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服务系统

2024-10-15

专业化服务系统(精选12篇)

专业化服务系统 篇1

1 税源专业化管理相关概念

税源专业化管理是指改变原来税源管理中常用的按归属地划片管户的单一方式, 结合税源的特点和具体情况, 以风险管理为导向, 优化、整合税收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等税收管理资源, 实现对内由管户转向管事, 按照环节、事项专业化分工;对外按照纳税人风险、行业、规模等特点分类, 引进专业化管理技术进行税源管理的模式。具体包括税务机构、业务流程、岗位设置以及纳税服务等方面的专业化。

税源专业化管理有效地弥补了传统税源管理模式的不足, 使税收征管的质量与效果大大提高, 使税收有所增加。从税务部门的角度而言, 税收专业化管理使得各部门的权责更加明晰, 税务工作的效率得到了提高;从税源监控的角度而言, 税务专业化管理使用科学的标准划分税源, 能够针对性地应对重点税源的征管行为, 防范大型高风险企业的偷税漏税行为。从纳税人的角度而言, 从固定“专员”管理到依据事项管理, 更加专业化的流程作业优化了纳税过程的体验, 纳税人的服务满意度得到了提高。从各个税务机关而言, 税源专业化管理取消了固定管户模式, 有利于各个税务机关和其他部门的合作, 各个部门的信息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共享。

2 地税系统税源专业化管理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地税系统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取得了明显的业绩, 税收收入有所增加的情况下, 税务工作的效率也有所提高, 税收风险得到有力监管, 纳税人对于地方税务机关的服务满意度也大大提高。但地税系统的税源专业化改革仍存在以下四点问题。

2.1 地方税务机关的税源信息管理仍有些粗放、分散

从纳税人税源信息收集到税源信息整合、税源信息维护等环节, 税源信息的专业化管理仍不成体系, 有待优化。从税源信息的收集来看, 一般的地税系统采用税务登记时由纳税人自行填写基础信息、申报时填写具体财务信息, 很多信息通过手动录入, 很难统计, 即使使用网上申报途径, 也难以实现信息的规范化全面读取, 更无法实现从企业的电算化系统中自动抽取。另一方面, 信息也不能在相关工商、国税、国土部门流通, 关于同一个纳税人的基础情况或业务开展情况不能得到及时交流, 信息使用效率低下、信息不对称情况严重。在信息维护方面, 由于没有固定的税源信息更新规定, 纳税人的税源情况通常需要很久才能得到更新和维护, 而真正需要使用税源信息的时候, 却不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信息, 导致纳税评估的结果不准确、风险预警失效。对于税源信息利用的宽度不够广、挖掘不够深入, 信息使用增值率较低, 综合利用效率不高。

2.2 地方税务机关部门之间的税源专业化管理协作不畅

地税系统具有税源管理职责的主要有三个部门:征收管理科、政策法规科、收入核算科, 市局以上有税源管理科。税收征管部门在税收征收管理的基础上, 从纳税人的角度就税收的增减原因进行分析、解释税收收入结构变化因素, 并提出合理的征管对策。税收政策科则是从税源税种的角度来看各税种的收入变化情况, 就每个税种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收入核算部门从比较大方面的税收整体收入状况来分析收入增减情况和税源变化情况, 并就具体问题提出相应对策。税源管理科主要负责纳税评估、税收预警等工作。虽然表面是每个部门都从不同的角度对税源进行管理, 税源管理处于每家都管的状态, 但这也说明没有一个能够统帅全局的牵头部门来对税源进行全方位的把控。基础部门收集整理所有税务信息, 任务繁重不堪, 而以上三个部门都是各自负责各自的板块, 互不通信, 针对同一主题做出的结论难免重复, 工作多有冗余, 无法将税收专业化管理的效率优势及信息互通优势体现出来。

2.3 地税系统纳税服务工作有待增强

首先, 地税系统的纳税服务理念仍有待强化, 要从一个“管理者”的角色转变成“服务者”的角色, 不仅要做到表面上的礼貌用语、热情服务, 还要针对纳税人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调整自己的服务内容, 程序性服务、权益性服务都需要相应的完善。另外, 要为纳税人建立起长期可持续的沟通渠道, 虽然现在一般地税系统都有各自的服务热线, 但是对于纳税人的一些特殊的业务疑问, 税收管理部门与纳税服务部门却不能很好地协调, 存在相互推诿的嫌疑, 不能解决纳税人的具体问题。同时对于这些难以解决的个性化需求, 有关部门也没有进行集中收集整理、反馈, 系统内部的运行机制仍存在缺位现象, 导致纳税服务无法高效完成。同时, 信息化服务没有在地税系统得到广泛应用, 服务手段仍以人工服务为主, 比较落后, 服务效率也较低, 纳税人由于一个业务频繁跑地税局、排队浪费时间的现象仍时常出现, 可能导致纳税人的服务满意度降低。最后, 针对不同纳税人的特色服务也应有适当的前瞻性和预见性, 将纳税人的需求放到服务之前, 积极主动地为纳税人提供服务, 而不是消极被动地“被服务”。

2.4 税源专业化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税源专业化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一方面是纳税人照章行事缴纳税款的准则, 另一方面也是税务机关进行税源管理的规范, 一旦法律法规不完善将会影响税收征管的效率和质量。首先, 我国的税收实体法不健全, 现阶段除了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车船税由全国人大正式立法之外, 其他税种的税收规定都以全国人大和常委会授权的国务院立法规定, 以暂行条例或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形式颁布实施, 税收规定不完全, 时常改变也不具有稳定性。对于纳税评估工作, 地方税务系统主要根据《纳税评估管理办法》, 没有成文的法律条例, 对于具体的程序和方法没有相应的指引, 这对于基层工作者来说, 可能减弱其对纳税评估的重视度, 只是简单地通过日常检查进行资料分析, 从表面上寻找税收问题, 而没有深入分析。关于税收征管的规定, 虽然有《税收征管法》规定相关涉税部门, 比如工商、财政、公安部门应予以配合, 但对于其具体职权并没有明确规定, 对于其未能履行职责有何后果也没有对应的惩罚措施。

3 地税系统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对策建议

3.1 健全税源管理专业化信息管理机制

首先, 在税源信息搜集的初级阶段, 应改善采集数据的方式, 提高信息采集的质量。建议组建税源信息专管工作室, 专岗负责税源信息的采集, 制定规范的数据采集流程, 并加强税务人员对于税收基础数据、纳税申报数据等数据的审核, 提高税源信息的质量, 保证录入的税源信息真实、准确。为了掌握纳税人的有效信息, 还应将纳税人的数据进行分类管理, 将年缴纳企业所得税500万及以上和缴纳增值税500万及以上的企业列为全国重点税源企业, 将其与零散税源户和一般税源户区分开来, 作为重点管理对象。在数据分析上, 也需要注意数据的横向分析和纵向分析相结合, 既要通过不同企业个体之间的信息比对发现税收问题, 也要从不同时期上比对, 检测税收风险, 做好纳税评估工作。

3.2 协调税源管理相关部门配合机制

由于我国的税务机构主要是根据行政地区不同进行划分的, 一般使用垂直管理模式, 税收部门的上下级关系较为复杂, 层级较多也不能形成有效相互监督, 当基层部门在完成多方任务的时候, 可能会抓不到重点, 造成工作效率低下。为了改善税源管理相关部门的配合, 应改善税务机关的组织机构设置, 实现扁平化管理, 保证税源管理的有序性。减少税务机构的管理层级, 根据业务分类设置组织机构, 明确各部门的权责, 以税收风险为核心梳理税源管理流程, 充分发挥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功效。建立统一领导部门, 起到统领全局、牵头工作的职能, 不只协调横向部门的关系, 也要加强纵向上级部门对下级平行部门的领导关系。将传统的税务人员“管户”向管事转变, 形成分岗定责、团队协作的新模式。

3.3 优化地税系统纳税服务

优化地税系统的纳税服务, 即是提高纳税人的税收服务体验, 提高纳税人对于纳税服务的满意度。第一, 拓宽税收机关与纳税人的联系渠道, 不仅仅依靠地税系统的纳税服务热线, 还要完善网站治理、短信平台、微信平台等, 为纳税人提供专业、精细的税收规定咨询和办税指导、政策解释。第二, 要充分整理、梳理纳税人的服务需求, 尽量通过电话调查、定期走访等方式, 主动了解纳税人需要什么样的服务, 从而改善纳税服务方式、增加纳税服务内容, 提供个性化的纳税服务。第三, 完善纳税人监督体系, 及时处理纳税人的服务投诉, 对被投诉的部门、单位要进行深层次的调查, 针对真正存在问题的部门, 单位要提出可行的整改方案, 并尽快进行整改, 从“管理”角色彻底转变成“服务”角色。

3.4 完善税源专业化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税源专业化配套法律法规不完善的根本原因是税收立法不健全。为了完善税源专业化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应建立起以税收法律为主、税收法规为辅的法律体系, 提升税法的权威性, 让税收立法更加层次化、有序化。除了针对各个税种建立税收基本法, 还应积极制定各种配套法规, 针对纳税人权利保护、税务机关管理、税收征管、逃税惩罚等方面, 以法律法规方面进行约束。此外, 针对税源信息的收集、管理方面也应有相应的程序化规定和惩罚规定, 促进各个部门积极配合税源信息采集工作, 提高税源信息取得的效率和质量, 让地税系统与工商、银行等相关体系的信息对流, 如实地反映众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财务情况。最后, 为了保证税收法律的执法效率, 还应建立相应的税务执法部门, 为税务稽查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4 结语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 财税体制改革也处于迅速推进的时期, 地税系统的税源管理不仅涉及到地税机关税务工作的有效实施, 也与纳税人的税收服务体验息息相关, 因此税源管理专业化改革势在必行。为了使地税系统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顺利开展, 应加快相关税务机构设置的进程、完善配套法律法规, 对内改变税源管理的传统“管户”模式, 对外改变纳税服务的陈旧“管理”理念, 构建更加高效、更加人性化的地税系统。

摘要:财税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部分, 而如何推进税收执法规范化、纳税服务一体化、风险管理实体化则是财税体制改革的基础, 税源专业化管理将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个优化方案。地税系统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将有效地加强税源监控、增加税收收入以及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服务体验。本文从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有关概念解释出发, 发现当下的地税系统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虽然有所成效,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 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地税,税源专业化,建议

参考文献

[1]何金凤.我国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研究[D].集美大学, 2014.

[2]郭海兵.盐城地税税源专业化管理实施概况与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 2012.

[3]马克和, 侯伟等.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的前提与基本模式[J].税务研究, 2010 (10) .

[4]李云, 施齐霞, 等.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反思——以合肥市新站区国税局为例[J].现代营销, 2015 (8) .

[5]李忠华, 张明慧.我国税源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J].经济纵横, 2013 (1) .

专业化服务系统 篇2

5月8日,由中关村知识产权服务业联盟主办、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集团协办的科技创新与国际竞争力专题研讨会在京成功举办。作为一场专业领域的研讨会,吸引了来自企业的120余名代表。

研讨会邀请了长期致力于企业知识产权资产管理和专利情报分析研究的资深专家就“构建世界一流企业的创新框架”、“从专利数据中挖掘竞争技术情报”等主题进行了精彩演讲。随后,与会代表围绕主题内容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并分享和交流了实践操作中的知识产权工作心得和体会。整个会场座无虚席,由此可以看出,知识产权管理与创新体系构建依然是业界最为关注和关心的话题。

专业化服务日趋重要

近年来,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的逐步提高,知识产权日益成为企业的战略性资源和市场竞争的核心要素。

正如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周砚副局长在致辞中所言,知识产权是企业维系生存、巩固市场、扩大发展空间的命脉所在,是最能体现企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所在。随着企业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综合能力的提升,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和运用越来越深入,对知识产权专业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知识产权服务业正在成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有效延伸,进而成为促进首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力量。

周砚表示,希望各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机构要积极主动走进园区,融入企业,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服务。

知识产权从数量积累到质量提升需要一个过程,企业的知识产权资源要想真正转化为现实竞争力,必须借助专业化服务的支撑。作为本次研讨会的协办方,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集团大学与企业市场业务总监王利在致辞时说:“尽管中国专利申请数量连续多年居全球首位,但中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急需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水平,从而有效应对全球化竞争。”中国目前已然是一个专利大国,但如何才能实现从专利大国到创新大国的转变?王利认为,对于企业来说,建设一流的创新流程体系是企业持续创新成功的关键。从一个想法的提出到最终实现商业价值的创新过程中,利用世界级的信息工具将为世界级的创新提供必要的条件,同时还需要加强创新人才和创新文化的培育,重视创新的管理和知识产权运作。

