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政业务

2024-10-10

地方财政业务(共10篇)

地方财政业务 篇1

我国财政分为中央和地方财政。随着我国中央财政国库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 地方财政国库管理体制的改革也自上而下逐级迅速推进, 使地方财政客户在政府机构群体的资金配置中发挥着重要的龙头和导向作用日益明显。我国财政收入从2007年的5.13万亿元到2011年10.37亿元, 财政支出2011年10.89万亿元, 比上年增长21.2%。其中, 中央财政支出5.64万亿元, 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3.99万亿元。2011年我国地方财政用地方本级收入以及中央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资金安排支出9.24万亿元, 地方财政支出实际占比达84.85%, 地方财政客户成为商业银行服务的重要客户群体日趋明显和重要。本文对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地方财政业务的战略支点与对策进行探讨, 以抛砖引玉。

一、我国地方财政改革与商业银行服务

我国财政改革主要是国库管理体制改革, 基本内涵是建立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 是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 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方式的财政资金管理制度。2000年以来, 随着中央财政国库管理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也逐渐取消预算单位原来设立的各类收入过渡性账户, 将财政性资金逐步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 预算单位原在商业银行开立的账户也逐步撤并, 逐级按照新的要求在财政部门明确的具有代理资格的商业银行中重新自主选择开户行。我国商业银行适应地方财政国库管理体制改革需要, 积极跟进服务, 产品日益丰富, 主要提供了代理财政专户资金 (基金) 拨付、代理财政直接支付、代理财政授权支付、代理财政非税收入收缴、财政专户资金拨付与管理、代理地方财政会计核算中心资金结算和代理财政统发工资以及公务卡等服务等, 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 也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

(一) 认识不到位, 畏难情绪重

部分商业银行只看到地方财政业务竞争激烈、难度大、见效慢, 看不到服务财政客户的重要性, 畏难情绪较为严重, 难以下决心、花力气, 在做大做强财政业务上下工夫。

(二) 发展不平衡, 留有空白点

一些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在代理当地市区财政业务方面尚未有效切入, 服务财政客户还留有空白点。

(三) 财政专户少, 市场占比低

有的商业银行开立的地方财政少, 有的没有财政社保、农发资金专户等账户, 使市场占比难以提升。

(四) 营销力量分散, 尚未形成合力

一些商业银行对省级、市级财政客户营销有多个部门、多名客户经理, 多头营销和维护, 缺乏统一协调, 提高了营销成本, 影响了营销成效。

(五) 缺乏信息平台, 激励有待完善

有的商业银行对部分地方财政客户基本信息、政策变化信息缺乏, 没有建立满足业务发展需要的信息平台;客户营销费用相对不足, 有的经办行未能将上级机构下达的营销费用按要求落实到网点和个人, 激励推动不到位。

二、发展地方财政业务的战略支点

(一) 明确发展取向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地方财政业务的发展取向应是:瞄准本行愿景, 围绕业务转型, 抓住和跟进地方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机遇和步伐, 坚持以省级财政为龙头, 实行市级财政业务和区县级财政业务并举, 加大营销创新、费用投入、整体联动和激励约束, 促进本行地方财政业务又好又快发展。

(二) 确定发展目标

“十二五”我国商业银行地方财政业务总体发展目标应是: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竞争力不断增强, 市场份额不断提升。中、西部省份的省级财政业务保持高于东部省份的增长速度;县级财政业务增长速度高于市级财政业务增长速度。

(三) 制定基本策略

我国商业银行地方财政客户的营销与服务, 应立足县级财政, 突出省级、省会市级财政客户, 统筹规划, 集中力量, 团队运作, 重点突破。在具体安排上, 应围绕抓好新增专户, 做好集中收付业务;通过做好集中收付业务, 促进新开财政专户, 特别是财政社保、医保等专户;通过服务创新拓展地方财政负债业务, 带动代发工资、公务卡业务、基金托管和政府财务顾问等业务的有效发展。

三、发展地方财政业务的对策建议

(一) 统一思想认识, 加强组织领导

地方财政业务市场蕴涵着巨大的商机, 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前景, 对商业银行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商业银行要统一思想, 克服畏难情绪, 切实加强领导, 做好地方财政客户的分析和研究, 搞好营销和服务, 努力开创财政业务发展的新局面。

(二) 突出工作重点, 抓好财政专户

一是突出省级财政和省会市级财政, 力争更多的省级财政和省会市级财政社保、医保资金专户的开立。二是继续抓好农村义务教育省级、县级资金专户的争办和维护工作。三是抓好农发资金等民生领域专户的争办和服务, 力求取得突破。

(三) 把握改革目标, 抓住零余额户

要高度重视市场和政策的变化, 抓好当地财政预算单位零余额户的开户争办和维护, 以抓预算单位零余额户的开立, 带动其代理财政收付业务、财政专户资金拨付业务和代发工资、公务卡业务的有效发展。

(四) 推行团队模式, 提高营销效率

可主要采取三种形式:一是一级分行财政客户营销团队, 牵头人在一级分行 (行级领导) , 相关支行有关领导和人员参加, 主攻和服务省财政厅、省会城市财政局, 实行高对高, 点对点, 抓效应、以点带面的营销和服务。二是二级分支行财政客户营销团队, 牵头人为二级分支行, 有关分支行领导和人员参加, 主攻和服务客户为当地财政部门。三是基层行营销团队, 牵头人在基层行, 主攻和服务客户为当地财政部门各团队应进一步加大财政营销力度, 提升营销层次, 实行综合营销、跟踪营销, 提高营销效率, 保证和推动本行地方财政业务又好又快向前发展。

(五) 加强协作沟通, 形成营销合力

做好地方财政业务, 涉及到商业银行的客户、会计、信息技术等部门以及主、协办行、上下行间的联动与配合。商业银行应加强行内营销服务的联动和配合, 形成营销合力, 共同做好地方财政业务。

(六) 加大费用投入, 搞好激励推动

商业银行应积极研究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当地财政业务发展的考核措施和奖励机制, 实现收入与绩效挂钩, 激励与约束并存。应重点研究建立和完善主办行、协办行的利益匹配机制, 在充分利用全行系统营销资源, 合力拓展客户市场的同时, 解决好资源调度和营销费用等问题。

(七) 强化基础工作, 重视人员培训

要加强财政业务的基础工作, 严格操作规程, 注重风险防范, 提高服务质量, 并加大培训力度, 通过案例教学、实际演练等多种形式, 全面提高地方财政业务人员的素质, 增强服务、应变能力和防范风险能力, 不断提高地方财政业务队伍人员的素质和本行整体服务质量与水平。

地方财政业务 篇2

政预算草案报告

——XX年1月9日县财政局局长在XX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我向XX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报告XX县XX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XX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请审查。

一、XX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XX年,财税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及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省市财税工作会议精神,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紧紧围绕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三提五跨越”和谐发展目标和年度财政收支任务,按照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安全、保落实的工作要求,加强调查研究,充分把握和利用好国家应对金融危机而出台的各项财政政策,千方百计争取上级支持和帮助,全力支持培植财源,努力增收节支,使财政工作在确保职工工资发放和职能运转的同时,全力保障了农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重点民生领域和新农村建设、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及解决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突发事件的资金需要。财政在面对诸 多困难和问题的情况下,运行基本平稳,为XX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保障。

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经县级决算,全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0068万元,为预算调整数29500万元的101.9%,比上年同期完成的26329万元增3739万元、增长14.2%,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5107万元、同比增长11.06%,非税收入完成4961万元、同比增长33.25%;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01067万元,为预算调整数103241万元的97.89%,比上年同期完成的84768万元增16299万元、增长19.23%。

全县基金收入完成2187万元,为预算调整数2200万元的99%,比上年同期完成的1832万元增355万元、增长19.38%;基金支出完成3164万元,为预算调整数3200万元的98.88%,比上年同期完成的4445万元减1281万元、下降28.8%。

财政收支平衡及地方可用财力情况: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0068万元;转移支付补助收入71731万元,其中:税收返还收入2639万元,财力性转移支付补助40487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28605万元;调入资金3360万元;上年结余200万元。合计总收入105359万元。地方一般预算支出101067万元,上解支出4086万元。合计总支出105153万元。收支相抵,地方财政滚存结余206万元。地方可用财力101273 万元,若剔除上级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收入和调入资金,本级可用财力为69308万元,比上年可用财力57008万元增12300万元,增长21.58%,其中:内生财力25982万元,占总财力的37.5%;外生财力43326万元,占总财力的62.5%。

(一)财政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发挥

一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各项减税让利政策,支持企业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和节能减排工作。二是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好国家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强调查研究,吃深吃透政策,全力争取扩大内需项目28个,上级项目补助资金6308.85万元,县财政配套资金537.94万元;安排拨付XX年项目前期工作经费1075万元;为10余户企业推荐上报财政贴息、节能降耗等项目9个。三是将扶持工业发展作为培植财源的根本点和支撑点,努力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重点支持锌电公司、锌电股份公司等重点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工作。四是通过整合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注入县融资担保公司,使该公司注册资本金由1700万元扩充到51890万元,其担保实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大为增强。XX年为我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贷款3000万元提供担保,为135个下岗失业人员每人3万元的小额贷款提供担保。同时,通过财政融资担保、贷款贴息等方式,吸引社会各类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建设。五是推荐上报省市批准万兴隆工贸有 限公司为我县第一家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金1200万元,主要服务于我县“三农”和县内小企业;向省市申报批准筹划组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3000万元。六是全面贯彻落实下岗失业人员和大学生创业实行的“贷免扶补”政策。累计为195人办理“贷免扶补”创业贷款975万元,财政贴息21万元。七是竣工验收XX年度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3个、总投资1072.57万元,有效促进了项目区新农村建设。

确保财政平稳运行的增收节支措施进一步完善

一是严格财税收入目标管理,千方百计组织财税收入。二是严格执行预算外资金统筹比例,强化非税收入管理,努力为财政增收创造条件。三是积极主动向省市财政部门反映我县财政运行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努力争取省市财政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四是严格预算约束,除必须增加的刚性支出外,严格控制其他一般性支出。五是按照“四个零”增长的要求,全力控制会议、接待、出国出境、车辆经费支出。六是加强预算执行分析预测,确保重点,兼顾一般,调整支出结构,合理调度资金。七是在财政资金供求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相关部门密切配合,认真分析测算,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确保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按改革政策如期兑付。

促进城乡和谐发展的财政民生政策进一步落实

一是加强种粮农民补贴“一折通”网络管理,防止截留挪用和虚报冒领补贴资金的现象发生。全年通过“一折通”管理发放农资综合直补资金3098.8万元、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412.35万元、油菜补贴315.88万元,通过其他方式发放石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95.76万元。二是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第二批“866”工程、整乡推进和小康示范村建设资金管理。全年共组织到位第二批“866”工程建设资金1500万元、整乡推进建设资金1700万元、小康示范村建设资金300万元和新农村省级重点建设村18个、资金270万元。三是筹措配套资金428万元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四是深入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革。累计发放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基本生活费625万元;累计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基本生活费1449万元。五是安排拨付资金161.29万元用于全县高龄补贴和长寿补贴发放工作。六是全年累计拨付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资金3493万元;累计拨付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经费1905万元;累计拨付学校危改专项资金XX万元;拨付职校生国家助学金206万元。七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扩大内需实行的汽车、摩托车、家电下乡惠农补贴政策,累计兑付补贴资金1143万元。八是全年安排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396个,安排拨付资金741万元。

