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的护理及新进展(精选10篇)
早产儿的护理及新进展 篇1
摘要:由于护理人员的特殊工作性质, 他们每天都需要面对诸如空气污染、血源性感染、意外损伤、接触感染等危险, 这些病毒和细菌随时都威胁着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大量研究也证明, 护理人员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因此, 对护理人员在护理操作中的职业暴露已引起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及医院的重视, 为了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 减少职业性暴露的发生, 本文对职业暴露的防范措施进行了详细探究,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职业暴露防范措施的新进展。
关键词:护理,职业暴露,职业防护
1 职业暴露的概况
1.1 职业暴露的定义
职业暴露来源于艾滋病的相关医护工作, 现扩展为从事诊疗、护理、预防、检验、管理等工作过程中, 意外被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及其他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粘膜;或者被含有乙肝病毒、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 而具有被以上病毒感染可能性的情况。
据国内外统计资料显示, 有20%~40%的护理人员暴露于HBV, 3%~10%的护理人员暴露于HCV, 0.2%~0.5%的护理人员暴露于HIV。
1.2 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
1.2.1 物理因素
锐器伤是护理操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损伤。在对刀、剪、针等锐利器械进行冲洗时, 稍有不慎极易被刺伤或划伤。而被污染的针头、锐器给护理人员带来极大的威胁, 锐器损伤可引起其他疾病, 如梅毒、疟疾、败血症、伤口感染等, 任何锐器损伤都可能有破伤风杆菌的存在, 若护理人员有伤口, 则加大了感染的几率, 对护理人员自身造成一定的伤害。工作中护理人员如果长期接触放射物质, 则会有致癌或致畸的危险。
1.2.2 生物因素
护理人员都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含有病原体的血液和体液, 常见的传染性病原体有乙型肝炎病毒、丙肝病毒、HIV病毒和结核杆菌病毒。在护理操作中都或多或少地会沾有传染性病原微生物的分泌物、体液、血液等, 使致病微生物通过受损皮肤、黏膜进入人体, 造成自身感染。
1.2.3 化学因素
护理人员常接触诸如84消毒液、洁消精浸泡消毒液以及甲醛熏柜等化学消毒液, 这些物品长期接触易导致过敏性皮炎或灼伤皮肤, 甚至导致皮肤癌的产生。许多化疗药物也有致癌作用, 接触不合格的一次性医疗用品环氧乙烷残留超标都会对护理人员造成危害。
1.2.4 心理因素
目前, 护理人员任务繁重、工作内容相对单一, 常常面对危重患者、悲惨场景、死亡患者, 造成情绪低落、紧张、焦虑等心理问题, 使护理人员产生消极抵触情绪, 造成了一定的心理损伤。
2 防护措施
2.1 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培训, 提高防护意识
防护职业暴露的关键在于安全意识的培养,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教育培训, 对于有效控制职业性损伤非常必要。因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掌握的防护知识各有不同, 因此应加强针对性的教育培训, 因人而异。整体而言, 教育培训的内容主要涵盖以下内容:医院感染、危险药品接触与防护、相关法律法规、心理健康知识等;教育培训的方法主要包括专题讲座、集体宣教、进修培训、运用画报、广播、视频等多媒体培训。有学者研究表明, 医疗机构内持续的教育培训对医护人员防范职业暴露非常重要。
2.2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树立全面防护的观念
针对医疗机构可能出现的化学、物理、生物及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危害, 建立、健全相应的职业暴露防护规章制度, 可为政府部门制定控制与防护措施, 提供流行病学资料。同时, 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按照各项制度操作, 改变护理人员各种不安全行为, 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 并将职业安全作为护理人员在校教育与终身教育的考核内容。作为医院管理者则应首先树立全面防护的管理理念, 将护理安全作为一种文化实施管理, 营造护理安全氛围, 唤起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 提高职业道德与责任感。如此可大大提高事故处理的正确性与及时性, 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 最大限度地降低职业伤害。
2.3 增加安全防护设施, 改善医疗工作环境
医院管理者应提高对职业暴露防护的重视, 充分认识到职业暴露的危险, 为护理人员营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 应尽可能完善各项医疗设备与防护设施, 并尽快开展对安全性好的医疗器具 (如注射器、输液器等) 的研究与推广使用, 有效降低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根据CDC统计表明, 使用安全性能好的医疗器具可有效减少62%~88%的锐器伤。此外, 医院防护设备应定期检查, 问题设备应及时维修, 减少噪声、辐射等损伤;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编排应科学合理, 通过人性化管理为护理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良好的医疗工作环境不但有利于医护人员的安全, 更关系到患者的安全。医院应不断加强安全防护设施, 改善医疗工作环境, 减少职业暴露, 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
2.4 职业暴露后及时采取措施, 有效降低职业伤害
有学者研究表明, 职业暴露后及时采取措施可降低81%HIV感染。由此可见, 当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 正确及时的采取补救措施, 可最大限度地降低职业暴露的危害。护理人员应努力掌握职业健康与防护知识, 在发生职业暴露时能够以理性和健康的心态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例如, 锐器伤是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最常见的职业伤害, 护理人员遇到锐器刺伤后应立即挤出伤口血, 用肥皂在流水下冲洗5min, 2%碘酊、75%乙醇消毒, 并向主管部门汇报及登记, 进一步检测处理, 必要时请有关专家评估、指导用药, 并加强职业暴露后的心理护理, 有效降低护理人员因职业暴露导致的心理伤害。
参考文献
[1]蔡文智.医务人员亚健康状态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09, 44 (10) .
[2]刘利, 蔡绍丽, 宫海燕, 等.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和防护[J].重庆医学, 2007 (4) .
早产儿的护理及新进展 篇2
《妇产科护理管理及临床实践新进展培训班》的通知
医院
我会定于2014年7月下旬举办“妇产科护理高级研修班”,此项目为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编号:2014-14-03-036(国),本项目与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白衣天使基金合作举行启动仪式。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授课内容:急危重症孕产妇预警系统建立及管理、出生缺陷监测及多胎妊娠疾病的诊治和管理、妇科急腹症处理、胎心监护的临床观察与处理、产后出血的预防与处理、产科营养与体重管理、母婴同室新生儿的观察与护理、孕妇学校管理、培养医务人员积极心理——积极心态快乐工作等。
二、时间:2014年7月22日(周二)下午报到,7月23日至7月27日授课,28日撤离。
三、地点:乘车路线:火车站、长途汽车北站乘坐28路,长途汽车南站乘71路公共汽车到金晖新村站下车即到。
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新进展 篇3
【关键词】产后出血;预防;处理;新进展
当前,随着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医院妇产科产妇因产后出血导致死亡的情况越来越少,绝大部分产后出血所导致产妇死亡的情况是能够有效避免的,但是要保证产后出血不会危及产妇生命,早期的诊断、预防及正确处理至关重要。相关学者认为,预防产后出血的意义要远高于最佳治疗。现代医疗理念认为应对产后出血应以预防为主,及时做好产后出血患者的预防及护理工作,对防止产后出血,降低产妇死亡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针对这一情况,本文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及笔者自身观点,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展开探讨和分析,综述如下。
1 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高危因素
