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与税务处理(共12篇)
财务与税务处理 篇1
建期的概念一1关.筹可以看建出之于, 建筹期建的含期义的日筹起建至期开的始结。界筹定建期是指企业被生束产是经以营生之产日经期营间的。开批准筹从始为筹标志的。
2.界定筹建期的意义。国税局公告【2012】15号文《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处理问题的公告》明确规定:“企业在筹建期间, 发生的与筹办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 可按实际发生额的60%计入企业筹办费, 并按有关规定在税前扣除;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 可按实际发生额计入企业筹办费, 并按有关规定在税前扣除。”此处的“有关规定”是指国税函【2009】98号文的规定, 即《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第九条:“新税法中开 (筹) 办费未明确列作长期待摊费用, 企业可以在开始经营之日起的当年一次性扣除, 也可以按照新税法有关长期待摊费用的处理规定处理, 但一经选定, 不得改变。”
根据以上两个文件的规定, 筹建期间发生的业务招待费, 可以直接按照其发生额的60%计入开办费, 而没有了收入0.5%的限制;筹建期发生的广告宣传费则按实际发生额的全额计入开办费, 也没有了收入15%的限制 (一般行业) 。业务招待费和广告宣传费计入开办费后, 可以在开始生产经营之日的当年一次性扣除, 也可以按照不少于3年期间分期摊销扣除。
从国税局公告【2012】15号文和国税函【2009】98号文可以看出, 同样的业务招待费和广告宣传费支出, 是发生在企业筹建期还是发生在企业生产经营期, 允许在税前扣除的金额是有很大差别的。所以界定筹建期, 不管是对税务部门来说, 还是对企业来说, 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筹建期的业务招待费和广告宣传费如何税前扣除
对于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和广告宣传费如何在税前扣除的问题, 业界一直存有争议。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1. 企业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和业务宣传费应按照不超过当
年营业收入的一定比例在税前扣除, 但企业在筹建期间没有收入, 因此业务招待费和广告宣传费不得计入开办费, 也不得在税前扣除。
2. 由于业务招待费和广告宣传费超过比例部分可以无期
限结转以后年度扣除, 所以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和广告宣传费不得计入开办费, 但可待企业开始生产经营后按规定扣除。
3. 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和广告宣传费均应计入开办费, 待企业开始生产经营后按规定处理。
针对以上三种观点, 查看国税局公告【2012】15号文的相关规定, 显然第三种观点是正确的。现实经济中, 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和广告宣传费, 是与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 不允许税前扣除显然是不合理的, 也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三财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方法比较
案例:某公司2011年1月至当年12月为筹建期, 2012年1月正式进入生产经营期。2011年发生招待费100万元, 广告宣传费50万元;2012年发生招待费200万元, 广告宣传费500万元, 当年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
1. 第一种方法。
(1) 筹建期处理方法。
会计处理方法:
借:管理费用———开办费150万元
贷:现金 (或银行存款) 150万元税务处理方法:
按照国税局【2012】15号公告、国税函【2009】98号第九条、国税函【2010】79号第七条的相关规定, 筹建期业务招待费的60%, 即100×60%=60万元可以计入开办费, 在开始经营的2012年度一次性扣除;广告宣传费全额50万元也计入开办费, 可以选择在开始经营的2012年度一次性扣除, 也可以选择在以后年度分期扣除。假定该公司选择在2012年度一次性扣除, 因为2011年度为筹建期, 不计算为税法亏损年度, “企业从事生产经营之前进行筹办活动期间发生的筹办费用支出, 不得计算为当期的亏损”。所以纳税申报时, 应将开办费导致的会计亏损数额进行调增, 使筹建期当年的应税所得额为0, 该公司需要调增150万元。
(2) 经营年度处理方法。
财务处理方法:
借: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200万元
贷:现金 (或银行存款) 200万元借:管理费用———广告宣传费500万元
贷:现金 (或银行存款) 500万元税务处理方法:
2012年进入正式生产经营期, 业务招待费和广告宣传费的扣除限额分别为3000×0.5%=15万元和3000×15%=450万元。业务招待费15万元与3000×60%=180万元比较, 按照孰小原则可扣除15万元;广告宣传费450万元与实际发生额500万元比较, 按照孰小原则可扣除450万元。2012年业务招待费合计扣除100×60%=60万元+15万元=75万元;2012年广告宣传费合计扣除50万元+450万元=500万元。
2012年纳税申报时, 需要将筹建期调增的开办费按税法规定的摊销办法进行纳税调减。该公司需要调减100×60%=60万元。
2. 第二种方法。第一种方法需要在两个会计年度进行调
整, 并且导致财务处理方法与税法差异较大。如果企业不需要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那么会计处理上可以将筹建期发生的筹办费先在“长期待摊费用”归集, 待企业进入正常生产经营年度后一次摊销扣除或按规定分期摊销扣除。这样筹建期会计未计入损益, 同税法要求一致, 正常生产经营期由于选择在开始生产经营年度一次性扣除, 所以会计和税法处理也一致。
(作者单位:河北娜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财务与税务处理 篇2
摘要:跨年度发票的财务和税务处理问题是企业每年进行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所面临的难题。本文根据税法对费用列支的期间规定,分析了跨年度取得发票的财务和税务处理,并结合地方税务部门处理跨年度取得发票的处理意见分析,得出了处理跨年度发票的结论。
在进行每年一度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时,不少企业财务人员往往会碰到跨年度取得发票的情况。如12月份发生的费用支出,由于发票邮寄和出差等特殊情况的存在,不能在12月31日结账前取得并报销入账,这部分费用该如何进行会计和所得税处理呢?对于跨年度取得发票入帐要不要做纳税调整呢?许多企业财务人员和基层税务局的税务人员对跨年度取得发票的财务和税务处理并非很清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税法对费用列支期间的有关规定
(一)内资企业费用列支期间的规定
1、费用税前列支的一般原则:根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第四条规定,除税收法规另有规定者外,税前扣除的确认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1)权责发生制原则。即纳税人应在费用发生时而不是实际支付时确认扣除。(2)配比原则。即纳税人发生的费用应配比或应分配的当期申报
扣除。纳税人某一纳税年度应申报的可扣除费用不得提前或滞后申报扣除。
2、以前年度应计未计费用的处理: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几个具体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6〕79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业务问题的通知》(国税发
[1997]191号)规定,企业纳税年度内应计未计扣除项目,包括各类应计未计费用、应提未提折旧等,不得移转以后年度补扣,是指年度终了,纳税人在规定的申报期申报后,发现的应计未计、应提未提的税前扣除项目。
3、所得税汇算清缴期间发现漏计费用的处理:根据《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5]200号)规定,企业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期限内,发现当年度所得税申报有误的,可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期限内向主管税务机关重新办理年度所得税申报和汇算清缴。
(二)外资企业费用列支期间的规定
1、费用税前列支的一般原则:根据《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第十一条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
2、所得税汇算清缴期间发现漏计费用的处理:根据《关于印发新修订的的通知》(国税发[2003]13号)规定,企业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期限内,发现当年度所得税申报有误的,可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期限内向主管税务机关重新办理年度所得税申报和汇算清缴。这一点内、外资企业的处理是一致的。
二、跨年取得发票的财务和税务处理分析
目前,对于跨年度取得发票的情况,企业有不同的会计处理方式,其相应的所得税处理如下:
(一)作为预提费用处理
目前对企业预提的费用,外资企业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处理,对从事信贷、租赁等业务的外商投资企业,根据国税发[2002]31号文件规定,除可按规定提取的坏账准备金基金外,其他情况不得在所得税前再预提其他项目的准备金、基金、未来费用等。对内资企业,国税函〔2003〕804号文件规定,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费用必须遵循真实发生的原则,除国家另有规定外,提取准备金或其他预提方式发生的费用均不得在税前扣除。对纳税人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预提的费用余额,在申报纳税时应作纳税调整,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广东地税对预提费用的处理:根据合同预提到纳税年度12月止的预提贷款利息、场地租金等准
予税前列支,其他预提费用或者超过纳税年度预提的费用需要纳税调整。预提费用当年做纳税调整的,下一年度实际支付时可在实际支付年度税前扣除。一般收到发票才付款的(即下一年度付款)可以采用这种做法。
由于新的会计准则取消了“预提费用”这个会计科目,今后就不存在作为预提费用处理的会计处理方式了。
(二)先计入费用,收到发票后再附到记账凭证
先将费用计入当年的费用,符合会计处理的及时性,但不能取得发票的话,这部分费用就不能在所得税前扣除,所得税汇算清缴时要做纳税调整。对纳税年度以后才取得发票的,缴纳所得税分以下情况处理:
1、在汇算清缴期间取得发票的,不需要做纳税调整,已经办理纳税申报和汇算清缴的,可以重新办理年度所得税申报和汇算清缴。
2、在汇算清缴结束后才取得发票的,仍可以作为所属年度的费用在所得税前扣除。当年多缴纳的所得税,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纳税人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日起三年内发现的,可以向税务机关要求退还。以下是广州地税的规定,可供参考:穗地税发[2005]276号文件规定,税务机关在税务检查工作中发现纳税人以不合法凭证列支成本费用的,并有根据认为纳税人该成本费用税前扣除的确认遵循权责发生制、配比、相关性、确定性、合理性原则的,可要求纳税人在规定期限内从销货方或提供劳务方重新取得合法有效的凭证。能够重新取得合法有效的凭证,可根据凭证上注明的价款,允许纳税人作为业务发生年度的成本费用在税前扣除。
(三)实际收到发票时再入帐
对于这种情况,目前税法没有统一的规定。费用入账年份与发票开具年份不一致,虽然只是时间性差异,严格按税法的要求,上年度的费用不能在实际入账年度扣除,但企业出现这种情况也是客观原因引起的。目前比较普遍的做法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1、非会计差错
按照会计制度的要求,发票入帐应该遵循会计核算的及时性、客观性等原则,原则上讲,发票日期与入账时间应一致。但实际业务中,对方当月开出的发票可能要到下个月才能取得,甚至跨越年度,比如12月份开出的发票,12月31日还在邮寄过程中,但当天必须结账,这笔费用无法在当年度入账;有员工12月份出差,但12月31日仍无法赶回公司,其12月份发生的差旅费就无法在当年报销入账。以上是由于客观原因的特殊情况,发票日期与入账日期一般相差很小,比如12月份开出的发票,1月份入账。这种情况不属于会计差错,可以在实际取得发票时入账。考虑到这是客观存在的特殊情况,对这种情况一般不做纳税调整,直接作为入账年度的费用扣除,只要金额不大,不属于所得税前限额扣除的费用,税务机关一般也认可。因此,对这种情况的处理,取决于主管税务机关的自由裁量权
