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问题

2024-09-30

经济发展问题(通用12篇)

经济发展问题 篇1

一、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近年来, 瑞昌市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九江市委、市政府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措施,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促进民间资金向民营资本转变, 使民营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 成为瑞昌市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2007年, 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首次突破20亿元大关, 达23.2亿元, 占GDP的比重提高到65.7%,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4%。民营经济在增加税收, 提高居民收入、解决劳动就业、繁荣城乡市场、拉动社会投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发展特点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 总量上台阶, 比重创新高

近几年, 我市民营经济蓬勃发展, 占国民经济总量的比重逐年提高, 已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部分, 形成了以公有经济为主, 公有、民营共同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格局。2007年, 我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再上新台阶, 达23.2亿元, 比上年净增3.9亿元, 占全市GDP的比重创历年来新高, 为65.7%, 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分产业看, 一、二、三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依次为21180万元、174418万元和36036万元, 占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9.1%、75.3%和15.6%, 与上年比, 第二产业比重提高了11个百分点, 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了0.9和1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 是民营经济主力军, 民营经济增加值的产业特征仍呈“二、三、一”格局。从经济类型看, 非公有制企业是全市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增加值达17亿元, 占GDP的比重首次突破70%, 达到73.2%。

2. 保持快速增长, 速度高于GDP

“九五”以来, 我市民营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 增速明显高于同期GDP。2007年, 我市民营经济增长15.14%, 仅次于2006年, 是近10年来发展较快的一年, 其中, “十五”时期增长21.9%, “九五”时期增长17.5%。同时民营经济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GDP, 1996-2005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平均增长19.6%, 比GDP增速快6.3个百分点, 2007年民营经济比GDP增长速度快3.03个百分点。

3. 促进经济发展, 三分天下有其二

我市经济快速发展, 离不开民营经济的贡献, 民营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为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全市GDP增长12.11%中, 公有经济贡献了16.0%, 民营经济贡献了84.0%, 拉动全市经济增长了10.1个百分点。从构成看, 非公有制企业是民营经济的主要力量, 在四种所有制形式中对经济的贡献最大。2007年, 非公有制企业经济对GDP的贡献率为69.8%, 拉动经济增长了9.5个百分点;分产业看, 民营第二产业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一、二、三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分别为5.6%、39.4%和19.0%, 分别拉动经济增长了0.7、5.0和2.4个百分点。

二、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

近年来, 民营经济虽然取得较大成绩, 但由于起步较晚, 民营经济发展中还有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尽管与前些年相比, 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已大为改观, 对民营经济除了在认识上不断破除清规戒律外, 还通过一些政策措施给予鼓励和扶持。但现实生活中, 仍然存在着市场主体因身份、地位不同而受到不同对待的事例。在某些行业和领域, 或者不允许民营企业进入, 或者进入的门槛比较高。在民营企业的创办和经营过程中, 审批过于复杂、摊派过多, 对民营经济的某些政策歧视和不公平待遇依然存在。

三、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瑞昌市民营经济的发展是当代中国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综观全局, 展望世界,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猛烈冲击和影响着传统产业。面对知识经济时代, 技术创新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途径;面对中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 企业要生存发展, 唯有走技术创新之路。

党的十五大、十六大确立了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给民营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坚持平等保护物权, 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由此可见, 党和政府对民营经济发展十分关注, 民营经济的发展对推动全市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以上论点, 面对挑战和机遇, 民营企业除了在机制、经营管理、服务上实现创新外, 更要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 才能有效地推动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 2007年10月

[2]《瑞昌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决定》, 2005年3月

[3]《瑞昌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决定》, 2005年8月

[4]《瑞昌市政府工作报告》, 2007年1月

[5]《瑞昌市统计提要本》, 1995、2000、2005、2006

[6]《工商企业登记管理条例》, 1982年7月

经济发展问题 篇2

摘要: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河南省焦作市为例,从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特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关键词:民营经济;发展;研究

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部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主题的中央政府文件——《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较为完整和系统地提出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这标志着我国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思路正从政策推进转向制度保障,正在走向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之路。近年来,焦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把民营经济列为工业强市的重要战略支点,涌现出了月山啤酒集团、永威集团、隆丰皮革、飞鸿包装等一批土生土长的非公有制企业,带动了一大批市场主体的形成和发展;通过改革改制,纳士科技、宇航化工、金山化工等一大批骨干企业退出国有领域,成功实现了机制转换;通过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焦作市引进了昊华集团、蒙牛集团、丹尼斯量贩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优化了焦作市的经济结构,促进了焦作市投融资体制由单一投资主体向多元投资主体的转化;通过“效能革命”,狠抓发展民营经济环境治理,推动民营经济上规模、上层次,形成了本土民营企业、外来民营企业、改制发展的民营企业“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焦作市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近年来,焦作市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迅猛。1992~2003年,全市民间投资累计完成281.89亿元,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的44.03%,年均递增20.9%,比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高5.5个百分点。2006年,仅焦作所辖县市——孟州市,非公企业共引进市外项目123个,合同利用资金35.1亿元。截至2006年底,焦作市非公有制企业达到8746

家,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22.5%,高于全市GDP增速7.9个百分点。焦作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已成为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目前,焦作市民营经济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思想进一步解放,民营经济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焦作市委、市政府把发展民营经济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民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利用各种形式向社会各界和市民宣传民营经济的相关政策措施,在全市形成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坚持多管齐下,总量扩张势头良好

一是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在坚持传统招商引资方式的同时,积极探索新的招商方式。二是结合国有企业改制发展民营经济。从2000年开始,确立了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采取承包租赁、分块搞活、股份制改造等形式,盘活存量资产,引导民营经济快速扩张。三是扶优扶强发展民营经济。各级政府千方百计扶持民营企业做强做大,涌现出了黄河集团、月山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名优民营企业。四是民间资本发展民营经济。积极鼓励、引导和支持民间资本向法律法规政策未进入的所有领域投资,规定进入工业园的民资享受与外资同等优惠政策、同等服务待遇、同等奖励措施,不论成份看发展,不限比例看效率,加速激活民间资本,加快发展民营经济。

(三)块状经济产业集群化发展初现端倪,民营园区的“平台”功能日益显著

目前,焦作市年产值上亿或近亿元的产业集群十多个,市、县、区各级政府依托产业集群,把园区建设作为发展民营经济的有效平台,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入园工作。

(四)广泛增加就业门路,社会效益不断显现

民营经济从业人员由原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城镇待业青年、社会闲散人员,扩展到离退休人员、转业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学生、下岗失业人员、机关事业单位分流的干部职工等。民营经济在解决劳动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强。

(五)产权问题得到重视,民营经济维权工作提上日程

在焦作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在河南省民营经济维权发展促进会的倡导下,由焦作市检察院发起,在省内各地市率先成立了“焦作市民营经济维权发展促进会”。促进会以服务民营企业为己任,协助政府坚持宽领域治乱,多层面维权,为民营经济大发展创造安全空间;全方位服务,为民营经济大发展拓展绿色通道;从培育民营企业家的法制观念人手,在民营企业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民营企业家依法维权、依法经营的自觉性;抓住侵害民营企业权益的个案不放,认真调研,协助有关部门搜集材料,有效地维护了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赢得了会员企业的信赖。

二、焦作市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环境不宽松

一是市场准入不平等,政策不公平,参与国际竞争条件苛刻等。二是负担过重、收费不规范。三是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

(二)融资难的问题十分突出

随着商业银行防范风险、信贷政策严,追求效益、资产质量和信贷安全观念的深入,信贷门槛提高,影响到民营企业生产能力的扩大、规模扩张、技术改造的进行等,致使民营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三)民营经济的发展水平还不高

发展速度与先进地区比还不快,总量规模偏小。目前焦作市非公有制企业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有77家,超4亿元的企业有4家,规模最大的河南纳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收入也不过10亿元。

(四)行业结构不合理

焦作市民营企业至今仍以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为主导,大多数集中在批发零售业、餐饮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修理业、娱乐服务业等行业。

(五)经营管理水平较低,抗风险能力较差

焦作市民营企业中仍以“家庭或家旅经营”为主要模式。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的管理现状为企业内部“家族式”的管理和“唯亲是用”的用人机制,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素质的提高和企业的发展速度。

(六)不正当经营

目前不同程度地存在不法经营和不正当竞争,损坏了民营经济的形象,影响了其健康发展。

三、促进焦作市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

(一)抓住机遇、明确目标,提高认识

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和《宪法》都从根本上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近年来国家大力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中部崛起”和河南省的“东引西进”战略,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当前全国上下开展的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一定程度上净化了市场经济环境,也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中国入世后民营经济将获得一个多边的、稳定的、可预见的公平环境;而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又为民营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这些都是焦作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利好因素。

(二)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

营造良好宽松的环境,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关键;改善政策环境,政府是主角。焦作市各政府部门都应当从焦作发展的大局出发,对起步阶段的民营企业应积极实行鼓励和扶持政策,营造从事民营经济光荣的良好舆论氛围,强化服务意识,建立统一、规范的服务体系.主动为民营经济发展排忧解难。

(三)积极探索拓宽融资渠道

1、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河南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全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河南省将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全省构建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以融资担保服务为主业,且有较强融资担保能力的覆盖全省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使河南省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更加顺畅的建设目标。2005年8月11日,经过焦作市政府精心策划,出资4000万元,吸纳部分社会资金,焦作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正式成立,这是焦作市第一家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的专业担保企业,充分表明了焦作市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决心和信心。中小企业担保公司要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扩大资本金,大力提高为民营企业担保服务的覆盖面和资本运作能力。

2、鼓励、扶持直接融资,减轻间接融资压力。尽快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逐步扶持并有计划地辅导焦作市少数有实力的民营企业以股票、债券等非信贷方式进行直接融资,拓宽融资渠道,搞活资本市场,满足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减轻间接融资的压力,真正分散、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3、改善经营管理,实现资本运营。焦作市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逐渐改变原有“家族式”为主的经营模式。进行产权转移,吸引外来资本,通过资产重组:资本运营来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减少对银行贷款的依赖,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四)促进产业结构向多元化发展,加大扶持民营高新科技产业

