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的原因

2024-06-18

问题的原因(共12篇)

问题的原因 篇1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 全党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 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 坚定不移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 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比较满意的进展和成效。2013年, 在狠抓作风方面, 全国共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4521起, 处理党员干部30420人, 其中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有7692人。在惩治腐败方面, 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接受信访举报的1950374件, 其中检举控告类1220191件, 共立案172532件相比2012年增长11.2%;结案173186件相比2012年增长12.7%;处分182038人其中给与党纪政纪处分人数相比2012年增长13。3%;在涉及违纪违法中管干部中已结案处理和正在立案检查的有31人。在强化问责方面, 全国共问责21464人, 其中地厅级干部54人、县处级干部1477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94人, 其中省部级干部3人、厅局级干部14人、县处级干部21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46人[1]。这些数据一方面表现了政府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同时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中国腐败问题的严重性, 这些被揭露出来的腐败行为也许只是冰山一角。腐败是政治肌体的恶性肿瘤, 反腐倡廉关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和事业的兴衰, 我们要在国家大力倡导的反腐倡廉工作的进程中, 研究中国式的腐败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国家反腐的制度化建设的影响, 并结合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 提出具体的措施。

一、腐败的经济因素分析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 腐败就是公职人员利用公权谋取私利的行为。公共选择理论首先把具有公职的人员作为理性的经济人来看待, 从这个假设的角度, 可以知道作为“经济人”是具有自利性的, 他们会最大利益的为自己打算, 追求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 同时他们也具有理性的知识和计算能力, 对收集的备选方案信息, 会做出满足自身偏好的选择。所以在考察的腐败成本较低、制度的缺失、信息的不对称的情况下, 为他们的公权谋私提供了切实的诱导因素。从成本上来看, 在目前我国的体制机制下, 腐败的显性成本非常低;公职人员的工资收入一般相对固定和低廉, 如果将全部经历投入工作也不会带来收入的迅速增长, 这就造成了腐败的机会成本很低;在所有的腐败交易中, 官员实际被抓的可能性远远低于三分之一[2]。即使腐败败露之后, 受惩成本也不是很高。从制度上来看, 目前, 我国的干部选拔制度、监督制度处在探索阶段, 还很不完善。干部选拔上很大程度上还是“伯乐式”选拔原则, 监督上一直也遵循着“刑不上大夫”的潜规则, 对高层领导人监督制度几乎就是形同虚设, 所以近年来, “一把手”腐败案件不断发生。信息的不对称就产生了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的失灵, 民众是委托人, 官员是代理人, 信息的不对称, 使民众对官员的公共权利执行情况模糊, 也使得政府机构对所属官员的监督难以有效的实施, 官员会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 获取个人私利, 导致腐败。经济因素的理性“经济人”是腐败产生的直接动机, 腐败成本的低廉、信息的不对称是诱发腐败产生的重要机会。

二、腐败的文化因素分析

顽疾恶瘤, 匡扶求治, 不仅要通过制度的完善, 执法监督力度的加强, 更重要的是要从腐败文化土壤根源去破除人们内心深层次的腐败文化心理结构。中国的腐败有着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影响因素。首先“官本位”的传统文化氛围造成广大民众对权利的崇拜和追逐, “学而优则仕”成为了中国读书人最大的人生追求。其次“家文化”中把家、家族的内部结构、身份关系、道德伦理、认知模式、互动行为规则扩展到家和家族以外的各个社会层面, 成为支配、调节中国人、组织和社会的思想体系[3]。“家文化”延伸到政治领域就是关系网、人情化、亲属连带, 这种公共权利的私人感情化或亲属化就会导致各种制度缺失刚性, 制度的约束力减弱, 权利体制之间的监督缺乏力度。再次是“重内省, 轻制度”的儒家官识, 他们认为权利的运用和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靠的是掌权者的自律, 制度的刚性约束只能起到辅助的功效, 在这样的权利运行的文化氛围下, 中国一直以来都没有建立起一套严格规范完善的权利运行机制。传统文化的“官本位”、“家文化”从思想源头上为腐败的产生创造了文化滋养的“温床”, “重内省, 轻制度”从体制上为腐败创造了制度的“漏洞”。

三、腐败的政治因素分析

从政治角度分析, 目前我国的整个政治体系中, 民主机制、监督机制、法制运行机制、制约机制都还不完善,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 在政府的控制力上, 一方面政府的高度集中控制力, 使得公权成为一种高度稀缺性资源, 利用公共权利干预市场竞争谋取级差收入, 产生寻租行为, 这种寻租活动影响社会正常的资源配置、社会财富的不合理转移、腐败行为的猖獗;另一方面政府的过度授权, 相应的监督和调控机制的不完善, 使得权利的运行失去了制约性, 权利的扩张性和制度制约的缺失最终导致了腐败的滋生。其次, 就法制建设而言, 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情大于法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腐败的法律惩治力度不大, 打击不严, 降低了腐败的成本, 助长了腐败的气焰。政治因素上出现的体制机制的不完善是造成腐败机会的主要原因。

摘要:对于腐败的原因概括主要有两类:腐败的动机和腐败的机会, 从经济学中理性“经济人”和传统文化“官本位”、“家文化”阐释了腐败的动机;从政治上体制机制的不完善和信息的不对称阐释了腐败的机会。只有在腐败动机和腐败机会同时具备的情况下, 即腐败行为发生的条件达到必要且充分的状态时, 腐败才会系统地或大量地发生。

关键词:腐败,腐败动机,腐败机会

参考文献

[1]姜洁反腐倡廉取得新进展新成效[N].人民日报, 2014-01-11.

[2]苏珊·罗斯·艾克曼.腐败与政府[M].新华出版社, 2000 (6) .

[3]胡伟.腐败的文化透视理论假说及对中国问题的探析[J].浙江社会科学, 2006 (3) .

问题的原因 篇2

二是抓好重点城市的污染控制。刚才讲到华北地区有两个重要的通道,还有高架源,我们要对这个进行重点解决。大家注意到,去年年底我们启动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工程,在通道上的电厂要优先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三是强化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包括研究可不可以实行错峰生产,可不可以实行季节性、差异化的排污收费。有些企业不一定非要冬季才生产,可以安排在夏季多生产一些,冬季可不可以多收一些污染排放费,用经济手段来减少冬季等特殊气象条件下的污染排放。

四是解决燃煤的问题,包括控制煤的质量,解决散煤、大量劣质煤,本来散煤排放量就高,煤的质量又不好的问题,我们在推动这项工作,包括加快集中供暖,这是一个长远的办法,最终是要通过用电替代煤的直接使用和气替代煤,这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们要加强基础工作。要求“2+4”的城市两年之内在主城区不烧散煤,这也是很明确的控制目标。

五是要加强面源的污染控制,包括烟花爆竹禁放的方案。今年大家可能会感觉到很多城市烟花爆竹的排放量在减少。以及大量施工工地扬尘的控制。

六是加大投入,保障这些措施资金能够到位。这是从长远看。

针对北京的工作,我们也跟北京市政府一起梳理了一下,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我们提出了细化30项具体的任务,环境保护部牵头负责的我们将其分解到各有关部门,北京市负责的也分解到各个区县。

这里包括五项工作。

一是解决北京散煤的问题。今年年底北京要完成400个村的煤改清洁能源的任务,要淘汰所有的燃煤电厂。城八区要实现无煤化。要完成全部平原地区的散煤治理任务。

二是强化机动车管控,特别是重型柴油车,所以上半年北京在讨论研究,对针对重污染天气重型柴油车强化限行措施,底前基本淘汰国二及以下的新型客车,年前基本淘汰国三的柴油车。今年还要修订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道路可以实时监测方法。

三是解决北京工业大院问题和面源污染问题,20南部四区小企业密集群的整治任务要完成,20前完成全市整治工作。

四是强化重污染天气的应急管理,这是要求京津冀区域统一行动的。

五是强化联防联控,包括联控的协作机制问题,加快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问题等等。

另外,我们还要做好责任的落实,包括地方政府责任的落实问题,也包括企业责任落实的问题。我们也在跟北京市政府协商,进一步加大重污染天气的污染治理力度。

经济适用房的问题及其原因 篇3

摘要:经济适用住房是指纳入政府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计划,建设用地实行行政划拨,享受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向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供应的普通居民住房。然而在我国却出现了许多高收入阶层涌入经济适用房的现象。剖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住房福利和市场化结合的操作模式不够成熟,政府没有有效的保护中低收入者的住房福利权利,而开发商又从谋利的角度出发将经济房变质,最终导致经济适用房政策不能达到预期效用。

关键词:经济适用房;中低收入家庭

一、经济适用房的定义

所谓经济适用住房,是指纳入政府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计划,建设用地实行行政划拨,享受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向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供应的普通居民住房。

二、经济适用房运行过程出现的问题

现在,一些地方的经济适用房慢慢“变了味”,经济适用房向“贵族化”方向发展,大量高收入阶层涌入其中。虽然不断有媒体反映,但这种情况仍然屡禁不止,并似乎有失空之虞。

据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如果严格执行国家开发经济适用房的政策,真正面向中低收入阶层,开发商的利润较之商品房太少,因为在开发中,有的优惠政策落不到实处,管理部门伸手太多,费用摊派频繁。而以经济适用房名义,开发面向高收入阶层的楼盘,则可“名利双收”。

而事实也是如此,近来开盘的一些经济适用房面积大多在一百多平方米以上,大至两三百平方米,价格更是使中低收入者望而却步。而实际的需求却并非如此。有项对北京、上海等5个城市的居民进行的调查显示,60%的人认为经济适用房的价格过高。有调查说,在北京,近70%的购房人需要的是30万元以下的住房,希望经济适用房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下的比例超过了90%,而目前的经济适用房60%以上的房价在30万以上。

经济适用房不“经济”,问题出在哪里?有说是某些开发商在建设和销售过程中,虽然享受了如国家划拨用地的优惠政策,但并未将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有说是国家规定免征适用房的土地出让金,而土地出让金恰恰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财政来源,“国家请客、政府出钱”,地方政府自然不愿过分认真云云。