2、会计差错
另外一种情况是因为管理不善导致发票不能及时入帐,比如对方9月份就把发票开了,当时没有及时索取,等下年1月拿回发票已经结帐了。或则员工拿很久以前的发票出来报销。这些都是企业内部控制上的漏洞导致漏记支出,在会计核算应作为会计差错处理。
(四)购进货物跨年取得发票的处理
到期末货物已经入库但发票账单未到,会计制度规定期末暂估入账。《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使用说明》的规定,月度终了,对于尚未收到发票账单的收料凭证,应当分别材料科目,抄列清单,并按计划成本暂估入账,借记“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科目,贷记“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科目,下月初用红字作同样的记录,予以冲回,以便下月付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后,按正常程序,借记“物资采购”科目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票据”等科目。
下一年度在取得发票时,这批材料的成本不一定转入损益,可能还是存货或则在产品、产成品等,这种情况不影响损益,不存在纳税调整的情况。如果年底材料的成本已经结转到损益,也不需要进行纳税调整,这时候原材料在账上可能出现负数,实际收到发票时正常入账就可以了。下面是宁波地税的规定,可参考:《关于明确2004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甬地税一[2004]222号)规定,对企业已经验收入库但发票账单尚未到达的材料物资应按计划成本、合同价格或其他合理价格暂估入账,年度按规定已计入当前损益部分允许所得税前扣除。税务机关应对暂估入账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核,发现长期未取得发票账单,估价明显不合理等情况且无合理理由的有权予以调整。
(五)购进固定资产跨年度取得发票对所得税的影响
购买固定资产,按会计制度和税法的要求,应在购进固定资产的下月开始计提折旧。因此,12月购进固定资产在1月份取得发票,不影响所得税,不需要对所得税进行调整。
财务与税务处理 篇3
关键词:非货币资产;会计处理;税务处理
DOI:10.19354/j.cnki.42-1616/f.2016.17.11
一、非货币资产捐赠的相关会计规定解析
企业对外捐赠非货币资产时,应将捐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账面价值是会计核算中,账面记载的资产价值,这种计价方法不考虑资产的收益状况,是一种静态的估价标准)及涉及的应缴增值税、消费税等相关税费,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按捐出資产的账面余额,贷记“原材料”、“库存商品”、“无形资产”等科目;按捐出资产涉及的应缴增值税、消费税等相关税费,贷记“应交税费”等科目。
二、企业对外捐赠非货币资产的会计处理
(1)对于货物而言,账面价值为企业发生捐赠当期货物的成本价格;(2)对于固定资产而言,账面价值是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等于购入原价减去计提的减值准备减去累计折旧的差值;(3)对于金融资产而言,就是由交易市场决定的、企业发生捐赠当期所反映的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差额;(4)对于无形资产而言,账面价值是指资产净值,无形资产账面价值等于原价减去计提的减值准备减去累计摊销的差值;(5) 对于劳务而言,就是按实际情况,按照提供劳务时,企业应该承担的应付职工薪酬计量。
具体账务处理:借记“营业外支出” 科目;贷方科目由捐赠资产的性质决定。(1) 当企业对外捐赠实物资产时,贷记“原材料”、“库存商品”等;(2)捐赠无形资产时,贷记“无形资产”;(3)捐赠金融资产时,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等科目;(4)捐赠劳务时,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等。同时,按捐出资产涉及的应缴增值税、消费税等相关税费, 贷记“应交税费”等科目。
[例1]甲公司于2016年6月将生产的一批太阳能电池通过红十字会捐给了省内的数个贫困县,以支持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该批太阳能电池的总生产成本为30万元,同期市场销售价格总额为40万元。甲公司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解析:太阳能电池属于实物资产,资产的账面价值为成本价格,甲公司捐赠的是全新的太阳能电池,没有计提折旧,因此,贷方科目记库存商品的金额为电池的净值30万元;捐赠行为视同销售计算增值税:若甲公司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则增值税额30×17%=5.1万元;另外,太阳能电池属于消费税税目中的电池,适用税率为4%,即应交消费税30×4%=1.2万元。即计入营业外支出的数额为30+5.1+1.2=36.3万元。若甲公司为小规模纳税人,则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3%;计算的应交增值税税额为30×3%=0.9万元。
三、非货币资产捐赠的相关税法规定解析
(一)流转税类。分析《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以及《消费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相关规定可知,企业发生的非货币资产捐赠行为要视同销售计算缴纳增值税和消费税。即企业对外捐赠实物资产、金融资产时,需要按照视同销售处理,缴纳增值税、消费税。分析营改增的相关政策规定可知,对外捐赠无形资产和劳务时,不涉及流转税的缴纳。
(二)所得税类。分析《企业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可知,企业发生的非货币性捐赠行为,属于公益性捐赠的,捐赠支出不超过当年年度利润总额的12%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当年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属于非公益性捐赠的支出,不允许扣除。
四、企业对外捐赠非货币资产的税务处理
根据相关税法规定,企业对外捐赠非货币资产可能涉及到的税种有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
[例2]承例1,假设2016年甲公司能实现300万的会计利润,不考虑其它纳税调整事项,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
解析:企业对外捐赠非货币资产的,按照视同销售处理,即以正常销售时获得的销售收入为计税依据,计算缴纳相关税费。对外捐赠行为涉及到的增值税和消费税的税务处理与会计处理是一致的,但是企业所得税的处理存在一些差异。
企业发生非货币资产捐赠支出时,计入营业外支出的是商品的账面价值,正常销售时计入主营业务收入的是商品的销售价格,这就造成了捐赠损益的产生,此案例中的损益为40-30=10万元。要想确定可以抵扣的捐赠支出,先得计算扣除限额。此案例中的扣除限额为300×12% =36万元<36.3万元,则此项捐赠支出允许扣除的金额为36万元。若甲公司16年的会计利润总额为500万元,则扣除限额为500×12% =60万元>36.3万元,那么甲公司的此项捐赠支出可以全额扣除。
五、纳税调整
甲企业在最终确定应纳税额时,需要就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的差异部分(损益部分和超出扣除限额部分)进行调整:依照会计准则确定的应纳税额+损益部分+超出扣除限额部分。
参考文献:
财务与税务处理 篇4
一、会计制度与税法对待固定资产的处理比较
在会计制度和税法中, 依照一定的依据, 分别将固定资产进行分类。其中会计制度为了便于会计核算, 精确的将固定资产分为7类, 而税法仅分为3类固定资产。会计制度与税法制度在对待固定资产的处理中具有一定的不同, 主要从以下几类固定资产的处理方式进行分析比较:
1.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按照税法的相关规定, 以融资形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对于其的价值计算方式, 必须在原有租赁协议或这合同规定中, 加上运输费、保险费、安装调试费和投入使用前的利息、汇兑损益等。这样所计算出的固定资产价值更具真实可靠性, 还便于操作实践。而会计制度首要考虑的是资产特性与自身谨慎性, 因此对于固定资产的计算, 会依照原账目和最低租赁付款比较取最低值来确定价值。
2. 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
在税法中, 统一将捐赠的固定资产计为零。而会计制定中, 却需要进行计提折旧处理, 需要固定资产的捐赠方, 提供相应的捐赠凭据, 按照该金额支付税费, 作为规定资产的价值。在不能提供凭证的情况下, 会根据当下市场价值进行估价, 与所应支付的税费共同形成该固定资产的价值。
3. 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
税法相关原则规定中, 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也不用进行计提折旧处理, 归为零。而在会计制度中, 由于无偿调入资产契合其对于资产的定义, 所以也必须进行计提折旧处理, 依照资产的账面价值, 同运输费、安装费等共同计入固定资产的价值计算。正是因为会计制度与税法在进行资产处理中具有一定的差异, 也就导致了与之对应的财务会计同税务会计的差异。
二、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异分析
目前, 许多企业在进行自身财务会计核实过程中, 都是按照财务会计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而税务会计则依照税务会计的标准进行核算。由于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所执行的标准有所不同, 因此也存在不小的差异,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会计对象不同
财务会计的对象是企业、机关等具体单位, 它主要记录、分析企业的相关经济信息, 为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真实、可靠的具体经济数据, 然他们掌握整个企业的经济动向, 并为他们进行一定的经济投资提供数据依据。简单来说, 财务会计是为整个企业的利益所服务的。而税务会计则是为了充分掌握企业的各项收入所应缴纳的税收计算, 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最真实的税务数据, 了解企业的整体利润, 同时也为当代的税务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数据信息保证, 便于预防企业的偷税漏税行为。
2. 工作依据不同
财务会计所执行的依据是会计准则, 强调提供企业相关的财务报告, 为企业管理者进行投资决策提供数据信息依据。而对于财务会计的数据信息, 必须真实有效的反映企业的情况, 包括企业资源的管理使用等, 共同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而我国制定的税法规定是进行税法会计的工作依据, 它所体现的是法律的无偿、强制性, 主要用于规范企业与个人的征税行为。
3. 会计目标不同
财务会计所执行的目标是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真实记录、核算, 分析制定出相关的企业资产负债表、资金流向表、企业利润表等各项财务报表, 科学真实的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信息。而税务会计更多的是依照税法规定, 对企业的各项纳税项目进行记录, 保证企业税收工作的正常执行, 同时提供全面的税务决策, 最大程度的保证税收利益的实现。
4. 会计核算基础不同
在财务会计中主要以权债发生制作为核算的基础, 利用合理有效的企业收入费用比来突出企业经营管理的成果。税务会计同样用权债发生制来作核算基础, 但是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修正调整, 保证企业应纳税的准确合理。例如:税法规定, 将企业所进行的公益性捐赠支出, 比照企业利润的12%进行扣除, 而所超出的部分则不得进行抵扣, 这是税务会计中对权债发生制内容的部分调整。
摘要: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作为我国两大会计方式, 其对待资产的处理方式有所不同, 也使得二者间存在本质的差异。论文首先探讨了对待固定资产时, 会计制度与税法的不同处理方式, 再根据其分析了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二者的差异, 包括对象、工作依据、目标以及核算基础方面的差异。
关键词:税法,财务会计,税务会计
参考文献
[1].陈书凯.会计制度与税法对固定资产处理的异同.财会月刊, 2001 (14) .
