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血液灌流(通用7篇)
急诊血液灌流 篇1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临床急诊科较常见的一种重症, 中毒原因多样, 有毒物质进入人体后, 病情进展迅速, 若处理不及时患者可短时间内死亡。为更好的抢救有机磷中毒患者, 我院对2010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60例有机磷中度患者进行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3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有机磷中毒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中男42例, 女18例, 年龄19~60 (40.8±6.0) 岁, 对照组中男44例, 女16例, 年龄21~61 (41.3±5.1) 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中毒种类等一般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急救措施, 包括: (1) 明确毒物种类, 立即给予温水洗胃, 清除胃内残留毒物, 多次洗胃, 以达到彻底清除。 (2) 尽早建立静脉输液通路, 针对中毒类型给予阿托品及解磷定, 达阿托品化 (口唇干燥, 皮肤无汗, 心率100~110次/min, 肺部无啰音, 瞳孔直径3.5~4.5mm后, 给予维持量。 (3) 对症治疗, 积极处理并发症, 人工机械通气, 保持呼吸道通畅, 脑水肿患者给予甘露醇脱水。观察组在此常规急救措施的基础上给予血液灌流, 采用JF-800A型血液灌流机, 丽珠HA ̄230血液灌流器, 依次用5%葡萄糖注射液500ml, 低浓度肝素生理盐水2500ml (20mg/500ml) , 高浓度肝素生理盐水500ml (100mg/500ml) , 生理盐水500ml预冲灌流器和管路, 预冲过程中轻拍灌流器, 以排尽灌流器内的气体。使用单针双腔股静脉置管建立临时血管通路, 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20ml加肝素20mg, 泵速5~8ml/h与血液灌流同步, 血液流量150~180ml/min, 持续2~3h, 使用空气回血方法回血。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患者神志清醒, 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神志状况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 各项生命体征基本恢复正常;无效:患者神志及各项生命体征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甚至恶化[1]。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 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检验水准设定为0.05, 当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 对照组为7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阿托品化时间等比较
观察组尽早进行血液灌流措施, 治疗后统计的阿托品化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阿托品化量、阿托品总用量、解磷定总用量及痊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1。祥见表2。
3 讨论
有机磷中毒是指有机磷类误服误用、经呼吸道吸入、直接经皮肤接触以及自杀口服等途径进入人体而引起得相应的临床症状[2]。机制为通过抑制体内胆碱酯酶活性, 使其失去分解乙酰胆碱能力, 使胆碱能神经持续性兴奋。主要表现为先兴奋后衰竭的毒蕈碱样、烟碱样中毒症状和体征, 严重患者可因昏迷和呼吸衰竭而死亡[3]。临床上对于有机磷中毒的治疗主要是阻止毒物再吸收及抗胆碱治疗。通过反复洗胃以清除患者胃内残留的药物成分, 避免吸收后病情加重, 利用胆碱酯酶活化剂改善乙酰胆碱在体内大量蓄积的问题, 阿托品可清除自由基, 减少再灌注损伤, 预防化学因子、炎性因子的产生[4]。但是临床研究表明, 单纯应用阿托品及解磷定效果并不理想。血液灌流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血液净化技术, 原理通过建立体外循环, 把动脉血引入装有活性炭或树脂等吸附剂的灌流器中, 吸附其中的有毒物质, 从而达到血液净化的目的[5]。有机磷中毒的患者, 尽管有阿托品、解磷定等药物的治疗, 但如果中毒严重、用药时间较晚、胆碱酯酶活性恢复不及时时, 应用血液灌流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 尤其是急危重病例伴肺水肿、呼吸衰竭及休克等, 应尽早给予血液灌流治疗[6]。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 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观察组尽早采用血液灌流措施, 治疗后阿托品化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阿托品化量、阿托品总用量及治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1。
综上所述, 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尽早应用血液灌流对促进毒物的排出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冬芝.综合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体会[J].湖北中医杂志, 2013, 35 (3) :55-56.
[2]韦文正.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29例[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6 (5) :108-109.
[3]毛海艳.血液灌流加血液透析抢救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6 (7) :60.
[4]付金玉.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长托宁联合血液灌流疗法的应用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 26 (3) :336-337.
[5]邱红.浅谈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抢救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 (4) :222-223.
[6]Wang ZX, Yuan CQ, Guan J, Liu SL, Sun CH, Kim SH.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patients with hepatic malignancy before interventional procedures[J].Asian Pac J Cancer Prev, 2012, 13 (1) :309-314.