信息工具作用突显

当前,无论是国外企业还是中国企业,都在不断加快创新的步伐。而如何才能准确的把握市场定位,更快的将产品推向市场,并不断发现新的技术、提出新的产品、建立新的品牌,从而加速创新流程,对于企业是非常重要的。很显然,具备从众多已有想法中有效地找出真正新颖、具有市场前景创意的能力,对于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是非常有利的。

专利信息的分析和利用对企业经营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以专利信息资源利用和专利分析为基础,将专利运用嵌入到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当中,已成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基础性环节。

在大数据时代,企业间专利竞争的重点越来越多的表现为专利信息之争,而拥有并掌握强大的专利检索与分析工具,无疑是赢得竞争优势的最有力武器。由此,信息工具的选择则成为企业进行专利信息分析与利用的首要任务。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市场需求,汤森路透的知识产权整体解决方案应运而生。据王利介绍,汤森路透致力于构建世界一流企业的创新体系。汤森路透的知识产权整体解决方案立足于为企业提供全流程的服务,从前期的研发与创造,一直到后期的维权与诉讼,覆盖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整个过程。包括汤森路透所独有的大量高价值内容、强大的检索和分析工具,以及专业化的专家团队,可以在各个环节上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服务支持。

整体解决方案内涵

一般而论,专利信息工具的最基本功能体现在专利检索和分析方面,通过检索来自全球的专利、科技论文、商业信息和新闻,能够激发新的创意,借助强大的分析和可视化工具,可以第一时间发现新兴科技的发展趋势和概览。

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Derwent World Patents Index?,简称DWPI)是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集团的旗舰产品。其经过专家编辑、英文改写增强的标题和摘要,可以帮助专业人员轻松研究和了解全球创新情况。DWPI是全球40个国家专利局审查员依赖和信任的专利数据。DWPI因其高质量的专利信息而成为业界公认之翘楚。如今,它已走过50年的辉煌历程。

Thomson Innovation是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解决方案,代表全球专利检索分析和相关情报综合利用的最先进水平。它整合了汤森路透的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数据库(Derwent World Patent Index?)、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Science Citation Index?)、会议论文引文索引数据库(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及来自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利全文、商业和新闻信息,提供强大的ThemeScape专利地图、专利引证树图等高级分析功能,支持搭建跨部门的信息协同工作流程。

而Thomson Data Analyzer(简称TDA)则是一个强大的科技信息分析工具,能够帮助企业轻松面对繁杂的科技文献,并将其快速有效的转换成可支持决策的竞争情报。通过TDA,企业能够发现潜在的市场和研发机会,识别潜在的合作对象,决定自行研发相关技术还是直接引进,寻找合适的技术及拥有者,洞察技术发展趋势等。

知识产权的生命周期通常包括研发创新、申请答辩、监控维护、授权许可及保护诉讼等多个环节。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充分、有效地运用和保护知识产权并使知识产权的价值最大化,对于创新企业而言是必须面对的课题。企业将一项新创意推向市场,并且为其上市做好充分准备,可能需要多年时间和研发方面的大笔投入。通过有效管理知识资产,可能挖掘出最新的、尚未被开发的收益机会,进而促使企业未来取得成功。

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集团管理系统资深高级工程师Amy Elizabeth Rufe女士表示,汤森路透知识产权管理服务系统(Thomson IP Manager)也已面向中国市场推出,这个系统将有效的帮助中国企业进行知识产权的管理。

除此以外,针对品牌保护方面,汤森路透还提供全球最大的商标数据库、全球商标监测及查询服务、最强大的在线品牌保护方案,这些都将帮助中国企业打造世界级品牌,逐鹿全球市场。

专业化服务:垂直电商的下一站 篇3

三年前,垂直电商在国内风起云涌,各种资本疯狂涌入,赞美之声也不绝于耳。更是有媒体将平台电商和垂直电商分别比作百货商场和专卖店,并预言电子商务必然由大而全的“百货集纳”走向更能满足用户需求的垂直领域。

据艾瑞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企业应收总额达460亿,其中62.54%的电子商务网站是B2C,而垂直类电商是B2C行业发展的排头兵,家电、服装、鞋类、箱包、母婴用品、酒类等等垂直B2C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备受瞩目的大型垂直B2C电商的资本交易中,不断显现腾讯、百度和阿里巴巴三大巨头的身影,比如腾讯注资鞋类B2C好乐买、手机B2C买卖宝、团购网站F团、钻石类B2C网站,百度注资鞋类B2C乐淘网,阿里巴巴注资B2C名鞋库等等。

但三年之后的今天,垂直电商并没有出现巨头,甚至纷纷遭遇寒冬:凡客已经不现当年满街如风达快递的辉煌、乐淘已经转向成自有品牌鞋城、红孩子被苏宁收购、乐淘的老对手好乐买依然在挣扎……

乐淘网CEO毕胜更是在公开场合表示,电子商务是个骗局。时至今日,电商到底是不是骗局仍在争论中,或许在未来几年内依然会是一个谜团。从大跃进到大萧条

可以说2012年是电商从乱象逐渐趋于理性的阶段,很多垂直电商不再砸钱投广告、买关键字,流量优势也随之荡然无存。

据易观国际的数据显示,在2012年中国B2C服装网购市场份额中,天猫依然处于绝对领先位置,占整个B2C市场的71.2%,京东和凡客分别以5.9%和5.4%的市场份额排到二三位,其他垂直B2C网站份额均不足1%。

根据定义,垂直电子商务是指在某一个行业或细分市场深化运营的电子商务模式。垂直领域的优势在于专注和专业,能够提供更加符合特定人群的消费产品,满足某一领域用户的特定习惯,因此能够更容易取得用户信任,从而加深产品的印象和口碑传播,形成品牌和独特的品牌价值。大概,这就是垂直电商被业界普遍看好的原因,但是回顾其发展历程,创业者们似乎离这个目标渐行渐远,又绕回了B2C电商平台的老路。好乐买CEO李树斌的一句话道破了垂直电商创业者的心机——他指出,很多垂直电商的理想都不是做垂直,都想由垂直电商切入做大而全的平台。

这种思路本身就是有问题的。以平台电商的影响力、商品种类的多样性,专注某一细分领域的后来者流量很难与其达到同一个数量级,更别说超越了。平台就是平台,垂直电商就是垂直电商,从垂直切入平台只是一个美好的幻想而已。

电商界已习惯打价格战,如果说平台电商还可以声东击西,用其他品类的盈利弥补低价商品的损失,那么垂直电商则是黔驴技穷,一步步压缩自己的利润空间,况且目前大多数平台电商还在靠融资过日子。毕胜曾算过一笔账,乐淘的毛利率为30%,在整个行业属偏高,但这30%的毛利里面退货成本占2%,物流费占1%,营业成本占8%,包装成本占1%,毛利率已下降为17%,而营销成本却占到了总成本的50%。

纵观国内电子商务的现状,只做电子的阿里巴巴已经赚足了钱,稳坐中国互联网的第一阵营,只做商务的平台电商的买家们也都赚钱了,而把电子和商务结合的平台电商们却是在经历了虚幻的繁荣之后,走向了泡沫破碎的现实。

垂直的价值在专业

事实上,国内的电商是在用20%的人服务80%的用户,在繁荣的“双十一”之后,很少有人提到快递公司退货堆积如山。电商快速发展的同时,消费者的需求和预期也在不断提升,消费也渐渐趋于理性。如果说电商刚刚出现时,消费者网购是为了便宜,如今在互联网逐渐趋于个性化的同时,用户越来越注重网购的品质和服务,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服务更是被提到了新的高度。

垂直电商到底是不是骗局?实际上,这种争论并没有太大的意义,甚至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电商的界限也开始变得模糊:PC时代,电商们都需要入口,来自电商平台或者自己独立的网站;而现在,购物只需发个微信就可以实现。对于创业者来说,“无论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但要抓住“老鼠”,还需要真本事。

正当传统电商网站陷入困境之时,一批新型轻电商相继出现。比如旺旺长时间不在线依然好评率很高的淘宝店铺木木三、出售设计师专门为个性化定制服装饰品的哇塞网、帮助男性打理形象提供“按月购买”的男装导购网站男人尚等等。这些轻模式的共同特点是出售非标准化商品,提供比商品本身更高的附加值,而不单纯的靠价格吸引用户。

从表象看,价格战是电商典型的市场竞争手段。由此演变出来的优胜劣汰,自然无可非议。因为,竞争的结果最终是有利于行业业态和消费者利益的。消费者可以通过竞争,获得更好的商品和服务,行业可以通过竞争,建立良性秩序。但是,垂直电商一直以来都缺乏留住用户的核心竞争力,花费大量资金“买”来用户,质量参差不齐,哪怕价格上比同类网站有一分钱的劣势,这些用户也会成群结队的走掉。事实上,这也未必有利于消费者。男人尚创始人邓岗标对记者表示,目前无论线上还是线下,导购是在想办法把衣服卖出去,而并不管用户是不是真正适合。

当记者问到邓岗标会不会参与电商价格战时。他坚决地表示,男人尚实行和线下专卖店同价的模式,不会压缩利润空间而是为用户提供更多形象打理方面的专业化指导。

记者认为,经过了2012年资本市场的冷落之后,目前到了垂直电商转型的结点,垂直电商存在的价值在于能在一个很狭小、很深入的领域为用户提供更多专业、实用的咨询和建议,作为商品非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国内电商所缺乏的,却是用户需要的。

众创空间的专业化服务 篇4

众创空间汇集众多高校学子、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才智, 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 使其发展成巨大动能, 在众创空间这片热土上实现自己的创新创业之梦。目前, 我国的创新创业服务载体较少, 科技服务业还很不发达, 众创空间作为一个开放创新平台, 既需要国家的重视, 更需要社会的支持、市场配置资源整合, 为创新创业提供专业服务。

创新创业需要专业服务化解决创业中的难题

许多新一代的创业者有专业知识、有技术、有能力, 但很多年轻人并没有创业经验, 对有关创业的政策等信息了解不多, 缺乏对产业和相关市场信息的了解, 容易造成盲目开发。许多新一代的创业者在创业初期规模较小, 不了解企业管理的专业知识, 没有企业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管理和法律等经验, 容易造成管理失误。创业者在创业中需要创业开发资金, 需要产品研发转化资金, 更需要产品投入市场的营销推广资金和批量生产资金。许多创业者融资困难, 容易造成资金链断裂。

1.加强对众创空间主体的服务

众创空间需要以“创客”为本位, 众多小微企业更是众创空间创新创业的主要载体。这就要求众创空间应加大对原始创新的发现力度, 定制式培养、服务小微企业。政府要在地方政策层面上, 给与资金政策扶持, 加快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制度, 创新经营管理身份认同, 降低创业初期经营成本。

(1) 放开经营场所登记限制, 鼓励盘活和利用闲置的商业用房、工业厂房、企业库房、物流设施房等资源, 改造和建设各类众创空间。

(2) 众创空间内的多家企业都可使用同一个地址注册, 为创客的出现和壮大营造生态圈。

(3) 给予场地租金补贴、一定的资金引导、税收优惠支持, 帮助建立创客产品交易平台, 如鼓励创客空间与电商合作建立创客产品专区, 上线创客产品, 帮助创客空间实现自身“造血”机制。

(4) 重大创客项目可通过政府专项资金投入, 以带动社会资本投资。

(5) 鼓励和规范众创空间股权众筹。

2.引入市场机制为创新创业服务

(1) 众创空间应整合科技服务业资源, 为创业者提供从创业咨询、创业资金支持、市场营销、专利保护、成果转化的“一条龙”创新创业服务。

(2) 通过市场化发展, 为众创服务的科技服务业应覆盖所有的创业中心和创业园区, 政府提供一定的支持, 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

(3) 建立以用户为中心、需求为驱动、以社会实践为舞台的共同创新、开放创新的应用创新平台。

(4) 提高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协同创新效率, 重在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打通三者之间的行政壁垒, 促成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的共享和开放, 避免科技资源在某一单一体系内封闭流动。

众创空间是在各类新型孵化器的基础上, 打造一个开放式的创业生态系统。它不但是创业者理想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 还是一个能够为他们提供创业培训、投融资对接、商业模式构建、团队融合、政策申请、工商注册、法律财务、媒体资讯等全方位创业服务的生态体系。

设立众创空间的众创专项服务平台

通过搭建服务众创空间的服务平台, 实现承载服务资源集成聚合, 打造众创产业生态环境圈, 促进创新创业要素资源扩散叠加和高效溢出。帮助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资源对接和提速发展, 持续扩张空间体量和规模, 形成聚效应和规模优势, 降低成本。促进平台服务资源向空间内创客释放、溢出, 帮助创客创业创新提升发展, 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创客群体、创客与空间、不同空间之间的创新协同发展。

