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卫生管理

2024-05-17

手卫生管理(精选12篇)

手卫生管理 篇1

手卫生依从性低是医院感染增加的重要因素,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可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1]。我院医院感染管理科于2013年2月、3月对临床部分科室采用明察方式进行手卫生执行情况检查, 结果发现: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手卫生依从率最差, 为35.71%;进行清洁 (无菌) 操作前手卫生依从率为40.28%。4月份对门诊医生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暗访, 依从率为29.17%;全院手卫生依从性44.10%。针对我院医护人员存在手卫生意识差, 六步洗手法操作不规范, 手卫生的依从性、正确率低等问题, 2013年4月—6月, 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组织下, 对全院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知识进行了培训、督查、考核并采取整改措施,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人员为我院的临床医师、护士及医技人员共829人次, 其中医生369人次、护士371人次、医技人员89人次;执行手卫生514人次, 正确394人次, 依从率62.00%, 正确率76.65%。

1.2 方法

医院感染管理科及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兼职人员分小组采用明察暗访相结合的方式, 对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每月总结, 根据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 采用现场反馈指导及每月集中反馈相结合的方式, 采取针对性的整改措施, 并进行效果评价。

2 结果

2.1 判断标准

手卫生是指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手卫生依从性为遵循洗手指征, 手卫生正确为执行洗手或手消毒并正确实施六步洗手法。

2.2 手卫生管理督查情况统计

手卫生依从性、正确率逐步提高, 从4月份的44.10%, 59.30%分别提高到6月份的67.30%, 86.12%。见表1。

3 原因分析

影响洗手行为的因素是多层次的, 涉及到认识、情感、生理、社会以及自然环境诸多方面的相互作用, 分析原因如下[2]:

3.1 管理方面

医院感染管理科对洗手缺乏有力的指导和监控, 并存在调查方式和考核标准差异;科室负责人意识淡薄, 对手卫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监管力度差, 认为其使科室成本增加;手卫生管理未列入科室绩效考核或考核的力度不够;科室质控小组未认真督查。

3.2 设施

洗手和干手等设施不完善, 大部分科室为手触式水龙头, 干手纸不能及时提供;洗手液配备不足;速干手消毒剂配备不全, 不能随手可及, 刺激皮肤或异味大。

3.3 医护人员

对手卫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 六步洗手法不熟练;部分医护人员只重视操作后、手部污染后洗手, 自我保护意识强, 对患者保护意识不足;人员配备不足, 工作量大, 来不及洗手或匆匆洗手, 洗手方法不规范, 时间不足;部分医护人员对洗手的指征、六步洗手法的步骤倒背如流, 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少如实执行, 未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认为频繁洗手太麻烦, 浪费时间而忽视洗手工作;担心皂液、手消毒剂对皮肤的刺激作用, 频繁使用会使手部皮肤老化、粗糙, 因而不愿意洗手或尽量减少洗手次数。

4 改进措施

4.1全院全员培训、科室二级培训;医院感染管理科组织培训后, 到临床、医技科室考核科主任、护士长并随机抽考医生、护士;科室二级考核;保洁人员全员参考, 人人过关。

4.2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科及临床科室两级督导, 采用定期检查和随时检查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查督导, 做到真正发现问题, 开展绩效考核, 及时反馈信息, 从而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 认真落实手卫生, 并体现持续改进。

4.3对科室医院感染质控小组成员进行手卫生督导培训, 统一考核标准, 随时监督检查科室人员的手卫生执行情况;加强全院员工洗手及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使其了解洗手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提高医务人员自我保护及保护患者的意识, 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定期考核, 据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 并反复进行, 持续改进, 不断强化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主动性。

4.4医院感染管理科积极与采购等部门联系, 购进刺激性小、医护人员容易接受的手消毒剂与配套工具, 规范洗手设施, 安装非手触式洗手设施及符合要求的干手纸, 在病区走廊、各病房、治疗车、医护办公室等处放置手消毒剂, 能够随手可及, 随时取用, 增加了洗手的依从性;制作手卫生图片 (医护版、患者版) , 做到每一个洗手池配备手卫生图片, 不留死角 (包括食堂、总务等部门) , 既便于学习又起到提醒作用[3]。

4.5对手卫生执行较差的科室和重点科室增加培训、检查、督导次数, 并和负责人约谈, 查找不依从因素, 制订明确的制度, 用循证实践来提高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的依从性。

4.6合理配备医护人员, 控制加床数量, 可明显减少工作量、减轻工作压力, 并保证有充分的时间来提高手卫生依从性;鼓励各科室营造良好的洗手氛围, 科室质控小组成员主动树立良好的习惯榜样, 使每一位员工能互相影响参与洗手并提高正确率。

4.7为减轻临床科室的成本负担, 经过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与院领导积极协商, 速干手消毒剂、干手纸支出成本核算方式改变:医院与科室按照5∶5计算科室成本;医院感染管理科每月统计科室速干手消毒剂领用量, 每季度反馈每床每日手消毒剂消耗量。

4.8院领导、科室负责人率先垂范, 积极引导支持, 有效落实手卫生。

5 讨论

世界卫生组织 (WHO) 指出, 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是清洁、消毒、隔离、无菌技术、合理使用抗生素、监测和通过监测进行效果评价。手卫生的过程涵盖了关键措施, 保持手卫生成为防止医院感染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 提高医护人员洗手效果, 是保证患者安全、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4,5]。我院通过加强手卫生培训、督查、考核, 规范洗手设施, 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 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和氛围, 明显提高了洗手的依从性及正确率。将4月份手卫生依从性的44.10%及正确率59.30%, 分别提高到6月份的67.30%和86.12%。可见只有充分分析影响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不依从因素, 制订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 才能提高洗手的依从性及正确率;采用PDCA持续改进的方式不断改善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状况, 最终达到有效预防医院感染发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羽.医院感染管理办法释义及适用指南[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6:44.

[2]吴安华, 李丹.重症监护病房临床与环境、手分离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的同源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8, 18 (7) :909-912.

[3]连冬梅, 王丹华.手卫生现状及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 (3) :220-222.

[4]杨又力, 周斌, 胡志东, 等.外科术前免刷式洗手消毒效果检测及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4, 14 (6) :650-651.

[5]尚少梅, 王宜芝, 郑修霞, 等.促进护理人员洗手行为依从性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3, 13 (6) :507-510.

