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问题

2024-10-04

证据问题(精选12篇)

证据问题 篇1

一、非法证据概念的界定

非法证据是指办案人员采用违背法律规定的方式获得的证据, 如刑讯逼供、暴力威胁等。对于非法证据的法律效力问题, 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 否定说。此观点认为, 凡是通过刑讯逼供、暴力威胁等方式获得的证据,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均不能采用。即使证据是真实准确的, 也不能超越法律, 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

第二, 肯定说。此观点认为, 区分非法取证本身行为与用此方法得到的证据。如果非法取证的行为构成犯罪, 应当按犯罪处理, 如果取得的证据经核实合法有效, 可以以此作为定罪的根据。

第三, 折中说。此观点认为, 对于证据可以做区别对待。通过刑讯逼供所获得的口供不能采用, 因为口供具有不稳定性, 屈打成招不具有可信力。而物证则可以采用, 因为物证具有客观性, 不因取证方式不同而发生改变。

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探析

( 一) 阻碍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实施的因素

非法证据排除有利于监督司法机关, 防止公权力滥用。但是, 实践中启动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情况较少。妨碍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实施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申请排除非法证据的权利毫不知情。在侦察起诉甚至是审判阶段, 司法机关在没有主动行使告知义务的情况下, 对于文化水平较低, 初次犯罪等人, 面临刑讯逼供也无所适从。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知道可以申请排除非法证据, 但因为顾虑不敢提出申请。在任何一个阶段提起申请, 都存在风险, 普通人对于专业性较强的法律知识并不了解, 甚至有提起申请会加重自己刑罚的想法。3、当面对侦查审讯人员较为隐蔽的刑讯逼供, 无法采证成为提起申请的障碍。例如不留痕迹的暴力、威胁等方法。4、侦查人员多数不愿出庭作证, 出于自身利益甚至是司法机关利益的考虑, 侦查人员出庭接受询问或作证的情况并不常见。5、侦查审讯过程的录音录像并不完整或者不清晰, 使非法取证行为的顾忌降低等。

( 二)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探析

1. 法官是否有资格提起排除非法证据?

中国更加类似于大陆法系的刑事司法制度, 法官的角色更为积极主动, 更加倾向于职权探知型的司法裁判者。在中国, 认定案件事实与相关证据的责任由法官一力承担。另外中国的现行的司法制度与实际情况, 决定了法官现实的角色。在当代中国的司法体制背景下, 仅仅依靠司法工作人员的自身觉悟, 律师等辩护人的正义感与职业操守,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微弱力量, 来完全发现并且拿出证据指出其中的问题是非常不现实的。因此, 为了保证非法证据排除程序能够更好的运行, 体现出其在司法程序执行过程中的必要价值, 赋予法官主动提起非法证据排除的权利。

2. 法院在什么样的情况下, 可以提出审查违法取证?

在庭审期间, 如果被告人拿出证据, 例如录音录像中明确记录了刑讯逼供的过程; 有证人证言; 身体有多处伤痕, 可经鉴定等, 法院需对证据进行核实, 进而审查非法取证行为。但是, 录音录像不清晰, 有中断; 被告人能清楚的描绘出被刑讯逼供的过程及其细节, 但身体无明显的痕迹时, 此时是否启动违法证据审查程序, 就需要赋予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利,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由法官的自由心证来作为衡量标准。因此, 法官心中必然需要有一定的标准, 综合考虑被告人被讯问的地点、时间、方式, 录音录像记录的情况, 司法人员的解释以及证人证言等来判断此时是否需要启动审查程序。因为审查程序关系到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等司法机关的威严与公正形象, 因此必须要谨慎。

三、对于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建议

( 一) 侦查阶段的建议

首先, 侦查人员在讯问之前必须履行相应的告知义务, 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 不能先入为主认定其是罪犯。其次, 建立完善录音录像制度, 并且建立强制性规定, 不得提前审讯或者在其他隐秘的地点审讯。另外, 应有健全的对非法取证的主体行为的惩戒制度。不能因为是司法工作人员, 就徇私舞弊, 从轻处罚, 放纵非法取证的行为。

( 二) 审查起诉阶段的建议

检察院行使监督检查的职能, 在审查起诉阶段, 应该认真审查侦查机关收集的案件材料, 听取犯罪嫌疑人的辩解, 充分听取其他相关人的意见, 告知犯罪嫌疑人享有提请违法证据排除的权利。如果存在疑点, 要求侦查机关给以合理的解释或者重新侦查。

( 三) 审判阶段的建议

法官应当全面听取被告人以及其他相关当事人的意见, 对于证据前后的逻辑性及合理性要着重审查, 如果发现证据前后矛盾, 要及时提出异议, 让侦查机关给出合理的解释。如果证据影响定罪量刑, 法官应该发挥主动性, 询问是否存在刑讯逼供, 来保障被告人的权利, 保证司法程序的秩序与公正。

摘要: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设立的目的在于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制约司法机关的权力。但是,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在实践中存在较多的障碍。分析与完善此规则, 有利于实现司法程序正义, 维护司法公正。

关键词:非法证据,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刑讯逼供

参考文献

[1]陈卫东.刑事证据的中国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

[2]高咏.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2.

证据问题 篇2

「摘要」税务案件证据是税务司法活动的重要内容,不论征纳双方,在税收案件诉讼活动中,都要按诉讼法律的要求,对自己的权利主张提供证据,或者按照法律规定,承担举证责任。在当前税务案件诉讼活动中,由于执法过程中未足够重视证据问题,税务机关败诉的案例很多,本文就在税收执法工作中如何做好案件证据工作展开探讨,以引起实际工作的重视。

「关键词」案件证据 证据类型 证据特点 证据链条

「正文」

事实怎样?如何证实?这是处理税务案件必须回答的两个基本问题。事实怎样是确定相关主体法律责任的基础,而任何事实都不可能重演,因此,要复原事实的基本情况,只能通过证据来实现。近年来,在税务行政诉讼中,税务机关由于证据不足而被判败诉的例子经常见诸报端。因此,提高对证据重要性的认识,研究证据采集有关问题,对税务机关的行政执法工作十分重要。

税务案件的证据在税收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证据是指客观上确实存在的与案件有关的并且能够证明案件的真实情况的事实。证据是证明事实的材料,是定案的基础与前提。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事实的根据。随着公民税法意识的增强,税收诉讼案件越来越多,同时,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专门从事税务案件诉讼的律师对税法研究越来深,本身在诉讼法方面又具有专业优势,因此,以税务机关工作人员对税法的,去面对熟悉税法和程序法的专业律师队伍,显然,在知识层面上,居于劣势。因此,税务案件的证据对树立税务执法威信,有重要意义。

一、税务案件证据的类型以及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一条对行政诉讼案件证据类型作出了规定,这个规定同样适用于税务行政复议案件和其他涉税案件。证据有以下几种:

(一)书证:指用文字、符号、图形记载等书面材料的内容、含义来证明真实情况的证据。涉税案件的书证包括各种税务文书、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以及其他当事人提供的申报表、代扣代缴报告表、银行对账单、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表、税种登记表、会计核算方法、财务制度、账簿、完税凭证等等。在涉税案件中,书证是最常见、最重要的证据类型。

(二)物证: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涉税案件的物证还括被损毁或擅自改动的税控装置、抗税案件中的有关器械、非法印制发票案件中的作案工具等。

(三)视听资料:指能够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录音带、录像带所记载的图像和音响以及从电子计算机中提取的资料。涉税案件中的视听资料主要是指税务机关根据《征管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对与案件有关的情况和资料进行录音、录像、照相时形成的,或者是有关电子资料。

(四)证人证言:知道案件真实情况的人,向办案人员所作的有关案件部分或全部事实的陈述。证人只能是当事人以外知道案件情况的人。案件的当事人由于与案件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不能作为证人。

(五)当事人的陈述:指当事人在诉讼中就案件的事实向人民法院所作的陈述和承认。

(六)鉴定结论:指鉴定部门运用专门知识和技能,对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通过分析、检验、鉴别、判断作出的科学结论。

(七)勘验笔录、现场笔录:指勘验人员对双方当事人争议的标的物或者物证,进行现场勘查、检验、测量、绘图、拍照,并将情况和结果如实地记录下来而制作的.书面材料。

税案件证据的特点。要成为税务案件有效的证据,必须具备几方面的要求,也就是税案证据的特点。一般而言,税务案件证据必须具备三方面的要求:客观性、关联性与合法性。

(一)客观性,或称真实性是指一切证据都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能客观地反映涉税案件事实的真相。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例如证人证言,证人只能就自己本人耳闻目睹的事实如实陈述,不能带有任何主观臆想的成分。

(二)关联性是指证据与待证事实要有内在的联系,直接或间接的证明待证事实的全部或一部分,在税务行政执法、诉讼中所收集和制作的证据,必须与税务违法案件待证事实之间具有一定的客观联系,并对证明案件事实具有实质性意义。

(三)合法性指是证据必须是具有法律所规定的特定形式,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规章的要求。主要体现在证据取得的主体合法、证据取得的手段合法、证据形式的合法性。同时,证据的收集、调查、审查核实,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