急诊血液灌流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人45例, 其中男26例, 女19例;年龄14岁~65岁;住院11d~24d。经急诊抢救室彻底洗胃、导泻、解毒、对症等治疗后转入急诊EICU。其中, 安眠药中毒10例, 毒鼠强中毒5例, 有机磷农药中毒16例, 毒蕈中毒14例, 中毒到做血液灌流时间为2h~3h, 血液灌流次数为1次~6次。
1.2 方法
采用血液灌流机JF-800A和珠海健帆HA330血液灌流器[3]。选择股静脉或者锁骨下静脉, 置双腔血透管, 治疗时血流量为150 mL/min~250mL/min, 给抗凝剂速碧凝0.4 mL~0.8 mL, 治疗2h~3h, 间隔8h~24h, 重复1次灌流。
1.3 结果
43例病人均治愈出院, 2例毒蕈中毒因急性肾衰竭而死亡。
2 护理
2.1 血液灌流前的准备
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并记录。遵医嘱抽血查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血药浓度测定、胆碱酯酶、肝肾功能的测定等。2.2建立有效的血管通路股静脉留置双腔血液透析管具有血流量大、易固定、安全、可留置等优点。密切注意保持血管通路通畅, 避免受压、扭曲、反折、脱出。昏迷、抽搐、烦躁不安的病人给予约束带, 妥善固定好手脚, 以免穿刺针移位、脱出。
2.3 保持循环系统的平稳
严密观察各项监护仪指数, 监测病人的严密观察意识、瞳孔、血压、心率、心律、呼吸、血氧饱和度 (SPO2) 、中心静脉压、有创动脉血压的变化, 做好记录。如有接受血流动力学监测的病人, 必须重新调整零点水平, 使监测数据准确。如血压下降明显, 立即减慢血流速度, 去枕平卧, 使用升压药, 扩充血容量, 给予补液, 使收缩压维持在90 mmHg (1mmHg=0.133kPa) 以上。如使用升压药, 药物应在静脉端注入或者给予另外的补液途径给。
2.4 保持呼吸系统的平稳
对于使用呼吸机病人要认真进行监测, 根据医嘱合理调节呼吸机的参数, 观察呼吸机运转的情况, 各管道连接处是否紧密, 是否漏气、脱落, 保证呼吸机的正常运转。观察机械通气是否有效, 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减少人机对抗情况。观察机械通气参数, 注意有无异常和报警, 及时处理, 消除报警。观察病人的胸廓起伏情况, 听诊呼吸音, 查看皮肤色泽, 2h~4h胸部听诊1次, 及时发现不对称呼吸。
2.5 血管通路的护理
在血液灌流中要认真观察各管路情况, 保持各管路连接紧密、通畅、无气泡。密切观察体外循环和灌流器有无凝血情况, 如体外循环的管路, 灌流器的颜色变黑、变暗, 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凝血原因为肝素用量不足, 因为树脂灌流器能吸附部分肝素, 血液灌流比血透需要更多肝素;血流量不足, 每分钟血流在100mL极容易凝血;环境温度过低, 把环境温度提高到24℃~26℃, 血液温度保持在37℃左右。血液灌流结束后给予0.9%氯化钠500mL, 把体外循环和灌流器内的血液全部泵回体内, 用肝素液封管。
2.6 观察有无灌流综合征
(1) 低血压:血液灌流过程中低血压是最常见的并发症。报告发生率为20%~30%。 (2) 变态反应:在血液灌流过程中容易发生寒战、发热、胸闷、呼吸困难等变态反应。可立即给予低流量吸氧, 静脉注射地塞米松, 监测体温, 注意保暖。 (3) 观察出血倾向:严密观察病人皮肤黏膜、牙龈、胃肠道有无出血, 有无腹痛、头痛症状。同时监测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变化, 及时调整肝素用量, 必要时使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
2.7 严格无菌操作, 预防感染
接受血液灌流治疗的病人, 都需要留置双腔血透管, 护士必须4h测体温1次, 查看股静脉穿刺点局部有无红肿, 下肢有无肿胀、静脉炎, 每天进行穿刺部消毒, 更换敷料、透明贴, 严密观察导管有无弯曲、受压。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其他异常情况立即处理, 必要时拔管。
2.8 心理护理
接受血液灌流治疗的病人, 均为危重症病人, 多数为昏迷状态, 在病人清醒后护士应根据其心理特征, 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针对毒蕈中毒病人, 应告诉其不能食用;对喷洒农药时操作不当, 应认真做好健康宣教, 避免中毒;对自杀病人, 护士应耐心劝解、开导, 给予情绪上的支持和认识上的帮助, 减轻病人心灵上的创伤, 增强病人重新生活的信心。
参考文献
[1]蒙洁英.血液灌流救治50例急性中毒病人的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1, 19 (280) :321-322.
