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专修学生(通用7篇)
篮球专修学生 篇1
前言
篮球比赛作为一种竞技运动,在篮球规则的约束下进行。 在比赛中篮球裁判根据篮球竞赛规程和规则,对参赛双方运动员(队)在比赛中的行为和动作,作出合理的判罚,从而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因此,没有篮球裁判的参与,就没有正式的篮球比赛,高水平的比赛必须要与高水平的裁判员相适应。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北京四所高校的体育教育及运动训练专业篮球专修学生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参阅了近年来国内关于大学生裁判能力培养方法和途径的大量文献以及各种关于篮球裁判的书籍教材。
(2)访谈法:观察、调查以及和篮球裁判方面的专家交流。 作为撰写论文的资料之一。
2、高校篮球裁判员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2.1、学生思想重视程度不够
通过访谈发现,有的学生对学习篮球裁判的目的没有明确的认识,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放低对自己的要求,缺乏成为优秀裁判员的理想。思想上的轻视导致行为的懈怠,仅靠课上的学习,课余时间复习裁判知识的时间很少,学习不能持之以恒,造成知识的遗忘生疏。
2.2、篮球裁判课课时不足
篮球专修教学中由于大纲规定的规则与裁判法部分时数有限仅占教学时数的5%。 课时数的相对较少会影响教学效果。 造成学生对裁判规则的理解不够深刻,基本功不扎实,缺乏执法比赛的机会。
2.3、学生实践机会较少
一名合格的篮球裁判必须将在夯实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大量积累实战经验,根据普通高校目前的情况,统一安排裁判实践的机会较少,并且机会分部不均,容易造成两级分化现象。
3、普通高校篮球裁判员的培养措施
篮球裁判工作是体力与脑力活动的结合,是裁判员控制管理能力的体现。 普通高校篮球专修的学生普遍的对裁判规则理解不深刻,裁判基本功不扎实,缺乏临场经验,比赛中常常出现跑位不及时、手势不规范、漏判错判较多的现象,无法胜任篮球裁判的工作。
3.1、理论学习阶段
理论学习是是篮球裁判的重要基础。 因此,应该利用篮球普修课进行引导,传授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对裁判工作的兴趣,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觉自律自发学习裁判知识。
根据篮球专修学生具有一定基础,接受能力强的特点,采用课堂内外相结合的办法,教师课上讲授重点部分,布置课后作业,学生相互提问、相互督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定期考核理论知识,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3.2、理论和实践初步结合阶段
当学生基本掌握篮球理论知识之后,开始进入理论与实践初步结合的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裁判基本功。通过教学比赛,在实战中巩固裁判员的基本功,力争做到跑位准确及时,鸣哨果断响亮,手势准确优美,显示出一名专业裁判员应有的素质。
3.3、实践提高阶段
正如同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只有在比赛中表现出来才会得到认可一样,裁判员的业务水平同样需要实战的检验才会得到承认。 篮球运动速度快、变化多、对抗激烈,特别是一些重大比赛,观众、队员、教练员的表现都会对裁判的判罚有着不同程度影响。 对裁判员的综合能力和心理素质提出很高的要求。
(1)利用学校的各种篮球比赛积累实践经验。
一名合格的裁判除了精通规则,更主要的是掌握临场裁判员的执法技能和临场的应变能力。 通过学校和院系的篮球比赛,积极参与比赛的组织、编排、执法等一些列管理工作。在实践方法上可以采用教师指导、老带新、好带差的组合,相互观摩、相互评价。结合赛前准备、赛后总结等方式,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
(2)温故知新加深对规则理解。
当学生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再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往往能够温故而知新,获得新的理解。此时不再是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而是对规则有了自己的理解认识。这时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来加深学生的理论修养,使学生对裁判工作有进一步的理解,激发他们向更深的领域学习。
(3)严格等级考试,加强后续教育。
随着我国职业篮球的发展,各种篮球赛事增多,对裁判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在篮球裁判考级方面,程序还不够正规,把关不够严格。因此,必须严格篮球裁判等级考试的流程,对那些切实符合条件的学生发放相应的裁判证书。
4、结论