二、当前税务执法工作中存在的影响证据效力的几个问题

(一)重实体,轻程序。在税务案件行政诉讼中,就被诉的行政行为,适用的举证责任是被告举证原则,税务机关要从实体和程序两方面证明其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如果不能证明,则无须原告证明税务机关具体行政行为违法,被告(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税务机关)就承担败诉的法律后果。但在现实税务行政执法中,一些税务机关存在重实体、轻程序的倾向,认为只要把税款及时、足额征收入库了,就完成了应做的工作,没有履行必要的执法程序,当然更不会注意收集证明其执法程序合法的证据了。

(二)直接以内部文件作为执法文书依据。证明税务机关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是狭义的,不包括省、市、县税务机关制定的文件,甚至国家税务总局所出台的一些文件在法庭上也不一定能得到承认。因此,税务机关在执法过程中所援引的规范性文件也应该是狭义的规范性文件,尽量避免直接以内部文件作为执法文书依据。但是,由于目前税收立法体制存在的一些不够完善的方面,各级税务机关层层授权,权限不断扩大的现象普遍存在,到基层执法一线,往往依据已经被扩大的执法权限文件来执法,在诉讼中,则败诉的概率更高。

(三)档案资料管理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不够严格。事实上,税务机关日常工作就是税务行政执法的过程,在日常工作中,所形成的资料如何整理、归档,将直接影响到可能发生的税务诉讼案件证据采集。税务行政诉讼中,税务机关应该提供的证据,其实就是诉讼之前具体行政行为应该具备的证据。这些,大部分其实

也就隐含在我们的日常税务工作所形成档案资料中。这些档案资料,平时似乎没有太多意义,但应诉时却是最重要的证据。

(四)税务执法队伍对证据问题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判别能力。目前,税务队伍的构成人员很复杂,具有较强专业知识的人员很缺乏,而举办的各种培训流于形式化,执法水平和应诉能力较弱。特别是在税务案件取证上比较混乱,证据应采集到何种程度才具有实质的证明力,才能在诉讼中被采信,在税务执法人员心中没有一个统一的尺度。而在法庭上,法官所认可的是法律所规定的有效证据,以及法律所规定的必经程序,如果税务执法人员不主动学习掌握行政诉讼证据学等各方面知识的学习,提高对证据的形式、效力、证明标准的判别力,加上受长期不良积习的影响,能省则省的观念在税务执法人员中还普遍存在,这些都是导致败诉的重要因素。

三、当前证据采集工作中容易犯的错误及应注意的问题

(一)书证材料书写不规范。如使用圆珠笔书写;复印材料未注明“与原件核对无误”并由行政行为相对人签章或押印;复印件未注明出处。

(二)签章押印不规范。如涂改处未押印;一份证据材料有多页的,未在骑缝处押印;证人证言没有证人的签章;证人证言由他人代写的,代书人未共同签章。等等。

(三)笔录材料制作不规范。询问笔录的询问方式不规范,导致法官认为有“诱供”的嫌疑;现场勘验笔录(如注销申请调查表、停歇业申请调查表)制作不规范,未写明勘查的时间、地点。

(四)必须注意的几个方面:1、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明确:偷录、窃听取得的视听资料,只要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不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不涉及他人隐私,就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但是,目前,这一规定适用于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尚无明确规定。2、在税务行政诉讼过程中,被告不得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被告诉讼代理人或被告律师同样也不能收集证据。进入诉讼阶段,被告(包括讼代理人或被告律师)自行收集证据是一种违法行为,其所获得的证据即便能证实案件,也因该证据不具有合法性而被排除在采用范围之外。但是,在经过人民法院允许的情况下,被告可以补充有关证据。

四、税务案件证据采集基本思路探析

证据的采集在税务行政执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法律上,没有证据就没有事实(能够产生法律后果的事实)。如何才能有效收集到足够、全面的证据来证明税务机关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或者证明纳税人行为违法?这是我们工作需要探讨的问题。比如,证明纳税人偷税行为成立的证据如何采集。

首先,应明确收集的证据范围。就偷税案件而言,可以收集以下几方面证据。

1、纳税人伪造、变造的账簿、记账凭证;或者税务机关限期申报通知书及其送达回证;

2、纳税人真实的账簿、记账凭证;

3、证明纳税人应纳税数额的有关证据,可以是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真实的账簿、记账凭证、原始凭证;

4、经纳税人核实认定后的缴税明细;

5、举报人的举报材料;

6、有关人员(企业负责人、财务负责人等)的询问笔录。

其次,查阅有关纳税人档案资料。纳税人档案资料是收集税务案件证据的主要阵地,它记述了在日常税收征管活动中,征纳双方对税法的遵从情况,而是否能够在征管档案资料中收集到税务案件的有效证据,依靠日常税收执法的质量,因此,税务机关应该注重日常征管活动的法制化和规范化。

再次,进行证据筛选、确认。案件的证据并不是越多越好,必须按照“三性”的要求,对案件证据进行筛选、确认,也即对案件证据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进行审查。《行政诉讼证据规定》第57条的第一至三款列举了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则:“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证据材料”、“以偷拍、偷录、窃听等手段获取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证据材料”、“以威胁、利诱、欺诈、胁迫、暴力等不正当手段获取的证据材料”均属于非法证据,不具有法定的证据效力。同时,《行政诉讼证据规定》第57条第六至八款还列举了不真实证据的排除规则:“当事人拒不提供原件、原物,又无其它证据印证,且对方当事人不予以认可的证据的复印件或复制品”、“被当事人或其他人进行技术处理而无法证明真伪的证据”、“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证人提供的证言”均应推定为不真实的证据,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

最后,组织证据链条。证据能够反映案件事实的真相,但单个证据能够反映的仅仅是事实的部分,如何全面真实、反映事实真相,必须有完整的证据链条。事实上,很多证据在法庭并没有被法官采纳,主要是在证据链条的形成上,一些证据并不能够相互印证,彼此之间缺乏逻辑关联性。在很多案件上,虽然税务机关提供了很多的证据,但这些证据不能形成证据链,在法庭上,这些证据的证明效力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不被法官采纳。

浅谈证据可采性问题 篇3

关键词:证据可采性 证据能力 证据规则

一、对可采性概念的解读

可采性是英美法系国家的概念。这个概念要从正反两方面来解读。证据可采性要解决的是"可采证据的范围"问题,即哪些证据可以被法庭采用,哪些证据不可以被法庭采用。因此,证据可采性应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来理解。

(一)肯定性语义:证据资格

"可采性"的关键就是"可"字,即有关证据材料能通过法庭的认可,从而获取证据资格进入司法审判程序,并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重要依据。因此,可采性也可以表述为"证据资格"或"容许性"。如果法律对证据资格没有特别规定,只要是与案件事实有实质性和相关性的证据都即可被法庭所采纳,从而达到运用证据正确认定案件事实的目的。

(二)否定性语义:不适格证据的排除

什么是"可采的",是很难用法律条文予以细致规定的,而如果只规定哪些是"不可采"的,就会相对容易。证据可采性概念表达的核心其实是证据排除规则,即在立法上和判例中明确哪些证据是不适格的,需要排除。此为证据可采性的否定性语义。证据排除更容易发挥直接的司法效应,证据排除规则也构成了英美法中证据规则的主体。①

二、设立证据可采性规则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法官在运用证据时缺乏证据规则的约束,自由裁量权太大,随意性太大。设立证据可采性规则,是基于我国基本国情中的三个方面考虑的。

(一)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守法意识不高

我国人口基数大,农村人口多,教育相对落后,很多人甚至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对什么是法律根本一无所知。再者加上我国普法活动的缺位致使普通民众在遇到问题时很少会想到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即使诉诸法庭也很难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例如证人不愿出庭作证或基于其他原因向法庭提供虚假证言,鉴定人则在人情或金钱的诱惑下而提供不科学的鉴定结论,这些现象在我国的诉讼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给法官认定案件事实造成了人为因素的困扰。可采性证据规则对当事人的证明活动也具有约束作用,它可以从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材料中排除那些虚假的或真伪难辨的材料,提高诉讼效率,防止法官受到误导,从而能正确的认定案件事实,保障司法机关的权威。

(二)设立证据可采性规则,是我国审判方式改革的必然要求

我国正在进行的审判方式改革,基本上是在原有职权主义模式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当事人主义的合理因素和理论以改善诉讼结构。改变了过去公检法处于统一战线共同追诉被告人的职权主义结构形式,形成了控辩双方处于两端,审判机关居中的等腰三角形新结构,加强诉讼民主,实现控、辩双方的平等对抗。这种审判方式的改革方向,要求对当事人的举证,质证活动予以引导和规制,明确规则,实现公平对抗,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证诉讼活动顺利进行。

(三)设立证据可釆性规则,是完善我国立法理论的必然要求

为贯彻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推进刑事、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相继通过一些司法解释,想要尝试确立证据可采性规则。例如,明确规定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的言词证据不得作为定案的依据,关于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的效力及专家鉴定等问题,也吸收了一些英美法系传闻证据规则、补强证据规则的相关内容。对于司法实务部门的这些努力和尝试,迫切需要从理论上加以总结和论证,对于成熟的经验在立法上予以确立,以完善立法,指导和规范司法活动。②