[2]刘璟霞.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病人的护理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2012, 21 (10) :540-541.
急诊血液灌流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5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60例, 随机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各30例, 其中观察组:男6例, 女24例, 年龄19~64 (38.9±3.4) 岁, 服毒至就诊时间1.5~6 (3.1±0.4) h, 服毒至上机时间为1~6 (3.5±0.5) h;对照组:男5例, 女25例, 年龄18~65 (39.4±3.5) 岁, 服毒至就诊时间1.8~6 (3.1±0.5) h, 服毒至上机时间为1~6 (3.6±0.5) h,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服毒至就诊时间和服毒至上机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本组患者入院确定服毒药物后, 均给予洗胃、催吐、导泻等措施以尽量减少胃肠道吸收, 并注意补液, 纠正酸碱电解质失衡等处理, 观察组给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处理, 其中血液透析使用爱尔一次性树脂吸附柱, 将灌流器串联在透析器之前, 血流量控制在200~250ml/min, 在进行联合治疗后2.0h即将灌流器取下实施单纯的血液透析治疗直至治疗满4.5h, 而对照组仅实施单纯的血液灌流, 使用爱尔一次性树脂吸附柱每2h进行1次, 连续进行2~3次,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并统计治疗后患者的预后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进行,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 , 两组间均数的比较使用t检验, 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发生低钾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的比率分别为20.0%和10.0%, 均低于对照组的70.0%和63.3% (P<0.05) , 两组发生低氧血症的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治疗后2w患者的预后情况比较
观察组发生肾功能受损、肺纤维化和死亡的比率分别为10.0%, 6.7%和3.3%,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7%, 30.0%和20.0% (P<0.05) , 两组发生肺水肿的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百草枯在人体内主要是通过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 而引起组织器官的脱脂氧化, 其主要的靶器官肺脏, 尤其是肺泡通过对百草枯的动摄取和蓄积作用, 而出现肺组织的肿胀、变性和坏死, 随着病变的紧张, 可以合并有肺内出血、肺水肿, 病程超过1w者往往合并有肺间质的纤维化, 其在中毒后2w左右表现最为明显, 未经处理的多数患者大多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而死亡[2]。
血液灌流目前被认为是百草枯中毒唯一有效的治疗措施, 能清除吸收入血的大部分毒物, 避免进一步的组织损伤其对血液中毒物的清除率达到血液透析的5倍甚至以上, 虽然血液灌流器中的树脂能与血浆蛋白竞争吸附毒物, 从而有效快速清除毒物, 一旦血液灌注停止, 很快血浆中的百草枯浓度会发生反弹, 将一部分药物, 不能最大程度的清除体内的百草枯, 所以, 采用多次罐流及延长血液罐流时间[3]。尤其是针对中度中毒并且所服中毒药物剂量不明确的患者, 针对百草枯中毒的患者, 所以我们在接诊患者后立即实施血液灌流处理, 尽量将治疗时间控制在服毒后的6h以内, 以更好的提高临床效果, 以避免患者体内达到致死量的百草枯已进入肺组织及其他重要器官[4]。虽然血液灌流能有效吸附百草枯, 但是其主要不足是不能有效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 而且由于体外循环的血液温度容易波动, 易造成灌流器中血液凝固, 相反, 血液透析可以很好地调节血流量, 控制体外血液的温度, 通过检测并输液可调整患者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 安全性大大提高[5]。本组发现观察组发生低钾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的比率均低于对照组, 且观察组发生肾功能受损、肺纤维化和死亡的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通过本组研究我们认为, 针对百草枯中毒在6h以内就诊者, 实施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能更好的维持患者内环境平衡, 减少肺纤维化的发生, 降低死亡率。
摘要:择30例患者使用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 并与30例单纯血液灌流的患者, 比较两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并统计治疗后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低钾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的比率分别为20.0%和10.0%, 均低于对照组的70.0%和63.3% (P<0.05) , 观察组发生肾功能受损、肺纤维化和死亡的比率分别为10.0%、6.7%和3.3%,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7%, 30.0%和20.0% (P<0.05) 。针对百草枯中毒在6h以内就诊者, 实施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能更好的维持患者内环境平衡, 减少肺纤维化的发生, 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血液灌流,血液透析,串联,单纯
参考文献
[1]张万超, 刘牧, 聂晓.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临床观察[J].西部医学, 2007, 19 (5) :830-831.