临床将宫缩乏力、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视为引发孕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最主要的原因,出血过多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因此,重视和做好产妇分娩后2h内出血的观察和护理,对于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减少因产后出血而引起的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子宫收缩乏力引起出血的特征是宫缩时出血量少,松弛时出血量多,开始先在子宫腔或阴道内贮留,以后再流出,血呈暗红或有凝块,在短时间内大量出血,产妇迅速出现急性失血性休克症状。产后出血受体质、机体免疫力及多方面因素影响,各孕产妇均存在个性化差异,所以所有孕产妇均存在产后出血的可能,而一种或多种高危因素则更易引发产后出血。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产妇产后即使出血量未超过500ml或1000ml,也会出现较为严重的病理生理变化,如妊娠合并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
2 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2.1 健全抢救团队
医院要建立完善的抢救团队,加强对相关病例的重视,产后出血抢救中,护理人员快速、敏捷的应急能力,精湛的技术,细致的观察力,较强的法律意识,是抢救成功的有力保证,一旦发生产后出血,应以产科为主导,与血液科、ICU、内科等科室相互配合实施抢救。若孕妇为高危妊娠者,不应在一级医疗机构分娩[1]。当前,相关报道指出,产科医生及助产人员的临床操作技术水平与产后出血发生率及死亡率息息相关,对此,产科医护人员应积极做好预防、早期诊断及及时护理干预来降低产后出血对母体机体造成的损害及生命威胁。另外,还要对全体产科医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掌握孕产妇危、急、重症的抢救、监测、护理。特别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急救技术训练,要求全体产科护理人员熟悉掌握各种妇产科危重病人抢救常规和掌握各种急救设备、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抢救队伍需不断演练与配合,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临床诊治效果,还能降低死亡率。
2.2 产后出血的预测
要有效预防产后出血,不仅要求临床医护人员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还应通过一些客观方法对产后出血进行预测,以此保证产后出血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相关学者采用产后出血预测评分量表对产后出血进行预测评分,可以有效预防产后出血,减少出血量。另有学者研究显示,对产前钙离子浓度异常的患者给予静脉推注浓度10%的葡萄糖酸钙,可以预防产后出血[2]。张淑婷[3]等临床研究也充分证实了上述结论。另外,在产后出血预防方面也出现了新的进展,相关学者研究发现,将血清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的测定结果作为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预测指标是切实有效的,两项指标的敏感度分别为84.0%和92.0%,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若产前测定产妇血清一氧化氮>89.1pmol/L,一氧化氮合酶>32.5U/M,应注意存在发生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可能,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及防治准备。这一研究结论仅在剖宫产产妇中得到证实,是否适用于自然产产妇还需进一步研究[4]。
2.3 产前预防及护理
在产妇怀孕期间就需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产妇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若高危评分>5分及存在一项高危因素的孕产妇,均需纳入专案管理,对妊娠期伴有贫血、血液系统疾病或其他全身性疾病的孕产妇,需及时给予治疗,不宜妊娠者需及早终止妊娠。相关学者研究显示,对1386例行自然分娩的产妇实施产后出血的临床干预,采用针对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者制定的专用表,对孕产妇进行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评估,并于产前行常规检查及有针对性的预防处理,及时纠正并发症,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
2.4 产时预防及护理
在分娩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三个产程,这样对预防产后出血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4.1 第一产程:密切观察产妇产程、胎心、宫缩情况,了解产妇宫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情况,严密观察产程并了解产程进展情况,及时发现产程延缓和停滞,并给予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另外,由于孕妇入院后受陌生环境及分娩疼痛等因素的影响,较易产生紧张、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最终导致宫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對此,临床护理人员应及时观察和了解产妇心理变化,积极与产妇沟通交流,并给予切实有效的心理辅导,缓解或消除产妇恐惧、焦虑及不安的心理。同时,要保证满足孕妇基本需求,避免孕妇疲劳,保持良好的饮食作息规律。相关研究显示,第一产程给予10mg安定静脉推注,可有效缓解产妇负面情绪,加快宫口扩张速度,缩短产程。
2.4.2 第二产程:密切观察产妇胎心变化,注意会阴部位的保护,正确选择会阴切口位置及切口长度,避免引起产道损伤。在临床研究中,对于第二产程,需遵循相应的分娩原则,即胎头分娩出1min,胎肩娩出1min,胎体娩出1min,可有效预防产妇产道损伤。在预防过程中,于胎儿前肩娩出后,胎位异常胎儿全身娩出后,多胎妊娠胎儿均娩出后1min内给予10U缩宫素肌注治疗,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而另有研究显示,在剖宫产产妇中给予常规预防性米索前列醇,其减少产时、产后出血的效果要优于缩宫素,且用药便捷、效果好,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预防药物。
2.4.3 第三产程:产后要准确识别胎盘剥离征象,在恰当的时机正确协助胎盘娩出,并观察胎盘胎膜的完整性。胎盘娩出后需认真检查软产道是否存在损伤,若出现裂伤,需及时处理。产后,要对产妇产后出血量进行准确计算和测量。对第三产程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促进子宫收缩,这样有利于胎盘娩出,减少宫缩乏力,达到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在产后给予产妇10U缩宫素肌注治疗,夹闭脐带,控制性地牵引脐带,并在处理过程中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具体操作程序。在实际处理过程中,要求医护人员必须熟知第三产程的护理干预知识、操作技术,具备判断能力,同时保证必需材料和设备的完备。
2.5 产后预防及护理
通常情况,大部分产妇产后出血多发生于产后2h以内,对此,医护人员必须在产妇产后2h内密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及阴道出血情况,准确测量阴道出血量。同时,护理人员要每隔15min给予子宫按摩,将宫腔积血挤出;督促产妇排空膀胱,避免膀胱充盈影响子宫收缩;指导和协助产妇早期哺乳,这样能够产生内源性缩宫素,从而减少产后出血。还有研究证实,产后2h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节律性乳房或乳头刺激,可以缩短第三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
3 结语
综上所述,产后出血的急救是妇幼保健、产科工作者的重要任务,鉴于产后出血对产妇身心健康甚至生命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应切实加强临床预防及护理,做好各阶段的预防及护理,及时发现引发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并积极采取切实合理的预防和护理措施,防止产后出血的发生,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急救、护理工作,才能降低其发病率、病死率,从而保证孕妇生产质量与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黄泽兰,彭足矣.产后出血患者的抢救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4):36-37.
[2]亚燕英.胎盘因素性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护理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2):284-285.
[3]张淑婷.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8):146-147.
新生儿窒息的复苏及护理新进展 篇4
新生儿窒息 (asphyxia of newborn) 是当今引起新生儿死亡和影响儿童生存质量的主要原因是导致全世界新生儿死亡、脑性瘫痪和智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报道[1], 估计全世界每年400万新生儿死亡中有23%、死亡年龄<5岁的儿童中有8%与出生时窒息有关。自1987年美国儿科学会和美国心脏协会开发了新生儿窒息复苏项目以来, 大大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的病死率和伤残率[2]。据报道[3], ABCDE复苏技术的推广应用能有效地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新生儿死亡率, 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
1 新生儿窒息的概念
1.1 新生儿窒息是指婴儿出生后无自主呼吸或呼吸抑制而导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 的引起新生儿死亡和儿童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诊断标准未完全统一, 国内文献报道的发病率差异很大[4]。