三、我国证据可采性规则的设立与完善

(一)确立传闻证据规则

传闻证据规则的一般含义是指除了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外,传闻证据应当被排除,不得进入审判程序。其实质是排斥传闻证据作为认定案件事实根据的证据规则。如无法定理由,在庭审或庭审准备日以外所作的陈述不得作为证据使用。中国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传闻证据规则, 在司法实践中, 证人既可以就涉及亲眼目睹的案件事实向法院作证, 也可以就从他人那里获知的案件情况而向法庭作证,若证人不想出庭作证还可以提交书面证言。这样, 给证人不出庭作证和作伪证提供了相当大的空间,不利于保障程序的正当性和实体的真实性。因此, 在立法上, 中国应突破传统文化的影响, 在刑事诉讼法中确立传闻证据规则。

(二)确立补强证据规则

确立补强证据规则,是指为了防止错误认定案件事实或发生其它危险性,而在运用某些证明力显然薄弱的证据认定案情时,必须有其他证据补强其证明力。该规则主要适用于言词证据。一般分为口供的补强和其他证据的补强两类。在刑事司法实践中,不仅口供需要补强,其他证据在必要的时候也是需要补强的。其中不仅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而且包括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等相关证据。

我国证据补强规则尚处于萌芽阶段,仅仅规定了予以补强的证据类型,至于作为补强证据的证据应当符合什么条件,补强应达到的证明程度等,尚缺少必要的规定。建立补强证据规则,对于完善我国的证据可采性规则还是十分重要的。

(三)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通常指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使用非法行为取得的证据不得在刑事审判中采纳的规则。对于非法言词证据,当今各国都一律予以排除。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目的是为了阻止警察违法取证,保障公民的宪法性权利不受侵犯。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实质是保护人权问题。

我国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四条明确规定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该条明确规定对于非法言词证据应绝对排除,不存在例外规定,而对于非法实物证据,则应实行裁量排除。我国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规定还不够细化,比如对什么是"可能影响司法公正的物证、书证"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实际操作起来会很困难,也会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所以,我们应借鉴外国的有益经验对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予以细化、完善③。

注释:

①徐秀迪.关于完善中国证据可采性规则的思考.河北北方学院学报[J].2009

②刘金友.证据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③胡肖华,廖永安.法学基础课程导读[M].湖南:湘潭大学出版社,2009

参考文献:

[1]陈光中.刑事诉讼法学[ M ].北京.高等大学出版社,2012

[2]宋英辉.刑事诉讼法学[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刘洋.证据可采性在我国刑事审判中的适用限度,湖北警官学院学报[J].2010

[4]徐秀迪.关于完善中国证据可采性规则的思考.河北北方学院学报[J].2009

[5]马秀娟. 刑事证据若干问题思考[ J]. 法治研究, 2008

[6]杨福梅. 关于构建我国传闻证据规则之思考[ J] .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08

公证证据基本问题研究 篇4

一、公证证据的内涵和特征

公证证据的概念在我国还没有完善,理论方面还存在空白。根据公证的实际情况来看,公证证据主要有三种:一是当事人申请办理公证时,由当事人自己提供或者公证机构自行收集的用来证明当事人所申请的公证事项的证据材料。二是公证机构以当事人的申请为准,对当事人所提供的材料进行核实后,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或国家有关文件的规定对当事人申请的公证提供证明。对这两种理念进行比较,后者论述的更具有权威性,且更贴切,与前者相比,更加完整的体现了公证证据的属性。

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得知公证证据具有这些特征:一是由专门的机构和专职法律人员出具的证据。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公证职能只能由公证机构统一行使。只有公证机构才能出具相关的公证证据,具有出具公证书的权力,并进行公证证明活动。二是公证所出具的公证证据是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实行的,对于违反规定的公证不具有效力。三是公证证据的形式有着一定的要求,首先需要当事人进行申请,公证机构对于符合申请需求的公证申请应予以受理。公证机构在对相关申请资料进行审查后,对符合申请条件的申请出具公证书。

二、公证证据在公证程序中的作用

保障公证证明顺利进行应建立在真实、充分、合法的公证证据之上[2]。公证证据是实施公证活动的重要内容,其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证证据是公证书最为基础的内容,对于一份有效的公证书,公证证据就是其中最核心的内容。二是公证证据具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是适用法律的基础。证据是支撑认定事实的有效依据,假如重要证据出现错误,将会造成错证的发生。三是公证证据在整个公证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贯穿于整个公证活动中,公证活动中的主要问题就是证据问题。四是公证证据是保证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在公证活动中,公证人员需要对各类证据进行收集、运用,从而确定公证事项的真实合法,防止出现无效或者违法的问题,使当事人的权益得到保障。

三、公证证据的收集

(一)当事人提供证据———举证

对于公证事项的真实性主要是由当事人决定的,一般已经过去的,非亲历性的公证事项主要由当事人负责。当事人需要提交的材料一般有:(1)身份证明。(2)对于代理人申请的,需要交相关的证明,其中包括代理权证明、有代理资格的证明。(3)需要公证的文书。(4)与公证事项有关的证明材料或其他相关的材料。

(二)公证机构调查收集证据———取证

公证机构当中最为主要的一项职权为核实权,其是国家根据相关的法律赋予给公证机构的。公证机构在进行核实时应当认真履行工作义务,收集相关的证据。对于核实数据的公证人员来说,其需要做好收集证据工作,收集的证据主要有:调取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等等。还应当做好现在时的、亲历的,即时性的公证事项,主要有招标投标公证、拍卖公证、开奖公证等现场监督类公证,取证是这类公证活动事项的主要工作,主要是对现场的活动进行记录,做好现场勘察、验证、清点、拍照、录音、录像等事项,这些都是属于证明性质的。对于过去时的,既往的,非亲历性的公证事项进行的取证,其主要是根据职权对核实性的调查进行补充,这时的取证发挥着确认的作用,并不是代表当事人举证。

四、公证证据的核实审查

收集证据是公证活动中的重要步骤,保证公证质量则必然是正确的使用证据。因此,做好公证活动中的“采证”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公证人员应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将所需的资料分类整理,并根据相关的理论进行分析,对相关的证据进行有效的审查,弄清楚证据的性质,以此保证公证活动能够正常进行。

(一)公证证明的要求

对于公证证明来说,要有充分的证明内容,保证证明要求的清晰。其具体标准是:(1)将公证事项的要求进行查实。(2)对有必要的公证事项进行证明。(3)公证活动中的各个事项进行证明。(4)将其它的可能性进行排除,得到的结论是唯一的。

(二)公证证据、公证材料、证据资料的区别

公证机构审查判断时定案的真实材料为证据,而与本案有关的一切真实材料则是证据材料。证据是来源于证据材料的,其主要是将证据材料中的主要部分提炼出来。对于证据的形成,主要是将证据材料中有用的材料收集起来。证据资料是公证活动中的主要内容,在定案中有着重要作用。

(三)公证证据审查的重点

在证据审查当中,证据与案件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公证人员应当主观认识到能不能如实反映客观存在。如果能够反映客观存在,那么在公证活动中就能正确的将案件事实查明;假如不能,那么就会导致出现错误。因此,公证人员应当将这些证据认真审查:(1)当事人的身份、资格,还有民事行为能力方面的证据。(2)表明当事人意思的证据(3)能够证明公证中的行为、事实的合法性的证据。(4)能够反映出公证文书合理性的证据。(5)能够证明当事人提供的材料真实性的证据。

(四)公证证据的核实

(1)电话核实。对于简单明了的证据材料,可以向证明材料的出具单位或自然人打电话,对通话进行录音,制作详细准确的通话记录,同时打印核实电话的通话详单存档备案。(2)网络核实。一般发证单位或出具材料单位都有官方网站,可以在其网站上核实当事人提供的一些证件,如毕业证、资质证书、营业执照、安全证书、商标证书等。(3)外出核实。对于一些重要的复杂的证据材料应该进行外出核实。如继承公证、无法在公证处封存的公证登记等,为了保证公证的真实准确,公证员应该亲自到有关单位或现场进行核实。(4)协助核实。根据《公证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公证机构对应该核实的证明材料,可以委托异地公证机构代为核实,有关单位或个人应该依法予以协助。

五、结语

要想保证公证证明的顺利实施,公证证据的真实合法性十分重要[3]。本文所阐述的公证证据的内涵、特征、公证证据在公证程序中的作用以及公证证据审查核实等几个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中再进行不断的丰富和规范,使我国公证证据制度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从而保证公证证明的真实合法有效。

参考文献

[1]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课题组,徐杰.关于知识产权民事诉讼中公证证据审查与采信的调研[J].法律适用,2011,01:85-90.

[2]朱樾.我国公证证据规则制度的现状(下)[J].中国公证,2005,04:50-51.

法院判决对证据认定的问题 篇5

1、香港警方提供文俊林任职华美、劲锋公司聘用为独立董事任职书。为什么易振声担任三家公司董事长的问题只字不提??

2、货运收据、汇票、任职书、华美公司函件、华美公司担保函上文俊林的签名的刑事科学技术鉴定结论。

哪个机构作出的鉴定,鉴定书的编号??是否真的是文俊林签名??

3、华美公司与地毯公司合同。

为什么受益人为易振声担任董事长的劲锋公司?

4、易振声代表普创公司、文俊林代表华美公司向地毯公司出具的保证函。保留变更数额的信用证是谁提出的?谁是幕后?

5、地毯公司按“文”的要求向劲锋公司出具收货证明、地毯公司向中行出具承兑函。

怎么证明是文俊林向地毯公司提出的要求?

6、地毯公司证明信用证项下单据均由文俊林提供给地毯公司。单据由文俊林提供,办理单据以及单据上的签名是谁?