财务与税务处理 篇5
一、基本概念
会计准则规定,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政府包括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国际类似组织也在此范围之内。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政府补助具有两个特征:第一,政府补助是无偿的、有条件的。政府向企业提供补助具有无偿性的特点。政府并不因此而享有企业的所有权,企业未来也不需要以提供服务、转让资产等方式偿还。政府补助通常附有一定的条件,主要包括:(1)政策条件。企业只有符合政府补助政策的规定,才有资格申请政府补助。符合政策规定不一定都能够取得政府补助;不符合政策规定、不具备申请政府补助资格的,不能取得政府补助。(2)使用条件。企业已获批准取得政府补助的,应当按照政府规定的用途使用。
第二,政府资本性投入不属于政府补助。政府以投资者身份向企业投入资本,享有企业相应的所有权,企业有义务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政府与企业之间是投资者与被投资者的关系。政府拨入的投资补助等专项拨款中,国家相关文件规定作为“资本公积”处理的,也属于资本性投入的性质。政府的资本性投入无论采用何种形式,均不属于政府补助。
《企业所得税法》没有政府补助的概念,但第六条规定,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第七条规定,收入总额中财政拨款为不征税收入。《实施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收入总额包括补贴收入等。第二十六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七条第(一)项所称财政拨款,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对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拨付的财政资金,但国务院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所以,收入总额,包括政府补助,即包括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可见,政府补助,在税法中的对应概念是收入总额中的补贴收入。另外,在执行税法上,政府包括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但国际类似组织一般不在此范围之内。
二、政府补助的主要形式及其会计与税务处理的差异
政府补助表现为政府向企业转移资产,通常为货币性资产,也可能为非货币性资产。政府补助主要有以下形式:
(一)财政拨款在会计处理上,财政拨款是政府无偿拨付给企业的资金,通常在拨款时明确规定了资金用途。比如,财政部门拨付给企业用于购建固定资产或进行技术改造的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安置职工就业而给予的奖励款项,拨付企业的粮食定额补贴,拨付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研发经费等,均属于财政拨款。
在税务处理上,财政拨款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对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拨付的财政资金,但国务院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可见,税法上规定的“财政拨款”,只是政府对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拨付的财政资金,不包括企业取得的财政资金,因为企业的资金一般是不会“纳入预算管理”的;对企业无偿取得的财政资金,在税务处理上根据《实施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应计入收入总额中其他收入的“补贴收入”。
(二)财政贴息在会计处理上,财政贴息是政府为支持特定领域或区域发展,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对承贷企业的银行贷款利息给予的补贴。
在税务处理上,区分财政贴息的不同方式进行处理:
第一,对财政将贴息资金直接拨付给受益企业的,财政贴息收入作补贴收入处理,利息支出按规定在税前扣除;
第二,财政将贴息资金拨付给贷款银行,由贷款银行以政策性优惠利率向企业提供贷款,受益企业按照实际发生的利率计算和确认利息费用。
(三)税收返还在会计处理上,税收返还是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先征后返(退)、即征即退等办法向企业返还的税款,属于以税收优惠形式给予的一种政府补助。增值税出口退税不属于政府补助。除税收返还外,税收优惠还包括直接减征、免征、增加计税抵扣额、抵免部分税额等形式。这类税收优惠并未直接向企业无偿提供资产,不作为会计准则规范的政府补助。
在税务处理上,企业按照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有关文件规定,实际收到具有专门用途的先征后返(退)、即征即退等办法向企业返还的所得税税款,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计入取得当期的利润总额,暂不计入取得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其他没有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有关文件明确规定免税的税收返还,除企业取得的出口退税(增值税进项)外,一般都应作为应税收入征收企业所得税。
对增值税进项税额不作为应税收入,是因为根据相关税收法规规定,对增值税出口货物实行零税率,即对出口环节的增值部分免征增值税,同时退还出口货物前道环节所征的进项税额。由于增值税是价外税,出口货物前道环节所含的进项税额是抵扣项目,体现为企业垫付资金的性质,增值税出口退税实质上是政府归还企业事先垫付的资金,会计处理上不属于政府补助,税务处理上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四)无偿划拨非货币性资产在会计处理上,企业取得无偿划拨非货币性资产,比如行政划拨土地使用权、天然起源的天然林等,都属于政府补助。在税务处理上,企业取得无偿划拨非货币性资产,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都应计入收入总额。
对企业实际收到的财政补贴和税收返还等,按照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属于政府补助的范畴,被排除了税法规定的“财政拨款”之外,会计核算中计入企业的“营业外收入”科目,除企业取得的出口退税(增值税进项)外,一般作为应税收入征收企业所得税。这主要有以下考虑:一是企业从政府取得的补贴收入符合收入总额的立法精神。企业取得的财政补贴形式多种多样,既有减免的流转税,也有给予企业从事特定事项的财政补贴。无论企业取得何种形式的财政补贴,都导致企业净资产增加和经济利益流入,符合收入总额的立法精神。二是为了规范财政补贴收入和加强减免税的管理。从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实行后,中央集中管理税权,各地不得自行或擅自减免税。地方政府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不得不采取各种财政补贴等变相“减免税”形式给予企业优惠,进行招商引资,造成财政补贴收入的不规范,破坏了全国统一的公平税负的环境,也是对中央税权的严重侵蚀。为此,对企业从政府取得的财政补贴收入征税,有利于加强对财政补贴收入和减免税的规范管理。三是出于尽量减少税法与财务会计制度差异的考虑,也没有必要在这一问题上保持二者之间的差异,这有利于降低纳税遵从成本和税收管理成本。
一、政府补助的确认与税务处理
在会计处理上,政府补助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企业能够满足政府补助所附条件;企业能够收到政府补助。在税务处理上,一般来说,应在实际收到政府补助时再计入收入总额,即应按收付实现制确认收入的实现,因为企业实际收到款项时才具有纳税能力。在企业能够收到政府补助,但尚未收到政府补助时,在税收上还不应确认收入的实现,因为此时企业尚不具备纳税能力。政府补助区分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进行处理。
(一)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
在会计处理上,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不能直接确认为当期损益,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自相关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起,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分次计入以后各期的损益(营业外收入)。但是,按照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前被出售、转让、报废或发生毁损的,应将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余额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损益(营业外收入)。
在税务处理上,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都应在实际取得时计入收入总额。当会计上将收到政府补助确认为递延收益、在当期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进行纳税调增处理;自相关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起,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分次计入以后各期的损益(营业外收入)的,在当期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进行纳税调减处理;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前被出售、转让、报废或发生毁损,将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余额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损益(营业外收入)的,在当期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进行纳税调减处理。
(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
在会计处理上,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确认为递延收益,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在税务处理上,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都应在实际取得时计入收入总额。当会计上将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企业以后的相关费用或损失,取得时确认为递延收益,在当期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进行纳税调增处理;当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后,在当期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进行纳税调减处理。当会计上将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的,在当期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亦应计入收入总额。
(三)返还政府补助。在会计处理上,已确认的政府补助需要返还的,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存在相关递延收益的,冲减相关递延收益账面余额,超出部分计入当期损益;不存在相关递延收益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在税务处理上,已计入收入总额的补贴收入需要返还的,无论存在相关递延收益,或不存在相关递延收益,在当期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均可按照实际返还额进行纳税调减处理。
二、政府补助的计量与税务处理
在会计处理上,政府补助为货币性资产的,应当按照收到或应收的金额计量。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名义金额计量。在税务处理上,《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实施条例》第十三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所称企业以非货币形式取得的收入,应当按照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额。前款所称公允价值,是指按照市场价格确定的价值。但税法没有名义金额计量的规定。