1.2 窒息的本质是缺氧, 凡是影响胎盘或肺气体交换的因素均可引起窒息。
可出现于妊娠期, 但绝大多数出现于产程开始后。新生儿窒息多为胎儿窒息 (宫内窘迫) 的延续。1996年美国儿科学会 (AAP) 和妇产科协会共同制定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 (1) 脐动脉血显示严重代谢性或混合性酸中毒, pH<7; (2) Apgar评分0~3分, 并且持续时间>5min; (3) 有神经系统表现, 如惊厥、昏迷或肌张力低; (4) 多脏器受损。[4]复苏方案:采用国际公认的ABCDE复苏方案。A (airway) 清理呼吸道;B (breathing) 建立呼吸;C (circulation) 维持正常循环;D (drugs) 药物治疗;E (evaluation) 评估。前三项最重要, 其中A是根本, B是关键, 评估贯穿于整个复苏过程中。呼吸、心率和皮肤颜色的窒息复苏评估的三大指标, 并遵循:评估决策措施程序, 如此循环往复, 直到完成复苏。
2新生儿窒息复苏的现状
新生儿窒息 (asphyxia of newborn) 是当今引起新生儿死亡和影响儿童生存质量的主要原因是导致全世界新生儿死亡、脑性瘫痪和智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报道[1], 估计全世界每年400万新生儿死亡中有23%、死亡年龄<5岁的儿童中有8%与出生时窒息有关。自1987年美国儿科学会和美国心脏协会开发了新生儿窒息复苏项目以来, 大大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的病死率和伤残率[2]。
3复苏程序的现状及发展
3.1 A-建立通畅的呼吸道
快速开放气道建立有效通气是新生儿复苏的关键。目前常用的正压通气手段包括经典的气囊+面罩通气 (bag and mask ventilation, BMV) 或气管插管 (tracheal intubadon, TI) 通气2006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和儿科学会第5版新生儿复苏教程中首次较详细介绍了一种新型通气装置——喉罩气道 (1aryngealmask airway, LMA, 简称喉罩) , 对气囊面罩通气失败而又难以气管插管的新生儿, 已被证实足有效的选择, 这一进展受到了高度关注[5]。喉罩作为介于面罩和气管插管之间的一种新型维持患者呼吸道通气的装置, 自1991年通过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认可以来深受临床医生欢迎。喉罩在麻醉和急救中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 在气管插管困难等紧急情况下不需使用肌松剂, 不用喉镜就可在数秒内迅速获得有效通气, 因此喉罩在麻醉和成人急诊心肺复苏领域应用广泛。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已将其列为“无法通气、无法插管”时建通呼吸道的急救方法[6]。1994年, Paterson等[7]报道喉罩在21例正常体质量新生儿复苏中取得良好的效果。近年, 喉罩在新生儿复苏中的作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00年及2005年的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中均推荐对面罩通气失败而又难以气管插管的新生儿使用喉罩进行复苏[8]。Martin[9]等报道, 在心肺复苏中用喉罩通气获得的潮气量明显高于面罩通气。Trevisanuto等[10]在一项回顾性研究中发现148例胎龄和分娩方式相匹配的新生儿应用喉罩和面罩复苏的效果相似, 但喉罩组气管导管使用率明显降低, 4例面罩通气无效的新生儿使用喉罩迅速建立了有效通气, 避免了气管插管。如掌握得当, 喉晕可有效替代面罩进行JE压通气, 明显降低气管插管率近一半, 一次操作成功率可达97% (无论医生、护士、还是助产士) , 且无明显副作用发生, 可见喉罩的通气效果在急救复苏中比面罩更为优越[10,11,12]。尽管喉罩通气有不少优点, 但它并不是气管插管的替代品, 不能用于气管内吸引及气管内用药。因此在羊水粪染需气管抽吸、重度窒息需气管内用药或胸外按压、肺出血或膈疝等情况时不能使用喉罩进行复苏。由于数据有限, 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复苏中的应用应进一步评估[13]。羊水胎粪污染的处理2006年前是通过以下两个步骤完成: (1) 产时吸引:即在头娩出后肩娩出前, 先行气道吸引, 都采用吸引球或吸引管完成。国内部分同行更喜用两挤一吸的方法。 (2) 气管内吸引:生后立即做有无活力的评估, 如无活力 (呼吸、心率及肌张力三项中有一项不好者) 则立即气管插管气管导管连接胎粪吸引管施行气管内吸引胎粪。2004年Vain在美国组织了11个医院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发现产时口咽、鼻咽吸引不能减少胎粪吸入综合征 (MAS) 的发生[14]。Wiswell[15]组织美国12个研究中心评估了有活力的胎粪污染新生儿采取气管吸引胎粪是否能减少MAS的临床研究, 2094例新生儿随机分为气管插管吸引组1051例和常规处理组1043例。两组MAS发生率分别为3.2%及2.7%, 呼吸窘迫发生率各为3.8%及4.5%,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气管插管吸引并未减少MAS的发生。提出“有活力” (有活力的定义是:有规则呼吸或哭声响亮、肌张力好及心率>100次/min) 的胎粪污染新生儿可观察, 先不用气管吸引;而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无活力”时仍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气管导管连接胎粪吸引管吸引胎粪。2004年后国内已生产胎粪吸引管为临床使用并列入2005年我国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 深受产、儿科医生的欢迎, 但在2007上半年卫生部组织对项目10个省市的督导结果显示使用尚不普遍, 此理念及吸引技术还应积极的推广。2006年新复苏指南指出:对羊水胎粪污染的新生儿常规口咽、鼻咽吸引不再推荐使用。强调A (通畅气道) 是整个复苏过程中最重要、最有效的环节。常犯的错误是一见婴儿不好就慌忙上去胸外按压, 甚至注药, 在无足够通气时胸外按压只会限制胸廓减少通气, 或在无有效通气和加强循环时用药均不利于复苏。
3.2.1 B-建立呼吸
在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后尽快建立呼吸, 纠正吸氧, 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清理分泌物后刺激足底或摩擦背部2-4次, 未能引起呼吸, 应马上使用新生儿气囊面罩复苏器进行加压给氧建立呼吸的首选方法。用氧浓度一般40%~60%, 严重可用到100%, 氧流量为5L/min, 通气频率30~40次/min。进行通气时应注意观察胸部运动或听双肺呼吸音。气管插管是抢救新生儿窒息最有效措施之一, 不仅安全而且成功率为84.15%, 过去未插管抢救成功率仅为65.24%[16]。不采用气管插管复苏新生儿窒息死亡率10.7%, 采用插管复苏死亡率降至5.4%[17]。
3.2.2大量的观察研究显示早产儿在低体温情况下增加病死率。
国际共识治疗推荐: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仍有低体温危险, 认为在辐射暖台使用塑料袋或塑料保鲜膜包裹比常规技术保温好。在所有复苏的起始步骤中包括插管、胸外按压、放置导线导管的插入等都要适当注意体温控制。目前, 我国广大基层仍应以解决低温为主。我国2007新修订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有关保温提出[18]:将新生儿放在辐射暖台上或因地制宜采取保温措施如用预热的毯子裹住新生儿以减少热量散失等。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对体质量<1500g、孕周<32周的极低出生体质量 (VLBW) 儿可将初生早产婴的头部以下躯体和四肢放在灭菌的塑料袋内或盖以塑料薄膜置于辐射保暖台上, 摆好体位后继续初步复苏的其他步骤。Mathew等 (2007) [19]比较超低出生体质量儿 (28周) 常规和塑料袋保温的效果, 塑料袋组14例, 分娩后不擦干;常规组包括置于辐射保暖台并擦干。自住院入NICU记录腋下温度。结果:塑料袋组平均温度高于常规组 (35.9±0.13ºC比34.9±0.24ºC, P=0.002) ;出生首6h常规组的p H明显低 (分别为7.32±0.22及7.22±0.24, P=0.03) ;常规组在生后24h用氧的需求大为增加, 为82.9%, 而塑料袋组仅为43.3%, P=0.0004。作者认为塑料袋保温可预防热丢失, 是产房中预防低体温及早产儿早期酸中毒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干预措施。
3.3 C-建立正常循环胸外心脏按压指征
实施人工呼吸同时若无心跳或每分钟心率在80次上下者, 应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按压次数与通气比例为3~4∶1, 人工呼吸加心脏按压后30s, 心率仍低于80次/min, 应同时用药物治疗。
3.4 D-药物治疗
实施ABC步骤30s后, 心跳<80次/min或无心跳者, 首先用1∶1000肾上腺素0.1~0.2mL/kg体质量, 经脐静脉注入或气管插管滴入, 气管注入时用1∶1生理盐水再稀释, 可5min重复使用1次。如效果不佳, 伴有急性出血及低血容量时给予扩容剂, 可用乳酸林格氏液或生理盐水10mL/kg体质量。如果产妇分娩前4h用过麻醉剂而新生儿呼吸抑制明显;可用纳洛酮0.1mg/kg体质量静注, 肌注或气管导管给药, 仍无明显改善;处于休克状态可给多巴胺静脉缓注。护理人员在实施过程中要做到药物、剂量、用法、时间准确无误。在严格执行新生儿新法复苏的同时, 着重加强复苏后护理, 能提高新生儿的成活率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3.5 E-评估贯穿于整个复苏过程中
呼吸、心率和皮肤颜色的窒息复苏评估的三大指标, 并遵循:评估决策措施程序, 如此循环往复, 直到完成复苏。
4结论
肿瘤疼痛护理新进展 篇5
2009-02-02
癌症疼痛护理新进展 江苏省肿瘤医院 高群英
在癌症患者的自觉症状中,疼痛的发生率最高,WHO统计:全世界癌症患者伴有疼痛的比例为30-50%,晚期患者为60-90%[1]。疼痛对机体的躯体、精神心理、社会人际关系等方面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全面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的镇痛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士对患者进行有关疼痛知识的宣教,在工作中寻求各种方法减轻患者的疼痛,是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2]。