(四)围绕提高保障能力的财政改革进一步深化

一是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分析测算,在全县范围内积极稳妥地推行乡镇预算管理方式改革;强化人员业务培训,规范财务软件运用,加强县乡预算管理网络建设。二是进一步规范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扩大国库集中授权支付试点范围。授权支付试点单位由上年的6户扩大到10户。三是全面推行部门预算管理改革。通过改革,建立和完善部门预算编制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制定定员定额基本支出标准,强化项目预算管理。四是以建立规范、安全、高效的非税收入征管体系为目标,认真做好县非税收入管理机构的组建工作,为进一步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奠定基础。五是通过大量基础信息采集和编录,对全县义务教育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经费实行“一折通”管理方式发放,使补助资金真正落到实处。

各位代表,XX年在面对企业效益下滑、税收减少、刚性支出快速增长的严峻形势下,通过全力争取上级财政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财政运行基本平稳,财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来之不易,归根结底是县委统揽全局、科学谋划、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指导的结果,是上级财政大力支持和帮助的结果,得力于全县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广大财税干部的辛勤工作。在成绩面前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及我县财源结构的局限,财政增收难、支出保障难、资金调度难、财政偿债难、财政平衡难 的状况在短时期内难以有效改观,尚存在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更好的审时度势、应对解决。

二、XX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XX年,全县经济将进一步趋稳回升,国家将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强调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增强政策执行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为我县经济发展和财政增收带来了新的机遇。根据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在认真分析预测未来一年全县经济形势和财政收支状况的基础上,提出XX年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保增长、扩内需、惠民生的工作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省市财税工作会议及县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加强调查研究,深化财税改革,强化财税监管,完善增收节支措施,千方百计争取和筹措资金,努力做好收、支、管三篇文章,全力支持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依据上述指导思想,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按照“统筹兼顾、积极稳妥,打足各项收入,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原则,拟对XX年地方财政预算收支作如下安排:

全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3075万元,比XX年完成30068万元增3007万元,增长10%;政府性基金收入XX万元,比XX年完成2187万元减187万元,下降8.55%。

全县地方一般预算支出109167万元,比XX年完成 101067万元增加8100万元,增长8.01%;政府性基金支出2800万元。在县级财力安排中,乡镇级支出6729万元,县本级支出82398万元,其中:县本级基本支出56288万元、项目支出26110万元。

地方一般预算支出按经济功能分类:工资福利支出39184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11818万元,家庭和个人补助支出26303万元,企事业单位补助支出150万元,债务利息支出1833万元,债务还本支出3350万元,基本建设支出6600万元,其他资本性支出8028万元,其他支出11901万元。

财政收支平衡情况预测: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3075万元,转移性补助收入66000万元,调入资金XX万元,合计101075万元;地方一般预算支出109167万元,转移性支出4000万元,支出合计113167万元。收支缺口12092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XX万元,上级补助收入800万元,合计2800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2800万元。

预算支出标准

1、人员经费。按XX年9月底在册人员的工资及津贴加上新增工资及津贴计算;应提取的住房公积金、工会福利费、医疗保险等按规范后的公务员工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后的工资及比例进行计算。

2、运转经费。办公费、车辆交通费继续执行XX年的标准。

3、公检法司公用经费。为认真落实省财政厅与公安厅等五部门联发的《关于印发的通知》精神,XX年公安局、交警大队、检察院、法院、司法局公用经费标准按照该文件执行,部门取得的罚没收入、行政性收费收入全额上缴财政,其履行职能所需的经费按标准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实行收支脱钩管理。

4、专项经费。按县委、县政府会议决定和事业发展相关文件以及上年未列支的上级专款进行安排。

5、教育、卫生经费。学校公用经费:在确保上级义务教育转移支付补助全额安排外,县级按在职教师人均300元/年计算;工会福利费:工会费安排150万元,福利费按标准计提安排184万元,实拨教育局工会、福利费284万元。乡镇卫生院经费:继续按原定补助比例计算。

6、交警大队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按公安标准计算安排。

7、乡镇项目经费。按照乡镇预算管理方式改革的要求,XX年,乡镇除按各项标准计算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会议费外,全年安排800万元乡镇事业发展经费。

8、其他经费。村委会除按标准安排日常公用经费外,根据省市文件规定的标准:5000人以上的村委会补助3万元、3000-5000人的村委会补助2.5万元、3000人以下的村委会补助2万元,共安排基层组织建设经费385万元。

三、坚定信心,克难奋进,努力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XX年,财税工作将认真按照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和“三提五跨越”和谐发展目标,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财税工作会议和县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充分利用好国家保增长、扩内需、惠民生出台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千方百计争取上级政策和项目、资金支持,以全县产业发展、结构调整、招商引资、扩大内需、民生建设、生态建设、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强税源调查,优化税源结构,强化税收针对性,使财政收入在总量稳定增长的同时,不断提高收入质量,增加可用财力,更好的为全县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服务。

围绕职能促发展

一是充分发挥融资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融资平台的作用,吸引县内外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建设。二是加强政策研究,支持招商引资,为外来投资提供良好的财税政策环境。三是积极扶持和促进优势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提高农产品税收对财政的贡献率。四是加大项目的储备、评审和申报力度,全力以赴争取中央和省市在扩大内需、扶贫开发及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及资金方面更多的支持。五是进一步完善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促进减人减支,提高人均可用财力水平,为进一步化解乡村债务,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创造条件;加强涉农收费监管,逐步建立完善保护农民利益的机 制和制度。六是加大支持国有企业改革、解困力度,促进企业盘活存量资产,提高经济效益;进一步落实下岗职工再就业优惠政策,鼓励下岗职工自谋职业。七是加强种粮农民补贴“一折通”网络管理,确保各项涉农惠农资金落到实处;继续实施和支持好“阳光培训工程”。八是继续做好义务教育学校“两免一补”资金和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资金管理。九是积极筹措资金,实施好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全力支持好整乡推进和小康示范村等新农村建设。十是积极向上级财政反映财政运行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努力争取上级财政最大限度的支持和帮助。

围绕税源抓增收

一是认真开展税源结构增减变化调研和转移流动排查,加大对重点税源、主要税种的税收监管力度。二是加强财政预算执行分析预测,强化税收征管网络体系建设;严格执行国家减税让利政策,及时清理到逾期税收优惠政策,努力堵塞税收漏洞。三是健全财税库银联动、部门联动征管机制,继续推进财税征管信息网络建设。四是加强和规范非税收入监管,提高非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五是严格财税目标管理考核,确保财税收入应收尽收;进一步完善县对乡财政收入考核办法。

围绕改革强管理

一是按照综合预算管理的要求,坚持公平、公开、透明 的原则,进一步细化支出预算,促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在保重点的同时,结合事业发展需要和部门工作实际,统筹安排预算内外资金,不断提高经费保障水平。二是进一步规范乡镇预算管理方式改革,支持指导好“村财乡管”、“组财村管”工作,全面加强财政财务管理,规范县乡财政支出行为。三是按照“明确责任,分类负担”的原则,切实做好行政政法经费改革及交警下划县管的相关经费保障工作。四是千方百计筹措资金,认真做好卫生系统绩效工资改革和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工作。

(四)围绕监管求实效

一是加强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的沟通与协调,构筑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管理体系。二是继续加强民生领域、重点领域和解决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突发事件资金支出的监督检查及事前、事中、事后的跟踪问效管理。三是严格执行县人大批准的年度预算和部门预算,注重分析测算,加强支出监管,扩大国库集中授权支付范围。四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控制和规范预算追加,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群众最需要、事业最需要、发展最需要的地方。五是加强各项转移支付补助资金管理,确保资金按规定用途使用。六是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积极防犯和化解财政风险。七是强化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监管,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八是继续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为建立防犯“小金库”现象发生的长效机制创造条件。

地方财政困局再现 篇3

“我们写了一个报告上去,报告预计2009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可能减收5000亿”。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如是说。

之前财政部发布的一组数据也显示了财政收入下挫的趋势。据中新社2月2日报道,据初步统计,2008年中国共录得财政收入约6.1万亿元,同比增长19.5%。但在2008年12月,全国财政收入仅为3248.7亿元,比2007年同期仅增长3.3%,财政收入2008年下半年逐“月”下滑的趋势明显。

财政减收在即的同时,中央和地方政府却开始面临越来越大的增支压力。去年年末,继中央政府宣布4万亿刺激经济方案之后,各地地方政府也纷纷宣布跟进投资刺激经济,各地累计投资金额差不多需18万亿元左右。这些钱从哪里来,政府层面目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一位地方政府财政厅长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预计从2009年第二季度开始,地方财政预算要开始过紧日子了。

土地财政风光不再

房产大嘴、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多年来一直以坚持不降价的倔脾气闻名,但在2008年5月20日,他首次改变了说法。他承认,房市正在下挫,理由是“4个月内已有40宗土地流拍”。

2003年“非典”之后不断走高的房价背后,是地价的一路攀升。一位省级政府发改委副主任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当开发商发现地价越来越高,让自己无利可图之时,流拍也就变得不可避免了。

在土地流拍开始挤破房产泡沫之后,全国房价开始一路走低。仅以东莞为例,2007年12月,这座城市的房市均价达到了历史最高峰:6804元/平方米,但在土地流拍等因素的影响下,2009年2月房市开始量价齐跌。2008年2月29日,万科运河东1号推出一批团购房,最低价仅为4300元/平方米。此后,东莞楼市开始了第一轮的降价大潮,楼市促销最低价从3980元/平方米下降至不足2700元/平方米。

一位2008年曾经前往东莞调查土地流拍的记者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我所看到的情况是:相邻的两块待开发土地,面积大小几乎相同,2008年的拍卖价格只是一年前的一半。”

这种“圈钱-囤地-再圈钱-再囤地”的模式,终于随着政府2007年“9•27”房产新政的出台以及2008年房地产由牛转熊而改变。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全国土地流拍超过120宗。

土地市场的巨大变化,很快在官方就得到确认。据公开报道,在2009年1月15日召开的全国国土资源厅局长会议上,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透露,去年国土资源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三季度开始,地产市场竞争强度减弱,地价增速趋缓,国有土地供应总量下降。据悉,去年全国全年土地出让总收入9600多亿元,而在2007年,这一数字为1.2万亿元。

号称地方政府“第二财政”的土地出让金缩水两成,无疑令本已遭受财政减收压力的地方政府雪上加霜。一位省级政府发改委副主任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曾经自嘲地讲起了“笑话”:有人说地方政府只干两件事儿,第一,卖土地;第二,大量举债,给子孙留下一大摊子债务。在他看来,土地财政如果缩水,地方的城市化建设、一些民生工程、债务偿还都将受到冲击。

问题的另一方面,是刺激内需又亟须大量新增建设用地。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2009年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大约有1万亿,需要新增建设用地40%——这等于给地方国土部门出了一道难题。

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表示,国土部对4万亿投资用地进行过专门的分析,这些项目大概分为三类:一是在建项目,这些项目是已有了用地规划的;二是规划项目提前的,未来2~3年准备开建的项目,现在计划提前了;三是新增的项目。从结构上分析,这三类项目用地比例大概各占1/3。地方政府的呼声是:增加第三类新增项目用地。

就在这个会议上,徐绍史表示,2009年要保障重点项目用地,扩大增量,部分未来两年的用地指标可能被提前到今年利用。

但在“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的大背景下,增量并不能完全缓解“用地危机”,存量盘活也成为国土资源部在2009年的工作重点。具体表述是:增加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力度,积极盘活存量用地,特别是批而未征、征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尽的土地。与此同时,2009年全国还将加大土地审批制度改革。

这些举措在刺激内需的同时,也等于救了地方政府一命——土地出让金下滑颓势或将被抑制。

两难格局

今年春节期间,一位地方口岸办主任在一次私下聊天时表示,据他所看到的数据,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各项经济指标“一齐掉头向下”,他所负责统计的交通运量、港口吞吐量如此,从财税部门看到的财税收入也是如此。

