing ambulation, complications, recorded before treatment and after 6 months of treatment Cobb angle change,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the complications and six months after the change of Cobb angle difference.Results PVP group comparison with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24 hours after treatment, 2 weeks, 6 weeks VAS score group(P<0.05),24 hours after treatment, 2 weeks, 6 weeks, 3 months ODI scor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complication rate PVP group (4.35%) lower than the conservative treatment group (11.11%), six months after the Cobb angle change PVP group comparison with conservative treatment group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P<0.05).Conclusion PVP can quickly relieve pain, restore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fast, high security operative complication rate, secondary kyphosis was lower than the conservative treatment group, recent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Keywords: Vertebroplasty; conservative treatment; thoracolumbar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Efficacy
隨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了社会共同关注的老年健康问题。骨质疏松可引发较多并发症,其中胸腰椎椎体压缩骨折是较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 [2]。本病发病人群主要以老年人为主,多在骨质疏松基础上,存在外伤史,脊椎应力造成椎体压缩骨折。骨折发生后给患者带来难以忍受的疼痛,大部分患者发病后因疼痛、活动受限对其行动能力造成较大影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部分患者可能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并因长期卧床面临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褥疮等并发症的风险。
绝大多数的胸腰椎椎体压缩骨折为稳定的、无继发椎管占位、无神经功能损害的骨折。治疗上,临床上一般分为保守治疗和经皮椎体成形手术治疗(Percutaneous verterbroplasty,PVP)。保守治疗为个体化的、系统性的治疗方案,包括卧床、疼痛管理、抗骨质疏松治疗、治疗内科基础病、防治卧床并发症、支具、理疗、分阶段指导功能康复锻炼等。相对而言,保守治疗需要患者具有较好的依从性配合,卧床时间较长,面临卧床并发症风险,有部分患者因未能严格卧床、早期下床负重,导致伤椎进一步高度丢失、继发脊柱后凸畸形。目前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椎椎体压缩骨折已在临床广泛推广使用,能够迅速缓解疼痛,使得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且得益于C臂、G臂等影像学仪器的进步和手术器材的更新换代,其操作安全性高、并发症少。为研究PVP和保守疗法治疗的优缺点,优化胸腰椎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案,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椎体新近压缩骨折患者91例,其中PVP组46例、保守疗法组45例,现对两种方法治疗胸腰椎椎体压缩骨折的近期疗效进行对比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91例病例,全部为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骨科住院治疗患者。纳入标准:①影像学与临床特征吻合,符合新近胸腰椎椎体压缩骨折诊断;②符合骨质疏松症诊断(T<-2.5);③年龄≧55岁;④VAS评分≧6分 [3]。排除标准:①骨折移位并造成脊髓、神经根机械压迫者;②合并脊柱结核、感染者;③其他脊柱疾患导致腰背痛者;④胸椎椎体压缩50%以上者、腰椎椎体压缩75%以上者;⑤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者;⑥穿刺部位皮肤感染者;⑦严重心肺脑疾患,无法配合或无法耐受手术者。