1.众创空间服务平台的设计原则与重点任务

(1) 设计原则。市场化运作和政府引导服务相结合原则, 服务创新创业和全覆盖精准化服务相结合原则, 特色差异化服务和专业集成便利化服务相结合原则。

(2) 重点任务。重点围绕众创空间发展、创业主体培育、创新型企业孵化、金融要素助推、创业服务提升、创业文化打造等六大方面任务。具体实现的功能在于加快构建众创空间、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推进全民创业、降低创新创业门槛、加强财政资金引导、完善创业投融资机制、丰富创新创业活动和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2.众创空间服务平台总体设计思路

(1) 两大平台。 (1) 众创空间规划咨询平台:一是围绕主线新建创新创业项目的发展生命周期, 从项目前期的方案设计、可行性研究与规划设计, 到中期的方案实施, 再到后期的运营, 制定创新创业项目的一揽子解决实施规划方案。二是围绕副线既有项目的孵化和增量化发展, 为创客提供创新创业项目的深度改造方案。主副两线协同发展、相互促进, 同时做好创新创业项目的效果评价。具体服务内容规划为:咨询服务、规划设计服务、运营管理服务、绩效评价服务。 (2) 众创空间集成服务平台:该平台主要是为了推动“众创空间”长期发展与壮大, 必须做好对入驻创客主体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服务平台为入驻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具体做法是:首先, 为入驻创客主体提供运营所需要的基本场所和基础措施保障;然后, 为企业提供投融资、财务管理等金融服务、人才培养和输送服务;最后, 注重创客主体的孵化, 不断帮助创客主体发展壮大。具体服务内容为:基本运营设施服务业务、金融服务业务、创新创业项目孵化业务、信息服务业务、政策法律服务业务。该平台主要是为了推动“众创空间”长期发展壮大, 做好对入驻创客主体的管理与服务工作。服务平台为入驻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具体做法是:首先, 为入驻创客主体提供运营所需要的基本场所和基础措施保障;然后, 为企业提供投融资、财务管理等金融服务、人才培养和输送服务;最后, 注重创客主体的孵化, 不断帮助创客主体发展壮大。具体服务内容是:基本运营设施服务业务、金融服务业务、创新创业项目孵化业务、信息服务业务、政策法律服务业务、注册服务、人才培养、培训和辅导业务、宣传推广服务、成果转化、鉴定测评业务。

(2) 九个系统。主要由规划咨询服务设计功能平台系统、信息功能平台系统、实践案例展示体验功能平台、绩效评估功能平台系统、项目推广对接交易服务功能平台系统、金融投资集聚集成服务功能平台系统、人才集聚、培训和开发功能平台系统、项目孵化功能平台系统和风险管控服务功能平台系统, 九个业务功能平台系统组成。

(3) 项目孵化一体化价值链。按照“众创空间”创新创业项目孵化上游、中游、下游的体系结构和内容, 形成有机整合的关联关系链, 并结合创新创业项目全过程业务关联确定调研、设计咨询、提供渠道与客户、注册服务、管理培训与技术支持、宣传推介、项目对接、金融扶持、创业测评、科技成果转化等有关的服务业务内容。体现出全程一体化、综合服务化、主体协同化、价值最大化的项目运作特点。

整合服务资源, 支持创新创业发展

1.加强创业辅导, 保护大学生创业热情

(1) 由于大学生参与创业大赛等产生的好创意, 距离创业成功还有很多的不确定性, 因此应以大学生创业者的实际需求为导向, 加强创业辅导, 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 激发大学生创业者的勇气和信心。

(2) 充分发挥大学生创新创业生力军的作用, 营造“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 保护大学生的创业热情, 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不竭动力。

2.突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作用, 使之成为众创的前沿

(1) 高校和科研院所拥有智力、人才、项目、设备的巨大优势, 在众创中要牢牢抓住, 使之成为众创的前沿。

(2) 加快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 扩大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实施范围,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职务发明法律制度, 使创新人才分享成果收益。

(3) 允许和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职务发明成果的所得收益, 按适当的比例划归参与研发的科技人员及其团队拥有, 市、区科技计划要对该成果转化项目给予优先立项。

3.强化培训服务, 提升创新创业者的能力

(1) 以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 通过整合培训资源, 定期举办创业经验交流会、开展创业大比拼等活动。

(2) 加强大学生创业辅导, 培养他们创新创业精神和技能, 帮助他们克服不敢创业、不愿创业、怕冒风险、怕失败的心理, 激发他们的勇气和信心。

(3) 完善培训机制, 让创业者学会如何把握商机、发挥团队的人力资源优势组建创业团队、掌握创办企业相关手续、筹措资金和规避市场风险等知识, 不断强化人才素质、激发人才活力、提升人才效能。

(4) 创业培训应与项目推荐、技术支持、人才服务、小额贷款、融资担保、创业指导等相结合, 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策划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管理能力, 为推动创新创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4.拓宽融资渠道, 支持众创发展

(1) 扩大各类财政性投资基金规模, 将众创纳入支持范围, 解决创业初期的启动资金和风险投资的需求。探索建立创业引导基金和众创互助基金, 引导创业者少走弯路。

(2) 发展投融资服务机构, 政府向其购买服务。目前, 已有一些投融资服务机构, 并且有了成功案例, 应大力推广和发展。可由现有的众创空间、政府性投融资机构创立, 并鼓励民间机构或个人投资者创立。投融资服务应是专注某一产业行业的专业化经济实体, 能够为创业者量身打造顺畅的融资通道, 并给予全程式、管家式服务。

(3) 政府应整合各项补贴或扶持资金, 不再直接发给创业者, 而是向投融资服务机构购买指定的服务。

(4) 充分发挥众创空间的作用, 建立创业者信用评价体系, 并以此作为融资增信的重要依据。指导各类担保机构参与众创, 在银行与创业者之间搭建可靠、有效的桥梁。

(5) 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应扩大适用对象, 使之惠及创业者。

(6) 推动融资租赁、信托投资、典当机构与创业者合作, 拓宽创业初期固定资产投入渠道, 满足创业者不同成长期差异化融资需求。

5.立足众创空间不同发展模式, 寻求差异特色化发展路径

(1) 众创空间发展模式可概括为:传统意义上的基于物理空间的传统科技园和孵化器, 基于“互联网+”的众创空间, 基于一些机构 (高校、大型国有企业) 的众创空间, 基于资本的众创空间, 基于社会管理机构 (工商、税务、党政工团) 等一系列组织众创空间。每一种模式都具有不同的特点、资源和运作规律, 应深入研究不同模式内在的发展运作模式和机制, 结合不同模式的特点, 与全国乃至世界其他区域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寻求差异特色化发展路径。

(2) 加强公益型创客空间和商业性创客空间创客业态引导, 对具有公共物品性质的公益性创客空间, 政府可设立引导基金, 吸引企业的捐赠和社会投入。

摘要:众创空间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了开放创新发展平台。创业者在创业中有许多困难, 需要众创空间提供专业服务, 需要政府的支持, 更需要引入市场机制为创新创业服务。众创空间设立众创专项服务平台, 有利于实现项目孵化一体化价值链、整合服务资源, 支持创新创业发展。

关键词:众创空间,创新创业,专项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1]段浩, 陈颖.中国创客空间地图与发展模式[J].中国工业评论, 201 5 (7) :58-65.

[2]李双寿, 杨建新, 王德宇, 付志勇, 顾学雍.高校众创空间建设实践——以清华大学i.Cent er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 201 5 (5) :5-1 1.

[3]吕力, 李倩, 方竹青, 乔辉.众创、众创空间与创业过程[J].科技创业月刊, 2015 (10) :1 4-1 5.

[4]张臻.解密众创空间众创空间能否坚守“小而美”[J].华东科技, 2015 (5) :38-51.

[5]吕力, 方竹青, 乔辉.“众创”与企业管理实践及理论创新[J].科技创业月刊, 2015 (7) :22-23, 26.

银行卡专业化服务委托协议 篇5

甲方:厦门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泉州分行 乙方:通联支付网络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

为加快福建省银行卡受理市场建设,进一步优化我省银行卡受理环境,提高银行卡业务的经济效益和服务水平,促进银行卡联网通用,(以下简称甲方)与通联支付网络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以下简称乙方)经充分协商,就乙方为甲方提供银行卡专业化服务之事宜达成以下协议:

一、总 则

银行卡专业化服务(简称专业化服务,下同)指乙方接受甲方的委托,按照《福建省银行卡联网联合服务规范》和《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银行卡专业化服务规范(暂行)》的要求,为甲方提供银行卡专业化的服务,服务内容包括POS机具安装与调试、商户维护、商户回访、商户信息变更、商户培训、POS机具管理和维护、张贴标识、业务咨询与投诉、配合甲方开展商户调查和银行卡促销工作、协助甲方开展业务创新、双方协商的其他相关工作。以提高交易成功率和促进商户交易量的增长,扩大银行卡联网通用效果。

二、甲方权利和义务

1、通过书面形式委托乙方为其进行银行卡专业化服务。

2、甲方有权依约定期或不定期监督、检查乙方是否按照本协议的相关内容和《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银行卡专业化服务规范(暂行)》对甲方委托的银行卡特约商户进行专业化服务,对乙方服务中未能按照本协议的相关内容和《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银行卡专业化服务规范(暂行)》执行的或在服务过程中出现的商户投诉,甲方有权按照服务要约对乙方的违约行为扣减相应的服务费用(具体扣减标准见《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银行卡专业化服务规范(暂行)》),并向中国银联福建分公司投诉。

3、甲方负责完成对银行卡特约商户的收单、交易资金清算、对帐及差错处理。

4、按照协议约定按时向乙方以转移银行卡收单收益的方式向乙方支付相关费用。

三、乙方权利和义务

1、接受甲方的委托,按照《福建省银行卡联网联合服务规范》和有关银行卡规章制度,以及《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银行卡专业化服务规范(暂行)》明确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标准,为甲方提供银行卡专业化服务。

2、乙方根据甲方的通知,负责提供给甲方银行卡特约商户使用的POS终端机具及相关设施,应符合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银行磁条卡销售点终端规范》要求,终端机具型号应通过银行卡检测中心认证。若甲方银行卡特约商户使用中出现硬件设备丢失或损坏等情况时,由乙方自行负责向商户追究相关责任。商户利用乙方提供的POS机具从事违法活动的,责任由过错方承担。

3、乙方承诺对甲方特约商户或以甲方为结算银行的特约商户实行24小时服务,服务热线:400—66—95156。

乙方及时响应商户关于机具维修、业务咨询、收银员培训及其他业务服务需求。一般故障和服务需求,市区商户3小时内解决,郊区商户5小时内解决,其他商户和特殊故障在不超过24小时内解决。

4、乙方接受甲方委托,负责银行卡特约商户的协议申请/变更/撤消材料收集、(上述书面材料应提交甲方备案)设备安装、调试、维护、培训、协助调取单,当乙方接到甲方提出的书面撤机申请后,应在24小时内完成对特约商户POS终端设备的撤机工作。

5、为保证POS终端设备的正常使用,乙方对甲方委托维护的银行卡特约商户的POS终端设备除简单故障现场排除外,将采取更换POS终端的方式进行维护,对无法修复的POS终端,应在2个工作日内及时更换。如遇甲方系统问题,乙方要主动反馈给甲方,以保证系统运行的通畅。

6、乙方定期对甲方委托的银行卡特约商户进行回访,回访主要内容包括:(1)、乙方定期对甲方委托的银行卡特约商户进行回访,每月回访次数不得少 2 于1次现场回访。对核心商户、重要商户、异常商户等商户,每月回访次数不得少于2次其中现场回访次数不少于1次。

(2)、按照服务规范要求,检查银行卡特约商户是否合规合法使用POS终端,及时对银行卡特约商户违规行为通知甲方,并根据甲方意见协助监督银行卡特约商户进行整改。

(3)、现场核对银行卡特约商户和POS终端设备档案,检查设备型号、S/N号、安装地点、数量、经营项目等与档案登记是否一致;

(4)、对商户的维护内容,应在《特约商户服务登记表》上作详尽记录,由商户工作人员签字盖章确认。

(5)、解答特约商户在受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了解商户收银人员的变动情况,及时进行现场培训。

7、乙方对甲方特约商户或以甲方为结算银行的特约商户的收银员全年集中培训不少于2次,同时按照规定要求,在对商户回访时做好收银员的现场培训工作,强化收银员关于银行卡知识、POS操作、规范受卡、维护等常识的培训,提高收银员受理银行卡的业务与操作能力。

8、乙方每月定期书面向甲方反馈特约商户维护情况。遇到突发事件时,应及时主动向甲方反映情况,根据甲方的要求,采取应对措施。

9、乙方配合甲方对特约商户开展各种形式的业务促销、调查活动和业务创新,丰富和完善特约商户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品种。