前述地方财政厅长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预计他所在的省份2009年第一季度的财政收入会有不小幅度的减收。

实际上,近两年以来,因2001年以来财政收入连年维持两成左右增长的大好局面,中央连续推出了一些减税、增民生、理顺机制的财税改革。2007年推行“两税合一”,使全国税收收入减收上千亿元。去年推出的增值税改革,则令税收减收约1200亿元。前述地方财政厅长表示,仅增值税改革一项,地方财政即减收300亿元。至于出口退税改革、印花税调整等改革,对全国财政收入而言,亦是减量改革。预计在年内启动的个税改革,据称规模10倍于增值税改革。

即便减收如此,面对内需不振的大格局,地方政府也只能增支以求回暖经济。1月21日开始,杭州市中低收入群体每人获得一张200元消费券,“通过财政补一点、企业让一点、市民拿一点,来放大消费券的‘乘数效应,促进消费。”但是,其中一条带有浓厚地方保护主义色彩、财政补贴的政策也随之出台:为鼓励消费者购买本地产品,杭州规定,在指定直销点购买彩电、冰箱、洗衣机、手机四类本地产品可按面值享受18%优惠,其中由财政补贴企业13%。

和杭州绕了个圈子不同,重庆政府在2008年底直接出台了“购房免个税”的政策,遭到中央部委和媒体一致质疑。1月19日,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坚决制止越权减免税、加强依法治税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根据现行有关税收管理权限的规定,中央税、共享税以及地方税的立法权都集中在中央。《通知》要求各级财税部门不得在税法明确授予的管理权限之外,擅自更改、调整、变通国家税法和税收政策。

在这一《通知》被媒体曝光之后,“重庆购房退个税”事件受到举国关注。

按照税收权限规定,除屠宰税、筵席税、牧业税的管理权限下放到地方外,其他税种的管理权限集中在中央。这就意味着,地方政府不得擅自出台上述三种税种以外其他税种的减免税政策。

“地方政府这么做,实际上也是没有办法”,前述地方政府财政厅长说,“如果这些刺激内需的举措不能带来第一季度财政收入的好转,第二季度财政预算的安排就要从紧了”。

他表示,由于财政预算具有大约半年的滞后性,第一季度的财政预算仍然按照去年第三季度的财政收入状况编制,因此在2009年4月之前,地方财政并未从紧。如果2009年第二季度财政预算从紧,“民生砍不掉、社保砍不掉、财政供养人员支出砍不掉,这些都是刚性支出。我们只好向政府办公费用下手了,比如招待费,出国考察费等等”。

改革向左走?向右走?

就在地方财政左右为难之际,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消息说,今年全国将有5省市试点养老金制度改革。

改革开放30年来,尽管历经多轮政府机构精简,但按照前述地方发改委副主任的说法:政府在某种程度上瘦身了,军队也精编了,但财政供养人员却有增无减,更多的人流向了事业单位。

尾大不掉的事业单位,时至今日已有超过3000万财政供养人员,是公务员数量的4倍之多。2月初,清华大学养老金工作室主任杨燕绥教授在做客央视《新闻会客厅》时表示,此轮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实际上在向企业养老金靠拢。她在现场举例的月养老金数字,前者是4000元,后者是2000元。“事业单位的人都理解为,他们的养老金要缩水了”。杨燕绥后来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5省市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方案的设计,并未受到所有部委的肯定。根据杨燕绥的说法,这项制度设计,将让财政在20年后更加省钱,财政部的官员却私下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这个方案面临很大的操作难题。

财政部官员的表态,恰恰印证了这一改革在当前推出的难度——杨燕绥表示,由于需要中央和地方财政“做实养老金账户”,改革如果推开,5省市2009年的财政只会增加支出。

这无疑增加了财政减收期施行各项改革的难度。此前在讨论个税改革、提高个税起征点之时,就有中西部省份的财税部门提出异议,因为起征点如果上调至3500元/月,中西部很多省份个税将几乎面临绝收的境地。

就在改革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彷徨不定之时,地方债可望在年内推出的消息或将为财政难局解围。根据贾康的研究,地方政府举债度日业已持续了15年,1994年分税改革以来一直如此。而前述地方政府发改委副主任亦予以证实,“我所在的副省级省市里的每个区政府,都有10亿至30亿不等的欠债”。

地方财政业务 篇4

后土地财政是一种相对概念, 指的是在地方政府无法继续依靠土地财政收入维持地方支出时的情形。土地的供给是有极限的。对当下地方政府来说, 土地财政既增加了GDP又搞好了地方形象建设, 同时也利用土地达到了招商引资的目的。但是对于下届政府来说, 可能面对的就是一个巨大的财政窟窿, 如果新的可持续财政收入渠道没有建立, 地方政府面对的将是入不敷出的境地。因此理清土地财政的弊端和前景, 找到可持续的财政收入渠道是摆在地方政府面前的首要问题。

一、我国土地财政的弊端

与我国不同, 发达国家的土地财政现象主要通过对存量土地征收物业税、房产税等方式创造财政收入。而我国主要是依靠土地出让金等非税收入创造财政收入。存在着诸多弊端。

(一) 土地财政是房价飞涨的直接推手, 近年来连续推出的房价调控政策效果甚微, 根本原因就是与地方政府的利益不一致。

实行分税制后, 地方政府就一直处于财权与事权不对称的困境。但土地收入属于地方性收入, 地方政府可以支配, 因此土地财政成了地方政府增加收入的最大来源。本文利用房地产销售价格指数代表房价, 国家财政收入增速代表财政收入, 采用2005年1月-2011年12月的月度数据, 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具有协整关系, 证明了财政收入与房价具长期的均衡关系, 见表1。

(二) 土地财政通过作用于房价, 对工业和农业等实体经济部门产生挤出效应。

地方政府垄断了土地使用权交易的一级市场, 以低价征用集体土地, 然后高价转让, 从中赚取了巨大的垄断利益。开发区一般都在城市边缘或者乡村,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耕地被大量占用。对于工业来说, 土地价格的上涨直接导致了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 成本增加。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房地产市场, 而制造业却缺少资金支持, 沿海地区小企业的大规模倒闭就是一种佐证。

(三) 土地财政抑制了消费, 土地财政虽然表现为政府卖地给

开发商, 开发商卖房给消费者, 实则是财富向开发商和地方政府的一种转移。表面上看是政府和开发商获得收益, 其实是政府透支了未来的土地供给, 开发商则透支了消费者的购买能力, 而购房者则是透支了

未来的消费能力, 从长期看这是一个三输的的局面。

二、地方政府改变财政收入格局的对策

首先要通过建设保障房, 利用保障房增加政府收入。保障房的建设是一个可持续的财政收入来源, 地方政府可以将保障房出租, 也可以通过提供各种物业服务, 创造税收, 这样即造福了人民又增加了财政收入, 同时也做到了地方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地方支柱产业, 带动实体经济发展提高地方产出。最后, 减少对教育、医疗、能源、通信方面的垄断, 通过市场化手段发展上述产业, 这样既能减少地产财政支出, 又能利用民间资本发展经济。

三、结论及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 分税制是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的导火索。但土地财政的形成的本质却是利益。因此要解决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的问题, 首先要通过制度的改革, 完善政绩考核指标。其次要拓宽地方政府收入来源。最后, 要改变住房供给方式, 由商品房主导转为双轨制供给, 这样既能保证商品房的投资价值得到体现, 也能保证民生, 地方政府也可以从服务于保障房中获得稳定的长期收入。

参考文献

[1]唐在富中国土地制度创新与土地财税体制重构[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2]陈国富, 卿志琼财政幻觉下的中国土地财政——一个法经济学视角[J]南开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1) 。

[3]刘红梅, 张志斌, 王克强我国土地财政收入研究综述[J]开发研究, 2008 (1) :141-144。

[4]王美涵我国财政收入体制特征和改革路径[J]财经论丛, 2007 (5) :24-30。

地方财政学 篇5

(1)明确政府职能,精简机构

(2)完善行政经费定额和考核办法,坚持支出程序,加强检查监督。

(3)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提高行政效率

(4)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强化预算约束

(5)加强行政成本意识

3、一、我国现行财政体制对地方财政的影响

(一)财政层级过多,基层财政资源进一步弱化,地方财政困难加剧

我国存在中央、省、市、县、乡五级行政体制和与其配套的财政体制,在五级政府架构与分税分级财政逐渐到位之间,存在过多的财政级次分割政府间财政能力,从而弱化地方政府财政资源,加剧了地方财政困境。突出表现在“市管县”财政体制下,一些地级市自身财力缺乏,为确保本级良性运转,采取对下级县或“代管”县级市进行“抽血”。如广西省的东兴市是防城港市的“代管”县级市,2003年上级拨给东兴市的各项专款3000多万元,到年底仍有900多万没有划进账。

(二)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不清、收入划分不规范,使地方财政陷于困境之中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政府在掌握中央税收和共享税收入征管权的前提下,采取“存量不动,增量调整”的办法,实现对地方财力的集聚,而事权却不断下移,使我国地方政府财政陷于困境之中。一是中央政府过度集中地方财力。分税制改革前后各16年间,中央与地方年均财政收入结构,由1978年至1993年的年均29.85%:70.15%调整为1994年至2009年的年均51.59%:48.41%。一是中央政府过度下放支出责任。分税制改革前后各16年间,中央与地方年均财政支出结构,由1978年至1993年的年均42.00%:58.00%调整为1994年至2009年的年均29.06%:70.94%。可见,实行分税制改革前后各16年间,中央年均财政收入比重大幅提升,增幅高达72.83%;而中央年均财政支出比重大幅下降,下幅高达30.81%。

(三)省以下财政体制不完善,使基层财政深陷困境

1994年分税制改革主要涉及中央与省级之间财政关系的调整,而省以下财政体制未做实质性的改变,其财力分配上的矛盾转移到省以下地方各级政府,导致各级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不清、事权与财权不相匹配。越到基层政府其收入越少,几乎没有财力可支配,而支出责任不断加大,在现有的财力下,难以承担事权支出的需要,使县乡财政陷于困境。如2007我国18个省县级政府能自主调控的财力仅占其可用财力的19.3%,而县级财政支出占18个省财政支出总额的54.8%,却承担了73%的财政供养人口和80%以上的义务教育学生、城镇低保人员支出。

(四)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使地方财政深陷困境

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体制补助等仍按“基数法”确定,维护了较富裕地区的既得利益,形成“富者越富、穷者越穷”的分配格局。能均衡地区间财政能力的转移支付所占比重偏低,解困效果不明显,如2009年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28621.3亿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11319.89亿元,而均等化作用较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仅3918亿元,其比重仅13.69%。专项配套制度不合理,使地方财政深陷困境,如浙江省以前富裕、中等和困难县各占三分之一,而现在因地方资金配套难使困难县达到了三分之二。

二、完善现行财政体制缓解地方财政困境

(一)深化“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缓解地方财政困难

全面取消“市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加速推进“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将属于县级的收支划分、资金调度、税收返还、转移支付等不在通过市级代转,直接由省级部署到县。进一步构造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中央-省-市县”三级分税分级财政体制和中央、省两级自上而下的转移支付制度。发挥省级财政对不发达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的调控能力,加强对公共行政权力和社会资源在分配。通过减少财政层级,降低行政成本,减轻地方财政负担,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地方财政实力,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困难。

(二)推行现行税制改革,科学解决地方财政困境

我国现行税权过于集中,为正确处理税收制度缺乏社会公平性,社会收入分配失调,社会贫富分化等突出矛盾,导致地方政府财力缺乏,致使地方财政陷入困境的现实。中央政府应适当上移支出责任及下放收入能力,构建科学的税种划分格局和财力分配格局。在现行分税制基础上重新合理划分收入,按照“减少共享税种、完善地方税制”的原则,实施中央税收以增值税、消费税和关税为主,省级政府以营业税为主,县级以财产税、所得税为主的税收制度改革。同时,中央应赋予地方适度的税收立法权,允许地方政府根据各地税源状况,在中央和地方人大的监督下