(一)货币性资产形式的政府补助。
在会计处理上,根据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取得的各种政府补助为货币性资产的,如通过银行转账等方式拨付的补助,通常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计量;存在确凿证据表明该项补助是按照固定的定额标准拨付的,如按照实际销量或储备量与单位补贴定额计算的补助等,可以按照应收的金额计量。
在税务处理上,根据《实施条例》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所称企业
取得收入的货币形式,包括现金、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准备持有到期的债券投资以及债务的豁免等。企业取得货币形式的补贴收入,基本认同会计金额计量。
(二)非货币性资产形式的政府补助。
在会计处理上,根据会计准则规定,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名义金额计量。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如该资产附带有关文件、协议、发票、报关单等凭证注明的价值与公允价值差异不大的,应当以有关凭证中注明的价值作为公允价值;如果没有注明价值或注明价值与公允价值差异较大、但有活跃市场的,应当根据有确凿证据表明的同类或类似资产市场价格作为公允价值;如果没有注明价值、且没有活跃市场、不能可靠取得公允价值的,应当按照名义金额计量,名义金额为1元。
固定资产会计与税务处理比较 篇6
【关键词】 固定资产会计 税务处理 新税法 确认标准
众所周知,固定资产是以一种有形资产形式存在的,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可以看出,同时还具有下列两个明显特征:
(1)固定资产是为生产商品提供各种使用情况,例如劳务、出租、经营、管理等,固定资产是因为上述使用情况而存在的;
(2)固定资产使用寿命一般都会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1. 固定资产的概念
在企业所得税法中已经严格定义了固定资产的概念。固定资产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企业中,使用寿命超过一年并且是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经营管理等而持有的非货币性质的资产,一般固定资产都包括房屋、机械设备、办公用品、运输交通工具和其他与企业生产经营息息相关的各种工具、设备用品等。
2. 固定资产确认标准比较
虽然在会计法中已经定义了固定资产的概念,但是在会计法和税法中都没有对固定资产的价值判断标准做出明确规定。根据新税法的规定来看,即使不参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主要设备、物品和工具,只要使用年限超过一个会计年度,即十二个月,都被称为固定资产。这样就颠覆了原来的满足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寿命超过二十四个月才算做固定资产的衡量标准。
3. 固定资产初始计量比较
3.1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一般情况下,企业对固定资产的初始量都按照会计上的计算法,按照成本进行计量。根据取得固定资产不同方式来对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进行进一步确定。
3.1.1企业外购而发生的固定资产,其成本结构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保证固定资产能够顺利到达已定工作岗位进入预定可使用状态前产生的运输费、人工装卸费、人工安装费、专业技术人员调试费等费用。企业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这这种情况下的外购固定资产是具有一定融资性质的,其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3.1.2企业自主建造生产固定资产的成本结构主要包括生产建造该固定资产到达可使用的预期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费用支出。其中包含了物资成本、人工成本以及相关的税费、或因其他各种形式情况产生的间接费用等。
3.1.3企业接受到外来的固定资产投资,应该按照投资合同或者所签订的协议约定好的价值与应该支付的相关的税费的综合作为此项固定资产入账价值。除此以外,在合同或者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开的情况可不按此方法计算入账价值。
3.1.4在某些特殊企业、行业的固定资产,其入账价值应该还要包括弃置费用一项。弃置费用的定义是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国际公约等规定,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的同时,还要承担环境保护和维护生态平衡等义务,承担上述义务和责任所确定的各种支出。例如核电站的设备设施的弃置和对周围环境的维护、恢复等义务和责任。从上述表述来看,弃置费用就应该咱找现值计入固定资产初始成本。
3.2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
根据现行的各项法律法规,以及当前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势来看,企业的各种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应该都是以历史成本为基本。
历史成本,顾名思义是指在取得该项固定资产时发生的各种实际的支出。在2008年开始实施的新税法中,对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确定方法进行了明确规定:
3.2.1外购的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要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基础,还要考虑该项固定资产直接归属于使该资产达到预期预定用途发生的其他费用等的支出情况。
3.2.2企业自行建造生产固定资产,要考虑全面,以竣工结算为界限,在这之前发生的所有费用支出为该项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
固定资产初始计量方面会计和税法的差异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新会计准则明确规定,固定资产在分期购买的时候,所使用的成本应该以购买价款的现值来确定,这样,就将现值计量属性引用到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在新税法中,延期支付购入固定资产,若超过正常信用条件,那么初始计量仍然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计量,不适用现值计量。
其次,在新会计准则中,已经规定经将特殊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的弃置费用换算折现到固定资产的初始成本当中;而在新税法中却不是如此规定,固定资产弃置费用在实际发生时进行处理。
4. 固定资产后續计量比较
会计和税法在固定资产持有期间进行后续计量时,所进行折旧的方法、年限以及固定资产增减值、准备提取等方面有不同的规定,如此一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就相应产生。
固定资产折旧比较
4.1会计关于折旧的规定
根据新会计准则中的规定,其要求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应该等于固定资产的实际成本减去按照会计标准计算的累计折旧和对固定资产减值发生提取准备后的剩余数值。
一个企业在进固定资产折旧的时候,应当根据本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有效的折旧方法。这里的这就方法包括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余额双倍递减法以及年数总和折旧法。企业选择不同的折旧方法,能够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间产生不同影响,最明显的就是影响固定资产使用寿命期间不同时期的折旧费用。所以说,企业在选择了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后,不能轻易变换和随意更改折旧方法。
另外一个方面,在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上,企业应当根据上述两方面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进行合理有效的确定。与折旧方法相同的是,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在已经进行了合理确定后,就不得随意对其进行变更或更改。这里提醒一点,在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确定是,要考虑预计生产能力和实物产量的因素和预计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同时,各种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固定资产使用的各种限制规定也要纳入考虑范围之内。
4.2税法关于折旧的规定
固定资产实际成本扣除按照税法提取的累计折旧后余额是在固定资产持有期间进行后续计量时的计税基础。根据新税法的相应对对,企业固定资产受到先进技术引用等原因的影响,如确实需要加快折旧速度的,可以适当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进行折旧。
新税法中还明确规定了每一类固定资产其最低折旧年限,例如:房屋等建筑物最低折旧年限为20年;各种电子设备的最低折旧年限为3年;飞机、火车、轮船的最低折旧年限为10年;参与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工具、家具、办公设施等最低折旧年限为5年;机器、机械和其他相关生产设备的最低折旧年限为10年。上述是新实施条例的规定,原来飞机、火车轮船和电子设备的最短折旧年限分别是5年和3年。
4.3会计和税法在固定资产折旧方面的差异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会计处理和税收处理中的相应规定不同,在固定资产折旧方面两者的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是最大差异之处。
会计准则在企业折旧方面的规定是企业可以在特定的范围内自行选择折旧方法,而新税法在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上规定纳税人固定资产折旧计算必须采用直线法。因此,折旧方法上就产生了差异。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方面,新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折旧可以按照确定的方法分摊固定资产折旧额,而新税法则对这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不同类型的最低折旧年限。如此一来就产生了固定资产有效期内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落差。
总结:
本文将固定资产会计与税务处理作为主要内容,从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入账价值和固定资产增减值等方面進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对固定资产的定义,特征和计税基础规定,对固定资产会计与固定资产税务处理两者进行了各方面比较,总结出其差异和优越性,更好的促进了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理解,和新税法、会计准则等法规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刘咏梅,固定资产会计与税务处理比较分析,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J],2011(04).
[2]刘文辉,固定资产会计与税务处理比较,会计之友[J],2008(16).
[3]夏宏伟,浅析固定资产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J],2011(20).
[4]马雪金,固定资产业务的会计与税务处理之差异,财会月刊(综合版)[J],2007(04).
[5]陈兴平,新企业所得税法与固定资产会计准则处理差异分析,现代经济信息[J],2011(24).