尽快出台相应政策,引导焦作市民营经济积极投资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抢抓河南省中原城市群建设的机遇,继续发挥铝、电、化工、橡胶、机械、建材等支柱产业的优势,集

中力量把优势企业做大做强,重点抓好铝及铝制品的延伸加工,鼓励、加大扶持民营企业积极涉足信息,生物技术等高科技产业使焦作在中原崛起中铸就新的产业优势。

(五)推动民营企业从“家族制”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

焦作市民营企业必须逐步地抛开传统的家族制管理,通过资本社会化、股权多元化的方式,在现代企业制度方面进行不断的尝试。

(六)以现有科研机构和高校为研发基地,加快培养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成功企业的发展,无不显示出企业技术创新的巨大威力。焦作市民营企业必须积极行动起来,立足本市、本省,以现有科研机构和高校为研发基地,并放眼国内外,积极组织力量进行技术攻关,争取早日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断提升产品,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焦作市民营企业再上新台阶。

(七)正确引导,提高素质

1、加强对民营经济的正确引导,严格管理和监督。对民营经济业主应在政治上爱护,生活上关心,事业上扶持。政府各有关部门应加强宣传、培训、指导等工作,个体私营协会、工商联等群团组织,也应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对民营经济的事前监督和日常监督,切实推动民营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2、提高民营企业家的素质。尽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民营企业家队伍,是焦作市民营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应不惜一切代价,广招社会贤才,鼓励有志者从事民营经济;应加强对现有民营企业主的培训,以焦作市的高校为基地,有计划的培养民营企业家,尽快提高其综合素质。

3、建立一支公正、廉洁、高效的管理干部队伍。各项政策能否得以顺利执行,干部队伍的素质至关重要。各职能部门应加强对内部干部职工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八次党代会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民营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大有作为,民营经济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勇于投身发展民营经济的大潮,促进焦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加快中原崛起步伐和社会全面进步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我国经济发展问题初探 篇3

关键词:经济 发展 现状 问题 完善性策略

1 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非常的迅速,国内的生产总值也在快速的提高,在进行改革之前只有不到百分之七,改革的过程中就达到百分之九以上,人均GDP也在快速的增长,由原来的百分之四增长到了百分之五十。

虽然我国的经济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经济稳定并且在持续增长。但是,到现在为止,我国的经济增长还处于粗放型。所以,我国政府提出要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二零一三年是我国第四代领导集体上任的第一年,我国重大的经济政策也会保持相应的连续性。

新经济发展政策对于国家经济质量与效益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二零一三年的下半年,改革的决心与力度对我国的发展速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国的经济也经过了高速发展的阶段,经济GDP的增长速度将保持在百分之七左右并成了常态。预计二零一四年我国的经济会反弹,从二零一三年的百分之七点七增长到百分之八点一。通胀从现在的状况低水平回升。总体温和,名义的GDP的增速反弹幅度会超出实际的GDP,对于企业的盈利增长是很有利的。

2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所在

首先,无论是劳动力还是土地等都是引发生产要素提高成本的关键,一直以来,东南沿海地区,特别是在珠三角还有长三角一带,土地与房产的价格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提升了很多,一直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民工荒,并且进而引起工资不断提高,这说明维持的生产要素低成本的情况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把低成本的优点消弱了很多,并且这需要一个非常长的过程,我国资源丰富,地区之间的经济水平也有一定的差异,在长时间内会保持多种竞争优势存在的局面。从长期来分析,低成本优势的减弱以后的调整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影响也会较大。因为这些地区是我国最具有活力的,经济总量所占的比重也较大的地区,所以,低成本优势有减弱必将会引发一定的冲击。

其次,能源与其它重要的资源以及环境的约束压力比较大,一直以来,能源与其它重要的资源的约束压力主要的原因是,我国所处的阶段是工业化的阶段,资源需求量在不断上升,如果用一条曲线表示的话,如今正在爬升最陡的区间。过了这个时期,需求量就会有所下降。事实上,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并不算高,在很多方面有很大的浪费。通过资源的投入与产生可以看出,二零零四年,我国GDP按现行的汇率计算占据全世界的百分之四,消耗全球石油达到百分之八,钢材百分之五十四,水泥百分之三十二点四,电力百分之十,铝百分之十九,铜百分之二十,煤炭在百分之三十一。如今,电力、钢铁以及化工等八个高耗能的行业单位的产品能耗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都高出百分之四十以上,工作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以及矿产资源回收率与国外相比,低出了百分之十五至二十。经过研究表明,若在节能方面有一定进展,到了二零二零年,我国的能源可以从三十二亿吨降到二十四亿吨的标准,降幅将达到1/4。两个非常严竣的挑战就是资源与环境约束压力的增大,在国内,是否通过一定的改革把与我国资源约束相对称的资源节约型经济建立起来,在国外,是否能通过一定的开放格局,在互利的基础上通过外部的资源的利用,使我国的经济增长的需求得到一定的满足。

最后,新增长点引发的外延扩张,缩小了空间。近些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一定增长,需求也得到相应的增长与满足,需求增长主要取决于几年内一个轮次的消费结构升级而导致的消费热点。因为后发优势因素,与工业化先行国家相比较,我国的需求结构在某种程度上会发生一些错位现象,新的经济增长会拉动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3 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完善性策略分析

第一,把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树立起来,在经济条件受到资源严重影响的条件下,对经济的增长方式进行转变是唯一的道路。要把经济的增长方式进行根本性的改变,就一定要对传统的发展模式以及思维进行改变,树立起可以持续发展,全面性的发展观念,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正确看待经济增长以及经济的发展,这样才能使问题得到真正的解决,总而言之与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但是,发展并不能与增长简单的划上等号,经济增长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经济不会出现增长的趋势,就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然而,增长也不一定就能带来好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要进行改变,就要重新认知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的关系,对自然的平衡进行维护。因为一直以来处于粗放型的发展,导致我国的资源非常紧缺,生态也较为脆弱,在未来的发展中,对于资源与生态的承载能力要有充分的考虑。经济的增长离不开资源的支撑,缺乏了资源的保障,经济是无法得到持续性增长的,资源对于经济有着非常重要的约束作用,相反,对于经济发展的速度也会起到制约的作用。

第二,把财税相关政策完善起来,对经济的增长方式进行转变,把经济活动的效益提高上去,同时,把质量也提高上去,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对财税的政策进行深化,对财税政策进行完善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预算的制度也要进行完善,把政府性的收入归入预算安排中,让公众进行监督。为了使政府充当地方经济活动的情况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就要从财力上进行预防,对于一些不规范的行为预防其发生。事实证明,预算没有规范的管理,不但要对政府的职能转变带来影响,还能变成腐败的土壤,所以,对于预算必须要进行深化的改革,才能达到预算硬约束的目标,把财政的费用充分的用在公共服务的项目中,可以使经济的增长方式得到促进。把对资源节约,对保护环境以及经济增长转变有利的相关制度建立起来,并不断进行完善。具体有对资源税的调整,资源税的开征对于抑制资源的乱用是非常有利的,对于矿产资源的保护也是非常有利的,对于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我国征收资源税还是有很多问题存在。如今,我国在矿业权方面取得很多开山采权的情况,所以,对于矿产资源有偿使用进行实施是非常有必要的,能把税率提高上去,对于节约资源也是有很大的好处。

第三,对价格进行深化改变,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在开展的过程中会有很大的困难存在,是由于我国的生产力要素的价格一直以来受到国家的管制,是非常偏低的,要对增长的方式以及消费的方式进行转变,一定要先把生产要素推进上去,把产品的价格改革下去,才能对资源进行节约利用,把效率提高上去。对于价格过低的能源进行相应调整,有研究表明,降低能源使用量的百分之五十五主要由于调整价格的结果,百分之十七是研究与开发的结果,还有百分之十二是因为所有制形式的不一样,其它都是因工业占有的份额的变化。实际生活中有很多资源浪费的现象,都是因为过低的价格,无法对稀缺的资源状况进行正确的反映。

第四,使循环经济得到发展,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在技术方面,也是离不开传统的工业经济,这都是在劳动力循环的条件上的,也是强调自然资源的循环。减量化后再使用,可循环是循环经济的主要原则,在制度方面上来看,离不开一种新的制度框架,把生态环境以及资源都融入市场的经济运行中,要把经济持续性的发展下去,最主要的就是战略的选择,通过一定的政策办法对循环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一方面是在循环经济理念的宣传力上要不断强化,把循环经济的意义作为整个社会的每个地区、每个部门以及领域的共识。另一方面是可借助西方一些国家的经验,通过立法的形式给循环经济带来促进式的发展。在一九七六年时,美国的联邦政府就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以对各州的废弃物的回收利用进行了强化的管理。

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但是,如果以上这些问题能得到较好的解决的话,增长方式的转型就会获得很大的进展。我国的经济要想得到快速地、持续性地、健康地发展,就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同时,要及时的妥善的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的经济依然是粗放型的发展方式,是不是能在经济总量保持增加的基础上,得到更大的发展,与我国未来的经济前景有着直接的关系,对于世界经济也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曹新.经济增长理论分析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13.7.

[2]张卓元.深化改革,推进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13.2.