1、癌症疼痛分类:
根据致痛原因,癌症疼痛可分为:①癌组织本身引起的疼痛,系由于癌肿发展、浸润、引起周围组织炎症、渗出、肿胀,压迫或破坏神经;②机体因癌症而发生病理生理变化,引起肌肉关节疼痛;③因癌症合并症而引起疼痛,如神经炎、口腔炎、带状疱疹;④因癌症影响患者生活方式、免疫能力、全身状况而引起疼痛,如手术后疼痛,化学治疗引起的粘膜炎、神经炎,放射治疗引起的炎症、灼伤、溃疡等[3]。
2、癌性疼痛的护理评估
2.1 0-10级线性视觉模拟评分法 标尺从左到右依次标有0-10的数字, 0代表无痛, 1代表最轻微的疼痛,10代表最严重的疼痛,数字越大,表示疼痛强度越大。使用时先向患者解释,由患者标出自觉疼痛程度在标尺中所处的位置。评估标准:轻微疼痛(1-4级),如不适、重物压迫感、钝性疼痛、炎性疼痛;中度疼痛(5-6级),如跳痛和痉挛、烧灼感、挤压感和压痛;严重疼痛(7-9级),如妨碍正常活动;剧烈疼痛(10级),疼痛无法控制。该评分法利于护士准确掌握疼痛程度,适于动态评估,控制疼痛的效果。但赵继军等认为其刻度较为抽象,个人理解的随意性较大,从而易导致评估的结果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
[5]
[4]综述:
2009-02-02 2.2 Wong和Banker面部表情量表法评估疼痛[6] 该方法用6种面部表情来表
达疼痛程度:(1)非常愉快,无疼痛:(2)有一点疼痛;(3)轻微疼痛;(4)疼痛较明显:(5)疼痛较严重;(6)剧烈疼痛,但不一定哭泣。从微笑到悲伤至哭泣来表达疼痛程度,此法适合任何年龄,没有特定文化背景或性别要求,易于掌握,对于急性疼痛、老人、小儿、表达能力丧失者特别适用。2.3 程度分级法: O级:无痛。
Ⅰ级:轻度疼痛(虽有疼痛但可忍受,能正常生活,睡眠不受干扰)。Ⅱ级:中度疼痛(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用止痛药,睡眠受干扰)。Ⅲ级:重度疼痛(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要用止疼药,睡眠受严重干扰)。
3、癌症疼痛治疗:
3.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癌症疼痛治疗的主要方法。WHO提出的三阶梯镇痛方案是目前世界公认的一套简单有效、可合理安排的治疗方法。轻度疼痛:非鸦片类止痛药加辅助药物;中度疼痛:弱阿片类加非鸦片类止痛药加辅助药物;重度疼痛:强片类加非鸦片类止痛药加辅助药物类[7]。熊华等报道癌症疼痛患者接受泰勒宁镇痛治疗后疼痛程度显著降低,镇痛治疗总有效率为82.7%,连续用药后镇痛疗效稳定[8]。秦英等报道126例重度癌性疼痛患者应用美菲康(盐酸吗啡缓释片)止痛,取得满意的疗效[9]。
3.2硬膜外PCA止痛治疗 对于经口服及注射止痛药物效果不佳,且毒副作用较大的患者,硬膜外PCA止痛治疗是一种有效的除痛方法[10]。
3.3中医治疗 杜小艳应用镇痛酊剂外搽治疗癌性疼痛41例,取得满意疗效[11]。陶敏等中医水针治疗晚期肿瘤疼痛,有确切的止痛效果,对晚期癌痛有效率100%。此法是根据病种和疼痛部位不同选取不同穴位,以颅痛定、地塞米松、维综述:
2009-02-02 生素B12穴位注射,同于中医传统的针刺,通过经络起镇痛作用,又结合了现代医学的特点,用药物调节内分泌[12]。
3.4电疗、针刺疗法 这2种疗法直接作用于患者的疼痛部位,采用电刺激神经或用针刺激穴位的方法,来镇痛辅助治疗,效果显著。此外,通过按摩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癌痛和采用气功延长镇痛时间都是辅助治疗的有效手段[13]。
3.5心理治疗 包括生物反馈、自我催眠、分散注意力和幽默等方法使患者心理上得到放松,从而减轻癌痛。此外,医务人员还可以不定期地为患者播放适当的音乐,唤醒其生命的自我意识,克服焦虑心理,也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13]。4、癌痛治疗的影响因素[14] 4.1 与医护人员有关的原因
4.1.1对癌性疼痛严重程度估计不足 郑莹等[15]对上海市76所医院1415名医生进行癌症疼痛治疗认识的现状问卷调查,结果表明42.8%的医生认为能够准确判断患者的疼痛强度的是主管医师,4.7%的医生认为是患者家属。而实际上,医护人员对疼痛强度的评估与患者自我感觉符合率仅33%,且54%医护人员判断疼痛的程度较患者自我感觉轻一个等级以上[16]。由此可见,医护人员判断准确率较低,这是造成癌性疼痛治疗不充分的重要原因之一。
4.1.2缺乏足够的处理癌性疼痛知识和技能 黄晓蕾等[17]对27省市的126名护士调查结果显示,36%的护士不能正确写出三阶梯止痛的定义,99%不能正确写出三阶梯止痛的内容。同样在处理癌痛上也存在问题。郑莹等调查表明[15],在接受癌痛治疗的患者中癌痛持续1个月以上才得到治疗的患者占24.49%,且有8.7%的医生在患者服用药物无法达到止痛效果时,不采用任何措施。以上资料显示,医务人员仍缺乏足够的处理癌性疼痛知识和技能,所以临床上应加强对癌痛知识的教育和宣传。
4.1.3过分担心药物的成瘾性 虽然大量研究和调查表明,不论麻醉药的剂量多大,用药多久,在用麻醉药镇痛患者中,成瘾的发生率小于1%。然而对医护人综述:
2009-02-02 员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医护人员担心药物的成瘾性,如上海地区36.7%医生担心药物成瘾,非肿瘤科医生比肿瘤科医生更担心成瘾[15];27省市护士调查显示88%护士担心药物成瘾性问题[17]。可见,医护人员普遍存在顾虑药物成瘾性问题,这种顾虑必然会造成临床上用药剂量不足或减少用药次数,从而导致治疗不充分。
4.2 与患者有关的原因
主要是患者不如实报告疼痛。李漓等[18]对212例癌症患者所经历的疼痛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仅12.74%的患者会主动报告疼痛。许怀麟等[19]的调查也表明,24%的患者有意隐瞒病情,主要表现在患者陈述病情时隐去疼痛的病史或降低疼痛的等级。这样会在医护人员对疼痛评估时造成误导,从而成为治疗不充分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患者认为晚期癌症本身就有疼痛,疼痛是不可避免的,另外担心对止痛药产生耐受性,以后疼痛加重时无药可治。
4.3 与社会因素有关的原因
4.3.1对药品控制过严 吗啡消耗量已作为WHO评价一个国家癌痛控制状况的重要指标,而吗啡在中国的消耗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郑莹等
[15]
对上海市的调查表明,影响癌痛控制的第一位原因就是“阿片类药物使用限定过多”。所以医药卫生管理部门应相应改变医药管理条例,放宽对药品的控制,以适应临床需要。
4.3.2治疗费用过高 卫生部推荐的三阶梯止痛方案的代表药物中,临床上以控释片应用最多,但该类药物价格较贵,而患者需要较长时间服用,因而患者难以承受巨额的治疗费用。
5、疼痛处理中的道德问题[20]
作者认为,如果认同病人有权力要求有效止痛,那么护士就有责任维护这个权利,反之,对病人就是一种伤害。有些医护人员不知道怎样识别和治疗病人的疼痛,因而常忽视止痛药的正确使用,护士不提供足量止痛药的关键原因是担心会加速病人死亡。一位病人在吗啡治疗后死亡,即使有经验的专科护士也可能认为综述:
2009-02-02 是她们的护理措施加速或导致了病人的死亡。虽没有一个护士因执行医嘱应用过量止痛药而被起诉,但有些护士也可能担心法律责任。对此,“促进临终病人舒适和止痛”规则中明确指出:对临终病人疼痛的及时处理,应果断地使用有效足量的止痛药,最大程度地缓解症状,即使以生命为代价,也是伦理学允许的。当疼痛不能控制时,在临终病人身边工作的人都知道难以控制的疼痛能导致病人失望、沮丧、自杀倾向或寻求死亡;反之,当疼痛被很好地控制后,大部分病人可能放弃先前的想法。在有效的姑息治疗和止痛护理下,约95%临终病人的疼痛是可以忍受的。护士的职责是保护病人免受伤害,但却要执行“有害”剂量用药止痛,这与她们的责任相冲突。护理人员必须明白简单地拒绝一个疼痛病人,在道德上是不能接受的。但是也不应该推测病人愿意控制疼痛而承受加速死亡的危险。护士必须向病人和家属讲清这些问题,并尊重他们的选择。尽管主张对病人适当止痛,但仍有非常多的病人在疼痛中死去。作者认为在任何情况下,对忍受疼痛的病人给予充分治疗是必需的,而不是随意的,决不能忽视其中的道德责任。
6、癌痛护理
6.1一般护理 通过仔细观察患者所采取的姿势和体位、面部表情、情绪状态、面色、出汗、肌肉紧张,监察心率、呼吸、血压、脉搏等,全面了解病情。当病人出现不适时应及时解决处理,尽快消除不适,以免加强恐惧、悲观心理 [21]。
6.2 按时、按阶梯、个性化给药、注意给药细节 按三阶梯给药法给药,达到癌症病人夜间睡眠时无痛;白天休息时无痛;日间活动和工作时无痛[22]。注意观察用药后不良反应,如便秘、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并及时对症处理。
6.3心理护理 在人们心目中,仍然是以“不治之症”的观点来看癌症,一般人对癌症都有恐惧心理,而确诊癌症对病人在精神上是沉重的打击,病人常惊慌失措,认为生命快要结束,疑病心理特别重,稍感某处不适,即怀疑是癌症转移,因精神紧张而产生恐惧、绝望的心理[23]。因此,在护理癌症病人时,必须注意心理支持,引导病人自我调控情绪和行为,做一些简单的放松活动,分散病人注意力。如计数、看报、听音乐、看电视、与人交谈等,病人通过重新调节情绪,学会自我克综述:
2009-02-02 服不良情绪,学会用良好的情绪和积极的精神状态来对待癌痛,从而达到治疗癌痛的目的。另外,家庭具有影响和调节力,缺乏家庭支持的平凡人往往难以忍受癌症疼痛,支持型的家庭环境可以增强癌症患者抗病能力[24]。
综上所述,目前对于癌症疼痛护理的研究越来越多, 也越来越细。我们期待着新的突破,生产出效果强、副作用少的镇痛药;另外心理护理也不再是简单的语言安慰,而是由专业心理技师对患者实行音乐疗法、催眠术、松弛训练等。这些都要求我们护理人员除了完成日常护理工作外,还要加强心理学及边缘学科知识的学习,真正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病人,使癌症疼痛的护理出现新的飞跃。
参 考 文 献:
[1] 曹军宁.肿瘤内科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 405. [2] 李琳.癌症疼痛的护理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1992,8(4):1 [3] 刘小静,张敬伦.癌症疼痛的治疗与护理[J].肿瘤防治杂志,2000,第7卷第1期