让中低收入家庭改善住房条件,住好房,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要抓住这个出发点,下决心彻底堵住经济适用房在销售过程中的漏洞,把国家的“让利”让给真正需要者的身上,扭曲的市场就不难纠正过来。

三、经济适用房不“经济”原因分析

引起经济适用房不经济的原因诸多。首先,我国的经济适用房是一个将住房福利和市场化结合的操作模式。政府负责前期的选址和土地划拨,通常情况下,政府倾向于把偏远的地块划作经济适用房用地。市民入住之后,通常在交通、教育、医疗等各方面倍觉不便。

前期的经济适用房大多是由政府提供廉价土地,征地费用每亩从当时市场价的18万元降至12万元,经济适用房每平方米价位在1500元左右。在1990年末到21世纪初,当时60平方米的房子在市场上要花十多万元,而买到一套解困房不足7万元,据悉其售价比成本还要低。

而到了后期,经济适用房将由开发商参与开发、建设,但由政府控制、限价,开发商提供一定的政策优惠如免征营业税、免征土地使用出让金等。开发商在获得政府优惠供给的土地后,基本上与商业化开发无异。

某些规划为房改房的楼盘因为建设周期延后,赶不上房改房最后一班车而改为经济适用房,但由于价格与同区域的商品房相差不大,户型较大,因此购买者已经从中低收入阶层转为中等收入家庭,根本没再出现排队抢购的现象。

其次,其片面的强调市场执行容易造成政策走样。

在实际操作中,还有一个广受诟病的地方就是购买对象审核不严格。开宝马车者入住经济适用房的现象比比皆是。有关专家表示,“在我国个人信用制度不健全,收入多元化、透明度低的情况下,收入核定既没有客观、公正的依据,也缺乏可操作的方法”。

剖析深层次原因,从政府层面看,部分城市管理者在指导思想上,重市场发展、轻住房保障,片面强调住房市场化,导致现有政策执行不力。与此同时,又缺乏对地方政府的约束和监督机制,客观上容易使经济适用房在执行中走样。

就政策本身而言,确实也有一些难以操作的地方,购买对象收入难以核定、现有政策对销售环节的规定不清晰、经济适用住房优惠政策支持力度与低收入家庭购买能力仍然有差距。

四、对策建议

综上所述,合理的做法是收紧经济适用房的资格要求。在设置资格要求的时候,应当考虑到,可以享受政府补贴的家庭在城市家庭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与政府准备供应的经济适用房总量在整个住宅供给规模中所占的比例,不应有太大差距。如果经济适用房的年供应量只占住宅总供应量的5%,50%的家庭却可以申请经济适用房,结果肯定导致政府补贴出现严重的瞄准偏差。

饲料安全问题发生的原因浅析 篇4

1 饲料中天然有毒有害物质

饲料原料中常含有一种或多种天然有毒有害物质, 如植物性饲料中的生物碱、生氰糖苷、棉酚、单宁、蛋白酶抑制剂、植酸以及有毒硝基化合物等。动物性饲料中的组氨、抗硫氨素及抗生物素等, 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可对动物体造成多种危害和影响, 轻者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 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重者引起动物急性或亚急性中毒, 诱发癌肿, 甚至死亡。

2 饲料的生物污染

饲料 (原料) 在储存、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可能造成饲料霉变和污染, 如饲料中的细菌、霉菌、病毒、弓形体等致病菌可直接进入消化道, 引起消化道感染, 而发生感染型中毒性疾病, 如沙门氏菌感染等。某些细菌在饲料中繁殖并产生细菌毒素, 会通过相应的发病机制引起细菌毒素型中毒, 如由肉毒梭菌毒素等引起的细菌外毒素中毒。霉变过程产生的霉菌和霉菌毒素等代谢产物可使饲料感官性状恶化, 如产生刺激性气味、使饲料颜色异常、粘稠、结块等, 结果引起产品适口性下降。动物摄入受霉菌污染的饲料后, 在肝、肾、肌肉、乳汁以及禽蛋中可以检出霉菌毒素以及其代谢产物, 导致动物性食品污染。

3 饲料非生物性污染

多种化学物质如有毒重金属和非金属, 某些有机或无机化合物均可以污染饲料, 严重影响饲料的安全性。如过度使用含氯化物的农药, 纸浆漂白、工业冶炼过程中使用含氯清洁剂及汽车尾气, 都可产生二英, 二英粒子会污染农作物进而累积于饲料中。大部分药物添加剂本身具有较强的毒性作用, 正可谓“是药三分毒”。如青霉素钾、头孢菌素类等大量使用会诱发体内产生β-内酰胺酶, 使青霉素内酰胺结构破坏而失去活性, 导致青霉素、头孢菌素耐药性增高;痢特灵、卡那霉素等药物对动物机体B淋巴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会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磺胺类药也损害肾功能和造血系统。

4 饲料金属元素的超量使用

高铜制剂在猪饲料中广泛使用, 它不仅对猪生长有促进作用, 还可使粪便发黑, 增加猪饲料的商业性状。有的厂家不仅在仔猪、生长猪饲料中添加高铜, 而且在肥育猪、肉鸡等饲料中也使用高铜制剂, 但并不能明显提高生产性能。通常情况下育肥猪饲料中含有4mg/kg铜就能满足需要。铜含量过高时, 还必须注意铁和锌的补充。有资料显示, 当铜含量高达250mg/kg时, 可使猪的脂肪变软, 影响酮体的形状。国际上, 美国不希望饲料中使用高铜制剂, 英国将铜限制在160mg/kg以内。我国虽未禁止, 但无公害食品-生猪饲料饲养使用准则中明确要求30kg体重以下猪的配合饲料中铜的含量不高于250mg/kg;30~60kg体重猪的不高于150mg/kg;60kg体重以上猪的不高于25mg/kg。由于养殖户对猪饲料粪便发黑的特殊商业要求, 普通养殖户不使用高铜有难度, 但对大的养猪场可推广育肥猪饲料中不使用高铜制剂。猪饲料中添加血粉同样可使猪粪便发黑, 减少铜含量。有不少厂家在乳猪饲料中使用高锌制剂 (锌大于3000~1000mg/kg) , 这样大量的锌将随粪便排除出体外, 造成环境污染。

5 使用违禁药物与淘汰药物

盐酸克伦特罗商品名为克喘素、安喘素、瘦肉精等, 它是一种β-肾上腺素能激动剂或营养重分配剂, 其作用是增加瘦肉率, 减少脂肪沉积。我国虽已禁止使用, 但是盐酸克伦特罗中毒事件时有报道。在牛饲料中添加激素作为促生长剂已有多年历史, 但近年来, 欧盟认为食用激素牛肉可能会导致人发生癌症或其它严重疾病, 这类牛肉中含有雌烯二醇、黄体酮、睾酮等多种激素, 可扰乱人体内分泌, 引起癌变、畸变。

6 不合理使用与违法滥用抗生素

不按规定执行应有的停药期。屠宰前或出售前停药不仅针对兽药也适用于药物添加剂, 而相当一部分养殖场 (户) 使用含药物添加剂的饲料很少按规定落实停药期, 通常规定的4~7d停药期如同虚设。

随意加大药物用量。由于细菌耐药性存在, 不加大用药量, 效果就不明显;若提高药物剂量, 则可增强效果, 故普遍超量添加, 有时甚至把治疗量当成长期的添加量。屡见不鲜的喹已醇中毒即是例子。又如土霉素用作治疗疾病时, 只在饲料中添加0.1%, 但一般3~5d;而用作饲料添加剂时则为10~15g/t, 可用户往往加大药量, 长期添加。

低水平用药, 该用的不用, 不该用的乱用。例如消毒剂、驱虫剂等的使用, 还停留在很原始的状态, 不到发病时不用。而当发病时, 又滥用抗生素, 什么高档用什么;不仅任意加大剂量, 而且任意搞复方制剂, 还大量使用人药。

7 转基因饲料

转基因饲料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 (1) 基因是否会转移到植物或细菌上; (2) 转基因饲料对人类乃至动物的直接抗营养作用, 例如, 有试验表明, 小麦中抗凝集素 (昆虫的抗营养因子) 可对大鼠产生抗营养作用。

8 管理落后, 检测、监控体系不健全

引起脱发的原因和问题 篇5

一般来说,在人的一生中15-30岁头发生长最快,随着年龄的增长,头发的生长速度逐渐减慢,步入老年后,随着皮肤的老化、萎缩,毛囊数目逐渐减少,头发会逐渐稀少;但如果一个人在中青年阶段脱发明显增多,这就可能是病态了。专家建议,如出现明显脱发,又无法发现明显原因时,应及时征询医生的专业意见,愈早寻求适当的治疗,对脱发问题的帮助越大。

哪些不良习惯会导致脱发的产生

1、抹多了护发乳。事实上,过量的护发乳只会给头发造成负担。只抹在发梢的表层即可。

2、洗完头发后用力擦干。正确的方法是用干毛巾将头发包起来,轻轻按压,将头发上的水分吸干。

3、在头发上喷洒香水。头发很容易吸收气味,但香水中的酒精成分挥发时会将头发中的水分带走,使秀发更干燥。

4、染发与烫发同时举行。刚烫过头发的人好等一两个星期再停止染发,不然会使头发的包袱太重而损伤秀发。

5、头发很湿时上发卷。等头发干到七八成时再上发卷,上发卷时把发卷放在发尾上端,然后悄悄地卷上去,松一些;不要戴着发卷入睡。

6、梳辫子时扎得过紧。玉米穗、马尾辫或那些需要化学直发剂拉直的离子烫都可能损坏发质,造成斑秃或脱发。原因是长期过度牵拉头发导致的。女性要少扎马尾辫,或各种发型换着梳。