手卫生管理 篇2

一、手卫生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二、全院必须配备合格的洗手与卫生手消毒设施。

1、设置流动水洗手,2、重点部门如 ICU、手术室、导管室、供应室应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3、提倡用洗手液洗手,盛放洗手液的容器为一次性使用,重复使用的容器应每周清洁与消毒,禁止将洗手液直接 添加到未使用完的出液器中,必须在清洁、消毒取液器后再添加洗手液。

4、应配备干手物品或设施,避免二次污染,5、应配备合格的速干手消毒剂。

三、手术室、导管室配备合格的外科手消毒设施,1、配置洗手池,水龙头开关应为非手触式,水龙头数量应不少于手术间数量,洗手池应每天

清洁与消毒。

2、配备洗手液,盛放洗手液的容器为一次性使用

3、配备清洁指甲用品,用后放在指定的容器中,清洁指甲用品应每日清洁与消毒。

4、手消毒剂采用一次性包装、非手触式出液器、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5、配备干手物品,医用擦手纸应灭菌后使用,每次更换擦手纸前应对容器进行清洁消毒

6、配备计时装置。

四、全体医务人员应遵循洗手与卫生手消毒的原则,严格掌握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指征及方法。

五、手术室、导管室手术人员应遵循外科手消毒原则,严格掌握外科手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

六、感染管理科每月对重点部门工作的医务人员手进行消毒效果的监测,当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医务人员手卫生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性微生物的监测。

七、感染管理科至少每2年开展一次手卫生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应掌握手卫生知识和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保障洗手和手消毒的效果。

八、感染管理科每月对医务人员手卫生及设备进行监督检查,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九、手消毒效果应达到相应要求: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数应≦10cfu/cm2。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数应≦5cfu/cm2。

十、本制度适用于全院各临床医技科室。

附:不同环境下的手合格标准为:

Ⅰ类和Ⅱ类区 域≤5cfu/cm2;

Ⅲ类区域≤10cfu/cm2;

Ⅳ类区域≤15cfu/cm2;

且未检出致病微生物。

感染管理科

社区家庭护理手卫生管理的探讨 篇3

【关键词】家庭护理;手卫生;管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585-02

【Key words】Nursing home care Hand hygiene Management Investigate

手卫生是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在社区家庭护理中,由于工作的随意性,范围的不确定性,以及卫生设施不完善,影响了护理人员对手卫生的自觉性和依从性。为减少不必要的交叉感染,降低医疗风险,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通过正确的手卫生可以有效控制感染。

1 指甲清洁

1.1不留长指甲,定期修剪

研究表明,指甲是典型藏污纳垢的地方。最常见的病菌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革兰氏染色阴性杆菌(GNB),棒状杆菌和酵母菌,它们一般都隐藏在距离指甲皮肤1mm处[2]。不留长指甲并定期修剪成为手卫生的前提条件。

1.2不做人工指甲

人工指甲含有大量的涂漆、硬化剂、粘胶等。在进行手卫生时,人工指甲由于洗刷、浸泡后容易发生断裂或松动,其中的涂漆等成分与消毒剂发生化学反应,直接影响消毒效果。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在2002年的手卫生原则中提出,在直接接触高危病人,如ICU和手术室病人时,不能佩戴人工指甲或甲延长器[3]。

2 不佩戴手部饰物

在社区,随着工作范围的扩展、工作时间的不确定性,护理工作走出了医疗机构的视线,导致监管力度降低。有少部分人责任心不强,缺乏自控能力而佩戴手部饰物。在家庭中做手卫生时,由于手部饰物的影响(如戒指),双手得不到彻底的搓洗;另一方面,手部饰物还会妨碍戴手套,甚至还会划破手套。

3 认识洗手的重要性并落到实处

3.1 掌握洗手的指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明确规定了洗手与手消毒的指征。因此,护理人员在家庭护理中,应牢记并切实遵照实行。

3.2 家庭中洗手的注意事项

除常规的六步洗手法外,洗手时水龙头的正确接触也是重点。社区卫生中心(站)明确要求:应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开关采用脚踏式、肘式或感应式。在家庭中,洗手基本采用手接触水龙头。因此,水龙头应看作是接触传播感染的危险装置。人们在洗手时,首先是用污染的手接触水龙头打开水源,洗完手后又用清洁的手去关闭水龙头开关。在这一开一关的接触中,水龙头成为污染的传播媒介。家庭护理中,统一要求随身携带安全帽或避污纸。洗完手后,用清洁的手使用安全帽或避污纸去关闭水龙头,防止再污染的危险。

3.3手卫生用品

3.3.1 肥皂的选择及使用

利用上门服务的特点,随时进行卫生宣教。其中,肥皂的选择及使用方法也是宣教主要内容之一。对肥皂的选择要求使用杀菌型、固体状态、形状小。液体肥皂和潮湿肥皂是细菌滋生的温床。要求家庭中选取择固体肥皂并保持干燥。用绳子悬挂、或采用多孔的肥皂盒以避免积水;使用小块状的肥皂,用完后及时更换新的肥皂,避免使用时间长后细菌滋生。

3.3.2 洗手液的使用

建议家庭中最好采用杀菌型洗手液,通过挤压取用。不可将密闭口打开,用完后更换新的洗手液。切勿未用完就添加自来水、或其他自配液体,以防止细菌在溶液中生长。

4 干手用物

干手用物的正确使用是手卫生达标的重要环节。干手的不彻底是造成护理人员手再污染、直接给病人造成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调查数据显示,国内仅少部分医护人员使用一次性擦手巾或消毒紙巾擦干手,绝大部分的医护人员使用的是公用的大毛巾或者是个人使用的小毛巾干手,用白大褂两腋下或内面擦手的人也为数不少。反复使用的潮湿毛巾可积聚大量细菌。在社区家庭护理中,要求护理人员一手一巾,一用一消毒,最好采用一次性的;或者随身配备擦干手用的纸巾。

5 戴手套的重要性

戴手套不仅是有效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也是自我防护的重中之重。社区中,由于经费紧张,太多地考虑耗材费用,戴同一双手套诊疗和护理病人;另一方面,戴了手套就没有必要洗手是错误的观点,戴手套并不能完全防止手被污染,它只是附属于手卫生,戴手套前应洗手,操作结束脱掉手套后也应洗手,认为戴手套就没有必要洗手是错误的认识。

综上所述,提高社区家庭的护理质量,重视手卫生是基础。要求社区医疗机构从思想上重视,得出病人的安全才是我们工作的核心;将手卫生形成相关的规章制度纳入社区卫生工作的日常管理,并定期考核。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杜绝手卫生各个环节中的危险因素,提高社区家庭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瑛,包春蕾主编,社区护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8(3):19

[2] Me Neil SA,Foster CL,HeaderwickSA,et al,Effect of hand cleaning with antimicrobial soap or alcohol-based gel on microbial eolonization of ar-tificial fingernails worn by bealth care workers,Clin Infect Dis,2001,32:367-372.

感染科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 篇4

1 整改前感染科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

1.1 硬件设施差

房间小、水槽小而且仅有1个, 只有冷水。全科医护人员及实习生每天大约有30人在病房工作, 但洗手房间狭小, 在不足2 m2的房间角落有40 cm×60 cm的搪瓷水槽, 安装红外线和手拧式水龙头各1个。我院处于南方, 冬天气温可低至3 ℃, 无热水洗手。全科公用擦手毛巾, 或在自身的白大衣上擦干。洗手池旁未放置快速手消毒剂, 只在治疗车上放有快速手消毒剂, 使用的人很少。

1.2 医务人员对手卫生认识不足, 依从性低

虽然墙上贴有卫生部六步洗手法示意图, 但不少人洗手后接触污染物品或者接触病人后没洗手, 接触病人前洗手人数更少, 没有掌握洗手的指证。认为戴了手套给病人检查或治疗后脱了手套, 手是清洁的, 不用洗手, 或者随便冲洗一下, 未认真洗手。