经济发展问题 篇4

1 急富近利心理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盲目外出, 依然是劳务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虽然甘肃省的劳务输出工作已经开展了20多年, 在劳务管理方面有了一整套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有些措施在劳务输出重点省份甚至在全国都具有代表性, 但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劳务的盲目性始终没有得以彻底解决。前面总结甘肃劳务经济发展时提到了五个阶段, 目前甘肃的劳务经济处在成熟期, 尽管这样并没有改变劳务输出活动盲目性的特质。当前甘肃劳务输出的主要形式依然表现为家族、亲戚或朋友的引导、带领, 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管理没有得到强化。臂如:同村或邻村有在外务工的人员, 节假日探亲鼓动或者受一些用工企业的委托专门回村“招兵买马”, 一些农村劳动力只听鼓动者的一面之辞, 热血沸腾, 不能自持, 外出前一切都听鼓动者的, 由于对大城市的向往, 他们只偏重于对大环境、大情况等外部因素的泛泛了解, 而对于劳动条件、待遇、劳动者的基本权益, 这些重要而具体的细节问题却忽略而过, 待真正到了用工环节, 进入实实在在的工作岗位, 投入工作时才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尤其是务工前对于收入的过度关注, 在领取工资时一些人发现原来收入与自己预期相差甚远, 于是出现困惑、不安、郁闷和不满情绪。由于花了一定的成本远离家乡, 马上结束务工又不甘心, 因而他们就开始到处寻找符合自己意愿要求的工作, 影响了用工单位的生产秩序, 更损失了外出务工者的工资收入。这种现象在一些地方较为普遍。笔者曾经在陇东农村几个村子作过调查, 调查中了解到, “呼朋唤友”式的劳务输出所占的比例不小, 这些村里每年外出的人群中主要是两部分人, 一部分是已经在外务工多年的, 另一部分是中考高考落榜的毕业生。尤其是这些刚进入社会的人群, 他们有梦想、有追求, 没有多少劳动技能又不满足现实, 于是期望着尽快外出“闯社会”。由于他们急于要到社会上证明自己的价值, 所以, 极易轻信别人的鼓动, 那些长期外出的人员便成了他们外出的“引路人”。这些人知道一些信息, 但有些信息并不准确, 甚至讹误, 从而导致一些人上当受骗, 这种情况致使初次外出务工的年轻人信心受到打击。尽管目前各种类型各种功能的劳动力市场不少, 但其信息流分布的范围和对象往往与实际情况有出入。如何解决这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值得深思。

2 城市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导致劳务成本不断加大, 阻碍了劳务经济的发展

在劳务输出范围不断扩大、从事劳务输出人员数量持续增大的形势下, 常常会使人产生一种错觉, 是不是甘肃的农村不需要劳动力了, 或者农业生产不用农村劳动力去经营。其实不然, 甘肃的农业这几年也取得很大的发展。通过调查分析, 目前在农村经常外出的人群中除了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人外, 大多是家庭经济收入欠缺一些, 而本人又没有其他技能的人, 因而, 他们对于劳务收入看得比较重, 也就是说他们对装到口袋的工资收入非常在意。城市消费品上涨增加了进城务工人员的开支,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精打细算, 把自己每天的收入与自己的某个愿望联系起来, 他们外出前或者是为孩子攒学费、或者是为准备修建住房筹款、或者是为偿还某项债务, 总之他们是有目标任务而来, 因而城市日益上涨的消费价格对他们造成较大的思想压力。一方面他们怕既得的利益重归流失;另一方面又不愿轻易放弃进城务工的机会, 心情处于一种非常矛盾状态之中。在调查中我们也和一些外出务工人员进行过交流, 他们普遍认为消费价格上涨是他们最担心和忧虑的。如果遇上劳务信息不准, 拿不上工资收入, 城市生活费用增大, 反要靠家里资助的现象, 他们就更加困惑。一般这种情况出现对外出务工人员在心理上、精神上都有一定的压力, 他们觉得外出为了挣钱却事与愿违, 还要拖累家里, 颜面无光。因而对劳务输出活动信心不足, 从而会影响周围人的情绪, 会让一些人产生劳务输出不会有什么效益的误解, 因而使一部分人对其失去引吸力, 进而缩减劳务输出活动的覆盖面。虽然这部分人所占比例较小, 但研究劳务经济发展不能忽略这种现象的存在。从表面上看,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尽管是市场因素, 个人不可调控, 但换个角度去分析则会发现, 其实正确引导外出务工人员的消费观念, 树立正确的消费意识, 减轻其心理压力, 也许会缓解这种情绪的蔓延。

3 部分农民的土地观导致土地撂荒或农事误时的现象, 终将使劳务经济发展失去根基

曾经一段时期甘肃农业连续丰收, 一些农民逐渐对生产粮食心存侥幸, 认为家里囤满仓满, 吃粮已经不存在任何问题。加之农资价格的增长, 农业投入增加, 改变了一部分农民对土地的认识, 他们认为种地不如进城, 务农不如务工, 有些家庭干脆把自己承包的土地以极低的价格或者没有任何代价转给别人耕种 (也不符合国家有关耕地规模经营或流转的政策规定, 只是凭着自己的一时冲动, 没有什么手续、合同, 全靠口头协议, 一旦发生纠纷, 难以获取解决的证据, 纠纷得不到及时处理) , 甚至有些土地撂荒或者耽误了农时。这些农户凭着自己家里存放的粮食, 根本不把撂荒、耽误一季收成当成一回事。虽然这不具有普遍性, 但这种苗头已经出现, 并在一些农村较为认可。还有些农户把收成与投入拉平算账, 结果发现收成的比值小于投入的比值, 他们就觉得种地划不来, 种得越多亏得越多。这种情绪在新生代农民思想中比较严重。这部分人阅历浅, 看问题具有片面性, 思想比较偏激, 容易把事物的某个方面放大, 从而做出一些有悖于农业生产规律和一般思维的决断, 毅然决然地放弃对一些耕地的种植, 也不惜撂荒或误时。对调查地区的人均粮食消费情况进行估算, 如果要维持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 一般家庭囤积的粮食也只够其全家2~3年的生活, 倘若遇上灾荒, 一季粮食接不上茬, 那么其全家次年的粮食就会出现供应不及的危险。如果农村的粮食出现问题, 那么劳务输出收入再高也不能补救其亏空, 劳务经济的发展也无从谈起。因为只有农业生产持续稳步增长, 其他的经济才有发展的可能和条件。同样, 劳务经济是农村经济的补充和辅佐, 农业丰收, 农村稳定, 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就没有后顾之忧, 心里也踏实。反过来, 劳务经济发展充分, 又对农业生产注入了活力和后劲, 增加了农业生产投入, 为农业增产增收提供了保障。因此要树立稳定基础, 全面协作发展的理念。

4 从事劳务活动的地域相对集中、工种相对单一, 限制了劳务经济的多样化发展, 进而会弱化其在农村经济中的作用

正因为甘肃农村劳务输出具有投亲靠友的“亲友”情结, 所以, 其明显的特点就是务工区域分布不够广泛, 从事的工种不够多样, 尽管有关数据反映甘肃较大规模的劳务基地在全国有上千个之多, 但与输出的规模相比, 略嫌欠缺。还有一种情况值得思考, 据调查了解的情况看, 所谓的劳务基地有相当一部分就是这种“亲友”情结而扎堆的地区, 如, 江苏昆山、天津静海、宁夏银川等地的情况就比较典型, 调查得知这些地区的甘肃劳务大部分是亲戚朋友、同学老乡带领而去的, 其所占比例为甘肃劳务在此地劳务人员总数的50%~60%, 从事的工作主要是电子产品装配作业或者是铸管安装等技术性要求不太高的工作。这些工作一般加班多、工作时间较长, 相对来说劳动报酬高一些, 大部分人愿意加班, 对于其他待遇要求不高, 如果偶而穿插进一些福利性、资助性的活动, 他们就十分满足, 因而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青睐。从稳定的角度分析, 这部分务工人员短期内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但从长远看, 这些人一旦成家立业, 况且年龄增长, 有了一定的积蓄以后, 他们就会考虑其出路。是留在当地继续从事劳务, 还是离开现在的岗位学习技能, 还是返回家乡, 他们会进行权衡, 作出抉择。尤其是对自己手中所掌握的技术进行权衡会作出一个明确的判断。当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应该掌握至少一门实用手艺或技术时, 他们就会对目前所从事的工作重新考虑。从发展劳务经济的角度看, 单一化的技术、低层次的手工操作不能丰富劳务经济内容, 在某种意义上, 也只能是低限运行, 进而使劳务经济在整个农业经济中显示不出超常发展的优势。

5 培训层次偏低限制了劳务经济发展的宽度和深度

目前农村的学校教育全部属于国民教育序列, 从九年义务教育到高中阶段的教育基本是围绕“中考”和“高考”进行, 与各种技能教育分离, 大量的农村中学毕业生一经毕业, 如果考不上学或者参不上军, 就立即成为没有技能的劳动力, 既没有农业技能, 更没有其他技能, 况且这些中学毕业的年轻人也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 也没有一点农业生产知识, 于是他们便一哄而起走出农村。其实, 他们并不清楚, 即便到城里务工也需要技术, 没有技术只能出苦力, 付出的劳动较多而得到的报酬却较低。而目前农村仅有的一点培训又是偏重于农业生产内部, 针对劳务输出活动的培训很少, 要说有也只是简单地告知, 缺乏针对性和方向性。近几年, 有关部门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培训做了大量基础工作, 也为一部分外出务工人员提供了帮助。但由于培训力量所限, 培训只能限于一般意义上的引导, 培训的覆盖面小, 接受培训的对象数量不大。有关统计资料表明, 2007年, 全省参加培训的农村劳动力197.09万人, 只占劳务输出人数的50%, 其中大部分属于引导性培训, 真正能称得上技能性培训的只有50.57万人, 只占输转总数的13%。2008年上升到60万人, 勉强占输转总数14%, 与劳务输出的实际需要相去甚远。究其原因:一是培训资源分散, 得不到有效地整合。目前, 甘肃农民工培训分别由劳动保障、扶贫和农牧三个部门分别承担, 没有一个完整有效的农民工培训组织协调机制, 农民工培训工作存在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问题;二是培训资金得不到落实。2006年以来, 甘肃省每年用于农民工培训的资金计划超过1亿元, 但真正能落实的资金却非常少;三是培训机构基础条件较差, 缺乏必要的设施、场地和相应的师资力量;四是技能鉴定工作难以进行。现行的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与培训的农民工所掌握的技能水平有落差, 经过短期、“快餐式”培训的农民工很难通过职业技能鉴定。2007~2008年, 全省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农村劳动力只有4.92万人。由于培训层次低, 技能水平不高, 从而导致甘肃从事劳务活动的大多数人以简单、低层次劳务为主, 因为, 缺乏技能而限制了劳务输出空间的延伸, 也使得一些领域行业的工作, 甘肃劳务人员无法渗透进去。从前面的现状分析可以得知, 甘肃劳务人员外出一般不会提前考虑干什么工作, 而是先出去再说, 缺乏目标, 被动地接受, 而不是主动地寻找先机。这就牵涉到农民工的培训, 由于没有培训, 缺少技能, 处于被动地位, 一些技能要求较高的行业、领域无法接触, 只能涉足劳动条件艰苦、劳动环境较恶劣、劳动强度较大、收入不高的行业, 与有技术的外省劳务人员相比, 缺少竞争力, 市场抗衡能力弱。