充分利用普通高校现有教学和实践资源,扩大已有优势,从普修引导学生对篮球裁判的兴趣入手, 进行裁判知识的系统学习,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为专修阶段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扎实裁判基本功,利用高校及各院系篮球比赛积累实践经验。 严格篮球裁判等级考试,适时邀请学者讲座、观看CUBA比赛等形式,开拓学生视野,为学生深造提供有利条件,提高裁判水平。
篮球专修学生 篇2
关键词:身体功能训练,伤病,篮球专修学生
篮球运动训练在我国内比较流行, 也是校园体育活动中开展非常普及的一项运动项目。但是, 篮球运动对个人的身体素质有其专门要求, 即强调力量和速度。随着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 在快速攻防中的身体对抗不断升级, 从而增加了运动损伤的发生率, 而篮球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包括擦伤、撞伤、扭伤、拉伤、骨折等。具体到伤病则多以踝关节扭伤、膝关节半月板磨损、腰肌劳损等。[1]因此, 针对篮球运动常见伤病, 必须在训练过程中进行预防, 而功能性训练则是一种较好的预防伤病和恢复的训练方法。功能训练起源于康复医学, 而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则是伴随着职业体育发展而诞生的一种新型训练模式, 目前已在职业体育运动员中得到广泛应用。[2]而功能性动作筛查, 简称FMS, 则是Gray Cook于1997年提出的功能性力量训练概念的基础上, 将人体看成一个运动链上的动力传输体系, 避免了单一的训练其中某个运动环节的力量, 并且需要多关节参与。[3]这种动力传输需要通过身体各个关节的参与、。而功能性动作筛查的内容包括深蹲、跨栏、单跪、肩部柔韧、下肢柔韧、俯卧撑和身体旋转共计七项测试, 这些测试均需要全身主要关节的参与。因此, 功能性动作筛查方法虽然简单, 却能够对身体损伤的可能性进行提前预测和预防, 并能够检验身体各个关节、肌肉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因此, 通过FMS筛查, 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运动损伤隐患, 并且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以达到预防损伤, 调整训练计划的目的。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篮球专修30名大三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进行功能性动作筛查, 根据筛查结果进行功能性动作设计。
1.2 研究方法
功能性动作筛查共由深蹲、上踏步、直线弓箭步、肩部灵活性、仰卧直腿上抬、俯卧撑、旋转稳定性七个动作构成。计分标准是每个动作从0分到3分计分, 能够准确完成动作得3分, 以代偿性动作完成得2分, 不能完成动作得1分, 在做动作过程中出现关节疼痛则得0分。通过功能性动作筛查, 预测运动中损伤的高风险动作和较为薄弱的环节, 预防损伤并且提高篮球专修技能, 从而提高动作质量和提高专项能力。采用spss17.0对所获得的统计学数据进行分析,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比较功能性训练前后学生的发生伤病的变化是否具有差异。
1.2.1 测试法
通过16的身体功能训练, 对30名具有一定专项技能水平的专修班学生, 分别进行前后测功能动作筛查, 在测试之前, 先进行一定时间、完整的热身运动, 在开始进行动作筛查, 每个动作分别做3次, 对测试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1.2.2 实验法
根据实验前的FMS动作筛查的结果, 针对篮球专修学生存在的运动弱项设计一套具体的功能训练计划, 并将这些计划贯彻到学生的日常训练当中。进行一个学期的功能训练。训练内容共分为动作的准备、功能性训练、恢复与再生共三个方面的内容。每部分动作分别包括若干组训练内容, 每组之间间隔时间为1到2分钟。每周进行5次功能训练, 每次时间90分钟;篮球专修训练时间和内容不变。
功能性训练的主要内容:
(1) 动作准备:包括臀部肌群的激活;动态牵拉;动作技术的融合;神经系统的激活练习。
(2) 快速伸缩复合力量训练:悬悬垂倒立撑、持杠铃片两头起、跪姿胸前传实心球等。
(3) 专项速度训练:多方向跑、弹力绳抗阻跑、俯卧连续上推腾空等。
(4) 躯干支柱力量训练:侧肘撑、球上背桥、球上肩平移、腰腹肌两头负重练习等。[4]
(5) 恢复与再生训练:训练中的营养补充、静力性不同姿态拉伸、筋膜组织的放松、心理暗示放松。
1.2.3 问卷调查法
实验前后, 由校医对30名学生的身体情况进行诊断, 由体育教师发放并运动员伤病调查问卷, 对学生进行统一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 (1) 基本情况:身高、体重、年龄、从事篮球运动年限; (2) 伤病情况:既往病史、习惯性损伤部位、运动伤病原因、运动伤病次数、伤病恢复过程中的训练、伤病时间; (3) 其他因素:个人对训练伤病的认识、保护意识、医疗诊断等。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7.0软件, 对所获得的统计学数据进行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分析比较实验前后FMS测试结果。采用列联表分析法分析功能性训练前后学生的发生伤病的变化是否具有差异。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身体功能训练对篮球专修学生动作筛查结果的影响