1.3 手卫生方法不正确

没有掌握或者按照六步洗手的方法洗手。主要表现为洗手不用清洁剂仅用流动水冲洗, 洗手时间短、洗手步骤不符合要求, 如遗忘清洗指尖、大拇指;干手方式不对, 造成洗手后的污染, 如在白大衣上或公用毛巾上擦干双手, 搓揉强度不够, 指甲过长。

1.4 手细菌培养结果

感染科属于Ⅳ类环境, 医护人员手细菌培养结果应≤15 cfu/cm2。感染科护理人员每次手细菌培养合格, 医生长期培养不合格, 经常受到感染管理科经济惩罚, 每次感染管理科采样, 医生都极不愿意配合。

2 整改措施

2.1 提高科室管理者对手卫生的认识

2006年10月医院派出护士长参加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培训班, 科室管理者提高了对医院感染管理的认识, 对手卫生工作的重要性也有更深的认识。参观学习了大医院尤其是专科医院和感染科的洗手设施及方法。

2.2 加强宣传培训, 提高手卫生意识与知识水平

组织学习医院制定的《医院感染管理手册》中的医务人员手卫生消毒规范, 在科室对全体医生、护士、工人分层次进行培训。实习医生、护生到科室由专人进行手卫生培训。

2.3 改建洗手设施

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 2006年12月把洗手槽改建在宽敞的地方, 能同时容纳3个人洗手, 不锈钢制作, 便于清洗消毒;配置电热水器, 以方便冬天洗手;并配置干手机。 在洗手显眼处墙上贴卫生部六步洗手法示意图, 配置洗手液, 洗手处放置快速手消毒剂, 以方便医务人员洗手及手消毒。

2.4 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速干手消毒剂具有作用快速、杀菌效果好、使用方便、具有护肤功能, 可以节约医务人员大量的工作时间, 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 同时速干手消毒剂还不受水源、水池、场所等的限制, 非常方便医务人员的使用, 当手没有受到病人血液、体液等有机物明显污染时, 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来代替洗手。

2.5 加强管理、监测、控制的力度

定期对洗手法操作考核, 对医务人员的手进行定期或不定期随机抽样监测, 并将以上结果与目标管理挂钩。

3 整改后结果

医生、护士及实习学生手细菌培养在以后这一年半都合格, 达到≤15 cfu/cm2要求。

4 讨论

近年来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由医务人员手传播细菌而造成医院感染占30%[1], 医护人员手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媒介。手卫生是洗手与手消毒的总称。手卫生是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原体传播, 从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最基本、最简单且易行之有效的手段。医务工作者每天坚持高质量的洗手消毒可使医院感染发生率降低25% ~50%[2]。科室管理者重视加强手卫生知识培训, 采取必要措施, 加强管理、监测、控制的力度, 提高医务人员对手部卫生的认识, 使临床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手部卫生是降低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基础环节, 自觉贯彻洗手的规定, 从而减少外源性疾病传播的机会, 降低医院感染的风险。同时医院也应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改善手卫生设施, 包括增加洗手池, 提供清洁剂如洗手液, 完善干手设施, 如为医务人员安装干手机, 提供干手纸巾等, 使洗手设施方便、实用。文献报道, 无水洗手液使用快速、方便、节约工作时间、提高效益、具有出色的杀菌效果、可以保持皮肤的完整性;干手消毒剂的使用, 可直接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3]。通过以上措施, 使手卫生工作能够更加科学、规范, 更好地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服务。

参考文献

[1]牛修成, 张树德, 周桂珍, 等.医务人员洗手技术与手再污染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1998, 8 (2) :88.

[2]王荣之, 龚明勋, 放淑清, 等.医务医务人员手微生物监测及消毒方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0, 10 (1) :46.

手卫生管理制度(新) 篇5

手卫生管理制度

1医院必须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重点部门必须安装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为执行手卫生提供必需的保障。

2严格执行手卫生指正,掌握正确的洗手、卫生手消毒及外科手消毒方法,达到手卫生效果。

3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必须戴无菌手套,戴手套前后必须洗手。4当手部有血迹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5手部皮肤无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代替洗手。6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必须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7外科手消毒应遵循先洗手后消毒的原则,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术中更换手术衣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8洗手后的干手物品或者设施应当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可使用一次性纸巾、干净的小毛巾擦干双手,小毛巾应一用一消毒。

手卫生管理 篇6

【关键词】临床医务人员 持续质量改进 手卫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672-01

衡量医院质量的一个核心因素就是医院的感染控制,感染控制工作质量的好坏会对患者的安全以及整个医院的形象都产生较大的影响。而临床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是整个的医院感染控制中最基本的同时也是最有效的一个措施。近几年来,我国的医院十分重视对临床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管理工作,但是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同管理要求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为了能够提升手卫生的依从性,本院成立了持续质量改进小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成立质量管理的活动小组,对临床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遵循PDCA循环,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式来对目前我国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工作的现状方面的资料进行收集,并且对采取这一措施之后手卫生情况进行分析。参加实验的人员包括了我院50个科室的临床医务人员以及工勤人员等[1]。

1.2方法:我院于2012年11月至2012年12月,开展了临床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的专项检查,并且对他们洗手的依从性进行了详细的记录,检查的内容包括了检查对象的基本信息,作了何种的操作,有没有洗手或者是进行消毒,手卫生的方式是不是正确,对于那些手卫生方法不正确的医务人员要进行现场的指导[2-3]。还成立了CQI小组,针对2012年11月至2012年12月的检查结果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质量改进工作,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改进的方式和策略。

1.3临床观察:在观察和记录中发现,很多科室的领导对临床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管理工作没有给予突出的重视,这就使得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不高,没有认识到这一项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工勤人员来说。此外由于工作量比较庞大,护士在对患者进行连续的静脉注射时,难以做到每一个操作都能够洗手。一个药师在为多个病人进行换药时,也只是更换了手套,不能够做到一一洗手。最后科室内部的手卫生设施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不够完善,医院的宣传力度不够,难以形成良好的手卫生氛围[4-5]。

1.4统计学方法:本组研究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 ±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改进前不同科室临床医务人员的洗手执行率(%)

科室应洗手次数实际洗手次数洗手的执行率大内科33612537.20大外科32111435.51妇产科853440.0改进之后,全院临床医务人员应该洗手的次数为997次,实际的洗手次数为631次,洗手的执行率为63.29%,其中正确的洗手有405次,洗手的合格率为64.18%。改进之后同改进之前洗手的执行率和合格率之间的差距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1)。

3讨论

CQI极大地提升了我院临床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调动起了他们的积极性,提升了团队意识和科室内部的凝聚力,加强了临床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提高了手卫生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在这种改进方式中对手卫生意识比较薄弱的人群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教育,使得制定出的手卫生管理规范也能够加以贯彻和落实。

结语:

综上所述,采用CQI这种改进方式可以极大地提升我国临床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对经验进行总结和分析,及时地改进的措施加以完善,可以使得手卫生管理工作更加的人性化和科学化。极大地提高了临床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管理工作的质量,从而促进我国临床临床医务人员洗手执行率和合格率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吴琴珍,盛燕妃.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控制医院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23:56-63.

[2]何晓英.呼吸内科患者痰培养标本送检的持续质量改进[J].护士进修杂志. 2009,19:112-123.