7、文俊林向易振声出具条据证实文俊林收到3470000元港币、取消担保。文俊林当庭认可是自己所写,为什么作为三家公司董事长的易振声让文俊林写条据?文俊林仅仅是聘用的独立董事,易振声为什么不让公司直接加盖公章?

8、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存款单据,劲锋公司将3470000转入华美账户。为什么要在易振声作为董事长的两家公司之间倒账?

9、地毯公司闫庚琴证言。

仅仅能证明签约及索款的过程。证据的价值??

10、地毯公司邵育才证言。

证据的价值??

11、地毯公司田敏证词。

可信度?????

12、易振声证词。

可信度?????易振声作为三家公司的董事长1995年就与地毯公司发生业务往来多年,“其不认识地毯公司的任何人。” ???

13、中国银行甘肃分行证明 美元折合人民币对价。

14、海关证明,未发生来料加工业务。

15、提取笔录(文俊林家产抵偿案款)。

为什么用文俊林个人的家产抵付案款?真正获取504000美元的受益人是谁??

16、文俊林侦查阶段供述,信用证议付后用于经营活动。

为什么不去海关查证护照?

17、事发时文俊林不在香港而是在菲律宾,有护照证明。

文俊林作为被聘用的独立董事,在华美和劲锋均无实际股份,用上述案款进行经营活动是否要征得董事长易振声的同意?

审计证据控制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篇6

引言

审计证据是指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获取的用以说明审计事实真相,形成审计结论基础的证明材料。收集、整理和评价审计证据是审计的核心过程。由于我国经济活动呈现国际化、多元化发展,审计客体也就变得更加复杂,审计内容也越来越广泛。审计证据是形成审计结论的基础条件,其质量控制工作的提升必然会促进整个审计进程质量的优化,有效减少审计风险的发生率。加强审计机关审计证据的质量控制工作,是审计机关应对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化潮流的必要准备。

一、审计证据质量控制现状

审计证据质量控制是以审计取证模式发展为基础的。审计取证模式经历了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基础审计的演变轨迹。而这一演变是在审计面临内外变革时出现的,尤以外部环境的变化要求为主。当外界对审计的要求是查错防弊时,与之相适应的必然是账项基础审计,这时,审计方法并没将客观风险显现出来,人们并没有明确风险因素对审计的影响;当外界随经营环境的发展变化要求证明财务报表真实性、公允性的要求出现后,审计人员必然选择制度基础审计方法。风险成为人们的明确意识,抽样方法的使用将客观的风险完全暴露,职业界更意识到控制风险的重要性。从审计目标上说,风险基础审计与制度基础审计相同;从审计程序上说,风险基础审计没有脱离制度基础审计,其基本过程完全一致;从审计方法上说,风险基础审计比制度基础审计更强调审计全过程的风险因素分析与控制。现阶段,在审计风险不断加大的情况下,风险基础审计已愈来愈受到审计实务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然而,尽管风险基础审计模式被认为能够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审计环境,是现代审计方法的最新发展。但由于在实际工作中,审计风险的高低难以做出恰当的定量分析,从而限制了统计抽样的应用。即使审计风险水平能够合理进行定量分析,其审计结果是无论何种形式的抽样审计,均是根据对部分经济业务的实质性测试结果得出的结论。所以只能保证部分真实性,同时审计人员本身造成的错误也是不可避免的。

随着人们对分析审计认识的加深,以及对分析性审计证据质量的实证研究,逐步改变了审计人员对分析审计的认识,使得分析审计在审计实践中的应用更加广泛。分析审计模式与上述三种审计取证模式相比具有不同的特性,主要表现在分析审计模式不具有特殊的审计程序,而是与上述三种取证模式有机结合,以各种分析技术作为审计的切入点,根据不同的审计目标分别运用账目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的取证程序。具体而言,针对内部控制较为健全的组织,可采用分析性测试与制度基础审计相结合的方法;如果组织的内部控制略差,更应加强分析性测试,以抵消内部控制可依赖性的不足;如果基本没有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还可采取分析性测试与账项基础审计相结合的方法。在这里分析技术已不仅是审计取证的一种技术手段,同时也作为审计取证的切入点,在审计各阶段运用分析技术,将本期资料与前期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根据其变动情况确定本期审计的重点,结合不同的取证模式,以得出更为准确的审计结论。

二、审计证据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证据不够充分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要求审计人员形成的审计意见要有足够的审计证据来支持,但有些审计工作底稿所反映的内容,只是一些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记录纸上抄录的一些被审计单位账表上的数字,至于其来源及渠道是否合法、合规,并未明确记载,也没有相关的材料说明,致使有些问题要求重新回头取证时,发现其性质并非如此。尽管审计证据准则中做出了“审计人员收集的审计证据,必须具备客观性、相关性、充分性和合法性”的原则要求,但许多审计取证,在取证之前没有系统地分析决策,仅仅凭经验盲目取证,导致证据不充分、不相关;取证后未能就取证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整理。

(二)相关事实证据不清楚

主要表现在审计证据与审计定性严重脱节,审计定性的内容在审计工作底稿中未能找到充足的证据,或是取证的材料含糊不清,有的在审计取证摘要栏里没有坚持一事一证;有的言不由衷,词不达意,漏掉关键的取证内容;有的使用了中性词、含糊词,以图争取被审计单位认可,达到顺利签字盖章的目的;有的取证内容不全,只记录一些数据,没有文字说明材料,令别人无法看懂。

(三)取证材料不够规范

对审计证据的充分性、相关性没有一个标准的尺度去衡量,取得的审计证据不充分和过滥同时存在。取得的审计证据数量不少,但相关性差,与审计具体目标及审计事项缺乏联系,与要查处的主要问题总是关系不大,甚至无关的审计证据收集了很多,还产生重复和互相矛盾的材料,进行归纳整理时很困难,无形中浪费了审计成本。表现在,需要通过审计人员分析、复算、核对等方法取得的证明材料缺少必要的过程记录,仅是对要反映事项的简单抄录,并无事情经过,无计算依据或者其他必要的说明;应由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说明材料、需进行调查函证的审计事项,用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材料代替;审计组成员自制的取证材料格式五花八门,没有统一的格式,汇总的数据来源不清;有的审计证据要素不齐全,缺少发生事项的时间、地点、审计人员记录的时间及凭证编号。

(四)审计取证方式单一

审计人员受传统习惯的影响,审计过程偏好就账查账,审计取证习惯于片面地对照法规从账目中找问题,这使取证材料局限于摘录和复制会计凭证、账薄、报表等资料,对有关人员的言证和可以用录音、录相、拍照、计算机储存处理的、专门机构及专门人员的鉴定结论及勘验笔录,以及可用其他方式取证的,都较少采用或者根本没有使用,至使审计证据片面,说服力不够。

(五)不注重环境证据的收集

对环境证据的收集主要是指对被审计单位有关内部控制环境、会计系统、控制程度、各种管理条件、管理人员素质等事实的取证。在审计程序里有对被审计单位审前进行调查和进点后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测试的重要环节,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也按规定做到了这一点,但并未对相关的符合性测试、审计调查进行记录,并编制审计工作底稿,造成审计意见书、审计建议、审计评价存在明显的证据不足。

三、审计证据质量控制方法

建立科学的审计取证决策程序。在审计取证中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使审计证据在取得的来源和方式上充分考虑客观性、相关性、可靠性、充分性、重要性、代表性、时效性和合法性等多种因素,真实反映被审计事项的客观事实,并且与审计目标高度相关。审计程序恰当,数量上足够,取得程序和方法合法有效,具有足够的代表性和时效性,从而有足够的证明力来支持所形成的审计结论。

(一)确定具体的取证目标

不同性质的审计项目,具体的取证目标是不同的。比如审计项目性质为财务审计时,具体取证目标就是证实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所做的各项认定;审计项目性质为绩效审计时,具体取证目标则是各项经营指标、效率指标和效益指标等的完成和实现情况。总之,实现不同的具体取证目标需要采用不同的取证手续和方法。与具体取证目标有关的风险大小决定了需要获取证据的数量,具体取证目标还直接影响取证的对象和取证时机的选择。

(二)确定必要的审计手续

查处盗窃电能的证据问题 篇7

1盗窃电能或违章、违约用电行为

供电企业在查处盗窃电能或违章、违约用电行为中, 应区分以下3种不同性质行为。

一是盗窃电能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盗窃电能的, 由电力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追缴电费并处应交电费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 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或者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第三十一条、《供电营业规则》第一百零一条、第一百零二条、第一百零三条、第一百零四条规定了盗窃电能的行为及处理办法。盗窃电能量数额巨大, 情节严重的构成盗窃电能违法犯罪行为, 必须追究刑事责任。

二是违章用电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第六十五条规定:“违反本法第三十二条规定, 危害供电、用电安全或者扰乱供电、用电秩序的, 由电力管理部门责令改正, 给予警告;情节严重或者拒绝改正的, 可以中止供电, 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第三十条、《供电营业规则》第一百条规定了违章用电行为。