经过一个学期的功能训练, 30名篮球专修学生均按照要求完成了全部训练计划。根据表1所示, 对功能性训练前后的学生进行动作筛查得分对比。
备注:*表示P<0.05;**表示P<0.01。
根据表1可以看出, 通过实验前后身体功能训练后的FMS测试对比结果进行分析, 可以看出, 在深蹲、直线弓箭步和肩部灵活性上没有显著差异, 但在上踏步、和俯卧撑的测试中, P<0.05, 说明具有显著性差异, 在直腿上抬和旋转稳定性上, P<0.01, 具有非常显著差异, 在FMS测试的总得分中, P<0.01, 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 功能性训练对篮球专修学生的潜在的运动损伤风险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2.2 身体功能训练对篮球专修学生伤病发生率的影响
通过实验前后对30名学生发放伤病调查问卷, 采用列联表分析法对结果。根据表2所示, 通过一个学期的身体功能训练, 篮球专修学生篮球常见伤病的发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备注:*表示P<0.05;**表示P<0.01。
3 讨论
FMS测试满分为21分, 及格分为14分。低于14分则存在潜在的运动损伤风险。[5]此外, 在上踏步、直线弓箭步、仰卧直腿上抬测试中, 测试表现出现发力不对称现象的学生, 无论其得分高低, 均存在较高的运动损伤风险。[6]FMS测试, 能够对人体运动环节进行评估, 能够快速找出人体运动环节方面存在的问题, 从而为制定身体功能训练提供参考。
篮球运动的是以强烈的身体对抗和高难度专项动作作为基础, 对身体素质的要求较为复杂。单纯的身体素质训练, 并不能锻炼运动员在快速攻防和强烈对抗中的技术动作的运用。而身体功能性训练涵盖了身体训练的方方面面, 其中, 最基础的训练四躯干支柱力量训练。躯干支柱力量训练的核心内容是提高脊柱的稳定性, 其原理是将近端肌肉固定住, 以保证远端肌肉在运动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收缩效果, 表现在运动中就是身体动作更加灵敏与协调。[7]反之, 由于躯干稳定性不高, 在运动中的动作势必出现不平衡。由于受力的分散, 从而导致在应力过多地集中在其他部位, 相应的造成运动损伤的潜在风险。因此, 躯干稳定性在动力的传递中起桥梁作用。躯干稳定性的提高, 意味着动作技术趋于精细化, 减少了自身能量储备的损耗, 在身体运动过程中使力的得到均匀的分散, 踝关节、膝关节、腰腹肌、肩颈关节等各个受力点受力均匀, 动作技术得到完整衔接, 不仅提高了动作效能, 并且有效预防和减少了下肢关节、躯干、肩颈关节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急性和慢性损伤。通过完整的身体功能性动作训练, 来加强神经和肌肉的协调能力, 锻炼深层次肌肉群和不易锻炼到的肌肉群, 分散运动过程中的应力集中现象, 提高动作的质量, 延长运动寿命。
通过为期16周的身体功能性训练, 体育专业篮球专修学生的运动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损伤均不同程度的下降。排除了6名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和髌软骨损伤较为明显的学生外, 其余学生的总伤病率由57%降低到28%, 具有显著差异。
4 结语
功能性训练着重于人体的非对称训练, 强调人体的在不稳定状态下的运动训练。[8]但是, 功能性训练并不是完整的体能训练手段, 不能代替篮球运动中基本素质的训练。因此, 身体功能性训练适合在穿插在日常训练过程中进行。FMS测试作为一种功能性检测手段, 由于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较高, 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黎伟军.核心训练在篮球运动伤病防治中的应用[J].湖北体育科技, 2011 (2) :189-190, 183.
[2]李丹阳, 胡法信, 胡鑫.功能性训练:释义与应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1 (10) :71-76.
[3]Gray C.Functional training for the torso[J].NSCA Journal, 1997 (4) :14-19.
[4]洪丽娜.沙滩排球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J].湖北体育科技, 2012 (3) :304-305.
[5]Gray Cook, Burton Lee, Hoogenboom Barb.Pre-Participation Screening:The Use of Fundamentsas An Assessment of Function-part 2[J].National 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Physical Therapy, 2006, 1 (3) :132-139.
[6]封旭华, 杨涛, 孙莉莉, 马铁铮, 华英汇.功能性动态拉伸训练对男子足球运动员功能动作测试 (FMS) 和运动损伤患病率的影响[J].体育科研, 2011 (5) :33-36.
[7]尹军.躯干支柱力量与动力链的能量传递[J].中国体育教练员, 2012:40-43.