6 伤害农民工权益成为劳务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和痼疾, 维护农民工权益是一项经常性的艰巨工程

自从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劳务输出活动以来, 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就受到种种歧视和不公平待遇, 从刚开始没有劳保福利, 劳动环境恶劣, 劳动条件差, 工作岗位以脏险乱为主, 农民工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 到农民工不能与其他同岗位的职工得到相同劳动报酬, 一直到目前频发的拖欠工资、拒签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待遇得不到落实等, 所有这些现象都集中为一点, 那就是农民工的权益得不到很好地维护。虽然, 近年来国家下了很大力气, 出台了许多有利于农民工务工的政策、措施, 但往往这些政策在实施过程的某些环节上出现了偏差, 甚至歪曲。由于失去政策庇护, 进城务工农民工的权益难以保障, 为了维持工作, 他们提出的一些基本诉求得不到落实, 甚至连他们最低的要求辛苦所得的工资也不能得以保证, 他们愤怒、无助也无奈, 于是就出现了农民工采取跳楼投河、上吊自尽等过激的行为。但从另一个角度看, 农民工还是比较理智, 心里还是充满了希望, 他们面对强势用工单位的背信, 并没有把矛盾扩大化, 并没有把这种现象社会化, 认为这只是某个局部的问题, 他们没有采取暴力的手段, 不会去伤害别人的生命与公众的利益、为害社会, 而仅仅以个人的一点过当的举动以唤起社会舆论的支持和同情, 从而迫使用工者兑现自己的劳动报酬或者讨个说法。这样的实例时常发生。河南新密的张海超为了证明自己的病是尘肺而“开胸验肺”, 以及兰州塔吊上、铁桥上讨要工资的农民工, 都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为什么国家的保护政策屡遭违犯, 为什么受到侵害的往往是地位低下的农民工。尽管张海超的肺病被确认为“三期尘肺”, 兰州一些通过跳楼自尽等手段讨要工资的人大部分都拿到了工资。试作这样的推论, 倘若张海超不实施开胸, 民工们不攀桥跳楼, 他们的职业病能得以确认、工资能得到落实吗。既然这都是清清楚楚的事实, 并非是他们采取“举措”的结果, 那么为什么非要等到他们采取“措施”、媒体介入、舆论关注才去解决呢。其实最主要的是一个观念问题, 一些人从骨子里就对农民工存有偏见, 就连一些从农村走出的公务人员, 对农民工都缺乏感情, 一旦居于某位, 遇到农民工的事情他们也会麻木不仁。当然这里也存在一个农民工维权意识淡漠的问题, 根据《甘肃省劳务经济调查报告》统计, 全省外出务工人员只有26.4%的务工人员签订了劳动合同。我们在调查中曾采访过一些回乡的劳务人员, 当问及他们外出务工让他们最害怕的问题是什么, 他们回答的几乎是同一个问题, 工资和待遇得不到全面落实。问他们知不知道签劳动合同时, 有些人显得很茫然, 显然还不太了解劳动合同的重要性。加之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进行, 农民对社会保险知识的逐步丰富, 农民工的社会保险也是农民工最关心和最担心的问题之一。他们对于社会保险的态度非常矛盾, 对社会保险的作用和好处耳有所闻, 但对社会保险的运作方式却顾虑重重, 关键还是怕上当。据调查, 2008年甘肃省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农民工5.36万人, 占输出人数的1.3%, 工伤保险20.73万人, 占输出人数的4.9%。外出务工人员95%以上都没有参加社会保险, 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问题值得关注。

摘要:劳务经济无论是对甘肃农业产业结构、就业形势、新农村建设、农业投入还是对农民的经营观念、耕作行为、思维模式等方面都起到巨大的改变作用。劳务输出使外出务工的农民转变了消费观念、从业观念、生育观念和养老观念, 回乡后又影响了其周围人的思维方式, 特别是城市的生活方式、卫生习惯也悄悄地影响了一部分农民, 农村传统的生产生活习惯行为也受到了挑战。由此可以看出, 劳务经济对甘肃农村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从而也说明深入研究和探讨劳务经济存在问题的必要性。

关键词:劳务经济,农民工,农民工权益

参考文献

[1]张晓山.农民增收问题的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7.

[2]王振中.中国农业、农村与农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3]张占斌.重农时代:新农村建设机遇[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6.

[4]韩俊.破解三农难题——30年农村改革与发展[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8.

[5]湖南省统计局.湖南农村劳务经济发展取得新成就[M].2007.

[6]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07-10.

我国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篇5

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1、从东部沿海的经济发展看 经过 20 多年的高速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已进人工业化的起飞阶段,走在全国前列。市 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形成,并在 WTO 规则下迅速与国际市场接轨。国民经济以年均 10%--11% 的速度增长,超过全国平均 2 个以上百分点,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 65%以上,人均 GDP 达 1700 美元。这一地区形成 3 个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经济圈和都市圈,即以广州、深圳和珠 海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 海经济区,这三个区域相继创造出区域发展的奇迹。今年以来,特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更 是高速赛跑,比翼齐飞,成为我国的制造业中心,占全国经济的权重愈来愈大。

2、从西部大开发取得的进展看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 4 年里,国债投资及其带动的投资达 7000 亿元人民币,五大标 志性工程:生态环境建设、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两线工程进展顺利。东部资本、港澳台资本和外资加快了西进步伐。产业结构正在调整,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 业都出现可喜发展的势头。各省市区内的铁路、高速公路、机场、水利、县乡道路、农村电 网改造等基础设施推进很快。重庆、成都、西安等城市建设突飞猛进。

3、从东北经济发展新机遇看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的出台,给解决东北问题带来了一次新机遇。东北地区制造业 的基础优势和巨大潜力,是东部沿海地区所不具备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现已进入实质性 操作阶段,政策和操作方法都与西部开

发不同,采取直接面对一个个企业的政策和方法,核 心内容是用高新技術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技术,用市场化的先进管理取代传统管理模 式,所需资金采取多渠道筹集方式,包括利用外资和民间资本。

4、从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生产要素大量地 向东部地区流动,但产业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梯度转移并没有实现,尽管国家在前几 年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但西部地区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发展仍较缓慢。三大地带经济 发展差距不断扩大。东部地区已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外来资本,民间资本充分,产业结构升级迅速,制造业、服务业和外贸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西部经济增长 主要靠基础建设投资拉动,国有资本仍占主要地位,外资、民间资本不足,制造业、服务业 发展不快,投资效益不高。因此,东西部之间的经济总量、发展速度、人均收入水平的差距 仍在继续扩大。以西部的 GDP 增长速度为 1 相比较,1998 年东西部比为 1.43:1,2002 年

扩大为 1.57:1。人均 GDP,2002 年西部约 600 美元,东部则为 1700 美元,东部约为西部 的 3 倍。

二、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致使国家总体改革 目标进退维谷。由于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东南沿海地区实行政策倾斜、资金倾斜,加上 其地理位置优势,目前东南沿海与中西部的发展差距凸显出来了。向沿海倾斜的区域政策使 全国经济重心总体向东南偏移,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类型和产业结构与东部地区也产生了很大 差异。东南沿海区域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巨大差异,使以市场为导向的宏 观经济改革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目标之间发生冲突,使国家总体改革方案难以设计与贯彻落 实。

2、中部经济有“凹陷”之忧。自上个世纪 80 年代初沿海发展战略和 90 年代末西部大 开发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已成为全国的“经济凹地”,十六大后又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 老工业基地加快发展和改造”的方针,中部地区经济地位相对下降。中部地区农业比重很大,农村人口过多,由于靠农业发展的出路越来越窄,而制造业又没有出现由东部向中部转移的 梯度效应,在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经济振兴的新形势下,中部地区经济结构转型 所面临的国内与国外的压力会加大,“经济凹地”有可能会加深。

3、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区域经济特色不明显。一是重复建设,这不仅出现 在价高利大的产业领域,而且在基础设施领域尤甚。二

是在开放引资上竞相出台优惠政策,在外贸出口上竞相压价,导致过度或恶性竞争,甚至区际联系还要小于与国际的联系。三是 存在严重的产业同构现象。加速扩大的地带间经济发展差距,加大了地方政府尤其是中西部 地区地方政府“兴地富民”的客观压力,迫使一些地方政府在项目投资上置全局性资源浪 费、生产能力过剩而不顾,低效益、低水平地重复引进、生产、建设,从而导致地区产业结 构趋同现象不断加剧。这不仅抑制了地区经济比较优势的发挥,丧失了地区分工效益和规模 经济效益,而且影响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