三是违约用电行为。追责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七章“违约责任”和第十章“供用电合同”的条款规定, 以及当事人双方签订的《供用电合同》违约条款。违章、违约用电行为是违反法律、法规、行政规章以及供用电合同的规定, 是属民事纠纷的法律关系, 必须由供电企业检查处理, 追究民事责任, 或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盗窃电能的特点是具有隐蔽性, 采用非法手段不计量或少计量, 不交付电费或少付电费, 以谋求自身利益为目的, 是违法犯罪行为。违章、违约用电是危害供用电安全或者扰乱供用电秩序的行为。三者的处理方式、后果不同, 但是, 对证据的要求是相同的, 特别在提起公诉的盗窃电能刑事案件中, 对盗窃电能量的认定, 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对证据的要求非常严格。区分盗窃电能或违章、违约用电行为的界线、标准, 重要的是以上述电力法律、法规、行政规章、供用电合同为依据, 视其手段、方式、情节、数量而认定划分。

2查处盗窃电能或违章、违约用电行为证据的效力

“以事实为根据, 以法律为准绳”是我国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法院判决案件的事实依据只能是被证据证明的法律事实, 而不单纯是客观事实。事实上, 司法判决往往并不是以是否充分揭示事物的真相, 还原事实真相为标准。刑事、民事审判中, 在事实方面, 法院仅仅是依据公诉人、当事人提出的事实主张和提供的证据做出判决, 就是“当事人提出事实, 法官适用法律”。法院只要按法律、诉讼原则、诉讼程序以及证据制度的规定去做, 其判决就是公正的司法判决。这就不难理解, 为什么确实是盗窃电能或违章、违约用电行为, 但法院并不采信、不支持公诉机关或供电企业的诉讼请求, 原因就在于公诉机关、供电企业提供的证据无效或证据的证明力低。

在法律上, 没有证据, 就没有能够产生法律后果的事实。要证明供电企业对盗窃电能或违章、违约用电行为查处合法, 在查处盗窃电工作中就要搜集到有效、足够、全面的证据。

依据民事诉讼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 证据的证明力的排序:“ (一)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依职权制作的公文书证的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 (二) 物证、档案、鉴定结论、勘验笔录或者经过公证、登记的书证, 其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 (三) 原始证据的证明力一般大于传来证据; (四) 直接证据的证明力一般大于间接证据; (五) 证人提供的对与其有亲属或者其他密切关系的当事人有利的证言, 其证明力一般小于其他证人证言。”因此, 供电企业在接到举报或者怀疑用电人有盗窃电能行为时, 必须按法定的程序和要求去处理, 应向公安机关和电力管理部门报案, 共同对现场进行调查、拍照、录像, 搜集真实证据。必要时, 进行司法鉴定, 使证据的证明力达到最高。

3盗窃电能或违章、违约用电案证据的类型

目前, 我国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类型有7种。根据查处盗窃电能的经验和诉讼实践, 应特别注重书证、物证、鉴定结论、视听资料、证人证言等5种证据的搜集, 形成一个完整、互证的属实证据。

(1) 书证, 是指文字、符号、图形记载或表示的能够证明案件待证事实的书面材料。盗窃电能案的书证一般为公安机关侦查笔录、用电检查人员的调查报告、现场记录。侦查笔录由盗窃电嫌疑人签字。

(2) 物证, 是以其内在属性、外部形态、空间方位等存在的特征证明案件事实的物体和痕迹。盗窃电能或违章、违约用电行为, 大多都有物证可寻。物证搜集时应使用录像、照相等视听资料相结合加以记载证明, 并配以必要录音、文字的说明。

(3) 鉴定结论, 是具有合法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和有资格的专业司法鉴定人, 就案件中的专门技术性问题向司法机关提供的鉴定结论。对于盗窃电能案的鉴定结论是具有资格权限的司法鉴定机构对涉案电能计量、数量的技术鉴定。在计量部门行使计量检定权时, 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规范操作, 出具真实、可靠的电能表计量检定报告, 这对于司法鉴定是有效的。

(4) 视听材料, 是以录音、录像、照相、电子计算机及其他电磁方式记录储存的音像信息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对于盗窃电能案, 最直接、直观的有效证据, 就是公安机关、用电检查人员在查处盗窃电过程中的录像、照相记录。

网络审计证据基本问题研究 篇8

网络审计证据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渗透到审计领域的产物, 准确界定网络审计证据是理解和运用该类证据的出发点, 对于这种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下诞生的新兴的、广泛的审计证据类型, 审计界尚没有准确的界定, 但并不否认以网络信息形式存在的审计证据。我国大部分学者将网络形态的审计证据归属于电子视听证据, 即通过检查以电子数据或影音形态存在的资料所获得的证据, 以电子、影音、磁介质等形态存在;也有学者认为可以将其看作书证, 也有少数学者主张将这种网络形态的审计证据划归物证、鉴定结论、混合证据处理等, 尽管没有单独界定网络审计证据, 但都认同了该类审计证据的证据价值。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审计业务的复杂化, 网络审计证据的频繁出现和使用必定会促使审计界对网络审计证据的深入研究。基于研究和实践的需要, 笔者认为不妨将网络审计证据作为审计证据的一种类型进行单独研究, 网络审计证据是注册会计师为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利用网络资源的共享性、快捷性和广泛性的特点, 在网络上对被审计单位及被审计事项的相关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分析进而得到并使用的所有信息。网络审计证据拓展了传统审计证据的外延, 深化传统审计证据的内涵。要深入理解网络审计证据, 需更为详细地把握其外延、内涵。

网络审计证据拓展了传统审计证据的范围和数量, 其外延表现为: (1) 网络审计证据是审计证据的一种类型, 使审计证据的涵盖范围由传统审计证据拓展到包含了网络证据的审计证据, 拓展了传统审计证据的外延。 (2) 网络审计证据在审计实务中的运用增加了审计证据的数量, 也提高了审计证据整体的充分性。

网络审计证据深化了传统审计证据的内涵, 其内涵表现在: (1) 网络审计证据是审计证据的一种类型, 其目的是为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凡不以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为目的的网络信息均不能被称为网络审计证据。 (2) 网络审计证据是以网络资源为依托。网络审计证据之所以区别于传统审计证据, 正是由于其以网络资源为依托, 利用网络资源共享性、快捷性和广泛性的优势, 而形成的一种新兴的、广泛的审计证据。 (3) 网络审计证据是对网络上的相关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分析。网络审计证据来源于网络, 这是对传统审计证据来源的拓展。

二、网络审计证据的价值

由于网络审计证据以计算机硬件作为载体, 以互联网网络资源为依托, 其技术含量较高, 而且具有网络信息的共同特征, 使得网络审计证据的唯一性特征比较模糊, 易于伪造, 易于丢失, 不能自证其客观真实性, 因此, 一般情况下必须结合其他类型的审计证据, 谨慎使用网络审计证据。由于网络审计证据的使用范围还受到客观环境的限制, 所以在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时, 仅考虑网络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不恰当的, 更多情况是将网络审计证据与其他形式的审计证据结合起来, 考虑审计证据整体的充分性。

目前, 网络审计证据的运用仍不广泛, 规范网络审计证据的规章制度还未建立健全, 网络审计证据的探索仍不深入, 所以评价网络审计证据的证据价值时, 主要集中于对其适当性的评价。由于网络审计证据不同于传统审计证据, 所以对网络审计证据适当性的评价也有异于传统审计证据适当性的评价。网络审计证据的适当性是判断网络审计证据的证据价值高低的标准, 结合网络信息的特征, 网络审计证据的证据价值体现在支持审计意见所依据的结论方面具有的关联性和可采性。关联性是指注册会计师对网络上采集、整理和分析的信息是与被审计单位相关或被审计单位的被审计事项相关的信息, 其可采性要求网络审计证据应具备客观性和合法性, 要求网络审计证据最终在法律上被赋予独立审计证据的法律地位。

(一) 网络审计证据的关联性

网络审计证据的关联性是注册会计师对网络上采集的与被审计单位及被审计事项相关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而得到并使用的所有信息, 关联性要求网络审计证据与被审计单位及被审计事项相关联。注册会计师应当在保持职业怀疑态度的前提下, 运用职业判断, 评价网络审计证据的关联性。

由于网络审计证据是传统审计证据的拓展, 网络审计证据的关联性能否被法律认可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法律依据。在英美法系中, 证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一般以传闻证据规则和最佳证据规则作为判断标准。所谓传闻证据规则, 是指证人只能以其亲自耳闻目睹所得信息在法庭庭审时以口头形式向法庭作出陈述, 保证所获信息是第一手的资料;所谓最佳证据规则, 其实质内涵是指特定案件的事实, 只能采取能够寻找到的最为令人信服的和最有说服力的有关最佳证据方式予以证明, 一般认为, 表明有关文书的内容或其存在的真实性的最佳证据方式是出示原本, 抄本是第二位的证据。对于网络审计证据而言,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无法保证网络审计证据均为注册会计师亲历的第一手资料, 也无法出示与被审计单位及被审计事项相关网络信息的原本, 所以这两大规则成为阻碍网络审计证据关联性被认可的障碍。

与英美法系规则不同, 我国有关法律将证据定义为:证明案件事实情况的一切事实, 即司法人员在办理民事案件、刑事案件中依照法定程序调查收集的与案件有关的, 能帮助查明案情真相的一切客观事实或材料。因此, 有学者认为, 基于我国法律对证据的定义, 网络证据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可以作为证据。那么, 在审计界, 网络审计证据在我国的审计实务中也应该作为审计证据, 与传统审计证据具有同样的证据价值。