跨年度取得发票的财务、税务处理 篇7
一、跨年度取得发票的财务和税务处理
目前, 对于跨年度取得发票的情况, 企业有不同的会计处理方式, 其相应的所得税处理如下:
1. 先计入费用, 收到发票后再附到记账凭证上。
对纳税年度以后才取得发票的, 缴纳所得税分以下情况处理: (1) 在汇算清缴期间取得发票的, 不需要做纳税调整, 已经办理年度所得税纳税申报和汇算清缴的, 可以重新办理年度所得税纳税申报和汇算清缴。 (2) 在汇算清缴结束后才取得发票的, 仍可以作为所属年度的费用在所得税前扣除。当年多缴纳的所得税, 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 纳税人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日起三年内发现的, 可以向税务机关要求退还。以下是广州地方税务机关的规定, 可供参考:《关于企业所得税纳税人以不法凭证列支成本费用税务处理的实施意见》 (穗地税发[2005]276号) 规定, 税务机关在税务检查工作中发现纳税人以不合法凭证列支成本费用的, 并有根据认为纳税人该成本费用税前扣除的确认遵循权责发生制、配比、相关性、确定性、合理性原则的, 可要求纳税人在规定期限内从销货方或提供劳务方重新取得合法有效的凭证。能够重新取得合法有效的凭证, 可根据凭证上注明的价款, 允许纳税人作为业务发生年度的成本费用在税前扣除。
2. 实际收到发票时再入账。
目前比较普遍的做法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1) 非会计差错。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 发票入账应该遵循会计核算的及时性、客观性等原则, 原则上讲, 发票日期与入账时间应一致。但实际业务中, 对方当月开出的发票可能要到下个月甚至跨年度才能取得。这种情况不属于会计差错, 可以在实际取得发票时入账。考虑到这是客观存在的特殊情况, 对这种情况一般不做纳税调整, 直接作为入账年度的费用扣除, 只要金额不大, 不属于所得税前限额扣除的费用, 税务机关一般也认可。因此, 对这种情况的处理, 取决于主管税务机关的自由裁量权。 (2) 会计差错。另外一种情况是因为管理不善导致发票不能及时入账, 比如对方9月份就把发票开了, 当时没有及时索取, 等下年1月拿回发票已经结账了。这些都是企业内部控制上的漏洞导致的, 在会计核算应作为会计差错处理。
3. 购进货物跨年度取得发票的处理。
期末货物已经入库但发票账单未到, 会计制度规定应于期末暂估入账。《企业会计制度》规定, 月度终了, 对于尚未收到发票账单的收料凭证, 应当分别材料科目, 抄列清单, 并按计划成本暂估入账, 借记“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科目, 贷记“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科目。下月初用红字作同样的记录, 予以冲回, 以便下月付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后, 按正常程序, 借记“物资采购”科目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科目, 贷记“银行存款”、“应付票据”等科目。
下一年度在取得发票时, 如果上一年年底这批材料的成本没有转入损益, 这种情况不影响损益, 不需进行纳税调整;如果上一年年底这批材料的成本已经结转到损益, 也不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这时候原材料在账上可能出现负数, 实际收到发票时正常入账就可以了。下面是宁波地方税务机关的规定, 可供参考:《关于明确2004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 (甬地税一[2004]222号) 规定, 对企业已经验收入库但发票账单尚未到达的材料物资应按计划成本、合同价格或其他合理价格暂估入账, 年度按规定已计入当期损益部分允许所得税前扣除。税务机关应对暂估入账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核, 发现长期未取得发票账单、估价明显不合理等情况且无合理理由的有权予以调整。
4. 购进固定资产跨年度取得发票对所得税的影响。
购买固定资产, 按会计制度和税法的要求, 应在购进固定资产的下月开始计提折旧。因此, 12月购进固定资产在下年1月份取得发票, 不影响所得税, 不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5. 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纳税调整上分析。
(1)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国税发[2003]45号) 规定:企业年终申报纳税汇算清缴前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所涉及的应纳税所得额调整, 应作为报告年度的纳税调整;企业年终申报纳税汇算清缴后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所涉及的应纳税所得额调整, 应作为本年度的纳税调整。
(2) 这里涉及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和汇算清缴两个概念。 (1) 《企业会计制度》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解释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获得新的或进一步的证据, 有助于对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的有关金额作出重新估计, 应当作为调整事项, 据此对资产负债表日所反映的收入、费用、资产、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进行调整。 (2)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 (国税发[2009]79号) 第二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是指纳税人自纳税年度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或实际经营终止之日起60日内, 依照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企业所得税的规定, 自行计算本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 根据月度或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的数额, 确定该纳税年度应补或者应退税额, 并填写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 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提供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有关资料、结清全年企业所得税税款的行为。
从这几点上看, 如果是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纳税年度终了后5个月内) 前取得的发票, 成本费用可以在报告年度内进行税前列支;如果是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后取得的发票, 成本费用不能在报告年度内进行税前列支, 但可以按照汇算清缴后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进行处理, 即应作为本年度的纳税调整。
6. 从税务部门对跨年度取得发票的处理意见上分析。
对于跨年度取得的发票, 全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处理意见不统一, 归纳起来, 主要有以下几种处理意见:
(1)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自制或取得的“白条”等不合法原始凭证,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 不能作为税前扣除的依据, 待其取得合法凭证后方可按规定列支。对企业因发票未到等原因, 按照《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暂估入账的固定资产和存货, 可以按照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2) 对企业购买但尚未取得发票的已入库且入账的存货和固定资产等, 须在年度终了 (12月31日) 前取得正式发票后其相关的支出方可税前扣除。在年度终了仍未取得正式发票的已暂估入账的存货、固定资产等, 其发生的已办理汇算清缴税前扣除的相关支出应进行纳税调整。纳税人采取预提的方式在成本中列支的任何费用不得税前扣除。
(3) 企业在纳税年度终了未能取得相关费用或原材料发票, 会计处理以合同等凭据入账, 在纳税年度终了后次年5月31日前取得费用或原材料发票的, 可调整预估价计入所属纳税年度。
(4) 税务机关在税务检查工作中发现纳税人以不合法凭证列支成本费用的, 并有根据认为纳税人该成本费用符合《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第四条的规定, 即税前扣除的确认遵循权责发生制、配比、相关性、确定性、合理性原则的, 可发出限期提供资料通知书, 要求纳税人在规定期限内从销货方或提供劳务方重新取得合法有效的凭证。
(5) 暂估入账的成本扣除问题。纳税人发生的成本支出已经暂估入账, 在汇算清缴期内未取得合法凭证, 不得在税前扣除;在汇算清缴期满后取得合法凭证, 准予纳税人在发票开具年度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6) 关于纳税人购入的存货估价入账问题。对纳税人已经验收入库但发票账单尚未到达的各种存货, 应按计划成本、合同价格或其他合理价格暂估入账, 年度按规定已计入当期损益部分允许税前扣除, 但其核算必须严格按照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税务机关应对暂估入账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核。对企业在汇算清缴期内仍然没有取得合法购货凭证的, 应将存货按暂估价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征收企业所得税。以后年度实际取得合法购货凭证时, 可以在取得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从各地税务部门对跨年度取得发票的处理意见情况来看, 各地的理解和操作都有所不同, 共同点是在汇算清缴期间取得发票的, 可以重新办理年度所得税纳税申报和汇算清缴, 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二、分析结论
由于企业所得税按年计算, 分期预缴, 跨月取得发票入账并不影响当年度企业所得税的计算, 但跨年度取得发票入账会影响不同纳税年度所得税费用的配比和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因此, 基于前面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 费用只能在所属年度扣除, 不能提前或结转到以后年度扣除。其次, 跨年度取得的发票要分以下两种情况来处理: (1) 如果是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前取得发票, 成本费用可以在报告年度内进行税前列支, 可以重新办理年度所得税纳税申报和汇算清缴, 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2) 如果是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后取得发票, 一种意见是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若干问题的意见》 (国税发[2005]50号) 中“不能提供真实、合法、有效凭据的支出, 一律不得税前扣除”的规定, 跨年度取得发票的成本费用既不能在报告年度内进行税前列支, 又不能在以后年度内进行税前列支。另一种意见认为, 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后取得发票的, 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 纳税人超过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 纳税人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日起三年内发现的, 可以向税务机关要求退还多缴的税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由于《税收征收管理法》是全国人大通过的法律,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若干问题的意见》是国家税务总局通过的政策性法规, 前者的法律效力大于后者, 立法层次也高于后者。当政策性法规与法律的规定不一致时, 应以法律的规定为准。因此, 如果是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后取得发票, 出于简化税收征管的考虑, 经当地税务主管部门批准, 应在取得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再次, 对企业已经验收入库但发票账单尚未到达的材料物资应按计划成本、合同价格或其他合理价格暂估入账, 年度按规定已计入当期损益部分允许税前扣除。税务机关应对暂估入账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核, 发现长期未取得发票账单、估价明显不合理等情况且无合理理由的有权予以调整。最后, 跨年度取得发票应该引起企业和税务机关的高度重视。
财务与税务处理 篇8
在实际出口贸易操作中, 当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发生退关退运时, 原政策《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管理办法〉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24号) 规定, 本年度的采用负数冲减、跨年度的采用追回已退 (免) 税款方式, 并按现行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进行相应调整。由于此规定涉及企业的利益太大, 对此税企双方颇具争议。因此, 2013年国家税务总局又出台补充调整政策, 12号公告规定, 已申报免抵退税的出口货物发生退运, 及需改为免税或征税的, 应在上述情形发生的次月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用负数申报冲减原免抵退税申报数据, 并按现行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进行相应调整。之后又出台30号公告规定, 如果出口企业当期免抵退税额 (外贸企业为退税额) 不足冲减的, 应补缴差额部分的税款。出口企业如果未按上述规定申报冲减的, 一经主管税务机关发现, 除按规定补缴已办理的退 (免) 税额, 对出口货物增值税实行免税或征税外, 还应接受主管税务机关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做出的处罚。另外,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 (2006) 规定, 企业已经确认销售商品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退回的, 应当在发生时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销售退回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 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2006) 第四条规定:“企业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 应当调整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报表。”因此, 如果生产企业已经确认出口货物收入的发生退关退运, 应冲减退回当期的收入及免抵退税额;若年度资产负债表日及以前出口的, 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退关退运, 应当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处理, 调整资产负债表日编制的会计报表项目。