篮球专修学生 篇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 (向学生裁判员发放问卷100份, 回收98份, 其中有效问卷95份, 有效率为96.9%) 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乌市教育学院、新疆师范大学篮球专修学生100人 (篮球国家一级裁判员9人, 篮球国家二级裁判员91人) 为研究对象, 并随机抽查35场校级篮球比赛的参赛运动员100名对执法篮球裁判员裁判效果进行调查。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临场反应能力
调查显示, 36.8%的学生临场反应能力快, 49.4%的学生临场反应能力为一般, 13.8%的学生临场反应能力慢。其中, 一级裁判员都认为自己临场反应能力很快;二级裁判员中认为自己临场反应能力快的占31.5%, 临场反应能力一般的占61.6%, 临场反应能力慢的占6.9%。运动员对学生裁判员临场反应能力反馈调查结果显示, 96.9%的运动员认为一级裁判的临场反应能力很快, 3.1%的运动员认为一级裁判的临场反应能力为一般, 没有运动员认为一级裁判的临场反应能力较慢;30.6%的运动员认为二级裁判的临场反应能力很快, 65.3%的运动员认为二级裁判的临场反应能力为一般, 4.1%的运动员认为二级裁判的临场反应能力较慢。调查结果显示, 学生裁判员的等级越高其反应能力越快。级别低的裁判员在对篮球规则及技战术方面的理解领悟程度都不及级别高的裁判员, 其主要原因是他们的临场机会较少、缺乏经验。尤其在一些关键球和特殊情况的处理上不够果断, 影响反应速度, 从而影响了生裁判员在临场执裁时反应能力。
2、临场自信心
调查显示, 21.0%的学生的临场自信心强, 71.6%的学生的临场自信心一般, 7.4%的学生的临场自信心弱。其中, 一级裁判员认为自己临场自信心强的占90.0%, 临场自信心一般的占10.0%;二级裁判员中认为自己临场自信心强的占15.1%, 临场自信心一般的占83.6%, 临场自信心弱的占1.3%。运动员对学生裁判员临场自信心评价调查结果显示, 94.8%的运动员认为一级裁判的临场自信心很强, 5.2%的运动员认为一级裁判的临场自信心为一般, 没有运动员认为一级裁判的临场自信心很弱;22.4%的运动员认为二级裁判的临场自信心很强, 66.3%的运动员认为二级裁判的临场自信心为一般, 11.3%的运动员认为二级裁判的临场自信心较弱。调查结果显示, 学生裁判员的自信心强度与裁判员等级呈正比例。级别高的裁判员在对篮球规则的理解及篮球技战术的领悟上都要好于级别低的裁判员, 因此他们临场的机会也相应的多一些, 经验会丰富一些。级别高的学生裁判员的自信心强大的原因在于, 一是级别高的学生裁判员自己对自己有信心, 二是球场队员对级别高的学生裁判员有佩服的心理暗示。
3、临场情绪状态
调查显示, 65.3%的学生的临场情绪状态稳定, 33.7%的学生临场情绪状态为一般, 1%的学生临场情绪状态不稳定。其中, 一级裁判员都认为自己临场情绪状态很稳定;二级裁判员中认为自己临场情绪状态稳定的占69.9%, 临场情绪状态一般的占30.1%;运动员对学生裁判员临场情绪状态反馈调查结果显示, 所调查的运动员均认为一级裁判的临场情绪状态很稳定;69.4%的运动员认为二级裁判的临场情绪状态很稳定, 26.5%的运动员认为二级裁判的临场情绪状态为一般, 4.1%的运动员认为二级裁判的临场情绪状态不稳定。篮球裁判员的情绪, 不仅取决于比赛的规模、比赛的性质、比赛的场地、比赛的激烈程度、观众的情绪和气氛、运动员和教练员队比赛的态度和表现, 而且也取决于裁判员的神经类型、文化知识水平、临场经验、思想意识品质, 社会教育以及自我修养程度等。在激烈对抗和瞬息万变的比赛中, 篮球裁判员的情感是极为丰富的, 它紧紧地跟随着比赛的进程, 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由调查结果可以分析出, 大部分学生裁判员临场执裁时的情绪很稳定。学生裁判员大多对规则和裁判法进行了较深入的学习, 基本上具备了篮球裁判员的素质, 能够胜任一般的篮球赛事的裁判工作。
4、临场注意品质
调查显示, 40.0%的学生的临场注意品质全面, 57.9%的学生临场注意品质为一般, 2.1%的学生临场注意品质狭小。其中, 一级裁判员认为自己临场注意品质全面的占90.0%, 临场注意品质一般的占10.0%;二级裁判员中认为自己临场注意品质全面的占39.7%, 临场注意品质一般的占60.3%。调查结果显示, 学生裁判员临场执裁时的注意品质较全面, 级别高的学生裁判员的注意品质更全面。在临场执裁中, 级别低的学生裁判员对技战术的领悟不够, 对业务不精通, 没有扎实的基本功, 面对赛场上变化多端的技战术, 容易造成自己注意范围和方向分配不当, 注意力大部分就会集中有球队员的身上, 那么就会错过无球队员跑位、掩护时出现的犯规, 这样注意范围缩小, 从而影响了学生裁判员临场执裁时的注意品质。级别高的学生裁判员的临场经验丰富, 视野宽广, 发现问题快, 他在临场执裁时, 善于审时度势, 及时抓住比赛中的苗头, 把自己的注意力及时的扩大到全场比赛状况, 甚至是场下运动员、教练员所有可能出现犯规和违例的地方。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临场心理素质、在临场执裁时反应能力、自信心、情绪状态、注意品质等心理状况对篮球执裁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级别高的裁判员临场执裁时的反应能力要快、自信心要强大、情绪状态要稳定、注意品质要全面。临场心理素质是乌市高校篮球专修学生执裁水平提升的关键。学生裁判员具有学生和裁判员这双重身份, 作为学生而言, 从事裁判员的工作时间有限, 直接导致他们对裁判员的领悟不够, 缺乏临场执裁经验;对专业素质训练的年限较少, 对专业的知识进行的研究少, 导致他们对业务素质不够精通;从而造成了学生裁判员临场执裁时反应能力不够快、自信心一般、情绪状态不够稳定、注意品质不够全面的现状。
2、建议
教师应了解篮球专修学生临场执裁心理素质的现状, 并制定相关培养方案。针对级别低的学生裁判员, 建议以提高自信心为主。教师在选择提高途径中, 建议与学生的优劣势相结合, 扬长避短, 促进优势弥补劣势。教师和学生都要重视临场心理素质的培养。建议教师多为学生创造临场执裁的机会, 在学生临场执裁时遇到信心不足等心理难题时, 要及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并鼓励学生继续坚持。学生裁判员应注意多观摩, 多总结, 多积累裁判经验, 以提高反应速度;在临场执裁时要树立强大的自信心, 加强自我控制的能力;有意识的锻炼自己注意品质的广度、深度、集中性。
参考文献
[1]毛伟民.影响篮球裁判员执裁水平的主要因素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6.