(二) 网络审计证据的可采性

网络审计证据的可采性是确定注册会计师在网络上采集、整理、分析得到的与被审计单位及被审计事项相关的信息是否可以采用的评判标准, 是判定与被审计单位及被审计事项相关的信息是否能形成网络审计证据的依据。网络审计证据的可采性可以从其客观性和合法性两个方面做进一步分析。网络审计证据的客观性指其网络审计证据的内容客观且以客观的形式存在。客观性要求网络审计证据是由可靠的信息提供者以合法的信息提供方式提供, 网络信息客观、完整, 不存在错误和伪造, 网络信息记录与传输途径安全可靠, 电子信息的产生以及在系统传输过程中防止泄密、篡改、灭失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网络信息及网络数据材料的共享度越来越大, 其内容也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网络审计证据的合法性要求网络审计证据以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来进行采集, 且以符合法律规定的特定形式为网络审计证据的载体。网络审计证据的合法性体现在网络审计证据的收集、调查和保全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 任何以违法手段收集、整理得到的网络审计证据, 均不能作为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的依据。网络审计证据收集方法主要包括网络审计证据现场勘验 (包括网络现场的勘验和单机现场的勘验两种类型) 、搜查与扣押、实时收集、保全、要求有关单位或个人提供电子信息等。网络审计证据的合法性还体现在以符合法律规定的特定形式为网络审计证据的载体, 我国大部分学者将网络审计证据归属于电子视听证据, 也有学者认为网络审计证据可以看作书证, 也有少数学者主张网络审计证据可以划归物证、鉴定结论、混合证据, 尽管对网络审计证据归属于何种形式的证据说法不一, 但实质上都认同了网络审计证据的合法形式。

关联性和可采性是评价网络审计证据适当性的两个重要特征, 两者缺一不可, 只有关联且可采用的网络审计证据才是适当的, 才是具有证据价值的。由于网络审计证据是网络技术的产物, 在审计工作中, 通常不涉及利用计算机技术评价网络审计证据的客观性和合法性, 但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用作网络审计证据的信息的客观性、合法性, 在必要时, 可寻求专业人员利用专业优势进行辅助。

三、网络审计证据的来源

当前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环境下, 网络审计证据的来源渠道主要为网页、电子邮件、电子公告、链接、网上聊天、电子签名等方式, 注册会计师可以从以上几种渠道采集网络信息, 进而对其进行整理、分析, 运用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 评价网络审计证据的证据价值。

(一) 网页网页是计算机术语中常见的专业词汇, 是展示网站

的窗口, 网站的内容和功能可以通过主页一览无余。在网页上承载了大量的网络信息, 主页的拥有者将其拥有的信息发布, 使之成为网络信息, 如果该网络信息经评价后能成为审计证据, 那么该网页就成为网络审计证据的一种来源渠道。

(二) 电子邮件电子邮件又称电子信箱、电子邮政, 它是一种用

电子手段提供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 可以传送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 是目前Internet应用最广的服务, 也是当下沟通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如:相关法律规定, 在审计过程中, 注册会计师实施函证程序时, 可以将直接从第三方 (被函证者) 获取的书面答复作为审计证据。这里的书面答复包括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等形式的答复, 也就是说, 以电子邮件形式答复的内容可以作为审计证据。

(三) 电子公告 (BBS)

电子公告 (Bulletin Board Service) 又称电子公告牌系统, 是Internet上的一种电子信息服务系统。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BBS上存在的信息量非常丰富, 已经成为网络信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四) 链接

链接也称超级链接, 是指从一个网页指向一个目标的连接关系, 而在一个网页中用来超链接的对象可以是一段文本或者是一个图片。当浏览者单击已经链接的文字或图片后, 链接目标将显示在浏览器上, 并且根据目标的类型来打开或运行。简单地说, 链接就像是一个信息向导, 带领你在互联网里有目的地浏览你所需要的信息。

(五) 网上聊天网上聊天又称“电子聊天”, 是以文字方式为主

的实时信息交流, 是“一方用户电脑———服务器———另一方 (或多方) 用户电脑”式的通讯连接。目前网上聊天的主要工具有郎玛UC、网易泡泡、雅虎通、新浪聊聊吧、微软MSN、淘宝旺旺、国外的ICQ等专业聊天类软件, 还有类似聊天功能的PP点点通、酷狗、POCO等软件。随着人们对网络资源的需求, 该类软件的用户群体已基本覆盖了青少年至中老年的人群, 目前存在的网上聊天系统的书面聊天记录按存放地的不同, 分为“存于服务器的聊天记录”和“存于用户个人电脑的聊天记录”两种。一般来说, 网上聊天系统服务商对聊天记录保存时间不长, 所以, 聊天记录主要保存在聊天用户双方的个人电脑中。随着上网的工具越来越多, 电脑、手机等, 如果用户每次使用不同的工具进行网上聊天, 则保存在某一工具上的聊天记录是不完整的。由于以上原因, 要使网上聊天的书面聊天记录成为网络审计证据的来源, 还亟待完善。

(六) 电子签名电子签名是指数据电文中以电子形式所含、所

附用于识别签名人身份并表明签名人认可其中内容的数据。通俗的讲, 电子签名就是通过密码技术对电子文档的电子形式签名, 并非是书面签名的数字图像化, 它类似于手写签名或印章, 也可以说它就是电子印章。

四、网络审计证据的特点

网络审计证据以计算机硬件作为载体, 以互联网网络资源为依托, 其技术含量较高, 而且具有网络信息的共同特征。

(一) 文档来源的多样性

网络审计证据的来源具有多样性, 可来源于网页、电子邮件、电子公告、链接、网上聊天、电子签名等, 其信息提供者、信息传送渠道均具有多样性。

(二) 文档层次的多重性

网络审计证据易于转载、复制, 使得无法辨别作为网络审计证据的文档是否为源头文档, 文档层次具有多重性且同样性, 使得源头文档的唯一性特征比较模糊。

(三) 文档内容的脆弱性

网络审计证据来源于网络信息, 文档内容的真实性与网络技术息息相关, 文档内容的脆弱性表现在信息、数据易于伪造、篡改、丢失。

(四) 文档保存的稳定性

网络审计证据的稳定性是针对网络审计证据的保存和重复使用来说, 网络审计证据能以原来的模样保存, 且保存时间长, 能无数次重复使用。

参考文献

浅谈证据法学基本问题 篇9

1. 证据法学与认识论

传统法学证据理论指出证据法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保证司法人员正确认识到案件事实, 保证主观认识与客观事实相统一。所以我国证据法学的主要制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而主要制度就是实事求是。然而该观点在证据法学学术界受到众多议论, 有的研究人员提出:进行的诉讼活动不属于认识活动时, 仍将证据法学的理论基础定为认识论, 该想法被认为是不科学的。经过学术界研究人员的充分激烈讨论, 大多数研究人员达成一致意见即证据法学的理论基础具有多元性。虽然在一些问题上存在明显的歧义, 但是始终不可否认证据法学的理论基础中认识论必然存在。同时证据法学也深受认识论的影响。

了解事情的真相为解决纠纷的过程铺上了垫脚石, 为纠纷的解决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帮助。诉讼制度的要求就是解决纠纷, 只有保证最终的裁决与客观事实相关联才能更好地发挥法律规范的指导作用。如果事实真相和裁判制度之间的联系不存在, 就会失去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 裁判制度的地位就将受到严重威胁。所以说最后裁决紧密联系事实真相的相关制度并没有错误反而更加牢固我国的证据法学基础, 并在某一程度上掩藏了证据法学中存在的严重缺陷。

无法否认的是, 认识论在一些证明活动解释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现今, 法庭审理是诉讼制度的核心内容。法庭审理的证明活动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第一, 根据价值选择立法能否通过证据规则, 设置合理的法律等级。第二, 法庭调查得到的依据能否清晰做出原被告双方分歧的判断即证据评价是否合理。第三, 应该如何判断出各方证据的大小和实际作用的大小。

依据上述内容得出结论, 在价值评价的过程中法律为证据调查和证据资格设置的规则作用甚微。程序正义论也无法解释, 所以, 重要的是只有借助认识论才能完全做出解释。因此证据法学以认识论为基础应该作为证据法学中的目标。

2. 证据法学与程序正义论

有的学者认为程序正义论与认识论存在冲突, 二者不可同时存在。也有的学者坚持相反的看法, 依据程序正义论可知, 法律程序是为了保障独立于裁判结果的程序价值而创设的。程序的本身不存在价值, 结果的公正决定了程序的公正。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就存在刑讯逼供的规定, 这种规定维护了程序上的公平、正义, 但是不利于发现事实真相导致最后的结果不公正, 而认识论正好弥补了这一缺点。所以有的规定制度并不是以认识论为基础, 由此看来在某些规定上, 认识论与程序正义论是相冲突的, 所以证据法学也需要程序正义论为基础。