[3]徐萍萍.持续质量改进在门诊采血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09,8:89-94.

[4]李六亿,贾会学,朱其凤,陈新民,龚瑞娥,陈菁,曲绍蓬,胡霞云,赵艳春,贾建侠,赵秀莉.综合医院感染管理科设置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11:117-125.

手卫生管理 篇7

关键词:消毒中心工作人员,手卫生现状,管理对策

消毒供应中心负责的是整个医院的用品的清洗、包装、消毒杀菌、发放、回收等工作, 是控制医院感染的一个相当重要的部门, 其中, 由于手作为各种的病原菌的主要传播媒介和医院交叉感染有着最直接的联系, 因此, 预防和控制病原体传播最简单和最基本有效的措施就是做好手部的清洁消毒卫生。本研究观察本医院2013年9月至2015年7月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的手部卫生的研究效果, 提出相应的有效的管理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3年9月至2015年7月本医院对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手卫生情况进行了检测, 再将检测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是对照组, 一组是试验组。每组15人, 每人分别检测5次, 每组的手卫生情况一共检测了75次, 为了更好地保证调查的数据准确性和广泛性, 30名被调查的工作人员包括了无菌物品的存放区和器械打包区, 敷料打包区等等。其中对照组15人中, 有10人是护师, 5人是工作人员;试验组的15人中, 护师有10人, 工作人员有5人。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针对对照组的工作人员采取常规的日常工作标准, 对试验组的工作人员则采取日常工作标准之外在施行相应的干预措施。本医院的试验组人员积极地开展了一系列的培训活动, 按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严格要求标准, 提高了员工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 让员工也从思想上意识到手卫生的重要性和对自身及他人健康的重要性。与此同时, 也制定了相关的手卫生管理制度, 对于手的清洗、消毒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并将手卫生造成的一系列问题全部责任到人, 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到其中, 团结协作、互相监督, 更好的降低医院被感染的风险[1]。认真规范落实好洗手消毒的重要性, 要知道, 正确的洗手步骤应该是, 先把手放在流动水下面充分的淋湿, 然后擦适量的肥皂或香皂或者是洗手液, 按照相应的洗手方法认真的搓揉双手, 而且为了让手能够充足的洗干净, 最少要搓揉手15 s左右, 然后再用流动的清水冲洗干净, 同时将双手的水擦干净, 有必要的话可以擦点护手霜。在接触清洁的物品之前, 以及在接触了污染物品之后, 都要进行手部的卫生清洁。外科手术的话要进行双手和指甲以及指甲缝等的彻底清洁干净[1]。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的工作人员在经过了一系列的培训和教导之后, 明显在思想意识各方面都提升了不少, 增强了对手卫生的重视, 认真按照相关的规范准则去进行洗手消毒。试验组的工作人员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3 讨论

在消毒供应中心, 要按照消毒供应中心的相关管理规范, 由消毒供应中心对整个医院消毒灭菌物品进行集中性的处理, 再分发给医院的其他各个部门。而且消毒供应中心是属于医院的一个独特的单独的科室, 有着自身的特点和完整的工作系统, 主要包括了存放医疗用品、清洗灭菌、包装发放以及回收等工作, 每一个工作环节都有着紧密的联系。而消毒中心的工作人员承担整个医院的医疗用品的回收、洗涤、灭菌以及发放等工作, 而这些所有的工作都是由手来完成的, 所以说, 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手部的卫生好坏, 可以说是直接关系着整个医院的医疗安全[2]。

根据相关的研究和实践的证明, 显示病原微生物传播占了整个医院的感染的30%左右, 因此正确的洗手和关注手卫生的落实到位是重中之重。如果真的把手部的卫生落实好, 可以让手部的细菌减少, 这样也会让医院的感染率下降, 所以, 可以说手的卫生落实好坏和医院感染发生率有着直接的关系。手部卫生的落实对医院里面的感染确实有着很直接的控制作用, 不过, 在实际的工作当中, 或多或少的因为我国的医疗资源紧张, 大部分的医院都是人满为患, 给工作人员也造成了很大的工作压力, 一些工作人员因为忙忙碌碌的工作疏忽了对手的卫生工作。当然, 也有一部分的工作人员是由于自身的意识薄弱, 对手的卫生缺乏正确的认识。因此说来,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就必须要严格地按照消毒供应室的管理需求和流程去做, 在进行工作的分配时, 对细节的分配一定要责任到人, 每一个细节都不要忽视, 对工作人员的每一个职责都要去进行相关的培训, 争取让手部的卫生知识能够普及, 保证无菌。慢慢让工作人员也有一颗主人翁的心态, 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工作中去, 与此同时, 还可以结合高科技的信息和供应室物流, 将物品的各方面的流程都控制好, 明确好护理人员的各项职责, 尽全力地去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医护人员在处理污染物品后和下班前的洗手带有明显的自我防护意识, 某种程度上是人的本能, 执行起来相对容易;而接触物品前进行手卫生, 虽然对于医疗器械无菌合格率至关重要, 但在执行过程中十分不易[3]。因此, 今后应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争取上级相关部门支持, 医院严格管理。作为医院的管理部门 (院感科、质控科、护理部) 要定期下科室监督、检查、指导手卫生的执行, 并将手卫生工作纳入“三基三严”, 培训及考核内容定期考核, 使手卫生工作落到实处, 要不定期进行洗手考核, 将洗手纳入质量管理。 (2) 加强培训, 提高卫生知识水平[3]。采用多种形式, 反复讲课强化, 讲解手卫生指征及洗手“六步法”, 以提高护士、工人对手卫生的认识, 严格掌握洗手指征, 按《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要求, 正确洗手, 并在每个洗手池边统一张贴“六部洗手法”示意图, 使所有工作人员按照规范步骤进行洗手。 (3) 科室内部从以下三方面强化管理:第一、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组织学习《医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 告知不严格执行手卫生指征可以造成医院内交叉感染和降低无菌物品合格率, 也是不道德、不负责的行为。第二、要加强科室内部监督指导。第三、加强工人手卫生认识[4]。

参考文献

[1]万育红.临床护士手卫生状况的调查与改进[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3, 11 (1) :140.

[2]朱丽辉.医务人员手卫生认识和习惯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 2011, 18 (2) :255-257.

[3]刘淑娥.县级医院护士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2, 9 (5) :50-52.