4、地方割据现象仍比较严重。在地区差距日渐扩大的背景下,受地方利益的驱使,各 地方政府或以公开的形式,或以隐蔽的形式实行地方保护主义。如区域间为争夺紧俏资源而 展开的资源大战;构筑名目繁多的贸易壁垒和行政壁垒;互相实行资源、技术、人才、商品 的垄断和封锁等来保护本地区的利益。不仅造成了流通渠道堵塞,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不能 自由流动,而且使地区、行业、企业间的优势无法互补,造成资源浪费,并最终导致竞争、开放、统一的国内大市场难以形成。目前,各地区进一步扩张面临的共同障碍,是行政体制 分割,各自为政,行政性区际关系替代了市场性区际关系,难以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及经济 融合。

5、不发达地区的造血功能不足。对不发达地区而言,其基础设施建设明显落后于沿 海发达地区,优惠政策也没有绝对的优势,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更为重要的是不发达地区产 业结构落后,缺乏对外部资金的吸引力。人才缺乏,科研经费不足,使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 展雪上加霜。

6、“资源换增长”模式普遍存在。很多地方政府用土地和优惠政策招商引资作为促使 本地经济发展和 GDP 增长的最优选择,这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最普遍的问题。

三、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三农”问题与中国经济发展 篇6

关键词:三农问题;农村市场;农民增收城市化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7-0014-02

我国“三农”问题长期存在,引起社会的重视却是最近几年,因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我国的三农问题会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好不夸张地说,“三农”问题解决不了,就一定会发生社会的大动荡。可以说除腐败问题以外,我国目前存在的几个重大问题,如贫富悬殊、就业、贫困、人口、生态环境等均与“三农”问题有密切的联系。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我国沿海地区的加工制造企业遭受严重损失,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占据了很大比重,而消费则显得相对不足。近年来,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偏高,2007年甚至达到了72%,可见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很不合理。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且不论质的提升,仅从量上考察,中国的重大经济问题,都依赖于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突破。

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出路是刺激国内需求,即拉动内需。而在国内需求的组成中,农村市场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可以这样说,农村市场一旦崛起,我国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纪元。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出现了以“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困难,农民负担沉重”为核心的“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给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有九亿农民,农村地区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实际上,自从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买方社会,社会需求严重不足。国家不得不采取各政府措施来刺激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而对于大中城市来说,这些供大于求的大部分商品已经饱和。而正是从90年代中期开始,农村经济发展出现停滞状态,农民出现增收困难,使得农村消费处于很低的水平,农村人口的人均消费是城市人口的三分之一。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近70%,而消费额仅为全国消费总额的39%。1998年,仅仅9%的农村居民有冰箱,23%有洗衣机,33%有彩电,有很多的发展空间。假如使农村家用电器的普及率与目前的城市相同,中国的家电产业还有至少10年多的高增长。而现实情况是,不仅像汽车、电话、大屏幕彩电、电脑、热水器等耐用品等,也是农民渴望而不可及的。这些产品在城市中,已经很难再开拓大的市场,所以要维持这些产业的发展,扩大农村消费市场是必然的选择。据统计,农村居民每增加一元的消费需求,将带动整个国民经济新增两元的消费投资。但是,消费需求来源于经济收入,没有经济收入的增长,拉动消费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实际上可以带动牵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说,农民太多,一方面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和农村落后的主要标志,另一方面,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其关键就是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如果把农村人口的收入和消费提高到城市水平,将会创造出巨大的市场,实现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以及政治环境。“三农”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和政治问题。首先,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民以食为天,吃饭是生存的第一需要。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吃饭没有保障,一切都无从谈起。解决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基本能够保证,但从长远发展来看,仍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中国人口基数太大,而且还在增加。随着人口的增长,对粮食的需求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中国人均可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任何时候,中国人民的饭碗只能端在自己的手里,中国人必须养活自己。三农问题不解决好,国家粮食安全就没有保证。其次,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确保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在中国,如果没有2/3以上的农村人口的稳定,就没有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只有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保证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稳定才能有坚实的基础,国家的长治久安才能有可靠的保障。

中国经济要想获得长足稳定的发展,就必须解决好“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因素,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客观现实已经要求我们必须拿出切实有效的、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措施来解决“三农”问题。

一是要切实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供给。粮食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出现闪失。在指导思想上,必须始终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供给。

二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解决农民收入问题,最重要的是扩大农民就业。要内外结合、多措并举,既要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做足种植业结构调整、耕地精耕细作的文章,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又要拓展农村二三产业的就业增收空间,还要广辟外出务工经商的转移渠道。把壮大县城经济作为一项大战略,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和增收机会。

三是要加快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在中国现实情况下,城市化的含义不仅限于让农民进城这一层面上,它的内涵应当是让农民享有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基本国民待遇,改变目前的城乡两种政策体制安排的局面。至少应包括两个方面内容:取消包括户籍限制在内的农民进城的各种限制和收费,给进城的农民以平等的国民待遇;改革现有的农村政策,给留在农村的农民以公平的国民待遇。

中国最大的问题在农村。农民富则天下富,农村稳则天下稳,农业强则天下强。一旦解决好“三农”问题,我国的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2002年下半年主要商品供求情况分析报告[J].中国经贸导刊,2002.

作者简介: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研究 篇7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含义和缘由

(一) 经济发展方式含义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方式, 就是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一定的经济发展战略和一定的经济体制下, 如何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方式、途径和模式。经济发展总体来说, 范围涉及面更较广, 蕴含着较为深刻的含义, 经济发展在重视经济规模扩大和效率提高的同时, 必须重视经济增长过程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增长成果的共享性。许多国家在实践中已经发现, 经济的增长与经济的发展并不完全一致, 实践证明,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经常出现“有增长无发展”的情况, 使得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含义

2007年6月,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作了重要讲话, 首次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接着,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三个转变”指出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应该走怎样的道路, 坚持怎样的方针, 发展方式如何转变。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反映了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要求, 前瞻性地回答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带来的诸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缘由

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在我国来说是经济领域的一场重大变革, 这就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 关系到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全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样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主要着力点就是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既要注重数量的扩张, 又要注重质量提高;既要强调经济效益的提高, 也要注重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更要注重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只有经济系统的协调性、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发展成果的共享性得到加强, 科学发展观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传统的增长方式主要依靠物质和资源的大量投入, 呈现出高投入、高增长、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型特征。在这里列举一下河南商丘的例子, 商丘是传统的农区, 是资源型工业城市, 能源和原材料工业比重大, 高耗能企业比重大, 基本上都是源头产业。如果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商丘经济发展必将进一步加剧资源短缺与环境破坏问题, 陷入恶性循环, 也无法在新的发展周期中谋取更加有利的地位, 从而影响到商丘的可持续发展。商丘的经济增长只有达到由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 才能够真正实现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

新世纪以来, 在初步实现小康的基础上, 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双加速的新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 既要加速建设, 又要满足老百姓消费结构升级和改善生活质量的要求。因此,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势在必行, 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没有出路, 必然会出现资源承受不起、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接受不了、发展难以持续的局面。我们必须以“等不起”的紧迫感, “慢不得”的危机感, “坐不住”的责任感, 加快转变, 自觉做到在“加快”上下功夫, 在“转变”上动真格, 在“发展”上见实效。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经验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解放思想,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 推动经济社会不断迈上一个又一个新的台阶, 在推动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始终把发展经济作为第一要务。发展是硬道理, 发展是最大的政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首要的仍然是发展。从商丘情况分析, 商丘本身经济总量就比较小,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水平还比较低, 如果不加快发展, 扩张总量, 经济发展方式就失去了推动存量调整和优化的基础, 因此要加快转变, 必须加快发展, 在发展中实现转变、调整、提升和增效, 以加快发展来推动加快转变, 用加快转变的成效来实现商丘的科学发展和跨越发展。因此必须坚持发展不放松, 凡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 符合商丘发展实际的, 有待于商丘加快发展和加快转变的, 都可以去落实、去实施。

2.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主要动力。创新是不竭的动力, 创新添动力, 创新出活力, 创新增效益, 做任何工作, 想发展, 必须创新。总结多年来的实践, 体现了三个创新:一是坚持了思想理念的创新;二是坚持了体制机制的创新;三是坚持了科技创新。

3.始终把环境保护作为重要抓手。可持续发展就是实现经济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为此, 我们要紧紧围绕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 不断推进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 严格执行土地保护政策, 坚持耕地资源占补平衡原则,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奠定基础。

4.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最终目的。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和根本目的。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是有机的统一、相辅相成的整体, 在实践中, 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 围绕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就业难、看病难、出行难等热点问题,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 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 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幸福指数, 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享受更多的发展成果。

5.始终客观面对矛盾和问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存在着制约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结构不优、经济发展不协调、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压力大、人才总量较少等问题, 当然, 各地的情况不一样, 存在的问题也有所不。但是, 我们之所以有所发展了, 就是因为我们在发展中不断解决问题, 在问题中不断完善, 同时又出现新的问题, 需要我们不断解决, 更好地促进发展。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及途径

(一) 要加快转变思想认识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思想认识的转变至关重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经济体制变革不断深化、社会利益格局不断调整, 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不断涌现, 只有不断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全面分析、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要求, 切实其强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动性、自觉性, 才能不断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此, 在思想认识上加快转变要做到突出以人为本、突出全面发展、突出协调发展三个方面。政治经济学理论认为, 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 社会就进入了经济加速发展期、结构调整关键期和各种矛盾凸显期。2010年全国人均GDP为4283美元, 河南人均GDP约为3200美元, 由此表明, 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步入攻坚阶段, 体制障碍、利益冲突、认识差异等深层次问题浮出水面, 社会矛盾纠结, 改革难度增大, 群众期盼升高, 多元化趋势明显。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带来的深刻变化, 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把稳定作为第一责任, 既要做大“蛋糕”, 更要分好“蛋糕”, 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体现社会公平正义,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 要加快转变在工作重心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要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工作重心, 逐步推动经济发展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逐步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同产业结构升级、城乡统筹发展、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等诸多方面有机结合, 在发展中促转变, 在转变中谋发展。一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推动工业发展方式转变;二是坚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三是坚持做大做强第三产业, 推动服务业发展方式转变;四是坚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 激活发展方式转变动力;五是坚持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激发发展方式转变活力;六是坚持加快城镇化进程, 建设发展方式转变平台;七是坚持资源节约环境保护, 彰显发展方式转变成果;八是坚持致力保障改善民生, 保障发展方式转变目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目的是改善民生, 必须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突出问题, 搞好社会建设, 集中力量办好就业、就医、社保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实事, 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通过改善民生, 发展社会事业, 扩大内需, 把公共资源配置更多地向民生领域倾斜, 让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老百姓, 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内生动力。