3. 司法裁判中的事实问题

我国的一项基本司法准则是“以事实为依据, 以法律为准绳”。但是我国的司法人员很少谈论事实。尽管如此, 传统的证据法仍没有忽略对事实真相的查明, 并把查明案件的客观事实作为诉讼证明的任务要求。客观的真实理论作为传统证据法学和诉讼法学的重要的基本理论组成部分, 具体包括:第一, 诉讼领域中完成案件查明中的客观真实情况的证明任务;第二, 在诉讼证明任务中, 查明案件的客观实在;第三, 诉讼活动过程中, 案件真实查明的具体立法要求。司法人员依据上述问题展开激烈讨论, 并在讨论过程中形成“客观真实说”“法律真实说”等流派。经过讨论有关事实问题分为两个层面:一方面, 从认识对象切入判断出案件事实。另一方面, 从认识结果切入分析判断裁决事实是否是客观事实。经过讨论分析, 可以明确两点。第一, 司法裁判时, 裁判人员的认识对象是过去的事实纠纷, 然而在实际案件中, 事实纠纷是格式化后的案件事实。所以在现代诉讼制度中, 裁判者认识对象既不是事实纠纷也不是客观存在, 而是案件的事实。第二点, 在裁判案件的事实过程中, 原告方的控诉主张与客观事实是否一致、能否有足够证据进行有效证明自己的控诉主张、辩护人员能否将事实真相展现出来、裁判人员的行为能否符合一定的逻辑法则。

由上述理论可见, 裁判事实与真相事实间存在或然性, 对裁判事实的认定存在不确定性。所以, 诉讼法学的研究任务应该在进行价值和各种利益的权衡基础上, 寻找适当科学的法律程序和规则, 在最大程度上保障案件事实的认识符合客观存在的事实, 实现最终目标。

结束语

综上可知, 证据法学不仅需要以认识论为基础还需要以程序正义论为基础, 只是认识论与程序正义论二者不在同一层次。即证据法学是建立在认识论原则上, 以程序正义论为例外的一门学科。换一种说法即该种观点是一种二元论: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与程序正义论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经过对证据法学基本问题的探讨, 证据法学的研究方法非常开放, 如果仅仅局限在一个领域研究往往事倍功半, 结论无法得到更新完善。证据法学还是一种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理论学, 还需要更多的研究人员参与证据法学的研究, 不断积累经验积淀知识, 更加完善证据法学的研究体系。为以后发挥证据法学作用奠定基础。

摘要:证据法学是一门以诉讼活动为基础的研究证据规则的学科, 并且证据法学贯穿应用于诉讼活动中。证据法学的基本问题是围绕如何建立具体完善的证据立法程序展开的研究。在裁判事实与真相事实间存在或然性时, 应该运用适当的法律程序和规则, 来确保案件的事实在最大限度上符合客观事实。建立在认识论原则上, 以程序正义论为例外的证据法学理论基础也是证据法学基本问题的组成部分。在本文中, 就证据法学基本问题进行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证据法学,基本问题,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林尔旋.解析证据法学基本问题之反思[J].法制博览, 2013, (9) :277-277.

解析证据法学基本问题之反思 篇10

关键词:证据法学,基本问题,反思

我国对证据法学的研究主要围绕如何使证据法学的理论体系更加具体和完善、如何对证据立法进行制定等问题。经过相关人员的不断努力, 我国相继推出了一些有关证据法学的论文、专著及教材等, 并提出很多具有挑战性及创新性的观点;同时我国研究人员也对国外很多证据法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进行了详细地介绍与应用, 使我国的学术氛围更加繁荣。不过目前仍存在很多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笔者根据多年经验对一些知识进行了梳理, 以期能够帮助有所需要的人。

一、证据法学和认识论

从我国证据法的传统理论来看, 证据法主要解决的问题为:如何使司法人正确认识到案件的事实, 也就是说, 如果使司法人的主观认识与客观事实统一起来。所以辩证唯物主义中的认识论是我国证据法学中的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而实事求是的制度就是我国证据法学中的主要制度。但针对这一观点有的研究人员提出不同的意见, 他们认为:当进行的诉讼活动不属于认识活动时, 那么不假思索地将证据法中的理论基础指定为认识论, 就会显得很不科学。针对这一观点学术界进行了激烈的讨论。目前很多研究人员已接受证据法学中的理论基础是多元的, 但对一些问题仍存在歧义。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认识论确实是证据法学中的理论基础, 主要有以下三点理由:

1.尽管查明事情真相的必要条件不是解决纠纷, 但事实真相的查明必然会对解决纠纷有所帮助。而解决纠纷也是诉讼制度的最终目的。但如果纠纷的最终裁决和事实真相间没有任何关系, 那么就无法发挥法律规范的指引功能。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如果事实真相和裁判制度间没有联系, 那么就不可能获取民众的支持和信赖, 司法裁判的制度就会岌岌可危。尽管研究人员对于客观真实的理解存在差异, 但将诉讼制度的一个目标设置为事实真相的查明, 具有很强的普遍性。所以, 笔者认为从我国传统的证据法学来说, 将事实真相的查明作为证据法学中相关制度的目的并不存在错误, 反而它还会牢固我国证据法学中相关理论的生存基础, 很大程度上掩盖了一些致命缺陷。例如:事实真相查明的绝对化等。其实虽然事实真相的查明是现行诉讼制度中的重要目的, 但却并不是唯一目的。所以, 在设计制度时还应结合其它的社会基本价值。

2.虽然认识论无法对一切证明活动进行解释, 但不可否认, 如果没有认识论就无法对一些证明活动进行解释。目前现行的诉讼制度的核心为法庭审理, 其证明活动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一是证据是否具有资格, 该问题属于法律问题。实际上就是根据价值选择的不同, 立法能够通过证据规则, 设置合理的法律门槛。二是以法庭调查得到的证据为依据, 对双方的分歧应做出什么样的判断, 即事实的认定问题或证据评价。三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来体现出法庭证据的大小及实际价值。即证据的调查问题, 其重点为在调查证据的活动中, 如何分配控辩双方和法官间的权利。

根据上述内容我们可以得出, 虽然法律能够为证据调查和证据资格设置一定的规则, 但针对其价值的评价环节来说, 立法没有很大的作用。所以, 不管是程序正义还是形式理性, 立法都无法给出一定的解释和理论指导。更重要的一点是, 如果我们不借助认识论, 那么就根本无法对其进行解释, 所以应将认识论作为证据法学中相关制度的目标。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证据法学中必然存在认识论, 但关键在于如何充分合理地对其进行运用。显然, 如果不将现行的证据制度和较为抽象的认识论进行结合, 形成具体的认知理论, 即使在证据学理论中人们将认识论作为证据法学中的理论基础, 那么也很难发挥出本身价值。因此, 为了能够更加深入地研究我国证据法学中的相关理论, 我们应致力于对现行证据制度中认知理论的探究。

二、在裁判司法中的一些事实问题

将事实作为依据, 将法律作为准绳是目前我国现行司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则。但我国司法人员却很少谈论事实问题。尽管如此, 我国的传统证据法仍然重视对事实真相的查明, 并将诉讼证明的要求或者任务制定为案件客观真实的查明。

我国传统的证据法学和诉讼法学中的最重要的理论知识为客观真实的理论。该理论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一是证明任务, 就是在案件查明中的客观真实;二是在一定的诉讼领域内, 能够将案件查明的真实情况或客观真实;三是案件证据, 实际上就是在诉讼过程中, 案件客观真实查明的立法要求。围绕以上问题相关人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并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个层面:一是从认识对象入手, 分析出案件事实;二是从认识结果入手, 判断裁判事实是否就是案件的客观事实。经过长时间的激烈讨论, 可以确定以下两点:一是司法裁判过程中, 虽然可以将事实纠纷的本身作为裁判人员的认识对象, 但在实际案件中, 事实纠纷并不是裁判人员的认识对象, 而是格式化后的案件事实, 从另一角度上来说, 就是与事实纠纷有关的一些法律化的命题。所以根据现行的诉讼制度, 裁判人员的认识对象并不是事实纠纷本身也不是客观存在, 而是案件事实。二是在裁判案件的事实过程中, 决定其是否符合事实真相的主要内容有:控方的控诉主张与客观事实是否一致、是否有足够的证据对诉讼进行有效地证明、辩方的辩护是否能够帮助事实真相的展露、裁判人员的行为是否遵循了一定的逻辑法则和经验追则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客观事实和裁判事实间的关系具有或然性, 认定裁判事实过程中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因此, 研究诉讼法学的主要任务应以价值平衡及权衡为基础, 建立科学合理的法律规则和程序, 从而最大程度上保障结果趋近客观实施, 达到最终目标。

三、结语

总之, 研究证据法学的方法具有很强的开放性, 并且它还是一个与时偕行、多元化的体系, 如果我们仅限于对某个领域的研究, 其结论往往是封闭性的。所以广大研究人员应不断积累知识和积淀学术, 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证据法学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宋英辉, 吴宏耀, 雷小政.证据法学基本问题之反思[J].法学研究, 2009 (6) .

[2]王敏远.再论法律中的真实[J].法学研究, 2009 (6) .