[4] 佟术艳.疼痛的护理评估[J].中华护理杂志, 1995, 30(2):123~124.[5] 赵继军,陆小英,赵存凤等.数字疼痛量表和描述疼痛量表的相关性研究和改进[J].现代护理,2002,8(9):660-661 [6] 申萍摘,施 毅校.Wong和Banker面部表情量表法面部表情量表法评估疼痛.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8年,第17卷第3期
[7] 唐维新主编.实用临床护理三基理论篇.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335 [8] 熊华,邹燕梅,于世英.泰勒宁治疗癌症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新药杂志,2008第17卷18期
[9] 秦英,王关芬,白桦,王芳玉, 向亚娟.美菲康在癌症疼痛患者应用中的护理体会[J].重庆医学,2008年8月第37卷第15期
[10] 李越,马长青.晚期癌症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PECA)疗效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1999年第26卷第12期 综述:
2009-02-02 [11] 杜小艳.镇痛酊剂外搽治疗癌性疼痛41例[J].湖南中医杂志,第17卷第4期
[12] 陶敏,鲁汉英,陈南珠,钱淑芬,官成浓,侯天印.水针治疗晚期肿瘤疼痛的临床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1998年10月第33卷第10期
[13] 谭芳.癌性疼痛的控制、辅助治疗及护理[J].当代护士,2003年第9期 [14] 朱丽霞,高凤莉.癌痛控制的状况及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5年3月第40卷第3期
[15] 郑莹,李德录,许德凤,等.上海市医生对癌症疼痛治疗认识的调查[J].中国肿瘤,2001,10(7):393-395 [16] 佟术艳.疼痛的护理评估[J].中华护理杂志,1995,30(2):123-125.[17] 黄晓蕾,马双莲,张金芳,等.27省市护士对癌痛治疗相关知识了解程度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1,10(7):22-25 [18] 李漓,王兵,袁方,等.癌症患者的疼痛状况调查及护理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0,15(4):200.[19] 许怀麟,谢德荣,陈岱佳,等.癌性疼痛治疗不充分的原因及对策[J].新医学,2001,32(2):105.[20] 李慧莉,张俊红摘,何学鹏,闵丹琳校.癌症疼痛处理中的道德问题[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年第20卷第3期
[21] 石红梅.减轻晚期癌症疼痛的护理体会[J].河南肿瘤学杂志,2002年12月第15卷第6期
肿瘤化学治疗新进展及护理 篇6
(1) 造血系统:如白血病。
(2) 对化疗敏感的实体瘤:如滋养叶细胞肿瘤、睾丸肿瘤。
(3) 常见肿瘤手术后辅助应用, 提高治愈率:如乳腺癌、大肠癌。
(4) 术前化疗提高治愈率:如骨肉瘤、乳腺癌 (Ⅲ期) 、非小细胞肺癌 (Ⅲ期) 、某些原发性肝癌 (动脉化疗) 。
(5) 局部晚期转移性肿瘤应用化疗:可以得到一定姑息性疗效如肺癌、胃癌。
(6) 癌性胸腹腔积液, 应用腔内生物治疗或化疗, 常能得到一定的控制。
(7) 肿瘤引起的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 脊髓压迫或脑转移导致颅内压增高等, 化疗可使肿瘤缩小减轻症状, 为放疗创造条件。
2常用化疗药物给药途径
(1) 口服:用法简单, 但易引起恶心、呕吐和腹泻等反应。
(2) 皮下和肌肉注射:只限于刺激性不大, 并能溶于水的药物。
(3) 静脉注射:目前最常用的方法, 刺激性比较小的药物可在溶化后直接推入静脉。刺激性比较大的药物, 如氮芥、阿霉素、丝裂霉素、诺维本和紫杉醇等, 由于容易引起静脉炎, 最好选用中心静脉或较大的静脉。
(4) 腔内注射:很多癌性体腔积液均可采取直接注入抗肿瘤药物, 如腹腔及胸腔内注射、髓腔注射、膀胱内注射。
(5) 动脉注射:特别适用于一些不能手术但有比较局限的肿瘤, 如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胃癌、头颈部癌等, 选择合适的动脉给药, 这样药物很快直接作用于肿瘤和附近组织, 可以提高局部浓度, 减少周身反应。方法:动脉穿刺通过导管动脉注射。
(6) 灌注。
3化疗药物的副作用
(1) 普遍性的反应:如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疲乏。
(2) 特殊毒性反应:如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引起的膀胱炎等。
(3) 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组织坏死及静脉炎。
(4) 远期毒性反应:表现为性腺功能障碍、致畸胎作用及第二恶性肿瘤的发生。
(5) 其他反应:部分抗肿瘤药物常引起全身皮肤毒性反应, 如脱发、皮肤色素沉着、皮疹等。
4如上述化疗措施给患者带来副反应, 作为临床专科护士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护理
4.1首先护理人员应加强化疗专科护理知识及技能的培训, 系统地对肿瘤化疗专科理论进行学习。熟悉各化疗药物使用方法、剂量、不良反应、各种肿瘤的化疗方案、护理要点, 所在岗位的素质和技能。
4.2制定良好的护患沟通制度, 制定化疗方案告知流程, 解释化疗过程, 告知将要使用的药物及方法, 出现的反应和应对的方法, 排除对化疗的恐惧。建立治疗的信心, 化疗期间要善于发现患者的负性心理, 做好患者心理疏导。
4.3认真观察化疗药物出现的毒副作用, 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4.3.1胃肠道反应的护理胃肠道反应是化疗最常见的早期毒性反应, 其护理方法如下:
(1) 化疗当天早餐应提前 (最好不迟于06:00) , 早餐进食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晚餐宜推迟, 这样拉开中间时间, 可减少恶心、呕吐。
(2) 化疗前2 h应用镇静剂或止吐剂, 如胃复安等。
(3) 在注射化疗的同时可有意识地与患者谈话分散注意力, 或让患者听轻松的音乐。
(4) 在化疗期间鼓励患者少食多餐 (5~6次/d) , 饮食要清淡和多样化, 尽量用色、香、味俱全及患者所喜欢的食物诱导患者进食。交待患者少食用含5-H的食物, 如香蕉等。
(5) 选择最佳的给药时间, 化疗时间宜选择睡眠前用药, 这样可使患者在出现胃肠反应时处于熟睡状态[1]。
4.3.2骨髓抑制骨髓抑制是化疗中最常见的, 重要的是限制毒副反应。当白细胞计数低于3.5×109/L, 血小板低于50×104/L应停止化疗。护理措施:保护性隔离;室内每天用消毒液清洁台面和地板2次;保持患者床单、衣服清洁干燥, 保持全身卫生;限制探视;患者如有严重的血小板减少, 出现全身性出血, 应尽量避免局部碰撞, 护理操作应动作轻柔, 拔出针头后局部压迫止血5 min~10 min。
4.3.3局部毒副反应的护理化疗药物静脉注射时, 如果漏在血管外可引起局部红肿, 严重时可出现组织坏死, 增加患者的痛苦。遇此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注射。抽回血后拔出针头, 在外漏区域注射50~200 mg氢化可的松, 也可用0.25%~0.5%的普鲁卡因环形封闭, 局部可用冰水冷敷24 h或50%的硫酸镁温热敷。化疗药物还可引起栓塞性静脉炎, 预防方法: (1) 选用直的大血管, 并按从下到上的顺序治疗, 合理降低药物浓度及减慢输液的进度; (2) 同时可使用专用化疗输液器, 在化疗前后可使用100 ml生理盐水冲洗管道。静脉应用化疗药物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给药途径之一, 经临床试验证明中心静脉置管术不仅减轻了患者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 保护了备用静脉, 还可减轻护士的工作量, 减少化疗引起的静脉炎、化疗药物外渗造成的组织损伤或坏死, 有利于化疗周期的完成, 保护肿瘤患者化疗的顺利完成[2]。
4.3.4化疗所引起的脏器的损害, 护理措施如下:
(1) 对肾毒性药物, 化疗前全面评估患者的肾功能状态, 同时鼓励患者大量饮水, 充分稀释药液, 观察患者的尿色、尿量、肾功能的变化, 并注意有无尿频、尿痛, 并及时汇报医生。
(2) 对肝脏有损害药物, 化疗前进行肝脏功能检查, 正确选择化疗药物及剂量, 同时应用保肝药物。
(3) 对于博莱霉素等有肺脏毒性的抗癌药物应观察患者有无呼吸道症状, 定期胸部X线检查。
4.3.5对于脱发色素沉着, 应告知患者一般停药后会长出新发, 色素沉着会消失, 也可建议患者戴假发。化疗前可用头皮降温方法, 用药前5 min~10 min头部放置冰袋至用药后30 min~40 min, 可防止药物对毛囊的刺激, 预防脱发[3]。
4.3.6远期毒性反应。目前要重视正确掌握化疗包括辅助化疗的适应证, 避免盲目扩大适应证及不正当的长期维持治疗。
4.3.7心理、生理舒适护理。癌症对患者的心理情绪影响较大, 而化疗本身是一种刺激, 采取转移分散注意力及温馨服务等方法, 使患者心情愉快轻松。
4.3.8实施个体与集体相结合的健康教育, 在个体健康教育的基础上, 同时要对家属讲解肿瘤化疗饮食调理、化疗不良反应护理等相应知识, 增加家庭及社会的支持系统的应对措施, 提高化疗效果。
5小结
临床约70%的肿瘤患者接受化疗, 化疗所造成的毒副反应是再所难免的, 作为化疗护理专科护士, 首先应掌握专业知识及操作技术。另一方面, 各项工作流程的完善和安全管理机制的落实, 均起到保障化疗患者安全的作用, 这样, 才能不断提高化疗的效果, 减轻化疗的副反应。
参考文献
[1]王翠玉, 等.抗肿瘤化疗药物所致恶心呕吐护理干预[J].南方护理学报, 2005, 12 (6) :83~84
[2]荆卉, 张芬诗, 周春梅.化疗药物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6, 25 (1) :32~33
亚低温治疗及相关护理技术新进展 篇7
1 亚低温治疗的历史溯源
低温疗法最初应用于20世纪50年代的心血管直视手术[4], 对脑保护起重要作用, 但因当时采用的深低温会引起心功能损害甚至室颤等严重并发症, 使低温疗法一度陷入低谷。直到20世纪80年代, 亚低温治疗重新受到重视, 被逐步应用于颅脑损伤的治疗中。2007美国《重型颅脑创伤救治指南》第3版已经将>48h长时程亚低温作为Ⅱ级证据推荐使用[5]。国外几十家临床研究发现33℃~35℃轻度亚低温能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病死率、残疾率[6]。国内报道, 几乎全部有效。