10、根据专业化服务的具体情况向甲方提出合理化建议;及其他需要甲方帮助解决的事宜。

11、乙方接受甲方的监督和指导,及时整改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2、对不符合市场使用条件的POS设备及时进行更换。

13、接受甲方委托的其他代理服务。

14、乙方应履行对甲方的保密义务条款,乙方不得以任何目的、任何形式将甲方的商户情况资料、营销工作计划安排等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四、专业化服务费用及支付方式

1、专业化服务费用

甲方按《中国银联入网机构银行卡跨行交易收益分配办法》的规定,将属于甲方的收单手续费收益转让给乙方,作为乙方提供专业化服务费用和POS机具的使用费用,除此之外甲方不再支付任何费用给乙方。

2、对于“零扣率”商户及双方合作的行业项目,甲方及其所辖分支机构与合作行业应保证乙方投入机具成本及使用费用成本的回收。

4、支付方式

乙方于提供专业化服务次月初5日前将《专业化服务费用确认表》和《POS终端机具使用清单》提交甲方进行确认,待甲方确认无误后,甲方根据乙方提供的POS机的交易情况,在银行卡交易结算后,由乙方在每月10日前开出相应金额的发票给甲方,甲方在每月25日前将相应金额转入乙方指定帐户。

帐户名: 通联支付网络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 帐 号: 1***077964 开户银行: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福州环球支行

五、违约责任

1、若乙方未按有关要求开展银行卡专业化服务,甲方可按照《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银行卡专业化服务规范(暂行)》规定扣减支付给乙方的服务费用。扣减的标准为当月应支付收益金额的万分之一,直至乙方的服务符合本合同及附件约定的规范。

2、若甲方未按规定转让收益,则自逾期之日起,甲方每日应另支付实际应付收益金额万分之一的滞纳金。

3、任何一方违反本协议,应当赔偿守约方的实际损失。

六、其他

1、本协议非排他性协议,协议期间甲方或甲方的上级机构可以委托其他银行卡服务机构处理相关业务。

2、若要提前解除本协议,甲乙双方应提前一个月通知对方。协议解除后乙方可以向商家收回提供的机具。

3、除非甲方另行通知,否则本协议的服务范围仅限于甲方业务开展区域。

4、除非甲方有明确的书面授权,否则乙方在履行本协议时不得以甲方的名义开展业务。

5、本协议一式四份,双方各执两份。甲乙双方签章后即行生效。

6、《福建省银行卡联网联合服务规范》、《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银行卡专业化服务规范(暂行)》属本协议附件,该附件为本协议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本协议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签订补充协议,与本协议享有同等法律效力。

7、甲乙双方在执行本协议时所发生的一切争议,双方当事人应通过友好协商方式解决。经友好协商后如仍无法解决,任何一方应向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一年,从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甲方:(公章)负责人签章:

日期:

乙方:(公章)

负责人签章:

专业化服务系统 篇6

关键词 知识服务 图书馆员 职业专业化

分类号 G251.6

Abstract While knowledge service needs professional librarians, it provides new chances for their professionalization as well. At present,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ians is confronting many obstacles, which affects the effectiveness of library knowledge service. Therefore, it is a realistic requirement to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librarians through various methods in order to carry out knowledge service in university library.

Keywords Knowledge service. Librarian. Professionalization.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社会对知识的重视度在不断提高,知识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化传承和社会管理的各方面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图书馆做好知识服务工作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化社会的客观要求。当前,高校图书馆服务正从传统的文献信息服务向个性化信息需求服务转变,要求高校图书馆员必须向职业专业化道路发展。

1 知识服务时代高校图书馆员职业专业化的必要性

1.1 知识服务的含义和特点

知识服务是知识的服务者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对问题环境的分析,借助适当的方法和手段,向用户提供经过创新加工的、符合用户需求的知识产品的一种集成性服务。它往往以知识的搜集、分析和重组为基础,以知识的创新为取向,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为目的,帮助客户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知识服务不同于传统的文献信息服务,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第一,知识服务是以用户特定需求为驱动的个性化服务。知识服务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于满足用户对知识的特定需求和问题的切实解决,用户的满意度则是检验知识服务质量和效果的唯一标准。第二,知识服务是以复合性知识为基础的专业化服务。知识服务的目标是解决用户的问题,服务者根据用户的问题来分析用户所需要的知识,通过搜索、分析将各种相关知识聚合在一起,为用户提供解决问题的专业性方案。第三,知识服务是以知识增值为内容的创新性服务。知识服务在传递知识的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创新和增值,知识的创新增值是由知识的服务者通过对已有知识的整理、分析和加工而创新出具有全新价值的知识产品以解决用户的问题来实现的。第四,知识服务是以全程参与为特点的交互性服务。知识服务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服务者不断地搜集、分析和加工用于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直至问题的解决。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用户的积极参与,双方持续的信息交流,才有助于方案的优化和问题的解决。

1.2 知识服务需要专业化的高校图书馆员

图书馆员是图书馆发展的灵魂,也是影响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关键因素。美国人认为,在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中,建筑物占5%,知识信息资源占20%,馆员则占75%[1]。知识服务的实施,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存储,也需要对知识进行开发和挖掘,更需要对知识的重组和创新,这些都离不开图书馆员的专业性工作,需要图书馆员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全面了解学科专业体系,熟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从知识的海洋中拾取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案,参与到用户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直至问题得到解决。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情意是职业专业化标准的基本内容。在知识服务时代,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专业化,首先表现在应具有知识服务的专业知识上,包括图书情报学知识、信息技术知识、服务心理学知识等专业基础性知识,以及某一学科或某一方面的专业性知识。其次,应当具有知识服务的专业能力,包括知识的组织能力、知识的传播能力、知识的开发能力、知识的创新能力等。这些知识和能力都是图书馆员在知识服务中必不可少的,是知识服务的基础,需要图书馆员在知识产品再生产的过程中不断地优化、融合,形成自己的知识整体和能力体系。再次,还应具备良好的专业情意,热爱自己的职业,关注用户的需求,乐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敢于冲破旧有观念和体系的束缚,具有专业自我意识,不断反思,开拓创新。

综上所述,知识服务对高校图书馆员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学历普遍偏低,随调家属所占比例大,图情专业人员较少,多数馆员所学专业与实际工作不对口,专业意识、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不强,仍习惯于传统的文献信息服务。据有关资料统计,2012年我国高校图书馆在编馆员队伍中,博士、硕士、本科、大专学历馆员分别占在编馆员总数的1.79%、19.66%、50.23%、9.48%;与此同时,各高校图书馆还有不少的合同制职工、临时工和勤工助学学生,平均每所图书馆有合同制职工11.8 人、临时工12.4 人、勤工助学学生35.7人[2]。这种现状难以适应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新要求,必须切实加以解决。因此,全面推进图书馆员职业专业化发展成了高校图书馆实施知识服务的必然要求和迫切需要。

1.3 知识服务为高校图书馆员的专业化带来了新机遇

nlc202309051344

知识服务在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形式、服务要求和管理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它强调以服务用户为根本,以知识创新增值为手段,以解决用户问题为目标;强调在知识服务过程中,知识与能力的统一、过程与方法的统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的统一。这既对高校图书馆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又为高校图书馆员的专业化发展带来了新机遇。知识服务能够推动高校图书馆员以更加敬业的精神积极参与其中,深入研究知识服务的规律和特点,探讨知识服务的有效方式方法。在知识服务的实践中,每一个图书馆员都能得到锻炼,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有利于推进图书馆员职业专业化的发展。

图书馆员的职业专业化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深化的过程,图书馆员只有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反思自己的服务行为,才能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促进专业自我,不断适应知识服务的新要求。

2 高校图书馆员职业专业化的障碍

2.1 职业标准缺失

长期以来,我国对高校图书馆员的专业发展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没有制定明确、严格、统一的职业发展标准和操作规范,没有形成科学、系统的图书馆服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体系,有相当多的图书馆员属于“照顾”性质进入图书馆工作,甚至还有不少的在校大学生勤工助学,他们都没有经过专业化的教育和职业训练,没有相应的资格证书作为其职业保证,从而造成图书馆从业人员的良莠不齐,大大弱化了高校图书馆员的专业化程度,严重地影响到高校图书馆员的社会地位和图书馆的知识服务,阻碍着高校图书馆员的专业化发展[3]。

2.2 制度体系缺陷

图书馆制度体系是影响图书馆和图书馆员发展的重要因素,图书馆专业化制度体系是规范和调节图书馆员职业行为、维持图书馆与用户之间良好关系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的制度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确立和发展,但是,这些制度体系还无法满足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需要。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员专业化制度体系,在馆员的资格、聘用、评价和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安排上仍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第一,入职从业门槛过低,没有实行持证上岗制度,造成馆员的素质偏低,专业人员较少,特别是具有多科专业知识、计算机知识和外语知识的人才更少。第二,评价制度过于注重鉴别和判断,量化指标多,而缺少发展性评价;职称评聘过于注重学历、资历和科研成果,对业务知识和能力的考评流于形式;待遇收入没有直接与业绩挂钩,还存在“大锅饭”现象。第三,管理制度注重科层管理,造成各岗位工作按部就班,不利于馆员的专业自主。这些制度缺陷构成了高校图书馆员专业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2.3 组织文化异化

组织文化是组织在其内外环境中长期形成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行为规范、制度规范和外部形象的总和[4]。良好的图书馆文化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与动力,是实现图书馆目标、保证图书馆高效运行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图书馆员成长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对图书馆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具有导向、规范、凝聚和激励的作用。但是,当前高校图书馆文化仍存在着不利于图书馆员职业专业化发展的消极因素,一是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本应该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但“等、靠、要”的文化惰性束缚着组织的变革,阻碍着图书馆员的专业化发展;二是在日常服务活动中,许多图书馆员主要依靠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来解决问题,把求助他人看作是无能的表现,把帮助他人视为自以为是,缺乏互助共进、精益求精的精神,从而限制了图书馆员的专业成长。三是在社会转型发展过程中,传统的人情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图书馆的人际关系,表现为处在不同的人情差序格局中的个体往往是以不同的法则与不同类别的人进行交往,这必然影响到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建设,阻碍着图书馆员的专业化发展。

2.4 内在动力匮乏

图书馆员的职业专业化发展不仅需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制度保障,更需要职业专业化发展的主体的持续进取与努力,但我国高校图书馆员的专业化发展中往往缺乏必要的内在动力,主要表现为图书馆员的职业倦怠,而职业倦怠是当前高校图书馆管理中面对的一个普遍问题[5]。图书馆员的职业倦怠表现在多个方面,如缺乏必要的工作热情和兴趣,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愿对图书馆的改革发展提出意见建议,甚至不乐于参加图书馆组织的有关活动;在为用户提供知识信息服务时缺乏耐心,对用户表现出疏离、冷漠的态度,造成用户的满意度下降。导致高校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图书馆员的收入和业绩不相符,收入低于期望值,因此影响到了图书馆员的职业满意度和工作积极性;第二,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也增加了网络自动服务设施,更多的人选用网络自助服务,图书馆员的日常工作受到一定的影响;第三,高校图书馆的学术研究主要趋向应用研究,图书馆的发展建设注重硬件设备的投入,在图书馆员安排方面注重新型岗位,由此对图书馆员的职业专业化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

3 促进高校图书馆员职业专业化的路径选择

3.1 建立图书馆员职业资格制度

职业资格制度是图书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是图书馆员职业专业化发展的法律保障。在国外,图书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起源于英国,至今已在发达国家得到广泛、有效的实施,这一制度不但保证了图书馆员专业素养的提升,同时也保证了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提高[6]。在我国,建立图书馆员职业资格制度,首先应制定《图书馆法》,确立图书馆员专业化发展的分阶段、分层次的动态标准,并严格执行此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法律制度上来规范政府、社会、学校和图书馆员的行为。其次,建立行业权威组织机构,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统筹协调全国性的职业资格认证工作,确保图书馆员职业专业化工作的全面落实。再次,严格按照职业标准和专业学历教育要求评聘图书馆员,聘用的图书馆员不但要具备专业知识背景,还要具备图书馆专业服务的能力和知识积累,以保证图书馆员的专业化水平。在高校图书馆实行职业准入制度,对图书馆员进行专业和非专业的动态划分与管理,专业人员必须具备专业资格,从事专门性工作;非专业人员可适当降低要求,从事辅助性工作。

nlc202309051344

3.2 增强图书馆员主体发展意愿

职业的专业化发展离不开主体的积极主动参与,图书馆员的主体发展意愿是影响其专业化发展的最根本因素和内在动力。根据动机理论,图书馆员的专业意识越强烈,参与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主动性就越高。在知识型、信息化的时代,图书馆员的服务工作需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作支撑,需要不断掌握先进的服务技术,探索提高服务质量的有效方式。在职业专业化发展进程中,图书馆员应该热爱自己的职业,增强对职业的认同,提高自身发展的意识,不断寻找自我突破的机会,变被动发展为主动发展。职业认同是图书馆员对职业目标、社会价值以及与该职业相关因素的看法,是图书馆员专业发展的心理基础。图书馆员主体对图书馆知识服务职业的看法与社会对该职业的评价和期望需要一致[7],图书馆良好形象的建立是通过图书馆员向用户提供良好的知识服务,为用户提供其需要的专业化信息知识以帮助用户解决问题来实现。因此,高校图书馆要通过营造良好的事业氛围,搭建好馆员专业发展的平台来增强图书馆员的归属感、责任感和成就感。图书馆员也要学会在服务工作实践中不断进行反思活动,向学习型、研究型服务主体转变,不断更新服务观念、优化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自主能力,在职业专业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3.3 加强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建设