1开设一些地方性税种的权力,扩大税收规模。从而增强地方本级收入能力,壮大地方财政实力,全面缓解我国地方政府财政困难。

(三)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全面缓解地方财政困难

建立科学、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缓解地方财政困境的重要手段。逐步取消“基数法”,建立以国际通用的“因素法”分配方式,缩小地区间贫富差距;按照我国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原则,取消税收返还,压缩专项转移支付规模,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及比重,使事权大于财权的贫困地区,实现事权与财权的统一;全面推行不发达、落后地区“零资金”配套政策,根据各地区经济、社会、政治等有关指标,制定地区“零资金”配套政策,解决财力薄弱地区的财政负担,科学化解因专项配套而导致地方财政深陷困境的僵局。

/

4、一、县乡财政现状简要描述

县乡财政现状用两个字表示就是:困难。具体来说主要表现是:

1、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入不敷出普遍存在自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财政收入持续增长,但由于收入再分配方面改进不多,特别是转移支付制度不健全,在总体财政形势好转的背景下,广大中西部地区县乡两级政府的财政收支矛盾却日益突出。

2、财政赤字与债务加大

到2001年底,全国2800多个县(市)中,有30%以上的县面临财政赤字,而全国乡镇政府的负债总额在2000年达到2200多亿元,平均每个乡镇负债400万元以上。中国乡镇政府的财政债务每年以200多亿元的速度递增,预计当前的乡镇基层债务额超过2300亿元①。据温铁军估计,全国乡一级政府平均负债200多万,村一级平均负债达到20-30万元。有个别地方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吃饭财政”,甚至恶化为一种更为艰难的“讨饭财政”。

3、财权不集中,管理分散,难以做到依法理财

我国现有财权制度不统一,预算内外、制度法律内外等。农民群众中广泛流传这样一句话:“头税轻,二税重,收费是个无底洞。”

作为县乡财政尤其是贫困县财政,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较大,项目繁多,领导批条支出较多,很难做到依法理财。“中央财政蒸蒸日上,省级财政稳稳当当,市级财政摇摇晃晃,县级财政哭爹叫娘,乡级财政集体逃荒。”这就是目前财政系统的真实写照。、解决县乡财政困难的对策

1、转变理财观念,振兴财政

谈理财仍然离不开三财之道:即生财有道与创新生财——生之不息;聚财有方与规范聚财——聚之适当;用财有止与效率用财——用之得法。

所谓理财观念转变主要是财政在坚持公平的前提下,必须注重效率的原则。或者说,财政在完成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提供的基础上,必须适应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客观要求,充分发挥用财之道的作用。要重新界定财政资金的“乘数”与“发酵粉”作用,必须运用资本市场的功能,比如利用财政投融资手段提高财政资金的效用;启动投资银行业务,组建“虚拟企业集团”等,解决地方经济现实的不足;发展创业投资或风险投资,扶持高新技术产业与项目的发展,解决地方经济未来的不足。这样,振兴财政将会指日可待。

2、集中统一财权,完善政府财政预算

依据对我国客观现实情况的正确判断,结合其财权制度现状、特点、危害、原因的分析,统一财权的指导思想应该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财权统归政府财政,坚持依法理财原则,建立健全财权制度。”根据全球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把握市场经济是法制规范、公平竞争、恪守诚信、惟利是图的实质,以市场经济作为聚财之道的基础,在统一财权制度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统一财权制度涉及到各级政府、部门、单位的既得利益,在改革中必将遇到重重阻力,应该给予充分估计。从国家长远利益考虑,必须使国家财权统一归属于政府财政部门管理,真正使财权的管理制约财权的使用与决策。以规范政府收入行为与机制为契机,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出台财权制度统一的法律,为依法行政和依法理财奠定基础。从理国家之财转变到理天下之财,尽快取消制度外政府收支,逐步将预算外政府收支纳入预算内管理,形成一个健全的财权制度。统一预算内外收支之后,就形成完整统一的公共预算覆盖了政府的所有收支,而不存在任何游离于预算之外的政府收支项目,真正从财权制度建设上杜绝一切以权谋私的腐败行为。

3、配合行政体制改革,科学界定财政级次

一种设想是改变市辖县体制,消除省、县的中间层。现在普遍的市辖县体制,没有宪法的依据。在宪法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规范的用语是“设区的市”,只有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可以设区和县。

另一设想是取消乡级政权机关。乡级政权机关主要的目标是维护农村社会的秩序和稳定,加强国家对农村经济资源的汲取。形势发展到今天,乡镇作为一级政权机关,对上述两个目标已经起不到原来的作用,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一是从农村汲取现代化所需资源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二是农村政权已经稳定。按照历史的规律,建国之初将政权延伸到乡,政权稳定以后就应该将管理权让位于乡村自治组织。三是作为一级政权机关,就需要遵守基本的科层制度,受长期以来集权体制影响,每个上级党政部门都会要求设立对口机构,相应的“四大班子”、“五大班子”就无法避免,必然导致人员膨胀,加重农民负担,而小农经济的生产剩余实在有限,难以供给日益增多的财政供养人员。四是目前乡级政府主要是执行县级政府的命令,独立决策余地小,乡级政权已成为事实上的空架子。取消乡级政权,一部分职责可以上收到县级,使县级政权回归行事与亲民的本位,把落实上级政府精神和对广大人民群众负责更好地结合起来;对于地域广大的县,必要时可以设立简单高效的派驻机构;乡村社会的社会管理职能和公共产品提供,则主要通过加强自治来解决。①

从历史经验来看,地方政府设置三级是科学合理的。结合我国现在实际,取消刚刚成立几年的市管县行政体制,有较大难度,相比较取消乡镇一级政权的难度要小一些。所以建议从取消整合乡镇政权开始,恢复地方三级政权,再考虑进行市管县行政体制的改革和完善。

4、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地方财政体制

地方税体系不完善,难以保证地方政府组织收入的需要。我国现行分税制改革注重解决地方财政包干体制下中央收入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的问题。地方税制的建设相对滞后,远未达到规范分税制应该达到的要求。目前,地方政府的收入主要依靠增值税收入返还,没有能够形成主辅税种搭配合理、有力支撑地方政府支出需要的税收体系。

在深化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同时,完善地方财政体制的主要任务是地方税的主体税种的确立。由于分税制划归地方税的税种数量不少,但是除了营业税,地方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以外多是一些税源分散、征收难度大,收入不稳定的小税种,难以形成规模收入,没有当家的主体税种。如何构造具有长期稳定增长税源的地方税主体税种,就成为改革完善地方税制的核心要求。

5、建立干部行政与财政密切联系的真正责任制

长期以来,我国在党政干部的行政责任与责任制及追究责任等方面,都一直处于较为薄弱的环节。尽管近年来,中央在健全干部推荐、考试、考察、任用等方面规定责任制,对于完善干部工作责任制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但是与我们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为此,应该肯定我国推行党政干部的行政责任制与责任追究制是一大进步,同时与财政收支预算的具体责任密切结合,推动依法理财,完善与规范领导批条行为。

各级地方政府领导尤其是分管财政工作的领导,在其行使行政职权的同时,他们也行使了财政资金支出权力。建议国家规定对政府财政资金支出的责任制与追究制,无论那位领导批准财政投资项目,就应该对已批准的项目负责到底。如果违反财经纪律与制度,一定要实施资金使用的责任追究制。这样,一方面规范了财政资金使用的程序,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此外还可以促进干部行政责任制的有效落实。

6、地方政府可自主发行债券

地方政府负债是否具有合理性?至少我们可以说,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中适当负债,是具有明显的合理性的。欧美发达国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其融资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发达的市政债券市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也开始采用市政债券为地方政府融资。

从理论上讲地方政府发行公债无可非议,赋予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权利,可谓一举多得。地方债券所推动的地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有效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同时也要承担相应责任。因此,建议修改预算法,使地方政府负债合法化。要对地方财政的赤字问题、负债问题及具体收支科目的比例关系等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公债。

现在由中央政府发国债,然后通过转移支付给地方政府“花”,这样实际上把风险转移给了中央政府,并不明智。如果赋予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权利,则可以让商业银行与当地民间资本有一个回旋余地。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可以要求通过地方人大和中央主管部门的审批。如果地方政府在项目的选择上不成功,投资者完全可以用脚投票。对于

地方政府而言,无疑可以筛选出好的项目。同时,我们在利益导向基础上,再强调地方政府进行债务公开,政务公开的改革,是可以收到较好效果的。

一、县乡财政困难现状

(一)县乡经济总量小。目前许多县乡经济缺少充满活力的、市场前景广阔的支柱产业,民营经济比重低,经济增长缓慢,经济总量小。区域经济结构还未从根本上得到合理调整,主要依赖农业经济的县域二元结构尚未改变,传统农业仍占主导地位,缺少工业支柱产业,工业化程度低,第三产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发展慢。近年来,我县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积极推进县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先后培育了食用菌、电线电缆、板材加工等支柱产业,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由 1996年的58.3%、20.7%、21.0% 调整为31.8%、41.7%、26.5,但仍然没有改变以传统农业为主的二元经济结构。

(二)财政总体实力弱。一是财政收入总量小。县乡经济总量小从根本上决定了财政收入总量必然小,同时由于经济效益低下,增长速度慢,使财政收入增长空间狭窄,人均水平低。特别是随着农业税税率降点政策的落实,近年内县级一般预算收入总量不会有大的增长。二是从财政收入结构来分析,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决定了县乡财政收入结构中来自农业的比重大,来自工业及第三产业的比重小,来自企业的税收过低,而其他收入所占的比重过大,财政收入的质量不高。如我县 2003年的县级地方财政收入中,来自农业四税的收入占61%,来自企业的收入占28%,其他收入仅占11%.(三)政策性减收明显。近几年,国家陆续出台的一些减免税政策,对县级财政产生了很大影响。主要有2004年起省财政对体制下划的省级收入以2003年为基数全额上解,同时对工商税中的主要税种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三税按照超收部分的20%划为省级收入;提高国税起征点;取消降低烟叶特产税外的农业特产税;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等,使县级财政直接、间接获取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性资金大为减少。仅2004年农业税降低3个百分点,我县就减收2996万元(其中农业税正税2447万元)。

(四)财政支出增长快。一是政策性财政支出增加较快。1999年以来,国家先后 4次出台政策,上调干部职工工资,人均上调工资达350元,按照每个县财政供养人员25000人估算,每年须新增财政开支10500万元。同时按照政策规定,农业、科技、教育支出要求按超出同期财政增长比例增加,使农业、科技、教育支出基数越滚越大。二是财政供给人员多,“僧多粥少”问题严重。庞大的财政供给人员除带来工资等刚性支出压力外,社会保障以及调整收入分配等相关隐性支出的压力随之增长,成为县乡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是当前财政改革面临的最大困难。三是复转军人的政策性安置,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收支缺口。

(五)社会保障缺口大。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建立健全日益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其主要目标一是弱势群体实现应保尽保,二是不断提高保障标准。近年来,围绕实现这一目标,县乡纳入社会保障的群体不断扩大,支出不断增加,社会保障缺口有不断增长的趋势。一是养老保险缺口。国有企业是养老保险的主体,目前县乡大部分国有企业因经济效益不好,一方面无力缴纳养老保险费,一方面使过多的冗员进入社保圈,形成个人账户空账及企业欠缴基金缺口而由会由财政承担。据测算 2003年我县养老保险缺口达300万元,收支矛盾十分突出。二是失业保险前景并不乐观。目前,县级失业保险存在覆盖面窄、职工参保率不高、参保单位欠费严重、多数破产企业没有有效清偿等问题。三是最低生活保障线缺口。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资金原本就是财政负担,大量下岗人员压向失业保险之后,便会转而压向“低保”。