7、经常使用吹风机。头发所含的水分若降低至10%以下,发丝就会变得粗糙、分叉。好让头发自然晾干。必须吹时将吹风机拿远一点,不要贴着头皮吹,时间尽量短。

脱发暗示哪些疾病

1、缺铁性贫血

60%以上的人群患有不同程度的贫血症状,诸多人认为缺铁是因为体内缺乏铁元素,只要适量补充铁元素就可以治疗贫血的症状,对身体没有其他的影响。

以上的观念是多数人正常的想法,这看起来是有道理的,其实却隐藏错误点。因为铁元素的缺失不单单只会使人体出现贫血的症状,还会使男性出现脱发。

因为铁元素的缺失会使体内的红细胞减少,而头部的血氧量也会随之下降,这时的毛囊就会处于饥饿的状态,最后就会导致脱发的情况出现,长时间之后,头皮日益显现,也就是所谓的秃顶。

对于这种原因引起掉发,主要的对策是让自身补充铁元素。除了服用含有铁元素的保健品之外不妨尝试以饮食的方式补充铁元素。

在日常饮食时,不妨多食用含有铁元素的食物,可以根据自身的口味进行食用,只要长时间食用这类食物,头发就会慢慢的长出来。

2、甲状腺功能紊乱

甲状腺功能紊乱是常见疾病,主要症状是脖子粗大,但除此之外,还会使人出现脱发的症状,这是人们所不了解的。

对于疾病,不要单纯的认为它只会有一种症状,其实它的并发症也是非常多的,而这种疾病引起脱发就是其中一种。

如果仔细观察,会常见身边的诸多男性都有脖子粗大的症状,对于脖子粗,人们首先就会想到甲状腺疾病。其实患上这种疾病也会使男性出现脱发的症状。

因为甲状腺激素紊乱主要是因为激素过多或者过少,这会影响头部正常的新陈代谢,新陈代谢出现问题,毛囊也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出现脱发的现象产生。

想要缓解脱发的症状,主要要做的就是调节甲状腺激素,最好以饮食的方式进行调节,日常注意碘的摄入。

3、压力综合征

一般男性无论是在家庭还是社会中都处于主导的地位,压力的增大也是较为正常的。由于压力不断增大,不但会使自身的出现异常,而且也会使身体出现一种疾病,也就是压力综合征。

不要简单的认为压力的增大只会使人出现失眠及神经紧张的症状,其实它还会导致脱发的产生。因为人体压力达到一定的程度会使体内释放一种激素,而这种激素会影响人体对维生素B族的吸收,从而会影响头发色素沉淀,与此同时,头皮细胞也会受到攻击,这时头发就会不断掉落。

对于压力千万不要忽视,它对人体影响较大。如果男性脱发是因为这种因素导致的,则缓解压力是必须要进行的。缓解压力的方式有很多,可以在平时闲暇的时候多听听舒缓的歌曲,多眺望远方,或者按摩太阳穴等,另外适当补充维生素B。

怎样防止脱发

1、早晚梳发

你是否有早晚把头发梳得很整齐的习惯?每天早晚各梳发百次,能刺激头皮改善头发间的通风。

由于头皮是容易出汗弄脏的地方,勤于梳发可能有助于防止脱发和头皮屑的发生,这就是防止脱发的方法。我们最好能费一点心思在自己的头发上,使头发保持光润的状态。

2、更换梳发的方向

梳发的方向如果保持不变,头发缝儿分开的地方,由于常常被阳光照射的关系,将会呈现特别的干燥或变薄。如果分开的地方开始变薄,应该在搽发乳或头油后,加以按摩,使已经干燥的头皮得到滋润。

有时不妨将分开的方向改变,不但能够享受发型的乐趣,且能够避免分开处干燥,而导致脱发之麻烦。头发稀薄的人最好施行头部按摩,因为头发稀或脱发而伤脑筋的人,防止脱发最好是做头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按摩能能使头发柔软,提高新陈代谢,促进头发的发育。按摩的方法是以手指揉搓或拉紧头发就行了。按摩前,在头皮上搽发油,更能提高效果。此外,使用毛刷制成的刷子,每天以直角轻拍头皮也可以奏效。

3、治疗头发稀薄

具有酸性体质的,或体内缺少某些营养和钙的人,头发总是软弱无力而稀薄。

这种人防止脱发应多吃嫩海带芽、海带、乳酪、牛奶、生蔬菜等。同时每天按摩头皮,加以刺激头皮,促进血液的循环就可以获得改善。

4、洗头水和按摩

头部的血液循环不良时,会产生脱发的现象。欲防止脱发的毛病,须将发根部分保持清洁。

问题的原因 篇6

【关键词】施工阶段;造价;问题;原因

1.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的必要性

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是指在形成合理的合同价款的基础上,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严格控制可能产生的新增费用,甚至采取多种措施降低工程费用,从而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控制。这对企业自身建设,工程质量,施工工期,建设资金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如:(1)加强施工阶段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自身素质和投资效益;(2)加强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确保预算符合实际;(3)加强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有利于工期的合理控制;(4)加强施工阶段造价的管理,有利于施工质量的控制。

2.施工企业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还不成熟、不完善,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2.1施工项目工程成本管理工作的难度大

主要表现在:施工工程项目的技术含量高,工艺复杂;新材料、新技术应用推广更新速度快。工程材料品种、规格多,材料质量、档次、价格相差大,定量分析和预算、编标口径较难统一,因此,造成岗位目标成本制定不确切,导致节约成本积极性调动不充分。

2.2工程材料采购品种繁杂,环节太多

新材料层出不穷,而且很多材料无法从厂家直接采购,使得价格不宜控制,加大了材料成本。

2.3成本责、权、利落实不到位,兑现不及时造成成本责任感不强

主要是由于工程工期长,即使是工程竣工后,但业主往往拖延结算办理的时间,或长期拖欠工程款,致使成本节约奖无法兑现,严重挫伤了项目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由于工程項目的施工周期相对土建项目要短,有时难免使得成本统计工作滞后,致使检查成本时缺少依据,造成成本失控。

2.4施工行业的不完全竞争现象制约着成本管理的发展

我国施工行业起步晚,但发展很快,当前的施工建筑市场具有明显的不完全竞争现象,如不合理评标、关系议标、弹性成本等现象广泛存在,企业难以通过自身的成本优势来获得竞争力,因为客户并非主要通过价格杠杆来选择企业,同时,客户对企业差异化的敏感程度也十分有限。这些因素都制约了施工企业推行施工成本管理的决心和具体实施。

2.5工程量清单计价实行中的新要求

随着近几年建筑施工行业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实行,对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工程量清单计价就是将招标方提供的工程量清单根据本企业的技术条件、管理水平,本着自主报价的原则,进行逐项填写单价,并计算出整个工程的投标报价。工程量清单计价属于综合单价法计价,消除了计量过程的差错因素,创造了一个公开、公平的竞争条件,使工程投标竞争真正落实到价格竞争中,报价的高低完全取决于施工企业自身的综合管理素质。

3.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现状问题的原因解析

实践证明,由于全过程、全方位投资控制的理念尚未形成,投资管理的各个层面不够完善,导致工程投资中损失浪费的现象比较普遍,工程建设投资失控的现象普遍存在。

3.1全过程投资控制的观念尚未形成

目前对于投资控制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工程结算的审核上,致使投资控制管理缺乏全面而系统的定位,缺乏全过程、全方位、动态的管理。对建设项目投资的控制,主要侧重于事后核算,即对竣工结算进行审核,对其他阶段的控制显得薄弱。如:(1)前期工作的深度不够。近年来,由于强调了可行性研究和技术经济评价,建设前期工作比过去有所进展。但是,不进行可行性研究就草率“上马”的项目仍然时有发生,致使一些建设项目决策缺乏科学性,控制项目投资和提高投资效益往往成为一句空话。有的项目虽然做了可行性研究,但内容和数据不实,流于形式,一开始就使项目投资失控。(2)对设计缺乏有效约束。在于设计单位主要只负技术责任,基本不负经济责任,没有限额设计的严格规定。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下,设计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监督,建设单位没有采取应有的措施促使设计单位去精心设计和限额设计,有些工程项目没有推行设计招标,没有优选设计方案。不少设计单位管理体制不完善,片面追求设计的工作量和经济效益,缺乏精品意识,以致有的结构设计过于保守,以至出现肥梁,胖柱,厚板;有的平面布置不合理,结构系数过大;有的漏项、错位等问题大量存在。(3)招标阶段控制措施不当。实行清单招标后,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对固定单价合同的工程项目的造价造成很大的影响。目前基于各种原因,由于项目前期工作的时间跨度较长,为了不影响项目交付使用,有些项目在设计图纸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就进行招投标工作,招标代理机构(或清单编制单位)往往在短时间内提交工程量清单,造成工程量清单中漏项缺项、工程量不准确的现象普遍存在。另外,有的项目未设置投标限价或限价偏高,被投标单位采用围标、串标等非法手段抬高工程造价。(4)施工阶段对变更及现场签证的把关不严。在实施过程中有一些修改或变更是难免的,有时是非常必要的,可能成为节约投资的重要途径。但是,实践中的设计修改或变更,其结果大多是超标准、增投资。由于设计过于粗糙或因功能和构造处理不当,或使用单位要求的修改给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的变更提供很多的理由,有的施工单位利用各种手段将投标报价低的单项提出修改而获取更多的利润,这些都直接的增加了建设项目的总费用,也给项目管理方产生权力寻租的场所,滋生腐败。有的项目监理人员对造价管理、预结算知识和有关规定掌握不够,对不应该签证的项目盲目签证。有的签证由施工单位填写,没有认真核实就签字盖章,有的变更不及时,刚做完就拆的现象经常发生。

3.2相关制度及约束机制不完善

如:(1)相关制度不完善。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中的招标代理费、工程设计费、工程监理费等,按现行主管部门批准的计费标准,都是以项目投资额或工程造价为计费的基数,水涨船高,工程项目造价高,相应的费用也高,造成投资控制流于形式。(2)约束机制不完善。目前,对参与工程建设各项工作的单位,对投资控制效果如何,没有相应的约束。对投资控制效果如何,没有相应的评价,投资控制得不到工程建设参与各方的重视。如,招标代理单位,对工程量清单编制的质量没有行业的约束制度,所编制工程量清单造成项目的损失也没有追究责任。