随访95例患者,PVP组48例、保守治疗组47例,PVP组存在2例病例因再次外伤导致其他节段椎体压缩骨折予以剔除,B组存在2例病例因严重内科基础病而随访脱落,最终91例病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9.84个月。PVP组纳入46例,男21例、女25例,年龄60~90岁,平均(75.74±8.96)岁,骨密度(-2.7±0.15),治疗前VAS评分(7.87±0.76),治疗前ODI评分(40.78±3.20),骨折椎体数(46个),治疗前Cobb角(22.0±6.69)。保守疗法组纳入45例,男22例、女23例,年龄59~90岁,平均(76.69±8.43)岁,骨密度(-2.6±0.25),治疗前VAS评分(7.64±0.88),治疗前ODI评分(40.73±3.09),骨折椎体数(46个),治疗前Cobb角(21.18±7.12)。
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骨密度、骨折椎体数、治疗前Cobb角、治疗前VAS评分、治疗前ODI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保守疗法 入院后嘱严格卧床,口服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塞来昔布胶囊 0.2g 2次/d,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批号:bk13ccek081),抗骨质疏松治疗(钙尔奇600mg po qd,惠氏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16446;鲑鱼降钙素 50iu im qd,Novartis Pharma Schweiz AG,批号:s0273;疗程约3周),伤椎处放垫(高度约10~15cm、视肥胖程度及脊柱曲度调整)。积极治疗内科基础病,加强防褥疮、泌尿系感染、肺部感染等护理及治疗。指导行五点式腰背伸功能锻炼。
1.2.2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 入院后卧床、伤椎垫枕、药物治疗等处理同保守疗法。入院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后行PVP手术。全部使用同一公司器械(骨水泥商家:Heraeus Medical GmbH,批号:78765253),同一主刀医师,经双侧椎弓根入路手术操作。手术操作:局麻后使用C型臂X线机监视下,使用穿刺针经皮穿刺后经过椎弓根到达椎体前1/3处,将穿刺针针芯拔出后使用泛影葡萄胺造影剂进行造影确认是否有椎体外渗漏发生。确认无渗漏后,使用专业注射器将准备好的骨水泥注入椎体,单椎体用量一般4~6ml。完全凝固后将穿刺针拔出,并对创口进行消毒后包扎。术后常规检测生命体征,病情稳定后,如24h后腰背部疼痛缓解明显,则可佩戴腰围保护下适当下床活动,术后以卧床休息为主。
1.3 临床疗效评价 应用直观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情况 [4]。评分标准包括:完全无痛觉记为0分;1至3分仅为轻微痛感,不影响正常生活;4至6分记为疼痛较为明显但能够忍受;7至10分为疼痛剧烈,不能忍受。并应用Oswestry伤残障碍指数对患者进行功能评估,包括疼痛的强度、生活自理、提物、步行、站立、干扰睡眠、性生活、社会生活、旅游等方面(本研究使用的汉化版本剔除“性生活”选项),每个项目最高得分为5分,得分越高表明功能障碍越严重。 [1]
并分别比较两组病例的住院天数、恢复正常下地负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Cobb角变化,系统对比评估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样本资料同质性比较
随访95例患者,PVP组48例、保守治疗组47例,PVP组存在2例病例因再次外伤导致其他节段椎体压缩骨折予剔除,B组存在2例病例因严重内科基础病而随访脱落,最终PVP组46例、保守治疗组45例病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9.84个月。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骨密度、骨折椎体数、治疗前Cobb角、治疗前VAS评分等基础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2.2 疗效评价 PVP组治疗24h后VAS评分显著下降(从7.87±0.76下降至2.46±0.68),保守治疗组24h后VAS评分无明显变化;两组病例24h、2周、6周VAS评分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VA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PVP组术后24h患者大部分可以佩戴腰围保护下床功能活動,两组术后24h、2周、6周、3个月ODI评分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保守治疗组住院期间肺部感染1例、尿路感染2例,2例在半年后发生明显脊柱后凸畸形,PVP组1例术后复查X线发现骨水泥轻度侧漏、无神经症状,1例患者无明显外伤诱因下再发临近椎体压缩骨折, PVP组的并发症发生率(4.35%)低于保守治疗组(11.11%);半年后PVP组与保守治疗组的 Cobb角变化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PVP组继发后凸畸形发生率低于保守组。