(三) 在领导方式上加快转变

要用领导方式转变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跟上中央决策的步伐, 适应加快转变的要求, 认真研究转变政府职能、转变领导方式、转变工作方法的问题, 做到谋划多一点、服务多一点、创造条件多一点、依法依规多一点、求实求效多一点, 真正肩负起加快转变的领导责任, 在创新中提高领导水平。一是加快科学发展。科学发展是逐步转变领导方式的核心要求所在, 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目的所在,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突出科学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切实做到在科学发展中转变, 实现有效调整、逐步提升、切实增效, 真正在科学发展的实践中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真正跨越。二是服从工作大局。各级领导干部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力量, 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定要做到服务大局、转变作风、突出重点、优化环境。三是推进改革创新。改革是发展的前提和动力, 创新是发展的活力和源泉, 也是转变领导方式的关键所在。坚持改革创新, 必须继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 主要做到机制体制改革。要逐步提升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水平, 切实推动创新发展。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创新, 要在创新政策、创新服务体系方面下工夫。四是坚持发展为民。发展就是为了人民, 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要力量, 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为民的关系, 对人民负责、对群众关注, 扎扎实事为民做好工作, 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 利为民所谋, 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更多实惠。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讲话, 2010.2

[2].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2009.2

[3].何平.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1.1

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 篇8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含义

区域经济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 是按照自然地域、经济的内在联系、商品流向、民族文化传统以及社会发展需要而形成的经济联合体, 是特定地区国民经济整体的总称。区域经济是各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统筹区域经济, 促进地区协调发展, 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

二、我国区域发展的现状

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了四大经济区域的空间架构, 提出了“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1.从东部沿海经济发展看。东部沿海地区区位优势明显, 经济实力雄厚, 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对外开放程度大, 科技教育发达, 人才资源丰富, 具有继续率先发展的优势和条件。经过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 东部沿海地区已进入工业化的起飞阶段, 走在全国前列。这一地区形成3个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经济圈和都市圈, 即以广州、深圳和珠海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区, 这三个区域相继创造出区域发展的奇迹。2007年, 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圈GDP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35%, 其中, 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同比分别增长14.8%、15.7%、和13.6%。

2.从西部大开发取得的进展看。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一项重大的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西部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弱于东部地区, 但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 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经济整体提升水平居于四大区域之首。西部以占全国23%的人口, 创造了全国13%的地区生产总值,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全国的0.62倍。国家这几年实施西部大开发, 生态环境建设、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南水北调工程等为世人瞩目。

3.从东北经济发展新机遇看。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的出台, 给东北带来了新的机遇。东北地区制造业的基础优势和巨大潜力, 是东部沿海地区所不具备的。2006年东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8.5%, 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全国的1.13倍,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四大区域中仅次于东部地区, 居第二位。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现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政策和操作方法都与西部开发不同, 采取直接面对一个个企业的政策和方法, 核心内容是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技术, 用市场化的先进管理取代传统管理模式, 所需资金采取多渠道筹集方式, 包括利用外资和民间资本。

4.从中部崛起进程来看。中部六省位于中国内陆腹地, 总面积102.8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的10.7%。在中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 中部省份起着“承东启西”的作用。中部地区粮食产量约占中国粮食总产量的40%, 这个地区的山西、河南、江西等省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该地区的发展无疑有利于提高中国粮食和能源保障能力, 缓解资源约束。虽然中部地区具有如此的综合优势, 但是中部地区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中部的经济发展相对于它的周围地区的发展过于缓慢, 这就是所谓的“中部塌陷”。

三、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中央政府实施了多年的改革开放政策及近年来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一系列方针指引下,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已取得一些初步成绩, 区域经济正从过去的“非均衡发展”向“协调发展”转变。但是这条转变之路并不平坦, 随着区域经济圈的不断扩张、区域间合作的加深, 部门垄断、地方保护、政府行政关系错乱等一些矛盾也日渐凸现。

(1) 东南沿海与中西部的发展差距日益凸显, 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致使国家总体改革目标进退维谷。

(2) 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及其区域竞争态势表现为, 在全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总体迅速增长的同时, 强势省份越来越强。

(3) 沿海经济高速和超高速增长, 人口密集, 大中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张, 引起突出的环境问题。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 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相结合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4) 区域产业结构趋同, 重复建设, 区域特色不明显。

(5) 经济高速增长导致大规模开发资源和对资源进行大规模加工的地区的污染加剧。

(6) 在地区差距日渐扩大的背景下, 受地方利益的驱使, 个别地方政府或公开或隐蔽地实行地方保护主义。

(7) 在生态基础本来就很脆弱的地区, 增长速度和产业结构正在导致严峻的生态退化。

(8) 对不发达地区而言, 其基础设施建设明显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 优惠政策也没有绝对的优势, 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再加上人才缺乏、科研经费不足, 使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雪上加霜。

(9) “资源换增长”模式普遍存在。很多地方政府用土地和优惠政策招商引资作为促使本地经济发展和GDP增长的最优选择, 这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最普遍的问题。

因此, 进一步贯彻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 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区域经济更好地协调发展势在必行。

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对策

(一) 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也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区域经济要做大、做强, 首先要做的就是树立创新观念, 切实认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技术创新带动的技术进步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技术进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越来越强, 技术进步已成为支持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是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有力保障。技术创新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源的稀缺性, 重视这一点在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尤为重要。技术创新不仅可以改善区域产业结构, 提高区域资源的利用效率, 而且能够推动区域文化与制度建设, 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根本的保障。

(二) 促进区域产业梯度转移

产业梯度转移的发源地是沿海发达地区特别是沿海大城市。随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展开, 我国工业化“区域落差”所蕴藏的能量加速释放, 汇成一股产业梯度转移潮流。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就要各梯度地区形成一定的合作和互动, 而产业梯度转移正是发生在不同梯度区域之间的一种由市场经济规律决定的自发现象, 通过政策引导促使产业梯度转移的顺利实现, 无论对转出地区还是对转入地区都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三) 加快区域技术扩散

新发明的技术要能推动经济的增长, 必须把新技术引进市场, 并在市场中逐渐地扩散。然而许多研究只重视技术创新, 而忽视了技术扩散, 其实技术扩散与技术创新是同样重要的。技术在区域间的扩散速度越快, 区域间的技术差距就越小, 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通过较快地吸收先进技术, 能使自己起点更高、整合速度更快, 从而大大减少发展的时间成本。

(四) 统筹发展规划, 建立区域利益调整机制

东部地区要继续发挥引导国家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 发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主力军的作用。中部地区多数是农业大省, 是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调出基地, 只要能充分利用其承东启西、纵贯南北、地处全国水陆运输网络中枢的有利区位和综合资源优势, 通过“东引西进”加快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完全有可能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主力。至于西部, 拥有天然气、矿产等资源优势, 这些都是不可再生资源, 这些资源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具有战略意义。当然, 西部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便是其硬伤, 然而, 通过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建设等措施的解决, 西气东输, 资源运送到东部、中部将更加快捷, 从而从资源、动力上保障东部经济发展的持续性, 同时能大大加快西部自身地域经济的发展, 与“长三角制造”基地形成分工互补、共筑“中国制造”新格局。

(五) 加强宏观调控, 转变政府职能

从我国目前体制转轨时期的特殊情况来看, 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形成了, 但是市场发育还不充分, 各地经济的市场化水平差距很大, 全国统一的市场尚未形成。所以政府应通过转变自身职能, 改善政府的纵横向权力结构, 把握好上下政府分权和集权的度, 继续减少微观经济管理职能, 强化宏观调控职能, 政府不再直接插手经济管理, 让市场去配置资源, 促进市场发育, 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比较宽松的市场环境。

(六) 加强东、中、西部企业合作

东、中、西部在经济和地域上存在的差异, 使得东、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 而在西部实施大开发战略的同时, 东部地区也要进一步发展以增强后劲。因而当前最重要、最现实的就是引入东部和中部的市场主体, 在东中西联动中, 推进西部大开发。

参考文献

[1].刘乃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的演变——基于改革开放30年时序变动的特征分析[J].财经研究, 2008.

[2].杨俊.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基于内生结构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7, (2) .