(六)乡镇财政职能弱。一是地方税体系不完善,地方税中缺乏稳定且有规模的税种,税收管理权过分集中于中央,地方增减财政收入的自主权很小。二是省以下分税制体制建设严重滞后,对县乡财政来说缺乏规范、透明的转移支付办法,没有明确和严格的事权为依据,随意性大。三是专项转移支付需要配套资金,如国家对交通、通讯、能源、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投资的项目,一般都要求当地财政按比例配套资金,实际上剥夺了地方财政资金使用的自主权。四是国家确定实行农业税减免政策后,对以农业税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县乡财政来说,等于失去了最重要的财政自主权。

(七)县乡债务包袱重。特别是乡镇债务问题由来已久,根源复杂、牵涉面广、化解难度大。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乡镇负债面达70%以上,债务总额保守估计也在2000亿元以上。2002年审计署对中西部10个省、市的49个县(市)进行审计调查发现,止2001年底,49个县(市)累计债务达163亿元,相当于当年可用财力的2.1倍。县乡债务问题既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甚至影响基层组织正常运转,又加大了财政运行风险,还可能造成农民负担反弹。

三、解决县乡财政困难的对策及建议

(一)大力加强财源建设。经济决定财政。因此,解决县乡财政困难的根本途径在于发展经济,壮大财源,发展县乡经济。一是立足工业强县,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依托资源优势,壮大主导产业,实施项目牵动,扩大经济总量,扶大扶强现有企业,建设一个增长强劲、结构合理、税基丰厚、收入稳固的财源。要正确处理好 “予与取”、“扶与弃”的关系,区别不同情况,利用财政杠杆,从政策倾斜、融投资金、技改挖潜、联大靠强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使立县企业加快发展壮大,使不够景气的企业走出低谷并逐步迈入骨干企业行列。二是依托龙头企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树立工业理念经营农业,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适销、对路、优质、绿色、有机、品牌农产品,并积极培植资源加工型龙头企业,走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发展路子,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农业产业化促农增收,富县乡财政。三是坚持城乡互动,大力推进城镇化。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结合,突出发展县城和有资源优势、特色优势、规模优势的中心镇,加快城市化进程。同时,做好经营城市文章,实现城市建设服务社会化、投入多元化、经营市场化,积极把城市和小城镇建设成为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中心和承接地,以此扬名气、活人气、聚财气。四是搞好招商引资,加快经济外向化。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加快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大力实施招商引资战略,坚持“引资”和“引智”相结合,实现借外发展,促进县域经济上档次、迈台阶。

(二)提高财政收支质量。一是强化收入征管。认真贯彻执行《税收征管法》,收入征管要体现公平税负,鼓励竞争和应收尽收的原则,严格依法办事,坚持依法征管,既严厉打击偷、逃、骗税行为,杜绝“跑、冒、滴、漏,确保应收尽收。二是加强支出预算管理。要实行部门预算,提高预算的透明度;要实行综合预算,提高预算的完整性;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监管,把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都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捆起来统一使用,增强财政预算的统一性;要实行零基预算,提高预算的准确性;要实行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三是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政府采购应最大限度地维护公共利益,力争做到竞争、择优、公正;要逐步拓宽政府采购范围,包括使用财政资金购买、租用、委托或雇佣等方式获取的货物、工程或服务;要切实搞好政府的采购招标工作,注重把竞争机制引入招标中。四是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财政投资要逐步退出一般竞争性投资项目,集中财力支持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以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调整经济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五是实行综合平衡。严格执行《预算法》,依法理财。对各种资金的来源、投向、规模和结构,按照县乡经济与社会最优发展要求,实行综合财政预算,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不随意开口子,尽可能压减财政支出,年初不打赤字预算,年底预算不出现赤字。

(三)加强社会保障管理。一要加强社保收支管理。重点是加强计划管理,对各收支部门报来的资金收支计划要严格核准,防止计划中含水分。二要尽快将养老保险纳入新制度运行的轨道,建立养老保险费的政策效应,使多缴的多领,少缴的少领,不缴的吃亏,从而在全社会形成“缴养老保险,利国又利己”的氛围,引导人们积极自觉缴费。三要做好基础工作。逐步健全完善社会保障管理的基础工作,配备人员,网络管理,加强社会保障管理的经常化、规范化。

(四)实施控编减员增效。加强各级政府的人事编制管理,建立规范的管理办法,建议对人事编制管理进行建章立制,以增强编制管理的严肃性。要继续有效地精简机构,减少财政供养人员。对一些职能弱化、重叠设置的部门和机构要进行撤并,对一些从事经营性和竞争性行业的部门单位要使之尽快与财政脱钩,另一方面要利用各种途径和有效载体分流在职机关干部职工,尽量减少财政供养人口,对超编人员,县乡政府可采取按比例逐年消化的办法,坚决防止反弹。要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县乡减人、减事、减支,降低政府运行成本。

(五)明确界定人权事权。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以社会公共需要为标准,全面清理财政供给对象,严格控制财政供给范围,彻底解决财政“越位”问题。除重点保证公教人员工资和国家机器正常运转外,要保证农业、科技、教育等投入按法律法规要求比例增长,还要适当增加对基础设施、城市公共设施和环境保护等的建设性投入。同时,将一些应主要采取市场方式发展的事业逐步推向市场,减轻财政负担,集中力量办好政府该办的事。我们建议,把农村义务教育支出、计划生育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的责任应由中央与地方各级财政之间合理分担。否则,不但不利于县乡财政走出困境,而且会影响各项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六)审慎解决地方债务。对县乡债务首先要进行全面清理,摸清底数,核实情况,健全账目,其次是明确性质,界定责任,根据历史资料和相关凭证,确认责任归属,为全面解决奠定基础。当前应尽快出台处理地方财政债务的相关政策。如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欠账、呆账的核销处理政策,粮食政策性亏损,县级财政无力弥补部分的核销处理政策,农村不良债务化解政策等,以保持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稳定。要严防新增债务,可偿试以拍卖、租赁等方式盘活资产、资源;通过债权债务置换,企业的改组、破产、资产重组、消化部分县乡债务。

(七)规范转移支付制度。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省以下地方各级政府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加大对县乡财政的转

明,建立健全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尽量减少转移支付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增强透明度,体现政策导向。要清理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改革现行专项补助办法,实事求是地确定和降低财政困难县乡的配套资金比例,甚至免除地方配套。

地方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探讨 篇6

(一) 预算绩效管理观念未深入人心, 绩效观念和绩效文化尚未形成

目前虽然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方面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但绩效理念并未深入到部门管理工作中, 大部分地方政府在预算绩效方面还处于摸索阶段, 缺乏对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全面了解, 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 没有形成现代政府绩效评价的理念和绩效文化。

(二) 政府预算执行监督不力, 约束软化

由于财政资金在支出过程中任意性大, 审批后的预算约束软化情况相当严重, 地方政府缺乏有效的财政效益评价和监督机制, 难于发挥财政自身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威慑作用。

(三) 绩效管理基础薄弱, 绩效信息收集和管理不足

现阶段的预算绩效管理主要由财政部门发起, 其它单位是被动接受, 很难从本质上积极主动的配合此项工作。我国政府部门的粗放管理也决定了在信息统计方面不能满足绩效管理的需要。

(四) 预算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未建立

从目前地方政府绩效考评开展情况来看, 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中定性指标多与定量指标少、投入指标多和产出指标少、指标数量多和绩效指标少。这使得绩效评价工作形式大于内容, 评价结果不准确, 不能真实的反映项目的绩效目标。

(五) 地方政府重绩效评价, 轻评价结果的应用

我国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探索绩效考评, 希望建立完备的绩效考评指标来衡量预算项目的绩效, 但是对于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却不予考量或者是考虑较少。绩效考评结果多作为有关部门项目建设档案进行保存, 或者作为新项目管理的参考, 导致对于预算资金支出项目的结果、问题、项目执行中的负责人没有任何有效的约束。

二、地方政府预算绩效的制约因素

(一) 传统预算观念的制约

在传统预算方法下, 大家普遍认为财政预算就是如何将财政资金分配下去, 不用考虑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这种观念已深入人心, 短期内难于改变。绩效文化意识的缺失和宣传的落后导致了政府官员对绩效预算的陌生或忽视, 制约了绩效与预算一体化改革的进行。

(二) 配套措施的制约

我国预算绩效考评的工作还处于摸索阶段, 要想改革取得成功, 需要有相应配套制度做保障, 如一定的法律条文和相应的公共财政制度。因为预算绩效并非独立或单一的预算制度改革, 不能靠制定单一的相关政策来解决的, 必须依赖于同等重要的其他配套政策制度的支持。

(三) 政治体制的制约

我国的预算绩效改革处在一个相对复杂的政治环境中, 从地方政府实施绩效预算实践情况来看, 政府预算绩效改革的推进已经受到了政治的制约。对于绩效考评工作, 由于支出部门的配合不积极、绩效考评部门实质性权利的缺乏等原因, 地方政府财政部门迫于种种政治压力, 不得不选择做出一定程度的让步。

(四) 预算绩效本身的制约

在实际工作中, 由于人为和技术等因素, 加上基于部门利益的考虑, 使得绩效信息的获取存在一定的难度。政府活动目标的多样性和政府行为的复杂性, 如政府部门目标的多元化和模糊性、公共产品或服务的效果难以量化等等, 加上绩效评价自身的特点, 使政府预算支出的绩效评价指标在设计和计量上存在困难。

三、地方政府预算绩效改革建议

(一) 营造地方政府预算绩效的有利环境

在地方政府中以计划为中心的观念深入、绩效意识淡薄、重投入轻产出的现象普遍存在。要实行预算绩效, 首先要大力宣传绩效管理, 转变政府的本位思想, 倡导绩效文化;大力推进地方政府预算绩效立法, 通过法律条文的形式提高约束力和严肃性;另外, 要加快培养绩效预算管理人才, 推进政府绩效预算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 严格按绩效管理要求硬化预算约束

对各单位申报的项目根据“重要程度、经费大小、绩效水平”的具体量化指标进行预算划拨, 预算下拨后要严格按批复预算执行, 不得随意改变预算资金性质和使用范围。把监督贯穿于预算执行全过程, 对各单位财政情况进行专业检查, 随时跟踪监督执行结果及效益情况, 提高预算硬约束。

(三) 建立健全地方政府绩效预算的监督机制

在我国, 建立和推行绩效预算的改革的基础是建立和完善预算的监督机制, 所以要按绩效管理要求逐步建立起主管部门、立法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和各单位内部不同层次的控制监督体系和监督制度, 对财政资源分配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分析, 增强预算的透明度, 加大社会公众对预算执行的监督力度, 从而真正的提高财政资金的效用。

(四) 推进管理信息化建设, 提高财政预算透明度

绩效预算管理是一项工作量大、技术性强的工作, 需要借助强大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支持系统和完整的预算基础信息数据库, 这样才能满足绩效信息的需求、增加绩效信息的供给。

绩效预算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信息公开和透明, 注意尊重公众的知情权, 并且使得公众可以依法监督公共部门的活动。绩效预算项目从立项、执行到结果的全过程公开, 专家、学者和社会公众代表的全过程参与, 同时借助政府门户网站等媒介渠道向社会公众公开绩效评价的结果, 从而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公开度和透明度, 自觉接受社会各利益相关方的监督制约。

(五) 构建有效的绩效预算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是绩效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进行绩效准确测量的标准, 所以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绩效预算能否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设计的过程中, 要以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实际为基础, 既要有绩效预算评价通用指标, 也要有绩效预算评价个性指标, 辅以绩效预算评价补充指标, 共同组成评价指标库。

(六) 探索绩效考评结果运用途径, 重视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绩效考评结果的运用, 是开展绩效考评工作的必要性所在, 也是保障这项工作持续深入发展的重要手段与动力。只有真正建立起对绩效评价结果完善的反馈应用体制机制, 才是预算绩效管理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的关键, 也是全部工作的最终落脚点, 更是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能够延续生命力的根本保证。建立绩效评价结果数据管理制度, 实现绩效评价结果和预算安排的有效衔接, 推进绩效信息公开, 完善绩效激励与问责。

参考文献

[1]全国预算与会计研究会课题组.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研究[J].中国财政, 2013 (05) .