综上,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坚持按合同办事,加强工程建设业主管理,注重现场管理,做好工程结算,以达到严格控制造价的作用。在未来控制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问题上,还有待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研究:(1)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规范造价职业行为,提高办事效率,提高计算的准确率。(2)严格控制“三超”严格控制,加强建设工程投资效益管理。(3)采取有效措施,使工程造价管理规范化、系统化、法制化。

关于“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思考 篇7

1 社会原因

1.1 互联网络的消极影响

当前许多中小学的学生, 与网络接触的机会较少, 对网络这个陌生的新鲜事物充满着好奇。为了满足好奇心, 窥探网络的秘密, 他们偷偷地溜进网吧……老师家长发现学生上网后, 便想尽办法帮助学生远离网络。事与愿违, 当前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叛逆心理极度明显阶段, 师长越禁止, 学生越充满好奇。先是课余时间偷偷溜出去, 晚上其他学生就寝后溜出去, 到后来就是通宵达旦。在同这些学生交流时发现他们为什么这么迷恋网络?其主要目的是玩游戏, 寻找一种虚幻的刺激。当这些学生, 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玩网络时, 根本就没有心思上课, 产生极端的厌学情绪。据调查了解, 部分寄宿制学生, 家庭经济本身就困难, 家长给的钱很少, 一些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把生活费都拿去上网, 到后来连饭钱都被花光。于是引发偷盗、抢劫等负面社会问题。虚幻的网络使得自制力不强的学生慢慢滋生好逸恶劳的思想, 人格被不断扭曲。

1.2 盲目消极的人生观

在当前, 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提高,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 读书已不是唯一的出路, 许多学生都认为读书无用, 自己苦读十几年, 大学毕业以后也不一定就能找到工作。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潮在校园蔓延!成为偏远山区农村教育不可缓解的新问题。大量家长南下或是北上打工, 把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扔在家里, 成为“留守儿童”, 受地域文化传承、社会转型时期人心浮躁的影响, 消极的教育观在家长心中滋长, 学习与打工挣钱毫无关系, 致使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要求不严格, 把“学校当作他们外出打工后的托儿所”。这些学生不求进步, 抵触教师的教育。

当前学生受到来自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信息的接收速度变得更快, 而学生对接收的信息又不能正确取舍, 同时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些不良风气对孩子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例如日韩流的糟粕文化、盲目的追星以及社会潜规则的暗示。致使少数学生或对人生不严肃, 玩世不恭, 游戏人生, 消极颓废, 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打算, “听凭父母安排”或“过一天算一天, 以后再说”, 不求上进。

2 教育原因

2.1 教育资源不均衡分配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实施教育保障经费的前提条件下, 学校自身造血功能有限, 办学条件相对落后制约着农村学校的发展, 出现农村学校教育质量不高, 育人环境不好, 师资力量不强, 管理比较落后、学生城乡心理发展差距大等现实问题。而家长追求优质的教育资源, 致使大批农村学生入城导致城镇大班上课, 班级学生多, 教师容易忽视一部分学生。

2.2 学校教育的压力转嫁

学校教育是产生“问题学生”的最大原因!家庭、社会、教育主管部门对祖国的未来的成长关心之至!因此在教育方面, 使学校产生了强大的压力, 而教师在学校施加的压力下, 渐渐地把压力转嫁到了学生的头上。学生的学习压力逐渐增大, 每天大量的、繁重的学习任务压迫着学生, 一批孩子承受不了, 产生了厌学逃学的现象或者消极的怠工。

2.3 模式教育

枯燥的课堂教学, 毫无生动可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最轻松的教学方式, 许多教师已经跟不上时代的需要, 古板僵硬的课堂教学使得学生没有灵气, 一味地重复单一的问题使学生失去学习的源动力。

3 教师原因

3.1 师德、责任缺失

当前, 有一些教师经受不住物质欲望的诱惑, 不是把教师工作当作终身的事业, 而是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课堂教学不认真, 与学生不沟通不交流。即使学生的行为严重违反《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置之不理。在教育观念上, 陈旧落后, 不思考, 不学习, 没有责任感, 也没有成就感, 对学生放任自流。在教育方法上, 对待学生简单粗暴, 体罚和变相体罚使得学生不断滋生新的问题。

3.2 急功近利的心理

当前许多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于是乎各种家教培训机构应运而生。许多父母看到别的孩子上了很多特长班, 于是不管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兴趣还是否具有这个特长, 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盲目让孩子参加报名各种培训, 孩子的书包越来越沉重, 自己可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少, 在学习这条永无止境的道路上, 越来越没有兴趣和快乐而言。学校教育面临主管部门的年度考核定等的现实, 让学校深感压力极大, 无形中加重学生的负担。同时学校还得承受来自社会的舆论, 学生升不起学, 学校教师就会承受来自社会的许多流言蜚语。于是在大多办学条件相对落后的学校, 给学生的练习增多了, 考试频繁了, 学生不堪重负。

3.3 不公平教育

不公平教育是滋生“问题学生”的重要平台。任何学生从一开始本质都是好的, 他们的心理品质正处于一种形成期, 这时的教育如果是适时的, 就不会产生问题学生。相反不适时的教育就会产生问题学生, 其中不公平的教育是重要原因, 老师偏爱优秀的学生, 辅导具有针对性, 对后进生的关注和帮扶不够, 使得后进生产生自卑的心理, 逐渐放弃。同时他们又不甘于平凡, 需要引起社会和老师的关注, 需要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师生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逐渐加深, 加之青少年生理、心理发育等原因, 致使学生性格逐渐发生变化, 逆反心理越来越严重, 孤僻、忧郁、恐惧使之厌学情绪越来越明显, 轻则逃学进网吧, 早恋;重则流落社会, 成为危害一方的地痞流氓, 不公平教育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4 家庭原因

4.1 留守儿童

城镇化、工业化进程逐渐加快, 进程务工成为当前农村新兴经济的主题, 大批农民工进城, 留守儿童随之产生。这批孩子留在家中, 有的是爷爷奶奶在监管, 有的是外公外婆在监管等, 衣食住行不成问题, 可关键的就是孩子的教育问题。在这些孩子中, 有的自觉性较差, 加之长期没有和父母在一起, 思想无法沟通。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隔代教育带给孩子太多的溺爱, 使得孩子性格脆弱, 一旦受到委屈则无法自拔。这种现象在农村学校尤其明显, 这些学生在受挫折后, 自暴自弃, 消极怠工, 逃学上网。教师对此也很头疼, 教师同家长的交流, 家长同学生的交流沟通只能借助电话这一平台, 效果甚微。

4.2 父母离异、意外伤害带来的单亲家庭

随着经济社会飞速发展, 人们追求幸福的指数越来越高, 父母离婚越来越多, 以及意外伤害所造成的单亲家庭越来越多。在调查中发现, 不少单亲家庭, 孩子不论是跟着父亲住还是跟着母亲住, 基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同父亲住的孩子大多都具有暴力倾向, 喜欢吃烟酗酒, 仔细观察发现这些孩子在家易受父亲的打骂, 父亲对孩子的暴力使得孩子对其转嫁给另外同学。同母亲住的孩子性格内向, 较为自闭, 自卑心理严重, 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 在校不愿同老师、同学交往, 厌学情绪严重, 基本不参加学校任何活动, 女生则多有早恋倾向。当前, 父母离异、意外伤害带来的单亲家庭所产生的“问题学生”越来越多, 如何解决这类学生的教育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和关注。

4.3 家庭溺爱

家庭溺爱是“问题学生”产生的温床。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 人民大众意识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出现, 使得六个长辈围着一个孩子转成为普遍现象。这些学生在家娇生惯养, 以自我为中心, 受不得半点委屈, 心理承受能力很弱, 一旦遇到过不了的坎儿, 就不能自拔, 失去自信, 久而久之, 逐渐堕落, 加之长辈望子成龙心切, 时有拔苗助长的举措。

4.4 家庭困难

家庭经济拮据, 父母身体不好, 单亲家庭, 父母年迈等都在不同程度影响着学生心理, 特别是懂事的孩子, 担心家庭沉重的经济负担。这类学生的心理负担极重, 极其自卑, 别的孩子有的我不敢奢望, 极其害怕同学的嘲笑。正是在这种心理阴影下, 他们失去了朋友, 把自己囿于一个很窄小的圈子里, 性格孤僻少言, 不愿交流, 使得自己形单影只, 最后从校园流失。

林权管理面临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篇8

1.1 林权证效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由于历史上林权政策多变, 部分林农对林权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仍然心存疑虑, 加上林权保护机制尚未有效建立, 林权证在少林地区的部分林农无足轻重。同时由于林业经营风险大, 金融部门对林权抵押贷款顾虑重重, 林权证不能做房地产权证一样具有物权作用, 弱化了林权证的作用。因为林权证没有完全体现其应有的地位和价值, 多数林农仅对现有的林木进行管护和利用, 不敢大胆在山上投入过多的资金和劳力, 影响了林地生产力的提高和林农收入的增长。

1.2 林权证难以全部发放到位

由于林权证涉及千家万户, 林区交通不便, 信息不畅, 加上外出务工人员多, 林农不能全部亲自到林权登记机关领证, 有的林权证多由乡村干部代领, 滞留或延期发放林权证时有发生, 特别是少数乡村为了提高分山到户率搞假分山, 故意截留林权证, 导致林权证无法发到持证人手中。

1.3 变更注销登记制度难以有效落实

山林分户经营后, 经营主体高度分散, 经营客体分割, 林权变更频繁发生, 林权互换、林地出租等流转现象经常发生, 除大宗林权流转外, 林农很难主动到县级林业主管部门中请变更注销登记。林权变更注销登记难以有效落实, 必然引起林权管理混乱, 需要创新管理方法以适应山林分户承包经营实际。