由于我国图书馆员的入职“门槛”较低,所以高校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加上在高校图书馆中缺乏必要的公共监督和考核机制,导致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不理想。作为高校图书馆员,应当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知识服务理念,不断强化自我约束机制,自觉遵守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将用户需求和知识服务放在第一位,以用户的满意度作为服务工作的基本标准。在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建设,需要结合我国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现状和知识服务要求,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让广大图书馆员充分认识到职业的重要意义,增强工作的主动意识、协同意识和责任感。要建立科学的职业道德考评机制,全面、科学地考核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信念、职业态度、职业品德,考察他们为用户服务时的服务态度、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全面了解用户对馆员服务工作的满意度。在高校图书馆,还应建立相应的公共监督机构和读者评议馆员制度,加强外部监督,推动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3.4 构建图书馆员专业发展共同体

图书馆员的职业专业化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它既需要个体的主观努力,也需要群体的协同互助,离不开外部环境的影响。图书馆员专业发展共同体,就是一个以提高图书馆员专业化水平为目标,以资源共享、合作交流、自主管理、共同提高为特点,由具有共同愿景和一定特质的图书馆员所组成的特殊组织形式。在图书馆员专业发展共同体中,每个成员都是自愿参与,有着互学共进的愿望,通过交流分享他人的经验,通过合作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既能充分发挥个体在群体中的主体作用,激发个体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责任心和成就感,又能发挥团体的聚合功能,展示团队精神,通过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带动个体的发展与成长[8]。高校图书馆员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构建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建立在图书馆员自觉自愿、积极主动的基础上,需要营造合作共进的图书馆文化,建立开放合作的组织形态,创建适合各个共同体发展的活动平台,形成科学的成果展示体系和评价制度,特别是要有专家型的领军人物的引领,发挥其作为一个共同体专业发展的促进者和领导者的作用。此外,也要重视图书馆员虚拟共同体的作用,引导馆员充分利用网络学习交流平台,积极参与到周围群体的交流合作中,促进共同体的专业发展向更高更广的领域迈进。

3.5 完善图书馆员继续教育制度

一个人只有通过继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图书馆员应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专业能力,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些都离不开继续教育。对图书馆员进行继续教育,首先,要建立科学的图书馆员继续教育制度。根据高校图书馆的岗位特点和馆员的专业发展需要,制定合理的馆员再学习制度,明确图书馆员在职学习的时间、要求和实施办法。其次,根据图书馆员的不同发展状态实施分层培训,对那些具备较高学历、能力与素质的专业人员,可针对其专业特长制定个性化的继续教育计划,注重专业性提高;对那些低学历、低能力与低素质的馆员,首先侧重思想素质的培训提高,同时针对其所在业务部门必备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进行强化培训[9]。培训方式可以是脱产培训,也可以是在职培训;可以是专家引领,也可以是同伴互助和自学反思。再次,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图书馆员专业化发展中要加强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培训,通过邀请专家开设相关讲座等形式来提高图书馆员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技能,以适应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更好地为用户提供知识服务。

3.6 实施图书馆员分类评价制度

建立和完善高校图书馆员分类评价制度,明确分类评价的标准,是促进高校图书馆员专业化发展的迫切需要。实施分类评价,避免了馆员评价中的一刀切现象,使所有馆员都能扬长避短,主动发展。建立和完善图书馆员分类评价制度,重点是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为此,要综合考虑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和图书馆员的具体情况,将终结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共性评价与个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在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学历职称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形成一定的基本标准,在这个基本标准的指导下,根据图书馆各部门的工作性质分别制定相关的考核指标。分类考核指标要能够满足编、流、阅、咨询等职能部门的有机结合,能够鼓励馆员在某一领域发挥其自身优势、特长与兴趣,而不是片面的强调全面发展、综合发展。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对各项评价指标赋予适当的权重,力求平衡,允许和鼓励馆员在某一方面有所突出,而其他方面达到基本的标准。

4 结语

无论是传统的图书馆还是现代化的数字图书馆,馆员都是图书馆的灵魂,是实现图书馆价值的核心力量。随着知识服务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于知识的需求更加的全面化、具体化和专业化,知识服务的转变要求高校图书馆切实加强图书馆员职业专业化的建设,需要从制度建设、职业道德建设、继续教育、建立发展共同体和评价体制等方面开展工作,消除职业专业化发展道路上的障碍,提高图书馆员的主体发展意愿和发展能力,推动高校图书馆职业专业化建设持续、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 1 ] 王艳秀.知识服务需要德才兼备的图书馆员[J].医学情报工作,2006(1):46-48.

[ 2 ] 王波,吴汉华,姚晓霞,等.2012年高校图书馆发展报告[EB/OL].[2014-09-06].http://www.scal.edu.cn/tjpg/201311060956.

[ 3 ] 蓝明刚.对图书馆员职业专业化的思考[J].现代情报,2002(11):151-152,165.

[ 4 ] 石伟.组织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12.

[ 5 ] 王瑞颖.浅析新时代我国图书馆员的专业化发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26):27-29.

[ 6 ] 王秀丽.图书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研究综述[J].新世纪图书馆,2010(2):81-83,11.

[ 7 ] 吴兆文,朱林.论图书馆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必要性[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2,30(2):72-75.

[ 8 ] 林润之.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7(5):29-30.

[ 9 ] 谢运洁.高校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新思路[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20(6):114-116.

白明凤 贺州学院图书馆馆长、副教授。广西贺州,542899。

(收稿日期:2015-01-23 编校:刘 明)

专业出版领域知识服务系统设计 篇7

20世纪80年代,信息服务产生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普及,成为社会信息化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信息技术打破摩尔定律继续以超高速迅猛发展,信息给人们的科研和决策也带来了诸多麻烦。信息元作为信息传播的最小单位,可以不断地连接、组合形成新的结构。信息元的这种无穷组合能力促使新信息不断产生,导致信息爆炸,形成信息烟雾。在众多信息和数据库面前,科研工作者和决策者却感到获取有用信息变得更加困难。为了让人们从“信息超载”和“知识饥渴”的困境中走出来,在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服务领域———知识服务。知识服务从各种显性和隐性知识资源中按照人们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提炼知识,是一种用来解决用户问题的高级阶段的信息服务过程,它是一种面向知识内容和解决方案的服务。

区别于传统的信息服务,知识服务是用户目标驱动的服务,面向知识内容的服务,它非常重视用户需求分析,根据问题和问题环境确定用户需求,通过信息的析取和重组来形成符合需要的知识产品,并能够对知识产品的质量进行评价。此外,知识服务是面向解决方案的服务,它关心并致力于帮助用户找到或形成解决方案。同时,知识服务是为用户解决问题工程的过程性服务,帮助用户进行知识的捕获、分析、重组及应用,根据用户需求来动态和连续地组织服务。

1 行业现状与需求

在当前语境下,专业知识服务[1]工作的开展,无论是对出版企业还是技术提供方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尤其是在专业知识领域[2],具体要求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资源的要求,区别于无体系、无规范及无专业保证的互联网资源,出版社具备专业的编辑团队及知识来源,是开展知识服务的最佳基础;二是对技术的要求,只有依托于先进的技术手段及产品设计理念,才能实现合理的知识呈现、提供良好的解决方案;三是对知识服务的理解程度,在知识服务开展过程中,知识服务提供方要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及用户特点,基于对知识服务内涵及外延的了解,建立行业及专业的知识谱系及服务模型[3]。

近年来,国外学界对知识服务概念及范围的研究甚嚣尘上,与知识服务概念研究热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知识服务实践开展却相对滞后,能真正系统开展知识服务的机构很少。但是,众多数字出版企业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国内外众多出版机构都开展了在该领域的探索,并在探索的基础之上依托多元化的产品形态及运营模式,为用户提供基于知识的服务,为我国出版界开展知识服务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目标是提供一套可行的解决方案,满足专业出版领域的知识体系构建、知识加工及标引、知识库构建以及对外提供知识服务的需求。

2 系统架构设计

2.1 系统总体架构

系统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2.2 资源采集及管理

专业出版领域的资源是专业出版社最核心的资产,将这些资源进行数字化、结构化及知识化,结合构建的知识体系形成知识库,再对外提供知识服务[3],这是本解决方案要实现的目标,也是整体框架设计的依据。

存量资源以图书、期刊等出版物为主,这些资源由于出版时期不同,其存储介质也不尽相同。早期出版物以纸质为主,到了20世纪80~90年代,出现了排版软件,例如方正书版、InDesign等,这时资源存储的介质已经数字化,基本上以方正书版文件、PDF、WORD等形式出现。

对于存量的纸质图书,可以通过扫描、OCR识别形成PDF文件实现其数字化。但是数字化只是第一步,想要获取到知识,还必须将资源进行结构化,本方案中结构化的数据采用XML来描述,XML的标准以国际通用标准配以国内标准的扩展。例如,国际通用的DOCBOOK5.0标准,并扩展中文图书特有的一些属性,从而形成本方案的图书结构化标准。

WORD结构化加工工具是基于微软Office提供的API接口开发的基于WORD的插件,安装后直接在WORD面板中出现一个新的面板,其提供的功能可以对WORD文本进行自动化及人工加工。对于方正书版文件,采用方正经典可以直接导出DOCBOOK标准的结构化资源包;对于PDF,可以通过集成业内成熟的数字加工技术来实现结构化。结构化的数据需要存储管理起来,对外提供浏览、下载、导出等服务,也可以参与重新加工的业务流程,这也是目前专业出版社内资源管理系统的常见功能。

2.3 知识体系构建

专业领域知识体系是知识的框架,它有效揭示了知识的内在关联和组织方式。领域知识体系是知识资源构建的基础,是知识组织的核心框架,它将知识和资源通过各种方式关联在一起,形成庞大的知识网络,通过知识体系的作用实现领域内容基于知识主体的内在连接、关联和关系推理,从而为使用对象提供精准的知识服务及知识延伸服务。

知识体系构建[4]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对资源进行知识提取之前,知识体系就必须先建立起来。本系统中知识体系包含3种,包括多维度主题分类、领域主题词表以及领域本体。多维度主题分类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多个领域内也都有了比较成熟的分类体系。领域主题词表是目前知识服务应用的主要知识体系,也是目前出版单位正在或者准备构建的知识体系,由于词表中的词数量众多庞大,因而需要花费相当的人力物力来进行此项构建工作。领域本体在目前国内出版单位涉及得非常少,它是最复杂的一种知识体系,相比主题词表,它需要构建者对领域内的知识有更充分的理解,并且所需要构建的内容也更为多样。

从分类体系到主题词表再到领域本体,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构建,主题词表可以基于资源管理系统的分类体系、关键词、概念等内容进行构建,而领域本体则可以基于主题词表,将其关系扩展后得到。领域本体通过提取领域内的抽象实体以及实体之间的关系而形成,可以构建丰富的概念间的语义关系,其形成的知识图谱[4]是计算机智能技术最主要分支之一,这也是提供语义检索、智能问答的基础[3]。

本系统提供的领域本体构建界面如图2所示。

2.4 知识加工

对于知识服务而言,结构化的内容资源一般不能算作是可靠的知识点。例如拆分图书得到的章节片断,其内容一般与前后章节存在上下文关联,因而不能直接作为一个独立的知识点存在,需要从中进行提炼,而有些内容并不包含任何知识点。另外,一些图书的插图及描述也可以作为独立的知识点存在。因此,需要对结构化数据进行知识加工与标引并形成知识。知识加工模块业务架构如图3所示。

知识发现指从结构化内容资源中根据预置的规则和算法自动抽取出知识点的过程,规则和算法都是为了实现自动提取这个动作。发现规则指系统预置的用于提取知识点的规则。对于不同类型、不同领域、不同载体的内容资源,提取规则可能存在根本性不同。本系统中,发布规则模块采用组件模块方式实现,通过接口向外部提供规则调用服务。这种设计思路方便基于接口进行复杂规则的扩展。