[2]王志波.中药联合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抢救急性百草枯中毒10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10, 17 (3) :168.
[3]吴清.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救治百草枯中毒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 2011, 9 (6) :17-18.
[4]程仁洪, 倪铭孔, 张伟.早期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J].临床误诊误治, 2011, 24 (7) :71-73.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整体护理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我院进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患者124例, 按照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62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36例, 女性患者26例, 年龄43~78岁, 平均年龄 (67.43±5.45) 岁, 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28例, 高血压性肾病患者12例, 糖尿病肾病患者9例, 梗阻性肾病患者8例, 系统性狼疮性肾病患者3例, 慢性血管炎患者2例;对照组男性患者40例, 女性患者22例, 年龄46~79岁, 平均年龄 (67.87±5.61) 岁, 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26例, 高血压性肾病患者14例, 糖尿病肾病患者11例, 梗阻性肾病患者8例, 系统性狼疮性肾病患者2例, 慢性血管炎患者1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情况等一般资料组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内科护理常规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观察组: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首先进行心理护理, 对患者做好健康教育指导, 通过有效的沟通交流等手段向患者讲述治疗的原则、目的及注意事项, 消除患者心中的顾虑及不良心理压力。其次, 做好治疗过程中的无菌操作处理, 执行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措施, 预防感染出现, 预冲要排尽灌流器与透析器中的空气, 管路的接口应消毒到位并紧密连接, 避免空气栓塞。第三, 治疗过程中要密切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参数变化情况, 对患者容易出现的并发症实施有针对性护理干预, 对于有低血压倾向患者应减慢血流量, 降低出水速度, 采用头低脚高位并立即吸氧,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升压药物;对于有糖尿病的患者治疗前应保证足够能量摄入, 部分可在治疗前停用降糖药物及胰岛素;对于高敏体质的患者可预冲前给予地塞米松静冲, 同时观察是否有过敏前兆出现, 一旦出现及时处理;治疗前评估血管通路, 对于通路不满意的要及时处理, 注意患者凝血情况、血小板的变化, 对于有高凝状态或者非血管通路等情况应采用肝素预冲;对于有出血倾向的患者要积极的评估患者的身体情况, 同时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好肝素的用量[2]。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同时对患者从临床护理服务、医疗专业技术水平等方面进行满意度调查, 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三种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l5.0软件分析, 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 数据对比采取χ2校验, 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χ2=6.4589, P=0.0110<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χ2=6.6429, P=0.0100<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尿毒症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治疗的时间越长其并发症就越多, 部分并发症的发生可能会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 且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3]。而血液透析过程中容易引发皮肤瘙痒, 因此目前临床上常联合血液灌流进行治疗, 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也应进行技术上的革新, 以适应新的治疗方案中存在并发症等风险应对措施, 确保临床治疗的安全性。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有凝血障碍、低血压、低血糖等, 造成患者发生凝血障碍的主要因素是预冲的不充分, 透析器和灌流器中有空气残留, 而且未对患者的凝血功能及血小板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估并调整肝素的用量, 我们在护理中加强了针对性的评估, 采用个性化的预冲措施, 将灌流器与透析器中的气体尽量排除, 让灌流器内的吸附颗粒膜进行充分的肝素化, 同时根据患者凝血情况调整肝素的用量[4]。血液透析的患者由于合并疾病较多, 一般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病等, 因此对患者应避免低血糖发生, 要了解患者的饮食、服药血压等情况, 对患者的治疗的饮食情况进行指导, 保证能量的摄入。本研究显示,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 经统计学分析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经统计学分析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采用综合的护理措施应用于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患者中, 能够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保证患者的安全, 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进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 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 经统计学分析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经统计学分析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采用综合的护理措施应用于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患者中, 能够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保证患者的安全, 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护理
参考文献
[1]王红武.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及PTH变化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 2008, 15 (6) :37-38.
[2]李淑艳, 黄坚.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的临床特点及护理[J].实用医学杂志, 2011, 27 (21) :3973-3975.
[3]罗杏英, 李杰, 郭焕开.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急性并发症的临床分析与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 2010, 16 (25) :73-74.