二、出口货物退关退运及免抵退税的会计核算
根据上述规定, 对于生产企业发生退关退运的, 应根据不同情况做相应的会计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四种情况:
(一) 未申报免抵退税出口货物发生退关退运
生产企业未申报免抵退税发生退关退运的, 其会计处理及免抵退税处理较为简单。首先在发生退关退运次月的账务中冲减当期外销收入, 同时调整已结转退关退运货物的成本。其次如果是跨年度的, 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在账务和财务报表中进行损益调整。根据61号公告规定, 企业出口货物劳务及适用增值税零税率的应税服务, 在正式申报出口退 (免) 税之前, 应按现行申报办法向主管税务机关进行预申报, 在主管税务机关确认申报凭证的内容与对应的管理部门电子信息无误后, 方可提供规定的申报退 (免) 税凭证、资料及正式申报电子数据, 向主管税务机关进行正式申报。因此, 未正式申报免抵退税发生退关退运的货物, 不用在现行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进行相应的免抵退税冲减, 外销收入已做会计处理的只调整相关账表。
(二) 已申报免抵退税出口货物发生退关退运
生产企业已申报免抵退税发生退关退运的, 应在此情形发生的次月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用负数申报冲减原免抵退税申报数据, 按现行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进行相应调整, 并以冲减后当期《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第25栏“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第32栏“免抵退税额”、第36栏“当期应退税额”、第37栏“当期免抵税额”上的净额进行账务处理。如果有当期免抵退税不足冲减时, 其不足冲减部分应补缴差额税款。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出口企业下期还有业务发生, 并能产生免税退税额的。生产企业当期不足冲减时, 免抵退税汇总表第25栏“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和第32栏“免抵退税额”冲减至0为限, 形成26栏“结转下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和33栏“结转下期免抵退税抵减额”, 并自动结转到下期参与免抵退税计算, 调整下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和“免抵退税额”, 当期无需做账务处理。在下期按调整后的当期《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第25栏“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第32栏“免抵退税额”、第36栏“当期应退税额”、第37栏“当期免抵税额”上的净额进行账务处理。当产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时, 借记“主营业务成本”, 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转出) ”。当税务机关已审批免抵退税时, 凭《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借记“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 (增值税)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 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出口退税) ”。二是出口企业以后再无出口业务发生, 不可能产生免抵退税额的, 应补缴差额部分的免抵退税款, 同时在账务中冲减差额税款原计提的出口退税额, 并对不足冲减部分的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红字冲回。如果是跨年度的,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进行调整。另外, 补交已退税款时, 企业会计处理应附征税机关开具的缴款书。
(三) 退关退运货物出口转内销
生产企业在海关办理退关退运前, 已申报免抵退税的应在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冲减免抵退税额并进行会计调整 (具体操作参照上述“已申报免抵退税发生出口货物退关退运”步骤) , 再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出口货物退运已补税 (未退税) 证明》, 并向海关办理退关退运相关手续。如果退回的出口货物需转作内销处理的, 生产企业还应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出具《出口货物转内销证明》, 并按有关会计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应冲减外销收入转为内销收入, 同时调整库存商品从出口商品转为内销商品, 并按内销产品规定缴纳相应的税费。
三、结语
视同销售会计与税务处理分析 篇9
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四条中规定的“视同销售”包括: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销售代销货物;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 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到非同一县 (市) 的其他机构用于销售;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的“视同销售”是指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国税函[2008]828号文件中对企业处置资产的视同销售情况作了补充规定。除了将资产转移至境外以外, 如果资产所有权属在形式和实质上均不发生改变, 那么作为内部处置资产, 不视同销售。
增值税的“视同销售”与所得税的“视同销售”规定存在以下差异:其一, 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的标的物仅指货物, 即有形动产, 而所得税视同销售的标的物既包括货物, 也包括不动产、无形资产和劳务。本文在后面的论述中对所得税的“视同销售”, 只考虑有形动产, 暂不考虑不动产、无形资产以及劳务情况。其二, 所得税的视同销售行为, 只强调货物的用途, 与货物的来源无关;增值税的视同销售行为不仅强调货物的用途还要考虑货物的来源。其三, 增值税“视同销售”规定的范围比所得税“视同销售”规定的范围大。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到其他机构以及将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是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 但由于没有改变货物的所有权属, 不属于所得税视同销售行为。差异产生的根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增值税确定“视同销售”的目的和所得税交纳所采用的模式。增值税法规中规定“视同销售”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增值税税款抵扣制度的实施, 不致因发生上述行为而造成各相关环节税款抵扣链条的中断;避免因发生上述行为而造成货物销售税收负担不平衡的矛盾, 防止以上述行为逃避纳税的现象;体现增值税计算上的配比原则。目前, 企业所得税法采用的是法人所得税模式, 对于货物在同一法人内部之间的转移, 如不变更所有权属前提下改变货物的用途以及不同机构之间移送货物均不视同销售。
二、“视同销售”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原则
对“视同销售”进行正确会计处理的关键是发生税法中规定的视同销售是否确认销售收入。确认收入和不确认收入两种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对于企业财务报表信息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确认收入, 则会增加企业的营业利润, 同时, 还伴随着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等。视同销售概念是税法概念, 不是会计概念。视同销售情况下会计不一定确认收入。会计确认收入必须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第四条的规定, 通常情况下, 当货物的转移体现为企业与外部的关系, 并可以获得经济利益时, 会计基本上可以确认收入。
如果某行为是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 且满足会计准则收入确认的条件, 则会计确认销售收入, 结转销售成本, 同时核算销项税额。若这一视同销售行为也是所得税视同销售行为, 则无需进行所得税纳税调整。如果某行为是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 但不符合会计准则收入确认的条件, 则会计不确认销售收入, 只按成本结转, 但要按计税价格确认销项税额。若这一视同销售行为也是所得税视同销售行为, 还需要进行所得税纳税调整。
三、“视同销售”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例析
增值税“视同销售”规定的范围比所得税“视同销售”规定的范围大。所得税视同销售行为基本上都是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笔者将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按照会计上是否确认收入划分为三大类:确认收入的视同销售行为;不确认收入的视同销售行为;可能确认收入也可能不确认收入的视同销售行为。
(1) 会计确认收入的视同销售行为包括: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销售代销货物;将货物用于集体福利且没有形成福利设施;将货物进行利润分配。以上四种视同销售行为均体现为企业与外部的交换关系, 并且取得了相关的经济利益, 因此, 应该确认销售收入, 结转销售成本;同时, 确认应纳增值税额。由于这些行为也属于所得税视同销售行为, 并已确认销售收益, 无需所得税纳税调整。
[例1]甲公司2010年2月将其生产的A产品一批分配给投资者, 产品账面成本16万元, 计税价值20万元。假设未计提跌价准备, 不涉及补价。其他税费略。会计处理如下:
将自产产品分配给投资者也是所得税视同销售行为, 会计已经确认了产品销售收益, 无需所得税纳税调整。
(2) 会计不确认收入的视同销售行为包括:将货物用于同一企业不同机构进行销售;将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将货物用于集体福利并形成福利设施;将货物无偿赠送。前三种视同销售行为, 均体现的是企业内部关系, 属于企业内部资产的不同形态转化, 不具有销售实质, 因此, 会计不确认销售收入, 货物的发出只按成本进行结转, 但要按计税价格核算应纳增值税额。将货物无偿赠送这种视同销售行为虽然体现的是企业与外部的关系, 但未能引起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 而是企业单方面的无偿支出, 因此, 不符合收入确认的条件, 会计不确认收入, 只按成本进行结转。其中, 将货物用于同一企业不同机构进行销售以及将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不是所得税视同销售行为, 会计没有确认相关收益, 当然也就无需进行所得税纳税调整。将货物用于集体福利以及将货物无偿赠送是所得税视同销售行为, 会计没有确认相关收益, 需要进行所得税纳税调整。需要注意的是, 所得税对于符合条件的公益性捐赠支出, 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 准予扣除, 超过部分, 不得扣除。企业对外捐赠的支出记录在“营业外支出”账户中, 计入“营业外支出”账户的捐赠支出如果不符合上述条件, 不得税前扣除, 必须进行纳税调整。
[例2]甲公司将A产品用于本公司厂房建设, 其他条件同例1。会计处理如下:
将产品用于不动产在建工程 (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 会计不能确认产品销售收益。如果确认产品销售收益, 则虚增资产、虚增利润。另外, 这项行为也不是所得税视同销售行为, 会计没有确认相关收益, 不需要进行所得税纳税调整。
(3) 将货物进行投资这种视同销售行为, 会计可能确认收入也可能不确认收入。对于用货物进行投资, 会计应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规定进行处理。判断投资是否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是否能够可靠计量, 如果符合这两个条件, 会计确认产品销售收益;否则, 不能确认产品销售收益, 只能按成本结转。将货物进行投资是所得税视同销售行为, 如果会计确认收益, 则无需所得税纳税调整;如果会计没有确认收益, 则需要进行所得税纳税调整。
[例3]甲公司将A产品对外投资, 其他条件同例1。
若该投资具有商业实质, 会计应确认产品销售收益。则:
若该投资不具有商业实质, 会计不能确认产品销售收益。则:
上述两种会计处理对报表的影响如下:若确认收益, 会计利润增加4万元, 且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也增加4万元。由于将货物对外投资是所得税视同销售行为, 如果会计确认产品销售收益, 则无需进行所得税纳税调整。在投资不具有商业实质的情况下, 会计不确认收益, 但企业仍需交纳所得税, 因此必须调增所得税4万元。
综上, “视同销售”是税法概念, 税法中规定的“视同销售”, 会计不一定确认收入, 会计确认收入需要依据会计准则收入确认的标准;“视同销售”规定存在于增值税、消费税和所得税法规中, 流转税中规定的视同销售行为与所得税视同销售行为不完全一致。另外, 对于不实施企业会计准则的中小企业, 会计实务中, 为了简化所得税纳税申报工作, 往往以税法为导向。如果该视同销售行为需要缴纳所得税, 那么会计确认收益, 反之, 则不确认收益, 按成本结转。
参考文献
政府补助的会计与税务处理 篇10
企业从政府取得的经济支持有多种,但并不是所有来自政府的支持都是政府补助,应根据会计准则中关于政府补助的定义判断企业从政府取得的经济支持是否属于会计准则规范的政府补助。根据会计准则,政府补助划分为与资产相关的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补助。因为分类不同,相关的会计处理也不同,企业进行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时的处理方法亦有不同。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企业收到的政府补助主要用于弥补由于特殊原因(如保护环境、限制价格等)形成的支出。企业收到政府补助时,应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确认和计量。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在以后期间确认相关费用时,从递延收益转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另外,如果递延收益科目当期有余额,编制会计报表时要进行重分类,在其他流动资产项目列报。
从税收的角度分析,企业在收到政府补助时,只有符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70号)中的三个条件:第一,企业能够提供规定资金专项用途的资金拨付文件;第二,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对该资金有专门的资金管理办法或具体管理要求;第三,企业对该资金以及以该资金发生的支出单独进行核算,企业才能作为不征税收入处理。需注意的是,企业收到的政府补助征税或不征税与会计账务处理无关,只与是否符合税法上的不征税条件有关。从账务处理来看,政府补助征税收入和不征税收入的会计分录差别不大(本文不考虑递延所得税问题,下同),但是税务处理却不相同,主要体现在企业年度汇算清缴时,通过填报不同的附表,达到从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的途径上。整体归纳为: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的政府补助是通过填报《专项用途资金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40)实现应纳税所得额的调整目的,而不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的政府补助是通过填报《未按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20)实现调整应纳税所得额目的。下面结合具体案例从与收益和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两大方面进行说明,并分别按是否征税进行分类阐述。