2 林权管理对策

2.1 稳定林权, 转变职能, 充分发挥林权证的效用

林权证的法律效力是保证林权证效用发挥的前提。林权证是依法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核发, 由权利人待行的确认森林、林木、林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法律凭证, 是申请林水采伐、征占用林地、林权抵押贷款、林地林木流转的前置条件, 是调处林权纠纷的法律依据。林权证中载明了林地范围、面积、林木蓄积等森林资源状况, 以及林地所有权人、林地使用权人、森林或林木所有者、森林或林木使用者等权利主体。依法取得了《林权证》, 权利人就拥有了该林权证记载范围内的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权或使用权, 就像房产证一样。《林权证》载明的林权是一项财产性权利, 受法律保护,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林权证效用是“预期收益大小、法律保护程度和比较优势强弱”的函数。林权证载明的林权给个人带来的预期收益越大, 法律对林权保护越严格, 林权证比较优势越强, 则林权证效用越大, 人们越认同林权证。但在经济较发达的少林地区, 部分林农对林权制度认识不足, 依法管林的观念不强, 认为山还是那座山, 有无林权证无所谓。加之大部分农村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 劳动力缺乏, 很多山林疏于管护;林农从山林中就得的收益不大, 致使农户对山林的管护责任心不强, 经营山林的积极性不高。而村、组干部认为山林部分到了农民头上, 用不着他们操心, 致使林权管理在基层几乎不闻不问。

政府要致力于建立长期有效的林权制度, 稳定收益预期;加强林权的实体保护, 确保权益实现;拓宽林权证在保险、担保、抵押贷款、合作入股等方面的功能, 使其与其他权证相比具有优势。在实际工作中, 政府主要应实行“四个转变”: (1) 在管理理念上, 从“以林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以人为本是对产权主体的尊重, 只有以人为本, 以农民经营森林的目标为切入点, 才会逐步形成实现森林对农民收入增加的贡献率提高, 由此激发农民培育森林资源的积极性, 进而使森林资源越来越多; (2) 在管理重心上, 从以“林木管理”为主向以“林地管理”为主转变。林地所有权稳定, 林地自然条件和面积大小相对固定, 管理成本低;而森林、林木无论从树种组成、群落结构、生态系统功能及产权关系都是动态的。因此, 加强林地管理, 既可以解除对林木所有者的产权约束, 又可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条件; (3) 在行政职能上, 从“林业经济管理”为主向“森林生态管理”为主转变。林业行政职能的重点放在生态公益林管理和经营。对商品林而言, 政府的职责主要是进行商品林产权保护、林业宏观经济调控和林地的生态环境监管; (4) 在管理模式上, 从“行政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顺应产权制度变迁的形势, 理顺管理职能, 调整管理机构, 提高管理能力, 以加强林业内部管理和服务能力建设为重点, 建立“精简、高效、协调”的运行机制, 帮助林农和其他经营者提高林业经营管理水平。

2.2 完善林权变更注销登记制度

林权的变更, 有广义上的林权变更和狭义上的林权变更。广义上的林权变更, 是指林权主体的变更、林权内容的变更。林权主体的变更, 涉及某一主体取得林权而相对主体丧失林权。狭义上的林权变更。仅指林权客体的变更和林权内容的变更。林权的消灭, 是指林权与特定主体相分离, 就林权主体而言, 就是主体丧失林权。根据林权消灭方式的不同, 林权的消灭分为林权的绝对消灭和林权的相对消灭两种。林权的绝对消灭是指林权的客体不仅与林权主体相分离, 而且其他主体也没有取得其林权, 如森林火灾;林权的相对消灭是指林权的客体在与原林权主体分离后, 又与其他特定主体相结合, 实际上是林权流转的结果。

对于林权变更注销登记, 要明确林权变更注销的类型、登记机关、申请材料、申请主体和登记要求。因为, 林权客体时刻在变动, 如林分蓄积量在增长成减少、树木在生长、树木种类在自然演替或人工栽植下增减。

2.3 加大林权法律保护力度

依据《森林法》的规定, 构成盗伐林木行政案件, 除依法赔偿损失以外, 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盗伐株数10倍的树木, 没收盗伐的林木或者变卖所得, 并处盗伐林木价值3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依据《刑法》的规定, 盗伐林木, 最高可以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并处罚金。以上说明, 盗伐林木在行政或刑事处罚规定是严格的, 但对林权人损失的赔偿规定却过于笼统, 适应法律困难, 弱化了林木财产权保护。虽然权利人可以向法院提取民事诉讼或刑事诉讼中附带民事诉讼获得赔偿, 但是对少量频发的林木盗伐案件, 由于诉讼成本高, 权利人一般很少诉讼到法院, 权利人的林木财产很难得到实质性的保护。因此, 需要制定相应的法规和地方性规章, 对盗伐林木损失赔偿标准作出具体明确规定, 并规定森林公安机关在处理盗伐林木行政案件时, 先民事赔偿再行政处罚。同时对烧毁、损毁他人林木的行为也作出具体而明确的损失赔偿法律规定, 实践中才能有效地保护经营者合法权益。

2.4 完善林权争议处理机制

对一些山林纠纷案件, 政府在林权纠纷中以调解者的身份出现, 对调解不成的纠纷案件作出行政裁决。此次林改中对山林纠纷基本上按照“组与组之间的纠纷不出村、村与村之间的纠纷不出乡镇、乡镇之间的纠纷出双方协商解决, 协商不成的由县政府负责调处”的行政调解原则进行的, 有效地化解了多年积累的山林纠纷, 稳定了山区社会秩序。司法救济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随着纠纷或各类潜在纠纷的出现, 当事人必然会通过司法途径解决林权纠纷。因此, 要在稳定林权争议处理机构基础上, 完善林权争议处理法律规范, 由行政部门和司法部门合理分工, 通过行政调解和司法判决两条途径处理林权争议。

摘要:为了依法确认林权, 及时掌握林权动态变化情况, 达到“定分止争”以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目的, 有必要对林权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林权管理,问题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1]杜广山.浅析林权管理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安徽林业, 2006, 5.[1]杜广山.浅析林权管理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安徽林业, 2006, 5.

英语作文中语言问题的原因探究 篇9

词汇问题在同学们的英文作文中是很大的一个问题, 根据查看作文, 分析问卷的调查结果, 可以得出同学们出现词汇使用错误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客观和主观两部分:客观方面, 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因素:

1、英语和汉语词汇构成以及表达方式上具有本质上的差异, 英语以形合为主, 而汉语以意合为主。因此, 英语的词汇使用方面有很多的规则, 比如词性变换、词形变换, 这就导致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学习者需要学习和记忆许多东西。而即使同学们将这些规则都掌握熟练了, 还需要面临很多规则外的特例, 这些特例没有任何规律可言, 因而又大大增加了学习者的学习内容。

2、中国的学生从小到大的学习是在相对比较应试的环境中进行的, 很多老师在讲解词汇时更多的考虑的是如何使学生记住单词的拼写和汉语意思, 忽视了词汇的语境和相关搭配等等, 以至于同学们不能在具体的写作中正确运用。

二、出现词汇使用错误的主观原因

虽然客观因素对同学们的英文作文写作有影响, 但不起决定性作用, 关键还是在同学们的主观方面, 我们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对词汇的掌握不够扎实, 一方面, 同学们在学习词汇的时候, 对一些词只知道其中文对应的意思, 不明白其使用的语境, 没有掌握其相关的词性变化, 也没有掌握其固定搭配, 因而在写作中就无法正确使用。另一方面, 在遇到新词时, 即使当时了解了其相关的使用语境, 感情色彩, 固定搭配等, 但由于没有加以应用, 没有对学到的词汇进行深层次加工, 因而没有将其内化, 因此也就没有形成自己的产出性词汇, 不能在写作中准确使用。

2、中式思维比较严重。虽然作为二语学习者, 受到母语的影响是难免的, 但是学习了近10年的英语, 同学们应该能够尽量避免母语的负迁移作用, 并且习惯使用英语的表达方式。而在我们查看作文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了很多中式的表达, 说明同学们没有能够形成英语思维, 仍然受中式思维的影响。我们认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输入量仍然不够, 换言之, 同学们阅读英文原著的数量较小, 数量上的积累还不能形成质变, 没有形成英语语感, 因而在写作中也无法使用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

写作中喜欢使用较偏、较难的词汇。无论是在我们查看的作文中还是在问卷调查时, 我们都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倾向于使用较偏、较难的词汇。追究其心理动机,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不屑于使用常见的简单的词汇, 而认为较偏、较难的词可以体现自己的专业水平, 提高作文的层次,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样做的初衷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这样的词汇若不合语体、语境, 或者将其用法弄错反而会弄巧成拙。

三、语法问题产生原因

通过问卷调查, 我们得出语法问题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不知道正确的语法表达”。同学们学习语法至少有十年之久, 而且在高中和大学分别对基础语法和深层语法进行了学习, 但是同学们还是将语法知识水平问题排在了犯语法错误原因的第一位。结合我们的典型错误类型排序来看, 介词、冠词、时态等排在前列的语法项目都是看似简单, 实际上都很难掌握, 原因在于我们学习过的规律只是一般性的, 而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还要结合具体表意需要和语境来选取恰当的介词、冠词或者时态等。那么在具体情况中就会出现“不知道正确语法表达”的现象。

2、同学们对语法有“相对”忽视的态度。问卷调查显示, 绝大多数同学认为语法是很重要的, 但是在写作要素重要性排序中, 语法排在倒数第二位 (先于个人风格) 。这说明, 同学们能够意识到语法的重要性, 但是具体到写作过程中, 同学们关注的重点往往在更大一些的写作要素上, 那么相对而言, 对语法就会比较忽视。另外, 很多同学有“只要思想深刻, 就是好文章的想法”, 这种想法会使同学们对某些语法问题不去深究, 造成语法错误。