中国经济发展问题与前景分析 篇9

2010年, 中国的GDP总值为5, 7451.3亿美元, 增速10.456%。预计2011年, GDP总值将达到64222.8亿美元, 增速为11.79%。到2015年, 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将达到99820.8亿美元, 2010年和2015年之间每年增长10%-12%。

中国巨大的经济总量在迅速扩大。在过去30年来,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已近乎神奇, GDP每年平均增速高达8%, 经济总量增长超过10倍, 到2007年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达到3.42万亿美元。中国已经发展成继美国之后最大的经济实体, 分析家们普遍预测中国将成为世界本世纪最大的经济体。

2010年中国人口为13.41亿人, 预计这个数字在2015年有望达到13.75亿。2010年中国的失业率只有4.1%, 比上年减少4.65%, 并预计在2011年进一步下降到4%。预计到2015年, 中国的失业率将维持在2011-2015年间的4%。

然而, 收入不平等的现象依然存在于中国国民当中。中国的人均收入只有大约2000美元, 远低于全球水平。

中国经济改革始于七八十年代, 最初的重点在于在全国推广集体化农业活动。当时中国经济的领军人物们试图将发展重点转移到家庭活动。改革还拓展到了循序渐进的价格自由化。作为改革的一部分, 国有企业被赋予了更多的独立自主权。这就意味着各地政府官员和各种机构的经理, 与以前相比, 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这种变化催生了一系列各种各样的私有企业, 它们分布于各种服务行业以及轻工制造业中。银行系统也被细分, 中国股市得以逐步发展壮大。

这些改革使得中国经济以迅猛速度实现了快速增长, 而且促使中国对世界开放其市场, 允许自由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

中国采取了缓慢稳健的方式逐步推进其经济改革。一些中国主要国有商业银行的股权被出售给海外公司和债券市场。近年来, 中国在国际贸易中所起的作用也逐渐提高。

中国经济在1978年后经历了一些激进的变革。它从过分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走向成熟, 变成了一个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在过去十年的时间里, 中国经济发挥着世界经济引擎的作用。在经济快速增长和收入增加的双重带动下,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诸如汽车、电视等消费品, 已经从个别精英阶层的专属品演变为大众的生活必需品。在1978年和2002年间, 通过中国港口的货物量增加了10倍, 到中国的外国游客人数累计已超过一百万。

中国曾紧随俄罗斯、加拿大和美国, 位居世界第四大国家。尽管中国经济总量按美元折算只有美国的10%, 但考虑到生活成本方面的差异, 中国经济总量仍然紧随美国位居全球第二。廉价劳动力和低生产成本方面的巨大优势奠定了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地位。

过去三年的数据显示, 中国的GDP一直保持着每年8%至10%的增长速度。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总收入的上升趋势, 以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2005年达到1700美元左右的高位, 一直延续整个2006年。

中国近几年亲历了出口的巨大增长。在2004年通货膨胀率达到7%以后, 中国成功稳定了通货膨胀率。

中国2001年成功加入世贸组织宣告了中国经济的又一显著特征。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对世界开放了更多领域, 而且与日本和东盟的贸易额在迅速增长。中国将关税从2001年的16.7%降至2002年的12%, 并显著降低了进口许可项目总量, 该数额在2002年是300项, 值得一提的是, 印度对中国出口额已经从1995年不到1%, 翻了两番增长到2003年的4.5%。随着物品和服务流动性的增强, 中国的邻邦从中国的邻国接触到一个更大的市场, 这对生产成本的降低造成了重大影响。这也吸引了更多的外国投资流入中国。中国2001年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FDI) 达44亿美元左右, 到2002年的这个数字上升至527亿美元。

中国对全球经济的贡献已经从2000年的11%增加至2004年的超过13%, 削弱了日本、法国和英国对全球的经济贡献率。中国在全球贸易中所占的份额以更为迅速的态度不断壮大。

2003年, 中国占全球出口额6%, 而在3年前, 这个数字只有4%;2003年中国进口额占全球的3.6%, 比3年前提高了2.1个百分点。

中国经济目前正面临着一个特殊的问题, 近年来受雇人员总量呈下降趋势。中国政府通过计划生育政策努力将人口增长率保持在0.6%, 但是养老金和其他福利政策依然对日益增加的国家输出造成严重压力。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逐渐引人注意的问题就是, 这个体系对于基本固定汇率制度的依赖。这无疑使得反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不够灵活。因此这个问题与可能的重组和银行体系改革息息相关, 而且可使中国经济更为强大。

农村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篇10

1 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农民收入比较低

当前, 农村农的产品产量递增趋势并不是很理想, 一些农产品产量时高时低, 农民增产增收难以得到保证。由于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 农产品产量和农民收入无法得到保证。而且因为有的地区遭受洪涝、旱灾等, 引发了农产品产量普遍持续降低的现象, 导致了农产品单位产量明显降低。特别是近年来, 很多农产品低价运行、频繁波动, 增产不增收, 甚至出现了增产减收等不良趋势。取消最低农产品保护价格收购以后, 粮食价格持续走低, 粮食丰收却减收。农业的整体发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主要由于农业产业科学技术含量比较低, 既不能保证农产品的质量, 也不能稳定农产品的产量。农产品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 逐渐形成了恶性循环竞争, 争相调低农产品价格, 严重影响了农业产业的收入与效益。而且农资价格居高不下, 既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 也压缩了农民增收的空间。

1.2 剩余劳动力过多

剩余劳动力过多, 是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虽然我国农村资源极为丰富, 可谓是地大物博。但是, 由于农村人口数量比较大, 人均占有资源相当比较少, 人多地少的矛盾尤为突出, 而按照我国现有的生产技术水平和人均资源占有量, 合理的农业劳动力数量比较少, 必然就催生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今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 农村人口只会增加不会减少。同时, 由于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逐渐提高, 也必然会带来农业资源总量的持续下降, 而农业产业所需的劳动力也会持续减少,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仍将继续扩大。这样, 明显不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也不利于农业规模经营, 更不利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1.3 农民贫富差距大

农民贫富差距大, 是制约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瓶劲。当前, 我国很多农村地区贫富差距已经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发展极为不平衡, 严重地影响和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全面发展。而且即便是在同一地区的不同地方, 贫富差距也在不断地扩大, 财富逐渐在向少数人聚集, 而多少人则生活刚刚解决温饱, 甚至没有解决温饱, 低收入人群依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异常艰巨。那些先富裕起来的农民, 则大部分搬迁至交通便利的地区居住, 严格地影响了当地农民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的进程。

1.4 农业投入相对少

农业投入相对少, 加上其回报比较慢, 除了政府对农业产业进行投入外, 其他方面的资金几乎没有投入农业。因为资金的缺乏, 与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一些基础设施建设缓慢, 农业生产、农民增收以及农村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此外, 自然因素以及气候条件等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同时, 农业科技创新因资金投入不足而受到了限制, 农业科技服务机构不能有效正常运转, 导致了很多农业实用技术推广运用处于被动状态, 不能很好地支撑农业生产的升级发展,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 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

2.1 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就要严格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精”的思路与原则, 大力发展新、优、特、精农业产业, 充分挖掘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潜力。要积极发展农业新的品种, 选择市场需求旺盛的农产品如蔬菜、瓜果、花卉以及园林产品等, 进行大规模种植, 真正让农产品与市场需求相适应。此外, 要依靠科技创新, 大力发展名、优、特农产品, 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 大力抓好优质水稻、烤烟、瓜果、牲畜、水产品等的生产发展, 以优质农产品挤占市场。依托地区资源优势, 突出区域特色, 大力培育特色, 打造精品, 逐步培植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2.2 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就要把培训农村劳动力纳入整体工作规划, 切实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素质, 着力增强他们的劳动技能。既要加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力度, 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各种技能培训, 通过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以及能力水平。另一方面要积极组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深入农业生产现场向农村劳动力传授先进实用技术, 认真帮助他们提高运用农业实用技术的能力。此外, 要稳步推进小城镇化建设, 加快非农产业发展, 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向大中城市、经济发达地区、小城镇以及非农产业转移。同时, 通过内外转移相结合, 逐步降低农村人口,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逐步实现农业规模化发展与经营。

2.3 逐步壮大农村经济实力

逐步壮大农村经济实力, 就要按照资源、资产、资金和技术集中的原则, 通过利率、税收、贷款、融资和技术等方面的政策扶持与优惠, 重点向农业产业倾斜。要重点扶持和培育一批规模大、档次高、效率好、质量优的农业产业。同时, 要结合区域的实际, 因地制宜, 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 积极组建一批市场好、效益高、潜力足的农产品加工企业, 逐步形成小而特、小而优、小而精的农业产业企业群体。并在农业生产经营上逐渐实现大、中、小企业有益互补、相互依存。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组织, 积极为农民提供更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 提高农业产业的组织化、市场化以及现代化程度, 防止恶性循环竞争。

摘要:当前, 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着农民收入比较低、剩余劳动力过多、农民贫富差距大、农业投入相对少等问题。笔者分析了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并提出了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逐步壮大农村经济实力, 切实优化农业发展环境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密大兴.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政策研究, 2008 (3) .

[2]许绍良.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及对策建议[J].河北企业, 2008 (12) .

经济发展问题 篇11

【关键词】“一带一路”;沿线经济;沿海城市;金融贸易

近几年,我国对内的经济制度的改革和经济对外开放都面临着新的挑战。伴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转变后,我国对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变,传统的沿线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另外,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沿线经济的经济产业,也相应的发生了一些变化,在沿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下,使我国的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理念,“一带一路”不仅为我国对外的发展中提供了新的方向,也为我国的沿线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挑战机遇,更起到了带头的组作用。本文就对“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发展问题研究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对其发展的优势即兴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同时也给我国沿线城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为我国沿海城市的经济转移起到了促进的作用,也有效地促进了“一带一路”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发展。

一、对我国贸易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发展战略,均为一些正在发展中的国家,这些国家具有较多的人口数量,需要较大的经济市场。但是,在这些国家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经济水平较低,人均消费也是有限的。我国作为发展国家的一大强国,要积极的做好带头作用。在建设的过程中,中国与“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将贸易经济发展中存在弊端在最大程度上见到最低,有效的促进了我国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在我国的产业结构中,不仅仅可以大量的生产出物美价廉的生活用品,并且品种也是多样化,同时也向我国城市供应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等。同时在“一带一路”的沿线发展中,大部分都是新型的经济体制和发展中的国家,这些国家都处于上升期,它们对公路、铁路、建材、通讯等产业,都有着不同的需求,这些产业正好是我国产业结构发展中含有的,并且在技术领域中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近几年,我国作为亚洲沿海发展较为快速的国家,也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