急诊血液灌流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5月~2013年3月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净化科收治的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4例。共18例接受HP联合HDF治疗, 其中男17例, 女1例;年龄32~65岁, 平均 (43.5±6.9) 岁。透析年限1~9年, 平均 (4.2±1.7) 年。肾小球肾炎7例, 糖尿病肾病5例, 高血压肾病3例, 多囊肾3例。根据患者预冲方式的不同将患者接受的108例次的治疗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76例次采用灌流器和滤器分别单独预冲的方式, 实验组32例次采用血路管、灌流器、滤器联合预冲密闭循管的方法进行预冲。HDF频率每周3次, 每2周进行1次HP联合HDF治疗。血管通路为动静脉内瘘, 血流速度为250~350 m L/min。血液透析机使用的是德国Fresenius公司生产的4008的双泵血滤机, 树脂灌流器使用的是珠海健帆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型号为HA130, 滤器采用德国Fresenius公司生产的聚砜膜高通量透析器FX60、FXS0, 超滤系数分别为46 m L/ (h·mm Hg) (1 mm Hg=0.133 k Pa) 和59 m L/ (h·mm Hg) , 有效面积分别是1.4 m2和1.8 m2, 预冲液选用为民生药业生产的1000 m L装生理盐水, 抗凝剂使用低分子肝素钠5000 U[3]。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 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①对照组用含肝素0.025~0.05 mg/m L的生理盐水1500~2000 m L缓慢冲洗血路管、灌流器, 排净空气, 泵速为50~100 m L/min, 再以含肝素0.2 mg/m L的生理盐水500 m L冲洗, 停泵静置, 保留灌注20 min, 滤器单独预冲。②实验组采用联合预冲密闭循环的方法, 用生理盐水500~1000 m L冲洗血路管、灌流器和滤器, 血路管的动静脉端连接密闭, 肝素100~200 mg加入血路管的静脉壶中, 肝素浓度达 (0.50±0.17) mg/m L, 循环20 min, 同时排净空气, 泵速为100~150 m L/min, 使灌流器充分吸附肝素[4,5]。两组均在HP+HDF治疗前用1000 m L的生理盐水排净管路中多余的肝素, 治疗前10 min行静脉穿刺予低分子肝素5000 U使体内血液肝素化, HP+HDF联合治疗2 h后取下血液灌流器, 继续行HDF治疗2 h。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预冲时间、生理盐水使用量、肝素使用量, 并比较两组预冲方式引起的灌流器内凝血程度和治疗成功率。
1.4 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评价:治疗过程压力指标正常, HP有效治疗的时间达到2 h, 中间不发生凝血引起治疗中断为成功, 治疗过程中出现灌流器凝血, 压力异常报警, 有效HP治疗 (35±5) min而造成治疗中断即为不成功[6]。
凝血程度分级:0级表示无凝血发生, Ⅰ级表示<10%成束纤维凝血, Ⅱ级表示10%~50%的纤维凝血, Ⅲ级表示透析过程中静脉压显著升高, 透析器出现>50%的纤维凝血。Ⅱ和Ⅲ级为凝血严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3.0对数据进行分析, 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两独立样本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预冲方法处理时间和成本比较
实验组预冲时间、生理盐水使用量、肝素使用量分别为 (36.7±2.3) min、 (1731.9±176.5) m L和 (163.4±31.0) mg;对照组为 (54.6±3.8) min、 (3627.5±189.5) m L和 (184.8±25.7) mg, 实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提示预冲方法改进后能有效的减少预冲时间, 减少预冲所需的花费, 节省患者治疗费用。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两种预冲方法的凝血程度比较
对两种预冲方法引起的凝血进行评级, 结果实验组评级为0、Ⅰ、Ⅱ级的比例分别为87.5%、9.4%、3.1%, 而对照组凝血程度分级比例分别为71.1%、23.7%、5.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果提示, 改进的预冲方式引起的凝血程度明显更低。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两种预冲方法患者透析成功率比较
根据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 对患者的综合疗效进行评价后比较, 结果发现, 两组治疗成功率比较, 实验组成功31例, 不成功1例, 成功率为96.9%;对照组成功58例, 不成功18例, 成功率为76.3%。两组成功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果提示, 改进的预冲方式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见表3。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尿毒症患者体内含有大量的毒素分子, 采用常规的血液透析方法只能去除一部分的毒素, 而对于那些分析量较大的毒素和与蛋白质结合能力较强的毒素分子, 常规血液透析的清除效果极为有限。而这些大分子在患者体内的长期积累, 是引起患者严重并发症和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高通量透析器能迅速的清除血尿毒素, 同时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更大威胁的大分子, 研究证明其清除能力明显更强。