同学们缺少良好的改正意识。调查发现, 同学们对较难语法项目的错误容忍度很高, 即某项语法错误越难改正, 同学们对其越容忍。那么同学们在完成文章进行修改时, 也就不会给予这些语法项目更多的关注, 会放过很多改正错误的机会, 致使呈现到老师面前的末稿依然存在语法错误。

四、句型问题产生原因

在调查中, 我们发现同学们在句型方面的错误主要存在于句子结构复杂混乱, 句式单一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 可以总结如下:

1、句子结构的输入不够, 即在平时阅读的过程中没有注意分析并积累好的句子结构。语言是一个输入和输出的过程, 有了大量的输入, 才会有好的输出。在阅读的过程中, 有约20%的同学并没有注意分析句子结构, 没有树立积累句子结构的意识, 遇到好的句子结构也不会停下来去分析, “以彼之长, 补己之短”, 这就导致他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不能运用好的句子结构, 而只能使用比较熟悉常用的句式, 而使作文的句式单一。

2、写作时没有树立变换句式的意识, 形成了惰性。写作是一个思维和动手相结合的过程, 需要写作者集中精力投入, 从前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四所大学的同学都不约而同地从之前的调查看出, 同学们在写作过程中最关注的是主旨思想等方面, 对句式的关注不够, 而且思维具有短暂性, 若在中途停下来思考句式的变换, 思维就被打断了。所以, 很多同学就在写作中培养了这种惰性, 只顾思维的发展而忽略了表达思想的形式, 即句式的变化。其实, 还是有约27%的同学会在写作中应用积累的句式, 这说明这种惰性是可以克服的, 关键是要树立句式变换的意识。

积累了的句式没有运用, 即有输入但没有输出。虽然有约67%的同学表示阅读时会注意分析句子结构, 但是分析后没有记忆或者及时复习并且在自己的写作中加以运用, 导致许多同学会鉴别好的句子结构但是不会用, 即没有实现积累的内化。所以, 学习语言也是需要记忆并且通过不断练习加以运用, 同学们还要学会在句式结构上下苦功夫。

五、语篇衔接问题产生原因

1、知识水平问题, 同学们虽然为英语专业学生, 但对话语标记的掌握还只是“一知半解”, 导致话语标记使用不准确。一方面, 同学们掌握的话语标记有限, 一般仅限于but, so, however, not only…but also等常见连接词, 由于扩展不够, 会出现写作时将已掌握连接词重复使用的问题。例如, 同学们的已知词库里都有however一词, 但是文章中需要转折的部分, 如果都用however, 既会使文章单调乏味, 又会使逻辑关系失去层次感。因为however只是语气较轻的转折, 不是用到哪里都合适的。

2、态度和意识问题, 同学们真正用好话语标记的意识不强。首先值得肯定的是, 有74.5%的同学表示他们会在写作过程中有意识地使用话语标记, 但是有意识应用和准确应用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差距的。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 同学们已经积累了一些话语标记, 在这种情况下, 同学们反而缺少了推敲的意识, 导致一些话语标记用得不地道。话语标记不像名词、动词等实词那样有明确的实际意义, 容易被同学们轻视, 但是话语标记的用法是很微妙的, 近义的话语标记间也会有细微但非常重要的差别, 例如前文提到过的however和by contrast, 但同学们的认识往往不到位, 导致话语标记用得不地道。

摘要:英语写作在英语学习中是最重要也是最难的部分之一, 而写作中的语言准确性不仅影响着文章意思的理解, 更体现着作者的英语水平和素养。语言准确性指写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正确运用各种语法、词汇和句型的能力。而在二语写作过程中, 学生在文章中犯语言上的错误是在所难免的, 错误修正也就成为了相关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话题。

楼盘英译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篇10

1、楼盘中文名构成

中国楼盘名多由专名+通名构成,专名用于与其他住宅区、建筑物进行区分;通名是表明住宅区、建筑物的功能、形态、类别等属性的通用词语部分。比如,朝阳小区,远大理想城,瑞景花园,聚锦苑这几个楼盘名中,专名分别是朝阳、远大理想、瑞景、聚锦,通名则分别为小区、城、花园、苑。有少数楼盘案名是不带通名的,比如蓝钻,正弘春晓等。这样的楼盘案名是开发商为了营销目的追求独特新颖的产物,丧失了楼盘案名的部分功能性。

2、楼盘中文名现状

在加快城市化建设的步伐下,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楼盘名称也就愈加琳琅满目,标新立异。《民政部关于加强城镇建筑物名称管理的通知》中指出“这些建筑物名称在商务工作、广告宣传、邮电通讯、日常交往中广泛使用,具有明确的指位功能和鲜明的地名意义”,但是楼盘名绝不仅仅只是具有指位功能的辨识符号,还传达着开发商的理念,肩负营销重任,与商标品牌的功能有极大部分的重叠。因此在命名的时候,人们更多地关注的是它的品牌功能,命名随意性大。据调查,中国楼盘名现状为崇洋化、复古化、夸大化、谐音化。从郑州楼盘名称就可见一斑,如:新里卢浮公馆,曼哈顿广场,时尚Party;帝湖东王府,银基王朝,永威翰林居;锦江国际花园,尚都国际公寓,清华大溪地;尚书苑(尚书院),世纪豫花园(世纪御花园),珠江荣域(珠江荣誉)。

二、楼盘英译名存在的问题

或许是对西方发达国家美好生活的向往,崇洋长久以来是国人一大情结,一个楼盘有英文名,就显得高大上了许多,这与当今楼盘名的崇洋化和夸大化不谋而合。然而,纵观这些楼盘英译名,质量良莠不齐,甚至有些让人啼笑皆非。作为房产的脸面,本是为了彰显品质,反倒抹了黑。通过对在网络上和广告上收集的数据对比观察,笔者发现楼盘的英译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专名是英语还是拼音不统一

虽然大多是翻译成英语,但还有少数是拼音,更有一些是英语和拼音夹杂。如恒大旗下的恒大金碧天下译为Evergrande Splendor,而同是恒大旗下的金碧花园则是Jinbi Garden,金碧骏鸿花园是Jinbi Junhong Garden,金碧世纪花园是汉英夹杂的Jinbi Century Garden.

2、通名英译随意性大

通名英译也“入乡随俗”,无论楼盘实际情况如何,都倾向于华丽的词汇,力争成为噱头,于是一种通名会出现各式各样的译法,有的甚至语义失当。如府被译为Palace,Plaza等, 如:金碧华府Jinbi City Plaza,恒大华府Evergrande Palace。郡被译为Paradise,Town,Castle,County等,如:金科·东方雅郡Orient Paradise, 协信·柠檬郡Lemon Town, 万科·翡 郦郡Philippe Castle, 蓝湖郡Blue Lake County。半岛被译为Bay, Peninsula,Land等,如:融汇半岛Long Wish Bay,恒大御景半岛Evergrande Royal Scenic Peninsula,晶蓝半岛King Land。庭被译为Residence,Yard等,如:恒大翡翠华庭Evergrande Jade Residence,枫香庭Waft Yard。湾被译为Harbor, Riverside, Bay等 , 如 : 金碧湾Jinbi Harbor, 恒大江湾Evergrande Riverside, 恒大御景湾Evergrande Royal Scenic Harbor/Bay。

有的通名选词或者去通名化导致案名出现歧义,误导置业者。如郁金香岸Tulip Bank,bank不仅有水岸的意思还有银行的意思,难免让人误解这是一家银行的名字;好望山Hill of Good Hope,商家是仿拟的“好望角”,但实际上并不是山,而想表达的是观山景或山庄的意思,译为hill则会产生歧义;棕榈泉国际公寓Palm Springs,Palm Springs是美国加州的一座旅游城市,通名Apartment的丢失使语义模糊,使人产生误解。

3、文化意象误译

中华民族以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而闻名,对起名字亦十分讲究,楼盘名往往包含了一些中国特有的文化词和吉祥语,翻译是要尽量保持文化传真。但由于楼盘英译名的主要目标读者非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这种不恰当往往被缩小甚至忽略。例如,龙作为中国的象征,代表了尊贵神圣,吉祥庄严;而在西方文化中,则令人联想为地狱与邪恶之火,象征着丑陋、凶恶、黑暗。在对“龙”进行翻译时,若直译为dragon必定是不合适的。如“富田·兴龙湾”的英译名为PROSPEROUS DRAGON BAY,尽管不会产生西方人那样的联想,但是从译名的质量也能看出来开发商或楼盘的品质,从而影响了公司形象。相比之下,“开祥·御龙城”的译者则聪明得多,LOONG ROYAL TOWN中的loong是中国龙的英译,用于和西方的dragon区分,此龙非彼龙。又如,郑州一个楼盘叫做“七里香堤”,译名直译为Seven Miles Riverside(七英里河岸),完全没有了中文的美感,况且中文里的1里=500米,而英语里的1 mile=1609.44m,这里的七里实则是以具体的数字指代模糊的概念,“里”暗含的还有邻里的意思。

4、书写不规范

大部分是每节单词首字母大写,也有的全是小写,有的全是大写。如:蓝山公馆The Hills Mansion,绿地迪亚庄园greenland dia villa,金沙湖高尔夫观邸JINSHA LAKE GOLF VILLA,安源时代广场ANYUAN TIMES SQUARE。有的单词间没有空格,读起来非常吃力,如:绿地香颂,ROYALRIPARIAN。一般情况下,地名、商标、专有名词都是首字母大写即可,全部大写适用于特别强调和一些缩略式的专有名词,如USA,况且全是大写对于大部分目标读者——中国人来说,会造成阅读障碍。