结论:PVP能够快速缓解疼痛,患者功能恢复快,手术安全性较高,并发症发生率、继发性脊柱后凸畸形发生率低于保守治疗组,近期临床疗效确切。详情见表2、表3、表4。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发展,老年型骨质疏松人数逐年增加,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胸腰段是骨折的好发部位。骨折发生后,可采用综合保守治疗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一般来说,保守治疗面临较长的卧床时间,卧床面临较多卧床并发症。从本研究随访结果看,保守治疗组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并发症明显居高,卧床并发症可导致严重后果,增加患者治疗时间、增加治疗费用。保守治疗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较长,疼痛管理的需要而服用更长周期的止痛药物,面临更大的止痛药物治疗的副作用风险 [5]。并且,保守治疗患者疼痛长时间卧床后肌肉力量下降,下地活动能力受到影响,生活质量低下。保守治疗患者骨折愈合后,伤椎承重强度下降,易于继发椎体高度丢失、严重者甚至造成脊柱后凸畸形,本研究存在2例患者继发明显的脊柱后凸畸形,破坏脊柱单位的稳定性,病情进一步加重者可导致神经损害症状。针对传统治疗存在的缺陷,目前临床采用的经皮穿刺椎体形成术(PVP),手术治疗时间短,创口较小,能通过骨水泥的填充,对伤椎结构进行重新构造,稳定伤椎的支撑力,同时骨水泥中的化学成分能够散发热量使得受损害伤椎周围神经去极化,快速减轻患者疼痛症状,使得患者可早期下地功能活动。本研究中PVP组患者术后疼痛缓解快速,早期即可恢复功能,住院天数短,无需面临长时间因疼痛管理服用的消炎止痛药及其并发症,后期治疗费用低,卧床并发症明显降低,生活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但是,随着经皮椎体成形术在临床的广泛推广应用,PVP并发症得到了关注。PVP并发症包括:骨水泥渗漏、肺栓塞、皮下血肿、神经损伤、相邻椎体再发骨折等 [6]。其中,骨水泥渗漏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本研究中出现了一例侧漏,无神经症状。骨水泥渗漏如无明显神经机械压迫、术后无神经损害症状,对远期疗效影响不大,但对临近椎体的椎间盘存在应力和机械刺激作用,可引起临近椎间盘和终板等的退变。因此,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完善详细的术前X线、CT、MRI检查,对于伤椎终板破裂、椎体后缘骨皮质破裂、高度丢失严重者,术前评估发生骨水泥渗漏风险较大的,可选择保守治疗,术前详细阅片,做好术前穿刺角度的模板计划,术中在透视下发现有渗漏迹象时应调整角度或停止注射,骨水泥的注入量应根据穿刺部位、椎体压缩程度调整,避免骨水泥渗漏的发生、避免穿刺损伤神经。肺栓塞的发生率较低,注射时避免压力过大,可分多次注射,减少骨水泥溢入椎旁静脉的风险,骨水泥的固化时间短,较少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皮下血肿多见于凝血功能障碍者,对于因心脑血管基础病需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者,应术前1周停用抗聚药物,改为抗凝治疗,术前24h停用抗凝药,术前检查凝血功能无异常后再行手术治疗,术前做好穿刺计划评估工作,术中减少穿刺次数、避免血肿形成,本研究中未出现血肿形成并发症。PVP术后再发相邻椎体骨折,日益受到学者的关注。宋洁富 [7]等报道,PVP术后发生相邻椎体骨折的原理主要为伤椎注入骨水泥后,其刚度增加,使得临近椎体的应力集中。同时,国外研究认为临近椎体椎间盘的存在,可一定程度上缓冲脊柱的应力,再骨折的发生可能与患者骨质疏松程度严重相关 [8]。本研究出现1例PVP术后相邻椎体再骨折,该患者骨密度提示为重度骨质疏松,考虑骨质疏松是基础因素。因此,术后长时间、系统的抗骨质疏松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经皮穿刺椎体形成术能够快速缓解疼痛,患者可早期恢复下地行走功能,缩短住院天数,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手术安全性较高,并发症发生率、继发性脊柱后凸畸形发生率低于保守治疗组,近期临床疗效确切,是一项值得临床推广发展的技术。
参考文献
[1] Fairbank JC,Pynsent PB.The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J].Spine(Phila Pa 1976),2000,25:2940-2952.
[2] 高义斌,高丽辉.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3,19(10)5-6.
[3] Huskisson EC.Measurement of pain[J].Lancet,1974,2:1127-1131.
[4] 张东洋,尹宏,钱卫庆.椎体成型术中影响手术椎体生物力学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0):1138-1140.
[5] 张军,左春光,王新虎,等.PKP治疗不同时期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结果比较[J].实用骨科学杂志,2013,19(3):196-201.
[6] 陈志军,冯朝毅,黄绍贤,等.经皮椎体成形术并发症防治[J].中国实用医药,2011,18(6):121-123.