但是, 亚低温治疗至今仍饱受争议。曾研究表明短时程亚低温无效的美国Clifton教授, 于2011年明确表示, 短时程亚低温存在复温过程中颅内压反跳现象, 是其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7], 而中国和日本专家提出的长时程亚低温技术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国际同行的支持[8]。同时, 亚低温治疗受到质疑的是其并发症, 加之颅脑损伤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 再者亚低温的实施迄今为止无明确而肯定的规范, 使其价值大打折扣。
近年来, 亚低温治疗作为“脑复苏”中唯一一项有别于“心肺复苏 (CPR) ”治疗的特殊治疗, 能够显著改善心肺复苏术后病人的预后, 欧洲复苏学会与美国心脏协会均在相关指南中推荐在该类病人中应用, 其关键疗效被认为是预防发热[9,10]。同时, 新的降温设施和方法被不断研发, 也为亚低温治疗的快速发展, 开创了有利条件。
2 亚低温治疗的作用机制, 适应证及禁忌证
2.1 亚低温治疗的作用机制
综合文献[11,12,13,14,15,16,17,18], 亚低温治疗的可能机理包括:①降低脑能量代谢, 减少脑组织乳酸堆积;②保护血脑屏障, 减轻脑水肿及降低颅内压;③抑制兴奋性氨基酸、自由基及氧化亚氮等有害物质的释放, 减少对脑组织的损害;④减少脑细胞蛋白破坏, 促进神经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恢复;⑤减少钙离子内流, 调节调钙蛋白Ⅱ激酶活性。
2.2 亚低温治疗的适应证
亚低温的临床适应证有:①重型和特重型颅脑损伤[格拉斯哥评分 (GCS) 3分~8分]、广泛性脑挫裂伤脑水肿导致的颅高压;②原发性和继发性脑干损伤;③中枢性高热病人;④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骤停;⑤一氧化碳中毒所致的急性脑出血;⑥缺血性脑损伤病人, 尤其是新生儿。
2.3 亚低温治疗的禁忌证
亚低温治疗的禁忌证:①既往有较重心、肺并发症者;②老年体弱者;③严重复合伤;④怀疑或未处理的颅内血肿病人。
3 亚低温治疗的方法
3.1 体表降温
体表降温是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亚低温治疗方法, 包括采用温水擦浴、冰袋及冰毯。其中温水擦浴和冰袋, 具有操作简便、无创、安全等优点, 在临床广泛使用, 但其缺点是降温速度缓慢, 每小时降温0.3℃~0.6℃, 且对靶温度控制不稳定。冰毯机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运用于临床, 第一代冰毯机的缺点是:毯面硬、和病人的体表接触面积小 (大部分集中在背部, 约占体表面积30%) 、热交换效率低、不能立即显效;易发生寒战;难以控制复温速度, 复温中出现病情反跳, 这些都明显影响其疗效。经过改良, 目前最新款冰毯机基本克服上述缺点, 毯面更加柔软, 可以包裹头部、躯干和四肢, 体表接触面积接近于100%, 降温速度显著提高, 控温效果良好。
3.2 静脉降温
静脉降温可分以下三种:①血管内热交换降温技术是一项革命性的降温技术, 包括具有降温冷却作用的体外机、把冷却液灌注到导管的泵以及能插入病人下腔静脉具有热交换作用的导管。降温效率快, 每小时降温1.4℃~6.3℃, 具有准确维持靶温度、波动性小、无寒战等优点。其安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已得到临床研究的支持, 但其使用费用较高且有创, 以及使用后存在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风险, 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②大量低温液体快速输注法:选择外周大静脉通道, 4℃的0.9%氯化钠溶液或林格氏液, 目标剂量30mL/kg~40mL/kg, 250mmHg~300mmHg (1mmHg=0.133kPa) 加压输注, 以其无需商业产品、快速诱导降温、无明显并发症等优势, 受到临床医疗工作者积极使用。联合冬眠合剂 (氯丙嗪50mg+异丙嗪50mg+哌替啶100mg/50mL) 持续微量泵静脉注入、镇静止痛药物 (咪达唑仑、丙泊酚、芬太尼等) 间断微量泵入静脉等措施维持目标体温, 效果更佳。但国外一项随机临床研究显示, 院外心脏骤停复苏的病人早期快速输注4℃生理盐水亚低温诱导治疗, 将病人体温降至34℃, 并不能改善其生存率或功能状态, 反而增加肺水肿的发生率, 增加利尿剂的使用[19]。③选择性脑低温灌注:通过对大脑动脉置入极细管道, 并用冷盐水灌注, 使脑皮质温度和纹状体温度明显降低, 降温速度快, 对脑保护作用明显, 是亚低温脑保护研究的一个新方向。但由于低温静脉血直接返回体循环, 较长时间后中心体温也会下降, 另外, 大脑动脉置管技术难度高、风险大, 其运用前景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20,21]。
4 亚低温治疗关键流程及相关护理技术
亚低温治疗关键流程:①配合医生尽早启动亚低温治疗, 一般为伤后6h内。有条件的急诊医护人员, 可以把亚低温治疗从CPR后移到CPR中, 甚至是院前急救。②联合多种降温方法, 缩短诱导降温时间, 快速到达靶温度[22]。③靶温度:超轻度低温35℃~36℃[23,24]。④长时程亚低温治疗:48h~72h[25], 最多可以延长至12d~14d。⑤缓慢复温, 复温速度以每小时0.25℃~0.5℃上升, 避免反弹性高热和难以控制的颅内高压。
亚低温治疗的相关护理技术, 就是对亚低温治疗效果和其并发症的观察, 以及对预防并发症所采取的相关护理措施:①确保监测体温的准确性。同时监测外周 (腋温) 和中心体温 (耳温、血温、直肠温、膀胱温) , 两两对比, 及时发现异常体温。②确保亚低温治疗的有效性, 最大限度地保持降温设施与病人体表接触的有效面积, 避免体温忽高忽低。体温过高可致高钾血症, 体温过低可引起反射性冠状动脉收缩而导致房室传导阻滞, 严重者可诱发室颤。体温低于靶温度 (<35℃) 时, 应暂停亚低温治疗。③密切观察病人有无寒战。一旦频繁发生肌颤, 遵医嘱应用镇静剂、解痉剂、肌松剂。用药期间,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必要时使用升温毯, 床边备呼吸机。④加强皮肤护理。体表降温易导致血液循环障碍, 出现皮肤青紫, 在亚低温治疗前, 选择合适的敷料做好骨隆突处、骶尾部皮肤的保护, 在冰毯上覆盖一层纯棉中单, 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 保持床单平整, 必要时每小时翻身1次[26]。⑤在亚低温治疗期间, 加强腹部和足部保暖, 预防肠内营养不耐受腹泻及失禁性皮炎的发生。⑥减少或避免由于低温抑制免疫系统引起的肺部感染。加强胸部物理治疗及人工气道管理, 严格执行“手卫生”及无菌操作, 避免交叉感染。⑦低温时凝血因子的酶活性降低[26], 容易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定时监测凝血功能及血常规, 观察皮肤及黏膜有无出血, 及时发现问题, 尽早处理。⑧定时监测电解质, 记录24h出入量, 遵医嘱用药及补液, 通过控制性缓慢复温 (约0.25℃/h) , 预防电解质紊乱。
5 展望
综上所述, 亚低温治疗的临床效果是肯定的。随着亚低温治疗手段的日益增多、降温装置不断发展, 在亚低温治疗逐步完善的过程中, 精于亚低温治疗的护士也将被重视起来。香港危重病学护士协会专业发展委员会主席陈永强先生强调[27], 作为医疗服务最前线的护士, 一定要掌握、更新与急救有关的知识及技术。如何培养和提升护士的观察能力, 如何保证亚低温治疗的安全性、规范性、有效性, 最大限度地发挥亚低温治疗的作用, 减少并发症, 将成为今后亚低温治疗相关护理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早产儿的护理及新进展 篇8
关键词:压疮,护理,干预性措施
1 定义
压力性溃疡 (pressur eulcer pu) 简称压疮 (pressure sores) , 原来一直称褥疮, 但是这一术语目前已被压力性溃疡所替代。压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引起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的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所致的组织变性、坏死和溃烂。从全球范围来看, 压疮的发病率与15a前相比没有下降的趋势, 至今仍是护理学领域的难题[1]。它不仅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且大量消耗医药、护理费用, 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甚至影响原发疾病的康复。
2 引起压疮的原因
2.1 外因
2.1.1 垂直压力:
:指对局部组织的持续性垂直压力, 是引起压疮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压力越大、持续时间越长, 发生压疮的概率越高:皮肤受压超过32mm Hg, 并且持续超过一定的时间, 组织就会发生缺氧、血管塌陷、血栓形成而出现压疮[2]。
2.1.2 摩擦力:
由两层相互接触的表面发生相对移动而产生, 易损害皮肤的角质层。
2.1.3 剪切力:
因为骨骼和深层组织由于重力的作用向下滑行, 但皮肤和表层组织由于摩擦力的作用仍停留在原位, 使两层组织产生相对性移位而引起的血管被拉长、扭曲、撕裂而发生的深层组织坏死。2.1.4理化因素:潮湿和温度:皮肤经常受潮湿或排泄物的刺激而被软化, 降低抵抗力, 削弱了屏障作用。而体温每升高1度, 组织代谢的需氧量增加10%[3]。所以皮肤在潮湿和温度升高的情况下持续受压, 可使压疮的发生率大大增高。
2.2 内因
2.2.1 营养状况
是影响压疮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如营养不良、极度消瘦的患者, 蛋白质合成减少, 皮下脂肪层薄、肌肉萎缩;肥胖患者体重对皮肤的压力较大;脱水、低蛋白血症、水肿患者的皮肤弹性和顺应性差等。
2.2.2 年龄
老年人皮肤松弛、干燥、缺乏弹性, 皮下脂肪变薄、萎缩、感觉减弱等。
2.2.3 矫形器械使用不当
比如骨折患者使用石膏固定, 石膏内面不平整或有渣屑, 夹板固定内衬垫放置不当或牵引的患者矫形器固定过紧、骨折部位水肿时, 肢体的血液循环受阻, 易发生压疮。
3 高危人群
昏迷患者长期卧床, 自主活动能力丧失。脊髓病变的截瘫患者, 大小便失禁。骨折患者自主活动能力减弱。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导致体质虚弱。各种消耗性疾病导致身体脂肪组织减少或水肿。老年患者皮肤弹性减弱。
当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时, 首先出现毛细血管及微静脉的扩张、水肿及吞噬细胞侵润, 继而血小板聚集, 组织细胞肿胀和血管周围出血, 受压部位逐渐发生充血、水肿、变性、渗血、炎性细胞聚集, 此时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 进一步发展为真皮层的坏死、感染、化脓、结痂。