系统预置一些常用规则如下:

(1)末级章节规则。将图书、期刊等结构化后的最深章节提取出来作为知识点。这种规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规则,适用于词典、论文集、科技期刊等专业出版领域常见的出版物类型。

(2)图表提取规则。将结构化后得到的图表、属性及其文字说明提取出来作为知识点。适用于人物、地点、事件等专业知识。

(3)位置模板提取规则。制定针对文本内容的位置模板,例如第一段或者某些固定的词语之后。数学中的“公理”之后一般紧跟着该公理的描述。通过这样的规则就可以提取到某些固定格式的知识点。

(4)摘要提取规则。通过语义分析技术[5]及数据挖掘技术[5],可以从大段文本中提取出摘要信息作为知识点。

发现算法指将发布规则、内容资源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处理。每种算法都可以集成多个发现规则,例如将图书拆分的末级章节提取摘要后作为知识点,其中就集成了末级章节规则和摘要提取规则。也可以对多条内容资源进行一个知识点的提取,例如多个章节描述了一个知识点的多个属性,则可以直接将其内容资源合并之后进行提取。

知识标引是将待标引的知识纳入到知识体系网络内,将其与知识体系关联。不同的知识体系对应有不同的标引方法,包括分类标引、主题词标引以及知识本体标引。由于知识标引的数据量庞大,因而一般采用自动标注结合人工干预的方式来实现。以主题词标引为例,进行标引分类后,基于分类进行主题词标引会更加简单,自动化标引结果也会更加准确。主题词标引也分为手动标引、自动标引结合人工修正两种方式。

(1)手动标引。先标引分类,然后点击该分类,在主题词区域显示出该分类下所有的主题词列表,选择一个或多个主题词后,点击“确定”,则知识和选中的主题词之间建立了关联关系。选择主题词也可以通过检索主题词表来实现。

(2)自动标引+人工修正。当知识进入待标引知识库后,系统自动调用自动化标引工具,将知识内容作为参数传入工具,工具经过处理后返回推荐的主题词。自动标引后的知识将进入待审核状态,专业人员可以点击审核按钮,进行审核,如果确认标引错误,可以进行人工调整,方法等同于手动标引。

自动化标引工具是实现知识自动化标引的载体,通过提供接口来集成到系统中。该工具提供的功能也可以通过接口描述来体现,在本系统中包括知识体系同步接口、自动化标引接口以及反馈修正信息接口。知识体系同步接口将分类体系、主题词表及本体导入并同步更新。自动化标引接口提取内容文本特征和关键词频率,综合内容特征和关键词频率并对照知识组织方案规则实现内容自动分类和知识点标引。可采用如下内容特征方式实现自动化分类标引:

(1)基于元数据属性特征。在进行资源加工时,对于每个资源都会标引比较多的元数据,包括标题、作者、关键词、来源等。可以通过这些标引的元数据属性特征实现内容自动分类和知识点标引,例如相同来源的、相同作者的、关键词相同的。

(2)基于文本内容特征。首先,对已经入库的文本内容提取其关键词作为其特征向量;然后,在获取到用户录入的检索内容时,自动提取该内容的关键词作为特征向量,在自动标引时,查询与其特征向量最接近的知识主题分类、主题词表等作为其标引项。

(3)基于知识体系。在构建知识体系时,会构建知识体系之间的关联关系,作为知识体系下的内容会自动继承这种关联关系,在获取到一个资源时,将相关知识分类下的资源作为该资源的标引项。通过这种方式建立的关联关系,知识的相关性程度比较高。

反馈修正信息接口主要用于机器学习方面。自动化标引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与谬误概率,需要人工修正。对于错误标引的处理结果,需要通过反馈修正信息接口将其反馈给自动化标引服务,自动化标引服务会据此对标引算法进行自我完善,进一步提高自动化标引的准确率。可以使用负面标引清单的方法来实现,将错误的知识提取放入负面标引清单,同时在服务内置的知识关联表中,降低知识所标引的错误主题词和正确主题词之间的关联度。这样,下次进行知识标引时,同时出现错误主题词和正确主题词的概率就会降低,再结合其它正确主题词,便可提高自动化标引的正确率。

对标引完成后的知识,需要专业数据人员介入,结合系统自动化功能,对知识进行再次验证、校对处理,保证知识化加工和标引的准确性与规范性。

2.5 知识管理与发布

知识资源库[1]是基于内容资源库而构建的,专为知识服务和知识内容产品化抽取整合的带有知识特征的知识化内容资源库,是具备知识服务目标属性的内容资源库。基于内容资源库可以创建多个知识库,知识库自身特征决定了知识库和知识体系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知识库创建时除了设置库的名称、库码、领域、类别等基本属性外,也需要选择一个或多个知识体系或其分支以建立关系。

在系统数据结构设计上,知识库和知识体系并没有相互的从属关系。从理论上讲,一个知识体系或其分支可以属于多个知识库,一个知识库也可以拥有多个知识体系或分支。然而从实际使用的角度看,建议一个领域的知识体系对应一个领域的知识库,这样结构完整,也便于使用。

内容资源经过知识化加工后,形成知识,经过加工系统中的流程审查后,最终进入知识库,知识在加工系统中,会被标注到某些知识体系下,因而在知识入库时,会自动进入知识体系关联的知识库内。知识库可以整体发布以供知识服务系统来导入使用,这样可以将知识库构建和知识服务分离开来,实现知识库的多元渠道发布应用。

知识库导出支持多种格式,如在线导出、镜像导出和U盘导出等。使用在线导出时,知识库中被抽取的内容通过网络传输到运营平台,自动更新也在线上完成,具有时效性。若运营平台用户由于某些原因无法连接网络,也可通过镜像导出或U盘导出获取知识资源,在这两种导出方式中,自动更新需借助人工手动完成。

2.6 知识服务

知识服务最主要的功能之一是提供检索,其它功能,例如知识推荐、知识问答等实质上都是检索功能的多种应用方式。知识服务提供的检索功能包括简单检索、高级组合检索、二次检索、相似检索、跨库统一检索以及语义检索等。其中,语义检索是体现知识服务最优秀能力的功能之一。

对用户提问的知识点进行语义检索,包括3步:(1)从知识图谱中遍历查询知识点;(2)根据预置的路径算法获取该知识点关联的其它知识点,默认算法是获取该知识点的相邻知识点及其之间的关系;(3)从资源关联装置中获取该知识点及其关联知识点关联的知识条目。

以“小儿腹泻“为例,调用知识图谱管理装置提供的接口,在图数据库中使用图遍历方式查询该知识点。获取该知识点相邻的知识点及相互间的关系,如图4所示。

获取“小儿腹泻“知识点以及相邻知识点下的关联知识条目。获取到资源后,生成解决方案,一个解决方法有多个方面的组成单元,每一个方面的组成单元都有相应的资料。生成方案需要根据检索得到的信息按照两级关联进行整合,第一级是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第二级是知识点与知识条目之间的关系及权重。例如“小儿腹泻”有两种关联的治疗方法,则将此两种方法合并到治疗这个方案组成单位下,然后针对每一个治疗方法再选择权重值最高的关联知识条目作为治疗单元下该治疗方法子单元的资料。方案展示装置用于展示解决方案,包括解决方案展示区和知识图谱展示区两部分。

3 结语

本文根据出版社目前资源搜集及数字化转型现状,提出了一套可用的专业出版领域的知识体系构建系统,并且针对不同出版社的知识体系构建情况,形成了分类体系、主题词表以及领域本体3个层级的知识管理及服务解决方案。本文描述的系统包括资源采集与管理、知识加工与标引、知识管理与发布以及知识应用,并对关键的知识加工及知识应用环节进行了详细介绍,以尽可能满足专业出版单位需求。

摘要:基于开放域的知识服务系统已较为成熟,但是对于传统出版领域,尤其是专业出版领域而言,它还是一个非常新鲜的技术。在分析行业现状及需求的基础上,设计专业出版领域知识服务系统,构建专业领域知识体系,对专业出版领域的资源进行知识化加工及标引,形成知识库,并基于知识库提供面向不同用户的个性化定制服务。

关键词:专业出版,知识服务,知识标引,知识库构建,语义检索

参考文献

[1]王胜海,沈英.网络智能知识服务系统设计[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2(1):29-31.

[2]秦长江,侯汉青.知识图谱—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新领域[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1):30-37.

[3]丁蔚.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J].情报学报,2000,19(2)124-129.

[4]魏瑞斌.机构知识图谱的构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论医院图书馆的专业化服务 篇8

1 医院图书馆专业化服务的模式

专业化信息服务可以说是介于综合性服务和个性化服务之间的服务模式。[1]专业化服务强调学科专业需求,以技术发展为物质前提,将社会的巨量信息进行基于内容的分类,其最终目的是有效利用信息资源,实现以学科专业读者需求为导向的信息资源配置功能,使信息传播的针对性和目的性突显出来,其本身就是一种新的服务模式。

医院图书馆是医疗机构的文献中心,为临床和科研服务是其主要职能。从内容看,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和完成临床科研项目,他们需要系统完整的临床医学文献、一些相关的基础医学和其他学科文献;从时效看,需要能反映临床医学最新进展的文献。[2]因此,医院图书馆的专业化服务模式建构应立足于对其核心问题领域及基本问题的关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用户信息需求的细化和深化,迫使图书馆根据医院的医疗和科研发展,重新组织信息、设计服务,发挥自身优势,选择服务的切入点,主动为用户提供某一学科或相关学科的信息咨询和决策服务;二是把医院创新战略需求作为服务的首选。一方面要考虑服务效益的最大化,尽量让更多的医护人员享受到服务成果;另一方面要考虑到读者需求和图书馆员服务能力的一致性,使医护人员体会到服务的价值。[3]深入研究和总结用户对学科专业文献信息需求情况,及时调整收藏策略,完善馆藏体系,使图书馆文献资源结构专业化、科学化和合理化,为读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深层次的学科知识服务;三是发挥图书馆的专业优势,提供主动服务。图书馆的专业优势在于贴近学科,积极与科研人员互动,深入了解用户信息需求,及时掌握学术动态,追踪学术前沿,对热点问题、代表性论著、新观点进行收集、分析、研究,深入文献信息的内容,开展深层次的信息加工,开发二次文献、三次文献,为读者提供不同层次和需求的服务。

2 医院图书馆专业化服务的内容

医院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本系统、本单位的医护人员。根据医疗和科研工作的特点,文献信息工作必须走在医疗、科研工作的前面,要求广、快、精、准地提供文献信息资料,发挥医疗、科研工作的耳目、尖兵和参谋的作用。因此,其主要内容有:

2.1 强化“面向临床和科研”的服务意识

坚持以读者为中心,结合本系统、本单位的医疗科研方向和任务,搜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国内外科技文献,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多样化的信息服务。认真做好定题服务与专题服务,深入科室,了解临床医师所需资料,并及时提供,形成信息送上门、资料递到手的服务风尚。

2.2 开展学科文献的调研与分析

摸清各研究课题国内外发展水平和趋势以及有关的指标、参数,对馆藏文献和各学科中外文献进行评价和推介,不断向科研人员和领导部门提供分析报告和有科学价值的信息资料,并根据情况可开展专题书目索引、原文传递、定题情报、课题查新、学科导航、社会反馈信息收集等服务。[4]

2.3 建立专业特色藏书体系

丰富而具有专业特色的馆藏资源是顺利开展专业化服务的一个重要条件。在文献采编工作中应合理利用有限的经费采集利用率高、有学术价值的文献资源,使馆藏资源专业化。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预防医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交叉渗透和相互依存的关系更加密切,建立有特色的藏书体系除了以临床医学文献为收集重点外,同时要兼顾相关学科、边缘学科的文献资料,使藏书结构呈主体交叉的多维状态。根据医院专业特色和学科发展有重点地选购实用性、针对性强的文献资料,尽最大可能保证文献资源的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在采购过程中,可实行专家选书制度,在重点科室聘请一些专家学者参与图书馆的采购工作,弥补采购人员在学科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提高图书的采选质量。