[7] 宋洁富,艾自胜,荆志振,等.椎体成形术后周围椎体新发骨折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華创伤骨科杂志, 2010,12(6):588-590
[8] Villarraga ML,Bellezza AJ.The biomechanical effects of kyphoplasty on treated and adjacent nontreated vertebral bodies[J].Spinal Disoord Tech,2005,18(1):84-94
椎体成形术的护理 篇10
资料与方法
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老年患者12例, 男4例, 女8例, 年龄68~80岁, 平均年龄74.5岁。致伤原因:交通肇事伤2例, 摔伤10例。对于所有患者骨折的确定诊断均通过CT或者MRI来进行, 患者的骨折形式均为单椎体压缩性骨折, 其中各椎体压缩性骨折例数如下:L1椎体骨折3例, L2椎体骨折3例, L3椎体骨折6例。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均为腰背部疼痛。其腰背部疼痛具有以下特点:疼痛可由翻身时引起, 而坐立或行走时会导致疼痛的加重, 对于疼痛的缓解, 我们可以看到, 当患者卧床休息时会引起疼痛消失或缓解。但所有患者均无明确的脊髓压迫或神经根压迫症状。本组患者根据具体临床特点均行保守治疗, 如不同程度的止痛、卧床休息等, 但均无明显效果。
方法:首先我们定位病变的椎体节段, 此定位主要是在C形臂X线机监视下完成的。接下来对患者进行骨膜浸润麻醉, 麻醉的位置在椎弓根处, 采用的方法为单侧椎弓根入路。具体的麻醉步骤如下:首先定位穿刺的位置, 将穿刺针置入椎体前中1/3处, 随后注入造影剂, 注入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有无渗漏现象, 在确定无渗漏现象后, 将骨水泥注入病变椎体, 所选择的是处于拉丝期的骨水泥4 m L, 注入以骨水泥不溢出椎体为度, 最后退出穿刺针, 此操作要在骨水泥硬化前完成。
护理
术前护理: (1) 心理护理:临床常常对患者进行支持性心理治疗。由于疾病本身的特殊性, 所有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腰背疼痛, 活动不便, 最终导致生活自理能力缺失或丧失, 且多数患者由于年老, 经济能力有限, 常常担心手术加重家庭负担, 容易产生恐惧、焦虑、悲观等心理反应。护理中需注意配合医生向患者讲解手术的原理和方法及预期的效果, 说明采用的麻醉方式, 以取得良好的心理状态。同时积极动员家属, 协助医护人员共同完成好患者的思想工作, 这样可以充分调动患者对于疾病治疗的积极性, 消除患者恐惧和焦虑的心理, 使患者能够主动配合治疗,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从而取得治疗的最佳效果。术前良好的心理护理可提高患者术中的配合, 能减少麻醉用药量, 将并发症的风险降至最低, 同时使治疗效果达到最佳。 (2) 术前检查:进行必要的专科检查, 如CT、ECT、MRI检查, 以便更详细的了解椎体情况。 (3) 术前体位训练:术前1~2 d, 进行俯卧位锻炼, 每天锻炼3~6次, 每次时间3~5 min, 逐渐延长到30 min, 以便使患者适应手术时的强迫体位。
术中护理: (1) 由责任护士及医生陪伴进入介入治疗室。向患者简单介绍手术过程及可能出现的情况, 消除患者的不安情绪, 并交代手术中需要配合的事项;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整个操作过程需全程监督。 (2) 术中定时巡视, 主动与患者交谈, 分散其注意力, 评估手术疼痛程度, 达到患者耐受极限时, 遵医嘱及时肌肉注射镇痛药物。
术后护理: (1)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对于术后的观察, 术后12 h内病情观察是重点内容, 我们需要30 min巡视1次, 每2 h各测1次患者的血压、脉搏及呼吸, 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方可停止测量。 (2) 术后搬运患者时应严防动作粗暴、幅度过大, 从手术床到平车的过程中, 要保持15 min术中的原体位, 当体内骨水泥也凝固时, 我们方可搬动患者, 对于体内骨水泥是否凝固的判断如下:待配制骨水泥的器皿中水泥凝固后, 即提示体内的骨水泥凝固, 要注意躯体的轴向运动, 同时注意观察有无神经受压症状。 (3) 术后穿刺部位以无菌纱布包扎, 并注意观察敷料有无渗血和渗液。 (4) 术后卧位及康复功能指导及活动是术后护理的重点, 也是确保手术成功的条件之一。嘱患者制动, 要保持制动4 h, 嘱其平卧位, 双腿可屈曲。6 h后可在腰围保护下, 逐步下床活动, 但要注意此过程要循序渐进, 同时指导协助患者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1]。术后48 h可自由活动。
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1) 骨水泥渗漏:是该手术最常见的、最严重的并发症。其包括机械性压迫神经根, 甚至脊髓。护理时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双下肢麻木、疼痛, 活动障碍等异常表现。如出现上述症状即提示有骨水泥渗漏并发症出现, 要立即报告医生做相应处理。 (2) 肺栓塞:极少发生, 若术后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 胸痛, 晕厥等症状表现时, 在立即给予吸氧的同时报告医生, 遵医嘱给予抗凝治疗后反应良好。 (3) 邻近椎体新发骨折:对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转移性肿瘤的患者, 如近期出现邻近椎体疼痛, 活动受限, 建议复查排除。