篮球专修学生 篇4
1、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天津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二系2010和2011级篮球专项学生。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
本次共随机发放的100份调查问卷全部收回, 根据回收的问卷显示所调查的100名同学中出勤率优秀、好、一般、差的人数分别为15、28、42、15人。并从表2可以看出上午进行的专修课训练时间段出勤率优秀的学生要略高于下午。
2.2、出勤率优秀同学情况
2.3、出勤率差的同学情况
经过对比后不难发现, 出勤率优秀的同学的迟到次数与见习次数都要远小于出勤率差的同学, 这说明出勤率与迟到和见习的次数成正比的关系。
在每天的睡眠时间方面出勤率优秀学生要早于出勤率差的学生, 并且睡眠时间少于出勤率差的学生, 这也说明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有利于保证专修课的出勤率。
其次通过调查显示通宵作业的确影响同学们正常的学习生活, 通宵致使无法保证有充沛的体力投入到专修课训练中, 从而影响专修课出勤率。
再次, 每天固定的一日三餐的习惯非常重要, 拥有一个固定的用餐时间也是保证出勤率的一个重要保障。
最后, 出勤率优秀的学生自制力方面确实比出勤率差的学生要强, 这也是影响专修课出勤率众多原因之中最重要的一点。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拥有一个科学的作息习惯和作息时间是保证专修课出勤率的重要因素。
晚上睡觉时间、早晨起床时间、见习次数、迟到次数、一周通宵次数、用餐规律和自制力方面是影响出勤率的关键因素。
3.2、建议
大学生的作息时间和作息习惯不容易轻易转变的, 这需要一定的时间, 一定的方法和自身的自制力, 出勤率不理想的同学可以经常和出勤率优秀的同学一起学习、生活一段时间, 在留心其优良的作息习惯的同时加以借鉴。在此我可以给专修课出勤率不理想的同学几点建议:
每天晚上睡觉的时间不要太晚, 尽量在熄灯以后就立即洗刷上床;
养成按时吃早饭习惯, 起床后应该随手将被子叠好;
中午按时吃饭, 尽量亲自去吃, 少订餐或让其他同学带饭;
晚饭进餐时间勿太晚, 晚餐过后要散散步;
尽量杜绝通宵作业, 周末尽可能的按时睡觉;
网络适度原则, 努力使自己从沉迷网络中解脱出来, 积极的从事一些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或者工作。
摘要: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我院篮球专项学生的日常作息时间和专修课出勤率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后得出若干结论:出勤率优秀的同学在一学期的专修课训练中的迟到和见习次数远远小于出勤率差的同学。出勤率优秀的同学平均每一周通宵作业的频率少于1次, 而出勤率差的同学平均每一周都有不少于2次。绝大多数出勤率优秀的学生有固定的一日三餐用餐时间等等。
篮球专修学生 篇5
1 篮球心理素质训练概述
1.1 地位
篮球运动是一项技术依赖性强、对抗性强、对团队合作要求较高的竞技类运动, 具有激烈性、多样性、连续性和刺激性等特点。比赛双方不仅要进行技术的比拼和身体素质的较量, 还要进行战术的碰撞和心理素质的对抗。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对于比赛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在比分相近、技术相似、体力相同的情况下, 哪一方可以率先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和心态, 对比赛进行冷静地判断, 并及时抓住机遇, 就可以在比赛中取得优势, 最终赢得比赛的胜利。因此, 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在篮球运动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地位。
1.2 意义
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运动员难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和能力, 无法适应比赛的节奏, 而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运动员的技能和战术就无法得到正常的发挥, 会严重影响比赛成绩, 造成失误或败北, 因此, 加强心理素质训练是十分重要的, 有着重大的研究意义。
1.3 作用
心理素质训练是指有目的、有意识地对运动员的心理状况进行影响的过程。心理素质训练可以说是通过有意识的安排, 对运动员的中枢神经系统施加一定的刺激, 使运动员逐渐习惯这种刺激, 形成必要的心理品质和心理特征, 从而保证无论面对何种情况, 都可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确保自身水平的正常发挥, 取得优异的成绩。
1.4 主要影响因素
对于篮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影响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简单来说, 可以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包括运动员自身对于技能的掌握和熟练程度, 相互之间的配合, 对战略和战术的应用以及自身的抗干扰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同时还包括队员之间的不团结、与教练关系不协调、不服从教练的战术安排等, 或者由于求胜心切, 过度兴奋导致动作失误。而客观因素则主要是指对于对手的信息掌握不足, 或者由于对手能力的或强或弱引起的信心丢失或者骄傲自满, 以及因为比赛性质和比赛结果的影响较大, 使得情绪受到影响, 注意力过分集中, 一味关注比赛的胜负, 导致心理紧张, 无法发挥自身的真实水平。另外, 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在客场作战终究缺乏适应性。
2 篮球心理素质训练的价值
2.1 有利于心理状态的稳定
篮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性极强的团体运动, 赛场上的形式可以说是瞬息万变, 其投篮的准确性可以说是取得胜利的前提。加强对于篮球专业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 有利于促进篮球运动员的身心发展, 使得运动员可以获得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心理素质, 在激烈的比赛中保持平稳的心理状态, 从而适应生理、技能以及相关技术的要求。