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会计与税务处理
例1:某企业挂牌新三板,合同金额为160万元。企业从政府相关部门获得政府补助140万元,用于弥补企业支付的挂牌费用。2015年该企业已经支付了中介机构挂牌费用30万元,剩余的110万元用于支付2016年的挂牌费用。因为企业2015年已经发生了挂牌费用30万元,所以可以用政府补助进行弥补,剩余的110万元则计入递延收益,待以后年度发生挂牌费用时,从递延收益科目转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根据会计准则,相应的会计分录如下:
2015年向券商等机构支付挂牌费用时:
2015年收到政府拨付款时:
假设2016年支付剩余挂牌费用时:
2017年分摊递延收益时:
不符合不征税条件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在《未按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纳税调整明细表》填列,以达到调整应纳税所得额的目的。具体填列方法:在2015年度,因为该政府补助按税法规定140万元应该全部纳税,而会计上只是把补偿该年度支出的30万元计入了营业外收入进行了纳税,所以进行2015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10万元;2016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会计上又把补偿当年支出的110万元计入了营业外收入进行纳税,而税法规定这110万元不应纳税,或者说这110万元已在2015年度纳税,2016年度就不应该重复纳税,所以调减应纳税所得额110万元。
如果政府补助收入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应该在《专项用途资金纳税调整明细表》填列,那么进行2015、2016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没有差异,在“其中: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的财政性资金”栏次分别填列30万元、110万元,调减应纳税所得额。另外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的规定,企业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或者财产,不得扣除或者计算对应的折旧、摊销扣除,所以2015、2016年度支出的费用30、110万元不能扣除,分别填列在《专项用途资金纳税调整明细表》的“本年支出情况”栏次内,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三、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会计与税务处理
例2:某公司2015年4月接受一项政府补贴,金额为500万元,要求专门用于环境保护设备的购置,该企业于2015年6月购买此设备,共投资600万元(假定不考虑进项税)。该设备6月末达到可使用状态,预计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为0。这项业务是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根据相关会计准则,会计分录如下:
收到政府补助时:
购买设备时:
以后各年计提折旧并分摊递延收益。
2015年度:
2016—2019年度:
2020年度同2015年度。
不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的政府补助在《未按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纳税调整明细表》填列。在进行2015—2020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在该表相应栏次分别填入450万元、-100万元、-100万元、-1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调整相应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450万元。
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的政府补助,该设备可供使用提取折旧时,相应政府补助收入在《专项用途资金纳税调整明细表》填列。进行2015—2020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分别在该表相应栏次填入50万元、100万元、100万元、1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的规定,企业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或者财产,不得扣除或者计算对应的折旧、摊销扣除。因此该设备相应年度计提的折旧税前不能扣除,通过填列在《资产折旧、摊销情况及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80)的相应栏次内(因为不是费用化支出不能填列在《专项用途资金纳税调整明细表》第11列)进行纳税调整,具体金额为购买固定资产金额500万元减去政府补助500万元的差额每年按月分配,2015—2020年度按税法规定计算的折旧额每年填列金额分别为10万元、20万元、20万元、20万元、20万元、10万元。
四、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
政府补助准则第九条规定:已确认的政府补助需要返还的,应纳税所得额分别下列情况处理:第一,存在相关递延收益的,冲减相关递延收益账面余额,超出部分计入当期损益;第二,不存在相关递延收益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第一种情况的会计分录为:借记“递延收益”“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第二种情况的会计分录为: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企业将符合财税[2011]70号文规定条件的财政性资金作不征税收入处理后,在5年(60个月)内未发生支出且未缴回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的部分,应计入取得该资金第6年的应税收入总额;计入应税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发生的支出,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第一,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的政府补助并不是必须按不征税收入进行账务处理,企业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是否作为不征税收入进行核算,比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假设企业用政府补助购买了用于研发的仪器设备,因为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政府补助形成的支出所得税前不能扣除,所以仪器设备的折旧所得税前不能扣除,且不得加计扣除。企业选择是否作为不征税收入核算时,要考虑这个因素;第二,关于财税[2011]70号文中的三个条件,第一个和第三个条件一般企业容易满足,第二个条件不容易满足,企业可采取一个变通的方法,自行制定资金管理办法或具体管理要求,然后请政府拨款部门盖章,这样操作当地税务部门也是认可同意企业作不征税收入管理的。
摘要: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的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资的资本。政府补助具有无偿性、直接取得等特性。本文分别从会计、税法两个方面介绍了对政府补助收入的处理方法,并提出了处理政府补助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政府补助,会计,税务,处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2014年版)填报说明[S].2014.
[2]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S].财税[2011]70号.
[3]宗广平.增值税业务在会计处理上的难点问题及处理方法[J].商业会计,2014,(7).
财务与税务处理 篇11
关键词:财务会计;税务会计;差异;协同策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市场体系基本成熟,企业管理制度也越来越规范化,其财务管理也越来越完善。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是企业会计工作包含的内容,两者具有较大的不同。对于企业的财务会计而言,其工作依据是新会计准则,而税务会计的工作依据是税法。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即存在较大的不同也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共同作用于企业的发展,使其更加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因此加强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协调性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的差异与协同的作用
企业财务会计其工作内容主要是对企业内的资金进行管理,为企业内部资源配置以及经济决策提供信息依据;税务会计是对纳税内容的一种管理,主要涉及到税款、申报、缴纳。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呈快速发展,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呈分离趋势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但是两者之间也存在较为密切的协同关系。将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进行有效协调,从国家层面上来讲有利于加强政府管理并且降低征税成本;对企业而言有利于优化企业结构,促进企业高速运营,并且同时还能降低企业纳税风险,使纳税成本更为科学、合理。
二、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间的差别
(一)两者之间的作用不同
随着我国企业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其内部的会计管理体系的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在企业内部管理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为企业的运营、投资提供准确、全面、完善的财务信息。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都是围绕企业的资金管理进行的,但是二者的本质存在严重的不同。
(二)核算方式不一样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的核算原则还存在差异性,主要表现在核算依据、核算对象、原则等方面,财务会计是直接将企业经济活动,产生的货币计量为核算对象,而税务会计的主要核算对象则是与企业的税务相关的经济活动。从范围上来说,财务核算的计算范围更大。从财务制度的原则上来说,两者都是为了保证企业内部的核算工作的正常运行,两者应该要互相结合,共同为企业的内部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财务支持
(三)两者的会计内容不同
有关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作出规定,税务会计包括了四个构成的要索,即是纳税所得、应税收人、费用扣除以及应纳税额等等,企业内部缴纳税款的管理原则与这四个要索密不可分。而财务会计的要索则主要包括了负债、资产、收人、企业利润、资产者的权益与费用等这六大方面,企业的正常经营、财务情况的处理与财务会计与这六大方面息息相关,共同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情况与财务状况。
三、对企业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进行协调
(一)构建完善的税务会计理论
目前我国的税务会计理论发展的还比较短,理论体系尚未成熟,还存在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并且财务会计理论对税务会计理论仍然具有较大的影响,而且税务会计理论也无法对两者的协调进行指导,因此构建完善的税务会计体系,以我国现有的税法为理论依据,并且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不断完善补充税务会计理论,从而使税收学转化为税法学。企业应缴纳的税款应该以会计学的理论和依据,并通过会计系统直接表现。同时税收的法律法规条文要与会计制度相配合、协作,从而实现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协调。
(二)对税务会计核算的内容进行完善
当前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从内容上具有较大的差别,独立于二者的协调发展,因此必须对税务会计核算的内容进行完善,不断缩小税务会计核算内容与财务会计核算内容之间的差别。例如在所得税的处理方面,要对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进行统一,减少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在内容上的不一致。
(三)对核算基础进行统一
目前我国企业税收的主要收付方式就是采用操作制度,这种制度不仅操作简单还有利于保全税收。但是这种制度也存在较为明显的缺点,那就是应缴纳税费与财务会计利润合算不符,收入与费用的会计原则出现了严重的矛盾,破坏了我国税收公平公正的要求,也严重影响了企业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的差异协调。因此必须对合算基础进行统一,实现税收公平公正要求。同时要对企业的所得税进行统一,进一步缩小外资企业所得税与内资企业所得税的差距,从而减轻内资企业的税务负担,这符合我国税收改革的要求,也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财务跨会计和税务会计的分离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的企业经济活动中要正视两者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并且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采取积极措施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通高对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进行协调,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财务环境,从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金英.浅析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异与协同[J].现代商业,2012(24):238-239.
[2]史海风.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异与协同探究[J].时代金融(中旬),2015(10):209-210.