三、原因分析

楼盘英译名混乱的情况究其原因,有条令法规方面的缺乏,有社会风气的怂恿,也有开发商的心机和译者专业水平的局限。

1、缺乏统一法规

楼盘中文名,各地方的建筑物管理规定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比如,《郑州市城镇住宅区及建筑物名称管理规定(试行)》中讲到,“住宅区、商住类建筑物可选用‘楼、厦、小区、花园、村、院、园、苑、寓、坊、舍、居、榭、庭、庐、轩、邸、阁、筑、墅、庄、城、广场、馆’等作通名。非居住用途的建筑物可选用‘楼、厦、园、苑、城、广场、中心、宫、馆、阁、塔’等作通名。”而且具体了常用通名的适用范围和技术规定,比如“花园、花苑:适用于配套服务设施完善的生活舒适度较高的独立住宅区,占地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绿地率在35%以上。”而相应的英文规定则完全没有,没有法规的束缚,开发商就能随心所欲,抓住消费者的虚荣心理,无论实际情况如何,都倾向于选择“有面子”的词,castle,metropolis,villa,manor等信手拈来。

2、社会风气浮躁,心理攀比

通名英译的混杂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楼盘名称的夸大化趋势。中国文化中的家文化可谓根深蒂固,娶妻生子、成家立业这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本无可厚非。但是如今买房除了是为了达成要过美好生活的愿望之外,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浮躁社会风气的个人表现,这个社会浮躁的风气让买房成为了一种极大的负担,让一些人成了一辈子的房奴。丈母娘抬高了房价的笑谈足以说明,有些消费者买房是为了面子,是给其他人看的。房子变成了奢侈品,房价的高涨抬高了楼盘的地位,人们花了这么多钱买的房自然是越尊贵越好,抓住了这个心理,为了追求营销,商家往往夸大吹嘘,尽量往宏大的层次攀升,抛弃了寻常的apartment,loft,estate, suite等 , 取而代之 的是metropolis, paradise, villa,international, castle等更高层次的词。于是,将公寓、家译为mansion也就不足而奇了,如:华宇2008公寓2008 Mansion,富田九鼎之家fortune noble mansion。

3、译者缺乏专业素养

有的开发商为了节约成本,翻翻字典就译出了一个英文名,或者是随便找个懂点英语的人咨询建议。但真正的译者,不仅是会英语的人,他们需要很好地掌握这两种语言,熟知双方文化,对所译的领域有足够的了解,好的写作能力,掌握各类翻译原理和技巧并经过大量的实践联系。况且专业的译者,在接手项目之前,需要进行实地考察,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而不仅仅是望文生义。几千年来国人对名都是十分重视的,名字不仅仅是辨识符号,更深含着文化底蕴,寄托了美好的愿望,是传情达意的工具,父母给孩子起名时会苦思冥想,考虑诸多,甚至会求助于专业起名大师,老板给公司起名亦不惜掷下重金。楼盘名往往形式上高度凝练,文化负载量大,富含美好意愿,修饰语较多,在翻译时难度较大,更应该认真对待,广泛征集专业译者的意见,找出最好的译名。

四、总结

问题的原因 篇11

[关键词]美国;贫困儿童;贫困家庭;救助措施

[中图分类号]G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8)02-0053-04

美国是经济强国,但也存在贫困儿童问题。虽然美国历届政府都致力于减少或是根除贫困,但是收效并不大,美国贫困儿童问题依然存在。当前,贫困儿童问题已经成为美国政府关注的重点。本文将对美国贫困儿童问题的现状、原因及美国相关政府部门的有关对策作简要介绍与分析。

一、美国贫困儿童问题的现状

根据美国政府公布的最新数字,美国2005年划分的贫困线标准(FPL:Federal Poverty Level)是:单身人员年收入低于9570美元;两口之家年收入低于12830美元;三口之家年收入低于16090美元;四口之家年收入低于19350美元。根据这个标准,美国的贫困人口近几年基本保持在3500万人左右。在美国,如果家庭年收入低于贫困线标准,即为贫困家庭(Poor family)。本文把生活在贫困家庭中的儿童称为贫困儿童(Poorchildren)。

美国的儿童贫困化问题非常严重。弗罗里达州粮食部门的一位官员曾说:“儿童仍然是美国穷人中最贫困的群体。虽然在过去的30年里成年人的贫困状况有所改善,但是儿童的贫困状况仍然没有得到多少改善。”目前,全美18岁以下儿童共计7300万名,其中近1300万名儿童生活在贫困家庭,约占全美儿童总数的18%。在这近1300万名贫困儿童中,0~6岁学前贫困儿童约有500万名,约占全美0~6岁学前儿童总数的20%(全美目前共有0~6岁学前儿童2400万名)。

二、造成贫困儿童问题的原因

有调查表明,造成贫困儿童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如下。

1家庭收入低

儿童尚无独立经济来源,他们同父母一起生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家庭密切相关,家庭收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儿童的生活质量。经济上的拮据使贫困家庭面临着食物短缺、无法支付房租等多重物质生活困难,贫困家庭的儿童很难享受健康成长所必需的优质教育、医疗保健等服务。

2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就业情况不乐观

相关调查表明,在父母没有完成高中学业的家庭中,有40%的儿童生活在贫困线标准以下;而在父母大学毕业的家庭中,只有3%的儿童生活在贫困线标准以下。有关父母就业情况的调查表明,在所有贫困儿童的家庭中,56%的家庭中父母只有一方全年从事全职工作,25%的家庭中父母只有一方一年中部分时间从事兼职或全职工作,19%的家庭中父母双方都没有工作。美国国家贫困儿童中心(NCCP:National Center for Children in Poverty)2007年11月发布的最新调查报告表明,如果父母受教育程度过低,即使全年从事全职工作,工作收入也不高,很难帮助儿童摆脱贫困状况。

3单亲家庭数量增加

由于离婚率、非婚生育率的持续攀升,美国单亲家庭数量迅速增多。因为绝大部分单亲家庭都只有一名成人拥有经济收入,所以大部分单亲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目前,美国的单亲家庭以女性家长占绝大多数,在这些单身母亲家庭中有55%的儿童生活十分贫困,而在双亲家庭中只有10%的儿童生活贫困。

4种族背景影响

美国国家贫困儿童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各种族贫困儿童占本种族儿童总数的比率差异明显(见表1)。

5移民数量增加

相关研究表明,在美国,生活在移民家庭中的贫困儿童越来越多。父母一方为移民的18岁以下儿童占美国儿童总人数的比率在过去35年中增长了3倍。目前父母一方是移民的儿童中有57%的儿童为贫困儿童。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移民受教育程度不高,通常收入较低。

6制度不完善

根据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市的一项调查,在底特律拥有一个学前儿童和一个学龄期儿童的单亲家庭每年需要至少34000美元才能基本满足该家庭一年的日常开支,而这是一份每小时16美元的全职工作一年的收入总和。然而,密歇根州相关制度明确规定,以每小时7.15美元为最低工资标准,当单身家庭的父/母工资达到每小时9美元时,该家庭便不再符合享受公共医疗保险的条件:当工资达到每小时11.5美元时,该家庭便不能再领取儿童保育补贴。由于一系列诸如此类的严格规定,单亲家庭随着父/母收入的提高会失去许多重要的福利待遇,以至于即使单身家庭中父/母的工资达到每小时16美元,该家庭的生活状况也很难有所改观。

大量研究明确指出。经济上的困难与一系列不良的生理、心理发展结果息息相关,这些不良结果将制约儿童潜能的发挥,限制儿童未来的发展。在经济拮据的家庭中,父母在培养儿童时的投入十分有限,许多儿童因此无法享受同龄儿童所拥有的良好的早期保教服务、丰富的活动机会和高质量的医疗保健服务等。此外,经济困难还会使父母的压力增大,从而影响父母的育儿质量。压力过大还容易使父母心情沮丧、意志消沉或是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甚至会对儿童产生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众所周知,0~6岁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这个阶段是儿童生理和心理快速成长发育的时期,人的未来发展所需的各种能力、品质等大多是在这一时期打下基础的。经济上的良好保障、积极的早期学习经验和良好的身体健康状况是保证儿童早期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对于生活在贫困家庭的儿童来说,他们无可选择地承受着多重生存风险,成长压力更大。

三、美国政府解决贫困儿童问题的对策

美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推行了许多针对18岁以下贫困儿童,尤其是0~6岁贫困儿童的救助行动,如最早的家庭救助项目“援助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计划”、针对儿童尤其是贫困家庭儿童的“贫困医疗补助制度”、面向低收入家庭的学前教育“开端计划”、“学校免费早餐计划”、亚历山大市学前教育社区网计划等。

在贫困儿童数量有增无减的严峻形势下,面对贫困儿童日益增长的经济、健康、安全等多方面需要,尤其是1300万名贫困儿童的教育需求,美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力求解决学前儿童教育资源短缺问题,增加儿童享受优质教育和其他服务的机会,以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

1体察国民生活现状,重新审定国家贫困线

标准

美国国家贫困儿童中心副主任南希·金·考森在2007年8月召开的“美国贫穷测量听证会”(Hearing on Measuring Poverty in America)上承认,许多收入超过现定贫困线标准的家庭仍然面临着多重经济困难。她强调。在重新划分国家贫困线标准时有一个重要事实不容忽视,即各州和各地区之间的显著经济差异。以一个四口之家一年的基本生活需求为例,休斯敦市为36000美元,芝加哥市为40000美元,哈特福特市需要至少49000美元。因此,在重新界定贫困线标准时必须考虑地区经济差异这一重要因素。

2将对早期教育的投入与改善贫困儿童的家庭经济状况相结合

家庭经济困难是导致儿童贫困的首要原因。家庭经济没有保障,对儿童早期教育的投入就无从谈起。因此,若要增加贫困儿童接受早期教育的机会,改善其受教育质量,除了有针对性地增加早期教育投入之外,还必须加大力度改善贫困儿童家庭的经济状况。其中,帮助儿童父母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是提高家庭经济收入的有效方式之一。美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采取以下措施用以帮助贫困家庭的父母有更多机会进一步接受教育:(1)增加向接受教育的贫困父母提供财政支持的途径。(2)为正在接受教育的贫困父母分担儿童保育费。此外,各州政府还制定并实施了多种支持性政策。比如,美国有36个州已经免除了贫困单亲家庭的个人所得税,有28个州为绝大部分贫困家庭免除了占家庭总收入10%的儿童保教费用。