2.2 有利于自身能力的发挥
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心理素质训练, 可以使运动员对于自身的状态进行主动调节, 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在面对危机时沉着冷静, 寻找反攻机会, 在获得优势时不骄不躁, 稳定保持并积极扩大优势地位, 无论何时, 都可以使自身处于良好的状态, 从而便于自身实际能力的发挥。
2.3 有利于提高判断能力
加强对于篮球专业运动员心理素质培训, 可以使运动员的心理状态稳定, 适应比赛的需要。在比赛中时刻保持冷静, 将自身的感觉、注意力、思维、记忆以及情感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 进而加深自身对于赛场全局的把握, 提高对于比赛局势的判断能力, 达到控制全局的效果, 有利于战术的制定和团队之间的配合, 提高队伍的整体战力。
2.4 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应变能力
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使运动员主动对自身的生理特征进行适当地调节, 获得超常的发挥, 在危机时刻表现出顽强的拼搏精神和进取精神, 可以加强运动员对于时间感、距离感、节奏感、速度感以及空间感的把握, 可以促进自身注意力的集中, 准确把握比赛中稍纵即逝的机遇, 增强运动员的应变能力, 充分发挥应有的战术水平和技能水平, 从而获得比赛的胜利。
3 篮球心理素质训练的有效方法
对于高校体院篮球专修学员而言, 其在比赛中最大的缺点就是心理素质不稳定, 情绪波动较大, 比较容易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为了克服这种缺点和不足, 需要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训练, 主要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实现。
3.1 注意力的训练
注意力的训练, 其目的是提高学生自身的注意力, 使学生可以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全身贯注于一个明确的目标, 排除心中的杂念, 始终将心神集中和锁定在眼前的事物上, 如训练的任务、比赛的进程等, 做到对外界的干扰因素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 从而有效减轻情绪的不稳定现象, 自由控制自己的情绪, 形成强大的自制能力。
3.2 意志的训练
坚强的意志是人们内心最为宝贵的财富, 也是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对于学生意志的训练, 培养学生形成坚强的意志, 可以使学生勇敢面对挫折和逆境, 战胜任何困难, 创造出不可思议的奇迹。对于高校篮球运动员来说, 意志的训练就是在篮球训练活动中, 有目的地培养和发展学生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 可以在训练中适当加大难度, 加大训练量, 增强训练的强度和激烈性。
3.3 自我心理调整训练
篮球教练可以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 教授学生通过肌肉放松法、呼吸调节法和自我暗示法等方式进行自我心理调整, 从而实现心理调整训练。在参加比赛前, 教练对于运动员提出的目标应该合理恰当, 不能超过平时的最佳训练水平, 不能盲目制定目标, 加深队员的紧张心理。而如果目标得以实现, 要及时进行相应的强化措施, 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嘉奖,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而如果比赛失利或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不能一味进行埋怨和惩罚, 要与运动员一起, 对失败原因进行分析, 找出不足之处, 及时加以改正, 可以适当的对学生进行惩罚训练, 以刺激学生的训练动力。
3.4 自信心训练
在对自信心进行训练时, 教练要根据队员的实际情况, 制定相应的目标, 确保运动员经过努力可以达到, 从而逐渐增加运动员的自信心。制定目标时, 不能太过超出运动员的实际水平, 以免对其造成心理方面的打击, 本末倒置;也不能制定太容易达成的目标, 造成运动员的自负心理, 不利于其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在一个阶段的目标完成后, 可以逐渐提高目标难度, 增强运动员的能力和自信心。
4 结语
篮球心理素质训练对于篮球运动员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也是必不可少的。教练员要结合运动员自身的实际情况, 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 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进行训练, 全面提升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 才能使运动员真正适应激烈且复杂多变的篮球比赛, 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 在比赛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物质生活到满足的情况下, 人们追求精神享受的愿望也日益强烈, 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相继出现, 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健康生活理念的提出, 使得人们对于体育运动的关注程度逐渐提高, 体育竞技活动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而篮球以其自身的独特魅力, 凭借着简单的规则和激烈的对抗性以及对场地要求较小、便于开展等优点, 迅速为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所接受和喜爱, 成为一项普及性极其广泛的体育竞技项目。本文通过对高校体院篮球专修心理素质训练进行分析, 阐述了心理素质训练对于篮球运动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校体院,篮球,心理素质训练,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少洲.浅析篮球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的的重要性[J].科学与财富, 2010 (6) :158.