[3]朱静.浅析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异与协调[J].中国商贸,2013,(18):65-66.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比较 篇12
关键词:财务会计,税务会计,比较
在我国现代化的经济形势下会计行业中的核算内容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经济核算方式的发展对传统的核算形式提出了更加精细的要求, 现代的会计从业人员需要对财务会计以及税务会计两者工作性质的差别认识清楚, 区别对待, 特别是其中的相似点需要细致的进行划分, 管理模式的差别会决定他们的不同, 社会经济的发展规模的必然变革也是其中的影响因素。
一、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在宏观层面的比较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两者在这种宏观方面的联系与差异主要表现在原则上面, 首先是历史成本方面在原则上的差异, 这方面的会计工作对于资产、负债等计价都比较有利, 而且在费用、收入的流量计量中也非常有利, 这种计价原则可以对企业的财务情况进行比较真实的反映, 但是在财务会计中这种原则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为了对其进行完善就需要根据判断的规范对资产进行其他方面的处理, 这样可以做到对历史成本原则的一个改正。而在税务会计中, 在税法的规范之外, 纳税人对于历史成本的计价原则需要进行严格的遵守, 这源于它的可检验性与准确性的特点。另外, 在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方面, 根据权责制度的要求企业需要以经济活动中发生的权利、义务的产生前提开展会计处理工作, 这样做也符合纳税义务的规定。权责发生制还会产生很多的会计估计, 这方面税法是保持的保留态度, 当税收的完整性受到破坏的时候, 税法就会对这一制度采取防范策略。在宏观的原则差异中还有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这一原则在财务会计中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 主要的规定就是要求企业进行按照经济活动的发生实质以及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会计核算, 避免单一的根据法律行事, 财务会计对于这一原则的正确使用, 重要的是需要会计工作人员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进行准确的判断。
二、与财务会计相比较税务会计的特殊性体现
在比较中税务会计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法律性与广泛性、统一性、独立性这四个方面, 其中的法律性主要表现在税收的主要特征方面, 比如强制性等, 税务会计需要严格的遵守税法的相关规定, 受到其中法律的约束, 在实际的会计核算中, 企业可以按照自身的实际经营情况进行核算方式的选择, 而对于税务会计来说, 需要在遵守现行法律的基础之上再进行选择, 制定的税法是税务工作中都需要遵守的基本准则, 对于征税人与纳税人以及双方的关系都是一种约束, 当实际工作中的会计制度或者准则与税法存在抵触的时候, 税务会计需要以税法的规定为准, 对自身进行的税务工作进行调整, 这种对税法的严格遵守也是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主要区别。另外, 税务会计的涉及广泛性的特点是由纳税人的广泛特点决定的, 这种特点在企业的部门之中, 与商品流通、运输等方面都比较适用, 在所有制方面, 在集体经济、股份制经济等经济模式方面也比较适用, 只要是具有纳税人的条件就必须按照税法的制度执行。此外, 统一性就是说对不同类型的纳税人来说, 相同的纳税类型需要遵循的规定是一样的, 对于纳税人在经济性质以及组织形式上的差异都不需要考虑, 这种统一性对于税务会计的工作行为的监督也具有决定作用。税务会计的相对独立性主要是对其核算手段来说的。
三、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的联系
(一)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相互协调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虽然在实际的操作中存在着多方面的不同, 但是每种税务会计的处理结果都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一定的影响, 所以税务会计的各种处理结果都应该与企业中财务会计的工作内容相互配合。两者之间的互相协调的现象形成了相互联系的主要因素, 税务会计中包含的信息主要是以财务会计之中的信息为运行基础的。在财务会计的发展中形成的企业财务活动的具有完整性与系统性的特点, 逐渐组成了数据库供企业使用, 这里所说的“数据库”中的内容主要会成为企业对外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基本材料。而且其中也存在着企业进行税务会计处理的基本材料, 所以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紧密的联系。从不同国家的税务会计的实际实施来看, 普遍都是以企业的会计利润作为基础发展的, 然后按税法的要求进行进一步的调整, 从而达到两者的共同进步。
(二)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在编制财务报告方面的联系
企业的各种税务会计工作都会对财务情况产生影响, 然后这些影响又会反映在企业的财务报告之中。比如在企业所得税会计工作中, 人们为了处理时间上的差异, 需要设置“递延税款”科目, 这一科目可能会作为企业一项“负债”来进行列示, 也可能会作为企业的一项运营资产来进行列示。并且, 企业中的所得税相关的各种项目与前面所讲的递延税款对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的制作都会产生影响。在很多西方国家中, 税务会计这种形式的会计运算也已经从原来的财务会计中脱离出来, 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税务会计内容, 并且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一起形成了现代会计的三大重要支柱。在我国的会计业务发展中, 税务会计对于财务会计来说只是他的一部分而已。
四、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区别
(一)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目标比较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两者之间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前者的核算内容、流程等各个方面的指标数据信息都是按财务会计的标准来确认实施的, 后者核算内容、流程、方式等都是遵照税务会计标准执行的, 这属于本质上的不同[1]。会计工作中存在的差异首先体现在会计研究的目标的不同, 确立研究目标是会计工作开展的前提。会计工作目标的确定能够对会计的实际工作内容形式进行引导, 还能够帮助会计明确自身在经济活动中的发挥的具体职能, 因此目标的确立需要符合会计的实际操作意义, 正确的目标能够对会计的发展起到一个良好的促进作用, 所以在会计的各项工作中对于目标的研究就显得比较重要了。其中包含的工作目标主要是将使用者所需的各类信息经过同类型会计信息的方式进行传递, 这样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就可以根据其中的包含的各种数据资料进行经济分析与决策。税务会计是以税法作为经济活动的, 这也是它的主要工作职能, 其中包含的各项准则规定的是对企业中的资金收支等情况实行核算, 这一工作内容可以起到督促企业履行纳税义务的作用, 因此, 税务会计的工作目标就是为依法纳税进行服务, 在这两种会计核算目标的差异下必然会存在会计工作方式的差异。
(二)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销售理念的比较
会计销售额的产生与交易紧密相连, 获得的收入主要以两个方面为衡量的标准, 其一是销售的各类产品一定是已发出的, 或者是有劳务合同做基础, 也就是所获取的收入过程已经完成[2]。其二就是交易双方在这一过程中所签订的协议或者合同已经开始执行, 能够进行资金的流通和收支活动。在这两个方面的条件的都具备的情况下才能够达到销售收入的要求, 在会计确认环节之中, 这被称为是前提条件上的区别。在内容上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区别, 财务会计的销售金额指的是在经济活动中收到的总的经济利益, 在各自的职权范围之内进行的资金的交易, 税务会计方面的销售额指的是纳税人从购买者一方取得应税劳务的所有款型。此外, 在确认标准方面, 财务会计将在经济交易结束之后的商业凭证作为销售额的评判准则, 如果缺少商业凭证, 那么对销售额的确认就是无效的, 其中税务销售额可以将税务会计规范看成是衡量规范, 不存在对商业活动的评判。
(三)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信息质量间的区别
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在信息质量上的差异就是体现在所遵循的各项原则之中, 第一个是相关性的原则, 财务会计的相关性体现在企业信息与财务决策人员的经济活动之间的关联, 这之间的联系能够是企业经济管理人员做出准确的企业发展决策, 税务会计是经济活动中企业除去成本费用之后与获得的资金收入之间的关联性。第二个是谨慎性原则, 财务会计在工作中需要关注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的具体内容, 在谨慎性的原则基础上对企业的效益情况以及资产状况进行合理的估算, 企业自身也要积极配合财务工作, 不断提升财务产生数据的质量, 税务会计则会在谨慎性这一原则上体现出不同之处, 发生在企业内部的各项费用或者损失, 只要没有真正的发生, 采取的扣除行为就是不妥的, 财务会计工作者的专业能力能够对谨慎性原则的实现产生影响, 而税务会计工作需要随时遵循国家法律法规来执行谨慎性原则。
(四) 两种会计类型实行时的不同
税务会计的法律主体在于税法, 适用对象包含一切与税收相关的经济往来, 而与资金货币相关连的经济事项则都是财务会计所涉及的领域, 一方面它的核算范畴大于税务会计的核算范围。财务会计一般都是对企业容易产生的经济费用以及损失进行预算, 税务会计在遵循财务会计中的一些原则的同时还受到了自身特点的影响, 具备财务会计所没有的法律强制性的原则。在会计制度中经济利益的流入管理非常重要, 其中包含着主营业务与其他业务等内容形式, 在税务会计的管理中, 收入总额指的是企业多种收入的总和, 比如财产转让收入、租赁收入等, 在财务会计之中, 它为了真实的对企业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反映, 企业中发生的收支相关的事件都需要在账户里呈现出来, 但是税务会计对于这种收支并不进行记录, 并且对财务会计工作的内容进行了规范, 对计税工资的具体实施进行了规定。
五、结束语
财务会计工作中的准则规范是社会公众普遍认可的, 属于已经完成的经济业务的确认、记录等工作, 满足了社会主体的各项会计需求, 而税务会计是一门新兴的会计领域的边缘学科, 遵循的是我国现行的税收领域的各项法则, 也就是社会中涉及到税务的经济活动都需要税务会计的介入, 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并不时相互独立存在的, 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参考文献
[1]刘姣.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关系:理论分析与现实选择[D].东北财经大学, 2006.
【财务与税务处理】推荐阅读:
税务师财务与会计重点09-23
注册税务师《财务与会计》考试大纲10-11
财务税务08-26
财务税务管控09-06
财务税务筹划09-03
税务档案管理财务05-18
财务和税务的关系07-03
税务会计比较财务会计06-11
财务审计和税务审计10-13
财务,税务,工作思路及工作计划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