2.4 加强数据库资源建设

自动化、网络化技术的应用,不仅强化了文献信息服务的职能,促进了文献信息服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而且扩展了服务空间。医院图书馆要建立图书馆与医院各科室以及专题定题服务对象的电脑联网,逐步实现光盘检索服务、网络服务和为用户提供远程全文多媒体信息服务,不断完善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由于数据库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在专业特色数据库建设时,一是要根据医院建设发展目标的需求,确定信息资源的收藏范围,紧紧围绕医院有优势、有特色的重点学科,全面系统地收集重点学科的信息资源,注重特色文献的深加工,逐渐形成具有学科优势、完整系统的专业数据库。[5]二是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坚持用户需求与重点收藏相结合的原则,建设自己的特色数据库。医院图书馆必须要考虑两种资源:本馆拥有的资源与网络上的资源。这样既可以解决图书馆经费不足、藏书空间紧张、新增藏书量逐年下降与社会信息量不断膨胀、用户需求不断增长的矛盾,又可以避免电子文献的重复购置,做到有层次地加工开发、配置利用信息资源,以满足用户对信息资源的多层次使用和需求。我馆为了加强数据库资源结构建设,全方位提升服务能力,在原有数据库资源基础上,经过全面仔细研究,新购进“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从而建立了包括摘要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学位论文数据库、会议论文数据库在内的布局合理的数据库资源结构,为我馆今后的资源共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医院图书馆专业化服务队伍的建设

图书馆专业化服务的关键是人才,构建一个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思想稳定的专业化人才队伍,是图书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对现代医院图书馆来说,馆员应具备三方面的内涵:一是良好的职业道德;二是精深的图书馆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三是现代化的思想意识和技术。因此,图书馆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应从这三个方面加以考虑。

3.1 明确图书馆员职业道德规范

其目的是指导、规范图书馆员在专业实践中的行为,明确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并通过自己的专业服务,赢得社会的认可和支持,进而确立和提升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图书馆员要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意识,以任劳任怨、默默无闻的工作态度和勇于开拓的责任心、事业心,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以知识的高效存取与利用为己任,在知识交流和利用的活动中,体现其专业能力和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

3.2 调整图书馆员专业知识结构

首先,系统精深的图书馆学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决定了图书馆员的社会地位。它既是图书馆员完成复杂、专门工作的保证,也是区分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的重要尺度。在图书馆的实践活动中,无论是传统模式的图书馆工作还是现代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工作都离不开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只有掌握了图书馆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才能在此基础上构建其他知识框架。其次,还要精通医学方面的知识。因为只有懂得医学专业知识,才能知道医护人员最需要什么,才可能通过运用图书馆业务技能来满足读者的临床、科研的需求,才可能提高医学信息专业服务的层次和质量。此外,图书馆员还应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这样才能熟练查阅国外文献信息,并准确地表达和传递信息内容。

1.3提高图书馆员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对人们提出的一种要求。从馆藏文献及网上信息的有效组织到信息服务,都需要一支水平较高的、能胜任文献信息资源重组和深化信息服务工作的新型专业人才队伍。图书馆能否在未来的信息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取决于信息服务人员服务角色的转变。首先,在思想观念和心理上作好准备,要具备善于捕捉、获取、传播、分析信息的能力,能够适应现代化的环境,适应新技术革命的要求。其次,了解计算机硬件和其他网络设备的开发平台,了解各种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的功能,掌握数据库信息检索技能。只有具备了较高信息素质的图书馆馆员,才能在读者服务工作中真正成为“信息导航员”和“信息工程师”,才能快速、准确地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

近年来,医院图书馆经历了从资料保管向信息利用开发的转变,经历了从被动服务向注重时效性、有效性的信息服务转变。在人才建设方面,有意识地引进一些高学历、复合型人才,组建和保持一支结构合理的专业技术队伍,不仅保证了为医疗、教学、科研、管理提供迅速准确的文献资料和管理数据,而且在人才培养、知识更新、继续教育、社会化信息交流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医院图书馆积极开展专业化服务不仅有利于深层次开发和利用各学科专业文献信息资源,提高图书馆资源利用率,而且提高了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和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朱建亮.论专业化服务[J].图书馆论坛,2005,25(6):224-226.

[2]湛佑祥.医学图书馆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

[3]麦淑平,罗岚,曾少霞.对高校图书馆专业化服务的思考[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6,15(6):27-28.

[4]余东风.高校图书馆专业化服务与学科馆员[J].图书馆论坛,2007,27(3):117-119.

专业化服务系统 篇9

1 加强思想工作, 打好工作基础

1.1 加强档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

注重对员工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传统美德、企业精神教育, 树立油田档案队伍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社会形象, 开展“双文明”创建达标活动, 加大先进典型的宣传推广力度, 在油田档案系统营造出了学先进、赶先进、创业绩的良好氛围。

1.2 实施中原兰台文化建设工程, 培育团队精神。

档案处先后对科级干部、业务骨干进行拓展训练, 开展“精神文明创建达标”、“争当岗位明星”、“青年文明号”、“双文明单位”、“十佳档案员”、“建立学习型组织”, 开展“周学一文、月看一书, 年学一技”等竞赛活动, 努力打造学习型团队, 有力地增强了档案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 加大考核力度、完善考核办法

2.1 为提高各单位文件材料的归档率, 中

原油田把归档考核列入单位双文明建设考核和行政办公室日常考核。将归档质量、归档要求、领导重视、档案借阅情况列入考核范围, 按年度对各二级单位进行考核, 对于归档达不到要求的单位, 依据考核办法进行处罚。各二级单位也将归档情况与经营承包挂钩, 与项目经理业绩挂钩, 自上而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考核体系, 这种有效的考核机制保证了各门类档案的归档齐全完整率。

2.2 逐年修订完善《基层档案室目标管理

考核办法》, 把撰写业务论文列入档案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的内容, 实行量化管理, 提高档案人员钻业务、学技术的积极性。

2.3 制定档案管理处职工绩效考核办法。

为调动档案人员工作积极性, 对员工实行绩效考核。采取奖金平均分配向差异化分配转变, 打破了奖金分配上的大锅饭现象, 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根据每个单位每个档案员的工作量、工作成绩、工作效率拉开分配档次, 充分体现多劳多得、效率优先的分配原则。

3 加强各项管理, 提高队伍素质

3.1 加强干部管理, 提高干部管理水平。

档案管理处对现任的科级干部进行循环交流, 业务培训, 以激发干部斗志, 提高基层档案室主任的政策理论水平、业务水平、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对科级干部采取考核聘任 (任用) 制, 通过对干部的德、能、勤、绩综合考核, 提高了干部的管理水平。

3.2 加强员工管理, 提高工作能力。档案管

理处先后建立《青工技能培训档案》, 引导青工结合实际, 从在职培训、创新创效能力、技能比赛等三个方面, 自主设计技能提升计划, 形成完善的青年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对新上岗人员进行岗位培训, 选送档案人员参加上级业务部门举办的专业知识培训、研讨会, 为职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创造条件。举办了油气田勘探开发知识、电子档案与档案管理现代化、WTO与企业档案工作、档案科研与论文写作等专题讲座, 选派高级技术职务人员和业务骨干参加上级档案部门举办的档案干部继续教育培训班。使广大员工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3.3 加强业务指导、完善管理办法。

将档案业务指导经常化、制度化。加大对各门类文件材料形成、积累、归档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力度, 先后制定《中原油田企业信用档案管理办法》, 《中原油田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中原油田应归档电子文件管理办法》、《中原油田数字化照片档案管理办法》等, 实现档案工作与油田办公自动化的有效衔接。

3.4 建立师带徒制度, 创建学习型班组。

为培养后备力量, 中原油田档案处建立了师带徒制度, 完善“全员终身学习”机制, 开展了“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学习相关专业知识, 如:企业管理、法律法规、金融财务、石油企业知识等有关内容, 使管理干部不但精通本岗位业务, 还要了解掌握市场经济、企业经营战略和现代企业管理等相关知识, 真正做到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 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

3.5 加强档案业务基础工作。

档案处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技术比武活动, 引导职工钻业务、学本领。先后举办了文书、科技数据库录入技术比武、计算机操作、数等劳动竞赛, 使职工业务水平得到提高, 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档案现代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复合型档案干部队伍。

4 开展档案科研, 强化档案编研工作

4.1 实施档案科研目标管理制度。

对档案干部实行科研量化考核, 见到了好的效果, 先后完成《录音录像档案数字化管理研究》、《会计电算化档案的归档与管理研究》、《“入世”对大型国有企业档案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长输管道项目归档的研究》等科研课题的研究, 开展了QC小组、合理化建议等形式的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活动, 促进了油田档案管理质量的提高。

4.2 加快档案现代化建设。

推行党群工作、行政管理、经营管理、生产技术管理四大类档案文件级整理改革。完善《中原油田科技档案文件级目录数据库建设要求》、《中原油田科技档案管理数据库系统》, 加强和完成了库藏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 实现了微机检索和档案目录信息的网上检索, 为数字档案馆奠定了基础。

4.3 加强油田档案学会工作。

每年举办一次档案学术研讨会, 评选出优秀论文。同时积极组织会员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档案学术研讨交流活动。围绕油田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的档案信息需要, 编写有实用价值的档案编研成果, 先后编制了《组织沿革》、《大事记》、《施工合同汇编》、《长输管道项目汇编》、《教育成果汇编》、《住宅工程汇编》、《党和国家领导人与中原油田》、《中原油田历任领导介绍》、《钻井工程井史利用指南》等有实用价值的档案编研成果。

5 加强档案安全, 提高安全意识

5.1 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和安全教育

培训, 对专 (兼) 职安全管理干部进行安全培训, 做到考核合格、持证上岗;结合岗位实际, 积极开展“十个一”安全活动。即通过读一本安全生产的书或学习一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提一条安全生产的建议, 查一起事故隐患或违章行为, 写一篇安全生产的体会, 做一件预防事故的实事, 看一场安全生产的录像, 接受一次安全生产培训, 回忆一次事故教训, 当一天安全员, 搞一次安全生产签名, 把影响档案安全的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 定期对库存档案进行清理, 做到心中有数, 实行档案安全目标责任全员承诺制, 杜绝各类事故发生, 提高职工对档案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认识。

5.2 完善借阅制度, 服务油田建设。

建立《档案保密制度》、《档案借阅制度》和档案利用印签备案等制度, 妥善处理开发利用与保密的关系, 特别是涉及企业商业秘密的档案, 档案部门一定要从企业利益出发, 确保企业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5.3 为企业创效, 为民生服务。

为提高服务水平, 油田档案处开展“兰台杯”服务创效劳动竞赛和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优秀项目的评比活动, 强化服务、创效意识, 密切结合油田改革发展和生产建设的实际, 不断改进服务手段, 提高服务水平, 拓宽服务领域, 使档案信息资源的潜在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

6 加强档案宣传, 提高全员档案意识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宣传档案工作, 提高企业全员档案意识;将档案宣传纳入基层档案室工作目标, 实行量化管理, 积极鼓励档案人员对外投稿, 协调油田新闻单位加大新闻媒体宣传档案工作的力度, 及时传递油田内外档案工作信息。

专业化服务系统 篇10

根据国家调查的资料显示, 当前我国化肥施用存在四个方面问题:一是亩均施用量偏高。我国农作物亩均化肥用量21.9公斤, 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每亩8公斤) , 是美国的2.6倍, 欧盟的2.5倍。二是施肥不均衡现象突出。蔬菜、果树等附加值较高的经济园艺作物过量施肥比较普遍。三是有机肥资源利用率低。目前, 我国有机肥资源总养分约7000多万吨, 实际利用不足40%。其中, 畜禽粪便养分还田率为50%左右, 农作物秸秆养分还田率为35%左右。四是施肥结构不平衡。重化肥、轻有机肥, 重氮肥、轻磷钾肥等问题突出。传统人工施肥方式仍然占主导地位, 化肥撒施、表施现象比较普遍, 机械施肥仅占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30%左右。

过量施肥、盲目施肥不仅增加农业生产成本、浪费资源, 也造成耕地板结、土壤酸化、土壤盐渍化等。实施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 是促进节本增效、节能减排的现实需要, 对保障国家农业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牢固树立“增产施肥、经济施肥、环保施肥”理念, 依靠科技进步, 依托专业化农化服务, 积极推进科学施肥, 大力宣传、培训肥料合理、科学使用, 增加有机肥资源利用, 减少不合理化肥投入, 走高产高效、优质环保、可持续发展之路, 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生态环境安全。

专业化农化服务, 具体要专业化在以下几点:

一、推进精准施肥。

精准是施肥的关键, 也是达到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的关键所在, 只有按需施肥, 根据作物需肥规律施肥, 才能从根本上把零增长的目标实现。现在很多农户用肥的盲目性就在于凭感觉、凭经验, 甚至是完全的任意性施肥, 造成了肥料的大量使用。因而非常需要专业化农化服务, 指导农户根据不同区域土壤条件、作物养分需肥规律, 积极推广适期施肥技术, 合理制定作物单位面积施肥限量标准, 减少盲目施肥行为, 合理确定基肥施用比例, 推广因地、因苗、因水、因时分期施肥技术, 积极推广叶面喷施或根外施肥技术。专业化农化服务能让农户从根本上做到精准施肥、科学施肥、按需施肥, 高效施肥, 能大大减少化肥的使用量, 达到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