对电子证据保全公证若干问题研究 篇11

关键词:电子证据;保全公证;电子技术

随着计算机、手机、电话等电子技术逐渐渗入到人们生活中,电子证据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也日益增加,这也成为法学专家的研究重点。我国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中将电子数据,通过法律许可的方式,作为证据进行保全公证,在发生违法行为和纠纷时,可以通过收集这些证据,便于相关部门采信。

1 电子证据保全公证的概念及分析

1.1电子证据的概念

计算机或计算机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信息,称为电子数据,能够表达充分完整的意思,并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进而固定在载体,对于客观事实和电子数据信息,进行证明和组合记录,这是通过电子形式和其他手段,所产生的各类数据信息,从而对信息数据进行产生传递,接收和存储。

1.2电子证据的特点

1.2.1复合性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数据信息不只是结构和代码,还包括声音,图形,数字,影像各种混合状态。这种表现方式多种多样,并使电子数据在理论概念上得到进一步的扩展和延伸,从而展示出复合性特点。

1.2.2脆弱性和准确性

因为电子证据主要通过数字信号作为主体,在传输、存储过程中极易受到监听、窃听、拦截、删除、篡改等,而且电子证据的存储离不开相应的硬件措施,而这些硬件措施也是可以被篡改、破坏和伪造的,这便是电子数据脆弱性的所在,使得了电子证据的审查、认定难度较大,也成为部分学者和立法机构将其作为间接证据的一大因素。依据高科技性能决定电子证据的准确性,电子证据极少受到某些主观因素的限制。

1.2.3技术操作水平高,含量高

电子证据是高科技产物,是在计算机的存储技术和网络技术上逐渐形成的。要想对电子证据进行含有某些不良目的删改,并非想象中那般容易,因为电子证据已经被记录,信息网络系统和相应的备份功能,对电子证据已经做了完善的保护,并且这对相关的技术操作有很高的要求。

1.3电子证据的保全公证

根据电子证据的特殊性,电子证据保全公证属于证据保全公证的范围。主要是通过公证的文书形式,将某种客观事实的数据,进行证明和固定化,进一步解决纠纷问题,确定相应的责任。电子证据保全公证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3.1超地域性

电子证据的传播过程的精确性以及可以快速无限传播的特性,这就要求电子证据保全公证不能局限于通常的地域管辖、行为地管辖的限制,应当从能否合法的、完整地保全电子证据的角度审查,只要公证机构通过合法渠道,能够完整地获取有关的电子证据,便可为法律当事人进行保全公证,对电子证据的存放点和原始出处,不必细究。例如办理手机短信证据保全公证的公证处和原始存档服务器,短信接收人和发送人,可能身处异地。当事人只要是手机的合法持有人,不需要在相应的服务器所在地,便可以申办公证。

1.3.2全方位性

公证员在办理网络信息证据保全时,必须全程对信息的获取进行监督与控制。对信息的取证点和取证人,使用电脑,以及操作电脑的步骤,进入网页的相应程序,电脑中出现的复制过程和内容进行准确记录,也可对当时的现场情况进行拍照和摄影,保障所获取的信息,具有合法性,真实性和客观性。

1.3.3传统性

根据电子证据的脆弱性特点,这就要求电子证据保全公证时所采用的手段必须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电子证据保全公证的采用手段。与现代的保全手段相比,传统性保全公证采用手段,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优势。所以在电子证据的保全公证过程中,对有关证据进行固定时,需要胶片、纸张等传统介质。对无法在传统介质上的flash或多媒体文件,照片等需要保存在光盘,软盘或存储卡上。

2 在电子证据保全公证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2.1获取电子证据手段的合法性

电子书政务账号或音像资料以及言辞证据,都必须通过合法途径获得,这是电子证据保全公证的关键之处。通过非法途径获取电子证据,并能证明有关的法律事实,但这种途径并不被采信,并失去证明力度。对于某些设置了限制性权限的网页和服务器,必须通过核实审查,确定操作人是否有相应的登录权限。对于保全手机短信和电子邮件等这些私人性质的电子证据时,申请人必须通过审核确认,该电子邮箱或手机的使用人是否合法,通过这种方式防止侵犯他人隐私的现象发生。

2.2保证获取证据程序的公开性

不仅要保证取证过程中的公开性,还要保证取证手段的合法性。使得所获取的证据信息,对所采用的相关技术和操作步骤都有详细的记载,要求操作步骤必须有连贯性。这就使得公证员必须具有相应的网络知识和电脑操作水平,对技术人员的操作过程进行监督与控制,防止某些非法操作,使得所获取的电子证据具有真实性和客观性,以及公开性。

2.3电子证据保全公证书的形式

对电子证据保全公证采用要素式公证书,所以在要素的选择和客观情况,以及取证过程中的文字表达上都必须准确严谨。在电子证据保全公证书上要记录,取证的地点,时间,所采用的系统或特定设备,以及取证操作人的身份。禁止使用一些具有判断性的文字,电子证据保全公证书在陈述申请人的申请理由之外,还应当避免使用非法,侵权等文字,对客观事实进行定性。在电子证据取证过程中,涉及的网页和相关链接,采用的技术表达形式必须准确无误。对电子证据公证书的组成部分,以及光盘,工作记录和照片等,进行详细记录,表明原始的记录存放点和相应的证据持有人。

3 结束语

近几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电子证据公证进入了电子信息化的时代。由于电子证据保全公证,较为复杂,还需要相关的学者和技术人員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使得电子证据公证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与确定,也为我国的电子证据保全工作做出相应的贡献,使得我国人民的侵权行为逐渐消失或减弱。

参考文献:

[1]何悦,刘云龙.电子证据保全公证若干问题研究[J]中国发展,2013,02:25-31.

[2]王亭.保全证据公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

证据问题 篇12

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内涵

不同国家对于非法证据的解释虽然各有差异, 但实质大多相同。联合国对于非法证据的诠释为:用酷刑、不人道或非法形式获得的信息或称述。欧盟国家则认为其是非法获得证据、通过不正当途径获得的证据。我国新刑事诉讼法中对于非法证据的定义为:采集方法或程序不合理, 侦查人员违法相关法律规定或使用非法途径获得的证据。

目前学界对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定义存在争议, 有学者认为其实质排除非法获得证据或供述方法的统称, 也就是指执法机关必须采用合乎法律规定的证据作为定案证据;也有学者认为, 各个国家对于非法证据的定义不同导致其排除条件和范围存在差异。笔者认为, 非法证据是执法人员或执法机关采用不正当途径或违法方法获得的证据, 不能在刑事诉讼中使用, 这样才能够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树立公平、公正、公开的法制观念。

二、完善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建议

(一) 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相关立法

为了统筹司法实践的执法力度, 解决违法取证这一问题, 必须要对非法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从而规范司法取证。现代社会中, 暴力执法和逼供的现象越来越少, 但变相逼供等方式层出不穷, 例如不让嫌疑人睡觉、用灯光刺激其研究、不给喝水或禁食等变相逼供方法, 以及辱骂、恐吓、威胁等不人道行为, 使得嫌疑人备受折磨。这些方法虽然表面上不会给嫌疑人带来身体上的明显损伤, 但实际上心理承受了极大的折磨, 为了避免这些折磨, 嫌疑人违背自己的意愿进行供述。模糊的规定和用词, 使得人们无法明确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并且给执法机关违法取证创造了一定的空间。笔者认为刑法中需要对非法取证行为或方法做出详细规定, 并将已了解的或现实存在的方法进行称述, 从而指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有效应用。例如德国《形式诉讼法典》中明确指出:嫌疑人有权利决定自己的自白, 不能用虐待、疲劳、伤害、药物、折磨、欺骗、恐吓或催眠等方法逼迫嫌疑人供述。只能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实施强制。笔者以多年工作经验建议, 通过采用明确规定的方法, 能够更好指导司法人员掌握取证标准和尺度。此外, 执法人员采用欺骗、诱导等方式在非法取证中也比较常见, 因此在立法过程中对引诱、欺骗获得的证据进行排除, 这主要是由于这些方法会导致证据失真, 失去其根本意义。应当立足与未来长远发展, 将“诱导、欺骗”作为不正当取证方法, 纳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中。

(二) 健全相关制度建设

(1) 完善审讯录像制度:录音录像具有客观性、真实性, 因此其具有较高等证明力, 可以作为案件证据。但是也有一定规定限制了其的应用, 例如录音录像与笔录记载有出入, 导致案件审讯受到影响, 同时也没有其他证据可以证实, 一般是采用有利于嫌疑人的原则进行采集。此外, 需要细化审讯录像制度的流程和规范, 并且重视这一制度的落实, 并逐步扩大应用范围, 充分发挥这一制度的优势与作用。 (2) 完善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目前全球中有许多国家都应用了侦查人员作为证人出庭作证的模式, 例如美国、俄罗斯、法国、意大利等国家, 但是我国对于这一制度的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同时, 为了提高司法的公正性、节省司法资源、提高办案效率, 需要明确侦查人员出庭作证范围。 (3) 建立健全惩罚制度:非法证据违背了法治的公平性与公正性, 对案件的审判造成了严重影响, 严重损害嫌疑人的切实利益。但是违法取证还达不到犯罪程度, 无法对违法取证的侦查人员进行刑事追究。笔者建议需要加大对违法取证的惩戒力度, 可以给予降级、撤职、停职等处理措施, 同时给予被迫害者经济赔偿。

三、结语

文章首先介绍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内涵, 然后提出了完善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建议, 旨在推动我国司法取证的建设, 保障我国法治建设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摘要: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建立除了能够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健全法治制度外, 同时对于发现案件的真相具有重要作用。我国虽然对非法证据提出了一些规定, 但是在刑事取证中仍存在许多问题, 容易出现非法取证现象。

关键词: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适用范围

参考文献

[1]陈桂明, 相庆梅.民事非法证据排除问题初探——兼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8条[J].现代法学, 2014, 26 (2) :21-27.

[2]苏喜民, 阎玮.侦查环节的权利保障机制初探——以侦查环节实施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为视角[J].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3, 23 (1) :95-98.

上一篇:公平税收下一篇:精益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