[2]匡小平, 鲍啸鸣.我国地方预算绩效管理分析与建议[J].现代经济探讨, 2013 (07) .

[3]王佳.预算绩效管理相关问题研究[J].财会通讯, 2013 (17) .

试析地方财政的“买税”现象 篇7

财政体制是处理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基本制度,包括政府间支出责任划分、收入划分和财政转移支付等基本要素。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财政体制改革大致经历了改革初期的包干体制以及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后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两个阶段。1992 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后,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借鉴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相继实施了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和出口退税负担机制改革等措施,符合市场经济一般要求的政府间财政关系框架初步形成。

增值税和消费税返还制度。1994 年分税制改革,实行按税种划分收入的办法后,原属地方支柱财源的增值税和消费税收入(增值税的75%和消费税的100%)上划为中央收入,由中央给予税收返还,返还额以各地上划中央增值税和消费税收入增长率为基数逐年递增。

我们可以了解到分税制改革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属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但是,笔者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中了解到中国中部地区地方财政,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是税收数额中比例较大的部分。而此部分收入的共享让一些基层财政部门的人员为争业绩有机可乘。利用税收返还制度来完成自己的任务指标。可以通俗地称为政府“买税”。笔者调查结果展示如下:A市是一个中部工业城市,辖区内国有企业四个,民营企业若干,企业所得税收入数字客观,而临近A市的B市没有A市的工业基础,经济来源单一,省财政厅下放到B市的任务指标B市很难完成。所以B市财政局与A市的几家企业私下交流,希望该企业的所得税在B市税务系统交,并协商好,中央的税收返还和税收共享按10%的比例走财政支出途径(常记应付账款科目)退还给该纳税企业。这样一来,从总量上讲,真正用于地方财政支出的钱变少了,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广大基层群众的利益。还有一种情况,如果B市的财政系统负债很重,税收返还和共享部分用来暂时贴补负债,而对于私下答应企业的退税条件没有能力履行,地方财政便形成了新的负债,一来一回空转,负债总数多数情况下只增不减。

二、形成原因分析

1.分税制改革的内在缺陷和弊端,“灰色地带”为买税提供了滋生的沃土。现如今中国省以下并没有形成真正的分税制,省以下收入划分由省级政府根据实情自主决定,而上级政府单方面决定下级政府的收入分配模式,也使财权划分极不规范,造成了地方政府财力逐渐向省、大地级市级财政集中,县乡财政却步履维艰,艰难度日。财权层层向上集中,上级政府的拨款又被层层截留,造成基层政府财权与事权高度不对称,事权大而财权不足,不能有效履行各自的职能。所以地方财政部门铤而走险,违法进行税收买卖然后再将此支出分散地归置到其他审计部门标准认定不属于地方负债的项目上,但是这些“隐型债务”不可能就一笔勾销,政府还是要负担和还债的。此外,在中国现行的28 个税种中,虽然划归地方的税种有18 个,但这些税种大都是税源零星、征管难度高的小税种。虽然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收入较为稳定,但企业、个人所得税已划分为共享税,不能成为地方主体税种。地方主体税种的缺位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地方买税泛滥。

2.长期依靠的“土地财政”不再可靠。由于上面提到的分税制改革进行得不彻底,地方财政的财权与事权不对称使得地方财政税收收入基本不能负担地方的财政支出,财税部门不得不长期依靠土地收入来寅吃卯粮。据统计,中国中部地方财政收入,土地收入(第二财政)比重高于税收收入(第一财政)。而近十年以来,因为房价的持续飙涨已经严重影响到民生大计,群体性事件屡屡发生,如再不采取措施则会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所以政府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房地产改革,限购令,“国五条”的颁布等,这些使得坐吃山空的地方“吃饭财政”、“土地财政”的发展不可持续,财税部门逐渐失去了主要收入和主要偿债来源。而除了土地,地方财政还可以靠什么吃饭呢?所以一些县、乡财政部门就各怀鬼胎,不惜铤而走险违法买税来维持财政基本活动。他们称此为“无奈地盘活”。

3.财税部门的业绩考核的问题显现。我从几位最基层财政的管理人员那里了解到,他们买税的目的,其实就是完成上面的任务指标,争取拿到上一级的奖励和荣誉称号。他们也对此感到无可奈何,因为买税行为会让他们的负债量增加,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日子越发难过。当前中国财税部门的业绩考核绩效管理理念偏差。在一些财税部门的绩效管理中,出发点不是为了实现绩效改进,带有明显的任务导向和自利导向。一方面,部门财税组织所采取的绩效管理办法,形成了年初明确目标考核任务,定期地进行考核的固定模式,而平时考核常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对组成成员的考评和晋升以民主测评为主要参考依据,造成了各级成员过分注重内部的人际关系,上下“一团和气”,同样使考核流于形式。不仅如此,一些地方的考核特别注重平级的竞争,根本不考虑平级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而是“一揽子”地拿来比较评优。不合理竞争催化了买税。

三、笔者建议

(一)治本之策:完善分税制

1.建议将消费税划归地方税种,重建地方税体系。那么消费税成为地方主体税源的可行性如何呢?一位税收科研所的工作人员表示,地方主体财源的税种应具备以下特性:一是税基较宽,税源丰富,且具有增长潜力,对增加地方税收规模影响较大;二是在收入和地区产业结构方面具有较强的调节性;三是在税收制度方面严密规范、透明度高,便于征管。在我看来,将消费税划归地方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征收环节下移到零售。这样一来可以增加消费税的税目,可以不断丰富消费税征税对象,为地方带来稳定的税源,除此之外,它也符合中国调节消费总量、结构、引导消费方向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的要求。但是,我们也必须要看到这一举措实行的困难:.如何实现地方消费税制度的严密规范,防止“乱位”现象,这值得我们思考。

2.国税和地税合理拆分合并。我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发现中部一些城市已经开始试点实行国税和地税拆分合并,实行部门化,并且效果不错,对于异地买税行为产生了一定的遏制作用。这样一来,地税这一主体就没有了,自然地税和财政任务指标的挂钩关系就不复存在,地方财政就不必去买税来完成任务从而就不再使债务越滚越多。但是,这样就会面对“过于集权”的质疑,如何使税务系统部门化体现分权与集权的统一又成为一个问题。

(二)治标之策:严格依法治税、改革财税部门业绩考核机制、绩效财政和地方财政中的金融思维

1.转变思维,正确地对待依法治税和任务完成的关系,发展经济是出路。中国的税制改革要逐步由任务治税向依法治税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只有依法治税,才能实事求是,实现最大限度的公平。最基础的管理者要坚持以发展经济为“利剑”,避免采取变通手段治税。而对于任务的完成情况,则要以是否依法治税为最重要的指标进行考核,考核要从轻“量”重“质”。当组织收入与执行税法发生冲突时,要坚持执行税法。

2.地方财税激励机制改善。对于财税系统的任务指标,我觉得应该要有弹性,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不同的行政区,根据其具体情况上一级部门须制定合理的任务,根据其完成自身任务的情况来进行奖励而不是平级机构互相竞争,以书面上的数字论英雄评先进。激励机制直接影响的是财税部门人员的道德选择和财税部门的信用体系,而信用体系和人员的道德选择则对于地方负债问题有着直接的作用。

3.推行绩效财政。去年,广西的“五个财政”理念中的绩效财政部分引人注目。而这一部分对于地方政府这种“再障性贫血”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所谓绩效财政,就是强调结合财政收支规模扩大、财政监管任务加重的客观实际,更加重视预算绩效管理,更大力度加强预算绩效管理,这是实现绩效政府和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根本方向和主要抓手。广西的具体措施是“三覆盖”一是预算绩效管理全覆盖。二是预算信息公开全覆盖。三是财政债务风险监控全覆盖。财政债务风险防控机制不断健全,防控责任更加明确,监控指标全面科学,预警及处置更加规范,建立各类财政债务风险监控体系。但是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绩效财政是一种财政体制规范化的必然,对于解决地方负债问题的作用是基础性的,以防为主,保证“不失血”。要最好地解决该问题还需其他措施“主动出击”为财政“造血”。

地方财政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篇8

一、财政改革的历程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个重要历史时期。相应地财政改革也经历了“放权让利、分灶吃饭”、“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公共财政”三个时期。

改革之初, 为有效激发活力, 财政实施了以“让利放权”为核心内容的一系列举措。在处理政企关系上, 通过利润留成、企业基金制度和两步“利改税”等措施, 增加了企业自主支配的财力, 推动了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的形成;在处理政府间关系上, 通过“分灶吃饭”和不同时段多种类型的“财政包干”体制, 充分调动起地方政府发展经济和自主理财的积极性;在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上, “生产建设”财政特征开始逐渐淡化, 较好地配合了政府角色的转变。这一阶段的改革, 很好地实现了预期目的, 使整个经济释放出空前巨大的活力, 劳动生产效率显著提高, 国民生产总值快速增长。但与此同时, 探索性改革所固有的不完善也诱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如“财政包干”体制直接导致了地方保护主义的泛滥, 各地市场封锁、重复建设愈演愈烈;过度的“放权让利”极大地削弱了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 政府汲取的财力难以应付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引发的种种矛盾困难等等。

1992年, 邓小平南巡发表重要讲话, 之后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从而彻底解决了意识形态上的障碍和束缚,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与此相适应, 财政领域的改革也实现重大突破。针对“放权让利”引致的“两个比重”偏低等问题, 我国启动了意义深远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 建立了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 并通过国地税分设强化了对税收的征管, 从而较好地规范了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与此相配套, 我国税制改革也同步推进, 在简化税制的同时, 赋予了地方一定的税权, 使财政收入良性增长机制得以有效构建。上述财税制度改革, 有效扭转了“两个比重”不断下滑的局面 (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由1993年的12.3%提高到2007年的20.6%, 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的比重由22%提高到54.1%) , 增强了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为市场经济有序运行奠定了重要的制度性基础。但这一阶段的财政改革, 仍属于财政制度对经济体制转轨的一种被动性适应, 未来财政改革的远景目标模式究竟应该是一个什么样子, 在理论与实践层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这也导致了改革的不彻底, 并引发了后来区域差距进一步扩大、财政“缺位越位”严重和基层财政普遍困难等不良后果。

1998年底, 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了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思路及相关原则。其后, 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健全公共财政体制, 并将其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任务。公共财政理念的确立, 使我国财政改革方向更加明晰, 各项改革举措得以通盘考虑, 有序推开。围绕公共财政建设, 我国先后启动了农村税费改革, 推进了以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为主要内容的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深化了以出口退税、增值税转型、“两税合一”、取消农业税等为主要举措的税制改革, 进一步调整了财政支出的结构, 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公共服务型”政府职能定位与转换, 并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政治、社会各个领域改革的全面深化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