4 护理干预
护理干预是指通过使用护理措施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4.1 加强管理
提高全体医护人员对压疮的充分认识和重视, 着重提高护士的判断力、观察力、理解力及工作技能, 熟悉压疮的好发部位, 评估高危人群, 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
4.2 综合评估
选择Braden量表作为危险因素预测工具, 评分内容包括患者的感觉、潮湿、活动、移动、营养、摩擦力和剪切力6部分, 总分为6~23分, 得分越低, 发生压疮的危险性越高。在评分的基础上制定预防计划, 准确预测压疮的发生, 从而减少预防护理的盲目性和被动性。
4.3 重点预防
4.3.1 减轻压力是预防的关键
(1) 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定时翻身, 间歇性的解除局部组织承受的压力, 间隔时间视病情及受压处皮肤状况而定, 一般2h翻身一次, 必要时30min翻身一次, 建立翻身卡。 (2) 保护骨隆突处皮肤:用水垫、气垫、海绵垫、软枕等支撑身体的空隙处, 加大支撑面, 减轻压力或使用交替压力床垫、翻身床等缓解局部皮肤受压。 (3) 正确使用石膏、绷带及夹板等固定器材, 及时观察患者局部皮肤的受压状况, 发现石膏绷带过紧或衬垫不平, 要立即通知医师, 及时处理。
4.3.2 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的作用
(1) 患者平卧时, 床头抬高一般不超过30○。半坐卧位时, 可屈髋30○, 并在足底垫一软枕或木垫。长期坐椅时, 可适当给予约束。这些措施可防止患者身体下滑, 减少摩擦力和剪切力。 (2) 协助患者翻身、变换体位或搬运患者时, 应将患者的身体抬离床面, 避免拖、拉、推等动作, 以免形成摩擦力而擦伤皮肤。
4.3.3 保护患者皮肤, 保持患者皮肤和床单元的清洁、干燥
(1) 每日用清水清洁患者的皮肤, 避免使用肥皂或含酒精的清洁用品, 擦洗动作要轻柔, 避免损伤皮肤。 (2) 皮肤干燥后可适当使用润肤品, 保持皮肤的湿润 (脚、手、肢体关节处多擦) ;易出汗的皮肤皱褶处可使用爽身粉 (颈部、肘窝、腋窝、腘窝、腹股沟等) 。 (3) 大小便失禁后, 应及时擦洗皮肤, 更换床单和衣服。局部皮肤 (会阴部、臀部、肛周等) 可涂擦凡士林软膏, 以保护润滑皮肤。但已经破溃的皮肤严禁涂擦[4]。
4.3.4 促进皮肤血液循环
(1) 每日定时进行主动或被动的关节运动, 以维持关节的活动性和肌肉的张力, 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 (2) 定时温水擦浴, 清洁、刺激皮肤, 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 (3) 及时按摩局部的受压部位, 改善血液循环, 促进静脉回流。但对于因受压而出现反应性充血的皮肤组织, 禁忌按摩, 因为此时已出现软组织损伤, 再按摩可造成深部组织的损伤。
4.3.5 加强营养
营养不良是导致压疮发生的原因之一, 也是直接影响压疮愈合的因素, 所以合理膳食是改进患者营养状况、促进创面愈合的重要措施, 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水肿患者应限制盐和水的摄人;脱水患者应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
4.3.6 健康教育
向患者和家属讲解压疮的发生、发展及预防和护理知识, 使他们也学会和掌握预防压疮的技能, 积极参与压疮的预防和护理。
总之, 压疮是全身、局部因素综合作用所引起的皮肤组织变性、坏死的病理过程, 护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它的危害性, 了解其发病的病因及发生、发展规律, 掌握好防范技术, 只有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和综合防治措施, 才能做好压疮的防治工作, 减轻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促进原发性疾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赵霞, 周立颖.国内压疮的研究及护理新进展[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06, 4 (4) :227~228.
[2]常冰, 郭晓霞, 魏媛媛, 等.致压疮的原因-压力分析及预防[J].护理研究, 2005, 19 (7) :1379.
[3]王彩凤, 巫向前.压疮形成机制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 2007, 22 (1) :75~77.
静脉输液护理的新进展 篇9
1 安全性
随着安全性能受到重视, 出现许多基于安全目的的静脉输液工具和输液产品。
1.1 静脉输液工具
目前的静脉输液工具有头皮针、套管针、中等长度导管、经外周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 (PICC) 、隧道式导管、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经颈静脉穿刺的导管。PICC留置法, 穿刺危险小, 并发症少, 作为一项新的静脉输液技术, 近几年开始在我国一些大医院推广使用。
1.2 静脉输液无针系统
我国自2002年引进可来福接头以来, 其他各种功能相似的正压输液接头也陆续被介绍到临床。
1.3 具有安全保护性装置的产品
可收缩针头的注射器、带保护性针头护套的注射器, 针头可自动变钝的注射器、自毁型注射器、各种安全型套管针。如带针尖保护装置的外周留置针, 当穿刺成功后撤出针芯时, 针芯被自动回纳到保护套内, 避免了护理人员被针尖扎伤和血液外溢造成污染的两方面风险。
2 高效性
2.1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有研究认为,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临床使用, 既攻克了普通深静脉管无法长期留置的难题, 又较好地解决了传统的外周静脉输液对病人日常生活影响较大、活动时易造成渗漏的困难, 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3]。
2.2 静脉输液的排气方法
金静芬等[4]提出静脉排气时, 当输液瓶液面距床面的高度80 cm~90 cm、过滤器乳头向上时可提高一次排气成功率。
2.3 静脉输液技术流程
随着整体护理理念被引入, 一些护理人员对静脉输液技术的流程进行改造, 将人文关怀与健康教育的内容融入静脉输液操作过程, 减少操作中无效的等待时间, 提高了服务的效率。输液工具的选用, 在满足治疗需要的情况下, 尽量选择最细、最短的导管。同时考虑病人的年龄、静脉局部条件、输液的目的和种类、治疗时限及病人的活动需要[5]。
3 科学性
3.1 辅助输液器械的研制与运用
俞文敏等[6]研制出的手背浅静脉显示仪, 临床应用150 例, 成功率达100 %。输液过程监控智能化, 使输液较以往更有效, 从输液调节器、注射器泵, 到输液泵、微量注射泵自动监控输液过程, 使连续高精度输液成为现实[7]。国外研制的静脉穿刺定位仪, 利用针头进入血管后发出与在软组织内不同的声音来指导护士进行静脉穿刺。
3.2 BD生产的套管针
使用的Vialon材料, 是一种聚氨甲酸酯类材料, 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软化功能、弹性和材料强度, 制成的导管表面光滑, 尖端不易分叉。
4 无痛技术
李勤等[8]以循证的方法探讨静脉输液穿刺角度对疼痛及一次穿刺成功率的影响, 认为静脉穿刺时采用45°进针是最科学有效的方法。Susan等[9]研究表明, 儿科病人静脉穿刺前, 用2%的利多卡因和1/100 000的肾上腺素进行麻醉来减轻患儿静脉穿刺的疼痛是安全、快速、有效的。有研究认为, 静脉穿刺前了解患儿的心理状态, 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心理干预, 可以有效地减轻疼痛感。
5 程序化
BD公司提供的BD DecislvTM鱼骨图, 围绕治疗方案、病人、穿刺部位、穿刺工具、输液管理等8个要素提供的一套优化静脉治疗的程序化方案, 全面反映了当今静脉输液理念的变化。
6 专业化
20世纪90年代末, 中华护理学会成立了中华护理学会静脉输液专业委员会, 2005年开始举办静脉输液专科护士资格培训班。广州军区总医院于2005年设立了小儿静脉输液护士岗位。王萍等[10]认为, 我国静脉输液护理专科护士资格的确立能从一个侧面体现护理专业化, 是与国际静脉输液护理专业发展水平接轨的一个标志;能从较大程度上体现护理专业在卫生保健服务中的独特价值和贡献。
参考文献
[1]陈英, 于晓锦, 沈容, 等.浅静脉输液技术的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 2002, 37 (11) :853-855.
[2]吴安华, 任南, 文细毛, 等.156家医院住院病人静脉输液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4, 25 (10) :916-917.
[3]宋慧娟, 厉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应用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 (10) :786.
[4]金静芬, 陈海莲, 陈珏, 等.静脉输液一次排气成功率的影响因素[J].护理学杂志, 2001, 16 (2) :72-73.
[5]Infusion Nurses Society Standards Committee.Infusion nursing standards of practice[J].Journal of Infusion Nursing, 2006, 29 (S1) :39.
[6]俞文敏, 尹跃军.手背浅静脉显示仪的研制及临床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 1997, 32 (7) :382.
[7]董淑华, 王建荣, 潘庆联, 等.静脉输液相关新技术的应用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8 (9) :720.
[8]李勤, 钟玉杰, 周艳, 等.静脉输液穿刺角度再探讨中的循证意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7, 23 (4) :1-3.
[9]Susan J, Karin T, Ki m H.Comparing two met hods of topicalanes the siaused before intravenous can nulation in pediatricp at ients[J].Journal of Pediatric Health Care, 2000, 14 (2) :68.