3通过多种方式为贫困家庭父母提供援助

帮助父母就是帮助孩子。美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对贫困儿童的父母进行援助:(1)将提高最低薪资待遇、调整税收制度和增加福利待遇三方面结合起来,从而增加父母的收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2)为父母提供身体和心理治疗机会。部分低收入者的身体健康状况较差,巨大的经济压力也导致他们心理负担过重。这严重影响了育儿质量和亲子关系。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治疗得到改善。(3)保证父母与婴幼儿相处的时间。高质量的亲子关系有益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因此美国政府致力于以制度形式保证父母与子女相处的时间,为建立高质量的亲子关系提供机会。

4增加贫困儿童及其家庭享受重要支持与服务的机会

儿童的健康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支持性条件,比如营养、健康、早期保育和教育等。为了让贫困儿童不输在起跑线上,美国各州政府积极采取措施,致力于让贫困儿童享有同其他儿童一样的教育机会和服务。美国80%的州为贫困家庭的儿童提供公共医疗保险服务;39个州认识到幼儿入园前学习准备的重要性,纷纷开展全州儿童入园前教育计划,等等。不过,这类政策还不完善,而且不同州和地区的儿童享受的支持与服务也有很大差异,因此保证让更多贫困儿童享受到重要支持与服务机会的制度与措施还有待完善。

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贫困儿童全面发展

有调查显示。在近1/3的移民家庭中几乎没有14岁以上英语较好的人,近2/3的移民儿童不会说流利的英语。因此,设立多语种早教中心,聘请双语教师等成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另外,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保证高质量教育的关键,但是美国现有的面向贫困儿童的良好师资非常有限,而且教师流动性很大,致使学生的成绩很不稳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美国洛杉矶等城市纷纷制定并实施了为贫困儿童学校培训师资的计划,旨在促进贫困儿童全面发展,

中国失业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篇12

关键词:失业问题,人口过剩,城乡二元社会

一、失业原因分析

造成我国目前如此严重的失业情状的原因是复杂而多样的, 既有数量因素, 也有质量因素;既有国内因素, 也有国外因素;既有长期因素, 也有短期因素;既有体制因素, 也有技术因素。概括起来说, 我国的失业问题是总量均衡问题、经济发展问题、经济社会体制问题。

1. 相对过剩人口是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经济运行的结果

人类社会的进步必然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并以其为主要内容和标志, 包括先进技术的采用, 新设备和新工艺的发明创造。一方面, 这些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应用, 提高了生产效率, 使得人们从繁重的劳役中解脱。这是我们那些为了获取基本的物质需求, 在劳役中苦苦挣扎的祖先曾经先梦寐以求的。对整个人类来说, 这的确是个伟大的进步, 因为人们获得了更大程度的自由, 得以从事他们喜欢的事情。另一方面, 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 提高了生产效率, 减少了人工操作的步骤和强度, 许多以前由人工来完成的某些工序甚至整个工作流程都用机械来完成, 或者, 以前需要大量人力的操作, 由于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发现, 现在只需要少量的人力即可。各个因素都导致现代社会的物质生产对劳动需求的减少, 从而使一部分劳动力失去与生产资料结合的机会。这部分劳动人口在被新的部门接纳以前, 便处于闲置状态。对于个人来说, 这种闲置也许是短期的, 但从全社会看, 总会存在相当数量的劳动者滞留于失业状态中。可见, 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包含技术构成的不断提高, 从而, 必然导致对劳动力需求的绝对减少或相对减少。

2. 传统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影响

我国是农村人口占80%左右的发展中国家, 9亿农村人口、19亿亩耕地, 地少人多矛盾十分突出, 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不仅低于工业部门, 而且其边际生产率接近于零。如果从农村中转移出一部分农业人口农业劳动力, 农业产值将保持不变。因此, 在这样一个二元结构的经济中, 对工业部门来说, 劳动供给是无限的。只要工业部门投资和扩大, 农村就可以源源不断的输送劳动力。但是, 与一般发展中国家不同, 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并非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因素, 而是明显受到体制和人为因素制约。我们不仅存在发展经济学描述的“现代的”与“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 而且还存在着与这一经济结构交错在一起的“二元社会结构”。自上个世纪50年代起, 国家陆续建立了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就业制度、粮食供给制度、教育制度和劳动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等14项制度, 僵化的城乡格局一直延续至今, 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3. 相关市场经济体制不成熟的影响

处于体制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明显的垄断性失业和非自愿性的“制度性失业”。这部分失业是在市场制度尚未成熟, 特别是在政治体制和政府职能的改革尚未完成、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城乡分离的传统就业制度仍然在起作用、经济的信息透明度和激励机制尚未健全、经济开放中的劳动力输出管理体制及流入劳动力的监控体制还很落后的情况下发生的。

4. 分配格局不合理的影响

我国经济转型中, 分配领域正在完成着双重过渡由平均分配向差异分配过渡, 由政府分配主导向市场分配主导过渡。在这种分配逻辑转轨过程中, 计划的余威和市场的力量共同作用, 按权力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互抗衡, 出现了我们今天必须面对的分配公正缺失问题。经济转型合成了我国当前的四种分配差异, 即城乡分配差异、地区分配差异、企业分配差异和个人分配差异。四种差异主要分别源于生产力分配不平等、机会分配不平等、权利分配不平等、积极性与消极性分配不平等。宏观传统分配力量对城乡、东西、垄断与竞争行业、贫富群体的宏观分配存在逆向调节问题, 即调节没有缩小差距, 反而有加剧财富集中的效果。

二、解决我国失业问题的思考

1. 影响分配和就业的社会制度:

劳动就业安置不光是一个有关经济组织的事, 它还与社会经济循环的各个环节纠缠在一起。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实现和消费彼此牵连、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现在这样一个过剩经济的时代, 社会产品的分配、消费、生产协调与否不在于社会有没有能力生产, 而在于生产后产品能否实现。所以关键的环节是分配, 因为分配决定收入水平, 收入决定有效的需求、需求决定现实的消费, 消费反作用于生产与产品的实现。而分配是由许多相对于经济组织与运行的外生变量决定或影响的, 其中最关键的就是社会的制度安排。分配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初次分配是在市场中, 通过市场的作用和机制进行的。虽然市场是公平的。但问题在于, 劳动成果到达社会成员手中之前要经过许多程序和环节, 其中有些环节并不是在市场上完成、通过市场程序由市场规则和力量决定的。虽然最后一道程序是通过市场进行的, 但各种要素在进入市场之前, 由于制度和文化的因素己经不平等客观了。我国市场化的改革还在深化阶段, 社会的运转还有太多非市场机制的成分, 初次分配的结果必然包含非市场机制或程序运作的成果。再分配取决于政府的偏好, 以及运作的廉洁与否, 那就更直接地与社会的制度安排相关了。

现阶段, 在我国, 由于政府主导了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两种生产要素——土地和资本的配置, 以及公共权力和没有成本收益分析的公共资源经常不受制约地直接介入社会经济生活, 致使许多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格发生了扭曲。比如, 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房价奇高, 造成了房地产经营商和地方政府官员对广大消费者的实质性剥夺, 很难说与这方面无关。

2. 社会功能的健全与否

到目前为至, 物质生产都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活动, 但是物质生产活动只具有工具性的意义, 仅仅限于物质生产必将使人类发展步入绝境。今天, 人类己基本克服了物质生产技术上和能力上对自己的制约, 就应当回归到人自身发展这个命题上来。因此必须促进社会发展, 只有社会全面发展了, 人类才得以重新找到自身合意的活动空间和方式, 人的发展这个命题才得以实现。因为就业不仅是人们谋生的手段, 也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 而且后者将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愈益彰显出来, 当今社会, 就业作为谋生手段的功能正经历向作为参与社会生活方式的功能转化, 这就要求社会有一个整体发展。即与失业相对应的就业问题, 除了与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有关以外, 还与社会的整体发展有密切的关系。社会生态的丰富、现代社会细胞和组织的滋生与繁殖、社会功能的培育与健全、各种相关制度安排、文化等因素都会对就业规模产生影响。单纯就劳动力安置来谈解决失业, 就有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之嫌。

现阶段, 我国解决失业问题的一个关键在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同步协调。我们应该从相关社会制度着手, 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和秩序, 使社会得以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发展, 繁衍出各种健康的生态、细胞、组织、功能, 发挥其自我组织、自我消化、自我协调的机能, 在社会功能配套与完善的过程中, 充分利用新的就业空间。

3. 历史的、现实的和技术的根源

我国现阶段失业问题还有我国特殊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以及小康社会建设实践中由于对社会规律、经济规律不甚了解等经验及操作技术原因。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社会建设的系统工程, 有许多技术性和经验性的驾控和操作问题, 比如如何安排自己的产业发展战略、在提高科技竞争力和促进劳动力就业之间找到一个平衡如何应对和化解国际经济波动的冲击如何适时、适度、有力地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如何促进地区间共同繁荣等等, 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 这都对劳动力的就业造成影响。我们要面对目前国内失业现象严重的现实, 针对造成这一形势的特殊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 有的放矢地采取有效措施, 最大限度地缓解危机。

三、结束语

我国的失业问题更多地与我国特有的国情相关与失业对应的就业问题, 除了与经济的因素有关外, 还与社会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各种制度安排、文化等因素都会对它产生影响, 所以, 解决失业问题不仅要强调劳动力的安置, 还要从社会制度、甚至文化方面着手, 以社会繁荣和和谐为准则, 努力促进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新萍 谭义英: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失业理论及启示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4年, 第2期

[2]王喜权:解决分配不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关键[J].金融信息参考, 2005年, 第2期

[3]徐晓刚:论中国失业的体制性和政策性成因[J].现代经济探讨, 2002年, 第5期

上一篇:全英语教学效果下一篇:铁路项目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