手卫生管理 篇8

1 现状分析

1.1 环境简陋、设备落后

基层医院的消毒供应室存在环境简陋, 设备设施落后, 工作流程简单的现状。因为消毒供应室存在不产生经济效益, 而投入相对较大的现实问题, 因此特别是基层医院的供应室发展建设均存在相对落后的现状。工作流程简单, 器械的清洗多采用手工完成,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手上病原菌携带的机率, 加之洗手设备落后简单, 工作环境不符合要求等诸多因素, 导致满足不了现在手卫生的要求。

1.2 基层供应室专业护理人员配置不够合理

消毒灭菌的大部分工作由供应室消毒员承担, 他们的工作质量不仅影响消毒灭菌的质量优劣, 而且也影响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2]。除此之外基层医院还存在一些把非护理专业人员及年龄较大的人员照顾安置到供应室的情况, 这就对执行手卫生这项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困难。

1.3 工作人员认知不到位

工作人员存在对执行手卫生的重要性认知不到位, 依从性差的现象。预防控制中心数据表明, 我国有约61%的护理人员没有参加过任何手卫生方面的培训[3]。在实施的问卷调查中, 各地护理人员对调查项目知晓率最高为61.00%, 最低为44.06%[4], 调查内容包括手卫生概念、洗手方法、自我防护原则, 以及标准隔离措施。基层医院洗手设备的配备不到位, 缺少干手装置或用具、缺少洗手清洁剂等也是影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重要因素。

2 解决对策

2.1 需引起基层医院领导的重视

只有这样, 才能为手卫生设施的提升创造积极的客观条件, 得到更好的改进和优化。医院科室应结合实际, 制定相应可行的管理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科要加强监督管理, 并将检查结果跟科室绩效考评挂钩, 起到更好的监督作用。

2.2 优化人员配置, 严把入科资质及岗前培训

供应室应多侧重于护理专业人员的招聘, 因其对手卫生相关知识的培训学习接受能力更快, 手卫生依从性的建立相对容易。严格入科岗前培训, 把手卫生考核纳入“三基”考核的内容, 考核合格后方可入科, 并对新入科人员进行反复培训考核, 督促养成执行手卫生的自觉性。

2.3 提高个人防护常识

加强手卫生知识培训, 提高个人防护意识, 提高执行手卫生的依从性。有研究表明, 对消毒供应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手卫生知识培训及考核;在岗定期考核以及现场督导检查相应的干预措施后, 发现手卫生合格率干预前为57.14%, 干预后上升为95.24%, 干预后手卫生合格率比干预前有明显提高[5]。由此可见加强手卫生的学习监督, 对其依从性的建立至关重要。

摘要:目的:基层医院消毒供应室的发展受各种原因的制约限制, 手卫生现状更是不容乐观, 这就对医院的感染控制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结果:基层医院手卫生管理存在环境简陋, 设备设施落后, 工作流程简单;科室专业护理人员配置不合理;工作人员对手卫生的重要性认知不到位, 依从性差等现象。诸多因素严重制约了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开展。结论:通过让基层医院领导增加对手卫生重视, 进一步优化科室人员配置及提高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的依从性等措施, 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基层医院手卫生管理现状。

关键词:基层医院,消毒供应室,手卫生,管理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朱琼, 徐祥英.重视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有效预防医院感染[J].医学信息 (上旬刊) , 2010, (12) :67-69.

[2]杨素清, 阮丽萍, 梁云连.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冲突原因分析与冲突管理[J].护理与康复杂志, 2009, 8 (12) :1052-1053.

[3]郭青, 许虹, 史长文.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的现状与思考[J].护理管理杂志, 2011, 11 (1) :38-39.

[4]孙立新, 刘翠青, 刘素哲.医务人员洗手效果的监测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8, 18 (7) :958-959.

手卫生管理 篇9

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洗手是指医务人员用肥皂或者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除去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卫生手消毒是指医务人员使用快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外科手消毒是指医务人员在外科手术前用肥皂 (液) 或抗菌皂 (液) 和流动水洗手, 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1]。医护人员每次都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 就能清除手部的污染物和暂居菌, 同时也会将常居菌减少到最低限度, 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2手卫生指证和洗手法

2.1 WHO五大手卫生指征1在接触患者前;2有暴露于体液的风险;3接触患者后;4进行无菌操作前;5接触患者环境后。

2.2正确的洗手方法医院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室等重点科室应采用非触摸式水龙头开关。使用流动水洗手, 先用水冲湿双手, 再取适量的洗手液均匀涂抹在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及指缝, 然后认真仔细地揉搓双手至少15 s, 提倡科学七步洗手法:1掌心相对, 手指并拢相互揉搓;2手指交叉, 掌心对手背揉搓;3手指交叉, 掌心相对揉搓;4弯曲手指关节在另一掌心旋揉搓;5一手握住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6五个手指尖并拢在另一掌心中旋转揉搓;7一手握另一手腕部旋转揉搓。然后用流动水冲洗干净, 使用触摸式水龙头开关的, 洗手后要用一次性擦手纸巾垫着关闭开关, 以免洗手后的手被污染, 洗手后使用一次性纸巾擦手或使用手烘干器。

速干手消毒剂不仅杀菌效果好、作用速度快、使用简单方便, 还能达到用流动水洗手的同样效果, 同时不受水源、场所的限制, 非常适合医务人员使用, 当手部皮肤无可见污染时, 可以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当手部被血液或分泌物等污染时必须洗手。使用方法:取适量消毒剂于手心, 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所有皮肤, 步骤同洗手法, 直到手部干燥, 使双手达到消毒目的。为让医务人员方便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可在病房走廊、治疗车、换药车、查房车等配备快速手消毒剂, 从而达到手卫生触手可及,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2]。

3影响手卫生的因素

主要有: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培训教育不够、管理制度不严、缺乏手卫生知识、对交叉感染的认知不足、医院洗手设施配备不全等。如有些医务人员洗手方法不正确、揉搓时间短, 范围小, 力度不够, 常漏洗拇指、指尖和指缝, 洗手后不擦干就开始操作, 还有的洗手后用工作服擦手造成再次污染。有些认为只要不接触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血液等手就是清洁的, 还有戴手套可以代替洗手的错误认识。手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前都有可能造成手部污染。医护人员在接触单一患者后, 洗手率较高, 但在查房、做晨间护理、检查不同患者之间常忽视了洗手, 而且在接触患者前洗手率低于接触患者后的洗手率, 这说明医护人员自我保护意识较强, 而对手卫生造成患者间交叉感染重视不足。用擦手毛巾不能做到一人一用一清洗一消毒, 重复使用导致毛巾潮湿, 有利于细菌生长导致擦手后再次污染。使用一次性纸巾擦手或使用手烘干器的医护人员手表面细菌培养的合格率明显高于擦手毛巾。洗手液应尽量使用密封容器盛装, 一次性使用的。若需反复盛装, 应有专人负责对洗手液容器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 定时更换洗手液, 定期检查洗手环境及洗手液的质量是否达到标准。

4医院感染管理措施

手卫生标准:Ⅰ、Ⅱ类≤5 cfu/cm2、Ⅲ类<10 cfu/cm2、Ⅳ类≤15 cfu/cm2, 均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3]。定期监测手部带菌情况, 同时还要进行手卫生效果的细菌监测并记录。医院感染管理应纳入到医院日常管理工作中, 建立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 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 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操作规范和工作标准, 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建立医院感染管理机构, 即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三级组织。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本医院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并监督实施, 解决手卫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规章制度落实情况并进行检查和指导, 临床科室感染监控小组具体负责本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落实的具体情况。

5加强手卫生知识培训

要认真学习卫生部 (现卫计委) 发布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等, 使医务人员充分地认识到不良的手卫生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通过定期举办手卫生知识讲座、现场操作演示、发放便于携带的宣传小册子等多种形式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 使其掌握手卫生知识, 熟练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指征和时间等。定期进行手卫生检查, 对手卫生操作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并提出整改意见, 在洗手池上方张贴“七步洗手法”示意图, 使医务人员养成正确洗手的良好习惯。

6正确使用手套

在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之前, 要戴手套, 戴手套前后要洗手,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又可保护医务人员自己, 同时也可减少对患者造成交叉感染的几率[4]。在检查不同患者之间或给同一患者进行清洁操作和非清洁操作之间都应更换手套, 还要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擦手。一次性手套只能一次性使用, 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手套虽然有屏障功能, 但不能保证绝对没有穿透性。

7讨论

手卫生是预防、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最有效、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要将手卫生制度落实到实处, 认真做好手卫生的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 提高手卫生状况, 这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5]。医务人员要正确掌握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 认真执行各项操作技术, 同时加强对正确洗手的重要性认识, 保证手卫生质量。良好的手卫生既能保证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 又能预防医院感染。

参考文献

[1]张桂艳.医务工作者的手卫生.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 (3) :187-188.