[2]焦彦华.篮球专项学生的心理素质及训练[J].现代企业教育, 2010 (16) :198-199.
[3]谢权良.浅析高中生篮球运动中的心理素质训练[J].科技视界, 2012 (25) :156-157.
[4]容贤冰, 叶素英.浅析高校篮球队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J].体育科技, 2008, 29 (4) :68-72.
[5]彭春江, 李云清.普通高校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J].考试周刊, 2008 (14) :137-138.
篮球专修学生 篇6
1 分层教学的概述
分层教学是“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的一种具体化措施,主要是落实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分层教学法是学生的知识基础、非智力因素以及智力因素都具有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教师针对性的采取教学措施,促使学生达到不同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1]。采用分层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在教学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其次还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将学生分层教学,教师对每一个层次选取的教学内容都是学生可以接受的,大大减少了教师的重复教学。同时采用分层教学还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水平开展教学,还要根据学生的接受水平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分层教学的使用务必要做到工作周密、操作稳妥,教师要在篮球专项教学中实行分层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首先教师在分组前应该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有的学生特别要强什么都想做到最好,但是限于自身素质的影响没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如果教师在实施分层教学前没有做好相关解释就会影响到部分学生的学习情绪,尤其是被分到教学开展较慢的小组的学生,这些学生有的时候就会产生抱怨的情绪无法安心学习。因此教师一定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这对有效开展分层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就是分层教学实施后,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并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对于教师的配备更应该选择业务能力强、富有经验的教师,尤其是对所谓的“慢班”更要配备优秀的教师[2]。
2 对篮球专修课程进行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
在篮球专修课程中采用分层教学要注意对学生的分类,只有准确的确定好学生的技能水平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2 . 1采用技能测试的方法了解学生的篮球技能基础
对学生分组是采取分层教学的基础,分组既要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主观了解上,还要重视对学生各项客观指标的达标情况。即: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前,应该通过大体的观测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篮球技能水平做大体的了解,然后可以设置一些测试项目更准确的了解学生的技能基础,比如:学生的投篮准确率、学生的弹跳能力以及学生的灵活度等都可以作为测试的项目。通过科学的方法确定学生在篮球方面的技能水平,为实行分层教学奠定基础。
2.1.1通过对学生篮球技术水平的掌握进行层次的划分
为了保证分层的公平性,教师要根据学生对篮球运动项目中技术动作掌握的水平和学习能力进行评价,可以统一设置篮球技术测试项目,也可以举行一场篮球赛,邀请多名篮球专业教师作为评判者,保证分层的科学性[3]。
2.1.2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将学生进行层次的划分
身体素质是影响学生接受篮球技能,提高作战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分层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测试。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为学生设置不同的篮球学习目标,设置的目标学生经过努力就可以达到,这样的测试既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感觉还充分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4]。
2 . 2分层教学在篮球专修课程中的实践探究
实行分层教学首先需要选择实验组和对照组,本次试验选取的是咸阳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10级和2011级篮球专修学生为研究对象,注明两组研究对象整体的身体素质和篮球技能水平是没有什么差别的。其中2010级篮球专修学生为对照组,2011级篮球专修组为实验组。在2010级篮球教学中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2011级篮球教学中采取分层教学法,整个实验时间持续一年。
2.2.1教学目标的制定
在2011级篮球专修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篮球技能水平将学生分成甲、乙两组,这两组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对篮球技能的接受水平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甲组要优于乙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如甲组篮球技术和身体素质都比较好,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设定为:在原来技能的基础上多变化, 采用综合技能。而对于乙组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设置的较为简单一些,比如教师可以根据乙组的实际情况将教学目标设计为:学生掌握简单的篮球技术并且在此基础上多练习、慢慢的变化,这样甲乙两组学生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获得更大的进步。