二、“一带一路”的沿线经济促进了我国合作的道路

习近平出席在讲话中说过,明确的提出了“一带一路”沿线经济战略理念。“一带一路”沿线经济是国际间产业经济合作之路,它不仅仅给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也给我国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了新的就业率,有效的增强了我国城市的生产力,促进了我国城市经济风险抵抗的能力。尽管每一个国家都在“一带一路”的沿线经济发展的推动下,都有着不同的经济发展目标。但是,在“一带一路”的沿线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却都拥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每一个国家都在制定适合自己国家的沿线经济发展战略。一般情况下,都是按照本国在“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发展经济战略,这样可以促进“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发展,在我国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将“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发展战略,与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这样的可以有效的调整我国沿海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产业结构,同时也是我国在世界的发展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的优势,实现我国与其他国家互补的优势。目前,我国与许多国家都建立了相互合作的机制。

例如: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我国的农业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李克强总理讲话的过程中,明确的提出了中国高铁建设与泰国大米进行互换的建议,这样可以有效的促进了我国的粮食在生产过程中的保障,也推动我国与一些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换句话说,我国与一些沿线国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这样可以使我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满足了我国对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促进了我国城市对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满足了工业制成品、制造业材料、轻工业产品等产业结构的需要。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大发展的过程中,这也包括能源、交通、农业、金融、旅游等基础建设,促进了我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最终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促进了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三、“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发展带动了我国金融贸易的发展

进入21世纪,我国的经济正在高速的发展,使我国的金融行业发展呈现上涨的状态。在现阶段,在我国的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以“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发展的理念。在我国金融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和一些沿线国家进行贸易交易,这样可以让我国的货币,成为世界贸易交易过程中,主要的交易货币。这样也可以促进我国货币在贸易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接受性,不仅仅能促进了我国货币走向了世界,也促进了我国金融贸易的发展。“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在实行的过程中,我国的金融贸易发展的重要经济理念,并且发展的领域不断的扩大,有效的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在我国货币的贸易交易圈,使我国的金融贸易走向了世界。

四、促进了我国沿海城市的对外经济发展

根据我国相关的部门的调查和统计,我国的外汇储备量达到3.84万美元。但是,在信用货币的时代,持有大量的外汇储备,这无疑是对中国的发展带来的巨大的负担。目前,我国的储备外汇的边缘成本已经超出了实际的收益。在这样的情况下,面对大量的外汇储备,我国应当的根据“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发展的理念,要引导我国沿海城市的对外发展,这也是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新的一轮经济发展机遇。同时,在“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对我国沿海城市对外发挥在那的过程中,有效的帮助了我国解决这一难题,将外汇储备打造了一条全新的经济路径。若是我国沿海城市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将大量的外汇储备,用于对外投资项目的发展,这无疑是将中国对外的金融产业从外汇的储备、投资等金融产业结构进行了有效的转变,实现中国对位输出资本和投资实体经济的模式。在“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发展战略的推动下,我国加强了对沿海城市经济的对外发展,也为我国的经济国际经济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

五、结束语

通过以上综合论述,本文对“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发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古代的丝绸之路,增强了国内的发展,促进了当时的经济效益,留给我们的是宝贵的历史。但是,在“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为我国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对我国的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促进了我国沿海城市的对外经济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我国与一些“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发展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在合作的过程中,寻找共同的经济发展目标,在“一带一路”经济发展的战略背景下,我们可以相信中国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下,以高速的发展状态进行,我国的经济产业结构可以在国际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同时,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促进了我国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并且让我国的经济出逐渐的成为世界发展中的强国

参考文献:

[1]王志峰,张凯博,刘冬.“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银行业整体发展环境及风险评估[J].国际金融,2015,05:40-46.

[2]邹嘉龄,刘春腊,尹国庆,唐志鹏.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格局及其经济贡献[J].地理科学进展,2015,05:598-605.

[3]张海霞,李季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融资环境和我国外贸发展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5,17:1-3.

[4]李晓,李俊久.“一带一路”与中国地缘政治经济战略的重构[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10:30-59+156-157.

林下经济发展与存在问题探讨 篇12

林下经济就是利用林下的土地资源, 发展种植、养殖等多种产业, 实现农、林、牧资源共享、经济共赢的复合经营模式[1]。林下经济是一项新生产业, 可以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 发挥林下阴湿, 多氧, 昼夜温差小, 无污染的优势, 进行立体复合种养, 为生物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发展林下经济解决了林下土地闲置问题, 同时林下经济的开展, 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收益, 解决了林木生产周期长, 林业投入回报慢的问题, 以短养长, 能够促进林区的和谐发展和生态建设。林下经济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随着木材采伐量的逐渐减少, 木材经济的衰落, 林下经济成了林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开辟了新的就业渠道, 分流了富余劳动力, 促进了林区的稳定。

2 存在的问题

2.1 规模小, 难成气侯

现有的林下经济, 都是散户经营, 自发从事的林下种植、养殖业, 也是一些小规模的, 试探性的产业, 处于一种摸索阶段。所产生的作为商品在市场上销售的, 也是一些原产品, 谈不上加工, 更谈不上什么品牌。销售的市场绝大多数在本地区, 更谈不上形成一种产业, 或成为林区经济支柱。县域外销售的因市场信息不畅通, 被上门收购的外地商贩压价。或因生产成本高, 销售价格相应提高而影响销售。

2.2 科技滞后, 难以提供及时的技术指导

林下经济是一个新生事物。实际上, 林下从事种植、养殖业的, 很早就有。尽管如此, 并没有总结出很好的经营技术, 能给现在的林下经济提供及时的技术指导。林下的光照、气侯、温度、湿度都与旱土、大田、棚舍的不同, 照搬的话, 必会造成经济损失。

林下种植, 林荫对作物的影响程度, 离树基部多远种植才合适;造林后, 随着林木的生长, 郁闭度越来越大, 不同的郁闭度下, 种植何种作物更适合;再一个林木的初植密度, 株行距多大的条件下发展林下经济, 才能更充分地发挥林地资源优势, 这些都是一些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2.3 资金不足

资金不足是一个普遍现象, 林下经济前期投入较大, 养殖业更大。对大多数林农来说, 要想成规模发展几乎不可能, 又缺乏技术支撑, 不敢付诸行动。就是现有的种植、养殖户、所获取的经济效益只能维持现有规模, 没有更多的资金去扩大生产。

3 发展对策

3.1 政策引导, 均衡发展

林农手中有了林地的经营权, 如何去经营自己手中的林地, 像以往砍伐-造林-砍伐的木材经济肯定不行。林木生产周期太长, 投入回报的利润周期也太长, 不利于资金的周转, 从而林下经济成了林业新的发展方向。对于这一新兴产业, 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政策, 来引导林下经济的发展。林下经济模式多种多样, 不能盲目跟从, 避免互相竞争, 导致供过于求, 降低从事林下生产的积极性, 要根据所选林地的立地条件, 选择适合的模式。同时学习外地发展林下经济的好的典型, 借鉴引用。

3.2 加强科技推广, 为产业保驾护航

为了给林下经济提供一个合理的空间、光照、林荫等条件, 必须对新造林的株行矩进行调整。所以必须从造林开始, 根据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 适地适树;根据以何种模式进行林下经济, 能够充分地利用林地资源前提下进行合理的密度栽植, 并且根据林分的生长情况、郁闭度的变化情况, 调整林下经济模式。能解决类似上述问题的农、林、牧业科技应大力宣传推广。袁正科等人在湘南丘陵岗地四纪红土红壤进行的林分郁闭度对夏秋间种作物产量的影响表明0.35~0.425的郁闭度是一个适合间种作物最适宜的郁闭区间, 这一研究就可对解决郁闭度问题提供参考。

3.3 合理规划种植、养殖基地和加工基地

当前林下资源开发利用还处在较原始的阶段, 以初级产品销售为主, 产品附加值较低。针对这种情况可以根据区域自然条件、资源条件, 合理布局种植、养殖基地和加工基地, 同时形成生产基地, 依托生产基地, 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业, 建设一批起点高、规模大、效益较好的龙头企业, 实行专业化、基地化、规模化生产。

3.4 加大投入, 形成产销链

林下经济要形成一定的规模, 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林改后, 现有许多林业专业合作社, 对于解决资金问题有了些帮助, 但不能满足发展林下经济资金的需求。为了解决资金问题, 首先是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扶持机制, 设立专项资金, 鼓励林下经济成规模, 上档次。其次采用是“企业+林地经营者”模式。企业与林地经营者联手, 企业为林地经营者提供技术保障、资金的援助、产品的回收, 林地经营者提供林地、劳动力, 部分资金, 解决了企业原料问题, 林地经营者也解决了资金和销路问题。再次是银行发放低息贷款。产业上来了必须要解决销路问题, 像发展大田大棚香菇, 反季节蔬菜一样, 形成林下产业链条。生产、加工、运输、仓储、销售环环相扣, 形成产销一条龙的产业经营体系, 形成龙头企业。打造出绿色、环保、特色品牌, 以品牌引导市场, 用效益反过来影响林农, 更多地投入林下经济, 让林下经济茁壮发展。

3.5 经济与生态相互依存, 发展林下经济的同时, 要维护生态平衡

林下经济的发展, 对原有生态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影响。不论是林下种植业还是林下养殖业, 要有利于保护、改良现有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开展。林下经济首先是林, 所从事的林下经济不能与林业有冲突。在选择林下经济模式的候, 要考虑到对森林生态造成的负面影响。

摘要:林下经济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 借助林地的生态环境, 在林冠下展林下养殖、种植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 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林业发展如果仅仅停滞在生态保护这个意义层面, 既不能充分发挥林业资源的价值, 又制约了林区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将保护生态的政策制约变为经济发展的优势, 应是今后林区经济发展的个方向。

关键词:林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何会文.林下经济:铺绿农民致富路[N].天津日报, 2009-04-23.

[2]绥宁县林业局.绥宁县2010年森林资源更新数据表[R].2011.

上一篇:高瓦斯区域下一篇:农村学生数学家庭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