[2]王爱爱, 李慧玲.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及管理对策.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3, 29 (1) :88-89.

[3]丁国华, 王加玲, 段美丽, 等.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与对策进展.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23 (11) :2776-2777.

[4]周玉萍, 李志建, 谭妙莲, 等.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与医院感染相关性调查.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23 (14) :3452-3454.

手卫生管理 篇10

关键词:医院评审,FOCUS-PDCA循环,手卫生,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负担,还会造成住院时间延长等问题。相关研究[1]表明,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病原体传播、降低医院感染最方便有效的策略。各家医院都在积极推行手卫生项目,并引入了多种管理工具,如PDCA循环、品管圈等,使得医院内手卫生总体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提高[2,3,4]。2011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将手卫生规范列入三级综合医院评审要求,我院以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复评为契机,运用FOCUS-PDCA循环管理工具及多维策略,对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开展持续质量改进,以期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1 FOCUS-PDCA循环实施背景

我院是广州市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14年10月正式向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交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复评申请,并开展为期半年的持续质量改进,于2015年6月正式接受并通过了广东省医院评审领导小组组织的等级医院复审[5]。在迎接医院复审前期,于2014年10月我院组织开展了医院模拟评审,并将手卫生列入专项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按照FOCUS-PDCA循环的9个步骤开展了为期6个月的手卫生依从性持续改进,2015年5月对其成效进行评价。

2 FOCUS-PDCA循环工具的应用

PDCA循环,即戴明环,是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行动(Action)的英文缩写,为全面品质管理最常用的科学程序,其通过建立质量改善逻辑并综合运用各类管理工具和方法,以优化流程等途径改善整体质量。FOCUS-PDCA循环是对PDCA循环的进一步细化,其将计划(P)阶段的程序分成5个具体的步骤开展。整个FOCUS-PDCA循环包括:发现、组织、澄清、理解、选择、计划、实施、检查和标准化9个步骤[6]。

2.1发现需要改进的问题

利用自制《手卫生知识调查表》现场抽查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判断方法采用WHO的洗手5个指征,并由经过专门培训的实习生采用隐蔽的方式记录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执行情况。

本次共抽查医务人员174名,调查发现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依从性普遍较低,这给医院感染带来较大隐患,具体表现为: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执行率和正确率仅为46.6%、47.5%和68.5%;其中,手卫生依从性护士高于医生,护工最低。

2.2成立质量改进小组

成立由主管医疗副院长任组长的医院手卫生质量改进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医务处处长,以及医院感染管理科、护理办、后勤科、质控科、宣传科、手术麻醉科、检验科、ICU、产科、儿科、感染科等临床重点科室的工作人员。

2.3厘清现状

分析发现,我院当前得手卫生管理相关组织及机制不健全,工作流程欠流畅,手卫生设施有待完善。此外,还存在医务人员对手卫生未达成统一共识、监督机制不完善、缺少激励及评价等问题。

2.4了解差异成因

质量改进小组采用头脑风暴法,从医务人员、医院管理、设施设备、宣传培训4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绘制鱼骨图,确定出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的4方面原因:(1)医务人员存在手卫生错误观念及缺乏相关知识;(2)医院管理方面缺乏配套激励机制,监督反馈力度不够,且缺少专业管理队伍;(3)手卫生设施设备不足或不便利;(4)医院宣传培训不到位及缺乏考核机制。详见图1。

2.5确定改善措施

针对主要原因提出改进方案:(1)开展手卫生文化宣传;(2)充实手卫生管理队伍,建立手卫生激励机制,建立手卫生多层次监督评价体系;(3)全面完善手卫生设施建设;(4)加强手卫生培训和专题交流。绘制反向鱼骨图,见图2。

2.6制定行动计划

根据改进方案,制定改进计划甘特图,落实责任部门,见图3。确定的改进目标为: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第一阶段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达到86%,手卫生执行率达到90%,手卫生正确率达到85%。

2.7实施阶段

2.7.1将手卫生纳入医院安全文化建设。将每年2月、10月的第3周定为医院手卫生宣传周,开展患者安全教育与手卫生知识竞赛、专题培训、手卫生宣传作品展示等多形式活动,并举办手卫生标兵评选,活跃手卫生氛围,拓展医院文化内涵。

2.7.2制定《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规定》。根据医院评审目标,制定医院手卫生执行率和正确率指标,指标纳入科室目标责任管理,并按季度和年度进行考核;制定手卫生激励方案,将手卫生用品消耗量(即每床日洗手液和速干手消毒液消耗量)做为手卫生执行情况的评价指标,使用量排名前6名的科室给予奖励科室质控分。

2.7.3从各科室各抽调一名医师及护士,组建院级手卫生专员队伍。专员负责协助医院及科室加强手卫生指导和监督;每季度组织专员开展手卫生专项检查并讨论;对专员实行专项管理,由医院感染管理科对其实行统一管理,明确专员职责并每月发放定额补贴,以保证队伍的稳定性;对专员开展统一培训及年度考核,以确保专员队伍同质化和专业化。

2.7.4将手卫生知识纳入年度医疗质量培训计划。每年开展2期专题培训,针对不同层次人员,如医生、护士、护工分别开展手卫生重要性、六步洗手法和WHO两前三后洗手指征(即接触患者前、进行无菌操作前、体液暴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等知识培训;对医院感染重点科室,如ICU、血透视、口腔科、儿科、产科、手术科室等进行专题分析指导和交流。

2.7.5印发《“抓管理、促质量、保安全”持续改进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各科室开展以手卫生与医院感染为主题的持续质量改进活动,邀请多名专家来院开展PDCA专题培训,PDCA主题涵盖如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等方面。

2.7.6全面摸排手卫生设施设备,分析综合医院运行成本及手卫生要求,由医院一次性投入资金,在医疗场所新建及升级脚踏式水龙头,并于所有医疗区域新建洗手池,在水龙头处安装干手抽纸盒、张贴手卫生六步洗手示意图,以便时刻提醒医务人员规范洗手或进行手消毒。手卫生专员每天检查并补充干纸巾和洗手液。所有病房门前及ICU病床床尾均安装手消毒液支架,用于放置速干手消毒剂,同时张贴“亲爱的患者:您的主管医生/护士或您洗手/消毒手了吗?”的提示标语,以方便医务人员查房或检查患者时随时注意手卫生,也将监督病房内医护人员行为的任务移交给患者。