随着人们对于血液透析的研究不断深入, 透析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大大提高了毒素清除的效率。HP是一种具有独特的优势的血液净化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物理吸附的方法, 让血液通过吸附基质, 从而使血液中的毒素分子被吸附基质吸附下来, 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目前, 吸附基质常用的包括活性炭和医用树脂。HP最早被发明是为了清除中等分子质量的毒素, 其最初的靶标患者群是在血液透析未获得满意疗效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980年后, 许多新技术与血液透析联合使用, 提高了患者的耐受性[7,8]。
在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中, HP和HDF的联合使用引起了非常多的关注。其与血液透析不同之处在于, 包括了相当程度的对流传输, 因此也叫对流疗法。两者都需要允许对溶质和流体高渗透性的透析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 HP联合HDF治疗时, 容易导致灌流器内凝血的发生。如果操作过程中灌流器凝血, 树脂颗粒吸附中、大分子毒素的效果就会下降, 导致耗材的浪费和血液的浪费。在治疗操作的过程中, 为避免血液的稀释降低灌流的效率[9,10]。HP+HDF联合治疗时置换液选择后稀释的方式输入, 由于后稀释的HDF治疗模式容易导致透析器内血液浓缩, 跨膜压增高, 导致压力异常报警, 尤其当联合HP治疗时, 反复地报警停泵容易导致灌流器的凝血堵塞, 也给临床上的护理操作带来了较大的风险和一定的难度[11,12,13]。为了减少凝血的发生, 通常情况下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增加肝素的使用量, 但同时也增加了出血的潜在风险, 尽管可以在治疗后使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 但部分患者对鱼精蛋白过敏而不能使用[14,15]。
本次研究旨在探究两种不同的预冲方法对HP联合HDF治疗中灌流器内凝血的影响。根据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 本研究中实验组预冲时间、生理盐水使用量、肝素使用量等指标上, 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提示预冲方法改进后能有效的减少预冲时间, 减少预冲所需的花费, 节省患者治疗费用, 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对两种预冲方式引起的灌流器内凝血程度比较, 发现实验组凝血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 说明改进的预冲方式引起的凝血程度明显更低, 较少了因灌流器凝血而造成的治疗中断, 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进一步的效果。对两种预冲方式的治疗成功率进行比较后得到, 实验组成功31例, 不成功1例, 成功率为96.9%;对照组成功58例, 不成功18例, 成功率为76.3%, 说明, 改进的预冲方法能提升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 预冲方式的改进可以有效的减少预冲时间, 成本更低, 减轻灌流器内凝血程度, 是目前较佳的预冲方法, 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广泛推行。
摘要:目的 探究两种不同的预冲方法对血液灌流 (HP) 联合血液透析滤过 (HDF) 治疗中灌流器内凝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3月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净化科接受HP+HDF联合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8例, 根据患者预冲方式的不同将患者接受的108例次的治疗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76例次采用灌流器和滤器分别单独预冲的方式, 实验组32例次采用血路管、灌流器、滤器联合预冲密闭循管的方法进行预冲。统计两组患者的预冲时间、生理盐水使用量、肝素使用量, 并比较两种预冲方式引起的灌流器内凝血程度和治疗成功率。结果 ①实验组预冲时间、生理盐水使用量、肝素使用量分别为 (36.7±2.3) min、 (1731.9±176.5) mL和 (163.4±31.0) mg;对照组为 (54.6±3.8) min、 (3627.5±189.5) mL和 (184.8±25.7) mg,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②实验组凝血程度评级为0、Ⅰ、Ⅱ级的比例分别为87.5%、9.4%、3.1%, 而对照组凝血程度分级比例分别为71.1%、23.7%、5.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③实验组成功31例, 不成功1例, 成功率为96.9%;对照组成功58例, 不成功18例, 成功率为76.3%。两组成功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联合预冲方式可以有效的减少预冲时间, 成本更低, 减轻灌流器内凝血程度, 是目前较佳的预冲方法, 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广泛推行。
急诊血液灌流 篇6