孕妇学校教学模式的护理新进展 篇10
1 教学模式
1.1 孕妇学校护理模式
以整体护理为基本框架, 以Orem自理理论及心理理论为指导, 重视患者参与护理模式开展。王鸿艳、梁海等研究表明, 产前健康教育由门诊护士进行, 采用讲解、演示、电话咨询、看教育手册、录像、个别指导、医院就诊、经验介绍等方式。入院时护士针对评估情况判定护理及教育计划实施。病区护士分管病房及病床, 实行责任制。分娩室设立“全程陪产制”护士实行一对一的全程护理服务。产妇回病房后继续由病房护士进行产后保健及喂养指导, 出院时由护士长判断完成“认识→参与”程度, 产妇出院1周内派专人到产妇家进行自护能力测评并指导[4]。在现代护理观念及健康观念指导下, 通过孕妇学校开展护理模式, 使围产期保健从产前、产时、产后得到了一体化整体护理。充分发挥护士的积极性, 增强了产妇的产前认知, 孕妇掌握了自我保健及自我监护知识, 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整体护理介入是孕妇学校的延续, 是围产期护理的深入, 保证了分娩顺利进行。实现了母婴安全, 提高了人类健康素质。
1.2 规范性健康教育教学模式
将教育内容按孕早、中、晚期、分娩期、产褥期5个时期划分保健知识, 由1名高年资主管助产师或1名主治医师专职授课, 每周预约后集中上课, 每月为一授课周期, 可重复听课[5]。孕妇学校规范性健康教育能帮助孕产妇全面掌握围产期保健知识, 提高其遵医行为和自我保健能力, 促进自然分娩,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这是目前我国的孕妇学校主要教学模式, 定时、定期、定内容, 孕妇们被动地学, 教学方式是“填鸭”式, 我讲你听, 加之临床医生、护士缺乏教学经验, 没多久就耗尽准妈妈的学习积极性。杨峥等人调查结果显示, 单调的教育方式难以吸引准妈妈们, 致使她们对规范性教育方式难以产生兴趣, 孕妇上课率仅为60.6%, 到课孕妇对教学条件及教学方法不满意达80%以上[6]。
1.3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以问题为基础 (PBL) 的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将学习过程置于真实问题情景中, 将问题的解决作为学习的目标, 从而激发学生兴趣, 强化学习效果。吴翠信等调查结果显示, 孕妇在32~36周时, 向每位孕妇发放母婴保健手册供预习, 并嘱其当周按时参加孕妇学校2次/周举行的集中教学, 由专职助产师以PBL教学模式实施教学, 并要求家属参与, 课后通过问卷调查形式进行教学评价。以孕妇及家属孕期和母乳喂养中存在的问题为基础, 教学方式良好占92%。一般占8%[7]。在PBL教学模式下, 病例就是学习的内容, 每一个病例是一个学习单元, 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编排而成的, 教学目标所要求掌握的课程内容被严谨地安排在这些病例之中。通过以孕妇及家属为中心的小组讨论的形式, 在教师的帮助下, 分析要解决的问题所需的知识, 技能及解决的方法, 并在教师的讲解、总结中得到完善。将学习过程置于真实的问题情景中, 便孕妇、家属、教师之间相互交流, 将问题的解决作为学习的目标, 提高孕妇教学效果。
1.4 Powerpoint 多媒体课件在孕妇学校教学模式
多媒体采用屏幕投影--文本、图形、图象、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信息, 能把语言难以表达的功能动态过程、原理、微观结构及抽象的逻辑思维转变为逼真的动画效果[5]。孕妇学校教师感到讲授较难, 不易讲清楚, 而孕产妇感到内容抽象难以理解, 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妇产科临床中的操作技术如骨盆检查方法、四步触诊、无痛分娩的方法、新生儿护理等视频录像编辑后直接插入课件中, 给学员以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多层次的视觉刺激, 这能多角度激发她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吸引她们的注意力, 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启发性强, 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 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 能在较短时间内向学员传递大量教学信息, 具有高效性;另一方面, 利用多媒体, 教学内容随时随地进行修改, 使教学内容常用常新, 这些都可提高教学效果。能有效地调动孕妇及家属的多种感官上的信息接受能力, 从而提高课堂效果。但多媒体信息速度快, 在屏幕上停留时间短, 人脑在单位时间内接收的信息量是有限的, 故现代化多媒体和传统教学 (如实物、教学模型、幻灯等) 将两者有机结合, 取长补短, 提高孕妇学校教学效果。
1.5 互动式、参与式教学模式
采取互动式教学, 按孕周分班, 孕12~16周, 孕17~28周, 孕29~32周共5个班, 每个班最多10对准父母, 每周分别安排授课一次, 每次课时为90 min。每天下午组织孕妇沙龙, 交流体会, 一起做孕妇操[8]。在互动式教学模式下, 理论讲解本月准妈妈的变化及胎儿在宫内的情况, 饮食指导, 情绪的调节, 使孕妇明白自已和胎儿的发育状况以及应对措施。互动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参与性”, 它通过强调老师与学员的双向交流, 充分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鼓励孕产妇和家属提出不适和困惑, 可以倾诉和讨论, 答疑, 它能让学员在课堂上“动”起来, 使孕产妇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表现自我。众多准妈妈相聚, 彼此交流分享孕期心理感受, 使孕妇保持心情舒畅。根据不同的妊娠阶段, 专门设计孕妇顺产体操, 指导孕产妇技能训练, 可使孕妇循序渐进地改善由于妊娠而引起的身体不适, 增加身体弹性, 在产前对分娩过程做好心理和生理的准备;从而满足分娩时的体力需要, 缩短产程。在孕妇学校的互动式教学活动中, 学员间的切磋和交流, 可以相互启发、集思广益, 加速学员的认识过程, 更好的发挥孕妇学校的作用。使孕妇及时得到帮助, 顺利度过孕期。
1.6 网络孕妇学校
孕妇学校网页的建立使孕妇可通过健康教育项目, 获取孕期小知识、怀孕初期、怀孕中期、临产期、出生和分娩、产后保健、乙肝妈妈、孕期话题、健康讲座、营养知识、优生优育等11个专题, 通过产科医生、助产士、爱婴小姐服务项目, 推出医疗护理咨询服务, 网民将孕产期碰到难题输入, 产科医生24 h内及时回应, 反馈信息, 助产士负责每周更换新的内容。实现双向交流, 吴秀娥, 邱彩凤等调查结果显示, 通过网络孕妇学校健康教育的做法, 分娩后产妇进行问卷调查, 对产科健康知识的知晓率98%, 自查、季查、来医院长期检查、到随访中心检查的孕产妇满意度明显提高, 达99.8%[9]。通过网上咨询, 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交流方便, 定期发布不同主题的优生优育知识, 解答引导孕产妇及家属的疑问, 引导孕妇学校学员参与交流, 使网民得到针对性强的健康知识, 效果胜过上课, 此外, 对特殊孕产妇意义更大, 特殊孕产妇 (如妊娠合并艾滋病患者, 性病患者等) 不想暴露真实身份, 又很想获得相关知识, 网上健康宣教最受她们欢迎, 实行远程指引。网络孕妇学校可能满足了孕产妇和家属日益增加的多样化的卫生服务要求。但由于经济条件、技术、知识的影响, 也限制了资源的有效利用。
1.7 一对一补充式健康教育
对孕36周后孕产妇在实行胎心监护的同时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 可使孕产妇熟悉待产室、产房环境及助产士, 了解其在孕妇学校对课件内容的知晓度及存在问题, 根据不足进行补充教育。该方式是孕妇学校的延伸教育[5]。一对一补充式教学模式, 不但完善和强化了孕妇学校的教学内容, 还使孕妇在妊娠期就与助产士建立了联系, 彼此有更多的交流和了解, 很受孕产妇的欢迎。从而促进了自然分娩, 使剖宫产率下降。收到较好的效果,
1.8 设立咨询电话
孕妇学校开设咨询电话也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模式[10]。白天由专职的健康护士, 中午和晚上由值班护士24 h电话咨询, 使孕产妇及家属在妊娠、分娩及产后康复、新生儿护理中遇到问题, 及时给予适当指导及建议, 化解孕产妇心中的疑点。提供了一个护患间交流的平台, 增进护患双方的信任、理解和支持, 降低了护患纠纷的发生。
2 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 调动孕妇学习积极性是办好孕妇学校的前提。孕产妇学习的目的很明确, 就是要学习解决孕产期整个过程中需要的保健知识和技巧及可能产生问题的应对方法。孕妇学校要针对孕妇保健教育的实用性和实践性的这一特点开展教学, 按需因人施教, 教学形式多样化, 个体化。这也是孕妇学校教育的目标之一, 而我们的教学形式的改革必须围绕这一中心展开, 只有在培训中孕妇学到了实用的知识, 才能在围产期中解决自身的突发问题及医患交往时理解医生处理问题的方案, 主动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妊娠和分娩, 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做各种治疗和护理, 使孕产妇从被动接受治疗护理转为主动参与治疗和护理。模拟医院是新兴的教学模式, 因而国内研究较少, 进一步开展模拟医院教学模式在孕妇学校的运用的护理研究, 也是开辟的新领域, 专业的模拟医院的模型示教能够保证孕妇学校的孕妇不仅只是能听、能看, 更能亲身体验、动手实践, 使孕妇学校能进一步改革, 孕妇学校必须围绕提高实用性及实践性, 对降低母婴发病率, 降低剖宫产率以及促进医患之间的和谐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兰香, 王桂玲, 齐壁琴.优生与孕妇学校.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1996, 4 (6) :56.
[2]曹学华.对准爸爸参加孕妇学校情况的调查分析.中国医药导报, 2008, 5 (13) :106.
[3]许志红.做好孕妇学校工作.巩爱婴医院成果.临床医药实践杂志, 2003, 12 (6) :479-480.
[4]王鸿艳, 梁海, 甘丽菊, 等.孕妇学校在围产期保健中应用探讨, (Medical Jormal of the Chinese People, s Anond Poliice Forces) Vol.12No.112000-11, 685-686.
[5]李晓晴, 马朝琼.改进孕妇校培训模式效果观察.护理学报, 2008, 15 (3) :88-89.
[6]杨峥, 吴德荣, 陈宣宣.拓展孕妇学校的办学途径.发挥医学高专学校的优势.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 2004, 1 (1) :93-94.
[7]吴翠信.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孕妇学校教学中的应用.临床护理杂志, 2008, 7 (4) :70-71.
[8]秦少丹.改进孕期服务方式和内容和尝试.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6, 8 (130) 491.
[9]吴秀娥, 邱彩凤, 谢向红, 等.网络孕妇学校健康教育的做法与体会.护理学报, 2007, 14 (12) :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