2.7.7在重点科室,如ICU、新生儿室、产房、口腔科等室内安装监控视频,院感科人员定期通过视频监控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在部分病区试点采用患者监督方式,并将其纳入每季度门诊及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并予全院公示。

2.8成效评价

评价指标包括:(1)手卫生运行指标,如设施投入、手卫生用品消耗量;(2)手卫生依从性指标,如手卫生知晓率、手卫生依从率、手卫生正确率;(3)手卫生干预效果指标,如医院感染发生率及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

将采用FOCUS-PDCA循环管理前,即2014年10月作为干预前,将采用FOCUS-PDCA循环管理后,即2015年5月作为干预后,对比干预前后的变化情况,并通过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采用多样本行列表x2检验。

2.8.1手卫生设施投入及手卫生用品消耗情况

干预后,医院对手卫生相关设施投入及手卫生用品消耗量量均较以往有较大幅增加。(1)全院住院及门诊医疗区域53处手动式水龙头均改造为脚踏式;(2)新增脚踏式洗手池21处;(3)住院病房门口处安装速干手消液支架178个;(4)重点科室加装监控视频5处,并授权感控科联网监控;(5)速干手消毒凝胶和洗手液每床日消耗量分别为9.5ml/床/日、16.1ml/床/日,较干预前分别增长了82.5%、56.8%。

2.8.2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

干预后,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较干预前提高了38.5%。经x2检验,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2.8.3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及洗手正确率

干预后,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较干预前提高了49.7%,洗手正确率提高了19.9%。经x2检验,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

2.8.4医院感染发生情况

干预期间,医院感染发生率比干预前同期下降了0.76%;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比干预前同期下降了0.44%。经X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9保持成绩并持续改善

本项目的实施推进了医院手卫生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为进一步巩固成效,医院形成了以手卫生为主轴的一整套标准工作流程、评价及监督办法。此外,医院还将推动重点科室手卫生、全院患者监督管理、保洁人员监管纳入了下一个循环,从而进行整体推进。

3讨论

3.1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可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本研究从我院手卫生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入手,通过运用FOCUS-PDCA循环、采用多维策略、以医院专项形式开展推动手卫生持续改进,使得医务人员手卫生知晓率提高到了85.1%,手卫生执行率和正确洗手率也取得了较大提高,达到了预定目标,为下一阶段手卫生促进工作打下了基础。此外,本研究中还发现,随着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提升,医院感染发生率、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下降,与以往相关报道[8]手卫生依从性与医院感染呈负相关的结果一致。这说明通过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有利于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3.2有利于构建医务人员手卫生文化

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及“患者安全第一”的安全文化理念是医疗质量的基础。从医院评审开始,医院就将手卫生文化融入到患者安全文化体系中,通过开展手卫生宣传周、手卫生标兵评选、手卫生专题座谈、手卫生知识竞赛、手卫生持续改进活动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手卫生文化建设,培养了良好的手卫生氛围,让更多医务人员形成了重视手卫生、预防医院感染的共识,规范了员工手卫生行为。

3.3促进了手卫生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

医院评审强调持续质量改进,通过运用FOCUS-PDCA循环的管理模式,在制定整改措施的同时,确定下一轮管理目标,持续提升医疗质量。手卫生涉及部门及环节多,需要全体医务人员的共同参与,通过开展以科室为单元的手卫生管理主题活动,促使科室手卫生由被动管理向主动改进转变;此外,鱼骨图、根因分析等质量管理工具的运用,进一步促使手卫生管理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提升了医疗质量内涵;此外,医院还通过逐步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及新增手卫生设施、增设速干手消毒液点等,进一步提高了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此结果与既往研究者[7]的结论一致。

3.4建立手卫生多层次监督评价和激励机制

有效的激励监督机制能充分调动医务人员手卫生积极性。通过开展科室手卫生专员监管、视频监控、患者监督等多层次手卫生监督及定量、定性评价相结合,并根据手卫生消耗量进行奖励、开展手卫生标兵评选活动,在全院初步建立了手卫生长效机制。各诊室和病房张贴手卫生与医院感染宣传画和宣传标语,不仅时刻提醒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也对患者起到了健康宣教作用,促使其提高手卫生行为意识,并对医务人员手卫生进行监督,从而有效建立起医院感染的双向防护[9]。

本研究预调查结果显示,医生手卫生依从性较护士低,这与以往相关报道一致[10],这说明医生应作为手卫生干预的重点目标人群。但医生在诊室、病房内的诊疗行为较难通过感控人员及监控视频发现,院内监督有一定难度,这不仅是手卫生监控的盲区和薄弱点,也是防控医院感染的重点。医院一方面通过医院张贴手卫生标语来表明医院对手卫生的重视及医院感染的零容忍态度,另一方面引入患者监督机制,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来了解医生的手卫生执行情况。结果发现有部分医生被患者直接点名在接触其他患者后没有消毒双手,对此,我院的做法是手卫生执行差的医生给予无惩罚性全院公示,对于受患者好评的则给予奖励。此后医生开始重视来自患者的评价和监督,并自觉规范在这些场合的手卫生。

综上所述,我院以三级甲等医院复评为契机,通过开展FOCUS-PDCA循环,建立起了点面结合、临床与管理结合的手卫生综合管理长效机制,转变了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观念,进一步提升了医院感染防控能力。

参考文献

[1]林金香,陈妙霞,周小香.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医院感染的相关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2(2):185-187.

[2]罗光英,游灿青,李凌竹,等.PDCA循环法在手卫生依从性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1):2839-2841.

[3]马玉霞,楼晨雁,周雪,等.应用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方案改善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23):5506-5508.

[4]乐磊,吴小英,陈春.品质管理圈在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实践[J].华西医学,2015,30(2):236-238.

[5]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确定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3家医院为三级甲等医院的通知[Z].2015-10-21.

[6]王建安.活学活用PDCA:医院持续质量改进70例[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绪论.

[7]吴俏洁,郭朔梅,刘佳.院内感染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5,31(1):56-57.

[8]王锦宁,王文权,陆莲丽,等.快速手消毒剂设置点对临床医生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4,13(12):727-729.

[9]程莉莉,杨洪艳,臧彬,等.医护人员手卫生干预措施的效果评价[J].现代医院管理,2014,10(12):24-26.