二、地方财政改革与发展取得的突出成就

地方财政伴随改革开放脚步, 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实践过程, 积极推进自身改革, 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支持经济发展, 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取得了突出成就。

(一) 地方财政具有了真正实质性的意义和内涵。

改革开放之前, 地方财政作为一级独立主体并不存在, 并没有赋予地方相应的权利, 地方财政只是中央财政的附属机构。改革开放以来, 为了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财政体制由原来的单一财政转向“财政包干, 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 从此, 地方财政提升为一级独立主体, 此后预算法正式规定“一级政府一级预算”, 地方财政制度框架由此建立。特别是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 地方财政在分级分税财政体制框架下作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级财政实体也被赋予了实质性的意义和内涵:为了弥补市场经济缺陷, 需要赋予地方更多的事权和财权, 提供更加有效的辖区内公共产品, 以解决中央财政效率损失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同时, 赋予地方财政实权, 扩大地方政府自主财力, 能够有效激励地方政府发展经济、提供公共产品的积极性。

(二) 地方政府财政宏观调控能力显著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 地方政府理财规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水平。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形成, 收入渠道日益多元, 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2007年底, 全国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3565.04亿元, 按现价计算, 比1978年增长了24.6倍, 年均增长11.7%;从辽宁省看, 2007年, 辽宁省地方财政总收入1852.9亿元, 是1978年的17.1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82.7亿元, 是1994年的7.1倍;可用财力1396.6亿元, 是1994年的6.4倍。与财政收入增长相对应, 财政保障能力也显著增强, 2007年全国地方财政支出达38120.36亿元, 是1978年的64.6倍, 年均增长15.5%;辽宁省地方财政支出由1978年的31.1亿元, 增加到2007年的1764.3亿元, 年均增长15%, 地方财政实力的不断壮大, 提高了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有力地支持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三) 财政运行纳入了一个较规范的体制框架。

改革开放以来, 在经历了一系列改革之后, 目前我国财政分配关系得到基本理顺。通过适度的集权与分权, 积极促进了地区间利益分配格局的改善, 推动了政府事权、财权与财力的统一, 实现了财政运行机制上的重大突破。尤其是分税制财政体制, 代替了原来各个地区不同的包干方式, 成为全国统一的财政体制, 实现了体制的简化和规范:按税种划分收入, 使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利益界限趋于明确化, 也免除了原来财政体制下分成的随意性和不固定性;分税制下政府间的收支范围、权限和责任明确, 减少了原体制下责任不清、权限不明、相互推诿的现象;分税制改革建立的转移支付制度, 既避免了“鞭打快牛”现象的出现, 也照顾了落后地区的利益。财政体制的规范化、制度化、长期化, 使得上下级政府之间一对一的反复博弈和讨价还价减少, 为地方财政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 管理的效率和规范性进一步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地方财政管理现代化有了长足的发展。以辽宁省为例, 1998年开始的政府采购制度改革, 建立了政府采购管理机构和集中采购“管采分离”机制, 采购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 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显著提高。2000年启动的部门预算编制改革, 实现了从形式、程序、方法到内容的变革, 预算编制内容日趋细化, 提高了预算管理的透明度及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而国库收付制度改革的范围不断扩大、预算级次逐步增加、操作流程不断规范。

(五) 职能作用得到更有效地界定和发挥。

改革开放以来, 地方财政逐渐从微观主体的经营活动中脱离出来, 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有效促进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在理清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基础上, 地方财政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作用, 加大社会公益及民生事业, 弥补市场失灵, 从而有效地发挥了财政职能作用, 实现了从生产建设型财政向公共财政的重大转变。1978年, 辽宁省财政建设类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为65.2%, 2007年为36.7%, 下降了28.5个百分点。2003年至2007年, 辽宁财政累计用于民生支出1260亿元, 年均增长31%, 其中2007年450亿元, 比上年增长49.5%, 为民生事业提供了有效保障。

三、地方财政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与中央财政相对应, 地方财政由于事权范围更加广泛、政府层级更加复杂、政治考量更加多元、自身财力更加有限, 因此财政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也更加艰难。一般而言, 地方财政要实现良性运行, 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或要求:一是地方财政要有稳定的财源或财力;二是地方财政平衡状况基本良好;三是地方政府汲取财力的水平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四是地方政府财力安排要体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五是财政运行必须处于有效的监督之下。从地方财政改革的情况来看, 尽管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与上述要求相比还存在较明显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政府间财政关系缺乏法制化保障。

这是我国地方财政普遍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科学、完备的《政府间财政关系法》, 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确定和调整往往依据上级部门的红头文件, 因此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于缺乏法制化的有效保障, 在中国对上不对下的政治架构下, 下级政府在确定政府间财政关系上处于明显的弱势, 缺乏必要的话语权。这既体现在政府间财力的划分上, 如分税制以来一些重要税收收入在政府间的分成比例不断向上集中;也体现在政府间财权的划分上, 如地方政府到现在仍然缺乏必要的税收立法权和举债权。目前, 一些地方政府要求加大自身税收分享比例的呼声也很高, 但是简单的“放权让利”并非解决问题的根本。如果不能以法定的形式对政府间的事权和财权进行明晰的划分, 那么我国财政体制就难以摆脱“一统就死, 一放就乱”的怪圈。

(二) 横向和纵向之间的财政失衡难以化解。

在上述不稳定的财政关系框架下, 体制的调整更多体现出一种依靠政治强制力实施的“单边主义”的特征。这种财政关系进一步强化了上级政府作为“经济人”的自利特征和“本位主义”考虑。而由此衍生出的必然后果, 就是在制定政府间财政关系规则时, 财力的分配易于向上层倾斜, 从而造成上下层级之间“倒金字塔式”的失衡。而从对政府间财力分配失衡修正的层面来看, 出于区域统筹协调的考虑, 上级政府也在不断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 但这种转移支付通常是在较好满足了本级政府财力需要之后才会被更多地考虑和运用, 这就注定了其对财政纵向失衡修正作用的有限性。再从横向失衡来看, 由于分税制改革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妥协的过程, 出于对效率的考虑使发达地区既得利益得到较大程度保留, 结果造成改革之初横向差距就明显存在。随后的调整中, 在财力难以获取稳定的法制保障的情况下, 下级政府就只能采取“跑部进厅”这种非规范的方式进行一对一的博弈, 而由于富裕地区在同上级政府谈判过程中可运用的政治经济资源和筹码远大于贫困地区, 这就使得横向财政失衡过大的格局也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根本矫正。

(三) 宏观税负逐步加重, 弱化了可持续发展能力。

各级政府目前都将经济增长作为重中之重, 财政收入也成为紧随其后必须完成的“硬杠子”。财税收入指标制定往往就是“基数加增长”, 而较少顾及这种增长是否与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的承载力相协调。在不合理的行政架构和政绩考核体系下, 行政长官“对上不对下”的价值取向驱动他们更愿意采取机会主义的路线, 弄虚作假、拉税引税等财政不正当竞争行为不断上演。财政收入增长长期快于经济总量增长, 显示出政府汲取财力水平在不断提高。随之而来不可避免的代价, 就是企业税负加重, 发展缓慢, 经济结构无法得到合理优化, 进而影响财源建设。并且, 不合理的财政增收模式加剧了对资源的掠夺和对生态的破坏, 也严重弱化了财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 财政收支的结构和质量均有待优化。

在财政蛋糕不断做大的同时, 财政收入的质量却不高。财政收入结构中, 非税收入的比重仍然偏大, 尤其是基层地区, 严重者甚至达到70%以上。由于基层地区产业发展缓慢, 缺乏可靠税源, 一些地区“资源型财政”和“土地财政”特征十分突出, 过度依赖当地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土地出让收入的增长, 使收入增长长期看相当脆弱, 并严重影响了代际间的公平。与此同时, 从财政支出的结构来看, 财政供给范围上依然存在“越位”与“缺位”问题, 公共化特征还不够明显, 财政资金仍不同程度地滞留于一般竞争领域, 财政支出与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公共需要相比仍有较明显的差距, 各项民生事业发展仍显滞后。并且, 财政资金使用的绩效也有待提高, 财力资源亟需进一步整合。

(五) 预算管理的科学化、法治化和民主化程度仍需提高。

财政管理在实践中也仍存在诸多问题, 如预算编制粗放, 预算执行刚性不足、资金纳入预算管理不够完整、“小财政”肢解预算分配、资金使用损失浪费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 成为公共财政建设进程中突出的障碍。财政法治化建设需进一步加强。财政法律体系不健全、法律效力偏低、部门利益法制化、法际间冲突等问题均很突出, 一些地区和部门法治观念不强, 人治特征仍较明显。人大对财政监督也存在缺位, 财政透明度还不高, 民众与政府财政预算信息上严重不对称, 从而大大降低了公共行政领域中信息流通的质量和效率, 使得外部对财政乃至政府的监督严重弱化, 阻碍了财政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四、地方财政改革取向的几点思考

经过三十年的不懈努力, 财政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至关重要的一环, 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同时, 改革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突出的问题。结合我国未来整个改革开放事业的宏伟战略, 今后地方财政改革要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和改革方向, 把握财政改革的脉络, 有针对性地突出改革重点,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一) 树立财政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

树立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财观是今后我国财政改革的必然选择。我国财政改革与发展过程中, 限于当期问题的紧迫性, 大多从短期利益出发, 不注重培养财源, 不重视财政支出的长期效应, 没有意识到财政的远期风险, 导致了诸如非税收入比重过大、财政支出刚性过强、地方政府债务过重、宏观税负过高等问题。因此在今后的财政改革与发展过程中, 必须将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贯彻到地方理财的实践过程, 通过优化财政收入结构、规范非税收入管理, 合理配置政府财力资源、解决人民群众最迫切、最关注的实际问题, 建立起财政与经济相互促进、财政收支平衡协调、财政运行健康有序的可持续地方财政。

(二) 进一步完善政府间财政关系。

当前实行的“非对称分权”模式有其合理性, 像我国这样的大国, 中央保持适当的集权是必须的。但现行体制中, “本位主义”的痕迹显而易见, 事权下移、财权上移的状况使基层政府处于困境, 行为受到扭曲。因此在未来的改革中, 必须摒弃“本位主义”和部门利益, 更加清晰地划定政府间的事权, 在此基础上划分财权和财力, 通过完善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和改革税收返还制度, 健全地方税制体系, 建立起事权、财权、财力相互匹配的财政体制。

(三) 着力加强“民生财政”建设。

“让人民的钱更好地为人民谋利益”, 这既是政府的宣言, 也代表了全体人民的心声。近年来社会财富分配呈现出两极分化加剧的趋势, 劳动者报酬的增长远低于资本回报的增长, 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并由此进一步抑制了消费的提升, 不利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财政作为再分配环节的主要手段, 必须充分发挥应有作用, 在以税收政策直接调节收入分配的同时, 通过进一步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生态建设、就业再就业等民生领域的支出力度, 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使改革开放的成果真正实现全民创造、全民共享。

(四) 积极推进“法治财政”步伐。

我国鲜明地提出了要“依法治国”、“依法行政”, 就财政部门而言, “依法理财”也是这一逻辑推演的自然要求。目前我国财政法治化建设与现实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并成为公共财政建设进程中最大的一个障碍。因此必须强化“法律至上”的意识, 以“法治”代替“人治”, 强化预算的完整性、统一性和预算执行的严肃性, 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行为的不确定因素, 使财政运行纳入更加稳定、规范的轨道。

(五) 努力打造“阳光财政”。

改革开放至今, 政府职能已经实现了很大的转换, 但直到目前仍没有完全到位。完全靠政府自身的动力来推进其改革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强化外部力量的推动和约束, 特别是监督的力量。财政的收支行为, 是政府施政最直接、最具体的表现。因此, 对财政的监督, 就成为对政府监督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打造阳光财政的意义就在于, 它将政府行为透明化, 从而在根本上使民众对政府的监督成为可能, 使纳税人的权利得到充分的保护, 使民众与政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在操作层面真正得以确立和实现, 并成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最为现实的突破口。

摘要:地方财政, 作为中国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取得了突出成就, 也为推进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此同时, 由于中国渐进式改革自身固有的局限, 地方财政在积极探索的过程当中, 与理想的公共财政模式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未来还需要在财政理念和财政制度等方面着力, 进一步推动地方财政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地方财政改革,可持续发展,财政管理

参考文献

〔1〕叶振鹏, 梁尚敏.中国财政改革二十年回顾〔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9.