关键词: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尿毒症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目前临床治疗尿毒症的有效方法, 但治疗期间常出现顽固性高血压、皮肤瘙痒、营养不良、腕管综合征等并发症, 主要由于中分子物质所致。血液灌流可通过吸附原理清除体内中分子物质, 与血液透析联用, 可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 改善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笔者观察了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疗效,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09年10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47例为研究对象, 符合《内科学》中关于肾病尿毒症期的诊断标准[1], 其中男性26例、女性21例;年龄25~64岁, 平均年龄为 (42.36±8.12) 岁;透析时间6~75个月, 平均透析时间为 (38.12±7.26) 个月;原发疾病包括原发性肾小球肾炎16例、糖尿病肾病8例、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9例、梗阻性肾病4例、痛风性肾病7例, 多囊肾3例。
所有患者均出现食欲不振、睡眠障碍、皮肤瘙痒、高血压、贫血等中分子中毒症状, 同时排除严重感染、恶性肿瘤、肝功能障碍、消化道出血、急性心力衰竭、中风等患者。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选择股静脉或颈内静脉双腔置管, 将树脂灌流器垂直固定于支架上, 位于患者心房水平上方约20cm, 动脉端朝下, 接通动静脉管路[2]。首先采用500m L 5%葡萄糖注射液灌注管路, 之后采用含60mg肝素的0.9%氯化钠注射液1500m L冲洗, 冲洗速度为200m L/min。同时轻拍灌流器, 以促进空气排出, 使吸附剂膨胀, 液体在灌流器内分布均匀[3]。循环灌注20min后, 于灌流器静脉端串联透析器, 再采用含40mg肝素的0.9%氯化钠注射液1000m L单向冲洗管路。上机后肝素首剂量为0.5~1mg/kg, 之后每小时追加肝素8~10mg, 并根据具体情况增减[4]。上机后血流量维持在为200~250m L/min, 透析液流量为500m L/min。灌流2h, 达到饱和后取下灌流器, 继续进行血液透析3h。总治疗时间为5h[5]。
1.3 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数据均录入到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当P<0.05表示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中小分子物质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较, 治疗后患者BUN、Cr、β2-MG、PTH等指标明显降低, 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P<0.05) 。具体数据详见表1。
2.2 电解质水平比较
治疗前后电解质水平未见明显变化, 无统计学差异 (P>0.05) 。具体数据详见表2。
3 讨论
肾病发展至终末期的患者体内毒性物质大量积聚而产生尿毒症症状, 引起代谢紊乱、多系统功能失调。按照毒性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可分为小分子、中分子和大分子物质。小分子物质以BUN、Cr、尿酸为代表, 中分子物质以β2-MG、PTH为代表, 大分子物质以终末期糖基化产物等为代表。此阶段需要采取血液净化技术以维持患者生命。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
β2-MG相对分子质量为11800道尔顿, 是体内中分子物质的代表之一, 主要经肾脏排泄。肾病发展至尿毒症时, 由于肾功能大大减退, 导致β2-MG因排泄减少而在体内大量蓄积, 加之维持性血液透析、炎症细胞因子刺激、透析膜生物相容性等因素的影响, 又导致其产生增多, 如无法及时清除, β2-MG可在机体各组织沉积, 引起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出现透析关淀粉样变, 表现为腕管综合征、破坏性骨关节病、消化道出血、心力衰竭等。PTH相对分子质量为9500道尔顿, 可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血液、骨骼、皮肤、心血管等造成严重损害。中分子物质在体内的潴留可引起多种并发症, 给尿毒症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6]。
血液透析可清除尿毒症患者体内的小分子毒素, 而对中分子物质清除效果不佳。血液灌流借助体外循环, 将血液通过固态吸附剂以去除外源性或内源性毒素。但单纯血液灌流不能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 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联合应用可取长补短, 彻底清除尿毒症患者血液中各相对分子质量的毒素, 改善临床症状, 不失为一种良好的血液净化方案。
本研究发现: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法可有效清除维持性血液灌流患者体内的中分子物质, 改善尿毒症综合征症状, 同时对电解质水平影响较小。
参考文献
[1]陆再英, 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550.
[2]梁碧琴, 朱征西, 陆绍强, 等.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30例[J].实用医学杂志, 2009, 25 (16) :2671-2673.
[3]骆青.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患者炎症因子、瘦素及营养状态的影响[J].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2, 33 (2) :103-105.
[4]陈锦生.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并发症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 2009, 16 (12) :38-39.
[5]蒋在峰.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48例尿毒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0, 20 (22) :3459-3461.