手卫生管理 篇11

【关键词】 手卫生 依从性 医院感染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

09-0183-01

手卫生是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手卫生依从性是指医务人员能够按照卫生部颁布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1]进行洗手,洗手次数、时间和范围都符合规定。临床医护人员是通过手与患者接触最多的群体,据报道,临床医护人员手污染率达50%,因手传播病菌造成的医院感染达30%[2],手的清洁与消毒是防止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为调查分析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笔者对我院部分医护人员进行了调查,现通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随机对医院的普通病房和重症监护病房的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抽查;观察正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的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

1.2 调查方法 ⑴ 对88名医务人员进行了院感相关知识提问并发放试卷⑵ 由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在医护人员不知情的情况下,对130名医护人员进行操作前后洗手情况调查。

2结果

2.1 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问答情况 85%的医护人员接受过手卫生知识的培训,90%的医护人员认为洗手可以降低医院感染,3%的医护人员认为洗手对治疗无影响,65%的医护人员认为工作忙,没有足够的时间洗手,少数人员认为速效手消毒剂对皮肤有刺激作用,担心长期使用会损伤皮肤。

2.2 医护人员操作前后手卫生执行情况 临床医护人员接触病人前洗手只有43.2%,无菌操作前洗手69.3%,处理清洁及无菌物品前47.7%,接触不同病人之间洗手34.1%,而操作后洗手率明显高于操作前,并且在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后洗手率达100%,说明临床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强于保护病人。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均受诊疗操作前后的影响。

3原因分析

引起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的主要原因是:工作忙占69.3%,缺乏相应的设施供应占55.7%,缺乏洗手指导和管理占43.1%。还有就是对手卫生处置不重视,未把手卫生与行医德结合起来,部分人只有在自己需要防护时才进行手卫生,而不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再者,医院管理者对手卫生的监管也至关重要。

4对策

4.1 加强培训和教育 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缺乏是造成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之一。医院感染管理科要与各临床科室密切配合,对在职人员定期进行强化培训,对新上岗人员要进行手卫生知识及实际操作的培训,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岗。可以在洗手池旁张贴醒目的六步洗手法图片、画有漫画的温馨的提示语[3]。通过这些方式,潜移默化地将手卫生观念渗入思想,自觉养成手卫生习惯,从而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4.2 增加必要的投入 洗手池应设在方便医护人员进出的地方,水龙头宜采用脚踏式、肘开式,位置高低应合适。清洁剂最好用皂液、洗手液。提倡快速手消毒剂,因为其作用快,效果好,不受条件限制,可随治疗车携带。尤其是临床护士的手没有明显污染时可以用它代替洗手[4]。干手设备宜采用烘手机烘干、合格的一次性纸巾擦干。

4.3 规范洗手方法 医护人员必须掌握正确的洗手技术,包括洗手指征、洗手方法、洗手时间(>10-15s)、洗手频度>35次/d、干手设备防止再污染,这是消除皮肤上暂居菌的五要素[5]。

4.4适当增加临床医护人员 人力资源缺乏是工作忙、没有足够的时间洗手的重要原因。合理配备人员是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重要措施。

4.5 加强监管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可将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并将受检情况与绩效挂钩,做到有奖有惩,以提高临床医护手卫生的依从性。

综上所述,手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只有思想上重视,并充分利用日益改善的手卫生设施。通过规范的手卫生技术,才能提高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减少因手的接触传播引起的医院感染,从而保证医疗安全和临床医护的自身安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J]. 中华医药感染学杂志,2009,19(12):1

[2] 孙丽华,赵岚.护士对手卫生的认知误区和影响因素的调查及对策[J].护理与康复,2008,7(11)

:811-812.

[3] 连冬梅,王丹华. 手卫生现状研究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2005,40(3):220-222

[4] 张明娟. 基层医院义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J]. 中国护理管理,2010,10(10):62-63

手卫生管理 篇1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观察医务人员180人,其中医师60名、护士60名、其他医务人员60名。调查人员是经过统一培训的3名实习护士,进行暗访,并填写由院感科统一制定的调查表。依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中“手卫生五个关健时刻”进行统计,在统计中,根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中“七步洗手法”严格把握洗手正确性,对不正确洗手记为“未执行”,如果手无明显体液污染时可用快速手消毒剂替代洗手。

1.2调查时间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2月、干预后4月、干预后6月进行调查。

1.3干预措施做好宣传教育及培训工作:请医务科配合,组织全院科室主任召开“医师领头洗手”动员大会;将“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制成PPT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授课,课件着重强调医师手卫生的重要性;进行“以医师为主体的手卫生宣传教育”活动周,并进行医师洗手表演活动;每月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督查,并将手卫生考核成绩放在医师质量考核中,与个人绩效挂钩;完善全院医务人员办公室手卫生设备设施:共计添设洗手池18个,张贴洗手图20张,增添快速热水器42台及干手纸箱48个。在全院形成一个医师领头洗手的手卫生常态。

1.4统计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各科室医师手卫生执行情况,见表1。

2.2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见表2。

3讨论

3.1医师手卫生很重要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医师手卫生依从率低于护士,而高于其他医务人员。而医师是除了护士与患者接触次数最多的医务人员,且医师每天要进行查体、穿刺、手术、分娩、穿刺等各种侵入性操作,与患者接触密切,所以医师的手卫生状况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有调查资料显示:病原体可经医务人员的手广泛传播,因此而造成的医院感染约占医院感染总数的30%[4]。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因为医师洗手不彻底而导致。在干预过程中,也发现医师手卫生的一些不良行为,并及时告知并纠正,如:医师认为戴了手套没必要再洗手、危险性不大的操作没必要洗手、手卫生用品对皮肤有刺激性等。此次调查中发现门诊医师的依从性最低(10.00%),分析其原因:可能与门诊医师年龄较大,资历较老,洗手意识较差有关,通过加强培训后手卫生依从性也明显提高(90.00%)。

3.2干预医师手卫生能够提高全体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本次调查发现:通过干预医师手卫生,全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比干预前有显著提高。许多院感专家认为,只要采取合适的手卫生干预措施,即可有效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医师做为医院的核心人物,他们良好的手卫生行为可以影响其他医务人员。手卫生不是一个高科技的技术,是一项简单而又难于执行的行为,因此意识更为重要。有调查资料显示:认知程度与手卫生的依从性呈正相关,是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重要因素[5]。院感科有必要加强对医师手卫生认知及依从性的监督、巩固和强化,使医师在获取手卫生知识的态度上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有效提高全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3.3院感管理者应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手卫生管理方案在手卫生管理方面,有研究显示:应依据医务人员各群体洗手的依从性,教育背景等的差异,开展内容不同、目标不同、形式不同的教育,不断强化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改善不良的洗手行为[7]。基层医院的院感管理者绝大多数为护理人员,如果管理者资历较浅或工作不够积极主动,在医院的管理地位就低,也难于应对医师的管理,所以对护士手卫生的管理多于医师。大多数基层医院还没有把手卫生纳入医师的医疗质量考核环节中,导致医师对手卫生不够重视。此次调查通过一系列的干预措施,强化了医师的手卫生理念,规范了医师手卫生行为,同时也促进了全体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在基层医院的手卫生管理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一定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使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落到实处,从而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保证医疗安全。

3.4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需要医院领导重视并加大投入此次调查医院投入大量经费,完善了全院的洗手设备设施。因基层医院的条件有限,大部分还没有普及感应式洗手龙头,即使配备了干手纸,使用率不是很高,这可能与科室的经济成本核算等因素有关。领导能重视、创造完好的洗手条件及合理设施是保证医务人员手卫生的基础,也是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一个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杨艳秋,高淑义,王海英.北京某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8):4106-4107.

[2]程莉莉,张秀月,王大南,等.国内外手卫生行为及依从性差异比较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7):3748-3750.

[3]谷晓岚.医务人员手卫生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8):1757-1760.

[4]陈小诤,胡鹰鹰,孙朦朦,等.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13(5):299-301.

[5]秦宝聚.麻醉医师手卫生及依从性的现状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4):8449.

上一篇:新财务准则下一篇:高新技术企业会计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