〔2〕张卓元.中国改革开放经验的经济学思考〔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0.

〔3〕“中国改革与发展报告”专家组.透过历史的表象——中国改革20年回顾、反思与展望〔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0.

〔4〕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4.

〔5〕高培勇.财政体制改革攻坚〔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

中国地方财政支出的影响因素 篇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卫生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居民卫生医疗健康状况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重点民生问题。

二、研究方法

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对地方财政卫生医疗支出的影响程度。

三、变量引入

Y:地方财政卫生医疗支出额

X1:人口数

X2:地方生产总值

X3:卫生医疗机构数

X4:财政收入

四、数据收集

本文源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5。

五、实证分析

1.利用Eviews软件绘制X1、X2、X3、X4与Y的相关图显示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Yi=β0+β1X1+β2X2+β3X3+β4X4+μi

2.最小二乘法得到的估计结果为:

3.统计检验。α=0.05(1)拟合优度检验:R2=0.9776,接近于1,拟合程度较高。(2)F检验:提出检验的原假设H0:β1=β2=β3=β4=0。由于Prob.=0<0.05,拒绝H0,即总体方程是显著的。(3)t检验:提出检验的原假设H0:β(i)=0(i=1,2,3,4)。X1、X2、X4的p值均小于0.05,表明X1、X2、X4对Y均有显著的影响。X3未通过t检验,与F检验通过相矛盾,模型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

4.多重共线性检验。建立辅助回归模型X1=C+β2X2+β3X3+β4X4,估计结果为:X1=393.7453+0.008526X2+0.067003X3,原回归模型存在多重共线性。利用逐步删除法克服多重共线性。X3的p值最大,优先删除后由结果可知,多重共线性已消除。但β2=-0.004135,表示地区生产总值每增加1亿元,我国地方财政卫生医疗支出就减少41.35万元,不符合经济理论。故,删除X2,再进行回归。(1)拟合优度检验:R2=0.964675,接近于1,拟合优度较高。(2)F检验:P值=0<0.05,拒绝H0,总体方程显著。(3)t检验:X1、X4均通过t检验,人口数和财政收入对地方财政卫生医疗支出有显著的影响。

5.异方差检验,分别以X1、X4与Y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由怀特检验结果显示不存在异方差。

6.DW检验。DW=1.739008位于dU=1.57与4-dU=2.43之间,模型不存在自相关现象。

7.经过检验,最终确立的模型为:

这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地区人口每增加1万人,该地区财政卫生医疗支出就增加513.67万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地区财政收入每增加1亿元,该地区财政卫生医疗支出就增加196.29万元。

六、结论及建议

1.结论:(1)人口数与地方财政卫生医疗支出呈正相关关系。人口数量越多的地区,政府财政医疗卫生支出越高,相应的效率也越高。(2)财政收入与地方财政卫生医疗支出呈正相关关系。财政收入越高的地区,政府财政医疗卫生支出越高。

2.建议(1)地区政府应增强自身执政能力,充分、合理地利用当地资源,大力发展地区经济,提高当地卫生医疗水平。(2)卫生医疗相关企业可以寻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进行投资,协助政府改善地方卫生医疗问题。(3)中央及相关部门应针对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加大卫生医疗扶持力度。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2015.

[2]孙群力.地方财政卫生支出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1.

试论地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 篇10

(一) 指导思想的缺失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应有的指导思想的确立没有完全到位。目前的财政预算执行审计, 基本上还是对预算执行结果的事后监督, 没有真正做到对预算从编制、批复、调整、执行、效益整个过程的全面审计监督。地方财政本级预算执行审计的目标是什么, 向政府及上级机关提交的审计报告必须回答的问题是什么, 在一些地方特别是基层审计机关还很模糊, 工作缺乏思路。没有真正确立起核实收支, 摸清家底, 促进财政管理公开、透明、规范、科学的思想理念;没有确立运用审计监督, 规范财政管理, 推动财政体制改革, 促进防范和控制财政风险, 为政府宏观决策服务的思想理念。在预算执行审计实施过程中, 基本上还是以审计本级财政部门为主, 其他相关部门和单位都是延伸审计, 即使是一些专题审计调查, 也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这已远远不能适应公共财政体系以及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

(二) 严格审计执法的缺失

依法审计, 严肃审计执法, 做到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是审计工作的本质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 地方审计机关很难做到依法审计和处理, 执法力度没有完全到位。因为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直接受政府领导和控制, 这就使得预算执行审计的实际功效和辅助人大预算监督的功能大大受到限制。政府对财政预算的确定和调整拥有实际控制权和操作权, 审计财政预算实际上就是审计政府, 这样一来, 作为政府组成部门的审计机关对预算执行问题的审查、处理就难免受到限制。许多重大问题特别是那些与政府直接关系的问题容易被掩盖, 难以对外披露, 结果是查出问题一大堆, 真正能写进报告的问题却寥寥无几, 且大都是一些不痛不痒的问题。严重违反预算法, 随意和虚列财政支出、侵占挪用财政资金等违规违法行为难以被有效制止。

(三) 防范审计风险措施欠缺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适应能力不强, 防范审计风险措施没有完全到位。目前, 社会各界对审计的期望值及审计结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以及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 社会各对审计的质量要求进一步提高, 审计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然而, 部分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对财政职能变革的新情况、新问题还缺乏深入细致地了解和研究, 审计重点还不明确, 审计方式和方法也没有及时调整到位, 使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相对于形势的发展较为滞后, 审计质量大打折扣, 增加了风险隐患。

二、加强地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监督的措施

(一) 树立良好的指导理念

端正思想, 把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真正作为地方审计机关的第一件要事来做。适应形势发展之需要, 创新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之思路, 这是摆在每一个审计人员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地方各级财政部门改革的不断深化, 给财政审计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新课题。因此, 地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如何以促进规范财政资金管理、提高其使用效益、为建立公共财政制度服务, 深化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内容, 完善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方法, 这些都要求我们在思想上引起高度的重视。随着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财政性资金将从竞争性、盈利性领域退出, 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将全面建立。这一新形势告诉我们, 审计机关必须严格履行审计的法定职责, 把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作为审计机关根本性、首要性的监督内容。

(二) 改进审计方法手段

适应形势需要, 围绕预算改革, 改进审计方法并适时准确调整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监督的重点。进一步推进综合预算、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建设是今后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其中, 预算制度改革的主要特点是细化预算编制, 硬化预算约束。因此, 审计部门在审计方法的选择上, 必须做好以下几个结合: (1) 是审计与审计调查两种方式灵活结合; (2) 是传统审计技术与现代审计技术的充分结合; (3) 是其他专业审计与财政审计的紧密配合; (4) 是“同级审”与“上审下”结合起来。在调整预算执行审计的重点方面, 审计机关应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变化情况以及人大、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 着重加强以下审计内容: (1) 是本级预算收支平衡情况; (2) 是重点支出安排和资金到位情况; (3) 是本级预算超收收入安排和使用情况; (4) 是部门预算执行制度建立情况; (5) 是向下级财政转移支付情况; (6) 是本级人大关于批准预算决议的执行情况, 以及上级财政补助资金的安排和使用情况。结合上述重点内容的审计以及其他对影响预算执行较大的重点资金、重点部门进行的专题审计及延伸审计, 找出问题的症结和隐患, 从体制上、制度上、机制上提出改进建议, 为政府的宏观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 深化审计体制改革, 加强制度建设

审计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行政型审计体制向立法型审计体制的转变, 关键是将审计机关的人事权和财权从政府序列中独立出来, 把审计内容的重点放在对政府管理使用财政资金情况的评价和监督上, 这将有力的推动我国现代财政审计事业的发展,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 是审计机关地位的提升和人事权、财权独立性的提高, 有利于财政审计独立于政府之外, 对政府经济行为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监督; (2) 是审计范围的集中和审计处理处罚权限的扩大, 有利于财政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 (3) 是对财政审计认识的统一, 职责进一步明确, 目标进一步清晰, 有利于减少财政审计工作中的阻力, 最大程度的发挥财政审计在经济监督中的作用; (4) 是建立和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有利于提高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结果的透明度, 促进公共财政框架体系不断完善和健康发展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 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要不断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尽快建立起一支掌握现代经济理论、审计方法和审计技术的高素质审计队。 (1) 是要增强审计人员法律素养。因为我们是依法审计, 法律、法规、政策是审计工作中的武器, 我们开展审计工作依据的是法律法规, 我们发现问题、处理问题, 实施处理处罚, 适用的也是法律法规, 我们遇到困难、阻力, 靠的也是法律法规, 靠法律的权威来排除各种阻力和困难; (2) 是增强审计人员的分析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是审计人员的基本能力, 也是影响审计工作水平的重要因素。审计机关应注重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此来增强审计队伍的战斗力, 推动预算执行审计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三、降低地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风险的措施

(一) 选择合理的方法

针对地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对象多、情况复杂而且兼顾鉴定地方财政财务收支情况、揭露重大违法违纪问题以及评价财政性资金使用的效益性和其他特殊审计目的等多重任务的实际, 任何一种单纯的审计方法都难于满足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要求。我们认为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根据具体审计目标和审计对象, 以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作为基础, 用风险控制意识贯穿整个审计过程, 在审计中把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二者或者三者结合起来使用, 达到最终的审计目的, 称为“目标导向法”。

(二) 目标导向法对降低审计风险的主要作用

根据具体审计目标和审计对象, 以风险为导向, 把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以及风险导向审计三种审计方法综合、灵活运用的目标导向法对降低审计风险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以风险为导向, 在审计全过程关注审计风险, 能够降低最终审计风险; (2) 在具体审计目标中, 能避免单纯运用风险导向审计, 而造成不能准确完成审计任务而引起的财政预算执行审计风险。如确定上下级财政体制数据时, 不使用账项基础审计, 就会造成上下级财政体制划分数据不准的问题。又如执行专案法纪审计时, 审计人员将账项基础、制度基础、风险导向三种方法结合时, 才能在查实举报内容的同时发现未被举报的违法违纪事实以及涉案单位内部控制上的严重问题, 顺利完成审计任务; (3) 充分利用了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导向审计三者的优点。如账项基础审计成果直接指向审计目标, 适合内部控制极差的对象;制度基础审计关注审计对象的控制环境问题, 能够为审计人员指明审计风险所在;充分利用了风险导向审计是开放式审计方法的特点。由于充分利用了三种审计方法的优点, 避免了三者单独运用的缺点, 所以降低了审计风险。

摘要:财政审计是国家审计永恒的主题, 预算执行审计是财政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法律赋予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地方预算执行审计的发展显得相对滞后, 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需要认真思考并加以解决。本文分析了审计机关在地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立足于公共财政对财政审计监督工作的要求, 研究了如何改进和提升地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地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措施

参考文献

【1】谢作文《地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必须不断改进和完善》审计与理财2007 (12)

【2】张晓宁, 张静《地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辽宁经济2007 (10)

【3】曹建新, 华峰《预算执行审计风险及其控制研究》财会月刊2007 (24)

上一篇:茶油产业下一篇:民生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