二、调整化肥使用结构。

由于市场上化肥养分同质化比较严重, 农民在使用时就很盲目, 随意使用化肥造成了化肥的大量使用和浪费。通过专业化农化服务的指导, 则可以根据农户购买的肥料在施用时, 根据作物生长的不同时期, 需肥规律不同, 有意识的科学混用几种不同配比的化肥, 以达到调整优化氮、磷、钾配比, 还可以配合中微量元素同时施用, 以提高化肥利用率, 满足作物对营养的全面需求, 促进肥料的协同吸收, 以减少浪费、过量使用或拮抗吸收。为了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应该大力推广高效新型肥料, 如云天化镁立硼系列、四全系列、花卉园艺系列化肥等新型高效、专业肥料, 引导用户施用, 通过专业化农化服务, 不同化肥品种, 不同作物在各个使用环节进行指导, 能有效的引导农户科学施用, 减少不合理的使用和浪费, 通过使用新型肥料, 能有效提高化肥利用率, 促进作物高效吸收, 达到高效高产降低成本的目的, 以实现化肥使用量零增长。

三、改进施肥方式。

施肥方式的不科学, 会对化肥的肥效大打折扣, 营养元素的挥发、淋溶、富集、缺乏等现象非常严重, 严重的造成了化肥的流失和环境污染, 特别是对于一些新型肥料, 严重影响肥效的同时还大大缩短了肥效期。国家倡导测土配方施肥, 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如云天化云农科技配肥站, 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和号召, 为农民用肥提供了可靠高效的配方肥, 大大的提高了肥料的科学使用, 加上专业化农化服务, 能大大的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意识和技能。在专业化农化服务过程中, 大力推广和宣传国家推荐补贴的适用施肥设备, 科学宣传改传统施肥方式的表施、撒施为科学的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叶面喷施等方式, 提高肥料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从而从施肥方式上提高肥料利用率, 达到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

四、有机肥替代化肥。

由于长期对土地地力的透支过度, 在很大程度上致使有机质被严重透支和掏空, 老百姓又把秸秆焚烧造成大气污染、城市雾霾, 有机质不能回归土壤, 造成土壤有机质匮乏, 大量施用化肥, 造成土壤盐渍化、土壤板结、土壤酸化, 严重影响到作物对肥料的吸收利用, 因此农户普遍是大大增加了化肥使用量, 很多土地出现了“增肥不增效”的情况, 增加了生产成本, 破坏了生态环境。只有通过合理利用有机养分资源, 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 实现有机无机相结合。提升耕地基础地力, 用耕地内在养分替代外来化肥养分投入。现在普遍受到科学界关注、研究、认同的生物刺激素, 如氨基酸、黄腐酸、甲壳素、壳聚糖等有机质, 能大大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可以大大减少化肥的投入量, 由于农户知识及信息的缺乏, 必不可少的急切需要专业化农化服务, 可以科学指导和服务, 科学施肥, 以达少用化肥, 培肥地力, 高产优质, 高效的提高化肥利用率, 从而做到化肥使用量零增长,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为农民增产增收。

专业化服务系统 篇11

四川电信数据中心历经十年磨砺,运营发展至今,可谓既是行业领航者,同时也是行业的拓荒者。从1999年率先推出“SLA服务品质协议”,奠定了中国IDC行业服务质量承诺的基础;到2006年成功成为中国电信首个国家级灾备服务中心,领先开始为企业信息化提供护航服务;再到2008年创新提出“专业化分类服务”战略,引导行业进入良性发展,四川电信数据中心不断创新、十载荣誉的背后,始终有着梦想的支撑。

开始,专业化之路

1998年,四川电信数据中心正式开展专业IDC(Internet Data Center,即数据中心)及安全服务,从基础托管服务到融合托管服务,从单个产品提供到整体方案提供,从粗放式服务到专业化服务,四川电信数据中心每一次领先行业的发展,都只因为比别人站的更高、看的更远。

纵观今天的IDc市场,客户对信息化应用的认识、依赖和需求都有了更高要求和标准,不再接受雷同的单一产品或中庸的解决方案。所以,对于IDc企业来说它们的选择并不多:要么具有价格优势,要么更加专业。四川电信数据中心从长久的发展观点着手,清晰的认识到前者对IDc企业的实际发展意义甚微,而专业化对于现在的IDc企业才具有更加现实的指导意义。

2008年,秉承“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企业战略思想,四川电信数据中心在行业范围内领先提出的“专业化分类”服务模式,明确了我国IDc企业的长久生存之道应当是以专业化分类服务为手段,把发展重心放在打造具有自己特色的分类化和差异化服务上,即针对每个企业乃至行业做好特色服务,精细划分客户需求,按需为他们搭配产品、提供整体方案,帮助企业以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方式轻松实现信息化应用。

梦想,走得更远

“专业化分类服务”是四川电信数据中心高瞻远瞩,站在行业高点,为国内IDc行业良性发展提出的指导思路,同时也是为自身规划的长远梦想。然而,想要最终实现这个梦想,还需要一个更大的舞台。

随着四川省建设西部信息高地,打造国家级容灾备份服务基地战略的开展,2009年5月18日,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按照四川省和成都市政府的信息化战略规划果断展开行动,在成都高新区“天府新城”正式动工建设“中国电信西部信息中心”,它是中国西部建设的最大数据灾备中心、信息安全中心、电话呼叫中心基地,总占地面积90亩,总投资6.1亿元,一期项目建设面积为107000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可提供达6级实时数据备份及业务快速恢复服务、超5星级IDC服务,能够为政府及企业客户提供高品质的IDc资源、信息安全运维及呼叫外包等综合信息化应用服务。

面对“中国电信西部信息中心”在基础设施、服务及运营等方面的显著优势,四川电信数据中心果断把握机遇,抢先规划,不断细分客户市场,深度剖析客户需求,积极打造西部灾备中心、“云计算”服务中心、IT外包服务中心、移动互联网服务中心和专业化IDc运营中心,以求在IDc与安全等方面为更多行业客户提供特色解决方案。

光荣,在2010实现

“中国电信西部信息中心”秉承“专业化分类”服务理念,在产品及服务方面继续以行业应用为主,通过重新整合四川数据中心在IDc及安全运营方面积累的技术、产品、服务优势,面向政企量身定制最适合其自身发展的信息化应用解决方案。

在数据应用方面,

“中国电信西部信息中心”可以为不同行业、不同需求的客户提供主机托管、机架托管、VIP机房托管、带宽出租等基础服务;网络安全、灾难备份、数据存储、系统代维等增值服务以及GDc(Game Dataeenter,即游戏数据中心)、VDC(Video Data Center,即视频数据中心)等一体化行业解决方案。在安全应用方面,“中国电信西部信息中心”可以提供网页防篡改、流量清洗、应用保护网关等信息安全保障服务,并在国庆60周年际,切实帮助党政机关单位做到了安全隐患提前排除、安全状态全程监控和安全事件应急处理。

预计在2010年,“中国电信西部信息中心”一期项目建成后,将能为政企客户带来更全面、更专业以及更适合的信息化外包解决方案,全面满足其在信息化应用方方面面的需求,并且在整体层面大幅提升四川乃至整个西部信息服务外包业的层次和竞争力,强化成都信息容灾备份能力,巩固四川在西部战略发展地位,助力整个区域经济强劲腾飞。

专业化服务系统 篇12

1科技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小蚕共育专业化示范点以“科技兴蚕”为总路线, 技术依托如皋新丝路公司、如皋蚕桑站、高明民生桑蚕养殖专业合作社, 通过广播会、集中培训、科技入户、印发《蚕业科技》 等措施对示范区内蚕农进行技术培训, 重点抓好桑蚕品种优良化, 主推育71-1桑品种及苏豪×仲晔蚕品种, 全年参加共育农户324户, 共育小蚕1 452张, 其中春蚕634张, 中秋675张, 晚秋143张, 小蚕共育率达100%。聘请饲养技术过硬的养蚕大户参加共育, 使用稚蚕加温补湿器15台, 掌握标准温湿度, 推广纸包收蚁、活水贮桑、小蚕一日两回育等省力化养蚕新技术, 提高一日孵化率达98%以上。精选小蚕用叶, 发育齐一, 发病少, 头数足, 加强消毒防病及饲养管理。针对2015年秋蚕由于前期阴雨, 湿度大, 加上桑园虫害严重, 导致僵病普遍发生, 通过使用防僵粉进行蚕体消毒、 漂白粉叶面消毒、熏毒威烟熏、勤除沙等措施降低蚕座湿度, 杀灭僵病孢子, 控制了僵病的发生与蔓延, 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蚕农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2运行机制得到全面创新

按照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谋发展的宗旨, 围绕蚕农建基地, 围绕科技保质量, 围绕市场创效益, 积极探索“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 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促进蚕业生产的健康发展发挥金桥作用, 得到领导重视和蚕农好评。动员示范区蚕农全部加入蚕业合作社, 对入社农户提供优质蚕品种, 实行小蚕集中共育, 共育到二眠分发到户饲养, 每张收费50元, 并与农户签订蚕茧销售协议, 缴纳每张50元押金。通过每张蚕种补贴28元, 建立质量利益共同体, 形成良性循环。合作社强化技物结合, 统一物资供应, 统一施肥标准, 统一培管措施, 实行全程社会化服务[4]。

3桑园素质得到全面改善

建立稚蚕用叶专用桑园10 hm2, 建立高效桑园管理模式, 增强了桑园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 有利饲育小蚕, 为夺取大蚕丰收奠定基础。在施肥上多施有机肥、少施无机肥, 重施夏秋肥和冬肥, 配合施用磷、钾肥及微量元素, 以提高叶质;在沟系上做到防渗渠、防渗沟全覆盖, 沟沟相通、能灌能排、雨止田干;在治虫上组织治虫专业队, 根据桑病虫情报, 抓住防治适期治好虫;推广桑园覆草及秸秆禁烧等多种途径, 净化示范区生态环境。针对2015年春季气温异常、桑疫病偏重发生, 秋季由于前期高温多湿, 后期桑园虫害严重, 导致秋蚕僵病大面积发生。一是组织蚕农通过剪除病枝病叶、药物控制蔓延、根外追肥、摘芯增叶等方式管好桑园, 避免乱退蚕种现象的发生;二是动员蚕农利用雨隙, 疏通沟系, 排除积水, 保证桑树正常生长;三是组织桑园治虫专业化防治培训, 抓住适期, 选准药剂, 划片治虫;四是春蚕二眠至三眠期间适时摘芯, 提高叶质及产量, 保持了种叶平衡, 8月中旬结合桑园治虫施用1次叶面肥, 改善了叶质, 提高了产量。在此基础上, 辐射带动周围农户积极参与桑园管理, 做好抗旱排涝、虫害防治工作, 提升桑园整体素质。

4经济效益得到全面提高

实行小蚕共育专业化服务, 利于消毒防病和小蚕饲养管理, 能有效防止蚕病发生, 蚕体强健好养;同时可节省劳力、 房屋设施等, 蚕作安全,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养蚕效益。示范点建设实施1年来, 由于做到经营规模化、技术标准化、运作市场化, 实现效益双赢目标。全年育蚕1 452张, 产茧64.1 t, 产值237.2万元, 平均张产达44.1 kg, 比面上增加7.2 kg, 增产19.5%。同时, 满足了部分农户因中毒等原因而要补种的需要, 农户及时补到蚕种434.5张, 从而减少了蚕农损失。 另外, 引领作用十分明显, 示范辐射233.33 hm2, 带动周边农户增加效益9 000元/hm2以上。广大蚕农视示范点为领头羊, 无论是桑树培管、蚕前消毒, 还是新技术推广, “示范点一带头, 大家都跟上”。特别是2015年秋季僵病发生偏重, 在示范点蚕农正确引领下, 全镇上下积极应对, 群策群力, 群防群治, 僵病蔓延得到有效控制, 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损失。

5结语

栽桑养蚕是搬经镇的传统产业, 更是优势产业, 将以小蚕共育专业化示范点服务建设为契机, 不断做大规模, 提升产业水平, 培育产业特色, 打造蚕业品牌, 为促进搬经镇蚕业经济转型升级顺利实现做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钱忠兵.如皋市加快小蚕专业化共育体系建设的思考[J].中国蚕业, 2012, 32 (4) :56-58.

[2]钱忠兵.关于加快小蚕专业化共育体系建设的思考[C]//中国蚕学会.广州:商品性小蚕饲养规程和蚕病防控学术研讨会, 2011.

[3]覃耀冠, 韦冠睦, 贝建设.广西小蚕共育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3 (10) :266-267.

上一篇:合作经营企业法下一篇:下游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