2.2.2教学方法的实施
分层教学的实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教学前的准备、教学活动的执行以及教学活动的评价。备课是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授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针对分层后的甲、乙两组进行教学,教师要注意保护乙组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可以借用甲组的优势让他们在教学中充当教师的助手,为其他学生做各种示范动作,这样既可以提升甲组的学习兴趣也可以为乙组进行学习做好示范作用。
根据每一个小组的实际情况明确练习目标和教学方法,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动作指导,对于学生错误较多的动作教师可以采取集体讲授的方法。在持续一年的训练时间内教师要对学生在某段时间内对篮球技能的学习水平以及学习状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在篮球专修课程中获得更大的进步。同时教师还可以适当的增加甲、乙两组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之间的切磋沟通是促进学生进步的有效途径。
2.2.3教学实践结果与分析
为了保证分层教学实践效果的准确性以及结果的可信性,结果的测试要选取在相同的环境,测试的项目统一为定点投篮、往返跑运球。通过为期一年的教学实验,利用SPSS数据处理系统对篮球技能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分析结果如表1。
根据相关数据的分析发现甲组学生在优秀人数和表现良好人数所占百分比都要优于乙组,两组学生在为期一年的训练中都有进步,但是甲组的学生更胜于乙组,从而得出结论在篮球专修教学中利用分层教学法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进步。这说明分层教学法对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具有巩固作用,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适当地采用分层教学法。
3 结语
综合以上陈述在篮球专修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落实了素质教育中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获得了更大的进步。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探讨分层教学方法,使得分层教学在教学中彰显大的用途。
摘要:学生由于各方面的差异在身体素质、篮球技能水平方面都会存在一些影响,这些差异会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在篮球专修课程中实行分层教学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实际水平,根据学生的技能基础开展各种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取得较为理想的训练效果。如何在篮球专修课程中运用分层教学是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学生获得最快发展的有效途径。
篮球专修学生 篇7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对我院体育教育系05级、06级篮球专修学生共200人进行调查,其中男196人、女4人。年龄在20~24之间,平均年龄为22岁。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90份,有效问卷180份,有效率为90%。2)数据统计法运用Excel对所收回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
(一)损伤部位的调查结果
由表1中可以看出,损伤部位占前三位的分别为腕指关节、踝关节、膝关节,三者所占比例均非常高,其次为头部、腰部和脚部。
头部的损伤比例也有45.56%,可见头部也是容易发生损伤的部位,头部的损伤主要是眉间撕裂、鼻梁和嘴的撞伤。腰部主要是腰肌劳损和肌肉拉伤,脚部主要是掌骨的错位或骨折。
(二)损伤类型的调查结果
从表2可知,主要的损伤类型是:扭伤(62.22%)主要发生在膝关节;挫伤(57.22%)主要发生在指腕关节;擦伤(56.67%)主要发生在四肢;拉伤(50.00%)主要是肌肉拉伤;撕裂和骨折错位的比例相对比较少均占一成左右。
(三)造成篮球运动损伤原因的调查结果
从表3中可知,造成篮球运动损伤的原因有很多,首要原因是准备活动不足,达到了110例,占61.11%;其次为:场地原因105例,占58.33%;他人犯规104例,占57.78%;,思想不集中103例,占57.22%。此外局部负荷过大、身体素质差、和缺乏自我保护也占很高比例,也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天气原因造成的损伤占28.33%。
(四)损伤后处理方法状况的调查结果
从表4可以看出,损伤后的处理情况不容乐观,只有68.89%的学生选择冷敷,57.22%的学生停止活动,有35.56%选择加压包扎,28.33%的学生选择抬高伤肢,还有24.44%的学生选择24小时内就敷上活血化淤药物,其后果可能会延误治疗时机加重伤势。
三、分析与讨论
通过调查发现我院篮球专修班学生损伤率非常高,损伤部位也很多,主要集中在腕指关节、膝关节、踝关节。从解剖学上讲腕指关节的灵活性很大,其稳定性就相对较差,在篮球运动中受到侧向的暴力冲击时均可引起指间的损伤。从技术上讲接球时注意力不集中、抢断球时的技术不正确等均易造成手指直接顶在球上或他人身上造成损伤。
从解剖学上讲在篮球运动中基本站立姿势是膝关节微屈的半蹲,而此时膝关节的韧带、肌肉都较松弛,主要靠髌骨和股四头肌来稳定,膝关节反复屈伸、扭转使髌骨关节面不断产生摩擦、撞击,久而久之就会产生髌骨劳损。从技术上讲运球突然急停跳起投(扣)篮时,内侧半月板与胫侧副韧带连接;还有当运球突然后转身时,大腿内旋、小腿外旋,这些情况下都很容易造成损伤。
踝关节是韧带扭伤的易发部位,从解剖学角度讲由于外踝比内踝窄且稍靠后方,距骨体前宽后窄,当足背伸时较窄的距骨体前部进入踝穴中,当足跖屈时较窄的距骨体后部进入踝穴中允许有一定的侧向运动和较大内翻运动,踝关节显得较不稳定,内翻肌群力量大于外翻肌群,且内侧副韧带比外侧副韧带坚强,这些解剖生理特点很容易导致过度内翻引起损伤。很多学生在身体腾空抢篮板球或起跳后落地踩在他人脚上最容易发生损伤,且人在腾空后,踝关节因其解剖学特点而处于一种“J”字形的自然内翻位,落地时稍有不慎极易造成踝关节韧带的扭伤。
参考文献
[1]夏成木,赵兴华.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
[2]曾纪荣.高校篮球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调查[J].重庆科技学院报,2007.
【篮球专修学生】推荐阅读:
篮球专修课学生论文10-23
篮球专修11-04
篮球专修课程05-13
专修学生10-06
专修教学08-05
专修教材08-28
体操专修课08-15
日本专修大学院系介绍07-26
上海博华专修学院师资队伍06-13
室内专修施工安全责任书06-27