急诊血液灌流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蘑菇中毒患者, 其中男55例, 女45例, 年龄4~78岁, 其中4~14岁20例, 15~50岁50例, 50岁以上30例;轻度中毒25例, 中度中毒65例, 重度中毒10例。临床表现为: (1) 循环系统:心悸、心律失常、胸闷、乏力、心跳停搏; (2)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肝功能损害等; (3) 神经系统:头晕、头痛、谵妄、意识障碍、昏迷等; (4) 呼吸系统:气急、气促、呼吸困难、ARDS等; (5) 泌尿系统:急性肾功能衰竭; (6) 其他方面:面部肿胀、疼痛、溶血、血液系统变化等。80例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患者为治疗组, 选取同期常规治疗的20例为对照组,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中毒时间、中毒程度等方面无显著的差异 (P>0.05) 。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常规方法包括催吐、洗胃、导泻、解毒以及保肝、护肾等, 采用1:5000的高锰酸钾 (或者温开水、生理盐水) 反复洗胃, 服用活性炭和硫酸镁导泻, 清除未吸收毒素, 同时纠正患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以巯基丙磺酸钠 (对无明显过敏反应者) 实施肌注解毒, 用量为0.125 g, 2次/d持续用药3~10 d, 再以1.2 g的还原型谷胱甘肽加入250 m1生理盐水中实施静脉滴注, 1次/d, 持续使用3~10 d。
1.2.2 治疗组
给予血液透析 (HD) 和血液灌流 (HP) 治疗, 先用2000 m L肝素理盐水对炭肾、透析器等进行预冲防止凝血, 然后对患者实施动、静脉穿刺建立有效血管通路;灌流器采用珠海健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HA-230型血液灌流器, 选用普通血路管道, 透析器为聚砜膜 (面积为1.2~1.5) , 血透机为东丽-8000型;HP操作过程与HD类似, 但灌流器要装在透析器之前并垂直固定在与心脏水平位置[2]将动脉端向下静脉端向上, 血流速度逐渐提升到150~250ml/min;肝素使用总量0.6~1.2 mg/kg, 有出血倾向者应用硫酸鱼精蛋白中和, 患者接受HD联合HP治疗1~3次。
1.3 观察指标
临床症状、AST (血天冬氨酸转氨酶) 、SCr (血肌酐) 、ALT (丙氨酸转氨酶) 、CK (肌酸激酶) 、BUN (血尿素氮) 等[3]。
1.4 疗效标准
痊愈:消化、神经系统症状消失, 心肌酶及肝、肾等功能恢复;显著:消化、神经系统症状明显好转, 心肌酶等指标与治疗前相比下降超过80%;好转:心肌酶以及肝、肾功能等相关指标下降在30%~80%之间;无效:症状没有改善, 相关指标下降低于30%或死亡。显著率=治愈率+显著率。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处理分析, 计数采用t检验, 率的比较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100例患者实施相关治疗后死亡4例, 死亡率为4%, 主要致死原因为治疗不及时, 见如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见表2。
注:治疗组AST、CK-MB、SCr、ALT、CK、BUN水平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 (P<0.01或P<0.05)
3 讨论
血液灌流是借助体外循环利用灌流器及吸附剂将血液中内源性毒素通过吸附作用排出[4], 排出毒素包括脂溶性、分子量大、容易和蛋白结合的毒素, 但纠正水电、酸碱平衡等方面有所欠缺。血液透析主要以溶质弥散的方式来清除毒素, 包括一些水溶性、不与蛋白或结合像血肌酐、尿素氮等小分子有毒物质, 同时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对一些中分子、大分子量有毒物质清除能力不足, 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方式可优势互补。毒蘑菇中毒素主要为毒蕈碱以及一些溶血毒素、神经毒素等, 多含有数个氨基酸多肽, 主要是一些中分子物质, 通过吸附作用将其清除, 而一些小分子毒物的清除和水电解质、酸碱的调节则交给血液透析完成[5]。
综上所述,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在救治蘑菇中毒方面临床疗效可靠、快速有效,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侯佩, 刘运明, 郑艳, 等.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毒蕈中毒致多脏器损害7例[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6, 23 (3) :400.
[2]马金荣, 李培新, 陈立新, 等.血液净化联合中医药救治毒蘑菇中毒32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05, 12 (3) :164-164.
[3]翁桂蓉.血液灌流救治毒蕈中毒57例[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2, 24 (6) :368.
[4]聂川, 李政文, 吕黄勇, 等.血液灌流救治39例蘑菇中毒的疗效观察[J].西南国防医药, 2010, 20 (7) :736-737.
【急诊血液灌流】推荐阅读:
血液透析:血液灌流08-05
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05-25
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09-20
血液灌流合并血液透析06-18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09-18
早期血液灌流10-25
血液灌流疗法07-12
血液灌流护理08-03
血液系统07-16
血液生化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