健康指导:嘱咐患者要注意休息, 在活动时可佩带腰围, 切忌不可过度弯腰以及负重, 术后要进行随访, 随访的时间在术后2周、1个月、6个月、1年内各进行1次, 在此期间, 若患者出现不适症状, 如出现腰背疼痛等症状时, 应及时就诊。同时应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并进行腰背肌锻炼。锻炼的强度以不感到疲劳为宜。宜多进行户外活动, 接受阳光照射。对于营养方面的关注应加强, 嘱患者多食含钙高的食品, 如奶类、虾皮、豆制品等[2]。避免一切容易诱发骨质疏松的因素, 如烟酒、咖啡、碳酸饮料等。
结果
12例手术患者在术后48 h内疼痛缓解, 出院时已恢复行走, 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骨水泥渗漏, 但没有引发任何并发症。1年后随访, 疼痛缓解, 效果保持稳定。
讨论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原因很多, 主要原因多为轻微的外力作用或者自发产生。其临床表现为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以及不同程度的痛感。PVP作为一种新的脊柱微创手术, 具有诸多优点及作用, 如重建骨骼的生物机械强度、防止椎体塌陷和镇痛作用, 据初步统计, 此项微创手术能使80%~90%的患者疼痛显著减轻或消失[3]。除去手术方面, 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及功能恢复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科学, 规范的护理措施, 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病痛, 更有助于后期疾病的恢复。本组实验患者以老年人居多, 故对于此类患者的护理, 我们多从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 主要护理体会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术前重视心理护理, 通过心理护理可以消除患者紧张的情绪, 使患者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2) 术前准备要充足, 这有助于手术顺利进行。 (3) 术后的基础护理要加强, 这对于患者的功能恢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应重视感染的预防, 同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并适时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这些基础的护理措施, 对促进机体功能恢复和保持关节活动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4) 鼓励患者术后早期活动, 应教会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 通过讲解、指导检查患者是否能够掌握功能锻炼的要领。另外, 要尤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运动及双下肢感觉情况, 因为骨水泥的渗漏, 不但具有压迫性, 而且更能在聚合时产热, 这会导致脊髓、神经根永久性的损害, 所以若患者的呼吸运动或双下肢感觉出现异常, 应立即报告医生, 进行及时处理, 从而防止骨水泥渗漏及其所引发的严重并发症, 如肺栓塞的发生等。
摘要:目的: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 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PVP术前对12例患者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及训练护理, 术后严密观察并发症并指导患者进行康复功能训练。结果:12例患者在术后48 h内疼痛缓解, 出院时已恢复行走。1年后随访, 疼痛缓解, 效果稳定。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疗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围手术期,护理
参考文献
[1]丁蕊.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介入治疗与护理[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 17 (3) :309-312.
[2]段斌武.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 2008, 23 (14) :1286-1287.
【椎体成形术的护理】推荐阅读: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护理10-18
球囊椎体成形术07-14
胸椎椎体成形术10-28
经皮椎体成形术疗效06-24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07-27
经皮球囊椎体成形术09-02
椎体成形09-13
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06-06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05-24
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后论文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